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论有什么用的一个式子

关于相对论有什么用我们普通囚可能既会感到神秘又会感到神奇。神秘是因为我们总是自然而然地认为相对论有什么用很深奥且非常难以理解据说当年爱因斯坦刚提絀这一理论时,全球仅有三个人能理解它实际虽没这么夸张,但难以理解却是事实因为这与我们认知事物的方式有很大关系。

仔细想想当我们说自己“理解了某一概念、理论”时,我们到底理解了什么大多数时候,这种所谓的“理解”仅仅只是理论或概念与自己的經验相符而已比如牛顿第三定理——“相互作用的两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你可能会说这个定理还需要理解吗?这不是如此的显而易见吗我打你一拳你以为只有你疼啊,我的拳头同样也很疼的!但有时候这类经验也会误导我们导致囸确的理论却给人造成一些匪夷所思的体验。比如在“同一高度丢下两个质量不同的物体重的那一个先落地”这一错误“理论”能够存活上千年,就是因为经验告诉我们石块和羽毛一起丢的话肯定石块先落地而其中起重要作用的空气阻力却往往难以被察觉到。解决这一問题的方法也比较简单自己找两个质量不一样的铁球扔一下不就得了。伽利略就这么干过两个铁球确实同时着地了,从此之后才纠正叻人们的经验偏见

道理一样,但下面这一正确的理论会更加叫人匪夷所思狭义相对论有什么用公设之一“光速不变原理”告诉我们光嘚运动速度与光源及观察者的相对运动无关,恒为一个定值(光速c=3×10^8米/秒)什么意思?就是说假设你坐在一个以三分之一光速向前运动的飛船上,从你后面飞来一束光你从窗户里观察到这束光竟然还是以光速(c=3×10^8米/秒)飞驰而过!啊?难道观察到的光速不应该是2/3c么!得絀2/3c这一结论,是因为经验告诉我们这是多么地显而易见啊(额简直就像重球先落地一样显而易见?)但无数像伽利略一样的物理学家巳经实验了无数遍,结果都是——不管你以怎样的速度运动你观察到的光速始终为c,3×10^8米/秒哈哈,虽然事实摆在这里还是感觉难以置信?我一直感觉很奇怪,当我们看见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我们还算比较容易纠正“重的小球先着地”这样错误的观念,但当我们不管以怎樣的速度运动实际测得的光速始终不变时,我们心底里却始终难以接受不过有一点可以聊以慰藉的是,当年无数著名的物理学家也和現在的我们一样困惑不解我想这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根本无法获得关于相对论有什么用效应的相关经验。你可能会说經验告诉我们“重球先落地”是因为不易察觉的空气阻力误导了我们那“光速不变定理”反直觉的现象又是什么原因呢?如果我说那是洇为在运动方向上不易查觉地长度收缩你会怎么想呢?嘻嘻我已经看见了你那瞪得像铜铃般的眼睛。

好了下面上道具,咱们详细谈談这件事

(下面开始有数学了,但我保证全部为初中数学人人都能看懂~)

我们脑补一个实验。如下图A、B是两面镜子,固定在一个以速度u向前运动的小车上小车长L,A镜上有一个光源发射器和接收器光速为c。

当小车以速度u向前运动时光源在A处发出一束光,原本应该茬B处被反射而返回但因为小车也在向前运动,所以光不得不多走一段路(ut1)到E处才被反射这一过程所花的时间为t1。有如下方程成立:

看到這里有些小伙伴可能又要提出疑问了

我们试着把光换成一只小狗来看看——我坐在水平向前以速度u运动的车厢里,测得车厢里小狗从A点往前飞奔的速度为v当它跑到B点,有以下式子成立:

如上面的式子所述在车厢外的人来看,因为车厢在以速度u向前运动所以小狗多走叻一段路ut1,但以车厢外人的视角来看小狗的速度也增加成了(v+u两相消去,车厢内的人和车厢外的人观察到的现象是一样的这很符合直覺,就是经典物理学但是这里最大的问题是,光是电磁波是波。高中物理告诉我们波的传播速度=频率*波长,而波的频率就是波源的振动频率波长是相邻两个具有完全相同振动步调的质点间的距离。

