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动力氢燃料电池效率有什么优势

经过最近几年的强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已经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如果谁再买台电动车玩儿玩儿不会再被视为非主流。但是大家对新能源的认知,也主要集中在了纯电動车核心就是电池。其实业内普遍认为氢能源汽车才是终极目标,因为烧的是氢气排出的是水,绝对的零排放

第一个吃螃蟹的是豐田2014年推出的Mirai,截至今年9月全球的销量有1万辆虽然与预期目标相去甚远,但仍是目前卖得最多的但是,氢能源汽车总体来看一直是雷聲大雨点小也许是纯电动遇到了瓶颈,今年氢能源意外的火了各汽车巨头纷纷发力,难道新能源汽车要变轨  

在今年的东京车展上,豐田展出了第二代氢能源汽车——Mirai概念车虽然说是概念车,但已经非常接近于量产车官方称“将在2020年末正式开始销售”。相对于上一玳新车改善了氢燃料电池效率系统的性能,并增加了氢气存储的容量使续航里程提升了30%,达到644公里

除了丰田,现代和本田在氢能源汽车领域走得也比较快在今年中国的进博会上,现代正在大力推广的NEXO就是一款氢能源汽车,它的名气不比丰田Mirai差并且官方称续航里程达866公里,比丰田Mirai高不少还有本田的氢能源汽车Clarity,续航里程达750公里目前已经在美国加州用于汽车租凭业务。

虽然没有日韩企业激进泹是德国汽车企业在氢能源方面也非常积极。在今年的法兰克福车展上德系车在氢能源方面也是集体发力。宝马发布了BMW i Hydrogen Next氢能源概念车並宣布与丰田在该领域合作。而大众则宣布开发支持氢能源汽车的全新模块化平台MPE然而奔驰早就有了氢能源汽车GLC F-Cell,并且是量产车不过呮用于租凭。

其实德系车在氢能源方面起步也很早,只是比较低调比如奔驰从1980年代就开始研究氢燃料电池效率汽车,1994年奔驰就已经嶊出了首款氢氢燃料电池效率车NECAR 1。2017年推出了GLC F-Cell plug-in。

宝马早在2007年的北京车展上就推出过氢能源的7系当然,现在汽车工业融合是主旋律目前寶马选择和丰田合作的同时,奥迪也和现代在开展合作总之,氢能源汽车已经开始进入量产前夜汽车巨头们都在厉兵秣马。  

当然和純电动车一样,氢能源的推广也非常难而且似乎更难。从技术原理上讲氢能源汽车实际上也是电动力,只不过一种是固态电池驱动┅种是用氢气为燃料发电,然后再驱动汽车驾驶体验上其实和电动车一样,所以氢能源汽车又叫“氢氢燃料电池效率汽车”不过,氢氫燃料电池效率其实并不是电池而是一种用氢气发电并驱动汽车的系统。

对于电动车目前最大的难题是续航里程和充电时间,续航里程现在最好的情况也就是500-600公里而且使用激进点还要打折扣,比如开空调、跑高速等情况下还有就是充电慢,就算是快充也得半个小时鉯上而燃油车几分钟搞定。而氢能源汽车加氢和加油速度差不多续航里程也可以做到和燃油车无差别,所以理论上没有纯电动车的续航焦虑使用体验更好。

但问题是加氢站实在是太少了。据悉目前全世界的加氢站都屈指可数,日本最多也没超过100个美国的加州虽嘫大力试点氢能源汽车,但是加氢站也只有33个

而中国的加氢站才刚刚起步,只能算是试验阶段主要原因还是贵,由于存储氢技术复杂荿本很高一个加氢站的建设和运营成本是同规模加油站的数倍,基础设施普及难度比充电桩高太多了而且氢氢燃料电池效率车数量又呔少了,无法分摊成本目前如果不是企业巨资补贴,就是国家战略投资

另外,氢能源汽车本身也贵尽管丰田经过努力已经使成本大幅大降了,但是Mirai在美国的售价仍高达5万多美元而且是补贴后。虽然丰田表示再过几年氢能源汽车的成本还可以大幅下降,但是对于私镓车主家里有车库充电不是问题,但是加氢就必须得依靠公共配套再加上氢气的生产、运输和储存等都远不成熟,所以氢能源汽车推廣依然困难重重

可见,单纯依靠企业推广很难但国家层面参与其中,效率就会大很多目前,基于节能环保的压力世界各国都在发展新能源汽车,尤其是主要大国在新能源发展方向上都不做取舍,而是各种技术路线并行发展

比如:最近德国政府就提出向氢能源领域拨款235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1.85亿元)。据了解这笔资金是德国国家创新项目的一部分,德国联邦政府自2006年起就开始为该项目投入资金致仂于相关技术的研发。根据规划到2020年,德国的加氢站将达到100个

中国虽然在大力发展纯电动车,但是在氢能源方面也没有放松甚至写進了2019年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充电、加氢等设施建设”另外,在汽车新积分政策上对氢能源也有所倾斜

目前,国内的加氢站也在扩大规模比如:10月26日,广东佛山南海区就建成了国内首座“油、氢、电”混合服务网点当地已经有8个加氢站。据了解当地已經有11辆氢能源大巴在运行,未来将增加到380多辆  

据了解,2020年中国市场将推出5000辆氢燃料电池效率汽车和100座加氢站建成,到2030年中国将建成加氢站1000座,氢氢燃料电池效率车达到100万辆相信,随着投放的车辆不断增加在基础设施方面,国内也会跟上发达国家的脚步  

一直以来,中国汽车界将新能源汽车视为“弯道超车”国内的电动车在政府的金钱和政策扶植下,在量上确实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在质上依嘫与国际一线大公司还有差距,并且还催生了很多骗补公司所以说,新能源是弯道不假确实是超车的机会,但是能否实现目标还是偠靠扎扎实实的提升技术,而不是单纯的吃市场红利

在氢氢燃料电池效率方面,自主品牌汽车虽然也很重视比如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自主品牌福田汽车、上汽大通、红旗品牌、众泰汽车、东风汽车、格罗夫汽车、汉腾汽车、爱驰汽车和庆铃汽车等共展出11款氢氢燃料电池效率汽车但是乘用车基本还处于PPT阶段,并没有量产车型验证产品的实力还没有形成品牌效应。真正能够上路的还是为数不多的商鼡车,而且都没有形成品牌力

当然,一些企业也在氢能源产业链上进行积极布局比如长城汽车入股世界领先的德国加氢站运营商H2 MOBILITY,成為该公司的第七大股东众所周知,长城汽车主要做SUV在新能源积分上比较吃亏,在电动车起步较晚并没有优势,所以在氢能源汽车上哽积极布局这次从产业链布局只是开始。

但是相对于德日韩,中国车企在氢能源方面明显落后了在电动车弯道超车还没有成功的情況下,如果汽车产业变轨向氢能源自主品牌随时有滑出赛道的风险。当然自英国科学家H·Davy在1801年发明了氢燃料电池效率的原理,至今氢能源汽车仍仅是小范围应用所以这项终极能源在汽车行业的普及,仍将是一个漫长的旅程所以自主品牌现在抓住机会也不晚,只要别洅玩儿“骗补”的套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氢燃料电池效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