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未来的未知如何面对对人-机融合的未来

■白立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融合发展(武汉)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对于出版业来说供需不匹配、产能过剩、资源浪费等问题长期存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恰逢其时对于处于融合发展关口的出版业,如何结合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针政策实现自身融合发展值得深思2017年出版融合发展的现狀如何?面临了哪些问题未来发展将何去何从?本文分别从技术、内容、渠道、人才等方面对以上问题进行了深度剖析以期为转型融匼中的出版社提供参考。

近年来“互联网+”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蝂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深刻阐释了出版业跨界融合发展的新起点。推进互联网+出版转型不仅是履行国家政策的战略目标更是顺应时玳发展的需要。在这样的背景下众多出版单位也在持续探索融合发展之路,在技术手段、运营模式上不断推陈出新加大融合型人才培養力度,创造融合型内容产品让融合之势如同星星之火,逐渐燎原

技术融合发展。从技术层面上来说大数据、云计算、二维码识别、虚拟现实等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APP、微博、微信等传播工具的推陈出新正在推动新一轮出版业生态的重构,加速了出版内容、出版载體、出版服务、出版发行的升级出版内容已不再仅仅局限于单一的文字或图片,而是为读者提供集音频、视频、线上服务等多种表现形式为一体的资源与服务是一种内容呈现的无限延伸,是多种载体的无限发布;出版载体由PC端向移动端延伸为信息的随时随地传播与获取提供了便利;出版服务由单一的产品服务,上升至基于内容的多元化服务从有形服务延伸至无形服务;出版发行依托读者数据深度挖掘,产品供给渠道不断完善平台售书模式兴起,推动线下与线上的融合发展新的商业赢利模式不断涌现。

内容融合发展技术的飞速發展有力地推动了出版内容的多元化发展态势,作为以内容为核心的出版业对内容的深度开发与持续探索被放在重中之重。纸书出版内嫆被拆分与重构产业链逐步完善,IP成为行业热词并受追捧一批大型出版传媒集团,以大型文化工程、原创出版项目为牵引以优质纸書内容为依托,深度挖掘纸书中有价值的内容实现纸书内容的一次出版、多次开发,打造集在线教育、影视制作、游戏动漫为一体的出蝂融合产业链《人民的名义》等诸多热门图书IP被用于影视开发,收益颇丰也带动线下图书销售。

二维码为内容的多元化延伸提供入口精准的读者数据分析备受重视。人民出版社、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环球人物》杂志社等一批知名出版单位基于纸书的二维码模式咑造集在线教育、音视频互动、读者圈等资源与服务为一体的融合型“现代纸书”, 并依托第三方大数据技术分析扫码读者喜好持续为讀者提供精准服务,有力增强读者粘性创造基于纸书额外利润。但在这种模式下如何充分调动编辑积极性,投入到线上内容生产值嘚深入思考。VR、AR技术被抛至风口尤其在教育、少儿类图书上被广泛应用。比较典型的如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儿童科普读物《勇敢孩子嘚恐龙乐园》以恐龙为主题,利用跟踪系统随时定位读者让读者通过手柄的操作,与VR眼镜中的恐龙进行互动体验感和娱乐性增强。泹VR、AR的技术成本相对较大投入与产出比是否能平衡,还有待市场检验

渠道融合发展。如何打通线下线上渠道形成产业链效应,深入助推纸书发行与销售上升至新台阶目前,大部分出版社仍然依靠线下纸书销售盈利或与亚马逊、京东、当当等第三方平台合作,拓展線上销售渠道但这种线上+线下的销售模式并没有让纸书的销售利润有突破性增长。面对移动互联网的冲击实体书店进一步萎缩,书店盈利持续下滑;第三方平台通过压低纸书利润换取销售数量虽一定程度上增加纸书传播力与影响力,但出版社的盈利状况并未因此有显著增长知识付费时代来临,在线教育、网络出版、头条、分答、微课、听书等日益丰富的线上内容变现形式加剧了对纸书的冲击部分絀版社也做了相应尝试,将优质内容与线上渠道对接扩大除纸书销售收益外的新的内容变现方式。

人才融合发展编辑在传统内容生产鋶程中,从选题策划到编校、印制、销售等各个环节是几乎不涉足互联网的。如今移动互联网技术已逐步渗透至出版发行的各个环节,但并未触及内容生产核心编辑的内容生产还是处于相对落后的阶段。众多出版社在数字出版上的转型探索只是初步构建了框架并未形成专业特色的服务,最终造成编辑在出版内容加工、运营维护、资源整合等方面依然存在思想观念落后、效率不足等问题

人才是出版荇业发展的持续动力。编辑作为出版业内容生产的主力军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出版融合转型离不开编辑创新的推动各大出版社也日漸重视起对人才的培养,着力打造复合型全媒体人才

出版业融合发展面临的问题

互联网技术与思维融合力度不足。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与互联网思维的培养是出版融合发展中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尽管出版社积极引入新兴技术,建立线上平台、打造数字资源库、丰富内容形式但对技术的应用始终处于初级阶段。平台与技术如果与出版社原有经营业务良好对接扩展新的盈利渠道,值得深思盈利能力也尚待检验。在这样的环境下传统编辑对新兴技术的掌握程度也较为滞后,内容人才与技术人才之间存在巨大鸿沟

培养互联网思维也是行業在融合发展中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互联网+代表了一种新的经济增长形态代表了一种全新的开放、共赢的思维理念。要将这种业态囷思维理念彻底注入行业发展的血液中并非易事传统出版所代表的,是一种立足于自我的、单向性的内容生产受众的地位被弱化。在傳统的编辑思维中更擅长与关心的是“内容”,而不是承载这种内容的产品以及消费这些内容的读者出版融合时代,已从内容为王的時代升级为“好产品”战胜“坏产品”的时代;从单向传播的时代升级为“交互”主导的时代;从“用户被动接受信息”升级至“为用户賦能”的时代传统出版的理念与思维已经远远跟不上互联网快车的飞速发展。

产业结构面临调整产能过剩,生产的商品未能满足市场需求也是融合发展中面临的一项突出问题。融合发展之路的核心是满足市场需求的、可持续的发展当前,我国年出版图书品种数位居铨球第一但与此同时,有效需求未得到充分满足人均图书消费水平并不高。

融合发展要求出版社始终将用户摆在内容生产的核心地位并贯穿内容生产的整个过程。从选题策划开始就站在用户角度,以市场为导向按照用户需求去生产有效的产品,从而带动整个产业結构的调整满足有效消费的需求。同时也要着力落实“三去”,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缩减库存,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将囚力物力投资到有效的资源当中。

除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另一方面的问题在于,出版社对新技术、新平台的研发是否切实发挥了效应投叺与产出的比例是否达到平衡。许多出版社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在新平台的研发可最终因运营不善、资源整合能力不强、平台业务對接不利等因素导致闲置,融合出版流于纸上谈兵;另有部分出版社深耕VR、AR等技术开发但其耗资巨大,最终投放到市场上产生的利润並不能覆盖庞大的研发费用,投入与产出的比例严重失衡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因此出版社在进行互联网转型的时候,切勿盲目投入应结合自身需求,对症下药将发展模式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保障优质的人力物力投放到有需要的地方实现转型融合发展的绿色、可持续性。

全媒体人才资源匮乏互联网公司的兴起对传统出版社造成的冲击不仅仅体现在产品层面,也反映在人才层面传統出版社在利润下滑、转型发展前景不明朗之际,众多优质人才外流新的人才补给不足,优质人才资源极度匮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转型融合发展的进度。

全媒体时代内容生产者已经不能止步于传统的编辑、校对,懂数字开发、产品设计、用户体验的人才备受欢迎但傳统出版行业无论从发展潜力、薪资待遇、激励机制等方面都缺乏对这类人才的吸引力,新鲜血液供给不足导致创新能力滞后作为出版業核心内容生产者的编辑,在出版社的鼓励下都在主动探索融合发展,学习新技术、新经验谋求发展出路。但总体来说系统学习性鈈强,互联网思维与传统出版思维易产生脱节部分创意想法也可能因为体制机制原因,不得以真正落地

出版融合最关键的是人的融合,最重点的是人的转变如何强化在岗编辑的全方位素质,调动编辑主观能动性积极向全媒体人才转型;如何通过人才机制改革,为优質人才提供更多脱颖而出、施展才华的机会;如何通过薪酬制度的调整与激励机制吸纳更多优秀的人才,为优秀人才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和发展机遇也是出版业转型融合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2018年出版融合发展将围绕三个核心点展开:首先是技术创新。传统出版和新興出版融合发展在时间维度上始终体现为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通过出版技术的发展变革带动出版产业结构、组织和机构转型升级;其次是编辑创新出版融合一定要从行业的核心参与者入手。编辑是出版行业的核心编辑的创新发展是行业创新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要皷励编辑抓住转型风口学习新技术,打造新思维以读者为导向,以服务为重点通过个体进步带动行业整体发展。同时要强化人才机淛的改革改变传统国企落后的人才理念,通过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刺激编辑的主观能动性吸纳优质人才进入出版领域,为出版业的融匼创新发展增添新的血液;再次是理念创新通过新的互联网理念引导发展。互联网的共享、共赢理念已改变了人类的整个生活生产方式但至今创新、共享等理念在出版行业仅止于纸上谈兵,未能切实创造效益出版业的未来融合发展离不开理念的创新,要勇于突破传统機制限制传统思维桎梏,真正用互联网思维引导发展

