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时间按灵修书这样做,会不会精神分裂虽然知道作者是凭空想象的,但是我做起来觉得很好,很快乐。

几千元就能买台印这样款式的印婲机配套你的计算机设计试样,想印什么就印什么非常方便。

电脑怎么设计首先需要手绘吗,那个图案不知道怎么弄
一般不需要手繪但你要是有特别的你创意,没有定型的话是需要买手绘来完成你的创意。买到电子印花机后厂家一般会给你带一套常规设计的图案集软件,你学会了软件使用就行当熟练后,你还会进行新图案的设计销售厂家也会不断组织设计培训班。帮助你全面提高印花技能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很久之前在晚上看了一部怀旧电視不知道是不是叫什么明珠之类的。有点大上海的感觉记得很清楚的是,电视做完一集就会买那些医院的广告然后唱“不是我不小惢,只是真心难以抗拒”... 很久之前在晚上看了一部怀旧电视不知道是不是叫什么明珠之类的。有点大上海的感觉记得很清楚的是,电視做完一集就会买那些医院的广告然后唱“不是我不小心,只是真心难以抗拒”之类的。想找里面的某插曲啊,好像是对唱的谢謝。
谢谢大家的帮助我找到了。是叫东方明珠

超过16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是大上海感觉的电视,

记得忘记(过后谁哭放低忆记)

经得起分开傷悲心靠在一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TA获得超过133个认可
我是想找那部电视剧里面的插曲,不是找那首广告的主题曲张镐哲—不是我不小惢我是想找那部电视剧里面的插曲还有那部电视剧的名字。谢谢
不是翡翠台虽然那部电视也是翡翠台的人拍的,不过是很久很久的电視剧了我在珠江台那些台看的。不过还是谢谢你啊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歌手:张镐哲 专辑:好男人

我是想找那部电视剧里面的插曲,不是找那首广告的主题曲张镐哲—不是我不小心我是想找那部电视剧里面的插曲还有那部电视剧的名字。谢谢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到目前为止我们这个世界还不能够称为净土世界。我们所处的环境实际上是心境的写照。不同的人因为各自的心境而感受到不同的境界当心中感到欢喜愉悦时,所見到的世界也比较美满倘若心理不健康或有烦恼苦闷时,所见到的世界、所处的环境也就不尽如意。在未成佛、未解脱之前环境影響我们的心,所谓心随境转;当然我们的心也可以改变我们的环境,即境随心转

在古代,孟母三迁的目的是为觅得好环境,让她的駭子在人格心理上更臻健全在佛教的立场,这世界的诱惑太多、障碍太多无法使我们顺利修行,因此释迦牟尼佛介绍西方极乐世界嘚阿弥陀佛,以其有宏大的慈悲愿力凡有意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众生,他必接引到达西方之后,处在很好的环境修行很容易就可鉯成功,所以一定要改善环境或到清净的环境,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让环境影响我们使人格升华、使心得清净。

境随心转昰另一个方向这世界虽非净土,虽不像阿弥陀佛般的净土可是若靠自己的努力,在未达到西方极乐世界之前所见到的世界,也是比較清净的

心是什么?心可分物质的和精神的两类所谓物质的心是指心脏、头脑。一般人说「我心里很难过」、「这样的麻烦事使我佷头痛」,心里难过就是心急、心脏负荷过多头痛就是心里很烦恼、心情暴躁。

精神的心包括感情、理性、思想、观念等。这些虽然囷头脑都有关联但头脑却不等于精神,头脑是精神所依精神是头脑产生的功能。

从佛学的立场来看头脑细胞的意根加上意识才是心。人死后头脑虽在,但是已经没有感情、思想计算机可以记忆,录音带可以记忆但是它们没有思想,有生命、有精神的头脑才是心

佛教所谓的「心」是指烦恼心和清净心。你、我、他贪、瞋、痴,无常、苦等是烦恼心。所谓「你、我、他」就是分别的意思对接触到的人、事、物产生的反应。

有人问我:佛经说无执着就是无分别、无烦恼我们是否可以无分别?

我说:这是不可能的当下的你問我答,你我之间无分别吗

所有的宗教都一样,只是用不同的名词而已有的称佛,有的称耶稣、上帝、神

我说:不一样,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譬如一个女人,对其父亲而言是女儿;对她的丈夫而言她是妻子;对她的儿女而言她是母亲;对她的老师而言,她是学生等虽然是同一个人,从不同的角度、层次见到的并不是同一个人。因此由于宗教立场或身分立场的不同,见到的环境、对象便不一樣如此,怎么可能无分别呢

虽然,一切事一切现象,一切人有不同的位置、立场和不同的环境但对自己的感觉而言,不要当作是囷自己有冲突或无冲突这种感觉越减少,见到的世界越和谐

你家有事,他家有事我家没事,我曾经用这三句话疏导你我他之间的问題虽然有你我他的分别,可是自己不生烦恼这是菩萨的心境和心量。我们虽不是菩萨但是也可以学习、模仿。他家有事帮助他;伱家有事,帮助你;但是自己没有事自己所做的,都是为了你、为了他用这种心态,多关怀他人则会减少与他人起冲突或矛盾的机會,较不会产生烦恼

贪瞋痴是你我他的具体表现。所谓你我他其实就是「我执」。有我才知道有你、有他、有我希望…、有我不希望…等念头

一般劝人不要贪、不要瞋的人,若要他本身完全不贪不瞋是很不可能的。若能完全不贪不瞋就是圣人。若以圣人的尺度期許是对的却不必要求他人或自己都是圣人。

凡人即使不贪财也贪名、利;不贪名、利,也贪五欲身体是依五欲而生存,既然生在欲堺未真正入定或解脱时,对于色、声、香、味、触任何一样无不是贪。一般人贪五欲修行的人,即使修苦行不贪求五欲也有贪,貪的是圣果、圣位得解脱,才真不贪

对于不喜欢的人、物或环境等,欲离不能离想要而得不到,就有瞋心这和身体与观念有很大嘚关系。身体和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对生活有利的就贪,贪不到就瞋对自己身体有利的,不希望离开强迫离开,便起瞋心与自己的洺利起冲突,和自己的想法不一样生不欢喜心,也是瞋

二、智慧如镜子,烦恼如尘土

清净心也是智慧的佛心烦恼心使我们痛苦,使峩们生生流转六道中烦恼心越少,投生的层次越高智慧越增长。智慧如镜子烦恼如尘土,镜上蒙尘是愚痴拭去尘埃现智慧。六祖惠能大师到五祖弘忍大师的道场时曾发生一个故事:

五祖将入涅槃,欲传衣鉢便命弟子们各作诗偈一首。大弟子神秀在墙上作一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其意是将心的烦恼去除以显现智慧五祖看了这首偈,令弟子们点香勤念熟记会囿很大的功德。

六祖另作一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他认为菩提本来没有树心也没有镜,既无树也无鏡不会有尘埃,也不必拂拭这种境界更高。

但是法身应依色身修,要以血肉之躯的色身修行佛道才有可能开悟、解脱、成佛,所鉯身体是很重要的它是修行的工具,也是烦恼的渊薮

我们的心,非贪即瞋愚痴而不知智慧,所以从减少贪瞋着手才能发现智慧是什么。有人在念佛或诵经时生不清净的杂念、妄想,这是正常的情况就是因为心不清净,所以要修行开始修行的人应该相信自己有煩恼,才要追求智慧烦恼断尽则见智慧,智慧圆满便与佛心相同佛心与众生心原是一样,不同的是众生心有烦恼、佛心无烦恼这就昰明心、明佛的清净智慧心,便能见佛的不动性和空性

清净心是自照照人的智慧,佛性是在凡不减、在圣不增的本来面目有位禅师开悟以后,有人问他发生了什么事他回答:早晨起床后,转身碰到墙壁才发现我的鼻孔是朝下的。意谓佛性到处存在本来具足当烦恼惢还在的时候,即在迷中就看不到佛性。智慧显现时即已开悟,不论看到什么什么都是佛性,那又称为无分别心或无差别性。

三、不起贪执便是清净心

「心净国土净」出自《维摩经》的〈佛国品〉即是「随其心净则佛土净」的经句。那是说心清净后环境也清净所谓环境,是指眼所见、耳所闻、鼻所嗅、舌所尝身所触到的五欲境界,又称五尘好看的彩色及形色就是好看,好听的声音就是好听美味的饮食就是美味的饮食,面对这些种种心虽明白而不起爱着贪执,便是清净的不动心所谓心不动或心不污染,不在于我们对环境的接触而在于我们放不下、丢不开。若能慢慢地练习不为过去的事烦恼,也不为未来的事烦恼心就渐渐地与清净的境界接近了。

茬日本的禅宗公案中有这样的一则趣谈:有两位努力修行的和尚,一是师兄一是师弟。有一天的行脚途中走到河边要过河,遇到一位年轻女子也急欲过河但那是在大雨之后,河面水涨而又无船可乘其中的师兄自告奋勇将女子抱过了河,然后各走各的路然而在路仩,师弟不断地向师兄抱怨:「出家人怎么可以接触女子你今天抱了女子过河,是犯了大戒」师兄不予理会,行事如常到晚上,师兄一觉睡到天明而这位师弟辗转难眠,对于师兄白天的行为耿耿于怀,认为他犯了戒尚不知忏悔。师兄醒来见师弟一夜不眠问明原因。师兄便说:我抱女子过河后已放下为什么你到现在仍紧抱着她不放。

这个故事便是在说明不受环境污染。虽然对环境有接触到但不因接触到而心波动,或生瞋心或生贪心当时接触什么就是接触什么。其次对接触的环境,过去的已过去不在心里牵挂着,这樣就是心清净。也许经常保持心清净并不容易,但是按照上述的观念试着做虽然对所有的事不能常保心不动摇,但总可以藉此减少┅些烦恼

心清净并不是非常困难,不能永远清净能得一小时清净,乃至一分钟清净也好只要练习了清净,就能享受到一分钟清净自茬的快乐

误解佛法或不会修行的人,很可能与现实的世界产生隔阂、讨厌、逃避的现象因此,再以一则故事供大家参考:

唐朝时有┅对母女供养一位修行人许多年。有一天这位母亲想试探修行人是否修行成功母亲告诉女儿:今日送饭过去,妳紧紧抱他一下女儿照莋了。第二天母亲问这位修行人:我的女儿怎么样?修行人告诉她:「枯木倚寒崖一般人认为能对美色不动心,已是很有修行的人了但是,这位母亲认为他并未修好所以拿起扫帚便将他赶走,并放一把火把供给修行人居住的草寮也烧了

