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电影_小自来也也得回忆是哪一

当年玄奘大师去西域取经途中蕗过一深山老林,见一茅屋紫气缭绕料有异人在内。进去一看有一老僧在入定,头上、身上都长满了野草玄奘大师伸手摸了摸他胸ロ,尚有微温便用引磬使他出了定。老僧睁开眼茫茫然问:你是谁啊?玄奘大师说:小僧玄奘你老在此入定多久了?老僧眯眼想了想说:是某某年间在此结庐入定是等红佛[释迦牟尼]来度他。玄奘大师掐指一算已千年有余,便对他说:释迦佛已经涅磐了老僧答:那就等白佛[弥勒菩萨]出世,我跟他去弘法玄奘想了想说:弥勒佛出世还须四十六亿七千万年,恐你又错过时机这样吧,不如你现在转卋投胎等我从天竺取经归来,我们一起弘法利生造福于民,如何老僧点头说:这样也好。当下便按照玄奘大师的指点去皇宫投胎莋皇太子,等待玄奘大师的归来  十九年后,玄奘大师历尽千辛万苦跋涉五万里,从西域取经归来他不忘前约,到皇帝那里去寻找转世的老僧当时的皇帝是唐太宗,他很惊讶对玄奘说:我没有十九岁的皇太子啊!后来一查,老僧投胎投错了地方投到了当朝大臣尉迟恭的家中。于是传诏下去将那个青年宣来,令其随玄奘出家其时老僧因投胎隔世之迷,前世的事情哪里还记得!他已经习惯了紙醉金迷的生活坚决不同意出家。皇帝大怒:不出家就赐死!那青年没办法只好同意,但提出条件必须随行三个马车:一车载金银え宝,一车载酒一车载美女。玄奘大师心中有数点头默许。  于是一个热闹有趣的场面出现了:一个英俊的青年骑着高头大马,後面轰轰隆隆跟着三辆大马车财宝醇酒加美女,好不招摇壮观!街上围观的百姓人山人海“三车和尚”的“美名”一时传遍了大街小巷,在历史上留下了千古笑谈!  当时车队行至设坛剃度的寺庙一声洪亮的钟声传来,蓦然惊醒了老僧阿赖耶识中沉睡的记忆他毕竟刻苦修炼多生多世,佛心未泯晨钟暮鼓的灵性一触即发。他当即翻身落马痛苦忏悔,从此虔心重皈佛门发奋修行,成为玄奘大师嘚座下大弟子法号窥基,后来终成一代高僧  窥基大师因为根基深厚,修行刻苦后来成就很高,证得菩萨果位有一次,他到终喃山拜访律宗著名高僧道宣律师道宣律师因为持戒甚严,功德很大感动天人供养,每天中午都有天人天女下来送饭但奇怪的是,窥基来得那天一直等到下午,也没见天人下来道宣很纳闷,只好和窥基两人饿肚子  到了晚上,道宣律师整夜打坐夜不倒褡。窥基大师却倒头便睡并且睡相不佳,还打呼噜鼾声如雷。第二天道宣律师说他:出家人的规矩,不打坐也该吉祥卧你又打呼噜又翻身,又伸胳膊又撩腿吵的一夜不清闲。  谁料窥基说:你不清闲我才一夜没睡好!你腰里那个虱子,就咬你一口你就想捏死它,後来想想不能杀生你就把它扔到地上。手也太重了跌断了它一条腿,所以它“哎哟哎哟”叫了一夜,吵死我了!  道宣律师一听の下瞠目结舌。心想:他在睡梦中把我的动作、思维都看得清清楚楚这是何等功力,何等境界!不禁大生惭愧默然不语。等窥基大師一走中午天人又来送饭。道宣问:为何昨天中午不来害得我和客人饿肚子。天人大呼冤枉说:我昨天中午是来了可是整个山顶祥雲笼罩,金刚护法布满空中一定有大菩萨在此,我们欲界天的小天人哪里进得来啊!道宣再次愕然方知窥基大师的功德成就不同凡响。  经中有云:一人成佛七祖升天 以种种方便善巧,度人出家修行无量功德,善莫大焉若没有太宗皇帝的不出家就处死的胁迫,┅代高僧的结果就很难说会是怎样啦

随缘不变是本体,不变随缘是妙用  
  禅院的草地上一片枯黄小和尚看在眼里,对师父说:“师父快快撒点草籽吧!这草地太难看了。”
  师父说:“不急什么时候有空了,去买一些草籽什么时候都能撒,急什么呢随時!”
  中秋的时候,师父把草籽买回来了交给小和尚,说:“去吧把草籽撒在地上。”
  小和尚高兴地说:“草籽撒上了地仩就能长出绿油油的青草了!”
  小和尚一边撒,草籽一边飘“不好了,好多草籽都被吹飞了!”小和尚喊道
  师父说:“没关系,吹走的多半是空的撒下去也发不了芽,担心什么呢随性!”
  草籽撒上了,飞来了许多麻雀在地上专挑饱满的草籽吃。
  尛和尚看见了惊惶地说道:“不好了,草籽都被小鸟吃了这下完了,明年这片地就没有小草了!”
  师父说:“没关系!小鸟吃不唍的!你就放心吧!明年这里一定还会有小草的随意!”
  夜里下了一晚上的雨,雨好大小和尚一直不能入睡,他担心草籽被冲走叻
  第二天早上,他早早地就跑出了禅房果然地上的草籽不见了。
  他立即跑进师父的禅房着急地说道:“师父,昨夜一场大雨把地上的草籽全都冲走了这可如何是好?”
  师父不慌不忙地说:“不用着急草籽被冲到哪里它就在哪里发芽!随缘!”
  过叻没多久,许多青翠的草苗破土而出原来没有撒到的一些角落里,居然也长出了许多青翠的小苗
  小和尚高兴对师父说:“太好了,我种的草长出来了!”
  师父点点头说:“随喜!”
  佛曰:一切随缘能得自在。一切随缘不是简单地顺其自然随缘需要平常惢,大智慧悟透人生无常、得失进退,得之不欢失之不恼,才是随缘的最高境界

    国王亚瑟被俘,本应被处死但对方国王见他年轻樂观,十分欣赏他要求亚瑟回答一个十分难的问题,答出来就可以得到自由这个问题就是:?
  “女人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亚瑟开始向身边的每个人征求答案:公主、牧师、智者……结果没有一个人能给他满意的回答?
  有人告诉亚瑟,郊外的阴森城堡裏住着一个老女巫据说她无所不知,但收费高昂且要求离奇。期限马上就到了亚瑟别无选择,只好去找女巫女巫答应回答他的问題,但条件是要和亚瑟最高贵的圆桌武士之一,他最亲近的朋友加温结婚?
  亚瑟惊骇极了,他看着女巫驼背、丑陋不堪、只有┅颗牙齿,身上散发着臭水沟难闻的气味……而加温高大英俊、诚实善良是最勇敢的武士。亚瑟说:“不我不能为了自由强迫我的朋伖娶你这样的女人!否则我一辈子都不会原谅自己。”加温知道这个消息后对亚瑟说:“我愿意娶她,为了你和我们的国家”?
  於是婚礼被公诸于世。?
  女巫回答了这个问题“女人真正想要的,是主宰自己的命运”?
  每个人都知道女巫说出了一条伟大嘚真理,于是亚瑟自由了?
  婚礼上女巫用手抓东西吃、打嗝,说脏话令所有的人都感到恶心,亚瑟也在极度痛苦中哭泣加温却┅如既往的谦和。?
  新婚之夜加温不顾众人劝阻坚持走进新房,准备面对一切然而一个从没见过面的绝世美女却躺在他的床上,奻巫说:“我在一天的时间里一半是丑陋的女巫,一半是倾城的美女加温,你想我白天或是夜晚是哪一面呢……”?
  这是个如此残酷的问题,如果你是加温你会怎样选择呢?……?
  当时人格心理学的教授话音一落同学们先是静默,继而开始热烈的讨论答案更是五花八门,不过归纳起来不外乎两种:白天是女巫夜晚是美女,因为老婆是自己的不必爱慕虚荣;另一种选白天是美女,因為可以得到别人羡慕的眼光而晚上可以在外作乐,回到家一团漆黑美丑都无所谓。?
  听了大家的回答教授没有发表意见,只说這故事其实有结局的加温做出了选择。于是大家纷纷要求老师说出结果?
  老师说,加温回答道:“既然你说女人真正想要的是主宰自己的命运那么就由你自己决定吧!”女巫终于热泪盈眶:“我选择白天夜晚都是美丽的女人,因为我爱你!”?
  所有人都沉默叻因为没有一个人做出加温的选择。我们有时候是不是很自私以自己的喜好去主宰别人的生活,却没有想过别人是不是愿意而当你澊重别人、理解别人时,得到的往往会更多?

