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讨论下幸 运 飞 艇有几种有什么方法

4月9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镓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视察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某驱逐舰支队军港码头。

按照海军礼仪受阅的南海舰队岳阳舰、衡水舰、玉林艦等5型11艘新型主战舰艇,排成舰阵悬挂满旗。官兵军容严整行礼如仪。

海军政委刘晓江也在陪同视察的行列里。

30年前的1983年2月还是劉华清秘书的刘晓江,陪同刚刚上任海军司令员不久的刘华清视察南海的上川岛军港。

早已得到通知的部队不仅没有按照《海军条令》執行舰艇三级礼仪甚至没有列队,官兵们七零八落地站着如同“散兵游勇”。

刘华清的上任让这一切彻底成为过去。他以超前的眼咣大刀阔斧地改革,打造了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海军

多年后,大洋彼岸的美国海军战略研究专家杰弗里·戈德曼在一篇题为《中国马汉》的论文中写道,影响中国现代海军建设的,有两个分水岭事件:其一是海湾战争“但从长远来看,鲜为人知的更有意义的是1982年任命刘華清上将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PLA)海军司令”。国外媒体多称其为“中国现代海军之父”

1992年,76岁的刘华清当选为第十四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瑺委。自他之后至今无军职人员担任过常委之职。

日前本刊采访了海军原司令员张连忠上将,海军原副司令员、解放军原副总参谋长李景上将等多位将领和刘华清的女儿、女婿等家人,回忆刘华清作为一个同事、父亲的不为人知的一面以及他打造中国现代海军的最偅要三个篇章:提出海军战略,开启航母大戏扭转南沙局面。

(本组文章参考了施昌学所著新书《海军司令刘华清》施昌学为本组文章軍史顾问。)

面对刘华清在海军导演的、引起军队和社会各界热议和纷争的这一出航母连续剧邓小平似乎什么话也没有讲,什么态也没有表

1987年2月27日,中央军委召开常务会议专题听取总参谋部关于全军“七五”期间装备规划的汇报。

按照在未来战争中的重要性会议对各軍兵种装备发展的优先顺序排了个座次,依次为陆军、空军、二炮、海军

这是当时中国各军兵种地位的真实写照。“打仗主要靠陆军”这次会议上,一位军委领导这样表态此外,空军和二炮也是重点

海军呢?“海军也要上但放后点。核潜艇不要造新的了把现有嘚维护好;航空母舰,这个想法到21世纪再说”

会议特别提到,对目前的困难局面要统一认识不要从本单位、本系统的角度,提出过高偠求

3月下旬,总参谋部一位负责人对航母问题再次表态他在会见外宾时公开表示,中国不需要、也不准备搞航空母舰

刘华清坐不住叻。军方高层的连续表态让他在过去几年为中国海军描绘的战略蓝图,面临泡汤的危险而在这个蓝图中,航母是至关重要的“顶层设計”

在刘华清的海军生涯中,与航母结缘共有三次

第一次是在1970年。作为海军造船工业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船办”)主任的刘华清奉命主持了新中国第一个航母工程报告。这个题为《关于建造航母的初步意见》的报告建议第一代航母以“携带舰载歼击机和反潜直升机為主的护航航空母舰”为宜。然而1971年突发的“九一三事件”,使刚刚上马的航母工程(代号“707工程”)戛然而止直到此时,刘华清才知道一年前下达航母建造令的是林彪。

第二次是1975年在“憋不住”而写给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邓小平的《关于海军装备问题的汇报》中,他指出为了解决水面舰艇和潜艇到中远海作战的空中掩护和支援问题,海军“有必要尽早着手研制攻击型和护航型航空母舰”

第三次,則是在其1982年就任海军司令员后这一次,形势和他所处的位置都已完全不同了

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中国奉行“近岸防御”的作战方針防御的范围为200海里以内。海军侧重于发展作战半径较小的海军航空兵、常规潜艇和千吨以下的水面快艇简称“空、潜、快”。

1985年底刘华清明确提出“近海防御”的海军战略。海军的作战范围从以“岸”为主,开始向“海”延伸

这一“近海防御”战略,将海军的防御范围从原来的200海里,扩展到太平洋东北部、南沙等“第一岛链”以外;海上战场的设置则前出到了“第二岛链”。

对于这些机行半徑以外的区域一个现实的问题是,如何解决海战中的制空权问题

解决的路径有几个:一是改进机的质量,扩大其行半径;二是发展空Φ加油机;三是把机放到舰艇上即航空母舰。

海军装备技术部原部长郑明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从作战效果看,舰机分离的前两个方案明显比不上舰机一体的第三种方案。

刘华清对于航母的表态有一个逐渐具体化的过程。

他第一次与航母近距离接触是在1980年5月时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的他率团访美,为中央军委秘书长耿飚访美打前站他参观了小鹰号航母,随后又随同耿飚参观了突击者号航母这两个海上巨无霸的恢弘气势和现代作战能力,给他以巨大的震撼

“这是海上作战体系的核心”,他在回忆录中写道

1984年1月,海军第一届装备技术会议召开在提及航母问题时,刘华清说:现在国力不行要等一段时间,“但航母总是要造的”

1986年初,在听取海军装备技术部汇報海军装备发展15年设想时他说:航母一事,到2000年总要考虑与前一次表态相比,这一次给出了时间表

当年4月和6月,海军副司令员李景囷装备技术部部长郑明分别出访法国和意大利目的之一正是考察航母的“造法”。行员出身的李景被拉到地中海上的法国福煦号航母上看了一天演习。他回来后告诉刘华清这正是中国需要的航母。“4万多吨装载40多架机,咱们搞就要搞这个水平的”后任解放军副总參谋长的李景向《中国新闻周刊》回忆。

1986年8月在听取海军装备论证研究中心关于“七五”建设规划的汇报时,刘华清指示:航母怎样造法是直升机航母、护航航母分步造,还是直接造护航航母要好好论证一下。这一次他对航母的表态已经具体到“造法”。

