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ZL底筋第二排底筋不伸入支座为_4支座怎样计算大样

广联达GGJ钢筋——基础篇
1、在楼层管理当中基础层的层高应如何定义?
答:1、基础底板的高度;2、如果没有地下室时从0.00开始定义
  2、在实际工程中基础次梁与基础主梁相茭时,相交节点是不布置箍筋的软件可以正确处理吗?
答:在基础梁的属性中可选择箍筋是否贯通这样就可以直接处理了。
3、在实际笁程中独立基础中有上下两层钢筋,软件应如何处理 答:软件在横向受力筋和纵向受力筋的下方都提供了关于上下部配筋信息不同的處理方法,即B12@200/B14@200斜杠前表示下部,斜杠后表示上部;当上下部钢筋弯折长度不同时可在独立基础的计算设置中第17和18项进行调整;注意:此处理情况适用于同截面内上下不同配筋的情况。
4、图纸设计时要求当独立基础的长度和宽度大于2500时钢筋是交错布置的,软件应如何处悝
答:在独立基础的计算设置中软件按照“简明钢筋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的要求增加选项,自动按此进行计算;另外如果图纸要求嘚独立基础长度和宽度是其他数值时,也可在计算设置当中第14条进行调整
5、在实际工程中,独立基础平面不是矩形的是异形的,软件能否处理 答:软件在建立构件时新增加了异形独立基础和自定义独立基础两个子类型,都可以来处理平面异形的独立基础对于钢筋的配筋方向与软件黙认不同的情况时,软件还提供了调整配筋方向功能可根据不同要求进行调整。
6、在图形软件里绘制的参数化独立基础為什么导不到钢筋软件里 答:因为以前独立基础中只有矩形独立基础,新版软件在独立基础构件下新增参数化独立基础、异形独立基础、自定义独立基础这样钢筋图形互导的问题就不存在了。
7、条形基础中分布筋我不想让它通算应如何处理? 答:软件在计算设置中增加了条基L形相交时分布筋是否贯通的选项只要选择即可。
8、请问条形基础的受力筋根数软件是如何计算的 答:软件有相应的黙认原则,当与您手工计算不一致时可查看其计算设置对于条形基础的受力筋根数软件在计算设置第7条中有相应的选项,进行选择即可
9、 在平法图集基础中柱的箍筋是单肢箍,不需要复合箍在软件中应如何处理? 答:在基础建立柱子时柱箍筋的肢数自动会黙认为2*2的,即单肢箍
10、在基础层中我不想算伸出基础的甩筋,软件能处理吗 答:在剪力墙属性新增加了纵筋构造设置的选项,当不想计算时只需要在基礎上层把纵筋构造改为纵筋锚固即可需要注意的是上层的底标高要与基础相接。
11、我的工程基础是筏基的并且需要计算拉筋,软件能計算吗 答:在筏板基础属性中新增拉筋的属性,只要把相应的配筋信息填入即可
12、工程中,筏板钢筋的配筋是隔一段一种配筋形式的我用筏板主筋按范围画的,但是这样很麻烦能不能有其它的方式呢? 答:软件在基础层中增加了基础板带这个构件基础板带分为柱丅板带和跨中板带两大子类型,只要绘制就可以自动计算了
13、在实际工程当中,筏基与基础梁重叠的位置是不需要布置负筋的软件能洎动处理吗? 答:软件在筏基的计算设置中提供了相应的选项只要选择“否”就可以了。
14、我的图纸上在基础层中梁的名称标注是KL我需要按楼层框架梁计算,可在软件中基础层只有基础梁如何能让基础梁按框架梁计算呢? 答:软件在基础层开放了梁和板构件只要在基础层中建立框架梁就可以了,软件也会自动按框架梁的原则计算的
15、在基础层中画了基础梁后,如何能把基础梁改为框架梁
答:点擊基础梁的构件属性编制器后,点击名称下拉菜单选择框架梁的名称即可,这样基础梁的类别自动会变为框架梁
16、基础梁的钢筋原位標注是不是错了,怎么和框架梁的输入格式不一样呢我怎么来输? 答:软件是按04G101-3设计的只要按照图纸上的标注直接录入就可以了。
17、承台梁在软件中怎么没有这个构件呢如何处理呀?
答:在基础层中软件新增加了梁构件只要画了承台,并与承台相交软件自动会让承台梁自动计算的,如果您不希望它是承台梁也可把其属性改为否即不是承台梁。
18、软件中计算的承台梁钢筋是如何计算的
答:对于承台梁钢筋的计算,软件提供了三种节点的选项自动黙认为节点一,即承台梁上下部钢筋均锚入柱内锚固长度按楼层框架梁纵筋端节點锚固;节点二,是上下部纵筋均锚入承台;节点三是上部锚入柱中,下部锚入承台内
19、承台加强筋在软件中能处理吗?
答:软件在繪图下拉菜单中增加了编辑承台加强筋功能这样就可以直接处理了。
20、图纸设计要求基础插筋弯折设计是≥10D,如何实现
答:点击计算设置中基础类型把其基础插筋弯折进行调整即可,软件是按平法图集的要求进行设计的
21、在基础层中,我已经画好了柱子可汇总计算后为什么没有柱的钢筋量?
答:因为没有画基础构件这样柱子就缺少生根,故无法计算柱钢筋
22、有一次我把工程打印出来了,后来無意之中发现有一块筏板基础只画了横向受力筋纵向忘记画了,我的工程太大了不便于检查。
答:软件有一个“查看受力筋布筋情况”的功能只要通过这个功能就可以查看到筏板内的布筋情况了,如果少布置钢筋板会以不同的颜色显示。
23、实际工程中筏板块特别多有没有快捷的方式处理呢?
答:软件提供了自动生成板的功能,这样就可以快速绘制了
24、我在钢筋软件中筏板是通过从图形中导过来的,导过来的是整块筏板是否需要删除后再绘制配筋?
答:不需要软件提供了画线分割满基的功能,对于想分割的筏板可以通过此功能進行分割
25、筏板中的底筋和面筋输入后不好区分,软件有什么解决方法吗
答:在筏板中面筋、底筋以不同颜色显示,可以清楚区分面筋、底筋
26、筏板受力筋的计算根数怎么与我手工的计算结果不一样呢?
答:软件在计算设置中增加了构件的根数计算的方法包括四舍伍入加一、向上取整加一、向下取整加一,可根据手工的要求进行调整
27、我画了筏板负筋,可每次它的左标注和右标注都不好区分软件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让我来区分呢?
答:软件中提供了两种方式一种是交换左右标注的功能,另一种是直接在绘图区内点击此图元在绘圖界面上直接进行数值的修改这样就不需要来进行区分了。
28、从图形中导过来的基础梁是绿色的如何能快速的知道哪些梁是没有配置鋼筋的?
答:在钢筋软件中把本层所有梁都选中再通过构件属性编辑器把其中的跨数量全部删除掉即可,这样梁的颜色也都会变成红色叻
29、我在基础层画了基础梁,通过应用同名梁的功能把相同的梁也应用到了可到报表看时怎么发现缺少了几根钢筋呢?有什么问题
答:软件在基础梁中提供了“应用同名梁”的功能,您出现的问题应该是有些信息没有应用到并且软件在应用同名称梁时提供了应用原則,在应用原则中您可以进行查看
30、平法图集中基础梁的计算有了相应的要求,即外伸和不外伸的情况软件能处理这两种情况吗?
答:在基础梁的计算设置中有关于基础主梁端部外伸和无外伸时钢筋弯折的长度设定即外伸时是12D,不外伸时是H/2
31、对于基础梁平法图集要求是按轴线长度计算的,软件怎么还把柱子识别为支座在计算时是不是计算的方法与平法不一致呢?
答:软件在识别基础梁时是把柱子識别为支座但是在计算时是按平法图集的要求,即有无外伸情况分开考虑的
32、在图形中有多种集水坑的参数图,在钢筋中集水坑却没囿互导时可以导过去吗?
答:是可以的软件自动黙认为异形集水坑。
33、在实际工程中板洞、集水坑都是异形的有没有画入的方式?
答:在构件属性中新建自定义板洞在绘图区画入即可。
34、我的工程中有一些集水坑可软件每次都要精确具体的位置,好麻烦呀能不能简单一点?
答:软件对集水坑和板洞都提供了随意定位的功能只要随意点都可以,并且还支持移动、镜像、复制等功能
35、工程是筏板基础,有很多种形式的集水坑软件能处理吗?
答:软件是在单构件输入中处理集水坑钢筋的通过参数法中内置的参数图就可以进行鋼筋的计算了。
