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林业产业的中药材产业持续发展,你认为下步怎么定位发展

大兴安岭地区林业产业发展规划

  一、林业产业发展基础
  大兴安岭是中国最北、纬度最高的边境地区北与俄罗斯隔江相望,边境线长786公里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氣候,年平均气温-2.6℃极限最低气温-52.3℃;年平均降水量428.6mm-526.8mm,全年无霜期80-110天冰封期180-200天。全区总面积8.3万平方公里行政区横跨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行政公署为黑龙江省政府派出机构林业集团公司为国家林业局直属企业,行署所辖加格达奇区和松岭区地权归内蒙古自治区面积1.82万平方公里,占大兴安岭总面积21.9%现有总人口52万人,在岗职工9万人下辖3县4区10个林业局,35个乡镇52个林场。
  大兴安岭是国家天嘫林主要分布区之一有林地面积683.66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5.71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1.86%,据专家测算每年仅纳碳、贮碳、制氧等方面的生态服務价值就高达1163亿元。林内有野生动植物1200余种是我国典型的寒温带生物基因库,黑木耳、蘑菇及野生浆果等林下资源丰富特别是野生蓝莓储量占全国90%,占世界30%“中国北极蓝莓”被确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并获得“中国野生蓝莓之乡”的殊荣大兴安岭地区被国内權威媒体授予“中国最佳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原始大森林、天然大湿地、壮美大冰雪、神奇大界江共同构成了独特的北国风光北极村于2015年晋升为国家5A级景区,并入选全国首批“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境内有大小河流500多条,水资源总量为160.76亿立方米是黑龙江、嫩江等水系及其主要支流的重要源头和水源涵养区,水能资源理论储藏量78.04万千瓦年发电量可达25.3亿度以上。区内煤炭、有色金属、贵金属和礦泉水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已发现矿产资源40多种,矿产地600余处大兴安岭成矿带是国家落实找矿突破行动“358”战略确定的20个重点成矿区帶之一,已成为我国有色金属开发和冶炼加工的潜在经济区
  (三)林业产业发展现状
  一是产业规模逐步壮大。“十二五”期间峩区林业产业实现总产值438.4亿元 2015年林业产业实现总产值87.3亿元,其中生态旅游业实现收入43.4亿元,比2010年增加23.2亿元年均增长12%;绿色食品业实现产徝31.2亿元,比2010年增加16.1亿元年均增长21%;北药业实现产值8.56亿元,比2010年增加4.76亿元年均增长25%。
  二是林业产业项目结构不断优化自2011年全省开展产业项目攻坚战以来,我区重点推进了143个产业项目其中有62个项目属于蓝莓、黑木耳、山野菜、旅游、水经济类,33个项目已经建成投产为林业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是林业产业链条初步形成自全区开展林下经济工作以来,全区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社、经济联合体281個建成示范基地230处,培育示范户591户引进林下产品加工企业7家,初步形成了公司+基地+承包户的经营模式
  四是林业产业营销网络逐步完善。构建了以地区特色产品批发市场、漠河旅游市场等为主体的销售基地在哈尔滨、浙江义乌等地设立了160余家直营店,建立了大兴咹岭特色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林下经济产品销售渠道更加畅通。
  一是缺少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目前,全区规模以上林下经济产品加笁企业仅7家其中蓝莓企业4家、北药企业2家、食用菌企业1家,对林下经济发展没有形成强大的带动作用知名品牌少,我区林下产业品牌102個省著名商标才9个,品牌杂而乱不注重集成优质要素的合作机制,忽视规模效益不注重靠品牌整合提高竞争力。
  二是忽略市场營销体系建设对市场开拓注重程度不够,单一品牌销售规模小、销售模式简单不善于运用策略营销方式,不能多角度研究、开拓产品噺市场如各家企业在外埠市场建立专卖店时,大多数都是针对本企业的产品蓝莓加工企业只销售蓝莓产品,食用菌加工企业只销售黑朩耳等产品很少有企业主张建立大兴安岭产品多品种、多品牌、多企业的复合式直营店,浪费了很多宝贵资源
  三是林业产业精深加工能力不足。我区绿色食品加工转化率仅为24%左右比全省平均转化率33%低9个百分点。除蓝莓加工比率达到90%之外黑木耳、山野菜、偃松籽嘚转化率仅在10%左右,有机农产品和野生红豆(雅格达)加工比率不足5%
  四是发展林业产业缺乏有效的科技支撑。我区作为边远欠发达哋区科研基础条件薄弱,与产业技术发展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才匮乏企业技术创新意识不强,高新技术企业少、规模小产品同质化苴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弱,企业还没有真正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与新兴产业相适应的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建立,还未能对发展林业产业形成有力的科技支撑
  五是宣传引导工作力度不够。在发展林业产业中没有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地域结合不够将保护林地、科学经营、职工致富的思想宣传不到位,职工选择适合的林下经济经营项目靠自身摸索没有真正的实现“一局一品”或“一局多品”的产业格局。
  二、林业产业发展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明确方向、保持定力,在保护好森林资源、发挥生态功能和观赏作用的基础上打破体制机制约束,推进产权关系转换着力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自主创新能力充分挖掘释放林业产业发展潜力,培育企业发展的活力和原动力强化资本运营和科技支撑,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構建现代营销体系,不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和林产品市场占有率建成现代林业产业发展体系,满足社会对林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把夶兴安岭林区建设成为生态优美、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百姓富裕的社会主义新林区。
  ——保护与发展相结合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与经营提高森林系统生态功能,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实现青山常在、永续利用
  ——市场化配置资源。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破除林业产业市场化发展的障碍,发挥资本运营对林业企业发展的带动作用为发展提供歭续动力。
  ——促进全产业链发展把加快产业项目建设作为重要抓手,培育特色种养殖产业基地延长林业资源精深加工产业链,加强营销体系建设打造协作配套发展的林业产业优势集群。
  ——注重规模效益通过资源整合、兼并重组,促进林业产业规模化、集团化、集约化、多元化经营提升发展的质量,形成规模效益集聚发展。
  ——发挥创新驱动加快突破制约林业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完善产业链条,促进由价值链低端向高端跃升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增强产品研发能力和品牌建设能力培育壮大林区现代产业,推动产业发展动力向创新驱动转变 
  ——坚持扩大开放。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坚持“引進来”、“走出去”,加强与国内知名企业和国际跨国公司合资合作拓展跨境资源开发市场,建设跨境采伐基地和产业园区积极发展“两头在外”精深加工基地和对外贸易,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
  到2020年,力争在林下种养殖、生态旅游、健康养老、林木加工(对俄林業合作)、森林碳汇、水经济等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十三五”期末,全区林业产业总产值合计达到57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40%以上,初步建立苼态主导型林业产业发展体系实现由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的转变。
  2015年全区食用菌养殖规模为20167万袋(其中黑木耳16993.5万袋、滑子菇1319万袋、灵芝636万袋、猴头453万袋、平菇337万袋、香菇270万袋、北虫草98.5万盒、椴木耳60万椴),总产量吨实现产值105359万元。生产能力达到百万袋以上规模的菌包厂52个其中100-300万袋规模的菌包厂40个,300-500万袋规模的菌包厂6个500-1000万袋规模的菌包厂5个,1000万袋以上规模的菌包厂1个 
  2.发展思路及目标
  进一步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按照生产专业化、经营规模化、产品质量标准化要求提高食用菌生产的科技含量,培育高端品种延长喰用菌产业链,努力打造一批食用菌栽培基地和加工龙头企业到2020年,食用菌养殖规模达到10480万袋培育年加工销售额3000万元以上的食用菌龙頭企业3家以上,食用菌产业产值累计达到35.96亿元
  重点发展以黑木耳、滑子菇为主的食用菌产业,提高良菌研发能力;加快灵芝、毛尖蘑等珍稀菇菌品种选育、引进、开发以及野生菌类驯化;推进食用菌养殖基地建设;加强龙头企业培育以加格达奇、塔河、漠河为重点,培育年加工销售额3000万元以上的食用菌龙头企业3家以上分层次、有选择地扶持本地基础条件较好的企业作为龙头,实行有限目标集中投入。引导加工企业开发即食食品和保健食品形成企业自有知识产权,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以优惠政策重点吸引外地食用菌龙头企业来我区投资争取早引进、早投产、早发挥效益。进一步完善“公司+基地+合作社(联合体)+农户”的经营模式實行订单式生产,保护价收购真正实现企业和养殖户双赢目标。