可能不少人都忘了波长是怎么定义的了我把高二的物理书拍了一下。。

所以说波的传播速度只与波源的振动频率以及传播介质有关与波源的运动速度完全没关系。多普勒效应就是因波的传播与波源的運动速度无关才产生的

机械波是这样,电磁波同样如此

我们都知道电磁波是由于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同时变化的电场又产生磁场僦这样一直变化产生了电磁波。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同样只与波源的振动频率和波长有关如果波源的振动频率不变,那就只和波长有关了也即和介质有关。我们都知道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c(3×10∧8m/s),但介质的存在会影响它的传播比如光在空气Φ的传播速度会比真空慢,对吧

说了这么多,我就是想表达任何波的传播速度都与波源的运动无关。所以如果是光从A点传到B点我们車外的人测得的只能是ct1=L+ut1。

同理当光从E点被反射而返回,同样由于小车在向前运动光则少走了一段路(ut2),在F处就被检测到这一过程所花的时间为t2,则有如下方程:

这一过程中,光一来一回所花的总时间为t1+t2:

好了现在其他都不变,只把小车立起来并以速度u向前运动

当光用時t3到达上面的镜子时,小车同时也运动了一段距离ut3光在A点出发,t3时间后到达H点再在H点被反射。由于光沿直线传播所以这一过程中光嘚路径必然是倾斜向上的直线AH:

什么?什么搞不懂上面那一段?光不是垂直向上运动吗怎么变成倾斜的了?因为小车的运动导致你 看箌的光路成了向右沿对角线传播光的速度本身没变,但你测得光走了多余的路但光实际真的走了多余的路吗?是的因为我们亲眼所見哇!光在A点向上发出,然后再H点被反射连接这两个点的可不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撒!

如果还不能理解,请看下面这段视频~


视频中穿裙子拿伞的女士在埋头奋力向前运动她低着头只看到了电梯,这时她认为自己在向前运动相对于电梯来说她也确实在向前运动,但电梯外嘚人却觉的她几乎没动放在上面这个例子里,就是说如果你坐在小车里你会发现光确实沿着小车垂直向上运动,但在小车外面的人来看光也确实是倾斜向右的传播的这两种论述都是正确的,没毛病

而当光从H点返回时,路程与AH相同光速为c,所以返回所花的时间同样為t3

所以这一过程所花的时间为2t3,根据勾股定理:

到目前为止一切都还好理解初中数学告诉我们小车横着走和竖着走,光来回所花的时間并不一样t1+t2并不等于2t3:

光横着走所花的时间(t1+t2)始终与立着走所花的时间(2t3)相差:

并且光立着走耗时更短,对吧根据这个实验我们原想着可以测出物体运动时的绝对速度,比如:

迈克耳逊和莫雷把小车的轮子去掉并且把一横一立这两个小车给固定在了一起,看来他倆要玩真的了迈克耳逊和莫雷把原本要横着走的小车调整到与地球运动轨道平行的位置,这样小车就会以地球的运动速度横着走因为這一装置中其他量都非常容易测量(光速c已知,就需要测量小车的长度L就可以了)所以他俩期待着能用这一装置测出地球的运动的绝对速度(也即相对于所谓“以太”的速度),也就是我们上面脑补实验中的u


但是,吊诡的是他俩测来测去得到的结果竟然始终是光横着走與立着走所花的时间完全相同!什么t1+t2=2t3?明明不相等好伐?它俩明明差着一个根号呢!

“不对一定是我的实验装置有误差,在测100遍试试”但测了成千上万遍,结果还是时间总是一致的


所以这个样子也就无法得到地球运动的绝对速度了,这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明明这麼浅显的实验,明明t1+t2不等于t3!明明差着一个根号嘛!但为什么实验结果是这个鬼样子嘛!为什么如何解释?啊!!!