36、我画了独立基础又画了梁,可在识别梁构件时怎么无法识别为支座呢?
答:考虑到梁以独立基础为支座这种情况不是瑺出现,所以软件在设计时没有让其自动为支座但为了让软件灵性、开放,软件增加了设置支座的功能即可通过设置独立基础为支座嘚形式来进行设置。
37、什么叫基础板带
答:板带是板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用于无梁楼盖板和平板式筏型基础中按其形式可分为柱上板带ZSB、跨中板带KZB、平板式筏形基础平板BPB。软件在基础层中增加了基础板带在楼层中增加了楼层板带两大构件。
38、桩钢筋怎么处理呢
答:软件在单构件输入中有参数化构件,其中桩做了相应的配筋信息只要按图纸要求进行填入即可。
39、在图纸中承台梁在中间跨上时,仩部钢筋是直接锚固的而不贯通,软件能处理吗
答:选中承台梁这个构件,点击右键选择上部钢筋设置或下部钢筋设置就可以单独进荇处理了
1、 我已习惯了梁的平法操作,有没有必要再去学建模梁的操作
    答:绘图输入下梁的操作和GCL8.0是相同的,而梁构件钢筋信息输入囷单构件输入下没有任何区别即在绘图输入下提供梁的平法表格输入所以您根本不需要重新学习。
    2、 对于L型梁、花篮梁设计是按03G101-1进行设計的软件是如何处理的?
    答:GGJ10.0中几乎所有构件都有一个“其他箍筋”属性对于异型构件的箍筋,均可以使用其他箍筋来进行设置
    3、 佽梁加筋图纸中标注为8Φ10(2),软件中怎么处理据我所知GGJ8.2是处理不了的。
    答:软件在每次改版时都会考虑各地各种各样的需求故在次梁加筋位置输入8A10(2)就可以了。
    答:软件中最多只能处理同一跨梁有三个不同的吊筋如果超过三个的,可以分配到别的梁跨中输入
    答:《03g101》65页囿规定,非框架梁下部肋形钢筋的直锚长度为12d;当为光面钢筋时直锚长度为15d。
    7、梁中编辑梁原位标注和重识别梁跨的含义有什么不同
    答:编辑:自动识别画好的梁。重识别:清空梁原位标注表格中的信息重新识别梁跨。
    8、我已经在定义构件时定义了梁名称为KL还需要峩再去设置梁类型吗?软件可不可以按名称识别梁类型
    答:梁、柱(暗柱)的属性定义界面中,可以根据名称自动默认类型比如:KL--类型自动为框架梁;KZL--类型自动为框支梁。
    9、 在某工程中梁构件全部为绿色了,为什么计算时还提示有末识别的梁?
    答:因为工程中存在佷难看出来的碎梁(很微小)这种情况可以采用按名称选择或直接双击计算提示的梁名称,均可找到该梁
    10、在进行汇总计算时,提示囿未识别梁时应如何处理
    答:如果不想计算梁的钢筋,就可以点击否不退出重新识别梁跨。
    11、如何让已经识别的梁变回未识别状态
    答:选择所有已经识别的梁,打开构件属性编辑器删除“跨数量”即可。
    12、实际工程中同名称的梁构件配筋信息都是相同的如工业厂房中的井字梁,如果每跨梁构件进行识别标注太麻烦了。软件有没有快捷的方式
    答:可以使用“应用到其它同名称的梁”的功能,将当前梁构件的原位标注信息复制到其他同名称梁构件
    13、当剪力墙上两个洞口离的很近时连梁是连续通过的,在软件中如何处理
    答:连梁除叻点画和按洞口布置以外,还可以采用画入的方式
    14、框架梁中架立筋的输入方式是什么?
    答:在跨中钢筋位置直接输入需要带上()。如(2b14)
    15、5跨梁中有4跨梁的支座负筋是贯通的应如何处理?
    16、双悬臂梁在绘图输入下应如何输入
    答:只需要直接编辑梁原位标注即可,软件会自动识别梁跨的
    17、我实际施工中悬臂梁上部钢筋的端部弯折有多种,软件可以灵活处理吗
    答:软件对于悬臂梁上部钢筋共设置了5种不同端部弯折类型的钢筋,可以灵活处理各种悬臂梁上部钢筋的端部弯折情况
    18、悬臂梁的悬臂跨截面成梯形变化该如何来处理?
    答:在编辑梁原位标注的界面直接输入截面信息:如300*700/400即可,700为悬臂梁根部尺寸400为悬臂跨远端尺寸。
    19、异形梁绘制时如何画能确定挑耳茬外
    20、实际工程设计中主梁与次梁、次梁与次梁间是以截面尺寸判断支座关系的,软件的梁支座判断与实际工程设计相符吗
    答:软件Φ梁支座识别规则为非框架梁以框架梁为支座;若都是非框架梁,则宽梁是窄梁的支座、高梁是低梁的支座L字相交、十字相交时,可选昰否互为支座可在“工具”——“选项”——“其它”中进行设置。
    21、在实际工程个性化设计中梁构件可能以剪力墙为支座软件可以處理吗?
    答:软件中设置有梁以墙(指与该梁非平行相交的墙)为支座的识别规则
    22、现实际工程中个性化设计比较多,可能梁会以任意与其垂直相交的构件为支座软件可以灵活处理吗?
    答:可以使用“设置支座”功能用户可以选择任何与梁垂直相交的其它构件为当前梁支座。
    答:在菜单栏工具/选项/其他里面对于宽高都相等的两次梁,可以设置成互为支座或互不为支座识别井字梁时可以设成互不为支座。
    24、我的工程中框支梁的箍筋加密区和图集规定是不同的软件可以处理吗?
    答:在计算设置中有框支梁的箍筋加密的计算设置可以进荇调整。
    25、梁构件输入后框架梁和非框架梁不好区分软件有什么解决方法吗?
    答:可以在工具--选项--构件显示中设置构件显示颜銫即可区分框架梁和非框架梁。
    答:在定义构件时可选择楼层框架梁和屋面框架梁软件会自动按其规则计算;
    答:能。在平法原位标注Φ分别输入“腋长”、“腋高”及一侧的“加腋钢筋”信息即可
    28、软件能处理变截面梁吗?在绘图输入界面中的梁应该如何来处理
    答:能。直接在绘图输入界面中点击“编辑梁原位标注”的表格中输入梁截面即可
    29、在属性定义时要不要根据图纸来定义梁的跨数?
    答:鈈用软件提供了识别梁跨的功能,会自动根据所画的梁图来识别梁的跨数
    30、我的工程中梁构件每跨的其他箍筋都是相同的,我需要每跨都重新设置吗
    答:可以在梁的建模界面,设置首跨的其他箍筋然后使用其它箍筋的复制功能将(Ctrl+C、Ctrl+V)首跨的其他箍筋复制到其他跨
    31、当框架梁中间某跨钢筋的跨长较小,钢筋需要贯通该跨两边伸到相邻跨的Ln1/3,软件如何处理
    答:直接把该钢筋输入在该跨的“跨中钢筋”位置即可,软件会自动判断
    32、实际工程中同跨梁有多排拉筋,如果在其他箍筋中逐个输入太麻烦了软件有没有快捷的方法?
    答:软件在构件的其它箍筋中的钢筋信息列可以输入排数如:10A10-100。
    33、请问多跨梁下部通长筋和梁下部纵筋规格不一样时如何处理?
    答:当集中標注中的某项数值不适合用于梁的某部位时则将该项数值原位标注,施工时原位标注取值优先,直接输入梁原位下部纵筋即可软件會自动考虑与下部通长筋的扣减。
    34、为何在绘图输入界面下梁的箍筋肢数处无法进行修改
    答:梁的箍筋肢数是由其上面箍筋信息中的肢數决定的,直接修改箍筋信息后面的肢数即可或者是将箍筋信息后面的箍筋肢数删除,直接在肢数的地方输入肢数
    35、钢筋软件中的暗梁、连梁的拉筋排数是怎么计算的?
    答:当输入排数<1时按1排计算;输入排数>1时,按输入值计算;不输入时按腰筋根数计算。
    36、下部不伸入支座的钢筋如何输入以前软件和平法图集标注不符,经常忘记输入格式
    答:现在输入格式与平法图集标注是完全相同的,如输入4B25(-2)則表示其中有两根是不伸入支座的
    37、基础梁处理时,上部和下部钢筋需要颠倒输入非常让人不理解,而且经常出错GGJ10.0有无改进?
    答:軟件不需要了就按软件提示的上下部输入就可以了。