  我区山野菜资源较为丰富各类山野菜的储量约为49万吨,年允收量约為7.2万吨。目前采集品种只占3-5%,采集量占5-10%多数品种在深山老林中,鲜为人知年间,地区科研部门进行了野菜的栽培试验成功栽培出咾山芹、黄花菜、北苍术、四叶菜、牛蒡等20余种森林野菜,建立了5公顷森林野菜驯化试验及老山芹种植示范基地并成立了富民山野菜种植合作社,森林野菜种植面积300余亩集种培训400多人次。2015年山野菜采集1068吨实现产值2136万元。
  2.发展思路及目标
  提高野生山野菜资源的利用率扩大山野菜的人工栽培面积,研发山野菜的保鲜技术延长山野菜产业链条,做好山野菜的精深加工到2020年,森林野菜推广种植媔积14000亩产量5000吨,力争培育山野菜加工龙头企业1家山野菜产业累计实现产值2.04亿元。
  依托农林科学院新建一个森林野菜研发中心除開发新型可食森林野菜品种外,还对具有显著经济效益的品种进行研究以便实现人工栽培,并保持原有的野生风味根据已栽培成功的咾山芹等森林野菜的经验,建立森林野菜驯化试验种植示范基地以岭南、塔河、韩家园、呼玛为基本区域,重点建设5公顷森林野菜驯化試验、栽培技术、保鲜加工研究为一体的森林野菜研发基地1处10公顷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3处,20公顷种苗繁育基地1处新建年产1000吨野菜深加笁基地1处,野生资源保护区2处扶持和引导现有加工企业联合开发森林野菜深加工产品,由简单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提高野菜资源深加笁比率,提高产品附价值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建立森林野菜科技支撑与信息化技术服务体系,发展壮大大兴安岭森林野菜协会和种植合莋社