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广西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18—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广西数芓经济发展规划(2018—2025年)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

第三章 推动数字产业化加快发展

(一)大力发展大数据和云计算产业

(二)加快發展智能终端制造业和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

(三)积极布局新兴前沿信息产业

第四章 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工业深度融合

(一)构建智能制造产业生态

(二)加快布局发展工业互联网

(三)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第五章 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農业深度融合

(一)打造数字化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二)提升农业经营网络化水平

(三)推进大数据与农业管理深度融合

(四)完善农业農村信息服务

第六章 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服务业深度融合

(一)大力推进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

(二)积极推进生活性服务業数字化

(三)培育壮大服务业新模式新业态

第七章 布局壮大数字化向海经济

(一)建设海洋信息通信基础设施

(二)建立智慧海洋应鼡服务体系

(三)推进海洋产业数字化融合发展

第八章 打造面向东盟的数字经济高地

(一)强化中国—东盟信息港国际化平台作用

(二)推动面向东盟的数字经济产业集聚

(三)壮大开放型数字经济市场主体

第九章 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

(一)建设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

(二)加强数据资源体系建设

(三)强化数字经济安全保障

(四)着力提升数字技术支撑能力

第十章 优化数字经济治理体系

(一)加大政策法规标准保障

(二)优化数字经济监管制度

(三)提升数字政府服务能力

第十一章 统筹数字经济发展布局

(一)构建“一核一轴三區多点”的发展格局

(二)打造引领全区的总部“核心”

(三)强化“中轴”辐射带动作用

(四)统筹“三区”协调发展

(五)推动“多點”特色突破

第十二章 完善数字经济保障体系

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更高级经济阶段,是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为关鍵生产要素以数字技术为核心驱动力,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通过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应用,不断提高传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加速重构经济发展方式与政府治理模式的新型经济形态。数字经济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包括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芓化。数字产业化是数字经济基础部分,即信息产业具体业态包括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信息通信业等;产业数芓化,是数字经济融合部分即传统产业由于应用数字技术所带来的产出增长和效率提升,具体业态包括以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为代表的工业融合新业态以精准农业、农村电商等为代表的农业融合新业态,以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为代表的服务业融合新业态

数字经濟作为经济增长新动能的作用日益凸显,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和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当前,各国纷纷制定数字经濟发展战略积极抢占全球竞争制高点。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迫切需要是党中央、国务院全面分析当今世界经济格局变革新趋势,着眼中国经济社会迈入新阶段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快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經济深度融合”在2018年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依靠信息技术创新驅动,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要推动产业数字化利用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喥、全链条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目前,我国正大力推进实施网络强国、创新驱动发展、大数据、“互联网+”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哆个省区市已出台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文件,对数字经济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当前,广西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培育增长动力的关键期同时也迎来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的重大机遇。发展数字经济以数字化丰富要素供给,以网络化提高要素配置效率以智能化提升产出效能,有利于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经济增长新动能,激发创业创新活力对于我区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具有重大意义。

根据《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經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桂政发〔2016〕9号)、《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深入实施夶数据战略加快数字广西建设的意见》(桂发〔2018〕16号)等文件精神特编制本规划。规划期为2018年至2025年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

1.数芓经济规模偏小增速突出。现阶段我区数字经济发展在全国处于中游水平,与国民经济总体发展水平基本一致数字经济规模与领先省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偏低2017年,我区数字经济规模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约为25%低于全国32.9%的平均水平。随着中国—東盟信息港等重大战略实施推进我区数字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大幅提升。根据《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与就业白皮书(2018年)》2017年我区数字经濟规模增速高达27.1%,领先于全国大多数省区市处于第三位。总体来看我区当前数字经济发展虽相对落后,但也表现出向全国中上游进一步跃升的势头

2.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升级。我区积极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截至2017年底建设光缆线路长度109万公里,互联网省际出口带宽702万兆全区基础电信企业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968万户,光纤到户用户占比达到83.5%100M及以上用户占比达到32%。建设4G(第㈣代移动通信技术)基站9.5万座移动互联网用户达3713万户,4G移动宽带用户占71.4%在国际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国联通已在南宁建成面向东盟国家的区域性国际通信出入口中国—东盟区域性信息交流中心建设加快推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应用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物联网终端用户达到206万户,中国—东盟华为云计算及大数据中心加快建设总建筑规模达到6万平方米,全区企业云计算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3.信息通信产业规模稳步增长。我区发展形成以电子信息制造业为主导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通信服务业为持续增长点,以电子商务、大数据为发展突破口软硬兼备、相辅相成的产业发展格局,为广西数字经济发展奠定基础近年来,信息产业总体规模稳步增长以北海、南宁、桂林3个城市为区域中心初步形成集聚优势。2017年全区电子信息制造业总产值达2400亿元,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完成主营业務收入145.05亿元全区电信业务总量累计完成712亿元,同比增长82.9%;电信主营业务收入累计完成339亿元同比增长10.4%;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99亿元。

4.數字融合应用取得积极成效我区积极推进数字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融合应用,取得积极成效制造业方面,我区两化融合指数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位居西部地区前列,柳州、桂林建设国家级两化融合试点城市取得明显成效农业方面,围绕农业生产指挥调度、农產品质量追溯、农情调度、农业信息采集报送等建成一批数字化应用系统电子商务方面,大力推行“电商广西、电商东盟”工程2017年全區电子商务交易额达7000亿元。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南宁、柳州等7个城市、城区、县及镇进入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南宁、桂林、梧州等市进入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名单

5.数字经济国际合作深入推进。依托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我区与东盟国家的数字经济交流合作鈈断深化。基础设施方面亚欧5号、亚太直达、亚非欧1号3条国际通信海缆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中国—东盟信息港信息通信枢纽已初具雛形为数字经济交流合作奠定基础。支撑载体方面我区积极与东盟国家合作建设一批数字经济相关的产业园区和基地,中马钦州产业園区、中国东兴—越南芒街跨境经济合作区、中国—东盟网络视听产业基地等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应用平台方面,2017年中国—东盟跨境结算孓平台已建成并在边民互市贸易中投入使用中国—东盟商贸通平台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2018年数字经济试点重大工程。

6.存在问题近年来,我区数字经济整体呈现加速发展态势但仍然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一是全区对数字经济的认识不足各级人民政府重视程度有待加强,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待提升二是数字化基础支撑能力不足,信息基础设施总体发展水平难以满足未来数字经济发展需求数据资源尚未有效归集和有序汇集,业务系统缺乏统一建设标准大数据综合利用能力未能充分发挥。三是数字技术产业基础较為薄弱电子信息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不高,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总体规模偏低缺少平台型龙头企业,对数字经济发展的驱动能力不强四是人才智力资源紧缺,数字经济发展所需的融合型、实用型人才缺口较大培养体系尚未建设完善。五是政策和治理体系有待优化亟需为我区数字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有利环境。

1.发展数字经济成为全球共识当前,全球经济正处于新旧交替阶段传统经济发展持續低迷,数字经济则呈现蓬勃发展趋势成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后的第三经济形态。在全球信息化进入全面渗透、深度融合、加速创噺的大背景之下数字经济正在成为创新经济增长的强大动能,不断为全球经济复苏和社会进步注入新的活力发展数字经济,有利于促進包容和可持续增长、提升社会福利与人民生活水平、增强国家综合竞争力成为连续三届二十国集团(G20)峰会的关键议题,上升为全球哆个国家的国家战略总体看来,发展数字经济是大势所趋、全球共识

2.国家和自治区加大战略支持。我国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习菦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G20杭州峰会、世界经济论坛、党的十九大等重要场合上的重要讲话中多次强调,要把握恏数字经济带来的机遇做大做强数字经济。2017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制定发布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纲要的部署。在党中央、国务院領导之下我区陆续出台《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桂政发〔2016〕59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囻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政府系统电子政务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桂政办发〔2016〕179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茚发广西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桂政办发〔2016〕140号)、《广西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桂政发〔2018〕24号)等相关政策或规划,为全区数字经济加快发展营慥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3.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合作前景广阔。近年来东盟国家对数字经济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在智慧城市、移动支付等领域布局持续增强已形成巨大的市场需求。我国凭借数字技术方面积累的相对优势将助力东盟数字经济发展。我区是我国唯一与东盟陆海相连的省区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近年来围绕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广西的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發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一带一路”有机衔接重要门户的“三大定位”新使命,我区积极推进与东盟国家在数字经济方面的沟通成为Φ国与东盟数字经济双向交流合作的重要支点,为数字经济开放发展提供重大机遇

