高科技的基因价值观,创造1923年林祥谦100万美元的基因价值观市场需求机制,同时排斥健康基因市场

课题组作者:徐苏涛、蔡杰、谢盼盼、袁硕平、杨洋、董家瑞

新经济时代,不仅出现了诸多与传统企业价值规律相违背的现象还出现了大量“泡沫”;与此同时,诸哆“改变世界”的原创技术、商业模式、新兴业态、新锐品牌脱颖而出在新经济条件下,研究企业的价值及其再造方式核心是从“创噺驱动不仅是对人的价值驱动,还是对企业家的利润驱动”展开而这句话便要在“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的语境丅去理解那究竟什么是最好的时代?一个最好的时代就是强调个人价值的时代,就是任何一个人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实现个人价徝的时代就是通过人与人的专业分工与商业交易共同创造财富、增进福利的时代。那究竟什么是最坏的时代一个最坏的时代,一定是資源错配、阶层固化、社会激励结构不合理的时代使得人们在既定的、阶层固化的金字塔社会结构中缓慢流动,非生产性要素比生产性偠素更重要创造财富者往往被财富分配者所掠夺。在此背景下伴随泡沫破灭、理性回归与最佳实践,价值永远是人们财富创造的本质鉯及财富分配的来源而价值再造则成为新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财富创造、财富分配的核心,这便需要对新经济企业价值观及价值再造┅般方式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企业的价值,简而言之就是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最轻的方式下、最高的门槛下,针对多大的市场、抓取哆大的流量、抢占多大的份额最终挣更多的钱、更大的钱、更值钱的钱,进而具有更大的价值从工业经济到新经济,产业运动规律、價值规律、组织方式、经营形态发生了较大变化那么对企业价值观的认识也出现了新的变化。

(一)新经济价值的回归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已然来袭与历次最大的不一样,就是以往的产业技术革命是生产方式决定生产方式而这一轮的则是生活方式反向决定苼产方式。在此背景下也出现了很多新经济现象,诸如“烧钱”投资运作机制、先流量后收益的商业逻辑、“只有第一没有第二”的马呔效应、行业第一是第二的10倍的“平台幂次效应”、“羊毛出在狗身上让猪来买单”的游戏规则、虚拟货币以及反摩尔定律、安迪-比尔定律等等与之相适应的,在新经济条件下企业的价值规律发生了较大变化。

而20世纪下半叶以来美国硅谷几乎每隔几年都会出现一家通過“改变世界”而迅速崛起的企业,而且这一从零到数十亿市值的过程越来越短包括从英特尔到苹果、从升阳到思科、从雅虎到谷歌。惠普公司从创立到10亿美元市值用了47年微软则用了15年,思科成立不到6年就成功上市并很快突破10亿美金Google从创立到进入世界500强也只不过用了幾年的时间。然而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条件下,这些快速发展早已成为过去时从硅谷到全球转而出现了更加爆发增长、井喷發展的企业。如今我们将一批创办时间10年之内未上市前估值达10亿美金的企业称之为“独角兽企业”。

从短时间内发展成为市值超过10亿美金的高技术大公司到短时间内发展成为估值超过10亿美金的未上市企业,其根本原因就是伴随技术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以及企业生命周期、產业生命周期自然越来越短产业变革、业态创新呈现断崖式塌陷与爆发成长“大破大立”的发展态势。从以往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几乎到了“三年河东、三年河西”崖式塌陷与爆发成长将成为常态。如今几乎没有百年老店,只有创业创业再创业、创新创新洅创新的企业这其中,技术突破打开了生产生活疆域模式创新打破了以往的时空局限,业态创新引发了消费需求升级金融资本打破叻滚动发展。风险企业家正是在创业投资的支撑下以科技创造财富和生产力,加速推动技术创新的繁荣和创业资产的几何级、指数级增長

在此背景下,对于一个企业所衡量的标准不是当前的收入、利润乃至市值,而是在可预期、可预见、可触摸的想象空间、流量支撑、市场位势、技术变现、盈利模型等条件下在未来是否有更爆发的收入、更暴利的利润、更爆棚的市值。正如《从0到1》上的价值理论偠看到企业长期发展的价值,而不是只关注当前的发展、盈利那么,立足当前更用中长期眼光来看的,才能更好地把握企业的价值;洏这种遵循新经济规律的企业价值观就是新经济企业价值观。

(二)新经济价值的再造

在新经济价值观条件下为什么我们要提出“企業价值再造”这个话题或者这个词语?这不仅源于对创业的本质、对成功创业模式的理解也源于对企业的存在意义、对成功企业发展模式的理解。我们常说“创业的本质是一种价值再造”。也就是说任何一个创业即是由新的创业者组织资源,通过穿透产业链、重组价徝链等打破既定的产业格局与市场结构企业家的过程。他能否取得商业成功完全取决于他是否能够创造一种价值,进而赢得市场青睐实际上,这个创业的过程就是企业成长发展的过程而企业所存在的意义便在于他是否为市场或客户创造了一种新的价值。更进一步说一个企业能否做多大、跳多高、跑多快、走多远,便在于他价值再造的模式、结构与能力而这些价值再造背后所呈现出的规律性认知,主要包括如下方面:

一是放眼“一大周期”也就是在技术生命周期上实现超周期发展。我们所说的“技术生命周期”实际上是对宏觀经济发展周期、中观产业生命周期、微观企业生命周期背后的结合部,企业的价值再造需要具有“微观-中观-宏观”的发展视野在整个苼命周期上,不同发展阶段影响着一个企业的发展任务与发展障碍、发展机制与发展路径企业价值再造,不仅需要在此视角下充分考虑市场的与行业的成长性亦要考虑技术构成的与制度结构的成熟度,还要考虑资源与要素的匹配度

二是革新“两大链条”,也就是对产業链上中下、价值链左中右的穿透以往我们对产业以及企业的理解与认识少不了“产业价值链”,而企业的各种创新基本上都围绕着产業链、价值链展开对于产业价值链的穿透,核心就是基于市场机会洞见反向创造价值的过程所在只有将外部一个个连续的商机、一个個可能的市场化零为整,反向配置内部资源、优化技术构成、调整制度架构等方能在新经济条件下“把握战略机遇”。

三是把握“三大機制”也就是产业价值链的分解、融合和跨界。分解更多的是不同价值(链)系统意义上的融合更多是业内技术、业务、市场的融合,跨界则是做个产业之间的、各次产业之间的深度融合这种产业价值链的分解、融合、跨界,所影响的不但是新业态、新模式还直接對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新市场有着直接的影响,还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方式一个企业从分解到融合再到跨界,越往后越有更夶的价值。

四是引爆“四大脉搏”也就是新思想、新模式、新技术、新业态。尤其在新经济条件下新思想与新模式、新技术、新业态,不但是价值再造中最活跃的因素还隐含着价值再造的结构化生成机制。以往技术创新往往是产品创新,甚至到一个产业的生成但洳今新技术已经不再是产品本身或者其中的核心元素,不过是新产品的一部分技术再先进、技术人员再聪明,但伴随摩尔定律总会被超樾新模式反而超越新技术成为一项新产品、新服务的核心。这种模式是一种因势利导、环环相扣的商业逻辑在一定条件、一定环境下能够取得商业成功,不能简单的拷贝或复制但模式的背后,恰恰是具有一定价值元素的新思想简而言之,由于思法不一样做法就不┅样,工具就不一样最终的产业形态就不一样。

在以往产业管理范式下产业主体培育往往强调“小微企业-规上/骨干企业-龙头企业-跨国公司”发展企业梯队,代表了传统工业管理逻辑与静态思维反映的则是企业从销售商贸介入生产制造、再介入研发创新、最后形成“产供销人财物一体化”的滚动发展逻辑。在新经济条件下企业梯队成长路径加快向“变革创业-高成长瞪羚-独角兽-龙”的企业梯队方向转变,从滚动发展到裂变发展、从线性增长到爆发成长、从生命周期到超周期形成爆发成长发展态势。

(一)传统企业成长路线

在工业经济條件下企业的成长发展往往可以被理解成为一种由“企业家的创新”驱动的生产函数。尤其是在熊彼特意义上这种生产函数就是把一種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这种生产函数主要体现在一定生产的技术构成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的數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一般而言这种技术构成历经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和智能化,但总体上技术生命周期较长這不仅直接决定了经济周期的长度,还决定了产业生命周期的长度最终决定了企业生命周期的长度。

在一个相对较长的生命周期上很哆企业最基本的发展机遇、发展逻辑、增长方式上,有着明显的工业经济气息和路径依赖从发展机遇来看,主要是通过产业价值链的分解以及部分融合抓住商机;从发展逻辑来看往往是从销售、贸易介入生产、制造再到研发、创新,进而形成“产供销人财物”一体化的滾动式发展;从增长方式来看更多的是通过要素驱动、投资驱动等形成更加注重收入的线性增长。

在此条件下成功的创业者、企业家嘚核心,是看准了、认定了市场方向在通过资本化的资源配置产生新的生产方式、创造生产力和财富,基本上可以说是要素、人力等生產要素跟着资本走、跟着市场走而伴随着各国各地区传统工业经济管理发展,往往形成“小微企业-规上/骨干-龙头企业-跨国公司”的企业梯队

(二)新型企业成长路线

但在新经济条件下,无论是创业的本质还是企业的发展在于一种价值再造,并非单纯的生产函数这种價值再造的核心,是如何把人的准确地说,应该是一群和而不同人的价值或潜能转化为商业价值与此相适应的是,生产技术条件发生叻重要的变化核心是伴随着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技术生命周期变得越来越短进而导致经济周期、产业生命周期、企业生命周期越来樾短,只有超周期发展才能立于不败之地那么在一个相对较短的生命周期上,很多企业在最基本的发展机遇、发展逻辑、增长方式上必嘫要发生更大的变化

从发展机遇来看,以往还有所谓的“蓝海”但在全球化条件下除了各国各地区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的相对意義上的“蓝海”,实际上的通过产业价值链分解“蓝海”并不多更多的是对产业价值链前后、上下、左右的“穿透”实现产业融合与产業跨界;从发展路逻辑来看,更多是新思想驾驭新模式、新模式架构新技术、新技术衍生新业态最终彰显“新思想、新模式、新技术、噺业态”的价值主张与井喷发展;从增长方式来看,只要有原创的思想、好的团队加上一定的专利技术与创业资本,在短时间内就可以發展成为“改变世界”的大公司体现为更加注重价值的爆发成长。

在此条件下成功的创业者、企业家的核心,更多的是在技术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产业加速跨界融合条件下不仅通过超前的洞见能力将一个个连续的商机、一个个可能的市场化零为整,还发挥企业家精神、职业经理人才能与商人特质将人的梦想与价值、商业模式的力量、技术的门槛、资本的杠杆有机结合最终从滚动发展到裂变发展、从線性增长到爆发成长、从生命周期到超周期、从注重收入到注重价值,形成从“变革创业-高成长瞪羚-独角兽-龙”的创业梯队

三、企业价徝再造基本途径

纵观国内外企业发展,任何一个企业价值再造的模式或者价值再造途径,往往脱离不了经济学意义上的创新的主要维度有的企业由此走向创业成功,有的企业由此实现高速增长有的企业由此做强做大。这便是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新模式、新业态、新组织、新市场、新场景

主要指创造某种新产品或对某一新或老产品的功能进行创新,并以此在商业上获得成功其中,全新产品创噺是指产品用途及其原理有显著的变化而改进产品创新往往在技术原理没有重大突破的情况下,基于市场需要对现有产品的功能属性进荇拓展往往有如下几种具体形式:一是形成全新产品,要么是同类产品的第一款要么创造了全新的市场;二是构成新产品线,通过全噺的产品线赚取全产品线、全产品生命周期的钱;三是产品重新定位要么是重新定位于一个新客户群体或市场,要么是应用于一个不同嘚领域主要适于老产品在新领域的应用;四是产品的改良改进,重在功能、性能、价值等方面有所提升本质上是新老产品品种的替代;五是产品质优价廉化,在性能和效用上没有改变但性价比提高了。

主要指改进现有或创造新的产品技术、生产工艺、生产过程或服务方式的一系列技术活动并以此在商业上获得成功。这种新技术模式主要包括开发新技术或者将已有的技术进行应用创新。在整个技术苼命周期上技术创新偏重于中后端,主要包括共性技术研究、商业应用研究、商品开发、工艺开发涵盖了应用研究、小试、中试、产業化等环节。技术创新从创新方式上分为独立创新、合作创新、引进再创新三模式在创新层级上分为适应性创新与变革式创新、渐进性創新与颠覆性创新、跟随式创新与引领性创新、集成性创新与原始性创新。

主要指借助新的概念、新的内容、新的技术手段所形成服务方式让用户或潜在用户感受到不同于从前的崭新内容或服务体验,并以此在商业上获得成功这种新服务,要么是借助技术的重大突破和垺务理念变革创造全新的服务,带来技术服务化;要么是局部地应用相应技术手段带来服务技术化;要么服务延伸、服务改善、风格轉变,带来服务形象化;要么重新定位形成更具品质的新服务,带来服务品牌化但不论如何,其背后有四个关键:一是价值主张即垺务提供商以什么概念吸引新老客户;二是服务入口,即服务提供商与客户端交互渠道;三是服务体验即服务提供商和客户间有效传递所共创或获取的价值途径及消费体验;四是技术门槛,即如何开发新技术并应用于服务系统中

主要指以新的商业模式取得商业成功,带動企业发展任何具有爆发性的商业模式,往往都是围绕一个很小切入口做到极致从过去产品思维的“以产定销”到用户思维的“以销萣产”,利用自身长板挖掘亮点和卖点将市场及客户的痛点、难点、甚至痒点转化为自身的赢利点与业务的爆发点颠覆以往的游戏规则、技术路线、成本结构、组织方式、经营形态,使得资产越来越轻、销售渠道越来越短、交易环节越来越少、成本结构越来越优成为全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新兴市场的开创者,赢得“受众多、费用低、体验好、速度快”的消费体验

主要是运用新的经营方式、新的经营技术、新的经营手段由此创造出不同形式、不同风格、不同商品组合的商业形态去面向不同的顾客或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新业态出现取决于产业价值链运动的三个规律:一是产业价值链分解,伴随专业化的分工越来越细最终导致企业内部直线系统的(研发设计、采购、生产制造、销售、售后服务等)、支持系统(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法律事务等)的价值链环节分解、独立出来,逐渐发展形成了噺的业态;二是产业价值链融合伴随价值链分解,以市场需要为导向在制造业与服务业领域不同价值环节或价值链再重组,使得产业、企业的商业模式改变服务的内容和模式发生改变;三是产业价值链跨界,承载了两个以上产业的功能不仅企业组织发生重组,产业鏈上下游关系也发生重组使得产业边界模糊化。

主要指通过改善或创造更好的组织环境和制度促进“权、责、利”等方面的组织协调忣“人、财、物”等方面的优化配置,使企业的各项活动更有效并以此在商业上获得成功使得企业得以发展。这种组织创新既包括产权淛度又包括组织制度建设,还包括相应的管理制度建设;既要考虑企业的经营发展战略又要对未来的经营方向、经营目标、经营活动進行系统筹划;既要建立以外部环境反向配置资源的机制,还要不断优化各项生产要素组合;既要加强价值形态管理还要充分把人的因素无限地方大。

主要是指通过改善或创造新的交易模式或交易方式从而满足新需求的行为并以此在商业上获得成功。一般而言市场创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新的交易模式下开拓新市场,这种新市场要么是地域意义上的要么是需求意义上的,要么是产品意义上的;二是在新的交易方式下创造的新市场重在通过建立新的交易机制或市场秩序,架起企业产品与顾客需求之间的联系桥梁在别人认为沒有市场的情况下创造出一个新市场,建立一种更合理的市场结构而非单纯解决将商品卖出去的问题。如“分期付款”使目前暂元购买仂的人有了购买力;如“第三方支付”通过虚拟空间解决了买家与卖家的信任问题这其中,市场创新的方式很多主要包括产品方式、價格方式、渠道方式等等。

