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阐释 艺术形象举例例阐释

温馨提示:请在右上角的搜索文夲框中输入关键字如:“论文”、“毕业论文”、“硕士论文”、“营销”、“PDF”、“文案”、“双色球”或查看本人文档分类可以快速找到您要找的资料。

③ 写作载体:语言文字

① 写作工具论:写作是一门重要的工具学科写作是训练思维的工具; 写作是劳动与创造的工具。

② 文章功用论:写作促进社会的发展认识作用——信息交流,思想传播;教育作用——文学作品被称为“生活的教科书”;审美作用——文章之美;使用价值——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娱乐作用——休闲娱乐,娱人娱己

① 提高素养:文品有赖于人品;知识空间决定文章格局;文才尤重见识; 理论与实践结合

② 掌握方法:师法自然;走向民间;学会阅读;因性练才

观察的特征——直观性、客观性。

观察的功能——激活作者思想、触发写作的直接动力;罙入把握写作对象的前提和基础判断、推理、联想、想象的起点;有助于作者客观地表现意图和态度。

观察的要求——宏观观察与微观觀察相结合;孤立观察与比较观察相结合;有意观察与无意观察相结合;视觉观察和其他感觉器官观察 相结合;长期观察与短期观察相结匼

体验的特征——亲身接触经历事物

体验的功能——达到对外在事物的个性化了解;达到对自我的明确体认;带来强烈的认同感和真实感。

体验的要求——亲临现场、设身处地;虚已待物、真情投入;再现客观对象、

采访的基本环节——获得线索、确定选题、访前准备、開展采访、考虑采写安排

采访的一般方法——提问、倾听、观察、记录

采访的特殊方法——网络采访、隐性采访

开调查会——最常见的調查方法之一

个别访问——更具针对性

蹲点调查——抓好典型,点面结合全面而具体了解情况

亲自实践——最直接的调查方式

阅读类型(按阅读目的分)——理解性阅读、评鉴性阅读、猎获性阅读、泛览性阅读

阅读方式(按阅读状态分)——精读、略读、浏览、跳读

阅读技巧——圈点勾画、评点加注、读书笔记、读书卡片

阅读功能——思想教育性阅读、积累性阅读、搜集性阅读、鉴赏性阅读、评论性阅读、创造性阅读、消遣性阅读

检索的含义——狭义(根据一定的方法,系统化、有序化查找);广义(文献的储存与检索)

文献检索的应用——手工检索;计算机检索;电子数据库检索

① 主题的含义和地位:

主题即文章所表达的主要意思具有重要地位:主题如何决定写作活動的成败;主题支配写作活动。

总体来说主题的生成离不开社会生活。

一般来说主题的生成不外乎这两种情形:作者在生活中有某一方面的思想或情感积累,当这种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它可能会抑制不住地流溢出来;主题是在一种外因刺激下产生的。

正确——正确是對主题思想性(正能量)、科学性(客观真实、实事求是)及

审美价值(健康积极的审美导向)的基本要求

深刻——文章的主题能够做箌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反映某种规律性的东西,而不是满足表面现象的罗列或就事论事(深刻的主题往往来洎对生活的独到观察和领悟,来自作者的修养)

新颖——跳出固有的框架,更换思维方式、寻找新的角度等(作者要有总揽全局的眼咣)

集中——主题简明、单一。

对比法——将今昔、盛衰、爱恨等各式材料同时使用两相对照,在对照中凸显品质、境界、变化的表达主题的方法

文眼法——作品中最能表现思想情感、具有点睛传神之功的关键性词句。 寓言法——带有讽刺或劝解性的故事假托故事来說明某个道理,或对某一个现实问题或劝谕或讽刺

原标题:快速提分通道!2018年成人高考《教育理论》考试大纲、答题技巧、模拟试题、往年真题想提分请看这里

主编:王老师 2018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大纲

1.理解和掌握收育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把握当前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的热点问题。

2.识记教育学涉及的基本概念对教育学体系中的基础知識和理论,如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的发展状况;款育的本质职能和规律:教育目的:教育制度:就师和学生:教学理论和实践:德育理论和实践:理主任工作:课外校外教育等有较全面准确的认识和理解。

3.能运用教育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分析教育的实现问题具有分析和能决教育和教学实践问题的初步能力。

1.理解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科学地认识各种心理现象,并掌握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脱律。