按照他对航母的规划“七五”期间应开始论证,“八五”搞预研2000年要视情况上型号。

“七五”全军装备规划马上就要定盘子1987年2月27日的这次中央军委常务会议,就是为此而举行

时不我待。刘华清决定不计个人得失向总部进言。

“要出的只是一个航母平台的钱”

1987年3月31日汇报茬海军机关办公楼第一会议室举行,主题是海军“七五”期间及未来的装备规划

代表总参谋部前来听取汇报的,是贺龙之子、年轻的总參装备部部长贺鹏

一位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的将军坦言,总参只派一位二级部长带队连主管装备的年轻副总长都没出面,态度耐人寻味

参加这次汇报的,除刘华清外还有主管装备的海军副司令员张序三和主管海军航空兵的海军副司令员李景等人。

刘华清一口氣讲了两个多小时浓郁的鄂东口音听起来有点费神,但清晰的逻辑弥补了这一点

他首先表示,这次汇报绝不是对军委的决定有什么鈈同意见,只是想让总部了解海军的真实想法

他首先花了很大的篇幅,来说明航母费效比的问题因为在当时经济建设开道、全军“忍耐”让路的大背景下,成本问题成为航母面临的最大阻力

进入上世纪80年代,基于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大趋势的判断中国的国防建设开始轉型,从多年来“立足于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战备状态转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和平轨道。中国军队从此进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10哆年的“忍耐期”一个突出的表现,是国防开支的紧缩

1986年,中国的军费开支为201亿元比1979年还少21亿元。前者占GDP的2.1%只及后者的1/3强。如果箌国际上买武器按照当年的外汇牌价,1986年的军费开支还买不到1979年的一半。

而在这有限的经费中海军在分配占比上又叨陪末座。

同时期美国的军费分配却大不相同。海军后勤部技术装备研究所原研究员陈同柱撰文称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美国的军费分配大体是:海军31%-35%空军30%,陆军25%并且,相比陆军和空军海军军费的增长速度更快。1975年美国海军的军费为285亿美元,到1989年增长到1000亿美元

尽管经费确实是┅个很大的问题,但刘华清认为这里头存在着误解。

其中之一是:航母是一个庞大的编队每一个成员都是烧钱的机器。刘华清解释说除航母平台之外的其他航母编队成员,并不需要新造而是现成的,只是此前是分散的现在用航母把它们“整编”,要出的只是一个航母平台的钱

之二是:岸基机可以替代航母。刘华清说即便没有航母,为了维护海权也需要造岸基机,需要建机场并且,由于其留空时间短所需的机和相应的机场很多。这两项成本加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投入。

更重要的是有了这么多的机和机场,防御的触角叒能伸到哪里?“南沙不到台湾的东部不到,那中国的海权维护靠什么?”

而有了航母机场就可以大大减少,岸基机就可以换成舰载机艦载机的成本可能比岸基机略高,但总的成本并不会增加很多关键是,有了航母南沙和台湾问题的格局,就会大不相同——解决这两個问题也是刘华清发展航母的重要初衷。

刘华清没有就航母的费效比给出一个具体的数据但结论不言而喻。他的继任者、海军原司令員张连忠说得很清楚:一个核动力航母编队可以控制几百万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有这么一个战斗群什么问题都解决了。”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刘华清最后说,上型号可以推后但预研不能再等,否则后悔也来不及

这次汇报,在贺鹏心中引起了巨大的震撼為几年之后,他成为主管装备和科研的海军副司令员接手刘华清的未竟之事,埋下了伏笔

汇报之后,刘华清开始抓紧时间为航母谋篇咘局

1987年4月,他将海军军校部长赵国钧和干部部长傅渤海招进办公室下令在这年秋天开办一期“行员舰长班”。

“行员舰长班”于9月上旬在广州舰艇学院开学被境外媒体直接解读为“航母舰长班”。

这年5月和8月经刘华清批准,由海军装备论证研究中心承办的“发展航毋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以此为标志,中国航母论证正式全面展开

面对刘华清在海军导演的、引起军队和社会各界热议和纷争的这一出航母连续剧,邓小平似乎什么话也没有讲什么态也没有表。

但就在当年11月他亲自点将,调刘华清出任中央军委副秘书长他当着两位軍委副主席的面,指着刘华清说:“调你到军委来工作就是考虑到军队要搞现代化,现在全军熟悉科研装备的就你了调你来就是抓装備,抓现代化!”

1988年中央军委首次提出:“要注意空军、海军装备的发展。”

进入90年代中国各军种优先发展的顺序,由过去的陆军、空軍、二炮、海军变为海军、空军、二炮、陆军。

航母论证工作也随之全面展开1989年1月,国防科工委将“我国航母及舰载机发展可行性研究”课题正式列入“重大软科学研究计划”,代号“891”

“刘华清已经把中国海军安置在通向21世纪的航道上,仅是近岸防御的时代已成過去”

1986年初,国防大学校长张震邀请海军司令员刘华清4月底到国防大学作学术报告。

春节前刘华清吩咐海军司令部军事工作研究室主任王春法,组织人员起草材料4月25日,约两万字的稿件经刘华清修改审定后交付印刷。

在去印刷厂的路上王春法骑着自行车下陡坡,没刹住摔了一个大跟头,半天没爬起来“这可是一份事关中国海军未来发展方向的绝密件啊!”躺在马路上的王春法看着装稿件的公攵包默念道。

4月29日刘华清在国防大学作了《海军战略与未来海上作战》的报告。

原计划报告讲半天不超过4个小时,但后来超时午饭後继续讲。那天刘华清在100多位军级干部面前,足足讲了近6个小时引起了轰动。

“刘华清提出海军战略在新中国历史上是首次,也是峩们国家我们军队的第一个军种战略”海军原司令员张连忠上将对《中国新闻周刊》说,“海军战略的提出使海军从近岸走向远海,海军建设指导思想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多年后的1996年,美国海军战略研究专家杰弗里·戈德曼在一篇题为《中国马汉》的论文中写道,影响中国现代海军建设的,有两个分水岭事件,其一是海湾战争“但从长远来看,鲜为人知的更有意义的是1982年任命刘华清上将担任中國人民解放军(PLA)海军司令。”

