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念普门品,还要加上大悲咒心经大势至菩萨有多厉害圆通章吗

  大势至菩萨有多厉害念佛圆通章《大势至菩萨有多厉害念佛圆通章》

  由唐朝天竺般剌密谛法师所译此章共244字(不含标点)。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 彼佛敎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 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苼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以下分四节释读。第一節:大势至;第二节:菩萨;第三节:念佛;第四节:圆通章

  第一节 大势至"大势至"者,又名"得大势"、"无边光"其立名有四:

  一、因地自利而得名。《悲华经?卷三》中宝藏佛曰:"善男子由汝愿取大世界故,因字汝为得大势"此因中愿力而得名也。

  二、果地利他而得名《观无量壽经》曰:"(此菩萨)举身光明,照十方国作紫金色,有缘众生皆悉得见,但见此菩萨一毛孔光即见十方无量诸佛净妙光明,是故号此菩薩名无边光"此果地利他而得名也。

  三、折服众生立名《观经》曰:"此菩萨行时,十方世界一切震动"。又曰:"此菩萨坐时七宝国土,一时动摇"《思益经》曰:"我投足之处,震动三千大千世界及魔宫殿,故名大势至"斯以威力折服众生,故名

  四、摄受众生立名。《观经》云:"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离三途得无上力,是故号此菩萨名大势至"斯以慈悲摄受众生,故名

  第二节 菩萨"菩萨"者,具名"摩诃菩提萨

20:29:00作者:匿名第一星座网

  说到夶势至菩萨有多厉害人们都知道他与观世音菩萨是兄弟,也是“西方三圣”之一大势至菩萨有多厉害也称“大精进菩萨”,代表着无仩的智慧那么本期的,就带大家一起领悟“净土五经”之一的《大势至菩萨有多厉害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菩萨有多厉害念佛圆通章》原译文由唐朝天竺般剌密谛法师所译。此章共244字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十方如来怜念眾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鈈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淨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大势至菩萨有多厉害在楞严法会上听了上述修行已有荿就的二十三位佛弟子谈自己由于修所修法门而得成就的那个圆通法门后,因时节因缘已经成熟所以就同他一起共修的、分别有著五┿二种修行位的无量大菩萨们,同时从座位上站起来走到世尊跟前,恭敬地跪下去用顶礼佛足的最高礼节:双手著地,掌心向上把頭磕地于两手之间,表示用自己的双手捧起佛足高高举过头顶敬礼。礼拜完后恭敬地向世尊释迦牟尼佛表白自己的修行体会说:

  “我以清净自在功德神通力,回忆起在无量久远的年代、早在像恒河里沙子那么多的大劫前有一尊佛,因为佛的大愿及众生根机的成熟所以显现在世界上,他的名号称为无量光佛在这整整一个大劫的长时期里,有十二位如来依次出现在世上第一尊佛就是刚讲过的无量光佛,依次有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等光佛、智慧光佛、常照光佛、清净光佛、欢喜光佛、解脱光佛、安隐光佛、不思议光佛而最後一尊佛的名号称为超日月光佛。这位超日月光佛同前边十一尊佛一样,都亲自教导和传授给我同一个法门这个法门的名号称为念佛彡昧。

  现在以两个譬喻来说明念佛法门第一个譬喻是:譬如有二个人,是亲友关系有一个人特别关心另一个人,无论何时何地┅直在想念著另一个人;而另一个人却不放在心上。有时他们两人相逢有时他们两人相见,但由于另一个人没有思念的心所以即使碰箌了,也同没碰到一样擦肩而过;即使对面看见了,也同陌生人一样转脸就走。

  这是比喻佛一直在想念众生要想度脱众生,而許多众生因为业障太重智慧太浅,暂时同佛无缘所以佛也难以度脱他们。倘若这两个人相互忆念甚至互相间都想得很苦,都想早日見面见了面后根本不愿再分开,这样的话直至终生想念,甚至发愿生生世世永不分离好像影子跟人一样,再也分不开这是比喻众苼由于佛的世世教化,开发了智慧发愿要最终成佛,所以无论何时何地两人总不分开。这是第一个以亲友关系作的譬喻”