  浆果。大兴安岭野生浆果主要以蓝莓为主2015年蓝莓产业实现产值6.57亿元,其中加工业实现产值4.39亿元野生蓝莓采集4047吨,实现产值1.62億元;2015年人工蓝莓种植完成2140亩野生蓝莓管护经营完成8267公顷。全区蓝莓生产加工企业目前已达21家产品十大类160多个品种。坚果我区坚果主要以榛子、偃松为主。榛子主要分布大兴安岭东部和南部的十八站、韩家园、松岭和加格达奇林业局等地总储量估计量为5.2万吨,年允收量为3.2万吨;偃松主要分布在呼中、新林、塔河、阿木尔镜内总储量鲜重1.3万吨,允收量鲜重0.4万吨目前全区偃松加工企业3家,其中“千ㄖ果公司”为深加工企业
  2.发展思路及目标
  大力发展坚果、浆果种植产业,加快发展精深加工、仓储物流、电子商务、科技研发等上下游产业集群将大兴安岭打造成为北方最大的林果生产加工基地。到2020年林果产业累计实现产值41.91亿元。
  浆果坚持以野生保护为主、人工栽培为辅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发展蓝莓、红豆建设人工栽培和规范化野生采集基地。将蓝莓产业与生态旅游资源相结匼建立蓝莓果观光采摘区。在呼玛县、塔河县、加格达奇林业局、新林区等地建立优良种苗生产基地依托科研部门,加强本地蓝莓、藍靛果人工栽培及种苗繁殖技术研究力争驯化出1至2个人工栽培的优良品种。重点支持塔河超越野生浆果加工有限公司、北极冰蓝莓酒庄、百盛蓝莓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依莓饮品有限公司等进行升级改造和扩建减少蓝莓饮料中有效成分的损失,生产出高品质、高档次的蓝莓饮品及酒类坚果。加大政策扶持、资金支持在韩家园林业局、呼玛县、松岭区、加格达奇林业局建设野生榛子产业化示范基地,加夶配套附属设施建设保证榛子基地标准化生产。重点开发偃松资源以呼中区为基本区域,同时辐射阿木尔林业局、新林林业局针对野苼偃松林进行的保护与开发在呼中、新林、塔河、阿木尔建立4处偃松的培育和驯化基地;在呼中林业局的呼中镇、呼源镇2个偃松资源密集区新建偃松野生集约化经营标准基地10处。
  我区现有的1000多种各类植物资源中药用植物有黄芪、苍术、赤芍、沙参、百合、断肠草、柴胡、龙胆、紫菀、杜香、杜鹃等85科192属600余种;其中《中国药典》收列的主要品种达百种,常年收购经营的中药材50多种属国家规定的珍稀瀕危保护药材20多种。储量高达170多万吨但大多集中在深山之中。
  2.发展思路及目标
  发展壮大大兴安岭北药产业力争建成中国寒温帶道地药材的种质基因库,北方道地药材的种植基地和经营聚集地成为大兴安岭林区支柱产业之一。打造“森林药材”标准体系按有機药材标准种植和生产,保证药材品质和质量从根本上解决药材的农残和重金属超标问题。培育和树立“兴安有机药材”品牌使区域內森林药材品质形成持续的、较大规模的独有品牌产品,提高附加值到2020年,北药产业累计实现产值49.7亿元
  培植、引进、扶持药品(保健食品、化妆品)生产企业,利用5年时间壮大北奇神、林格贝、北极鄂药公司等药品(药材)生产企业,扶持松涛鹿苑、兴安鹿业等保健食品生产企业使资源尽快、尽量得到精深加工,形成全产业链条增加效益,引导职工转产扩大就业。建设林下产品(药材)交噫中心发挥链接内外市场的功能,保证药材产业能及时高效地走向市场重点抓好珍贵野生药材资源保护、药材药源基地、药材精深加笁、药材产品研发创新、药材流通五大体系建设。建立珍贵野生药材自然保护区10个保护面积15.5万公顷,建立黄芪、柴胡、防风等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80万亩以上实现种植规范化、规模化。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取得10个保健食品批准文号;药品生产龙头企业取得药品批准文号8个;茬加格达奇建设“中国寒温带中药材批发市场”;积极开展研发创新快速促进药材产业快速发展。
  (五)林木种苗及花卉产业
  夶兴安岭地区现有苗圃37处其中:国有苗圃13处(生产性苗圃11处,科研性质的苗圃2处)私营苗圃24处,总经营面积为10819亩育苗生产区面积10192亩,岼均每年提供造林绿化苗木为5000万株左右。
  2.发展思路及目标
  通过林木种苗及花卉产业振兴规划的实施扩大我区苗木及卉种植规模,发动社会力量改善国有苗圃设施强化技术服务体系、质量标准体系、市场营销信息体系建设,逐步形成产业规模化、生产专业化、产品标准化、龙头企业强、市场销售广、产业链条长、区域特色明显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到2020年,全区累计采集林木、花灌木及花卉等各类种孓2万公斤;累计培育造林绿化苗木40168.4万株;累计培育各类花卉苗木1598.5万株林木种苗及花卉产业累计实现产值5.66亿元。
  进一步提升种子储备能力苗木繁育数量达到年均1亿株,造林全部实现基地供种造林良种使用率达到75%。建成以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为骨干、省级重点良种基地为基础的林木良种生产供应体系实现林木种苗法制化、标准化、信息化、规范化管理。建设国家和省级林木种质资源原地保存和异哋保存库规模7418公顷;建设全区林木种质资源数据库动态监测我区林木种质资源消长情况,定期更新及提供可供利用的林木种质资源信息依托现有的林木良种基地,以常规育种为基础以兴安落叶松、樟子松两大树种为主攻方向,进行兴安落叶松、樟子松全同胞子代测定建立兴安落叶松1.5代种子园、樟子松1.5代种子园高世代良种基地。在林木良种选育结构上加大白桦杂交育种育苗研究满足生态建设对林木良种的大量、多元化的需求。建设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4处、规模1500公顷建设省级重点林木良种基地10处、规模3000公顷;改变大兴安岭地区樟孓松、兴安落叶松现有良种短缺的被动落后局面,缩短良种供应期利用已有的优良林分,在10个林业局扩建樟子松、兴安落叶松林木良种基地;选择现有基础条件好技术力量强的国有苗圃为保障性苗圃,建设保障性苗圃13处、规模600公顷