直至刘华清出任海军司令员之前中国海军一直是一支近岸防御为主的轻型海军。

1975年5月2日西沙海战一年多之後,在一次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晃着小拇指对时任海军第一政治委员苏振华说:“我们的海军只有这么大!海军要搞好,使敌人怕”

苏振华即向海军党委常委传达了毛泽东指示,并表示力争十年左右建成一支较强大的海军。毛泽东批示:同意努力奋斗,十年达箌目标

在苏振华的主持下,《关于海军舰艇十年发展规划的请示报告》20天即完稿上报

“非常失望!”刘华清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这样形容看到报告时的心情。时任海军副参谋长的他分管造船科研,却未能参与这份报告的起草在他看来,报告中诸如十年海军舰艇达70万吨规模、登陆舰和海上民兵装备为“五五”科研重点等表述都很不切合实际。

“憋不住”的刘华清冒着政治风险向中央军委副主席邓小平呈报了《关于海军装备问题的汇报》。邓小平批给了苏振华但汇报未获理睬,反而导致刘华清第二次离开海军

海军原司令员张连忠上將向《中国新闻周刊》介绍,1983年中央军委组织渤海湾三军联合演习(804演习后被叫停),那时才提出了海上防御的课题“当时讲‘依托岛岸、近岸防御’,这是兵力运用是作战任务、方针,不是战略”

1983年,刘华清重回海军担任司令员不到半年就开始一步一步规划现代化海军蓝图。

1983年1月在海军党委五届五次全会上,他提议研究制定《海军现代化建设规划纲要》

2月27日,农历正月十五在南海舰队机关科鉯上军官大会上,他首次提出了“积极防御近海作战”这8字海军战略。但这一讲话并未引起过多注意

之后近3年,刘华清再未在公开讲話和文章中提及海军战略

相反,他将重点转向了微观建设:建立海军水兵军乐队亲自作词谱写海军军歌,创立“海军节”设计海军旗,改革海军军服样式(虽然在任内仅仅“革”掉了海军军官大檐帽上那顶多余的蓝色帽套)??他按照国际化、现代化的标准从头到脚地偅新打造着中国海军。

这一切仅仅是海军战略登场前的序幕。

1985年12月海军举行首长机关单方一级研究性图上演习,针对未来战争中海军莋战的新方法以及如何统筹作战行动、如何转入战时体制等问题,进行8天的理论探讨和图上实际推演

刘华清决定在图上演习的总结会仩,公开抛出自己酝酿多时的海军战略图上演习前,他吩咐海军司令部军事工作研究室主任王春法准备一些材料

王春法第一次听到刘華清提海军战略这个话题,是在1984年7月他当时还是海军军校部组织计划处处长。在北京举行的海军院校教育改革座谈会上刘华清强调,喃京海军学院要研究大问题要重视研究海军战略。他叮嘱大家要好好研究评析马汉和戈尔什科夫的海军战略理论。

美国人马汉1890年发表叻《海权论》(《海权对历史的影响》)被誉为苏联“现代海军之父”的戈尔什科夫1976年出版了《国家的海上威力》。这两本著作都是海军战畧的经典之作

“上任后,刘司令发现海军很长时间没有研究作战问题,也没有一个完整的海军规划走到哪算哪。”现年77岁的海军少將王春法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刘华清司令员上任后,他想找一个能够把海军建设和作战统筹起来的思想理论体系那时候国家正在擬制‘七五’规划,军队也要在这方面做好准备”

根据刘华清的要求,王春法找来海军司令部编研室研究员、对中外海军有长期研究的楊志本杨为刘华清草拟了一份关于海军战略的两页纸的提纲。

12月20日在演习总结会上,身兼演习总导演和总指挥的刘华清借台唱戏第┅次正式提出了“近海防御”的海军战略。

1986年1月25日刘华清在海军党委扩大会上再次提出,要确立“近海防御”的海军战略

他解释说,“近海防御”为区域防御型战略和英法德日等国相似,有别于美苏两国的全球部署和远洋进攻战略;即使未来海军实现现代化防御的战畧性质也不会改变;和平时期能保家卫国,维护领海主权和海洋权益;战时能独立或协同陆、空军作战能参加战略核反击作战。

1986年春节刚过王春法接到任务,为刘华清将在国防大学所作的学术报告起草讲稿

曾任海军军校部副部长的王春法对海军院校所有教授都很熟悉。在劉华清的建议下他从南京海军学院请来4位专家:外军教研室教授赵克曾、曾任总参作战部参谋的学术部研究员张予三、战役教研室教授陳寿康和司令部工作教研室教授汪子强。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年轻的研究人员王苏博也加入了起草小组

在海军司令部二楼会议室,刘华清曾3次与六人起草小组面对面交流探讨刘华清详细阐述了自己的思路,重点讲明了报告中要阐述的问题还要求他们在起草讲稿前,反複学习、领会邓小平关于海军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讲话

历年来,邓小平曾多次对海军发展和建设做出指示

1978年6月28日、29日,他在听取海军和機械工业部门汇报时指出:“我们的战略始终是防御的就是将来现代化了,也还是战略防御”

1979年4月,他在听取海军主要领导汇报时说:“我们的海军应当是近海作战是防御性的。”

1979年7月他在接见海军党委常委扩大会议全体人员时强调:“我们的战略是近海作战。”

“邓小平多次提出近海防御刘司令对这个问题理解比较深,报告的主旨是要贯彻邓小平的思想”王春法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忆道,“刘司令说过去我们说海军老在洗脚盆(指沿海)里洗澡,现在要到游泳池去游泳近海也给你明确了——太平洋的西边。”

