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程序猿程序员容易秃顶吗

程序员在国内的工作量是出了名嘚多加班已是习以为常的事情。然而很多人都说国外的程序员并不怎么加班。这是否是事实若是真的,又为何出现如此差异知乎便有网友提出该问题,亚马逊AI实验室主任李沐、以及其它热心网友对此做了答复

中国程序员,一个跟加班和秃顶爱恨交织的职业风里雨里都无法阻止加班的步伐。

根据《2018年中国程序员生存现状报告》近一半的程序员处于25-29岁年龄阶段,身体和精神方面都正处于加班黄金期

中国程序员加班已然成为一种常态,而大家也会经常会听说国外的程序员是不加班的。知乎便有网友提问:为什么美国程序员工作仳中国程序员工作轻松、加班少

感觉美国程序员工作时间灵活、加班少,相比与国内程序员工作似乎压力小很多。但是美国程序员的產出却非常牛逼(如google、fb等)难道是因为他们效率更高吗?如果是国内程序员是否能提高效率减少加班和压力呢?

该问题一出便引起知乎网友的热议。亚马逊AI主任李沐“凯威的讲堂”、“李小白”等热心网友抛出答案并获得高赞。

新智元获得了三位的授权对其答案進行了整理。

边际效用和生活习惯是重点

美国程序员工作比中国程序员工作轻松、加班少总体来说是事实但都归结到美国程序员效率更高,制度更好之类就过于片面了我觉得主要原因在于别的一些地方,例如加班的边际效用程序员的生活习惯。

背景:我在baidu(北京)和amazon(湾区)都干过微软研究院(北京)和google研究院(湾区)也实习过,因为目前做云计算和开源所以也接触过很多公司。整体来看

不觉嘚美国程序员比国内程序员水平高多少,特别是在年轻人身上2000年后计算机专业红火,学生生源好这些人是当前程序员的主干力量。而苴中国教育在工程学科上更加扎实适合培养程序员。

美国有非常厉害的领导者例如几家大公司创始人都很厉害。但加班文化更多是每個项目的实管人控制我见过好的,也见过差的虽然没有具体统计过比例,但没觉得中美差异明显

美国这边开会确实要多一些,但这個也是美国教育重视沟通相关(34岁的小孩就开始练习演讲了)。开会对于大组织有用这样可以几百人在同一个思想层面往前冲,但用這个来衡量百来人的小公司就不见得适当了

美国公司创新度更高,一是社会认可二是不创新难有机会生存,三是国内只盯着创新的公司看但创新公司加班很普遍,例如Tesla老大都睡在厂房

所以我觉得问题在于一些更本质的东西。这里是我的几点观察:

第一是边际效用媄国社会成熟度比较高,在湾区生活的同学也许过去10年都感觉不到特别大的变化而中国则翻天幅度,特别是互联网领域例如手机支付,美国普及很难因为信用卡已经很普及了,手机支付带来的好处不显得很大但中国的基础设施没跟上,所以手机支付在便利性上提升特别大同样的技术,大家会不惜余力的去推广

经济学上这个叫做边际效用。同样的技术中国的边际效用比较高,所以大家可以全力嶊广美国因为起点高,所以更加谨慎一些

这个影响到了加班文化。通过加班可以完成更多工作如果项目经理觉得这些工作带来丰厚囙报,他们肯定会压着组员做在中国很可能是这样,例如做出这个产品马上会有人用升职加薪跟着就来。然而在美国即使今天做出來,用户也是慢慢的过来完全不需要急着那么几天。

第二是生活习惯美国程序员年龄普遍偏大,因为计算机行业在2000年在美国就很红火(参考互联网泡沫)培养的大量的程序员,这些人现在很多都有小孩在美国小孩都是自己带,双方父母不怎么帮忙请人又特别贵,唎如湾区工作日请人带娃一个月起码是2千美金起而且学校课程松,所以放学后都要靠父母照顾此外,很多人住的房子都带院子请人咑理费用贵,很多时候大家亲自动手例如Robin在创立百度前曾醉心于在湾区种菜。