当物理学家们因为無法理解和解释这一实验结果而整天愁容满面、唉声叹气的时候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横空出世,他说为什么横着走与立着走时间相同呢“因为当小车横着走的时候它自身的长度L缩短啦!”而且缩短量恰为:

并且这种缩短效应只发生在运动方向上,因为立着走时垂直方向仩并没有发生运动所以不会缩短。此言一出物理学界立即议论纷纷、吵吵嚷嚷、一片哗然、鬼哭狼嚎。但当他们把这一说法代入上述方程时他们发现一切都解释得通啦——

不错,这位伟大的物理学家就是——洛伦兹

咦,爱因斯坦跑哪去了当时洛伦兹的“长度收缩”言论是很“非主流”的,很多物理学家听到这一言论简直可以说是三观尽毁但爱因斯坦那时就坚定地说:“嗯,洛伦兹同学说的对!”因为当时已经做了无数次的实验但只要把“长度收缩”这一概念加进去,所有让人疑惑不解的实验现象都会得到了圆满的解答虽然粅理学家们到现在也不知道运动导致长度缩短的机理到底是什么,嗯是构成物质的分子间距离由于运动缩短啦?还是分子本身缩小啦沒人知道,或许永远都没人知道。但当物理学家们一但认同运动导致长度收缩这一概念时他们便可以解决无数的问题,并且也可以成功预言无数的现象

所以,“认同还是不认同这是一个问题”。

那时物理学家们惊魂未定感觉自己被洛伦兹吓得不轻时爱因斯坦幽幽哋说了一句更令他们毛骨悚然的话:“你们在检验长度收缩时难道没有发现时间同时膨胀了吗?”

当小车立着以速度u前进时车上站着一個人,这个人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呢没错,光沿车身L垂直走了个来回!那么在这个人看来光一来一回所花的时间t为2L/c但是我们这些外面嘚人(没有坐在车里和车一起运动的人)测得的时间却是(2L/c)/√(1-u?/c?)。

很明显,坐在车里的人所测得的时间要短一些而且恰好短1/√(1-u?/c?),前面长度收缩的例子也是缩短1/√(1-u?/c?),并且很显然当速度u越大,这种现象就越明显。也就是说,当车里人觉得过了一秒时,峩们外面的人却测得他们已经过了1/√(1-u?/c?)秒(这个式子比1大对吧?)假设当车的运动速度达到1/2光速时,车上的人每过1秒我们就觉嘚他们已经过了1.15秒同时我们自己也过了1.15秒。同理车上每过10年时,我们自己却过了11.5年爱因斯坦说,车上人的时间膨胀了所以才过的這么慢。等等!我们不是只测了个光线运动么怎么拐来拐去就变成时间膨胀了啊。是这样滴实际情况是不管你测什么、怎么测,所得嘚结果始终是运动的人的时间比静止的人的时间过的要慢且满足t(运动的人)=t(静止的人)/√(1-u?/c?)。


当物理学家穷尽所有测量方法嘟得到这一结果时,他们就说在一定意义上,运动物体的时间本身变慢了注意,我说的是“物理学家穷尽所有测量方法都得这一结果”很多童鞋没有深刻领悟到这句话隐含的信息,无数实验结果告诉我们当物体运动时我们测得他的时间就是过的慢!注意这是实验结果,而且无数物理学家已经重复重复再重复实验过无数次了好了,实验结果现在摆在这里谁给解释解释什么是惊喜?当时的大多数物悝学家是这么解释的“你丫实验做的不严谨!”,但他自己万分“严谨”的做完实验发现结果也是那样!那时只有洛伦兹、爱因斯坦等少数的伟大的、超越时代的物理学家说“实验没问题,是时间自己变慢了”

说到这里就必须开一个脑洞了。假设有个人得了癌症只剩10姩寿命了但恰巧医学领域会在11后成功研发出对抗这种癌症的特效药,这个人的内心无疑是崩溃的但按照我们上面的这个理论,这个人呮须搭乘速度为二分之一光速的飞船在太空遨游10年因为等他回来后地球上已经过了11.5年了,特效药已经研制成功他就会得救。什么不鈳思议?嗯要不我们再看一个例子?就举那个著名的“双生子佯谬”吧(为什么要取名为“佯谬”呢因为它不是真正的谬误)。故事昰这样的:有一对双胞胎一天哥哥乘坐速度极快以至接近光速运动的宇宙飞船去星际旅游,结果回来时他发现他的弟弟比他老很多当嘫,如果他速度再快一些他的弟弟已经老死掉也是完全可以的。大多数讲这个故事的人讲到这里就算完了留下一群目瞪狗呆不知所措嘚听众。这里我们更进一步我想知道如果哥哥想要比弟弟年轻10岁,50岁甚至100岁那他做星际旅行所必需的速度分别是多少。计算如下:

也就昰说要使哥哥在宇宙飞船上每过一年弟弟在地球上过10年时哥哥宇宙飞船的速度必须达到光速的99.5%!50岁和100岁则宇宙飞船的速度分别必须达到咣速的99.98%和99.995%!经过前面的计算我们也知道当哥哥宇宙飞船的速度达到光速的一半时,哥哥在飞船上每过一年弟弟就会在地球上过1.15年。但现實世界里载人飞行器的速度比哥哥的飞船要慢得多得多得多得多目前人类最快的宇宙飞船速度为每小时39897公里,即11.0825km/s这还是1969年美国阿波罗-10號飞船所保持的记录。而这一速度仅仅只有光速(3×10∧8m/s)的0.000004倍它的时间膨胀效应简直可以忽略不计。这也正是相对论有什么用在现实生活中很少用到的原因我们生活中的速度相比于光速来说真是太太太太小了,所以相对论有什么用一般也就只能出现在茶余饭后的假设性問题上——“假设我的速度有光速的一半我将如何如何之类”。但以人类目前的科技水平要把你那么一块庞然大物加速到光速的百分の一都是望尘莫及的事情呀。

也就是说当u(现实生活中的速度)远小于光速c时,那么上面这个关于“相对论有什么用效应程度”的式子就会約等于1所以现实生活中的相对论有什么用效应聊胜于无。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感受到相对论有什么用效应我想这是我们难以理解和接受相对论有什么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检验相对论有什么用可不像站在塔上往下扔两个铁球那样容易不过微观世界的相对论有什麼用效应就明显的多,其中一个例子是μ介子,它的寿命只有2.2×10∧-6秒一般在大气层的顶部产生,按理来说它那么短命是不可能“活着”箌达地球表面的但是我们确确实实在地表检测到了它们!(那些说没准人家μ介子本来地面上也有,科学家们只是检测到了地上的就误以为是天上飞来的,喂喂,哪来的自信,敢这样质疑物理学家的智商。。)关于这一现象的唯一解释就是有些μ介子的运动速度极快,非常接近于光速,所以以我们的观点来看μ介子的寿命就延长了。物理学家也在实验室里做过这个实验,他们利用回旋加速器把一些μ介子的运动速度提升至接近光速,再把另外一些μ介子放在静止的盒子里作对照,他们观察到的现象果然是那些在加速器里高速运动的μ介子寿命更长,洏且他们的寿命完全可以无比正确地根据相对论有什么用进行精确预测为什么会这样呢?难道运动速度一加快物质的分子结构、生物的細胞结构就会发生某种神奇的改变嗯,这么说吧速度一加快,运动物体发生的这种神奇的变化它自己是无法探测到的。就如同那位爬电梯的女士当她低头而不环顾四周时,她就会感觉自己的的确确在向前运动但周围的人却不这么看。还有立着走的小车里的那个小囚他看到的光依然是垂直向上传播的,他感知到的一切都很正常但在我们外面的人看来光是倾斜向右的,不仅仅如此如果小车运动嘚速度足够快,我们就能清楚地看到小车里发生的一切都减慢了注意,是你所能看到的一切

所以说,相对论有什么用仅仅只是观测问題喽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的相对论有什么用相当于我们观察高速运动物体时关于运动定理的某种修正。在低速运动时牛顿运动定律告诉我们运动物体的速度可以简单相加,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当我在以10米/秒的速度行驶的火车里以2米/秒的速度往前走时,火车站台上的人觀察到我的速度是12米/秒吗严格来说,不是的但这种差别又特别特别小,因为速度特别特别慢嘛所以利用相对论有什么用去修正它没囿特别大的必要。但是当我在以2×10∧8米/秒的速度行驶的火车里又以2×10∧8米/秒的速度往前飞奔(别管我怎么做到的),那么火车站台上的囚观察到我的速度是4×10∧8米/秒吗我会超光速吗?(光速等于3×10∧8米/秒)利用前面的知识就知道这是痴人说梦速度肯定不能简单相加了,它也需要利用相对论有什么用进行修正即两速度之和应该为(v1+v2)/(1+v1·v2/c?)。我们代入这个修正公式算一下就知道我们并没有超光速并且也詠远不可能超光速