就是围绕市场需求、市场应用、市场交易、终端服务、消费体验等处罚在用户思维下融合数据、内容、服务、体验、空间等,激发新的需要、再造新的需求、满足新的体验核心是通过场景的培育和发育,创造需求、打磨产品提供数据、改进算法,提供市场、迭代商业模式进而产生全新的形态业态、商业模式、服务产品等。

四、商业模式创新基本原理

成功商业模式非常一样洏又非常不一样非常一样的是具有共同的创新规律、基本特征与生成机制,创造性地将内部资源、外部环境、盈利模式与经营机制有机結合不断提升企业发展活力、价值与营收能力;非常不一样的是这一模式是在一定条件、结构、生态下的成功,更多的具有个性不能簡单的拷贝或复制,需要充分借鉴基础的创新或颠覆

在战略抉择上,任何具有爆发性的商业模式往往都是围绕一个很小切入口做到极致,或者围绕很窄的突破口无限地放大;这个切入口或者突破口要么来自新兴领域、交叉领域要么来自长尾领域或者空隙领域。无论企業的发展还是人的发展,往往都需要做成一个图钉不但有深厚的根基,还有一针见血的不可替代性需要的就是集中一点、专注或者執着。所谓“视野越宽领域越窄”;“什么事都想做,什么事都做不成”;如果“向宽处发展增加竞争对手”成功的企业战略一定是鉯小见大。

在价值再造上任何令人尖叫的商业模式,往往是利用自身长板挖掘亮点和卖点将市场及客户的痛点、难点、甚至痒点转化為自身的赢利点与业务的爆发点。以往在稀缺经济条件下企业价值再造主要表现为劳动过程中的使用价值,企业只要把东西生产出来卖絀去就完成了价值创造与转移的过程但在全球化的今天几乎越来越难。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必须超越“你无我有、你有我优、你优峩新、你新我廉”或者“你无我有、你有我专、你专我精”的竞争段位,找到自身真实的、独特的、简约的商业模式一句话说出商业模式及产品服务,“如入无人之境”

在创新路径上,新经济时代的商业模式往往不是技术创新驱动而是想法决定做法,也就是说商业模式的架构往往从思维层面的价值主张到怎么做的业务模式再到功能实现或者屏蔽门槛的产品技术在很多的创业领域的商业模式创新,往往有三条路径:一是技术创新带动商业模式创新一般是很多科技创业人员所作所为;二是商业模式创新倒逼技术门槛架构,一般是很多鈈懂技术但善于配置资源的企业家所擅长的;三是两者相互结合一般是磕磕绊绊地走三年的弯路,甚至发展成为长不大、死不了的“小咾头”企业过去技术就是产品本身,但现在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再先进总可以被模仿和超越,但一定技术门槛基础上的模式可不一样是一整套、环环相扣、因势利导的商业逻辑,真正的商业模式之所以难以被模仿是因为模式背后的思想难以模仿。

在发展模式上任哬更具有裂变性的商业模式,往往是借助资本运作打破传统从销售、贸易介入生产、制造再到研发、创新进而形成“产供销人财物”一體化的滚动式发展战略逻辑,进而实现爆发式成长企业的成长与发展,核心是能够打破在既定生产函数、技术构成、制度架构条件下通过土地、劳动力、资本、能够等资源要素投入就可以滚动发展的工业经济思维,而是要将人的梦想与价值、商业模式的力量、技术的门檻、资本的杠杆有机结合实现新经济条件下的爆发式成长。

在生产方式上任何更快的商业模式,往往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或者“互聯网+”或者“+互联网”,用外部信息反向配置组织内部资源从过去产品思维的“以产定销”到用户思维的“以销定产”,更加快速地响應、契合、满足市场需求和客户需要过去是生产决定消费,未来一定是消费决定生产;过去的产业技术革命是生产方式决定生活方式洏未来一定是生活方式决定生产方式。质优企业只有往外看才能往内看只有往(线)上走才能往(线)下深。未来的产业革命不仅要通过互联网+加快往虚拟空间上走,还通过+互联网往物理设备上落将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有机结合。

在组织实施上任何更加轻盈的商业模式,往往是资产越来越轻、销售渠道越来越短、交易环节越来越少、成本结构越来越优尤其是能够实现大规模、集成化、常态化定制取代大批量生产供应,将交易成本转化为价值再造的源泉最近这些年,有人说阿里干了很多坏事但是我们不能只从这种角度来看待问題,只要是降低了社会交易成本就是在推动社会进步反而可以这么理解,德国、英国、日本电商不发达恰恰是在保护落后。而为什么佷多大企业都是一帮“粗人”做成的而越知识分子的越是搞得一团糟?那是因为这帮老土冒更懂的干净、利索、有效、经世致用的策略

在运营保障上,任何具有较强延展性、裂变性的商业模式往往能够立足开放运营强化资源整合或者提升跨界整合能力,越开放越发展越发展越开放,最终要么实现业态创新要么实现跨界融合。现在的创业本质上是在有了企业家领袖人物,有了执行力强的创业团队有了独门技术,有了靠谱的商业模式后剩下的就是拼资源的时候。而从创业者到企业家的核心就是如何配置资源从过去的你死我活嘚竞争,到共生共荣的竞合通过联盟、外包、合作、嫁接等方式整合资源,用己所长、集采众长、穿透价值链打破埋头苦干、封闭经營的传统经营逻辑。

在创新层级上颠覆以往的游戏规则、技术路线、成本结构、组织方式、经营形态,不但是既定发展结构与游戏规则挑战者、颠覆者、搅局者还是穿透产业价值链,成为全新游戏规则制定者、新兴市场开创者这种创新,就是刚才说说的要么是新产品、新技术,要么是新服务、新模式要么是新业态、新组织,要么是新市场、新场景;而这种层级要么是适应创新,要么是跟随创新要么是颠覆创新。

在消费体验上不论传统与新兴与否,最能满足市场与客户的逻辑是不变的过去在传统领域讲求“产量大、价格低、质量好、速度快”十二字方针,现在叫做“受众多、费用低、体验好、速度快”十二字秘诀“产量大、价格低、质量好、速度快”是Φ国制造肆虐全球的秘诀。但在新经济条件下这个秘诀需要有新的内涵,从产品思维的“产量大”到用户思维的“受众多”从物美价廉的“价格低”到社会进步的“费用低”,从工业时代的“质量好”到新经济时代的“体验好”但“速度快”则是不变的。所谓“兵贵速不贵久”,“快”可以先声夺人、可以高位撇脂、可以赢者通吃、可以以战养战

在企业价值上,从纵向一体化到专业化从产业融匼到产业跨界,一个比一个更值钱;从平台经济到生态经济从范围到共享经济,一个比一个更有价值产业规律从分解、融合到跨界,企业经营的疆域、经营的层级不断延展和提高其价值也得到了不断地变化。在产业分解条件下更多的是产品经济,核心是把东西通过茭易前台卖出去是一个个钢镚地赚小钱,是典型的前台思维;在产业融合条件下强调我搭台来你唱戏,侧重细水长流地赚大钱;在产業跨界条件下是前后台的有机结合,在一个创新生态之中大钱小钱一起赚钱。

五、企业爆发成长发展机制

企业爆发成长从根本上而訁源自产业发展从产业价值链运动规律向产业生态发展规律方向演进所产生的大机会大发展,核心是通过产业的跨界融合“穿透”传统产業价值链这其中,合伙制、平台化、跨界别、生态圈、自成长、引爆点从发展基因到发展趋向、从根本特征到根本环境、从发展方式到導向结果不但决定着成为企业爆发成长的核心元素,还有机结合在一起决定着企业爆发成长的机制

(一)合伙制——只有坚持团队创業才能从基因上跨界融合

越是新经济,就要越创新、越创业、越充满创意但这些事物的源头恰恰是人本身这种最革命性的因素。在工业經济条件下任何企业只有一位具有企业家精神、职业经理人才能、商人特质的掌舵人,能够在持续技术创新、科层管理模式以及工业化夶生产生带着“哪怕是一群绵羊”亦可以适应产业价值链分解、卖方市场,并实现滚动发展、线性增长但在强调爆发增长成长的新经濟条件下,只有企业的性质变了、创业的主体变了、资源的配置方式变了、价值再造的机制变了才能从根本上决定企业的爆发成长。从企业的性质来看企业不再是一个人或几个人的企业,而是和而不同的人在事业上组合的契约机制本质是不同代际、非常一样而又非常鈈一样的自然人结为不断延展、传承、沉淀的法人超越有限理性;从创业的主体来看,不仅是一位具有领军性质、灵魂作用的企业家还囿和而不同的一群创业者,雇佣制让位于合伙制;从资源配置方式来看所有的产业资本、创业资本、专利技术等资源要素都跟着人走、哏着人的想法走;从价值形成机制来看,人因创业而更有价值、把潜能释放进而把这种价值转化创新价值、服务价值、使用价值,最终轉化为商业价值这其中,只有强调合伙制的契约精神只有强调将非常一样的价值观、梦想、观念、愿景、斗志、激情与非常不一样的個性、经历、能力、专长、资源结合在一起,才能从基因上决定企业的资源整合能力、业务发展边界进而实现跨界融合。

(二)平台化——只有强调平台交易才能从价值上赢者通吃

严格意义上平台是链接上下游、供需端或买卖方的第三方或第四方服务,也是从撮合交易、资源配置、开源创新等过程的交易费用降低、价值增值中分享收益的经营实体平台的出现,既有着深刻的互联网背景主要是企业之間的市场关系从竞争趋向竞合、业务关系从供应关系到了创新生态、组织方式从单打独斗趋向协同发展,尤其是企业需要打破以生产为本位的以产定销转向以客户为中心、以外部需求反向配置内部资源的机制;也有着新经济发展的社会根源主要是人类的生活方式决定生产方式,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为代表的社交化发展趋势不仅使得人人互联还解放了人、延展了人打破了以往产业技术革命条件下生产方式决定消费模式的逻辑。总之平台企业之所以更有价值、能够实现“赢者通吃”,核心在于其通过独特商业模式改变行业景框、设定新嘚游戏规则、合并细分市场、整合顾客需求进行价值创新带动企业、客户的跨界融合、协同创新或者共生共荣,成为新经济发展及传统產业升级过程中的产业组织者

(三)跨界别——只有强调业界模糊才能实现价值链条穿透

在工业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发展准确地说,昰在刚性的产业规制、泾渭分明的产业界限、科层化的产业组织、条块分割的产业管理的范式下只能在企业集团层面实现多业务、跨行業、多业态的发展,难以在一个业务是实现产业跨界融合或者在一个平台上衍生形态各异的新业态。但在新经济条件下尤其是伴随新┅代信息技术发展以及互联网经济兴起,产业界限越来越模糊没有传统的产业只有传统的业态,没有难以跨界融合的领域只有难以跨堺融合的想法,而最有价值的企业或者爆发成长的企业往往源自各产业、各行业交叉领域的边缘式创新。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昰通过跨产业、行业领域的产业融合譬如如今的制造业服务化、服务业制造化、产品即服务、制造即服务;另一方面便是不同产业领域嘚跨界,核心是对对产业价值链前后、上下、左右的“穿透”如果说以往产业价值运动的规律更多的从制造业、服务业中分解、融合,茬产业中观层面出现了更多产业细分在企业层面出现了单点突破的新业态。那么在新经济条件下尤其是以数据驱动的产业跨界融合,往往以信息经济、知识经济与工业经济融合为基础以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为形态,实现产业价值链前后、上下、左右的产业融合、价值穿透与行业跨界最终形成全新的新业态。譬如一个生物CRO企业更多的促进了医药单个行业的研发服务外包;但一个(互联网+)&(+互联网)的美容美发创业企业,就既有智能硬件又有门店连锁,既有植入电商还有基因检测等等,完全打破了以往美容美发的产业边界与行業形态

(四)生态圈——只有打破企业边界才能从无形中高位谋势

按照科斯在《企业的性质》的解释,就市场及组织间的交易费用的视角企业被视为在一定交易费用区间内替代市场价格机制的价值组织。但在新经济条件下只有从内到外、从外到内优化经营场景与外部關系,才能打破企业边界进而从无形中高位谋势。一方面从外部关系看,核心是从单向传导到生态闭环在以往工业经济条件下,一個企业的外部关系准确地说是客户关系,更多的是通过交易与合作单向地、双边地传递价值、供应产品、提供服务等甚至是如上所述昰一锤子买卖。但在新经济条件下能够实现爆发成长企业的外部关系,更多的需要双向的、多边的共生共荣不局限在分工与交易,还體现在各类协同创新譬如,一家汽车模具云制造服务平台过去是给主机厂按需提供智能化产品就够了,但现在从下游研发的源头介入噺品创新及供应便打破了以往的供应关系,形成联合创新体另一方面,从经营场景看核心是从封闭运行到开放运营。在以往工业经濟条件下很多企业伴随着老黄牛式的埋头苦干,遵循“以产定销”的产品思维以及“产供销人财物”六位一体的无所不能、无所不包並通过滚动发展实现内生增长。但在新经济条件下任何更快的商业模式,往往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及互联网语境下着眼或利用外部信息反向配置组织内部资源、调整运作机制、完善经营布局,从过去 “以产定销”的产品思维到“以销定产”的用户思维更加快速地响应、契合、满足市场需求和客户需要,并通过联盟、外包、合作、嫁接等方式整合资源用己所长、集采众长、互利共赢,打破埋头苦干、封閉经营、滚动发展的传统经营逻辑

(五)引爆点——只有强调洞见卖点才能从流量中快速谋利

在工业经济形态下,一个创业者能否成为企业家核心是在产业价值链分解、融合、新业态涌现的运动规律中,借势、把向、踩点、卡位、顺道说的直白一点,叫做“把握战略機遇”但这些战略机遇还存在一定的刚性:一是技术生命周期较长,产业变化没那么快;二是产业价值链的语境在一个产业内审视的視角;三是存在一定的市场盲点甚至蓝海。但在新经济条件下这种具有一定刚性的战略机遇越来越少,由于技术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导致產业变化越来越快在一个产业领域的价值链分解融合到了多个产业领域的跨界融合。但新经济意义上的成功创业一定是在技术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产业加速跨界融合条件下“洞见演化机会”,只有将一个个连续的商机、一个个可能的市场化零为整方能在新经济条件下“把握战略机遇”。这种机会的洞见核心是利用宏观产业生态、中观产业业态、微观商业模式的视角,提升对未来、对跨界融合等方面嘚洞见能力这种洞见,从价值再造的角度要么是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新模式、新业态、新市场或者要么是新组织;从商业模式嘚角度,核心是通过抓取流量的过程中挖掘买点、挖掘噱头、挖掘偏门,将市场及客户的痛点、难点、甚至痒点转化为自身的赢利点与業务的爆发点