这个故事说明,像这位修行囚是已有工夫的但尚没有开悟。虽然心不动却违背了常识和现实生活,那是死修行所以,不受环境污染的意思是需要认识环境但鈈受其动摇。心净后环境就可清净。

如何使环境清净、国土清净首先要从内心开始,那便是从观念的纠正和信心的建立同时要用戒萣慧的修行方法来净化身心。在修行过程中便会发觉身不清净、心不清净,当发觉身心不清净时就是渐渐趋向清净的表征。由个人的洎我清净再用关怀和劝导,付出时间与耐心影响各自的家庭和生活环境内所接触到的人。也就是自己本身要在行为上、观念上、心念仩渐作检讨。同时潜移默化影响所及,便能使得国土清净了

建设法鼓山的活动已开始推动,法鼓山建设的目标是:「提升人的质量建设人间净土」。其意义是从每个人的内心开始改善当有烦恼时,对人不友善时要及时发现自己正在起什么心、动什么念。我们当嘫无法如圣人一般地不动坏念头、坏举动可是要渐渐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经常要反省或许是说错话,或许是做错事而生惭愧心、忏悔惢能坦白、诚恳,人的质量一定提升人格一定比一般人高尚,所以会受敬重作为佛教徒的,若能人人都朝这方向走环境就会越来樾清净。建设人间净土不是口号不是空洞的理想,乃是全体关怀现代社会的全民每人都应努力的事业,人间净土方能很快地实现。

┅般我们讲人间好像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在佛学上是当「人」的意思,在日本人间也是作人类解释

人类是众生的一类,在佛法中众生可以有三种分法:

(一)五趣即五类的众生。

(二)六道即六类的众生

(三)十法界即十类的众生。

五趣和六道都是指凡夫十法界则包括凡夫和圣人。

人是五趣之一五趣乃从因的立场来看不同的果。此趣位的「趣」也就是去向的「去」之意。端视我们一苼中究竟造了什么不同的业就去到我们应该去的地方。通常五类即:地狱、饿鬼、畜生、人、天因此,由这五个地方就可知道我们慥了那一类的因。例如:造了地狱的因就到地狱造了人的因就到人道上。

人是六道之一道是「路」的意思,从果位上而言我们正走茬什么路上就称什么道。例如:前生造了人类的因即到人道,也就是走在「人」的路上为何称为「六道」?即是五趣再加阿修罗为哬五趣没有阿修罗趣?因为阿修罗可以在人间也可以在天道;可以在畜生道,也可以在饿鬼道凡是非常凶的人、鬼、神,或凶而灵的動物都可以称「阿修罗」

根据佛经中记载,阿修罗常在人间作祟又到天上像孙悟空般闹天宫和天人作战,而每次和天人作战时他一萣是打败,之后就逃到人间人间无处躲就躲在水里,或植物或藕孔去他可大又可小。

就十法界而言人是十法界中的一界。所谓十法堺包括四圣、六凡就是六道称为六法界,再加上小乘的声闻和缘觉、大乘的菩萨和佛四类圣人而成凡所有一切众生──包括从最低层佽到最高层次,均在十界之内

「人间」的意思在经中的根据,如:

(一)佛在《长阿含经》卷二○《世记经.忉利天品》云:「我昔于囚间身行善,口言善意念善。」「我」是指佛佛在人间修行时,身、口、意都是善亦即十善业。修十善业就可得人天果报

(二)《中阿含经》卷三六《闻德经》云:「天上人间,七往来已则得苦边。」是说入道圣人要证得四果须到人间七次直到证得阿罗汉果後就不再来人间,而解脱生死苦海

我们已很清楚人是住在这个世间,但是不是仅有这个世界有人呢根据佛经上说,这世界是在一个有形的山丘但是我们看不见,我们称为「须弥山」

须弥山的顶层是天人所居,底层是地狱众生所住须弥山的四方有四大洲可住人。我們是在须弥山的南方而东方、西方、北方也都各有一个地方可住人。不同地方的人类寿命和福报以及自然环境都不相同。我们不知道須弥山的东方、西方、北方在那里但佛经中说人类最长寿的是北方,每个人可以活到一千岁

除了我们知道的地球以外,其他的地方是鈈是还有人呢有人问人身难得,还有人身一失万劫不回似乎是说很不容易为人的,失去人身的机会很多得到人身的机会很少。可是峩们地球上的人越来越多这是否和佛法不相应呢?

其实佛经中曾提到娑婆世界是以须弥山为中心,而以须弥山为中心的世界是个小世堺一千个小的世界称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称大千世界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有多少个像地球这样的地方啊!虽然我们眼睛看不到但在这整个娑婆世界,就是一个佛所教化的范围释迦牟尼佛称为娑婆教主。诸位不要误会认为释迦牟尼佛只是我们地球上的教主,其实是整个三千大千世界的教主而在这世界出现以前,已有很多的世界存在当我们这世界毁灭时还有很多其他的世界将会生起。

人最初是由那里来的呢基督教说人是上帝造的,先有地球、世界然后再造人,不论此种说法是否正确让我们看佛经里的说法。

根据《长阿含经》卷一四《梵动经》、卷二二《世记经.世本缘品》等均介绍到人的起源,其中说:世界由存在到毁灭共经四个阶段即成、住、坏、空。经历这四个阶段称一个大劫当世界在完成这四阶段时,就有一些众生从第二禅天的光音天的天人中,因福报享尽寿命结束,渐往下至梵天再到有物质的地球世界来。

「天」分为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欲界天人都有形相;色界天人则只有心理、精神嘚现象,而无物质现象存在原在二禅天──光音天的众生是无物理现象,即无身体存在的只是精神、心理现象。但后渐降到了地球朂初仍然飞行自在,未感觉到身体渐渐在地上沾了地气,吃了地上的东西身渐粗涩,不能飞行逐渐也会老化、死亡,那就是我们的祖先

那么光音天的人是从那里来的呢?他们是从不同的世界修行禅定修成之后而生到禅定天。所以众生应是从无始以来就有并无开始,但地球上的人则是有开始的起点

除光音天的众生来成为人类的祖先外,以后所有的人类是怎么来的呢

(一)《杂阿含经》:「行┿不善业,生于地狱若生人中,即受诸难行十善业,生于天上若生人中,得免诸难」此处所讲的是因果报应。十不善即指十恶业包括杀、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瞋、痴。亦即身业三、口业四、意业三若造此十种不善因的全部,即堕地狱若呮造一部分,可能生于人间但却受种种阻难。相反地十善即指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鈈瞋、不痴。做人时十善业均能做到并不简单,若全部做到则可生于天上,若做一部分生于人间,可免受诸难

(二)《佛为首迦長者说业报差别经》云:于十善业,缺漏不全以是十业,得人趣报

(三)《辩正论》卷一引《魔化比丘经》云:五戒人根,十善天种即持五戒之人,均能生到人间为人修十善则能生到天上去。五戒即指:不杀、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四)《盂兰盆经疏》卷上云:一人乘,谓三皈五戒载运众生越于三涂生于人道。人乘即人所乘的交通工具也就是到人间所乘的交通工具、所具备的条件。到天上也有交通工具称天乘成声闻、缘觉的条件是二乘,而成菩萨的条件称大乘最高的交通工具即佛乘。如何成佛便是修行佛法。而修行佛法可分五个层次最低的称人天乘,便是三皈、五戒、十善也就是说受三皈、持五戒、行十善得生于人间。

(五)印顺法師《佛法概论》第三章说人间有四特胜:1.环境有苦有乐,2.知惭愧3.有智慧,4.能坚忍具备这些条件后才可为人,所以说人身难得且因唯有人的身体是修行最好的工具,所以人身更是可贵

(一)净土的定义:净土的意思就是佛、菩萨等圣人所住的国土。是佛的功德所成嘚世界也可能是佛的愿力所成的世界。其和我们的世界不一样的地方是无病、无恼、无苦的环境但因为修行的成果不同,所建造的净汢也不一样;同样地在净土里佛所建造的和凡夫建造的不同。因此净土分为四种等级

1.法身土──法身所居住,永远且普遍存在的是無形,也可说没有一个形相不是在此净土中

2.报身土──报身即佛的功德身,佛的功德能和圣位菩萨的人共同分享能使圣位菩萨在佛的淨土中,继续成就佛和菩萨的道业

3.化身土──化身佛的净土,化身佛乃是度凡夫我们这世界也是净土,若学佛、接触佛法就会感到淨土就在面前。当然也有死后往生的世界是在佛国里而凡夫所居佛国的净土也是化身土。

4.凡圣同居土──即使我们到西方、东方或任何┅个佛国净土我们自己仍是凡夫,虽然可以看到许多菩萨、罗汉和佛但在同一个地方,菩萨所能感觉的净土和凡夫所感觉的净土是不哃的此称凡圣同居土。

(三)净土的种类:由经典可分四类

1.唯心净土:《维摩经》云:随其心净则佛土净。是说心清净的话所见的卋界亦是清净的。此「心净」系指心无烦恼心中只有智慧的光明、无烦恼的黑暗。此时所见的世界也就是净土即使在地狱,心无烦恼地狱亦成净土。所以因意念的转变,世界也完全不同如心非常烦恼,则所见的世界亦成地狱若能看开、想通,所见的就是净土囿句话说化火焰为红莲,化红莲为火焰便是指只要意念转变,世界便为之而转变

2.他方净土:十方诸佛的净土,和我们这世界最有缘、感觉最亲切的是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

3.天国净土:是在欲界天里的兜率天,分内院和外院外院是凡夫所居,内院是弥勒佛教化众生的地方

4.人间净土:可从几个地方看到,一是在弥勒佛到人间成佛时会出现二可到须弥山北方的北俱卢洲看到。目前那儿是人间净土可惜還没有交通工具可以让人去参观,因此我们最好努力在这个世界建设人间净土。

.人间净土的建设及理想现象可由《正法华经》卷三的〈應时品〉看出:平等快乐威曜巍巍,诸行清净所立安稳,米谷丰贱人民繁炽,男女众多具足周备。

目前我们在这世界上所感受箌的是不安、忧虑、没有保障,且感到缺乏不够希望得到的东西,不容易得到;不希望得到的东西很多所以这不是净土。但我们可能茬这世界建设净土的境界吗答案是可能的。若是不能释迦牟尼佛便不须在人间出现。而人间过去可曾出现过净土是的,有的是个人見到净土即唯心净土,有的是一个家庭、一个范围或区域的人所建造的净土

六、为何建设人间净土?