春节后一个月海军学院的4位教授完成了第一稿。这篇稿子足有四五万字引经据典,资料丰富但太长了不说,结构也有问题像一本教材,不是一篇学术报告

刘华清指示,由海军机关重新加工王春法牵头,张予三和王苏博参加在原稿基础上调整结构,重新起草

为了安静和保密,三人在位于海军机关大院东南侧的海军第一招待所找了间房子20天后完成初稿,经反复修改后成稿

这份涵盖海军未来建设和作战方針的绝密文件,开始时没有发给海军其他领导征求意见更没有在海军党委会上讨论,只是作为海军司令员刘华清的个人学术报告在演講前单独给了海军政委李耀文一份。

聆听报告的100多位军级干部都拿到了这篇题为《海军战略与未来海上作战》的讲稿带回了各自单位。

佷快全军掀起了战略研究热潮。到1987年空军、二炮和各大军区都陆续展开了自己的军种战略或战区战略的理论探讨。

刘华清之所以加快嶊动海军战略的步伐是因为担心,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

之前的1985年,发生了两件大事

6月,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通过了《军队体制改革、精简整编方案》将裁军百万。其中海军所要精简的员额最多。

9月叶剑英等一批老同志致信中共十二届四中全会,请求不再担任中央领导职务增选一批比较年轻的同志进来。69岁的刘华清也在致信的名单中。随后召开的中共全国代表会议批准了这一请求刘华清不洅担任中央委员,转任中顾委委员

这两件事,无论对海军未来发展还是对刘华清个人的政治生命,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海军常委会、党委会和全会等各级会议上,对海军战略都未出现反对意见但会下,有人说刘华清“自立山头”甚至写告状信送到中央军委。有人開始传播小道消息:刘华清已经退居中顾委海军司令当不长了。

刘华清也听到了他在海军党委常委的一次生活会上发了火。他说海軍战略是新东西,有不同看法请大家畅所欲言。某些人当面不说背后乱说,会上不讲会下乱讲,搞小动作这不是共产党人的品格,海军机关不能滋长这种歪风邪气

“刘司令后来跟我说,他生气的真正原因不是有人反对海军战略是他们违反组织原则搞小动作。”《海军司令刘华清》一书的作者施昌学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为了能使海军战略能顺利贯彻实施,刘华清和政委李耀文甚至私下商议讓海军领导班子平稳过渡,年长两岁的刘华清先退选配一位年富力强的新司令,李耀文继续担任海军政委晚两年再退。

国防大学的学術报告之后刘华清继续为海军战略的确立而四处奔走。

1986年11月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承办的海军发展战略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包括国务院楿关部委、军事科学院、空军、二炮在内的46个单位应邀出席中顾委常委伍修权、副总参谋长何其宗、国防大学校长张震等人与会。

1987年2月13ㄖ由刘华清和李耀文共同签发,海军党委向中央军委上报了《关于明确海军战略问题》的报告

时任海军副司令员张连忠被派到总参,彙报海军战略的主要内容及其对海军建设的必要性“汇报完后,没有一个人表态既不说支持,也没人说反对”张连忠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忆。

3月21日根据总参要求,刘华清和李耀文再次签发《关于海军战略问题的简要说明》的报告

4月1日,总参召集所属有关各部和國防科工委等9个单位的领导和专家专题研讨《关于明确海军战略问题》的报告。

不久时任中央军委常务副主席杨尚昆、军委主席邓小岼等,先后圈阅了这份报告

至此,中国海军战略及其理论体系宣告诞生

“海军战略提出后,成为海军发展的分水岭使海军建设发生叻质的变化。”后来接替刘华清之职于1988年1月到1996年11月出任海军司令员的张连忠上将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这一点当然没有逃过国际军倳观察家的眼睛。美国海军战略研究专家杰弗里·戈德曼在《中国马汉》中写道:

根据刘的观点中国海军只能保卫祖国海岸和岛屿不受外来侵略已不够了。中国海军需要控制中国海岸和“第一岛链”之间海洋的能力并预见到完成远至“第二岛链”作战的近洋防御战略。

雖然对“近岸”“近海”和“近洋”等概念的定义与中国不同但在对中国海军战略内涵的解读上,这个美国人倒堪称刘华清的知音

“PLA海军未来的作用仍然不确定,但有一点非常清楚”他写道,“刘华清已经把中国海军安置在通向21世纪的航道上仅是近岸防御的时代已荿过去。”

真正让人听不懂的不是他的湖北话,而是他的思想

1982年9月1日,中共十二大开幕前

经过人民大会堂南大厅走廊时,邓小平突嘫对站立一旁的刘华清说:“你还是回海军工作海军的问题不少,要整顿!”

是月66岁的刘华清第三次回到海军,出任海军司令员

文革┿年动乱,海军破坏严重是公认的重灾区。“海军班子向来不团结跟舰队关系不好。之前的11个副参谋长中就有8个老红军。资格老僦有好多遗留问题。”李景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忆

时任海军副司令员、后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的李景,住在北京景山后街一处安静而鈈起眼的院子里客厅里迎面而来的,是一架超大比例的辽宁号航母模型右边一整面墙都是舰船和机的模型。耄耋之年的李景面色红润着布鞋,轻松随意

“1982年刘华清上台时,和政委李耀文一起把多年的团结问题解决好了,和舰队的关系理顺了他们是真正懂海军的┅代领导班子。”

但1982年9月15日刘华清上任之始,在李耀文专门为他准备的欢迎大会上一言未发。

他后来解释:“我不好讲什么讲海军問题一大堆,此时肯定不合适;若讲海军一切都很好又不符合实际情况。”

刘华清的大女儿刘超英有时会觉得父亲有点倔,又有点湖北佬的耿直“他特别务实,不喜欢讲空话、大话实际上,对海军现代化改革发展他早已深思熟虑,有一肚子话要讲但这又不是在一個欢迎大会上能说清楚的,所以他干脆不说话”刘超英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刘华清不说则已一说,就将彻底地、永远地改变中国海军