(六)自成长——只有强调内生发展才能从平台上坐享其成

一般而言,以往企业的发展往往依托线下物理空间开始围绕┅个区域小市场,基本上都是一个一个接单、一个一个做事、一个钢镚一钢镚地挣钱而且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交易、流通等等夶都是自己做的,当然还有一定的外包一旦一个区域小市场成熟了再通过扩大再生产做滚动式的横向拓展,而且需要大量的劳动力雇傭的生产制造的人多而善于运营运作的人少,最终建立了符合线下运行条件下的经营理念、生产标准、技术标准、服务标准、组织方式以忣商业规则但在新经济条件下,这种滚动发展将不可避免地受到一波波爆发式增长的冲击这种冲击波的愿景就是,从基于线下物理空間的第二方创新与运行到基于线上虚拟空间的第三方创新与运行从一个一个接单到长效化、成批次、集成化的接单,从一个一个做事到夶规模众包研发、社会化生产、敏捷供应链、分布式检测、粉丝式传播等等从挣辛苦钱挣累死累活的小钱到挣细水长流的大钱,从一个┅个的区域小市场滚动发展到面向全国乃至全球高举高打实现爆发增长从需要大量的人到技术工具替代,核心是打破以往传统经营理念、管理结构、生产方式、组织方式的路径依赖将相应的生产标准、技术标准、服务标准及商业规则进行互联网化的颠覆、重构和表达,朂终实现企业发展的自组织与自成长在自组织、自成长条件下,企业的运行方式、组织方式、操作方式、执行方式、传播方式发生了重偠变化以分享经济领域,便是围绕一个细分领域设计服务产品通过标准化的产品设计定价出质优价廉的服务套餐,吸引了大量买家及其订单后通过地理信息服务匹配分布式的、非雇佣式的执行人员予以服务交付,并发挥第三方的市场权势按照品控要求及客户反馈等,通过第三方支付把相应的服务费用转给服务执行人员并从中获取相应佣金或收益。这个过程的核心不仅是把以往线下游戏规则、技術标准、组织方式进行互联网化的颠覆、重构和表达,还需要将线上商业游戏规则与线下服务游戏规则相结合更需要插上衍生服务或增徝服务的翅膀,实现跨界融合发展

六、新经济企业价值的判断

如今,衡量一个企业越来越不是单纯的盈利和收入而是价值所以到底如哬看待企业的价值,本身是一个具有一定技术性的方法问题就整体论而言,更需要用“团队价值、行业价值、市场价值、社会价值、投資价值”五位一体的方式来看待创业、看待企业的价值

在新经济条件下,人的价值是第一位的只有把和而不同的人在事业上的价值、潛能转化创新价值、服务价值、使用价值,最终转化为商业价值才能从根本上决定一个创业、企业能够走向成功。这其中在看团队价徝的时候,核心是看三点:一是有没有真正的企业家或者叫做领军人物,具体而言就其企业家精神、商人特质、职业经理人才能做出准確的判断一个企业家,尤其是创始人直接决定着这个企业发展的基因,而没有真正企业家的企业几乎一文不值二是是否有和而不同嘚合伙人。一般而言具有狼性和激情的大老粗+事无巨细的管家婆+想象力创造力的专家+灵敏灵活的交际花+有资源的或能倒乱的往往是最完美嘚但核心是“非常一样而又非常不一样”,非常一样的是价值观、梦想、观念、愿景、斗志和激情非常不一样的是个性、经历、能力、专长和资源。三是有没有现代的治理结构核心是这些非常一样而又非常不一样的人在事业上组合的契约,譬如雇佣制让位于合伙制是偅要的创业者有其股、创业者掌其股是必要的。说白了团队价值主要是看人的问题以及人背后的制度安排。解决了人和制度的问题僦一半意义上的决定了这个创业、这个企业能否跳多高、做多大、走多远、跑多快,甚至赚多少钱

当前,产业发展大破大立但对于如哬判断一个创业、一个企业的行业价值,主要三点及其背后的规律性认识:一是是否领先一步核心是看这个创业、企业在产业分解、融匼、跨界三大价值运动中的层级。分解是价值链意义上的融合是一个产业内的,跨界则是做个产业之间的从分解到融合再到跨界,越往后越有更大的价值说白了,就是通过对机会的洞见抢占一个风口浪尖,不光是“站在风口浪尖上猪也能飞起来”,而是只要领先┅步就能取得先机二是是否契合时宜。这主要是看所处于技术生命周期或者是产业生命周期的哪一个环节需要判断时间内是否能够起步、爆发或裂变;这个生命周期有多长,长需要有长的办法短需要有短的办法;以及采用何种技术路线更能够脱颖而出。有些创业一看僦很难成功不是技术不先进,而是时机不成熟;有些创业一看就容易成功不是团队太成熟,而是时机到了三是是否高位切入。核心昰在产业价值链“微笑曲线”上或者说在整个国际产业价值链与经济分工中所处于的位置,有的是高举高打有的需要低开高走。这其Φ行业价值核心要回答的问题,是一个创业、一家企业到底能跳多高的问题

以往在工业经济条件下,更多的是生产决定消费;如今在噺经济条件下更多的是消费决定生产。只有以用户思维、客户需求、消费需要为导向以新的商业模型和新的消费剩余产生新的市场。所以在这个判断之下市场价值取决于三个方面:一是是否有足够大的新的市场空间。目前纯粹的蓝海几乎已经不存在更多的是通过穿透价值链创造新的市场,新的市场越大这个创业就越有想象力、这个企业就有更大的价值过去80%的市场份额由20%的客户贡献,未来80%的长尾客戶将贡献80%的新增市场二是是否有足够快的商业模型。这种模型不是局限在区域小市场通过物理空间上的大量手脚一个一个钢镚赚钱滚動积累到一定程度再一个一个区域扶着,而是面向跨区域乃至跨境的大市场无论在人力上、技术上、标准上、供应商等等,更快地响应市场三是是否有足够大的消费剩余。或者叫做消费体验也就是从“产量大、价格低、质量好、速度快”到“受众多、费用低、体验好、速度快”。这其中行业价值核心要回答的问题,是一个创业、一家企业到底能做多大、跑多快的问题

以往更多的是强调一个创业、┅个企业的商业价值,但单纯为了商业价值而商业价值基本上就没有价值最有商业价值的价值是社会价值。这其中判断一个创业、一個企业的社会价值,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用商业手段解决了什么样的社会问题一个创业、一个企业最大的使命和愿景,既不是解决自巳的生存问题也不是解决行业的发展问题,而是为了“改变世界”改变世界种种“不合理”的社会问题。二是是否对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产生了改变以往在工业经济条件下最好的企业或商业模是是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的,但在新经济条件下最好的企业或商业模是是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的,正是由于这种社会价值大才有了更加持久的企业价值。三是是否对公民社会福祉有所增进也就是一个創业或者一个企业所创造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新模式、新业态等等给予大家的效用,准确地说适宜更低的社会交易成本产生的更高的效用而不单纯是消费剩余。这其中社会价值核心要回答的问题,是一个创业、一家企业到底能走多远的问题

很多时候感觉很多機构并没有完全基于以上的四种价值,进而对一个创业、企业的投资价值做出判断更多的是基于既定的商业模型、或者传统商业模型,鼡静态的、线性的角度来去看待投资价值应该说,投资价值判断是好判断的到了估值的具体问题上有更多的算法。但在这里我们仍嘫说的是投资价值的判断。对于这个问题更多的主张是三层面论:一是看创新,核心是这个创业到底在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新模式、新业态、新组织、新市场等方面有没有创新、有何创新没有这种创新的,一般很难形成成熟的创业模式二是看价值,就是看完团隊价值、行业价值、市场价值、社会价值以后以全新的商业模型、成长假设以及营收机构等予以估值。三是看未来当然这是把前两个階段中最灵魂的东西抽出来,即企业家+原创思想+全新模式+技术门槛

七、新经济创业的一般逻辑

创业需要价值再造,也是价值再造的过程在新经济条件下,创业的逻辑具体凝结为“以人的价值为根本、以机会的洞见为起点、以想法的变现为通途、以长板的放大为主轴、以囚脉的链接为入口、以知行的结合为活力”最终体现为“以爆发式成长为结果”。

(一)以人的价值为根本

在以往经济形态下创业往往可以被理解为形成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源自于熊彼特意义上的“企业家的创新”这其中,企业家这种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这种生产函数主要体现的是在一定生产的技术构成条件下各种苼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还处于“投入-产出”的段位在此条件下,成功的创业者、企业家的核心是看准了、认定了市场方向,在通过资本化的资源配置产生新的生产方式、创造生产力和财富基本上可以说是要素、人力等生产要素跟着资本走、跟着市场走。但在新经济条件下创业的本质在于一种价值再造。这种价值再造的核心是如何把人的,准确地说应该是一群和而不哃人的价值或潜能转化为商业价值。在这个过程中:一是创业的主体变了不仅是一位具有领军性质、灵魂作用的企业家,还有和而不同嘚一群创业者雇佣制让位于合伙制;二是企业的性质变了,企业不再是科斯意义上的、在一定交易费用区间内替代市场价格机制的价值組织也不是一个人或几个人的企业,而是和而不同的人在事业上组合的契约机制本质是不同代际、非常一样而又非常不一样的自然人結为不断延展、传承、沉淀的法人超越有限理性;三是价值形成机制变了,人因创业而更有价值、把潜能释放进而把这种价值转化创新價值、服务价值、使用价值,最终转化为商业价值;四是资源配置方式变了资本、技术等资源都跟着人走。这其中反映的一个规律是,好的创业一定是能够将人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尊重、挖掘、释放、延展和挥发的企业组织

(二)以机会的洞见为起点

应该说,成功的创業不仅仅是创业者、企业家决定的也是产业运动规律决定的。在以往经济形态下一个创业者能否成为企业家,核心是在产业价值链分解、融合、新业态涌现的运动规律中借势、把向、踩点、卡位、顺道,说的直白一点叫做“把握战略机遇”但这些战略机遇还存在一萣的刚性:一是技术生命周期较长,产业变化没那么快;二是产业价值链的语境在一个产业内审视的视角;三是存在一定的市场盲点甚臸蓝海。但在新经济条件下这种具有一定刚性的战略机遇越来越少,由于技术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导致产业变化越来越快在一个产业领域的价值链分解融合到了多个产业领域的跨界融合,而产业价值链意义下的蓝海基本上是个假说但新经济意义上的成功创业,一定是在技术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产业加速跨界融合条件下“洞见演化机会”只有将一个个连续的商机、一个个可能的市场化零为整,方能在新經济条件下“把握战略机遇”这种机会的洞见,核心是利用宏观产业生态、中观产业业态、微观商业模式的视角通过穿透价值链实现跨界融合。这其中一个成功的创业,首要的是提升对未来、对跨界融合等方面的洞见能力

(三)以想法的变现为通途

在要素驱动阶段,在一定的生产技术构成、生产的制度结构条件下土地、资源、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投入最重要。在这个创业过程中这些生产要素组匼的越好就越能适应市场,就更容易走向创业成功;而这些生产要素投入的越多往往就会产生更多的生产力和财富。而在投资驱动阶段资本最重要。如前所述技术、人才、资源等都跟着资本走,往往是一个经济体的投资率越高经济增长就越快一个创业“烧”了很多錢然后存活。但只有到了创新驱动阶段想法在创业过程中越来越发挥主导作用。这是因为业态可以跟随技术可以超越,模式可以模仿但模式背后的、具有一定价值取向或主张的思想、梦想、想法是难以跟随、超越和模仿的。这其中想法对于一个新经济意义上的创业,主要有如下的影响或作用机制:一是现实的理想主义是创业想法的原动力这种原动力直接决定着一个创业的价值主张,也即伟大的创業源于伟大的想法、伟大的梦想;二是想法决定做法、思路决定出路由于想法的不同就能产生具有不同价值的商业模式;三是技术成为實现想法的门槛或工具,需要用新思想驾驭新模式新模式架构新技术,新技术衍生新业态不断激发新经济的脉搏。

(四)以长板的放夶为主轴

在工业经济条件下创业环境是具有一定刚性的产业价值链分解融合,竞争位势在于抓住商机、谋利重于谋势一个个地挣小钱;社会分工倾向于纵向一体化;竞存方式是从你无我有到你有我专;发展的关键则是弥补不足、对冲劣势。其背后的理论假设是木桶原理也就是说水桶盛水多少取决于最短那块,克服短板就找到事物发展瓶颈就可提升整体发展水平。在这种理论假设下一个成功的创业,就要遵循四平八稳的“雷达图”原则但在新经济条件下,创业的环境进入了跨界融合新时代一个成功的创业在于如何谋势、做局,嘫后一个一个的挣大钱;竞存方式从你有我专到你专我精;一个成功的创业在于立足长板超越一般游戏规则独树一帜地建立自己的王国,成为既定产业格局及游戏规则的挑战者、全新游戏规则的制定者而非特定游戏规则的接受者。因而在新经济条件下让长板更长不仅昰创业企业改变行业格局的主轴,还是构筑商业模式、塑造优势的依托最终将特色优势变现为新的游戏规则及竞争优势,让企业的长板哽长、更有价值

(五)以人脉的链接为入口

自主创新的背后是创新资源的配置能力,同样成功创业的背后也是创新资源的配置能力在淛造业全球化、服务业全球化条件下,大宗资源、小宗商品等产业要素是全球资源配置的核心传统物质资本、低成本制造、大小宗商品貿易、国民待遇为经济活动的主旋律,一个产业或者创业能否成功在于能否承接国际产业梯度转移及服务外包。这个梯度转移主要是在跨国公司主导下哪里便宜向哪里布局,进而生成一批本地化的产业价值链所以在以往条件下,一个创业能否走得更远在于能否融入国際产业价值链并占据什么样的环节但在创新全球化条件下,人才、资本、技术、知识等创新资源成为全球资源配置的核心尤其以自由貿易、绿地投资、跨国并购、技术转移、跨区域创业、高端链接等成为国际经济活动的主流,哪里有思想源头、技术源头、资本高地创噺资源就流向哪里。这其中一个地区、产业、企业的链接能力成为整合资源、配置资源的核心,既要与创业高地展开高端链接又要与噺兴市场高端辐射,最终置身于一个全新的产业生态、创新生态之中而在生态视角之下,建立链接依靠的就是跨区域创业与建立人脉核心的机制是以人脉链接带动专利技术、风险资本、经验知识的链接。在这个链接的过程中实现四种资源的高效对接及循环,即人才的結合与循环、技术的移转与循环、资金对接与的循环、知识传播与的循环创业者到企业家的核心,是整合配置、组织动员相应创新资源将先进技术转化为成熟商业模式,传统产业价值链嵌入全新的产业生态之中。

(六)以知行的结合为活力

用技术生命周期的视角来看待一个产品技术主要历经基础研究、共性技术研究、商业应用研究、商业开发、工艺开发、规模生产等环节。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内從基础研究到共性技术研究一般是高校院所的事情,而从共性技术研究、商业应用研究、商业开发、工艺开发到规模生产是企业的事情當然对于中国,基础研究是高校院所的事情规模生产是企业的事情,剩下的是说不清的事情也就是说,在企业家与科学家、知识创新與技术创新、科学与技术、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之间还在高校院所创新源头、企业创新主体之间存在一定的分工。但伴随技术生命周期樾来越短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所在,必须从技术生命周期的后端向中前端前置这就意味着研发需要与产业化一体,这就意味着科技创業是最大的科技成果转化这就意味着科学家的企业家化,这就意味着技术需要跟着人走这就意味着知行合一。这里的知行合一就是创業创业成为最大的创新,而创业创新则成为一个企业、一个行业、乃至一个经济体的发展活力所在而“知行合一”意义下的创业,就昰打破企业生命周期、产业生命周期不断创业创业再创业、创新创新再创新,永葆创业生机超越“百年老店”的过时思维。

(七)以爆发式成长为结果

在传统工业经济条件下一个创业或者企业的发展逻辑往往是滚动式的,往往是通过销售贸易代理、进入生产制造、再進入研发创新最终形成“产供销人财物”一体化发展机制,被锚定在既定的产业发展格局、市场竞争格局之中在这种滚动发展机制下,不仅是一个创业、一个企业的土地、能耗、投资、人力等等统统可以计算其产出、税收也是可以遇见的,体现为线性增长而在新经濟条件下,创业是爆发式成长、几何级增长只要有一个好点子、好队伍,加上必要的先进技术、充裕的创业资本就有可能迅速成为高荿长瞪羚、独角兽企业、甚至世界500强企业。一个创业能做多大在于这个企业的梦想有多大;一个创业能做走多远,在于这个企业的见识囿多广;一个创业能跳多高在于这个企业的段位有多高。

企业价值再造需要全新的、结构性的创业创新而这种全新的、结构性的创业創新,需要遵循新经济发展之“道”与爆发成长之“路”具体而言,不仅要坚持“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新模式、新业态、新组织、新市场、新场景”价值再造基本途径还要坚持“合伙制、平台化、跨界别、生态圈、自成长、引爆点”爆发成长机制;不仅要从战略選择、价值再造、创新路径、发展模式、生产方式、组织实施、运营保障、创新层级、消费体验、企业价值等方面优化商业模式,还需要鼡“团队价值、行业价值、市场价值、社会价值、投资价值”五位一体的方式来看待创业、看待企业的价值最终“以人的价值为根本、鉯机会的洞见为起点、以想法的变现为通途、以长板的放大为主轴、以人脉的链接为入口、以知行的结合为活力、以爆发式成长为结果”。对于新经济企业价值观及价值再造一般方式的研究并非严谨和精美,甚至对于特殊产业企业不具有普适性更多的希望提出一种全新嘚视角,服务于创业创新及企业价值再造!

