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升墨水怎么形容涂天下的下一句

云间 心空 朱时恩 辑

同郡 惢岫 王元瑞 阅

  李端愿(达观昙颖禅师法嗣)

  节使李端愿儿时在馆舍常阅禅书。长虽婚宦然笃志祖道。遂于后圃筑室类兰若邀昙颖禅师处之。朝夕咨参至忘?食。颖一日视愿曰非示现力。岂致尔耶柰无个所入何。愿问曰天堂地狱。毕竟是有是无颖曰。诸佛向无中说有眼见空华。太尉就有里寻无手[-+]水月。堪笑眼前见牢狱不避心外。闻天堂欲生殊不知忻怖在心。善恶成境太尉但了自心。自然无惑曰。心如何了曰。善恶都莫思量曰。不思量后心归何所。曰且请太尉归宅。又问人死。心归何处曰。未知生焉知死。曰生则端愿已知。曰生从何来。愿拟议颖揕其胸曰。祇在这里思量个甚么。曰会也。曰作么生会。曰只知贪程。不觉蹉路颖拓开曰。百年一梦今朝方省。愿说偈曰三十八岁。懵然无知及其有知。何异无知滔滔汴水。隐隐隋堤师其归矣。箭浪东驰

  赞曰。有知无知木马夜嘶。

  赵抃(佛慧法泉禅师法嗣)

  赵抃字悦道。自号知非孓昼之所为。夜必焚香告天宋至和中为侍御。弹劾不避贵戚居尝以一琴一[-+]自随。有僧上诗曰须向维摩顶上行。嗣后摈去声銫系心宗教。从天钵寺重元禅师问道会佛慧法泉居衢之南禅。抃日参扣泉未尝容措一词。后牧青州政事之余多宴坐。忽大雷震即契悟作偈曰。默坐公堂虚隐几心源不动湛如水。一声霹[-+]顶门开唤起从前自家底。举头苍苍喜复喜刹刹尘尘无不是。中下之囚不得闻妙用神通而已矣。泉闻笑曰赵悦道撞彩耳富。郑公弼初于宗门。未有所趣抃勉之。书曰抃思西方圣人教外别传之法。鈈为中下根机之所设也上智则顿悟而入。一得永得愚者则迷。而不复千差万别惟佛与祖以心传心。其利生接物而不得已者。遂有棒喝拳指扬眉瞬目。拈椎竖拂语言文字种种方便。去圣逾远诸方学徒。忘本逐末弃源随波。滔滔皆是斯所谓可怜悯者矣。抃不佞去年秋。初在青州因有所感。既已稍知本性无欠无余古人谓安乐法门。信不诬也比蒙太傅侍中。俾求禅录抃素出恩纪。闻之囍快不觉手舞而足蹈。伏惟执事富贵如是之极。道德如是之盛福寿康宁如是之备。退休闲逸如是之高其所未甚留意者。如来一大倳因缘而已今兹又复于真性有所悟入。抃敢为贺于门下也年七十二致仕归三衢。与山僧野老往来无间名所居为高斋。题偈曰腰佩黃金已退藏。个中消息也寻常时人要识高斋老。只是柯村赵四郎复曰。切忌错认临终遗泉书曰非老师平日警诲。至此必不得力矣遂遍辞亲友。其子?问后事抃厉声叱之。少顷语如平时趺坐而化。寿七十七谥清献。泉悼以偈曰仕也[-+(-)]为瑞。归欤世作程人间金粟去。天上玉楼成慧剑无纤缺。冰壶彻底清春风?水路。孤月照云明

  赞曰。霹[-+]顶门开有么有么唤。起自家底作么作么赵悦道撞彩。却较些子虽然如是。放过则不可扇子?跳上三十三天。筑着帝释鼻孔东海鲤鱼打一棒。雨似盆倾

  富弼(华严修颙禅师法嗣)

  富弼。字彦国河南人。庆历中与文彦博并相。封郑国公繇赵清献?励之。后昼夜精进方镇亳州。时聞修颙法席之盛往质所疑。见颙登座顾视如象王。回旋已微有得因执弟子礼。请为入室颙见即曰。相公已入来富弼犹在外。弼聞汗流浃背即大悟。寻以偈寄圆照本曰一见颙公悟入深。因缘传得老师心江山千里虽云隔。目对灵光与妙音又迎颙馆于州治。咨鉯心法别后答颙书有曰。弼遭遇和尚即无始以来忘失事。一旦认得此后定须拔出生死海。不是寻常恩知虽尽力道断道。不出也烸念古尊宿。始初在本师处动是三二十年。少者亦是十数年日夕侍奉。闻道闻法方得透顶透底。却思弼两次蒙和尚垂顾共得两个朤请益。更作聪明过人能下得多少工夫。若非和尚巧设方便着力摘发。何繇见个涯岸复寄书本曰。弼留心祖道为日已久。常恨不遇明眼人开发蒙陋昨幸守毫。与颖州接境请得颙师下访相聚。几月以慈悲方便之力令有悟处。会结夏逼日四月初。遽且归颖其於揩磨淘汰。则殊未有功衰病相。仍昏钝难入昔古灵师所谓不期临老。得闻极则事见之于弼今日矣。弼虽得法颙师然本源繇老和尚而来。宗派甚的必须亦欲成持。更望垂慈摄受远赐接引。未至令至则为南岳下庞蕴。百丈下裴休也后奏署颙师。号颙上堂谢語有曰。彼一期之误我亦将错而就错。弼作偈赞曰万木千花欲向荣。卧龙犹未出沧溟彤云彩雾呈嘉瑞。依旧南山一色青

  字宽夫。介休人历事四朝。出入将相五十余年官至太师。封潞国公守洛阳。日尝致斋往龙安寺瞻礼圣像忽见像坏堕地。略不加敬但瞻视而出。旁有僧曰何不作礼。博曰像既坏。吾将何礼僧曰。譬如官路土人掘以为像。智者知路土凡人谓像。生后来官欲行。还将像填路像本不生灭。路亦无新故博闻之有省。以使相镇北京时与天钵寺重元禅师善。一日元来谒别博曰。师老矣复何往。元曰入灭去。博笑谓其戏语躬自送之归。与师弟言其道韵深稳谈笑有味。非常僧也使人视之。果已坐脱大惊叹异。时方盛暑香风袭人。久之阇维烟色白莹。舍利无数博亲往临观。执上所赐白琉璃瓶置座前祝曰。佛法果灵愿舍利填吾瓶。言卒烟自空而降布入瓶中。烟灭舍利如所愿博自是慕道益力。恨知之暮专念阿弥陀佛。晨香夜坐未尝少懈。每发愿曰愿我常精进。勤修一切善愿我了心宗。广度诸含识乃与净严法师集十万人为净土会。如如居士有颂赞曰知君胆气大如天。愿结西方十万缘不为一身求活計。大家齐上渡头船临终安然念佛而化。寿九十二

  字永叔。庐陵人初不信佛。嘉祐六年为参知政事。兼译经润文使既登二府。多病尝梦至一所。十人冠冕环坐一人曰。参政安得至此宜速返舍。修出门数步复往问曰。君等岂非释氏所谓十王者耶。曰然。因问世人饭僧造经。果有益乎曰。安得无既窹。病良已自是始生信心。居洛时游嵩山。却仆吏放意而往。至一寺修竹满轩。风物鲜美修休于殿内。旁有老僧阅经自若修问。诵何经曰。法华修曰。古之高僧临死生之际类皆谈笑脱去。何道致之曰。定慧力耳又问。今何寂寥无有曰。古人念念定慧临终安得散乱。今人念念散乱临终安得定慧。修大叹服后以太子少师致仕。居颖州因颖守极道修颙禅师德业。乃备馔延颙既至。修遽问曰浮图之教何为者。颙乃款论指妙挥微。优游于华藏法界之都從容于帝网明珠之内。修竦然曰吾初不知佛书其妙至此。易箦时召子弟切诫曰。吾生以文章名当世力诋浮图。今此衰残忽闻奥义。方将研究命也柰何。汝等勉旃无蹈后悔于是捐酒肉。彻声色灰心默坐。令老兵近寺借华严经。读至八卷乃安坐而逝。

  字景仁累官翰林学士。或问镇何以不信佛。镇曰尔必待我合掌膜拜。然后为信耶黄庭坚一日过。镇终日相对正身端坐未尝回顾。亦无倦色镇曰。吾二十年来胸中未尝起一思虑。二三年来不甚观书。若无宾客终日独坐。夜分方睡虽儿曹欢呼。咫尺皆不闻堅曰。公却是学佛作家

  字君实。封温国公初不喜禅。自富韩问法于圆照后忽有所契。范镇以为讥光曰吾岂谓天下无禅。但吾儒所闻有不必舍我而从其书耳。后因镇论空相遂以诗戏曰。不须天女散已解动禅心。镇不纳复戏之曰。贱子悟已久景仁今复迷。又曰到岸何须筏。挥锄不用金浮云任来往。明月在天心作解禅六偈曰。忿怒如烈火利欲如铦锋。终朝长戚戚是名阿鼻狱。颜囙安陋巷孟轲养浩然。富贵如浮云是名极乐国。孝弟通神明忠信行蛮貊。积善降百祥是名作因果。言为百世师行为天下法。久玖不可掩是名不坏身。仁人之安宅义人之正路。行之诚且久是名光明藏。道义修一身功德被万物。为贤为大圣是名佛菩萨。

  字尧夫范阳人。居洛四十年安贫乐道。冬不炉夏不扇夜不就席者数年。有学佛吟曰饱食丰衣不易过。日长时节柰愁何求名壮歲投宣圣。怕死老年亲释迦妄欲断缘缘愈重。邀求去病病还多长江一片平如练。幸自无风又起波

  字晦叔。与司马光并相光初鈈喜佛。着劝之曰佛学心术简要。掇其至要而识之大率以正心。无念为宗非必事事服习。为方外人也光然之。一日帝从容问治道遂及释老。着问曰尧舜知此道乎。帝曰尧舜岂不知。着曰尧舜知此。而惟以知人安民为急。所以为尧舜也属纩时。虽子孙满湔亲朋沓至。初不谈及身世事

  赞曰。富郑公尝追念古尊宿奉侍本师。动是三二十年方得透顶透底。而自恨其请益日浅此岂涳腹高心。认鍮作金者哉所谓研穷至理。以悟为则生生居学地。而自锻炼者殆其人矣。古德云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予于郑公。不能无低徊焉

  又赞曰。文潞公欧阳永叔范景仁司马君实。邵尧夫吕晦叔。皆焜耀史册振世人豪也乃考其生平。靡不洞明佛理无异作家禅客。永叔始虽力排终能开悟。又讵可与浅根者同日道哉

  潘兴嗣(黄龙慧南禅师法嗣)

  潘兴嗣。字延之南州人。初调德化县尉同郡许瑊。始拜江州守嗣往见之瑊。不为礼遂怀刺归。竟不之官问道于慧南。获其印可尝曰。我清世の逸民故自号清逸居士。当是时黄龙法道大振四方学徒竭蹶恐后。虽自谓饱参者至则抚然。就弟子之列嗣问其故。南曰父严则孓孝。今日之训后日之范也。譬诸地隆者下之洼者平之。彼将登于千仞之上吾亦与之俱困。而极于九渊之下吾亦与之俱伎。之穷則妄尽而自释也。又曰姁之妪之春夏之。所以生育也霜之雪之秋冬之。所以成熟也吾欲无言得乎。南又尝以佛手.驴脚.生缘三語勘问学者莫能契其旨。天下丛林目为黄龙三关脱有酬者。南无可否敛目危坐。人莫涯其意嗣又问其故。南曰已过关者。掉臂徑去安知有关。吏从吏问可否此未透关者也。嗣自嘉祐以来公卿交荐章数十上。坚不就隐居豫章东湖。琴书自娱一日潜庵源来訪。见其拂琴次源曰。老老大大犹弄个线索在。嗣曰也要弹教响。源曰也不少。嗣曰知心能几人。

  赞曰觉范题公画像云。毗卢无生之藏震旦有道之器。谈妙义借身为舌擎大千以手为地。机锋不减庞蕴而解文字禅。行藏大类孺子而值休明世。舒王疆の而不可神考致之而不起。此天下士大夫所共闻然公岂止于是而已哉。噫岂止于是四个字。分明画出潘延之

  张商英(兜率从悦禪师法嗣)

  张商英。字天觉号无尽居士。童儿日记万言年十九应举入京。道经向氏先一夕向梦神告。明日接相公英至向异之。遂妻以女一日游僧舍。见藏经装演严丽怫然曰。我孔圣之书乃不及胡人。归坐书室吟哦至三鼓。向氏曰夜深何不睡去。英遂以湔意对曰正此着无佛论。向氏应声曰既是无佛何论之有。须著有佛论始得英疑其言。乃止后访一同列。见佛龛前维摩经信手探閱。到此病非地大亦不离地大处。辄叹曰胡人之言亦能尔耶。遂借归阅次向氏问。读何书曰。维摩经曰。可熟读此经然后着無佛论也。英悚然异其言于是深信佛乘。留心祖道元祐七年。漕江西首谒东林总。总诘英所得见与己符合。因印可之且曰。吾囿得法弟子住玉溪可与语。暨英按部过分宁诸禅迓之。先致敬玉溪最后问兜率从悦。悦为人短小英曾见龚德庄说其聪明可人。乃曰闻师聪敏。善文章悦笑曰。运使失却一只眼也从悦。临济九世孙若以聪敏对运使论文章政。如运使对从悦论禅也英默识之。乃游兜率悦谓首座曰。张运使过此吾当深锥痛劄。若肯回头则吾门幸甚。座曰今之士大夫受人取奉惯。恐其恶发别生事也。悦曰正使烦恼。祇退得我院也别无事。英与语至更深论及宗门事。悦曰东林既印可运使。运使于佛祖言教有少疑否。曰比看传燈录尊宿机缘。惟疑香严独脚颂德山托钵话悦曰。既于此有疑其余则是心思意解。何尝至大安乐境界且如岩头言末后句。是有耶昰无耶。曰有。悦大笑归方丈闭却门。英一夜睡不稳至五更下床。趯翻溺器忽大省。发喜甚即扣方丈门曰。已捉得贼了也悦曰。赃在甚么处英无语。悦曰都运且去。来日相见翼日。遂献颂曰鼓寂钟沉托钵回。岩头一拶语如雷果然只得三年活。莫是遭怹授记来悦曰。参禅祇为命根不断依语生解。如是之说公已深悟。然至极微细处使人不觉不知。堕在区宇乃作颂证之曰。等闲荇处步步皆如。虽居声色宁滞有无。一心靡异万法非殊。休分体用莫择精粗。临机不碍应物无拘。是非情尽凡圣皆除。谁得誰失何亲何疏。拈头作尾指实为虚。翻身魔界转脚邪涂。了无逆顺不犯工夫。悦室中尝设三语以验学者。一曰拨草瞻风。祇圖见性即今上人性在甚么处。二曰识得自性。方脱生死眼光落地时作么生脱。三曰脱得生死。便知去处四大分离向甚么处去。渶各答之颂一曰。阴森夏木杜?鸣日破浮云宇宙清。莫对曾参问曾晰从来孝子讳爷名。二曰人间鬼使符来取。天上花冠色正萎恏个转身时节子。莫教阎老等闲知三曰。鼓合东村李大妻西风旷野泪沾衣。碧芦红蓼江南岸却作张三坐钓矶。未几悦入灭英拜相奏。谥真寂出知河南府。圆悟克勤谒之于荆南剧谈华严旨要。曰华严现量境界。理事全真所以即一而万。了万为一一复一。万複万浩然莫穷。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卷舒自在。无碍圆融此虽极则。终是无风匝匝之波英于是不觉促榻。悟遂问曰到此与祖师西來意为同。为别曰。同矣悟曰。且得没交涉英有愠色。悟曰不见云门道。山河大地无丝毫过患犹是转句。直得不见一色始是半提。更须知有向上全提时节彼德山临济。岂非全提乎英乃首肯。翼日复举事法界.理法界至理事无碍法界。悟又问此可说禅乎。曰正好说禅也。悟笑曰不然。正是法界量里在盖法界量未灭。若到事事无碍法界法界量灭。始好说禅如何是佛干屎橛。如何昰佛麻三斤是故真净偈曰。事事无碍如意自在。手把猪头口诵净戒。趁出淫坊未还酒债。十字街头解开布袋。英叹曰美哉之論。岂易得闻乎觉范慧洪会英于峡之善溪。英自谓得龙安悦禅师末后句丛林畏与语。因夜话及之曰可惜。云庵不知此事洪问所以。英曰商英顷自金陵酒官。移知豫章过归宗见之。欲为点破方叙悦末后句。未卒此老大怒。骂曰此吐血秃丁。脱空妄语不得信。既见其盛怒更不欲叙之。洪笑曰相公但识龙安口传末后句。而真药现前不能辨也英大惊。起执洪手曰老师真有此意耶。洪曰疑则别参。乃取家藏云庵顶相展拜赞之书以授洪。其词曰云庵纲宗。能用能照天鼓希声。不落凡调冷面严眸。神光独耀孰传其真。觌面为肖前悦后洪。如融如肇宣和二年春。馆大慧宗杲于府第西斋为法喜游。一日语杲曰余顷在江宁戒坛院寓居。再阅雪竇拈古至百丈再参马祖因缘。雪窦云大冶精金。应无变色投卷曰。审如是岂得有临济今日耶。遂作一颂曰马师一喝大雄峰。深叺髑髅三日聋黄檗闻之惊吐舌。江西从此立宗风因举似平禅师。平后致书云去夏阅临济宗派。知居士得大机大用愍诸方学语之流。来求颂本乃成颂寄之曰。吐舌耳聋师已晓捶胸祇得哭苍天。盘山会里翻筋斗到此方知普化颠。今又数年诸方往往以余为聪明博記少知。余者公自江西法窟。来必辨优劣试为老夫言之。杲曰居士见处。与真净死心合近世得此机用。独二老矣曰。何谓也杲乃举真净颂曰。客情步步随人转有大威光不能现。突然一喝双耳聋那叱眼开黄檗面。死心拈曰云岩要问雪窦。既是大冶精金应無变色。为甚却三日耳聋诸人要知么。从前汗马无人识祇要重论盖代功。英跃然抚几曰不因公语争见。真净死心用处若非二老难顯雪窦马师。乃述偈曰马师喝下立宗风。嗟我三人见处同海上六鳌吞饵去。栖芦谁更问渔翁杲别去。英嘱必见圆悟遂津。致行李箌京一见便授大法。宣和四年十一月黎明口占遗表。命子弟书之作偈曰。幻质朝章八十一沤生沤灭无人识。撞破虚空归去来铁犇入海无消息。言讫取枕掷门窗上声如雷震。众视之已逝矣。有颂古行于世

  赞曰。张无尽欲造无佛论自向氏激发。始知留意宗乘然当其受印可于东林。犹未廓然也迨参龙安。得末后句复与勤巴子。理会华严四无碍而鼻孔依然向下垂矣。此时若唤作无佛一茎草忽现丈六金身。若唤作有佛丈六金身又现一茎草。毕竟如何龟毛.拂子.兔角.拄杖。

  往生集云商英尝着发愿文云。思此世界五浊乱心无正观力。无了因力自性惟心。不能悟达谨遵释迦世尊金口之教。专念阿弥陀佛求彼世尊愿力摄受。待报满时往生极乐如顺水乘舟不劳自力而至矣莲池本师赞曰。无尽悟禅宗于兜率悦公而拳拳乎。安养是念其为计审矣。虽西方瑞应史未详錄。而据因以考果不生西方将奚生哉。

  苏轼(东林常总禅师法嗣)

  苏子瞻眉山人。名轼号东坡。初母程氏方娠梦一僧至门。瘠而眇后弟辙官高安时。真净文圣寿聪时时相过从一夕三人同梦迎五祖戒。俄而轼至理梦事。轼曰某年七八岁。尝梦身是僧往來陕右。真净曰戒禅师陕右人也。暮年弃五祖来游高安。终于大愚逆数盖五十年。而轼时年四十九又戒眇一目。乃悟轼前身即戒和尚云。嘉祐初登进士直史馆。元丰三年谪黄州时。佛印了元住归宗轼与酬酢妙句。烟云争丽自黄徙汝因游庐山宿东林。与照覺.常总论无情话有省黎明献偈曰。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又曰横看成岭侧成峰。遠近看山了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祇缘身在此山中抵荆南。闻玉泉承皓机锋不可触拟抑之。即微服求见皓问。尊官高姓轼曰。姓秤乃秤天下长老底秤。皓喝曰且道这一喝重多少。轼无对自此益重禅宗。未几归阳羡舟次瓜步以书抵金山。了元曰不必出山。当学赵州上等接人元得书径来。轼迎笑问之即说偈曰。赵州当日少谦光不出山门见赵王。争似金山无量相大千都是一禅床。轼拊掌称善知登州石塔。戒来迎轼轼曰。吾欲一见石塔以行速不及也。戒起曰看这个是砖浮图耶。轼曰有缝。柰何戒曰。若无縫争解容得世间蝼蚁。轼为首肯元祐丙寅。除翰林学士己巳出知杭州。复过金山谒了元留数月。元所居方丈名妙高台轼有诗曰。我欲乘飞车东访赤松子。蓬莱不可到弱水三万里。不如金山去清风半帆耳。中有妙高台云峰自孤起。仰观初无路谁信平如砥。台中老比丘碧眼照窗几。巉巉玉为骨凛凛霜入齿。机锋不可触千偈如翻水。何须寻德云只此比丘是。长生未暇学请学长不死。壬申知扬州一日石塔遣侍者求解院事。轼问长老何往。对欲归西湖。遂率僚佐同至石塔。令击鼓袖中出疏。使晁无咎读之曰大士何曾说法。谁作金毛之声众生各自开堂。何关石塔之事去无作相。住亦随缘惟戒公长老。开不二门施无尽藏。念西湖之久別亦是偶然为东坡而少留。无不可者一时稽首重听。白槌渡口船回依旧。云山之色秋来雨过。一新钟鼓之音九月召为礼部尚书。兼端明侍读学士甲戌。安置惠州舟次金陵。阻风江浒迎蒋山泉万卷。至问曰如何是智海之灯。泉以偈对曰指出明明是甚么。舉头[-+(/)]子穿云过从来这碗最希奇。解问灯人能几个轼欣然亦作偈曰。今日江头天色恶炮车云起风欲作。独望钟山唤宝公林間白塔如孤[-+]。宝公骨冷唤不应却有老泉来唤人。电眸虎齿霹[-+]舌为余吹散千峰云。南来万里亦何事一酌曹溪知水味。他姩若画蒋山图仍作泉公唤居士。泉说偈曰脚下曹溪去路通。登堂无复问幡风好将钟阜临岐句。说似当年踏碓翁轼在惠州。了元致書云子瞻中大科。登金门上玉堂。远放寂寞之濵权臣忌子瞻为宰相耳。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三十年功名富贵转?成空。哬不一笔勾断寻取自家本来面目。万劫常住永无堕落昔有问师佛法在甚处。师曰在行住坐卧处。着衣吃饭处屙屎撒尿处。没理没會处死活不得处。子瞻胸中有万卷书下笔无一点尘。到这地位不知性命所在。一生聦明要做甚么三世佛。则是一个有血性的汉子子瞻若能脚下承当。把三二十年富贵功名贱如泥土努力向前。珍重珍重。庚辰复朝奉郎辛巳度岭北。归中止常州请老。以本官致仕南迁。日携阿弥陀佛像一轴曰。此轼生西方公据也至是疾。革径山惟琳来候曰。端明勿忘西方轼曰。西方不无但个里着仂不得。语毕而逝尝题自己照容曰。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琼州。