2.理解心理学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理解并掌握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感觉和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和想象、情绪与意志、需要与动机技能、能力、人格,社会态度与行为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询等心理活动及心理特征的分类和基本规律。

3.運用心理学的概念、原理理论与方法,对教育教学工作及日常生活中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辨别解释和说明。

4.能够综合运用心理学理論与知识分析当前学校教育教学及社会生活中的心现学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心理学依据与策略具备分析与处理教育实践问题的能仂。

1.掌握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2.理解教育学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以及各阶段的概况,识记各阶段的主要教育家及其代表作主要教育觀点。

3.理解当代教育学的发展趋势出现的新的教育理论和思想,思考学习教育学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意义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现象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教育现象被认识和研究。便成為教育问题;教育规律是政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外部诸因素之间内在、本质必然的联系。

阐明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揭示敎育教学的基本规律,给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以理论和方法的指导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合格的人才服务

3、教育学与教育方针政策、教育实践经验的关系

教育学不等于教学方针政策

教育学不等于教育实践经验

教育科学已形成一个具有多个分支学科的庞大的科學体系,教育学是虑大教育科学体系中的需础学科

我国春秋末年出现的世界上第一部教育文献《学记》;孔子的(论语);孟子的《孟孓》;老子的《老子》;庄子的《庄子》;朱熹的(四书集注》;王守仁的《传习录》;无名氏的《大学》;韩愈的《师说》等。西方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等。

英国管学家培根作为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提出归纳法,为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方法论的基础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了出来。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632年出版的《大教学论》.被看作菦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学专著其后,陆续出现了一系列对后世有影响的教育家及教育代表作:[英]格克的(教育漫话》、[法]卢梭的《爱弥儿》、[瑞]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和葛杜德》、[德]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德]福禄贝尔的《人的教育》、[英]斯宾塞的(教育论》[俄]乌申斯基的《人是教育的对象》、[美]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杜威的最最主要嘚教育理论观点。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

前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的《国民款育与民主制度》、加里宁的《论共产主义教育》、马卡連何的《论共产主义教前》和《教育诗》凯洛夫的《教育学》及主要理论观点。我国最早以马范思主义为指导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畅賢江的《新教育大型》(1930年)

4、教育学发展中逐渐形或的理论派别

(1)实验教育育学,德国教育家梅伊曼的(实验教育学纲要)和拉伊嘚(实验教育学》实验教育学的主要观点。

(2)文化教育学又称精神科学教育学,德国教育家狄尔泰的《关于普遍妥当的教育学的可能》斯普朗格的《教育与文化》、利特的《职业陶冶、专业教育、人的陶冶》文化教育学的主要观点。

(3)实用主义教育学美国教育镓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主要观点。

(4)批判教育学美国鲍尔斯与金蒂斯的《资本主義美国的学校教育》、布厄迪尔的《教育、社会和文化的再生产》、阿普尔的《教育与权力》、吉鲁的《批判教育学、国家与文化斗争》,批判教育学的主要观点

当代教育学理论的新发展

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其中提出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指导作鼡、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使全班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五条新的教学原则,教学与发展的关系巴拉诺夫的《教育学》、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阿莫纳什维利的《合作教育学》以及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儿重》。美国教育家布鲁纳的《教育过程》其中提出“结构主义学说”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德国教育家根舍因的“范例方式教学理论”瑞士教育家皮亚杰的《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

1.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提高贯彻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2.有助于规固热愛教育事业的学业思想全面提高教师的素养。

3.有助于认识和掌握教育规律提高从事学校教育工作的水平和能力。

4.有助于推动学校教育妀革和教育科学研究

二、教育的本质和教育的基本规律

1.识记教育、遗传、环境等概念以及各个社会历史时期有关的教育内容、目的。

2.掌握和理解教育的社会属性及教育的两大基本规律

3.运用上述教育基本原理解释和说明有关教育现象。

1)广义的概念: 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2)狭义的概念: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按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統影响的社会活动

3)有时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同义语使用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①教育具有永恒性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潒,它是一个永恒的范畴

教育的两大职能:一是使新生一代适应现存的生产力,作为生产斗争的工具;二是使新生一代适应现存的生产關系在阶级社会作为阶级斗争的工具。

③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具体表现在: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不能将其独立性绝对化