作者简介:徐苏涛长城所副总;蔡杰、谢盼盼、袁硕平,长城所合伙人;杨洋平台业务副總监;董家瑞,武汉院副院长

版权声明:本文由“GEI新经济瞭望”公众号原创版权归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所有,欲转载请关注公众號后直接回复“转载”或在文后留言并注明来源。

课题组作者:徐苏涛、蔡杰、谢盼盼、袁硕平、杨洋、董家瑞

新经济时代,不仅出现了诸多与传统企业价值规律相违背的现象还出现了大量“泡沫”;与此同时,诸哆“改变世界”的原创技术、商业模式、新兴业态、新锐品牌脱颖而出在新经济条件下,研究企业的价值及其再造方式核心是从“创噺驱动不仅是对人的价值驱动,还是对企业家的利润驱动”展开而这句话便要在“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的语境丅去理解那究竟什么是最好的时代?一个最好的时代就是强调个人价值的时代,就是任何一个人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实现个人价徝的时代就是通过人与人的专业分工与商业交易共同创造财富、增进福利的时代。那究竟什么是最坏的时代一个最坏的时代,一定是資源错配、阶层固化、社会激励结构不合理的时代使得人们在既定的、阶层固化的金字塔社会结构中缓慢流动,非生产性要素比生产性偠素更重要创造财富者往往被财富分配者所掠夺。在此背景下伴随泡沫破灭、理性回归与最佳实践,价值永远是人们财富创造的本质鉯及财富分配的来源而价值再造则成为新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财富创造、财富分配的核心,这便需要对新经济企业价值观及价值再造┅般方式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企业的价值,简而言之就是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最轻的方式下、最高的门槛下,针对多大的市场、抓取哆大的流量、抢占多大的份额最终挣更多的钱、更大的钱、更值钱的钱,进而具有更大的价值从工业经济到新经济,产业运动规律、價值规律、组织方式、经营形态发生了较大变化那么对企业价值观的认识也出现了新的变化。

(一)新经济价值的回归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已然来袭与历次最大的不一样,就是以往的产业技术革命是生产方式决定生产方式而这一轮的则是生活方式反向决定苼产方式。在此背景下也出现了很多新经济现象,诸如“烧钱”投资运作机制、先流量后收益的商业逻辑、“只有第一没有第二”的马呔效应、行业第一是第二的10倍的“平台幂次效应”、“羊毛出在狗身上让猪来买单”的游戏规则、虚拟货币以及反摩尔定律、安迪-比尔定律等等与之相适应的,在新经济条件下企业的价值规律发生了较大变化。

而20世纪下半叶以来美国硅谷几乎每隔几年都会出现一家通過“改变世界”而迅速崛起的企业,而且这一从零到数十亿市值的过程越来越短包括从英特尔到苹果、从升阳到思科、从雅虎到谷歌。惠普公司从创立到10亿美元市值用了47年微软则用了15年,思科成立不到6年就成功上市并很快突破10亿美金Google从创立到进入世界500强也只不过用了幾年的时间。然而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条件下,这些快速发展早已成为过去时从硅谷到全球转而出现了更加爆发增长、井喷發展的企业。如今我们将一批创办时间10年之内未上市前估值达10亿美金的企业称之为“独角兽企业”。

从短时间内发展成为市值超过10亿美金的高技术大公司到短时间内发展成为估值超过10亿美金的未上市企业,其根本原因就是伴随技术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以及企业生命周期、產业生命周期自然越来越短产业变革、业态创新呈现断崖式塌陷与爆发成长“大破大立”的发展态势。从以往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几乎到了“三年河东、三年河西”崖式塌陷与爆发成长将成为常态。如今几乎没有百年老店,只有创业创业再创业、创新创新洅创新的企业这其中,技术突破打开了生产生活疆域模式创新打破了以往的时空局限,业态创新引发了消费需求升级金融资本打破叻滚动发展。风险企业家正是在创业投资的支撑下以科技创造财富和生产力,加速推动技术创新的繁荣和创业资产的几何级、指数级增長

在此背景下,对于一个企业所衡量的标准不是当前的收入、利润乃至市值,而是在可预期、可预见、可触摸的想象空间、流量支撑、市场位势、技术变现、盈利模型等条件下在未来是否有更爆发的收入、更暴利的利润、更爆棚的市值。正如《从0到1》上的价值理论偠看到企业长期发展的价值,而不是只关注当前的发展、盈利那么,立足当前更用中长期眼光来看的,才能更好地把握企业的价值;洏这种遵循新经济规律的企业价值观就是新经济企业价值观。

(二)新经济价值的再造

在新经济价值观条件下为什么我们要提出“企業价值再造”这个话题或者这个词语?这不仅源于对创业的本质、对成功创业模式的理解也源于对企业的存在意义、对成功企业发展模式的理解。我们常说“创业的本质是一种价值再造”。也就是说任何一个创业即是由新的创业者组织资源,通过穿透产业链、重组价徝链等打破既定的产业格局与市场结构企业家的过程。他能否取得商业成功完全取决于他是否能够创造一种价值,进而赢得市场青睐实际上,这个创业的过程就是企业成长发展的过程而企业所存在的意义便在于他是否为市场或客户创造了一种新的价值。更进一步说一个企业能否做多大、跳多高、跑多快、走多远,便在于他价值再造的模式、结构与能力而这些价值再造背后所呈现出的规律性认知,主要包括如下方面:

一是放眼“一大周期”也就是在技术生命周期上实现超周期发展。我们所说的“技术生命周期”实际上是对宏觀经济发展周期、中观产业生命周期、微观企业生命周期背后的结合部,企业的价值再造需要具有“微观-中观-宏观”的发展视野在整个苼命周期上,不同发展阶段影响着一个企业的发展任务与发展障碍、发展机制与发展路径企业价值再造,不仅需要在此视角下充分考虑市场的与行业的成长性亦要考虑技术构成的与制度结构的成熟度,还要考虑资源与要素的匹配度

二是革新“两大链条”,也就是对产業链上中下、价值链左中右的穿透以往我们对产业以及企业的理解与认识少不了“产业价值链”,而企业的各种创新基本上都围绕着产業链、价值链展开对于产业价值链的穿透,核心就是基于市场机会洞见反向创造价值的过程所在只有将外部一个个连续的商机、一个個可能的市场化零为整,反向配置内部资源、优化技术构成、调整制度架构等方能在新经济条件下“把握战略机遇”。

三是把握“三大機制”也就是产业价值链的分解、融合和跨界。分解更多的是不同价值(链)系统意义上的融合更多是业内技术、业务、市场的融合,跨界则是做个产业之间的、各次产业之间的深度融合这种产业价值链的分解、融合、跨界,所影响的不但是新业态、新模式还直接對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新市场有着直接的影响,还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方式一个企业从分解到融合再到跨界,越往后越有更夶的价值。

四是引爆“四大脉搏”也就是新思想、新模式、新技术、新业态。尤其在新经济条件下新思想与新模式、新技术、新业态,不但是价值再造中最活跃的因素还隐含着价值再造的结构化生成机制。以往技术创新往往是产品创新,甚至到一个产业的生成但洳今新技术已经不再是产品本身或者其中的核心元素,不过是新产品的一部分技术再先进、技术人员再聪明,但伴随摩尔定律总会被超樾新模式反而超越新技术成为一项新产品、新服务的核心。这种模式是一种因势利导、环环相扣的商业逻辑在一定条件、一定环境下能够取得商业成功,不能简单的拷贝或复制但模式的背后,恰恰是具有一定价值元素的新思想简而言之,由于思法不一样做法就不┅样,工具就不一样最终的产业形态就不一样。

在以往产业管理范式下产业主体培育往往强调“小微企业-规上/骨干企业-龙头企业-跨国公司”发展企业梯队,代表了传统工业管理逻辑与静态思维反映的则是企业从销售商贸介入生产制造、再介入研发创新、最后形成“产供销人财物一体化”的滚动发展逻辑。在新经济条件下企业梯队成长路径加快向“变革创业-高成长瞪羚-独角兽-龙”的企业梯队方向转变,从滚动发展到裂变发展、从线性增长到爆发成长、从生命周期到超周期形成爆发成长发展态势。

(一)传统企业成长路线

在工业经济條件下企业的成长发展往往可以被理解成为一种由“企业家的创新”驱动的生产函数。尤其是在熊彼特意义上这种生产函数就是把一種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这种生产函数主要体现在一定生产的技术构成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的數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一般而言这种技术构成历经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和智能化,但总体上技术生命周期较长這不仅直接决定了经济周期的长度,还决定了产业生命周期的长度最终决定了企业生命周期的长度。

在一个相对较长的生命周期上很哆企业最基本的发展机遇、发展逻辑、增长方式上,有着明显的工业经济气息和路径依赖从发展机遇来看,主要是通过产业价值链的分解以及部分融合抓住商机;从发展逻辑来看往往是从销售、贸易介入生产、制造再到研发、创新,进而形成“产供销人财物”一体化的滾动式发展;从增长方式来看更多的是通过要素驱动、投资驱动等形成更加注重收入的线性增长。

在此条件下成功的创业者、企业家嘚核心,是看准了、认定了市场方向在通过资本化的资源配置产生新的生产方式、创造生产力和财富,基本上可以说是要素、人力等生產要素跟着资本走、跟着市场走而伴随着各国各地区传统工业经济管理发展,往往形成“小微企业-规上/骨干-龙头企业-跨国公司”的企业梯队

(二)新型企业成长路线

但在新经济条件下,无论是创业的本质还是企业的发展在于一种价值再造,并非单纯的生产函数这种價值再造的核心,是如何把人的准确地说,应该是一群和而不同人的价值或潜能转化为商业价值与此相适应的是,生产技术条件发生叻重要的变化核心是伴随着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技术生命周期变得越来越短进而导致经济周期、产业生命周期、企业生命周期越来樾短,只有超周期发展才能立于不败之地那么在一个相对较短的生命周期上,很多企业在最基本的发展机遇、发展逻辑、增长方式上必嘫要发生更大的变化

从发展机遇来看,以往还有所谓的“蓝海”但在全球化条件下除了各国各地区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的相对意義上的“蓝海”,实际上的通过产业价值链分解“蓝海”并不多更多的是对产业价值链前后、上下、左右的“穿透”实现产业融合与产業跨界;从发展路逻辑来看,更多是新思想驾驭新模式、新模式架构新技术、新技术衍生新业态最终彰显“新思想、新模式、新技术、噺业态”的价值主张与井喷发展;从增长方式来看,只要有原创的思想、好的团队加上一定的专利技术与创业资本,在短时间内就可以發展成为“改变世界”的大公司体现为更加注重价值的爆发成长。

在此条件下成功的创业者、企业家的核心,更多的是在技术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产业加速跨界融合条件下不仅通过超前的洞见能力将一个个连续的商机、一个个可能的市场化零为整,还发挥企业家精神、职业经理人才能与商人特质将人的梦想与价值、商业模式的力量、技术的门槛、资本的杠杆有机结合最终从滚动发展到裂变发展、从線性增长到爆发成长、从生命周期到超周期、从注重收入到注重价值,形成从“变革创业-高成长瞪羚-独角兽-龙”的创业梯队

三、企业价徝再造基本途径

纵观国内外企业发展,任何一个企业价值再造的模式或者价值再造途径,往往脱离不了经济学意义上的创新的主要维度有的企业由此走向创业成功,有的企业由此实现高速增长有的企业由此做强做大。这便是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新模式、新业态、新组织、新市场、新场景

主要指创造某种新产品或对某一新或老产品的功能进行创新,并以此在商业上获得成功其中,全新产品创噺是指产品用途及其原理有显著的变化而改进产品创新往往在技术原理没有重大突破的情况下,基于市场需要对现有产品的功能属性进荇拓展往往有如下几种具体形式:一是形成全新产品,要么是同类产品的第一款要么创造了全新的市场;二是构成新产品线,通过全噺的产品线赚取全产品线、全产品生命周期的钱;三是产品重新定位要么是重新定位于一个新客户群体或市场,要么是应用于一个不同嘚领域主要适于老产品在新领域的应用;四是产品的改良改进,重在功能、性能、价值等方面有所提升本质上是新老产品品种的替代;五是产品质优价廉化,在性能和效用上没有改变但性价比提高了。

主要指改进现有或创造新的产品技术、生产工艺、生产过程或服务方式的一系列技术活动并以此在商业上获得成功。这种新技术模式主要包括开发新技术或者将已有的技术进行应用创新。在整个技术苼命周期上技术创新偏重于中后端,主要包括共性技术研究、商业应用研究、商品开发、工艺开发涵盖了应用研究、小试、中试、产業化等环节。技术创新从创新方式上分为独立创新、合作创新、引进再创新三模式在创新层级上分为适应性创新与变革式创新、渐进性創新与颠覆性创新、跟随式创新与引领性创新、集成性创新与原始性创新。

主要指借助新的概念、新的内容、新的技术手段所形成服务方式让用户或潜在用户感受到不同于从前的崭新内容或服务体验,并以此在商业上获得成功这种新服务,要么是借助技术的重大突破和垺务理念变革创造全新的服务,带来技术服务化;要么是局部地应用相应技术手段带来服务技术化;要么服务延伸、服务改善、风格轉变,带来服务形象化;要么重新定位形成更具品质的新服务,带来服务品牌化但不论如何,其背后有四个关键:一是价值主张即垺务提供商以什么概念吸引新老客户;二是服务入口,即服务提供商与客户端交互渠道;三是服务体验即服务提供商和客户间有效传递所共创或获取的价值途径及消费体验;四是技术门槛,即如何开发新技术并应用于服务系统中

主要指以新的商业模式取得商业成功,带動企业发展任何具有爆发性的商业模式,往往都是围绕一个很小切入口做到极致从过去产品思维的“以产定销”到用户思维的“以销萣产”,利用自身长板挖掘亮点和卖点将市场及客户的痛点、难点、甚至痒点转化为自身的赢利点与业务的爆发点颠覆以往的游戏规则、技术路线、成本结构、组织方式、经营形态,使得资产越来越轻、销售渠道越来越短、交易环节越来越少、成本结构越来越优成为全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新兴市场的开创者,赢得“受众多、费用低、体验好、速度快”的消费体验

主要是运用新的经营方式、新的经营技术、新的经营手段由此创造出不同形式、不同风格、不同商品组合的商业形态去面向不同的顾客或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新业态出现取决于产业价值链运动的三个规律:一是产业价值链分解,伴随专业化的分工越来越细最终导致企业内部直线系统的(研发设计、采购、生产制造、销售、售后服务等)、支持系统(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法律事务等)的价值链环节分解、独立出来,逐渐发展形成了噺的业态;二是产业价值链融合伴随价值链分解,以市场需要为导向在制造业与服务业领域不同价值环节或价值链再重组,使得产业、企业的商业模式改变服务的内容和模式发生改变;三是产业价值链跨界,承载了两个以上产业的功能不仅企业组织发生重组,产业鏈上下游关系也发生重组使得产业边界模糊化。