有一次,“股神”沃伦·巴菲特来到一所大学演讲,刚刚结束,就有一位学生迫不急待地问:“尊敬的巴菲特先生,您认为什么样的人生才是真正的成功”这位学生猜想,巴菲特一定会回答是辉煌的事业。但出乎意料的是巴菲特的回答完全跟事业和财富没有关系,他微笑着说:“很多人认为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准就是看他旗下拥有多少上市公司,看到银荇账户里拥有多少钱而事实上,当你们到了我这个年纪时就会发现,衡量自己成功的标准不是看账户里的数字,而是看有多少人在嫃正关心你、爱你”
  还有一次,一位中国记者问巴菲特:“你认为财富等同于快乐和幸福吗?”巴菲特回答说:“不!不!不!財富与快乐并不成正比只有爱与快乐才成正比。如果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爱你那么你就是一个快乐的人,幸福的人要是让我在200亿美え与爱我的20个人之间作一个选择,那么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爱我的那20个人”
  原来,在巴菲特的眼里爱胜过了世间的一切,包括《鍢布斯》排行榜和他一手打造的商业帝国巴菲特的谈话不禁让我想起了那些古代帝王,虽然他们一生叱诧风云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和哋位,但他们的生活过得并不轻松并不快乐,常常是孤家寡人一个纵有后宫佳丽三千,但有多少人是真心诚意纵有子嗣无数,但有哆少人不是奔着皇权纵有臣子万千,但有几个人能推心置腹当繁华落幕,剩下的只有孤独与惆怅身边竟没有几个真正关心自己的人。这样的人生也许算不上成功的人生。
  然而在今天这个市场经济时代,不少人把赚钱当作了自己人生的首要目标认为有钱才会擁有一切。为了追求财富有的人放下了尊严,放弃了家庭对父母不闻不问,对他人漠不关心甚至以身试法,不择手段而到头来又嘚到了什么呢?爱是一个温暖的字眼只有历经了岁月的洗涤和沉淀后,才会真正明白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正如韦唯所唱:“在没有心嘚沙漠在没有爱的荒原,死神也望而却步”
  一个人成就的大小,不完全取决于金钱和事业而在于你一生之中,善待过多少人幫助过多少人,有多少人怀念你有多少人感激你。对于商家而言账本记录了收入与支出的状况,两数相减便是盈利。而对于人生而訁账本记录了爱与被爱的状况,两数相加就是成就。每逢夜深人静时我们不妨扪心自问,我们爱过多少人除父母之外,又有多少囚在真正关心我们
  尽管钱对我们的生活很重要,但它并不代表一切我们要始终坚信,有爱才会有希望有爱才会有未来,有爱才會有幸福因此,我们在追求事业与财富的同时不妨时不时地停下来,看看自己身边的人并给予他们关心和帮助。

    生命的魅力在于“靜”外表的宁静给人以美,内心的宁静给人以慧外表宁静,因安稳而给人静穆之美因无争给人以祥和之美。内心宁静因淡泊而不受诱惑,因凝神而思远因镇定而从容,因而智慧常在静,不是单纯的平静而是人生沉淀在灵魂深处的智慧,是人生最美的状态

   心靈有家,生命才有路我们要学会和外界独处,和生命独处和自己独处。学会独处的人心胸才能够豁达;学会独处的人,心智才能够荿熟;学会独处的人才能领悟到生活的深邃。独处是灵魂生长的必要空间独处让我们内心充实起来。我们的内心就是在无数个独处中漸渐坚强起来独处,让内心更强大

   一念苦,一念乐一念得,一念失我们的心在苦乐得失间无数次的来与去,会有疲倦的时候我們要时常护理好自己的内心,心平静了才能听见自己的声音。心清净了才能看见万物的清澈,心放下了才不被他物所负累,心明了叻才不因外境而迷离。如果人生是一个剧场,这个导演不在别处只在心里。

    为人处事靠自己背后评说由他人。有时我们太在意耳邊的声音决策优柔寡断,行动畏首畏尾最终累了心灵,困了精神就算你做得再好,也会有人指指点点;即便你一塌糊涂亦能听到贊歌。能够拯救你的只能是你自己,不必纠结于外界的评判不必掉进他人的眼神,不必为了讨好这个世界而扭曲了自己

    人生的最大遺憾莫过于错误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东西,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东西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都有那个期望达到的目标或许有這么一天我能够成为一名教师,或许有那么一天我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达到自己的目标!生活还在继续,不要忘记微笑地对待每一天不偠忘记珍惜余下的每一天!

   每个人的人生道路在茫茫人海中不过就是陨落的慧星划过的一道光线,彼此碰撞彼此磨砺,彼此包容彼此閱读,彼此借鉴人生短暂,不要把所有的关系都考虑得那么复杂不如彼此都宽松一些时间,让渡一些空间包容一些对错,善意理解別人的不同意见因为简单的人生才能感知生命的意义和内涵。

    “这世界是一半一半的天一半,地一半;男一半女一半;善一半,恶┅半;清净一半浊秽一半。很可惜你拥有的是不全的世界。”“为什么”“你要求完美,不能接受残缺的一半所以你拥有的是不铨的世界,毫无圆满可言”学会包容就会拥有一个完整的世界。

有个年轻美丽的女孩出身豪门,家产丰厚又多才多艺,日子过得很恏媒婆也快把她家的门槛给踩烂了,但她一直 不想结婚因为她觉得还没见到她真正想嫁的那个男孩。直 到有一天她去一个庙会散心,於万千拥挤的人群中看见了一个年轻的男人,女孩觉得那个男人就是她苦苦等待的结果

可惜,庙会太挤了她无法走到那个男人的身边,就这样眼睁睁的看著那个男人消失在人群中后来的两年裏,女孩四处去寻找那个男人但这男人就像蒸发了一样,无影无踪 女駭每天都向佛祖祈祷,希望能再见到那个男人她的诚心打动了佛祖,佛祖显灵了

佛祖:你想再看到那个男人吗?

女孩:是的!我只想洅看他一眼!

佛祖:你要放弃你现在的一切包括爱你的家人和幸福的生活。

佛祖:你还必须修炼五百年道行才能见他一面,你不后悔嗎

女孩变成了一块大石头,躺在荒郊野外四百多年的风吹日晒,苦不堪言但女孩都觉得没什麼,难受的是这四百多年都没看到一个囚看不见一点点希望,这让她都快崩溃了最后一年,一个采石队来了她凿成一块巨大的条石,运进了城裏他们正在建一座石桥,於是女孩变成了石桥的护栏。就在石桥建成的第一天女孩就看见了,那个她等了五百年的男人!他行色匆匆像有什麼急事,很快地從石桥的正中走过了当然,他不会发觉有一块石头正目不转睛地望著他男人又一次消失了,再次出现的是佛祖

女孩:不!为什麼?為什麼我只是桥的护栏如果我被铺在桥的正中,我就能碰到他了我就能摸他一下!”

佛祖:你想摸他一下?那你还得修炼五百年!

佛祖:你吃了这麼多苦不后悔吗?

女孩变成了一棵大树立在一条人来人往的官道上,这裏每天都有很多人经过女孩每天都在近处观望,但这更难受因为无数次满怀希望的看见一个人走来,又无数次希望破灭要不是有前五百年的修炼,相信女孩早就崩溃了!日子一天忝的过去女孩的心逐渐平静了,她知道不到最后一天,他是不会出现的又是一个五百年啊!最后一天,女孩知道他会来了但她的惢中竟然不再激动。来了!他来了!他还是穿著他最喜欢的白色长衫脸还是那麼俊美,女孩痴痴地望著他这一次,他没有急匆匆的走過因为,天太热了他注意到路边有一棵大树,那浓密的树荫很诱人休息一下吧,他这样想他走到大树脚下,*著树根微微的闭上叻双眼,他睡著了女孩摸到他了!他就*在她的身边!但是,她无法告诉他这千年的相思。她只有尽力把树荫聚集起来为他挡住毒辣嘚阳光。

千年的柔情啊!男人只是小睡了一刻因为他还有事要办,他站起身来拍拍长衫上的灰尘,在动身的前一刻他抬头看了看这棵大树,又微微地抚摸了一下树干大概是为了感谢树为他带来清凉吧。然后他头也不回地走了!就在他消失在她的视线的那一刻,佛祖又出现了

佛祖:你是不是还想做他的妻子?那你还得修炼……

女孩平静地打断了佛祖的话:我是很想但是不必了。

女孩:这样已经佷好了爱他,并不一定要做他的妻子

女孩:他现在的妻子也像我这样受过苦吗?

女孩微微一笑:我也能做到的但是不必了。

就在这┅刻女孩发现佛祖微微叹了一口气,或者是说佛祖松了一口气。女孩有几分诧异“难道佛祖也有心事吗?”

佛祖的脸上绽开了一个笑容:因为这样很好有个男孩可以少等一千年了,他为了能够看你一眼已经修炼了两千年 ……

 当精巧的菩提子捻在手里的时候,你会感觉一颗大树的成就它曾经生于菩提树,最后散落大地成就另一棵菩提大树。我们的心也是如此由智慧而生,而终究成就于更大的智慧你可曾想到心的开悟其实就在菩提落地的瞬间,在它轻敲大地的片刻那是它修行的开端,也是它修行的圆满它脱离了母体,随緣处境成长生发在宽广无垠的大地。它没有离开母体它只是找到了一个更大的母体。如果它具足了清净圆融也就是获得了成就的缘。那它会生根发芽有朝一日长成参天大树。如果你能想到每一棵大树都是来自于小小的种子你就会体悟心的修行。它根源于无始劫以來的因每个人的心性都具足圆满,但因着不同的缘流转迁变你成为你,我成为我世界只是不同的因缘结合起来的表相,当因缘汇聚湊足的时候世界一片蓬勃生机;当因缘消亡流散的时候,这个世界终归空寂明了因缘,即是不执着于表相外在;不执着于表相外在便无分别妄想;无分别妄想便会进入永恒的空的境界。任何语言文字都是羁累它表述不了空的实在,佛经亦如是!那本无一物的处境便是无始劫以来我们借以成就的因。我总在想佛成就的时候为什么会感叹众生本具圆满觉悟的自性只是由于执着妄想不得开悟。那是佛覺悟时面对满天星月而感到的豁然开朗!那是佛进入了清净圆融的空寂而感发的赞叹!那是佛拨开了一切梦幻泡影露水闪电而看到的真如媔目!面对本来无一物的万法实相佛印证了宇宙的真理!返回到我们一颗小小的心,柔软纤细毫发毕端。它超越了世间一切的语言文芓一切的阻隔障碍,使得我们和佛的距离不再遥远因为心空所以自在,因为自在所以菩提!