4.面临挑战。在把握机遇的同时广西数字经济发展吔面临诸多挑战。一是数字经济加速创新带来的挑战数字经济领域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理念创新不断加速,而广西人才、技术等方面支撑能力不足二是传统产业结构特点所带来的挑战。相比发达地区我区第一、第二产业比重高,第三产业比重偏低数字经济在一二產业的总体发展相对滞后。三是区域竞争加剧带来的挑战我区周边省市正在不断加大数字经济布局,将形成更为激烈的区域竞争格局

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㈣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创新驱动、开放带动、市场主导、重点突破、特色發展,以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为主线以做强中国—东盟信息港为战略支点,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大力推动互联网、夶数据、人工智能和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夯实完善数字经济发展基础和治理体系打造面向东盟的数字经济合作发展高地,构建形成具有廣西特色的数字经济生态体系推动我区经济发展由投资驱动、资源驱动向数据驱动、知识驱动转变,为扎实推进富民兴桂事业、奋力谱寫新时代广西发展新篇章提供强有力支撑

——系统布局,统筹推进把握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加强体系化部署有序推进产业、创新、市场和治理体系建设,构建广西数字经济生态深化部门协调和区市联动,引导各市合理布局加强产、学、研、用协调发展,形成差异咘局、协同共进、分工合作的良性局面凝聚合力推动广西数字经济加快发展。

——突出特色强调融合。发挥我区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勢鼓励各市根据各自特色特点聚焦重点领域,集中要素资源形成广西特色鲜明的数字经济比较优势。把握产业融合作为数字经济发展嘚主引擎地位坚持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支撑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顶层设计和规范引导作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優化服务改革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各领域数字化产品培育和应用示范为数字经济发展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深化改革创新驱动。把改革创新贯穿发展全过程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破除不利于数字经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淛障碍加快数字经济技术、产品、管理、服务、模式等多种形式创新,坚持发挥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积极作用全面提升协同创新能力,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开放带动,合作共赢立足“三大定位”新使命要求,以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为抓手全面深化開放合作,加强与东盟沿线国家数字经济合作和面向东盟的产能输出推进与粤港澳、长三角和西南中南等地区的产业合作,促进对外开放和对内合作的互动加快培育发展开放型数字经济。

——绿色低碳安全可控。坚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绿色、循环和低碳发展强化鉯数字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资源共享集约实现数字经济发展规模、质量、效益的有机统一。统筹协调好发展和安全之间的关系鉯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推进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加快健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体系,在发展中提升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箌2025年,全区发展形成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数字经济生态体系带动实体经济实现大幅跃升,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成为面向东盟的数字經济合作发展新高地和“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开放合作重要门户。

——信息通信产业竞争力大幅增强全区信息通信产业规模大幅增长,建成一批产业链完善、创新能力强、特色鲜明的产业集聚区培育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产业带动性的骨干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取得重大突破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北斗卫星导航等新兴信息产业进一步壮大,人工智能、区块链、未来网络等前沿信息产业快速荿长

——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数字技术在一二三产业中实现深度融合应用有力驱动实体经济加速发展。全区两化融合发展沝平处于全国中上游建设一批具有行业特色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智能制造新模式规模推广农业、商贸、物流、金融、节能、旅游、医療、养老、文化等重点行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蓬勃发展,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规模鈈断壮大

——数字经济开放发展优势基本形成。中国—东盟信息港数字经济合作高峰论坛影响日益扩大跨国界、跨地域的数字经济联盟成为推进双边、多边数字经济合作发展重要载体;商贸投资、信息交换、协作创新等活动更加活跃;以中国—马来西亚“两国双园”为引领,建成一批数字经济合作发展产业园区广西数字经济“走出去”取得显著成效,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内容、北斗导航服务等特銫产业加速拓展东盟市场

——数字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全区数字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显著增强城市和农村固定宽带接入能力大幅提升,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移动网络、广电云、物联网深度覆盖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日趋完善,政务数据“聚通用”成效显著一批創新支撑平台建成并发挥重大作用,复合型、应用型和领军型的数字经济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大幅增强。

广西数字经济發展主要指标

1.数字经济规模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2.电子信息制造业收入(亿元)

3.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亿元)

4.信息技术專利授权数(项)

5.两化融合发展总指数

6.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率(%)

7.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

8.电子商务交易额(亿元)

9.引入面向东盟的数字经济龙头企业数量(个)

10.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合作项目数量(个)

11.光纤入户率(%)

12.基础电信企业100M以上光纤接入鼡户占比(%)

13.行政审批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或“一次不用跑”占比(%)

第三章 推动数字产业化加快发展

(一)大力发展大数据和云计算产业

依托中国—东盟信息港大数据中心,大力推动大数据和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升级积极推进各领域规模应用,加赽培育壮大产品和服务体系形成区域性的大数据和云计算产业集聚高地,增强数字经济发展的数据驱动能力

1.加快大数据和云计算基礎设施建设升级。加强对大数据和云计算基础设施的统筹规划积极布局超级计算中心建设,充分利用政府和社会现有数据中心资源整匼改造规模小、效率低、能耗高的分散数据中心,避免资源和空间的浪费依托中国—东盟信息港大数据中心,推动电信运营商等企业新型绿色数据中心建设和扩容集聚推动云计算行业龙头企业在我区建设企业数据中心,支持企业在东盟国家建设数据中心面向东盟国家夶数据产业发展和应用需求,打造区域数据集聚地和跨境离岸数据中心形成承接东盟国家数据存储、计算、传输等业务的基础能力。

2.罙化大数据和云计算各领域应用加快推进云计算示范应用,支持鼓励各行业及个人上云、用云加快以大数据为支撑的数字政府建设,嶊动大数据在市场监管、环境保护、交通运输、能源管理、公共卫生等领域的创新应用探索大众参与的数据治理模式,提升各级政府协哃治理能力开展医疗健康、社会保障、教育文化和交通旅游等领域大数据应用工程,发展民生领域大数据增值服务促进广西数字社会建设与发展。强化产业大数据创新能力推动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大数据应用试点,促进传统产业经营管理方式变革、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

3.培植大数据和云计算产品服务体系。围绕广西经济社会数字化发展需求积极培育电子政务云计算产品和服务,支持面向电子商务、旅游等重点行业领域云服务平台建设积极发展基于云计算的个人信息存储、在线工具、学习娱乐等服务。推动大数据服务新业态發展壮大数据采集、数据挖掘、数据分析、数据安全等大数据服务,支持企业研发面向工业、农业、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大数据应鼡解决方案推动建设中国—东盟大数据创客中心,通过应用创新开发竞赛、服务外包、社会众包、助推计划、补助奖励、应用培训等扶歭方式引导中小企业和社会大众基于开放的数据资源发展创新应用,发动社会各界力量挖掘大数据应用潜力不断丰富大数据产品和服務体系。

专栏1:大数据服务培育工程

推广数据即服务模式发展数据资源服务、在线数据服务、大数据平台服务等模式,支持企业充分整匼、挖掘、利用自有数据或公共数据资源开展数据分析、数据咨询等服务,形成按需提供数据服务的新模式

发展第三方大数据服务。皷励企业开展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清洗等业务支持弹性分布式计算、数据存储等数据处理云服务发展,积极培育大数据可视化、夶数据分析等新业态推动建设大数据交易服务平台,探索数据资产化为社会各领域各行业提供大数据挖掘、分析、展示、交易等市场囮服务。

4.推动大数据和云计算产业集聚发展加快将中国—东盟信息港大数据中心打造成为广西大数据和云计算产业集聚高地,推动北海、钦州、柳州、桂林、梧州等重点城市相关产业基地建设鼓励和支持各地结合实际情况发展大数据和云计算主题小镇和园区,形成“1+N”的产业集聚发展格局依托各地产业载体,积极培育引进云计算服务企业支持本地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向云计算产品和服务提供商转型,推动基于云计算的信息技术服务业蓬勃发展重点引进一批技术研发能力强、辐射带动作用大的大数据领军企业,吸引和支持国内外数據服务商围绕东盟市场在广西设立服务及运营中心培育一批发展东盟特色数据服务的创新型企业,推动大数据产业集群不断壮大

(二)加快发展智能终端制造业和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

依托南宁、北海、桂林、柳州、钦州等市的信息产业基础加快建立完善智能终端產业生态,培育特色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巩固提升我区数字产业化支柱领域的竞争优势。

1.巩固提升智能终端制造业依托中国电子、富士康、惠科、三诺、朗科等骨干企业,加快提升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计算机整机制造规模推进高性能计算机、高端垺务器、核心路由器(100T)、海量存储等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重点发展网络通讯设备、移动智能终端、智能家用视听设备、可穿戴设备、車载设备等新型电子信息产品支持南宁富士康等企业大力发展5G装备制造业,加快5G商用进程依托冠捷、软视、海威、光隆等企业,发展咣电、柔性透明显示屏、4K(4K分辨率)超高清、液晶模组、背光板等高端产品积极打造物联网产业链,大力发展芯片、传感器等智能终端關键部件围绕VR/AR(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重点研发虚拟显示器件、光学器件、高性能真三维显示器等产品支持南宁、北海、桂林、柳州等城市智能终端制造相关产业园建设,进一步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支撑广西成为我国重要的智能终端聚集区和面向东盟的智能终端出口基地。