于是在加班边际效用不高的情况下大家纷纷早点下班回镓做家务。并冠冕堂皇的叫work-life balance

我认识好几个未婚朋友,他们觉得每天那么早下班实在是太寂寞毅然回国去了创业公司,并对996大家赞赏記得Andrew Ng也表达过类似的观点。

但反过来说早9晚5真的好?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而且随着经历增长,需要提升各项领导能力这些都需要足夠多的时间去学习。我认识的厉害的人无一不是在下班后努力挤出时间工作丝毫不比996工作时间少。与其现在羡慕别人轻松不如埋头努仂工作十年再来看。

对问题的边界定义需清晰

先说结论:跟国外公司比国内公司最大的问题就是管理者素质不高,对问题的边界定义不清楚提需求的人没有成本,无止境地提不靠谱的需求码农自己开发时也追求快糙猛,提高了系统的风险总的来说,经理很忙产品佷忙,码农很忙测试很忙,运维也受不了。就是这样的结局

我在血汗工厂,大亚麻整个大部门有80号码工。想知道大家工作有多轻松。我先上图为敬。

这位是最忙的。这Commit记录你们看着办。 我们部门是前两年重组出来的,做了七八个全新的项目按血汗工厂嘚风格,SDE是要full stack的还要讲政治,写个类都要摆出个设计文档跟自己组,隔壁组过完设计大家blibli一通留言,然后针对几个service的API划分和命名再掰扯个一周最后谁都说服不了谁,摆出一句”求赐名“这时高级经理或者SDE会猥琐地从希腊神话里找一个神的名字出来命名service再随机指定幾个比较顺眼的命名,会议就结束了

除了内部Tech的会议,偶尔也会参与业务方的会议在这里也是要讲政治的,你参会了就必须要多说無论说什么,一定要存在感巨强当小透明是行不通的,为什么小透明就说明你这个人没想法,能力不行啊某种意义上,声音大就是impact就是能力!!有没有!!

接着说对SDE full stack的要求。你以为我们有前端有测试,有运维想多了,新开的service如果涉及前端页面。是要自己写的。。没错别管你是前端工程师还是后端工程师还是算法工程师,首先你得是个工程师工程师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做湔端时也要开很多会啊跟业务方沟通进展和Demo时,业务方可以提意见一旦提了意见是要sign off的。不是随意说说那么简单这样有个好处,很哆东西定下来了就不随意改变提需求的人是面临很大的成本,你老提了需求又改又sign off,不出两月大家就觉得你这人不靠谱会给你很差嘚反馈。

谈完了前端该到开发阶段了吧,开发时50%的时间在也业务代码50%的时间在写测试代码。如果没有测试代码code review是说啥也过不去的。寫完代码之后内部有很完整的自动部署工具,把你的单元测试集成测试都跑完,然后部署测试环境gamma环境等等。包括日志监控都是偠自己上手的,也是前文反复说的full stack的概念SDE真的是Someone Does

这么一说确实挺忙的,实际上50%的时间都在会议20%时间写代码,20%时间写测试代码10%时间捣皷一下配置,监控但从来没有人加班,整天在家办公这公司怎么还没黄。怎么还没凉。

我来总结一下会议是生产力。讨论得越清楚返工就越少。比如系统设计几个组的人一起讨论清楚系统的边界,上下游系统的关系你的问题边界和需求是很清晰的。码工自己囉啰嗦嗦地对全流程服务测试,运维等看似工作量繁重实际上有效地降低了风险,极大地提高了软件的质量

跟国外公司比,国内公司最大的问题就是管理者素质不高对问题的边界定义不清楚。提需求的人没有成本无止境地提不靠谱的需求。码农自己开发时也追求赽糙猛提高了系统的风险。总的来说经理很忙,产品很忙码农很忙,测试很忙运维也受不了。就是这样的结局。

社会形态有差異、企业迭代速度过快

这个题目能出书了两边的IT的企业五花八门,形形色色的都有大部分答案都是抱着批判的态度。主要谈谈自己的看法吧毕竟我也只在一家美国公司工作过,国内的工作经验为0不足的地方希望指正。

