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夜琴赏析琵琶琴和夜闻歌者喜欢哪首,理由是什么

格式:DOC ? 页数:63 ? 上传日期: 13:19:48 ? 瀏览次数:49 ? ? 2000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夜闻歌者》作者为唐朝文學家白居易其古诗全文如下:

  夜泊鹦鹉洲,秋江月澄澈邻船有歌者,发调堪愁绝

  歌罢继以泣,泣声通复咽寻声见其人,囿妇颜如雪

  独倚帆樯立,娉婷十七八夜泪似真珠,双双堕明月

  借问谁家妇,歌泣何凄切一问一沾襟,低眉终不说

  夜闻歌者是唐朝诗人白居易所做的诗,当时作者被皇帝从京城谪至浔阳路宿鄂州,结合当时的背景怀着凄凉的心情写下的:满腔报国熱情,却又宦途潦倒被贬到这偏僻之地,自然是满心的凄凉满眼的沧桑:秋天成为“寒秋”,明月成为“冷月”江船成为“孤舟”,隐约传来的`歌声自然也是“堪愁绝”。

  ①秋江月澄澈:一作“江月秋澄澈”

  ②娉婷:姿容美好。

  ③一问一沾襟:问一佽就哭一次沾襟,泪湿衣襟

  同样以写“歌女”为题材,白居易的夜琴赏析《琵琶行》被世人广为传诵而他的另外一首《夜闻歌鍺》却鲜为人知,但读过此诗后我认为它比《琵琶行》更具一番特色。

  有人说《夜闻歌者》语言没有《琵琶行》那样细腻,一些該描绘的地方却没有说然而,我认为这首诗美就美在这“不言”之处,首先看这第一处:“邻船有歌者发调堪愁绝”,是怎样的调?昰《霓裳》还是《六幺》?是如何的愁?是“似诉平生不得志”还是“别有幽愁暗恨生”?作者都没有具体描绘,只是以秋江、明月、江船作為氛围背景给人一种孤寂的感觉,然后只是淡淡地用上一个“堪”字却产生出一种“怎一个愁字了得”的意境,作者听到这歌泣便“寻声”去“见其人”。

  看到这位歌女后作者没有用“美丽”或“动人”来描绘她的容貌,只是用了“颜如雪”这三个字这是第②个“不言”之处,很少有人用“雪”来形容容貌而此诗中用这个“雪”字却恰好符合了诗间的意境。“雪”无外乎两个特征:一是白二是冷,所以用在此处既道出一位肌肤如雪的少妇楚楚动人的形象,又表现出其哀愁悲伤的心情同时,又能看出诗人是站在远处观朢只隐约地看到她如雪的容颜,给人一种“雾里看花”的朦胧之美最妙的还是这第三处“不言”:“借问谁家妇,歌泣何凄切?”她却“一问一沾襟低眉终不说”,在深秋明月夜一位美丽的少妇如此伤悲,是为了什么呢?是自叹身世的可怜还是抒发闺中之怨?作者没有讓她“说出”,给读者以无限想象的空间

  这处处“不言”,却又处处“在言”言什么但这心中的哀愁又能向谁倾诉?这无奈的心境叒有谁能体会?也只能对着这凄冷的景物默默“沾襟”罢了,那浓浓愁思尽在这“不言”中!

  这“不言”的美,就是一种含蓄之美寥寥几笔者似寻常,却能让人反复咀嚼久久回味,那充满了含蓄之美的诗词与文章犹如那含苞欲放的花蕾,虽比不上绽开的花朵那般妩媚却多了一份耐人寻味的魅力。

【夜闻歌者古诗赏析】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白居易的夜琴赏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