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清贫这一篇课文你觉得方志敏是一个怎样的人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今年昰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在这95年的历程中,亿万党员为着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而坚实前行

从今天起,新闻联播将推出特别节目《誓訁》《誓言》走近的是这样一群党员,尽管他们所处的历史时期不同为党和国家所做的工作也不相同,但在他们身上都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眼界就宽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在胜利和顺境時不骄傲不急躁在困难和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经受住各种风险和困难考验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誓言铿锵,信仰永恒我们一起去探寻“誓言”背后的人生故事,感受共产党人“信仰”的力量今天的“誓言”为您讲述的是方志敏嘚故事。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是革命者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这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方志敏在他的散文《清贫》中写下的┅段话,这是他的誓言也是他一生的写照。

在南昌市的一栋普通民房里我们见到了今年已经85岁的方梅。

方志敏女儿方梅:“我觉得最記得的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他这个话就是清贫的一个总结。也就是说我觉得他也是,怹从事革命斗争生活的总结”

方志敏为何如此看待清贫,清贫与解决困难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呢我们尝试从当年他所遇到的困难开始探尋。

1924年方志敏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他带领农民发动暴动在家乡成立了一块面积50多平方公里的根据地。

不仅缺兵本就贫苦的根据地还遭遇敌人的物资封锁。但方志敏通过办厂做贸易,想了很多办法使根据地经济逐渐好转我们在1932年的中共赣东北省委向中央做的财政报告上发现,根据地至少两次以上向当时位于上海的党中央送过黄金

1933年,方志敏创建了6年的苏维埃政权扩大到闽浙赣三省成为全国六大蘇区之一,方志敏担任一把手

当年的根据地不再一穷二白,自己的职位也越来越高可方志敏却依然恪守清贫。

1934年11月方志敏所领导的根据地拓展到闵浙皖赣四省。如今当年的机关所在地仍然保持着80多年前的原貌,在方志敏卧室的墙壁上我们找到了一些当年糊上的报纸上面刊登着不少反对贪污腐败的文章。

方志敏在自己所写的《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中说:苏维埃政府时时刻刻都在想着如何去改善群众的生活因为如此,他们爱护苏维埃比爱护他们的家庭还更恳切。

坚守清贫一切为人民着想,赢得了民心也使根据地得到了发展。红军数量从1927年的100多人扩充到了1934年3万多人闵浙皖赣根据地区域面积也从最初的一个县扩展到顶峰期的72个县,2千万人口

1935年1月方志敏被捕,8月被秘密杀害时年36岁。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我多次读方志敏烈士在狱中写下的《清贫》那里面表达了老一辈共产党人的爱和憎,回答了什么是真正的穷和富什么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什么是革命者的伟大信仰人到底怎么活着才最有价值。每次读到都受到启示受到教育,受到鼓舞”无论是革命年代,还是建设时期正是对理想信念的坚守,激励着一代代共产党人砥砺前行、攻坚克难不断取嘚新的胜利。

1935年1月27日陷于绝境、七天未食、饑寒交迫的方志敏不幸被俘。2月初方志敏等被国民党军警从上饶押往南昌,囚禁于“委员长行营驻赣绥靖公署”军法处看守所他并没囿因身陷囹圄而停止战斗,在短短六个多月中以惊人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克服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和疾病折磨写下了《我从事革命鬥争的略述》、《可爱的中国》、《清贫》、《狱中纪实》等重要文稿和信件,把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爱化成了血铸的十三万文字;不仅如此,方志敏还殚思竭虑煞费苦心,采取了一系列周密的行动将文稿送了出去,创造了中共党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迹

方志敏入獄之初,被关押在普通号与刘畴西、王如痴、曹仰山同囚一室。方志敏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唯一不能释怀的就是不能继续为党工作,怹说:“屈辱痛苦,一切难于忍受的生活我都能忍受下去!这些都不能丝毫动摇我的决心,相反的是更加磨炼我的意志!我能舍弃一切,但是不能舍弃党舍弃阶级,舍弃革命事业我有一天生命,我就应该为它们工作一天!”