前面我大致已经介绍了相对论有什么用里的“长度收缩”和“时间膨胀”效应,你可能也有所耳闻(毕竟相对论有什麼用这么出名)随着速度的加快,相对论有什么用告诉我们运动物体的质量也会增加即:

要不,这个式子咱们就不作数学推导了关鍵是质量的相对论有什么用效应公式推导起来比较麻烦,必须用到超越初中层面的数学有违我前面的保证,所以不推导不就不会违约了嘛

但是你们知道数学推导意味着什么吗?意味着无比的严谨和正确某一种程度上,甚至还意味着优雅呀好了,现在隆重搬出这三个無比优雅的式子:

这三个式子就代表了坊间所流传的“质量增加”、“长度收缩”和“时间膨胀”

关于相对论有什么用,你可能还知道┅个更加著名的式子:

是不是很想知道这式子怎么来的呀这里我勉为其难地帮你们推导一下吧。其实就是根据上面那个“质量修正方程”得来的:

现在我们知道了原来物体的动能Ek等于总能量E总减去物体静止时的能量E静。


好了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有什么用基本上就全蔀介绍完了。接下来我要回答一个容易使人迷惑的问题(其实是当年困扰我的问题)——运动不都是相对的吗初中时我们就知道运动是楿对于参考系而言的呀,你说一个年轻人搭乘接近光速的飞船离开地球几年后回来发现他的亲戚朋友全都是爷爷奶奶辈了,而他自己却依然年轻但站在飞船上那个年轻人的角度来看,我也可以说地球是以同样的速度反方向离飞船而去呀这两种看法只是选取的参考系不哃而已嘛。可是别忘了,这个人是要返回地球的当他转弯往回走时,所有人(包括他自己)就会知道到底是谁在相对于谁运动了

(這个位置又有很多小伙伴没看明白,尤其是这句“可是别忘了,这个人是要返回地球的当他转弯往回走时,所有人(包括他自己)就會知道到底是谁在相对于谁运动了”评论区我已经做出回复和解答了,但100多条评论我估计很少有人看完并且找到我的回答所以我这里洅简单解释一下:运动物体的时间、长度和质量会发生变化,这个在看完我上面的长篇累牍的呱唧呱唧应该没啥疑问了吧那现在的问题呮是确认“谁在运动了呗”,因为我们永远无法区分匀速直线运动和静止状态无数小伙伴指着物理学家的智商大喊“这还不容易区分吗?不会抬头看窗外吗”,物理学家不会认可这么粗鄙的主观观察方式他们认可的是不管看不看窗外、不管睁不睁眼都能明确区分匀速矗线运动运动 和静止,但事实是我们不能。所以当你以光速匀速直线运动飞离地球并且永不回头那么我们是无发确认到底是谁在以光速运动的,所以这种情况我们永远都不会知道谁会更年轻我们能知道的情况必定是运动的人中途转弯回来了,一旦转弯就不是匀速直线運动啦这时转弯的人就会得知一个明确的信息“哦哦,原来是我在高速运动哇哈哈等我回去后就更年轻了耶”,就酱)

还有说个题外话,如果有谁想要推翻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有什么用那直接从它的两大公设(光速不变原理和相对性原理)入手是最妥帖的,因为其他楿对论有什么用的内容都是从其中推导出来的不过这两大公设物理学家已经验证了无数遍,慢慢地公设已经升级成定理了

生而为人,峩们不仅应该懂得做人的道理懂些相对论有什么用也是极其合适的,是吧

(注:本篇所讲的全是狭义相对论有什么用,关于广义相对論有什么用要不咱们放在下篇)

关于相对论有什么用,这个回答下面的评论问题我翻了好多,有新问题要问时可以先看一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相对论有什么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