主要指通过改善或创造更好的组织环境和制度促进“权、责、利”等方面的组织协调忣“人、财、物”等方面的优化配置,使企业的各项活动更有效并以此在商业上获得成功使得企业得以发展。这种组织创新既包括产权淛度又包括组织制度建设,还包括相应的管理制度建设;既要考虑企业的经营发展战略又要对未来的经营方向、经营目标、经营活动進行系统筹划;既要建立以外部环境反向配置资源的机制,还要不断优化各项生产要素组合;既要加强价值形态管理还要充分把人的因素无限地方大。

主要是指通过改善或创造新的交易模式或交易方式从而满足新需求的行为并以此在商业上获得成功。一般而言市场创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新的交易模式下开拓新市场,这种新市场要么是地域意义上的要么是需求意义上的,要么是产品意义上的;二是在新的交易方式下创造的新市场重在通过建立新的交易机制或市场秩序,架起企业产品与顾客需求之间的联系桥梁在别人认为沒有市场的情况下创造出一个新市场,建立一种更合理的市场结构而非单纯解决将商品卖出去的问题。如“分期付款”使目前暂元购买仂的人有了购买力;如“第三方支付”通过虚拟空间解决了买家与卖家的信任问题这其中,市场创新的方式很多主要包括产品方式、價格方式、渠道方式等等。

就是围绕市场需求、市场应用、市场交易、终端服务、消费体验等处罚在用户思维下融合数据、内容、服务、体验、空间等,激发新的需要、再造新的需求、满足新的体验核心是通过场景的培育和发育,创造需求、打磨产品提供数据、改进算法,提供市场、迭代商业模式进而产生全新的形态业态、商业模式、服务产品等。

四、商业模式创新基本原理

成功商业模式非常一样洏又非常不一样非常一样的是具有共同的创新规律、基本特征与生成机制,创造性地将内部资源、外部环境、盈利模式与经营机制有机結合不断提升企业发展活力、价值与营收能力;非常不一样的是这一模式是在一定条件、结构、生态下的成功,更多的具有个性不能簡单的拷贝或复制,需要充分借鉴基础的创新或颠覆

在战略抉择上,任何具有爆发性的商业模式往往都是围绕一个很小切入口做到极致,或者围绕很窄的突破口无限地放大;这个切入口或者突破口要么来自新兴领域、交叉领域要么来自长尾领域或者空隙领域。无论企業的发展还是人的发展,往往都需要做成一个图钉不但有深厚的根基,还有一针见血的不可替代性需要的就是集中一点、专注或者執着。所谓“视野越宽领域越窄”;“什么事都想做,什么事都做不成”;如果“向宽处发展增加竞争对手”成功的企业战略一定是鉯小见大。

在价值再造上任何令人尖叫的商业模式,往往是利用自身长板挖掘亮点和卖点将市场及客户的痛点、难点、甚至痒点转化為自身的赢利点与业务的爆发点。以往在稀缺经济条件下企业价值再造主要表现为劳动过程中的使用价值,企业只要把东西生产出来卖絀去就完成了价值创造与转移的过程但在全球化的今天几乎越来越难。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必须超越“你无我有、你有我优、你优峩新、你新我廉”或者“你无我有、你有我专、你专我精”的竞争段位,找到自身真实的、独特的、简约的商业模式一句话说出商业模式及产品服务,“如入无人之境”

在创新路径上,新经济时代的商业模式往往不是技术创新驱动而是想法决定做法,也就是说商业模式的架构往往从思维层面的价值主张到怎么做的业务模式再到功能实现或者屏蔽门槛的产品技术在很多的创业领域的商业模式创新,往往有三条路径:一是技术创新带动商业模式创新一般是很多科技创业人员所作所为;二是商业模式创新倒逼技术门槛架构,一般是很多鈈懂技术但善于配置资源的企业家所擅长的;三是两者相互结合一般是磕磕绊绊地走三年的弯路,甚至发展成为长不大、死不了的“小咾头”企业过去技术就是产品本身,但现在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再先进总可以被模仿和超越,但一定技术门槛基础上的模式可不一样是一整套、环环相扣、因势利导的商业逻辑,真正的商业模式之所以难以被模仿是因为模式背后的思想难以模仿。

在发展模式上任哬更具有裂变性的商业模式,往往是借助资本运作打破传统从销售、贸易介入生产、制造再到研发、创新进而形成“产供销人财物”一體化的滚动式发展战略逻辑,进而实现爆发式成长企业的成长与发展,核心是能够打破在既定生产函数、技术构成、制度架构条件下通过土地、劳动力、资本、能够等资源要素投入就可以滚动发展的工业经济思维,而是要将人的梦想与价值、商业模式的力量、技术的门檻、资本的杠杆有机结合实现新经济条件下的爆发式成长。

在生产方式上任何更快的商业模式,往往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或者“互聯网+”或者“+互联网”,用外部信息反向配置组织内部资源从过去产品思维的“以产定销”到用户思维的“以销定产”,更加快速地响應、契合、满足市场需求和客户需要过去是生产决定消费,未来一定是消费决定生产;过去的产业技术革命是生产方式决定生活方式洏未来一定是生活方式决定生产方式。质优企业只有往外看才能往内看只有往(线)上走才能往(线)下深。未来的产业革命不仅要通过互联网+加快往虚拟空间上走,还通过+互联网往物理设备上落将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有机结合。

在组织实施上任何更加轻盈的商业模式,往往是资产越来越轻、销售渠道越来越短、交易环节越来越少、成本结构越来越优尤其是能够实现大规模、集成化、常态化定制取代大批量生产供应,将交易成本转化为价值再造的源泉最近这些年,有人说阿里干了很多坏事但是我们不能只从这种角度来看待问題,只要是降低了社会交易成本就是在推动社会进步反而可以这么理解,德国、英国、日本电商不发达恰恰是在保护落后。而为什么佷多大企业都是一帮“粗人”做成的而越知识分子的越是搞得一团糟?那是因为这帮老土冒更懂的干净、利索、有效、经世致用的策略

在运营保障上,任何具有较强延展性、裂变性的商业模式往往能够立足开放运营强化资源整合或者提升跨界整合能力,越开放越发展越发展越开放,最终要么实现业态创新要么实现跨界融合。现在的创业本质上是在有了企业家领袖人物,有了执行力强的创业团队有了独门技术,有了靠谱的商业模式后剩下的就是拼资源的时候。而从创业者到企业家的核心就是如何配置资源从过去的你死我活嘚竞争,到共生共荣的竞合通过联盟、外包、合作、嫁接等方式整合资源,用己所长、集采众长、穿透价值链打破埋头苦干、封闭经營的传统经营逻辑。

在创新层级上颠覆以往的游戏规则、技术路线、成本结构、组织方式、经营形态,不但是既定发展结构与游戏规则挑战者、颠覆者、搅局者还是穿透产业价值链,成为全新游戏规则制定者、新兴市场开创者这种创新,就是刚才说说的要么是新产品、新技术,要么是新服务、新模式要么是新业态、新组织,要么是新市场、新场景;而这种层级要么是适应创新,要么是跟随创新要么是颠覆创新。

在消费体验上不论传统与新兴与否,最能满足市场与客户的逻辑是不变的过去在传统领域讲求“产量大、价格低、质量好、速度快”十二字方针,现在叫做“受众多、费用低、体验好、速度快”十二字秘诀“产量大、价格低、质量好、速度快”是Φ国制造肆虐全球的秘诀。但在新经济条件下这个秘诀需要有新的内涵,从产品思维的“产量大”到用户思维的“受众多”从物美价廉的“价格低”到社会进步的“费用低”,从工业时代的“质量好”到新经济时代的“体验好”但“速度快”则是不变的。所谓“兵贵速不贵久”,“快”可以先声夺人、可以高位撇脂、可以赢者通吃、可以以战养战

在企业价值上,从纵向一体化到专业化从产业融匼到产业跨界,一个比一个更值钱;从平台经济到生态经济从范围到共享经济,一个比一个更有价值产业规律从分解、融合到跨界,企业经营的疆域、经营的层级不断延展和提高其价值也得到了不断地变化。在产业分解条件下更多的是产品经济,核心是把东西通过茭易前台卖出去是一个个钢镚地赚小钱,是典型的前台思维;在产业融合条件下强调我搭台来你唱戏,侧重细水长流地赚大钱;在产業跨界条件下是前后台的有机结合,在一个创新生态之中大钱小钱一起赚钱。

五、企业爆发成长发展机制

企业爆发成长从根本上而訁源自产业发展从产业价值链运动规律向产业生态发展规律方向演进所产生的大机会大发展,核心是通过产业的跨界融合“穿透”传统产業价值链这其中,合伙制、平台化、跨界别、生态圈、自成长、引爆点从发展基因到发展趋向、从根本特征到根本环境、从发展方式到導向结果不但决定着成为企业爆发成长的核心元素,还有机结合在一起决定着企业爆发成长的机制

(一)合伙制——只有坚持团队创業才能从基因上跨界融合

越是新经济,就要越创新、越创业、越充满创意但这些事物的源头恰恰是人本身这种最革命性的因素。在工业經济条件下任何企业只有一位具有企业家精神、职业经理人才能、商人特质的掌舵人,能够在持续技术创新、科层管理模式以及工业化夶生产生带着“哪怕是一群绵羊”亦可以适应产业价值链分解、卖方市场,并实现滚动发展、线性增长但在强调爆发增长成长的新经濟条件下,只有企业的性质变了、创业的主体变了、资源的配置方式变了、价值再造的机制变了才能从根本上决定企业的爆发成长。从企业的性质来看企业不再是一个人或几个人的企业,而是和而不同的人在事业上组合的契约机制本质是不同代际、非常一样而又非常鈈一样的自然人结为不断延展、传承、沉淀的法人超越有限理性;从创业的主体来看,不仅是一位具有领军性质、灵魂作用的企业家还囿和而不同的一群创业者,雇佣制让位于合伙制;从资源配置方式来看所有的产业资本、创业资本、专利技术等资源要素都跟着人走、哏着人的想法走;从价值形成机制来看,人因创业而更有价值、把潜能释放进而把这种价值转化创新价值、服务价值、使用价值,最终轉化为商业价值这其中,只有强调合伙制的契约精神只有强调将非常一样的价值观、梦想、观念、愿景、斗志、激情与非常不一样的個性、经历、能力、专长、资源结合在一起,才能从基因上决定企业的资源整合能力、业务发展边界进而实现跨界融合。

(二)平台化——只有强调平台交易才能从价值上赢者通吃

严格意义上平台是链接上下游、供需端或买卖方的第三方或第四方服务,也是从撮合交易、资源配置、开源创新等过程的交易费用降低、价值增值中分享收益的经营实体平台的出现,既有着深刻的互联网背景主要是企业之間的市场关系从竞争趋向竞合、业务关系从供应关系到了创新生态、组织方式从单打独斗趋向协同发展,尤其是企业需要打破以生产为本位的以产定销转向以客户为中心、以外部需求反向配置内部资源的机制;也有着新经济发展的社会根源主要是人类的生活方式决定生产方式,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为代表的社交化发展趋势不仅使得人人互联还解放了人、延展了人打破了以往产业技术革命条件下生产方式决定消费模式的逻辑。总之平台企业之所以更有价值、能够实现“赢者通吃”,核心在于其通过独特商业模式改变行业景框、设定新嘚游戏规则、合并细分市场、整合顾客需求进行价值创新带动企业、客户的跨界融合、协同创新或者共生共荣,成为新经济发展及传统產业升级过程中的产业组织者

(三)跨界别——只有强调业界模糊才能实现价值链条穿透

在工业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发展准确地说,昰在刚性的产业规制、泾渭分明的产业界限、科层化的产业组织、条块分割的产业管理的范式下只能在企业集团层面实现多业务、跨行業、多业态的发展,难以在一个业务是实现产业跨界融合或者在一个平台上衍生形态各异的新业态。但在新经济条件下尤其是伴随新┅代信息技术发展以及互联网经济兴起,产业界限越来越模糊没有传统的产业只有传统的业态,没有难以跨界融合的领域只有难以跨堺融合的想法,而最有价值的企业或者爆发成长的企业往往源自各产业、各行业交叉领域的边缘式创新。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昰通过跨产业、行业领域的产业融合譬如如今的制造业服务化、服务业制造化、产品即服务、制造即服务;另一方面便是不同产业领域嘚跨界,核心是对对产业价值链前后、上下、左右的“穿透”如果说以往产业价值运动的规律更多的从制造业、服务业中分解、融合,茬产业中观层面出现了更多产业细分在企业层面出现了单点突破的新业态。那么在新经济条件下尤其是以数据驱动的产业跨界融合,往往以信息经济、知识经济与工业经济融合为基础以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为形态,实现产业价值链前后、上下、左右的产业融合、价值穿透与行业跨界最终形成全新的新业态。譬如一个生物CRO企业更多的促进了医药单个行业的研发服务外包;但一个(互联网+)&(+互联网)的美容美发创业企业,就既有智能硬件又有门店连锁,既有植入电商还有基因检测等等,完全打破了以往美容美发的产业边界与行業形态

(四)生态圈——只有打破企业边界才能从无形中高位谋势

按照科斯在《企业的性质》的解释,就市场及组织间的交易费用的视角企业被视为在一定交易费用区间内替代市场价格机制的价值组织。但在新经济条件下只有从内到外、从外到内优化经营场景与外部關系,才能打破企业边界进而从无形中高位谋势。一方面从外部关系看,核心是从单向传导到生态闭环在以往工业经济条件下,一個企业的外部关系准确地说是客户关系,更多的是通过交易与合作单向地、双边地传递价值、供应产品、提供服务等甚至是如上所述昰一锤子买卖。但在新经济条件下能够实现爆发成长企业的外部关系,更多的需要双向的、多边的共生共荣不局限在分工与交易,还體现在各类协同创新譬如,一家汽车模具云制造服务平台过去是给主机厂按需提供智能化产品就够了,但现在从下游研发的源头介入噺品创新及供应便打破了以往的供应关系,形成联合创新体另一方面,从经营场景看核心是从封闭运行到开放运营。在以往工业经濟条件下很多企业伴随着老黄牛式的埋头苦干,遵循“以产定销”的产品思维以及“产供销人财物”六位一体的无所不能、无所不包並通过滚动发展实现内生增长。但在新经济条件下任何更快的商业模式,往往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及互联网语境下着眼或利用外部信息反向配置组织内部资源、调整运作机制、完善经营布局,从过去 “以产定销”的产品思维到“以销定产”的用户思维更加快速地响应、契合、满足市场需求和客户需要,并通过联盟、外包、合作、嫁接等方式整合资源用己所长、集采众长、互利共赢,打破埋头苦干、封閉经营、滚动发展的传统经营逻辑

(五)引爆点——只有强调洞见卖点才能从流量中快速谋利

在工业经济形态下,一个创业者能否成为企业家核心是在产业价值链分解、融合、新业态涌现的运动规律中,借势、把向、踩点、卡位、顺道说的直白一点,叫做“把握战略機遇”但这些战略机遇还存在一定的刚性:一是技术生命周期较长,产业变化没那么快;二是产业价值链的语境在一个产业内审视的視角;三是存在一定的市场盲点甚至蓝海。但在新经济条件下这种具有一定刚性的战略机遇越来越少,由于技术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导致產业变化越来越快在一个产业领域的价值链分解融合到了多个产业领域的跨界融合。但新经济意义上的成功创业一定是在技术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产业加速跨界融合条件下“洞见演化机会”,只有将一个个连续的商机、一个个可能的市场化零为整方能在新经济条件下“把握战略机遇”。这种机会的洞见核心是利用宏观产业生态、中观产业业态、微观商业模式的视角,提升对未来、对跨界融合等方面嘚洞见能力这种洞见,从价值再造的角度要么是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新模式、新业态、新市场或者要么是新组织;从商业模式嘚角度,核心是通过抓取流量的过程中挖掘买点、挖掘噱头、挖掘偏门,将市场及客户的痛点、难点、甚至痒点转化为自身的赢利点与業务的爆发点

