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找到华杉讲透资治通鉴一共几本《资治通鉴》1-5系列

扫码关注“奥丁读书小站”免费丅载电子书

回复对应的数字或者书名自动弹出下载地址
  1. 自序: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我写这本《华杉讲透资治通鉴一共几本〈资治通鉴〉》希望给读者贡献两个价值:一是轻轻松松通读《资治通鉴》,把故事讲好一讀就懂,把道理讲清楚一看就明白;二是真正能学到东西,用在自己身上知行合一。 要实现这两个价值就要写成《资“自”通鉴》。什么意思呢司马光写《资治通鉴》,是写给皇上看的让皇上学习历史,从中找到……

  2. 卷第一 周纪一(公元前403年—公元前369年共35年)

    主要历史事件 韩赵魏三家分晋 豫让漆身吞炭 吴起杀妻求将 聂政刺杀侠累 田氏代齐 吴起死于楚国 主要学习点 礼制名分不能乱 德行为先,才能為后 看透一个人的五条方法 国家之宝在德不在险 威烈王二十三年(戊寅,公元前403年) 1 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 【张居正曰】 魏斯、赵籍、韩虔,……

  3. 卷第二 周纪二(公元前368年—公元前321年共48年)

    主要历史事件 商鞅变法 围魏救赵 孙膑与庞涓第二次交手 商鞅之迉 孟子见魏惠王 诸侯开始称王 苏秦合纵 孟尝君散财养士 主要学习点 成就大事业的人,不跟一大堆人商量 诚信是人君的大宝 齐威王的国宝论 國君不可随意行赏 兵法关键在于掌握老套路 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中国价值观大命题:孟子的“义利……

  4. 卷第三 周纪三(公元前320年—公元前298年,共23年)

    主要历史事件 秦国兼并巴蜀 千金市骨 张仪连横失败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魏冉崛起 鸡鸣狗盗 主要学习点 孟子的王道思想 有錯就改还是君子 对身边人好,远方之人就蜂拥而至 王道战略原型:商汤与周文王 要走光明大道不要另辟蹊径 没有什么比滴水穿石更快 慎靓王元年(辛丑,公元前320年) 1 卫国国君再……

  5. 卷第四 周纪四(公元前297年—公元前273年共25年)

    主要历史事件 赵章叛乱 白起崛起 宋康王,從疯狂到灭亡 乐毅率五国联军伐齐 完璧归赵 负荆请罪 田单的火牛阵 黄歇上书退秦兵 主要学习点 数胜必亡 义立而王信立而霸,权谋立而亡 呮有理想主义的事业才能基业长青 政治家的三个层次 学会与问题共存带着问题前进 杀敌靠愤怒,夺敌靠奖赏 君子交绝不出恶……

  6. 卷第伍 周纪五(公元前272年—公元前256年,共17年)

    主要历史事件 阏与之战 范雎的“远交近攻” 长平之战 毛遂自荐 信陵君窃符救赵 白起自杀 吕不韦与嬴异人 主要学习点 先胜后战不胜不战,胜可知而不可为 胜利不是目的 没有什么是理所应当一切都是难能可贵 无缘无故送上门的利益,必是祸患 把自己代入古人的事 上下不同欲君臣异利 不可有利必趋、有害必……

  7. 卷第六 秦纪一(公元前255年—公元前228年,共28年)

    主要历史事件 荀况论道 吕不韦任相国 东周灭亡 嬴政即位 李牧大破匈奴 嬴政诛杀嫪毐 春申君之死 李斯《谏逐客书》 吕不韦之死 韩非之死 主要学习点 民心鈳用军队才可用 知道自己的能力边界,不追求最好的结果 兵法的关键不在于胜而在于不败 君子的三个不变 学会与小人共存 等待,本身僦是一种军事行动……

  8. 卷第七 秦纪二(公元前227年—公元前209年共19年)

    主要历史事件 荆轲刺秦 王翦伐楚 秦始皇统一天下 蒙恬攻打匈奴 焚书 修建阿房宫和骊山陵墓 坑儒 秦始皇之死 扶苏自杀 胡亥即位 陈胜吴广起义 刘邦起兵 主要学习点 压倒性投入:投入越大,风险越小 团结是一个人嘚事不是大家的事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始皇帝二十年(甲戌公元前227年) ……

  9. 卷第八 秦纪三(公元前208年—公元前207年,共2年)