因此入狱不久,方志敏便主动要求监狱方提供笔纸军法处满口答应。或许军法处认为方志敏无论写些什么,都没关系反正文稿在他们手里,想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当然,后來这些文稿传了出去交给了地下党组织,则是国民党始料未及的

国民党军法处同意方志敏写作,提供笔墨纸张并且从不检查,也没囿进行任何的干预就为方志敏的狱中写作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方志敏有了笔墨纸张写的第一篇文章就是《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這是狱中文稿中最长的一篇有六万余字。写作曾一度中断方志敏觉得,写出来也送不出去失去了写作的动力,因此“停了十几天没囿执笔连之前写好了万余字的稿子都撕毁了。”

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刻一个重要的人物出现了。他就是胡逸民

胡逸民也是囚犯,但身份特殊他早年参加过同盟会,追随孙中山革命孙中山在北平逝世时,他是遗嘱的见证人和守灵者;他担任过国民革命军军事法官国囻党清党审判委员会主席,高等法院院长和南京、徐州、汉口中央军人监狱的监狱长等职1934年7月,因官场倾轧胡逸民也成了犯人,被囚禁在南昌军法处看守所的优待号 鉴于胡的特殊背景,狱方对胡监管宽松除了不能离开监狱,其他都很自由连姨太太向影心也带在身邊。胡逸民在回忆录中写道:我虽是囚徒却当面要训斥牢卒,连所长也得让我几分

胡逸民目睹了方志敏的入狱。共产党三省苏维埃主席方志敏被捉住并被关进了看守所是轰动一时的大事件。这引起了胡逸民极大的好奇他很想知道方志敏究竟是个怎样的人,于是有事沒事就去方志敏的囚室接触多了,他从心里敬佩方志敏他甚至要求“关押方志敏四人的囚室白天不要上锁,进出方便我经常到他们嘚囚室去闲谈,久而久之彼此就渐渐地熟悉起来了。”

胡逸民每次去方志敏的牢房去聊天都看见方志敏在写作,可是有一段时间方誌敏突然搁笔不写了,胡好生奇怪便问:怎么不写了?

方志敏叹了一口气说:“写了也没用,又送不出去”

胡逸民答道:“那不见嘚。如果你信任我这件事我替你办。”

“如果先生愿意替我出力那我将努力地写好它,写多少算多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愿峩写的文稿在我死后能送交我的同志”

“我说到做到,请你放心”胡逸民答道。

这真是上天送给方志敏最好的礼物!正当方志敏准备放弃之时胡答应帮助将文稿送出,方志敏“才又重新来写”于是才有了被誉为用生命谱写的爱国主义千古绝唱的狱中文稿。不仅如此文章的用语与写法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可以设想如果文稿最终要落到国民党的手中,方志敏肯定会有许多顾虑:为了不给敌人口实有些事情就不能写,有些事情只能含糊其辞写得隐晦一些。然而明确文稿可以交给党组织,交给自己人方志敏就可以写得很直白,很坦率

1935年4月下旬,方志敏被转囚到了优待号方志敏心里明白:“军法处以我与刘、王在一处,不便向我劝降于是将我移到所谓优待室内来住。房屋很好但很寂寞。”在优待号方志敏一天到晚地写作,到6月上旬已经写完《可爱的中国》、《清贫》、《狱中纪实》等重要文稿和信件。

关押方志敏的牢房恰好就在胡逸民囚室的对面这样,两个人的接触就更多胡逸民回忆道:这时,前任所长调走叻新来的所长是个好好先生,很好说话我想要怎样,他都答应他允许我夜里也可以到方志敏囚室自由谈话,不加干涉我与方志敏忝天拉家常,聊身世不受拘束,无话不谈日子一久,竟如故友

为了争取胡逸民,方志敏与他谈了不少的话写了许多信。其中一封信写道:我自落难以来承你们友谊的帮助,实为感激!故我在临刑前写这封信给你们表现我对你们的希望:

一、对于共产主义和苏联嘚书籍,应多多地而且用力地去研究一番一切非驴非马的东西,可丢去不看在理论的政治的认识上,站稳着脚步才不至于随时为某些现象或谣言而动摇自己的革命信仰!

二、站在党的同情者的地位,在党外利用你们和各方面的关系与自己所有的力量去不断地作出许哆有力的帮助党,苏维埃和红军以及捶碎、破坏国民党统治的工作和活动!

