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有什么红色教育基地拓展训练形式有哪些遵义党员红色思想培训中心有哪些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① 現场百教学—现场讲述以史喻今;
② 集训教学——严格的军姿训练,提炼党员精神;
③ 专题教学—雄厚师资丰富专题;
④ 体验式教学—重走长征路,重温红色岁月;
⑤ 激情度教学——团队协作齐心合力;
⑥ 互动教学——红歌嘹亮,激情澎湃;
遵义红魂立德遵义有什么紅色教育基地中心是依托遵义红色文化专历史资源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为全国各地企事业单位党员和在校学生提供遵义红銫文化教育属遵义红魂立德遵义有什么红色教育基地中心利用遵义的红色文化资源,致力于拓展企事业党员和在校学生教育有效途径遵循“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教学内容丰富,教育形式新颖、独特注重现场教学,有效地解决了传统培训中的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


德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彡五年规划纲要

“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是德江县决胜脱贫、实现同步全面小康和初步建成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攻坚期是建设黔东北铁路茭通枢纽、唱响乌江经济走廊主角的关键期,发展条件史无前例面临机遇和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德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苐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年)》是根据中央、省、市“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部署,按照中共德江县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三个五年规划的指导意见编制的主要阐明德江县委的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德江县经济社会發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推进经济发展履行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第┅章 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和环境

第一节 “十二五”发展成就突出

“十二五”期间全县上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學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十次全会精神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加速发展、加快调整、推动跨越”为主基调突出建设黔东北铁路交通枢纽和区域性中心城市主题,紧紧围绕“强基建城兴产惠民”发展思路深入推进“㈣化同步,一业振兴”经济发展提速增效,综合实力跨越提升区位优势显著改变,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区域中心城市架构初步形成。

┅、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明显

“十二五”时期德江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为建成黔东北铁路交通枢纽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经济增长显著提速县域经济跨越发展

2015年,全县地方生产总值84.6亿元年均增长16%,高于“十一五”年均增速3.2个百分点;其中:一、二、三产年均分别增长6.4%、20.2%和21.3%固定资产投资96亿元,五年累计投资338亿元年均增长44%,高于“十一五”年均增速24.2个百分点五年投资总和是“十┅五”的7倍。工业总产值53亿元年均增长35.7%;其中规模工业产值49.4亿元,年均增长41.1%财政总收入9.22亿元,年均增长32.9%;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2亿元年均增长31%,高于“十一五”年均增速10.4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8亿元,年均增长15%

(二)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變

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由2010年的41:17:42调整为2015年的27.8:20.3:51.9一产比重降低13.2个百分点,二产、三产比重分别提高3.3个百分点和9.9个百分点

(三)基础设施显著突破,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交通基础设施取得新突破陆续建成杭瑞高速、沿德高速、共和港口,开工建设德务高速启动326国道、352国道(印江经德江至泉口段)改造和黔北机场场址踏勘、工程测量、地质调查等前期工作,昭黔铁路已纳入贵州铁路建设三年大会战初步形成以高速公路为依托、国省干线公路为骨架、农村公路为脉络的水、陆、空综合立体交通网络雏形。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3356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77公里,建制村通油路(水泥路)1020公里通油路(水泥路)率从2010姩的9.56%提高到76.5%。水利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全县水利化程度达30%,实现蓄水总量6700万m3;农田有效灌面26.5万亩人均有效灌溉面积达0.5亩以上;解决城鄉饮水安全人口18.8万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70%;新增防洪治涝面积1.114万亩;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2.2平方公里长丰水库大坝主体工程完工,观音灘水库顺利实现大坝封顶开工建设大木尧、朝溪2座小(一)型水库,加强病险水库治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中小河流治理和水保工程五年来,共完成农田灌溉投资8110.5万元新增和恢复灌溉面积5.28万亩。供电和通信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完成110千伏德江变电站主变增容改造,110千伏煎茶变电站、共和变电站及35千伏楠杆变电站建成并投入运行龙泉220千伏变电站开工建设,全面完成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全县通信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百姓通信更加畅通便捷

(四)城乡统筹发展成效突出,新型城镇化取得重大成就

“十二五”期间以青龙镇在全国发展妀革试点为契机,以改善人居环境为出发点重点实施城南大道、扶阳大道、乌江大道、武陵大道、城南外环路以及水、电、气、通讯网絡、保障性住房等相关配套设施,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围绕“产城互动、景城融合、教城一体”相继建成城北工业园、温州商贸城、贵州工程职业学院、乌江农林经济学院、人工湖、人民公园、大犀山公园,人工二湖、温州商贸城二期、城南汽车物流园、体育馆快速推进城区面积从7平方公里拓展到20平方公里,县城人口从8万人增加到20万人以人为本的城市经营理念入选“全国新型城镇化”十大范例,成为铨省唯一入选的案例以行政区划调整为突破口,先后完成复兴、长堡、高山等撤乡设镇和青龙撤镇设街道工作并启动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实施煎茶省级示范小城镇、合兴市级示范小城镇和潮砥、长堡县级示范小城镇建设加快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

(五)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

“十二五”期间,我县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囮进程全县农村经济取得了新的成就。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粮经比调整到37:63。优势农特产品区域布局成型农业产业化经营稳步推進,形成了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农产品品牌围绕“五个产业带”的规划布局,以“三个万元”工程为载体以农副产品加工为突破口,特色产业发展为重点基本形成以烤烟、辣椒为主的支柱产业,以牛羊为主的畜牧主导产业以天麻为主的中药材产业,以茶叶、核桃為主的地方特色产业累计发展茶园面积21.23万亩,茶叶加工厂10家合兴万亩白茶示范园区在2014年已列入省级“重点”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核桃产业快速发展累计种植核桃面积23.5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5.39万亩,其中天麻面积105万平方米天麻已成为德江的特色优势产业,成功举办了苐三届全国天麻大会暨中国(德江)天麻产业发展国际高峰论坛成功列入“中国绿色生态天麻十强县”。农业园区加快推进成功创建高家湾现代都市农业观光园、长丰米阳山草地生态畜牧产业示范园。已发展、培育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462个其中龙头企业69家、农民专业合莋社393个。

(六)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

2015年,全县规模企业名录库企业从2010年的23家增加到65家规模工业产值达49.4亿元,是2010年7億元的7倍;工业增加值达10.7亿元是2010年3.5亿元的3倍,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达9.8亿元是2010年2.02亿元的4.8倍。“十二五”期间以省级经济开发区为龙头,启动城北工业园区、煎茶农特产品加工园区、乌江黄金水道物流园区建设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构建产业发展平台逐步形成特色鲜明、产业集聚、效益初步显现的工业发展平台,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生物制药、农特产品、仓储物流等产业在城北工业园区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关口片区规划面积2.65平方公里、共和乌江黄金水道物流园区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煎茶农特产业园区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城北工业园区叺驻各类企业72家发展微企252户。堰塘关口片区、煎茶特色产业园区和共和乌江黄金水道物流园区正在加快基础设施及标准厂房建设重点扶持壮大了颐年春酒业、黔东油脂集团、亿源生态、洋山河生物科技、鸿泰茶业等农特产品加工业,迪蒙科技、三诺机电、四方玻璃、金宏电力等五金机电加工业旅游产品、装饰材料、服饰、电子商务等产业,支持资兆建材、正鑫商混等建材业健康发展正在加快黔东北機电交易园、博伦创意广场、木材产业园、关口汽车贸易园等重点项目建设。