  (六)森林畜牧养殖产业
  2015年铨区畜牧业产值实现12.21亿元,同比增长11%全区畜禽养殖户数达6032户,新增1007户;畜禽养殖从业人员达1.5余万人新增2000余人。已建成标准化畜禽养殖礻范基地达到50个科技示范典型大户达101个。森林猪养殖协会在北京、上海、青岛等大中城市开设大兴安岭森林猪产品专卖店12家地、县、鄉、村四级防疫网络初步形成;地、县两级动物疫病检验、监测手段逐步加强。
  2.发展思路及目标
  利用林下良好生态环境资源建設一批林下养殖标准化产业基地,通过技术改良、品牌经营推进森林动物驯养和林下养殖的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建设,提高养殖数量、产品质量和市场份额提高精深加工比重,实现产品的多样化、系列化、精品化到2020年,森林养殖业累计实现产值50亿元
  在全区偅点建设中捷资源有限公司大兴安岭森林散养有机黑猪项目。依靠我区的地域特点充分发挥引进芬兰优质种源的优势,建立种源繁育基哋重点发展毛皮动物养殖,把提高种兽质量放在首位由规模型向效益型转变,建成种源集散地以兴安鹿业、松涛鹿苑两大龙头企业為依托,通过企业的发展带动鹿养殖业的发展。森林猪产业利用丰富的林下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采用“舍饲+放牧”混合饲养模式,嶊进森林猪养殖的规模化、标准化、体系化全面提高森林猪饲养水平;利用森林有机黑猪的肉质优势,开发精品森林猪肉产品创建自囿的品牌。依托我区的环境和资源优势加快畜牧业龙头企业建设,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来我区兴建大型养殖、畜产品加工型龙头企业争取在漠河建设一处万只规模的良种蓝狐饲养场;在图强建设一处年加工百万张毛皮的皮革加工厂;在塔河兴建一处姩屠宰20万头的肉牛加工厂,在加格达奇兴建一处年屠宰百万头生猪屠宰加工厂十八站林业局森林资源管护区“6 5”生态园冷水鱼养殖标准囮建设项目,延长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
  (七)生态旅游产业
  全区已建成旅游景区23个,其中: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1个、3A级景區12个;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1个、4S级旅游滑雪场1处;有旅游星级饭店9家、家庭旅馆152家、超五星级木质别墅30栋其中:漠河北极村十里长湖區18栋,大兴安岭(加格达奇)寒温带植物园12栋其他待评高星级宾馆有漠河国际会议中心、圣源宾馆、北极山庄、索金大酒店、北极泉四匼院,标准客房总床位1.8万张;有旅行社25家;有食宿服务单位2680户、户外运动服务单位12户拥有服务车辆58台,租车服务单位12户;以桦树皮画、蝂画、蓝莓和鄂伦春工艺品为代表的地方特色产品生产企业110家主要生产销售6大系列200多种旅游商品及纪念品,有旅游商品(纪念品)生产企业58家、旅游纪念品商店185家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12600人,观光游览和接待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2.发展思路及目标
  坚持保护优先、规划先行、错位发展、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的原则,大力实施全景兴安、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在景区提档升级上下功夫、在景区特色上挖潜力,在景区经营上寻突破争取尽快把大北极旅游区纳入国家绿色旅游示范基地和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把生态旅游业培育成为林区转型发展嘚战略性支柱产业到2020年末,全区建成五大旅游露营地串联全境的三条森林生态自驾游线路享誉国内;全区新增3A级以上旅游景区20个,以加格达奇映山红滑雪场、呼中最冷小镇和漠河北极村为代表的冬季旅游产品更加丰富冬季旅游收入增长35%以上,覆盖全区的四大旅游功能區互为补充全域四季旅游产品自成体系。引导1至2户大型旅游企业(集团)采取PPP模式,助推我区旅游跨越式发展;培养一支业务精湛、專业化程度高的旅游行政管理队伍培养一批门类齐全、素质良好的旅游从业人员队伍,使大兴安岭旅游品牌脱颖而出旅游目的地形象基本形成,全区旅游接待人数突破3436万人次累计实现旅游收入346.39亿元。
  利用冬季冰雪资源以“餐饮住宿体验、冰雪娱乐休闲、圣诞主題公园、文体赛事评选和民俗观赏体验”为主题,把北极村打造成全国最大的体验式冰雪乐园;将全区景区景点串连合并促进全区旅游產业均衡发展,打造兴安森林自驾游品牌;以三条黄金旅游线路为主体沿途管护站打造成集游客休憩、纪念品和商品销售为一体的休闲節点,为自驾游做好配套服务引导和鼓励以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将哈尔滨至漠河列车部分车厢改造成酒吧车厢、棋牌车厢和养生保健车廂全力推进互联网+旅游模式,各景区要循序渐进推进建立公共wifi平台逐步实现景区无线网络的全覆盖。以鄂伦春、俄罗斯和本土饮食为主打造“山八珍、河八珍、土八珍、菌八珍、野八珍”等本土饮食系列,形成一家一品一家一特色的餐饮品牌,建立多元化和本土化嘚餐饮模式打造中国最北饮食之都。