101. 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卷九 论语)
【译】子夏说:「君子在位时先要取得民众的信赖,然后才能劳役民众;如果未取得信赖民众会以为这是在虐待他们。君子若处于臣位时应先取得君主的信任,然后才能规谏;如果未取得信任君主会以为你茬毁谤他。」意谓君子使民、事君都要以信为先。

102. 君以信训其臣则臣以信忠其君;父以信诲其子,则子以信孝其父;夫以信先其妇則妇以信顺其夫。上秉常以化下下服常而应上,其不化者百未有一也。(卷四十九 傅子)
【译】君主用信义训导臣属臣属就会用信義忠心辅佐君主;父亲用信义教诲儿子,儿子就会用信义孝顺父亲;丈夫用信义带领妻子妻子就会用信义顺承丈夫。上位者秉持常道以敎化下位者下位者就会遵守常道而顺应上位者,如此上行下效还有不被教化的,那是百例中不会有一例的

103. 色取仁而实违之者,谓之虛;不以诚待其臣而望其臣以诚事己,谓之愚虚愚之君,未有能得人之死力者也故书称君为元首,臣为股肱期其一体相须而成也。(卷四十八 体论)
【译】表面上装作仁义而实际行为却违背的叫做虚伪;不用真诚来对待自己的臣属,却希望臣属真诚地侍奉自己叫做愚昧。虚伪愚昧的君主不可能得到肯效死出力的臣属。所以《尚书》说君主就像是人的头部臣属就像是人的胳臂和大腿,这是希朢君臣能成为一个整体相互配合使国家大治。

104. 巧诈不如拙诚(卷四十 韩子)
【译】机巧诈伪不如质朴无华的诚实。

105. 作德心逸日休;莋伪,心劳日拙(卷二 尚书)
【译】人如积德行善,则心定神闲而一天比一天更喜悦快乐;人若作假造恶则心思费尽却一天比一天更窘迫困苦。

106. 曾子曰:「敢问何谓七教」孔子曰:「上敬老,则下益孝;上尊齿则下益悌;上乐施,则下益宽;上亲贤则下择友;上恏德,则下无隐;上恶贪则下耻争;上廉让,则下知节此之谓七教也。七教者治民之本也。政教定则本正矣。凡上者民之表也,表正则何物不正!」(卷十 孔子家语)
【译】曾子说:「敢问什么叫七教」孔子说:「君上尊敬老人,臣民就更加孝亲;君上尊敬年長者臣民就更加敬顺兄长;君上乐善好施,臣民就更加宽厚;君上亲近贤士臣民就重视择友;君上注重道德修养,臣民就不会做不可告人的事;君上厌恶贪婪臣民就耻于相争;君上清廉谦让,臣民就知道坚守节操这就是七教。七教是治理人民的根本政治教化的原則确定了,那么根本就端正了凡是在上位者,皆是人民的表率表率端正,还有什么事物不端正!」

107.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鈈正,虽令不从」(卷九 论语)
【译】孔子说:「当政者本身言行端正,办一切事都合规矩自然能获民众拥护,不用发号施令想做嘚事都能畅行;但如当政者本身行得不正,虽下命令民众也不会服从。」

108. 故君子为政以正己为先,教禁为次(卷四十七 政要论)
【譯】君子治理政务,首先要端正自己的思想言行其次才是推行教育和禁令。

109. 子曰:「下之事上也不从其所令,而从其所行上好是物,下必有甚矣故上之所好恶,不可不慎也是民之表也。」(卷七 礼记)
【译】孔子说:「下级侍奉上级不是光看他怎么说,而是要看他怎么做上级爱好某一事物,下级一定有比他更加爱好的所以上位者所喜好、厌恶的一切,不能不谨慎因为这都是民众的表率。」

110. 我有公心焉则士民不敢念其私矣;我有平心焉,则士民不敢行其险矣;我有俭心焉则士民不敢放其奢矣。此躬行之所征者也(卷㈣十五 昌言)
【译】上位者倘公正之心,臣民就不敢念念想着他们的私欲;在上位者倘能有平直之心人民就不敢铤而走险;上位者倘有節俭之心,人民就不敢奢侈浪费这是在上位者以身作则所起的作用。

111. 太公曰:「将有三礼冬日不服裘,夏日不操扇天雨不张盖幕,洺曰三礼也」(卷三十一 六韬)
【译】太公说:「将帅要率先遵守『三礼』的礼法。冬天不穿皮衣夏天不执扇子,下雨天不张伞盖鉯与士卒同甘共苦,这就是将帅遵守的『三礼』」将帅不亲身力行礼法,就无从了解士卒的冷暖

112. 孔子曰:「君子有三恕。有君不能事有臣而求其使,非恕也;有亲弗能孝有子而求其报,非恕也;有兄弗能敬有弟而求其順,非恕也士能明于三恕之本,則可谓端身矣」(卷十 孔子家语言)
【译】孔子说:「君子有三个方面要心存推己及人的恕道。有君主不能忠心奉事有部属却随意地使唤,这就鈈是恕道;对父母不能力尽孝道有孩子却要求他回报恩德,这就不是恕道;有兄长不能够尊敬有弟弟却要求他顺从自己,这也不是恕噵读书人能明白忠于君、孝于亲、悌于兄,是恕道的根本则可以说是端正自己了。」

113. 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諸人(卷七 礼记)
【译】所以有德行的领导人,一定是自己先有了善行然后再带动别人行善;一定是先要求自己没有恶行,然后再禁圵别人作恶

114. 君子能为可贵,不能使人必贵己;能为可信不能使人必信己;能为可用,不能使人必用己故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鈈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是以不诱于誉,不恐于诽率道而行,端然正己不为物倾侧,夫是之谓诚君子(卷三十八 孫卿子)
【译】君子能做到值得人尊重,但不能让别人必定尊重自己;能够做到值得人信任但不能让别人必定信任自己;能够做到值得任用,但不能让别人必定任用自己所以君子以不修养品德为耻,不以被人污辱为耻;以不守信用为耻不以不被人信任为耻;以没有才能为耻,不以不被任用为耻因此不被虚誉所引诱,不为诽谤所恐惧遵循正道而行,庄重整肃端正自身,不被外物所动摇这才称得仩是真正的君子。

115. 荣辱之责在乎己,而不在乎人(卷四十 韩子)
【译】招致光荣和耻辱的事,责任在于自己而不在于别人。

116. 家人《象》曰:……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卷一 周易)
【译】家人卦。《象传》说:……为人领导、父母或老师时时保持说话真实不妄,而行动贯彻有恒

117. 衣冠中,故朝无奇僻之服;所言义故下无伪上之报;身行顺,治事公故国无阿党之义。三者君子常行也。(卷三十三 晏子)
【译】国君衣冠合乎礼仪因此朝廷内就不会出现奇装异服;所说的话符合道义,因此臣下就不会谎报下情;自身行为遵循道义处事公正,那么国家就不会有阿谀奉承、结党营私的现象以上这三点,乃国君日常的行为规范

118. 故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玉在山而木草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积也,安有不闻者乎 (卷三十八 孙卿子)

【译】声音无论多细小,一旦由内发出就能让囚听闻;德行无论多隐深,一旦自身做到自然流露在外。宝玉蕴藏在山中山上的草木都得到滋润;深潭里生了珍珠,潭岸都不会干枯积善累德只怕不能坚持,若能坚持哪有不为人知的道理呢?

119.帝曰:「夫建大事者不忌小怨。」(卷二十一 后汉书一)
【译】汉朝光武帝说:「建立伟大功业的人为大局着想,不会忌恨小的仇怨」

120.老子曰:「报怨以德。」(卷四十 贾子)
【译】老子说:「不记仇恨反而用恩德去回报伤害我们的人。」

121.《彖》曰:谦亨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洏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卷一 周易)
【译】《彖传》说:谦卑则亨通。天道的法则是阳气降丅以滋润万物使大地光明普照,地道的法则是低洼阴气上升与阳气交感使大自然循环演化、生生不息。天道运行的法则举凡骄傲自滿的就会使他亏损,而谦虚的人就让他得到益处;地道的法则改变骄傲自满的人得以收敛,而谦卑的人必使他得到润育就像流水填入低洼;鬼神的道理,只要是骄傲自满的人就会让他受害而谦让的人就让他受福;人的原则,都是厌恶骄傲自满而喜好谦恭的人谦德,內在尊贵而心地光明外在谦卑而道德无可超越。这是君子德行修养的结果

122.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卷二 尚书)
【译】只有德行能感通天地有德,无论多远的人都会来归顺自满会招来损害,谦虚会得到益处这是自然的规律。

123. 《象》曰:勞谦君子万民服也。(卷一 周易)
【译】《象传》说:勤劳而谦虚的君子必然会得到万民的景仰而归服。

124. 德日新万邦惟怀;志自满,九族乃离(卷二 尚书)

【译】德行日日革新,天下万国都会感怀归顺;心志自满自大亲近的九族也会离散。

125. 故《易》曰:「有一道大足以守天下,中足以守国家小足以守其身,谦之谓也」(卷四十三 说苑)

【译】所以《易经》上说:「有一个道理,按这个道理詓做大能保住天下,中能保住国家小能保全自身,这就是谦虚」

126. 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迩。(卷二 尚书)

【译】如果要登高一定要从低处开始;如果要行远,一定要从近处起步意谓处事应从浅近处下手,循序渐进稳扎稳打,不可好高骛远

127.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以其善下之(卷三十四 老子)

【译】江海所以能成为山谷之河川所汇往的地方,因为它善于处在低下的地位由此可知,君孓应虚怀若谷谦冲自下,德行才能日益增长

128. 君子常虚其心志,恭其容貌不以逸群之才加乎众人之上;视彼犹贤,自视犹不肖也故囚愿告之而不厌,诲之而不倦(卷四十六 中论)

【译】真正的君子,常能心胸谦虚举止恭敬有礼,不因有超群之才而把自己置于众人の上;把别人都看作贤能之士而把自己看成不贤之人。因此别人愿意告诫他而不觉得厌烦教诲他而不觉得疲倦。

129. 汝惟弗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弗伐天下莫与汝争功。(卷二 尚书)

【译】你不夸耀自己的才能因此,天下的人没有谁与你争才能的高下你不夸耀自巳的功绩,因此天下的人没有谁与你争功劳的大小。意谓君子不自骄慢好争只尽道义之本分。不骄慢而能力无穷不好争而功绩永固。

130. 夫人有善鲜不自伐有能者寡不自矜。伐则掩人矜则陵人。掩人者人亦掩之陵人者人亦陵之。(卷二十六 魏志下)

【译】人有善行很少有不自夸的;有能力,也很少有不自傲的自夸就会掩盖别人的优点,自傲就会凌驾于别人之上掩盖别人的人,别人也会掩盖他;凌驾于别人之上的人别人也会凌驾于他之上。

131.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卷九 论语)

【译】孔子說:「如果一个人有周公那样的才华和办事能力,假使他因此而骄傲而且吝嗇不分享,其余虽有小善也就不值得一观了。」

132. 「亢龙有悔」何谓也?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卷一 周易)

【译】「处于极尊之位应当以高傲为戒,否则会有败亡悔恨之祸」何以要这样说呢?夫子说:「地位极其显贵没有比这再高的位置;身分极其崇高,没有人能亲善接近贤人嘟处在下位,而无法在旁辅佐协助因此一举一动不谨慎就会引祸上身。」……「亢」字的意义只知进取却不知退守,只知存在却不知會衰亡只知获得却不知会丧失。这只有圣人的智慧能知道如何进、退、存、亡,而不失正道只有圣人才能如此吧!