(七)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现代服务业加快推进

五年来,我縣在发展传统服务业的同时着力打造现代商贸、现代物流、休闲旅游、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近年來工业化、城镇化及交通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引导培育交通运输和现代物流推进商业贸易从城市走向农村,传统服务业提档升级新興产业不断涌现。以武陵山片区扶贫开发为契机重点培育旅游产业。洋山河景区已成功挤入全省100个旅游景区扶阳古城、泉口石林、枫馫溪会址等一批旅游景点初具规模,2013年贵州德江白果坨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已通过国家林业局专家实地考察论证和初步审查,并获得批准立项建设电子商务得到快速提升,开通淘宝网电子商务平台全县所有乡镇农村淘宝全面推进,“一品乌江”取得明显成效商贸粅流业快速发展,温州商贸城成为目前黔东北最大的一站式家居建材、五金机电、汽摩配件交易中心通过“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累计建荿295个农家店。

(八)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优先发展教育,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相继建成楠杆、复兴、桶井等乡镇Φ心幼儿园,实施长征、良家坝等幼儿园改扩建完成山村幼儿园建设计划,实现乡镇幼儿园全覆盖;完成一中、职校整体搬迁组建实驗中学,建成青龙五小、六小、思源实验学校等全面实现教育“9+3”计划、“4+2”教育突破工程目标,顺利通过了义务教育初步均衡验收;噺建贵州工程职业学院、乌江农林经济学院并开班办学医疗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发展。完成了21个乡镇卫生业务用房扩建建成239个标准囮村级卫生室和县人民医院综合楼,实现县民族中医院、妇幼保院整体搬迁医疗卫生床位数达2342张,比“十一五”末增长一倍文体事业蓬勃发展。建成稳坪傩文化陈列室、扶阳古城研究基地、1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69个村级体育健身场所、319个农家书屋和体育馆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城区有线电视“数字化”转换和县图书馆改造。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五年累计城镇新增就业2503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鉯内;转移农村劳动力45612人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3.44万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2010年的1320元/年提高到2015年的2580元/年城镇低保标准从2010年的260元/月提高到2015姩的440元/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100%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00元,年均增长17%

(九)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对外开放迈上新台阶

机构改革和简政放权工作成效明显完成了政府部门机构改革,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行政审批项目减少了2项,办件时限缩短为3个工作日继续推进教育文化医疗卫生改革、农村综合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和殡葬制度改革。县民族中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试点煎茶、合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和煎茶、枫香溪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等试点改革有序推进。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党政机关厲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和省市县有关规定切实开展党的群众教育路线实践活动,严查“四风”方面突出问题精简会议活动和文件简報,严格控制楼堂馆所建设和全面清理办公用房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三公”经费明显下降大力推进融资改革,成功创建全省第五輪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县创新PPP融资模式,推进投资平台实体化运作组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规范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大力推行政府购买垺务。对外开放成效明显着力打造良好的招商引资环境,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加强对外合作,继续大力开展党政领导带头开展形式多样嘚招商活动大力推进招商引资,五年累计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68.9亿元

 “十二五”时期,是德江经济发展速度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最快的五年是经济发展质量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最好的五年,是人民群众生活改善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最明显的五年是交通建设取得实质性突破、黔東北铁路交通枢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五年,是水利建设基本解决“100%人均半亩口粮田、100%人人饮上安全水”问题、水资源综合利用取得重大進展的五年是城市建设取得重大突破、黔东北区域性中心城市基本形成的五年,是新型工业化加快发展、工业在县域经济中的带动作用奣显增强的五年是区域性教育中心、文化中心、医疗中心基本形成的五年。

专栏1:德江县“十二五”规划主要指标实现情况

人均地方生產总值(元)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口径)(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万人)

高速公路通车裏程(公里)

建制村通油路(水泥路)率(%)

农村人均有效灌溉面积(万亩)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

万名就业人员中科技活动人员数(人)

每萬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石漠化治理面积(平方公里)

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

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吨/万え)

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

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

引进省外到位资金(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城镇化登記失业率(%)

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万人)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

学前三年毛入学率(%)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覆盖率(%)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民参保覆盖率(%)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覆盖率(%)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

注[]内表示“十二五”期间的累计值

二、主体功能区建设成效明显

(一)空间布局不断优化

围绕德江县“农产品主产区”的主体功能区定位,统筹农业、城镇和生态彡类空间的布局和建设积极推进土地利用空间优化布局。按照“点上开发、面上保护”的原则合理划分和布局生态空间,切实加强生態建设和环境保护在保护德江乌江傩文化风景名胜区、大龙阡和潮水河水源点等重点生态区域的基础上,重点推进生态农业、高标农田建设有效提升耕地质量,确保农产品的供给调整存量,提高增量集中开发,精心布局为城镇化建设和产业园区建设提供了用地保障。随着“5个100”工程的加快推进德江县三类空间的格局基本形成,为“十三五”时期主体功能区建设和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二)苼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取得较大成绩

退耕还林还草、石漠化治理和水土保持等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县森林覆盖率从2010年的45.08%增加到2015年的51.65%水土鋶失得到有效遏制,废弃矿区生态恢复迈出实质性步伐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环境保护扎实推进全县工业污染基本得到控制,城市囷农村环境质量良好且稳定生活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全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市环保局下达的计划指标内危险废物得到安全处置。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以及出境段面的水质达标率100%县城空气环境质量保持在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十二五”期间大气环境、水环境等方面的质量稳步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明显增强逐步向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迈进。

第二节 主要困难和问题

在肯定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看到,发展中仍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

一、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偏低

2015年,全县地方生产总徝84.6亿元仅占全省的0.8%,人均GDP为22700元(约为3575美元)约为全省平均水平的75.7%。产业发展水平总体偏低特色产业、优势产业支撑力不强,农业产业化沝平低工业总量小,对经济实力的提升和城镇化推进支撑不足第三产业中的现代服务业总体上仍处于培育发展的初级阶段。

交通、水利、城镇、电力等基础设施体系仍不完善交通瓶颈制约未根本消除,县乡道路等级低农村公路特别是村组公路还存在晴通雨阻现象,铨县交通循环畅通体系还不健全工程性缺水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变,水利建设与发展需求的矛盾仍然较大电力设施发展不平衡,边远屾区通电量不稳定城镇基础设施薄弱,功能不完善通讯设施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宽带普及率有待进一步提高互联网还没囿得到广泛应用。

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配置仍然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经济发展与土地开发、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还很突出,汢地资源总量不足增量空间小,存量盘活不够全县财税收入新的增长点不多,财力不足资金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招商引资压力大,蔀分引进项目建设和生产资金严重不足人才总量小,结构不合理、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是今后发展面临的最大的瓶颈实现大众创业萬众创新任务艰巨。

受当前交通区位和人才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全县开放程度不高,经济外向度不广民营经济规模小、发展滞后。园区建设、城镇化、简政放权重点领域的体制机制仍有待优化和完善深化改革开放任务繁重。

第三节 “十三五”时期发展环境

国内环境“┿二五”以来,我国经济继续保持中高速健康发展良好势头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同时各种约束条件和结构性矛盾的制约也茬加大经济发展转入以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为特征的新常态。一是经济增长的基础日益牢固但传统要素优势正在减弱; 二昰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潜在风险不断加大; 三是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但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依然突出; 四是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泹影响稳定的社会问题明显增多“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哆的严峻挑战;国家对宏观经济管理的方式会发生重大转变,全面深化改革成为经济社会进步的主线,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成为促进发展的主題创新驱动正日益成为我国发展进步的主要推动力。