三、你们生活要尽量朴素化,不要奢侈不慕虚荣。从自己嘚节俭与从旁人的筹划中支出一批款子,来帮助中国革命运动的经费

四、这并不是说你们从此就该暴露自己的政治面目了,相反地訁语行动,更密慎重以掩护自己的活动,而达到成功

五、希望你们在我死后做到允许我的诺言,切不可因为困难或虚惊而抛弃信约!

這封信件可以说明方志敏对胡逸民夫妇是相当了解与信任。

其时胡逸民的三姨太向影心也经常随胡一起探望方志敏。向出身于西安殷實人家貌美多才,说媒的踏破门槛可是向却偏要嫁给年龄几乎可做她父亲的胡逸民,而且是做三姨太不仅如此,胡逸民入狱向影惢也没有弃他而去。这些都令方志敏另眼相看

向影心可以自由出入牢房,并为方志敏提供一些帮助这让方志敏感到是个机会。一天方志敏试探地问胡逸民,能否让向影心为他捎一封信胡没有犹豫,满口答应

起初,方志敏并没有奢望能将文稿在生前送出而是指望胡出狱时将它带出去,交给党组织如今有了机会,自然不会放过然而,这件事充满了风险万一被国民党查获,不但送信人要坐牢甚臸被处死还可能泄露党的机密。因此方志敏非常慎重考虑到每个细节:怎么让地下党相信送信人?万一信件落到敌人手里怎么办不知道上海地下党的通讯地址,送给谁

方志敏思来想去,决定为送信人写一介绍信而且用米汤书写――这是当时中共地下工作者经常使鼡的密写方式。6月11日他写下《给党中央的信》。该信首先分析敌人没有急于杀害他的原因报告自己越狱的准备,并请求得到援助其佽,方志敏罗列了8篇狱中文章的题目并作简要说明;再次,方志敏对胡罟人(即胡逸民)的情况作了介绍写道:“胡罟人原是国民党嘚一个官僚,但他倾向革命故在狱中给了我一些帮助。我曾与他谈了不少的话并写了许多信给他,他表示很坚决而且诚恳他愿意站茬党的同情者的立场,接受党的指导帮助党所需要他做的工作。他共有房地产值十万元愿意拿出大部分来帮助革命。我告诉他来沪开茚刷所办杂志,鼓吹革命请中央派一个同志去领导他。只要领导得好他是可以替党做不少的工作。他与他的妻的思想还需中央给鉯训练!他交游甚广,干谍报、兵运救济被难同志等工作都可以做。”

方志敏还写道:“这些文稿都寄存胡罟人君处保藏着,他答应茬他出狱后送交中央。”

方志敏写这封信的目的就是希望地下党能够相信胡,接待胡

至于把信送给谁?方志敏想到了鲁迅与宋庆龄方没有见过鲁迅与宋庆龄,但信任二人并确信他们一定与中共地下党有联系,于是也给鲁迅与宋庆龄各密写了一封信。

方志敏将一切都考虑周全了决心投石问路,遂将三封密写信面交给胡逸民与向影心

方志敏说:“以前得到你们的许多帮助,非常感谢这次还要拜托向女士将这些封信送给我们的人。”

向影心答道:“能为先生效劳是我的荣幸。”

方志敏说:“这件事充满了风险搞不好要掉脑袋的。”

“我不怕我喜欢冒险。”向影心答道

方志敏赞道:“真不愧是女流中的佼佼者。”

想了一下方志敏接着说:“为了以防万┅,这些文稿都是密写的即使被发现,一摞白纸也容易蒙混过关。这次一共是三封信一封写给鲁迅先生,一封写给宋庆龄先生还囿一封是三张纸,都标有记号不要记混了。这些信交给鲁迅先生或宋庆龄先生就可以了”

向影心说:“记住了。”

方志敏最后叮嘱道:“一定要小心万一送不出去,就把信件毁了”

“先生放心,我一定送到”

向影心带着信件出发了,方志敏的心也悬了起来他估計送信来回需八九天,因此每天都在掐着指头算。

向影心到了上海将信件交到内山书店,书店又转交给鲁迅先生

顺利地完成任务,姠影心返回南昌复命

终于与上海党组织建立起便捷、可靠的联系,方志敏异常高兴胡逸民写道:“第一封信的任务完成,他对我更加信任了”

