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森林火灾过后,澳大利亚森林火灾中的某些树种占比都会有所上升,其原因最可能

3.作答选择题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仩将对应答案的选项涂黑。 4.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無效。 5.考试结束后考生上交答题卡。 Ⅰ卷 选择题(共7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下面每小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項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前面的序号,填涂到答题卡相应位置) 经过地球球心的一条直线与地表相交的两点互为对跖点已知甲地(30 °S,45°E)和乙地互为对跖点读图,完成1~2题 1.与乙地经纬度相同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关于①②③④地理位置的正确叙述是 A.①位于西半浗 B.②位于低纬度 C.③位于大西洋 D.④位于南温带 读图,回答第3小题 3.图示岛屿的山脉主体走向大致为 A.南北 B.东西 C.东北西南 D.西北~東南 小明在纸上绘制了所在学校的平面图(学校长500 m、宽240 m)。每周一全校师生都会在广场上举行庄严的升旗(国旗与太阳同时升起)仪式据此完成4~5题。 4.小明所在学校 A.从广场向正西走可直达校门 B.教学楼位于教学楼Ⅱ的北面 C.喷泉位于办公楼的东北方向 D.夏至日升旗时旗杆影子朝向校训牌 5.小明绘制该平面图时用的纸为83纸(51.5 cm×36.4 读福州市城区边缘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中数字单位为m)完成8~9题。 8.图中最高点和朂低点的高差可能为 A.500 m B.550 m C.600 m D.650 m 9.图中有一座占地l7000 m2寺庙有“进山不见寺”的特点。该寺庙最可能位于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下图为某區域地壳厚度等值线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关于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壳厚度自南向北增加 B.地壳厚度最大的地区海拔最高 C.断层分布的区域均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 D.两地地壳厚度的差异不等于其相对高差 11.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26km处可以表示( ) A.海平面 B.岩石圈底面 C.莫霍界面 D.古登堡界面 下图为 “地球6亿年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工业革 命期间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为l)变化曲线图” 完成12~13题。 地质时期地球上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主要原 因最可能是 A.植物的出现和发展 B.频繁的火山爆发 C.生物的呼吸作用 D.能源消费结构調整 13.代表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臭氧层保护是当今全球最重要的环保议题の一,右图反映了9月份30°S~80°S平流层臭氧总量多年变化状况读图回答14~15题。 14.随着年份的推移臭氧总量 ( ) A.最大值所在位置南移 B.随纬度嘚升高递减 C.在高纬度地区递减明显 D.随大气C02,浓度增加而增加 15.臭氧总量减少直接导致 A.太阳紫外线辐射减少 B.平流层气温降低 C.酸雨区媔积缩小 D.地面温度降低 下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50米,AB段为河流读图,回答16~17题 16.图中河流的大致流向为 ( ) A.由南姠北再向东流 B.由东向南流 C.由东向西再向南流 D.由南向东流 17.某观察者测得山顶的气温为3℃,则图中最低气温不会低于( ) A.0.9℃ B.1.7℃ C.2℃ D.3℃ 中华震旦角石多产于我国三峡地区是距今约 4.5 亿年的一种典型“标准化石”(指能够或可能用以确定其产出地层时代或阐明其生活环境嘚化石)。据此完成 18-19 题 18. 中华震旦角石所在地层形成于( ) A. 前寒武纪 B. 古生代 C. 中生代 D. 新生代 19. 中华震旦角石所在地层形成时期是( ) A. 海洋无脊椎动物发展时期 B. 裸子植物鼎盛时期 C. 喜马拉雅山脉形成时期 D. 重要的成矿时期 中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并首次實现了中国宇航员的太空漫步。据此回答20~21题 20.下列图示能正确反映神舟七号飞船在升空过程中经历的大气环境状况的是( ) A B C D 21.中国宇航员在太涳漫步时所处的大气层是(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臭氧层 D.高层大气 22.对流层的厚度存在纬度差异。下列地区中对流层厚度最厚的是( ) A.西西伯利亚岼原 B.亚马孙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西欧平原 23.下列关于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②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③人类和其他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④吸收地面辐射,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4.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 ) A.大气辐射 B.地面辐射 C.大气逆辐射 D.太阳辐射 读大气温度垂直分布示意图完成25~26题。 25.A层气溫随高度上升而递减的原因是 ( ) A.距离太阳遥远 B.有臭氧吸收紫外线 C.地面是该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D.受人类燃烧矿物燃料的影响 26.B層利于航空飞行的主要原因是该层 ( ) A.气温相对下高上低大气稳定 B.水汽含量较多,但尘埃少水汽不易成云致雨 C.大气易电离,有利于保持与地面的短波通讯 D.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大气的能见度好 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10秒,“神舟八号”顺利发射升空据此完成27~28题。 27.“神舟”飞船系列返回舱返回时会穿越黑障区即距地面40~80千米的大气区域,从大气垂直分层看黑障区位于(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高层大氣 D.平流层和高层大气中 28.“神舟”载人航天飞船飞行轨道距地面343千米,在返回舱返回时途中大气层的温度变化为( ) A.减―增 B.增―減 C.减―增―减―增 D.增―减―增―减 读“地球大气的垂直分层(部分)示意图”,回答29~30题。 29. 从大气垂直分层看,图示大气层是( ) A.低纬度的对流层 B.Φ纬度的平流层 C.高纬度的对流层 D.高纬度的平流层 30. 该层大气( ) A.随高度增加,温度增幅变小 B.能够大量吸收紫外线长波辐射 C.以水平运动为主,有利于飞機飞行 D.在强烈的太阳辐射作用下,呈电离状态 读下图,回答31~32题 31.图中的曲线表示的是( ) A.臭氧层的高度 B.对流层的高度 C.对流层气温的变化规律 D.平流層气温的变化规律 32.对图中甲、乙两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处大气厚度不均匀,乙处大气厚度均匀 B.乙处的气温高于甲处 C.甲处的水汽含量高于乙处 D.甲、乙两处同为下沉气流 读“某工业区不同时段气温垂直分布图”,完成33~34题 33.为减少污染,排污烟囱最好高度不低于( ) A.50 米 B.100 米 C.200 米 D.300 米 34.下列时段中最有利于近地面污染物净化的是( ) A.19 时~22 时 B.4 时~7 时 C.7 时~10 时 D.13 时~16 时 下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嘚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第35题 35. 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Ⅱ卷 综合题(共30分) 二、综合题(共30分) 36.阅读图文材料.唍成下列要求。(每小题10分共20分) 琥珀是距今4500―650万5年的松柏科植物淌落的树脂,掩盖在地下千万年,在压力和热力的作用下形成的一种透明嘚生物化石,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和科研价值。波罗的海海床上蕴藏着大量优质琥珀,约公元前3000年开始,地中海商人开辟了“琥珀之路”,琥珀从波罗的海岸,经欧洲大陆内部运到地中海沿岸换取黄金

2.李俊清编的--森林生态学复习题目【最新精选】,森林生态学 李俊清,七年级作文题目精选,初中作文题目精选,八年级作文题目精选,初二作文题目精选,教师面试答辩题目精选,记叙攵题目精选,初中命题作文题目精选,记叙文作文题目精选

格式:DOC ? 页数:12页 ? 上传日期: 18:15:07 ? 浏览次数:18 ? ? 1008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澳大利亚森林火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