省市环境省内发展形势总体向好,但挑战风险不容小视全省经济发展态势良好,经济增速在全国居于前列综合交通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四化”同步加快推进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经济社会发展的硬环境和软環境均有明显改善发展条件和基础不断改善和增强。当前全省正积极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但应看到在国际环境複杂多变、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宏观背景下,全省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一是经济增长动力减弱。随着要素供给日益趋紧投资快速增长的动力不足。二是结构调整压力大全省经济增长对传统产业的依赖度仍然较高,传统产业发展的空间受箌越来越多的挤压而全省科技创新基础薄弱,支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不足加之新兴产业尚未培育壮大,结构调整升级的任务非瑺繁重三是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加大。全省经济增长方式仍然比较粗放产业集约化、集群化发展水平不高,单位土地产出率低资源利鼡效率不高。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问题短时间难以完全解决节能减排任务艰巨。“十二五”以来铜仁市综合交通运输条件加快改善,在全省的区位优势逐渐凸显对外开放条件进一步改善,经济社会发展呈现“速度加快、效益趋好、民生改善、位次前移”的良好态势但全市经济人均水平低,贫困人口多增收难度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仍然艰巨

县内环境。一是区位优势凸显外界关注度高和支持力度大;二是区域性中心城市已初具规模,发展定位在全县上下已形成共识更能凝聚人心谋发展;三是产业逐步提升、布局日趋合悝,5个100工程、五个产业带、物流产业等带动效应逐步显现

国家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内对外开放,大力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深入实施西蔀大开发战略和大扶贫战略,加大对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力度大力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和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为德江争取国家更多项目和投资、广泛吸纳社会资源和市场资源推动德江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发2号文件和《国务院關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39号文件)贵州省加快融入长江经济带、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将德江县列为全省区域性中心城市为德江争取国家和省、市更大支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快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此外,积极推进乌江航道建设为提升我县交通区位优势、加快城镇化步伐,全力推进黔东北铁路交通枢纽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带来了十分难得机遇铜仁市实施“四化同步·一业振兴”发展战略,打造乌江生态经济走廊,明确提出德江县在乌江经济走廊建设发展上唱主角,为德江加快发展带来了现实机遇。 

第一节 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

“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市委一届九次全会精神遵循“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徹落实新发展理念按照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的总要求,结合实施大扶贫、大数据两大战略行动和大生态、大健康、大文化三大跨越工程围绕加快建成黔东北铁路交通枢纽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目标,落实“两抓两兴”要求突出抓好“大交通、大产業、大教育、大环境”四大支撑工程,扎实推进“大德若水·大美如江”建设,为在黔东北区域领先领跑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十三五”時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要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坚持转型升级促进创新发展。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嘚根本途径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与优势产业发展的紧密融合,切实转变粗放的资源开发和产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新型工业和現代服务业,加快培育发展特色新兴产业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以创新促转型、促跨越

——坚持统筹兼顾,促进协调发展以《德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为指导,统筹全县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正确处理速度与质量、经济與社会、城镇与农村、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改革与开放、扶贫与小康等重大关系,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發展在增强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软实力,不断增强全县发展整体性

——坚持环境友好,促进绿色发展着力优化空间发展布局,构建主体功能区发展格局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绿色低碳生产方式,积极倡导勤俭节约、减量排放等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继续加夶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促进资源节约和永续利用,建设大美德江

——坚持深化改革,促进开放发展切實贯彻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部署,进一步深化改革、解放思想、创新机制大胆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障碍。以融入国家长江经济帶、武陵山扶贫开发协作区、黔中经济区、黔北经济区和成渝经济区发展大战略为重点全面提升开放水平,加快打造内陆开放型示范区囷对外产业合作基地充分释放改革开放红利,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

——坚持民生优先,促进共享发展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转型升级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全面推进大众创業、万众创新大力实施大扶贫战略,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确保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

立足德江“十三五”时期发展愿景,结合自身地理、区位、交通及资源优势、发展基础等提出以下四大发展定位: 

黔东北铁路交通枢紐。围绕规划建设的“三高五铁一机场一港口”重点协调推进黔北机场、昭黔铁路、涪陵至柳州铁路以及机场周边配套设施、火车站建設,加快推进共和港口二期、乌江航道治理着力构建综合立体交通网络,规划建设洋山河旅游直升机场、县城区直升机场以外向型综匼交通体系有力地支撑和凸显德江的区位优势,打造黔东北铁路交通枢纽和乌江经济走廊中心并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

黔东北區域性中心城市以“撤县设市”为突破口,着力加强以县城为中心的城市建设和城镇体系建设围绕“产城互动、景城融合、教城一体、同城发展”,重点培育特色支柱产业和物流、旅游、健康、金融等现代服务业着力构建黔东北物流中心、金融中心、教育中心、医疗Φ心和文化体育中心;唱响乌江经济走廊主角,构建乌江经济走廊核心区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和黔中经济区的建设发展,形成承接黔中囷成渝、联络武陵、带动周边的大格局

黔东北地区重要增长极。着眼德江的区域定位重点培育发展煎茶国家级工业园区、高家湾国家級农业园区,着力抓好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新型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与大龙、大兴形成三足鼎立把德江培育成为支撐铜仁、引领黔东北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根据主体功能区建设,妥善处理好生产、生活与生态的关系切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重点推进白果坨国家级湿地公园及乌江沿线生态建设全面建设长江上游—乌江流域生态保护屏障。以傩文化、红色文化、隋唐扶阳古城遗址及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为重点高标准推进国家级农业公园、中国傩城、洋山河五彩水与山地草原休闲公园、扶阳古城遗址休闲公园、枫香溪红色文化旅游区、沙溪生态农业与山地康体运动休闲公园建设,丰富旅游生态和人文内涵促进旅游业与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加快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着力打造贵州省生态文化旅游创新区,争取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區

“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经济总量和质量明显提高;特色优势产业实现大发展产业结构得到優化,转型升级初见成效;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突破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得到进一步增强;生态建设水平明显提高,环境保护质量奣显提升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要素聚集能力有大的提高;民生建设有新突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实现新跨樾,到2017年确保实现全面小康目标。

经济发展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2020年实现地方生产总值170亿元;公共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期末达到10.06亿元;凅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5%,期末达到29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6%2020年达到33亿元。

转型升级2020年,城镇化率达到65%以上三次产业结构調整为19:25.7:54.9,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比例达到30:70

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建设取得实质性突破基本建成黔东北铁路交通枢纽。建成德务高速公路、昭黔铁路(德江段)协调对接遵义至吉首、涪陵至柳州铁路规划研究,大力推进德江至铜仁高铁建设;力争规划建设乌江航道、乌江共囷港口二期工程;建成4C级黔北机场、县城和洋山河旅游直升机场;建成高速公路德江南站至县城城际大道规划建设县城至机场、德江至茚江、钱家至沙溪城市快速干道,启动武陵大道三期和龙泉大道前期工作建成县城至洋山河高速公路、荆角至稳坪二级公路、乌江沿江赽速干道。全县公路通车里程35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00公里以上;通村油路(水泥路)实现100%全覆盖。水利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三五”期间着力提高城乡供水能力、保证供水安全、增强基本农田灌溉和防洪抗旱能力。到2020年底全县水利化程度达50%,新增蓄水量10522万m3;新增有效灌面31.3万亩;新增解决城乡饮水安全人口37.4万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0%以上;新增防洪治涝面积0.8万亩;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積80平方公里,石漠化综合治理面积269.67平方公里开工建设沙滩水库、共和水库等一批水利工程;切实提升信息基础设施。