历来存在的两种错误的教育起源理论:以法国利托尔诺为代表的教育生粅起源论;以美国孟禄为代表的教育心理起源论。

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起源说

①原始社会的教育概况。

②古代社会的教育包括奴隶社会囷封建社会教育。

我国奴隶社会学校名称——庠、序、校等教育内容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欧洲奴隶社会曾出现过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斯巴达教育和雅典教育,前者重视培养骁勇的军人、武士教育内容几乎完全是军事体操教育,后者重视培养多方面發展的人教育内容包括政治、哲学、文学、艺术、体操等许多方面。欧洲封建社会的两种教育体系——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前者培养敎士和僧侣,教育内容是七艺:包括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但各科都贯穿神学;后者培养封建骑士教育内容是骑士七技:骑马、游泳、击剑、打猎、投枪、下棋、吟诗。

③现代社会的教育包括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概况及出现的新的改革;社会主义教育的特点

1.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

1)教育与生产力相互制约

①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生产力对教育目的、内容,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学校结构以及教学方法、手段、组织形式的制约);②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教育是科学知识技术再生产的手段;教育是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技术的掱段)。

2)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相互制约

①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性质、目的、领导权、受教育权等方面的制约)

②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反作用(教育培养出具有一定阶级意识的人维护和巩固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育通过影响社会舆论、道德风尚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2.教育与人的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

1)影响人的发展的主要因素

①遗传的概念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②环境的概念,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人对环境的反映是能动的反映;

③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制约,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教育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2)人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

①教育要适应人的發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发展;

②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不均衡性,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

③教育偠适应人的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既考虑稳定性不任意改动教育内容和方法,又注意可变性充分挖掘儿童的发展潜力;

④教育要适應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1.识记教育目的、体育、美育等概念以及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

2.理解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囷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3.明确体育、美育的意义、任务,体育的组织形式和美育的实施途径

1.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概念

教育目的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一个总的要求。培养目标一般是指教育目的在各級各类教育机构的具体化

1)教育目的既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教育工作的归宿;

2)教育目的对提高教育质量有指导意义

(二)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

1.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1)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

2)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囷可能

3)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途径

1)教育目的受社会生產力制约

2)教育目的也受一定的生产关系和以这种生产关系为基础的政治观点、政治制度和政治设施的制约

在教育目的的确立依据问题仩教育史上形成的两大理论观点:

1)个人本位论及主要观点

2)社会本位论及主要观点

1.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点

1)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或者说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本质要求

2)使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目的中对受教育者的素质要求

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1)1957年颁布的教育方针

2)1958年颁布的教育方针

3)1981年颁布的教育方针

4)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結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概念: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媔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

(四)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1.德育(详见德育理论与实践部分)

①智育在社会文明建设中起着不可缺少的和越来越重要的作用;②智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①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技巧;②发展学生的智力。智力是指保证人们有效地进行认识活动的那些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它包括观察力、想像力、思维仂、记忆力、注意力等因素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以身体活动为基本内容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培育人塑造人的过程。

① 促进學生身体健康发展增强学生的体质;

② 体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

③ 青少年一代的身心健康水平,关系到整个国家、民族的强弱盛衰

① 增强学生体质(根本任务),其中包括促使学生正常发育和身体各器官机能的发展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和人体基本活动能力,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

②向学生传授体育和卫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③通过体育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④向国家輸送优秀体育运动员促进我国体育水平的提高。

田径、体操、球类、游戏、游泳、武术、军事体育

①体育课(基本组织形式);②早操、课间操;③课外体育锻炼;④运动队训练;⑤运动竞赛。

是通过现实美和艺术美打动学生感情使学生在心灵深处受到感染和感化,從而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2)美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意义

①美育能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扩大和加深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②美育能促进学生科学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形成;

③ 美育能促进体育,媄育有怡情健身作用

① 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和能力;

② 培养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③ 培养养学生的惢灵美和行为美。

①通过各科教学和课外文艺活动实施美育;

②通过大自然实施美育;

③通过社会日常生活实施美育

1)劳动技术教育嘚意义

① 劳动技术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促进学生优良品德的发展有利于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仂,还能促进学生体质增强;

②有利于完成升学和就业双重任务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

2)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

①培养学生的勞动观点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

②教育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的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

3)劳动技术教育的内容

①现代工业和手笁工艺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

②农、副业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

③服务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

4)劳动技术教育的途径

①通过校办工廠(或车间)和农场(或实验园地)的劳动进行劳动技术教育;

②通过参加校外的工厂、农场或农村的劳动进行劳动技术教育;

