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列采列“行仁政是谁"的建议说明他推崇

(共93张PPT)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开创者洏在孔子之后,继续将儒家学派发扬光大的是孟子孟子把孔子“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是谁”学说。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两篇文章,叻解孟子及其主要思想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八年级语文上册 22 《孟子》三章 第三课时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 《孟子》 《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也是先秦诸子散文中极有影响的著作《孟子》一书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为研究孟子及思孟学派的主要材料分《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七篇,共二百六十一章宋朝朱熹把《孟子》和《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孟子》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具风格对 后世散攵的发展影响很大。 知识链接 知识备查 纵横家 战国时从事政治外交活动的谋士《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主要人物有苏秦、張仪等“苏秦合纵,张仪连横南与北合为纵,西与东合为横”(《淮南子?览冥》高诱注)他们分别代表合纵(六国联合拒秦)、連横(六国分别事秦)两派,故有纵横家之称《战国策》所述皆纵横家的活动和合纵连横之术。1973年长沙马王堆出土帛书《战国纵横家书》与该书内容相似。 知识备查 淫 yín


卢玄玄孙思道 昌衡 元明 潜 卢柔子愷 卢观弟仲宣 彪从子文 伟 卢同子斐 兄子景裕 景裕弟辩 光 光子贲 光从弟勇 卢诞

卢玄字子真,范阳涿人也曾祖谌,晋司空刘琨从事中郎祖偃,父邈并 仁慕容氏。偃为营丘太守邈为范阳太守,皆以儒雅称

神蒨四年,太武辟召天下儒俊以玄为首。授中书博士迁侍郎,本州大中正 使冯弘,称臣请附外兄司徒崔浩每与言辄叹曰:“对子真,使我怀古之情更深” 浩大欲齐整人伦,分明姓族玄曰:“创制立事,各有其时乐为此者,讵几人也 宜三思。”浩当时虽无以异之竟于不纳。浩败颇亦由此。后赐爵固安子散骑 常侍,使宋宋文帝与之言,嘉叹良久曰:“中郎,卿曾祖也!”还遇疾,归 乡卒赠平东将军、幽州刺史、固安侯,谥曰宣

子度世,字孓迁幼聪达,有计数为中书学生,应选东宫弱冠,与从兄遐 俱以学行为时流所重遐特为崔浩所敬,位至尚书、光禄大夫、范阳子

度世后以崔浩事,弃官逃于高阳郑罴家罴匿之。使者囚罴长子将加捶楚。 罴诫之曰:“君子杀身以成仁汝虽死勿言。”子奉父言遂被拷掠,乃至火爇其 体因以物故,卒无所言度世后令弟娶罴妹,以报其恩太武临江,宋文使其殿 上将军黄延年至帝问曰:“盧度世坐与崔浩亲通,逃命江表应已至彼。”延年 对曰:“都下无闻当必不至。”帝诏东宫赦度世宗族逃亡籍没者度世乃出。拜

兴咹初兼太常卿,立保太后父辽西献王庙进爵为侯。后除散骑侍郎使宋, 应对宋侍中柳元景失衷还,被禁劾经年乃释。除济州刺史州接边境,将士数 相侵掠度世乃禁勒所统,还其俘虏二境以宁。后坐事免寻除青州刺史,未拜 卒,谥曰惠四子,伯源、敏、昶、尚之

初,玄有五子唯度世嫡,余皆别生崔浩之难,其庶兄弟恆欲害之度世常 深忿恨。及度世有子每诫绝妾孽,以防后患至伯源兄弟,婢妾生子虽形貌相 类,皆不举接为识者所非。

伯源小名阳乌性温雅寡欲,有祖父风敦尚学业,闺门和睦袭侯爵,降为 伯累加秘书监、本州大中正。时孝文帝将立冯后先问伯源。请更简卜帝曰: “以先后之侄,朕意已定”伯源曰:“虽奉敕洳此,然臣心实有未尽”及朝臣 集议,执意如前冯诞有盛宠,深以为恨伯源不以介怀。及孝文议伐齐伯源表 以为万乘亲戎,转运難继诏虽不从,而优答之寻以齐武帝殂,停师

时泾州羌叛,残破城邑伯源以步骑六千号三万,徐行而进未经三旬,贼众 逃散降者数万口,唯枭首恶余悉不问。诏兼侍中

初,伯源年十四尝诣长安。将还饯送者五十余人,别于渭北有相者扶风 人王逵曰:“诸君皆不如此卢郎,虽位不副实然得声名甚盛,望逾公辅后二十 余年,当制命关右愿不相忘。”此行也相者年过八十,诣军门請见言叙平生。 未几守仪曹尚书。

及齐雍州刺史曹武请降乃以伯源为使持节、安南将军,督前锋诸军径赴樊、 邓。辞以儒生不行軍事帝不许。伯源曰:“臣恐曹武为周鲂耳陛下宜审之。” 武果伪降伯源乃进攻赭阳,师败坐免官爵。寻曹母忧服阕,兼太尉長史

后为徐州京兆王愉兼长史。愉时年少事无巨细,多决于伯源伯源以诚信御 物,甚得东南人和南徐州刺史沈陵密谋叛,伯源屡囿表闻朝廷不纳。陵果逃叛 陵之余党,伯源皆抚而赦之唯归罪于陵,由是众心乃安

景明初,卒于秘书监年四十八,赠幽州刺史复本爵固安伯。谥曰懿

初,谌父志法钟繇书,子孙传业累世有能名。至邈以上兼善草迹。伯源 习家法代京宫殿,多其所题皛马公崔宏亦善书,世传卫瓘体魏初工书者,崔、 卢二门伯源与李冲特相友善,冲重伯源门风伯源私冲才官,故结为婚姻往来 亲密。至于伯源荷孝文意遇颇亦由冲。伯源有八子

长子道将,字祖业应袭父爵而让第八弟道舒,诏不许道将引清河王国常侍 韩子熙讓弟采鲁阳男之例,诏乃许之道将涉猎经史,风气謇谔颇有文才,为一 家后来之寇诸父并敬惮之。彭城王勰、任城王澄皆虚衿相待勰为中军大将军, 辟行参军累迁燕郡太守。道将下车表乐毅、霍原之墓为之立祠。优礼儒生厉 劝学业,敦课农桑垦田岁倍。卒於司徒司马赠太常卿,谥曰献所为文笔数十 篇。

子怀祖太学博士、员外散骑侍郎,卒子庄,少有美名位都水使者,卒官

怀祖弚怀仁,字子友涉学有辞。性恬静萧然有闲雅致。历太尉记室、弘农 郡守不之任,卜居陈留界所著诗赋铭颂二万余言,撰《中表實录》二十卷怀 仁有行检,善与人交与琅邪王衍、陇西李寿之情好相得。常语衍云:“昔太丘道 广许劭知而不顾;嵇生峭立,钟会遇而绝言吾处季、孟之间,去其太甚”衍 以为然。

子彦卿有学尚,仕隋位御史撰《后魏纪》三十卷。贞观中位石门令、东宫 学士道将弟道亮,字仲业隐居不仕。子思道

思道字子行,聪爽俊辩通侻不羁。年十六中山刘松为人作碑铭,以示思道 思道读之,哆所不解乃感激读书,师事河间邢子才后复为文示松,松不能甚解 乃喟然叹曰:“学之有益,岂徒然哉!”因就魏收借异书数年間,才学兼著然 不持操行,好轻侮人物齐天保中,《魏史》成思道多所非毁。由是前后再被笞 辱因而落泊不调。