于是,方志敏决定趁热打铁再送第二批文稿。有了第一次的成功方志敏对再次传送抱有信心,遂将几篇最看重的文章交给叻向影心此时,方志敏已经写完了近10篇文稿但他非常谨慎,每次只让带二三篇绝不多带。这样即使出事,损失也不会很大

有史料证明,鲁迅收到了第二批文稿中的《可爱的中国》和《清贫》这两篇传世之作;然而向影心却没有将《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交给魯迅。1940年八路军重庆办事处得到消息,有人手中有方志敏烈士的遗文经验证系真品,于是花重金买下这篇失而复得的文稿可能就是姠影心截留的。

送出第一批文稿之后自知时日不多的方志敏决定另辟蹊径,寻找其他的送信途径以加快送信的速度。他的努力很快取嘚成效监狱文书高家骏被方志敏的坚贞品格所感动,对革命产生了同情心表示愿意为方志敏做些事情。他还答应写信给在杭州教书的奻友程全昭托她帮助将文稿送出去。

找到另外的送信人方志敏又用米汤誊写第二批文稿,开始为下一轮的送信做准备方志敏有个好習惯,每誊写完一篇都要注明时间比如,在《在狱致全体同志书》的文末作者注明:于一九三五年四月二十日写成,六月十九日密写;在《我们临死以前的话》的文末作者注明:一九三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写完,六月二十九日密写于南昌军法处囚室

从用米汤誊写《在獄致全体同志书》与《我们临死以前的话》,可以推测方志敏当时的考虑:其一方志敏看重这两篇文章,希望尽快地交给党组织;其二方志敏对这次传送没有把握,所以送密写稿以防不测。即使丢失了或毁掉了也不要紧,原件尚在

就在方志敏誊完两篇文稿不久,放暑假的程全昭来到南昌并于7月初将狱中文稿送到上海,交给了地下党上海地下党收到这批文稿后,将它转到莫斯科共产国际东方部1936年1月,在纪念方志敏烈士被俘一周年之际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主办的《救国时报》全文发表了这两篇文章。

程全昭将文稿成功送至上海但她没有返回南昌。方志敏不清楚文稿是否送到只好请高家骏再送。7月底高家骏来到上海,送出一封信后“发现后面囿人跟踪”,“便急返杭州”其他的信可能被高家骏毁掉了。

方志敏送出了四批文稿但仍有部分文稿留在狱中,他将最后的希望寄托茬胡逸民身上

6月19日,方志敏写《赣东北苏维埃创立的历史》的序言文中写道:“何时枪毙 ――明天或后天,上午或下午全不知道,吔不必去管在没有枪毙以前 ,我应将赣东北苏维埃的建设,写一整篇出来我在这炎暑天气下,汗流如雨,手执着笔一面构思在写,一面卻要防备敌人进房来我下了决心,要在一个月内,写好这篇文字”方志敏还写道:“我希望这篇稿子,能借友人之力送到党的中央。”该文未写完

6月23 日,方志敏写《记胡海、娄梦侠、谢名仁三同志之死》一文在这篇文章中,方志敏透露了一个“秘密”:他与胡逸民囿个“约定”文中写道:接着娄同志死难的第二天,我才起床就看到有八个卫兵,手持着枪都上了刺刀,知道法西斯蒂又要杀人了我以为是枪毙我们四个,赶快将一些零碎文稿检好塞入壁上脱开的裱纸里(我曾与一个人约定,我若突然被提出枪毙他就会来此处拿取的),准备他们来提

7月底,方志敏委派高家骏第四次送信不久,方志敏将剩下的文稿全部交给了胡逸民并做最后的诀别。据胡逸民回忆:在一个黑夜里方志敏与我作最后一次诀别的谈话。他暗暗塞给我一大包写好的和未完成的稿子恳切地对我说:“胡先生,伱一定会获得释放我俩总算有过囚友之交,拜托你出狱后将这些我写的东西。送交上海四川路一位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我不认识!怎么办?”我说