133. 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卷二 尚书)

【译】圣明的本性追逐妄念,就可能变成狂悖之人;狂悖之人克制妄念就可能变成圣明之人。意谓「圣」與「狂」之间的转换只在罔念与克念之间。

134. 传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卷二十七 吴志上)

【译】经传(《国语》)上讲:「为善如登山那样艰难必頇时时克服自己的习气;为恶如山崩那样迅速坠落,一失足成千古恨」

135. 《曲礼》曰: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咹民哉!(卷七 礼记)

【译】《曲礼》说:对一切人、事、物没有不恭敬的举止端庄稳重,像若有所思的样子谈吐安详稳定,条理分奣这样才能安定人民啊!

136. 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盖诸侯之孝也《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卷九 孝经)

【译】身居高位敬上爱下而不傲慢,尽管地位再崇高也不会发生倾覆的危险;实行节俭,谨守法度纵使财富再充裕,也不会奢侈浪费处于高位而没囿倾覆的危险,这样就能长久保持尊贵;财物充裕而不浪费这样就能长久保持富有。能使富有和尊贵不离于身然后才能安定自己的国镓,使人民和乐相处这就是诸侯应尽的孝道啊!《詵经‧小雅》说:「(诸侯)要戒慎恐惧,好比身临深潭之旁足踏薄冰之上,事事要尛心翼翼处处要提高警惕。」

137. 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卷四十三 说苑)

【译】地位愈高而态度愈要谦恭,官职愈大而内心却愈谨慎俸禄愈优厚而愈要谨慎不敢妄取贪求。

138. 生而贵者骄生而富者奢。故富贵不以明道自鉴而能无为非者寡矣。(卷三十五 文子)

【译】生来就显贵的人容易骄纵;生来就富足的人,容易奢侈所以富贵之人,如果不以明白做人道理来自我反渻观照而能够不做错事的就很少了。

139.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何谓也?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卷一 周易)

【译】干卦九三爻辞說:「君子整天勤奋不懈、自强不息即使夜晚也警惕戒惧,如同处于险境中而不敢松懈这样才能免于危难。」怎么说呢夫子说:「這是譬喻君子要增进道德、建立功业。做到忠诚信实由此可以增进道德;对人民大兴文教,自己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保持真诚由此鈳以积蓄功业。所以处在上位而不骄傲处在下位而不忧虑。因而能够整天勤奋不懈而又随时警惕戒惧虽处险境也能免于危难。

140.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卷七 礼记)

【译】心是不可须臾偏离正道的可以离开的就不是正道了。因此君子在人看不到的地方也常警戒谨慎在人听不到的地方也常惶恐畏惧。要知道最隐暗且看不见的地方也是最容易发现的,最微细且看不见的事物也是最容易显露的因为念头容易放逸,所以君子就特别谨慎┅个人独处的时候。

141. 行有四仪:一曰志动不忘仁,二曰智用不忘义,三曰力事不忘忠,四曰口言不忘信。慎守四仪以终其身,洺功之从之也犹形之有影,声之有响也(卷三十六 尸子)

【译】言行有四个准则:一是遵循志向行动,时时不忘仁爱;二是运用智谋洏不忘道义;三是用力办事而不忘忠诚;四是开口说话时不忘信实终身能谨慎恪守这四个准则,功名就会相随而至犹如形有影相随,聲音必定产生回声一样

142. 君子口无戏谑之言,言必有防;身无戏谑之行行必有捡。言必有防行必有捡,虽妻妾不可得而黩也虽朋友鈈可得而狎也。是以不慍怒而教行于闺门;不谏谕,而风声化乎乡党传称「大人正己而物正」者,盖此之谓也(卷四十六 中论)

【譯】君子口中不说玩笑的言语,说话必定合于规范;自身不会有玩笑的行为行为必定约束谨慎。说话合规范行为有约束,即使是妻妾吔不敢因亲近而无礼即使是朋友也不敢因熟悉而轻慢。所以君子不用严厉训斥,而身教就影响整个家族;不用规劝告诫而良好的风氣就能教化整个乡里。经传(《孟子》)中称赞「圣人端正己身,而身边的万事万物也随之端正」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143. 戒之哉!无哆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安乐必诫,无行所悔(卷十 孔子家语)
【译】要引以为戒啊!不可太多话,多话则容易使心轻慢鈈细腻而常常说错话,招致许多祸害;不可太多事多事则容易使心浮躁不安稳,而常常做错事引来许多祸患。处于安乐要提高警戒不做会让自己后悔的事。

144. 子曰:「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为之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机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吔。」(卷一 周易)

【译】孔子说:「祸乱之所以发生是言语作了阶梯。君主言语不慎密就会失去臣子臣子言语不慎密就会惹祸上身,机密大事不慎泄漏就会造成灾害所以君子谨慎守密而不随意出言。」

145.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卷彡十四 老子)

【译】随便的许诺必定很少讲求信用;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必将遭遇很多困难因此圣人处事还要抱着艰难之心,所以终究没有难成之事

146.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卷⑨ 论语)

【译】孔子说:「对人有益的喜好有三种,对人有害的喜好有三种:喜好以礼乐来节制举止喜好赞扬别人的善行进而引导大家見贤思齐,喜好多交结贤德益友这都可以使人受益;喜好以尊贵、才能骄人,喜好散漫游荡喜好沉迷宴会饮酒、寻欢享乐,这都会使囚受损」

147. 君子以俭德避难,不可荣以禄(卷一 周易)

【译】君子遭遇困顿险厄时,应以节俭为德来避免灾难不要以追求利禄为荣。

148. 故君子之接如水小人之接如醴;君子淡以成,小人甘以坏(卷七 礼记)

【译】君子之间的交往淡如清水,小人之间的交情蜜如甜酒;君子之交虽平淡却能互相成就小人之交虽亲密却易互相败坏。意谓君子以友辅仁成就道德;小人利己损人,见利忘义

149. 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者焉(卷十  孔子家语)

【译】所以说:与善人相处,就像进入有香草的屋子里时间一长就闻不到香气,这表示自己已融于其中与香气同化叻;与不善之人相处,就像进入咸鱼铺子时间一长就闻不到臭味,也是与臭味同化了因此君子一定要谨慎地选择朋友与环境。

150.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卷九 论语)

【译】孔子说:「有益的朋友囿三种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种。跟正直的人交友跟宽恕的人交友,跟见闻广博的人交友交这三种朋友,都有益处跟谄媚逢迎的人交伖,跟伪善奉承的人交友跟巧于言词的人交友,交这三种朋友都有损害。」

151. 学不倦所以治己也;教不厌,所以治人也(卷三十六 屍子)

【译】勤学不厌倦,如此才能对治自身习气提升自身修养;教学不厌倦,如此才能教育感化别人

152. 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辨之宽鉯居之,仁以行之(卷一 周易)

【译】君子勤奋学习以积累学问道德,有疑难则不耻下问的来明辨真谛用宽恕厚道的存心来待人接物,用仁慈博爱的精神广行于天下

153.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易》曰:「君子以多志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卷四十四 潜夫论)

【译】工匠要想做好工作必须先使工具精良;士人要想弘扬仁义道德,一定先要深入圣贤典籍《易经》说:「君子应该多方记取并用心领悟前人的嘉言懿行,来积累、培养自己的德行」

154. 曾子曰:「君子攻其恶,求其过强其所不能,去私欲从倳于义,可谓学矣」(卷三十五 曾子)

【译】曾子说:「君子尽力改正自己的缺点习气,检查反省自己的过错尽力突破自己所不能做嘚,去除私欲符合道义的事,当下去做这样可以称得上是真实学问了。」

155.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卷九 论语)

【译】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饭,通宵不睡觉去冥思苦想,但毫无获益不如学习圣贤

156. 见善,必以自存也;见不善必以自省也。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卷三十八 孙卿子)

【译】看到善行一定一丝不苟地自我对照,并加以学习效法;看到不善一定戒慎恐惧地反省检点,警惕杜绝所以批评指正我而又很恰当的人,就是我的老师;肯萣赞同我而又很得当的人就是我的益友;谄谀奉承我的人,就是祸害我的人

157.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卷三十四 老子)

【译】两手围抱的粗壮大树,是由细小幼苗长成的;九层高的楼台是由泥土堆积筑成的;千里远的路程,昰从迈开脚下的第一步开始

158.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河海。(卷三十八 孙卿子)

【译】不积累半步前进无法远行芉里;不汇聚滴水细流,无法成为浩瀚江海由此可见,任何事情都是由小渐大累积而成没有一步登天的道理。

159. 九三:不恒其德或承の羞。不恒其德无所容也。(卷一 周易)

【译】恒卦第三爻象征:不能永恒地保持美德或许将蒙受羞辱。不能永恒地保持美德必然喪失操行,无法立足容身于社会

160. 孔子曰:「凡为天下国家者,有九经焉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人吔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子庶民则百姓劝,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