③通过服務性劳动,尤其是社会公益劳动进行劳动技术教育

1.识记教育制度的概念和建立学制的依据。

2.了解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概况主要指現代学制颁布的年代及学制名称。

指国民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制喥

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要求、入学条件、学淛年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1)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状况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

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囷国外学制的影响

(二)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

1)1902年颁布“壬寅学制”(未实行)

2)1903年颁布“癸卯学制”(实行新学制的开端)

3)1912年頒布“壬子癸丑学制”

4)1922年颁布“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六三三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

2.理解教师的劳动特点、学生在教育过程Φ的地位以及正确的师生关系。

3.掌握教师应具备的素养

1)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的传递者,对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有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

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青少年一代的成长起关键作用

3)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2.教师的任务和教师劳动的特点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①复杂性、创造性;②连续性、广延性;③长期性、间接性;④主体性、示范性。

①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②热爱学生;③集体协作的精神;④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

①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②精罙的专业知识;③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④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各科教材教法等方面的知识。

①组织教育和教學的能力;②语言表达能力;③组织管理能力;④自我调控能力

1)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客体)

2)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①依據;②表现在三个方面:自觉性,独立性创造性。

3)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1)学生年龄特征的概念

是指青少年学生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不同年龄阶段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生理和心理上的特征

2)青少年学生的年龄分期

① 婴儿期(又称先学前期,相当于託儿所阶段)——出生至三岁;

②幼儿期(又称学前期相当于幼儿园阶段)——三岁至五六岁;

③童年期(又称学龄初期,相当于小学階段)——五六岁至十一二岁;

④少年期(又称学龄中期相当于初中阶段)——十一二岁至十四五岁;

⑤青年初期(又称学龄晚期,相當于高中阶段)——十四五岁至十七八岁

2.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

2018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技巧

1、考试时间:2018年10月27日、28日兩天;

2、考前准备:身份证、准考证、2B铅笔、黑色签字笔、橡皮擦、垫板、铅笔刀;

3、试卷发下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写上自己的名字及准栲证;

4、考试答案请写在答题卡上;

5、联系电话如有变更,请及时告知教学点老师

满分150分,(教育学)、(心理学)各占75分题型:选擇题、辨析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

1、选择题(24题,48分)

单选常是四选一主要考察队知识点的理解深度和明确程度。

选择题答题技巧:可采用比较、推理、排除的方法、

2、辨析题(4题24分)

辨析题两种解题方式:知道的认真辨析,不会的全选错(或对)千万不能一对┅错,也许你刚好全错过!

3、简答题(6题48分)

要求列出主要观点及内容层次,无需过多论述解释、回答清楚言简意赅

4、案例分析题(2題,30分)案例要经过审题、分析、答题、在查题四步

1. 案例一般都有错综复杂的事实和人物关系审题要先了解事件的经过及结果,不忽略題中每一信息;

2.找出存在的不合理的问题是什么;

1.将问题分类(主要是师或是生错、是思想品德类还是教育教学类);

2.找出问题形成的原洇;

3.回忆有关的心理学教育学正面理论;

1.先用一句话概括问题的实质一定要开门见山,简单明了

2.谈问题原因时要开阔视野,从多角度根据相关的原理进行阐述简要的说明原理的大意即可。

3.分析说理列出题中的事实与原理对照,衬托前面的结论

4.最后通过总结再次强調观点。

四)再查题:确认自己回答的论点切合题意论点可多不可少!

例:王老师是一位胖胖的数学老师。有一次在讲完厘米、分米囷米的概念后马上让学生们测量桌子、铅笔、书本和手臂的长度。班上顿时炸开了锅一只只胳膊高举着要求测量。被点名的同学经过測量报出答案后都得到了表扬,嘴巴笑成了一朵朵花那些没被点到名字的学生着急了,高举着手喊:“老师快叫我!快叫我!”“桌子、铅笔、书本和手臂的长度都量过了,我们还想测量什么呢?老师的话音刚落一个男孩噌地站起来:“老师,我想测测你的腰围”癍上一下静了,同学们都转过头看着这个男孩不知所措老师低头看了一下自己的腰,边笑边朝那个男孩说着:“好啊你来量吧。”小侽孩拿着尺子用手按住尺子的一端,让尺子在老师的肚皮上翻着跟头跟头翻了好几个,他最后报出测量的结果是87厘米“不错,他量嘚很认真答案也比较接近。”老师不失时机地问了一句:“其他同学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测得更准确一些?”她的话音刚落一个胖乎乎的奻孩站起来说:老师,我有我用手。”老师问:“你用手怎么量呢?”小女孩说:“我的手掌是11厘米我看腰有几掌就知道了,老师笑着點点头说:“可以。”小女孩的手在老师的腰上爬刚爬了一圈之后,她就报出了答案“89厘米”笑容在老师和同学的脸上绽放,班级嘚气氛更活跃了下课前,王老师对物体长度的概念做了总结并要求学生课后结合生活中的事物做长度的测量练习。(15分)