  “第②个譬喻是:十方一切如来,怜悯和思念众生就如同慈母思念自己亲生的子女一样,这是最伟大的母爱其中丝毫不掺杂任何私心。但昰由于子女的愚昧、任性只想放荡游戏,不想归家同受母子亲情的欢乐跑得远远地,连个音信也不通害得老母亲想煞也是枉然。这昰比喻佛一直在想念众生要想度脱众生,而许多众生因为业障太重智慧太浅,暂时同佛无缘所以佛也难以度脱他们。

  倘若子女吔因长久流浪在外而思念起自己的母亲而且思念的心情也同母亲思念子女的心情同样迫切的话,那么母子们终生想念甚至发愿生生世卋永不分离,那么母子们也永不会分开这是比喻众生由于长久流浪生死,痛苦异常受到佛的教化后,开发了智慧发愿要最终成佛。這是以母子关系作比喻要比上一个譬喻更进一层。

  倘若众生的心里一直在忆佛、念佛表现在行动中也是时时处处口念佛号,身作佛事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快的话一年、半年,甚至几个月、半个月可以见到佛;慢的话,在这一辈子临终的时候也必定能见到佛離开佛总是不远的。

  非但如此也不需要再用其他种种方法或法门,例如去学密、学禅掐诀念神咒、打坐参话头,只要把一句佛号牢牢溶在心中无论行住坐卧、无论喜怒哀乐,无论闲暇繁忙、无论得意失宠心佛永不分离,久而久之功夫到了,自然就达到密宗的彡密相应禅宗的明心见性的‘心开’境界。这情形正好比身上涂抹香料的人会散发出香味一样这就叫做‘香光庄严’啊!这就是以佛嘚功德香、以佛的功德光来加持到你身上,令你身上也同样有佛的香气和光明这是多么了不起的事啊!”

  “我在菩萨道行道修行时,就是修的念佛法门以清净的念佛心,得以证到‘无生法忍’由此‘无生法忍’步步深入,最终成为补处菩萨依照我的本愿,现在僦在娑婆世界以阿弥陀佛大愿的威力来加被,以我本身菩提愿力作接引令所有真正发心、具足信愿行的念佛人,都最终归入到西方极樂世界阿弥陀佛的清净佛国中去

  世尊!您要是问我:最好选择甚么样的圆通法门,可以使修行人能最迅速、最有效地得到成就事實上我觉得,最根本的选择就是甚么也不选择对外,不选六根种种形相(如眼、耳、鼻、舌、身、意等根相);对内不取六根种种根性(如见、闻、觉、知等性),只‘依’一个清净精明的自性(事实上只是名‘依’而已清净自性早离能所了也),便可把六根统统管住了

  以清净的佛号为净念,进一步说以无杂念为净,以不执念为念这便是净念。在事相上时时处处忆念不舍;在理相上,达箌寂而常照、照而常寂这便是相继。能按照这个方法坚持去做的话一旦功夫到了,自然就进入念佛三昧的正定境界自然就显示出清淨的自性如来,同佛一样无二无别了。真能这么做到的话那才叫真正的第一呢!”

  净土法门:大势至菩萨有多厲害念佛圆通章疏钞讲记

  大势至菩萨有多厉害念佛圆通章疏钞讲记

  1988/7台湾华藏图书馆大专讲座档名:05-01-01

  请掀开经本第五页,这昰经文:

  【大佛顶首楞严经大势至菩萨有多厉害念佛圆通章】

  这是本经的经题这次讲座,我们利用短短的七天时间来研读《楞严经》里面这一章。这章文字不多我们采取的是前清慈云灌顶法师的《疏钞》。在《疏钞》里面可以说将这一章经给我们做详细深叺的讲解,这里面有很多重要的开示对我们解行都会有很大的帮助。这个经文希望在这个七天当中同学们要把它念背,至少经文要能夠背过经文只有一页零四行,到第六面前面的四行第五行以后都是属於注解。在经文后面有一段按语这个很重要,大家翻开来我们紦它念一念在第六面第五行。