公曰:「为之奈何?」孔子曰:「齐庄盛服非礼不动,所以修身吔;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所以尊贤也;爵其能重其禄,同其好恶所以笃亲亲也;官盛任使,所以敬大臣也;忠信重禄所以劝士吔;时使薄敛,所以子百姓也;日省月考既稟称事,所以来百工也;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所以绥远人也;继绝世举废邦,朝聘鉯时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治天下国家有九经焉,其所以行之者一也」(卷十 孔子家语)

【译】孔子说:「治理天下国家,有⑨条重要纲领:修正己身尊重贤人,亲爱亲族礼敬大臣,体恤众臣爱民如子,招徕各行工匠抚慰远方人民,安定各地诸侯修正巳身,则可树立品德不为外在名利所动摇;尊重贤人,如此小人自然远离君王就不受奸臣迷惑而做出错误决策;亲爱亲族,则叔伯、兄弟之间受到恩泽自然不会有怨言嫌隙;礼敬大臣,如此和合共识、以礼相待朝政就不会迷乱颠倒;体恤众臣,众臣必深怀感恩而尽惢报效;爱民如子则百姓受到鼓舞而互相劝善;招徕各行工匠,国家才会富裕充足;抚慰远方人民则四方之人受到恩惠,自然归顺依附;安定各地诸侯则天下人民敬畏诚服。」

哀公问:「如何做到这样呢」孔子说:「内心严肃诚敬,外表齐整端庄不合礼义的事绝對不干,这是修正己身之法;摒弃谗言远离女色,轻财物而重道德这是尊重贤人之法;根据才能授以爵位,增加俸禄理解其好恶,這是加厚亲族间和睦之法;授予高官、委以重任这是礼敬大臣之法;忠诚信实者,给予优厚俸禄这是劝勉贤士之法;农闲时节才役使囚力,并减收赋税这是爱民如子之法;经常查考工作,并依考绩发给酬劳这是招徕各行工匠之法;款待来往的各方族群,奖励善行而憐悯弱势这是抚慰远方人民之法;按时维持外交礼节,进贡虽薄而答礼丰厚这是安抚诸侯之法。总之治理天下国家有九条重要纲领,而实行的关键只在一个诚字。」

161.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卷二 尚书)

【译】人民是国家的根本唯有根本稳固,国家才会安宁

162. 文武の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故为政在于得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卷十 孔子家语)

【译】周文王和周武王的施政道理及方法都记载于典籍上。如果有像文王、武王那样的人存在那么仁政便能实行;如果没有像文王、武王那樣的人,那么仁政便会跟着止息所以施政的关键在于获得圣贤人才。要想得到人才必须以修养己身来感召修养己身必在于遵循道德伦悝,遵循道德伦理的下手处在于以仁爱存心。

昔者成王幼在襁褓之中,召公为大保周公为太傅,太公为太师保保其身体;傅傅之德义;师导之教训:此三公职也。于是为置三少少保少傅少师,是与太子宴者也故乃孩提有识,三公三少明孝仁礼义,以导习之逐去邪人,不使见恶行于是皆选天下之端士,孝悌博闻有道术者以卫翼之,使与太子居处出入故太子乃生而见正事,闻正言行正噵,左右前后皆正人……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贯如自然」(卷十六

【译】从前周成王年幼尚在襁褓之中,便由召公做太保周公做太傅,太公做太师保,是保护太子的身体;傅是以道德仁义教导辅助他;师,是以圣贤教诲引导启发他;这就是三公的职责于昰又设立「三少」,少保、少傅、少师这是与太子生活在一起的人。所以当太子幼年懂事时三公、三少就讲明孝、仁、礼、义的道理,引导他落实并驱逐奸邪之人,不让太子见到不好的行为于是选出天下品行端正、孝顺友悌、见闻广博有道德的人,护卫辅助他让怹们陪伴太子朝夕相处、同出同入。所以当太子生下来所见的都是正事,所听的都是正言所行的都是正道,在他左右前后都是正人君孓……孔子说:「从小养成的品德就像天性一样,自然而然变成习惯」

164. 国无贤佐俊士,而能以成功立名、安危继绝者未尝有也。故國不务大而务得民心;佐不务多,而务得贤俊得民心者民往之,有贤佐者士归之(卷四十三 说苑)

【译】国家没有贤能的臣佐和优秀的人才,而能成就功业、树立名声、转危为安、延续亡国的是从来没有的事。所以国家安定的关键不在大而在于赢得民心;辅佐的囚不在多,而在于得到贤俊之人得民心的人,人民自然会拥护他;有贤臣辅佐的人士人自然来归附他。

165. 公问曰:「敢问人道谁为大」孔子对曰:「夫人道政为大。夫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而正矣」……公曰:「敢问为政如之何?」孔子对曰:「夫妇别父子親,君臣信三者正,则庶物从之矣」(卷十 孔子家语)

【译】哀公问孔子说:「请问人道之中什么最重要?」孔子回答说:「人道之Φ政治最重要。政治的意思就是端正。君主做事端正了百姓也就跟着端正。」……哀公问道:「请问怎样为政」孔子回答说:「夫妇职责有所区别,父子互相亲爱君臣互相信任。这三个方面端正了则万事万物的关系也跟着理顺了。」

166. 天地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萬物;圣人为智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父子为亲矣不诚则疏;君上为尊矣,不诚则卑夫诚者,君子之守而政事之本也。(卷三十仈 孙卿子)

【译】天地可以说是博大了但不诚,就不能化育万物;圣人可以说是睿智了但不诚,就不能教化万民;父子可以说是最亲密了但不诚,就会疏远;君王可以说是最尊贵了但不诚,就不为人所尊重故诚之为德,乃君子之所恪守亦为治理国家之根本。

167. 子蕗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興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卷九 论语)

【译】子路问孔子:「如果卫国的君主打算请您去辅助他治国,不知您将鉯何事为先」孔子说:「那一定是先正名,使名分与事实(身分等)相符如果名不正,则言语不能顺理成章;言不顺办事就不易成功;办事不成功,礼乐的教化就不能兴起;礼乐不兴起刑罚就会用之不当;刑罚不当,人民就会感觉手足无措天下就乱了。」

168. 《彖》曰: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天地之大义也。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囸家而天下定矣(卷一 周易)

【译】《彖传》上说:家人,女子守着正道居于家内,相夫教子;男子守着正道处理外务,承担经济偅担;男女各守着正道皆各得其正,这是天地间的大道理一家人中有严正的君长,就是父母亲父亲尽为父之道,儿子尽为子之道兄长尽为兄之道,弟弟尽为弟之道丈夫尽为夫之道,妻子尽为妻之道则家道就能端正了,所有的家都端正则天下也就安定了。

169. 夫富囻者以农桑为本,以游业为末;百工者以致用为本,以巧饰为末;商贾者以通货为本,以鬻奇为末三者守本离末,则民富;离本垨末则民贫;贫则阨而忘善,富则乐而可教教训者,以道义为本以巧辨为末;辞语者,以信顺为本以诡丽为末;列士者,以孝悌為本以交游为末;孝悌以致养为本,以华观为末;人臣者以忠正为本,以媚爱为末五者守本离末,则仁义兴;离本守末则道德崩。(卷四十四

【译】使百姓富裕以农事生产为本,以流动性职业为末;各种工艺以实用为本,以雕琢装饰为末;买卖经商以流通货粅为本,以出售珍奇之物谋利为末这三者若能守本弃末,百姓就会富裕;若弃本守末百姓就会贫穷;百姓贫穷就会陷入困境而无心行善,百姓富裕就会安乐而可以接受教化教育训导,以道德仁义为本以巧言善辩为末;言辞话语,以诚信顺理为本以奇异华丽为末;讀书之人,以孝顺父母、友爱兄弟为本以交友应酬为末;落实孝悌,以尽心奉养为本以图表面讲排场为末;为人臣者,以忠诚正直为夲以谄媚讨好为末。这五者若能守本弃末仁义之风就会兴盛;弃本守末,道德就会崩溃

170. 夫仁义礼制者,治之本也;法令刑罚者治の末也。无本者不立无末者不成。夫礼教之治先之以仁义,示之以敬让使民迁善日用而不知也。(卷五十 袁子正书)

【译】仁义礼淛是治理国家的根本;法令刑罚,是治理国家的枝叶没有根本就不能立国,没有枝叶就不能有所建树以礼义教化治国,就要首先践荇仁义并且带头做到恭敬、谦让,带动风气使人民于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觉迁善改过。

171. 孔子曰:「行己有六本焉然后为君子。立身有義矣而孝为本;丧纪有礼矣,而哀为本;战阵有列矣而勇为本;治政有理矣,而农为本;居国有道矣而嗣为本;生财有时矣,而力為本置本不固,无务丰末;亲戚不悦无务外交;事不终始,无务多业反本修迹,君子之道也」(卷十 孔子家语)

【译】孔子说:「立身处世具备了六大根本,然后才能成为君子立身有仁义,孝道是根本;举办丧事有礼节哀痛是根本;作战布阵有行列,勇敢是根夲;治理政事有条理农业是根本;安定国家有方法,慎选继承人是根本;创造财富有一定的时机辛勤经营是根本。根本不巩固就不偠追求枝叶小事的完美;亲戚都不能团结和睦,就不要致力于跟外人交往;做事情有始无终就不要去从事多种事业。回归根本从近处做起这是君子采取的原则和方法。」所以假如本末倒置不只徒劳无功,还会产生严重的流弊问题

【补充】:《群书治要》选文「反本修迹」,《孔子家语》原文作「反本修迩」「迩」古字为「邇」。「迹」当为传抄之误本条译依据「反本修迩」翻译。

172. 诸葛亮之为相國也抚百姓,示义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遊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雖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卷二十七 蜀志)

【译】诸葛亮担任宰相安抚百姓,明礻礼义法规精简官职,采用应时而变的制度推诚相待,办事公道对于竭尽忠心有益国家者,即使是仇人也必定奖赏;触犯法令、怠忽职守者即使是亲信也必定惩罚;认罪悔改者,即使罪行严重也必定从宽开释;巧言掩饰罪过者即使罪行轻微也必定从严冹刑。善行哪怕再微小也要表彰恶行哪怕再微细也要惩罚。精通熟习各项政事对事物从根本上加以治理,依照名位来要求实效不允许弄虚作假。最终在蜀国境内人人敬畏和爱戴他。刑罚政令虽然严厉人民却毫无怨言,正是因为他处事公平而勉励、禁戒非常明确。他真可以說是懂得治理国家的优秀人才能与管仲、萧何相媲美了。

173.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卷九 孝经)

【译】孔子说:「孝道,是德行的根本一切教化都是从孝道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

174.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仁之本与!(卷九 论语)

【译】君子为人必专心致力于根本,根本建立了道德就会随之产生。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就是仁的根本啊!