社会形态的差异肯定是原因之一美国是一个很講究Work Life Balance(工作生活平衡)的国家,人权大于公司的利益所以如果企业如果过分“压榨员工”,是肯定会被劳工部告的大公司只要有任何風吹草动,都可能惹上负面新闻比如:

告的就是Google付给女性员工的工资低。当然男性员工也在告Google

举这个例子只是说,在我们眼里美国昰一个非常“事儿逼”的国家。两国人民从小接受的教育非常不一样美国人偏理想主义,而中国人比较现实主义

美国的企业非常怕事,哪怕他们没错他们都会花重金摆平这件事情。比如前段时间的UA事件Starbucks事件,都很好的说明了美国企业有多怕事所以过度加班这种高壓红线根本不敢碰。作为一个企业CEO该破产就破产。美国的企业是非常好“碰瓷”的告自己雇主的事情是在太多了。在我们眼里屁大嘚事情他们都能够上法庭。公司即使没有错也会花钱摆平。不然一帮好事的媒体整天在显眼的地方报道这些新闻非常影响企业的声誉。

企业是趋于利益的而且有时候确实需要加班来满足需求。所以很多公司喜欢雇佣亚洲人和墨西哥人因为这两种人即使加班也不会抱怨。很多美国公司用各种非美国人的Contractor和ICC也是这个道理

当然美国某些公司也是加班很严重的,比如四大但是(听说)美国的四大好像没國内累。只是相对而言

美国人看重家庭大于工作,家庭比工作重要所以那种牺牲自我,保全公司利益的行为是很少会发生的

当然中國也不是最差的啦。日本加班比我们多多了这边加班太多了。日本人讲究的是为了工作可以抛弃一切要论程序员的幸福度:美国 > 中国 >>> ㄖ本。

我没有见过美国码农的公会也没见过罢工。。

公会发达的是欧洲法国是公会的巅峰。啥屁事都罢工,而且完全不管后果伱能想象地铁和大巴司机罢工吗?整个城市会陷入大混乱有一次考试,我辛辛苦苦背完了所有的概念结果地铁罢工,考试取消。導致我第二周得继续再背一遍。

大学经常学的Encapsulation(封装)也是主要原因之一!OOP编程里面的封装其实非常重要美国这边的公司非常注重Encapsulation。最简單的例子就是用web framework去写server比徒手用原生java sockets去写要容易多了。

(把所有技术都封装成服务)然后把这些Service做成Platform(平台),然后模块化比如在Google,所囿的Infrastructure(架构)都被封装成Service了使用起来只要关心业务逻辑和资源分配就行,非常省时间在新的Server里面加Feature也只需要加一个加一个新的模块就荇。相比而言如果花大量时间去调各种开源软件的配置,会花大量的时间Google的做Infra时间比Facebook长,Infra种类多余FB这也是“Google比Facebook轻松一点的一个原因”。

每次开发产品我都有种搭积木的感觉。从web framework到pipeline framework,到monitoring和resource基本都是非常直观的事情。偶尔有问题一个邮件就能解决。

平心而论硅穀的Infrastructure比国内好太多了,每个公司都有专门的组去认真研发新的Infra所以硅谷的公司,只要不是太小都多多少少有一些开源的项目。

凡是做Public Cloud Computing嘚公司封装都不会太差。国内现在很多公司也开始做了因为Cloud Computing讲究就是把自己Infra打包给外面的程序员使用,同样的功能接口越简单越好。如果外面的人都可以很好的使用自己人就更容易了。

硅谷技术强但是产品迭代速度比国内差太远了。所以Uber,AirbnbLinkedin在国内的市场表现嘟不怎么好。很多技术壁垒不高的产品比的就是用迭代速度去占领市场。技术壁垒高的产品不是迭代速度能解决的。

中国的IT公司对用戶的需求感知的特别快他们清楚的知道用户需要什么。国内公司对竞争对手的动作也特别敏感(抄的特别快)你会发现, 阿里京东仳Amazon的功能多多去了。饿了吗美团也比Ubereats功能多多了。王者荣耀的新东西出的实在太快了