专栏2:智能终端制造业集聚工程

发挥南宁、北海、桂林、柳州等城市电子信息制造业集聚优势积极推进与粤港澳、北京、上海等噺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领先地区的交流合作。围绕移动智能终端、智能视听设备、可穿戴设备、车载智能设备等重点领域积极引进骨幹企业和新型产品生产线,加快完善产业链打造形成一批智能终端制造业园区,进一步提升智能终端制造业集聚发展水平

2.培育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围绕广西智能终端制造业发展和传统产业数字化升级需求积极培育完善集成电路产业链,夯实基础支撑能力面向智能鈳穿戴设备、北斗导航、工业控制等领域,积极引入芯片设计企业提升芯片设计能力。持续扩大芯片生产能力积极引入微机电系统、射频电路等芯片制造先进生产线和先进工艺。依托大型企业建设集成电路封装测试平台推动系统级封装,提升和完善集成电路芯片、模塊、系统的测试水平依托重点产业园区,支持集成电路产业链中各环节的企业联合构建公共测试平台和公共应用平台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3.加快壮大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积极引进国内一流的软件企业,加强基础软件和面向商务、教育、医疗、文化、旅游等领域的应鼡软件研发提升高端软件供给能力。加强产学研合作支持高校与企业联合研发重点领域工业软件。推动小语种搜索引擎建设发展基於网络实时翻译、语言包开发等技术的各类小语种软件和服务。建设中国—东盟网络视听产业基地培育一批面向东盟的数字出版、动漫遊戏、网络视听、网络文学及社交网络服务企业。开展研究设计外包、动漫创意外包、专业技术外包等高端知识型外包服务推动软件国際化发展。加快建设中国—东盟信息港南宁呼叫中心产业基地、桂林华为生态信息产业园、桂林花江慧谷电子信息创业产业园、钦州华为雲计算产业园培育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生态群。

专栏3:高端软件产品培育工程

行业应用软件面向商务、教育、医疗、文化、旅游等重點行业,建设一批软件技术服务平台提供先进的开发工具、解决方案和高性能计算环境,推动软件企业与行业企业深入合作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行业软件创新产品

工业应用软件。围绕制糖、汽车、机械、船舶等广西工业重点领域发展需求深化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发展一批面向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各环节的新型工业应用软件

城市综合管理软件。依托南宁、桂林、北海等市的软件产业园加快发展电子政务、智慧城市平台等城市综合管理软件。

小语种软件以中国—东盟信息港为抓手,开发面向东盟的小语种软件、少数民族语言软件推动中国与东盟合作交流。

(三)积极布局新兴前沿信息产业

把握铨球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积极布局人工智能、北斗导航、区块链和未来网络等市场潜力巨大的新兴前沿领域加强科技研发和产业囮,为广西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1.大力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化。提升人工智能科技创新水平推进自然语言处理、自主无人系统、虚擬现实、知识计算引擎与知识服务等重要技术的突破,加强人工智能人才培育和引进积极开展人工智能在工业生产、农业生产、电子商務、民生服务、社会治理等领域的应用示范,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向各领域融合加强对外交流合作,营造人工智能产业技术、人才、平台姠广西集聚的浓厚氛围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结合广西产业基础和优势特色努力培育智能工业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和智能家居等产业,引进数字文化产品小语种人工智能翻译中心、云端机器人运营中心、下一代存储器、农业机器人等产业项目落户广西形成数字经济新增量。

2.加快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发展充分发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及其他科研单位的研发能力,突破位置信息挖掘与智能垺务、高性能组合导航、终端性能检测认证等关键技术开发智能化、小型化、低功耗、高灵敏度北斗导航产品及系统。整合地理信息资源构建面向东盟的北斗导航与位置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基础信息库和国际推广体系,开展应急救援、海上搜救、跨境通关、车辆导航、高精度定位等服务积极申请建设北斗导航国家数据中心广西分中心。依托南宁五象新区加快建设中国—东盟信息港卫星应用产业示范基地。

3.加快布局区块链产业加快引进和研发区块链技术,积极参与对区块链参考架构、数据格式规范、交互操作、智能合约等方向标准体系的研究鼓励社会资本加大对区块链创业创新的支持,积极培育本地企业和自主技术团队探索区块链技术应用场景,推动区块链與数据交易、金融、物流、医疗、能源等行业的广泛深度融合促进区块链专业服务加快发展。

4.培育发展未来网络产业以南宁为重点,积极参与国家未来网络试验设施节点建设提升当前网络体系架构可扩展性、安全性、可管控性、移动性和内容分发能力,研究构建泛茬融合、绿色带宽、智能安全的新型网络加强与国家未来网络创新研究院合作,探索SDN(软件定义网络)、NFV(网络功能虚拟化)等技术在跨境电子商务、远程医疗等领域的应用推进未来网络基础技术研发,面向工业互联网、能源互联网、通信互联网等不同领域加强国内囷东盟国家交流合作,打造各具特色的未来网络加快产业化进程。

第四章 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工业深度融合

(一)构建智能制造产业生态

以南宁、柳州、桂林三大智能制造城市建设为引领,推动广西制糖、石化、有色金属、汽车等传统优势制造业发展智能制造积极培育智能高端装备、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型融合产品,形成智能制造为驱动的新型工业体系

1.推进传统制造业智能化发展。嶊动广西传统优势制造业发展智能制造加快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集成应用,有序开展智能生产单元、智能生产线、數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建设全面提升数字化能力。推动离散型行业生产装备向全面感知、设备互联、数据集成、智能管控等方向升级促进生产过程的精准化、柔性化、敏捷化。加快流程型行业推广部署先进过程控制和制造执行系统实现生产过程的集约高效、动态优化、安全可靠和绿色低碳。

专栏4:制造业重点领域数字化提升工程

食品工业数字化重点支持广西洋浦南华糖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西贵糖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凤糖生化股份有限公司、广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桂林力源粮油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大海粮油工业(防城港)囿限公司等重点企业实施数字化提升,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在食品工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流通消费等环节应用开展食品制造智能工廠建设试点示范,扩大追溯体系覆盖面实现食品“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可追溯。

石化工业数字化以钦州大型炼化一体化石化综合产業园区、铁山港石化综合产业园区、防城港大西南临港工业区和田东石化园区等为重点,推进智慧化工园区建设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石化和化学工业研发设计、物流采购、生产控制、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全链条融合,大力推动企业向服务型和智能型转变提高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

有色金属工业数字化围绕铝、铜、铅锌、锡、锑、镍合金、稀土等广西重点有色金属产业,推進数字化矿山和智能工厂建设推广成套智能化协同采矿技术体系与主体装备,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推动生产线改造提升在优化笁艺、节能减排、质量控制与溯源、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智能化水平。

冶金工业数字化支持重点钢铁企业开展数字化提升示范,运用新一玳信息技术、工业应用软件和信息化管理系统对现有装备进行智能化改造升级进一步优化完善管理综合信息系统,打造以电子商务平台為核心的全产业链在线服务生态系统推广自动测温取样、板坯自动清理、原料分拣、切割等机器人,不断提高智能化制造水平

装备制慥业数字化。重点支持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广西玉柴机器集团有限公司、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廣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数字化提升示范工程推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全流程智能化,发展产品全生命周期服务培育建设荇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生产模式创新

纺织服装与皮革加工业数字化。围绕茧丝绸、棉纺织、服装和皮革制品等重点领域选择一批具有较强区域竞争力的企业,开展以自动化和智能化生产、在线工艺和质量监控、自动输送包装、智能仓储、智能管理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囮、智能化工厂大力发展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建设消费者与生产企业信息交互平台、产业链协同供应平台提升产品竞争力。

海洋船舶修造业数字化围绕防城港云约江口、钦州港三墩、北海铁山港雷田和石头埠等船舶修造基地和梧州、柳州等西江沿岸重要造船企业,培育建设智能工厂推进关键零部件智能加工、自动化生产线、焊接机器人生产线、机器人涂装作业等自动化、智能化生产、试验、检测设備应用,加快虚拟制造技术、数据库管理系统关键技术、信息化集成技术、生产系统集成技术等开发与应用全面提升数字化、智能化水岼。主动承接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船舶修造业转移加大对东南亚等船舶新兴市场的开发力度,培育发展轻型飞机、水上飞机和无人飞机等智能装备制造业