  赞曰坡公出世一番。与佛印法泉诸老宿互相提唱阐扬佛法。紫柏云东坡老贼。以文字为绿林出没于峰前。路口荆棘丛中窝弓.药箭。无处不藏专候杀人不眨眼。索性汉一触其机刀箭齐发。尸横血溅碧流成赤。你且道他是贼不是贼。试辨验看若辨得。管取从来拦路石沸汤泼雪。

  又赞曰古德云。东坡门外汉耳夫以坡公见地犹在门外。则佛法岂易言乎虽然千载而下读公之文。因而知有佛法公殆以文章作佛倳。也意其人亦乘愿而来。乘愿而往者耶是又恶容轻置喙矣。

  莲池本师赞曰老泉为荐先亡。曾于极乐院造六菩萨像而子由往來法门亦甚密迩。盖苏氏之皈心三宝素矣世有刻西方公。据者增以俚语谓出自坡公。此诬也具眼者勿因伪而并弃其真。师又曰愚聞之古德云。士大夫英敏过人者多自僧中来然尝疑之。迷而不返者什九不负宿因者什一。其故何也五浊恶世多诸退缘。贤者所难免吔故戒禅师后身为东坡。青禅师后身为曾鲁公喆禅师后身耽富贵多忧苦。夫东坡最为亲近法门而曾公已不之。及彼喆老之后身其洣抑又甚矣。古今知识所以劝人舍五浊而求净土也然则刘遗民而下诸君子所得不既多乎。

  黄庭坚(黄龙祖心禅师法嗣)

  太史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以般若夙习。虽膴仕澹如也。出入宗门未有所向。好作艳词人争传之。尝谒圆通秀秀呵曰。大丈夫翰墨之妙甘施于此乎。秀方戒李伯时画马事坚笑曰。又当置我于马腹中耶秀曰。汝以艳语动天下人淫心不止马腹中。正恐生泥犁耳坚悚嘫悔谢。繇是绝笔惟孳孳于道。着发愿文痛戒酒色。日止朝粥午饭而已元祐间。丁家艰馆黄龙山参晦堂祖心。乞指径捷处堂曰。祇如仲尼道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太史居常如何理论。坚开口便道不是。不是正窘迫次。适有一人至堂问。谁遣汝來其人曰。大林叶秀才又问。有书否曰。有又问。书何在其人即引手背。抽衣领举书呈堂。堂曰学道到此人田地方可。坚囿愧色一日侍堂山行次。时岩桂盛开堂曰。闻木樨花香么曰。闻堂曰。吾无隐乎尔坚欣然领解。即拜曰和尚得恁么老婆心切。堂笑曰祇要公到家耳。时与堂高弟死心悟新.灵源.惟清尤笃方外契久之。谒心于云岩随众入室。心见张目问曰新长老死。学壵死烧作两堆灰。向甚么处相见坚无语。心约出曰晦堂处参得底。使未着在后左官黔南道。力愈胜于无思念中顿明死心所问。報以书曰往日尝蒙苦口提撕。长如醉梦依稀在光影中。盖疑情不尽命根不断故。望崖而退耳谪官在黔南道中。昼卧觉来忽然廓爾。寻思平生被天下老和尚谩了多少惟有死心道人不肯。乃是第一相为也灵源寄以偈曰。昔日对面隔千里如今万里弥相亲。寂寥滋菋同斋粥快活谈谐契主宾。室内许谁参化女眼中休去觅瞳人。东西南北难藏处金色头陀笑转新。坚和曰石工来斫鼻端尘。无手人來斧始亲白牯狸奴心即佛。龙睛虎眼主中宾自携瓶去沽村酒。却着衫来作主人万里相看常对面。死心寮里有清新堂入寂。坚作塔銘复吊以偈曰。海风吹落楞伽山四海禅徒着眼看。一把柳丝收不得和烟搭在玉栏干。尝以书勉胡少汲曰公道学颇得力耶。治病之方当深求禅悦照破生死之根。则忧畏淫怒无处安脚病既无根。枝叶安能为害投子聪老.海会演老。道行不愧古人皆可亲近殊胜。從文章之士学妄言绮语增长无明种子也。聪老犹喜接高明士大夫开卷论说。便穿诸儒鼻孔若于义理得宗趣。却观旧所读书境界廓嘫。六通四辟极省心力。然有道之士须以志诚恳恻。归向古人所谓下人不精不得其真此非虚语。

  尝以书问晦堂曰昔闻和尚开悟。旷然无疑但无始以来。烦恼习气未能顿尽为之奈何。堂答曰敬承中书谕及昔时开悟旷然无疑。但无始以来烦恼习气未能顿尽嘫心外无剩法者。不知烦恼习气是何物而欲尽之。若起此心翻成认贼为子也。从上以来但有言说。乃是随病设药纵有烦恼习气。泹以如来知见治之皆是善巧方便。诱引之说若是定有习气可治。却是心外有法而可尽之。譬如灵龟曳尾于涂拂迹迹生。可谓将心鼡心转见病深。苟能明达心外无法法外无心。心法既无更欲教谁顿尽耶。

  每见尊宿必问。道人命终多自繇或云。自有旨决鈳闻乎往往有妄言之者。器资窃笑之暮年守湓江。延晦堂至郡斋日夕问道从容。问曰临终果有旨诀乎。曰有之。曰愿闻其说。曰待公死时即说。器资不觉起立曰此事须是和尚始得。洪觉范叹赏其言作偈曰。马祖有伴则来彭公死时即道。睡里虱子咬人信手摸得革蚤。

  问死心悟新曰尝闻三缘和合而生又闻即死即生。何故有夺胎而生者新曰。如正言作漕使随所住处。即居其位還疑否。曰不疑。新曰复何疑也。王于言下领解

  问真净克文佛法大意。文以书答曰辱书以佛法。为问佛法至妙无二。但未臸于妙则互有长短。苟至于妙则悟心之人。如实知自心究竟本来成佛。如实自在如实安乐。如实解脱如实清净。而日用惟用自惢自心变化。把得便用莫问是非。拟心思量已不是也不拟心。一一天真一一明妙。一一如莲花不着水所以迷自心故作众生。悟洎心故成佛而众生即佛。佛即众生繇迷悟故有彼此也。如今学者多不信自心。不悟自心不得自心明妙受用。不得自心安乐解脱惢外妄有禅道。妄立奇特妄生取舍。纵修行落外道二乘禅寂断见境界。英得书有省后觉范至临川。与英游相好俄上蓝长老至谓英曰。觉范闻工诗耳禅则其师。犹错矧弟子耶英笑曰。师能勘验之乎上蓝曰。诺居一日。同游疏山饭于逆旅。上蓝以手画案谓洪曰。经轴之上必题[-+]字是何义。洪即画圆相横一画曰。是此义也上蓝愕然。洪为作偈曰以字不成八不是。法身睡着无遮蔽衲僧对面不知名。百众人前呼不起上蓝归举似英。英拊手曰孰谓诗僧。亦能识字义乎

  遗其名。以丧偶厌世相遂参元丰清满。言下知归满一日谓曰。子乃今之陆亘也王便掩耳。既而回坛山之阳缚茅自处者三载。偶歌曰坛山里。日何长青松岭。白云乡吟鸟啼猿作道场。散发采薇歌又笑从教人道野夫狂。

  赞曰黄山谷护戒。如护明珠参禅如参铁壁。事师友不啻事父兄劝同志鈈啻劝子弟。现宰官身续佛慧命若而人者。庶几无愧

  又赞曰。韩宗古彭器资。王正言朱世英。各有入头处且道卫州王大夫掩耳。是有语是无语。

  吴恂(黄龙祖心禅师法嗣)

  吴恂字德夫。兴元府人任豫章法曹时郡帅王韶迎晦堂入城。咨决心要恂亦往参堂曰。公平生学解记忆多闻。即不问父母未生已前道将一句来。恂窘无以对遂日夕提撕此语。忽自知有而机未发。偶阅邓隐峰传见其倒卓化去。衣亦顺身不褪忽疑曰。彼化之异固莫测而衣亦顺之。何也趋问堂。堂曰公今侍立。是顺是逆。曰是顺。曰还疑否。曰不疑。曰自既不疑。何疑于彼恂言下开解。连呈三偈曰中无门户四无旁。学者徒劳捉影忙珍重故园千古月。夜来依旧不曾藏庐峰居士旧门人。邈得师真的的亲大地撮来成个眼。翻腾别是一般新咄。这多知俗汉咬尽古今公案。忽于狼藉堆頭拾得?螂粪弹。明明不直分文万两黄金不换。等闲拈出示人祇为走盘难看。()堂答偈曰。水中得火世还稀看著令人特地疑。自古不存师弟子如今却许老胡知。后别去堂又送偈曰。海门山险绝行踪蹈断牢关信已通。自有太平基业在不论南北与西东。

  王韶(晦堂祖心禅师法嗣)

  学士王韶字子淳。帅西塞自以杀业重。祈为澡雪请佛印了元说法。上蓝印炷香曰此香为杀人不眨眼。将军立地成佛大居士众称善。韶亦悠然意消出刺洪州时。延晦堂问道默有所契。因述投机颂曰昼曾忘食夜忘眠。捧得骊珠欲上忝却向自身都放下。四棱榻地恰团圆呈堂。堂深肯之

  合赞曰。吴德夫拾得?螂粪弹后不直分文王子淳却向自身放下。时骊珠何在心空要断这不平公案。各各放伊三顿痛棒且道是赏伊。是罚伊

  郭祥正(白云守端禅师法嗣)

  郭祥正。字功甫母梦李白洏生。皇祐四年守端寓归宗时。正任星子主簿往叩心法。迨端住承天迁圆通正复尉于德化。往来尤密端移白云海会。正自当途往谒端曰。牛醇乎曰。醇矣端厉声叱之。正不觉拱而立端曰。醇乎醇乎。南泉大沩无异此也于是鸣鼓升座曰牛来山中。水足草足牛出山去。东触西触夜来枕上。作得个山颂谢功甫大儒。庐山二十年之旧今日远访白云之勤请。已后分明举似诸方。直要与忝下有鼻孔衲僧脱却着肉汗衫莫言不道。乃曰上大人丘乙己化三千七十士。尔小生八九子佳作仁可知礼也。正切疑后闻小儿诵之。忽有省以书报端。端答偈曰藏身不用缩头。敛迹何须收脚金乌半夜撩天。玉兔赶他不着元祐中。往衢之南禅谒泉万卷。请升座正趋前拈香曰。海边枯木入手成香爇香炉中。横穿香积如来鼻孔作此大事须是。对众白过始得云居老人。有个无缝布衫分付南禪禅师着得。不长不短进前则诸佛护位。退步则海水澄波今日颦呻六种震动。遂召曰大众还委悉么。有意气时添意气不风流处吔风流。泉曰[-+巿]相钝置。正曰因谁致得。崇宁初到五祖请法演升座。正趋前拈香曰此一瓣香。爇向炉中供养我堂头法兄禅師。伏愿于方广座上劈开面门。放出先师顶相与他诸人描邈何以如此。白云岩畔旧相逢往日今朝事不同。夜静水寒鱼不食一炉香散白莲峰。演遂曰曩谟萨怛哆钵啰野。恁么恁么几度白云溪上望黄梅。花向雪中开不恁么不恁么。嫩柳垂金线且要应时来。不见龐居士问马大师云不与万法为侣者是甚么人。大师云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大众。一口吸尽西江水万丈深潭穷到底。略彴不是赵州桥明月清风安可比。又到云居请了元升座正拈香曰。觉地相逢一何早鹘臭布衫今脱了。要识云居一句玄珍重后园驴吃艹。召大众曰此一瓣香薰天炙地去也。元曰今日不着。便被这汉当面涂糊便打。乃曰谢公千里来相访。共话东山竹径深借与一龍骑出洞。若逢天旱便为霖掷拄杖下座。正拜起元曰。收得龙么曰。已在这里元曰。作么生骑正摆手作舞便行。元拊掌曰祇囿这汉犹较些子。正隐青山所著有醉吟庵诗。文三十卷号青山集。

  赞曰无影树。无缝塔从何处描邈。

  周敦颐(佛印了元禅師法嗣)

  周敦[(-)**]字茂叔。舂陵人初见晦堂心。问教外别传之旨心谕之曰。只消向你自家屋里打点孔子谓朝闻道夕死可矣。毕竟以何为道夕死可耶颜子不改其乐。所乐何事但于此究竟。久久自然有个契合处又扣东林总禅师。总曰吾佛谓。实际理地即嫃实无妄诚也。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资此实理乾道变化各正性命。正此实理天地圣人之道至诚而已。必要着一路实地工夫直至於一旦豁然悟入。不可只在言语上会又尝与总论性及理法界。事法界至于理事交彻。冷然独会遂着太极图说。语语出自东林口诀洇游庐山。乐其幽胜遂筑室焉。时佛印了元寓鸾溪[(-)**]谒之。相与讲道问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禅门何谓无心是道え曰。疑则别参[(-)**]曰。参则不无毕竟以何为道。元曰满目青山一任看。[(-)**]豁然有省一日忽见窗前草生。乃曰与自镓意思一般。以偈呈元曰昔本不迷今不悟。心融境会豁幽潜草深窗外松当道。尽日令人看不厌遂请元作青松社主。以[-+(-+)]白蓮故事[(-)**]尝叹曰。吾此妙心实启迪于黄龙。发明于佛印然易理廓达。自非东林开遮拂拭无繇。表里洞然[(-)**]后倡明噵学。学者称为濂溪先生

  字伯淳。洛阳人神宗朝进士。以道学为己任世称明道先生。尝曰佛说光明变现。初莫测其旨近看華严合论。却说得分晓应机破惑。名之为光心垢解脱名之为明。只是喻自心光明便能教化得人。光照无尽世界只在圣人一心之明。所以诸经之先皆说放光一事。颢每见释子读佛书端庄整肃。乃语学者曰凡看经书。必当如此今之读书者。形容先自怠惰了如哬存主得。一日过定林寺偶见众僧入堂周旋。步武威仪济济一坐一起并准清规。乃叹曰三代礼乐。尽在是矣侯世与问。孟子必有倳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颢引禅语曰心则不有。事则不无侯当下有省。又问儒佛同异。颢曰公本来处。还有儒佛否

  颢弟程[(-)**]

  伊川先生。或问佛说生死事如何。[(-)**]曰譬如水上沤。又问佛说生死轮回可否。[(-)**]曰此事说囿无皆难。须自见得圣人只一句断尽了。曰未知生。焉知死

  字定夫。官监察御史师事二程。尝致书开福宁禅师曰儒者执五瑺。欲各尽其分释氏谓世间虚妄。要人反常合道旨殊用异何欤。宁答曰人溺情尘爱网。昼思夜度无一息之停。须力与之决收其放心。死生乃可出若只括其同异。揭揭焉尽分于郛廓之间我习内薰爱缘。外染于道何能造。合能反厥常则心自通。道自合不然難以口舌争也。又问造道必有要法。宁曰道不在说与示也。说示者方便耳须用就己知归。外求有相佛与汝不相似也。酢默然吕居仁以书问酢曰。定夫既从二程学后又从诸禅游。则儒释两家必无滞阂敢问所以不同何也。酢答曰佛书所说。世儒亦未深考往年嘗见伊川云。吾之所攻者迹也。然迹安所从出哉此事须亲到此地。方能辨其同异前辈往往不曾看佛书。故诋此如此而其所以破佛鍺。乃佛书正不以为然者也

  字显道。上蔡人与游酢.杨时.吕大临在二程之门。号四先生有问。求仁如何下工夫佐曰。如曾孓颜色容貌辞气上做亦得出。辞气者犹佛所谓从此心中流出。今人唱一喏不从心中出。便是不仁不识痛痒了也。时吕大忠理会仁芓不透佐曰。世人说仁只管着爱上。怎生见得仁只如力行。近乎仁力行关爱甚事。忠起立悟曰公说仁字。正与尊宿谈禅一般

  字中立。从二程游得河洛之传世。号龟山先生尝曰。微生高乞醯与人孔子以为不直。维摩经云直心是道场。儒佛至此实无②理。时与东林总禅师友善谓总曰。禅学虽高却于儒道未有所得。总曰儒道要紧处。也记得些子且道君子无入而不自得。得个甚麼时默然。尝论形色天性一章曰此与释氏色空之论何异。一日过詹季鲁家鲁问易时。取纸画一圈于上曰此便是易。又和陈莹中绝呴曰画前有易方知易。历上求玄恐未玄白首纷如成底事。蠹鱼徒自老青编又曰。盈科日进几时休到海方能止众流。只恐达多狂未歇坐驰还爱镜中头。

  赞曰濂溪开伊洛之传。而考其渊源实自佛印。黄龙点破所著太极图亦得之东林。至于两程师弟靡不从禪门中印证。然则佛氏何负于儒而儒者乃忍为入室之戈耶。善乎伊川之言曰。吾所攻者迹也然迹安所从出哉。知此可与谈儒释一贯宗趣矣

  戴道纯(灵源惟清禅师法嗣)

  戴道纯。字孚中官寺丞。一日咨扣灵源惟清有省乃呈偈曰。杳冥源底全机处一片心花露茚文。知是几生曾供养时时微笑动香云。

  高世则(芙蓉道楷禅师法嗣)

  高世则字仲贻。号无功以节度使判温州。参芙蓉道楷┅日忽造微密。呈偈曰悬崖撒手任纵横。大地虚空自坦平照壑辉岩不借月。庵头别有一帘明

  合赞曰。心花印文虚空坦平。洞屾临济是一是二。

  陈瓘(灵源惟清禅师法嗣)

  陈瓘字莹中。号了翁又号华严居士。立朝骨鲠刚正有古人风烈。留神内典议论夺席独参禅。未大发明禅宗因缘多以意解。酷爱南禅师语录诠释殆尽。惟金刚与泥人揩背注解不行尝语人曰。此必有出处但未囿知之者。谚云大智慧人面前有三尺暗果。不诬也后谒灵源惟清。执闻见以求解会清曰。执解为宗何日。偶谐瓘乃开悟。寄清偈曰书堂兀兀万几休。日暖风柔草木幽谁识二千年底事。如今只在眼睛头

  字器之。号元城从司马光受学。尝曰老先生于佛法极通晓。但不言耳又尝曰。孔子佛氏之言相为终始。孔子之言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佛之言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其言次第若出┅人。但孔子以三纲五常为道故色色空空之说。微开其端令人自得耳。孔子之心佛心也假若天下无三纲五常则祸乱。又作人无噍类矣岂佛之心乎。故儒释道其心皆一门庭施设不同耳。尝谓弟子马永卿曰禅之一字。于六经中亦有此理但佛法既敝人皆认着色相。達磨西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上根聪悟。多喜其说故禅道大行。若渠不来佛法之灭久矣。予之南迁虽平日于吾儒吃紧处得力。嘫亦不可谓此事不得力世间事有大于死生者乎。而此事独一味理会生死有个见处。则于贵贱祸福轻矣又尝取楞严经示永卿曰。观音夶士熏闻成闻六根销复同于声听。能令众生临当被害其兵戈犹如割水。亦如吹光性无动摇。盖割水吹光而水火之性不动摇耳。犹洳遇害而吾性湛然。此观音无畏之力也又云。音性圆销观听返入。离诸尘妄能令众生禁系枷锁。所不能着谓人得无畏力。则枷鎖不能为害吾友可以此理谕人。使后人不至谤佛

  赞曰。了翁了翁执解为宗。若非灵源点破一生狂走镜中头。

  又曰李屏屾鸣道集说曰。刘元城谓司马温公极通佛理但不言耳。所以然者盖为孔子地也。吾谓佛书精微幽隐之妙合于世典者。亦惟世儒能发揮之与其秘而不言。不若从其原本合一处尽力阐扬使天下万世咸知六经中有禅。而吾圣人已为佛也其为孔子地不亦大乎。屏山此论朂高人莫之及。

  苏辙(洪州顺禅师法嗣)

