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轴电缆的内导体尺寸如图所示,若电流1自内导体流出而自外导体流入,设导体和空气的磁

由射频同轴连接器和射频同轴电纜的内导体两部分组成射频同轴电缆的内导体组件主要用于连接各类信号收发设备/模块或天线/发射机,确保其间信号精确、低损、高兴、高质的传输

射频同轴电缆的内导体其圆柱形的外导体结构保证了优异的屏蔽性能,传输的电磁能量以内导体为中心均匀分布;具有均勻而稳定的特性抗阻和极大的带宽等优点

内导体的主要材料是铜。通常小电缆内导体是通讯或铜包铝线;大电缆用铜管,以减少电缆質量和成本

内导体对信号传输的影响很大,因为衰减主要是内导体电阻损耗引起的其电导率,尤其是表明电导率应尽可能高一般要求是58ms/m(20摄氏度)。因为在高频下电缆仅在导体表明的一个薄层内传输,这种现象称为趋肤效应电流层的有效厚度称为趋肤深度。

内导体用嘚铜材质质量要求很高要求应无杂质、表明干净、平滑、光滑。内导体直径应稳定且公差很小因为直径的任意变化都会降低电流的阻忼均匀性和回波损耗,因此应精确控制其制作工艺

外导体有连个基本作用:第一是作为回路导体,第二起屏蔽作用通常形式有屏蔽编織网和无缝铜管、扎纹铜管。

外导体用的铜材质也应质量很好导电率高,无杂质外导体尺寸应严格控制在公差范围内,以保障电缆均勻的特性阻抗和高的回波损耗

射频同轴电缆的内导体的绝缘介质远不止是起绝缘作用,最终的传输性能主要是在绝缘之后才确定的因此绝缘介质材料的选择和其结构非常重要。所有重要的性能如衰减、阻抗和回波损耗都与绝缘介质关系很大。对绝缘介质最重要的要求囿:(1)先对介电常数介质损耗角因子小,以保证衰减小;(2)结构一直保证均匀的特性阻抗和高的回波损耗;(3)机械性能稳定保证使用寿命长;(4)防水防潮

其中结点常数反映材料在电场中的相应特性,觉得同轴电缆的内导体的特性阻抗和传输特性工作频率越高,结点常数对插损的贡献就越大因此应尽量选择介电常数小的绝缘材料。当然有写射频同轴电缆的内导体还有外护套以保护电缆外导体鈈收损伤

深圳市天科乐通讯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一家12年专注射频领域制造商,在对射频同轴电缆的内导体组件低损耗和高可靠性做到肯定嘚保障天科乐在对高可靠性和高品质产品的追求是天科乐人对客户至始至终的保障。

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通信设备技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通信用射频同轴电缆的内导体。

射频同轴电缆的内导体是无线电频率范围内传输电信号或能量的同轴电缆的内導体的总称主要应用在无线电发射或接收设备的天线馈电线以及各种通信、电子设备的机内连线或相互连接线上,用于传输高频电信号、射频和微波信号能量目前,射频同轴电缆的内导体的内导体多采用铜包铝线外导体多由铜带纵包焊接轧纹的皱纹铜管构成,由于外導体在制作过程中常常会出现铜带焊接不良的情况对射频同轴电缆的内导体信号传输质量和使用寿命都造成了直接的影响,同时内导體和外导体均采用密度和成本都较高的铜来制作,不仅重量大而且制造成本高,在科技发展越来越迅速无线通信用射频同轴电缆的内導体正朝着轻型化、低成本方向发展的当今社会,这种传统的射频同轴电缆的内导体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生产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昰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用射频同轴电缆的内导体,能够降低射频同轴电缆的内导体的制造成本和重量且衰减小,抗干扰能力好屏蔽性能優,使用频带宽传输信号稳定。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无线通信用射频同轴电缆的内导体由内至外依次包括内导体、绝緣体、外导体和外护套,所述内导体采用铜包铝线外导体采用铝包铜管,所述铝包铜管由无缝铝包铜管拉拔轧纹而成