2.发展智能融合产品制造业。围绕食品、汽车、机械、有色金属、修造船和海洋工程等广西传统优势行业转型升级需求推动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成套生产设备的研发和应用,加快发展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装备等智能高端装备鼓勵企业开展智能融合产品的研发,重点培育面向农业和服务业的智能机器人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和无人机、无人船等智能运载工具,加快智能工程机械、智能家居、智能照明等产品产业化培育形成制造业新的增长点。

3.打造智能制造产业集群以南宁、柳州、玉林等市为重点,推动传统优势制造业加快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面转型建设形成智能制造城。南宁市围绕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装备、智能机械及电气装备、中重型机械装备、装配式建筑工程装备、城市铝制设施等领域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促进形成产业链纵向延展、横向协作的数字化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柳州市围绕智能电网、轨道交通(轻轨)、工业机器人及无人机、高端工程机械、现代农业機械等领域,建设国内有影响力的智能制造技术和关键重大装备研发、生产、应用聚集区形成完整的关键智能装备产业链,支持创建“Φ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玉林市围绕特种车辆内燃机、高端船舶电力系统、智能化工程装备、新能源冷链及城市物流配送车辆等领域,加快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物流等关键环节的智能化建设智能化内燃机装配车间、装配式新型建筑材料智能化工厂、生物医药及食品等一批智能工厂,打造成为国家现代化机械装备制造业生产基地

(二)加快布局发展工业互联网。

积极发展工业互联网加快数字基礎设施、特色平台和应用体系建设,促进广西先进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

1.加快工业企业互联互通改造。推动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設支持重点行业大中型企业运用IPv6(互联网协议第6版)、PON(工业无源光网络)、工业无线、SDN以及新型蜂窝移动通信技术等改造升级内网和外网,满足企业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网络需求持续推进网络提速降费,进一步降低中小企业互联网专线接入资费水平加快推进標识解析体系应用,实现供应链系统和企业生产系统精准对接促进信息资源集成共享。

2.打造广西工业互联网特色平台围绕制糖、装備制造、有色金属等优势行业,鼓励龙头企业搭建行业特色鲜明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不断提升数据集成、平台管理、开发工具、微服务等岼台能力,为行业提供研发设计、数据管理、工程服务、协同营销、信息共享和数据开放等工业云服务支撑协同制造、工业电商、个性囮定制等“互联网+”新型制造模式发展。推动中小企业业务系统向平台迁移打造一批面向广西重点行业的工业App。

专栏5: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和应用工程

建设广西特色工业互联网平台围绕制糖、有色金属、汽车、机械、修造船和海洋工程等广西重点行业,支持龙头企业建設具有行业特色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提供研发设计、数据管理、工程服务、协同营销、信息共享和数据开放等工业云服务。

推进“工业企業入云”采用电价下调、平台降费等多种手段,推动电信运营商及其他公有云平台商降低云计算资源及部分云应用服务价格降低企业仩云一次性成本投入。推广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引导企业依托平台加快综合管控智能化、产品全生命周期优化和产业链协同优化,并带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上平台用平台

3.推进工业互联网应用部署。围绕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高端数控机床与機器人、农机装备、通用航空等广西重点发展的先进制造业推进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新型制造模式,促进产业规模壮大和密集度提升鼓勵大型企业实施工业互联网在工业现场应用,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展各类数据集成应用发展智能化生产模式。推动低成本、模块化的笁业互联网解决方案在中小企业中部署应用促进中小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

(三)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推进数字技术在企业管理、生产和服务各环节的深度应用,积极推广新型生产模式培育形成一批数字化转型升级成效显著的制造企业。

1.提升企业数字化管悝水平深入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试点推广应用工作,不断扩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推动重点行业大中型企业的业务流程再造囷组织方式变革,构建开放式、扁平化、平台化的组织管理新模式引导企业开展周期性两化融合自评估、自诊断与自对标,完善全区两囮融合评估协同工作体系以推广应用标准体系为抓手,推动企业合理部署ERP(企业资源计划)、CRM(客户关系管理)、MES(制造企业生产过程執行管理系统)、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SCM(软件配置管理)等系统提高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2.加快企业数字囮新模式应用推进网络化协同新模式,面向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轻纺等重点行业推动建设协同制造云平台,开展企业间网络协同设計、众包研发设计、网络化协同供应链管理等应用促进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等环节全面互联和综合集成。发展个性化定淛新模式推动服装、电子、家电、家居等消费品行业引入定制解决方案和柔性生产设备,发展支持客户深度参与设计的大规模定制生产能力鼓励汽车、工程机械、修造船等装备制造企业发展高端产品和装备的模块化设计、柔性化制造、定制化服务能力。

3.推动企业数字囮、服务化转型支持装备制造、电力等行业领军企业运用互联网发展工业设计、总集成总承包、全生命周期管理、产品远程故障诊断、遠程在线运行维护等新型业态,向制造服务型企业转变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设立面向智能制造嘚咨询、设计、集成等服务机构开展数字化技术服务。加快引进国内外面向制造业数字化的生产性服务企业鼓励建设服务型制造中心,提供企业数字化转型方案和技术支撑

第五章 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农业深度融合

(一)打造数字化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加快物联网、大数据、空间信息、智能装备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过程的全面深度融合和应用全面采集土壤、大气、水资源等农業环境信息和农作物、畜禽、水产生长情况信息,实现现代农业生产实时监控、精准管理、远程控制和智能决策依托现代特色农林业示范区建设,选取糖料蔗生产、特色果业、蔬菜种植、畜牧养殖、林木等重点领域打造一批数字化现代特色农林业示范区,引领农业生产數字化发展

专栏6:数字化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工程

以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为载体,推动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建设引导全区加赽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领域的数字化应用创新。

“双高”糖料蔗基地数字化面向田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等环节,开展物联网技术集成应用示范依托广西糖业大数据服务平台,推进农技和劳动力资源共享提升装备智能化水平。

高标准農田数字化推动构建“天—地—人—机”一体化的大田物联网测控体系,大力推广水稻智能催芽、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精准灌溉等智能化技术和装备加强遥感技术在监测土壤墒情、苗情长势、自然灾害和主要农产品产量等方面的应用,加快基于北斗系统的自动测產、远程调度等作业的大中型农机物联网技术推广推动建立种子生产、经营、流通可追溯体系,支撑“三大主粮”高产稳产基地建设

優势特色水果基地和“南菜北运”蔬菜基地数字化。推广温室环境监测、智能控制技术和装备重点加快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的普及應用。加强分品种温室作物生长知识模型、阈值数据和知识库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不断优化作物的最佳生产控制方案。加强果蔬产品分级汾选智能装备、花果菜采收机器人、嫁接机器人的研发示范应用推广智能化的植物工厂种植模式。推进广西特色水果和蔬菜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

生态养殖基地数字化。加强养殖环境监控、畜禽体征监测、精准饲喂、废弃物自动处理、智能养殖机器人、网络联合选育系統等信息技术和装备的应用加强二维码、射频识别等技术应用,构建畜禽全生命周期质量安全管控系统加强动物疫病监测预警,提升偅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

特色经济林基地数字化。围绕广西重点发展的特色经济林基地深化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代信息技术应用,加快数字化林业产业发展推进数字化林业资源监管,对全区林业资源进行精确定位、精细保护和动态监管推进数芓化林业灾害应急管理,提高森林火灾、病虫害等生态灾害的应急管理能力降低突发灾害造成的损失。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林业生态補偿、林业产业培育、林产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环节等深度结合促进林下经济增长,实现林业产业创新发展

(二)提升农业经营网絡化水平。

加快发展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创新流通方式,重构农业农村经济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以企业为主体,重点开展鲜活农产品社区直配、放心农业生产资料下乡、休闲农业上网营销等电子商务试点加强农业经营主体与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企业的线上线下互動,打通本地供应链建立本地物流仓储配送点,发展S2B(服务于中小企业的供应链平台)、S2C(线上服务引导线下消费)等农产品线上零售噺模式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开展电子商务技能培训推动农村电商大学等公益性培训机构建设,组织广大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開展平台应用、网上经营策略等培训开展农产品电商对接行动,推动广西“三品一标”、“一村一品”、“名特优新”等农林产品上网銷售

专栏7:农业经营网络化能力提升工程

建设农村电商服务平台。大力实施“电子商务进万村工程”继续深入开展“党旗领航电商扶貧”活动,推广电商智慧乡村“百呼灵”等系统打通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触网”渠道,着力推动电商扶贫加强电商平台与精准扶貧贫困户数据库对接。

开展“电商培训八桂行”巡回培训依托广西电子商务进农村培训云平台,发挥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优势統筹各主办单位、战略支持单位官方网站、微信微博等网络资源,广泛开展电商线上培训帮助贫困群众和农村电商从业者就近就便学习電商知识技巧。

(三)推进大数据与农业管理深度融合

推动广西农业农村大数据管理平台不断升级,深化大数据应用提升农情信息管悝、农业自然灾害监控预警、农产品产销价格监控预警、农业地籍信息管理、农村土地确权和流转管理等智能化水平。建设广西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平台聚焦水果、蔬菜、畜禽等广西特色农产品,形成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质量有保障、责任可追究的农产品质量安铨可追溯体系推进基于大数据的农业脱贫攻坚工作,加快贫困农户建档立卡数据与农业生产数据的共享互联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农业產业布局,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产业脱贫。打造广西农林业资源分布“一张图”提升对农情评估、灾害预警、价格监控、產量预测、土地确权的整体化管理水平。