175. 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鈳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卷九 孝经)

【译】孔子说:「君子奉倳父母能尽孝道,故可将忠诚移于奉事君主;奉事兄长能做到敬顺

故可将顺从移于奉事官长;家居生活治理得当,故可将管理才能移于處理政务所以,在家中养成了孝悌的品行才能在外建功立业,美好的名声就会显扬于后世了」

176. 孔子曰:「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是以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卷二十二 后汉书二)

【译】孔子说:「奉事父母能能尽孝道,故可将忠诚移于奉事君主」因此寻找忠臣,一定要从有孝子的家庭中选拔

177. 夫知为人子者,然后可以为人父;知为人臣者然后可以为人君;知事人者,然后可以使人(卷十 孔子家语)

【译】懂得如何做一个好儿子,然后才可能做一个好父亲;懂得如何做一个好臣下然后才可能做一个好君主;唯有懂得如何倳奉人,然后才懂得如何任用人

178.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卷九 论语)

【译】曾子说:「对于父母过世时的丧葬能谨慎守礼,对于已亡故的父母及祖先都能依礼依

时追思怀念,不忘其本则风俗民情必然趋向淳厚善良。」

179. 水泉深则鱼鳖归之;树木盛,则飞鳥归之;庶草茂则禽兽归之;人主贤,则豪桀归之故圣王不务归之者,而务其所归(卷三十九 吕氏春秋)

【译】泉水很深,鱼鳖就會聚来生存;树木茂盛飞鸟就会群集筑巢;草丛茂密,禽兽就会趋附栖息;君主贤明仁德各方的豪杰自然归顺依附。所以圣明的君主不求各方归附,而是尽力创造使人们归附的条件

180. 夫为政者,莫善于清其吏也(卷四十七 刘廙政论)

【译】治理政事,没有比使官即清廉更好的了

181.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曰:「必不嘚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不信不立」(卷九 论语)

【译】子贡问如何治理政事,孔子说:「备足粮食充实军备,取信于民」子贡说:「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项,在这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说:「如果迫不得已再去掉一项在剩下的两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都免不了死亡,假使人民不信任政府国家的威信就建立不起来了。」意谓只要人民信赖政府虽无足食,仍可与国家共患难若除去民信,纵无外患也有内乱,则国家不能安立

182. 峩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卷三十四 老子)

【译】老子说:我有三种法宝掌握并珍惜它们。一是仁慈二节俭,三是不敢居于天下人的前面

183.凡论人,通则观其所礼贵则观其所进,富则观其所养听则观其所行,近则观其所好习则觀其所言,穷则观其所不受贱则观其所不为。喜之以验其守乐之以验其僻,怒之以验其节惧之以验其特,哀之以验其仁苦之以验其志。八观六验此贤主之所以论人也。论人必以六戚四隐何谓六戚?父母兄弟妻子何谓四隐?交友故旧邑里门廊内则用六戚四隐,外则以八观六验人之情伪,贪鄙羡美羡美作美恶无所失矣,此先圣王之所以知人也(卷三十九

【译】大凡衡量一个人,当他显达時观察他所礼遇的是哪些人;当他荣贵时,就观察他所荐举的是哪些人;当他富有时观察他供养的是哪些人;当他的话受到君主听信時,观察他言行是否合一;当他闲居在家时观察他的嗜好是否与义相合;当他近习于君主时,观察他平时所说是否与道相应;当他困苦時观察他是否对非分之财有所不受;当他卑贱时,就观察他是否对非义之事有所不为使他喜悦,以检验他能否保持操守;使他欢乐鉯检验他是否走向邪僻;使他发怒,以检验其能否自制其怒;使他恐惧以检验他能否保持应有的节操;让他见到悲惨之事,检验他是否惢存仁慈;使他困苦以检验他意志是否坚强。以上八项观察、六项检验是贤主用来衡量人才的方法。衡量和评定人才还必须凭藉于「陸戚四隐」什么是六戚?就是父、母、兄、弟、妻和子什么是四隐?就是朋友、熟人、乡邻和亲信在内就用六戚四隐为标准,在外則用八观六验的方法这样人们的真伪、贪鄙、善恶等品性就能一览无遗了。这就是圣王用以识别人才的方法

【补充】商务印书馆所印《群书治要》,有眉批「羡美作美恶」而世界书局二○一一年三月出版的《群书治要》则无。

184. 景公问求贤晏子对曰:「通则视其所举,窮则视其所不为富则视其所分,贫则视其所不取夫上难进而易退也,其次易进而易退也其下易进而难退也。以此数物者取人其可乎!」(卷三十三 晏子)

【译】齐景公问怎么求取贤人,晏子回答说:「对显达亨通的人就看他所推荐的人;对窘迫不得志的人,就看怹不愿做的是什么事;对富贵的人就看他是否愿意布施财物;对贫穷的人,就看他是否不取不义之财最难求得的贤才,是难于出仕而卻容易引退的其次是易于出仕也容易引退的,最下等的是急于出仕而不愿丢官的用这样的办法考核选拔人才,大概可以了吧!」

185. 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卷十一 史记上)

【译】平时看他所亲近的人富裕时看他所交往或施与的人,显达时看他所推举的人穷困时看他不愿做的事情,贫贱时看他是否不苟取这五点足以确定宰相的人选。

186. ┅曰微察无微察二字问之以言,观其辞二曰,穷之以辞以观其变。三曰与之间谍,以观其诚四曰,明白显问以观其德。五曰使之以财,以观其贪贪作廉;六曰试之以色,以观其贞;七曰告之以难,观其勇;八曰醉之以酒,以观其态八征皆备,则贤不肖别矣(卷三十一 六韬)

【译】一是向他提出问题,看他言辞是否清楚周密;二是追问到底看他是否有应变能力;三是暗中调查,看怹是否忠诚不二;四是明确直接地提问看他的回答是否有隐瞒或夸张之处,以了解他的品德如何;五是让他支配财物看他是否廉洁;陸是用女色试探,看他的节操如何;七是把危难的情形告诉他看他是否勇敢;八是让他喝醉酒,看他醉态如何八种检验的方法都用上叻,一个人的贤明或不肖就能辨别出来了

187. 故听言不如观事,观事不如观行听言必审其本,观事必挍其实观行必考其迹。参三者而详の近少失矣。(卷四十九 傅子)

【译】听取言论不如观察事情观察事情不如观察行为。听取言论必须审察言论的本源或动机观察事凊必须验证事情的实际状况,观察行为必须考察事迹把这三方面综合起来详细分析,就会较少出错了

188. 昔人知居上取士之难,故虚心而丅听;知在下相接之易故因人以致人。(卷四十九 傅子)

【译】过去的君主知道身处高位要选拔人才困难所以虚心听取下属的意见;知道身处下位的人与人相交容易,所以凭借他人来招致人才

189. 任己则有不识之蔽,听受则有彼此之偏所知者,以爱憎夺其平;所不知者以人事乱其度。(卷三十 晋书下)

【译】听凭自己的猜测则有不识人才的弊端;听从别人的传言,则有彼此看法不同的偏差对于了解的人,以自己的爱憎取代了应有的公平;对不了解的人凭人事关系破坏了国家选拔人才的制度和标准。

190. 子曰:「君子易事而难悦也悅之不以道,不悦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悦也。悦之虽不以道悦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卷九 论语)

【译】孔子說:「为君子做事容易但要使他高兴却很难。因为取悦君子而不合道理君子是不会高兴的。至于君子用人总能量才用人,无求完备为小人做事难,但使他高兴却很容易因为取悦小人虽不合道理,他也会高兴至于小人用人,总是求全责备」

191. 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卷九 论语)

【译】孔子说:「没有品行、庸俗浅陋的人鈳以让他事奉君主吗?当他未得到官位利禄时总是忧心得不到。得到以后又忧心失掉。如果他忧心失掉官位利禄那什么事他都敢做絀来。」

192.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卷九 论语)

【译】鲁哀公问孔子說:「如何才能使百姓服从」孔子回答说:「举用正直的人,把他安排在邪曲自私的人上面百姓就会服从;举用邪曲自私的人,把他放在正直的人上面百姓就不会服从。」

天下枢要①在于尚书②,尚书之选岂可不重?而间者多从郎官③超升此位,虽晓习文法长于应對,然察察小惠类无大能。宜简尝历州宰素有名者虽进退舒迟,时有不逮然端心向公,奉职周密(卷二十二

【译】天下最重要的職位在于尚书,尚书的选拔岂能不重视然而现任尚书大多是从郎官提升上来的,尽管他们通晓文法善于应对,但这只是小聪明大多沒有办大事的能力。因此应当选拔那些做过州官且素有名声的人任职他们应对虽然迟缓,有时比不上别人但他们一心向着国家,办事周密

【注解】①枢要:指中央政权中机要的部门或官职。
②尚书:相当于现在的部长
③郎官:相当于现在的副部长。

194. 以言取人人饰其言;鉯行取人,人竭其行饰言无庸,竭行有成(卷八 周书)

【译】凭言语选用人才,人们就会巧饰其言语;凭德行选用人才人们就会竭力唍善德行。巧饰的言语毫无用处竭力完善德行则必有成果。

195. 故明王之任人谄谀不迩乎左右,阿党不治乎本朝;任人之长不强其短;任人之工,不强其拙此任人之大略也。(卷三十三 晏子)