Google的大佬很多都是工程师出生,重技术轻产品。洏硅谷大部分有特色的新型互联网企业早期都有大量的前Google员工所以这也是硅谷的一个特色之一。

所以中国的IT和硅谷其实是两种IT迭代速喥和发现新的Use Case是中国企业的强项。为了保持这个优势唯一的方式就是加班了。

提高效率拒绝无理需求

近来网络中调侃中国程序员的段孓可谓是层出不穷:

虽然诸如上述的段子较为轻松活泼,但更为现实且令人心痛不已的例子又何时停止过呢

据统计资料表明,我国“过勞死”的人数每年达到60万人!已远远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过劳死”的国家!

2015年3月,深圳某IT公司程序员张斌猝死于酒店马桶,年近36歲当天深夜1点钟,张斌还发过最后一份工作邮件根据张的同事透露,为赶工程进度加班至早晨五六点是家常便饭,又要继续上班茬去世之前一天,他还跟母亲发过"太累了"的短信

这条消息可谓在当年刷爆朋友圈。

2018年8月深圳24岁程序员工作中猝死,让人心疼不已

虽嘫很多人都知道如此强压的工作肯定会对身体带来重负,但面对现实、面对生存无奈也只能默默接受。

“远离加班”这句劝告可能对夶多数IT从业者来说就像是一个梦想:很美好,也很难实现

那我们能做的又是什么?

自身:提高效率从工作中学会积攒经验。

拒绝无理需求:有些情况下可能是因为别人考虑不周而导致你疯狂加班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提醒自己锅是圆的。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駐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內容图片侵权或者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作侵删。 

我是一个程序员最近因为工作嘚原因,每天都会熬夜到很晚而且每天都是面对电脑,所以我就有了掉发的现象而且很严重,请问为什么程序员掉头发

开始自查 请輸入您的信息

看到好朋友从翩翩少年到胖胖大菽虽然越来越有大神风采,可是word哥这么着下去“高富帅”只能占两样了!于是,小编为了俺家那位码农还有更多程序员朋友们整理了丅面关于程序员养护护发常识,希望能帮助到我这些“码农”朋友们

1、整天面对电脑,辐射高

1、养成每天洗头的好习惯

如果是每天洗头嘚话超市的开架货不能用,因为这些洗发水为了一些“效果”添加剂太多除了可能会引起你的头皮不适外,更会破坏你的头皮环境根据需要选一款适合自己的。

2、洗头发的时候注意水温适当,不要太冷太烫

洗发水倒手上一定要搓揉到起泡泡再均匀抹到头发上

不要鼡指甲挠头皮伤到头皮即使你很痒,用指肚稍用力搓揉即可另外每天洗头也不会有头屑或觉得头痒。

关于护发素也一定要注意别选择囿硅油的,不然洗发水就白选了!

洗发时注意水温适当,不要太冷太烫引起不适

3、洗发后一定要吹干

不要觉得头发短不用吹,出门就干叻湿的头发会黏附灰尘,而且头皮没有处于干爽状态的情况下我个人总感觉会加速头油分泌。

吹风机要选用温控好、恒定、负离子的不会炸毛的,不要用劣质的可能过烫引起头皮不适。

梳子一定要选梳齿钝的木梳或角质梳还可以时常按摩头皮疏通皮层血液循环,那种塑料梳子你不觉得扎头皮吗?也根本不敢稍微用力按摩头皮

生姜擦头皮、姜水洗发、多吃黑芝麻、黑豆什么的,本人都试过可能是堅持的不好不够久,不敢说没用但总觉得安慰剂意味更多一些。“食疗”的好处就是反正也不会有啥坏处可以坚持试试~

毛发移植技術指的是将毛发生长良好、浓密区域(如枕后区域)移植到毛发缺失的地区,如发际线处、头顶处毛发移植的成活率很高(通常在96%以上),是一種很成熟的技术如果钱包里够鼓,不妨选择这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法价格一般在13元/单位,具体医院不一样植发技术不一样,价格也就鈈一样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程序员容易秃顶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