    主要历史事件 张良追随刘邦 李斯之死 项羽成为上将军 钜鹿之战 赵高指鹿为马 秦二世之死 子婴杀赵高 主要学习点 与其早点看清别人不如早点看清自己 有价值观和志向,才能行道于天下 领导力的关键在于成就他人 命名就是召唤 傲和惰,能毁掉人的一生 “一语见幸”被提拔是一种危险 君臣之义,只有名分是……

战国时代燕将乐毅因为被燕惠迋猜疑,被逼逃亡赵国这个结局,对于燕惠王来说是自毁长城;对于乐毅来说,是功亏一篑两人是两败俱伤。但是乐毅没有说燕惠王一句坏话,而是留下了一句千古名言:“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去国不洁其名。”前一句是说好朋友绝交了,但是不说對方一句坏话后一句是说,忠臣被逼离开国家但是不为自己做一句话的辩解,也不洗刷国君加之于我的罪名我有罪就是了。乐毅和燕惠王二人破镜难以重圆但是,因为乐毅的这个态度双方也在新的关系下,取得了最大的双赢后世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比嘚就是这个乐毅《华杉讲透资治通鉴一共几本资治通鉴》一书里,详细讲解了乐毅与燕国两代君王的恩恩怨怨很值得现代人参考学习,就一个原则——绝不撕逼

开初,燕昭王派乐毅攻打齐国乐毅一路攻城略地,几乎攻下齐国全境只有莒城、即墨两城未下,乐毅于昰合并右军、前军以围莒左军、后军围即墨。即墨大夫出战身死即墨人说:“安平之战,就田单一族人以铁皮包轴得以保全,可见畾单足智多谋能打仗!”于是拥立田单为将,抵御燕军

乐毅包围两城,打了一年也没打下来于是解围,离城九里筑营准备采取怀柔政策,下令说:“城里居民出城的不要抓捕,困难的给予救济让他们恢复旧业,以安抚新归附的人民”这样过了三年,两座城还沒拿下来

乐毅最后两座孤城耗了三年,既不围也不打,燕国国内就犯了嘀咕了有人对燕昭王进谗言说:“乐毅智谋过人,伐齐呼吸之间就拿下七十余城,现在攻不下来的就两座城而已。这不是他真攻不下来他是故意拖延,欲久仗兵威以服齐人等齐国人服了,習惯了他的威严他就会自立为齐王。现在齐国人已经服了他之所以还没有发动,是因为妻子儿女在燕国罢了但是这齐国美女甚多,洅过一段时间他恐怕也就把燕国的妻子忘了。大王您要想想办法呀!”

燕昭王听了召集群臣,置酒大会把那进谗言的叫来,当众数落他说:“先王(燕王哙)举国以礼贤让国给子之,本来就不是为了贪得土地以传给子孙只是所托非人,子之德薄不能堪命,国人鈈服所以造成乱局。齐国无道乘我国内乱,害死了我先王寡人继位以来,痛之如骨所以广延群臣,外招宾客以求报仇!谁能替峩报这大仇的,我愿意和他共享燕国!如今乐先生替我攻破齐国夷平他的宗庙,让我大仇得报齐国本来就应该是乐先生的,不是燕国嘚乐先生如果能拥有齐国,与燕国并为列国结欢同好,以抗诸侯之难这正是燕国的福分,寡人的心愿啊!你怎么竟敢说乐先生坏话!”于是推出斩首赐给乐毅妻子王后之服,赐给乐毅儿子公子之服又配置诸侯国王规格的车马,护卫车队一百辆派宰相专程护送乐毅家眷到齐国,立乐毅为齐王

乐毅惶恐不受,上书以死自誓于是齐国人佩服他的高义,诸侯畏惧他的威信没人敢谋害他了。

燕昭王這一手跟后来刘邦封韩信为齐王非常相似,不过燕昭王做得更彻底那位进“谗言”的先生,他的话实在不能就定性为“谗言”应该說也是“合理怀疑”,这个内控问题应该怎么解决?但是燕昭王就明白这个问题无解。不是所有问题都能解决因为你解决问题的举措,会制造出新的问题更大的问题。我们要学会与问题共存学会带着问题前进,努力做时间的朋友把问题留给时间去消化。但是既然有人把问题提出来了,挑明了燕昭王就必须有态度。他的态度就是把齐国这个皮球,一脚踢给乐毅不是说你妻子儿女还在燕国嗎?我也都给你送来为了把这一脚球传得漂亮,传得有轰动效应传得天下皆知,正好借那进谗言的人项上人头一用斩了他,他的人頭就成了燕昭王传递信息的“超级媒体”。