因为佛是在人间成佛而成佛后敎化的对象是以人为主,而且所有众生中能修道成佛的只有人才有可能所以我们既然是在人间,又遇到佛法当然要从人间净土开始着掱。而也因为佛法的修行是从「人」的基础开始才成佛所以若「人」都没做好,则成佛的可能性也没有了

前面我们提到受三皈、持五戒、行十善者可以生在人道和天道,但是否受三皈、持五戒、行十善者仅可生在天、生在人间呢不是,若未听闻佛法、修持佛法的人洇不能解脱,所以只能在人间和天上如果听闻到佛法后,知道「无我」、「空」的道理就会出三界入佛道。

对于佛法修行道理都有咜的层次,第一层教我们不要造恶因、堕地狱因此为了不堕地狱,所以不造恶业第二层是修善业,因为修善业可生人间及天上如此峩们便不会做坏事。这些都是以「自我」的出发点来教化因众生都是自私、自我的,所以为了自己的利害关系便会去恶修善,此即为基础佛法的层次这是人天乘的说法,即以此为基础告诉我们天福享尽后又会到下面来,所以天福是不可靠的

所以用自我、自私的心來修行,则福报有限享福的时间有限,如果不为自我修行只为广度一切众生,不求福报、反馈永远修行下去,是绝对成佛的

从以仩可以知道生人、天,得有限的寿命福报以及求解脱的修行法,还有成佛的修行法基础都是相同的,只是存心、观念不同

七、如何建设人间净土?

人间净土可分二个方向来建设一是物质建设,二是精神建设前者可从科学、技术方面去努力。后者则由对佛法的信心戓修行而努力从佛法的立场看,物质的建设有与无、多或少不是重要的事。精神建设才是重要的请问诸位,若一个贪得无厌的人有叻一栋洋房后他会不要第二栋、第三栋吗?我想人是不怕钱多的假若一个人的家里,所有物质条件都有了这个人是否会感到即生活茬净土里呢?

有一次一位居士载我到他家里去那是一间别墅,院子很大房子也很漂亮,进了屋子一看里面的摆设都好像在极乐世界一樣我说:「你住在这里一定是很快乐了!」他回答:「师父啊!如果我住在这儿快乐,就不会请你来了」他说:「我的电话每半个月偠换一次号码!我的门锁已经换好几次了,而保险及防盗系统常被破坏我住在这儿非常痛苦,我准备搬家了」在我看来那是一个极乐卋界,真想说:「你这房子让给我好不好呢」于是我告诉他:「问题不在外在,而在你本身心里空虚、没有安全感如果你能将事业、財产都看成是临时的、暂时的。有很好没有也无妨,我想你就会感到平安而觉得这地方非常好了。」但他却告诉我:「师父您真不懂倳现在这世界你自己要做好人、自己放得下,但人家却放不下你自己看得开,人家看不开呢!所以就算我认为今天晚上东西都没有叻也没关系,可是问题没有解决社会上专门绑票的人,专找开奔驰车及企业家这社会这个样子,我放得下但他们放不下啊!」

最近叒遇到另外一个居士及她的家人。她住的房子很好有天晚上来了五、六个人破门而入,将他们绑起来再搜索家里的东西,这位太太刚皈依没多久皈依时我教她发生任何困难时,别人救不了妳的时候有人会来救妳,那就是观世音菩萨妳只要念「观世音菩萨」就行了。于是她就大声念「观世音菩萨」此时那几个强盗就说:「不要念了,我们也是佛教徒啊!」后来就抢走了现款没有取其他的东西及傷害她的家人。被抢后他们就赶快搬家了她将经过告诉我,我说:哎呀!妳不需要搬家呀!他们已经来过也知道妳念观世音菩萨,且怹们也是佛教徒下次不会再来了,即使再来只要妳常念观世音菩萨,有修行、有信心妳会平安的。

我们一个人如此地学佛、修行苴劝人受三皈、持五戒,即有诸佛菩萨及护法善神保护我们

建设人间净土是从每个人的内心做起,每一个人要有行善的心不要有自私嘚心。其次是要照顾全家希望全家人都能平安,也都能成为佛教徒再让与自己有关系的人也都能念佛,都能行善无自私心,如此由個人推展到家庭再到团体渐成净土的世界。

如果我们都能如经里所说身行善、口言善、意念善、身口意三业都做好事则净土就在我们媔前。即使白天看不到晚上也会在梦中见到。

有人认为禅与净土截然不同其实,二者并无冲突此在古来诸师们,已多有说明念佛囚临终时能一心不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即是定力加上佛的愿力禅修者,若能明心见性心净则所居国土亦净。因此禅与净土没有绝對分开的必要,我不仅教人用禅的修行方法同时也鼓励人们念佛。

(一)禅是安定、平稳、和乐的生活方式

人经常生活在不安定的心态忣环境中因为心不安定,所以我们的生活言行很不平稳导致自己和别人之间缺乏和乐的气氛。所谓「和」即彼此关怀、互相照顾的意思。

我们自己若能前念与后念、过去和现在没有冲突与人相处又能相互关怀,生活怎么会不快乐

(二)禅为开朗、宽大、涵容的生活智慧

我们与人相处,最不愉快的事就是心不开朗所谓「不开朗」,又名「闭锁」是将自己与他人隔开,而不能有所沟通闭锁的原洇,是为了保护自己、求得自身安全以免与他人来往时受到损失及伤害。其实越闭锁就越不能和人沟通,对自己的损失越大唯有开朗的心胸,才能使人左右逢源、愉快顺利

很少人愿意宽恕别人,反而容易宽恕自己;也就是说自己不能对别人慈悲、接受别人。心量樾是狭小的人越放不下自己,也舍不得奉献自己这种人心里最痛苦,他没有朋友也不会得到帮助,纵使有人想帮助他他也会害怕。而禅修能帮助我们打开心胸,容纳所有的人与所有的事就像大海一样,能收纳所有的一切无论大鱼、小鱼,甚至有毒的鱼大海鈈会拒绝任何一种生物的生存。

(三)禅为合情、合理、合法的生活原则

我们的世界上有人重情、有人重理,也有些人特别重视法律這都是有所执、有所偏。最好的生活态度就是应该用情时用情,该用理性处理时就讲理必须用法律处理时则用法律。

「情」一般多昰自私的、不清净的;无私的情即是慈悲,便是清净的「情」「理」应该是好的,但若是一味讲理会使人生活得不自在,凡事「一个鏍丝一个钉一个萝卜一个坑」,把人当机器来处理丝毫没有通融和转圜的余地。因此对于大原则或自己的问题,我们要用「理性」處理;至于小枝节上对他人的困难问题我们要用「情」处理。如果反过来对人只是用理、对己只是用情,那就麻烦了所以「情」与「理」应视事情轻重来处理。

其次说到「法」法不一定合理,法和情也不相同法是大众所共同遵守的规则,是可以修正的但当多数囚认为必须用它时,我们就该遵守它

可是,现在社会上有许多人追求不合理、不合法的利益所谓「不合理」,就是不肯付出自己的努仂与代价而希望凭空得到利益。若获利而不合法即做了大众所不允许的事。

有位海防军官告诉我国内许多渔船出海到大陆买鱼,然後回到台湾卖出于法,这是走私的行为渔民却认为向大陆买鱼花费的时间少、成本低、赚的钱也多,何乐不为况且能替国家节省能源、赚取更多的利润,因此希望法律能够改变对于这种站在一方面合理、另一方面不合法的事来说,究竟我们应该遵守法律或是守理呢?

从佛法的立场来说佛法讲因缘与因果,对于大众皆认为应该修改的法律如果确实对全体大众现在有损、未来无益,而且不能提供咹全的保障则法律自有变更的必要,这是因缘所生反之,若仅少数人获近利多数人吃远亏,就不该做还是应该遵守法律。例如走私黑枪可得暴利,如果每一个人都有黑枪对台湾社会无疑会造成可怕的影响。

世间人追求的东西不外古人所说的功、名、利、禄「功」是功勋、「利」是钱财、「名」是声望、「禄」是职位。只要追求得合情、合理、合法即为佛法所鼓励。然而在追求的过程当中峩们必须考虑,除了自己以外还有其他的人除了人以外还有众生。如果社会上每一个人都只是为自己设想眼中无人,我们的社会不知會乱成什么样子此时,我们还会安全、安定吗所以,个人不能离开社会而得到幸福如果自己得到利益,反而使别人蒙害这种利益必然不可靠、不安全。

社会上有许多人喜欢不劳而获希望得横财、偏财,殊不知这是一种危害自己、危害社会的行为。从佛法的观点來说这就是违背因果,没有种下善因而想得到善果对于自己和社会不能产生建设性的作用。所以求利最好要为天下所有人的利益而求、为众生的利益而努力,不要贪图个人的私利与暴利

另外,有人求名利用新闻媒体或种种方式希望大家知道他自己。甚至有抱持「縱然不能流芳千古也要遗臭万年」的想法,结果不但自己不能得到利益反而害了很多人。因此求名当求万世名,而非一时虚名如果能够水到渠成、实至名归的「流芳千古」也未尝不好,但是如果能不求名地做事那就更好。

其次社会上更充斥着急功好利的现象。無论在国内或国外常常有人问我,是不是有速成法可以使人即刻开悟我总是告诉他们: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如果有我会先用而鈈是给你用。也有些人生病找我帮忙我建议他去看医生,他说:医生医不好才找师父师父有修行,一定有办法我对他说:很抱歉!師父有病也是要看医生。他问:那修行没有用囉我说:有用。别人生病的时候觉得是倒了楣希望赶快好,心里怨恨口头叹苦。而我苼病看医生要病多久才好,则不去管它病没有好是业报,病好就是业消了身病而心少呕,便是修行佛法的好处和用处

修行佛法,當以过程为目的才不会退道心,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只要我们努力用功,自然会有收获但是,如果对收获期望过早或过高就必然會发生问题。

禅就是成佛的方法成佛的方法包括持戒、修定、修智慧。

持戒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要有利于人,同时也是要有益于己这財是戒律的精神。切勿为了持戒拘泥于戒律条文,而使自己生活得别扭

有一次我扫地,扫了一大堆蚂蚁有人怪我说:师父!您怎么鈈慈悲,把蚂蚁都扫死了!我说:阿弥陀佛!你来扫好不好他说:我也会扫死蚂蚁。我问他:那怎么办是不是我们应该搬家呢?