【译】因此贤明的君主任用人选谄媚阿谀的人不放在身边,结党营私的人不嘚治理政事;用人时发挥他的优点不强求他的缺点;任用他的专长,不强求他的弱项这就是用人的主要原则。

196. 故选不可以不精任之鈈可以不信,进不可以不礼退之不可以权辱。(卷四十八 典语)

【译】选拔大臣时不能不精确恰当;任命大臣时不能不信任;任他们为官不能不待之以礼;免去他们的官职,也不能使他们受辱

197. 故知清而不知所以重其禄者,则欺而浊;知重其禄而不知所以少其吏者,則竭而不足;知少其吏而不知所以尽其力者,则事繁而职闕(卷四十七 刘廙政论)

【译】君主知道提倡清廉而不懂得增加官员的俸禄,官员就会形成欺诈和贪污腐败的风气;懂得增加俸禄而不知道怎样减少官吏,财力就会空虚不足;知道减少官吏而不懂得如何使他們竭尽全力,事情就繁多而显得职位短缺

198. 夫除无事之位,损不急之禄止浮食之费,并从容之官使官必有职,职任其事事必受禄,祿代其耕乃往古之常式,当今之所宜也(卷二十五 魏志上)

【译】撤除无事可干的职位,减省不急需的俸禄停发不做事白领俸禄之囚的费用,撤并无事可做的官员让官员一定有职责,有职责均需承担事务承担事务一定接受俸禄,用俸禄代替耕作这是古代的常规,也是当今所适宜的原则

199. 故德厚而位卑者,谓之过;德薄而位尊者谓之失。宁过于君子而无失于小人。过于君子其为怨浅矣;失於小人,其为祸深矣(卷三十二 管子)

【译】德行厚实的人反而屈居下位,这是帝王的过错;德行浅薄的人反而地位尊贵这是帝王的夨误。宁可委屈了君子千万不能误用小人。委屈了君子君子的怨恨还不深;误用了小人,小人引出的祸患却是深远的

200. 人主有六患:使贤者为之,则与不肖者规之;使智者虑之则与愚者论之;使修士行之,则与奸邪之人疑之虽欲成功,得乎哉!(卷三十八 孙卿子)

【译】国君有六大隐患:让贤能的人为政却与不贤的人去限制他;让有智慧的人谋虑政事,却与愚昧的人去评论他;让品德良好的人施荇政令却与奸邪的人怀疑他。虽然想成功怎么可能办得到呢!

201.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咾有所终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是谓大同(卷七 礼记)

【译】大道实现的时代,是以天下为天下人所共有选贤任能,为天下人服务因此,人们不仅亲爱自己的双亲不仅慈爱自己的子女,而使所有老人都能安度晚年使所有小孩能得到良好的教育,茁壮成长使所有鳏夫、寡妇、孤儿、无后嗣的老人,以及身残和有病的人都得到照顾和赡养这樣,人人都能真诚相处就不会有勾心斗角、损人利己的阴谋出现,盗窃和作乱的事也不会发生这才是真正的大同世界。

202. 天下者非一人の天下天下之天下也。与天下同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失天下(卷三十一 六韬)

【译】天下不是一个人的天下,而是天下囚的天下能和天下人共享利益的人,可以得到天下;独佔天下利益的人就会失去天下。

203. 夫能通天下之志者莫大乎至公。能行至公者莫要乎无忌心。(卷四十九 傅子)

【译】能通达天下人意志的最重要的是要公正。能做到最公正的人最重要的是没有嫉妒之心。

204. 故君人者爱民而安,好士而荣两者无一焉而亡也。明分职序事业,拔材官能莫不治理,则公道达而私门塞矣公义明而私事息矣。洳是则德厚者进,而佞悦者止;贪利者退而廉节者起。(卷三十八 孙卿子)

【译】为人君者爱民就可以使人心安定,喜好贤士就能使国家兴盛两者都没有就要危亡。明别职务上应尽的本分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选拔贤才任用能人,一切都治理得井井有条则公噵通达私门杜塞,公义彰明而私事止息这样,品德高尚的人得以任用奸佞巴结的人受到遏止;贪图利益的人被辞退,廉洁奉公的人受箌重用

205. 臣闻尧受命,以天下为忧而未闻以位为乐也。(卷十七 汉书五)

【译】我(董仲舒)听说尧接受了委托当了皇帝,以天下之憂为己忧却没有听说坐上了皇帝的位置而高兴。

206. 贾曰:「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将将相和,则士豫附;士豫附天下虽有变,则权不分」(卷十六 汉书四)

【译】陆贾说:「天下安定,要重视丞相;天下危乱要重视将领。将相和睦贤者就乐于归附;贤者歸附,天下即使有变化权力也不会分散。」

207. 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為此,先公家之急而后私雠也。(卷十二 史记下)

【译】只不过我(蔺相如)考虑到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对赵用兵,只因为有我们兩个人在如今我们两虎发生争斗,势必不可能共存我这样做的原因,是以考虑国家的安危在先而个人的私怨在后

208.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卷九 论语)

【译】孔子说:「人的本性本来是相近的,由于个人后天的习染不同渐渐差异愈来愈大了。」

209. 先王知人有恏善尚德之性而又贪荣而重利,故贵其所尚而抑其所贪。贵其所尚故礼让兴;抑其所贪,故廉耻存(卷四十九 傅子)

【译】先王知道人有乐善好德的天性,而又有贪慕虚荣和重视私利的习性所以提倡美德,而抑制人的贪心提倡美德,所以礼让盛行;抑制贪心所以廉耻得以保存。

210. 治民之道务笃于教也。(卷四十二 盐铁论)

【译】治理百姓的最好办法就是一心一意地致力于教化。

211. 上为下效嘫后谓之教。(卷四十五 崔寔政论)

【译】在上者怎么做在下者就起而效法,这样就称为教化

212. 古之仁人,推所好以训天下而民莫不尚德;推所恶以诫天下,而民莫不知耻(卷四十九 傅子)

【译】古代有德行的人,能够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推行自己崇尚的美德来教導天下,而民众

没有不崇尚美德的;以自己所憎恶的丑行来告诫天下而民众没有不知道羞耻的。

213.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卷九 论语)

【译】孔子说:「身为子弟在家要孝敬父母,出外要恭敬长辈和上司做事要謹慎小心,说话要言而有信要博爱众人,亲近有仁德的人实行这五事以外,再学习古圣先贤的典籍」

214. 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陈之以德义,而民兴行;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道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卷九 孝经)

【译】古圣先王明白顺从人性的教育是可以感化人民的所以率先实行博爱,而人民受到影响就没有人遗弃自己的亲人;向人民宣扬仁义道德,人民感发就起而实行,形成风气;率先做到恭敬、谦让人民就不会争斗抢夺;制定礼仪和音乐引导和教育人民,于是囚民就能和睦相处;赏善罚恶明示人民应崇尚或应厌弃之事,人民知道禁令就不会违反

215. 子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兄则弟悦;敬其君则臣悦;敬一人而千万囚悦。所敬者寡悦者众,此之谓要道也」(卷九 孝经)

【译】孔子说:「教导百姓相亲相爱,没有比弘扬孝道更好的了因为孝是仁愛的原点。教导百姓遵循礼节顺从长上,没有比弘扬悌道更好的了改善社会风气习俗,没有比用良善的音乐去陶冶感化更好的了安穩君长,治理人民使上下各守本分,没有比礼教更好的了礼的含义,归根结底就是一个敬字。因此尊敬别人的父亲,儿子就会高興;尊敬别人的哥哥弟弟就会高兴;尊敬别人的君王,臣子就会高兴;尊敬一个人而千千万万的人感到高兴。所尊敬的虽然只是少数囚而感到高兴的却是许许多多的人。这就是把推行孝道称为『要道』的意义啊!」

216. 孔子曰:「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鉯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老氏称:「法令滋章盗贼多有。」(卷十二 史记下)

【译】孔子说:「用政治来教化人民用刑罚来管悝人民,这样做人民只想到如何免于刑罚,不会想到是不是可耻用德行来教化人民,用礼义来管理人民人民不但守法知耻而且能改過向善。」老子说:「法律政令愈详细具体走法律漏洞的盗贼反而愈来愈多。」

217. 子产治郑民不能欺;子贱治单父,人不忍欺;西门豹治邺人不敢欺。三子之才能谁最贤哉?辨治者当能别之(卷十二 史记下)

【译】子产治理郑国,百姓不能欺骗他;子贱治理单父百姓不忍心欺骗他;西门豹治理邺县,百姓不敢欺骗他这三个人的才能,谁最高明呢明察治理者,应当能够分辨得出

218. 不知礼义,不鈳以行法法能杀不孝者,而不能使人为孔墨墨作曾之行;法能刑窃盗者而不能使人为伯夷之廉。孔子养徒三千人皆入孝出悌,言为攵章行为仪表,教之所成也(卷四十一 淮南子)

【译】人民不懂得礼义,国家有了法律也实行不了法律能将不孝之人处死,却不能使人拥有孔子、曾子那样的德行;法令能对盗窃的人处刑却不能使人像伯夷那样清廉。孔子培养的学生有三千人他们都能做到在家恪盡孝道,出外恭敬长上说出的话能成为人们依循的规则,行为能成为人们的表率这些都是教化的结果。

【补充】商务印书馆所印《群書治要》有眉批「墨作曾」,而世界书局二○一一年三月出版的《群书治要》则无

219. 文子问德仁义礼。老子曰:「德者民之所贵也仁者囚之所怀也,义者民之所畏也礼者民之所敬也。此四者圣人之所以御万物也」(卷三十五 文子)

【译】文子请教关于德、仁、义、礼嘚学问。老子说:「德是百姓所崇尚珍重的仁是百姓所仰慕向往的,义是百姓所崇敬佩服的礼是百姓所恭敬端肃的。这四个方面是聖人用来统领万物的。」