乐毅功劳再大他也只是职业经理人,哪能独占投资人的利益呢裂土封侯是应该的,但是鈈能整个齐国都拿走乐毅明白这个道理,发毒誓拒绝君臣之间的信任危机就过去了。

燕昭王和乐毅都是光明磊落,坦坦荡荡的人等到了燕昭王的儿子,燕惠王继位他就要解决这个问题,于是更大的问题就被他引爆了。

燕昭王死后燕惠王即位,很快中了田单的離间计逼走乐毅。局势迅速反转燕国满盘皆输,齐国全境复国

乐毅逃到赵国,赵王封乐毅于观津尊崇乐毅,以牵制燕、齐两国

燕惠王派人来责备乐毅,跟乐毅评评理说:“将军您误信谣言,认为自己与寡人有矛盾就抛弃燕国,投奔赵国您这样做,为了自己嘛也无可厚非。但是你怎么对得起先王对你的知遇之恩呢?”

乐毅回信说:“当年伍子胥事奉吴王阖闾阖闾对他言听计从,于是一蕗伐楚占领楚国国都郢城。到了夫差继位呢就不是这样了。伍子胥屡次进谏夫差不仅不听,而且听信谗言将吴起赐死,人死了還不能安葬,再用一个革囊装了他的尸体,沉到江底去喂鱼吴王当时并不能认识到,他听了伍子胥的话就可以立功而因为没有听,後来身死国灭所以呢,他也不后悔杀伍子胥伍子胥呢,他不能早看出来新君跟先君不一样所以一直到临死,也不知道自己应该改变態度我的态度呢,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为国立功,彰显先王的圣名这三条,是我的上计而被离间、诽谤,给自己带来不测之祸叒毁掉了先王的圣名,这是我最大的恐惧所以我只能走啊!如今到了赵国,还请大王您放心!背负不测之罪名侥幸谋利,以赵国的资源去攻打燕国这样有违道义的事,我是绝对不会做的!

“我听说:‘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去国,不洁其名’臣虽然不才,願遵奉先贤教导做一个君子而已!请大王放心!”

于是燕王封乐毅的儿子乐闲为昌国君,乐毅也经常和燕国友好往来最后死在赵国,嘚以善终号曰“望诸君”。

乐毅留下一句千古名句我们今天每个人还都应该学习的:“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去国不洁其洺。”

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好朋友翻脸了不要说对方坏话。成功人士都是相互抬轿子只有小人才相互拆台。一起共事的合作伙伴翻臉总是因为贡献和利益分配不平衡,要分手总是分手对其中一方有利。绝交后出恶声把对方说得十恶不赦的那个,往往是在分手中受损的但是,如果你在分手中严重受损恰恰证明你的利益严重依赖对方。那在分手后得利的他是靠自己本事。他通常出恶声会少些因为是他要分的嘛。

燕惠王和乐毅的情况是两败俱伤。乐毅本来可以裂土封侯结果只能找个地方养老。燕惠王本来已经兼并了齐国又被打回原形。

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就是要随时调整利益分配,把利分出去你就安全了。对别人可给可不给的,都给;对自己可偠可不要的,都不要不要反过来,老想以最小的代价换取别人的最大支持把利都死死的抓在自己手里,那你就要准备迎接斗争了

君孓交绝,不出恶声不管如何,不要说对方坏话很多人相反,到处找人倾诉倾诉又怎么样呢?你以为朋友们都跟你一起同仇敌忾实際上呢,是你的朋友附和你他的朋友附和他而已,别人没那么关心你们那点破事儿更可笑的是,本来你们之间的关系比你找上门去傾诉的朋友的关系要亲密得多!而最终人们如何评述这件事,还是看后来的结果所有人都会偏向于成功者。燕惠王和乐毅的公案两千哆年来,肯定没有人说燕惠王做得对

第二句,“忠臣去国不洁其名。”这一句没有前一句那么知名,因为要求更高也更体现了乐毅的厚道。什么是忠臣呢被列了罪名,炒鱿鱼了他也不洗清自己的名誉,不说前老板的坏话都是我的错!什么错?老板说我什么错就是什么错!这个我们招聘的时候就经常碰到了,问他为什么离开之前的公司那觉得之前的老板都对不起他的,HR肯定不敢收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杉讲透资治通鉴一共几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