1954年6月,海军选调一批军、师以上干部去苏联伏罗希洛夫海军学院学习。大连海军学校副校长兼副政委刘华清也在选调之列。

刘華清不是没有顾虑:38岁的年纪不懂俄文,之前只念过几年私塾数理基础差。但是他不会在这点困难面前却步,毕竟他是身经百战嘚“红小鬼”。

8月10人留学队伍从沈阳启程。火车一路咣当出了国境此后所到之处,尽是原始森林几无人烟。他们每人都带了数学和俄语书在11天漫无尽头的枯燥旅程里,日夜抓紧学习

苏联伏罗希洛夫海军学院位于列宁格勒(现已恢复原名圣彼得堡),有百年历史是当時苏联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军事学府之一。自1945年起学院建立外训系,专门培训外国海军军官

来苏的10人组成了一个班,刘华清任班长他們住在学院外一栋公寓里,每天在学院的军官食堂吃一菜一汤的简餐主食为面包。

学院学制三年半前半年是预科,学习俄文后三年囲开设21门课程,包括海军常识、武器装备、苏共党史等。每天8节课晚上自学3至4小时,周日休息每年暑假,可以回国休一个月探亲假

但劉华清不得不把这仅有的每周一天的休息日和每年一次的探亲假,几乎全部用来突击让他伤透脑筋的俄文

“我没有语言天分,我就用笨辦法下工夫。”刘华清后来对女婿徐念沙回忆徐念沙现为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副董事长兼党委书记,他的妻子刘晓丽是刘华清的小女儿刘华清离休后,有时会与出身海军的徐在家聊起旧事

刘华清所学的是参谋总部指挥、战役战术和海军通用专业,毕业论文题目是《海軍的参谋业务》1958年他毕业时,除了不计分数的8门课程其余13门课,10门为优3门为良,总评优秀毕业证书由苏联国家考试委员会主席、海军上将巴依科夫和学院院长、海军上将安德烈耶夫共同签署。

1958年2月下旬刘华清毕业回国,被分配到海军旅顺基地任副司令员。

在刘超英的印象中小时候家里有苏式的收音机、留声机和一些唱片,后来她学会拉手风琴最喜欢演奏的就是《满洲里的山岗》《愉快的行進》等反映苏联卫国战争的乐曲。

“苏联4年学习给他打开了一扇窗。”刘超英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1960年代初,中苏关系破裂内困外憂之时,中共中央决定组建航空、舰艇、电子技术三个研究院,自主研发国防尖端科技1961年6月,舰艇研究院成立番号为国防部第七研究院,任务是研发以核潜艇为重点的舰艇装备

12月11日,国防部转发了周恩来签发的任命:调刘华清任七院院长

当时,刘华清已是北海舰隊副司令员兼旅顺基地司令员从熟悉的指挥岗位空降到科研领导岗位,从头干起他顾虑重重,担心自己“知识太少”生性耿直的他提出“干不了,请上级再考虑”但得到的答复是,“非去不可”

与刘华清共事多年、1988年接替刘担任海军司令员的张连忠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忆:“到七院当院长,那是房无一间地无一垅,白手起家可他全国各地到处游说,很快把10多个研究所全部定点房子有了,哋也有了人也有了。他办事有韧劲只要是他想办的事,看准了的事一定会想办法办成。”

4年之后的1965年七院已经发展成为有15个研究所、187个专业研究室、12个试制工厂、1.6万多人的科研机构,初步形成了舰艇科研设计体系

这段七院的时光,刘超英印象最深刻的是那时父親每天都要从海军大院的家到位于远郊的七院上班,每天都在工作很少能见到他。

但每逢元旦、五一、国庆节父亲会陪同家人去故宫、中山公园、颐和园或香山,参加游园活动“现在回想起来,那是年幼时最轻松、幸福而又短暂的时光”刘超英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1966年刘华清调任国防科委副主任。核潜艇工程也改由国防科委领导刘华清仍然具体主管。

文革时核潜艇工程陷入停滞。

徐念沙曾聽刘华清说起在“文革”中的一次会议上,上面点名让刘华清表态批判聂荣臻。他说我不知道聂帅有什么问题,不好批判刘华清鈈批聂荣臻,造反派就掉转枪口猛批他但他还是“死不改悔”。

1968年底刘华清被撤职。

“像一件破旧的海魂衫”

离开国防科委前聂荣臻对刘华清说,你回海军做副司令但这一动议受到了来自副总参谋长兼海军政委李作鹏等人的阻力,回到海军后的刘华清处于赋闲状态

刘华清后来回忆:“海军并不想要我这个多余的人。重回海军好长一段日子里我真的像一件破旧的海魂衫,挂在那里没人理背后还茬审查,散布我是黑线人物精神上相当压抑。”

1969年6月国务院宣布,将国防工业各部分交军队管理造船工业交给了海军,成立了海军慥船工业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船办”)刘华清任主任。

刘华清这个“船办”主任手底下管七八个人相当于师级编制,相比他之前的大軍区副职降了5级。但他终于有事情干了“还是挺高兴的,职位高低我不在乎”

直到1970年底,他才有了个正式的名分——海军副参谋长具体工作还是“船办”那摊子活。

时任“船办”副处长的郑明是刘家的常客之一,常常去汇报工作彼时刘家仍住海军大院,刘华清嘚卧室外有一间办公室兼作书房,摆了几个书架上面放满了书,包括中外海军建设的大量书籍

“他非常勤于学习,最倒霉的时候箌海军当船办主任,读了大量的书我晚上有时候去找他汇报,他正挑灯读书”

这段时间,刘华清的妻子徐虹霞被下放到湖北当阳的“伍七干校”劳动改造两个儿子当兵,家里只有正上小学的刘超英和妹妹刘晓丽

但父亲的低谷期,反倒让姐妹俩能常常在家见到他“父亲非常关心我们的学习,母亲下放劳动后每次学校考试的成绩单要家长签字,他都认真签名”刘超英说。

中午时候经常有人来,吃饭谈工作刘超英在饭桌上常常听见他们谈09、051、052这些数字,当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后来才知道,这些数字都是舰艇型号的代号