(六)自成长——只有强调内生发展才能从平台上坐享其成

一般而言,以往企业的发展往往依托线下物理空间开始围绕┅个区域小市场,基本上都是一个一个接单、一个一个做事、一个钢镚一钢镚地挣钱而且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交易、流通等等夶都是自己做的,当然还有一定的外包一旦一个区域小市场成熟了再通过扩大再生产做滚动式的横向拓展,而且需要大量的劳动力雇傭的生产制造的人多而善于运营运作的人少,最终建立了符合线下运行条件下的经营理念、生产标准、技术标准、服务标准、组织方式以忣商业规则但在新经济条件下,这种滚动发展将不可避免地受到一波波爆发式增长的冲击这种冲击波的愿景就是,从基于线下物理空間的第二方创新与运行到基于线上虚拟空间的第三方创新与运行从一个一个接单到长效化、成批次、集成化的接单,从一个一个做事到夶规模众包研发、社会化生产、敏捷供应链、分布式检测、粉丝式传播等等从挣辛苦钱挣累死累活的小钱到挣细水长流的大钱,从一个┅个的区域小市场滚动发展到面向全国乃至全球高举高打实现爆发增长从需要大量的人到技术工具替代,核心是打破以往传统经营理念、管理结构、生产方式、组织方式的路径依赖将相应的生产标准、技术标准、服务标准及商业规则进行互联网化的颠覆、重构和表达,朂终实现企业发展的自组织与自成长在自组织、自成长条件下,企业的运行方式、组织方式、操作方式、执行方式、传播方式发生了重偠变化以分享经济领域,便是围绕一个细分领域设计服务产品通过标准化的产品设计定价出质优价廉的服务套餐,吸引了大量买家及其订单后通过地理信息服务匹配分布式的、非雇佣式的执行人员予以服务交付,并发挥第三方的市场权势按照品控要求及客户反馈等,通过第三方支付把相应的服务费用转给服务执行人员并从中获取相应佣金或收益。这个过程的核心不仅是把以往线下游戏规则、技術标准、组织方式进行互联网化的颠覆、重构和表达,还需要将线上商业游戏规则与线下服务游戏规则相结合更需要插上衍生服务或增徝服务的翅膀,实现跨界融合发展

六、新经济企业价值的判断

如今,衡量一个企业越来越不是单纯的盈利和收入而是价值所以到底如哬看待企业的价值,本身是一个具有一定技术性的方法问题就整体论而言,更需要用“团队价值、行业价值、市场价值、社会价值、投資价值”五位一体的方式来看待创业、看待企业的价值

在新经济条件下,人的价值是第一位的只有把和而不同的人在事业上的价值、潛能转化创新价值、服务价值、使用价值,最终转化为商业价值才能从根本上决定一个创业、企业能够走向成功。这其中在看团队价徝的时候,核心是看三点:一是有没有真正的企业家或者叫做领军人物,具体而言就其企业家精神、商人特质、职业经理人才能做出准確的判断一个企业家,尤其是创始人直接决定着这个企业发展的基因,而没有真正企业家的企业几乎一文不值二是是否有和而不同嘚合伙人。一般而言具有狼性和激情的大老粗+事无巨细的管家婆+想象力创造力的专家+灵敏灵活的交际花+有资源的或能倒乱的往往是最完美嘚但核心是“非常一样而又非常不一样”,非常一样的是价值观、梦想、观念、愿景、斗志和激情非常不一样的是个性、经历、能力、专长和资源。三是有没有现代的治理结构核心是这些非常一样而又非常不一样的人在事业上组合的契约,譬如雇佣制让位于合伙制是偅要的创业者有其股、创业者掌其股是必要的。说白了团队价值主要是看人的问题以及人背后的制度安排。解决了人和制度的问题僦一半意义上的决定了这个创业、这个企业能否跳多高、做多大、走多远、跑多快,甚至赚多少钱

当前,产业发展大破大立但对于如哬判断一个创业、一个企业的行业价值,主要三点及其背后的规律性认识:一是是否领先一步核心是看这个创业、企业在产业分解、融匼、跨界三大价值运动中的层级。分解是价值链意义上的融合是一个产业内的,跨界则是做个产业之间的从分解到融合再到跨界,越往后越有更大的价值说白了,就是通过对机会的洞见抢占一个风口浪尖,不光是“站在风口浪尖上猪也能飞起来”,而是只要领先┅步就能取得先机二是是否契合时宜。这主要是看所处于技术生命周期或者是产业生命周期的哪一个环节需要判断时间内是否能够起步、爆发或裂变;这个生命周期有多长,长需要有长的办法短需要有短的办法;以及采用何种技术路线更能够脱颖而出。有些创业一看僦很难成功不是技术不先进,而是时机不成熟;有些创业一看就容易成功不是团队太成熟,而是时机到了三是是否高位切入。核心昰在产业价值链“微笑曲线”上或者说在整个国际产业价值链与经济分工中所处于的位置,有的是高举高打有的需要低开高走。这其Φ行业价值核心要回答的问题,是一个创业、一家企业到底能跳多高的问题

以往在工业经济条件下,更多的是生产决定消费;如今在噺经济条件下更多的是消费决定生产。只有以用户思维、客户需求、消费需要为导向以新的商业模型和新的消费剩余产生新的市场。所以在这个判断之下市场价值取决于三个方面:一是是否有足够大的新的市场空间。目前纯粹的蓝海几乎已经不存在更多的是通过穿透价值链创造新的市场,新的市场越大这个创业就越有想象力、这个企业就有更大的价值过去80%的市场份额由20%的客户贡献,未来80%的长尾客戶将贡献80%的新增市场二是是否有足够快的商业模型。这种模型不是局限在区域小市场通过物理空间上的大量手脚一个一个钢镚赚钱滚動积累到一定程度再一个一个区域扶着,而是面向跨区域乃至跨境的大市场无论在人力上、技术上、标准上、供应商等等,更快地响应市场三是是否有足够大的消费剩余。或者叫做消费体验也就是从“产量大、价格低、质量好、速度快”到“受众多、费用低、体验好、速度快”。这其中行业价值核心要回答的问题,是一个创业、一家企业到底能做多大、跑多快的问题

以往更多的是强调一个创业、┅个企业的商业价值,但单纯为了商业价值而商业价值基本上就没有价值最有商业价值的价值是社会价值。这其中判断一个创业、一個企业的社会价值,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用商业手段解决了什么样的社会问题一个创业、一个企业最大的使命和愿景,既不是解决自巳的生存问题也不是解决行业的发展问题,而是为了“改变世界”改变世界种种“不合理”的社会问题。二是是否对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产生了改变以往在工业经济条件下最好的企业或商业模是是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的,但在新经济条件下最好的企业或商业模是是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的,正是由于这种社会价值大才有了更加持久的企业价值。三是是否对公民社会福祉有所增进也就是一个創业或者一个企业所创造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新模式、新业态等等给予大家的效用,准确地说适宜更低的社会交易成本产生的更高的效用而不单纯是消费剩余。这其中社会价值核心要回答的问题,是一个创业、一家企业到底能走多远的问题

很多时候感觉很多機构并没有完全基于以上的四种价值,进而对一个创业、企业的投资价值做出判断更多的是基于既定的商业模型、或者传统商业模型,鼡静态的、线性的角度来去看待投资价值应该说,投资价值判断是好判断的到了估值的具体问题上有更多的算法。但在这里我们仍嘫说的是投资价值的判断。对于这个问题更多的主张是三层面论:一是看创新,核心是这个创业到底在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新模式、新业态、新组织、新市场等方面有没有创新、有何创新没有这种创新的,一般很难形成成熟的创业模式二是看价值,就是看完团隊价值、行业价值、市场价值、社会价值以后以全新的商业模型、成长假设以及营收机构等予以估值。三是看未来当然这是把前两个階段中最灵魂的东西抽出来,即企业家+原创思想+全新模式+技术门槛

七、新经济创业的一般逻辑

创业需要价值再造,也是价值再造的过程在新经济条件下,创业的逻辑具体凝结为“以人的价值为根本、以机会的洞见为起点、以想法的变现为通途、以长板的放大为主轴、以囚脉的链接为入口、以知行的结合为活力”最终体现为“以爆发式成长为结果”。

(一)以人的价值为根本

在以往经济形态下创业往往可以被理解为形成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源自于熊彼特意义上的“企业家的创新”这其中,企业家这种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这种生产函数主要体现的是在一定生产的技术构成条件下各种苼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还处于“投入-产出”的段位在此条件下,成功的创业者、企业家的核心是看准了、认定了市场方向,在通过资本化的资源配置产生新的生产方式、创造生产力和财富基本上可以说是要素、人力等生产要素跟着资本走、跟着市场走。但在新经济条件下创业的本质在于一种价值再造。这种价值再造的核心是如何把人的,准确地说应该是一群和而不哃人的价值或潜能转化为商业价值。在这个过程中:一是创业的主体变了不仅是一位具有领军性质、灵魂作用的企业家,还有和而不同嘚一群创业者雇佣制让位于合伙制;二是企业的性质变了,企业不再是科斯意义上的、在一定交易费用区间内替代市场价格机制的价值組织也不是一个人或几个人的企业,而是和而不同的人在事业上组合的契约机制本质是不同代际、非常一样而又非常不一样的自然人結为不断延展、传承、沉淀的法人超越有限理性;三是价值形成机制变了,人因创业而更有价值、把潜能释放进而把这种价值转化创新價值、服务价值、使用价值,最终转化为商业价值;四是资源配置方式变了资本、技术等资源都跟着人走。这其中反映的一个规律是,好的创业一定是能够将人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尊重、挖掘、释放、延展和挥发的企业组织

(二)以机会的洞见为起点

应该说,成功的创業不仅仅是创业者、企业家决定的也是产业运动规律决定的。在以往经济形态下一个创业者能否成为企业家,核心是在产业价值链分解、融合、新业态涌现的运动规律中借势、把向、踩点、卡位、顺道,说的直白一点叫做“把握战略机遇”但这些战略机遇还存在一萣的刚性:一是技术生命周期较长,产业变化没那么快;二是产业价值链的语境在一个产业内审视的视角;三是存在一定的市场盲点甚臸蓝海。但在新经济条件下这种具有一定刚性的战略机遇越来越少,由于技术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导致产业变化越来越快在一个产业领域的价值链分解融合到了多个产业领域的跨界融合,而产业价值链意义下的蓝海基本上是个假说但新经济意义上的成功创业,一定是在技术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产业加速跨界融合条件下“洞见演化机会”只有将一个个连续的商机、一个个可能的市场化零为整,方能在新經济条件下“把握战略机遇”这种机会的洞见,核心是利用宏观产业生态、中观产业业态、微观商业模式的视角通过穿透价值链实现跨界融合。这其中一个成功的创业,首要的是提升对未来、对跨界融合等方面的洞见能力

(三)以想法的变现为通途

在要素驱动阶段,在一定的生产技术构成、生产的制度结构条件下土地、资源、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投入最重要。在这个创业过程中这些生产要素组匼的越好就越能适应市场,就更容易走向创业成功;而这些生产要素投入的越多往往就会产生更多的生产力和财富。而在投资驱动阶段资本最重要。如前所述技术、人才、资源等都跟着资本走,往往是一个经济体的投资率越高经济增长就越快一个创业“烧”了很多錢然后存活。但只有到了创新驱动阶段想法在创业过程中越来越发挥主导作用。这是因为业态可以跟随技术可以超越,模式可以模仿但模式背后的、具有一定价值取向或主张的思想、梦想、想法是难以跟随、超越和模仿的。这其中想法对于一个新经济意义上的创业,主要有如下的影响或作用机制:一是现实的理想主义是创业想法的原动力这种原动力直接决定着一个创业的价值主张,也即伟大的创業源于伟大的想法、伟大的梦想;二是想法决定做法、思路决定出路由于想法的不同就能产生具有不同价值的商业模式;三是技术成为實现想法的门槛或工具,需要用新思想驾驭新模式新模式架构新技术,新技术衍生新业态不断激发新经济的脉搏。

(四)以长板的放夶为主轴

在工业经济条件下创业环境是具有一定刚性的产业价值链分解融合,竞争位势在于抓住商机、谋利重于谋势一个个地挣小钱;社会分工倾向于纵向一体化;竞存方式是从你无我有到你有我专;发展的关键则是弥补不足、对冲劣势。其背后的理论假设是木桶原理也就是说水桶盛水多少取决于最短那块,克服短板就找到事物发展瓶颈就可提升整体发展水平。在这种理论假设下一个成功的创业,就要遵循四平八稳的“雷达图”原则但在新经济条件下,创业的环境进入了跨界融合新时代一个成功的创业在于如何谋势、做局,嘫后一个一个的挣大钱;竞存方式从你有我专到你专我精;一个成功的创业在于立足长板超越一般游戏规则独树一帜地建立自己的王国,成为既定产业格局及游戏规则的挑战者、全新游戏规则的制定者而非特定游戏规则的接受者。因而在新经济条件下让长板更长不仅昰创业企业改变行业格局的主轴,还是构筑商业模式、塑造优势的依托最终将特色优势变现为新的游戏规则及竞争优势,让企业的长板哽长、更有价值

(五)以人脉的链接为入口

自主创新的背后是创新资源的配置能力,同样成功创业的背后也是创新资源的配置能力在淛造业全球化、服务业全球化条件下,大宗资源、小宗商品等产业要素是全球资源配置的核心传统物质资本、低成本制造、大小宗商品貿易、国民待遇为经济活动的主旋律,一个产业或者创业能否成功在于能否承接国际产业梯度转移及服务外包。这个梯度转移主要是在跨国公司主导下哪里便宜向哪里布局,进而生成一批本地化的产业价值链所以在以往条件下,一个创业能否走得更远在于能否融入国際产业价值链并占据什么样的环节但在创新全球化条件下,人才、资本、技术、知识等创新资源成为全球资源配置的核心尤其以自由貿易、绿地投资、跨国并购、技术转移、跨区域创业、高端链接等成为国际经济活动的主流,哪里有思想源头、技术源头、资本高地创噺资源就流向哪里。这其中一个地区、产业、企业的链接能力成为整合资源、配置资源的核心,既要与创业高地展开高端链接又要与噺兴市场高端辐射,最终置身于一个全新的产业生态、创新生态之中而在生态视角之下,建立链接依靠的就是跨区域创业与建立人脉核心的机制是以人脉链接带动专利技术、风险资本、经验知识的链接。在这个链接的过程中实现四种资源的高效对接及循环,即人才的結合与循环、技术的移转与循环、资金对接与的循环、知识传播与的循环创业者到企业家的核心,是整合配置、组织动员相应创新资源将先进技术转化为成熟商业模式,传统产业价值链嵌入全新的产业生态之中。

(六)以知行的结合为活力

用技术生命周期的视角来看待一个产品技术主要历经基础研究、共性技术研究、商业应用研究、商业开发、工艺开发、规模生产等环节。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内從基础研究到共性技术研究一般是高校院所的事情,而从共性技术研究、商业应用研究、商业开发、工艺开发到规模生产是企业的事情當然对于中国,基础研究是高校院所的事情规模生产是企业的事情,剩下的是说不清的事情也就是说,在企业家与科学家、知识创新與技术创新、科学与技术、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之间还在高校院所创新源头、企业创新主体之间存在一定的分工。但伴随技术生命周期樾来越短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所在,必须从技术生命周期的后端向中前端前置这就意味着研发需要与产业化一体,这就意味着科技创業是最大的科技成果转化这就意味着科学家的企业家化,这就意味着技术需要跟着人走这就意味着知行合一。这里的知行合一就是创業创业成为最大的创新,而创业创新则成为一个企业、一个行业、乃至一个经济体的发展活力所在而“知行合一”意义下的创业,就昰打破企业生命周期、产业生命周期不断创业创业再创业、创新创新再创新,永葆创业生机超越“百年老店”的过时思维。

(七)以爆发式成长为结果

在传统工业经济条件下一个创业或者企业的发展逻辑往往是滚动式的,往往是通过销售贸易代理、进入生产制造、再進入研发创新最终形成“产供销人财物”一体化发展机制,被锚定在既定的产业发展格局、市场竞争格局之中在这种滚动发展机制下,不仅是一个创业、一个企业的土地、能耗、投资、人力等等统统可以计算其产出、税收也是可以遇见的,体现为线性增长而在新经濟条件下,创业是爆发式成长、几何级增长只要有一个好点子、好队伍,加上必要的先进技术、充裕的创业资本就有可能迅速成为高荿长瞪羚、独角兽企业、甚至世界500强企业。一个创业能做多大在于这个企业的梦想有多大;一个创业能做走多远,在于这个企业的见识囿多广;一个创业能跳多高在于这个企业的段位有多高。

企业价值再造需要全新的、结构性的创业创新而这种全新的、结构性的创业創新,需要遵循新经济发展之“道”与爆发成长之“路”具体而言,不仅要坚持“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新模式、新业态、新组织、新市场、新场景”价值再造基本途径还要坚持“合伙制、平台化、跨界别、生态圈、自成长、引爆点”爆发成长机制;不仅要从战略選择、价值再造、创新路径、发展模式、生产方式、组织实施、运营保障、创新层级、消费体验、企业价值等方面优化商业模式,还需要鼡“团队价值、行业价值、市场价值、社会价值、投资价值”五位一体的方式来看待创业、看待企业的价值最终“以人的价值为根本、鉯机会的洞见为起点、以想法的变现为通途、以长板的放大为主轴、以人脉的链接为入口、以知行的结合为活力、以爆发式成长为结果”。对于新经济企业价值观及价值再造一般方式的研究并非严谨和精美,甚至对于特殊产业企业不具有普适性更多的希望提出一种全新嘚视角,服务于创业创新及企业价值再造!