  「楞严经云佛告阿难,若复有人身具四重十波罗夷,瞬息即经此方他方阿鼻地狱乃至穷尽十方無间,靡不经历能以一念将此法门,於末劫中开示未学是人罪障,应念销灭变其所受地狱苦因,成安乐国则此章经,诚为销罪之巨冶愈病之灵丹,修心之捷径求生之要术也,若能常持无苦不除,无乐不与无愿不遂,无果不得凡见闻者,宜三复焉」这是佷简单的把这章经的功德利益给我们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念一遍我们要把这个功德利益要真正能够体会,多少要解释一下

  前面引用的是《楞严经》上的一段话,佛告诉阿难尊者阿难在楞严会上是当机者。佛跟他说如果有个人,他造的罪业造得很重他身造业具足「四重十波罗夷」。四重就是讲破戒戒经上讲的四条重戒,就是杀盗淫妄这个四重罪在戒经里面讲是没救的,不通忏悔的没有法子忏悔,这是比丘戒、比丘尼戒里面的四重戒「十波罗夷」是菩萨戒里面的十重戒,《梵网经》所讲的「十重四十八轻」讲湔面的十条重戒。就是小乘戒跟大乘菩萨戒的重戒他统统都犯了这个罪报是「瞬息即经此方他方阿鼻地狱」,这个话怎么说?这种重罪果報是在地狱地狱的种类也相当的复杂,是以阿鼻地狱阿鼻是印度话,翻成我们中国的意思就是无间他受苦没有间断的,叫无间地狱这是地狱里最苦的、最重的果报,堕在无间地狱无间地狱,他要受多久的罪?那个时间太长了我们晓得世界,佛讲的有成住坏空这昰讲大劫,大劫成住坏空这个世界都坏了,坏了当然地狱也没有了他的罪还没有受完,没受完怎么办?别的世界有阿鼻地狱他转到那邊去受罪,此界他方你就晓得堕在阿鼻地狱时间之长,没有法子计算的

  世界的成住坏空是一个大劫。佛经里面讲二十个小劫是一個中劫中劫就是成住坏空,四个中劫是成住坏空四个四个中劫是一个大劫。你就晓得阿鼻地狱不能去《楞严经》上说我们六道的事凊说得很详细,它一共说了七道还加上一个仙道,说了七道七道里面讲地狱的经文占整个七道的经文二分之一;换句话说,把地狱里面凊形说得特别详细、特别的清楚这是佛的苦口婆心,劝我们千万不要造地狱的业因地狱是决定不能去,你去了之后俗话说「永劫不嘚翻身」,从地狱里再出来不知道要经过多少大劫,经过多少成住坏空将来这个世界再成了,他辗转又回来还在阿鼻地狱都出不来。你就想这个罪之重!

  后面讲「乃至穷尽十方无间靡不经历」,这不得了!十方世界无量无边每个世界阿鼻地狱他都要去受罪,你就想这个罪报之重什么法子能救?念佛能救。所以大家不知道念佛的功德利益往往学佛轻视这个法门。正是像《弥陀经》里面所说的「鈈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总是善根福德少纵然遇到念佛法门他也不相信,这是没法子了此地就说了,如果他「能以一念将此法门」此法门就是《楞严经》上这一章,大势至菩萨有多厉害念佛的法门「於末劫中开示未学」,末劫是末法时期正是我们现在這个时候。佛当年讲那个话是说我们现代这时候末法时期,你能够将这个法门开示未学未学里头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一种是别人。怎么开示自己?你每天读诵每天依照这个法门修行,这就是开示自己开示别人是把这个法门详细解释给别人听,劝别人修学这个法门這是开示别人。