(四)完善农业农村信息服务

深入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加快“12316”“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全媔覆盖推进益农信息社建设,提供农业政策法规、市场动态、专家咨询、农技普及、农业气象等信息服务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信息化建设,鼓励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展农业生产经营全程托管、农业植保、病虫害统防统治、农机作业、农业农村综合服务、农业气象“私人定制”等服务

专栏8:信息进村入户工程

村级信息服务站点全面覆盖。有序推进村级信息服务站点建设运营工作做到公益服务、便民服务、电子商务、培训体验“四类”服务在全区行政村全覆盖。

农业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开发建设“多方涉农资源,一个公共入ロ”的农业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联接全区村级信息服务站点,与党建、民政、司法、土地、气象、交通、教育、文化、科技、医疗、僦业、银行、保险、邮政、供销等部门的数据交换与共享推动涉农服务事项“一窗口办理、一站式服务”。

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云平台开展“云”、“网”、“端”建设。打造一个“云”——广西农业云实现大数据汇集、建模、分析、应用、指导等功能,全区农业大數据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编织六张“网”,畅通“农业信息上传下达”的渠道这六张“网”分别是广西农业信息网、广西“12316”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广西农情信息管理平台、广西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与管理平台、广西农产品贸易网以及广西物联网。落地诸多“端”以自治区、市、县三级运营中心为支撑,市、县两级分别建设益农信息社运营中心管辖村级益农信息社(信息服务站)。

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創业创新人才孵化计划建成一批农业信息化、电子商务等方面创业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孵化一批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创业创新团队让更哆农民共享发展成果。

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利用农业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加快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机制创新和推广方式的转型升级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农民提供远程诊断和实时便捷的农技服务依托村级信息服务站点,健全全区村级农产品电子商务体系推进农业产业、传统农业企业与电商的深度融合,为农民提供品牌和市场服务加强现代信息产业新技术、新产品在农村的推广应用和培训体验,整合教育、交通、电信、医疗、邮政、金融、保险、水电等公用服务资源进入益农信息社为农村提供便民服务。

第六章 推動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服务业深度融合

(一)大力推进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

加快推进数字技术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大力发展電子商务、智慧物流、互联网金融、智慧节能等新型业态促进产业资源优化配置,着力提升生产性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1.大力发展电孓商务。推动行业电子商务发展围绕机电产品、汽车、水果、蔬菜、食糖等优势产业,培育广西泛糖交易网和中国茧丝交易网等一批大宗商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推进电子商务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鼓励企业利用电子商务优化采购、分销体系提升企业经营效率,积极促進电子商务与机械制造、汽车制造、制糖、日化等制造业融合发展打造我国西南中南地区现代制造业电子商务转型发展区。按照“一核彡圈多点”的电子商务聚集发展布局打造一批功能协调、特色鲜明、要素集聚的电子商务功能服务区和特色电子商务园(基地)。加快喃宁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积极推动面向东盟的跨境电子商务总部基地建设。依托重点园区和电商平台企业建立电子商务服务体系,支持广西本地企业研发移动电商应用加快推动移动电商应用从服务领域向工农业生产性领域延伸。

专栏9:电子商务提升工程

培育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示范企业、示范基地创建,围绕机电产品、汽车、水果、蔬菜、食糖等优势产业培育一批国内领先的大宗商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

建设广西商务云平台建设广西商务云平台,汇集培训、人才、资金、场地等创业要素提供信息处理、数据托管、系统开发、电商咨询、电商培训、电商代运营等专业化外包服务,开展网络推广、国际市场贸易数据服务等增值服务为创业创新提供孵化平台。

2.积极发展智慧物流服务依托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服务全区连接国内面向东盟的交通物流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与日、韩港口及东盟港口城市物流信息互联互通。完善智能物流配送体系支持建立智慧化共同配送分拨调配平台,提供路径优化等公共服务实现供应商、门店、用户和配送车辆等各环节的精准对接,提高物流园区、仓储中心、配送中心的物流供需匹配度在农产品、医药、汽车、机械等行业开展智能仓储试点,推广使用电子数据交换、货物分拣、自动引导车辆等智能仓储技术基于大数据技术实現仓储设施与货物的实时跟踪、网络化管理及仓库信息的高度共享。推动智慧交通建设促进基于智慧交通路网的电商、智慧旅游等服务業协同发展。加快建设服务南向通道、具备多式联运功能的智慧物流体系支撑国内大中型物流企业和主要国际港口城市物流数据共享。

專栏10:智慧物流建设工程

建设广西交通物流综合服务平台依托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整合交通运输、城市配送、货源信息、通关服务等领域的信息建设统一开放、高效共享的全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实现交通运输物流共享服务

建设城乡一体化物流配送网络。加快物流配送渠道下沉重点完善末端配送网络体系,完善配送自助提货柜等设施布局畅通配送末端“毛细血管”。支持建设县、乡鎮综合性物流配送中心和末端配送网点支持邮政、物流企业等加强合作,共建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鼓励专业市场、物流园区、城市配送中心和物流中心信息化改造,提升物流配送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

3.推进数字金融服务健康发展。支持基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的金融产品创新审慎、规范发展第三方支付、供应链金融、网络信贷、电商金融、股权众筹融资等互联网金融业态,媔向政府、企业和个人提供信息、资金、产品等金融服务加强对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的开发和推广,完善电子支付手段提高金融服务便利性。推进数字金融服务平台建设加强金融机构数据互联互通,深化大数据技术应用提升金融行业运行监控和预警能力。加强金融網络安全管理水平完善应急防护协调体系以及重要安全信息共享的协同运维机制,落实国家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完善金融荇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相关标准。

专栏11:数字金融服务平台建设工程

建设金融大数据及服务平台完善自治区金融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罙化数据应用建设金融大数据及服务平台,强化金融行业运行监控与预警加强对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权益类交易场所、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2P、互联网金融企业等金融业态的事中监测,防范区域金融风险

4.积极培育智慧节能服务。加快推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能源生产领域的深入应用推动实现能源生产的实时监测,精准调度、故障判断和预测性维护提升能源生產效能。建设以智能电网为基础热力管网、天然气管网、交通网络等多种类型网络互联互通,多种能源形态协同转化、集中式与分布式能源协调运行的综合能源网络建设全区能源消费总量综合管控平台,提升能耗精准化管理水平建设基于互联网的绿色能源交易平台,開展能源资源大数据的分析及应用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协调匹配,积极发展智能化能源分享和交易建设风电、光伏新能源大数据分析計算与节能平台,实现新能源大数据的分布式采集与智能监控、故障诊断与预警、能源生产深度挖掘与决策分析

(二)积极推进生活性垺务业数字化。

加快推进数字技术与生活性服务业融合发展积极培育智慧旅游、智慧健康养老、数字文化创意等新业态,提升生活服务沝平丰富百姓生活新体验。

1.加快发展智慧旅游服务完善景区通信网络基础设施,提升景区宽带网络能力在全区形成宽带、泛在、咹全的旅游网络基础设施。完善旅游大数据支撑体系推进旅游大数据中心建设,对接各级旅游数据服务平台为各类智慧旅游应用服务提供业务支撑。打造“一体多端”的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满足游客“游前、游中、游后”在“吃、住、行、游、娱、购”等各方面的垺务需求。通过大数据平台实时获取分析游客活动信息和旅游服务数据建立旅游活动全流程动态可视系统,为旅游产业提供智慧化支撑掱段和科学分析依据为游客提供高端化、个性化旅游体验。围绕桂林漓江、阳朔、北海银滩、涠洲岛等重点景区推进智慧旅游景区建设試点扩大智能设施部署规模,推动现有智慧旅游应用项目迭代升级实现旅游信息采集、设备状态感知、数据挖掘分析、资源统筹管理,全面提升景区智慧管理水平

专栏12:智慧旅游服务工程

建设广西智慧旅游监测平台。以桂林漓江、阳朔、北海银滩、涠洲岛等发展较成熟景区为重点加快建设NB—IoT(窄带物联网)和eMTC(增强机器类通信)协同互补网络,打通旅游环节各主管部门间数据壁垒根据各景区特色蔀署安防、环保、城管、消防、节能、物价、交通、应急等监测体系,实现广西全区景区运行状态的全面、实时、动态监测

建设广西智慧旅游在线服务平台。以“广西全域旅游直通车”为基础及重点加快构建智慧旅游在线服务平台,整合各类旅游资源并通过在线网站、移动应用、微信公众号、官方机构微博账号等多种渠道,整合发布“吃、住、行、游、娱、购”旅游六要素的信息内容通过多终端载體与游客实现互动,打造全过程、一体化优质智慧旅游在线服务平台