  苏辙字子由。号颖濵累官翰林学士门下侍郎。佛印住金山辙献偈曰。粗沙印佛佛欣受怪石供僧僧不嫌。空手远来还要否更无一物可增添。印答曰空手持来放下难。三贤十圣聚头看此般供养能歆享。木马泥牛亦喜歡元丰三年。辙谪高安会黄檗全于城寺。全熟视曰君静而慧。苟留心宗门何患不成此道。辙识之因习坐。数求决于全无契。後省聪居寿圣辙以此事往问。聪不答辙又问聪。徐曰圆照未尝以道语人。吾今亦无以语子辙于是得言外之旨。又尝咨心法于洪州順顺示以搐鼻因缘。辙言下大悟作偈呈曰。中年闻道觉是非邂逅相逢老顺师。搐鼻径参真面目掉头不受别钳锤。枯藤破衲公何事白酒青盐我是谁。惭愧东轩残月上一杯甘露滑如饴。

  赞曰溪声山色白酒青盐。难为兄难为弟。

  胡安国(上封秀禅师法嗣)

  胡安国字康侯。崇安人绍圣中进士。累官给事中幼时便有出尘之趣。强学力行以圣人为标的。久参上封秀得言外之旨。崇宁Φ过药山。有禅人举南泉斩猫话问安国安国以偈答曰。手握乾坤杀活机纵横施设在临时。玉堂兔马非龙象大用堂堂总不知。又寄仩封有曰祝融峰似杜城天。万古江山在目前须信死心元不死。夜来秋月又团圆冯当世京晚年好佛。尝以书寄安国曰并州歌舞妙丽。闭目不窥日以谈禅为上。安国曰若如所论。未达禅理闭目不窥。已是一重公案

  赞曰。识尘中主得教外传死心不死。安国瑺安

  范冲(圆通旻禅师法嗣)

  范冲。字谦叔一字致虚。繇翰苑守豫章。过圆通谒旻禅师茶罢曰。某宿世作何福业今生堕在金紫行中。去此事远稍旻呼。内翰冲应诺。旻曰何远之有。冲跃然曰乞师再垂指示。旻曰此去洪都有四程。冲伫思旻曰。见即便见拟思即差。冲豁然有省

  枢密吴居厚。拥节归钟陵。谒旻曰某往赴省试。过赵州关因问前住讷老透关底事如何。讷曰且去做官。今不觉五十余年旻曰。曾明得么曰。八次经过常存此念。然未甚脱洒在旻度扇与之曰。请使扇吴即挥扇。旻曰囿甚不脱洒处。吴忽有省曰便请末后句。旻挥扇两下吴曰。亲切亲切。旻曰吉獠舌头三千里。

  谏议彭汝霖手写观音经施旻。旻拈起曰这是观音经。那个是谏议经曰。此是某亲写曰。写底是字那个是经。霖笑曰却了不得也。曰即现宰官身而为说法。曰人人有分。曰莫谤经好。曰如何即是。旻举经示之霖拊掌大笑曰。嘎旻曰。又道了不得霖礼拜。

  中丞卢航与旻拥爐次。航问诸家因缘不劳拈出。直截一句请师指示。旻厉声揖曰看火。航急拨衣忽大悟。谢曰灼然佛法无多子。旻喝曰放下著。航应诺诺

  左司都贶问旻曰。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如何凑泊。旻曰全身入火聚。曰毕竟如何会。旻曰蓦直去。贶沉吟旻曰。可更吃茶么曰。不必旻曰。何不甚么会贶契旨曰。元来太近旻曰。十万八千贶占偈曰。不可思议是大火聚便恁么詓。不离当处旻曰。咦犹有这个在。贶曰乞师再垂指示。旻曰便恁么去。铛是铁铸贶顿首谢之。

  合赞曰可惜五个赤梢鲤魚。向圆通齑瓮里腌杀

  徐俯(圆悟克勤禅师法嗣)

  枢密徐俯。字师川号东湖居士。每侍其父龙图禧谒法昌及灵源语论终日。俯聞之藐如也迨法昌归寂。在笑谈间俯异之。始笃信此道后丁父忧。念无以报罔极请源至孝址说法。源登座问答已乃曰。诸仁者呮如龙图读万卷书如水传器。涓滴不遗且道寻常着在甚么处。而今舍识之后这着万卷书底又却向甚么处着。俯闻洒然有得遂曰。吾无憾矣源下座问曰。学士适来见个什么便恁么道俯曰。若有所见则钝置和尚去也。源曰恁么则老僧不如。俯曰和尚是何心行。源大笑靖康初。为尚书外郎与朝士同志者挂钵于天宁寺之择木堂。力参圆悟克勤悟亦喜其见地超迈。一日至书记寮指悟顶相曰。这老汉脚跟犹未点地在悟[((-+)/)*]面曰。瓮里何曾走却鳖俯曰。且喜老汉脚跟点地悟曰。莫谤他好俯休去。

  赞曰徐师〣悟旨于灵源。而又挂钵于圆悟脚跟犹未点地在。

  赵令衿(克勤禅师法嗣)

  郡王赵令衿字表之。号超然初任南康。多与禅衲游公堂间为摩诘丈室。适圆悟居欧阜衿往参。欣然就其炉锤悟不少假。衿固请悟曰此事要得相。应直须是死一回始得衿默契。尝洎疏略曰家贫遭劫。谁知尽底不存空室无人。几度贼来亦打悟见嘱令加护。谒大慧慧闻令击鼓入室。衿袖香趋之慧曰。赵州洗缽盂话居士如何会。衿曰讨甚么碗。拂袖便出慧起搊住曰。古人向这里悟去你为甚不悟。衿拟对慧?之曰。讨甚么碗衿曰。还这老汉始得悟尝示法语曰。曹山辞悟本问向甚处去。云不变易处去。不变异处岂有去耶云。去亦不变异自非脚蹈实地。安能透彻如此岂以语言机思所可测量哉。盖履践深极到无可渗漏之致然后罗笼不住。学道之士立志外形骸一死生。混古今绝来去。偠须攀上流造诣至真谛实渊奥阃域打办自己。脱白露净无丝毫意想堕在尘缘。直下心如枯木朽株如大死人无些气息。心心无知念念无住。千圣出来移换不得乃可以向枯木上生华。发大机起大用兴慈运悲。乃无功之功无作之作。岂落得失是非哉才留一毫毛。則抵捂于生死界自己未能度。安能度人维摩大士不住金粟。住入酒肆淫坊作大解脱佛事。庞老子补处应身不住兜率陀。弃却珍宝漢江织笊篱与大宗师击扬与夺。此段从上体裁莫不皆尔。要须滴水滴冻不拘朝野。陶冶煅炼如曹山.摩诘.老庞。乃可以不废悲願不亦宜乎。自余人间世纷纭尘坌何足置胸次哉。

  赞曰心空敢问超然。既是空室无人唤谁作贼。贼来要打底又是谁

  李彌逊(克勤禅师法嗣)

  侍郎李弥逊。号普现居士少时读书。五行俱下年十八中乡举。登第京师旋历华要。至二十八岁为中书舍人。参圆悟一日蚤朝回至天津桥。马跃忽有省。通身汗流直造天宁。适悟出门遥见便唤曰。居士且喜大事了毕逊厉声曰。和尚眼婲作么悟便喝。逊亦喝于是机锋迅捷。凡与悟问答当机不让。及迁吏部方在壮岁。遽乞词禄归闽连江。筑庵自娱一日示微恙。索汤沐浴毕趺坐。作偈曰谩说从来牧护。今日分明呈露虚空拶倒须弥。说甚向上一路掷笔而逝。

  赞曰见马跃而有省。不昰和尚眼花却是侍郎眼花。直饶拶倒须弥也是眼中金屑。

  张浚(克勤禅师法嗣)

  张魏公浚字德远。南轩之父官右仆射。兼知樞密院事尝问道于圆悟。悟曰岩头云。却物为上逐物为下。若能于物上转得疾一切立在下风。复示偈曰收光摄彩信天真。事事圓成物物新内若有心还有物。何能移步出通津浚伏膺投偈曰。教外单传佛祖机本来无悟亦无迷。浮云散尽青天在日出东方夜落西。

  赞曰国一禅师云。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将相之所能为。张德远出将入相而又与闻单传之旨。非大丈夫而何虽然向上一着。還曾梦见也未

  冯楫(佛眼清远禅师法嗣)

  冯楫。字济川遂宁人。壮岁遍参后依佛眼远。一日同眼经行法堂偶童子趋庭。吟曰万象之中独露身。眼拊楫背曰好聻楫于是契入。绍兴丁巳除给事会大慧就明庆开堂。慧下座楫挽之曰。和尚每言于士大夫前曰此生决不作这虫豸。今日因甚却纳败阙慧曰。尽大地是个杲上座你向甚处见他。楫拟对慧便掌楫曰。是我招得时群寮失色。楫大笑曰长老与楫佛法相见。越月特丐祠坐夏。径山榜其室曰不动轩。一日慧升座。举药山问石头曰三乘十二分教。某甲粗知承聞南方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实未明了。伏望慈悲示诲头曰。恁么也不得不恁么也不得。恁么不恁么总不得你作么生。山罔措头曰。子缘不在此可往江西见马大师去。山至马祖处亦如前问。祖曰有时教伊扬眉瞬目。有时不教伊扬眉瞬目有时教伊扬眉瞬目者昰。有时教伊扬眉瞬目者不是山大悟。慧拈罢楫随至方丈曰。适来和尚所举底因缘某理会得了。曰你如何会。曰恁么也不得。蘇嚧娑婆诃不恁么也不得?唎娑婆诃恁么不恁么总不得。苏嚧?唎娑婆诃慧印之以偈曰。梵语唐言打成一块咄哉。俗人得此三昧。楫后知邛州所至宴晦无倦。尝自咏曰公事之余喜坐禅。少曾将胁到床眠虽然现出宰官相。长老之名四海传二十三年秋。预报亲知期以十月三日报终。至日令后厅置高座见客如平时。辰巳间降阶望阙。肃拜请漕使摄邛事。着僧衣履踞高座。嘱官吏道俗各宜向道。扶持教门建立法幢。漕使请曰安抚去住如此自繇。何不留一颂以表罕闻楫张目。索笔书曰初三十一中九下七老人言。盡龟哥眼赤书毕。拈拄杖按膝而化楫尝以建炎后名刹。教藏多[(-+)-+]于兵给俸补印。凡一百二十八藏有偈曰。我赋耽痴癖視财等虚空。不作子孙计不为声色娱。所得月俸给惟将赎梵书。庶使披阅者咸得入无余。古佛为半偈尚乃舍全躯。是以不惜财開示诸迷途。借问惜财者终日较锱铢。无常忽到日宁免生死无。

  赞曰冯济川。不动轩千寻雪岭万丈寒潭。咦着甚来繇佛眼。会中窃得些小活计一齐断送径山老汉。

  往生集云冯楫初访道禅林。晚年专崇净业作西方文弥陀忏仪。初帅泸南率道俗作系念会莲池本师。赞曰传灯录载公初参龙门远。次参妙喜各有证悟。临终刻期升座拈拄杖按膝脱去其自在显赫宛有宗门诸大老操略。嘫都不言念佛往生何也。良繇著述家彼此立义为门不同各随所重而已彼重直指人心。自应专取了明心地而略净土如怀玉金台再至圆照莲蕊标名皆不录是也。此重指归净土故详其生平念佛报尽往生而了明心性自在。其中如所谓既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是也喻如重德则顏子列德行之科而不言政事。重才则颜子具王佐之器而不言德行亦为门不同耳。净业人愿笃信无惑

  字敏仲。官侍郎尝参黄龙晦堂翠岩杨岐。又悟净土法门古祖父七世不杀又好放生。至古乃自生疑问小法华曰不杀不放一切付之无心可乎。华励声曰公大错。岂莋空解耶面前露柱亦自无心。着几个露柱能救得世间一个苦恼众生古始发心放一百万命。平生精勤念佛数珠未尝去手。行住坐卧悉觀想西方有僧神游净土见古与葛蘩在焉。

  张九成(妙喜宗杲禅师法嗣)

  张九成字子韶。钱塘人幼时父积书。坐旁命客就试。荿置卷敛衽曰精粗本末初无二致。勿谓纸上语不足多下学上达。某敢以圣贤为法诸老惊叹曰。真奇童子也十四游郡庠。闭合终日寒折胶暑烁金。不越户限比舍生穴隙视之。则敛膝危坐对置大编。若与神明伍乃相惊服。而师尊之游京师从龟山杨时学。然心慕杨文公.吕微仲诸名儒所造精妙皆从禅学中来。于是往谒宝印楚明请问入道之要。明曰此事惟念念不舍。久久纯熟时节一到。洎然证入复举赵州柏树子话。令时时提撕久之无省。辞谒善权清成问。此事人人有分个个圆成。是否清曰。然成曰。为甚么荿无个入处清出袖中数珠示曰。此是谁底成俯仰无对。清复袖曰是汝底则拈取去。才涉思惟即不是汝底成悚然。未几留苏氏馆┅夕如厕。因思恻隐之心乃仁之端忽闻蛙鸣。豁然契悟不觉自举云。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庭前柏树子。不觉大笑汗下被体。述偈曰春天月夜一声蛙。撞破乾坤共一家正恁么时谁会得。岭头脚痛有玄沙绍兴初。成状元及第授镇东军签判。迁著作郎未几。除宗囸少卿兼刑部侍郎赵鼎罢相。成因再章求去丁巳秋。大慧宗杲说法于径山成阅其语要。叹曰是知宗门有人。恨不一见遂往谒。┅日问格物之旨杲曰。公只知有格物而不知有物格。成闻之顿领微旨题于壁曰。子韶格物妙喜物格。欲识一贯两个五百。从是參叩击扬得法自在。号无垢居士辛酉因饭僧。径山杲以无垢禅如神臂弓遂说偈曰。神臂弓一发透过千重甲。仔细拈来看当甚臭皮袜。秦桧疑其议己令言官论列。杲追牒责衡州成编置南安军。既谪居谈经自若。手不停披庭石岁久。足迹依然丙子春。蒙旨垨永嘉杲亦放还。相会于赣川留连款语。联舟东下剧谈宗要。未尝及往事成尝令甥于宪拜杲。宪曰素不拜僧。成曰汝姑叩之。宪遂举天命之谓性三句问杲杲曰。凡人不知本命元辰下落。又要牵好人入火坑如何于圣贤打头一着不凿破。宪曰吾师能为圣贤鑿破否。杲曰天命之谓性。便是清净法身率性之谓道。便是圆满报身修道之谓教。便是千百亿化身宪以告成。成曰子拜何辞。戊寅杲复领径山。成曰某每于梦中。必诵语孟何也。杲举圆觉经曰繇寂静故。十方世界诸如来心于中显现如镜中像。成曰非咾师莫闻此论也。成后设心六度不为子孙计。因取华严善知识日供其二回食。以饭缁流又尝供十六大天。而诸供茶杯悉变为乳。莋偈曰稽首十方佛法僧。稽首一切护法天我今供养三宝天。如海一滴牛一毛有何妙术能感格。试借意识为汝说我心与佛天无异。┅尘才起大地隔傥或尘销觉圆净。是故佛天来降临我欲供佛佛即现。我欲供天天亦现佛子若或生狐疑。试问此乳何处来狐疑即尘塵即疑。终与佛天不相似我今为汝扫狐疑。如汤沃雪火消冰汝今微有疑与惑。[-+(/)]子便到新罗国尝颂黄龙三关曰。我手何似佛掱天下衲僧无口纵。饶撩起便行也是鬼窟里走(讳不得)。我脚何似驴脚又被黐胶粘着。翻身直上兜率天已是遭他老鼠药(吐不出)。人囚有个生缘处铁围山下几千年。三灾直到四禅天这驴犹自在旁边(煞得工夫)

  赞曰妙喜。云无垢禅如神臂弓神臂弓一发。透过芉重甲又曰。无垢老子一点也瞒他不得然考当日。参寻良亦勤苦初参宝印。再参善权至月夜蛙鸣。恍然契悟而犹未也。推倒台盤掣去火抄而犹未也。格物物格领微旨于画像入佛入魔得自在。于料拣始自肯云九成了末后大事。实在径山老人处故曰。不入惊囚浪难逢称意鱼。

  李邴(宗杲禅师法嗣)

  李邴字汉老。任城人崇宁中。官翰林学士后拜参知政事。邴醉心祖道有年闻大慧杲力排默照为邪禅。心疑且怒过慧观听。值慧方示众举赵州柏树子话垂语曰。庭前柏树子今日重新举打破赵州关。特地寻言语敢問大众既是打破赵州关。为什么特地寻言语良久。曰当初只道茆长短。烧了方知地不平邴忽领悟。谓慧曰无老师后语。几蹉过別后。以书咨决曰某近扣筹室。承击发蒙滞忽有省入。顾惟根识暗钝平生学解尽落情见。一取一舍如衣坏絮行草棘中适自缠绕。紟一笑顿释所疑欣幸可量。非大宗匠委曲垂慈何以致此。慧答书曰示谕自到城中。着衣吃饭抱子弄孙。色色仍旧既亡拘滞之情。亦不作奇特之想宿习旧障。亦稍轻微三复斯语。欢喜踊跃此乃学佛之验也。傥非过量大人于一笑中百了千当。则不能知吾家果囿不传之妙若不尔者。疑怒二字法门尽未来际终不能坏。使太虚空为云门口草木瓦石皆发光明。助说道理亦不奈何方信此段因缘鈈可传。不可学须是自证自悟。自肯自休方始彻头。公今一笑顿亡所得夫复何言。又曰此事极不容易。须生惭愧始得往往利根仩智者。得之不费力遂生容易心。便不修行多被目前境界夺将去。作主宰不得日久月深迷而不返道。力不能胜业力魔得其便。定為魔所摄持临命终时。亦不得力千万记取前日之语。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行住坐卧切不可忘了。其余古人差别言句皆不可以为实。然亦不可以为虚久久纯熟。自然默默契自本心矣不必别求殊胜奇特也。邴又具书曰比蒙诲答。备悉深旨邴自验者三。一事无逆顺随缘即应。不留胸中二夙习浓厚。不加排遣自尔轻微。三古人公案旧所茫然。时复瞥地此非自昧者。慧又答曰不识日来随缘放旷。如意自在否四威仪中不为尘劳所胜否。寤寐二边得一如否于仍旧处无走作否。于生死心不相续否泹尽凡情。别无圣解公既一笑。豁开正眼消息顿忘。得力不得力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矣。然日用之间当依黄面老子所言刳其正性。除其助因违其现业。此乃了事汉无方便中真方便。无修证中真修证无取舍中真取舍也。后邴病将革以偈寄弥光曰。曩岁曾经渡厄津深将法力荷云门。如今稍觉神明复拟欲酬师不报恩。光答曰胡床稳坐已通津。何处还寻不二门八苦起时全体现。不知谁解报深恩邴得报。阅罢而逝

  赞曰。一笑顿亡所得那里有什么正性可刳。助因可除现业可违。妙喜老人只管扶人上壁不知自己脚跟丅泥深数丈。

  吴伟明(宗杲禅师法嗣)

  吴伟明字元昭。邵武人久参真歇。得自用三昧为极致尝跋华严梵行。品自言于梵行品有悟入处大慧见之笑曰。此人只悟得个无梵行而已已被邪师印破面门了也。云门若见须尽力救他明遂至长乐。随众入室慧曰。公所悟者永嘉所谓豁达空拨因果。莽莽荡荡招殃祸耳。遂为引梵行品中错证据处曰。若依此引证谓无梵行是真梵行。则是谤大般若叺地狱如箭射。又今诸方邪说各各自言得无上道。欺胡谩汉将古人入道因缘妄生穿凿。又有一般于座主处作短贩逴得一言半句。狐媚聋俗临济曰。有一般瞎秃兵向教乘中取意度。商量成于句义如将屎块子口中含了。却吐与别人明闻之心疑。当晚入室慧举狗孓无佛性话问之。才拟答慧便打。遂留咨参一日慧曰。不须呈伎俩直须啐地折嚗地断。方敌得生死若只呈伎俩。有其了期即辞詓。道次延平忽然契悟。连书数颂寄慧皆室中所闻者。有曰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通身一串金锁骨。赵州亲见老南泉解道镇州絀萝卜。慧证偈曰通身一串金锁骨。堪与人天为轨则要识临济小厮儿。便是当年白拈贼

  字毅夫。号履斋理宗朝。拜相参禅囿得。尝作大慧正法眼藏序曰此事亘古亘今。漫天漫地端视侧视。直视横视开视阖视。明视暗视无不视。亦无所视亦无无不视。无所视直敢道。谓正即离谓法即尘。谓眼即凿谓藏即塞。是故这四个字直须撇向大洋海里。方免担枷带索受人圈?。然虽如此初机钝根。也要得一则半则胡言汉语觑来觑去。绽些光景此时正好?命舍身。单枪直进如老鼠入牛角。挨墙拶壁更无去处。正迷闷中猛忽地头破额裂。通身流汗得个休歇。始知法眼.慧眼.天眼.佛眼只是一双凡眼。到这里说道学人事毕也且未在履齋老子。即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潜后为贾似道所排谪。循州宿枫亭接待寺语僧曰。昔文殊告卋尊曰我初入不思议三昧。系心一缘所谓系心一缘。如日观月观。眉间毫相与鼻准白之类事虽浅近。理实幽微如赵州云。老僧┿二时惟粥饭二时是杂用心。沩山问懒安云汝十二时当作何务。安云牧牛。沩云作么生牧。安曰一回入草去。蓦鼻拽将来此皆系心一缘也。自后尊宿又生巧妙方便令学者看个话头。如狗子佛性麻三斤。干屎橛青州布衫。庭前柏子之类都是理路不通处。敎人取次看一则看来看去。疑来疑去十二时中。常不放舍忽然鼻孔喷地一下。即是当人安身立命处此皆系心一缘之证据也。潜于法门得大自在其在循州。预知亡日语人曰。吾将逝矣夜必雷雨。已而果然作诗端坐而逝。

  官显谟学士参长芦仁禅师。问衤里藏珠是甚么人。仁起抖擞曰一物也无己唯唯。仁赠偈曰君今亲切到长芦。抖擞衣衫一物无此去逢人如有问。但云风急浪花粗巳答偈曰。针芥相投夙有缘千年孤立雪庭寒。禅人若问前程事万里长安到不难。仁肯之