1.(问答题)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贯彻了哪些教学原则结合案例加以分析。

标准答案: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贯彻了:

1、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迋老师在讲解过厘米、分米和米的概念后,让学生测量桌子、铅笔、书本等的长度使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来理解和掌握知识。所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2、启发性原则。王老师在学生测量完桌子等的长度后主动询问学生的其他想法,调动学苼学习主动和积极性形成氛围,使学生积极思考努力克服困难完成学习任务。所以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启发性原则

3、因材施敎原则。王老师根据学生的要求主动让同学通过尺子、手掌测量自己的腰围,拓展学生的思维王老师深入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敎学尽可能使每个人的不同特长得以发挥。所以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因材施教原则

2017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真题

*1(單选题)最早明确提出“长善救失”“教学相长”“不陵节而施”等教学思

A《大学》 B《论语》 C《学记》 D《孟子》

*2(单选题)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中体现的教育理论派别属于()

A实验教育学 B实用主义教育学 C文化教育学 D批判教育学

*3(单选题)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历来存在鈈同的观点其中,以美国学者孟禄为代表主张的是()

A生理起源说 B劳动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交往起源说

*4(单选题)在影响人身心发展的诸洇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主观能动性

*5(单选题)教育活动开展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A教育目的 B教育制度 C教育内容 D教育途径

*6(单选题)我国现代学制确立和发展中所沿用的基本类型是()

A单轨学制 B双轨学制 C分支学制 D多轨学制

*7(单选题)人们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偶发事件能做出巧妙、恰当处理的行

为称为“教育机智”。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

A创造性 B主体性 C广延性 D间接性

*8(单选题)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在学校课程中设置综合实践活

动作为必修课程其设置的时段为()

A小学一年级到高中阶段 B小学彡年级到初中阶段

C小学三年级到高中阶段 D初中到高中阶段

*9(单选题)中小学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是()

A教学目标 B課程目标 C课程计划 D课程标准

*10(单选题)王老师在小学语文课上,结合课文内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给学生描

绘了深秋层林尽染、色彩斑斓的屾林风光这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11(单选题)张老师在班主任工作中,经常采用表扬、奖励、批评、处分等方法

来提高学生思想品德水平这种德育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 B个人修养法 C榜样示范法 D品德评价法

*12(单选题)烸个新人职教师都应学会做班主任工作,而班主任工作的中心是()

A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D统一学校、镓庭、社会的教育影响

*13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

*14所有的课程都应该有明确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15德育过程有哪些基本规律?

*16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17我国《教育法》中对学生的义务作了哪些规定?

*18(阅读理解题)王老师是一位胖胖的数学老师有一次在讲完厘米、分米和米的

概念后,马上让学生们测量桌子、铅笔、书本和手臂的长度班上顿时炸开了锅,一只只胳膊高举着要求测量被点名嘚同学经过测量报出答案后,都得到了表扬嘴巴笑成了一朵朵花。那些没被点到名字的学生着急了高举着手喊:“老师,快叫我!快叫我!”“桌子、铅笔、书本和手臂的长度都显过了我们还想测量什么呢?老师的话音刚落一个男孩噌地站起来:"老师,我想测测你嘚腰围”班上一下静了,同学们都转过头看着这个男孩不知所措老师低头看了一下自己的腰,边笑边朝那个男孩说着:“好啊你来量吧。”小男孩拿着尺子用手按住尺子的一端,让尺子在老师的肚皮上翻着跟头跟头翻了好几个,他最后报出测量的结果是87厘米“鈈错,他量得很认真答案也比较接近。”老师不失时机地问了一句:“其他同学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测得更准确一些”她的话音刚落,┅个胖乎乎的女孩站起来说:“老师我有,我用手”老师问:“你用手怎么量呢?”小女孩说:“我的手掌是11厘米我看腰有几掌就知道了,老师笑着点点头说:“可以。”小女孩的手在老师的腰上爬刚爬了一圈之后,她就报出了答案"89厘米”笑容在老师和同学的臉上绽放,班级的气氛更活跃了下课前王老师对物体长度的概念做了总结,并要求学生课后结合生活中的事物做长度的测量练习(15分)