优选地,内导体包括内铝线和设置在内铝线外的外铜层所述外导体包括内铜层和设置在内铜层外的外铝层,外导体的内铜层厚度为20μm~200μm

优选地,绝緣体采用皮泡皮或皮泡结构的物理发泡聚乙烯构成

优选地,外护套采用聚乙烯或无卤低烟阻燃聚烯烃构成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将外导体采用铝包铜材料在保证电缆的电气传输性能的同时,减小了射频电缆的整体重量和制造成本安装方便,性价比高;

(2)通过使用由无缝铝包铜管拉拔轧纹而成的外导体避免了以往铜带纵包焊接不稳定的缺陷,且完全封闭的外导体结构提高了射频同轴電缆的内导体的屏蔽性能,有效减小了射频信号的泄露信号传输衰减和驻波比小,电气传输性能优良且拉拔轧后纹轧提高了电缆的弯曲性能;

(3)通过将外导体的内铜层厚度设置为20μm~200μm,不仅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电气传输性能而且增加了本实用新型使用的频帶宽度范围,传输信号稳定适用范围广。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逐层剥开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1、内导体;101、内铝线;102、外铜层;2、绝缘体;3、外导体;301、内铜层;302、外铝层;4、外护套。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由内至外依次包括内导体1、绝缘体2、外导体3囷外护套4,所述内导体1采用铜包铝线外导体3采用铝包铜管,铝包铜管由无缝铝包铜管拉拔轧纹而成绝缘体2采用皮泡皮或皮泡结构的物悝发泡聚乙烯构成,外护套4采用聚乙烯或无卤低烟阻燃聚烯烃构成;其中内导体1包括内铝线101和设置在内铝线101外的外铜层102,外导体3包括内銅层301和设置在内铜层301外的外铝层302内铜层301的厚度优选为20μm~200μm。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步说明。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由内至外依次包括内铝线101、外铜层102、绝缘体2、内铜层301、外铝层302和外护套4,其中内铝线101和外铜层102构成了銅包铝的内导体1,内铜层301和外铝层302构成了铝包铜的外导体3

我国无线通信用传输频率大部分主要在100MHz~3000 MHz频率范围内,由于同轴电缆的内导体茬高频下具有集肤效应的传输特性高频电磁信号传递主要利用内导体1外表面和外导体3内表面来进行。根据计算传输频率为150MHz时,电流的透入深度为5.47μm频率为2700MHz时,电流的透入深度为1.289μm由此可见,随着频率的增加透入深度减小工作频率越高所需铜层越薄。所以采用本實用新型中铜包铝结构内导体1和铝包铜结构外导体3来替代传统电缆中纯铜构成的内导体1和外导体3,由于铝也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且铝在峩国储量丰富,密度也比铜的密度小可以在保证电缆的电气传输性能的基础上,大大减小射频同轴电缆的内导体单位长度的重量和生产荿本安装方便,性价比高

外导体3优选采用无缝铝包铜管经拉拔模具拉制后轧纹而成,此工艺具体实施时先将电缆内导体1和绝缘体2组荿的绝缘线芯穿入无缝铝包铜管中,再由牵引绳将无缝铝包铜管和绝缘线芯一并牵引进入相应的拉拔模具中进行拉制拉制后的缆芯由内導体1、绝缘体2和拉制后的铝包铜管组成,然后再将拉制后的缆芯经轧纹头进行轧制最终形成由内导体1、绝缘体2和外导体3组成的半成品金屬管缆芯。无缝铝包铜管拉制轧纹而成的外导体3改变了以往的外导体3采用铜带纵包焊接轧纹而成造成的漏焊和虚焊等质量问题同时无缝密封的结构提高了电缆整体的屏蔽性能,有效减小了射频信号的泄露信号传输衰减和驻波比小,电气传输性能优良且拉拔轧后纹轧提高了电缆的弯曲性能,间接地提高了射频同轴电缆的内导体的使用寿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載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噺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同轴电缆的内导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