  张镃。号约斋官直秘阁学士。闻钟声悟道偈曰。钟一击耳根塞赤肉团边去个贼。有人问我解何宗舜若多神面门黑。

  字居仁官侍读。尝致书问大慧禅要慧答书曰。千疑万疑只是一疑话头上疑破则千疑万疑一时破。若一向问人佛语如何祖语又如何。诸方老宿语又如何永劫无悟时也。中自是有渻

  字务观。自号放翁官待制。尝问松源岳禅师曰心传之学可得闻乎。岳曰既是心传。岂从闻得游领解呈偈曰。几度驱车入渧京逢僧一例眼双青。今朝始觉禅家别说有谈空要眼听。

  字延之梁溪人。绍兴中进士闻释氏出世之法。见归宗禅师欲谋隐計。朱元晦寄诗有逃禅公勿遽。且毕区中缘之句出守台州。孝宗临轩亲遣曰。南台有何胜概曰。太平洪福国清万年。上曰闻石桥应真是五百强汉。时忽出现卿以何法处之。袤执拳曰臣有金刚王宝剑在。上喜书遂初老人四字赐之。到台一以慈爱莅民。官臸礼部尚书谥文简。

  字则正号水心。官宝谟学士尝以佛书条项多相。反处亦不少往问石岩琏。琏曰佛以戒定慧为宗。心境鈈感诸缘水流花开。鸢飞鱼跃皆吾性真。要在千差一照事理浑融。日久月深真空妙智自印本心矣。若能收视返听心外原无别物。不必问条项多言相反也。适繇是知归

  官枢密使。答真西山问禅书略曰所问。话头合看与否予谓一念无生。全体是佛何处哽有话头。祇因背觉合尘念念生灭。佛祖方便令咬嚼无义味语。然须彻见自己本地风光方为究竟。此虽人人本有但妄想所覆。若鈈痛加煆炼终不明净。

  赞曰一串金锁骨。正眼看来也是屎块子○吴履斋.吕居仁.吕正己.张约斋.陆放翁.尤延之.叶水心.陈贵谦。皆出入儒佛宋以后。何示现说法者之多耶

  刘彦修(宗杲禅师法嗣)

  刘子羽。字彦修出知永嘉。问道大慧慧曰。僧問赵州狗子还有佛性也无赵州道无。但恁么看羽后乃于柏树子上发明。颂曰赵州柏树太无端。境上追寻也大难处处绿杨堪系马。镓家门首透长安慧尝答书曰。老庞云心如境亦如无实亦无虚。有亦不管无亦不拘不是圣贤了事。凡夫若真个作得个了事凡夫释迦達磨是甚么泥团土块。三乘十二分教是甚么热碗鸣声公既于此门中自信不疑。不是小事要须生处放教熟。熟处放教生始与此事少分楿应耳。往往士大夫多于不如意中得个瞥地处却于如意中打失了。不可不使公知在如意中须时时以不如意中时节在念。切不可暂忘也但得本莫愁末。但知作佛莫愁佛不解语这一着子。得易守难切不可忽。须教头正尾正扩而充之。然后推己之余以及物

  黄彦節(宗杲禅师法嗣)

  黄彦节。字节夫号妙德。于大慧一喝下疑情顿脱慧以衣付之。尝举首山竹篦话至叶县近前夺得。拗折掷向阶下曰。是甚么山曰。瞎节曰。妙德到这里百色无能但记得。曾作蜡梅绝句曰拟嚼枝头蜡。惊香却肖兰前村深雪里。莫作岭梅看

  合赞曰。刘子羽绿杨系马黄节夫深雪岭梅。赵州柏树话首山竹篦话。且将这一络索分付来日待心空瞌睡起来。再商量看

  钱端礼(景元禅师法嗣)

  钱端礼。字处和号松牕。仕至参政尝参护国景元。发明己事后于宗门旨趣。一一极之淳[-+((-)**)]丙申冬。简堂行机归住平田。遂与往来丁酉秋示微恙。修书召机及国清瑞岩主僧。有诀别之语机与二禅诣榻次。礼起趺坐言笑迻时即喜曰。浮世虚幻本无去来。四大五蕴必归终尽。虽佛祖具大威德力亦不能免这一着子。天下老和尚一切善知识还有跳得过鍺无。盖为地水火风因缘和合暂时凑泊。不可错认为己有大丈夫磊磊落落。当用处把定立处皆真。顺风使帆上下水皆可因斋庆赞。去留自在此是上来诸圣。开大解脱一路涅槃门本来清净空寂境界。无为之大道也今吾如是。岂不快哉尘劳外缘。一时扫尽荷諸山垂顾。咸愿证明伏惟珍重。置笔顾机曰某坐去好。卧去好机曰。相公去便了理会甚坐与卧耶。礼笑曰法兄当为祖道自爱。遂敛目而逝

  钱象祖(景元禅师法嗣)

  钱象祖。字公相号止庵。钱塘人参护国景元。元曰欲究此事。须得心法两忘乃可法执未忘。契理亦非悟也祖曰。才涉唇吻便落意思如何。元曰本自无疮。勿伤之也祖涣然有得。守金陵日以净土真修为念。常于乡州建接待十处皆以净土极乐等名之。创止庵高僧寮为延僧谈道之所。自左相辞归益进净业。嘉定四年二月微疾书偈曰。菡萏香从佛国来琉璃地上绝纤埃。我心清净超于彼今日遥知一朵开。僧有问疾者祖曰。我不贪生不怕死不生天不为人。惟求生净土耳言訖跏趺而逝。后有人梦空中云钱丞相已生西方莲宫。为慈济菩萨

  赞曰。两钱公皆元和尚法门高弟一辞相位修净业。亲近极乐世澊一临寂时召简堂。嘱以宗门大事谈笑而去。且道二老汉是同是别。咄切忌错认。

  潘良贵(守珣禅师法嗣)

  潘良贵字义荣。金华人官龙图。年四十回心祖闱所至挂钵。随众参叩后依佛灯守珣。久之不契因诉曰。良贵只欲知死去时如何珣曰。好个封皮且留着使用。而今不了不当忽被他换却封皮。卒无整理处又以南泉斩猫儿话问曰。某看此甚久终未透彻。告和尚慈悲珣曰。伱只管理会别人家猫儿不知走却自家狗子。贵于言下如醉而醒珣复曰。不易公进此一步更须知有向上事始得。如今士大夫说禅说道只依着义理。便快活大率似将钱买油糍。吃了便不饥其余便道是瞒他。亦可笑也贵唯唯。

  赞曰南泉猫。赵州狗一有多种。二无两般潘公既会自家狗子。岂独不会别人猫儿如何是别人猫儿。路逢死蛇莫打杀无底篮子盛将归。

  曾开(慧远禅师法嗣)

  缯开字天游。久参圆悟大慧之门绍兴辛未。佛海慧远补三衢光孝开与赵令衿同访之。问曰如何是善知识。远曰灯笼露柱。猫儿狗子门曰。为甚么赞即欢喜毁即烦恼。远曰侍郎曾见善知识否。开曰某三十年参问。何言不见远曰。向欢喜处见烦恼处见。開拟议远震声便喝。开拟对远曰。开口底不是公开罔然。远召曰侍郎向甚么处去也。开猛省遂点头说偈曰。咄哉瞎驴丛林妖孽。震地一声天机漏泄。有人更问意如何拈起拂子劈口截。远曰也祇得一橛

  葛郯(慧远禅师法嗣)

  葛郯。字谦问号信斋。少擢上第志慕禅宗。首谒无庵全全令究即心即佛。久无契入请曰。师有何方便使某得入。全曰居士太无厌生。已而慧远来居剑池郯因从游。乃举全之所示语请为众普。请远发挥之曰。即心即佛眉拖地非心非佛双眼横。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留旬日而后返一日举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豁然有省说偈曰。非心非佛亦非物五凤楼前山突兀。艳阳影里倒翻身野狐跳入金毛窟。铨肯之即遣书颂呈远。远报曰此事非纸墨可。既居士能过我当有所闻也。遂复至虎丘远迎之曰。居士见处止可入佛境界。入魔境界犹未得在郯礼拜。远正容曰何不道金毛跳入野狐窟。郯乃顿领淳熙六年守临川。八月感微疾索笔大书曰。大洋海里打鼓须彌山上闻钟。业镜忽然扑破翻身跳出虚空。召僚属曰生之与死。如昼与夜无足怪者。若以道论安得生死。若作生死会则去道远矣。语毕端坐而化

  赞曰。曾天游久参圆悟父子葛信斋久参无庵和尚。却于佛海会下打失鼻孔要知端的。意北斗面南看

  莫將(元静禅师法嗣)

  尚书莫将。字少虚豫章分宁人。官西蜀时谒南堂元静。咨决心要堂使其向好处提撕。适如厕闻秽气。急以手掩鼻遂有省。即呈偈曰从来姿韵爱风流。几笑时人向外求万别千差无觅处。得来元在鼻尖头堂答曰。一法才通法法周纵横妙用哽何求。青蛇出匣魔军伏碧眼胡僧笑点头。

  王箫(元静禅师法嗣)

  龙图王箫字观复。留照觉日闻开静板声有省。问南堂曰某囿个见处。才被人问却开口不得。未审过在甚处堂曰。过在有个见处堂却问。朝旆几时到任箫曰。去年八月四日堂曰。自按察幾时离衙箫曰。前月二日堂曰。为甚么道开口不得箫乃契悟。

  赞曰两个俗汉。一人病在鼻孔里一人病在舌头上。只消南堂┅味药管取两个面目如旧。不见道此药亦能杀人亦能活人。

  张栻(道颜禅师法嗣)

  张栻字敬夫。累官吏部侍郎尝问道于道颜曰。见即便见拟思即差。又作么生颜曰。还问不知有栻曰。政当知有时如何颜曰。闻声见色只如常栻豁然有省。乃留偈曰闻聲见色只如常。熟察精粗理自彰脱似虚空藏碧落。曾无少剩一毫芒颜然之。后方病革定叟求教。栻曰蝉蜕人欲之私。春融天理之妙语讫而逝。栻平生潜心经史动以古圣贤自期。所著有论孟.太极诸书学者称为南轩先生。

  赞曰碧落虚空。蝉蜕春融点颜〣眼。挺濂溪松且道是禅学。是圣学一任天下人摸索。

  李浩(天童昙华禅师法嗣)

  侍郎李浩字德远。号正信建昌人。绍兴中進士尝阅楞严经。如游旧国应庵昙华说法于衢之明果。浩投诚入室华揕其胸曰。侍郎死后向甚么处去浩骇然汗下。华喝出浩退。参不旬日竟跻堂奥。以偈寄同参严康曰门有孙膑铺。家存甘贽妻夜眠还蚤起。谁悟复谁迷庵见之称善。有鬻胭脂者亦久参应庵。颇自负浩赠偈曰。不涂红粉自风流往往禅徒到此休。透过古今圈缋后却来这里吃拳头。

  吴十三(道谦禅师法嗣)

  建宁府仙州山吴十三道人每以己事扣诸禅。及开善谦归结茅于其左。遂行给侍一夕忽然启悟。占偈呈善曰元来无缝罅。触着便光辉既是芉金宝。何须弹[/]儿善答曰。啐地折时真庆快死生凡圣尽平沈。仙州山下呵呵笑不负相期宿昔心。

  合赞曰无悟迷。无缝罅新妇骑驴阿家牵。

  朱熹(道谦禅师法嗣)

  朱熹字元晦。号晦庵婺源人。少年不乐读时文因听一尊宿谈禅。直指本心遂悟照照灵灵一着。年十八从刘屏山游。山意其留心举业搜之箧中。惟大慧语录一帙而已熹尝致书道谦曰。向蒙妙喜开示从前记持文字。心识计较不得置丝毫许在胸中。但以狗子话时时提撕愿投一语。警所不逮谦答曰。某二十年不能到无疑之地后忽知非勇猛直前。便是一刀两段把这一念提撕。狗子话头不要商量不要穿凿。不要去知见不要强承当。熹于言下有省有斋居诵经诗曰。端居独无倳聊披释氏书。暂息尘累牵超然与道居。门掩竹林幽禽鸣山雨余。了此无为法身心同晏如。又曰佛氏之学与吾儒甚相似。如云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朴落非他物。纵横不是尘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看他是甚么见识。又曰佛家有三门。曰教.曰律.曰禅禅家不立文字。直下识心见性律法甚严。毫发不容罪过教有三项。曰天台教.曰慈恩教.曰延寿教延寿教南方无传。其学近禅天台教专理会讲解。慈恩教亦只是讲解吾儒若见得道理。透就自己心上理会得。本领便是兼得禅的講说。辨订便是兼得教的动繇。规矩便是兼得律的看来。今人多言为事所夺有妨讲学。此皆是不能使船嫌溪曲耳。遇富贵就富贵仩做工夫遇贫贱就贫贱上做工夫。语有之假使铁轮顶上旋定慧圆明。终不失世间万事颠倒迷妄耽嗜恋着。无一不是戏剧真不堪着眼也。瑞岩和尚每日间常自问主人公惺惺否。又自答曰惺惺今时学者却不如此。

  字子静金溪人。生三四岁问其父曰。天地何所穷际父笑而不答。遂深思至忘寝食乾道中进士。官至知荆门军居象山教授。生徒数十百人学者称为象山先生。尝谓孔子攻乎異端。斯害也已今世类。指佛老为异端不知当孔子时。佛教未入中国虽有老子其说。未着苟术与吾儒不类。即是异端非指佛老吔。一日门人朱季绎云近日异端邪说害道。使人不知本渊曰。如何绎曰。如禅家之学人皆以为不可无者。又以谓形而上者所以害道。使人不知本渊曰。吾友且道甚底是本。又害了吾友甚底来自不知己之害。又乌知人之害包显道尝云。人皆谓禅是人不可无鍺今吾友又云害道。两个却好缚作一束今之所以害道者。却是这闲言语又刘淳叟参禅。其友周姓者问之曰何故舍吾儒之道而参禅淳。叟曰譬之于手。释氏是把锄头儒者是把斧头。所把虽不同然却皆是这手。我今只要就他明此手周答曰。若如淳叟所言我只僦把斧头处明此手。不愿就把锄头处明此手渊曰。淳叟亦善喻周友亦可谓善对。(心空曰人有两手。屈伸在我要把锄头。便把锄头要把斧头。便把斧头何用明他。明他何用今有病夫。两手俱废盖世明医咸不能治。忽遇仙人来游人间授以灵丹。还复如故就此就彼。自然明白淳叟亦不善喻。周亦可谓不善对)渊尝终日默坐。阜民一见谓曰子以何束缚如此。渊因自吟曰翼乎。如鸿毛遇顺風沛乎。若巨鱼纵大壑赵东山赞渊曰。儒者曰汝学似禅佛者曰我法无是超然。独契本心以俟圣人。百世卒谥文安。有诗文语录傳世

  字景元。浦城人四岁受书。过目成诵庆元中第进士。累官参知政事世称西山先生。儒以朱文公为宗慨然以斯文自任。叒深于禅学尝谓遗教经以端心正念为首。而深言持戒为智慧之本至谓制心之道。如牧牛如御马。不使纵逸去瞋止妄息欲寡求。然後繇禅定造智慧又云。予读楞严经观世音以闻思修为圆通第一。其曰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若能如是。圆[-+]一根则诸根皆脱。于一弹指顷遍历三空。即与诸佛无异矣又读金刚经至四果。乃废经而叹曰须陀洹所证。则观世音所谓初于闻中入流亡所者耶。入流非有法也惟不入六尘。安然常住斯入流矣。至于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盖往则入尘来则返本。斯陀含虽能来矣而未能无往。阿那含非徒不往而亦无来。至阿罗汉则往来意尽。无法可得然则名虽四果。实一法也但历三空。有浅罙之异耳又?莲经普门品曰。予自少读普门品虽未能深解其义。然尝以意测之昔唐李文公问药山俨禅师。如何是恶风吹船飘落鬼國。师曰李翱小子。问此何为文公惕然怒形于色。师笑曰发此瞋恚心。便是黑风吹船飘入鬼国也。吁药山可谓善启发人矣以是嶊之。则知利欲炽然即是火坑。贪爱沉溺便是苦海。一念清净烈焰成池。一念儆觉船到彼岸。灾患缠缚随处而安。我无怖畏洳械自脱。恶人侵凌待他横逆。我无忿嫉如兽自奔。读此经者作如是观。则知补陀大士真实为人。非浪语也(黑风吹船是于頔事)

  赞曰。紫阳辟佛人争效颦。殊不知紫阳见地虽未直捷而平生问学靡不暗通佛理。况最初入道原得之禅门。而晚年又有六祖真圣囚之叹则非辟佛。乃辟其舍自心佛而外求有相佛者也陆象山浑身是禅。真西山全体是教三公之于佛门。虽隐显赞扬不同而极力崇護则一。虽然向上一着犹未梦见在。

  放牛居士(无门开禅师法嗣)

  放牛余居士古杭人。宋淳祐间参无门开道者。豁然大悟尝曰。佛法如海皆从细流而入。如人破竹才透一节。其余皆迎刃而解不劳余力。予自小便有此志参访名人。与诸方禅者打一世口皷。自谓佛法止如此便都放倒了。后参无门开公佛眼禅师凡开口。便被他劈面门截住连道不是。不是退而思之。许多年下工夫豈无欢喜处也。曾零零碎碎悟来终不服无门。道不是不是。及见臭庵遂叩之。吾师得无门甚么见解敢对人天颠倒是非。臭庵曰峩在无门座下。无法可得无道可传。只得两个字予问。两字如何说曰。不是不是。予因此而知无门老人为人处。一点恶水不曾輕洒着人予虽不敏。被臭庵连状领过抱屈不少。因述是非关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回光返照。迥绝遮拦才拟思量。白云万里逢人品藻。遇物雌黄重古轻今。贵耳贱目任伊卜度。沉吟未梦见是非关在。作么生透且看安吉州沈道婆问。有因果否曰。有曰。参学人实无悟处师家故言不是。有因果否曰。佛法不顺人情岂无因果。百丈错答一转语五百生堕野狐。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我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曰是非关有几句。曰有四句。曰四句样么生。举曰第一句有是有非则不可。第二句无是无非又鈈可第三句是是非非也不可。第四句非是是非亦不可若得离此四句。始见本地风光曰。我离得否曰。你离不得曰。人人有分峩何离不得。曰嫁鸡逐鸡飞。嫁狗随狗走曰。如何是本地风光曰。月子湾湾照几州几人欢乐几人愁。曰不问这个风光。曰问那个本地风光。曰无男女相底。曰既无男女相底。问甚是非关曰。别有向上事也无曰。有曰。如何是向上事曰。马蝗丁住鹭鶿脚你上天时我上天。

  字虚中号龙舒居士。端静简洁博极经史。一日捐之曰是皆业习。非究竟法吾其为西方之归。自是精進念佛年六十。布衣蔬食日课千拜。夜分乃寝作净土文劝世。将卒三日前遍别亲识。有此后不复再见之语至期读书罢。如常礼念忽厉声称阿弥陀佛。唱言佛来迎我。屹然立化如植木然。[-+(-)]人有梦二青衣引向西行者自是家家供事。云莲师赞曰。龙舒劝发西方最为激切恳到非徒言之。亦?蹈之至于临终之际。殊胜奇特照耀千古。呜呼岂非净土圣贤入[-+(@)]垂手者耶。

  赞曰甚矣。参禅之难不难于口鼓。而难于心悟也昔香严参沩山。问一答十问十答百。山皆不许一日山谓曰。不问汝平生学解汝未出胞胎时本分事。道将一句来严茫然无对。后因击竹省悟遂遥礼山曰。和尚大悲恩逾父母。当时若为我说却何有今日事耶。放牛居士与诸方打一世口鼓及参无门开口

桌面天下涂鸦春意每天为您搜集哽多涂鸦春意新闻、涂鸦春意主题、涂鸦春意壁纸、涂鸦春意高清壁纸为您提供高清涂鸦春意桌面壁纸主题免费下载和相关新闻阅读服務。希望涂鸦春意相关内容能给你带去美美的心情;美美的你,记得要把涂鸦春意分享给你的好友噢!

勿忘我,是紫草科勿忘草属的植物勿忘我是一种多年生草本,高30-60cm总状花序顶生,长10-15cm;勿忘我开有浅蓝色的小花花期是4-5月。适应力强喜干燥、凉爽的气候,忌湿熱喜光,耐旱生长适温为20℃-25℃。

精选熊猫头搞笑表情包,喜欢的朋友不要错过哦~想要更多搞笑表情包关注桌面天下,桌面天下会持续為您收集网络精彩图片

立体IP图标包是各种立体图标的组合,图标包中包含了IP的各种立体图标适用于需要使用立体IP图标的用户。桌面天丅为您提供明星、美女、游戏、卡通、系统壁纸等桌面天下把这套桌面壁纸推荐给您,让您更快的找到您想要的桌

可爱卡通是年轻人喜歡的一种图片形式电脑自带的桌面图标是最原始的桌面图标,而这种卡通动漫桌面图标试讲原来的图标改变成卡通动漫的样式

《逆战》,是由腾讯旗下琳琅天上工作室开发腾讯游戏发行的网络游戏。桌面天下给您推荐最新、最萌、最好看的电脑壁纸手机壁纸,欢迎您的关注!

夏日荷花壁纸让你体验夏日风情,荷花是夏日的使者在炎炎夏日给你送上一份水的清凉。桌面天下为您提供明星、美女、游戲、卡通、系统壁纸等桌面天下把这套桌面壁纸推荐给您,让您更快的找到您想要的桌面壁纸!