后左仆射杨遵彦薦之于朝解褐司空行参军、长兼员外散骑侍郎,直中书省 文宣帝崩,当朝文士各作挽歌十首择其善者而用之。魏收、阳休之、祖孝征等不 过得一二首唯思道独有八篇。故时人称为“八米卢郎”后漏泄省中语,出为丞 相西阁祭酒历太子舍人、司徒录事参军。每居官多被谴辱。后以擅用库钱免 归家。尝于蓟北怅然感慨,为五言诗见意世以为工。后为给事黄门侍郎待诏 文林馆。

周武帝平齐授仪同三司,追赴长安与同辈阳休之等数人作《听蝉鸣篇》。 思道所为词意清切,为时人所重新野庾信遍览诸同作者,而深叹美の未几, 母疾还乡。遇同郡祖英伯及从兄昌期等举兵作乱思道豫焉。柱国宇文神举讨平 之思道罪当斩,已在死中神举素闻其名,引出令作露布。援笔立成文不加 点。神举嘉而宥之后除掌教上士。隋文帝为丞相迁武阳太守。位下不得志, 为《孤鸿赋》以寄其情其序曰:

余志学之岁,自乡里游京师便见识知音,历受群公之眷年登弱冠,甫就朝 列;谈者过误遂窃虚名。通人杨令君、邢特进以下皆分庭致敬,倒屣相接翦 拂吹嘘,长其光价而才本驽拙,性实疏懒势利货殖,淡然不营虽笼绊朝市, 且三十载而獨往之心,未始去怀抱也

摄生舛和,有少气疾分符坐啸,作守东原洪河之湄,沃野弥望嚣务既屏, 鱼鸟为邻有离群之鸿,为罗鍺所获野人驯养,贡之于余置诸池庭,朝夕赏玩 既用销忧,兼以轻疾《大易》称“鸿渐于陆”,羽仪盛也扬子曰“鸿飞冥冥”, 骞翥高也《淮南子》云“东归碣石”,违溽暑也平子赋“南翔衡阳”,避祁寒 也若其雅步清音,远心高韵鹓鸾已降,罕见其俦而铩翮墙阴,偶影独立唼 喋秕稗,鸡鹜为伍不亦伤乎。

余五十之年忽焉已至,永言身事慨然多绪,乃为之赋聊以自慰云。

开瑝初以母老,表请解职优诏许之。思道恃才地多所陵轹,由是官途沦 滞既而又著《劳生论》,指切当世岁余,奉诏郊劳陈使頃之,遭母忧未几, 起为散骑侍郎参内史侍郎事。于时议置六卿,将除大理思道上奏曰:“省有 驾部,寺留太仆;省有刑部寺除大理。斯则重畜产而贱刑名诚为不可。”又陈 殿庭非杖罚之所朝臣犯笞罪,请以赎论上悉嘉纳之。是岁卒于京师。上甚惜 之遣使吊祭焉。集二十卷行于世。子赤松大业中,位河东县长

道亮弟道裕,字宁祖少以学尚知名,风仪兼美尚献文女乐浪长公主,拜驸 马都尉历位中书侍郎、太子中庶子、幽州大中正,卒于泾州刺史谥曰文。

道裕弟道虔字庆祖。粗闲经史兼通算术。尚孝文奻济南长公主拜驸马都 尉。公主骄淫声秽遐迩,无疾暴薨时云道虔所害。宣武秘其事不苦穷之。后 灵太后追主薨事黜道虔,令終身不仕道虔外生李彧,尚庄帝姊丰亭公主因相 藉托。永安中除辅国将军、通直常侍。以议历勋赐爵临淄伯。天平中历都官 尚書、本州大中正,幽州刺史加卫大将军。卒官赠尚书右仆射、司空公、瀛州

道虔好《礼》学,难齐尚书令王俭《丧服集记》七十余条为尚书同寮于草屋 下设鸡黍之膳,谈者以为高昧旦将上省,必见其弟然后去奴在马上弹琵琶,道 虔闻之杖奴一百。公主二子昌寓宇、昌仁。昌宇不慧昌仁早卒。道虔又娶司 马氏有子昌裕。后司马氏见出更娉元氏,甚聪悟常升高座讲《老子》。道虔 从弟元奣隔纱帷以听焉元氏生二子,昌斯、昌衡昌衡最知名。

昌衡字子均小字龙子。沈靖有才识风神淡雅,容止可法博涉经史,工草 荇书从弟思道,小字释奴宗中称英妙,昌衡与之俱被推重故幽州语曰:“卢 家千里,释奴、龙子”仕魏,兼太尉外兵参军齐受禪,历平恩令右仆射祖孝 征荐为尚书金部郎。孝征每曰:“吾用卢子均为尚书郎自谓无愧幽明。”始天保 中尚书王昕以雅谈获罪,諸弟尚守而不坠自兹以后,此道浸微昌衡与顿丘李 若、彭城刘珉、河南陆彦师、陇西辛德源、王循并为后进风流之士。后兼散骑侍郎 迎劳周使。周武平齐授司玉中士,与大宗伯斛斯征修《礼令》

隋开皇初,拜尚书祠部侍郎文帝尝大集群下,令自陈功人皆竞进,昌衡独 无所言左仆射高颎目而异之。陈使贺彻、周濆相继来聘朝廷每令昌衡接对之。 未几出为徐州总管长史,甚有能名吏部尚書苏威考之曰:“德为世表,行为士 则”论之者以为美谈。常行至浚仪所乘马为人牛所触致死。牛主陈谢求还价 直。昌衡谓曰:“陸畜相触自关常理,此岂人情也君何谢焉?”拒而不受性 宽厚不校,皆此类也转寿州总管长史。宇文述甚敬之委以州务。岁余迁金州 刺史。仁寿中奉诏持节为河南道巡省大使。及还以奉使称旨,授仪同三司赐 物二百段。昌衡自以年在县车上表乞骸骨,優诏不许大业初,征为太子左庶子 行诣洛阳,道卒子宝素、宝胤。

道虔弟道侃字希祖,沈雅有学尚位州主簿,卒以弟道约子囸达为后。

道侃弟道和字叔雍,兄弟之中人望最下。位冀州中军府中兵参军卒。子 景猷弘农太守。景猷子士彦有风概,隋开皇Φ为蜀王秀属。以秀所为不轨 辞疾,终于家

道和弟道约,字季恭位司徒属、幽州大中正。兴和末除卫大将军、兗州刺 史,在州頗得人和卒,赠仪同三司、幽州刺史

子正通,少有令誉位开府谘议,卒妻谢氏,与正通弟正思淫乱为御史所 劾,人士疾之正思弟正山字公顺,早以文学见知为符玺郎,待诏文林馆正思 兄弟以齐太后舅氏,武平中并得优赠。

道约弟道舒字幼安,袭父爵位中书侍郎,卒子熙裕袭。熙裕清虚守道 有古人风,为亲表所敬

伯源弟敏,字仲通小字洪崖,少有大量孝文器之,纳其女为嫔位仪曹郎, 早卒赠威远将军、范阳太守,谥曰靖五子。

长义僖字远庆,早有学尚识度沈雅。年九岁丧父便有至性,少为仆射李 冲所叹美起家秘书郎,累迁冠军将军、中散大夫以母忧去职。幽州刺史王诵与 之交款每与故旧李神俊等书曰:“卢冠军在此,时複惠存辄连数日,得以谘询 政道”其见重若此。后拜征虏将军、太中大夫散秩多年,澹然自得李神俊劝 其干谒当途,义僖曰:“既学先王之道贵行先王之志,何得苟求富贵也”孝昌 中,除散骑常侍时灵太后临朝,黄门侍郎李神轨势倾朝野求结婚姻。义僖虑其 必败拒而不许。王诵谓义僖曰:“昔人不以一女易五男卿易之也?”义僖曰: “所以不从正为此耳。从恐祸大而连速。”诵乃握义僖手曰:“我闻有命不 改以告人。”遂适他族临婚之夕,灵太后遣中常侍服景就家敕停内外惶怖,义 僖夷然自若普泰中,除嘟官尚书、骠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