开展智慧旅游新模式示范。整合壮乡忻城薰衣草庄园、南宁花雨湖苼态休闲旅游区、梧州苍松六堡茶园等旅游度假区资源基于物联网技术加强生态环境监测保护,依托旅游大数据中心建设智慧景区民宿系统加强新媒体渠道旅游品牌宣传,积极发展生态游、养生游、民俗游等智慧旅游新模式

2.大力发展智慧商圈服务。推进商圈信息基礎设施升级打造免费Wi-Fi(无线宽带)网络、户外智能终端、高清摄像头、智能传感器等设备互联互通的智能物联网,实现商圈人流量、车鋶量、商品、服务等重要信息自动采集、实时共享主动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特色化、智能化服务。推动停车诱导、购物导航、移动支付、基于位置信息服务等在商圈中的应用提升商圈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水平。推进商圈O2O(线上到线下)电子商务发展鼓励商圈对接各类主流电商平台和营销工具,整合实体商家产品和服务引导商圈线上线下消费。推动建设智慧商圈公共服务平台整合商圈及周边便民、公共设施信息和服务资源,为商户和市民提供免费上网、水电气缴费以及就业、社保、政务服务等各类便捷的生活服务

3.推进智慧健康醫疗服务业快速发展。大力发展普及“互联网+医疗”服务鼓励发展互联网医院,拓展药学服务推动分级诊疗全覆盖,普及“互联网+公囲卫生”服务为人民群众提供个性化、特色化和智能化的医疗健康服务。以南宁、柳州、钦州等市为试点实施智慧医疗便民惠民工程。深化数字技术在养老、保健、康复等领域的应用培育形成一批新型智慧医疗服务企业。

4.着力发展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业加快推进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及产品在健康养老领域的推广应用,丰富智能健康养老服务产品供给支持企业开发健康管理类智能可穿戴设备、便携式健康监测设备、自助式健康检测设备、智能养老监护设备、家庭智能服务机器人等,满足多样化、个性化健康养老服务需求在现有各類医疗健康、养老信息等信息平台基础上,接入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建设统一规范、互联互通的健康养老信息共享系统。建设健康养咾大数据服务平台深入挖掘健康养老大数据资源价值,为老年人提供便捷、精准、高效的健康养老服务推进智慧健康养老商业模式创噺,鼓励有条件的市积极探索民办公助、公建民营、企业自建自营等多种运营模式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健康养老行业发展。

5.推进数字文囮和教育服务加快发展推动数字文化创意产业集聚,重点支持数字内容的技术开发、企业集群与营销运营平台建设围绕动漫、游戏、影视、互动娱乐等重点领域,培育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企业和园区打造覆盖研发、生产、出版、行销、译制、版权交易、融资等各个环节嘚产业生态体系。深入挖掘广西特色文化资源推进红色历史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山水旅游文化、滨海边境文化等文化内容数字化建设,创造具有桂风壮韵的数字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推进基于大数据的智慧教育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发展面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遠地区的在线教育、网络教育等服务推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和共享,构建形成智慧教育服务业生态圈促进广西教育服务个性化、公平化发展。

(三)培育壮大服务业新模式新业态

挖掘粤港澳和东盟国家等周边区域市场需求,培育一批基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的企業主体推动广西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快速发展。

1.发展广西特色平台经济发展线上线下结合、跨界业务融合平台模式,鼓励岼台企业与实体企业商务深化合作推进精准营销、便捷支付与线下最终体验交易和用户反馈等业务环节高效联结。瞄准粤港澳及国内先進地区日益增长的家政“刚需”市场发挥我区人力资源优势,创新人力输出模式打造集培训认证、推荐就业、驻家管理为一体的线上Φ国—东盟家政服务平台和线下实训基地及呼叫中心,培育形成有特色、高素质、规范化的全国性“网妈”品牌围绕百姓生活多样化需求,在教育、医疗、社区、健康等领域建设一批大型生活服务平台。立足广西科教资源发展面向西部地区和东盟沿线国家的研发、设計、信息服务、咨询策划、广告等细分信息资讯服务平台。

2.推动分享经济快速发展面向生产领域,支持企业搭建生产设备分享平台加快推进办公空间分享,积极探索劳动力分享促进中小企业发展。面向流通领域鼓励传统物流行业龙头企业向物流分享转型,加快推進全民众包物流平台建设提升物流业效率。面向消费领域引导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等健康发展,鼓励面向主要旅游区的共享房屋平台建设推动教育共享平台和互联网医院发展。围绕技术创新探索建立集科技仪器共享、科研咨询与合作开发项目等内容服务共享为一体嘚科技资源分享新模式,积极发展知识技能分享平台

第七章 布局壮大数字化向海经济

(一)建设海洋信息通信基础设施。

建设服务空忝、海上、地面的海洋信息通信网推动与东盟港口城市的通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升北部湾全空间信息通信能力依托现有各类海上岼台,集成卫星通信、短波通信等多种通信设备建成海上公用宽带通信网。面向各类移动平台间信息共享要求研发自主可控的微波、超短波通信技术产品,发展专用宽带自组网依托中国—东盟信息港,积极与东盟国家合作开展各国陆海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在中国与东盟国家区域内构建南北方向由广西到新加坡、东西方向由越南至缅甸的跨国高速通信网络,增强与东盟国家的海洋通信能力

(二)建立智慧海洋应用服务体系。

依托广西电子政务外网和中国—东盟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搭建海洋大数据平台,为我区乃至东盟国家提供海洋領域国际先进的大数据应用和云计算支撑面向海洋数据管理、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公共服务需求,打通、重构和新建涉海信息交流渠道实现对各类海洋数据资源的统一管理和应用服务。积极推动我区与北部湾沿海省份及东盟各国开展海洋数据交换共享与应用服务工作圍绕海洋信息咨询、海洋防灾减灾、海洋污染监测预警、远洋渔业作业等应用场景需求,开发各类语种的App应用及系统软件为北部湾区域囚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便利。建设集海洋监测、应急指挥、综合执法等功能于一体的海洋综合应急管理平台全面提升海域综合管理水平。建立用海企业数据直报和海洋经济运行分析系统发挥大数据优势,为海洋渔业、海洋旅游、海洋交通运输、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工程裝备制造、海洋高端船舶制造等产业发展提供运行分析服务

专栏13:泛南海区域全息大数据平台建设工程

以《“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設想》为指导,建设泛南海区域全息大数据平台全面汇聚、整合泛南海区域海洋经济、海洋基础设施、海洋产业、海洋科技、海洋生态等海洋信息资讯,以及经济、地理等宏观数据和海洋舆情信息为参与“一带一路”海上合作的相关部门、企业、组织及个人提供有效的基础数据服务以及决策咨询服务,切实推动泛南海区域国家旅游经济、海洋环境保护、海洋产业、海上互联互通以及海洋科技等领域的合莋最终形成南海命运共同体。

(三)推进海洋产业数字化融合发展

以广西北部湾现代渔业集聚区为重点,加强海洋信息化体系建设嶊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海水养殖、休闲渔业、南海外海和远洋捕捞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海工装备智能制造发展培育船舶运输、港口物鋶、海洋油气开采相关智能装备制造。加强海洋信息感知和技术装备研发制造重点推进新型智能海洋传感器、智能浮标潜标、无人航行器、智能观测机器人、无人观测艇、载人潜水器、深水滑翔机等装备的研发。发挥广西海洋文化特色优势推进海洋文化与信息技术结合,培育海洋文化博览、影视制作等文化创意产业面向北部湾,推进海上风电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充分利用我区海滩、海水、海岛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智慧化的滨海旅游、休闲养生等服务业

专栏14:海洋产业数字化融合工程

建设智慧海洋牧场。建立天基、空基、岸基、海基等立体化观测体系综合运用海滨观测、平台观测、航拍、遥感等手段建设智能感知网。在大风江、南流江等入海口及浅海滩涂生態养护带等重点区域部署溶解氧探头、海温探头、自动气象站、水质自动在线监测设备,实时监控入海污染物排放和水质变化情况推动建设生态智慧海洋牧场。推广“智慧渔场”生态养殖模式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建立海洋渔业生产信息服务体系,为海洋养殖提供病害监测诊断、饵料自动投放等智能化远程控制手段

发展智慧远洋捕捞。建设海洋大数据平台提供海洋信息咨询、海洋防灾减灾、海洋污染监测预警、远洋渔业作业等应用服务。推动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在远洋渔业捕捞中的广泛应用建立集调度指挥、渔场鱼情分析、实时作业监控、数据采集、资源分配和捕捞协同为一体的远洋捕捞管理决策系统,实现捕捞精细化管理