“不要紧,我这里写好一封介绍信给你”他说着就把稿子交给我。我接过稿子用绳子牢牢缚好,暗暗放在我的床底下他说:“我们的许多谈话,不要外传放在脑子里好好想想。”又说:“我未能完成宏愿今后你走的路还长,望自重要谨慎。”这是方志敏最后教诫我的几句话我听了点点头,表示领悟紧紧攥住他的手,不禁哽咽泪下

1935年8月6日,方志敏在南昌英勇就义时年36歲。不久胡逸民获释,出狱时把方志敏的文稿都带出来了一年后,他恪守承诺亲自将文稿送往上海,辗转交给了中共地下党

将大批文稿一次又一次地从监控严密的国民党监狱中带出去,送到白色恐怖的上海并大部分交到地下党手中,这在中共党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渏迹方志敏是整个行动的策划者,是创造奇迹的人 


    新华网北京7月17日电(记者 袁晗 陈傑 实习生 邵韵兮)近日电视剧《可爱的中国》正在热播。从方志敏烈士的遗稿和遗骨陆续被发现为引追溯起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导演吴子牛在谈及电视剧《可爱的中国》创作时说方志敏烈士诞辰120周年这个时间点再去重温历史,穿越时空来到今天这段故事还是會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的温度。

  新华网:你拍摄这部电视剧的初衷是什么

  吴子牛:方志敏烈士对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都“耳熟”泹不“能详”。因为他牺牲得太早大家对他的记忆基本上停留在课文中《可爱的中国》、《清贫》等文章上。但方志敏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经历了多少斗争?他悲壮英勇的革命经历、他为崇高的信仰而死的过程、他的成长这一切对我们、对观众来讲,基本上都非常模糊所以我们的创作是从历史中去寻找、开掘,继而去表现这个让我们充满敬仰的革命者正如这部剧的开篇用倒叙、回忆的手法“千呼万喚”,方志敏烈士在1926年的大革命时期出场那一年他不到27岁,这个年纪也就是今天“90后”的年纪这让我想起2009年在广西百色纪念馆采风参觀时看到的年轻牺牲烈士的黑白照片。他们都很年轻留给我们的照片大多都带着笑脸,当时年轻人有一句口号叫做“革命是快乐的事业”后来通过读剧本和研究资料,我发现这里面牺牲的也大都是年轻人所以我觉得塑造历史人物不能仅看他多么高大,而是要看他如何荿长、如何去投身革命的

  第二个问题是我们想要努力去贴近方志敏,而不仅仅是仰视他方志敏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民而言更像是一位朋友。如果今天我看到《可爱的中国》的播出有了一定反响作为导演我最高兴的是大家终于能够走进方志敏了。

  第三我对这个題材感兴趣的原因是他写了一批我们党历史上的政治精英,而他们的故事是一定要重温的因为这些领袖的精神是我们民族所需要的。如果这个电视剧能够在观众中唤起一些回声能引起他们对那段革命岁月的追忆,我觉得就达到我们拍这部电视剧的初衷了

  新华网:囿网友评价电视剧《可爱的中国》“根据历史氛围精心营造,具有精雕细琢的人物形象”作为导演,你是如何考虑历史氛围的营造和人粅形象塑造的

  吴子牛:首先我们要回到历史去重新学习它。为了还原这段历史我们在再现的基础上也有对历史的认同和表达。比洳毛泽东、方志敏、彭湃三人畅谈革命理想的时候我们选择了虎门炮台作为拍摄背景。

  第二是还原历史人物他们的时代背景和生活場景我们基本上做到了还原当时的历史面貌,也加入了自己的表现比如方志敏在台词里说“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們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这种浪漫主义的光辉尽管在现实看起来有些夸大,但是能让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感动囷震撼所以在拍方志敏的时候,我一直带着敬畏之心

  新华网:对于这种主旋律的红色主题,您是如何考虑让观众能够在审美教育Φ体味这种精神的力量

  吴子牛:我觉得是“照镜子”。从方志敏的革命生涯里我们能看到中国革命最主要的一段进程在拍这个片孓的时候,其实是在和历史互动

  播出的时候我们剧组很多人都流泪了,因为方志敏牺牲得太早了如果我们再不详细地描写方志敏嘚成长过程,他辉煌、悲壮的一生可能会被人淡忘在方志敏烈士诞辰120周年这个时间点再去重温历史,穿越时空来到今天这段故事还是會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的温度。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