    1、剪力墙结构中的短肢剪力墙比较的常见我用偏移功能一段一段地绘制也可以但昰感觉比较的慢?有没有快一点的画法
    答:可以利用“点加长度”来快速绘制。选择“点加长度”功能按钮然后按提示指定下一个点確定方向并输入短肢剪力墙的长度,这样就可以快速画好不在轴线与轴线交点的墙如果短肢剪力墙和轴线还有一定的偏角,那么你可以按住“shift+鼠标左键”输入偏角
    答:剪力墙的压墙筋是剪力墙水平方向附加的钢筋,输入格式:2B12长度计算公式同水平公式计算。
    3、剪力墙Φ有一个其它钢筋的选择,什么时候用到
    答:新版软件剪力墙构件的其它属性中有一个其它钢筋,这个是把原来只能输入其它箍筋的权限給放的更大了;我们在这里可以输入附加的箍筋同样也可以输入附加钢筋自已给定根数及长度;更大权限的适应工程实际的需要。
    4、在磚墙构件属性中砌体加筋做何解释什么时候会用到?遇到构造柱是否考虑断开
    答:在砖墙构件属性中的砌体加筋是指砖墙中通长的钢筋网,输入相应的信息软件就可以自动计算长度及根数了当然遇到构造柱钢筋是否贯通布置我们可以在计算设置中调整。
    5、砌体加筋绘圖时不方便经常出现端头方向显示不对?有没有简单一点的画法
    答:砌体加筋也是点式构件,可以参考柱的特殊画法比如可以用F3键來进行水平切换。Shift+F3进行垂直方向的端头切换
    6、在做砌体加筋时,选择L-3形按系统默认值设置;软件怎么只计算加筋1呢?
    答:当加筋1与加筋2的钢筋直径及长度都相同时软件默认按一种计算了,但根数是取的两者之和这个我们注意一下就可以了。
    7、砌体加筋遇洞口时为什麼不考虑自动扣减呢?
    答:软件中绘图输入页面的砌体加筋构件指的是我们工程的墙体拉结筋现在的软件中是没有考虑遇到洞口的情况的。
    8、什么叫跨层连梁,在软件中如何处理
    答:在建立连梁的时候,我们可以直接修改连梁的顶标高来实现连梁跨层的操作扣减关系软件會自动考虑的。
    9、当过梁遇到构造柱时软件是怎么考虑的
    答:过梁遇构造柱时钢筋的计算暂时没有考虑钢筋之间的互相影响,自已需要紸意一下
    10、斜墙及斜梁在板被压下去以后,自动变斜吗
    答:斜墙及斜梁在板被压下去以后,是可以被压斜的但是墙和梁我们都需要紸意,如果是山墙需要墙体从屋脊分开分成两段。板压斜后墙的标高才能正确显示。对于梁与墙体的斜段标高我们可以利用修改墙段標高或修改梁段标高来实现
    11、当剪力墙变斜后暗梁及暗柱等构件的标高能自动变化吗?
    答:剪力墙变斜后其上的附属构件的标高是自動变化的。
    12、我的工程中剪力墙门窗洞口是对称的如何快速布置?
    答:可以先输入对称一侧的门窗洞口然后使用门窗洞镜像、旋转、迻动、偏移、复制功能快速输入门窗洞口。
    13、实际工程中剪力墙门窗洞口上下都有连梁软件如何布置?
    答:在连梁属性中有“是否为洞ロ上方”属性选是为洞口上方连梁选否为洞口下方连梁。
    14、在计算设置中“暗柱纵筋/垂直筋变截面或顶层锚固时弯折长度”起什么作用
    答:就是说暗柱纵筋或墙身垂直筋锚如板的时候为伸到对边弯折20d,这个20d可以任意修改
    答:现在墙柱竖向筋是按一层一断开来计算的,所以目前墙柱钢筋定尺长度目前基本没有作用
    17、门窗洞口加强筋设置后,同楼层同名称的构件是否都自动生成其他楼层的同名构件是否也自动生成?
    答:同楼层同名称的构件都会自动生成加强筋其他楼层如果从已经设置加强筋的楼层复制的,则自动生成洞口加强筋洳果是新建的同名门窗洞口,则要重新设置加强筋
    18、剪力墙钢筋的计算,与洞口所在的位置有关如何精确进行洞口布置?
    答:点击工具条上“精确布置门窗洞”按钮选择需要画入洞口的剪力墙,继续选择洞口的插入点弹出输入偏移值对话框,“正值向箭头方向偏負值反方向偏”,输入偏移值点击确定即可。
    19、我的工程中剪力墙门窗洞口是对称的如何快速布置?
    答:可以先输入对称一侧的门窗洞口然后使用门窗洞镜像、旋转、移动、偏移、复制功能快速输入门窗洞口。
    答:在门窗洞的图层中选择菜单---编辑洞口加强筋,或直接点击工具条上“编辑洞口加强筋”的按钮然后点击需要布置加强筋的洞口。
    21、在绘图区域中洞口处的加强筋经常容易忘记输或是漏项,該怎么办?
    答:在墙洞或板洞上如果没有输入加强筋就会用红颜色来显示出来
    答:首先我们需要将两段剪力墙合并;然后再将窗画入就可鉯了
    答:对竖向构件的垂直筋长度有一定影响。
    24、在软件中逐个修改暗柱尺寸太麻烦了有没有快捷的方法?
    答:在软件中可以同时修改兩个名称和类型相同柱和暗柱的尺寸
    答:GGJ10.0中门窗洞可以脱离主构件单独复制、镜像、旋转了。
    26、剪力墙和柱子从图形8.0中导到钢筋10.0后为哬剪力墙的钢筋计算出来不正确?
    答:因为图形8.0中柱子的类型选择中没有暗柱所以导到钢筋10.0后软件默认的是框架柱,但有可能柱子是暗柱这样计算剪力墙时锚固值就不一样。
    27、剪力墙中的异型柱子箍筋怎么处理软件能按柱子的形状来帮我默认吗?
    答:一般来说异型柱子的箍筋形状比较特殊,你可以利用“其它箍筋”来将异型柱子的箍筋组出来软件现在不能默认柱子的箍筋组合形式。

1、剪力墙中的暗柱汇总到报表中时把量汇总到柱子中去了.我想汇总到剪力墙中该怎么办?
答:把暗柱的汇总信息更改为剪力墙即可
2、在钢筋9.0中剪力墙暗柱如何输入?
答:A自适应暗柱,自动生成暗柱属性 B新建参数化柱(暗柱)
3、柱的螺旋箍筋在设置时必须要输入参数,否则不让计算,但输入後软件又不是按输入的参数计算很是麻烦?
答:现软件中圆柱螺旋箍筋参数不需要输入直接读取柱和箍筋的信息。
4、框架柱基础层高喥如何定义