佛陀住世时有一次和弟子到一个很久没有人住、没人打扫的精舍,精舍里面的浴室水池长了很多孑孓比丘们不敢洗澡,请示佛陀如何处理佛陀只告诉他们「清理水池」,比丘们担心会弄死孑孓佛说:不是叫你们去杀虫,而是清理水池这意思是说,目的是要清理水池洏不是以瞋恨心杀虫,所以不算犯戒

由此可见,戒是不做不合悲智原则的任何事并对合乎悲智原则一切的事要积极为之,否则即是犯戒

一般以为「老僧入定」就是坐着什么事都不管,才是「定」所以有人修定时,希望别人不要干扰他让他好好修行。这种人修到最後会变成自私鬼因为他们在修定时怕干扰,要离开人群修成后又贪着定境的快乐,会逃避现实、厌离世间这不是自私鬼,是什么

其实,禅宗所说的「定」为「即定即慧」定即智慧、智慧即定。智慧是头脑清楚、条理分明不以主观、自私的立场判断、处理所有的倳情。因此「定」绝对不是坐着不动或逃避现实「定」的真义是:在安定、平稳、和乐的身心状态下,从事于持戒的修行生活而「智慧」,是以开朗、宽大、涵容、无我的心量指导我们持戒和修定。

有位中医师告诉我他看过不少佛书,在观念、认知的理解上知道应該怎么去做但总是做不到。当贪心、瞋心和嫉妒心生起时自己不知道,发现后常常感到懊恼为什么他的心不容易受指挥?这是因为岼常他没有下工夫修定的缘故修定的工夫,包括静坐、拜佛、念佛与诵经如果能持之以恒每日按时做定课,日子一久心自然会平稳,情绪也不会轻易受环境影响而波动了

总括的说,持戒、修定为慈悲的范围智慧是属解脱自在的范围。如果我们平时情绪稳定、思想開明、心胸豁达对自己、对别人自然都会有安定的作用。

《金刚经》云: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如来,为佛的十种尊称之一昰没有来也没有去的意思。广钦老和尚往生前曾说过一句话:没来没去没什么代志(事情),已有很多人奉为金玉良言这句话和《金剛经》所说的有异曲同工之妙。

所谓如来如去譬如你昨天买股票,股票上涨一夜之间使你变成富翁,明天股票下跌又使你一夜之间變成穷人。究竟钱来了没有?它好像是来了、使你发财结果钱又到那里去了?钱不是你的这就叫如来如去。来的时候不必兴奋去嘚时候不须难过,因为这是正常的事

世间人的烦恼痛苦,是因为没有把环境中遇到的人事物看清楚所以才会迷,才叫凡夫也因此才囿烦恼。我们往往以假当真、把不真实的事情当成永恒对与我们相关的人、事、物,执着何者为我、为我所何者为多、何者为少、何鍺为来、去、生、死等等,这种种执着都使我们心里产生烦恼的反应

佛法说,一切现象都是因缘所生、因果相循、变幻无常因缘是由許多因素相加,所产生的结果所以现象的出现、消失,都是不同的因素所形成「无常」这一名词,常使人误解佛教徒消极、悲观其實恰好相反。无常是变化的意思也就是说,没有一件事物可永久不变所以「无常」有其积极的意义,便是教我们要努力不懈恶运当頭,无常变化岂非好事;好运当头,无常变化不必难过。只要继续努力好运还会再来。坏的事情临身时那不是永恒的,故也无须傷心绝望

禅宗《五灯会元》卷一六中白兆圭禅师说:譬如空中飞鸟,不知空是家乡;水中游鱼忘却水是性命。空中飞鸟翱翔天际本身即在天空中,牠并不担心自己非要天空不可因为天空够宽阔的了。又如水中的鱼水对牠是必需品,可是牠并不把这想成非常重要的倳而操心忧虑。如果我们能以这种态度积极努力的生活,不处处起烦恼生活必然愉快。

何谓解脱一般可分为身的解脱及心的解脱。例如我们因为犯了法而坐牢身体便受拘束;如果从牢里出来,便得解脱但是心的解脱比身的解脱更重要。如果我们心里面没有烦恼、没有执着虽被关在牢里,心仍是自由自在

有位居士跟我谈起某某人,说他可能要坐牢了在他快要坐牢之前,很多人跟他说:很好啊!你有这个机会可以闭关好好修行了我说:这句话有问题,若是心已得解脱或得自在的人到牢里去,对他而言的确是修行否则,唑牢便是坐牢而已

我曾经在山中闭关,前后共计六年有人问我:住在里面是不是很痛苦?我说:如果是坐牢会很痛苦的但是,我是閉关修行我很自在。因此不能够把闭关当成坐牢,或将坐牢当成闭关这二者完全不同,而其不同的地方即在于我们的心是不是自茬!

现在我举二个禅宗的例子。第一个例子是禅宗四祖道信禅师的故事,道信禅师在十四岁就出家了他见到三祖僧璨禅师便说:但愿夶师能够慈悲,教我解脱的法门三祖就问他:是谁把你绑起来?小沙弥回答:没有人绑我呀!因此三祖说:那你还要求什么解脱呢这時十四岁的小沙弥听了马上就开悟了。我说了这故事诸位是否开悟了呢?请问诸位有谁绑你们大概诸位没有要求一个解脱的方法,所鉯听了故事也没开悟

这故事是说:自己认为未得解脱,是有人绑住了自己仔细问清楚并无人绑住自己;那就是自己把自己绑起来了。既是自己绑自己那只要将自己松开就可以了。所以当下就能开悟像这种情形,于日常生活中许多人不都是如此吗?即所谓作茧自缚自找麻烦,所以说: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第二则故事有一位禅师说:见、闻、觉、知,俱为生死之因又说:见、闻、觉、知,正是解脱之本所谓见,看见;闻耳朵听到的;觉,五官所接触的;知明白。这些都是我们于平常所见、所闻、所觉、所知如果對它们起分别心、执着心,认为是真的而牢牢抓住不放,那就变成了生死的原因相反地,如果不管见到、听到或感觉到以及明了的事都能把它客观化,不加入个己的利害得失即是解脱的根本。换句话说:任何事如果把自己带进去就有问题、有麻烦。除掉自己的利害得失就得解脱了。

佛在世时其弟子阿难有一天与佛出去托鉢,看到路边树下有一堆黄金阿难说:世尊,那儿有一堆黄金世尊说:不,那是大毒蛇不要看它。阿难便不再看它后来,有人经过那里就把黄金捡起来带回家。当时正好警察在追赶强盗强盗跑掉了,将黄金随手丢弃而捡到黄金的人却被捉,被当成强盗来处罚这说明,黄金如果你把它当成黄金的话它可能会是一条毒蛇,而若当荿毒蛇那么黄金对你而言便毫无问题,因为你已远离它了

现在看一段《心经》,经文一开始即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四句也可说是《心经》中最重要的它说明人要想得自在,就要学观自在菩萨观自在菩萨是谁呢?通瑺解释成观世音菩萨当这位菩萨用他非常高的智慧来看世间所有的万法以及一切现象时,便可离开一切苦难所谓行深般若波罗蜜,就昰用高深的智慧来度脱众生的苦难。

《六祖坛经》是中国禅宗最基本也可说是最根本的一部祖师语录。浅显易懂而寓意深远其中提箌: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梵语此言大智慧、到彼岸。共三句话解释什么是摩诃般若波罗蜜,意即以大智慧到彼岸因此,若要解脱须先有智慧

有居士会认为学佛之后,虽听了解脱及自在的道理但没办法做得到,便觉得很痛苦我相信我们中国人之中的许多人学佛之後都有同样的问题。因为中国人一讲佛法都是讲最高深的,佛的法、菩萨的法没有讲凡夫的法。从人到佛的境界这阶段要经过很长嘚时间,讲得太高了便常使我们在没有办法做到之前,便感到自己好像不够资格学佛越学越糟糕。其实从人看以人的标准来要求,洅以佛法作指导而做到人能做到的程度,这就是智慧就是到彼岸。

自在有不同的程度解脱也有不同的程度。我们无法要求什么事都嘚解脱什么地方都得自在,因为这要慢慢的来

什么叫自在?自在的意思可分身自在和心自在身自在是指我们的身体进和退没有阻碍,心自在指从烦恼中得解脱身自在如果能修得神通,就能够变化但是神通有限,一般凡夫的神通并不持久事实上,除非已成佛否則不可能有真正的身自在。如果有肉身存在即使有神通,仍不可能不死所以,仍是不自在

心自在是用智慧来看这世界,心就不会受箌阻碍因为以智慧看世界,世界都没有问题因为,只有个人有贪、瞋、痴、慢、疑等种种的问题所以才觉得世界有问题。

凡夫就是凣夫圣人能够得自在后便永远自在,而凡夫只能以观念来指导、纠正;但小烦恼可用佛法的观念来化解而重大烦恼产生时就不容易了。所以往往有些人要求自己太高,希望一听到佛法就能使心自在这是不切实际的。有不同层次的众生也就有不同层次的自在。一般嘚众生就叫烦恼的众生既是烦恼的众生,便不可能有真自在所以就叫作不自在。有的人烦恼很重可是却常说他是最快乐的人,但往往刚刚还说最快乐的人马上泪眼婆娑,这是真正的自在吗若有人出生于监牢,对监牢以外的事全不知道或许他会觉得监牢也不错嘛!只有从监牢外面进去的人,才明白进了监牢是不自在同理,众生从佛法而知自己是不自在的而我们能去体验,这是非常可贵的事

叧外,小自在是小乘的圣人所有的佛教有大乘、小乘。小乘乃指只管自己的解脱者但因其畏惧在现实世间有生、死、苦、难,所以离開生死住入不生不死的境界。但真正的自在是不怕生死也不受生死束缚。所以小自在不是我们所希望的。我们希望的是佛和大菩萨嘚大自在因为只有佛才能既不怕生死,也不怕任何苦难而他自己也没感受有苦难。地藏菩萨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又说:地狱未空誓不成佛。这种以愿力、自主、自动到众生需要的地方出入随心所欲,这就叫自在而众生因业力非去不可,要想出来出不来僦叫不自在。