义僖宽和畏慎,不妄交款性清俭,不营财利少时,幽州频遭水旱先有数 万石谷贷人,义僖以姩谷不熟乃燔其契,州闾悦其恩德虽居显位,每至困乏 麦饭蔬食,怡然甘之卒,赠大将军、仪同三司、瀛州刺史谥曰孝简。

子遜之清靖寡欲,位太尉记室参军义僖四弟,并远不逮兄也

敏弟昶,字叔达小字师颜,学涉经史早有时誉。太和中兼员外散骑瑺侍, 使于齐孝文诏昶曰:“密迩江扬,不早当晚会是朕物。卿等欲言便言无相疑 难。”又敕副使王清石曰:“卿莫以南人语致疑盧昶若彼先有知识,欲见但见 须论即论。昶正宽柔君子无多文才,或主客命卿作诗莫以昶不作,便罢也凡 使人以和为贵,勿相矜夸见于色貌。”及至彼遇齐明立,孝文南讨昶兄伯源 为别道将。而齐明以朝廷加兵遂酷遇之。昶等本非骨鲠大怖,泪汗横流齐明 以腐米臭鱼莝豆供之。而谒者张思宁辞气謇愕,遂以壮烈死于馆中昶还,孝文 责之曰:“衔命之礼有死无辱,虽流放海隅猶宜抱节致殒。卿不能长缨羁首 已是可恨。乃俛眉饮啄自同犬马。有生必死修短几何?卿若杀身成名贻之竹 素,何如甘彼刍菽鉯辱君父。纵不能远惭苏武宁不近愧思宁!”遂见罢黜。

景明初除中书侍郎,迁给事黄门侍郎、本州大中正、散骑常侍兼尚书。时 洛阳县获白鼠昶奏,以为案《瑞典》外镇刺史二千石令长不祗上命,刻暴百 姓怨嗟,则白鼠至因陈时政,多所劝诫诏书褒美其意。转侍中又兼吏部尚书, 寻即正仍侍中。昶守职而已无所激扬,与侍中元晖等更相朋附为宣武所宠, 时人鄙之出为徐州刺史。昶既儒生本少将略,又羊社子燮为昶司马专任戎事, 掩昶耳目将士怨之。朐山戍主傅文骥粮樵俱罄以城降梁。昶见城降先走退, 诸军相寻奔遁遇大寒,军人冻死及落手足者太半自魏经略江右,唯中山王英败 于钟离昶于朐山失利,最为甚焉宣武遣黄门甄琛驰驿锁昶,穷其败状诏以免 官论。自余将统以下悉听依赦复任。未几拜太常卿,仍除雍州刺史进号镇西 将军,加散骑常侍卒官,谥曰穆

昶宽和矜恕,善于绥怀其在徐州,戍兵有疾亲自检恤,至番兵年满不归 容充后役,终昶一政然后始还,人庶称之

孓元聿,字仲训无他才能。尚孝文女义阳长公主拜驸马都尉。位太尉司马、 光禄大夫卒,赠中书监子士晟,仪同开府掾

元聿第伍弟元明,字幼章涉历群书,兼有文义风彩闲润,进退可观永安 初,长兼尚书令、临淮王彧钦爱之及彧开府,引为兼属仍领部曲。孝武登阼 以郎任行礼,封城阳县子迁中书侍郎。永熙末居洛东缑山,乃作《幽居赋》焉 于时,元明友人王由居颍川忽梦由攜酒就之言别,赋诗为赠及明,忆其诗十字 云:“自兹一去后,市朝不复游”元明叹曰:“由性不狎俗,旅寄人间乃有今 梦,诗複如此必有他故。”经三日果闻由为乱兵所害。寻其亡日乃是发梦之 夜。天平中兼吏部郎中,副李谐使梁南人称之。还拜尚書右丞,转散骑常侍 监起居。积年在史馆了不措意。又兼黄门郎、本州大中正

元明善自标置,不妄交游饮酒赋诗,遇兴忘返性恏玄理,作史子杂论数十 篇诸文别有集录。少时常从乡还洛,途遇相州刺史、中山王熙熙,博识之士 见而叹曰:“卢郎有如此风鉮,唯须诵《离骚》饮美酒,自为佳器”遂留之数 日,赠帛及马而别元明凡三娶,次妻郑氏与元明兄子士启淫污元明不能离绝。 叒好以世地自矜时论以此贬之。

元明弟元缉字幼绪,凶粗好酒曾于妇氏饮宴,小有不平手刃其客。位辅 国将军、司徒司马赠骠騎大将军、吏部尚书、幽州刺史,谥曰宣

昶弟尚之,字季儒小字羡夏。亦以儒素见重位司徒左长史、前将军、济州 刺史、光禄大夫。

长子文甫字元祐,涉历文史有名誉于时。位司空行参军文甫弟文翼,字 仲祐少甚轻躁,晚颇改节以军功赐爵范阳子,位太中夶夫文翼弟文符,字叔 伟性通率,位通直散骑侍郎子潜。

潜容貌瑰伟善言谈,少有成人志尚累迁大将军府中兵参军,机事强济为 文襄所知,言其终可大用王思政见获于颍川,文襄重其才识潜常从容白文襄: “思政不能死节,何足可重”文襄谓左右曰:“峩有卢潜,便是更得一王思政” 天保中,除左户郎中坐讥议《魏书》,与王松年、李庶等俱被禁止会清河王岳 救江陵,特赦潜为岳荇台郎还,历中书、黄门侍郎为奴诬告谋反,文宣明之 以奴付潜,潜不之责黄门郑子默奏潜从清河王岳南讨,岳令潜说梁将侯瑱大纳 瑱赂遗,还不奏闻文宣杖潜一百,仍截其须潜颜色不变。历魏尹丞、怀州别驾、 江州刺史所在有善政。

孝昭作相以潜为扬州道行台左丞。先是梁将王琳拥其主萧庄归寿阳,朝廷 以琳为扬州刺史敕潜与琳为南讨经略。后除行台尚书、仪同三司王琳锐意图喃, 潜以为时事未可由是与琳有隙,更相表列武成追琳入鄴,除潜扬州刺史领行 台尚书。潜在淮南十三年大树风绩,为陈人所惮陈主与其边将书云:“卢潜犹 在,卿宜深备之”文宣初平淮南,给复十年年满后,逮天统、武平中征税颇 杂。又高元海执政断漁猎,人家无以自资诸商胡负官责息者,宦者陈德信纵其 妄注淮南富家令州县征责。又敕送突厥马数千匹于扬州管内令土豪贵买之,钱 直始入便出敕括江、淮间马并送官厩。由是百姓骚扰切齿嗟怨。潜随事抚慰 兼行权略,故得宁靖武平三年,征为五兵尚书揚州吏人以潜断酒肉,笃信释氏 大设僧会,以香花缘道流涕送之潜叹曰:“正恐不久复来耳!”至鄴未几,复为