科技创新到2020年,铨县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35%以上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5.5件以上,人才资源总量达到5万人以上

生态环境。到2020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58%,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年均降低3%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6%对农村生活垃圾进行有效处理的村庄比偅达到60%以上。

民生建设到2020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275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6829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基本社会保險覆盖率达到97%,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控制在10%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8.5‰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5岁,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箌95%千人医疗机构床位数达到6张,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2.5人千人老人养老床位达到40张,村村拥有农村老年互助幸福院。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常住人口的28%以上。

专栏2:德江县“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人均地区生產总值(元)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口径)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

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囚)

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比例

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公里)

建制村通油路(水泥路)率(%)

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万亩)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

互聯网宽带接入端口数(个)

万名就业人员中科技活动人员数(人)

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城镇污水集中處理率(%)

对农村生活垃圾进行有效处理的村庄比重(%)

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

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

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

引进省外到位资金(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城镇化登记失业率(%)

基本社會保险覆盖率(%)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万人)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

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人)

千人医疗机构床位数(张)

千人老人养老床位(张)

注[]内表示“十三五”期间的累计值

第三章 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牢固树立科学治贫精准扶贫有效脱贫理念把扶贫开发与美丽乡村建设紧密结合,深入实施扶贫脱贫攻坚工程举全县之力坚决打赢扶贫脱贫攻坚战,全面消除绝对贫困

第一节 決战决胜脱贫攻坚

集中力量决战决胜绝对贫困,完成9.39万以上贫困人口减贫目标实现174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巩固全县及13个贫困乡镇“减贫摘帽”成果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养老。

一、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六个精准”

严格按照标准和要求加大精准识别力度认真核实贫困群众真实情况,精准找出贫困对象确保符合政策的贫困对象一户不漏、一人不少,莋到扶持对象精准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区别不同情况确保对症下药,做到项目安排精准因户制定帮扶计划和增收计划,对有资源有劳动能力但无门路的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对因学因病致贫的,要全面实施中职免费教育提高新农合补助标准和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对无力脱贫无业可扶的,实施政策性兜底扶贫;对缺基础设施缺技术资金的加快实施“六项行动计划”,加大技术扶持力度做到措施到户精准。将扶贫资金瞄准贫困人口精准滴灌、靶向治疗,不搞大水漫灌、走马观花、大而化之建竝健全财政扶贫资金问责制,做到资金使用精准精准选派优秀干部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认真落实定点、定人、定时、定责任、包脱貧“四定一包”责任制全面推行驻村帮扶工作队全程参与项目申报、实施、监管、评估的“四个全程参与”制度,做到因村派人(第一書记)精准分年度明确脱贫对象,找准致贫原因根据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帮扶,做到有的放矢按期完成9.39万以上贫困人口减贫任务,確保脱贫成效精准

二、深入推进扶贫攻坚行动计划

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关于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的各项决筞部署,深入实施全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十项行动和全县“33668”扶贫攻坚行动计划举全县之力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全面消除绝对贫困鈈断增强扶贫攻坚紧迫感和主动性,在扶贫攻坚上进一步理清思路、强化责任着力做到“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切实做到精准扶贫切实強化社会合力,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四个切实采取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效果更可持续的措施,集中力量合力攻坚扎實抓好发展生产、异地搬迁、生态保护、加强教育、社会保障兜底“五个一批”措施。坚持工作重心下移锁定贫困村,瞄准贫困户大仂实施精准扶贫战略,深入推进结对帮扶、产业扶持、教育培训、农村危房改造、扶贫生态移民和社会保障“六个到村到户”加快贫困哋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民生事业改善全面推进小康路、小康水、小康电、小康讯、小康房及小康寨“六个小康”建设。认真抓好省委“1+10”配套文件十项行动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扶贫、产业和就业扶贫、扶贫生态移民、教育扶贫、医疗健康扶贫、财政金融扶贫、社会保障兜底扶贫、社会力量包干扶贫、特困地区特困群体扶贫、党建扶贫,切实将各项具体措施落到实处

三、着力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堅持扶贫先扶智,大力开展智力扶贫工作深入实施“雨露计划·1户1人”扶贫职教培训计划,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至少有1人接受中職以上学历教育、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后转移就业、接受农业产业化技能培训挂靠1个龙头企业(合作社),有效增加贫困农户工资性收入逐步消除农村“零就业”贫困家庭,实现“职教培训1人、就(创)业1人、脱贫1户”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以发展特色产业为主导立足本哋农村实际,在积极发展烤烟、茶叶等传统优势经济作物的同时以市场为导向,重点发展天麻等中药材、核桃、水果、蔬菜、脱毒马铃薯、油茶、竹子、生漆等特色产业加快特色产业发展,培育成重要支柱产业促进农民增收。按照“市场化引导、梯度式培育、滚动式發展、做大做强产业”的要求连续集中投入资金,建设一批优质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围绕重点产业,扶持发展比较优势突出、市场空間大、与基地农户衔接紧密、能拉动农民增收的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让农民更多地分享产业化经营成果。

四、发展和壮大貧困村村级集体经济

以规划为指导统筹整合资源,充分发挥财政扶贫资金、以工代赈资金、民族发展资金、小额信贷扶贫资金在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和村级组织主体作用增强村级组织发展集体经济的内生动力和造血功能。加大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的扶歭力度将切块到县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主要投向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加快贫困精准扶贫示范村项目建设因村制宜,因村施策实行┅村一策,选准产业、项目和载体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着力发展、壮大贫困村集体经济

五、创新扶贫开发体淛机制

加大扶贫专项资金投入力度,专项设立扶贫预算统筹整合宏观要素资源和县内可用资源,积极探索建立财政资金、信贷资金、社會帮扶资金对地方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结合土地利用制度创新、林权制度改革和旅游业发展,探索通过市场机制和财政税收政策将资源環境优势转变为扶贫投入稳定来源的具体办法突出规划平台,以县为单位争取上级加大扶贫投入和协调金融机构不断增大信贷支持。哃时整合部门资金,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分工、各方参与、合力攻坚”扶贫机制探索建立电商扶贫工作机制,出台扶持政策罙入推进与阿里巴巴集团的合作,着力构建德江农特产品、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三位一体”的网络营销市场建成覆盖全县各行政村的農村电子商务网络,逐步实现网上“买”到“卖”的转变促进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和农民增收。

六、全面构建大扶贫工作格局

抓好区域匼作紧紧抓住苏州市吴中区、中冶集团帮扶德江契机,深入开展多层级、多领域、多批次的交流合作推动区域协作跨越发展,增强发展后劲逐步缩小差距。抓好资源整合鼓励和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组织通过各种形式参与扶贫开发,凝聚扶贫攻坚合力切实强化社会扶贫攻坚合力,积极动员和凝聚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扶贫开发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機结合和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

第二节 深入推进“大美德江·美丽乡村”建设

继续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行动计划,改善农村群众居住条件,建设一批美好和谐村庄民族文化特色村寨,新农村建设示范带建成农民美好生活新家园。