答:不用定义,软件自动找基础高度基础的顶标高到基础层的顶标高之间范围并入上一层计算。


5、为什么在基础层画了柱孓但计算后没有插筋
答:因为基础层没有画基础或梁,软件会自动找当前柱的基础找不到就不会计算柱插筋。

6、柱表生成构件后柱采用从其他楼层复制构件,该如何操作


答: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取消。
7、圆形柱的螺旋箍筋应该如何输入
答:在其他箍筋处输入,选擇13号箍筋输入箍筋信息即可。
8、柱属性中“上加密区范围”参数中是否包括梁支座内的加密区
9、梁上柱在GGJ9.0中如何处理?
答:建模法中畫好了自动会按梁上柱处理;非建模法中在建立构件时构件类别选择“梁上柱”梁高度输入在最小层号的层高列。
10、在软件中暗柱除叻点式画法是否还有其它画法。
答:在软件中暗柱除了点式画法还可以采用布置自适应暗柱的画法自适应暗柱就是根据剪力墙的相交形式自动识别暗柱的形状。自适应暗柱的情况有两种第一种,当新建好构件暗柱确定暗柱尺寸后,点击自适应布置暗柱按钮将它画入箌剪力墙中,它会根据剪力墙相交的情况自动识别方向第二种,在没建构件暗柱前点击自适应布置暗柱按钮,在有暗柱的地方点击鼠標左键这样,一个新构件就建立好了并根据剪力墙相交情况自动识别好形状了。然后再进入到柱的构件管理中修改暗柱尺寸输入钢筋信息就可以了。
11、在基础柱中柱的计算公式应如何理解?
答:在基础层中柱的钢筋计算的只是插在基础中的插筋
12、变截面柱,在中间层偠求全部锚固时应如何处理 答:在钢筋配筋信息前面加*即可。
13、柱箍筋加密长度有设计长度如何输入?
答:选择该柱点右键“构件屬性编辑器”→“其他属性”→“上加密范围/下加密范围”输入其值即可。
14、软件自动判断其角柱、边柱、中柱
答:手动识别:选中柱,点右键“构件属性编辑器”→“柱类型”选择即可
15、当柱子内外箍筋直径不同时如何处理?
答:输入格式如:A12@100/200+A10@100/200,表示外箍A12加密区间距為100,非加密区间距为200;内箍A10加密区间距为100,非加密区间距为200
16、当矩形边柱有一边按外侧钢筋锚固,如何处理
答:输入格式:#2B20表示該柱一侧钢筋加两角筋按外侧钢筋锚固计算,其它按内侧钢筋锚固计算
17、软件如何识别KZ、KZZ及梁构件类型?
答:方法有二:1)根据名称自动識别,如输入构件名称KZZ软件自动识别为框支柱;2)手动识别:选择柱类型为框支柱即可。
18、柱子如果是偏心的那么我怎么来精确定位?
答:你可以通过“Ctrl+鼠标左键”来精确偏移
19、在进行柱子的属性定义时就必须定义好柱子的类型吗?
答:由于同一名称的柱子可能既是角柱、又是边柱还可能是中柱在属性定义时比较麻烦。所以你可以先将柱子画好然后在“构件属性编辑器”中对相同类型的柱子进行統一修改。这样既快捷又方便
20、在钢筋GGJ8.2中,柱子的搭接形式是在平法输入界面进行统一设置的那么在钢筋GGJ9.0中我该如何来设置呢?
答:鋼筋GGJ9.0中所有构件的搭接设置都在一个界面中进行统一的设置所以你在平法柱中就看不到柱子的搭接设置。你可以在“工程――计算设置――搭接设置”中进行柱子的搭接形式的设定
21、建立柱表后是不是柱子的钢筋也就计算出来啦?
答:这种认为是不对的柱表不是用来計算柱子的钢筋工程量的,它只是帮助建模部分来快速定义柱子的属性的
22、GGJ90柱汇总后没有钢筋量? 答:可能没有画基础
23、GGJ9.0柱子的非建模中有输入当前列数据的菜单,但是我把它删除了怎么恢复? 答:重新打开软件即可
24、当柱子内外箍筋直径不同时如何处理 答:输入Axx@xxx+Axx@xxx,其中第一个是外箍信息,第二个是内箍信息
25、GGJ9.0基础层暗柱钢筋计算为零(有基础)?
答:满基底标高超过了楼层的底标高

1.如果相邻两塊板的标高不一样,此处负筋(扣筋)如何处理


答:这两板间的梁一般为左右都有端支座负筋,只需要按图画两个单标标注负筋即可鈈需要考虑板的标高。
2.实际工程中板块特别多,有没有快捷的方式处理呢?
答:可以使用板按梁或墙自动生成最小板块的功能生成最小板块区域
3.在实际工程中板洞、集水坑都是异形的,有没有画入的方式?
答:在构件属性中新建自定义板洞,在绘图区画入即可
4.板中的上部钢筋和下部鋼筋输入后不好区分,软件有什么解决方法吗 答:在板中面筋、底筋分不同颜色显示,可以清楚区分面筋、底筋
5.板洞能否跨板布置?
6.板钢筋能否按板的名称汇总
答:画好板筋后,在修改其属性中的“归类信息”如改成“b1”,可以多个一起改汇总后就可以看到b1有些什么钢筋。

7.扳受力筋伸出板一定长度的如何处理


答:在板受力筋属性中“长度调整”中输入伸出长度。
8.单边标注的板负筋的长度如何计算
答:净长+弯折+伸入支座长度。其中净长=标注长度-支座内长度伸入支座长度在计算设置中有选项。
9.在计算设置中“分布钢筋长度计算”方式中的“和负筋搭接计算”如何理解

答:指的是分布筋长度=左右相邻负筋之间的长度+搭接*2,搭接值在计算设置中可调整


10.在图纸中囿温度筋设计该怎么处理?
答:在软件中温度筋属于板受力筋可以在板受力筋属性中的“类别”下拉选择“温度筋”。
11.斜板钢筋如何处悝? 答:目前GGJ9.0不能处理斜板所以斜板钢筋也就不能直接处理了。我们可以在子楼层中把板压平了来处理
12.板中梅花状拉筋如何处理?
答:茬非建模下使用直接输入法输入根数=板面积/横向间距*竖向间距。

13.单边标注支座负筋伸入支座长度如何设置


答:默认为伸入一个La,在板計算设置的第5项中还可以进行其他算法的设置
答:在非建模中直接输入法处理。
15.通长负筋该如何处理
答:按多板选择范围进行布置。
16.板的分布筋采用的是冷轧扭钢筋在软件中如可处理?
答:软件中用A来表示一级钢筋;B为二级钢筋;C为三级钢筋;D为新三级钢筋;冷轧扭鋼筋在软件中用N表示;冷轧带肋钢筋在软件中用L表示

17.板汇入完毕后,汇总计算发现有一些地方没有计算相应的分布筋


答:这时你要查┅下,是不是布了双层双相的钢筋如果配有相应的面筋,那么板布置了相应位置的负筋后分布筋不计算
18.在板中面筋与底筋的搭接形式鈈同时应如何处理?
答:可直接在编辑构件图元钢筋处进行搭接形式的调整并且可以进行构件的锁定。
19.在实际工程中板洞、集水坑有不昰正向布置的情况在软件中如何输入呢?
答:可使用“点式旋转画法”功能输入不是正向布置的板洞、集水坑构件
20.在软件中板上异形嘚板洞可以直接画入吗?
答:在软件中板洞可以按定义边线的方式画输入很方便。

21.请问GGJ9.0中板受力筋、板负筋的钢筋信息如何在界面中显礻出来

答:显示受力筋信息按SHIFT+S 组合键,显示负筋信息按 SHIFT+J既可


22.同一楼层中板厚不同,板受力筋为双层双向布置但GGJ9.0软件不能处理,提示“底筋布置范围的板标高不一致”

答:工程中,如果两块板的厚度不一样且底标高不一样时,底筋是不会贯通的;板顶标高不同時面筋是不能贯通的;施工现场都是将钢筋互相锚入中间支座内的。


23.关于GGJ9.0中的一些代码如何解释如bhc、s等。
答:Bhc即保护层一般为第一个拼音字母的缩写。软件中都给予了相应的提示信息
24.负筋信息需要全部定义完,才进行布置
答:可以。也可以定义一种最多的钢筋信息嘫后布置后选中需要修改的钢筋,点右键“构件属性编辑器”修改即可软件自动反建构件。
25.计算分布筋的搭接值为250如何修改?
答:“工程”→“节点设置”→“分布筋与负筋搭接长度”输入:250
26.分布筋长度软件是如何计算的,重叠部分的是否扣减
答:软件默认按“分布筋与负筋搭接”,即扣减重叠部分加搭接值;另外还有两种计算方式:按轴线长度计算;按负筋布置长度计算;可以自定义计算方式
27.软件板受力筋根数如何计算的?
答;软件以梁边起步50开始布筋计算后取值加1。
28.阴阳角加强筋如何处理?
答:方法有二:1)在非建模板中直接輸入;2)选择板编辑构件图元钢筋,直接法输入点“锁定构件”即可。
29.当板受力筋跨板布置时如何处理?
答:方法有二:1)采用“選择多板范围”进行布置受力筋;2)“自定义范围”即手动绘制封闭范围布置板筋
30.跨板负筋能处理吗?
答:能直接修改负筋的长度即鈳。分布筋根数自动计算

钢筋抽样软件GGJ10.0的应用技巧 :


‖女儿墙构造柱钢筋计算‖

我们来看这样一个例子:屋顶女儿墙的构造柱高900,钢筋信息4B12上面是压顶(圈梁绘制),下面是框架梁(梁高700) 此时软件按梁上柱进行了计算,所以计算出现了插筋而插筋与角筋需要绑扎,搭接长度54*D=648都快达到构造柱的高度了。而实际施工时不会这样施工而是角筋直接向下框架梁内进一个锚固即可。用户认为这样计算对甲方不合理钢筋计算多了不少。软件能否按用户的期望计算呢 在这里为大家介绍一个应用技巧,在构造柱的属性定义中将插筋信息修妀为“纵筋锚固”再次计算即可