刘超渶记得,1974年秋天父亲从西沙群岛考察回来,好长时间都惦念着驻岛官兵的生活问题经常把有关部门的领导找到家里来,商谈解决岛上嘚用水和主副食品供应等问题

1975年5月,总参谋部、国防工办要求海军编报十年装备发展规划海军党委于6月上报《关于海军舰艇十年发展規划的请示报告》。

8月末刘华清看到这份规划,非常失望“好几天睡不着觉。这是海军和国防建设的大事竟处理得这么不切实际。想来想去我觉得不能沉默。”他后来回忆

刘华清用近一个星期的时间,抱病写出《关于海军装备问题的汇报》针对“十年规划”存茬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呈报中央军委副主席邓小平。

他同时将《汇报》抄送了海军政委苏振华还附了一封信,写道:“今后十姩是海军建设的关键时期下一步棋子走得好坏,事关重大强大的海军不仅要数量,更要质量”

第二天,9月4日邓小平即把汇报批给蘇振华:“请你考虑一下,我看有些意见值得重视”

“这个《汇报》后来没被理睬。当然海军对他也不满意所以要调他到南海舰队,妀行当副政委”徐念沙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但海军的意见被军委常务会议否决聂荣臻和邓小平决定调他去中国科学院。

当月底劉华清第二次离开海军,成为以胡耀邦为首的中国科学院核心领导小组成员之一

他觉得,海军这条路自己算是走到头了。

文革结束之後刘华清的职务几经变化,但都与国防尖端科技相关

1977年他重回国防科委任副主任,1978年兼任中央军委科技装备委员会办公室主任1979年调任总参谋长助理,1980年升任副总参谋长

1982年9月,邓小平亲自点将刘华清第三次进海军,任海军司令员

他上任不久,就下基层部队调查湔后持续一年半时间。当时已经大学毕业的刘超英更少见到父亲了。

在南海的上川岛军港码头刘华清几乎要当场发火。舰艇没有按海軍条令执行三级礼仪官兵们也没人组织列队报告,“像一群散兵游勇”

有时候刘华清觉得疲累,就去找副司令员张连忠要烟抽他自巳从不备烟,偶尔吸几支“伸手烟”“我和他一起在班子里时,从来都把他当首长待而不是主官副职论。咱心里有数人家是老红军,咱当兵的时候人家已经是军级领导了。从资历、能力、水平哪一点咱跟人家都不在一个档次上。刘华清司令员、李耀文政委都是沝平很高的领导。我们与他们那不叫搭班子人家那是带班子,但他们从来不摆架子”

1984 年,刘华清率海军代表团访问英国住在英国克萊德海军核潜艇基地司令的官邸中。基地的战备程度高维修保障体系完善,安全设施严格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二天吃早饭时怹问随访的海军装备技术部部长郑明,昨天睡好了吗郑明说,官邸条件不错休息得很好。“看了人家的核潜艇基地我一直在想,我們的几个核反应堆安全情况究竟怎么样你们还睡得着?我是一想起来就睡不着!”刘华清训斥道。

在郑明的印象里他从来没得过刘华清的表扬。“他知道我们有点知识怕我们不兢兢业业,说斯大林可杀过几个军械部长你郑明要小心!为什么他不表扬,他对工作从来没有满足过”郑明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积多年的沉淀和思考刘华清在海军进行了大大小小六七十项改革。1985年底更一举提出了石破天惊嘚“海军战略”。有人批评说海军搞独立山头,是“刘家军”

对此,《解放军报》原副总编辑江永红评论道:“真正让人听不懂的鈈是他的湖北话,而是他的思想”

1987年,邓小平再次点将刘华清出任中央军委副秘书长,主抓装备和现代化建设1989年,刘华清升任军委副主席1992年,76岁高龄的他当选为中共第十四届中央政治局常委这是中共十三大至今,唯一一个担任常委职务的现役军人

担任中央领导職务后,刘华清对海军的重视丝毫不减常常让张连忠去汇报,问有没有“新东西”

“刘副主席这个人,是明白人有战略思维和战略眼光,是军事战略家别看他说话听不太清楚,但脑袋瓜里有东西他思想很敏锐,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外交他都清楚”张连忠说。

“你们要低调本分做人”

1997年刘华清卸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

晚年他曾亲笔题写“忠厚传家”㈣字条幅。徐念沙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岳父最常嘱咐家里人的一句话是:“你们要低调本分做人,做好本职工作”

受刘华清科学治國理念的影响,他的四个子女都就读理工科,从事的职业也都与科技相关

在刘超英眼里,父亲是一个传统的人在生活上很质朴,也不喜歡子女们穿“奇装异服”“对我们当时觉得很时尚的衣服,父亲都说不好看”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很多、气质端庄的她告诉《中国噺闻周刊》。

刘华清离休之后喜欢看书,打桥牌张连忠每月都去看他一次。“他很高兴我去一是能与他聊聊部队建设的事,二来他吔可以借机多抽几支烟我不去,他按老伴的规定一天只能吸五六支烟但我一去,没人管他了你一支我一支,一两个小时就能抽五六支烟”张连忠笑着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张连忠住的是刘华清以前住的老房子一切都还保留着当时的老样子。刘华清在军委任职10年間仍然住在属于海军的这处住所里,跟李耀文家共用一个院子院子很小,记者开车进入小院想掉转车头都很困难。

张连忠家一楼不夶的客厅中墙上唯一的装饰物是刘华清为他题写装裱的一幅书法“仁者无敌”。“2002年2月我刚搬过来不久,他到我家里来看我说你这牆上什么都没有啊。我说你给我写幅字吧。几天后他就把这幅字给我送来了。”张连忠久久凝视着条幅默然无语。

2009年10月1日建国60周姩,是刘华清93岁生日他坐着轮椅,身着缀满功勋荣誉章的07式上将礼服登上了天安门城楼。

军装和勋章提前20天就已全部准备好了《海軍司令刘华清》的作者、海军大校施昌学10年间多次采访刘华清,他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忆:“那段时间老首长就盼着上天安门他在任時规划的新一代高科技武器装备已经全部服役成军,这一天对他来说具有标志性的意义”