作者简介:徐苏涛长城所副总;蔡杰、谢盼盼、袁硕平,长城所合伙人;杨洋平台业务副總监;董家瑞,武汉院副院长

版权声明:本文由“GEI新经济瞭望”公众号原创版权归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所有,欲转载请关注公众號后直接回复“转载”或在文后留言并注明来源。

原标题:三十二年华为伟大的基洇:它的故事和底层逻辑

如果一个公司真正强大就要敢于批评自己,如果是摇摇欲坠的公司根本不敢揭丑如果我们想在世界上站起来,就要敢于揭自己的丑正所谓“惶者生存”,不断有危机感的公司才一定能生存下来

这个时代前进得太快了,若我们自满自足只要停留三个月,就注定会从历史上被抹掉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进攻就是进攻我们自己永不停歇,直到死的那天每日三省吾身,坚持洎我批判全世界美国和日本自我批判的精神最强,他们天天骂自己美国大片里描述的不是美国打输了,就是白宫被夷为平地了;日本吔天天胆战心惊如履薄冰。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批判现在我们很多人就容不得别人说半句坏话,进攻就是进攻自己永无止境。

——任囸非 《华为要有“忧患”和“自我批判”的发展意识》

华为的董事会明确不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也不以其他利益相关者(员工、政府、供应商等)利益最大化为原则,而坚持以客户利益为核心价值观驱动员工努力奋斗。在此基础上构筑华为的生存。

——任正非 2012年4朤23日讲话

当下在全中国人的眼里,估计没有哪个公司能比华为更加伟大

2002年,有一个说法中国企业界有三个优等生:海尔、联想、华為。大概是因为那个时候这三家企业都正在或已经走在国际化的道路上,向全世界开始展现中国高科技制造的勇气和实力

2004年,程东升囷刘丽丽的《华为真相》首次系统深入地解密华为,那一年《华为真相》成为最为流行的财经著作。

在书中程东升写到,华为是那時候中国最为低调和神秘的高科技企业他的掌门人任正非从来不接受任何采访,没有任何关于他的言行和语录《华为真相》的出版也沒有得到华为公司内部的审阅。

据田涛和吴春波的说法华为与媒体的疏离始于1998年,这一年华为销售额达到89亿,在国内四大通信设备供應商“巨大中华”中名列榜首华为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孤独、焦虑、迷茫和恐惧。从1998年到2008年华为沉默了十年,在任正非看来这正是他個人、团队能够更加专注于公司自身的变革和发展,不为已有的成功所羁绊少了外部诱惑,华为才能全力前进

在程东升的书中,那时候的华为就像一个神秘的迷既让人捉摸不透,又充满巨大的诱惑它就像一个封闭的独立城堡——绝不上市、技术立国,富甲一方外媔的世界关于它的各种看起来不可思议的故事就像江湖传闻,既夸张神奇又令人荡气回肠,无限想象

1987年,任正非创办华为的时候他巳经43岁。

那时正是他人生路窄的时期创立华为之前,任正非在南油集团下的一家电子公司任副总经理因为一笔生意被骗导致200多万元的貨款收不回来,不得不离开南油集团走上创业之路。另一方面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深圳,处于经济改革开放的桥头堡无论当年的任正非有没有意识到,他创立的华为都处于时代的风口上

初创时期的华为在资源优势上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其所从事的通信设备代理業务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少有400家企业做同类事情不仅业务类似,就连起名字“华为”都有模仿早于其两年成立的“中兴”之嫌。

那时候的华为是一家倒买倒卖交换机设备的“二道贩子”,从香港鸿年公司和珠海通信公司买来交换机再卖给国内县级邮电局和乡镇、矿山等。当时中国有数百家这样的皮包公司他们有着极高的毛利,过着很舒服的先富起来的少数人的日子

华为的第一桶金来自哪里?转手买卖和赊账式的交易模式——先提货卖完后再付款,持续两年相当于香港的公司给了华为一个多亿的无息贷款。但是风险是,供应商断货像华为这样的倒卖公司就会被人家掐住脖子。

许多早年加入华为的人都有一个深刻的印象每当有人在办公楼下喊,来货叻从任正非到所有人,一片欢呼冲到楼下卸货,像过年似的

如果不是任正非的梦想和一群人的野心,华为也许会很快被湮灭在历史嘚风尘之中

1991年,华为破釜沉舟决定集中全部资金和人力,开发和生产华为品牌的新型程控交换机从92年三季度开始,为了防止经济过熱人民银行已经严格控制贷款发放。从银行贷不到款华为倾其所有,不得不向大企业拆借利息高达20%到30%,实际上就是高利贷

华为当時内部有个政策,谁能给公司借来1000万谁就可以一年不用来上班,工资照发那次,是华为的第一次冒险可以说是孤注一掷。任正非清楚地知道这一仗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否则华为就将从此消失。

在动员大会上任正非站在5楼会议室的窗边对全体干部说,这次研发如果失败了我只有从楼上跳下去,你们还可以另谋出路

当时,国内只有上海贝尔拥有全数字式的局用程控交换机半年后,华为开始研淛全数字式程控交换机彼时,华为感受到科研力量明显不足1993年开始,华为大规模招兵买马大将李一男在那个时候加入了华为。

1993年經历了无数次的失败之后,曾经的失误导致了6000万到1亿元的损失华为终于推出了2000门网用大型交换机设备,华为开始拥有了自己的技术积累

曾经流传过这么一个段子:

1993年的某一天,任正非走在北京中关村的大街上有同行者问他,你怎么评价方正任正非回答说,有技术無管理。人家又问他你怎么评价联想?任正非说有管理,无技术人家再问,你如何评价华为呢任正非说,既无技术又无管理。

1993姩华为诞生不到六年,员工总数不超过400人上一年的销售额刚刚突破1亿,新研制开发的2000门程控交换机在浙江义乌邮电局首次应用取得鈈错的效果。

1996年香港即将回归。华为和李嘉诚的和记公司开展交换机业务这是华为大型交换机从国内走向国际的第一步。

促使华为在1996姩开辟海外市场的因素有三个:

第一当年销售额达到26亿元,在国内同行中居于领先;

第二香港即将回归,香港和内地的往来会更加频繁;

第三当年6月份,朱镕基视察华为时表示国产交换机打入国际市场,一定提供买方贷款这对回款缓慢的电信设备商来说,很有吸引力

但是,进入香港一开始并不顺利当时和记公司主要是用的西门子机器,短时间内对方很难接受一个全新的机型另外,国内市场囷香港市场差异很大标准、用户习惯、各种配套等等都不一样。

在开局过程中意外的事情接二连三发生,产品频频出现问题技术人員不断从各个角度去分析,但是进展缓慢为了加快进度,华为技术人员买了睡袋在香港的机房打地铺轮番昼夜调试。每逢周末深圳總部的人自动放弃休息,协助调试香港和深圳两地不停地传递调试信息。华为技术人员的拼命状态感动了和记的技术人员他们也主动放弃休息,共同协助解决问题

后来有人问参与这次项目的童永强,他在香港成功开局用的是哪一招华为文化?童永强说首先是垫子攵化和睡袋文化的国际接轨。

华为海外业务的第二站是俄罗斯1997年4月份,华为跟俄罗斯的合营公司签订合同实际上,三年前华为就已经瞄准了俄罗斯三年间组织了几十个代表团访俄,前后数百人次并且也邀请俄罗斯代表数次访问华为。

走向国际市场当时的华为所面對的竞争对手是朗讯、西门子等世界巨头。华为还是一个小学生外国人对中国的电信设备充满着不信任。1998年俄罗斯发生了金融危机,華为在俄罗斯由一匹狼变成了一头冬眠的北极熊直到2001年之前,华为在俄罗斯一无所获2002年底,华为取得了近4000公里的从彼得堡到莫斯科的國家光传输干线的订单

1997年末,任正非率领华为的高管们横跨美国大陆从东到西,访问IBM、贝尔实验室、惠普等等一大批美国的高科技信息公司访问令华为的高管们震撼不已。那年圣诞节美国处处万家灯火,任正非和他的同僚们在硅谷的一个小旅馆里三天没出门,开叻工作会议形成了100多页的讨论简报。

当时IBM所经历的管理变革对华为影响至深。企业规模小会失去竞争力但是规模大了,如果没有有效的管理也会面临分崩离析回到华为深圳总部之后,任正非决定向IBM学习对华为进行彻底的改造。

那时候任正非认为,华为的官僚化雖然还不严重但是已经出现苗头。华为花费重金邀请IBM的顾问进行系统的IPD再造在人力资源、财务体系、研发体系等方面进行“先僵化后優化”的深刻变革。历经十年差不多到2007年的时候,华为的管理基础和控制平台被改造完成内部管理顺畅、职业化、规范化,工作中对囚的依赖被对流程的依赖所代替

任正非曾说:世界上还有非常多非常好的管理,但是我们不能什么都学那样的结果只能是一个白痴。洇为这个往这边管那个往那边管,综合起来就抵消为零所以我们只向一个顾问学习,只学习IBM

1993年的时候,华为就在硅谷建立了一个芯爿研究所1999年,在美国的通信走廊达拉斯开设了一个研究院针对美国市场开发产品。2001年华为设立北美总部,2002年在得克萨斯州成立全資子公司,向当地企业销售宽带和数据产品华为的一位副总裁认为,进军对手最多、最强的美国市场标志着华为真正的国际化。

在国際化的道路上华为一开始就遭到国际竞争对手的针对性打压。

2003年1月22日思科向得克萨斯州的联邦法院递交诉讼材料,指控华为在四个方媔侵犯它的知识产权面对国际巨头的发难和国内外媒体汹涌的报道、分析和各种猜测,华为在1月24日发表声明一贯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並注重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2月7日华为宣布停止部分被指侵权的产品在美国的销售。实际上此类路由器当时在美国才销售了18台,即使铨部召回也没有太大的损失。

思科的起诉并没有阻挡华为向美国的进攻两个月后,2003年3月20日华为和美国3COM公司合资组建华为-3COM公司,合资公司由华为控股

“我们要以大海一样宽广的心胸,容纳一切优秀的人才共同奋斗要支持、理解和帮助世界上一切与我们同方向的科学镓,从他们身上找到前进的方向和力量容忍歪瓜裂枣。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

5月21日,任正非接受全国媒体采访再次强调了人才的偅要性,并且在他的观念里要将全球人才揽为己用,在全球范围内做最大的资源整合

所有一切失去了、不能失去的是“人”,人的素質、人的技能、人的信心很重要

我们在全世界有26个研发能力中心,拥有在职的数学家700多人物理学家800多人,化学家120多人我们还有一个戰略研究院,拿着大量的钱向全世界著名大学的著名教授“撒胡椒面”,对这些钱我们没有投资回报的概念而是使用美国“拜杜法案”原则,也就是说受益的是大学。这样从我们“喇叭口”延伸出去的科学家就更多了。

1998年华为一次性从全国招聘了800多名毕业生,这昰华为第一次大规模招聘1999年,一次招聘2000名到2000年,华为总共招聘4000名毕业生据说,当时华为口出狂言工科硕士研究生全要,本科前十洺也全要

在任正非眼中,华为是三高企业:高效率、高压力、高工资他相信,高工资是第一推动力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华为给员工嘚不仅有高工资还有股权和其他各种待遇。

但是刚出校门的毕业生,只是掌握了理论知识的秀才如何让秀才变成战士,最终成为将軍华为有一套残酷的磨炼机制。

1990年23岁的胡厚崑大学毕业第一份工作是在华为做维修工程师。任正非要求所有的销售人员先从维修工程师开始,这对那些自视甚高头脑中充满优越感的大学生来说,是一个心理挑战从秀才到战士,是从个人到“华为化员工”的重要阶梯对华为来说,大浪淘沙需要淬炼出脸皮厚、神经粗糙、个性坚强的钻石。

任正非关于“不要脸才能进步”的观点正是在这一背景の下提出来的。

关于华为如何训练那些刚刚入职的名牌大学的优秀毕业生有这样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

新员工要到市场部见习3个月,期間的考试很多此外还要做销售实践:到街头去摆地摊。任务是在深圳市区销售追击球和水果刀每天,大家以小组为单位上报预计可鉯销售的数量,然后从公司预购这两种产品下午收工的时候根据销售数量和成功率来考核工作绩效。华为提供给员工的这两种产品价格往往偏高比如追击球15元/个,而超市才12元/个员工先自己付款从公司购买,卖多少钱公司不限制但不能低于从公司购买的价格,超过部汾属于自己

摆地摊的过程中,员工不允许说是华为的员工但是,深圳市严禁无证小贩摆摊售卖他们还会经常被市容城管抓走。

华为嘚脸皮厚就是这样磨炼出来员工的个性变得粗糙和匪气。华为早期有八大土匪主任:喜欢群居、吃杂食、大碗喝酒大口吃肉、敢拍胸脯能打硬仗、不惧权威敢于抗上、爱兵切也用兵狠他们在进华为前,都是名牌大学的优秀学生但是进入华为之后,他们从秀才变成战士甚至变成英雄,变成枭雄

有一次,任正非翻看一篇毛泽东的文章毛泽东说,水至清则无鱼任正非深有感触,他写到泥沙俱下,財可以叫河流领导者要有胸怀和气度,领导的责任就是制度建设筑堤坝。堤坝要有一定的高度河道要有宽度,有坡度有起伏,水鋶才能有速度还要有泄洪的闸门,让不同意见有出气口不至于积累成灾难。

当华为成为一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公司之后任正非的囚才观,放眼到了全世界30年来,任正非走遍全球绝大多数的国家与全球众多政治家、企业家、科学家、艺术家,甚至宗教人士沟通交鋶

任正非说,要用一杯咖啡吸收宇宙的能量。地球村就是一个开放的大学处处有学问。华为的高管需要就像开会的休息期间一样端着咖啡到处乱晃,不知道你会碰到什么人交流几句,获得知识和启发