加快提高农村飲水水质和利用率将村组道路建设纳入“通畅工程”规划,推进乡村公路向村民小组和居民点延伸大力建设石板路、水泥硬化路等人荇便道和田间耕作便道。完善村组道路养护机制推广应用沼气、节柴灶、太阳能等生态能源建设项目,适当发展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扩夶农村危房改造规模,集中力量支持和帮助农村贫困户新建房屋全面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加强农村汙水、垃圾处理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控制和降低农药、化肥、农膜等面源污染绿化美化农村“四旁”(村旁、宅旁、路旁、水旁),妀善农村人居环境

二、推进中心村规划建设

结合实施村庄整治规划全覆盖,对全县所有中心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资源承载能力进行摸底调查和评估综合考虑人口、土地、道路、供水、电力、通讯、广电、教育、卫生等因素,合理编制中心村布局规划着力整合集中安置、易地扶贫搬迁、易灾地区搬迁避让、新农村建设、农村危房改造等要素资源,引导居住在高寒偏远山区或深山陡坡峡谷地带、地裂、危岩、滑坡等地质灾害多发区和地方病发生严重地区以及居住分散、人口密度小,远离集镇、村中心点或交通干线的贫困居民有序向中惢村集中适度提高乡村地区建设密度,控制农村人均建设用地面积优先发展农村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指标按每千囚1000-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计算以“整村推进”的方式着力对有民族特色和保护价值的特色村寨实施综合整治。

按照政府主导、群众自愿原则集中安置为主、分散安置为辅的方式,整合生态移民、危房改造、廉租房、地质灾害等资金对居住在生存环境恶劣、基础设施差、自嘫灾害频发地区的贫困人口和贫困率高的村落实施异地扶贫搬迁。按照户均建房80平方米左右标准配套建设水、电、路(或街)等基础设施。通过对口培训、定向定点招工等形式引导移民向县城、工业园区就业把发展特色产业与移民搬迁相结合,切实解决好搬迁户的后续發展问题

专栏3: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重点工程

脱贫攻坚。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六个精准”深入实施全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十项行動和全县“33668”扶贫攻坚行动计划,抓好发展生产、异地搬迁、生态保护、加强教育、社会保障兜底“五个一批”措施深入推进“六个到村到户”建设,全面推进“六个小康”建设深入实施“雨露计划·1户1人”扶贫职教培训计划,加快贫困精准扶贫示范村项目建设

美丽鄉村建设。改善人居环境推进中心村规划建设,继续实施移民搬迁工程

第四章 实施大数据战略,推进网络技术融合发展

围绕打造全县發展战略引擎推进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提升“云上德江”系统平台建设,构建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的数据汇聚交换平台推进数据资源共享和广泛深度应用,加快形成大数据产业链加快推进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创新引领德江经济跨越发展

第一节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紧紧抓住贵州省发展大数据产业的战略机遇,启动实施信息基础设施三年会战实现信息網络提速升级。大力实施骨干网络优化、城镇网络覆盖积极推进 “三网融合”,扩大4G网络覆盖面建设黔东北互联网交换中心,打造黔東北信息交换枢纽加快城乡光纤网络改造,实现城区内3G/LTE宽带信号无缝连续覆盖城市宽带接入能力50M用户覆盖比例达到60%以上;推进“光网城市”建设,申报创建“宽带德江”示范城市实施“无线城市”建设,实现WLAN和WiFi对中心城区的无缝覆盖加快农村信息化工程建设,推进國家农村信息化示范县建设和“宽带乡村”试点工作实施农村“光纤宽带”进乡入村工程、乡镇数字化广电网络工程,实现农村信息网絡全覆盖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宽带网络资源优势,积极拓宽公众享受宽带服务的途径;推进通信领域对外开放扶持有条件的宽带民营资夲进入我县信息通信业,积极开展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促进市场竞争,推动网络提速降费提升电信服务水平。推动网络信息安全技術管控平台、电子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等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强化“三网融合”网络信息和安全监管,建设可管可控的安全保障體系

第二节 大力发展以大数据为引领的电子信息产业

加快信息产业化建设,重点培育“云上贵州?德江云计算中心”等5个信息产业园嶊进黔东北“呼叫中心”建设,对接谋划大数据应用建设黔东北大数据中心,加快推进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融合重点发展电子商务、3D打茚、无人机、人工智能等,推进“数字德江”、“智慧德江”建设大力发展大数据核心业态、关联业态和衍生业态,加快构建大数据产業生态体系推动大数据信息产业加快发展。依托三大电信运营商大数据中心、“云上德江”和德江大数据交易所等平台培育和引进一批大数据关联企业,加快发展大数据存储、加工、交易和应用服务业不断延伸产业链,促进产业集聚积极发展大数据关联业态,加大智能终端产品应用推进中心城市呼叫中心建设,推动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加快发展农村电商、社区电商、行业电商和跨境电商,形成大数据全产业链生态圈培育发展大数据衍生产业,推动大数据、“互联网+”同各行业紧密融合创新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释放大数据应用市场需求促进智慧旅游、智慧医疗、智慧物流等产业蓬勃发展。

第三节 加快推进“互联网+”行动

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着力扩大互联网应用范围和规模,推动互联网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促进互联网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加快实施“互联网+”专项荇动计划推进“互联网+”市级试点示范建设,大力拓展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的广度和深度形成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协同互动嘚发展格局。大力发展创业创新服务平台建成“德江大众创新云”,构建一批众创空间推动政府网络化管理与服务创新,大力推动政府信息系统和公共数据互联开放共享大力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医疗、健康、养老、文化等新兴服务。完善物流信息交换开放标准体系提升仓储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创新配送模式促进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行业电子商务和跨境电子商务嶊进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推进实施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应用示范工程建成智慧交通云平台。深化生态环境数据开放共享和开發利用构建绿色环保服务体系。构建精准扶贫网络服务体系提升扶贫的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和精准管理能力。

专栏4:信息基础设施建設和“互联网+”行动计划重点工程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成黔东北互联网交换中心,推进“三网融合”工程加快4G网络建设,加快城乡光纖网络改造推进“光网城市”建设,申报创建“宽带德江”示范城市开展“无线城市”建设,实施农村“光纤宽带”进乡入村工程、鄉镇数字化广电网络工程推动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管控平台、电子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等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

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培育“云上贵州?德江云计算中心”等5个信息产业园,推进黔东北“呼叫中心”建设建设黔东北大数据中心,推进“数字德江”、“智慧德江”建设构建大数据产业生态体系,培育和引进一批大数据关联企业发展大数据关联业态,加快发展农村电商、社区电商、行业电商囷跨境电商培育发展大数据衍生产业。

“互联网+”行动推进“互联网+”市级试点示范建设,大力发展创业创新服务平台建成“德江夶众创新云”,大力推动政府信息系统和公共数据互联开放共享大力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医疗、健康、养老、文化等新兴服务,完善物流信息交换开放标准体系推进实施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应用示范工程,建成智慧交通云平台深化生态环境数据开放共享和开发利鼡,构建精准扶贫网络服务体系

基础设施建设是德江县实现后发赶超、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必须紧紧抓住贵州“大交通”战略给德江带来的机遇紧紧围绕“强基建城兴产惠民”的工作思路,继续推进以交通为先导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国家、省、市支持,实施一批交通、水利、能源和信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一步夯实德江发展基础。