国庆大阅兵分列式开始时,刘华清颤颤巍巍从輪椅上站起来向他奉献了一生心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行军礼致敬,直至阅兵式结束坚持40分钟。这是他最后一次登上天安门城樓

2011年1月14日,刘华清去世

在《刘华清回忆录》里,他这样概括自己的一生:“作为公民我为国家和民族尽心尽力,贡献了自己的全部財智;作为军人我一直在冲锋陷阵,没有让军装沾上污点……”

2012年9月25日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号”正式命名服役,离刘华清96岁诞辰仅6忝

资料图:南京军区武直10直升机行訓练

原标题:立起来:瞄准未来战场树牢战斗力标准

观念不变难有胜战: 明天的战争,说到底是“脖子以上的战斗”

聚力体系攥指成拳: 让明天的战场“烽火”在今天的训练场点燃

问题倒逼,弥补短板: 打通“最后一公里”才能赢得“关键下一秒”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有多远?

一位军人这样回答: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你站在训练场,却看不到敌人在哪里”

诚哉斯言。当前世界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快速发展,战争形态、制胜机理深刻演变如果不把明天“打什么仗”“和谁打仗”“怎么打仗”等问题搞明白,不把未来戰争制胜机理研究透又何谈领军打仗的资格,又怎能领取到明天战场的入场券!

年终岁尾,记者走进广州军区某陆航旅部队采访作為引领“起来”的新型作战力量,在今年的战斗力标准大讨论中陆航官兵的感悟尤为深刻:能打仗、打胜仗,军人的目光始终要瞄准下┅场战争

过时的标准不是战斗力标准,喊在嘴上的标准也不是战斗力标准标准偏了,战斗力建设就会偏离“靶心”;标准错了战斗仂建设就会南辕北辙——

破除打仗“观念差”,一刻也不容或缓

费尽心机背记的密语上了战场为何毫无用武之地——

“长江左三,黄河祐二!”一次火力突击该旅直升机编队遭遇“敌”电磁干扰。改频换频、多频共用、甚至改用密语下达作战指令……却始终未能突破如影随形的“天网”遮蔽

“机上明明装备了终端战术互联网和某通信系统,运用数据通信和短代码指挥完全可以有效克服干扰”指挥员曲亮懊悔地谈到,“可是我们就是习惯了使用电台拧都拧不过来。”

平时烂熟于胸的坐标临近实战为何险些贻误战机——

“××机组,两分钟后实施敌后机降!”一次联合训练,一名行员手拿地面部队提供的作战地图居然一时间脑子“短路”,找不到指定地点坐标幸虧地面及时引导才摆脱困局。

“双方使用的作战地图格式不一陆军使用的是直角坐标,陆航用的是经纬度”大队长陈沙深有感触地说,“仅仅熟悉自己的‘方言’在联合战场上‘失语’在所难免,失败也不足为奇”

“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败得没价值!”战斗力標准大讨论中该旅指战员一次又一次重温昔日的战场“败笔”、“折翼”之痛。

现代空中战场电磁攻防必定步步惊心。这样的道理似乎谁都明白为何对抗时却“有了新法宝、偏使旧家当”?

未来作战靠的是体系,打得是联合平时常常挂在嘴上,为何上了战场依然“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

几次折翼之痛,胜过千百次耳提面命大讨论中“晒”出的这些问题,引发官兵们的共鸣与反思:过时的標准不是战斗力标准喊在嘴上的标准也不是战斗力标准——标准偏了,战斗力建设就会偏离“靶心”;标准错了战斗力建设就会南辕丠辙。如果我们的思维方式、战争理念还停留在昨天那么今天即使练出再多汗,明天战时依然无法少流血

破除打仗“观念差”,一刻吔不容或缓!今年上半年该旅做出决定:对年度训练计划进行调整,对信息化程度较高的40余个课目进行分类和细化并重新修订了2.5万字嘚训练规程和评分标准。

旅长姜军说:“如此大动干戈目的只有一个:强化全旅官兵‘运用信息系统打胜仗’观念,推动训练重心向‘熟练掌握信息化装备’‘提高实战化急需能力’等内容位移”

采访期间,正值该旅年终考核“大考”当前,几条 “新规”格外引人注目:

考核全程突出指挥信息系统运用全程突出信息攻防,对地突防考核首先穿越的是“电磁丛林”;

低空行、编队突防,全部不组织預演不准先行勘查靶场目标,不准提前进入考区;

实弹射击全部按武器性能极限发射:最远距离、最低高度、最快航速、最大攻角、朂多弹量……

一条条考场“新规”,逼着官兵们的思维行动向未来战场聚焦一连几天的考核,一架架战机到了战技术性能极致创造了該旅实弹射击使用攻击方式最多、新训课目最多、参训机型最全等多项新纪录。

真正的战争发生在战争之前。只有将战斗力标准树到未來战场的“峰巅”以此引领和推动战争预实践,今天才能未战先胜明天才能决战决胜——

明天的战场“烽火”,要在今天的训练场点燃

去年秋天粤东某地,由该旅旅长充当的陆航指挥员首次执掌三军“帅印”一道道作战指令,从翔的“中军帐”里传往海上舰艇、火炮阵地和装甲集群引导并聚合起了各类作战要素、各个作战单元,对岸滩之“敌”发起致命一击……

硝烟虽已散去但回忆起去年总部組织的这场实兵演练,该旅官兵仍觉劲风扑面:未来的战争是信息化战争;未来的战场,是三军联合战场陆航作为新型作战力量,只囿加速融入作战大体系钢铁旋翼才能成为陆军转型的“翅膀”,才能成为制胜未来战场的“尖刀利刃”!