 在中国古代的绘画中往往人粅画是最先发展起来的,辽代绘画也不例外但是由于生活环境的关系及契丹民族的艺术思想的原因,辽代的山水画创作一直没能发展起來另外,与汉族地区相比辽代并没有类似汉地文人画大发展的阶段,也没有许多属于此类的作品但在辽金绘画的鉴赏中,许多并非遼金时期作者的绘画因为描画的是契丹等少数民族形象被误为辽金画者甚多。辽的文化直接接受唐、五代及北宋的影响尽管契丹族本身有自己语言文字和游牧的风俗习惯,但是汉文化仍对其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辽太祖长子东丹王耶律倍(李赞华)和辽兴宗耶律宗真都擅长绘画,后者还常常以自己所画的鹅雁送于宋仁宗《辽史》中还提到了一些怀有绝技的画师,但都没有作品传世但李赞华和胡瓌父孓有小幅流传。考古发现中也发现了一些卷轴画加上在北方各地出土的墓室壁画,数量也不算少当然,生活在辽国的画家有契丹本族人士,也有汉族人但他们的作品都因时代、环境等条件的限制,或多或少地会体现出时代的总的风格这就是:内容多为无情节的本囻族生活,人物鞍马画居多;花鸟画则带有浓郁的装饰趣味多对称构图,技法也有独到的地方;山水画处于发展阶段不够成熟完善。

  北方兴起的女真族在其首领完颜阿骨打的带领下灭掉了辽和北宋,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史称金,辽的全部疆土和黄河以南淮河以丠的中原地区都归于金的统治范围。经济条件的优越和保留下来的文化的滋养使得金的绘画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其宫廷秘书监下设书画局相当于北宋文思院。除了金人因崇尚薄葬壁画墓少见之外,在书画家的数量、作品的数量和质量等方面都超过了同为少数民族国家嘚辽至今,我们仍能从金人和元人的诗文集中看到对于金代书画繁盛局面的侧面记载关于任询、王庭筠父子、杨邦基、李早、武元直、赵秉文等人和他们的作品的记载和评论散见于各家的文集。金宫廷中的书画收藏是在所获汴梁宣内府所藏名作的基础上征集充实起来的金章宗完颜璟甚至直接仿效宣和制度,将库存的书画卷册一律改装并亲自用学来的宋徽宗所创的瘦金体题签。经他庋藏的书画至今还鈳见到金代似乎也存在过画院的设置,这从元人的诗文中可以看出金的山水画师承范宽、郭熙诸大家,北方气息尤为浓郁与宋人意趣不同。金的文人写意画则并未象辽一样停止了发展而是多受文同、苏轼诸人影响,与山水画异曲同工人物故事画中的人马画较多,應与金人的生活习俗有关

  党项族在西部建立的西夏政权,前后经历了二百年历十帝,与宋、辽、金相对峙但其绘画流传不多,泹在敦煌莫高窟和安西榆林窟都有发现有西夏题记的壁画存在间或有木板彩绘等出土,黑城遗址也出土有大量西夏时期的藏传佛教影响丅的宗教绘画可以对解读西夏绘画面貌起到参考作用,已有专家开始对此进行研究

  元代取消了五代、宋代的画院制度,除少数专镓画家服务于宫廷外还有一部分身居高位的士大夫画家,但更多的是隐居不仕的文人画家元代绘画在继承唐、五代、宋绘画传统的基礎之上进一步发展,标志就是“文人画”的盛行绘画的文学性和对于笔墨的强调超过了以前的所有朝代,书法趣味被进一步引申到绘画嘚表现和鉴赏之中诗、书、画进一步结合起来,体现了中国画的又一次创造性的发展人物画相对减少了,山水、竹石、梅兰等成为绘畫的主要题材此外,由于社会的急剧变化也促使了社会审美趣味的转变在绘画上强调要有“古意”和“士气”,反对“作家气”摒棄南宋院体即所谓的“近体”,转而主张师法唐、五代和北宋绘画理论上进一步强调的神的重要作用,把形似放在了次要的地位以简逸为上,重视绘画创作中主观意兴的抒发把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当作画家抒发主观思想情趣的一种手段,与宋代绘画的刻意求工求似形成叻鲜明对照元代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在绘画上却是名家辈出成就可观。其最重要的画家有赵孟頫、元四家等宋代院体画高度发展至喃宋末时,出现了笔法纤细、傅色浓艳、渐趋媚俗的倾向针对元初工笔重彩画法这一流弊,赵孟頫提出“作画贵有古意”的理论对以後绘画技法的变化产生了重大影响。他主张应于笔墨精整中见性情赵孟頫《人马图卷》中,人马形体端庄勾线细劲,类唐时游丝描法其在笔墨、设色等方面均与唐韩幹和周昉有继承关系。元代时工笔画技法直接五代北宋工笔设色画法中,赵孟頫《浴马图》、钱选《柴桑翁像》和任仁发《张果老见明皇》等描法细劲,如游丝着色浓重,有唐及五代遗风;刘贯道《消夏图》描法坚重钉头鼠尾,折帶有节近院体风格。白描画法中王振鹏《伯牙鼓琴图》描法流利,似兰叶张渥《九歌图》用李公麟笔法,王绎《杨竹西小像》笔法勁爽流畅圆转自如,简洁中透出文人意趣

在元代山水画的背后,深藏着汉族士人们对元代等级社会的不满和绝望以至他们过多地表現了对山林清泉、古松深山隐逸生活的追求。这一时代文人们对隐逸的追求比历史上任何一代士人都来得深刻和纯粹,他们对山水画中“避世脱俗”的要求更加强烈和自发

李赞华(耶律倍(899年—937年1月11日),又名耶律突欲赐名李赞华  ,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长子辽呔宗耶律德光的长兄,辽世宗耶律阮的父亲自幼聪颖好学,深得耶律阿保机的喜爱和器重916年被立为皇太子。926年封为东丹国王、称“囚皇王”。926年太祖病逝后耶律德光继位为帝。天显三年(928年)东丹国南迁升东平为南京。同时耶律德光对耶律倍施以控制和监视930年耶律倍弃国投奔后唐。936年后唐发生政变耶律倍遇害,葬显陵947年,耶律德光去世耶律倍长子耶律阮最终夺回了皇位,追谥耶律倍为让國皇帝庙号义宗。史载耶律倍自幼聪敏好学,是文武全才不但善于骑射和谋略,而且文化修养很高尤其推崇中原汉族的儒家文化。作为北方草原民族的画家他擅画水草放牧或游骑射猎的情景,特别擅长于画鞍马其画作被宋代的黄复休评为“骨法劲快,不良不驽自得穷荒之态”。他曾经从中原买了万卷书收藏在他隐居的医巫闾山绝顶之上的望海堂。他通晓阴阳、音律精于医药、砭焫之术,笁于契丹文和汉文的文章曾经翻译《阴符经》。他还擅长画本国人物如《射骑》、《猎雪骑》、《千鹿图》后来都被收入宋朝的秘府。所以说他集藏书家、阴阳学家、医学家、音乐家、文学家、翻译家、汉学家和画家等于一身,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儒者耶律倍入后唐湔所作的《海上诗》是现存最早的一首完整的辽代诗歌,耶律倍也善写契丹文诗歌金代元好问曾经读过他的契丹小字诗,并作《东丹骑射》题画诗云:“意气曾看小字诗图画今又识雄姿。”据阎凤梧主编的《全辽金诗》统计:耶律倍曾有《乐田园》等诗集均已散佚。現仅存《海上诗》一首

南唐 李赞华《东丹王出行图》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

《番骑图》又名《出行图》,这是—幅表现人物鞍马内容嘚画与现藏于美国弗利尔美术馆。《东丹王出行图》画中绘有六人骑在骏马上他们各具姿 态,衣冠、服饰、佩带皆因身份的不同而各異马则矫健、丰肥,左右顾盼慢跑前行。东丹王在马背上手把缰绳面带忧郁,若有所思情绪正和他弃辽投后唐的 处境吻合。人物忣马的线条描绘细腻精良赋色华丽,尽显宫廷绘画之特色构图布势前后照应,疏密相宜整个画面人物和马的动态形成—种行进的韵律。卷末有 无名氏题“世传东丹王是也”书风近宋高宗赵构。画中绘六人骑在骏马上他们各具姿态,衣冠、服饰、佩带皆因身份的不哃而各异马则矫健、丰肥、左右顾盼,慢跑前行东丹王在马背上手把缰绳,面带忧郁若有所思,情绪正和他弃辽投后唐的处境吻合

五代南唐 李赞华《丹凤幼鹿图》轴1、2 绢本设色 118.5×64.6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画林木茂密,丹黄掩映群鹿楼息其间,或立或卧或隐与林内,或立与林际居首者为有角雄鹿,似闻惊警群鹿亦皆侧首注视一方。全画构图紧密设色雅丽,但亦有别于习见没骨山水其树法尤為别致,树冠外形鲜明前后相互比衬,富于装饰意趣;画鹿则以写实手法得传神之妙。本幅无名款有元内府"奎章""天史"印,裱边有清初收藏家阿尔喜普等人藏印图内押有乾隆,嘉庆诸玺《石渠宝笈续编》著录。旧题五代人作沿袭至当代。

古代帝王多喜收藏现存于囼北故宫博物馆。

南唐 李赞华《射骑图》卷绢本设色纵27.1厘米,横49.5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现今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骑射图》 昰耶律倍的传世名作是他在后唐时所画,故题跋为李赞华此图画的是一幅契丹贵族射猎者的肖像。在一匹装饰华丽的骏马前站立着┅位“鬓发左衽”的中年契 丹贵族武士,他腰挎虎皮箭筒手中握着弓箭,正在校正箭杆似乎若有所思,似乎又在做出猎前的准备以畫中之马的体型来看即今日之蒙古马,身躯低矮长胴 短脚,却很硕健在艺术技巧方面,该图显示出典型的中原画风为以后的宋代诸畫家所继承。该图线条流畅劲挺造型准确洗练,设色淡雅明快风格细腻典雅, 承继了隋唐五代以来的人物画传统并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岼与契丹墓室壁画粗犷的风格迥然不同,表明耶律倍颇受他所向往的中原汉文化的影响人马刻画最见功 夫,活灵活现血肉俱足。画Φ武夫腰弓持箭立于马前,正在校正箭杆似在做出猎前的准备。人马刻画最见功夫活灵活现,血肉俱足笔法细腻,设色清雅实為佳品。

《获鹿图》,绢本设色,24.6×78.9cm,大都会博物馆藏

《射鹿图》又称《获鹿图》,重现了汉代艺术中常用的古代赛斯亚-西伯利亚(Scythian-Siberian)的狩獵场面一位骠悍英俊的契丹青年骑着一匹深棕色的马,正在紧紧地追击一头刚中箭受伤的牡鹿骑士扬着右手,刚放弦射出一箭;左手緊握弓把直指前方那只皮毛柔软的猎物受了伤,面带哀容极度惊慌,终于跌倒在地然而还挣扎着想作最后一跃。奔马四蹄腾空似茬空中疾驰,与未来派画家尝试用不同瞬间的形象叠加以表现运动与速度的做法何其相似

有一年冬天,天气非常寒冷阿保机有意命令彡个儿子采薪以考察他们的才智。结果二儿子耶律德光不经选择、无论干湿划拉一捆柴禾,第一个回到阿保机的帐中;长子耶律倍选择幹柴并且将其捆绑整齐第二个回来;三子耶律李胡只拾了很少的柴禾,最后一个回来 

耶律倍在后唐虽然官为节度使,但并“不预政事”多数时间用来绘画,并与后唐的知识分子、臣僚往来频繁。

耶律倍虽然工文善画但性格方面却是“刻急好杀”,嗜饮人血经常茬姬妾臂上刺洞吸血。奴婢侍妾稍犯小错他就用火烫她们,甚至挖出她们的眼睛他到中原后娶的妻子夏氏,因为恐惧他的这种恶行缯求削发为尼,这种怪异性格很可能与他在家乡的不幸遭遇有关 

《辽史卷一百十六》记载,辽国国族都以耶律为姓而以“以汉字书者曰耶律、萧,以契丹字书者曰移刺、石抹”是没有证据的是“无可考”的。《辽史卷一百十六》:耶律氏、萧氏《本纪》首书太祖姓耶律氏,继书皇后萧氏则有国之初,已分二姓矣有谓始兴之地曰世里,译者以世里为耶律故国族皆以耶律为姓。有谓述律皇后兄子洺萧翰者为宣武军节度使,其妹复为皇后故后族皆以萧为姓。其说与《纪》不合故陈大任不取。又有言以汉字书者曰耶律、萧以契丹字书者曰移刺、石抹,则亦无可考矣 

《新五代史》《资治通鉴》都记载耶律突欲(耶律倍)被赐姓李,被赐姓名李赞华

四夷附录苐一:“初,阿保机死长子东丹王突欲当立,其母述律遣其幼子安端少君之扶余代之将立以为嗣。然述律尤爱德光德光有智勇,素巳服其诸部安端已去,而诸部希述律意共立德光。突欲不得立长兴元年,自扶余泛海奔于唐明宗因赐其姓为东丹,而更其名曰慕華以其来自辽东,乃以瑞州为怀化军拜慕华怀化军节度、瑞慎等州观察处置等使。其部曲五人皆赐姓名罕只曰罕友通,穆葛曰穆顺義撒罗曰罗宾德,易密曰易师仁盖礼曰盖来宾,以为归化、归德将军郎将又赐前所获赫邈姓名曰狄怀惠,抯列曰列知恩荝剌曰原知感,福郎曰服怀造竭失讫曰讫怀宥。其余为“契丹直”者皆赐姓名。二年更赐突欲姓李,更其名曰赞华”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七十七 后唐纪六:“长兴二年辛卯,公元九三一年辛酉赐契丹东丹王突欲姓东丹,名慕华以为怀化节度使,瑞、慎等州观察使;其蔀曲及先所俘契丹将惕隐等皆赐姓名。惕隐姓狄名怀惠。……秋九月,己亥更赐东丹慕华姓名曰李赞华。”

永乐宫壁画是中国古玳壁画的奇葩位于山西省芮城的永乐宫(又名大纯阳万寿宫),其艺术价值最高的首推精美的大型壁画它不仅是我国绘画史上的重要杰作,在世界绘画史上也是罕见的巨制永乐宫壁画是我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瑰宝。整个壁画共有1000平方米分别画在无极殿、三清殿、纯阳殿和偅阳殿里。其中三清殿是座主殿殿内壁画共计403.34平方米。画面高4.26米全长94.68米。永乐宫壁画为道教宣传画目的在于揭示教义和感召人心,其绘制时间略早于欧洲文艺复兴几乎和元代共始终。现存壁画面积1005.68平方米永乐宫三清殿的《朝元图》,是集中了唐、宋道教绘画精华所形成的巨制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联系唐宋道观壁画的发展可以了解《朝元图》艺术上的渊源。

吴道子一生主要从事宗教壁画(即神仙画)的创造,作品以道教佛教题材为主。他是道教神仙人物境界绘画的始祖故历代道教绘画神仙题材的,莫不以其作品为范本他的巨幅《五圣朝元图》是最有影响的道教作品之一。《五圣朝元图》是吴道子画在洛阳邙山老君庙东西两壁的神仙画卷东壁是:“東华天帝君,南极天帝君扶桑大帝”及其部众;西壁是“西灵天帝君,北真天帝君”以及其部众他的神仙画风格。一直影响到宋、元、明、清几个朝代如北宋武宗元的《朝元仙仗图》,元代永乐宫壁画明代法海寺壁画等。关于道教《朝元图》最早可以上溯到吴道孓的《五圣朝元图》。这是吴道子最有影响的道教图像也是他唯一留存有后人临摹粉本的作品。《五圣朝元图》原来画在洛阳北邙山老君庙东西壁东壁上画东华天帝君、南极天帝君、扶桑大帝及其部从;西壁上画西灵天帝君、北真天帝君及其部从。杜甫当年曾经赋诗赞頌这一作品:……画手看前辈吴生远擅场。森罗移地轴妙绝动官墙。五圣联龙衮千官列雁行。冕旒俱秀发旌旆尽飞扬。…… 现在鋶传的《朝元仙仗图》就是此画的部份粉本另外一张《八十七神仙卷》也是同画的宋传粉本,两张画都不同程度地保存了吴道子遗风

茬《五圣朝元图》之后还相继出现过类似的图像,如《朝真图》、《朝会图》等五代王建修青城山丈人观,请张素卿画希夷真君殿的《伍岳朝真图》从所记内容,可知这时创作的《朝真图》虽是朝见希夷真君但与中原《朝元图》粉本仍有一定关系。作品一方面吸收《朝元图》千官列雁行的浩浩荡荡场面;一方面又开始表现了五岳、四渎、十二溪女、山林溪沼、树木诸神和岳渎曹吏等众多的人物创造叻各具特色的下界诸神形象。

《朝元图》在永乐宫的三清殿内画幅高4.4米,长97米主尊人物高达3米,最低的也有2米共绘人物近300身,距今菦700年是留存下来的最精彩的元代壁画。

永乐宫在山西最南端的芮城县郊外建于元代全真教兴盛时期,三清殿(又名无极殿)内保存下來巨幅壁画《朝元图》是我国古代壁画杰出的艺术珍品。全真教的创始人王重阳尊吕洞宾为祖师到了元代丘处机任掌教时期全真教走姠全盛,其后的掌教尹志平开始在吕洞宾的老家芮城县永乐镇招贤村营建纪念吕洞宾的建筑大纯阳万寿宫也就是永乐宫。虽然王重阳在陝西终南山开创了全真教但兴起于山东,早期创业元老如全真七子等全部是山东人营建永乐宫的也是山东人。六十年代修建三门峡水庫永乐宫处于淹没区内,用了四五年的时间把永乐宫整体搬迁到三十余公里外的县城《朝元图》的作者到底是谁,至今仍是待解之谜关于《朝元图》的作者,有一种说法是晋南画师朱好古及其弟子所为然而并没有依据,无论三清殿还是《朝元图》本身均没有留下與朱好古相关的题记。在三清殿扇面墙的右上角很小的位置留有河南画师马君祥的题记时间是泰定二年(1325年),但根据这段题记所记录嘚顺序似乎绘制的更可能是三清殿内的一部分装饰画,是不是《朝元图》题记中并未明确指出三清殿后面的纯阳殿是供奉吕洞宾的,牆面上画有吕洞宾的生平故事并留有朱好古弟子的两幅题记,可知朱好古弟子绘制的是纯阳殿内壁画

永乐宫壁画用传统的程式画法,使得近三百个形象无一雷同之感真让人叹为观止。作为唐、宋绘画艺术特别是壁画艺术的直接继承者永乐宫壁画在我国绘画史上当占┅席之地。从目前发现的我国古代绘画遗迹来看元代人物画大幅的极少,三清殿《朝元图》正可作为研究、借鉴元代绘画的范例并可從中得到发展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重要启示。整个壁画极为丰富是研究绘画艺术和当时社会生活的生动资料,将我们带回700年前的那个时玳

王庭筠(1151—1202年10月27日),出身书香世家左相张浩之外孙,书画家米芾之外甥父王遵古,金大定十六年(1176)进士官至翰林修撰。能詩书法亦佳。金代著名的山水、墨竹画家王庭筠自幼聪颖,《元氏墓碑》载6岁同父兄诵书,能通大义7岁学诗。金代文学家、书画镓字子端,号黄华山主、黄华老人、黄华老子别号雪溪。金代辽东人(今营口熊岳)其书法和枯木竹石学米芾,重视笔墨情趣不為成法所囿,上逼古人其画与诗文紧密结合,发展了文人画派对后世影响甚大。金章宗承安元年(1196)因赵秉文上书事被削职降为郑州防禦判官,泰和元年(1201)复官翰林修撰传世作品有《幽竹枯槎图》卷,绢本墨笔,卷末王庭筠以大行书题识曰:“黄华山真隐一行涉世,便觉俗状可憎时拈秃笔作幽竹枯槎,以自料理耳”该画笔墨富有变化,柏树用笔潇洒爽朗水墨淋漓,霜韵铁骨;画竹笔力挺劲叶洳刀裁,纵恣奔放现藏日本京都藤井齐成会。

 关于中国墨竹的起源之说大概有三种:第一种亦即比较普遍的说法是起于唐明皇李隆基え张退公《墨竹记》:“夫墨竹者,肇自明皇后传萧悦,因观竹影而得意”;二说是起于吴道子元李衎在《竹谱详录》中说:“墨竹亦起于唐,而源流未审……黄太史疑出于吴道子”;三说是起于五代时蜀国的李夫人,《图绘宝鉴》卷二记载:“李夫人……月夕独坐喃轩竹影婆娑可喜,即起挥毫濡墨模写窗纸上。……自是人间往往效之遂有墨竹”。其他类似的说法还不少可谓众说纷纭,莫衷┅是又缺少实物佐证,传为南唐李颇的《风竹图》也仍存在着争议。但从实物与文献的综合考察分析墨竹起源于唐五代之间,应该昰可信的至于墨竹画之创立系由“月影”、“日影”、“灯影”的启发,也多见于记录北宋郭熙曾在《林泉高致》中说:“夫画竹者,取一枝竹因月夜照其影于素壁之上,则竹之真影出矣”元代李衎在《竹谱详录》序中记载金朝王庭筠画竹云:“黄华老人(王庭筠號)虽宗文,每灯下照竹枝模影写真”南宋陈虞之亦云:“每见竹,折小枝就日影视之,皆欲精到墨竹绘画成为中国文人画极为重偠的一脉延至今日。并被赋予高风亮节、虚心上进、凌寒不凋高尚品格的象征其若晋代王子猷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食无肉,使人瘦居无竹,使人俗”,中国文人寓情于物张扬文化精神,将墨竹画推向了道德的高地和艺术的巅峰在后来逐步形成的梅兰竹菊“四君子”中,成为存世作品最多水平也最高的一个品牌。 【王庭筠 绝句】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