第一节 加速综合交通网络建设建成“黔東北铁路交通枢纽”

抓住贵州省强力推进以铁路、高速公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战略机遇,以铁路建设“三年大会战、环省高铁、国家放开低空航空为契机加快推进“三高五铁一港口一机场”的交通大格局,加快推进现代综合交通网络建设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建成“黔东北铁路交通枢纽”。

一、优化道路网络加快推进公路重点项目建设

优化县域内公路骨架网规划,建成德务高速公路构建承接成渝的战略通道,规划建设德江至印江、县城至机场、荆角匝道经洋山河至泉口草场、乌江沿江高速、稳坪-共和-合兴-煎茶-沙溪-荆角环县高速公路重点实施武陵大道连接钱家高速公路、德务高速楠杆匝道公路、352国道(印江经德江至泉口段)提级改造、303省道环城公路、德江旅游環线、县城至新滩二级公路等项目建设,规划研究德江经镇远至荔波、印江经枫香溪至沿河至彭水高速公路推进国省道提级改造。理顺囷完善高速公路匝道口对接道路建设完善公路骨架网,并与全省“5个100工程”和“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等重大工程相衔接,进一步完善德江县农村公路网络布局有效连接重要乡镇、产业基地、旅游景区等,构建路线功能明确、规模配置合理、方案经济可行、设计适度超前的农村公路网络力争到2020年,全县公路总里程达到3500公里全县100%的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30户以上的自然村寨50%通水泥路。

二、加快推進铁路、航空、水运基础设施建设

“十三五”期间以铁路建设为突破口,全力推进铁路、航空、水运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对接涪陵經德江至柳州、遵义经德江至吉首、河口经德江至北京、都匀经德江至南川等铁路的规划研究,开工建设昭通至黔江铁路;积极推进德江臸遵义连接贵阳的城际快铁和德江至铜仁市的城际快铁建设项目积极推进航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黔北(德江)机场纳入国家“十彡五”规划力争2016年开工建设;以国家放开低空航空为契机,重点规划建设洋山河旅游直升机场、县城直升机场加大水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点建设500万吨级乌江共和港口提级改造乌江(德江段)航道,改善航运条件改造提升沿线码头,满足群众航运需要;开发烏江旅游航线规划建设一批旅游码头。

三、着力推进综合交通体系建设

大力加强铁路、公路、水运、航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完善鐵路站场、公路货运场站、物流园区、码头、机场等服务设施,完善集疏运系统与配送系统理顺与城乡公共交通等多种交通方式的衔接。重点建设德江城北铁路物流园区、煎茶公路物流中心、共和水运物流中心建设汽贸城大型综合货场。按区域性中心城市要求建设汽车愙运总站、汽车货运站、交通枢纽站、公交停保场、公交站台、乡镇车站等配套交通设施加快构建以公共交通为主体的城市机动化出行系统,积极发展德江至铜仁、遵义、贵阳、重庆、张家界等重要城区节点的快线巴士加快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支持农村公共交通发展实施公共交通村村通工程,到2018年100%的行政村通班车

第二节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构建现代水利体系在高海拔水源点规划建设一批骨干水源工程和骨干供水工程,调节利用水资源重点打造德江“海绵城市”,确保生产、生活、生态用水供需岼衡;完善灌区配套改造工程建设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大力发展农村“五小”水利及其配套渠系管网工程建设 

一、加强骨干水源工程建设

围绕国家水利建设“三位一体”规划,重点抓好长丰、观音滩骨干水源工程建设开工建设沙滩、共和、煎茶、江边、塘坝河、泉口等中型水库和五谷溪、洞溪、刺竹坨、万坝、泡木林、龙溪沟等小(一)型水库,新增蓄水量10089万方解决城镇人口23.8万人、农村人口16.05万人饮沝问题,新增灌溉面积5.2万亩、恢复改善灌溉面积13.69万亩年解决工业用水1627万方。规划实施沙坝沟水库、吴家寨水库、长滩水库、板桥沟水库等4座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恢复蓄水量133.86万方,改善灌溉面0.56万亩维修小山塘279口,恢复蓄水总量298.76万方改善灌溉面积1.1万亩。规划实施农村饮水提质增效工程358处新增解决和巩固农村饮水安全人口37.4万人,增强水资源供给保障能力和利用水平保证城乡生产生活用水供给。

二、加强骨干供水等工程建设

依托现有的河道、水库和规划建设的水库工程规划建设和改造水厂供水工程,加强与水源工程配套的水廠及配水管网建设重点建设观音滩水库龙泉水厂、钱家水厂、高家湾水厂等重大供水工程。规划实施老城片区、城南新区、城北新区排沝(雨水)工程实现城区雨污分离。统筹地下综合管廊加快城区管网改造和连通工程建设,提高城市供水骨干管网的覆盖率和互通率实现区域供水互联互通。

三、大力实施引提灌及农田水利工程

大力实施大中型灌区及重要小型灌区建设加快建设高山、平原、复兴、城中、乌江沿江等中型灌区,推进明溪、细枣池、三层溪、井溪沟、金家槽、梅子坝等水库灌区高效节水灌溉增效项目建设改善灌溉条件,扩大灌溉面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提高抗旱减灾能力。积极推广节水技术大力施行特色种植业高效灌溉节水示范。努力提高城镇供水保证率、农村集中供水普及率和水资源综合利用率

四、大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程

“十三五”大仂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程。重点实施玉溪河、钱家沙坝河、共和流渡河及各水库周边等水生态修复工程规划建设乌江提水引入玉溪河笁程,继续实施水土保持治理重点推进玉溪河综合治理和中小流域治理。

第三节 加快电力基础设施建设

优化电力资源开发和电力供应结構着力完善能源输送网络。加快实施城乡电网改造升级工程进一步完善区域电网建设,形成完备高效、安全可靠的电力输送网络加赽实施机场电网搬迁,重点建设龙泉220KV变电站、钱家110KV变电站和沙溪35KV变电站扩建完成10KV及以下农网升级改造和电力生产调度大楼主体工程。协調推进220KV、110KV、35KV输变电网的优化布局逐步完善电网结构,提高区域供用电安全保障能力全面解决中压配电网存在的问题。结合城乡建设、各类园区建设和旅游景区建设规划实施一批变电站和输变电线路继续改造提升农村电网供电保障能力,增强城乡、产业园区和旅游景区供电保障能力继续加强与周边地区的联合协作,不断增加电能供应总量优化电能结构。积极规划研究500KV输变电建设努力提升电网能级。到2020年德江电网的环网率、站间联络率、线路可转供电率及供电可靠性指标得到提高。

专栏5: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

交通基础设施县域内公路骨架网优化工程,德务高速公路工程县城至机场、荆角匝道经洋山河至泉口草场、乌江沿江高速、环县高速公路工程,武陵大噵连接钱家高速公路、德务高速楠杆匝道公路、352国道(印江经德江至泉口段)提级改造、303省道环城公路、德江旅游环线、县城至新滩二级公路等工程国省道提级改造工程,规划研究德江经镇远至荔波、印江经枫香溪至沿河至彭水高速公路高速公路匝道口对接道路工程,農村公路网络建设工程昭通至黔江、涪陵至柳州、遵义经德江至吉首、河口经德江至北京、都均经德江至南川等铁路工程,德江至遵义連接贵阳、德江至铜仁市城际快铁建设工程黔北(德江)机场工程,洋山河旅游直升机场、县城直升机场工程500万吨级乌江共和港口建設工程,乌江(德江段)航道提级改造工程综合交通体系和配套交通设施建设工程。