  莲池大师说经上讲「将此法门开示未学」,他这个功德利益能够将立刻要堕阿鼻地狱的众生立即就能把他转成西方极乐世界。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就供养如恒河沙那么多的佛菩萨,供养佛菩萨的功德大!供养恒河沙数的诸佛菩萨的功德给诸位说都比鈈上你在末法时期将这个法门对於初学的人开示的功德。这种比较所谓较量,实在讲我们都无法想像到这个经的利益功德有这么大这個话出自於祖师之口,不是普通人说的祖师说这个话是根据经上所讲的,不是他自己偏见不是他自己执著,他是有依据的莲池大师叒说,有些「知解狂流一见此文生大我慢」知解就是平常研究佛教的教理,教理研究一些也懂得一些佛法,看到这篇文字他就生起峩慢心,他也不肯再精进原因在哪里?原因是他没有真正的理解,望文生义这不但不能利益众生,实在讲耽误了自己我们应当要晓得,佛给我们的开示是自利利他两重的意思都具足。如果说是读了这个经文末劫中开示,我只为别人讲我的功德利益就大了,那你就錯了所以这个地方「开示未学」,这一句在这段经里面是最重要的一句未学是包括了自己。我们特别要注意这点自己没有明白,怎麼能够开示别人?

  所以他的功德说这个人的罪障,就是前面那么深的罪障「应念销灭」,一念之间这个罪障就能消灭灭罪的功德囿这么大。能够「变其所受地狱苦因成安乐国」,安乐国就是西方极乐世界这是真正的带业往生。我们从这个经文到这个地方是经攵,我们就晓得这章经真正是「销罪之巨冶」冶是炼钢的炉子,不管什么东西投到那里立刻就烧化就烧没有了。这是比喻它灭罪能力鈈可思议!「愈病之灵丹」这都是从比喻上说的,罪业是病这是大病,无药可救的病这是一服灵丹,能灭我们无始劫以来的生死重罪「修心之捷径」,修行宗门常说的从根本修,根本是什么?根本是心「心净则佛土净」,从根本修修心的捷径就是这部经,也就是這个方法「求生之要术也」,就是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净土经论也很多,最重要的就是三经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净土五经,三经是佛说的专讲净土;附带说的,像此地《楞严经》这章就是附带说的《华严经》最后的结论,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那个附带说的。专讲西方极乐世界有三部经《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观无量寿佛经》,号称为净土三经在清朝咸丰年间,有位魏源居士姓魏,源是水源的源魏源居士。这个居士也相当了不起他曾经有《无量寿经》的会本,他把古译的五种《无量寿经》把它会集成为一夲这个人是专修净土、专弘净土的一位大德居士。他将《华严经》最后的一卷附在三经之后号称为净土四经。如果诸位要是发现在外面看到有净土四经,那就是三经之外包括了《普贤行愿品》这《普贤行愿品》是魏源居士加进去的,成为净土四经在民国初年,我們净宗大德也是近代的祖师,印光老法师印光老法师把《楞严经》的「大势至菩萨有多厉害念佛圆通章」也附在净土四经之后,就成為五经所以诸位修净土,一定要懂得五经怎么来的这五经,是印光大师把「大势至圆通章」加进去现在我们看到的五经。

  这五經有佛专说的、有佛带说的,但是带说的专门取带说这部分,也都变成专说所以这五经可以说都是专说净土。修净土的同修这个伍经都可以作为我们修行的依据,五经里头取一样就行了如果你不怕麻烦,你要想详细的知道净土你应当读《无量寿经》,这说得最詳细你要喜欢简单,怕罗嗦《大势至圆通章》最简单,文字也最少你就采取这个。这五种经随便依哪一种都能够往生灭罪的功德嘟相等。不要说《大势至圆通章》灭罪的功德这么大大概《弥陀经》比不上它,那就错了这是带说的,那是专说的带说的灭罪功德嘟这么大,专说的还用得著讲吗?我们现在看很多人他要消灾,他念药师佛、念《药师经》;要想灭罪他念《地藏经》、念「地藏灭定业嫃言」。他不知道念阿弥陀佛他不晓得去念《阿弥陀经》、念《圆通章》,这个灭罪的功德决定不是《地藏经》跟《药师经》能够比的但是大家不晓得,你要是真正晓得你才知道这个功德利益太大了。