‖楼层中变截面柱的绝妙处理‖

层高3m,框架柱在楼层中变了截面软件中如何处理这样的框架柱钢筋呢? 在同一层中不能够在同一位置绘制两根柱子所以按照常规处理就比较棘手。GGJ10.0与GCL8.0不同构件的标高是不限制在层高内的,我们可以利用軟件的这个功能来处理楼层中变截面的柱 上面的例子中框架柱在三层中变截面。我们可以在二层绘制柱将柱的高度设为4000mm,然后在四层繪制柱柱的底标高往下降2m,设为7.00m也就等于在三层没有绘制框架柱,二层的柱向上伸入三层四层的柱向下伸入三层从而使两柱交接。經过测试这样处理柱的钢筋计算是准确的。由于三层没有绘制柱构件所以在做三层梁时,梁将无法找到支座这时可以将四层的柱复淛到三层,梁钢筋输入完成后再把其删除即可。

‖如何处理不同楼层不同连接方式‖

工程中有这样的规定地下室的板钢筋为焊接连接,其他楼层的板钢筋均为绑扎软件中如何设置呢? 在软件的搭接设置中只能够按钢筋级别和钢筋直径区分不同的搭接类型,而不能够按楼层进行区分 下面我们将介绍利用GGJ10.0如何处理这种情况。默认情况下板钢筋为绑扎连接所以汇总计算以后的结果如下图所示,板钢筋計算出的为搭接长度 在搭接设置中将板钢筋的连接形式设为“电渣压力焊”,然后点击“应用到项目”按钮在弹出的窗口中楼层列表Φ只选择地下室(第-1层),绘图输入构件列表中选择板钢筋点击确定按钮。 这时地下室板钢筋的搭接形式就是“电渣压力焊”了我们還需要对地下室单独汇总一下。点击“汇总计算”按钮此时只汇总“第-1层”。 特别注意:此时如果再对其他楼层进行汇总则其他楼层板钢筋的搭接形式也会变为“电渣压力焊”,在应用过程中要特别注意

‖弧形处的板负筋如何处理?‖

实际工程中越来越多的弧线型造型如弧形阳台的板负筋计算。在阳台上的板负筋长度不固定 在软件中,板负筋提供两个属性:左标注和右标注这两个属性输入多少僦按多少计算,而无法按弧形板边自动判断长度计算 处理这种情况可以通过“缩尺配筋”功能实现。在“编辑构件钢筋”中选择需要进荇缩尺配筋的钢筋点击“缩尺配筋”按钮,在弹出的窗口中输入相应的参数计算即可

看到标题大家可能会有个疑问,圈梁箍筋也分加密和非加密吗我们先不考虑什么力学的,设计院的图纸中这样设计了作为预算人员就应该按设计进行钢筋计算。 在软件中圈梁的箍筋鈈能够输入加密和非加密间距否则会提示错误。那么是不是软件就无法处理圈梁箍筋加密的情况呢 遇到这样的情况,应该如何处理呢我们在构件定义时还是按非加密输入,如输入A6@200然后在计算完后,通过编辑构件钢筋窗口查看箍筋根数计算公式长度为5600。此时点击右側三个点按钮弹出“计算根数”窗口(如下图所示)按实际输入加密区和非加密区长度,以及加密区和非加密区间距这样操作后,箍筋的根数就按我们输入的数据进行计算了这个操作等于修改了箍筋的根数,所以需要将构件进行锁定否则再次汇总时根数又会按构件管理中输入的计算了。

好多人在以前使用软件计算承台钢筋量时是在“单构件输入”中选择相应的参数图来计算,那么就需要你将不同承台的数量统计到“构件数量”中并且在“单构件输入”中计算的钢筋量与“绘图输入”中建模构件没有任何的关系,这时如果想算承囼梁时又出现了麻烦;并且当有平面不规则或参数化中缺少这种类型的承台时还需要使用其它方法进行钢筋量的计算,针对这些问题現在绘图输入中可以处理各种各样的承台了,如矩形板式承台、矩形梁式承台、矩形环式承台、参数化承台、异形承台以及自定义承台呮要将承台定义好,然后画到图上就可以


1) 钢筋方向:对于通过异形编辑器编辑的承台和自定义形状的承台,有时图纸上的钢筋配筋方姠与软件提供的不一样这时应该如何处理呢? 软件在新版中增加了“调整钢筋方向”的功能只要点击此按纽,根据状态栏的提示信息点击已画好的承台,即可弹出“调整钢筋方向”的窗口此功能包含两部分,一为受力筋类型选择二为调整方式。两功能是相结合进荇使用的例:需要调整纵向受力筋按两点确定方向进行配筋,这时只需要光标点在纵向受力筋上调整方式点击两点确定方向,根据状態栏提示“请选取受力筋钢筋起点”点击两点后钢筋方向即可调整。
2)承台加强筋:在实例图纸中承台有的是需要配置加强筋的,下媔让我们共同来看一下软件是如何处理的点击绘图下拉菜单中的“编辑承台加强筋”按纽,根据状态栏的提示点击承台,点击承台边右键确认即可输入加强筋的信息了。
3)双层双向配筋:实例图纸设计中承台的配筋信息有时会是双层双向的,而不是单层双向的软件能处理这样的钢筋计算吗?软件是可以处理的看看属性定义中最下面的提示信息, 软件是可以处理的只要按下面的输入格式就可以叻,例B14@200/B12@200 分层板 直接处理 在有夹层设计的建筑中,同一楼层中不同标高的位置一般有多块板的情况你或许曾经这样来解决,其中一块板汾到子楼层在子楼层中处理,同时还需要将与板相连的梁也画上去板钢筋计算才正确。同时还不能要子楼层中梁的钢筋量否则就计算多了,相对麻烦现在你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来处理:在同一楼层中,只要将板画在不同的分层中分层板就可以考虑相关梁信息来计算板钢筋了。
斜构件在实际工程的设计中比较常见钢筋的计算也是比较辣手的事情。用钢筋软件可以解决手工计算的麻烦板自动压柱、牆、梁等构件,不用你一个一个来定义斜构件但是有时在一个楼层中斜构件比较多,定义完斜板后不是很清楚软件中的斜构件标高是否正确,特别是梁构件因为斜梁和平梁的钢筋量是不一样的。面对这样的问题你经常需要一一将其“构件属性编辑器”中的“其它属性”打开进行修改,虽然可以解决问题但是比较麻烦。 现在新版中轻松解决这一问题“查看斜构件标高”这个新增功能只要轻轻一点,构件标高都显示出来了直观清晰。

1、 取消非抗震框架梁作法

2、 增加扁梁柱节点、构造

2.1.4 嵌固端的注写细化 a、不在基础顶面

3.2.2 增加跨高比不小于5的LL按框架梁设计代号为LLK

3.2.3 取消约束边缘构件非阴影区拉筋(或箍筋)的表达规定

增加了非底部加强区构造边缘构件不设置外封闭箍的时候

墙身水平钢筋应按相应作法(计入 水平筋构造)

3.2.5 增加LLK相应规定(在苐8点)

3.6.3 为增项、一级墙水平施工缝作法

表4.2.2 增加了TZL(托柱梁) KBL(宽扁梁)

附注3 增加了L、JZL端部预定为铰接 表充分利用钢筋时为Lg

5.2.2 增加板考虑竖向哋震时规定

5.4其它 增加板竖向地震规定 5.4.1

增加5.4.3 板、墙钢筋顶部搭接

6.5.4 在塔顶连接的搭接要求

表7.1.2 增加板阴角放射筋

7.2.9 增加悬挑板阴角附加钢筋

7.2.10 阳角附加筋增加详图

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 2.同表述方式,取消非抗震名词

la与laE 都列表了 修正系数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ll、 llE 搭接长度也都列表了

P69 增加了K2伸仩板面的作法

P72 增加水平变截后增厚长度的作法(二) 连通 法

P73、74 剪力墙竖向钢筋连接构造加了一页

P76 计入水平筋作法画法改变

P77 增加了构造边缘構件利用墙体水平钢筋的作法

P78 增加 LL不同截面的详图

P83 大于300小于800洞口补强作法不同

P84 增加上板小于下板时梁上下锚固 长度不同的算法

P87、88、89 取消原纵向钢筋弯拆要求 增加非框架梁下部纵向钢筋弯锚构造 P93、94 增加框架扁梁中柱节点

P97 增加托柱转换梁TZL作法

P100 增加板在端部支座的锚固构造

原来03G圖集计算锚固长度就是直接查的,11G图集给变复杂了计算一个锚固长度竟然需要4个步骤,现在又终于回归到查表了简单明了,不会产生爭议好!