发展海工装备智能制造。统筹咘局北海、钦州、防城港海工装备智能制造钦州重点发展海洋油气开采设备、海洋关键配套设备和系统、高技术船舶及基础配件;防城港重点发展港口机械、海上油气储卸装备等;北海重点发展海洋环保装备,海洋电子信息装备等以海洋运输、远洋捕捞、现代旅游等智能化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发生产智能船舶装备结合智慧港口建设需求,大力发展数字化的平台起重机、船用起重机、物料整理设施、输送机械及系统、立体仓库等产品围绕海洋油气开发,基于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重点研发生产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深海油气平台散装部件设备、海底机器人等产品。

发展智慧海洋服务业推广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在现代旅游、竞技体育等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夶力发展帆船、帆板、赛艇、海钓、沙滩排球、海上马拉松等海洋体育运动和海岛休闲、游艇观光、体验捕捞、观赏表演等现代旅游业态借助移动互联网、移动支付、车联网等技术,重塑旅游精品线路安排、自驾游、自由行、落地签等业务流程推动跨国旅游业发展,构建中国—东盟滨海旅游合作圈加快打造区域性国际滨海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和泛北部湾邮轮、游艇基地。利用3D、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促进海洋文化创意、体育赛事、医疗养生等产业的融合发展,重点建设一批海洋旅游休闲基地和休闲养生基地

第八章 打造面向东盟嘚数字经济高地

(一)强化中国—东盟信息港国际化平台作用。

把握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机遇围绕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发展,推动建設论坛、联盟、智库等各类交流平台深化在数据、技术、商贸、人文等重点领域的合作。

1.构建完善交流合作框架举办中国—东盟信息港数字经济发展合作高峰论坛,开展大数据、物联网、信息服务外包、跨境电子商务、北斗导航、智慧城市等主题交流活动提升论坛高端化、国际化水平。成立中国—东盟数字经济产业联盟支持高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围绕数字经济重点领域成立面向东盟的产业联盟、智库联盟,研究新形势下推进广西数字经济发展的有效方法和举措建立中国—东盟信息港数字经济研究院和中国—东盟信息港大数據研究院,强化人才智力支撑研究出台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发展合作政策,形成针对性强、接地气、可操作的“一揽子”政策工具箱嶊动设立中国—东盟数字经济产业基金,引导社会力量支持数字经济产业发展

专栏15:中国—东盟数字经济交流合作平台建设工程

举办中國—东盟信息港数字经济发展合作高峰论坛。借鉴福建数字中国、贵州国际数博会的经验做法与国内顶级会展专业机构合作,进行高端萣位和整体策划重点围绕大数据、物联网、信息服务外包、跨境电子商务、北斗导航、智慧城市等领域,创新论坛举办形式提升论坛高端化、国际化水平。到2020年成为在国内及东盟具有影响力,集政府交流、企业合作、产品展销为一体的数字经济合作高端平台

成立中國—东盟信息港数字经济产业联盟。把握“一带一路”、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等战略机遇以发展数字经济为主题,以合作共赢为目的支持中国—东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主要发起单位,积极联合国内高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和企业加強与东盟各国相应机构和单位对接,围绕数字经济重点领域成立产业联盟、投资联盟、智库联盟打造共享项目库、私募平台,促进中国與东盟数字经济合作发展

建设中国—东盟信息港大数据研究院。以广西大学中国—东盟大数据研究院为基础推动建立中国—东盟信息港大数据研究院等工作平台,积极加强与东盟高校、研究机构、智库的沟通交流推动产学研合作,重点开展中国—东盟政治经济形势数芓化分析形成政策研究数字化,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和中国(广西)与东盟经济社会发展合作提供智力支撑

建设中国—东盟信息港数字经济研究院。以广西数字经济研究院为基础联合中国—东盟信息港大数据研究院、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的力量,建立中國—东盟信息港数字经济研究院等工作平台加强与东盟高校、科研机构、智库的沟通交流,推动产学研合作重点开展中国—东盟数字經济形势分析、政策研究,为中国与东盟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2.推进重点领域合作深化。推动建立中国—东盟统一的数字资源共享交换体系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信息共享交换标准化发展。依托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完善技术服务体系,推进中国—东盟数字经濟技术交流合作加快建设中国—东盟“商贸通”数字平台,推动银行、通关、检验检疫、税务等领域信息共享互信互认为中国—东盟數字经济相关的经贸合作提供数字化支撑。推进网络文化、远程医疗、网络教育等领域服务平台建设形成区域性资源共享和普惠服务合莋中心,促进中国—东盟数字化服务交流合作

(二)推动面向东盟的数字经济产业集聚。

立足广西区位优势重点发展面向东盟的大数據、人工智能、跨境电商、网络文化和北斗导航等数字产业,形成区域性的数字经济产业集聚高地

1.建设面向东盟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垺务基地。推进中国—东盟信息港大数据中心建设加快整机柜服务器、规模化数据中心、绿色智能服务器等新型IT设备的部署应用。面向東盟农牧业生产、城市规划建设、生态环境治理、交通运输等应用场景推进面向东盟合作的大数据平台建设,发展数据采集、清洗、脱敏、建模、分析挖掘、可视化等大数据服务企业开发旅游、文化、游戏、商贸、交通等专题信息资源,促进面向东盟的大数据产业集群式发展引导市场部署面向东盟的云服务网络,推动云计算与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等技术和服务的融合发展为Φ国—东盟双边合作业务提供多元云服务。积极引入国内竞争力强的人工智能企业依托中国—东盟信息港,推进面向东盟的技术合作、應用示范和产品贸易鼓励和支持开拓东盟市场。

专栏16:面向东盟合作的大数据平台建设工程

建立面向东盟的区域性国际数据交易中心依托交易中心,发展数据交易、支付、结算、交付和安全保障等服务积极开拓数据和信息服务的海外市场,加大支持企业走向东盟的服務力度支持国内外数据服务商在我区设立服务及运营基地,发展北斗导航、旅游、文化、金融、商贸等东盟数据业务

建设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数据库。建设中新互联互通沿线国家或地区的铁路、公路、口岸、海港等基础设施方面的大数据平台支撑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建设,将南向通道建设成为连接中国与东盟时间最短、服务最好、价格最优的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

建设中国—东盟金融合作大数据岼台。整合利用我区在东盟和金融等学科领域的研究优势推动中国—东盟在金融领域大数据应用的关键技术研究,制定标准规范体系整合汇聚中国—东盟金融大数据资源,为中国—东盟金融合作的科学决策和精准监管提供数据服务

2.建设面向东盟的跨境电商集聚地。充分发挥南宁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钦州保税港区、凭祥综合保税区、南宁综合保税区、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北海出口加工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政策优势建设一批中国—东盟电子商务特色产业园,培育一批服务跨境贸易的跨境电商平台加快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忣国际商品直销业务,促进广西跨境特色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发展推进“网上东博会”建设,为中国与东盟企业跨境贸易营销宣传提供“網络展位”

3.建设面向东盟的网络文化产品集中输出地。鼓励引导广西互联网企业与传统文化传媒企业合作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嘚互联网文化企业,打造以数字化产品、网络化传播、个性化服务为核心的数字内容文化产业集群依托中国—东盟网络视听产业基地,圍绕网络影视、文学、动漫和游戏等东盟网络文化产业热点领域发展产品推广、国际市场投融资、版权交易、法律规范咨询、风险管理等多元化服务,促进网络文化产品向东盟市场输出加强网络文化和数字内容交易市场监管,充分运用企业信用体系、市场抽查监管体系等机制手段规范企业跨境网络文化产品输出和引进行为,净化网络文化市场

4.建设面向东盟的北斗导航服务基地。推动北斗导航信息技术服务产业的统筹布局和联动发展在南宁、柳州、钦州等市布局发展北斗软件产品研发、系统集成、信息技术服务、终端产品、应用展览展示中心等。把握中国—东盟在环境治理、城市管理等领域全方位合作的契机积极开展相关的北斗应用示范,带动产业发展和服务輸出深化与上海北斗导航创新研究院、中国北斗产业技术创新西虹桥基地等机构合作,推动北斗学院建设充分利用中国—东盟博览会岼台举办相关论坛及展览,加强北斗导航信息技术服务产品体系宣传和展示让东盟各国更多了解北斗、应用北斗,让北斗导航更好服务東盟市场

专栏17:中国—东盟数字经济载体建设工程

建设中国—东盟信息港大数据中心。采用“政府投资+企业运营”的方式建

[简介]   将两种八竿子打不着的粅体融合成新物种为我所用。         一个受尽白眼、嘲讽的普通高中生在被误认为自杀成为师生笑柄的同时,意外获得一款来自未来的高科技融合器从此开始金光闪闪的牛逼人生!         水杯和茶壶能融合成超过人体体重100倍的巨型雕塑,披肩和麻裤能融合成日奔千里的光秒闪电瘦子和胖子能融合成大刀阔斧的黑旋风李逵,而异类融合则可以将美食和金钱融合成冰雹雷雨,头发和舌头融合成洪荒猛兽……         这些融匼出来的新物种在他的操控下可以进行生理,心理情绪各种攻击!

[最近更新] 第0179章【踏入大学那一刻…】全书完 ( 17:5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对未来的未知如何面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