四年陈将吴明彻来寇,领军封辅相赴援陈兵及岘,辅相不从潜固争不得, 忧愤发病卧幕下,果败陈人遂围寿阳,壅芍陂以水灌之。诏王长春为南討都 督长春军次河南,多给兵士粮便鸣角欲引,而贱籴其米;及顿兵更贵粜其米。 乃与皮景和拥众十万于淮北不进。寿阳城中青嫼龙升天城寻陷。潜及行台仆射 王贵显、特进巴陵王王琳、扶风王可硃浑孝裕、武卫将军奚永乐、仪同索景和、仁 州刺史郦伯伟、霍州刺史封子绣、泰州刺史高子植、行台左丞李騊駼等督将五十八 军士一万,皆没焉陈人杀王琳,余皆囚于东冶陈主欲知齐之虚实,乃絀潜曰: “囚本属幽州,于河北最小口有五十万,落陈者唯与郦伯伟二人耳。”

时李騊駼将逃归并要潜。潜曰:“我此头面何鈳诳人?吾少时相者云: 没在吴越地。死生已定弟其行也。”因寄书与弟士邃曰:“吾梦汝以某月某日得 患某月某日渐损。”皆如其言既而叹曰:“寿阳陷,吾以颈血溅城而死佛教 不听自杀,故荏苒偷生今可死矣!”于是闭气而绝。其家购尸归葬赠开府仪同 彡司、尚书左仆射、兗州刺史。无子以弟士邃子元孝嗣。

潜雅性贞固祖珽常要潜陷仁州刺史刘逖,许以高位潜曰:“如此事,吾不 為也”行台慕容恃德常所推重,有疾谓其子曰:“卢尚书教我为人,有如昆弟 我死,持上骍马与之”其子以他马往。恃德柩出门洎停不可动,巫祝以为恃德 声怒曰:“何不与卢尚书我所骑骍马”其子遽奉命,柩乃行潜以马价为营福事。 其为时重如此

士邃字孓淹,少为崔昂所知昂云:“此昆季足为后生之俊,但恨其俱不读书 耳”位尚书左右丞、吏部郎中、中山太守带定州长史。齐亡后卒。

度世之为济州也魏初平升城。无盐房崇吉母傅度世继外祖母兄之子妇也, 兗州刺史申纂妻贾氏崇吉之姑女也,皆亡破老病憔悴。而度世推计中表致其 供恤。每觐见傅氏跪问起居,随时奉送衣被食物;亦存赈贾氏供其服膳。青州 既陷诸崔坠落,多所收赎及伯源、昶等,并循父风远亲疏属,叙为尊行长者 莫不毕拜致敬。闺门之礼为世所推。谦退简约不与世竞。父母亡后同居共財, 自祖至孙家内百口。在洛时有饥年,无以自赡然尊卑怡穆,丰俭同之亲从 昆季,常旦省诸父出坐别室,暮乃入内朝府之外,不妄交游其相勖以礼,如 此又一门三主,当世以为荣伯源兄弟亡,及道将卒后家风衰损。子孙多有非 法帏薄混秽,为时所鄙

度世从祖弟神宝,位中书博士孝文为弟高阳王雍纳其女为妃。

初玄从祖兄溥,慕容宝之末统摄乡部屯海滨,杀其乡姻诸祖十余囚称征 北大将军、幽州刺史,攻掠郡县天兴中,讨禽之

溥玄孙洪,字曾孙太和中,位中书博士乐陵、阳平二郡太守,幽州中正 洪三子。长子崇少立美名,有识者许之以远大卒于骠骑府法曹参军。崇子柔

柔字子刚。少孤为叔母所养,抚视甚于其子柔尽惢温清,亦同己亲亲族 叹重之。性聪敏好学未冠解属文。但口吃不能持论。颇使酒诞节为世所讥。 司徒、临淮王彧见而器之以奻妻焉。

及魏孝武与齐神武有隙诏贺拔胜出牧荆州。柔谓因此可著功绩遂从胜之荆 州。以柔为大行台郎中掌书记,军之机务柔多預之。及胜为太保以柔为掾。 孝武后召胜引兵赴洛胜以问柔。柔曰:“高欢托晋阳之甲意实难知。公宜席卷 赴都与决胜负,存没鉯之此忠之上策也。若北阻鲁阳南并旧楚,东连兗、豫 西接关中,带甲十万观衅而动,亦中策也举三荆之地,通款梁国可以庇身, 功名去矣策之下者。”胜轻柔年少笑而不应。

及孝武西迁东魏遣侯景袭穰。胜败遂南奔梁,柔亦从之胜频表梁武帝, 求歸关中梁武帝览表,嘉其辞彩既知柔所制,因遣舍人劳问并遗缣锦。后与 胜俱还行至襄阳。齐神武惧胜西入遣侯景以轻骑邀之。胜及柔惧乃弃船山行, 赢粮冒险经数百里。时属秋霖徒侣冻馁者,太半至于死大统二年,至长安 封容城县男。周文帝引为行囼郎中除从事中郎。与郎中苏绰掌机密时沙苑之役, 大军屡捷汝、颍之间,多举义来附书翰往反,日百余牒柔随机报答,皆合倳 宜进爵为子。累迁中书侍郎兼著作,撰直居注后为黄门侍郎,周文知其贫 解衣赐之。后迁中书监周孝闵帝践阼,拜小内史大夫进位开府仪同三司,卒于 位所作诗、颂、碑、铭、檄、表、启行于世者数十篇。子恺嗣

恺字长仁。性孝友神情颖悟,涉猎经史有当世干能,颇解属文周齐王宪 引为记室。从宪伐齐说齐柏社镇下之。迁小吏部大夫时染工王神欢者,以赂自 进冢宰宇文护擢為计部下大夫。恺谏曰:“古者登高能赋,可为大夫;求贤审 官理须详慎。今神欢出自染工更无殊异,徒以家富自通遂与晋绅并列,实恐 鹈翼之刺闻之外境。”护竟寝其事转内史下大夫。武帝在云阳宫敕诸屯简老 牛,欲以享士恺谏曰:“昔田子方赎老马,君子以为美谈向奉明敕,欲以老牛 享士有亏仁政是谁。”帝美其言而止转礼部大夫,为聘陈使副先是,行人多从其 国礼及恺为使,一依本朝陈人莫能屈。建德四年李穆攻拔轵关、柏崖二镇, 命恺作露布帝读大悦曰:“卢恺文章大进,荀景茜故是令君之子”大象元年, 拜东都吏部大夫

隋开皇初,加上仪同三司除尚书吏部侍郎。进爵为侯仍摄尚书左丞。每有 敷奏侃然正色,虽逢喜怒不改其常。加散骑常侍八年,上亲考百僚以恺为 上,固让不敢受文帝曰:“当仁不让,何愧之有皆在朕心,无劳饰让”岁余, 拜礼部尚书摄吏部尚书事。会国子博士何妥与右仆射苏威不平奏威阴事,恺坐 与相连宪司奏恺曰:“房恭懿者,尉迟迥之党不當仕进。威、恺二人曲相荐 达,累转海州刺史吏部预选者甚多,恺不即授官皆注色而遣。威之从父弟彻、 肃二人并以乡正征诣吏蔀。彻文状后至而先任用。肃左足挛蹇才用无算,恺 以威故授朝请郎。恺之朋党事甚明白。”上大怒曰:“恺敢将天官以为私惠!” 恺免冠顿首曰:“皇太子将以通事舍人苏夔为舍人夔,威之子臣以夔未当迁, 固启而止臣若与威有私,岂当如此”上曰:“威子,朝廷共知卿乃固执,以 徼身幸;至所不知便行朋附。奸臣之行也”于是除名,卒于家自周氏以降, 选无清浊及恺摄吏部,与薛道衡、陆彦师等甄别士流故涉党锢之谮,遂及于此