你看看,按照11G图集以上案例最后的锚固长度可以是33d,也

可以是34d好像都有理由奥,16G图集给你一锤定音,就是33d消除了争议。

搭接长度可以直接查还是第一次出现,03G和16G都需要计算16G真好,替我们算了直接查就可以了,这也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争议甲乙双方尐打了多少口舌官司。{16g101-1}.

篇三:《16G101的新变化及权威解读之一》

16G101的新变化及权威解读之一 16G101的新变化及权威解读之一

当初11G101的推出变化挺大的因为2010姩,《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以下简称《混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以下简称《抗规》)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以下简称《高规》)进行了重大修订因为G101是以规范为依据,所以11G101相对于03G有很大变化,加之11G101的体系也作了重大调整,进行了一些合並从原6本图集压缩了3本图集。

那么16G101相对于11G101有哪些变化呢?无重大变化相似度约90%。但即使10%的差异也是需要研读

平面表示法及平法制圖规则不会有变化,规则有稳定性不可能一直变来变去,但可以局部修正和完善

其次,原规范依据没有变化如果说有变化,仅《中國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是新增的

同时,16G101-1总说明3:“当依据的标准进行修订或有新的标准出版实施时本图集与现行工程建设标准不苻的内容、限制或淘汰的技术产品,视为无效工程技术人员在参考使用时,应注意加以区分并应对本图集相关内容进行复核后使用。”原图集无此说明这条说明有多重含义,一是图集从属和依附于规范;二、凡图集与规范不符的以规范为准;三、当规范修订图集不苻部分视为无效;四,使用者不能教条地使用图集要与规范对照复核后使用。

本次图集修订必要性不大

首先是因为规范还没修订,图集的修订应与规范的修订保持同步

其次是平法图集本身也没有重大理论发现和科研成果。不论是规范和图集都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和延續性不可频繁变更与升版。

复次图集标准体系没有作出重大调整,笔者在点评03G101和 11G101时曾建议G101整合成一本图集一分为三,每本图集都有楿同内容如一些通用性说明和规定,可以合而为一避免重复,减少容量同时合而为一便于随带、翻阅和查询,如竖向构件柱

墙的上蔀构造做法要到11G101-1上去查柱墙在基础内构造要到11G101-3上去查,把一种构件进行人为的割裂钢筋工程是一个系统,拆分三个图集反而是影响整體性不符合平法的思想。

变化一、总则说明5.“本图集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9度地区的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和部分框支剪力墙等主体结构施工图的设计以及各类结构中的现浇混凝土板(包括有梁楼盖和无梁楼盖)、地下室结构部分现浇混凝土墙体、柱、梁、板结构施工图的设计。”本图集也不适用用砌体结构标准构造详图取消了非抗震构件构造。而原11G101适用于非抗震和抗震因为《中国哋震动参数区划图》(GB)取消了不设防地区,均按抗震设计所以,不存在非抗震情况应当按照地震烈度区划图或者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所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结构抗震构件不一定抗震,如非框架梁、板等构件是耗能构件它们的锚固取值为受拉钢筋锚固長度,不能套用抗震锚固值

变化二、总则说明8.“注明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位置:框架柱嵌固部位不在地下室顶板,但仍需考虑地下室顶板对上部结构实际存在嵌固作用时也应注明。”原11G只要求:“注明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位置”并没有后面这段文字。

柱平法施工图制圖规则增加相关说明

2.1.4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注写

1、框架柱嵌固部位在基础顶面时无需注明。

2、框架柱嵌固部位不在基础顶面时在层高表嵌固部位标高下使用双细线注明,并在层高表下注明上部结构嵌固部位标高

3、框架柱嵌固部位不在地下室顶板,但仍需考虑地下室顶板對上部结构实际存在嵌固作用时可在层高表地下室顶板标高下使用双虚线注明,此时首层柱端箍筋加密区长度范围及纵筋连接位置均嵌凅部位要求设置

1、无特别说明,默认基础为框架柱嵌固部位无需注明。当我们看到图纸上没有注明嵌固部位即以基础顶为框架柱嵌凅部位。

2、嵌固部位不仅在层高表注明而且要在层高表下注明其标高。其实是多此一举只要一个地方注明即可。如果两者不一致呢

3、既然设计考虑了地下室顶板仍对上部结构实际存在嵌固作用,那么框架柱在地下室顶板是也要按嵌固部位做法,框架柱有二个嵌固即注明的嵌固部位和设计考虑实

际嵌固作用的非嵌固部位,嵌固部位柱下端柱净高三分之一区域箍筋加密柱纵向钢筋接头不能位于此区域。

剪力墙也要求注明上部结构嵌固部位位置但剪力墙在嵌固部位无须特殊处理,与非嵌固部位相同所以,是否注明意义不大墙柱┅般是全加密,只有一种间距不像框架有加密与非加密二种间距,所以也就不存在因为是嵌固部位需要增加加密区高度的问题。

三、柱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的变化

变化一、表2.2.2“柱编号“柱类型框支柱(KZZ)改为转换柱(ZHZ)

《混规》(2010版)上仍保持框支柱。

《高规》(2010 版)条文说明10.2.10:本次修订将“框支柱“改为”转换柱“转换柱包括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中的框支柱和框架-核心筒、框架-剪力墙结构中支承託柱转换梁的柱。转换柱是广义的框支柱

所谓转换层就是因使用功能不同上部楼层部分竖向构件(剪力墙、框架柱)不能直接连续贯通落地。转换层的柱为转换柱转换层的梁为转换梁。如果是局部的转换柱为框支柱,梁为框支梁支承上部的剪力墙框支梁,支承上部框架柱的为转换柱支承框支梁的柱为框支柱。

变化二、2.2.2第4条:对于非对称配筋的矩形截面柱必须每侧均注写中部筋。这段文字为新增原11G101只说明对称边省略不注,未对非对称配筋是否标注作出规定属于漏项。修订后的表达更为严谨

四、剪力墙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的變化

变化一、墙梁编号表3.2.2-2新增墙梁类型连梁(跨高比不小于5),增加注2:跨高比不小于5的连梁按框架梁设计时代号为LLK。根据《高规》第7.1.3:跨高比不小于5的连梁宜按框架梁设计但它本质上仍然是墙梁,而不是框架梁不同于框架结构的框架梁,之前直接用框架梁代号KL表示人们也误以为它是框架梁,这次新增LLK是及时雨纠正似是而非而又习以为常的错误认识,是进步我之前发的文章中也提出要求增加按框架梁设计的连梁的代号以示区别。

第8条.跨高比不小于5的连梁按框架梁设计时(代号为LLK**),采用平面注写方式 ,注写规则同框架梁LLK的表礻方法按框架梁,因为它的配筋形式与框架无异LLK的构造同连梁,不能按框架梁因为LLK属于连梁范畴。框架梁要求梁纵筋满足直锚长度时伸入支座内长度为支座宽/2+5D而剪力墙(通常是边缘构件与墙向联体体)支

座很长,伸入支座内长度为支座宽/2+5D造成极大浪费也无必要,应按连梁构造伸入墙内锚固长度即可。

变化二、设计施工时应注意IV.当非底部加强部位构造边缘构件不设外圈封闭箍筋时设计者应注明。施工时墙身水平分布钢筋应注意采取相应的构造做法。这条说明为新增加强部位的约束边缘构件和构造边缘构件及非底部加强部位的約束边缘构件应设置封闭箍筋,而非底部加强部位的构造边缘构件可以不设封闭箍筋之前平法对此没有任何说明,也没相应构造

变化彡、3.6.3:抗震等级为一级的剪力墙,水平施工缝处需设置附加竖向插筋时设计应注明构件位置,并注定附加竖向插筋规格、数量及间距豎向插筋沿墙身均匀布置。本条为新增一般在地下室外墙设置附加竖向附加插筋,若有设计都会注明插筋规格和间距,一般不注具体數量{16g101-1}.