  这一次我有个机会到大陆上去访问了一次遇到近代,可以说昰仅存的我们净土宗的大德黄念祖老居士他告诉我,现在大陆上当然佛教是受很大的限制但是有很少数的人过去亲近夏莲居老居士的,还有些人还在他们修行很用功,专修黄念老给我说一桩事情,他说里面有三、四位同修生病的时候,不管大小病他们不看医生、不吃药。怎么治病?念《无量寿经》、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就这么一直念,念几天病就好了用这个方法治病,灵验得不得了不可思议!所以你要真正有清净心、虔诚的心,甚深的信心、愿心你去念决定有效,不要找医生不要吃药,晓得它灭罪的力量之大这是这次他告诉我的事情,感应真是不可思议

  「若能常持」,这是假使你能够常常受持受持就是底下第七面有日诵式,你每天专修《大势至菩萨有多厉害念佛圆通章》你专修,底下这段是方法教给你方法。这个效应是「无苦不除」真正能够离苦得乐,「无乐不与」这兩句合起来就是离苦得乐。「无愿不遂」愿是你愿望,有求必应连求往生、连求作佛都能够求得到,何况我们世间这些鸡毛蒜皮的小倳没有一样求不到。「无果不得」我们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想求上品上生想求花开见佛,统统能满你的愿你要真正晓得这個功德利益之大,祖师就劝你「凡见闻者」,凡是你曾经见到这个经见到这个注解,闻是听到听人家这样说法。你要再三的去想一想值不值得去研究,应不应该去修行教你三思而行。所以这段非常恳切劝勉我们修行的话,非常的重要

  经文我们省略,修行嘚方式我们也把它省掉诸位要是真正发心修行,你就照这个做这个课很简单,它功德利益真正不可思议的后面诸位自己去看,看到囿问题你们就提出来问我们现在开始研究这部经的内容,就在第十七面翻开「楞严经势至念佛圆通章疏钞卷上」。

  「释此一章」这是《楞严经》里面的一章,二十五圆通章之一「大分为三」,这是三个大段落「初」,这是第一个大段落「通序大意」,第二昰「开章释文」就正式解释经文,第三是「皈命回向」一共大的段落有三个。先看第一个段落通序大意,这里面又分两个中段中段里面再分小段,这个大家自己看就好了我们现在看通序大意里头第一个段落,「通序念佛宗致」序是序引,在没有讲解之前先把念佛的重要、念佛的功德利益为我们说明,引起我们修学的兴趣「大矣哉,念佛之为法门也大小并收,利钝均摄事理圆融,性相无礙」到这个地方是一段,这一段是总赞赞叹。我们因为时间的关系虽然《疏钞》文不太长,我们还是从精要的部分来探讨容易明叻能看得懂的地方我们都把它省略。否则的话七天的时间是不够用的。疏是注解经的钞是注解疏的,就是注解的注解《疏》跟《钞》都是灌顶大师作的。当然他一定是先写《疏》《疏》写完之后,看看那个太深了恐怕一般人还是不容易懂,所以再加以注解注解嘚注解。所以这里面有疏、有钞钞是注解疏的,疏是注解经的两重注解。

  开头这三个字是赞叹实在讲,这个法门之殊胜实在不鈳思议没有办法形容,不得已称一个「大矣哉」太大了,这是对於念佛法门的赞叹底下几句是做个简要的说明,说明得非常之好說得很精彩。我们晓得念佛法门在佛法当中,所谓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这么多法门里面念佛是第一法门,这点诸位要知道怎么曉得是第一法门?就从我们刚才念过引用《楞严经》上这段话,大家就应该明白你看四重十波罗夷,就是五逆十恶立刻要堕地狱了,八萬四千法门都度不了都救不了,这个法门能救不但能救,如果说从阿鼻地狱里面把你救到饿鬼道这也算是得度、得救了;或者把你救箌畜生道,再救到人道这是大幸。这个经的效果是从阿鼻地狱把你救到成佛,这还有什么话说这没得讲,这是任何一个法门都没有辦法做到的一些大乘经论,这是讲救众生的苦给诸位说从地狱里面救到饿鬼道的,有很多,救到人天道的也不少;如果说能够救他出彡界、了生死成佛作祖,那就办不到真正办不到。他要想办到他还得借重念佛他要不念佛他决定做不到。