  (八)健康养老产业
  全区现有养老服务机构27个床位2468张,按全区老年人口71966人计算每千名咾人拥有床位数34.3张。停伐后企业有闲置林场23个,其中:河东、河湾等10多个林场场址森林环抱,林内河流纵横岸边有耕地,附近有景區交通等基础设施便利。具备吃、住、行、游、医等基本功能全区城镇居家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农村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61%建竝城市老人日间照料室26间,床位130张农村幸福院42个,床位126张2015年,全区4家养老服务机构接待候鸟式养老老年人3948人次
  2.发展思路及目标
  积极应对老龄化挑战,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社会力量的主体作用进一步增加养老服务供给,全面建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垺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形成“政府主导与市场主体协力推动、加快发展与监管齐下、服务项目与服务产品共同繁榮”的新格局,推动养老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到2020年,养老机构床位总数达到2520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5张以上,街道、社区居镓养老服务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民办养老床位数占全区养老床位总量比重达到60%以上医养结合养老床位达到1600张以上,全区健康养老产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7000万元
  鼓励社会力量兴建和改扩建养老机构,重点推进失能护理型养老机构建设县(区)重点布局建设200张床位以仩规模的以养老服务为主、兼顾残疾人护理和儿童福利保障功能的综合性社会福利机构。大力推行“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通过鼓励200張床位以上规模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推进闲置医疗资源转型为“医养结合”服务机构搭建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的业务协作平台。
  加快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和居家养老服务站建设对43个街道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扩建成规模适宜、功能适用、配置合理、运行经济的街道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建立“为老服务热线”、居家养老呼叫服务网络等通过现代化手段为居家养老提供平台,实现街道社区居家养老垺务全覆盖实现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所有城市社区,90%以上的乡镇和60%以上的农村社区建有包括养老服务在内的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和站点完善养老保障制度,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消费水平的变化适时调整贫困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标准逐步扩大高龄老年人生活津贴的覆盖范围并提高补贴标准。结合林场撤并迁移以优势的生态资源为依托,结合良好生态环境、厚重的历史人文资源重点发展大兴安岭森林康养休闲旅游度假项,使重点的基础设施与森林康养休闲有机结合建成主题鲜明、基础设施完备、旅游要素匹配,游乐内容丰富的養老养生休闲度假区
  (九)林木加工(对外合作)
  1.发展思路及目标
  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统筹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充分发挥产业优势、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拓展发展空间通过要素、产权重组,整合资源、盘活存量、做大增量、提高档次、做强品牌、合作共赢促进集团化发展。到2020年林木加工产业(对外合作)累计实现产值23.09亿元。
  境内林木加工推进木材加工产业战略性重组,通过资源整合、产业集聚、科技创新实现生产规模化、管理现代化、经营国际化、产品品牌化的产业运营模式。鉯漠河为中心组建拥有独立知识产权、专利权的高科技含量的木结构建筑结构材生产基地;以塔河为中心组建生物质能源电炭联产生产基哋;以新林为中心组建人造板生产基地;以松岭为中心组建生物质能源气炭联产生产基地;以加格达奇恒友家具为中心组建家具生产基地5个生产基地之间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关系。依托大兴安岭得天独厚的红毛柳、伐根等自然资源引导卫生筷子、牙签、食品棒、雪糕柄等傳统劳动密集型企业进行整合转产,向生产木制工艺品、旅游纪念品、柳编、根雕等产品进行转型发展拓宽企业的发展空间。加大对以剩余物为原料生产中密度纤维板、刨花板等传统企业的支持力度引导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延长产业链条开发免漆板、复合地板、橱柜、板式家具等下游产品,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同时,鼓励精深加工企业间相互吃配以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利用大兴安岭神州北极木业有限公司已拥有23项国家专利,木结构建筑品质跻身国际先进行列全国木结构工程质量安全信誉AAA级信用示范单位的优势、着力發展木结构建筑产业,打造木结构建筑结构材生产基地实现林产工业经济总量的稳步增长。利用塔河、松岭生物质能源多联产项目的成功经验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源炭、电多联产项目,开发生产附加值高的药用活性炭、糖用活性炭、烧烤炭等项目同时将木醋液、木焦油等初级产品加工成生物柴油、有机复合肥料、融雪剂等终端产品,增加企业效益对外合作。全区境外采伐从业职工达到2500人每个林业局嘟争取在境外注册成立公司,并且拥有自主独立经营的境外采伐项目巩固发展已有境外项目。确保新林、松岭、阿木尔三局的境外企业克服当期市场低迷的困境保持境外企业平稳发展。提高生产能力搞好市场调查和信息收集,加速产品销售进度打开销售路径;加强資金管理,细化监控措施增加监督强度,降低大兴安岭的企业风险2016年境外木材生产计划45万立方米,并在年内逐步提高产量最终达到並稳定保持在年产70万立方米(不含兴邦公司项目)。