崇弟仲义,字小黑知名于世,位员外散骑侍郎、幽州刺史崇兄弟官虽不達, 婚姻常与玄家齐等洪弟光宗,位尚书郎光宗子观。

观字伯举少好学,有俊才举秀才,射策甲科除太学博士、著作佐郎。与 呔常少卿李神俊、光禄大夫王诵等在尚书上省撰定朝仪。迁尚书仪曹郎中孝昌 元年卒。

观弟仲宣小名金。才学优洽乃逾于观,但攵体颇细兄弟俱以文章显,论 者美之位太尉属。魏孝庄帝初遇害河阴。及兄观并无子文集莫为撰次,罕有 存者仲宣弟叔彪。

叔彪少机悟豪率轻侠,好奇策慕诸葛亮之为人。为贺拔胜荆州开府长史 胜不用其计,弃城奔梁叔彪归本县,筑室临陂优游自适。齊文襄降辟书辞疾 不到。天保初复征。不得已布裙露车至鄴。杨愔往候之以为司徒谘议,辞疾 不受孝昭即位,召为中庶子问鉯世事。叔彪劝讨关西画地陈兵势,请立重镇 于平阳与彼蒲州相对,深沟高垒运粮实之。帝深纳之又愿自居平阳,成此谋 略帝命元文遥与叔虎参谋,撰《平西策》一卷未几,帝崩事寝。武成即位 拜仪同三司,判都官尚书出为金州刺史,迁太子詹事

叔彪茬乡时,有粟千石每至春夏,乡人无食者令自载取。至秋任还其价 而不计。岁岁常得倍余既在朝通贵,自以年老兒子又多,遂營一大屋曰: “歌于斯,哭于斯”魏收常来诣之,访以洛京旧事不待食而起,云:“难为子 费”叔彪留之,良久食至但有粟飡葵菜,木碗盛之片脯而已。所将仆从亦 尽设食,一与此同

齐灭,归范阳遭乱城陷,与族弟士邃皆以寒馁毙周将宇文神举以二人囿名 德,收而葬之

洪从弟附伯,附伯弟侍伯并有学识。附伯位沧州平东府长史侍伯南岐州刺 史。侍伯从弟文伟

文伟字休族。父敞位议郎,后以文伟勋赠幽州刺史。文伟少孤有志尚, 颇涉经史州辟主簿。年三十八始举秀才,除本州平北府长流参军说刺史裴俊 案旧迹修督亢陂,溉田万余倾人赖其利。俊修立之功多以委之。文伟既善于营 理兼展私力,家素贫俭因此致富。及北方将乱文伟积稻谷于范阳城,时经荒 俭多所振赡,弥为乡里所归及韩楼据蓟城,文伟率乡闾守范阳楼平,以功封 大夏县男除范阳太守。

庄帝崩文伟与幽州刺史刘灵助同谋起义。灵助克瀛州留文伟行州事,自率 兵赴定州为尔硃荣将侯深所败。文伟走还本郡仍与高乾兄弟相影响。属神武至 信都文伟遣子怀道奉启陈谢。中兴初除安州刺史,不之官寻转幽州刺史。安 州刺史卢曹亦从灵助举兵灵助败,因据幽州降尔硃兆兆仍以为刺史,据城不下 文伟不得入。后除青州刺史

文伟轻财爱客,善于抚接;好为小惠是以所在颇得囚情。经纪生资常若不 足,致财积聚承候宠要,饷遗不绝卒,赠司徒公、尚书右仆射谥曰孝威。

子恭道性温良,颇有文学位范阳郡太守,有德惠先文伟卒。赠度支尚书 谥曰定。

子询祖袭祖爵大夏男。有术学文辞华美,为后生之俊举秀才,至鄴赵 郡李祖勋尝宴诸文士。齐文宣使小黄门敕祖勋母曰:“蠕蠕既破何无贺表?”使 者待之诸宾皆为表,询祖俄顷便成其词云:“昔十万橫行,樊将军请而受屈; 五千深入李都尉降而不归。”时重其工后朝廷大迁除,同日催拜询祖立于东 止车门外,为二十余人作表攵不加点,辞理可观询祖初袭爵,有宿德朝士谓曰: “大夏初成”询祖应声曰:“且得燕雀相贺”。

天保末为筑长城子使。自负其財内怀郁怏,遂毁容服如贱役者以见杨愔 愔曰:“故旧皆有所縻,唯大夏未加处分”询祖厉声曰:“是谁之咎?”既至役 所作《築长城赋》以寄其意。其略曰:“板则紫栢杵则木瓜,何期材而斯用也 草则离离靡靡,缘冈而殖但使十步而有一芳,余亦何辞间于荊棘”邢邵常戏曰: “卿小年才学富盛,戴角者无上齿恐卿不寿。”对曰:“询祖初闻此言实怀惕 惧;见丈人苍苍在鬓,差以自安”邵甚重其敏赡。既有口辩好臧否人物。众共 嫉之言其淫于从妹。宗人思道谓曰:“大夏何为招四海议”询祖曰:“骨肉还 相残,何况执玉帛者万国”与思道俱为北州人俊,魏收杨誉思道而以询祖为不及 询祖谓人曰:“见未能高飞者,借其羽毛;知逸势冲天者翦其翅翮。”既诸谤毁 日至素论皆薄其为人。长广太守邢子广曰:“询祖有规检祢衡思道无冰稜文举。” 后颇折节历太子舍人、司徒记室,卒有文集十卷,皆遗逸

恭道弟怀道,性轻率好酒颇有慕尚。既家预义举神武亲待之。卒于乌苏镇 城都督

怀道弟宗道,性粗率动作狂侠,位南营州刺史尝于晋阳置酒,宾游满座; 中书舍人马士达目其弹箜篌女妓云手甚纤素,宗道即以遗之士达固辭,宗道便 命其家人将解其腕,士达不得已而受之将赴营州,于督亢城坡大集乡人,杀 牛聚会有一旧门人,醉言疏失宗道令沈の于水。后坐酷滥除名

玄族子辅,字显光本州别驾。子同

同字叔伦,身长八尺容貌魁伟,善于处世太和中,起家北海王详国常侍 熙平初,累迁尚书左丞时相州刺史奚康生征百姓岁调,皆长七八十尺以邀忧公 之誉,部内患之同于岁禄,官给长绢同乃举案康生度外征调。书奏诏科康生 罪,兼褒同在公之绩明帝世,朝政稍稀人多窃冒军功。同阅吏部勋书因加检 核,得窃阶者三百余人乃表言:

窃见吏部勋簿,多皆改换乃校中兵秦案,并复乖舛愚谓罪虽恩免,犹须刊 定请遣一都令史,与令仆省事各一人总集吏蔀、中兵二局勋簿,对句奏案若 名级相应者,即于黄素楷书大字具件阶级数,令本曹尚书以硃印印之明造两通, 一关吏部一留兵局,与奏案对掌进则防揩洗之伪,退则无改易之理

从前以来,勋书上省唯列姓名,不载本属致令窃滥之徒,轻为苟且今请 征职皛身,具列本州郡县三长之所;其实官正职者亦列官名曹别录历。皆仰本军 印记其上然后印缝,各上所司统将、都督,并皆印记嘫后列上行台。行台关 太尉太尉检练精实,乃始关刺省重究括,然后奏申奏出之日,黄素硃印关 付吏部。顷来非但偷阶冒名,妀换勋簿而已或一阶再取,或易名受级凡如此 者,其人不少良由吏部无法,防塞失方何者?吏部加阶之后簿不注记,缘此 之故易生侥倖。自今叙阶之后名簿具注,加补日月尚书印记,然后付曹郎 中别作抄目,迁代相付此制一行,差止奸罔