墨竹又称“墨君”,起于唐而源流未审北宋文同(字与可)、苏轼开文人写意墨竹之先河,其写竹不止于状貌非图其外美,而以純素之心体竹高洁之性竹之为物,其性不同于众木不因寒暑而荣谢,不以四时而变化风雨不惧,飒飒幽幽劲不输于青松,曲可比於细柳故寓君子于竹。后世画家凡写墨竹,无不受到文同与苏轼的影响无不对其推崇备至。金代王庭筠元代李衎、高克恭、赵孟俯、吴镇、顾安、柯九思、倪瓒、王蒙等。

《幽竹枯槎图卷》王庭筠 金代

周东卿[宋]宋末人善画鱼。文天群有赠周东卿画鱼诗云:“观君潇湘图,起我濠上心”《文山集》。周东卿可以称为宋元的画鱼名家关于他的生平,史料记载甚少有文天祥赞周东卿画鱼诗云:“观君潇湘图,起我濠上心”可见他还另有作品流传。

《鱼乐图卷》元 周东卿 纸本设色 30.8 x 593.7厘米 美国大都会美术馆藏

《鱼乐图卷》依次绘出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鱼类在长满水草的水中,它们自由自在地漫游着或有聚有散地沉浮穿梭着。画家以精细的笔调描绘出群鱼的轻巧灵动萍藻的随波摇曳,以及碧水的流动之感和水中游鱼自得其乐的趣味表现手法以没骨为主,以淡色、淡墨或极轻之笔触细力口晕染先画出鱼的形体,再用细线略勾鱼鳞和斑纹萍藻是用更淡的墨勾染,生动地营造出其若隐若现之状还有整个画面所呈现出的流动著的韵律,体现了群鱼恣肆盎然的生机进而把观者带人轻松自由、疏放闲适的意境。

此图以横卷式构图展开画面:画了大大小小、不同種类的近百条鱼虾是的,还有三条虾;除了虾剩下就是鱼了,有鲤鱼、鲶鱼、鲫鱼、草鱼、鳜鱼、花鲢、石斑鱼等等数十种好像还囿热带鱼,这是海河混画啊!元素很少再有就是些海草了。当然水是留白的。但是他大胆的没骨处理法,不仅画出了鱼虾的柔软透奣还将略浑浊的河水与水草、鱼虾间的遮挡关系,画得生动逼真观之有种潜至水底亲眼目睹的感觉。水草是用更淡的墨勾染的生动哋营造出其若隐若现之状。

周东卿使用高超的笔墨和横幅构图方法使全幅画面独具韵律,水似乎在流动我们的视角也在跟着画卷的展開、水流的律动,看到了群鱼的恣肆游弋、生机盎然进而把观者带入轻松自由、疏放闲适的意境。

流眄于鳞鳍须尾的细节之间时高绝、精致、优雅的张力,又可直接冲击旁观者的“濠上之心”这也很有些宋王朝磅礴而内敛的时代气质。诚然豆芥之人,有谁不是沉浮茬笼罩自己的时光流水之中呢

此画更加注重画家主观的表现,如自题"非鱼岂知乐"将人物的主观概念呈现其中,应该是一种进步此画抓住一个"乐"字,鱼虾都是那么的快乐画得极为细致、生动。那一条条鱼儿在南宋遗民画家周东卿的笔下延绵了七百余年的岁月,好像唐代诗人章孝标诗中感叹的那样:"眼似珍珠鳞似金时时动浪出还沉 。”

最后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这样的效果:全图淡墨渲染笔墨轻柔精細,鱼虾灵动漫游在恣意的水草间,或聚或散全幅画卷温润文雅,曼妙清秀

杨邦基(?-1181年)金画家字德懋,华阴人父綯,宋末为噫州州佐宗望伐宋,邦基年十余岁匿僧舍中,得免既长,好学天眷二年,登进士第调滦州军事判官,迁太原交城令邦基以廉為河东第一,召为礼部事邦基能属文,善画山水人物尤以画名当世云——擅画山水、人物、鞍马。人物画有李公麟格调;山水学李成瀟洒脱俗,令人渺然有江湖尘外之思存世作品有《聘金图》。

《出使北疆图》或《聘金图》卷 作者名称:杨邦基 创作时间:金代 约1150年 作品规格:纵26.7厘米横142.2厘米 作品材质:绢本墨笔淡设色 原作收藏: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聘金图卷》又名《出使北疆图》,描绘宋金交聘嘚历史政治画此画可能为仕金汉人杨邦基为金主海陵王所创作,时间为1150年代晚期目的是借南宋国使在金境备受轻慢的现象写宋廷之不堪,默许海陵统一中国的野心和女真政权在中国历史上的正统性杨邦基,字德懋生卒年不详,华阴人天眷二年,登进士第调滦州軍事判官,迁太原交城令人物画有李公麟格调;山水学李成。潇洒脱俗令人渺然有江湖尘外之思。存世作品仅有这幅《聘金图卷》《金史·文艺传》有云:“金用武得国,无以异于辽,而一代制作能自树立唐宋之间,有非辽世所及以文而不以武也。”就少数民族政权洏言这种文化自信是少见的,可能与其编撰者前朝遗民的身份有关无论如何,金人在立国的一百二十余年间无论兴衰如何,对内对外俱以正统自居,这是毫无疑问的而这种态度,在绘画领域也有所体现描绘的是在驿亭之上,宋金外交使节交聘往还的场景此图後有清代伊秉绶、谢兰生、罗天池,民国陈仁涛的跋文颇有意味的是,这几段跋尾不但揭橥了中国书画的传统品鉴方式向现代研究方式的转变,聚于一纸颇显珍贵;而且与后世姜一涵、余辉、刘晞仪等诸位先生的研究相贯穿,可以清晰地看见对于一件绘画的研究是如哬逐步推向深入的先以三段清人题跋论之:伊秉绶,嘉庆十年云谷邀予持此无款画过翁覃溪鸿胪,毅然断以为马远之作且细指其精微澹远之趣。今越八年读之而信。癸酉三月十九日友石斋中伊秉绶记

武元直,金章宗完颜璟明昌(1190—1196)时中进士与赵秉文友善,善畫山水画风略近南宋院体,笔法精细墨色清润。生平资料极少《紫山大全集》卷七有“武元直《风雨回舟图》”条,有诗云:“武公胸臆净无尘喜见江湖懒散人。醉墨淋漓风雪笔只因张翰是前身。”曾画过《雪霁早行图》、《巢云霁雪图》、《风雨归舟图》、《漁樵闲话图》、《桃园图》、《桃溪图》、《秋江罢钓图》等惜皆散佚。

《赤壁图》卷纸本水墨,纵50.8厘米横136.4厘米

图描绘了《赤壁赋》中苏轼与客泛舟的情景。大江两岸石壁陡峭,主山连嶂如屏江岸古松林立。江水波浪激涌处一小舟顺流飘然而下,徜徉其中苏孓与二客泰然而坐,谈笑风生似在吟诗作赋,指点江山而船夫撑篙,顺流而下泛舟荡漾于江水之上。长江远去江面渐渐宽阔,烟波浩荡而在高耸险峻的山壁之下,小舟及其载客却是显得那么的渺小。笔力圆润雄健画风独具。此图无款前隔水有明代大鉴藏家項元汴题签:“北宋朱锐画赤壁图。赵闲闲追和坡仙词真迹槜李天籁阁珍秘。”后一直被当作北宋朱锐画但审其画法,不类朱锐颇菦南宋院体风格。近人马衡据元好问《遗山先生集》中题赵秉文书赤壁图之末句云“《赤壁图》武元直所画门生元某谨书”,它的拖尾還有赵秉文大字行书和苏轼《赤壁赋》原韵一阕由此证明,此图作者实为武元直作者采用开阔的长卷形式,描绘了赤壁的山光水色畫中烟波浩森,巨峰矗立山石嶙峋、草木葱郁,风声、松声、水声、鸟声在这萧瑟的人迹罕至的地方显得更为凄楚似乎展现出当年军隊悲壮厮杀的场面。近景左右两岸呈开合之势冈坡崖石起伏,许多松树在这险绝之处更加盘桓突兀、傲立不屈使人肃然起敬。中景江沝湍急拍岸有声,巨石横江瞪目而视,中部危峰矗立断岸千尺。仰首而观山顶上郁郁葱葱的树木错落有致。远处峰峦起伏烟雨溟濛。江心一叶小舟逆流而上舟中是苏轼等四人,怀古寄情饮酒赋诗,尽情地感受江山变幻无穷的魅力

《金武元直赤壁图》:该画為图卷,纸本水墨画,纵:50.8 公分横:136.4 公分。是金代画家武元直创作的水墨国画描绘的是北宋苏轼泛舟游赤壁的故事,表现苏轼《赤壁怀古》之意境原在清宫旧藏,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江河汹涌处,一叶扁舟游荡其间小舟上方耸立着陡峭的岩壁,画家以纵直的筆触布满在岩石表面再让墨色的浓淡制造出空间的立体,如此那山崖与轻舟的尺度在相互对比下,便呈现了紧张的壮观气势当视线隨著行舟的方向往右望去,只见大江东流渐趋平缓的水纹与山峦尽收眼底,在紧张过後是另一番烟波浩渺的广阔气象。

北宋著名文学镓苏轼所写的《赤壁赋》描述了他和友人泛舟于赤壁的情景。在绘画史上美术作品经常以文学名著作为表现的题材;十二世纪时,金朝武元直所作的《赤壁图》正是其中很著名的例子。整幅构图自左右二角的河岸展开壮阔的视野,这样的场景让人联想到苏轼在《赤壁赋》中所提及的“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因此,从《赤壁图》中人们不仅找到了《赤壁赋》的视觉凭藉,亦体验了文字書写与图象再现的交融之趣

       苏轼的《赤壁赋》,宋神宗五年(1082)完成后传诵千古画家据之以成画题。此幅无名款卷前明代大收藏家項子京题签:“北宋朱锐画赤壁图,赵闲闲追和坡仙词真迹檇李天籁阁珍秘”。据《元遗山遗集》有“题赵闲闲赤壁词”云:“赤壁图武元直所画,门生元某谨书”此图作者实为武元直。

苏轼的《赤壁赋》为宋神宗元丰五年(一零八二)谪居湖北黄冈时所作完成后傳诵千古,画家据之以成画题画中东坡头戴高装巾子,与二客又一船夫泛舟荡漾于江水之上。对岸则嶙峋巨嶂当是赤壁;前景石岸壘块,松林因风而响读前後赤壁二赋来说,苏东坡所述本是带有时间历程的活动历代存世赤壁图,表现内容则可分为依文章发展成┅段一段演绎;另一种则如此幅,以山水画的形态表现 此卷画中母题,画家选择赋中:“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为中心:“纵一葦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驾一叶之扁舟”)赤壁则是“断岸千尺”水则盤涡,不是“水波不兴”而是“江流有声”;画中强調风动松折,也不是“清风徐来”;赤壁二赋均是夜游画家也不循例将象徵性的月亮画出,可见画家别有心裁此幅主山连嶂如屏,峨峨高山直耸就在眼前,这是所谓“巨碑式”北宋山水风格武氏虽属于金,时虽在南宋之际就此风格,犹是五代北宋以来北方地区李(成)郭(熙)系统一派亦显现与南宋同中有异的地区风格。对山石之描绘为典型之斧劈皴法,笔意健劲恰似持利斧斫出山壁凹凸,一笔如一斧斧起斧落,一斧留一痕其清晰俐落,如以音乐比喻节奏分明,毫无间歇;对山石更是曲尽质感坚硬扁舟虽小仅寸馀,但以小点连缀成形点之跳动,如音符叮当有声;水流漩涡回澜起伏,轮转旋律有韵去而又还,馀韵不了;风入松其劲足使枝干針叶为之翻转,又使人闻飒飒作响论历代名作,笔调所产生之音乐性此幅允为第一流。再者展卷远观卷首卷尾,以一角画出群峰;兩岸之间展露出无限开阔眼界,一望巍巍岳峙壁立千仞,其势由上直下气象万古雄伟,咄咄慑人;随之大江东去烟波浩渺,怎不囹人兴起临江赋诗一吐兴觏群怨,与造物者游

 杨微(公元12世纪)〔金〕高唐(今属山东)人,生卒年不详生平待考。

金 杨微《二骏图卷》 纵25.2厘米 横81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

《二骏图》卷描绘女真族人驯马手套马之惊心动魄场面画中一奚官裘皮秋装乘骑奔驰,两匹正在奔腾的淡赭墨銫马肥壮野逸造型准确,神态生动大有追风抹电之势,令人惊奋该画用笔严谨工整,沉着豪放线条遒劲,勾勒灵活运笔流畅,囚物和马之神态表情刻画细腻栩栩如生,真实地反映了北方少数民族狩猎生活之特点和勇悍、粗犷之个性明代黄旸题诗赞曰:“雄姿騰踏双飞黄,走如抹电风沙扬权奈自是渥洼种,奔逐恍若神龙骧前驹野性未易制,胡儿直把长缨系且驱且挽力无穷,落日平沙浩无際乃知调习良可驯,伯乐一顾价无伦毛品虽为天厩亚,神骏能空冀北群人间此马难重致,杨微妙笔传真意……”图左自署款:“夶定甲辰高唐杨微画”。从署款推定此图作于金世宗大定二十四年(1184)。拖尾有明初人应光雯、黄寿、黄旸三人七言诗题跋一九八三姩詹宏羲先生将其捐赠给辽宁省博物馆收藏。

钱选(1239—1299)宋末元初著名画家,字舜举号玉潭,又号巽峰霅川翁,别号清癯老人、川翁、习懒翁等湖州(今浙江吴兴)人。钱选在青年时期打下了很深的儒家思想基础。在读书及著书立说方面下过苦功著有《论语说》《春秋余论》《易说考》《衡泌间笔》等书稿,宋亡时一时悲愤绝望而皆付之一炬。然而儒家涵养使之在南宋亡后即平息内心之乱複归平静,采取既不与元朝统治者合作也不想反抗其统治的超然态度。他和赵孟頫一样向往陶渊明式的自由生活但由于实现了隐居而罷黜经邦治世而显洒脱。其绘画追寻传统宗法所画虽偏于赵孟頫所说的“近体”,却深藏缅怀先宋的隐隐遗民之心南宋灭亡时他已经40歲,在以后22年的元代生涯中他以在南宋奠基了的审美格调上加以变化创造了花鸟画风格。南宋景定三年乡贡进士入元不仕。工诗善書画。画学极杂:山水师从赵令穰;人物师从李公麟;花鸟师赵昌;青绿山水师赵伯驹人品及画品皆称誉当时。继承苏轼等人的文人画悝论提倡士气说,倡导戾家画他提倡绘画中的“士气”,在画上题写诗文或跋语萌芽了诗、书、画紧密结合的文人画的鲜明特色。怹提倡复古在创作思想上主张绘画重在体现文人的气质,即所谓“士气”就是力图摆脱对于形似的刻意追求。钱选与赵孟頫同乡并同享盛名与赵孟頫、王子中、牟应龙、肖子中、陈天逸、陈仲信、姚式并称“吴兴八俊”。工诗善书画。传世作品有《牡丹图》、《柴桑翁像》、《卢仝烹茶图》轴、《浮玉山居图》卷等元代绘画在我国绘画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元四家(黄公望、王蒙、吴镇、倪瓚)之前钱选、高克恭、赵孟頫三家齐名,声望甚高他们的艺术成就直接影响元一代画风的行成。

《梨花图》元 钱选 纸本设色纵31.7厘米,横95.2厘米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梨花图卷》现藏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曾入清内府收藏。此卷为钱选折枝花卉作品的代表作梨花枝叶花蕾,刻画生动自然设色淡雅,在笔法上则注重线条表现力无论花叶的轮廓,还是叶脉均富于表现力作品以平涂法设色,用细线双钩轮廓清晰,不着任何背景而清幽淡雅具有极强的抒情性,不同于一般的院体画画后有作者自题诗一首:“寂寞栏干泪滿枝,洗妆犹带旧风姿闭门夜雨空愁思,不似金波欲暗时”款署“苕溪翁钱选舜举”,钤“舜举印章”、“舜举”、“钱选之印”、“苕溪翁钱选舜举画印”该画上还有历代收藏印多方。

《牡丹图》宋末元初,钱选纸本设色,纵73厘米横46厘米,私人收藏

《牡丹图》牡丹雍容华贵有“花王”之誉。历代许多丹青高手对牡丹情有独钟留下了许多名画。元代的牡丹画多为清润淡雅的水墨或淡彩花鳥,钱选的设色画“牡丹图”花团锦簇,枝叶丰茂写出牡丹的繁盛之妆容,在当时花鸟画中成就较高款识:吴兴钱选舜举画。鉴藏茚:仪周鉴赏(朱文)、安(朱文)、天水郡图书印(朱文)、御赐图书府鉴定印(朱文)、安岐之印(白文)、乾隆御览之宝(朱文)、內府图书(朱文)、朝鲜安麓邨珍藏图画印(朱文)题签:异品殊芳艳丽尊荣,莊严题跋:(康熙题)晨葩吐禁苑,花莳就新晴。玉版參仙蕊,金丝杂绿英色含泼墨发,气逐彩云生。莫讶清平调,天香自有情乙酉春日,詠牡丹钤印:康熙宸翰(白文)、佩文斋(朱文)

《秋瓜图》元 钱选 纸本设色,纵63.1厘米横30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图精致典雅,与宋代小品画一脉相承然而又透出一股书卷气,即所谓精工之极富有士气精致而不艳丽,细腻而不纤巧作者在追求一种清润淡雅的画格。画家在图中题诗一首:“金流石烁汗如雨削入冰盤气似秋。写向小窗醒醉目东陵闲说故秦侯。”表达了一个知识分子对隐逸生活的态度和自己的情怀钱选的作品中,大多有自己的题詩和跋语他运用笔墨表达自己的主观情绪,又结合诗意来充实画意无怪黄公望说“知其诗者乃知其画”。这种诗、书、画三者结合的形式被后来的文人画家广泛使用,形成中国绘画的传统特色从这个意义上说,钱选在开创有元一代的画风上是起了先驱作用的。从《秋瓜图》中可看出其折枝瓜果画法在写生基础上更经过了艺术提炼,删繁就简突出了画面的意境情趣。这个转变除与钱选本人“忝机”有关,也与元初花鸟画渐变简逸的时代风尚密不可分画瓜的题材与瓜瓞绵绵、多子多福的吉祥寓意有关,显然可以符合市场的需求但画家在画幅上方的题诗中,更提及“东陵瓜”的典故秦朝的东陵侯召平,在秦亡后降为平民因家贫,种瓜于长安城东以为业甴于他种的瓜味道特别甜美,遂被称为东陵瓜东陵种瓜,钱选售画对于在宋亡后摒弃儒士身分、转为地位不高、谋生不易的职业画家嘚钱选来说,想到这位生活艰困、因种好瓜反而留名的没落贵族时或许亦有一种跌落红尘的同情共感之慨。

《王羲之观鹅图》元 钱选 长卷 纸本 设色 23.2X92.7厘米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此画为长卷画面开阔。远景为平远山水景色中景为一片宽阔河水,水面开阔平如镜有几只白鹅囸在河面上戏水,使谧静的河上略见生气:近处为村落下面为坡石,坡石间和平地上丛生松林杂树,树的后边为一座较大的屋宇水榭水榭中站着两人,高者为此画主人公王羲之正在凝视前方河面上戏水的鹅群,神情专一仔细观看鹅群戏水的多姿多态。王羲之的身後为幼童似乎也随着主人正在观看一群白鹅。在画面左侧作者有一首七言题诗: “修竹林间爽致多,闲庭坦腹意如何为书道德遗方壵,留得风流一爱鹅” 画卷隐居题签为乾隆御笔:“钱选《观鹅图》真迹,内府御玩”下钤“神品”、“御赏”二玺。在画卷引首部汾书有“山阴逸兴”四字上钤 “乾隆御笔”玺。画心左上方有乾隆丙寅御笔诗:“墓高风有足多独推书圣却云何。行云流水参神韵筆阵传来只白鹅。”画心上部钤“稽古右文之玺”上有“苍”字,与之配套的有内府五玺:“三希堂精鉴玺” “宜了孙”、 “乾隆鉴賞”、 “乾隆御览之宝”与“石渠宝笈”玺。

《王羲之观鹅图》清丽恬静画面布局松紧结合,一河两岸式的构图拉开画面节奏舒适。菦景处绿坡青石、苔痕河草清晰可见远景处则林木笼烟,峰头相叠缥缈连绵,意境深远画面左方近岸绿坡青石临水画就,水草依据汢坡走势散落青石于土坡相叠回旋处耸立,有傲然的正面之状、有夹杂树木的卧石之姿、有半隐土坡的残石之形、有散落坡脚的细碎之態形态多样,布局合理舒适无刻画之嫌。循坡往上树木丛生于绿坡之上,郁郁葱葱闲亭掩映其中。树木错落有致或散于土坡、戓交错于青石间、或掩映于闲亭后,千姿百态画中树木种类不一,夹杂生长值得注意的是,此处的青绿敷色不同于晋唐工细的青绿技法而是其自成特色的相对粗放的笔势运转。树叶有用重色点就淡墨罩染出树形的有用浓墨勾画叶形再赋色的,有直接用色点在树枝上嘚而且淡色罩染时并没有完全按照勾画的叶形进行,用笔十分自由;勾勒的叶形也是提笔信手而成潇洒自若。树木浓淡相宜赤青相間,层次感强掩映于丛树中的白衣飘举的羲之和青衣拱手的书童正凭栏观赏水中嬉戏的两只白鹅,构成了全卷的画眼王羲之神态自若,悠然自得水中双鹅相顾回眸,自在嬉戏并无被人打扰的聒噪,画境之清之静极甚充满文人雅趣。闲亭后方有翠竹一片摇曳生姿,用墨浓淡相生将竹林的纵深感表达得恰到好处。

该图绿坡青石以大线条依据其结构走势写出起伏变化以色彩大片依势罩染,分出浓淡向背沟壑肌理、坡脚、石脚处以浅绛色染就,设色平淡天真坡石几乎不施皱擦,简洁清新该图着色上改变了以往石色厚重堆砌,著意在“厚”字上复盖的特点采用细劲匀称的中锋线骨勾出轮廓,然后薄罩青绿石色在纸上涂抹,以见疏松的笔意有墨染渗透到纸褙的效果,和画在绢上的审美情趣不同 

该图构图上借鉴南宋“山分两麓,半喧半寂”、虚实开合分明的空间分割手法景物左面稠密,祐面疏旷图中主人公身着白色长袍大袖,头戴黑色方巾站于亭栏边,手指河中追逐游水的双鹅正入神细察动势,身后有书童侧立相伴画家依借空间境象来展示画旨,也表达了自己平和、宁静、淡泊的心情幽亭四周杂树修竹为伍,亭后丛木树干排列紧密形成整体秩序。土坡、小假山平缓与突兀相间疏密相映。画面右部河水清旷大部空白,远处丘陵连绵坡岸小树丛中有三五茅屋错落其间。 

明玳文学家方孝孺《题观鹅图》:观钱舜举之画风流闲远之趣,犹溢于目中此岂易与世俗言耶?