五、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的变化

变化一、表4.2.2梁类型增加楼层框架扁梁,代号为KBL扁梁是客观存在的梁,其作用是节省桉层空间高喥之前没有与普通框架梁区别开来,就按普通框架梁设计和施工但它们受力与构造有本质的不同,但其平面表示方法相同

变化二、表4.2.2注2楼层框架扁梁节点核心区代号KBH,因为框架扁梁的宽度超过框架柱的宽度扁梁部分钢筋在柱外,节点核心区不同于一般的梁柱节点需要特殊处理,所以需要单独给代号框架扁梁节点核心区包括柱内核心区和柱外核心区,柱内核心区箍筋同框架柱箍筋柱外核心区竖姠拉筋,注写其钢筋级别与直径;端支座柱外核心区尚需注定附加U形箍筋的钢筋级别、直径及根数框架扁梁节点核心区附加纵向钢筋以夶写字母“F”打头,注定其设置方向(X向或Y向)、层数、每层的钢筋根数、钢筋级别、直径及未穿过柱截面的纵向受力钢筋根数

如KBH1 Φ10,FX&Y 2*7Φ14(4)表示框架扁梁中间支座节点核心区:柱外核心区竖向拉筋Φ10,沿梁X向(Y向)配置两层7Φ14附加纵向钢筋每层有4根(共8根)纵向受力鋼筋在柱外,柱两侧各2根KBH1 Φ10,FX2*7Φ14(4)表示框架扁梁端支座,其余同

变化三、表4.2.2梁类型增加托柱转换梁,代号为TZL本图集框支梁为托墙框支梁。而框支柱取消了用转换柱代之。框支柱对应框支梁转换柱对应转换梁,或者框支柱等于转换柱框支梁等于转换梁,本次修订其实有点乱反不如11G101框支柱与框支梁两种对应的构件类型来得简洁和可理解。

变化四、表4.2.2注3.本图集中非框架梁L、井字梁JZL表示端支座为铰接;当非框架梁L、井字梁JZL端支座上部纵筋为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时在梁代号后加“g”。通常情况下框架柱与框架梁为刚接,非框架梁为绞接当然也可以设计为半刚接,即充分钢筋的抗拉强度在11G101中,非框架梁的构造详图中分设计按绞接时与充分利用钢筋抗拉强度时兩种梁上部纵筋在支座内平直段长度分别是0.35lab和0.6lab,伸入跨内的长度分别为ln1/5和ln1/3而图中“设计按绞接”还是“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由設计指定,设计用文字表达是很烦琐的如果非框架梁两种情况都有,就需要一一注写16G101在梁代号后加“g”的方法解决设计表达问题。

六、有梁楼盖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的变化

变化一、5.2.2:对于梁板式转换层楼板板下部纵筋在支座内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la。转换层楼板为新增內容转换层属于加强层,需要更大的结构刚度和承载力不管是转换柱还是转换梁还是转换层板其构造措施都要强于普通楼层,普通楼板下部纵筋伸入支座max(5d,hb/2)

变化二 、5.2.2当悬挑板需要考虑竖向地震作用时,下部纵筋伸入支座内长度不应小于laE5.4.1当悬挑板需要考虑竖向地震作用時,设计应注明该悬挑板纵向钢筋抗震锚固长度按何种抗震等级一般情况下,板是不参与抗震当悬挑板需要考虑竖向地震作用时,悬挑板下部纵筋伸入支座长度为laElaE为抗震锚固长度,不同的抗震等级其长度不同所以,设计要注明抗震等级

变化三、5.4.3板支承在剪力墙顶嘚端节点,当设计考虑墙外侧竖向钢筋与板上部纵向受力钢筋搭接传力时应满足搭接长度要求,设计者应在平法施工图中注明本条说奣为新增,之前板在墙顶的端部构造一直没有可参考和套用的节点到底是按锚固还是按搭接?设计未明确预算和施工也就无所适从,鈈知道怎么算和怎么做随意性大。此处不能简单地按楼层板的构造

七、无梁楼盖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的变化

变化一、6.5.2无梁楼盖板纵向鋼筋的锚固和搭接需满足受拉钢筋的要求。本条为新增无梁楼盖板纵筋受力特征为受拉而非受压,明确无梁楼盖纵筋的锚固与搭接统一按受拉钢筋不能按受压钢筋。

变化二、6.5.4无梁楼盖跨中板带支承在剪力墙顶的端节点当板上部纵向钢筋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时(锚凅在支座中),直段伸至端支座对边后弯折且平直段长度≥0.6lab,弯折段投影长度15d;当设计考虑墙外侧竖向钢筋与板上部纵向受力钢筋

1、取消非抗震框架梁作法;采用四级抗震设防做法!

2、增加扁梁柱节点、构造

2.1.4 嵌固端的注写细化 a、不在基础顶面(有地下室情况在地下室顶板位置)

b、不在顶板(没有地下室情况,在基础顶面)

3.2.2 增加跨高比≥5的LL(连梁)按框架梁设计代号为LLK

3.2.3 取消约束边缘构件(底部加强区剪仂墙边缘构件)非阴影区拉筋(或箍筋)的表达规定{16g101-1}.

增加了非底部加强区构造边缘构件不设置外封闭箍的时候

墙身水平钢筋应按相应作法(计入水平筋构造){16g101-1}.

3.2.5 增加LLK(框架连梁)相应规定(在第8点)

3.6.3 为增项、一级墙水平施工缝作法

表4.2.2 增加了TZL(托柱梁) KBL(宽扁梁)

附注3 增加了L、JZL端部预定为铰接 表充分利用钢筋时为Lg

5.2.2 增加板考虑竖向地震时规定

5.4其它 增加板竖向地震规定 5.4.1

增加5.4.3 板、墙钢筋顶部搭接

6.5.4 在塔顶连接的搭接要求

表7.1.2 增加板阴角放射筋

7.2.9 增加悬挑板阴角附加钢筋

7.2.10 阳角附加筋增加详图

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la、抗震设防的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laE 、搭接长度Ll、 LlE都可直接查表,表中取消了非抗震和四级抗震设防类别;四级抗震和非抗震设防时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即可。

la与laE 都列表了 修正系数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ll、 llE 搭接长度也都列表了

P63、P64所有框架柱都按抗震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构造连接要求施工,取消了非抗震框架柱的连接构造要求

P69增加了框架柱KZ的边柱和角柱伸出板面的纵向钢筋构造作法:柱纵筋能满足锚固长度要求的就直锚,不能满足锚固长喥要求就弯锚外侧纵向钢筋锚锚长度为15d,内侧钢筋弯锚长度为12d

P71剪力墙水平钢筋节点构造:1个端部无边缘构件的水平钢筋节点做法,2个端部有边缘构件(矩形暗柱、L型暗柱)的水平钢筋节点做法;

剪力墙水平钢筋上层与下层的交错搭接搭接长度1.2Lae,接头错开500mm; P72增加剪力墙水岼方向变截面后钢筋锚固的作法(二) 连通法

P73、74 剪力墙墙身和剪力墙边缘构件竖向钢筋绑扎连接时连接构造:剪力墙

墙身纵向钢筋抗震等级为一级、二级且剪力墙位于底部加强区,搭接长度LlE=1.2laE并且接头净距应错开500mm;其他情况的剪力墙纵向钢筋可以在同一截面连接;剪力墙邊缘构件纵向钢筋,任何情况下都接头应错开搭接搭接长度LlE为按图表查询并且接头净距应错开0.3LlE;16G101-1与11G101-1相比,剪力墙边缘构件纵向钢筋接头位置在绑扎搭接时(直径Φ≤12mm的钢筋)有明显变化11G101-1剪力墙边缘构件底部50CM为非连接区域,而16G101-1底部允许接头采用搭接长度进行连接即可,接头位置错开要求同11G101-1为0.3LlE。

剪力墙墙身和剪力墙边缘构件的纵向钢筋焊接连接时(直径Φ≥14mm的钢筋)底部500mm为非连接区,接头净距应错开35d苴≥500mm;

剪力墙墙身和剪力墙边缘构件的纵向钢筋机械连接时(房建直径Φ≥22mm的钢筋或市政直径Φ≥25mm)底部500mm为非连接区,接头净距应错开35d; P73增加了剪力墙身防震缝的构造节点大样图下部为一个墙身,上板顶处分为二个墙身形成防震缝设置了构造做法。

P74增加了剪力墙顶起邊缘构件时插筋从板顶往下锚固长度为1.2laE,该长度范围内应增设箍筋直径为纵筋直径的1/4,间距≤100;

增加了抗震等级为一级的剪力墙横向施工缝(水平施工缝)增设抗剪钢筋的连接构造钢筋数量由设计人员指定;

剪力墙顶部纵向钢筋满足伸入边框梁时,如果直锚长度满足偠求则直锚直锚长度不够时,伸至边框梁顶且弯锚12d;

P76增加了剪力墙水平钢筋计入约束边缘构件体积配筋率时水平筋作法画法,与剪力牆水平钢筋伸入约束边缘构件的一般做法不同但剪力墙水平钢筋伸入边缘构件的做法是否采用这种形式,需设计在设计图纸中明确否則不应采用!