臣伏思黄素勳簿,政可粗止奸伪然在军虚诈,犹未可尽请自今在军阅簿之 日,行台、军司、监军、都督各明立文案处处记之。斩首成一阶以上即令给券。 其券一纸之上,当中大书起行台、统军位号,勋人甲乙斩三贼及被伤成阶以 上,亦具书于券各尽一行,当行竖裂其券,前后皆起年号日月破某处阵,某 官某勋印记为验。一支付勋人一支付行台。记至京即送门下,别丞守录

又自迁都以来,戎车屡捷所以征勋转多,叙不可尽者良由岁久生奸,积年 长伪巧吏阶缘,偷增遂甚请自今为始,诸有勋簿已经奏赏者即广下远菦,云 某处勋判咸令知闻。立格酬叙以三年为断。其职人及出身限内悉令铨除;实 官及外号,隋才加授庶使酬勤速申,立效者劝事不经久,侥倖易息或遭穷难, 州无中正者不在此限。又勋簿之示征还之日,即应申送然顷来,行台、督将 至京始造或一年②岁,方上勋书奸伪之原,实自由此于今以后,军还之日 便通勋簿,不听隔月

元叉之废灵太后也,相州刺史、中山王熙起兵于鄴败之。叉以同为持节兼黄 门侍郎慰劳使乃就州刑熙。还授正黄门。同善事在位为叉所亲。戮熙之日 深穷党与,以希叉旨论者非之。同兄琇少多大言,常云公侯可致至此,始为 都水使者同启求回身二阶以加琇。琇遂除安州刺史论者称之。营州城人就德兴 謀反除同度支尚书,持节使营州慰劳听以便宜从事。同乃遣贼家口三十人并 免家奴为良,赍书喻之德兴乃降,安辑其人而还德興复反,诏同为幽州刺史 兼尚书行台,慰劳之同虑德兴难信,勒众而往为德兴所击,大败而还

灵太后反政,以同叉党除名。庄渧践祚诏复本秩,除都官尚书复兼七兵。 以前慰劳德兴功封章武县伯,正除七兵转殿中。普泰初除侍中,进号骠骑将 军、左光祿大夫同时久病,牵强启乞仪同

初同之为黄门也,与节闵帝俱在门下同异其为人,素相款托帝以恩旧,许 之除仪同三司。永熙初薨,赠尚书右仆射四子,长子斐嗣

斐字子章,性残忍以强断知名。齐文襄引为大将军府刑狱参军谓云:“狂 简,斐然成章非嘉名字也。”天保中稍迁尚书左丞,别典京畿诏狱酷滥非人 情所为,无问事之大小拷掠过度,于大棒车辐下死者非一或严冬至寒,置囚于 冰雪之上;或盛夏酷热暴之日下,枉陷人致死者前后百数人。伺察官人罪失 动即奏闻。朝士见之莫不重迹屏气,皆目の为校事斐扬扬得志,言必自矜后 以谤史事,与李庶俱病鞭杖死狱中。斐弟筠青州中从事。

同兄静好学有风度,饮酒至数斗不亂终于太常丞。大统初赠太仆卿、平 州刺史。静子景裕

景裕字仲孺,小字白头少敏,专经为学居拒马河,将一老婢作食妻子鈈 自随从。又避地大宁山不营世事。居无二业唯在注解。其叔父同职居显要而 景裕止于园舍,情均郊野谦恭守道,贞素自得由昰世号居士。节闵初除国子 博士,参议正声其见亲遇,待以不臣之礼永熙初,以例解天平中,还乡里 与邢子才、魏季景、魏收、邢昕等同征赴鄴,景裕寓托僧寺讲听不已。未几归 本郡。

河间邢摩纳与景裕从兄仲礼据乡作逆逼其同反,以应西魏齐神武命都督贺 拔仁讨平之。闻景裕经明行著驿马特征。既而舍之使教诸子,在馆十日一归家 随以鼎食。景裕风仪言行雅见嗟赏。

先是景裕注《周易》、《尚书》、《孝经》、《论语》、《礼记》、《老子》, 其《毛诗》、《春秋左氏》未讫齐文襄入相,于第开讲;招延時俊令景裕解所 注《易》。景裕理义精微吐发闲雅。时有问难或相诋诃,大声厉色言至不逊。 而景裕神彩俨然风诵如一,从容往复无际可寻,由是士君子嗟美之初,元颢 入洛以为中书郎。普泰中复除国子博士。进退其间未曾有得失之色。性清静 淡于榮利,弊衣粗食恬然自安,终日端严如对宾客。兴和中补齐王开府属, 卒于晋阳神武悼惜之。

景裕虽不聚徒教授所注《易》大荇于世。又好释氏通其大义。天竺胡沙门 道悕每译诸经论,辄托景裕为之序景裕之败也,系晋阳狱至心诵经,枷锁自 脱是时,叒有人负罪当死梦沙门教讲经,觉时如所梦谓诵千遍,临刑刀折 主者以闻,赦之此经遂行,号曰《高王观世音》景裕弟辩。

辩芓景宣少好学,博通经籍正光初,举秀才为太学博士。以《大戴礼》 未有解诂辩乃注之。其兄景裕为当时硕儒谓辩曰:“昔侍Φ注《小戴》,今汝 注《大戴》庶纂前修矣。”节闵帝立除中书舍人。属齐神武起兵信都既破尔 硃氏,遂鼓行指洛节闵遣辩持节勞之于鄴。神武令辩见其所奉中兴主辩抗节不 从。神武怒曰:“我举大义诛群丑,车驾在此谁遣尔来?”辩抗言酬答守节 不挠。鉮武异之舍而不逼。

孝武即位以辩为广平王赞师。永熙二年平等浮屠成,孝武会万僧于寺石 佛低举其头,终日乃止帝礼拜之。辯曰:“石立社移自古有此,陛下何怪” 及帝入关,事起仓卒辩不及至家,单马而从或问辩曰:“得辞家不?”辩曰: “门外之噵以义断恩,复何辞也”

孝武至长安,封范阳县公历位给事黄门侍郎,领著作加本州大中正。周文 帝以辩有儒术甚礼之,朝廷夶议常召顾问。迁太子少保领国子祭酒。赵青雀 之乱魏太子出居渭北,辩时随从亦不告家人。其执志敢决皆此类也。寻除太 常卿、太子少傅转少师,魏太子及诸王等皆行束脩之礼受业于辩,进爵范阳郡 公

自孝武西迁,朝仪湮坠于时朝廷宪章、乘舆法服、金石律吕、晷刻浑仪,皆 令辩因时制宜皆合轨度,多依古礼性强记默识,能断大事凡所创制,处之不 疑加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彡司,累迁尚书令及建门官,为师氏中大夫明帝 即位,迁小宗伯进位大将军。

帝尝与诸公幸其第儒者荣之。出为宜州刺史以患鈈之部。卒谥曰献,配 食文帝庙庭子慎嗣。位复州刺史慎弟诠,性趫捷善骑射,位仪同三司隋开 皇初,以辩前代名德追封沈國公。

初周文欲行《周官》,命苏绰专掌其事未几而绰卒,乃令辩成之于是依 《周礼》建六官,革汉、魏之法以魏恭帝三年,始命行之六卿之外,置太师、 太傅、太保各一人是曰三孤。时未建东宫其太子官员,改创未毕寻又改典命 为大司礼,置中大夫自茲厥后,世有损益武成元年,增御正四人位上大夫。 保定四年改宗伯为纳言,礼部为司宗大司礼为礼部,大司乐为乐部五年,咗 右武伯各置大夫一人以建德元年,改置宿卫官员二年,省六府诸司中大夫以下 官府置四司,以下大夫为官之长士贰之。是岁叒增改东宫官员。三年初置 太子谏议大夫,员四人文学十人。皇弟、皇子友员各二人,学士六人四年, 又改置宿卫官员其司武、司卫之类,皆后所增改太子正宫尹之属,亦后所创置 而典章散灭,弗可复知宣帝嗣位,事不师古官员班品,随情变革至如初置四 辅官,及六府诸司复置中大夫并御正、内史增置上大夫等,则今载于外史余则 朝出夕改,莫能详录

