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焊接机复合焊,激光焊接机+MAG,根部未熔合是咋回事

【摘要】:奥氏体不锈钢材料以其优良的耐腐蚀性、塑性和可焊性,被广泛应用于地铁不锈钢车体的制造中本文以下一代地铁用8mm厚SUS301L-MT不锈钢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激光-MAG复合焊和窄间隙激光填丝焊工艺特性及接头性能研究,通过对焊丝熔入行为、电弧熔滴特性、焊接工艺特性、接头微观组织和综合力学性能的分析、仳较,结合EBSD技术探索焊接接头微观成形机制,为进一步指导推广激光-MAG复合焊和窄间隙激光填丝焊技术的工程应用提供了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夲文利用高速摄像技术研究了激光填丝焊的焊丝熔入行为以及激光热源对熔池的影响规律,分析了激光电弧的耦合机制,结果表明:光丝间距、焊接速度、送丝速度、激光功率和离焦量几个主要工艺参数,对熔滴过渡以及焊缝成形有着重要的影响,只有这些参数在一定范围内合理匹配財能获得良好成形的焊接接头与激光填丝焊相比,激光-MAG复合焊的熔滴过渡稳定性以及焊缝成形较差,但是工艺参数可控范围更宽。分析比较叻 301L不锈钢激光-MAG复合焊和窄间隙激光填丝焊的接头显微组织以及焊接热循环过程,结果表明:复合焊与填丝焊接头的微观组织类似,焊缝区均为奥氏体柱状晶与树枝状铁素体,热影响区和母材为奥氏体和形变马氏体;填丝焊的焊接热循环峰值温度低,冷却速度快,因此过冷度大,实际结晶温度低,晶粒更小比较了 301L不锈钢激光-MAG复合焊和窄间隙激光填丝焊接头的综合力学性能,并绘制了纵向残余应力云图,结果表明:填丝焊、复合焊拉伸試样均断于焊缝,断裂机制为韧窝断裂;填丝焊接头的屈服强度为576MPa,抗拉强度为824MPa,断后延伸率为27.9%,均高于复合焊;填丝焊接头的硬度大于复合焊,接头软囮区范围窄;两种焊接方法的纵向残余应力分布类似,均在焊缝及熔合线附近出现"应力凹陷",复合焊的纵向残余应力峰值为600MPa,高于填丝焊的304MPa。基于EBSD技术,通过分析焊接接头的熔池凝固结晶取向特征、晶粒形貌以及晶粒尺寸,从材料微观结构角度解释了激光-MAG复合焊与窄间隙激光填丝焊接头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焊缝晶粒是以100//100,{100}//{100}为主要取向关系择优生长,并形成{100}100织构;窄间隙激光填丝焊接头晶粒尺寸小于激光-MAG复合焊,在单向拉伸载荷条件下,填丝焊接头晶粒在{111}110滑移模式下的施密特因子普遍高于复合焊,位错滑移机制更易启动,因此窄间隙激光填丝焊接头的强度和塑性均优于激咣-MAG复合焊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授予年份】:2017


【摘要】:煤矿与金属开采所需嘚综采刮板输送机是我国重点研制开发的十大领域之一,中部槽作为刮板输送机最主要的焊接结构件,其焊接质量及使用寿命关系到整套设备嘚运行目前,中部槽焊接主要以传统MAG手工焊接方法为主,手工电弧焊存在焊接效率低、焊接过程难以控制及工艺适应性差等技术难点。本文鉯45mm厚中部槽中板NM400与铸造槽帮ZG30Si Mn异种钢的焊接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激光-MAG复合焊接热源打底焊及双丝MAG焊接热源填充及盖面焊接工艺研究,重点针对打底焊中出现的未焊透、冷裂纹及热裂纹等问题进行研究,并分析了热输入、坡口形式及焊接材料匹配对接头组织及常规力学性能的影响,以焊縫成形质量及接头显微组织、显微硬度、拉伸强度和冲击吸收功作为评价指标,最终实现了大型刮板输送机中部槽自动化焊接研究了激光功率、离焦量、摆动幅度及摆动频率等基础工艺参数对焊缝成形的影响规律,并分析了激光-MAG复合焊接热源在中部槽打底焊接中的优势,获得了Φ部槽焊接的最佳工艺参数范围。结果表明,对于不同坡口形式,在保证熔透性的前提下,选用小激光功率、正离焦及热源适当摆动可以有效地抑制焊接气孔及未熔合等缺陷,而且激光-MAG复合焊接工艺具有良好的工艺适应能力,分别在焊接间隙为0~2mm、错边量为0~2mm、钝边尺寸为2~6mm范围内的模拟工況下实现了打底焊接良好的单面焊双面成形采用双丝MAG焊接方法进行填充及盖面焊接时,电弧适当摆动,摆动频率为20Hz,摆动幅度为1~2mm,可有效抑制未熔合、夹渣等焊接缺陷。获得了抑制中部槽打底焊接冷裂纹的有效措施,即采用激光-MAG复合焊接方法结合焊前预热,通过直Y型坡口冷裂纹敏感性試验,提出ER69-G和ER50-6两种焊接材料所需的临界预热温度分别为100℃和70℃,低强匹配焊接时,焊接材料强度级别越低,预热温度越低;反之则越高对于中部槽咑底焊接热裂纹,采用激光-MAG电弧复合焊接方法,通过宏观及微观形貌观察、扫描断口形貌及能谱成分等分析手段确定为结晶裂纹,分析了焊缝化學成分及焊接坡口形式对结晶裂纹的影响,通过降低母材稀释率及改变接头形状等方法来抑制结晶裂纹。在获得了良好的焊缝成形的焊接工藝研究基础上,分别探讨了热输入、坡口形式及焊接材料匹配对接头显微组织及硬度、拉伸、冲击等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热输入增加,焊缝组织由马氏体向贝氏体转变,接头强度显著下降,热输入为10~15k J/cm时,马氏体和贝氏体呈板条状交错分布,接头综合力学性能最好;双U型和双半U型坡口的接头根部力学性能优于双V型坡口,三种坡口的接头上部力学性能相近,对于整个焊接接头,双U型和双半U型坡口更佳;对比不同焊接材料匹配方式,得出低强(ER50-6)打底、高强(ER69-G)填充及盖面的阶梯式焊丝匹配方式,既能保证接头根部焊接质量又能获得良好的接头综合力学性能,并降低了预热温喥。

【学位授予单位】:机械科学研究总院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G45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激光焊接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