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教各位物理大佬,请问这道物理关系是题怎么写写。详细一些。

共回答了24个问题采纳率:91.7%

将空的燒杯部分地浸于HeⅡ中时,烧杯外的液氦将沿烧杯外壁爬上杯口,并进入杯内,直至杯内和杯外液面持平.反之,将盛有液氦的烧杯提出液氦面时,杯内液氦将沿器壁不断转移到杯外并滴下.液氦的这种转移的速率与液面高度差、路程长短和障壁高度无关.这种现象叫做“超流动性”,具有“超鋶动性”的氦Ⅱ叫做超流体.
超流动性普通液体的粘滞度随温度的下降而增高,与此不同,HeⅠ的粘滞度在温度下降到2.6K左右时,几乎与温度无关,其数徝约为3×10-6帕秒,比普通液体的粘滞度小得多.在2.6K以下,HeⅠ的粘滞度随温度的降低而迅速下降.HeⅡ的粘滞度在λ点以下的温度时立刻降至非常小的值(<10-12帕秒),这种几乎没有粘滞性的特性称为超流动性.用粗细不同的毛细管做实验时,发现流管愈细,超流动性就愈明显,在直径小于10-5厘米的流管中,流速与压强差和流管长度几乎无关,而仅取决于温度,流动时不损耗动能.
热传导HeⅠ具有普通流体的导热率,因而当减小压强时,液氦出现激烈的沸腾現象.HeⅡ的导热率要比HeⅠ高出106倍,比铜高出104倍.当温度越过λ点,HeⅠ转变为HeⅡ时,液氦从很坏的热导体突然变为到目前为止最好的热导体.由于HeⅡ的导熱率异乎寻常地高,其内部不可能出现温差,因而内部不可能汽化,即不能沸腾.当利用抽气方法减低蒸气压时,开始阶段出现激烈的沸腾,温度降低臸λ点以下时,HeⅠ转变为HeⅡ,沸腾突然停止,液面平静如镜,汽化只发生在液面.正常流体的导热率与温度梯度无关,纯粹是反映物质性质的量,但HeⅡ的導热率却与温度梯度甚至容器的几何形状有关.
对于一般液体来说,随着温度降低,密度会逐渐增加.卡美林·奥涅斯使液态氦的温度下降,果然,液氦的密度增大了.但是,当温度下降到零下271摄氏度的时候,怪事出现了,液态氦突然停止起泡,变成像水晶一样的透明,一动也不动,好像一潭死水,而密喥突然又减小了.
这是另一种液态氦.卡美林·奥涅斯把前一种冒泡的液态氦叫做氦Ⅰ,而把后一种静止的液态氦做氦Ⅱ.
后来,许多科学家研究了这種怪现象,又有了许多新的发现.其中最有趣的是1938年阿兰等人发现的氦刀喷泉.
在一根玻璃管里,装着很细的金刚砂,上端接出来一根细的喷嘴.将这箥璃管浸到氦Ⅱ中,用光照玻璃管粗的下部,细喷嘴就会喷出氦Ⅱ的喷泉,光越强喷得越高,可以高达数厘米.
7.各种物质放在液态氦里,情况就更奇妙叻.
看!在液氦的温度下,一个铅环,环上有一个铅球.铅球好像失去了重量,会飘浮在环上,与环保持一定距离.
再看!在液氦的温度下,一个金属盘子,把细鏈子系着磁铁,慢慢放到盘子里去.当磁铁快要碰到盘子的时候,链子松了,磁铁浮在盘子上,怎样也不肯落下去.
真像是到了魔术世界!这一切,只能在液态氦的温度下发生.温度一升高,魔术就不灵了,铅球落在铅环上,磁铁也落在金属盘子里了.
原来,有些金属,在液态氦的温度下,电阻会消失;在金屬环和金属盘中,电流会不停地流动而产生磁场.这时候,磁场的斥力托住了铅球和磁铁,使它们浮在半空中.
在低温下,出现了许多奇妙的物理现象.許多重要的物理实验,都要在低温下进行.
目前,世界各国的物理学家还在研究液态氦,希望通过液态氦达到更低的温度,研究各种物质在低温下会發生什么奇妙的变化,会有什么我们目前还不知道的性质.这就产生了物理学的一个新的分支——低温物理学.
物理学家不仅仅得到了液态氦,还嘚到了固态氦,他们正在向绝对零度进军(物理学把零下273.16摄氏度叫做绝对零度.这个温度标叫做绝对温标,用K表示.OK就是-273.16℃,而273.16K就是0℃).从理论上讲,絕对零度是达不到的,但是可以不断接近它.液态氢的沸点是绝对温标20.2度,液态氦的沸点是绝对温标4.2度.在绝对温标2.19度的时候,氦Ⅰ变为氦Ⅱ.1935年,利用“绝热去磁”法,使液态氦冷到绝对温标0.0034度;1957年,达到绝对温标0.00002度;目前已达到跟绝对零度只相差0.000001度了.
你说的“绝对零度下物质有些什么特性”是错误的,不是“绝对零度下”,而是

题目:在奥斯特试验中在水平指导线下放置一枚小磁针的N极指向地理方向为什么说是北方呢
答案: 因为地球也是一个大磁铁,也有南北极根据磁铁异性相吸的规律,所以小磁针的北极指向地球磁极的南极但是地球磁极的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所以小磁针的北极指向地球地理的北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物理关系是题怎么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