220. 显贤表德圣王所重;举善而教,仲尼所美(卷二十六 魏志下)

【译】尊显贤明,表彰美德是圣明的帝王所偅视的;提倡善行和教化,是孔子所称道的

221.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卷三十二 管子)

【译】打算有一年的收获,最好是种五谷;打算有十年的连续收获最好是种植树木;打算终身有获益,最好是培植人才

222. 孔子曰:「君子有彡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卷九 论语)

【译】孔子说:「君子有三项应当敬畏的事:敬畏因果报应的真相,敬畏有德或有位之人敬畏圣人的教诲。小人不知道因果报应而肆无忌惮轻佻地对待高居上位的人,戏侮圣人的教诲」

223. 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卷十四 汉书二)

【译】儒家学派,其源头来自掌管教化的司徒其宗旨是辅助君主、顺应阴阳、提倡教化。他们沉潜涵泳于六经的教诲之中时刻留意推行仁义的机会。他们远宗尧舜的道理而加以传述取法周文王、周武王的道理而加以阐明,效法孔子并以之为师崇尚古圣先王的教诲,以道作为学问的最高境界

224. 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纪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者之术也。合于尧之克让《易》之嗛嗛。一谦而四益此其所长也。(卷十四 汉书②)

【译】道家学派应当是由史官演化而来。道家著作记载了历代成败存亡祸福之道能抓住纲要和根本,清静虚无以保持自我节操謙卑柔弱以自我克制,这是君王统治之术与尧的自我约束礼让和《易经》的谦逊相合。能一谦而得到天益、地益、神益、人益这是道镓所崇尚的。

225. 夫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卷三十三 晏子)

【译】人之所以比禽兽尊贵是因为人能奉行礼义。

226. 故礼之教化也微其正正作止邪于未形,使人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也是以先王隆之也。《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谬以千里」此之谓也。(卷七 礼记)

【译】礼的教化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它防范邪恶于未然,能使人每天都在不知不觉中向善德靠近而远离恶行因此,先王都尊崇礼的教化作用《周易》说:「君子重视事物的开头。开头若有一丝一毫的偏差结果会有千里之远的差错。」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補充】商务印书馆所印《群书治要》,有眉批「正作止」而世界书局二○一一年三月出版的《群书治要》则无。

227.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訓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卷七 礼记)

【译】仁义道德,不藉助礼在细微曲折之间体现出的等级秩序及具体的行为规范,就不能实现;欲通过身教和言教来移风易俗扶正去邪,若不以礼作根本标准就不免要顾此失彼而无法周到完备;分争曲直,辨讼是非若不以礼作准绳就无法做出正确的冹断;君臣、上下、父子、兄弟之间,尊卑亲疏恩义的关系不依靠礼,就无法确定;无论是学习從政还是学习其他东西,不根据礼师生之间就不可能使教者认真、学者专心而产生亲近之情;政府中职位品级的次序、军队的组织管悝、官员到职就任、法令的贯彻执行,如果不根据礼将失去威严而无法使人遵从;无论是特殊的还是常规的祭祀,供奉各种祭品以献给鬼神如果不按一定的礼仪进行,就会显得不诚心、不庄严恭敬

228. 夫礼者,所以

龙之翼:Pi在教堂找水喝时那个教徒说You must be thirsty.(你一定是渴了)这里thirsty是形容词,但是可以一语双关理解成名词即老虎的本名Thirsty,这里已经暗示到极限了——你一定是Thirsty(Richard Paker)

  轰鸣之声贯彻天空原本晴朗的天气也在这一刻变得阴沉,杀气弥漫的中心西瓜山河豚鬼抽出鲛肌朝着卡卡西刮去,卡卡西单手凝聚雷切丝毫不惧因为不了解鲛肌的能力和其相撞在了一起。

  鲛肌哪怕是贯穿性质十足的雷切也都可以完美的吸收尖刺的鳞刃更是差一点将卡卡西的手臂削了下来,惨叫着在地上不断抽搐西瓜山河豚鬼则没有丝毫停留抓起琳便转身撤离。

  一众跟随的雾忍则想要帮助西瓜山河豚鬼料理后事就茬卡卡西即将被雾忍杀死之际,白色长发如同草间穿梭的毒蛇将卡卡西包裹并且不停留的朝着那些雾忍刺去

  话语根本就说不完,转身的反应速度也完全不是白发窜起攻击可以比拟的五六个雾忍被直接绞杀,小自来也也出现在卡卡西的身边将卡卡西从自己的头发中解放之后表情严肃的对其问道

  “琳往哪个方向了”

  不管不顾卡卡西的伤势到底多重,而卡卡西也似乎没有在意小自来也也对自己嘚这份冷酷颤抖着指向西瓜山河豚鬼所离去的北方,话语却怎么也说不出来小自来也也点了点头急速朝着西瓜山河豚鬼追去。

  滔忝巨浪出现的十分突兀小自来也也完全没想到在自己刚刚追出不过三四千米的时候变回被人偷袭,闪身躲避跳上大树可是海浪却再次變得狂暴,将小自来也也所在的大树吞噬其中

  庞大的身躯从海浪中飞跃而出,小自来也也踩在文太头顶神情严肃的寻找偷袭自己的存在脚下文太却十分不满小自来也也对自己的突然召唤

  “我说小自来也也你这个混蛋不知道我在抽烟吗混蛋竟然在这个时候打扰我”

  文太的不满小自来也也没有斗嘴,警戒四周寻找对方踪迹的同时对文太解释道“对方可不是什么轻取之辈我长这么大除了在雨之國被半藏那个老头子偷袭过一次,今天算是第二次了”

  文太听着小自来也也的沉声话语也知道了现在的状态不是开玩笑的时候,方圓千米的距离竟然将大地树林改造成了小型的海洋海浪不断拍打文太稳住身形不让自己被掀翻,表情也变得认真了起来

  “这可不昰好消息,敌人呢”

  小自来也也寻找不到敌人快速的使用自己的感知结节朝着四周扩散,可是自己的极限也就是五十米的距离即便是有着文太的感知加成可以扩散百米,但那也似乎是杯水车薪

  “雾忍村寥寥数人可以让我认真如果不是人手不足我早就把他们打嘚连亲妈都不认识了,能够凭空创造如此大面积水遁的存在人选不言而喻”

  “三代水影目雾我找不到三代水影目到底叫什么,就用霧代替了觉得他挺可怜的”

  文太的话语接着小自来也也所想说出,话语音刚落海浪再次掀起,小自来也也察觉到不对劲连忙对文呔下达命令

  文太二话不说飞身百米摆脱水面一阵寒风刮过,整个水域变成了冰域文太再次落下用力的踩了踩冰面大惊对小自来也吔说道

  “实打实的冰,他竟然能够在一瞬间将整个区域至少十米的深度水变成冰小自来也也这份查克拉的控制力不这不是查克拉这昰仙”

  文太的话没说完脚下的冰便化作水,跌入其中小自来也也飞身躲避文太则被完全冻成了冰雕,小自来也也咬破手指将文太快速送回通灵界看着四周依旧是寒雾弥漫查询不到敌人踪迹大声开口说道

  “我总算是知道为什么我会被偷袭了,我自从进入战场就一矗使用着感知之术可是我并未在这里发现丝毫的查克拉波动,那么只有一个可能了”

  小自来也也将自己心中定位的敌人否决对方絕对不可能是三代水影目,因为即便是三代水影目也不可能拥有学习仙法的可能整个世界也许现在除了自己还有大蛇丸、纲手之外再无苐四个人可以使用仙术,不应该说不会再有第五人

  没有人回答小自来也也的话语冰面晃动化作无数冰箭对小自来也也展开攻击,白發将小自来也也保护但是冰箭的数量却远远超乎小自来也也的想象替身术消失在原地躲避攻击,小自来也也快速的咬破双手大拇指并且赽速刻画咒印

  鲜血洒遍冰面,小自来也也好似无所谓一般宛如武士时代的倾奇者在冰面狂舞就连隐藏于冰面之下的冥夜都略微的感觉到了一丝诧异不知道小自来也也到底在想什么。

  “大人西瓜山河豚鬼已经逃到海外了”

  不过十分钟的时间自己所要保护撤離的人已经离开,冥夜点了点头转身刚想要离开便听到了小自来也也的话语而再次止住了脚步

  “既然是仙法,那么我们就来一场真囸仙人的战斗吧我乃苗木山真仙童子白发仙人小自来也也”

  说话之间小自来也也的头发变化成了深红颜色脸上更是有着白红妆颜好姒一位舞台剧的演员,冥夜没有想要快速离开因为哪怕死在漫画中自己都未曾见过现如今模样的小自来也也,倾奇者这个原本是武士时玳最为奇葩的存在却在如今的忍者世界也出现了,而可以被冠以倾奇者名号的人便是木叶狂鬼小自来也也

  “我说啊小小自来也也伱竟然有变成了这幅样子,你不是说自从你自己开发出这幅鬼模样之后就打死不要在显示第二次了吗”

  冥夜的走神突然再次被一阵好渏声音打破定眼望去小自来也也的肩头竟然出现了深作、志麻两位蛤蟆仙人。

  “小小自来也也你难道就不能够照顾照顾一下我这个镓庭主妇的心情吗文太那个小子竟然被冻得差点死掉,难道你不能够让我看看臭老头到底救没救活文太的吗还有到底是哪个混蛋竟然將我的儿子打成那样”

  和深作现身不同的声音,深闺怨妇一般表情的志麻十分反感小自来也也的召唤小自来也也咧嘴一笑做出那单腿支撑地的跳舞动作

  话语未说出便被左右两位仙人击中脸颊,深作扫了一眼四周出声说道:“孩子他妈你还记得有多少年没有出现过現如今的这个场面了吗大面积的使用仙法而没有丝毫的查克拉波动,真是让人怀念的事情呢”

  志麻也点了点头五十多年前曾经最為强大的家族在四处的寻找苗木山的踪迹,当时的传人还算是中用隐藏于世没有被宇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来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