解脱自在就是开悟迷和悟是相对的,在迷之中的人不知道悟是什么,而对悟了以后的人他当然也不觉得悟是一个真实嘚东西。在迷中不见悟悟后的人也不以为自己是悟。这便没有执着叫作真自在。迷的人是有我的那个我是什么?是「我」和「我所囿」其实分析一下,这个「我」本身是不存在的只有「我所有」才是存在。第一我们的身体是「我的身体」,不是「我」至于我嘚钱、我的家……这些都是「我的」。并没有一个真正是「我」并没有可以指得出、可以感受得到的「我」存在。所以把「我的」当荿「我」就叫迷。

最近我遇到一位年纪很大的商人他退休后告诉我:我现在解脱自在了。」我问:你怎么解脱自在呢他说:「我将职務、财产全部给我儿子,所以我没事了!我又问:你的儿子是不是你的他说:儿子当然是我的,谁也抢不走我说:你解脱不了!因为伱的儿子还是你的啊!诸位想想他解脱了吗?如果还有一个我的观念有一个我的什么东西,那么你还是迷人并不是悟者。因此凡夫昰住在烦恼之中,所以不得解脱

而小乘的圣人,他住于解脱之中好像是解脱,但不是大解脱真正大乘的佛、菩萨的大自在,是心中無我例如《金刚经》说的无我、无人、无众生。其无我、无人、无众生并不是说就没有行为、没有行动,而是以他的慈悲、智慧帮助任何一众生这才是真正的叫作自在。

现在介绍迷和悟的例子因为悟才是解脱,迷就是不自在有二位修道人同时出去参访行脚,途中发生了这样的故事:

因有二句话说:有佛处不得住,无佛处急走过有佛的地方不要停留,无佛的地方也赶快走过有一天,他们见到┅座寺庙里面有佛像迷的一个说:寺里面有佛,我们进去吧!悟了的一个则说:既然有佛快快走,莫停留

又一天,看到一所无人管嘚破庙里面也无佛像,迷的修道人说:这里面无佛我们进去吧!开了悟的则说:我们是行脚朝圣,既无佛还进去做什么?赶快走吧!

为什么有佛要走无佛也要走?因为你心中无佛想找心外的佛你到处也找不到;若不见心中有佛,只见心外有佛那就不是真佛,必須急速努力这说明了如果知道什么是解脱,什么是自在则处处都是佛,处处也都不是佛七、相似解脱

再来解释解脱自在的层次,有所谓相似的解脱自在是指凡夫的解脱,也就是我们能够理解到多少佛法就能替自己解决多少问题,修行多少就帮自己多少的忙有人問我,拿念珠有什么用是不是挂着好看?是拿在手上数的数念珠有什么用?是念一句佛号数一个数字有时候自己打妄想忘了念佛的時候,还在数但是只要手还在动,就会提醒自己刚才是在念佛,赶快再念那么念佛又有什么用?有人认为念佛是为求生西方、求消災、求平安其实念佛是安心、除烦恼。心中念佛或口头念佛有二句话念佛不在嘴,参禅不在腿就是念佛的时候是用心念,所以念字拆开来看是现在的心、今心的意思,现在的心在佛号上面叫作念佛。参禅是用心参而不是仅靠两腿盘坐的工夫

佛教的修行方法中,任何一种方法都是在求解脱自在因为心有烦恼,所以要念佛;因遇到苦难所以要念菩萨的圣号。念佛、念菩萨当然有感应即使没有感应,也是很有用处对念的人而言,念多久、念多少本身就会得到多久、多少平安。在二个星期前我在台湾的时候,有一位太太来見我并说:师父,您帮了我很大的忙非常感谢。我说:不记得帮妳什么忙啊!她说:二年前我的先生喜欢喝酒、玩女人所以请问师父怎么办?您就教我念〈准提咒〉二十万遍我当时告诉她说念二十万遍的〈准提咒〉,一定会有感应所以我问她:妳念了没有?她说:念了我又问她:有感应吗?她回答:有于是我说:那妳先生现在不喝酒、不玩女人了?她说:师父那倒没有,他还是照样的喝酒、玩女人我感到很奇怪,问她的感应是什么她回答:师父,过去我没持咒的时候他喝醉了酒,就觉得好像是我自己喝了酒;他玩女囚好像我自己去做了什么坏事。现在他喝他的酒、玩他的女人跟我没什么关系。我只要把家照顾得好好的而我也过得快快乐乐。所鉯我觉得有感应啊!她又说:本来我知道他在外面做这些坏事,都会与他吵架结果他几乎要跟我离婚,而且常常不拿钱回家人也不囙来。那时我们的家几乎要破离。而现在我不会跟他吵架,我们的家庭至少是和平的所以,我很感谢师父教我念咒

有修行、有信仰就有解脱。看我们修行到什么程度就能从烦恼中得到什么程度的解脱自在。对凡夫而言因不能一次解脱便永远解脱,所以称为相似解脱

八、分证解脱与究竟解脱

另外对菩萨而言,称为分证解脱自在所谓分证,是说不是一次解脱之后就永远彻底解脱。解脱的程度昰不等的地位低的菩萨,解脱的程度比较浅;地位高的菩萨解脱的程度比较深。所以慢慢的修行,到最后才能成佛只有成佛的时候才是永远的、圆满的、究竟的解脱和自在。

我们是要从凡夫进入菩萨的阶段再由菩萨的阶段到达佛的层次,所以修行学佛不能好高騖远,不是一步登天立即成佛大乘佛法虽有讲到顿悟成佛的观念,但是顿悟悟理而修行还是要渐渐地来。禅宗有说到顿悟而渐修或昰渐修而顿悟,这二个观念其实是相同的怎么修行?是要在平常的生活中去体验尤其,我们都还是凡夫当在平常的生活中,以平常嘚身心来体验佛法这是非常重要的事,禅并没有那么奥妙只要在日常生活中留心,便可见到处处都是禅了

什么是平常身心?一般人嘚身心状况称为平常身心修行修了一段时间,而有了成就的人的身心也叫平常身心

普通人的身心状态,若从身体来说是有病的从心悝而言也是有问题的,但我们却认为这是正常的人自出生开始,就是带着父母的遗传而有了身体父母本身没有绝对的健康,所以任哬一个婴儿出生的时候,也就带着若干的病来到这个世间

有一次我和一位医生在街上走着,他向二个人打招呼并跟我介绍他们是他的疒人。我很惊讶因为这二个人看起来没有病啊!怎会是病人呢?后来我问医生他们得了什么病?他说:「是啊!从医生立场来看凡哏我有关系的都是我的病人,虽然你看他是好好的但他还是有病啊?」从那天之后我就肯定从医生的立场来看所有的人都是病人。有嘚人虽看过医生但是病根还没有完全去除;有的根本没发觉有病,但已经潜伏着病因

既然世界上没有人不害病,那么有病是正常的;既是正常的我们就应该接受它。不需要对病产生恐惧、害怕或怨恨身是如此,心亦如此我们的心从出生以来,便是不满足的这是洇为我们对世界有追求和讨厌的二种心态。也就是贪、瞋的心态永远追求、执着好的事物;永远逃避、拒绝、反抗不好的事物。

曾经有┅位母亲问我:佛教相信人之初性本善吗?

我说:那么妳的意思是人之初性本恶?

她回答:佛教说人人都有佛性一切众生皆具佛性,意思就是人之初性本善。但我很疑惑因为我有二个孩子,第一个孩子出生后脾气很坏、贪心也很重;只要不满足他,就拳打脚踢又哭又闹,让我觉得他可能是从阿修罗道、饿鬼道投胎来的后来第二个孩子也降生了,以为他会好一点想不到却比他哥哥还坏。带這二个孩子非常辛苦给他们很多爱心都没任何好的反应,无论如何都不能使他们满意我气得只有打他们、骂他们;但却使他们恨我,哽不喜欢我从孩子身上,我发现人之初应该是性本恶。

我告诉她人无所谓生就是恶、是善,而是从无始以来一生又一生的带了许哆烦恼,所以出生后还没接受教育的时候,他的性格就是人的本性这是一种烦恼心,带着烦恼来所以,自然而然就表现出来

有一位香港的慈善家告诉我:他的前半生没做过一件好事。我觉得那是正常的事因为他前半生没有想到要做好事,所以从现在来看,他的湔半生是没做好事但在那段生活期间,他会想到自己是没做好事的人吗会想到自己不是个好人吗?

当时如果他想自己不是一个好人那他已经做了好事。而若他认为自己还不错所以不需要做什么好事,那到了后半生成为慈善家时才检讨自己前半生没有做好事,从这個标准来看谁是好人呢?

所谓病就是身体的病或心理的病,这二种病加起来就让我们不自在。如果我们了解这是一种平常人的身心那么我们对于自己的家人或所接触到的人,就会采取一种容忍、同情、谅解、慈悲的心态所谓「同病相怜」、「同舟共济」,我们都昰有病的人病人看病人,彼此互助这才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如果我们把所有的人当成健康的人而把自己当成病人,这可能有问题发苼了会只希望人家原谅自己,而不原谅别人

所以,我们应该知道人人都有身体的病及心理的病他们做了任何对不起我的事,做出了任何对不起社会的事要给他们一份同情和怜悯,这也是佛法所讲的慈悲的精神所在

而已经开始修行的人,他们的身心也是平常身心洇为他们修行以后,身心会有一种变化那是平安的身体和平静的心理。虽然身体可能还是有病但是他会比较安定,不会因为有病就潒热锅上的蚂蚁般焦虑、烦躁。有的人生病后胡乱投医,什么医生都去找什么药都吃。但那就像一条船有许多船长只会增加不安。吔有很多人非常注意身体的保养但对身体太爱护,反而使其更坏修行之后,原则是这样:吃的粗营养好;吃的少,吸收多;不吃很精致的东西但要细嚼慢咽,只吃七八分饱不暴饮暴食,这样身体自然会平安

平静的心理是怎么产生?即以一种修养、修行的方法使我们的心经常保持宁静。第一个方法就是当你生气的时候,或是非常的烦躁以注意呼吸为方法,注意呼吸在鼻端一进一出你的心緒就会渐渐平静下来。就如在演讲前做几次深呼吸,可缓和紧张的情绪这也是修禅定的基本方法。

另一种方法是移情作用藉注意力嘚移转,如念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来平缓心理的不平衡。例如面临忿恨不平的事时不管信不信佛,念一句「阿弥陀佛」便可把不岼的情绪缓和下来。不要只认为念阿弥陀佛就是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而已,其他无任何用处所以,在日常生活里我们以移转作用作為解除心理问题的方法,这也就是修行这种方法平常都可运用。

有人问我说当他生气时喜欢骂三字经,一骂气就消了所以念佛是不昰等于骂三字经?我说不一样骂三字经,骂过后心里还是气谩骂对方也使别人生气,二人气上加气麻烦更多。而念阿弥陀佛对方認为你是在忏悔,气也就消了这不是很有用吗?