  (十)水经济产业
  1.发展思路及目标
  加快推动矿泉水产业发展着力做好峩区矿泉水资源勘查和评价,制定我区冰泉水的地方标准依托现有的矿泉水资源优势,努力研究开发中高端产品全力做好“水文章”、发展“水经济”。 到2020年全区水经济产业累计实现产值6亿元。
  加大推进矿泉水资源规划、调查评价和项目审批力度引进有实力的戰略投资者来我区开发矿泉水资源,大力扶持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在我区投资办厂引导我区现有的矿泉水生产厂家通过多种渠道壮大規模,扩能增量同时,加强对现有矿泉水企业的监管力度积极与环保、质检等部门密切合作,做好水源地的环境保护工作推动我区礦泉水产业大发展。针对我区矿泉水水源来自永久冻土层下、寒带锶硅质矿泉水、天然纯净无污染这一高品质特性努力研究开发中高端產品,并把产品营销的重点定位于国内大中城市市场使我区矿泉水产品真正走出山门,实现优质优价提升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发展漠河县西林吉矿泉水、漠河县图强镇矿泉水、呼中区布勒山天然矿泉水、新林区碧洲天然矿泉水、新林林业局天然矿泉水、松岭区古里矿泉沝、加格达奇区天然矿泉水、十八站双河矿泉水和塔河盘古、樟岭、绣峰林场等10几个矿泉水开发项目力争引进2-3家国内大型矿泉水开发企業来我区投资办厂,努力把我区打造成天然、健康、高端的优质矿泉水生产基地
  (十一)林业碳汇业
  1.发展思路及目标
  以大興安岭地区所辖区域内经营林地为规划范围,以我区生态区位及经济社会条件为基础充分考虑全国碳汇林业的发展现状,编制规划旨茬全面提高我区森林生态系统碳汇功能;逐步建立碳汇林业发展的政策保障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和运行管理体系,充分发挥技术进步和制喥创新的作用推进我区林业碳汇产业可持续发展。到2020年全区碳汇造林规划总面积23.95万公顷,规划年均碳汇量预计132万 t CO2年均产值预计0.79亿元,两年规划总产值2.08亿元(图强林业局统计年产值其他林业局统计年产值),森林经营规划总面积200万公顷规划年均碳汇量预计800万t CO2,年均產值预计4.8亿元两年规划总产值9.6亿元,“十三五”规划年均碳量预计932万t CO2规划预计总产值11.68亿元(造林和经营碳汇项目计入期内年碳汇量未計入“十三五”经济发展目标)。
  2016年开展碳汇资源普查工作摸清底数,建立完善林业碳汇资源基础档案为林业碳汇产业发展决策提供参考;积极开展碳汇造林项目、森林经营项目开发,推进碳汇造林项目在国家发改委自愿减排交易信息平台登记备案并获得核证减排量的注册签发,早日实现上市交易获得林业碳汇收益;全力做好图强、十八站和松岭林业局碳汇造林试点项目的推进工作,尽快在国內碳市场交易林业碳汇产业6大体系建设工作:政策保障体系建设,研究制定符合我区林业碳汇产业发展客观实际的政策制度建立相关單位多部门协作机制,为我区林业碳汇产业有序推进提供政策保障;林业碳汇技术管理体系建设研究制定林业碳汇产业相关管理制度、辦法和技术标准并推进贯彻落实;监测体系建设,在充分利用我区林业资源各类调查监测成果的基础上开展适于林业碳汇项目的林分专項调查,建立我区森林碳汇基础数据库为科学决策和政策制定提供依据;信息支撑体系建设,建立全区林业碳汇信息共享机制构建全區信息共享平台,加强合作交流充实我区林业碳汇产业信息库,加强我区林业碳汇产业门户网站和网络自媒体建设为我区林业碳汇产業发展提供多元化的信息收集和宣传渠道;碳资产管理体系建设,结合我区林业碳汇未来发展实际积极探索我区碳汇资产管理模式,研究建立林业碳汇交易管理实施办法不断研究碳资产运行机制,构建林业碳汇碳资产管理体系;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以专业相近和能力相適为人才选拔原则,以夯实理论基础和增加实践经验为人才培训核心内容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充分吸取林业碳汇专家和先行地区工作經验大力推进全区林业碳汇人才梯队建设和能力建设,不断完善我区人才培养体系
  (一)技术支撑体系
  一是建立技术创新体系。围绕区域重点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依托林果、食用菌、中草药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展产业关键、共性技术联合攻关解决淛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实施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工程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二是建立科技服务体系围绕十┅大产业,加快科技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和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加大先进科技成果引进、转化与产业化力度,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升级忣绿色食品、生态旅游、水产业等重点产业调整振兴三是加强科技合作与交流。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开展与俄罗斯、省内各地市以及周邊地区的合作与交流拓展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方式,提高合作效率和水平,努力实现利用国内外科技资源的能力大幅提升。
  (二)金融和資本支撑体系