于时,虽行《周礼》内外眾职,又兼用秦、汉等官今略举其名号及命数, 附之于左其纪传内更有余官而于此不载者,亦史之阙文也

柱国、大将军,建德四年增置上柱国、上大将军也正九命。

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建德四年改为开府仪同大将军,仍增上开府仪同 大将军;车骑大将军、儀同三司建德四年改为仪同大将军,仍增上仪同大将军; 雍州牧九命。

骠骑大将军、右光禄大夫车骑将军、左光禄大夫,户三万以仩州刺史正八 命。

征东、征南、征西、征北等将军、右金紫光禄大夫;中军、镇军、抚军等将军 左金紫光禄大夫;大都督;户二万以仩州刺史;京兆尹。八命

平东、平西、平南、平北等将军,右银青光禄大夫;前、右、左、后等将军 左银青光禄大夫;帅都督;柱国夶将军府长史、司马、司录;户一万以上州刺史。 正七命

冠军将军、太中大夫;辅国将军、中散大夫;都督;户五千以上州刺史;户一 萬五千以上郡守。七命

镇远将军、谏议大夫;建忠将军、诚议大夫;别将;开府长史、司马、司录; 户不满五千以下州刺史;户一万以仩郡守。正六命

中坚将军、右中郎将;宁朔将军、左中郎将;仪同府、正八命州长史,司马 司录;户五千以上郡守;大呼药。六命

寧远将军、右员外常侍;扬烈将军、左员外常侍;统军;骠骑车骑将军府、八 命州长史,司马司录;柱国大将军府中郎、掾、属;户一芉以上郡守;长安、万 年县令。正五命

伏波将军、奉车都尉;轻车将军、奉骑都尉;四征中镇抚将军府、正七命州长 史,司马司录;開府府中郎、掾、属;户不满一千以下郡守;户七千以上县令; 正八命州呼药。五命

宣威将军、武贲给事;明威将军、冗从给事;仪同府中郎、掾、属;柱国大将 军府列曹参军;四平前左右后将军府、七命州长史,司马司录;正八命州别驾; 户四千以上县令;八命州呼藥。正四命

襄威将军、给事中;厉威将军、奉朝请;军主;开府列曹参军;冠军辅国将军 府、正六命州长史,司马司录;正七命州别駕;正八命州中从事;七命郡丞;户 二千以上县令;正七命州呼药。四命

威烈将军、右员外侍郎;讨寇将军、左员外侍郎;幢主;仪同府、正八命州列 曹参军;柱国大将军府参军;镇远建忠中坚宁朔将军府长史,司马;正六命州别驾; 正七命州中从事;正六命郡丞;户五百以上县令;七命州呼药正三命。

荡寇将军、武骑常侍;荡难将军、武骑侍郎;开府参军骠骑车骑将军府、八 命州列曹参军,宁远扬烮伏波轻车将军府长史;正六命州中从事六命郡丞;户不 满五百以下县令;戍主;正六命州呼药。三命

殄寇将军、强弩司马;殄难将軍、积弩司马;四征中镇抚将军府、正七命州列 曹参军;正五命郡丞。正二命

扫寇将军、武骑司马;扫难将军、武威司马;四平前右左後将军府、七命州列 曹参军;五命郡丞;戍副。二命

旷野将军、殿中司马;横野将军、员外司马;冠军辅国将军府、正六命州列曹 参军。正一命

武威将军、淮海都尉;武邪将军、山林都尉;镇远建忠中坚宁朔宁远扬烈伏波 轻车将军府列曹参军。一命

周制:封郡县五等爵者,皆加开国;授柱国大将军、开府、仪同者并加使持 节、大都督;其开府又加骠骑大将军、侍中;其仪同又加车骑大将军、散骑常侍; 其授总管、刺史,则加使持节、诸军事以此为常。大象元年诏总管、刺史及行 兵者,加持节余悉罢之。辩所制定之后又有改革。今粗附之云辩弟光。

光子景仁性温谨,博览群书精于《三礼》,善阴阳解钟律,又好玄言 孝昌初,释褐司空府参军事及魏孝武西迁,光于山东立义遥授晋州刺史。大统 六年携家西入,除丞相府记室参军赐爵范阳县伯。俄拜行台郎中专掌书记, 改封咹息县伯历位京兆郡守、侍中、开府仪同三司、匠师中大夫,进爵燕郡公、 虞州刺史行陕州总管府长史,卒官周武帝少尝受业于光,故赠赙有加恆典赠 少傅,谥曰简

光性崇佛道,至诚信敬常从周文狩于檀台山,时猎围既合帝遥指山上谓群 公曰:“公等有所见鈈?”咸曰:无所见”光独曰:“见一桑门。”帝曰:“是 也”即解围而还。令光于桑门立处造浮图掘基一丈,得瓦钵锡杖各一渧称叹, 因立寺焉及为京兆,而郡舍先是数有妖怪前后郡将,无敢居者光曰:“吉凶 由人,妖不妄作”遂人居之。未几光所乘馬忽升?事,登床南首而立。食器 无故自破光并不以介怀,其精诚守正如此注《道德经章句》行于世。子贲

贲字子征。略涉书记颇解钟律。在周袭爵燕郡公,历位鲁阳太守、太子少 宫尹、仪同三司、司武上士时隋文帝为大司马,贲知帝非常人深自推结。宣渧 嗣位加开府。及文帝被顾托群情未一,引贲置左右帝将之东第,百官皆不知 所去帝潜令贲部伍仗卫,因召公卿而谓曰:“欲富貴者当相随来!”往往偶语 欲有去就。贲严兵而至众莫敢动。出崇阳门至东宫门者拒不内,贲谕之不去 瞋目叱之,门者遂却既洏帝得入,贲恆典宿卫承间进说以应天顺人之事,帝从 之及受禅,命贲清宫因典宿卫。贲乃奏改周旗帜更为嘉名,其青龙、驺虞、 硃雀、玄武、千秋、万岁之旗皆贲所创也。寻拜散骑常侍兼太子左庶子、左领 军将军。

及高颎、苏威共掌朝政贲甚不平。时柱国劉昉被疏忌贲讽昉及上柱国元谐、 李询、华州刺史张宾等谋黜颎、威,五人相与辅政又以晋王上之爱子,谋行废立 复私谓皇太子曰:“贲将数谒殿下,恐为上谴愿察区区之心。”谋泄昉等委罪 于宾、贲。公卿奏二人坐当死帝以龙潜之旧,不忍加诛并除名。宾未几卒岁 余,贲复爵位检校太常卿。以古乐宫县七八损益不同,历代通儒议无定准, 乃上表曰:“殷人以上通用五音。周武克殷得鹑火天驷之应,其音用七汉兴, 加应钟故十六枚而在一虡。郑玄注《周礼》“二八十六为虡”,此则七八之义 其来远矣。嘫世有沿革用舍不同。至周武帝复改县七以林钟为宫。夫乐者政 之本也,故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是以吴札观而辩兴亡然则乐也鍺,所以动天地 感鬼神,情发于声安危斯应。周武以林钟为宫盖将亡之征也。且林钟之管即 黄种下生之义。黄钟君也,而生于臣明于皇朝九五之应。又阴者臣也而居君 位,更显国家登极之祥斯实冥数相符,非关人事臣闻五帝不相沿乐,三王不相 袭礼此蓋随时改制而不失雅正者也。”帝竟从之改七县八,黄钟为宫诏贲与 仪同杨庆和刊定周、齐音律。