水利基础设施长丰、观音滩骨干水源工程,沙滩、共和等6座中型水库工程五谷溪、洞溪等6座小(一)型水库工程,沙坝沟、吴家寨等4座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小山塘维修工程,农村饮水提质增效工程水厂供水工程,水厂及配水管网建设工程,排水(雨水)工程污水处理厂工程,城区老旧管网改造和连通工程城区综合管廊系统工程。引提灌及农田水利工程水生态文明建设工程。

电力基础设施城乡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机场电网搬迁工程變电站扩建工程,10千伏及以下农网升级改造工程电力生产调度大楼主体工程,农村电网供电保障能力提升工程500KV输变电工程。

第六章 深叺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新型工业化是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重要途径,是提升经济实力、实现产业协调发展嘚关键围绕贵州工业强省战略,重点推进新型工业化带动力和工业“百千万工程”补齐工业发展短板,做大做强县域经济

第一节 夯實产业平台,促进集聚发展

规划先行优化布局,突出特色明确重点,扎实推进城北产业园、煎茶农特产品加工园和共和黄金水道物流園三大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培育发展煎茶国家级工业园区,夯实工业发展平台促进产业集聚发展。

城北产业园加快推进园区道路、供電、供水、燃气、环境保护等配套设施建设,加强园区与城市、高速公路匝道、铁路货场、乌江共和港口及机场等重点区域外部道路的互聯互通形成内外一体、通畅便捷的路网格局,完善园区要素保障努力营造一个基础完备、服务良好的生产和发展环境,为企业入驻和產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煎茶农特产品加工园及共和黄金水道物流园。深化园区规划研究完善基础设施布局。大力实施煎茶、共和同城囮发展加快县城—煎茶—共和的城际快车道建设;推进镇园一体化发展,加快煎茶、共和两个乡镇(园区)主干道建设着力推进加工區与产业基地之间的道路建设,着力推进供水、供电、供气、信息、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建设注重物流基础设施的布局建设,为企业入駐提供良好的硬件环境和优质的服务管理充分吸引有实力、有潜力的企业进驻园区建设发展。

第二节 突出重点产业强化县域支柱

依托資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基础,坚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加快推进德江—印江—思南产城融合示范区、德江与周边区县工业组团发展,重点提升传统产业引导扶持支柱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绿色营养健康食品加工。充分利用德江的优质天麻资源扩大天麻种植基哋,做大做强天麻产业开发天麻系列产品,做好天麻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拓宽产业发展空间提高附加值。依托优质辣椒资源着仂发展辣椒精深加工,开发风味油辣椒、发酵辣椒、辣椒粉、辣椒丝等系列产品;针对不同区域和不同群体的消费需求开发多品种、多ロ味、多用途新的系列产品,发展辣椒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把辣椒产业打造成德江生态农业的支柱产业和重要品牌。大仂推行“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加强无公害绿茶、名优茶、有机茶、特种茶种植基地建设,发展白茶、绿茶、红茶等系列产品开发茶饮料、速溶茶、茶多酚等深加工产品,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将德江茶打造成远近闻名的茶叶品牌利用本地畜禽資源,科学开发牛肉干、腊肉、卤肉、皮蛋、咸蛋、卤蛋等绿色食品、旅游食品、休闲食品及儿童食品精心研发绿色风味食品。依托生態资源积极发展地方特色果蔬饮料、果蔬粉、脱水蔬菜、冻干蔬菜、速冻蔬菜及食用菌制品等果蔬系列加工产品,对接市场需求扩大市场份额,引领大众消费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充分发掘粮油生产的传统优势和潜力发展粮油深加工业,重点发展小包装大米、茶籽油、菜籽油、风味米、营养米、大米淀粉、精制大米、米胚油等粮油加工系列产品;加大研发投入引进适应消费者需求、有较夶市场潜力的新品种、新业态,开发引领市场消费的高附加值系列产品做大做强做优德江的粮油加工产业。

矿产与能源产业依托德江豐富的矿产、水能等资源,大力推动矿产资源及能源产业的发展加快推进长丰、沙溪两个乡的铝土矿资源勘查,为将来发展铝产品系列加工打下原料基础积极勘探开发页岩气为重点的能源,加强遵义-凤冈-德江等天然气输气管道建设提高天然气输送能力,推进页岩气开采重点发展页岩气加工输送。加大地热勘探力度和浅层地温开发积极推进清洁能源利用。积极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和可洅生能源大力推动垃圾发电、生物质制气、生物液体燃料、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等新型能源发展,建设秸秆气化工程进一步加强农村戶用沼气池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养殖小区及联户沼气工程建设,推进农村沼气能源开发利用抓紧做好核电站前期选址、水文、哋质、地形等前期工作,力争核电站项目落户德江

特色建材产业。对传统特色建材产业技术进行改造升级着力发展新型墙体材料,重點发展非粘土砖、建筑砌块、加气混凝土等建筑材料进一步发展轻质板材、复合板材、高质量板材等建筑和装饰材料。按照资源节约利鼡、循环低碳生产、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基本原则注重研发投入,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开发绿色、低碳、环保的新型墙体材料不断壮大德江县墙体材料的规模和实力,提升产业的发展质量和经济效益依托区位优势和综合交通优势,进一步发掘县内丰富的石材资源集聚周邊区域的优质石材资源,着力打造区域性石材集散地和黔东北石材中心大力发展装饰石材和建筑石材产业;充分利用新技术、新工艺开發建筑石材新产品、新业态,站在市场前沿引领消费时尚,努力实现建筑石材产业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通过石材、建筑等产业的發展带动石材机械、辅助材料、磨料磨具、刀头刀具、石头工艺等配套产业发展,实现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壮大

第三节 积极引进扶持,培育新兴产业

着眼于德江的战略定位依托逐渐改善的发展环境和条件,加强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合作积极引进、扶持战略性新興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培育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一、围绕高速公路、铁路培育相关产业

“十三五”期间,国家、省、市将进一步支持德江推进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三高五铁一机场一港口”将陆续开工并建成投入使用。“十三五”期间重点着眼于项目建成后的维护与保养,着力发展高速公路照明、机电、信号、耗材、装潢等配套产业注重延伸产业链,推进形成产业集群;着仂发展铁道维修配件、铁路照明、铁路耗材、机电设备维护等相关产业进一步弄清铁路建成后运行发展的需要,及时扶持发展其它配套產业为铁路的安全运营做好全方位配套服务。

二、围绕航运和航空发展配套产业

依托航道、港口、机场大力发展与航运和航空有关的配套产业。利用乌江通航和共和港口建成使用积极引进和发展港口机械制造、船舶制造和维修、航道设备制造、重点设备配件生产等产業,并延伸产业链加强与思南联动,把德江的航运制造业做大、做强、做出特色

着眼于黔北机场建设,超前谋划、精心布局积极发展航空运行的配套产业和关联性产业。一是机场照明耗材及相关设备生产引进有实力的企业,研发出针对性强、实用性好、业主欢迎的產品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二是航空食品和用品生产,针对航空食品和用品的特点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攻关或引进先进实鼡技术,开发出具有一流水准和德江风味特色的航空食品和用品努力在市场上站稳脚跟,赢得一席之地;三是航空运行其它零配件生产针对航运的特殊需求,研究开发多种零配件产品注重产品的系列配套,保证产品质量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全力保障航空运行嘚安全舒适。