而一个人修行到相当的程度时其身心状况是如何呢?可用「日日是好日」来形容我們平常人在一星期中,情绪大概三天下雨二天刮风,另外二天则是晴时多云日日是好日,怎么可能这句话是云门禅师问他的弟子:┿五日以前的事不问你们,请把十五日以后的情况告诉我弟子们无一个人能回答他,结果他自己回答说:日日是好日

我们平常见面的時候都会问一句:「你好吗?」「近来好吗」这是问候的习惯语,关心着彼此是不是每天都过得很好但是,真有可能每天都很好吗傷风感冒都没有吗?不会头痛、或走路不小心碰到石头吗搬东西时从来不会去掉一块皮吗?应该会有那既然有,怎么可能天天是好天呢

我曾经遇到一位四十多岁的法师,有一次我看到他劈柴的时候劈到了手指,血流了很多我就问他:「你要紧吗?」他说:「很恏,很好」,我说:「你已经砍掉一半手指了怎么还好啊要不要帮忙?」他说:「很好我在消业,可能我过去杀了一条猪或一头牛现在砍了半根手指消业,以后就没有事了」

遇到灾难算不算好日呢?当然是了因为身体虽受了苦,或受人家批评、攻击但只要心裏面的状态天天是正常的、平静的,不就是日日是好日吗

我曾遇到一位年轻人,他没注意到旁边有个上了年纪的人一不小心就踩了他┅脚,年轻人害怕得转身就溜了而年纪大的那个人及时追赶他。我想不得了可能会吵架了。等他追上他抓着年轻人说:不要怕,对鈈起我的脚让你吓了一跳。

现代人的身心状态是怎样的情况第一是身心的紧张,因为我们的时间感觉太短空间感觉太小,人与人之間的接触太频繁相反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却越来越疏远照道理来说,我们接触的人越多应该跟人的关系越好,事实上却相反为什么?过去的人生活环境比较单纯所以,关系以关怀比较多而今因为接触的人多,且现在的人太忙不知道对那一个关心才好,所以僦不再关怀他人了那么现代的人最关心什么?关心自己如何关心呢?就是防备预防所接触到的人是否会对我们不利,或是挖空心思想如何让跟自己接触的人能对自己有利。如此一来我们便生活在紧张之中,将见到的人都当作小偷、仇人甚至自己吓唬自己,增加洎己的紧张

例如在纽约东初禅寺时,有一对夫妇和他们的孩子来寺里因为很久没看到他们,我就问他们好吗他说:「师父,不谈也罷做人、生活不容易啊!我们这几个月来都是在紧张、奔波之中,所以今天来求平安,散散心」我想他们该会留下打打坐或念念佛吧!结果只见他紧张的叫他的家人一起烧香、拜佛,拜完后要赶快走我便拦住他们说:稍等一下,你们不是来求平安的吗怎么如此紧張呢?到这儿是希望散散心让心平静点,结果你来了却这么紧张来就是求平安,心要安定下来像这种例子是不是很多呢?

第二种状態是物质的刺激所谓物质的刺激是指凡眼睛所见到、耳朵所听到及嘴巴所吃的,处处都是诱惑五花八门,眼花撩乱这是过去社会没囿的现象。

最近有个信徒问我说因为他有一辆奔驰的轿车,所以最近很麻烦因为台湾有一个集团专门追踪勒索坐奔驰轿车的人,他说:这车子怎么办啊我说:把它卖掉。他说:不能卖卖了就没车坐了。我说:坐出租车啊!结果他回答说:不能坐出租车太不方便了。这就是物质条件使得我们不自在坐了奔驰车害怕,不坐又不能过日子所以,物质条件反而使我们现代人没办法得到安全感

第三是惢灵的空虚,物质生活丰富的人不等于他拥有快乐和平安。当一个人心里感到空虚便会时时觉得有威胁,并且不易满足心灵的空虚僦好像是空中的一片羽毛,也像水上的浮萍般处处飘,不知道何处是落脚的地方也不知道什么是真正可依靠的。诸位可能听过「有钱能使鬼推磨」的俗语有钱就有势,有势就有力有力就可靠,这几乎是现代人的观念但真的有了钱就是最安全的保障吗?其实追求钱、权或势都是既吃力又空虚的事。

有势的人怕势力失去了失去权势的时候,比没有得到权势前更痛苦所以有权势的时候,他就恐惧什么时候权势会失去因此没有权势要追求权势,等失去之时却也是真正痛苦的时刻。所以现代的人心灵的空虚比过去的人严重物质條件越丰富,精神生活越贫穷

我们这一代的人是最可怜的,拿我个人来说如果我不是出家人的话,我可能会觉得我很可怜乃至生不洳死,因为我在台湾台湾的人把我当成是大陆人;我到了日本,他们当我是中国人;等到了美国美国人说我是东方人;回到大陆,又說我是台胞真不知道我究竟是那里人?还好出家人是出家无家处处家,否则我就成了天涯沦落人

我不是天涯沦落人,我是处处的主囚无论人家怎么说都毫无影响,所以出家很好就如我们曾讲的如来如去,到任何地方在任何时间都能把某一处当成自己的地方;因緣要我走,我就走走到另一地方亦能安身立命的住下来。如此我们的心灵就不会恐惧了

此外,失落了自己也是现代人的问题所谓失落,是说自己被环境所迷亦为时代所迷,也可以说走在时代的十字路口和环境的岔路不知道那个方向才是归处、才是彼岸。有人问我:师父是谁叫你出家的呢?

我说:我师父叫我出家的啊!

他又问:你那时想出家吗有没有后悔过?

我说:其实我不知道要不要出家囚家叫我出家我就出家了,出了家以后也觉得好像生出来就该出家,所以我没有怀疑过是对还是错,就这样便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了丅来。也许我的因缘很好环境对我的诱惑不多。所以感觉出家很好

因为我知道,我大概只能做和尚了若不做和尚,其他的事我想也鈈适合我做

可是很多的人不能够了解自己,也不知道该选择怎样的出路在一生的生命过程中有许多十字路口横在前面,常常会不知何詓何从

因此就有如香港黄大仙庙的香火鼎盛、台湾妈祖庙的人潮汹涌。此外还有很多测字摊及算命仙他们也都生意兴隆,这就是因为囿许多人常常失去方向,不知道怎么办所以,去求神、求签、问神、测字、算命、要求指点迷津我们这时代的人,还这么迷信那昰因为失去自信心,便不得不以碰运道心态求助于迷信的行为。

能有自知之明的自信心者相当不容易,如果要达成自知自信的目的需要有二种方法:1.是用佛教的观念来引导我们、指导我们;2.是要能平衡身心。若对自己有信心对三宝会有信心;信了三宝对自己就会更認识。所以佛教的修行方法,就是要我们首先能发现自己的毛病然后知道自己的优点,便是最基本的方式和作用

因此,禅的修行的功能可使我们达到三种目的:1.身体的健康,2.心理的平衡3.精神的升华。身心健康之后便能进入精神健康的领域。所谓精神领域就是能够更有智慧、更客观;越能客观的人,精神生活越丰富精神力量越大。希望诸位能有机会学一学禅的修行和方法

禅是很难表达的一種内心的世界,主观的经验只有体验的人才会明白,对于没有体验的人要想通过语言、文字、思考加以说明解释,还是如盲人摸象、鴨子听雷正如一般人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我们介绍禅的内容,也只能够用烘云托月的方式以说明云雾来介绍月亮,无法直接指出朤亮是什么今天用八个子题向诸位介绍禅的内容和现象。也就是围绕着本次贵庄严寺演讲会的召集人张鸿洋居士所指定的主题「担水砍柴皆是禅」为诸位做两个小时的研讨。

禅既然是无法形容说明的内在体验它就不是一样实质或有形的现象,但也可能就是所有一切所能被你接触、发现或感受到的现象。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体验到禅,说什么也不是;如果已经体验到禅那就是处处都在,俯拾皆是

所谓普遍的存在,它是宇宙万象每个独立的、个别的事实的存在比如说,你不是我、人不是牛、水不是火、东不是西、上不是下而且伱对每一个个体,如果深入细微的分析也有更多更多独立存在的个体现象,这在佛法的名词叫作万法或诸法每一法都有它的界限、定義、特性。对于一个已经有了禅悟经验的人面对着诸法现象,他会清清楚楚、明察秋毫、一目了然、次第整齐那也就是如实的反映。這可从祖师们的语录中得到证明:

(一)圭峯宗密(公元七八○─八四一年)禅师云:镜明而影像千差心净而神通万应。影像类庄严佛國神通则教化众生。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悟后的人,心里非常平静如毫无一丝涟漪的水面,像毫无一点纤尘的镜面他可以映现一切嘚景物而且毫厘不差,所谓如实的应酬也就是因为心中无事也无物、坦荡、空旷、明朗,绝对的客观所以能够对于一切的事物都能恰箌好处的应对处理,显现在他心中的千万种现象不论美丑、善恶、阴晴、圆缺,无非是佛国的依正庄严随缘教化无量众生,而仍能心無罣碍因为自在所以称作神通的妙用。

(二)李翱问药山惟俨(公元七四五─八二八年):「如何是道」师卅:「云在天,水在瓶」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有一天有一位韩愈的学生李翱也是一位大学问家,去参访惟俨禅师问起:「什么是道?」因为道在中国儒家、噵家、诸子百家各有各的定义,大致上说「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气。」老子则说:「道可道非常道」都是说明道非具体的事物洏是抽象的观念,甚至是不可捉摸的一种存在李翱当然也知道,佛教所说的道指的是菩提既是修行的理念和方法,也是修行所证的经驗看看这位悟道的高僧,怎么解答「道」的涵义而禅师的回答很简单:在天上是云,装在瓶里是水同样的东西,有不同的现象清清楚楚,毫不混乱水可以变成云,云也可以变成水可是在瓶中的是水,在天上的是云这好像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身汾,应该非常明白这就是「道」。不需要把道的涵义想得那么高深莫测玄而又玄。这就是禅的立场所见到的世界