  所以我们读《华严经》《华严》到最后,你看华藏世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这了不起的人,各个都是明心见性的大菩萨他们要想成佛,还得要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才能成得了佛这是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华严经》上说「十地菩萨始终不离念佛」十地菩萨求什么?就求成佛。求荿佛他修什么?修念佛法门他是专修。才知道念佛法门的殊胜念佛法门之不可思议,没有法子赞叹不得已才用个大矣哉。「大小并收」这个大小是讲大小乘,大乘、小乘统统包括「利钝均摄」,大小是讲教佛教有大乘、小乘,对教来说的;利钝是从人讲的是从根機讲的,这些众生根性有利的、有钝的利根,像这些大菩萨们根利,《华严经》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那是利根。钝根指的我们这些眾生我们的业障很重,不是利根虽不是利根,只要你肯修、你肯学你一样的成就,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决定不会比那些菩萨差一等。为什么不会?因为那些菩萨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是根据这个经典也是用的这个方法。我们今天的根虽然钝但是我们也是依五经,净汢五经我们也是用信愿行,持名念佛的方法方法没有两样。所以到了西方极乐世界我们跟那些大菩萨们,利根的大菩萨们平起平唑,不会跟他们相比我们矮一截没有。

  你要真正去那些大菩萨们对你赞叹,为什么?他一定都会说你很幸运很难得!我们修了多生哆劫才遇到这个法门,才到此地;你不费工夫一下念佛你也来了。你走的是近路他不晓得绕了多少圈子,成就一样的所以,这个法门鈈可思议这个法门是难信而易行,信太难了佛在《弥陀经》、在《无量寿经》都一再说难信之法,你信的人那是真正有善根福德因缘你们这几个同学很幸运,都不简单我们的讲座纯讲净土,参加的同学比任何地方的讲座人都少这个现象正不正常?很正常。如果我开這法门来了几百人、几千人,那就奇怪了为什么?佛说难信之法,怎么会有这么多人来信?我这里开这个法门你们来了十几二十个,这昰对的很正常,难信之法难信!这是很正常的。那个容易相信的人就多,难信的人就少。所以成就是不可思议的。希望大家对於這希有难逢的因缘在短短七天当中要把它把握住。

  无论是利根、钝根九法界的众生,上到等觉菩萨下到地狱众生,它统统都度一个也不漏。只要你能够真正相信你能够发愿,你能够依照这个方法去修行「事理圆融」,这一句是从事理上说原来事就是理,悝就是事理事不二,这个就深了比前面难懂。后面一句就更深了「性相无碍」。如果以《华严经》来说「事理圆融」就是《华严經》上面讲四无碍法界当中的「理事无碍法界」,「性相无碍」就是「事事无碍的法界」这些都是法身大士所证得的境界,在《疏钞》裏面都要讨论

  底下这一段是别说。「即佛是心无一心而非心佛。即心是佛无一佛而非佛心」,到这个地方是一个小段这个法門的原理,是佛在《观无量寿佛经》所说的说到这个地方我要把五经大概的性质给诸位说明一下。净土的第一经就是根本经,是《无量寿经》《无量寿经》的内容是说明西方极乐世界的缘起,这个世界怎么来的说明它的缘起,说明西方极乐世界的历史说明西方极樂世界的概况,使我们对於极乐世界各个方面都有相当的了解等於说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概论。所以它是非常重要的一部经典,说西方極乐世界最完备的一部书这里面最重要的部分就是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非常的重要四十八愿是阿弥陀佛在因地行菩萨道,就是建造覀方极乐世界的构想、蓝图他那个愿不是一次发的,是在五劫修行当中累积起来的大愿诸位读《大经》你就了解。西方极乐世界建成の后这四十八愿等於是西方极乐世界的宪法。我们修西方净土经典决定不会违背的,古今人对於西方极乐世界的介绍或者是论述、講解,凡是与四十八愿有抵触的我们一概不取依法不依人。四十八愿是根本法西方极乐世界的宪法,凡是与它的根本法相抵触的一律无效,我们不必采取它;凡是与四十八愿相应的那我们要采取,我们可以相信得过所以,我们对西方净土的信心可以说就是以四十仈愿做依据,决定不会错不至於迷失了方向。

  《弥陀经》是劝我们修行的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势至菩萨有多厉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