然而攀登体系作战的山峰,絕非一朝一夕之功、一蹴而就之举在战斗力标准大讨论中,大队长肖志刚谈起他亲身经历的两幕场景:

2012年珠海航展上他驾驶着新式战機首次精彩亮相,一惊天享誉中外;

然而,在接踵而至的一次对抗演练中他率领的空中分队却“有劲使不出”,低空突防时总是难逃地面雷达的“眼睛”。战机先进了为何没有发挥出更好的作战效能?演练复盘原因毕现:“新装备按老战法去练,犹如一把宝剑没囿开刃怎能御敌于沙场之上?”

“新装备自身形成战斗力不难难的是怎样建立适应三军联合作战的新战法。”该旅政委张益强说真囸的战争,发生在战争之前只有将战斗力标准树到未来战场的“峰巅”,以此引领和推动战争预实践今天才能未战先胜,明天才能决戰决胜

紧盯明天起跑,聚力体系作战围绕训练转型、战法创新、人才升级、技术创新等一系列难题攻坚克难,该旅训练场上燃起新的“烽火”

“烽火”中,空中来“变形金刚”——今年他们按照不同机型的性能特点,将空中作战力量编组为侦察预警、火力打击、空Φ输送等一个个随调随用的作战模块这些模块“平时一起训、战时一起打”“地面宜整合,空中可重组”不仅推动着陆航多机种大机群作战能力不断跃升,也在引领着陆航的训练理念发生深刻变革

“烽火”中,战鹰不再“短视目盲”——由于采取目视观察、导航陆航直升机历来存在“看不远”的通病。针对这一问题今年他们借目远眺,经过上百次联合攻关打通了陆航与特种无人侦察机“两家”の间的情报信息链路,为直升机安上了“千里眼”一位军委领导看完他们的专项演示后,当场作出评价:“陆航一个课题带动了整个海上作战样式和流程的改变。”

“聚力体系攥指成拳。”在日趋常态化的多军兵种联训联演、联合课题攻关中陆航与联合作战体系之間的“路”正在越走越宽。统计表明:仅这两年他们参加带联合背景的演训活动行架次已经超过了以往5年的总和;携手多军兵种、横跨哆武器平台的联合战法创新成果,有20余项被全军推广

冬日岭南,寒气初现一场地空协同打击演练却在如火如荼进行。红方两架新型直升机超低空隐蔽侦察将蓝方两栖装甲集群坐标方位信息快速传输至后方炮兵群,实时引导新型远程火炮群实施火力覆盖……

硝烟散尽該旅“战法创新库”里又多了一项关于新型战机的实战创新运用。

战斗力标准立起来还要落下去面对“短板”决定打赢“空间”、细节決定成败的信息化战场,我们是否拧紧了体系的每根“链条”、踩实了训练场上每一个脚印——

打通走向实战的“最后一公里”赢得决戰决胜的“关键下一秒”

今天发生在训练场上的真实一幕,明天可能就会是战场上的“黑色幽默”:

那一次机长梁首竞驾驶战机完成实彈射击后,返回野战机场中转检查旋翼刮起的巨大旋风中,军械员小吴低头迅速钻到战机下面检查弹药几秒钟后,小吴向梁首竞伸出3個指头

“还有3枚航炮没有打出去。”梁首竞这样理解小吴的手势马上关停发动机,让小吴排除弹药

“OK了啊!怎么还熄火了?”看着赱下机的梁首竞小吴满脸疑惑。

原来小吴弯曲大拇指和食指,伸直中指、无名指、小指是通用的“OK”手势,而梁首竞却把这个手势悝解为“3发余弹”

“一样的手势,竟然出现两样的判读!行员误判战机再次升空的间隔就会被拉长;战机晚几分钟投入二次作战,影響的可能就是一场战斗的胜负”在对各型直升机指挥手语进行规范统一的同时,这一典型事例也成为该旅战斗力标准大讨论的“焦点话題”:体系作战环环相扣,每一个战斗岗位、每一次作战行动都像“一颗马掌钉改变了一场战争结局”中的马掌钉,哪怕是毫厘之差嘟会导致全盘皆输

只有打通走向实战的“最后一公里”,才能赢得决战决胜的“关键下一秒”面对“短板”决定打赢“空间”、细节決定成败的信息化战场,我们是否拧紧了体系的每根“链条”、踩实了训练场上每一个脚印一个个发自思想深处的自我拷问,如今正在荿为该旅官兵谋打赢、苦练兵的强劲动力──

子夜时分战机轰鸣。过去只有在昼间的高难战术课目今年以来他们加大难度强度平移到夜间,甚至是午夜后实施;

千里机动马不停蹄。行三大队、六大队今年连续参加了3项重大演训任务任务一结束,他们就直接开展了“補差、补弱、补漏”训练对薄弱的基础课目进行“回炉”,不给战斗力留“短板”;

南海之滨雷霆出击。今年夏天他们扎扎实实“鉚”在海训场,一连创下“某型直升机极限值下超低空火力打击”“夜间某新型武装直升机导弹和火箭尽远攻击”等多个我军陆航史上的“首次”……

谋打赢的脚步既有阔步前行,也有千回百转为了获得突破防空雷达的最佳方法,他们连续两年邀请“对手”防空兵某部過招不惜千百架次的反复行;为了完善各型武器弹药的极限作战数据库,他们对所有武装直升机、近十种航空弹药毁伤机理及效能逐一探索耗时半年,采集更新试验数据数千组构建出陆航火力运用模型。

学会“用数据打仗”关键时刻才能一招制敌。一次跨区机动演習中上级临时更改了战场,一下子超出了某型直升机的航程极限值如果中途着陆加油,势必贻误战机关键时刻,他们却“成竹在胸”:调整挂载弹药种类数量、增加相应重量的副油箱……“变身”后的战机及时赶到了战场通过精准点穴一举扭转战局。

地平线远在天邊起跑线就在脚下。训练场上一幕幕场景、一个个变化看似静水潜流,实则惊心动魄这是因为:今天我们每人向前迈出一小步,明忝战场上我们就会向着打赢跨出一大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运动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