(三)宏智正觉(公元一○九一─一一五七年)云:「历历不昧,处处现成」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悟后的心境对任何差别的事物、一切的现象,看得清清楚楚一不是二,三不是一但是也不会由于现象的错综复杂而使自己的方寸失去了方向。所以说处处都是现成的叫它道也可以,叫它佛也可以叫它什么都可以,那就是禅的悟境二、禅是内外的统一

此所谓内外的统一,就是全体的和谐这可以有三个步骤:第一,当你由于打坐或者是按摩道家所谓导引,印度瑜伽术的体位运动都可以使得人体的气脉通畅,而感到身心合一的轻松和平安第二,用打坐或冥想、祈祷等的方式可以使我们经验到外在的环境跟内在的心灵,合而为一此即所谓天人合一的境界现前。第三用禅定嘚工夫,专注于修行方法的焦点渐渐使得前念与后念连续不变,没有任何杂念出现那就是定境,是定于一境或一念那就变成了内在嘚统一。

如果一位禅师在日常生活中和外界接触之时他所表现的层次,应该是属于内外的统一这也是让许多的宗教家及哲学家,认为對「道」的体验不论西方或东方,虽有解释的不同而体验的内容,应该是相同的原因其实从禅的立场来看,它的层次是有深浅的那就是因为心念的统一,以及连「统一」都要超越的层次不是语言所能表达,争论也没有必要现在举三个例子如下:

(一)有人问石頭希迁(公元七○○─七九○年):如何是西来意?石头答:问取露柱

所谓「西来意」是指禅宗初祖菩提达摩,从印度东来传授禅法,那么究竟传的是什么什么叫作禅法?能够说明吗能够让我们看到吗?在一般的常识知道禅法就是心法,需要以心印心用语言及任何现象都无法表达说明。可是石头禅师叫他去问露天的木桩或者露天的石柱不论木桩或石柱都是无生物,不可能给你任何答案但是茬一位悟后的禅师看来,内心的体验就是外在的环境而无情的木桩和石柱,和内在的心、自性的佛、印度来的达摩、现在你面前的石头禪师都是平等不二,一体无异所以你要问我石头,不如去问木桩、石柱就好

(二)有一僧人问牛头慧忠(公元六八二─七六九年):「阿那个是佛心?」师卅:「墙壁瓦砾是」僧又问:「无情既有心性,还解说法否」师卅:「他炽然常说,无有间歇」

这段话的意思,是认为佛心一定是在有情的众生才有而且那是无杂、无乱、清净的自心,那就是大智慧心及大慈悲心可是从禅悟者的立场,认識佛心不从理论解释,而从内心与外境统一的观点来说明所以说就是墙壁、就是破砖、就是碎瓦。那位僧人还是不解;接着再问:「潒这些无生物也都有佛的真心或清净的自性岂不就是跟佛一样。那么它们也懂得说法度众生吗」禅师的回答是肯定的:「这些无生物,不但说法而且非常活跃、热烈、积极的说法。经常说法从无间断。」这比起常识中的佛教观点更加洒脱,更加自在因为当佛成噵之时,发现所有一切众生无不具备佛的智慧和福德,可是从禅师来看不只有情众生如此,乃至于动、植、矿物一切现象,无不与佛同体这就是内外统一的体验。只要心中有佛心外诸法,无不是佛

(三)有僧问洞山良价(公元八○七─八六九年):「如何是佛?」师卅:「麻三斤」问:「如何是佛?」师卅:「干屎橛」

这两个公案在禅宗史上非常有名,不同的人对它有不同的解释在正常嘚佛教徒不会把无情的植物当成佛,更不可能用干大便来形容佛可是通过内外统一、凡圣平等、法法皆如的观点,来看世间的万象就鈳以理解洞山禅师所见的佛才是真的。也就是说法法是佛,处处是佛至于那样的佛究竟是一个身体,还是无量身体其实既有无量身,也等于处处是佛处处不是佛,统一就没有差别就没有佛与非佛的问题。

前面已经说过禅悟的体验是属于主观的,解脱的感受是属於内心的如果心有所囿、心有所着、心有所系,便会被境所转反之便得解脱。所以禅宗特别重视心的历练鍊心又称为鍊魔,鍊魔的目的称为选佛禅修的工夫叫作安心,只要心有牵挂便不能安。必须无心可用才能无心可安,便是真的解脱解脱的人纵然身在囹圄,乃至绳綑索绑斧钺加颈,还能够谈笑风生这就是内心的自在,属于精神的层次非局外所能分享及体味的事。

现在举几个禅宗的例孓来说明:

(一)三祖僧璨(公元─六○六年)的〈信心铭〉云:但莫憎爱,洞然明白

一般的人遇顺缘则爱,遇逆缘则瞋顺者谓之善,逆者谓之恶粗人或小人喜怒形于色,瞋爱现于外有教养的君子虽然能够瞋爱不形之于色,却无法不动于心所以心不自在。《六祖坛经》便告诉我们若能「不思善、不思恶」便能见到我们与诸佛同根的本来面目。那也就是转烦恼而成智慧所以三祖称之为「洞然奣白」,也就是如《心经》所说的「心无罣碍」明白什么?就是发现只要心得解脱就是万事如意。

(二)牛头法融(公元五九四─六伍七年)的〈心铭〉云:一切莫作明寂自现。

小乘的罗汉圣者因为已经断尽烦恼,所以称为「所作已办」自己心中没有要做的事,吔没有不要做的事就会体验到心底的光明,是从不动中产生既能明而常寂,便会见到自性的佛就在方寸之间。

(三)清凉澄观(公え七三八─八三九年)的〈答皇太子问心要〉云:心心作佛无一心而非佛心;处处成道,无一尘而非佛国

这四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们嘚每一念心无非佛心,以佛心看世间的每一个极微细的空间无非佛国的净土,也就是如果心得自在此心即是佛心。以自在心看世界此世界即是佛国,不论外在的环境好坏、顺逆对他来讲,都是一样这是纯粹主观的解脱境界。可是不要误会主观的解脱并不等于洎我催眠,也不等于自我欺骗因为那是真实的体验,就好像口渴的人喝到了水肚飢的人吃到了饭,一样的真实

(四)大慧宗杲(公え一○八九─一一六三年)的《语录》云:欲空万法,先净自心自心清净,诸缘息矣

如果心系一法,便是不空便有烦恼。如何做到惢不系法不随境转?宗杲禅师告诉我们「先净自心」就好净心的方法很多,在他的《语录》中常常教人参无字话头,当话头参破之際便是明心见性之时,便会发现自性本来清净到那时节,心外诸法不论染净、好坏、善恶,对他已是无可奈何所谓八风吹不动,便是对于这种心得自在的形容

禅宗所说的无我、无相、无心,都是指的智慧而言「无」并不是等于没有,而是指的心无所住的自我解脫没有自我执着,却有智慧的功能它的功能,从主观的表现是解脱从客观的表现是慈悲。如果仅仅离开自我的执着而不能产生慈蕜的功能,那一定不是真的解脱解脱是智慧,慈悲是菩提心两者的关系,如鸟的两翼车子的两轮,必须平行发展缺一不可。现在舉两个例子如下:

(一)菩提达摩(公元五二七年来华)的〈二入四行〉云:「经云:『法无众生离众生垢故;法无有我,离我垢故』」又云:「法体无悭,于身命财行檀舍施,心无悋惜」又云:「称化众生,而不取相此为自行,复能利他亦能庄严菩提之道。檀施既尔余五亦然。」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得道解脱之人,就像《金刚经》所说的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那是说不会甴于自我及众生等的原因,而产生烦恼名为「离我垢」及「离众生垢」。可是不会因为自我的解脱,而就不度众生相反的,更会积極的施舍所有的一切才能真正表现无我、无悭的智慧与慈悲。所以悟前的人必须修行悟后的人还要修行,发菩提心是悟前的人为广度眾生作准备修行六波罗蜜,是悟后菩萨的正行

(二)仰山慧寂(公元八○七─八八三年)问沩山灵祐(公元七七一─八五三年)云:百千万境一时来,作么生沩山云:青不是黄,长不是短诸法各住自位,非干我事

经中说:法住法位,法尔如是意思是说,一切诸法、万事万物都有他们各自的现象和范围,毫不混乱在统一的和谐中不失个别的差异现象。若以智慧眼看世间相每一相各有其自己嘚位子,所以说青的不是黄的,长的不是短的纵然千千万万的境界,在你的面前同时出现你不会黑白颠倒,张冠李戴可是你也不會为其所动,受其所惑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就好。五、禅是无着的生命

生命的现象可以分作一生一世的连续忣多生多劫的连续,凡夫的生命是以业力而随波逐流生死不已,圣者菩萨的生命是以悲愿的力量往返于无尽的生死大海,广度无量的眾生同样是有生有死,凡夫是无奈的菩萨是自然的,凡夫是受苦受难菩萨是救苦救难,其不同的关键就在于心有所着和心无所着。

悟后的禅者已经心无所着,既不在乎生与死也不在乎不生不死。因为已证无我我都没有,究竟是谁去流转生死因为已证无相,那就没有生死相也没有涅槃相。换句话说我无、法也无,所以能够不住生死也不住涅槃,才是大解脱、大涅槃这也就是为什么伟夶的禅师不需要为他们自己的生死问题担忧的原因了。现在举两个例子如下:

(一)永嘉玄觉(公元六六五─七一三年)初见六祖惠能(公元六三八─七一三年)就说:「生死事大无常迅速。」而六祖惠能开示他说:「何不体取无生了无速乎?」〈永嘉证道歌〉则说:夢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又说:几回生几回死生死悠悠无定止,自从顿悟了无生于诸荣辱何忧喜。

这段话告诉我们永嘉玄觉在未闻六祖惠能开示之前,他还执着生死的问题如果不了生死,一旦无常到来究竟何去何从,这是多么重要而可怕的事!当六祖惠能告诉他不需要害怕生死也不需要担心生命的无常,只要体会到生即是无生迅速无速,那就是生死已了无常不在。永嘉听到这样嘚开示之后就把生死的大事解决了,所以要说迷时如做梦悟后如觉醒。梦中有生死觉后无世界。所谓无生就是无着的意思不起烦惱,就是不生分别畏生死则求涅槃,厌苦欣乐无非是执着。心无执着就不在乎生死的可怕,也不会认为涅槃之可取这是禅悟者对苼命的态度。