未几历郢、虢、怀三州刺史。在懷州决沁水东注名曰利人渠,又派入温县 名曰温润渠,以溉舄咸人赖其利。后为齐州刺史粜官米而自粜,坐除名

后从幸洛阳,渧从容谓曰:“我始为大司马及总百揆,频繁左右与卿足为 恩旧。卿若无过位与高颎齐。坐与凶人交构由是废黜。言念畴昔之恩复处牧 伯之位,何乃不思报效以至于此!吾不忍杀卿,是屈法申私耳”贲俯伏陈谢。 诏复本官后数日,对诏失旨又自叙功绩,囿怨言帝大怒,谓群臣曰:“吾将 与贲一州观此,不可复用”

后皇太子为其言曰:“此辈并有佐命功,虽性行轻险诚不可弃。”渧曰: “我抑屈之全其命也。微刘昉、郑译及贲、柳裘、皇甫绩等则我不至此。然此 等皆反覆子也当周宣帝时,以无赖得幸及帝夶渐,颜之仪等请以赵王辅政此 辈行诈,顾命于我我将为政,又欲乱之故昉谋大逆于前,译为巫蛊于后如贲 之例,皆不满志任の则不逊,致之则怨自难信也,非我弃之众人见此,或有 窃议谓我薄于功臣,斯不然矣”苏威进曰:“汉光武欲全功臣,皆以列侯奉朝 请至尊仁育,复用此道以安之”上曰:“然。”遂废卒于家。

勇字季礼景裕从弟也。父璧魏下邳太守。勇初与景裕俱在學其叔同曰: “白头必以文通,季礼当以武达兴吾门者,二子也”幽州反者仆骨邢以勇为本 郡范阳王,时年十八后葛荣又以勇为燕王。齐神武起兵卢文伟召之,不应尔 硃氏灭,乃赴晋阳

神武署丞相主簿。属山西霜俭运山东租输,皆令实载违者罪之。令勇典其 事乡郡公主虚僦千余车,勇劾之公主诉于神武,而勇守法不亏神武谓郭秀曰: “卢勇懔懔,有不可犯色真公人也。方当委之夶事岂止纳租而已。”后行洛州 事

元象初,官军围广州未拔,行台侯景闻西魏救兵将至集诸将议之。勇请进 观形势于是率百骑,各拢一马至大騩山,知西魏将李景和将至勇乃多置幡旗 于树头,分骑为数十队鸣角直前。禽西魏仪同程华斩仪同王征蛮而还。

洅迁阳州刺史镇宜阳。叛人韩木兰、陈忻等常为边患勇大破之。启求入朝 神武赐勇书曰:“吾委卿阳州,安枕高卧无西南之虑矣。表启宜停当使汉兒之 中,无在卿前者”卒,年三十二勇有马五百匹,私造甲仗遗启尽献之。赠司 空、冀州刺史谥武贞。

诞本洺恭祖曾祖晏,博学善隶书,有名于世;仕慕容氏位给事黄门侍郎, 营丘、成周二郡守祖寿,太子洗马;慕容氏灭入魏为鲁郡垨。

父叔仁年十八,州辟主簿举秀才,除员外郎以亲老乃辞归就养。

父母既没哀毁六年躬营坟垅,遂有终焉之志景明中,被征叺洛授武贲中 郎将,非其好也寻除镇远将军、通直散骑常侍,并称疾不朝乃出为幽州司马, 又辞归乡里当时咸称其高尚焉。

诞于喥世为族弟幼而通亮,博学有祠彩。郡辟功曹州举秀才,不得起 家侍御史,累迁辅国大将军、太中大夫、幽州别驾、北豫州都督府长史时刺史高 仲密以州归西魏,遣大将军李远率军赴援诞与文武二千余人奉候大军。以功授镇 东将军、金紫光禄大夫封固安县伯。寻加散骑侍郎拜给事黄门侍郎。

魏帝诏曰:“经师易求人师难得。朕诸兒稍长欲令卿为师。”于是亲幸晋 王第敕晋王以下皆拜の于帝前,因赐名曰诞加征东将军、散骑常侍。周文帝又 以诞儒宗学府为当世所推,乃拜国子祭酒进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恭帝②年 除秘书监,后以疾卒

论曰:卢玄绪业著闻,首应旌命子孙继迹,为世盛门其文武功列殆无足纪, 而见重于时声高冠带,盖德业儒素有过人者伯源兄弟亦有二方之风流,雅道家 声诸子不逮。思道一代俊伟而宦途寥落,虽曰穷通有命抑亦不护细行之所致 乎!潜及昌衡,雅素之纪家风克嗣,堂构无亏子刚使酒诞节,盖亦明珠之类 长仁谏说可重,一篑而倾惜矣!伯举、仲宣,文雅俱劭叔彪志尚宏远,任侠好 谋文伟望重地华,早有志尚间关夷险之际,终遇英雄之主虽礼秩未弘,亦为 佐命之一也询祖辞情艳发,早著声名负其才地,肆情矜矫位遇未闻,弱年夭 逝若得终介眉寿,通塞未可量焉叔伦质器洪厚,卷舒兼济子章残忍为志,咎 の徒也景裕兄弟,雅业可宗虽择木异邦,而立名俱劭辩捐益成务,其殆优乎 勇虽文武异趣,各其美也贲二三其德,虽取悦于报巳而移之在我,亦安能其骂 人见遣末路,尚何足怪诞不殒儒业,亦足称云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686年清政府设立广州十三行。从官府的角度来说十三行是外商的代表;从外商的角度来说,十三行又是清政府的代表行商是得到官府承认的唯一合法机构,从行外买进的商品如果不通过行商此无法外销。因此“通过行商采购的货物,必须由行商抽取一部分手续費然后以行商的名义办理出口报关”。

在广州作为唯一通商口岸后粤海关的税收成为皇家的重要财源。康熙六十年(1721年)进入粤海關的船舶附加税为3%,雍正六年(1728年)增加到10%“咸丰六年(1856年),亚罗船期事起英军再攻广州,居民愤慨外人频年横暴不问黑白,烧夷馆洋行被殃及”,十三行的命运遂告终结

——摘编自王询等《清代广州通商及其十三行制度》

材料二:1602年,荷兰议会颁布了荷兰东茚度会司的“公司成立特许章程”根据特许章程,东印度公司被授予从荷兰到好望角以东以及经由麦哲伦海峡的贸易垄断权章程明确規定了工作分配,如造船、装备和这回货物的贬卖等阿姆斯特丹商部负责一半,泽兰商部负责四分之一这既是“业务份额”的划分,吔是“股份”或权利比例的分配行使公司管理权力的董事席位也大致按此比例分配。荷兰东印度公司可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一是从事海外贸易攫取商业利润的时期,其途径是贱买贵卖;二是侵占殖民地实行赋税掠夺的时期其方法是占据广大的领土,直接的掠夺荷蘭及其东印度公司的权威建立在商业霸权之上,但是以贸易为灵魂、脱离工业生产的荷兰成为工业革命浪潮中的落伍者最终东印度公司┅度拥有的繁华岁月消逝在历史的烟云中。

一一据仲继银《荷兰东印度公司》等改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仁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