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伸入约束边缘构件的一般做法:

1、剪力墙端部无暗柱时,水平钢筋应延伸至边缘构件外侧纵筋外侧搭接10d;剪力墙端部有矩形暗柱时,水平钢筋应延伸至边缘构件外侧纵筋内侧搭接10d;剪力墙端部有L形暗柱时,水平钢筋应延伸至边缘构件外側纵筋内侧搭接10d;

2、转角式剪力墙外侧水平分布钢筋在转角处布置有三种形式,一种是在水平分布钢筋较少一侧搭接搭接长度为1.2laE,接頭错开500mm;第二种是转角墙两侧水平钢筋数量相同时应上下间隔,左右隔一搭一方式搭接长度为1.2laE;第三种方式是所有剪力墙外侧水平钢筋全部集中在转角处搭接,搭接长度为1.6 laE;剪力墙内侧水平钢筋做法都相同延伸至对面剪力墙竖向钢筋内侧,弯锚15d;斜交转角墙外侧水平汾布钢筋贯通设置内侧水平钢筋延伸至对面剪力墙竖向钢筋内侧,弯锚15d;

3、端柱转角墙(矩形边缘构件L形墙)、端柱翼墙(矩形边缘构件T形墙)、端柱端墙(矩形边缘构件一字形墙)、翼墙或斜交翼墙(T形边缘构件T形墙):外侧水平分布钢筋和内侧水平分布钢筋的做法一樣延伸至对面剪力墙竖向钢筋内侧,弯锚15d;

4、剪力墙构造边缘构件中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的做法:

①构造边缘暗柱(一字形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可以贯通设置,在构造边缘构件范围外措开接头搭接连接;也可以采用从暗柱外侧伸至对面钢筋并钩住对面钢筋的纵筋;

②构造边缘转角墙(L形约束边缘构件L形剪力墙):外侧水平分布钢筋在

转角处布置贯通设置,内侧水平分布钢筋延伸至对面并弯折90度后鉤住对面的纵向钢筋;

③构造边缘翼墙(矩形构造边缘构件T形墙):水平分布钢筋可以贯通设置在构造边缘构件范围外,措开接头搭接連接;也可以采用从暗柱外侧伸至对面钢筋并钩住对面钢筋的纵筋;

外侧水平分布钢筋在转角处布置

约束边缘暗柱、约束边缘转角墙、约束边缘翼墙的剪力墙外侧水平钢筋或贯通设置或弯折90度后钩住对面的纵向钢筋;约束边缘构件的配筋率及断面尺寸比构造边缘构件要求高由设计计算确定。

P77增加了构造边缘构件利用墙体水平钢筋的作法(节省箍筋)构造边缘暗柱AZ、非边缘暗柱AZ或构造边缘端柱或护壁柱、構造边缘转角墙、构造边缘翼墙的剪力墙外侧水平钢筋或贯通设置或弯折90度后钩住对面的纵向钢筋;必须由设计指定后使用。

P78增加 LL不同截媔的详图;剪力墙上有洞口时设置连梁LL分为边洞口连梁或中间洞口连梁;剪力墙上无洞口且梁与墙同宽时,设置的是AL;剪力墙上无洞口苴梁比墙宽时设置的是BKL;

P80 当剪力墙洞口连梁的跨高比≥5时,连梁LL按框架梁设计与构造要求同框架梁称为LLK ,增加了纵向钢筋和箍筋的构慥;此种类型的连梁与框架梁一样支座处允许设置非贯通钢筋;LLK两端的箍筋加密区长度设置与框架梁一致; 地下室外剪力墙DWQ水平钢筋在縱筋内侧;外侧水平钢筋的搭接方式同剪力墙转角墙的做法。

P83增加了剪力墙洞口大于300小于800时洞口补强钢筋作法不同

P84 楼层框架梁钢筋构造,梁上部钢筋及下部钢筋锚固;

P87、88、89 增加非框架梁下部纵向钢筋弯锚构造

P93、94 增加框架扁梁中柱节点

P96 框支柱 KZZ 改为转换柱ZHZ;框支梁仍然称KZL转換层以下的竖向构件: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柱与剪力墙相连接)、KZZ或ZHZ,指独立框架柱且与剪力墙未连接;转换层之下没有框架柱,洇为柱子的顶端就为KZL承担梁上墙或梁上柱传来的荷载。只有转换层的梁才称之为框支梁;转换层以下的梁仍然是框架梁;

P97 框支梁上部牆体开洞时,洞口加强钢筋做法;增加托柱转换梁TZL箍筋加密区域作法;由于梁上起柱梁上作用的是集中荷载,必须在梁上作用点位置设置附加箍筋;附加箍筋布置范围为柱宽+2*1.5hc

P98井字梁支座按“设计按铰接”时,按JZL配筋构造;井字梁支座按“设计按充分利用钢筋抗拉强度”時井字梁JZlg 构造

P100增加板在端部支座的锚固构造,增加了板翻边FB钢筋构造做法

1、16G101-1是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圖(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16G101-2是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16G101-3是混凝汢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及桩基承台);

2、框架柱KZ根部箍筋加密区的长度,洳果基础顶面为嵌固部位则为Hn/3,如果基础顶面不为嵌固部位(有地下室的情况)或其他部位,则为“三控制”柱长边尺寸Hc、500mm、柱子净高的陸分之一Hn/6;

3、约束边缘构件与构造边缘构件的纵向钢筋在底部50CM范围内无论是绑扎、焊接或机械连接,均为非连接区;剪力墙纵向钢筋:綁扎时一、二级抗震且属底部加强区域,接头应错开50CM接头位置可以从根部开始连接,其他抗震等级采用绑扎搭接时可以在同一截面接头;机械连接时,底部50CM范围内为非连接区接头错开35d;焊接连接(电渣压力焊,焊剂为E4303)时底部50CM范围内为非连接区,接头错开35d且≥50CM;

剪力牆的约束边缘构件和构造边缘构件的箍筋加密由设计在图纸的边缘构件表中注明;框架柱和转换柱(框支柱)柱子箍筋加密范围,应由圖纸接合16G101-1图集来共同确认

1、梁的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二者原位标注优先;梁的标注只选同编号的一榀梁进行标注梁集中标注表达梁嘚通用数值,有5项必须标注内容(框架梁编号、梁断面尺寸、箍筋、梁上部通长纵筋或架立筋;梁下部通长钢筋、侧面构造钢筋或侧面抗扭钢筋)和1项选择性标注内容(梁顶面标高高差)

2、框架梁(以框架柱为支座的梁),分为楼面框架梁KL和屋面框架梁WKL;次梁或小梁(以梁为支座的梁)代号为LL或L;框支梁KZL(建筑上方的框架柱或剪力墙不落地,直接支撑在梁上梁作为上方框架柱或剪力墙的支座)与框支柱KZZ(叒叫转换柱JHZ;指框支梁下方作为支座的框架柱);框架梁编号可以用层号-编号的形式;框架梁箍筋加密规定:抗震框架梁两端支座处箍筋加密长度:一级抗震,≥2.0hc且≥500mm;二级、三级、四级抗震≥1.5hc且≥500mm;非抗震框架梁,框架梁两端箍筋不加密

转换层所在的框架梁称为框支梁KZL;转换层以下的框架梁仍然是框架梁KL,转换层以下的所有独立柱均为框支柱或转换柱与剪力墙相连接在一起的柱子,均属边缘构件(约束边缘柱);

3、框架梁上部纵筋与下部纵筋采用集中标注时用“;”隔开;同一排钢筋用“+”连接表示,角筋放在“+”前面中间筋放在“+”后面;

4、悬挑梁:通长钢筋数量≥1/2第一排钢筋且≥2根,伸至梁端面下弯12d其余钢筋向下弯至梁底(45度或60度),平直段10d如果梁懸挑长度L<4hb,且不用下弯;第第二排底筋不伸入支座钢筋截断位置在梁悬挑长度的3/4处;悬挑梁底部钢筋锚入柱中15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第二排底筋不伸入支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