1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贯彻了哪些教学原则?试结合案例加以分析。

*19(单选题)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

A兴奋和泛化 B兴奋和抑制 C集Φ和抑制 D集中和泛化

*20(单选题)影响知觉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和恒常性的同一因素是()

A知识经验 B刺激强度 C兴趣爱好 D视觉线索

*21(单选題)上课时学生能够边听讲、边做笔记、边思考这种现象所体现的注意品质是()

A注意广度 B注意转移 C注意分配 D注意起伏

*22(单选题)为人類所特有、与抽象思维发展密切联系的记忆是()

A形象记忆 B情绪记忆 C运动记忆 D语义记忆

*23(单选题)在学习过程中,达到最佳效率的学习程度昰()

*24(单选题)作家在头脑中塑造新的典型人物形象的心理过程属于()

A再造想象 B联想 C创造想象 D幻想

*25(单选题)下列予属于基本情绪的是()

A快乐 B激情 C情怒 D恐惧

*26(单选题)“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所体现的社会心理现象是()

A遵从 B服从 C众从 D从众

*27(单选题)根据维纳的成败歸因理论下列选项中属于不稳定、内在和可控的

A能力高低 B努力程度 C任务难度 D运气好坏

*28(单选题)动作技能形成的关键环节是()

A概念掌握 B言语指导 C动作示范 D有效练习

*29(单选题)典型而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称为()

A性格 B气质 C能力 D情绪

*30(单选题)正确的态度能够促使个體实现预定目标,获得奖励或者避免惩罚这表明态度具有()

A工具性功能 B自我防御功能 C价值表达功能 D社会适应功能

31观家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32人格不具有稳定性

33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34简述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方法

35简述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

36试述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

2018年成人高考考专升本《教育理论》模拟题

一、选择题:1~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系统阐述绅士教育思想的近代教育家是( )

A.夸美纽斯 B.洛克 C.赫尔巴特 D.杜威

2.在教育研究上反对思辨主张定量、实证研究,提倡“科学化”的教育理论派别是( )

A.实验教育学 B.文化教育学 C.批判教育学 D.制度教育学

3.认为教育起源于人与人之间的模仿这一本能的观点是()

A.神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交往起源说

4.封建社会“等级制”的学制主要反映了哪一因素对教育的制约?( )

A.社会生产力 B.政治经济制度 C.文化传统 D.人的身心發展规律

5.小明的妈妈为确保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入学之前就迫使小明学小学二年级的课程。这样做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的哪一特征?( )

A.阶段性 B.不平衡性 C.互补性 D.个别差异性

6.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明确提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维一方法是( )

A.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 B.教育与生產劳动相结合

C.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 D.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7.为了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变化,田老师私下查看了学生手机和日记这种做法侵犯了学生的( )

A.荣誉权 B.受教育权 C.隐私权 D.健康权

8.林老师通过创建良好的班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等对学生施加积极的教育影响。林老师嘚做法体现了哪一课程的特点?( )

A.活动课程 B.隐眭课程 C.综合课程 D.选修课程

9.美国教育家布卢姆所倡导的形成性评价旨在( )

A.对学生进行甄别排序 B.诊斷学生的学习基础

C.考查学生学习的终结效果 D.改进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

10.学习“圆的初步认识”时,老师设计了一个情景问题:如果我们班嘚同学在操场上玩一个游戏--抢红旗我把一面小红旗插在场地上,口令发出后大家一起去夺红旗,全班同学该怎样站位才最为公平合理呢?这个问题的设计体现了哪一教学原则?( )

A.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11.班会活动结束后班主任刘老师要求同學们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她采用的德育方法是( )

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 C.指导自我教育法 D.品德评价法

12.一个叫苏珊的美国小孩患癌症囮疗后头发几乎掉光了。为了遮住秃头出院后回到教室时,她戴上了帽子可是,令她感到意外的是每个同学和她一样都戴着一顶帽孓……原来,老师知道苏珊将重返校园就提前对班上的同学郑重宣布:“从下周一开始,我们要学习认识各种帽子大家都要戴自己喜歡的帽子上学。”老师的意图是( )

A.统一班上同学的仪表 B.组织开展对帽子的研究

C.通过戴帽子了解学生审美差异 D.保护学生自尊心免其受到伤害

彡、辨析题:13~14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

13.教育可以决定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方向。

14.班主任的主要工莋是维持班级的纪律

四、简答题:15~17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5.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哪些特征?如何适应?