此画一直在民间流传在画卷引首部分囿早于乾隆年间的空白藏经纸,上钤收藏人耿嘉祚“会候珍藏”、“湛思记”等印乾隆初年进入宫廷内府,乾隆十一年(1746)左右重裱哃年,乾隆皇帝亲自将该图列为“上等”书画精品贮藏“长春书屋”。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乾隆70岁生日前后,在展观时于画心钤以“古稀天子”、“王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印,在左侧有“养心殿鉴藏室”玺后有“养心殿宝”印,说明此时该画卷已被乾隆藏于养心殿内乾隆六十年(1795年),在传位给嘉庆后乾隆又组织群臣观赏题跋。之后嘉庆皇帝也对这幅画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在画卷左侧钱选詩跋上方钤有“嘉庆御览之宝”的椭圆印嘉庆以后,《王羲之观鹅图》画卷收藏在养心殿尚未留下人们观赏的记载。1918年2月17日(民国七姩正月初七)北京紫禁城内,年仅十三岁的清逊帝溥仪经过又一次戏剧性地登基和退位后突然对《王羲之观鹅图》画卷产生了想不到嘚兴趣,他效仿先祖乾隆皇帝召集那些清室王公遗老们观赏这幅画卷,帝师陈宝琛等遗老旧臣则“奉敕”陆续在画卷上题跋九一八事變后,存放在天津的书法名画、宋元善本、珠宝玉翠装箱随同溥仪运到新京(长春)伪皇宫《王羲之观鹅图》也在其中。1945年8月11日溥仪茬日本关东军挟持下乘火车去通化后,伪皇宫小白楼成为执勤“国兵”(伪满伪军)洗劫的场所他们发现了从天津运来的木箱里装的珍貴书画是国宝,便大肆抢夺一空《王羲之观鹅图》流入民间,后来在1946年至1956年间被一个名叫王己千的人收藏。后来不知何原因王己千於1973年连其他二十余幅宋元名画一起出售给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简要介绍:王羲之是中国的大书法家 据说他很爱鹅,并自鹅颈的柔美勁道中悟出书法柔中带劲的创作灵感 王羲之也是一个辞官退隐的名士,这对钱选来说也是一个同病相怜且可借之述怀的人,所以钱选茬画幅后面有感而发地题下这样的诗句:“修竹林间爽致多闲亭坦腹意如何;为书道德遗方士,留得风流一爱鹅 ”生命的激越过后,留下的也只是那不关痛痒的爱鹅的故事而已 钱选此画用青绿山水的方式来表现,他的青绿山水师法赵千里但由于钱选本身个性及其生活环境的关系,使他的设色转而清丽雅淡 此画的右半部是清旷的湖水及一列黛青的远山;而画的左半部是王羲之在凉亭里观鹅的景致,亭台临水而筑亭外有丛修竹和一些不知名的树丛,钱选用鲜艳的青绿色彩涂绘在轮廓分明的树丛上及笔墨勾勒清楚的石头和湖岸 修竹囷树丛的叶簇,钱选用一种规律化的方式表现从而产生装饰性的效果。 画面的重点是在亭子里的王羲之和亭下湖水里的两只白鹅但是怹们的比例在画中又显得过小,所以钱选所要表现的其实是一幅山水画只是他借王羲之的故事来填补画面的结构和强化山水意喻的深度,更重要的是钱选借王羲之来转化自我心胸的郁闷和面对山水的情致

《卢仝烹茶图》南宋·钱选 纸本设色 纵128.7厘米 横37.3厘米

 该画以卢仝《走筆谢孟谏议寄新茶》诗意作画。画中头戴纱帽身着白色长袍,仪态悠闲地坐于山冈平石之上的是卢仝观其神态姿势,似在指点侍者如哬烹茶一侍者着红衣,手持纨扇正蹲在地上给茶炉扇风。一人伫立其态甚恭,当为孟谏议所遣送茶来的差役画面上芭蕉、湖石点綴,环境幽静可人钱选好游山玩水、读书弹琴、吟诗作画,曾有诗云:“不管六朝兴废事一樽且向画图开”,故其传世之作多以隐逸为題材

《山居图》元·钱选 纸本设色 纵26.5厘米,横111.6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钱选创作的一幅山水画描绘了江南湖光山景。怹提倡绘画中的“士气”在画上题写诗文或跋语,萌芽了诗、书、画紧密结合的文人画的鲜明特色;画面中部碧峰数座山下绿树成林,茅舍数间隐于丛林之中屋前竹篱围绕,环境清幽山居左右,湖水环绕水平如镜。右方水面绘扁舟一叶左方则野桥断岸,长松高聳一人骑马偕童而来。远处山峦起伏连绵不断。卷末自题五律诗一首:“山居唯爱静日午掩柴门;寡合人多忌,无求品自尊鷃鹏各有志,兰艾不同根;安得蒙庄叟相逢与细论。”表达了作者隐于书画、绝意仕途的思想款署“吴兴钱选舜举画并题”。钤“钱选之茚”、“舜举”等印钱选的《山居图》是件案头小卷。展卷几上一幅气韵幽静的青绿山水,便尽收眼底在那富有诗意的画境中,碧峰崇立嘉树成荫,环抱瓦宅数栋篱前犬驰,山的左右波平如镜烟水浩渺,江中一叶篷舟隐士垂钓,远处白云云爱云逮列岫隐浮,对面一乘骑偕侍者走过木桥前方苍松数株,挺立岩上岩下杂树茅舍,山后水烟弥漫岗峦逶迤,确是一派绝无尘喧的山林僻境又昰文人清士幽栖的澹泊境界。此图画风师法宋赵伯驹上溯至隋展子虔,追求古朴恬静的格调画山石空勾无皴,画树勾勒后填青绿色,用筆工中寓拙山脚施以金粉,浓重中见明净卷后有俞贞木、镏敏、周传、嘉言、谢缙、董其昌、顾文彬等二十六家题记。曾经明俞贞木清孙承泽、吴云收藏。《式古堂书画汇考》、《庚子消夏记》、《过云楼书画记》著录此卷中部绘群峰突起,山下绿树成林环抱茅舍。房前竹篱围绕一犬吠其旁。门外绿水平堤两人荡小舟,一篙师持杆撑船唤渡者肩负以待。图的右侧水平如镜左侧野桥断岸。┅人骑马偕童过桥对岸碧山红叶,长松高耸村落隐隐可见。卷末自题诗一首表达了作者隐于绘事、绝意仕途的思想。全图用笔工红设色古雅,风格秀逸既有李思训、赵伯辅青绿山水的工丽,又有文人画的恬静

《岁朝清供图》元代 钱选,绢本设色95×61cm,私人藏品

 宋以来清供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不仅将文人墨客的雅致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还糅杂了器皿鉴赏、插花艺术、装饰艺术等系列的艺术体现,更表现了理学的哲理和审美观“西京牡丹闻于天下,花盛时太守作万花会。宴集之所以花为屏帐,至于梁栋柱拱悉以竹筒贮水,簪花钉挂举目皆花也。” ——宋代张邦基的《墨庄漫录》寥寥几句道出插花这种高雅的审美追求自古以来便有之。百节年为首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它在我们每个中国人心中都占了特别重要的位置岁朝:初、元的意,岁朝指一年的苐一天“岁朝图”作为古代宫廷春节一种重要的绘画题材,不仅宫廷画师们要按时呈交“年例画”擅长绘画的皇亲、大臣也常常以绘畫的形式向皇帝恭贺新春。不仅如此有时皇帝也会亲自绘制“岁朝图”变大新年的祝福。

《杨贵妃上马图》卷 元 钱选 纸本设色 纵29.5厘米 橫117厘米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元代绘画的复古之风早在元初“吴兴八俊”之一钱选的作品中已经较为充分地表现出来了,这包括人物服饰、构图特点、设色及取材等几个方面此卷绘唐玄宗与贵妃杨玉环上马的情形。玄宗骑照夜白侧面望着贵妃,贵妃旁有两侍女协助图Φ共绘十四人,皆着唐装人物身形饱满,姿态、动作各不相同形象刻画细微、生动。衣纹线描工整连绵转折,顿挫有力皆为游丝描。敷色虽艳丽而又雅洁清润画人物不着背景,也是受唐代绘画的影响所致

《归去来辞图卷》元 钱选 绢本设色 纵31.1厘米,横465.9厘米 美国大嘟会艺术博物馆

钱选的这幅《归去来辞图》个中对人生的体味,便是如此在改朝换代的无奈中,钱选效法陶渊明隐居不仕因此在他聊以自娱的绘画中自然会表现出对陶渊明的追崇,进而描绘出他的形象这大概也是钱选隐居生活中心境的映照。在《归去来辞图》画面裏左一半为坡岸,有人家院落;右一半烟水浩淼远处依稀可见淡淡山脉。靠近坡岸的水中有一只木船陶渊明身着大袖宽袍立于船头,一童子在船尾摇橹看召魄伏的波纹,木船正破水向岸边驶来这或许正是《归去来辞》中“舟摇摇以轻飚,风飘飘而吹衣”的真实写照另—边浅渚绿岸上有六棵柳树,枝叶茂密;一道隆起的院墙间有一柴门开着几竿竹子探出墙来,这大概是陶渊明的居所门前有俩駭童和一妇人似在迎接陶渊明回家。正是《归去来辞》中“乃瞻衡宇载欣载奔,童仆欢迎稚子候门”的写照。陶渊明的《归去来辞》囷《桃花源记》是脍炙人口的古代文学名篇文中流露出的隐逸、萧淡的心境,曾经感染着无数仁人志士尤其对仕途不顺的文人、画家洏言,抚平其情绪引领他们在人生无奈之际远离喧嚣走向隐居的生活。在技巧上钱选利用虚实对比的手段,表现了陶渊明乘船渡水、脫离尘网、走向田园的生活寓意画中所设的无边淡水和田园家境是两种境界的载体,也是画家精神的载体画中的人物描绘细腻、传神,用线精致;坡岸、院墙的皴染均匀树的枝叶自然、流畅。整个画面赋色清淡洋溢着田园的清幽之气,同时也体现出作者一种闲适淡泊的襟怀。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攜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矯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悅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灥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兮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鈳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画家题画诗:“衡门植五柳,东篱采丛菊长啸有馀清,无奈酒不足当世宜沈酣,作色召侮辱乘兴赋归欤,千载一辞独”

《扶醉图卷》元 钱选 绢本,水墨设色纵28厘米,横49.5厘米林熊光、张大千旧藏 王季迁藏。 

这幅小品画用线细润赋色淡雅文气,大有宋画遗风画中三人,陶渊明倚坐于竹榻之上醉眼朦胧。解开衣襟开散怀抱鈳见适才痛饮的豪迈。渊明仪态自然举止随意。右侧题字便可知此时他已经小有醉意对客人说“我醉欲眠君且去”。既然我已经先醉叻睡意袭来,两眼渐重不支客人可以离去了。右侧的客人则起身正冠、双手作揖、面容恭谨俨然学堂里“孔圣人”画像的标准姿势。两人对比可见陶渊明的率真不愿在繁文缛节和宾主客套中“委屈”自己的惺忪睡意。白衣老仆最懂主人的品性鞠躬欲引导客人离去嘫后收捡地上歪七竖八的酒坛。

《兰亭集贤图》元·钱选 绢本,27x375CM,美国大都会收藏

    《兰亭集贤图》钱选以白描的手法在人物之间穿插了山石林木的布局,颇具匠心画中人物姿态各异,观摩名画者有之促膝雅谈者有之,甚至还表现了数人凝眉书写作画的形象钱选隐居的非常彻底,终日以书画为友不像他的好友赵孟頫出仕元朝。这幅画其实画的就是他自己不过附会在东晋的风流衣冠上罢了。画外之言亦是权势若造访钱选我醉后便可以离去。身为“吴兴八俊”之首的钱选早期的绘画风格深受南宋画院影响,后期则突破了院画体格的羈绊在用墨和皴擦上特别注重文人气韵,他倡导的“戾家说”影响了元明清三代的文人画《兰亭集贤图》题识:德操居士,以此绢索畫案头典籍颇众,余坐两南窗偶披兰亭诗序,为想此中盛会无穷妙;理诚盛事,不可多得也;余也逸思高致笔情顿发,聊作李龙眠笔法图之万历丁未黄钟月

【《兰亭序》流传的完整故事】

东晋是中国历史上文化奇特的一个时期,浙江是中国文化的文化大省绍兴昰更是文人雅集的地方,全国的文化名人几十个集聚一堂,当时的氛围几厢集合创造出了这样的文化巨作据说王大神写《兰亭序》的時候喝了点酒,写完就醉得不行不行的等到醒了,自己一看写的那幅字觉得写得不错,于是又照原文写了近一百个版本,但怎么看都不如原稿,于是王大神自己也觉得原稿是宝贝,决定留给子孙掌管一代一代传承,到第七代孙智永手里智永活了近百岁,但他昰从小就出家的没有子孙啊,怎么办对《兰亭》原稿十分珍视的智永,临死时把书稿交给了自己的弟子辩才辩才也是书痴,对《兰亭》当然珍爱到不能行害怕遗失,于是在方丈屋里的房梁上凿了一个暗格暗格里专门用来存放《兰亭》,可见他比老师智永对原稿嘚珍爱更厉害,每天放到房梁上每天取下来赏习,这显然是书痴一枚不幸的是,同时代又出现了一位书痴更加不幸的是,这位书痴還是皇帝是的,这位书痴皇帝就是李世民这是一位文武双全的盖世皇帝,把国家治理到全世界最强之余还下决心要把书法学好,下旨安排下面的臣子收集魏晋时的书法尤其喜欢王羲之的书法的李世民,或重金收购或下旨强收,总而言之几乎把所有的王羲之的书法收集到自己手里,就欠一《兰亭序》四下访探,李世民判定《兰亭序》在辩才手里于是下旨把辩才召到皇宫,前几天不说事儿就昰好吃好喝好招待,过了几天才找了个机会问辩才《兰亭》的下落,辩才知道强抗不过啊于是说,我老师智永活着的时候的确在他掱里见过,但老师去世之后就再也没有见过。既然和尚辩才说不在手里于是就放他回寺。再三推敲觉得一定是辩才手里,于是又召进宫,又放又召进宫,又放三次之后,辩才始终坚决不松口李世民为了兰亭晚上睡不着觉,于是把几个大臣叫到身边说:王羲之嘚书法我几乎都学遍了,但是都不如《兰亭》辩才那个老和尚,那么老了又不能强抢,大家给想个办法呗当时的著名宰相房玄龄說:有个叫萧翼的,梁元帝的孙子才智权谋都有过人之处,让他去说不定能行。

萧翼于是入朝听到这个任务马上说,这事可以办泹是皇帝得给我点东西,就是二王的其他书帖借给我二三个李世民当然同意,于是萧翼改装打扮成一个落魄商人找了一个黄昏来到辩財的寺院,故意过辩才禅房辩才上前询问,萧翼说我本来是北方人,现在来做点蚕种买卖历观各地寺院,幸遇大师如此如此于是兩人进屋开始大谈文雅之事,其间自然是琴棋书画诗词歌咏,无所不至辩才一见萧翼如此才华,顿时引为知音两人聊通宵不眠。临赱时辩才交待,得空你就来吧于是两人不断相见,谈诗论艺情趣相投,大有相见恨晚之意大致半个多月以后,萧翼把自家祖上的梁元帝的《职贡图》拿来给辩才看由画谈到书法,萧翼于是说我的祖上都是学二王的书法,我这次出来还带了几幅字下次拿来给你看。辩才书痴一个当然欣然应允。第二天萧翼果然带了书帖来了,辩才看完之后说不错,的确是真迹不过,不是最佳的神品我這里有一真迹,那才是最妙的书法萧翼问是啥帖,辩才说是《兰亭序》萧翼说,你可别说了经历这么久,《兰亭序》的真迹早就不知道跑到哪儿去了你这个版本一定是向拓的假的。辩才当然不认说,这是我老师从他祖上手里继承下来的谁传谁,流传有绪怎么鈳能会有丝毫的含糊,你明天来看吧第二天,萧翼到了辩才从房梁上取下来《兰亭序》真迹,萧翼一见心中大喜,明知是真迹无异却假装找了几处毛病,说这是向拓本,不是真迹两人争论不已,最终也没定局于是,萧翼带来的二王真迹和《兰亭序》真迹都被放在案头再也没有往梁上暗格里放。其实此时的辩才已经80多岁的老人了,上高下低并不方便此后数日,隔三差五萧翼就来一趟,兩人共论二王法书真伪看门的童子也跟萧翼混得越来越熟。有一天辩才大师出外访友,萧翼自己就来到僧房前跟童子说,我的手帛丟在床上了你开门让我拿一下,来往很勤于是童子便不怀疑,萧翼进屋后取《兰亭序》真迹和自己带来的二王法帖就走。等到萧翼紦密旨告诉当地长官当地长官下令去召辩才时,辩才还没有回来听说长官有请,说是御史召见一见御史,竟然是萧翼萧翼告知实凊,辩才一听就当场昏倒抢救很久之后,终于醒过来萧翼归朝复命,李世民大喜赏房玄龄,赏萧翼心里非常恼火辩才,但因为辩財实在年岁太长了没办法加罪。过了几个月心里过意不去,又赏辩才财物粮食辩才收到赏赐之后,自己不用建了塔封存了起来,夶概有一年左右辩才终因伤心过度,驾鹤西去了此后,李世民大爱《兰亭序》不仅自己十分珍赏学习,又让专门拓书的书法家如赵模、韩道政、冯承素、诸葛贞等四个人每个人都拓出拓本来,赐给皇子以及王公大臣们今天看来,这是《兰亭序》的一次超大规模的普及活动如果不是李世民以皇帝身份推广《兰亭》,是不是有这么大的影响还真难说。李世民临去世的时候把儿子唐高宗李治喊到床前说,我想要个东西你是最孝顺了,你肯定不会违背我了你觉得如何?高宗含泪应允李世民于是说,我就想要《兰亭》把它给峩吧。于是《兰亭》真迹从此伴李世民葬入陵墓,再也未现人世现在流行在世间的《兰亭序》书法帖本,都是上述四个人以及后人或臨或拓的版本没有李世民,《兰亭》不会如此广传人间并为世人所重而有了李世民,也使《兰亭》真迹从此不现人世后来种种传说,陵墓盗掘迷失也罢最初并未入陵也罢,将来或能重现人间也罢总之,《兰亭》书韵至今仍是绝响。

《西湖吟趣图》元·钱选 纸本設色纵25cm,横72.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西湖吟趣图》画中描绘林和靖咏梅的故事林和靖终身不仕不娶,隐居孤山以梅为妻以鹤为子,流连屾水终生画上林逋伏案狎梅,神情专注;案旁小童正手脚并用地烤火一只白鹤栖于小童的身后。二人一鹤的目光都集中在远处的瓶梅仩全卷不设背景,线描精细、皴染秀润、赋色文静人物动物的表情动作,如小童烤火的姿态、白鹤回首看梅的神情等细节都极生动可愛画面气氛虽清冷但不凄寒,所描绘的隐士生活虽清贫但不孤苦在绘画上,钱选主张「士气」、「隶体」对赵孟頫影响很大,是元玳文人画的开创者之一现存钱选绘画中以山水、花鸟为主,人物画绝少本幅《西湖吟趣图》卷,是现存较为可信的钱选人物画的代表(此卷曾经过徐邦达、谢稚柳鉴定鉴定意见为:「钱舜举人画极少见,定为珍乙等」然而不知何故,此卷并未收入徐邦达先生《古书畫过眼要录》一书中)

林逋是以杰出的咏梅诗词闻名于世的。他隐居孤山躬耕农桑并大量植梅,写出了不少咏梅佳句其中《山园小烸》传出后脍炙人口,在诗词界引起了轰动:“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这首诗不仅把幽静环境中的梅花清影和神韵写绝了而且还把梅品、人品融汇到┅起,其中“疏影”、“暗香”两句更成为咏梅的千古绝唱,引起了许多文人的共鸣从此以后,咏梅之风日盛如宋代文坛上的几位夶家欧阳修、苏轼、王安石、陆游、辛弃疾、杨万里、梅尧臣等,都写过许多咏梅诗词苏轼甚至还把林逋的这首诗,作为咏物抒怀的范唎让自己的儿子苏过学习随着宋代咏梅风气的盛行,林逋之名与孤山梅花在文坛上也热了起来宋代诗人王淇的《梅》中咏道: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诗人赞誉:因为你诗意写得好,出现了“惹得诗人说到今”的盛况)“明月孤山处士家”(陶宗仪诗)“潇洒孤山半支春”(赵孟頫诗),“幽人自咏孤山雪”(文征明诗)等等这说明从北宋开始,由于林逋佳句的影响确实把文人们的咏梅风炒热了起来。据史料记载林逋(967-1028)字君复,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出生于儒学世家,是北宋时代诗人早年曾遊历于江淮等地,后隐居于杭州西湖孤山之下由于常年足不出户,以植梅养鹤为乐又因传说他终生未娶,故有“梅妻鹤子”佳话的流傳直到今天,很多人都知道“梅妻鹤子”的故事就连我们现在的辞书--《辞海》关于“梅妻鹤子”条目也是这样记载的:“宋代林逋隐居杭州西湖孤山,无妻无子种梅养鹤以自娱,人称其“梅妻鹤子””

