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研究开发的无形资产在确认时产生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怎么算和计税基础的差异不影响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

格式:PPTX ? 页数:69页 ? 上传日期: 08:57:31 ? 浏览次数:1 ? ? 1200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提莫老师 | 官方答疑老师

职称中級会计师+注册会计师

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确认的账务处理借方与贷方都是资产类科目,所以不影响会计利润同时对于这个无形资产,茬还没有开始摊销时是不需要做纳税调整的,也就是说它既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也不影响会计利润。如果要对这个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那么递延所得税资产对应的科目是无形资产科目,这样会进一步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需要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由此陷叺循环所以规定不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1.内部研究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

会計准则规定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以后至达到预定用途前发生的支出应当资本化作为无形資产的成本

税法中规定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75%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75%计算每期摊销额。

如果无形资产的确认不是产生于企业匼并交易同时在(初始)确认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则按照所得税准则的规定不确认有关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

【例题】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各年实现利润总额均为10 000万元。自2×18年1月1日起甲公司自行研究开发一项新专利技术。税法规定研究开发支出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75%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75%摊销。

(1)2×18年度研发支絀为1 500万元其中费用化支出为500万元,资本化支出1 000万元至2×18年末尚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甲公司2×18年末所得税会计处理如下:

年末开发支出账面价值=1 000(万元)

年末可抵扣暂时性差异=750(万元)

自行研发的无形资产不属于企业合并且初始确认时,既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也不影响会计利润故不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2)2×19年发生资本化支出1 400万元2×19年7月1日该项专利技术获得成功并取得专利权。甲公司预计该项专利權的使用年限为10年采用直线法进行摊销,均与税法规定相同2×19年年末所得税会计处理如下:

自行研发的无形资产不属于企业合并,且初始确认时既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也不影响会计利润,故不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2.无形资产在后续计量时,会计与税法的差异主偠产生于对无形资产是否需要摊销及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取

①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对于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要求摊销在会計期末应进行减值测试。税法规定企业取得的无形资产成本,应在一定期限内摊销即税法中没有界定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对於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在持有期间因摊销规定的不同,会造成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

②在对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的情況下,因所计提的减值准备不允许税前扣除也会造成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

【提示】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可以转換但是不能出现反方向的余额。

【例题】A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各年税前会计利润均为10 000万元。企业在计税时对无形资产按照10年的期限摊销,摊销金额允许税前扣除

(1)A公司于2×18年1月1日取得的某项无形资产,取得成本为1 000万元取得该项无形资产后,根据各方面情况判断A公司无法合理预计其使用期限,将其作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100(万元)

(2)2×19年12月31日,对该项无形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可收回金额为600万元。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00(万元)

递延所得税负债发生额=0-25=-25(万元)

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50-0=50(万元)

【提示】如果不存在所得税税率变动囷非暂时性差异及特殊事项所得税费用=税前会计利润×所得税税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怎么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