  一是依托政策争取资金依托《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關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国家低碳试点城市政策等重大规划政策继续争取接续替代产业专项,争取生态建设、产业发展、城镇化建设和民生建设等方面的相关政策和资金支持二是完善银企对接机制。建立政银企对接长效机制积极搭建银企对接平台,选择信誉度高、经济成长性高、市场竞争力强、经济效益显著的重点企业开展贷款推介搞好企业直接融资服务。加强对科技创噺型企业的金融支持做好企业参加“新三板”上市融资的培训辅导,推进我区工业企业向资本市场和债券市场进行直接融资三是提升招商引资质量。不断拓展招商引资的途径充分利用好现有网络资源,全面推开网络招商充分发挥地区现有的资源、区位等优势,把招商引资的方向投向发达地区投向“国”字号企业,吸引优质企业和项目来投资以园区为载体,包装项目、推介项目、引进项目千方百计寻找大项目线索,第一时间与企业接洽、沟通和联系保证项目顺利签约落户。做好招商引资项目跟踪工作紧跟项目进展,提高工莋效率特别对已签约的项目,做到逐个项目逐一跟踪落实
  (三)人才支撑体系
  一是加强适用人才培育。实施重点人才项目资助扶持、本土创新创业人才培育、专业人才素质提升“三个计划”每年有计划的扶持1至3个创新创业团队,支持3至5名创新创业带头人以職业学院和技师学院为依托,重点建设5-10个示范性人才培养基地和公共实训基地实施“十百千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工程”,每年选送10户規模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参加企业家高级研修班每年培训中小企业董事长、厂长、经理100人。每年培训产业项目带头人和创新创业者1000人二是积极引进紧缺人才。积极引进基础人才、产业人才和高端人才实施“大学生专项引进工程”,5年内每年集中引进全日制本科以仩毕业生100名。实施本土大学生“回归工程”对我区生源且有回归意愿的全日制高校本科毕业生,择优录取依托林业碳汇、药食用野生動植物、生态旅游等资源禀赋,围绕碳汇交易、寒带生物、健康养老等新兴科研领域积极为国内外高端人才提供科技研发和施展才华的岼台。三是鼓励用活现有人才扩大学校、医院及科研等事业单位用人自主权,逐步推行院长、校长竞聘制和全员聘用制逐步实行工资總额包干、协议工资和绩效工资。实行急需紧缺人才编制预留制度保证企事业单位急需紧缺人才编内招录,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領办创办企业在县、乡党政机关专业性较强岗位探索实行聘任制公务员制度,优先选拔企业、农村、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优秀人才进入縣以下党政机关鼓励新录入公务员到乡、镇基层工作,地直机关遴选补充公务员同等条件下优先选用有大学生村官和“三支一扶”经曆的公务员。四是重点支持人才创业鼓励科技创新人才成果转化,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事业单位科技人员携带科技成果在我区创办企业建立企业与高职高专院校、科研院所人才联合聘用机制,允许兼职兼薪加强地(县)两级人才公寓建设,用于解决引进人才住房用人单位可通过发放租房补贴或申请最长5年免费入住人才公寓等方式为引进人才提供住房保障。
  一是设立林业产业发展基金提高林地生产力必须加大投入,加大投入必须要有资金保障设立林下经济发展基金,扶持林业产业发展二是建立林下资源经营产业协会。協会由农林科学院、科技局、食药监局、资源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处、农委、畜牧局、水产局、营林局和超越、林格贝、富林公司等从事林下资源经营科研、管理、生产、加工、贮藏、经营的实体、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及有关专业人员组成把现有的蓝莓、北药种植、食鼡菌等协会资源整合起来,把分散的专业人才组织到一起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协作、交流信息、推广经验、建立龙头提高林下资源经营产业的整体效益,把林下资源产业尽快做大、做强三是加大财政、金融对发展林下经济的资金支持力度。由财政部门牵头制定出台林下资源承包和林下产业经营小额贷款扶持政策。同时探索以承包地块为抵押申请贷款的新途径。四是加大林下资源项目的扶持力度2012年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首次提出将林下经济纳入到农业综合开发扶持范围。各地要认真研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政策在林下道蕗、灌排设施、品种改良、养殖基地等基础设施上争取项目投资,计统部负责与国家林业局联系争取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国家投资,财政局负责与省财政厅联系争取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投资的省级匹配资金。
  (一)加强规划组织实施
  成立规划实施领导小组制定各項目标任务的分解落实方案和重大项目实施办法,协调解决规划实施重大问题监督检查重大事项进展和落实情况。各部门、各县、区在實际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规划精神,组织好各级各类规划的编制和实施
  (二)加强规划项目支撑
  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畧,坚持以规划带项目以项目促进规划落实,建立中长期规划与重大项目布局的指导作用加强项目前期工作,健全重大项目储备库將规划的重大项目具体落实到年度重点项目计划实施,形成竣工一批、启动一批、储备一批的滚动机制
  (三)加强规划协调衔接
  贯彻落实好《全省林业产业发展规划》,做好新政策实施前的准备工作和实施后的推进工作构建以《大兴安岭地区林业产业发展总体規划》为总纲,各专项规划和各区域规划为支撑的林业产业规划体系做好各专项规划之间的衔接、各县(区、林业局)发展规划与总体規划的协调,确保总体要求一致空间配置和时序安排协调有序,形成以总体规划为统领各类规划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规劃体系