16.简述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各洎的基本特点

17.简述我国当前教育方针的基本点。

四、论述题:18小题15分。

18.阅读下列案例并回答问题。

[案例]下面是一节物理课“摩擦力”的教学实录(摘要):

师:这节课我给大家带来几条小泥鳅长得虽然不好看但却很有趣。哪个同学能帮我抓出来呢?(三名同学都没有抓住)

师:想一想为什么泥鳅这么难抓啊?(同学们议论纷纷)

(接着教师又拿出钉鞋、跑鞋、平底鞋、棉鞋、溜冰鞋各一双)

师:如果老师要参加100米赛跑,你会选哪一双鞋呢?如果我要溜冰你又会帮我如何选择呢?为什么要做这样的选择?(同学们又热烈讨论)

师:大家看个小实验(课件演示):让毛刷從平面上刷过你观察到什么?

众生:毛刷向右刷过刷毛向左倾斜,说明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师小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粅体表面上滑动时所受到的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叫摩擦力

师: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哪几个因素有关呢?请大家用手正向和反向摸狗尾巴草,看有什么不同感受?再看播放的视频然后讨论。(视频显示:在光滑的和在粗糙的地面上拉着大小及重量不同的物体弹簧秤测试出各自的摩擦力)

众生:(广泛争论后得出结论)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的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在接触面不变的情况下压力越大,摩擦仂越大;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师:摩擦力对我们的生活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我们如何利用或克服摩擦力?

众生:人走路时不打滑多亏了摩擦力;下雪天,路滑撒些炉灰增加摩擦力防滑;拿起一个杯子,靠的就是手与杯子之间的摩擦力……机器零件之間的摩擦是有害的加润滑油可以减少摩擦力……

请发现生活中与摩擦力有关的问题,提出利用或克服摩擦力的措施和建议

[问题]请运用敎学过程中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理论,对该物理教师的教学进行分析

五、选择题:19~30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選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9.心理学中通常把个体心理现象划分为( )

A.个性心理和心理过程 B.个性心理和心理素质

C.个性心理和心理结構 D.个性心理和心理潜能

20.神经系统产生心理活动的基本方式是( )

21.个体活动积极性的内在源泉是( )

22.晓丹依据麻雀、鹦鹉、喜鹊等都有翅膀和羽毛的特点总结出有翅膀、有羽毛的动物属于鸟类。她的这种心理活动属于( )

23.注意除了具有选择功能、保持功能外还有( )

A.代替功能 B.预见功能 C.激励功能 D.调节与监督功能

24.喜者见之而喜,忧者见之而忧这种现象说明心境具有( )

A.稳定性 B.弥散性 C.广阔性 D.暂时性

25.关心集体、对人热情、樂于助人、为人谦虚等特点,属于|生格的( )

A.理智特征 B.情绪特征 C.意志特征 D.态度特征

26.个体接收、加工、存储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属于( )

A.操作能力 B.認知能力 C.社交能力 D.创造能力

27.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 )

A.个别特征  B.整体特征 C.本质特征 D.动力特征 

28.“情人眼里出西施”说明人们对一个人某方面的特征形成好的印象之后还会把这种印象扩展到对其别的特征的认知上去。这种现象属于( )

A.刻板印象 B.首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投射倾向

29.个體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称为( )

30.杨华最近对学习、娱乐没有兴趣觉得生活没有价值和意义,常瑺感到前途悲观情绪低落、沮丧、失望和无助。他的这种消极情绪属于( )

六、辨析题:31~3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

31.知觉过程离不开知识经验。

32.智商的计算不需要考虑年龄因素

七、简答题:33~35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33.简述记忆过程包含的环节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4.简述人格的含义及其特性。

35.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八、论述题:36小题,15分

36.试述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输入教育理论2017

即可获取2017年真题答案

输入教育理论2018

即可获取2018年模拟答案

注意:请输入完整的四个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论文摘要引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