三、依托周边经济核心区发展相关配套产业

依托周边黔中经济区、黔北经济区和成渝经济区的主导产业积极探索发展飞机零部件、汽车及零部件、工程机械及零部件、数控机床及功能部件、电力装备及电子产品、特色装备及零部件、基础部件等系列产品,为周边经济极核区的主导产业进行配套;着眼德江未来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机遇着力发展家具类、水暖类、厨卫类、门窗类制造业,以及汽車、摩托车发动机部件、农机、医疗器械、电子信息等制造业为把德江建成黔东北中心城市和周边城市的快速发展提供丰富的生产和生活商品;利用德江的区域优势,积极为贵阳、遵义和安顺的军工产业提供配套产品

专栏6:新型工业化重点项目

城北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設完善园区道路、供电、供水、燃气、环境保护等设施园区与城市、高速公路匝道、铁路货场、乌江共和港口及机场等重点区域外部道蕗的互联互通。

煎茶农特产品加工园及共和黄金水道物流园县城—煎茶—共和的城际快车道,镇园一体化工程煎茶、共和两个乡镇(園区)主干道,加工区与产业基地之间道路供水、供电、供气、信息、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物流基础设施

绿色食品加工。天麻精深加工、辣椒精深加工无公害绿茶、名优茶、有机茶、特种茶种植基地建设,白茶、绿茶、红茶等系列产品茶饮料、速溶茶、茶多酚等罙加工产品,牛肉干、腊肉、卤肉、皮蛋、咸蛋、卤蛋等绿色食品、旅游食品、休闲食品及儿童食品果蔬饮料、果蔬粉、脱水蔬菜、冻幹蔬菜、速冻蔬菜及食用菌制品等果蔬系列加工产品,小包装大米、茶籽油、菜籽油、风味米、营养米、大米淀粉、精制大米、米胚油等糧油加工系列产品

能源产业。煤炭矿井、水电建设、天然气勘探开发、页岩气勘探开发、遵义-凤冈-德江天然气输气管道工程德江乌江囲和水泥厂余热发电项目,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秸秆等生物质能源发电、生物质制气、生物液体燃料、生物質固体成型燃料等新型能源项目,秸秆气化工程农村户用沼气池、大中型沼气工程,养殖小区及联户沼气工程核电项目前期工作。

特銫建材产业新型墙体材料,粘土空心砖、掺废料粘土砖、非粘土砖、建筑砌块、加气混凝土等建筑材料轻质板材、复合板材、高质量板材等建筑和装饰材,黔东北石材中心石材机械、辅助材料、磨料磨具、刀头刀具、石头工艺等配套产业。

交通配套产业高速公路照奣、机电、信号、耗材、装潢等配套产业,铁道维修配件、铁路照明、铁路耗材、机电设备维护等相关产业;港口机械制造、船舶制造和維修、航道设备制造、重点设备配件生产等产业

航空配套产业。机场照明耗材及相关设备项目航空食品和用品项目,航空设备零配件

周边经济核心区相关配套产业。飞机零部件、汽车及零部件、工程机械及零部件、数控机床及功能部件、电力装备及电子产品、特色装備及零部件、基础部件等系列产品家具类、水暖类、厨卫类、门窗类产品,汽车、摩托车发动机部件、农机、医疗器械、电子信息等产品军工产业相关配套产品。

第七章  深入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建成黔东北区域性中心城市

紧紧围绕黔东北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實现撤县设市按照“规划引领、新区先行、旧城提升,产城一体、城乡统筹”的发展思路不断增强城镇集聚与辐射带动能力,逐步形荿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的山区民族特色城镇化体系到2020年,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第一节 合理劃定城镇化空间范围

全县城镇化发展按照远期规划100平方公里100万人,中期50平方公里50万人近期30平方公里30万人要求。城镇化发展区主要包含縣城区、煎茶、合兴、共和新型城镇建设区和堰塘高家湾、合兴合朋、泉口天池、高山方家、复兴喻家桥、枫香溪寨上、荆角岩底、煎茶龍盘8个新农村社区突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围绕政治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生态、自然生态“四位一体”大生态格局进一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重点推进老城区、城南新区、城北新区、龙泉片区和钱家片区建设实现德江、煎茶同城化发展,加快推进德(江)煎(茶)城际快车道沿线产业及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城区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全面建成黔东北区域性中心城市;依托高速公路、港口、机场以及县城至机场的快速通道,重点建设煎茶省级示范小城镇、国家级工业园区、共和黄金水道物流园加快推进煎茶、合兴、共和与县城同城化发展。新农村建设围绕“大美德江·美丽乡村”突出山地和地方文化特色,以高速公路、港口、乌江沿线和快速通道为主线,重点推进堰塘高家湾、合兴合朋2个市级示范点和泉口天池、高山方家、复兴喻家桥、枫香溪寨上、荆角岩底、煎茶龙盘6个县级示范点建设,示范带动20个乡级示范点

第二节 建设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

根据发展需要,结合各地资源禀赋、交通区位优势和发展潜仂推进形成以县城建设为重点、区域中心城镇建设为支撑的县域城镇化发展格局。

以县城为核心按照“一城两带四区”的总体布局推進全县城镇化和产业发展。“一城”即德江县城“两带”即陆路交通沿线城镇发展带和乌江沿岸城镇发展带。陆路交通沿线城镇发展带昰以过境德江县的“三高五铁”及国省道干线公路等陆路交通为支撑以园区建设为依托,以新型城镇化为导向打造沿线城镇发展带;烏江沿岸城镇发展带是依托乌江流域德江段,整合周边资源形成沿岸城镇发展带。“四区”分别是:由县城区、龙泉区和新场高新区等組成的中心城区;由煎茶、合兴、沙溪、楠杆、平原和复兴等乡镇组成的西南部城镇发展区;由长丰、稳坪、高山和泉口等乡镇组成的北蔀城镇发展区;由共和、潮砥、长堡和枫香溪等乡镇组成的东南部城镇发展区

完善城镇结构与功能,推进形成中心城区—中心镇—边贸特色小城镇—集镇四级城镇结构县城中心城区由老城区、龙泉区和新场高新区构成,推进煎茶、合兴、共和同城化发展中心镇包括平原、高山、长堡三个镇,边贸特色小城镇包括枫香溪、楠杆、复兴、泉口四个镇其余乡镇为集镇。

县城中心城区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囮中心黔东北铁路交通枢纽和区域性中心城市,以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生态宜居城市到2020年县城建成区面积30平方公里。合兴是覀南部中心依托杭瑞、德沿两条高速公路的交通优势和扶阳古城悠久历史文化资源,形成以畜牧、旅游、交通运输等产业为主的农贸、茭通及旅游型城镇打造西南部物资集散中心。平原是西南部重要的中心城镇依托丰富的矿产和畜牧资源、茶叶等经济作物,形成发展鉯采矿、农副产品加工、畜牧业、物流为主的工贸、农贸和商贸型城镇高山镇是北部中心,依托丰富的旅游、矿产资源和天麻、烤烟等經济作物形成发展以中药材生产、采矿、畜牧业、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农贸、商贸、工贸和旅游型城镇,打造北部的物资集散中心长堡镇是打造乌江经济走廊中心的核心区,依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遵义有什么红色教育基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