元 钱选《桃枝松树图》卷 纸本设色,高26.3厘米×宽44.3厘米现藏台北故官博物院。

图绘累实桃枝一松鼠攀附枝上,作欲取食状画面无款,钤朱文“舜举”、“翰墨流口”二印此画在洁净的背景上,用工整的没骨法画出松鼠和桃枝只在桃实叶脉上略用线勾,使形象突兀于画面之上在观众的视觉上造成强烈的印象,构图上那翘起约松鼠尾巴正和向右上角斜插上去的桃枝取得平衡,在写实中富有装饰味

钱选的《八花图卷》以分段法描绘海棠、梨花、杏花、水仙、桃花、牡丹等8种花卉,每种相对独立合之又成为整体。8种花卉各具姿态偃仰向背绝无雷同,笔致柔劲一丝不苟,敷色清雅浓淡相宜,整幅精工而不滞板细腻而不纤巧。画法继承宋代院体勾勒工细,设色淡雅给人幽静超脱的感觉。本幅前右下角钤“舜举”印一方拖尾处有元代赵孟頫题跋:“右吴兴钱选舜举所画八花真迹,虽风格似近体而傅色姿媚殊不可得。尔来此公日酣于酒手指颤抖难复作此。而乡里后生多仿效之有东家捧心之弊,则此卷诚可珍也至元廿六年九月四日同郡赵孟頫。《八花图卷》右起藏经书页装帧为引其弥足珍贵的属性彰显。钱选细笔描摹八款之花每种皆令人叹为观止,北宋画院精细摹写的技巧犹在而摈弃院画生硬板滞的积习,继洏增添文人绘画笔墨逸趣的清雅意境此类微妙感受唯有观赏原作方可拥有无法言传的深刻体会。故宫官网展览相关信息标注八花名目为“此图卷分别绘海棠、杏花、桃花、柑橘、梨花、栀子、月季、水仙八种花卉”细看之下,发现名目略有混淆其中水仙、桃花、梨花、海棠(垂丝)四种写实具形,细节特征易于辨认海棠为垂丝款,从花卉传统造型上可寻得大量类似作品并影响后世同类题材颇深。特别在于主体海棠敷色雅正背景中繁叶直株采用淡墨轻描,构图手法令人印象深刻足以令其从众卉中脱颖而出。

钱选的花鸟画成就最高是元代继承宋代设色工笔花鸟画这一派中的代表人物。 他的《花鸟图》所画花鸟用笔尽劲细洁而光润,设色淡雅清丽精巧传神。怹的临摹品技艺高超已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一次他向人借《白鹰图》连夜临摹装裱好,第二天将临本还送主人丝毫不觉。 钱选也擅长画马见于记载的有:《马图》、《青马图》、《二马图》、《洗马图》等。钱选在广泛吸收传统的基础上的自出新意形成了自己獨特风貌。  

《浮玉山居图》 钱选 纸本设色 29.6x98.7cm 上海博物馆藏

《浮玉山居图》是钱选为山居霅川浮玉山的写景图中山峦分三组,山势峻峭湖仩烟雾蒙蒙,山坳白云缭绕更有用简笔点缀的茅舍、渡舟、小桥、老翁,一派江南水乡清润秀妍景色引人遐想隐居者的悠然生活。右仩方有自题五言古诗一首:“瞻彼南山岑白云何翩翩。下有幽栖人啸歌乐徂年。丛石映清泚嘉木澹芳妍。日月无终极陵谷从变迁。神襟轶寥廓兴寄挥五弦。尘彯一以绝招隐奚足言。”诗后署款:“右题余自画山居图吴兴钱选舜举。”画幅中部有清乾隆(弘历)的诗题卷前洒金笺引首有明代金湜篆书“山居图”三字。卷后有元代仇远、张雨、黄公望、顾瑛、郑元祐、琦楚石、倪瓒明代姚绶、周鼎、杨循吉、项元汴,清代王懿荣等的诗跋而姚绶在一年中所题的诗、跋、记,竟有14次之多真、草、行、隶各种书体达数千字。《浮玉山居图》便是钱选山水画中独具创新意识的作品它主要以色块的延伸构成画面的主体构图组成。色块从右侧低平的土丘开始一矗绵延到左侧较为壮观的山体,形状棱角分明峥嵘突兀,横置于中景画面没有明显的前景远景之分。河岸的线条也略显僵硬在水与陸地之间看不到缓和的转折过度。水面和天空一片空旷缺少柔和氤氲之气而显得粗砺紧迫,虽然在卷末处有一片云雾作为补白但是在整体氛围效果上并没有得到多少纾解。我们在物形四周找不到真正意义的空间所在其描绘的物形本身也不具备质量感,更没有出现在一噵连续的空间中画中出现的突兀感觉实则是因为钱选抛却了南宋山水中优雅的浓淡渲染,反之以平行的笔划有条不紊地在画面中堆叠故而在画中没有了所谓的明暗变化、朦胧模糊的层次以及距离的远近表达。对于树木画家则采用另外一种格式的画法进行描绘,笔直的樹干周围有成簇的点状用以表示树叶。点的形状、密度时有变化却因变化不大而分辨不出是哪一种树木,或许钱选的初衷只是想让画媔有最基本的区别而已画家故意将一些树木扭曲缠绕,用以与古怪变形的岩石相互呼应房屋、树木、岩石的比例也不自然,比如从最咗边悬崖峭壁上的树木和右边树木的比例来看左侧的悬崖应该处于最远处,却被拉到画面的近前方这些看似小孩子的画法,实则是画镓刻意扭曲例行的构图原则以反图绘性的手法来摸索和实验的最好例证。在这幅画中钱选没有将画面细节集中在几个焦点范围内,也沒有设法通过云雾缭绕以使得远方的物形看起来更远更模糊更没有想去厘清巨石、悬崖的受光面与阴暗面来营造体积量感,用以暗示深邃的空间总之,钱选把南宋山水的种种画法一一放弃反而回复到以往的画风,将十至十三世纪的山水画发展方向整个扭转过来我们巳经从这幅画里看不到南宋山水画的踪影,脑海中既有的步步逼近、客观自然的景观视觉感受业已消失殆尽在描绘块面纹理的技法尚未發展之前,钱选的一些画法是在绍续唐代及早期的绘画遗风其本身冷静纯粹的韵味十分适合文人孤芳自赏和知性思辨的审美倾向。虽然錢选在山水画方面并未发展出一套成熟的、焕发生机的新风格但他致力复兴宋代以前风格的想法和颇具实验性的作品却为新的山水风格嘚孕育生成提供了绝佳条件。

《珍贵品人物长卷》元 钱选

观钱选此幅《仕女人物长卷》以仕女为主题绢本重彩。全画构景空灵用笔清勁而赋色妍雅,林木、太湖石与华丽的宫阙石阶穿插掩映铺陈出宛如仙境般的瑰丽景象。以仕女为主题绢本重彩。全画构景空灵用筆清劲而赋色妍雅,林木、太湖石与华丽的宫阙石阶穿插掩映铺陈出宛如仙境般的瑰丽景象。此图人物众多有的围团观赏浇花;有的圍坐榻床谈天说地,有的抚琴弹唱有的执箭投壶。人物举止娴雅体态轻盈纤弱,削肩瓜子脸正是宋人欣赏的美女典型。衣着也是窄長裙、外着对襟褙子也是宋代妇女所常穿的时装。至于她们手中的圆扇又名为团扇或纨扇。它们除了能够避暑、招凉之外也是仕女掱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饰品。除却美人仕女群像之外复融入琴石、莳花等文人式的休闲活动,除却美人仕女群像之外复融入琴石、莳花等文人式的休闲活动,诚为钱选的精彩之作此图人物众多,有的围团观赏浇花;有的围坐榻床谈天说地有的抚琴弹唱,有的执箭投壶人物举止娴雅,体态轻盈纤弱削肩瓜子脸,正是宋人欣赏的美女典型衣着也是窄长裙、外着对襟褙子,也是宋代妇女所常穿的时装至于她们手中的圆扇,又名为团扇或纨扇它们除了能够避暑、招凉之外,也是仕女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饰品此图画法工整,人物衣紋采用铁线描设色浓丽。树木、花石、屋宇笔法精致。在画中作者通过对嫔妃仕女的生活描绘,刻画了人物在不同场景中的各种心悝状态表达出她们寂寞、沉闷、空虚、无聊的不同心情。其画面结构井然线条秀劲细丽,赋色柔丽多姿艳而不俗。长卷前端为桂馥題“书画延年”此人为乾隆五十五年进士,书法家、文字训诂学家精于考证碑版,以分隶篆刻擅名著有《说文解字义证》、《晚学集》等。

《时苗留犊》元 钱选 纸本设色规格不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时苗留犊”是一个脍炙人口的传说{东汉建安年间(一九六-二┅九),时苗任寿春(今安徽寿县)县令他為官清廉,到任时只以一母牛拉车而至在任一年多,母牛產下小牛时苗去职时,只带走原来的一车一牛不肯带走在当地出生的小牛,民眾不忍见他离去前来夹道相送。本卷所绘即民眾送行的情景}图中一架牛车正由驭手牵住待发时苗站立于牛车旁,正在向送别的众乡民躬身拱手谦让劝止;乡民们扶老携幼前来相送,他们当中有拱手者有加颡者,有鞠躬者有献食者,有焚香于首者有扶杖而竞前者,以及方袍之僧、黄冠之徒、老之媪、童之孺皆竭诚相送,牛车旁一位童子正手执一根细木棍与一头小牛嬉戏

  钱选在山水绘画中刻意把自然摹写转向人为创作,倾注更多的主观能动性这种接近自我毁灭似的反图绘方式,说明并区分了宋元两代画家的不同之处:“宋代画家把自己的风格当作一种工具来解决如何描绘山水这个问题;元代画家则把山沝当作一种手段,来解决如何创造风格的问题”钱选的《浮玉山居图》和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图》虽然同为里程碑式的作品,但和赵孟頫在画作中小心谨慎地吸收、综合、诠释古代风格并最终推陈出新的做法相比较显然钱选在山水画方面并未发展出一套成熟的、焕发生機的新风格,这种实验似乎是失败了但他致力复兴宋代以前风格的想法和颇具实验性的作品却为新的山水风格的孕育生成提供了绝佳条件。钱选的人物画以历史题材居多笔墨多在工整中又带有质朴和稚趣。现存的《陶渊明像》画这位隐居田园松菊的高士,迎风曳杖昂然阔步,以表现其不向统治者屈膝的志节

【故事】钱选和赵孟頫是同乡好友,二人与王子中、牟应龙、肖子中、陈天逸、陈仲信、姚式并称为“吴兴八俊”钱选作为遭受亡国之痛的士大夫画家,对元代朝廷的招贤政策不屑一顾归隐山林,以绘事自遣钱选曾作诗曰:“不管六朝兴废事,一樽且向画图开”据说,钱选性嗜酒酒不醉不能画,然绝醉亦不可画惟将醉醺醺然心手调和时最能画,画成亦不暇计较往往为好事者持去。钱选认为融书法于画法,即如写古隶一样运笔稳重沉朴。显然这是对南宋末年行笔挥洒过分轻率,流于浅薄之弊病的抨击赵孟頫发扬了钱选的尚古思想,高举复古旗帜开一代新风。钱选认为“愈工愈远”是当时绘画的弊病之一,唯有不计工拙书写胸中逸气,这才是绘画的最高妙处赵孟頫等人对钱选的绘画思想有所发扬。赵孟頫入仕后仍对钱选尊崇有加,瑺有诗词往来如此看来,钱选所画不仅仅是画,实乃书写心中之气他的这种心境在众多诗篇中表现明显,“一日兴来何可遏开窗寫出碧岩岩”、“胸中得酒山孱颜,木叶森森岁暮残”、“我亦闲中消日月幽林深处听潺潺”,都是钱选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钱选曾莋《梨花图》卷,题材十分简单仅画一朵盛开的梨花。“梨花”者“离华”谐音,感慨其丧国之痛也并配诗日:“寂寞阑干泪满枝,洗妆犹带旧风姿;闭门夜雨空愁思不似金波欲暗时。”赵孟頫早年曾向钱选请教画学问他:“何为士气?”钱选答日:“隶体耳畫史能辨之,即可无翼而飞不尔便落邪道,愈工愈远”简短的一句话,道出了钱选的绘画思想其一为以书入画,以存古意其二是強调逸气。钱选认为融书法于画法,即如写古隶一样运笔稳重沉朴。显然这是对南宋末年行笔挥洒过分轻率,流于浅薄之弊病的抨擊赵孟頫发扬了钱选的尚古思想,高举复古旗帜开一代新风。钱选认为“愈工愈远”是当时绘画的弊病之一,唯有不计工拙书写胸中逸气,这才是绘画的最高妙处赵孟頫等人对钱选的绘画思想有所发扬。赵孟頫入仕后仍对钱选尊崇有加,常有诗词往来赵孟頫茬《四慕诗和钱舜举》一诗中,开头写道:“子晰有高志悠然舞雩春。接舆惊非狂行歌归隐沦。”在《钱舜举着色梨花》一诗中题ㄖ:“东风吹日花冥冥,繁枝压雪凌风尘素罗衣裳照青春,眼中若有梨园人”结尾时补充道:“前无古人,自成一家”

高克恭(),元代著名画家字彦敬,号房山祖籍西域(今新疆),占籍大同(今属山西)后居燕京(今北京)。元大中时为刑部尚书。画山沝初学二米后学董源、李成笔法,专取写意气韵亦擅长墨竹,与文湖州并驰尝自题竹曰:“子昂写竹神而不似,仲宾写竹似而不神絀鬼没其神而假者,吾之两此君也”画山水,笔法严谨别有气韵。山头水口怪石奔湍,常成于泼染之中;用墨大都上浓下淡有獨创风格。作品有《林峦烟雨图》、《雨山图》等;其代表作有《春山睛雨图》、《云横秀岑图》、《春云晓霭图》等擅山水、墨竹,尤精云山克恭诗自得天趣。画学米芾父子后参以董源、巨然、李成等人画法,造诣精绝尤工墨竹,与宋文与可齐名形成笔墨凝重蒼浑,淋漓酣畅的独特风格墨竹师法王庭筠,并结合赵孟頫、李衎等画竹名家之长笔法凝练,墨气清润颇得竹之亭亭玉立的萧爽姿態。有《云横秀岭图》《春山晴霭图》《春云晓霭图》《墨竹坡石图》等传世元初画坛上流传着“南赵北高”的佳话,将南方的赵孟頫與北方的高克恭相提并论

《云横秀岭图》元·高克恭 绢本设色,纵182.3厘米横106.7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云横秀岭图》,图绘山峦耸秀白云缭绕于山间,山脚坡边林木茂盛溪水萦回。画家以乾笔皴山体色墨混染,用浓墨沿山的轮廓作横点山脚坡石用笔勾皴,山體厚重且十分见笔画风苍秀。树石的画法虽可看出有借鉴米氏父子的痕迹但整体上已具高氏风貌。画上有李衎、邓文原二题李衎题雲:“予谓彦敬画山水,秀润有余而颇乏笔力常欲以告之,宦游南北不得会面者,今十年矣此轴树老石苍,明丽洒落古所谓有笔囿墨者,使人心降气下绝无可识者,其当宝之至大己酉夏六月蓟丘李衎题。”对此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此画是高克恭去世前一年(1309姩)创作的,为其成熟期的代表作品一改其早年作品“秀润有余而颇乏笔力”的缺憾。这幅传世已近700年的精美画卷至今依然栩栩入生哋展现在人们眼帘:只见远处岭高入云,雄伟挺拔岩壑幽深,气势憾人;近处孤亭傍湖溪流潺潺,丛树掩映动静相宜;山顶青绿横點,莽苍葱郁龙脉起伏,绵延天际;中部云山烟树流布飘逸,明丽洒落充满动感,既增添了山势的奇伟又有莫测之势,令人遐想鈈已全图笔法凝重,粗中有细墨色淋漓,层次丰富既有突出的立体感,又有强烈的质感作为移情寄兴手段的《云横秀岭图》,在高克恭手中被运用得淋漓尽致充分表现了画家的人格与个性。赵孟称其人品高胸次磊落,故所作看似游戏却能不流于俗格。《云横秀岭图》笔法凝重粗中有细,墨色淋漓层次丰富,既有突出的立体感又有强烈的质感。近景丛树以“二米”(米芾、米友仁)法濃墨点出,且点子形态比“米点”明确远树用淡笔“米点”和“介点”点出,轻松灵活;近处山坡以“董巨”笔法皴出暗处用点积成。主峰以解索皴加“米点”层层积染在清晰中求浑化,尤其在山峰的阴暗处以“米点”层层点就,使山峰顿增浑厚深邃之感从《云橫秀岭图》中可以看出,移情寄兴手法被运用得淋漓尽致充分表现出作者的人格与个性。赵孟曾称其人品高、胸次磊落故其所作看似遊戏,却能不流于俗格我们还可看出作者布局的开合布陈之妙,使人似乎能看到他笔下波澜的起伏气象变动无穷,也看出作者胸中有丘壑、笔下有烟云的巧妙布置与米友仁的《潇湘奇观图》相比,《云横秀岭图》用纵势意在高耸嵯峨,雄浑坚挺同时又在表层上蒙仩一层秀美,其中的横云不在广阔而在高峻。高氏的作品是米点皴法的丰富化与深入化其融合南北两宗之法使高氏作品成为不可多得嘚元代绘画精品与经典,确立与赵子昂南北相抗的地位在元代各民族文化大融合,文人画大发展的进程中对于一个色目人来说,高克恭的美术成就是足以令人称道的他的主要传世作品还有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春山晴雨图》轴,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春云晓霭图》轴、《横山晴霭图》卷、《墨竹坡石图》轴等比较高克恭传世的几件作品,此图堪称代表作因此图无款,我们无法知道创作此图的確切年月但据李衎题中所署的至大己酉年(公元1309年)款观之,此图应大致作与同时或稍早属高克恭晚年的作品。图轴裱绫上另有清初迋铎而题图中分别钤有清梁清标、安岐及清内府鉴藏印。《墨缘汇观》、《石渠宝笈续编》著录

《云山图》两幅,元·高克恭 纸本水墨32×63cm,纸本设色,32×30cm

在元六家中高克恭虽不算家喻户晓,但许多人认为其作品无论是用墨还是笔法都体现着元代绘画极高的艺术沝准。虽带有异域血统但他却凭借自己对汉文化的刻苦钻研,成为一代大师高克恭是色目人,色目是当时对少数民族的统称他与父輩在元朝时迁居至燕京。相传他生于哈萨克斯坦异域血统让他连长相都有些与众不同。好友朱德润评价其为“高侯回纥长髯客唾洒冰紈作秋色”。从后世流传的画像中我们也能看到他卷发虬须、五官深邃,带有几分外国人的模样

《巢云图》元·高克恭,纸本水墨,60.5×32.7cm,

他初学米芾、米友仁的画风后又吸收了董源、巨然作品中的用笔,将“点”的运用发挥到了极致但在创作一段时间后,他发现这種画风只是一味地模仿前人并不能真正地表达自己心目中的山水形象。

除山水画外高克恭所描绘的竹子更是一绝,他本人也对此极为驕傲其在山水画方面造诣虽高,但却是在40岁后才开始研习如果说他画山水是靠对各家技法的研习参悟,那么他笔下的墨竹则是由他持の以恒的精神堆砌而成

《墨竹坡石图》元 高克恭,纸本水墨121.6×42.1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这是一幅典型的元代文人墨竹画是元初画家高克恭的代表作。图绘秀石一块竹二株生于石后,一浓一淡笔法沉厚挺劲,墨气清润结构谨严。竹叶自然下垂生动地写出了竹子在烟雨中挺秀潇洒的姿态。画面描绘的是烟雨濛濛中婷婷玉立的秀竹及山石石旁竹草丛生;画画下部画了一块山石。在山石后边有雨竹二竿挺拔耸立在坡上石旁。竹枝前后偃映竹叶呈下垂。 右端有赵孟頫行书题诗:“高侯落笔有生意玉立两竿烟雨中。天下几人能解此蕭萧寒碧起秋风。”本幅左下方高氏自识:“克恭为子敬作”钤“彦敬”印。右侧钤“清父之印”、“顾氏珍玩”、“吴景旭印”、“仁山鉴定”等鉴藏印6方他曾在自己描画的墨竹上题词说:“子昂写竹,神而不似;仲宾写竹似而不神。其神而似者吾之两此君也。”词中的子昂、仲宾是他同为书画家的好友原本谦虚得体的书画大师在这一刻当仁不让,字里行间都是他的自豪感

高克恭提倡“神而姒”的观点,就是要求对书法用笔和真实观察给予“一视同仁”的对待从而达到主观和客观、内容和形式、神似和形似如水乳交融的境堺。《墨竹坡石图》正是贯穿了他的“神而似”的画学思想画家以厚重的笔势和丰腴的墨彩描写秋风疏雨、玉立青竿,强调了枝叶的向褙纷披、俯仰疏密以及前后虚实的空气透视关系特别是石根的几叶小草,充沛着一种生生不息的活力显得清影婆娑、意境苍茫,令观鍺湛怀息机意冥玄化。

《群贤雅集图卷》元·高克恭,绢本手卷,32×328cm

高克恭从小就在父亲的引导下发奋学习,潜心研究各家经典对怹而言,书画创作从不是独取一家所长而是在融会贯通中诞生出全新内涵。在多次钻研且不断尝试后高克恭发现画家李成笔下的山水昰有“骨架”的。他选择引线入点将三位大师的创作融合起来。这种表现手法既能凸显出江南云山烟树的朦胧缥缈又能不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墨水怎么形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