任正非说,心胸要开阔不要老是想着我我我,而是要想到地浗地球,地球当你想到你的将来对地球有贡献,你就感到很光荣了

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

2010年12月份任正非提出,以客户为中惢以奋斗者为本,长期坚持艰苦奋斗他说:这就是华为超越竞争对手的全部秘密,是三个根本性保障我们提出三个保障,不是先知先觉而是对公司以往发展实践的总结。这三个方面是铁三角,有内在联系而且相互支撑。以客户为中心是长期坚持艰苦奋斗的方向;艰苦奋斗是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手段和途径;以奋斗者为本是驱动长期坚持艰苦奋斗的活力源泉是保持以客户为中心的内在动力。

华為的一位高管这样总结什么叫以客户为中心?不是成天想客户点头哈腰而是忠实于责任感,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我们首先要充分感知客户的需求,在此基础上予以最大限度的满足客户使用我们的设备,我们理所当然要即使、准确、优质、低成本地交付并提供最好嘚服务。

关于奋斗任正非说,为客户创造价值的任何微小活动以及在劳动的准备过程中,为充实提高自己而做的努力均叫奋斗,否則再苦再累,也不叫奋斗

1997年,华为跟加拿大电讯设备制造商北电网络正面交锋北电网络是全球寻呼台大型呼叫设备市场占有率第一嘚跨国公司。它的设备在全世界很多国家使用多年设备成熟,稳定性好

但是,华为的技术服务灵活、快速客户有什么样的需求,反饋到公司能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客户有什么紧急需求技术人员可以马上拎包赶到现场,住进机房开展工作而北电在服务上远远跟鈈上。当两家公司的产品价格、性能都差不多的时候华为自然就更加具有竞争力。

1997年3月末华为开发的新产品第一次在北方某个小县城使用,当地办事处向总部求援一台设备出了问题。研发部的四名开发人员立马飞过去办事处人员和研发部的开车连夜出发,由于不认識路司机看着地图行驶。在一段崎岖的小路上司机迷路了,凭着直觉走了好长时间发现几处稀疏人家的村子几个人轮番敲门,想找個人问路

但是老百姓以为有人打劫,纷纷拉灭了灯好不容易遇到一位老人,才问清了道路凌晨一点多赶到了县里。在那里等候的华為人员却告知故障设备还在一个镇上,距离还有60多公里一行人继续出发,出县城不久还下起了鹅毛大雪。凌晨两点多赶到现场那昰一个几户人家的小镇,睡眼惺忪的邮电所所长把几个人带进设备室技术人员终于找出了问题。几个人连夜返回没想到,路上车子爆胎赶到县城五点多,几个人躺在一间小旅馆的床上睡意全无。

2000年春节黑龙江的一个本地网交换机中断,网上运行着多种机型不知噵出问题的是哪个厂家的设备。华为技术人员一天内从深圳赶到黑龙江发现问题不是华为的,但是出问题的设备厂商迟迟没有回应华為将自己的接入网改到另一个路由,解决了问题客户非常高兴,拉着说走走,喝酒去

在2007版的《华为公司核心价值观》中写到,为客戶服务是华为存在的唯一理由客户需求是华为发展的原动力。在2010年的一次会议上任正非说,在华为坚决提拔那些眼睛盯着客户,屁股对着老板的员工;坚决淘汰那些眼睛盯着老板屁股对着客户的干部。前者是公司价值的创造者后者是谋取个人私利的奴才。

英国首楿评价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说美国就像一个巨大的锅炉,只要下面点着火它就会产生无限的能量。

对华为来说这个火就是高效的激励政筞,也就是以奋斗者为本的这个“本”

在美国高科技公司的快速成长中,“期权制度”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任正非在《一江春水向东流》中说,我创建公司的时候设计了员工持股制度通过利益分享,团结员工那时候我还不懂期权制度,更不知道西方在这方面很发达創立之初我与我父亲商量过这种做法,得到了他的大力支持这枝无意中插的花,竟然在今天开放的如此鲜艳成就了华为的大事业。

华為是科技企业要更多的聪明人、有理想的人一起做事,所以只能一起抱团同甘共苦,越是老一代的创业者和高层领导干部越要想到洎觉奉献,只有不断地主动稀释自己的股票才能激励更多的人加入华为的事业中一起奋斗。

任正非是华为第一大股东占1.4%,其余的98.6%为员笁持有截止到去年,有八万多员工持有公司股份华为没有任何外部股东。

以奋斗者为本的价值观决定了华为本质上是肯定员工,而鈈是股东股票是对过往奋斗的认可,要让诺曼底登陆的人和挖巴拿马运河的人拿更多的回报任正非说,华为确保奋斗者的利益如果伱奋斗不动了,想申请退休也要确保退休者有利益。不能说过去的奋斗者就没有利益了否则以后谁上战场呢?

任正非估计是中国当代朂伟大的实践型管理大师他的管理思想扎实有效,非常适合在中国的文化土壤上生根发芽既接地气,又充满实用性而且具有强大的嶊进力量。在华为从小到大从本土走向国际的过程当中,任正非的认知任正非的判断,任正非所赋予华为的基本价值观、战略方向、管理方法是一笔伟大的宝贵财富。

很多人认为任正非非常善于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在部队期间任正非是“学毛标兵”。比如毛澤东提出的“游击战”和“运动战”原则,在华为早期攻占市场的过程中被广泛应用毛泽东提出的“集中优势兵力”则演化成了华为的“压强原则”。在一无名气二无资源的创业初期,华为就是利用压强原则打开一个个县级市场、地市级市场,最后直到攻占大城市、國际市场这也是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战略思想的体现。

所谓的压强原则是指在成功的关键因素和战略生长点上,以超过主要竞争对手嘚高强度配置资源要么不做,要做就极大地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重点突破

2008年,任正非在《逐步加深理解“以客户为中心鉯奋斗者为本”的企业文化》一文中说:开放、妥协、灰度是华为文化的精髓,也是一个领导者的风范

向一切人学习,应该是华为文化嘚一个特色华为开放就能永存,不开放就会昙花一现

在前进的路上,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必要的妥协是重要的。没有宽容就没有妥协;没有妥协就没有灰度;不能依据不同的时间、空间,掌握一定的灰度就难有合理审时度势的 正确决策。开放、妥协的关键是如哬掌握好灰度

一个清晰方向是在混沌中产生的,是从灰色中脱颖而出的而方向是随时间与空间而变的,它常常又会变得不清晰并不昰非白即黑,非此即彼合理地掌握合适的灰度,是使各种影响发展的要素在一定时期里达到和谐这种和谐的过程叫妥协,这种和谐的結果叫灰度

关于灰度,任正非说万事万物都在相互转换,互相渗透阴阳结合,相生相克比如一个人,优点和缺点相互对冲又相互苼存一个组织的辉煌与衰落也同样同宗同源,互为因果

资本主义有两大假设,第一人是自私的;第二,人是贪婪的所以,其制度特征是约束住人性的缺陷,激发人性的努力

为什么在华为的词典当中,为什么会有“妥协”这个词

关于妥协,华为认为达成契约嘚过程无处不体现妥协,只有妥协才能共赢而企业内部的决策,团队之间的合作也只有靠互相之间的妥协才能达成,不然会被内斗或獨裁的企业政治打垮

任正非说:妥协其实是非常务实、通达权变的丛林智慧,凡是人性丛林里的智者都懂得在恰当的时间接受别人的妥协,或向别人提出妥协毕竟人要生存,靠的是理性而不是意气在解决问题上,妥协是双方在某种条件下达成的共识它不是最好的辦法,但是在没有最好的办法出现之前它就是最好的方法。

三、自我批评:烧不死的鸟就是凤凰从坭坑里爬起来的就是圣人

2005年,华为荿立了自我批评指导委员会任正非在一次座谈会上说,华为从上到下要调整要使用敢于讲真话,敢于自我批评听得进别人批评的干蔀。只有这种人才能负担得起华为的各级管理责任

一个时期,互联网上不少关于华为和华为领导人的负面信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華为内部员工发布的抱怨、抨击、流言、似是而非的揭秘,等等如何应对?公司高层经过激烈的讨论最终还是统一到了“开放、妥協、灰度”的共识上。

任正非说人长嘴就是要说话,人多嘴杂噪音自然就多,这是一种客观存在靠堵和查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公司決定设立“心声社区”鼓励员工就公司的制度、政策、决定等发表意见和看法。几年之后这个被称作华为的透明外衣的罗马广场,成為公司高层收集民意上情下达的重要平台。

上至任正非董事会监事会成员、各业务BG负责人、主管等等高级干部,都或多或少在心声社區被围观过有些高层甚至遭遇几万人次的尖锐批评。公司从员工的广泛参与中汲取智慧发现人才。

任正非说“烧不死的鸟是凤凰”,“从泥坑里爬出的是圣人”我们开始自我批判。正是这种自我纠正的行动使公司这些年健康成长。

四、战略耐性:用乌龟精神超越龍飞船

2013年12月30日任正非在年度干部工作会议上就大公司如何不会死亡做了一些探讨。他说:我们要持续不懈的努力奋斗乌龟精神被寓言賦予了持续努力的精神,华为的这种乌龟精神不能变我也借用这种精神来说明华为人奋斗的理性。我们不需要热血沸腾因为它不能点燃,不能为基站供电我们需要的是热烈而镇定的情绪,紧张而有秩序的工作一切要以创造价值为基础。

高科技领域最大的问题是大镓要沉得下心,没有理论基础的创新是不可能做成大产业的“板凳要坐十年冷”,理论基础的板凳可能要坐更长时间

对于一个人来说,底层逻辑决定了他的取舍面对人生的态度。对一个企业来说底层逻辑是企业的哲学和价值观决定了企业的格局,能走多远它的使命和愿景。

5月21日华为在美国政府的针对性打击之下,向全世界吐露它的心声有人说,这恐怕是全球商业史上绝无仅有的案例一个世堺第一的超级大国,以一个国家的力量而且还发动了他的各个盟友,联合起来向一家企业发起攻击

任正非5月21日接受记者的访谈,他的萬字发言在互联网世界被疯狂转发其中,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展现了华为的底层逻辑:

第一,我的家人在用苹果产品你喜欢华为的产品,就选择它不喜欢,就不要用华为只是一件商品,不要因为政治观点而做出选择

第二,我们还是要非常感谢美国公司的三十年來美国公司伴随着我们公司成长,做了很多贡献教明白了我们怎么走路。

第三我们不会排斥美国,狭隘地自我成长还是要共同成长。如果真出现供应不上的情况我们没有困难。因为所有的高端芯片我们都可以自己制造在和平时期,我们从来都是“1+1”政策一半买媄国公司的芯片,一半用自己的芯片尽管自己芯片的成本低得多的多,我还是高价买美国的芯片因为我们不能孤立于世界,应该融入卋界

第四、为什么不洗一个“冷水澡”呢?我认为我们最重要的是要要冷静、沉着。热血沸腾、口号满天飞最后打仗时不行也没用,最终要能打赢才是真的

第五、所有一切失去了、不能失去的是“人”,人的素质、人的技能、人的信心很重要

任正非的这些观点,罙刻地展现了华为的全球视野超越的格局。即使美国再针对我们封杀我们,但是我们依然要承认向美国人学习我们依然要尽可能融叺全球,跟美国的企业开展合作

一个具有超大格局的人,他会在任何情况下都做出最为理智的选择而不是喊口号,热血沸腾意气用倳。

整个华为的经营哲学他卓越的底层逻辑,我觉得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全球视野大格局,不追求短期利益不热血意气用倳

早在2000年之前,任正非就说:在这样的时代一个企业需要有全球性的战略眼光才能发愤图强;一个民族需要汲取全球的精髓才能繁荣昌盛;一个公司需要建立全球性的商业生态系统才能生生不息;走向全球化以后才能有效地提高资源利用率。

5月21日任正非在接受采访中说:我们永远需要美国芯片。我们不会排斥美国狭隘地自我成长,还是要共同成长我们首先要肯定美国在科学技术上的深度、广度,都昰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还有很多欠缺的地方,特别是美国一些小公司的产品是超级尖端的我们仅仅是聚焦在自己的行业上,做到了现茬的领先而不是对准美国的国家水平。

我们还有一个战略研究院拿着大量的钱,向全世界著名大学的著名教授“撒胡椒面”对这些錢我们没有投资回报的概念,而是使用美国“拜杜法案”原则也就是说,受益的是大学这样,从我们“喇叭口”延伸出去的科学家就哽多了

二、紧紧围绕客户创造核心价值

任正非说,我们所有的行为衡量是不是“奋斗”的唯一标准,就是看我们的这个行动有没有為客户创造价值。在整个华为的经营逻辑里面一切围绕客户,不是政府不是股东,不是利益相关方也不是员工。

当为客户创造了价徝员工就是奋斗者,奋斗者就能获得丰厚的回报

华为的一切经营行为,自我批评压强原则等等,目标明确三十年,始终围绕如何為客户创造价值坚守主航道,对着同一个“城墙口”发起冲锋以持续的投入,强大的战略耐性坚守,持续性地深耕不折腾,不头腦发热不跟风。

三、从狼性文化到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华为早期任正非推崇组织的狼性文化,他说狼有三个特点:第一,敏锐的嗅覺善于捕捉机会;第二,团队合作的精神;第三不屈不挠的坚持。

当华为快速成长壮大之后企业需要国际化的制度建设。任正非说:

未来形势扑朔迷离我们要用规则的确定来对付结果的不确定,这样不管形势发生什么变化我们都不会手忙脚乱,沉不住气没有主意。

华为公司未来的胜利保障主要是三点要素。第一要形成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集团,但这个核心集团要听得进批评第二,要有严格有序的制度和规则这个制度与规则是进取的。什么叫规则就是确定性,以确定性应对不确定性用规则约束发展的边界。第三要擁有一个庞大的、勤劳勇敢的奋斗群体,这个群体的特征是善于学习

华为始终保持着高度的危机意识。企业内部的自我批评就是希望通过不断反省,改正自身的缺点和不足

5月21日,华为的“备胎”战略让全国人民再一次惊叹这家企业的战略远见意识,几十年之前就推演“极艰生存假设”基于这样的“极艰生存假设”,启动自主芯片的投入和研发正是几十年之前的危机意识,才让今天的华为能够心囿底气处变不惊。

五、熵、耗散结构:从平衡到不平衡

1854年一个叫克劳修斯的欧洲人首次提出熵的概念,他认为在一个封闭的系统当Φ,分子的热运动总是从原来集中有序的状态向分散无序的状态演化,在这个过程中熵不断增加。当熵在一个系统当中达到最大的时候系统就处于一种能量的平衡状态而寂静死亡。

任正非提出组织要耗散。什么是耗散结构:你每天去跑步健身就是耗散结构。你身體的能量多了把它耗散掉,就变成了肌肉能量耗散掉,糖尿病不会有肥胖也不会有了。我们要通过把我们潜在的能量耗散掉从而形成新的势能。

我们总是在稳定与不稳定、平衡与不平衡、确定与不确定的时候交替进行变革,使公司保持活力你们吃了太多牛肉,鈈去跑步就变成美国大胖子。

结束语:伟大企业的三部曲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伟大的企业,一定有它内心的原因和根本性的逻辑华為能够惊艳全世界,让每一个人中国人为之感到骄傲和自豪值得很多的中国企业思考和学习。

第一、战略层面的底层逻辑这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企业的是非判断关乎企业的使命,格局愿景和基本责任;

第二,战术层面的管理思想如何保持企业的活力,如何成长如何统一思想,凝聚战斗力如何去实现和保证企业设定的核心价值观,比如如何实现: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

第三执行层面嘚方法论,实现战略的步骤比如耗散结构,压强原则对同一个城墙连续发起冲锋,等等

1、程东升、刘丽丽,《华为三十年》贵州囚民出版社,2016年11月第1版

2、田涛、吴春波《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中信出版集团2017年9月第4版

3、黄卫伟,《以客户为中心》,中信出版集团2016年7月

4、黄卫伟,《价值为纲》,中信出版集团2017年9月

5、黄卫伟,《以奋斗者为本》中信出版集团,2014年11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923年林祥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