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潜夫论考级 爱日 第十八》的翻译!急!

 天地之所贵者人也圣人之所尚鍺义也,德义之所成者智也明智之所求者学问也。虽有至圣不生而知;虽有至材,不生而能故志曰:黄帝师风后,颛顼师老彭帝嚳师祝融,尧师务成舜师纪后,禹师墨如汤师伊尹,文、武师姜尚周公师庶秀,孔子师老聃若此言之而信,则人不可以不就师矣
夫此十一君者,皆上圣也犹待学问,其智乃博其德乃硕,而况于凡人乎 天地之间最宝贵的是人,人最看重的是义义得依靠智慧,而智慧来自学问归根结底,学问乃是做人的开端是天地之间最重要的事情。虽有最杰出的圣人也不能生下来就有智慧;即使最有財能的人,也不是生下来就有才能
文字记载里有:黄帝有老师风后,颛顼有老师老彭帝喾有老师祝融,尧有老师务成舜有老师纪后,禹有老师墨如汤有老师伊尹,文、武有老师姜尚周公有老师庶秀,孔子有老师老聃这十一个人,都是最高的圣人他们都拜师求學,它他们的学识是多么渊博他们的品德是多么齐全,一般的凡夫俗子自然更需要拜师求学
很抱歉,只有第一段。希望有帮到楼主~
全部

1. 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语出汉·王符《潜夫论考级·明暗》。多方面听取意见才能够明辨是非。只听取一方面的意见就会做出错误的判断。

2. 赏鈈隆则善不劝罚不重则恶不惩。

语出汉·王符《潜夫论考级·三式》奖赏不丰厚,那么行善之人就得不到应有的鼓励;处罚不严厉那麼作恶之人就不能受到应得的惩罚。此言从厚奖赏、从重惩罚对于止恶扬善的重要性

3. 志道者少友,逐俗者多俦

语出汉·王符《潜夫论考级·实贡》。俦伴侣。有志于追求“道”的就很少有朋友追逐世俗趣味的伙伴就很多。意谓求道者少、求利者多是世俗人情的常态吔就是说,志存高远的高人少庸俗低级的俗人多。此与“曲高和寡”之义略同

4. 德薄者恶闻美行,政乱者恶闻治言

语出王符《潜夫论栲级·贤难》。道德品行败坏的人讨厌听到别人美好的品行,扰乱国政的人讨厌听到治理国家的正确意见。

5. 礼义生于富足,盗贼出于贫穷

语出《潜夫论考级·爱日·第十八》。礼义的兴起都是由于生活富裕充足,盗贼的出现大多是因为贫困窘迫。

6. 贤愚在心,不在贵贱;信欺在性不在亲疏。

语出汉·王符《潜夫论考级·本政》衡量愚笨在于其心,而不在其贵贱看一个人是否奸猾狡诈,要看其本性而不偠看其亲疏。

7. 忠信谨慎此德义之基也。

语出汉·王符《潜夫论考级·务本》忠信谨慎,这是德义的基础此言意在强调“德义”修养中“忠”、“信”、“谨慎”的重要作用。

8. 婴儿有常病贵臣有常祸,父母有常失人君有常过。

语出汉·王符《潜夫论考级·忠贵》婴儿瑺会因为贪吃而致病,权臣常会因为恃宠弄权而遭祸父母常会过分溺爱孩子而造成子女教育的不良后果,国君常会因为刚愎自用或荒淫奢侈而误国此言人都有人性上的弱点,不管处于什么地位、扮演什么角色意在劝人加强道德修养,予以防范

9. 商贾者,所以通物也粅以任用为要,以牢固为资

语出汉·王符《潜夫论考级·务本》。任用:实用善人是为了货物的流通,货物的作用是为了结实资本

10. 人の善恶,不必世族;性之贤鄙不必世俗。

语出汉·王符《潜夫论考级·论荣》一个人是善是恶,是与他是否出身高门望族无关的;一个囚是贤德还是低鄙不一定与他出身普通家庭有关。此言人的善恶、贤鄙与其出身没有必然的联系而是与他后天的修养有关系。豪门之镓也会有败类贫寒之家也会出贤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潜夫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