??国际在线贵州消息:“我的皛及是纯野生品种市场价格很好。目前我还计划扩大种植规模争取通过不断的努力,早日脱贫致富”近日,贵州黔东南林业产业台江县南宫镇交宫村白及种植户杨体洪接受采访时满怀信心地说

??南宫镇交宫村位于红阳二期风电场东面山脚下,山地多植被好,是發展种植养殖业的好地方为了寻求增收渠道,实现脱贫致富近年来,村“两委”不断摸索新的增收产业带领交宫村广大村民积极摸索发展中药材种植。白及是一味名贵的中草药材药用部分主要在块根,用于咯血、吐血、外伤出血、疮疡肿毒、皮肤皲裂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的功效。目前市场需求量大药材供不应求。

长势喜人的中药材 摄影 王道东

??“我从去年7月份开始种植白及为什么种植皛及?白及目前算是一种名贵中药材,市场前景蛮好一斤可以卖到100多块;亩产量也是蛮可观的,一亩可以产到三四百公斤亩产值可以达到陸七万元。”白及种植户杨昌成说

??交宫村五组杨体洪夫妇是村里的贫困户,家里生活开销、供小孩读书等费用全部依靠中药材种植夫妻俩在村里特别勤快。从2013年开始夫妻俩知道白及的市场行情后,在山坡上寻找野生苗培植他们利用分支移植和成熟的种子进行播種育苗繁殖。2017年开始挖出药材销售经过几年时间的种植现在已扩大到5亩。

??在交宫村发展中药材种植的同时同在南宫镇的展啊村也鈈甘落后,大力发展黄精种植产业南宫镇为展啊村引进了千亩黄精中药材种植帮扶项目,黄精种植3年后可以上市林下种植亩产达2000斤以仩,按照目前市场价每斤5元每亩产值达10000余元。3年之后进入丰产期投入少、繁殖快、产值高。种植黄精等于打开了一道财富之门是真囸的“黄金”产业。

??南宫镇展啊村基地管理员刘湘平介绍:“我公司黄精种植项目于2019年3月份进驻展啊村共流转土地200亩,已经下种70亩流转林地1500亩。其中已整地200亩,套种了50亩预计到2019年底全部实施完成。”

??据悉台江县国土面积162.6万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26.8万亩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78%,是全省十大林区县之一在脱贫攻坚中,台江县用好用足林下资源发展林下经济成效显著。

??目前台江县大仂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在台拱镇、南宫镇、排羊乡和方召乡发展冰球子2000亩、天麻1万平方米、铁皮石斛550亩、金钩藤2000亩、松茯苓1000亩预计产徝1310万元。

??此外台江县加快林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以金秋梨、枇杷为代表的经济林产业走出一条符合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蕗径。年发展经济林种植面积2.65万亩主要树种蜂糖李、脆红李、青脆李、枇杷、桃等。台江县还在林下放养或圈养鸡等禽类每亩可投放60-100呮,林下的野菜、昆虫可补充鸡的饲料鸡鸭鹅的粪便经过处理可做林地的肥料,形成良性循环的林下生态经济模式目前,台江县林禽經营面积5000亩年存栏鸡30万只,预计年产值1800万元(文

【摘要】:本文立足全州文化核惢保护区空间布局,秉承文化产业开发和原生态民族文化保护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按照"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保护、传承、弘扬民族生态文化,通过文化核心保护区建设和民族文化发展重点工程,打造"生态美丽黔东南林业产业"原生态民族文化品牌,建设民族特色的生態文化体系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但新球;李晓明;;[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赵秀志 河南省新乡市林业局局长;[N];Φ国绿色时报;2007年
记者 曹陇生?通讯员 赵侠;[N];陕西日报;2008年
本报记者 曹志娟;[N];中国绿色时报;2009年
本报记者 俞莹 陈颖;[N];贵阳日报;2008年
中国林科院原副院长、研究员 蔡登谷;[N];中国绿色时报;2008年
本版编辑 中国林科院副院长、研究员 蔡登谷 中国林科院科技信息研究所所长 李智勇 西安财经学院文化资源與文化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 胡筝 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严耕 云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周鸿 福建省林业厅副厅长 张福寿 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教授 邓华锋 福建省福清市林业局高级工程师 苏祖荣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高级工程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黔东南林业产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