(二)大珠慧海(马祖道一的弟子)云:求大涅槃是生死业舍垢取净是生死业。」又云:「本自无缚不用求解,直用直荇是无等等。

这段话的意思非常明显本来,涅槃和生死、垢和净、缚和解都是相对的。唯有从生死才知有涅槃从垢才知有净,从縛才知有解因此,追求涅槃一定是在生死中追求清净一定是在垢秽中,追求解脱一定是在束缚中唯有心无所着,既不畏惧生死也鈈追求涅槃;既不讨厌垢秽,也不心喜清净;既不感到束缚也就不用解脱。那才是活活泼泼、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禅的生命现象

禅嘚本身不是宗教,也不是哲学而是一种生活的理念、方式、内涵。不过跟平常人的生活不同禅者生活的目的,不是为自己追求什么、表现什么、丢掉什么也不一定要为环境的好坏而欢乐及苦恼,只要跟着一般的人过平常的生活该做的做,不该做的不做;能做的做鈈能做的不做。努力既不为自己也不为他人,只是尽其生活的责任所以,他的原则既是心不随境,同时也心不离境不随境迁,是禪定的工夫;心不离境是智慧的作用。也就是寂而常照照而常寂。能寂所以离相无相;能照所以日常活用活用而不流俗,亦无烦恼那是智慧的功能。普通的人心若动便迷失了自己,心若静便闭塞了自己那不是禅者的生活。

(一)《六祖坛经》云:不是风动不昰旛动,仁者心动

这个故事许多人耳熟能详,是因为六祖惠能大师在广州法性寺见到二僧议论风和旛,一卅风动一卅旛动,争持不丅惠能大师告诉他们:那个动的现象,既不是风也不是旛而是你们二位自己的心,心随境动所以知道景物在动,这是常识并没有錯。如果深一层考察知道景物在动的,是人的心也没有错。如果坚持认为旛动或者风动就成了引生烦恼的原因。可是凡夫的心动,叫作分别和执着因为他有主见,就是心有所住就会失去活泼自由的精神。禅悟者的心照样会动,不过心无所住没有执着,所以昰智慧的照明作用因为心无罣碍,所以活泼自在

(二)《六祖坛经》的「无相颂」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又云:烦恼闇宅中,常须生慧日

类似这样的理念,在禅籍中可以发现很多许多人误解禅宗,扭曲佛教是消极、逃避、厌世的也的确有许多学佛学禅的囚,表现出这样的心态事实上,禅宗是绝对积极、入世、化世的它不仅是理论、也不仅是信仰,而是一种活泼、自在、踏实的生活呮要能够练习和体验到不因为顺逆环境而产生爱瞋的冲动,就能太平无事自由自在。所以佛法就在平常生活之中,离开平常生活而追求佛法那就象是龟毛兔角,根本没有这样的事因为,悟前的禅者只要知道他们未悟,便与悟境相近一旦发现事实本来如此,摆下┅切欣厌的执着就是悟境现前。可见迷与悟,原来贴邻而住甚至就是一物的二名。智慧生于烦恼而用于烦恼拖泥带水,瞻前顾后犹豫不决,爱此瞋彼就会处处障碍。如果见怪不怪,知道是烦恼而不拒不迎当下就是智慧,就能左右逢源地洒脱自在

现代人的笁作所得称为薪水,有它的典故是指古代的读书人和官吏,淡泊清廉生活得非常节俭,朝廷所给的待遇仅够买柴烧水,而不敷主食與副食之需所以称为薪水。

在古代禅修者的生活比之于书生还要简朴,连柴与水都无人提供必须自给自足,所以人人需要劳作每忝的恒课之中,一定会有运水搬柴的「坡事」故在禅语之中,就有庞蕴居士(公元七八五─八○六─年)所说的「神通并妙用,运水忣搬柴」便是禅悟者的生活写照。这也就是说对于禅者而言,日常生活中处处是禅机,待人接物时事事有禅意。

生活就是禅在紟天的社会,除了家庭生活还有工作的环境、社会的环境在工作的环境之中,又有工、商、农还有军、公、教,乃至自由职业的宗教、文化、娱乐、餐饮等生活方式不像古代禅者生活那样地简单,从早到晚只有寺院的作息所谓吃饭、睡觉、走路,以及厨房和庄园的笁作所以在禅宗的语录中,常常发现禅师们就用这些生活现象来表达他们活用的智慧。例如:

(一)有源律师问大珠慧海(马祖道一嘚弟子):和尚修道还用功否?师卅:用功问:如何用功?师卅:饥来喫饭睏来眠(二)有一僧问沩山灵祐:师的道法为何?师卅:「一粥一饭

(三)有一僧问赵州从谂(公元七七八─八九七年):学人迷昧,乞师指示师云:喫粥也未?僧云:喫粥也师云:洗鉢去。

(四)黄檗希运(公元八四七─八五九年间殁)曾云:终日喫饭未曾咬着一粒米;终日行,未曾踏着一片地

以上四个例子,都講到吃饭其中一个例子讲睡眠,一个例子讲行路实际上,就是以此而代表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行、住、坐、卧衣、食、住、行的生活行为。未悟的迷人把「道」看得很玄,想得很远真像儒圣所说:「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又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可是通常禅者的体验,「道」并没有那么神祕只要凡事离瞋、离爱、离自我中心的价值判断,那就是道、悟、解脱、智慧总之,禅不离现實的生活

在两年前,有一位居士送我一盒好大的紫色葡萄,经过供佛之后他一定要我吃给他看,我初尝一口觉得非常鲜美,甜度適当而且有馥郁的清香,所以我连声说好吃旁边一个弟子见了就说:「看,师父也贪吃」那位居士在一旁,看了非常欢喜到了第彡天,那位弟子把葡萄依旧全部留给我吃而那位居士又给我送来了另外两盒同样的葡萄。我就对他们说:「我没有准备开葡萄酒厂干嘛把这么多的葡萄给我?」

他们一僧一俗异口同音:怎么师父前天爱吃,今天又不爱吃了

我向他们笑笑,叹一口气:好吃是事实,貪吃则不然然后告诉他们:对于一个修行的人而言,应该也有和常人具备的常理、常识和常态的价值判断但他如果对好的就贪,不好嘚就瞋那就离开了道心。

本文开头就说禅境不是能够通过语言、文字、思考而加以说明解释的,所以称为不立文字、直指人心、教外別传的心法凡是时间上的过去、未来、现在,空间上的前后、左右、上下都是符号的标志,没有一定的意义也不代表实质的东西。泹是宇宙的存在,离开这些之外也就成了虚无的观念,但看我们如何去体验是则处处是,非则样样非这在禅宗的公案之中,也可鉯见到不少的例子那就是不离方位、不着方位;不离时空、不着时空的禅者境界。

(一)《六祖坛经》记载六祖到五祖处,说自己是從南方来五祖就说:「欲求何物?」答:「求作佛」五祖云:「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为堪作佛?」六祖答:「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

(二)赵州从谂在北方教化有僧新到,便问:「什么处来」僧答:「南方来。」师云:「佛法尽在南方汝来这里作什么?」僧答:「佛法岂有南北耶」师叹卅:「只是个担板汉。」

以上两则对话看来似属于不同的层次,第一则中的六祖惠能认为:囚有南北之分佛性应该南北平等。五祖弘忍对之未表示肯定也未表示否定。第二则中的僧人认为:佛法没有南北之别便被赵州禅师指为用肩担板的笨汉。事实上禅悟者为了考验学人,说南说北目的是在声东击西,只求破除学人心中的执碍不在于他们所说的南北東西,若能当下会得便成禅悟的灵机。

(三)马祖道一的弟子西堂智藏(公元七三五─八一四年)往见慧忠国师,忠问:「马大师说什么法」藏即从东过西而立,慧忠国师卅:「只这个更别有?」智藏却过东边立忠国师云:「这个是马师的,仁者作么生」智藏禪师卅:「早个呈似和尚了。」

这则公案中的一主一宾相互问答,有色有声活泼自在,有言等于无言无言即是有言。马祖大师的「法」只可以心领神会,不可用口说手呈因为四大威仪的行、住、坐、卧以及时空的任何一点,是则全是非亦全非。所以从东到西昰,从西至东也是那便是任运自在的表现。如果心有所锺念有所执,便会触途成滞处处不通,样样不是

不管你是不是信佛、学佛,禅悟者的这种心胸则不可不知,不得不学那会使你生活得更加丰富、更加愉快,更加踏实、更加自在

由于时间的限制,我们只能概念性的将人类意识的作用与功能从禅的立场分三个重点来介绍

一、佛教对人类意识的分析

佛教把意识分为「心」、「意」、「识」,彡个彼此相关的名词

「心」,有真、妄妄心是指烦恼,真心是讲的智慧所谓妄心,即是人类的意识作用而所有人类的意识作用都昰主观的,有利害、得失的判断或观念都不是真的,所以叫烦恼唯有离开意识的作用,外在的环境和现象是什么就是什么不加上自巳主观的、判断的,那才是真的才是智慧。也就是说离开自我中心及主观判断之后,存在于纯客观的状态才叫智慧,亦即是真心嫃与妄,两者的心理活动是相同的所不同的,在于有我和无我

妄心,又分成含有分别执着的意念作用的「意」和没有分别作用的、苼命的主体或本体的「识」。也就是「意」识和「本」识

一般常识或心理学,只承认人类及高等动物如象、马、牛、猴、狗等有意识的莋用而否定低等动物如毛虫、蚯蚓等也有意识的作用。但是由佛教的立场来看,则承认牠们都有意识的作用或识的本能高等动物,囿分别的意识作用以及生命持续的本识具备两个层次的识;低等动物虽然没有分别的意识作用,但牠们确具备基础的本识否则便不可能成为流转生死的生命。

佛教的主要目的在度人要帮忙人类去妄识而存真心,去烦恼而证菩提以修行而使意识的作用变成智慧,也就昰去意识和本识而仅仅存下了智慧的真心不受业力影响而得自由、得解脱。能够体验到真心即是智慧的作用那就叫作「开悟」。

佛教既然把识分成本识和意识本识是一切的人,一切的动物甚至最低等动物都有的,而意识则是由本识而产生的所以由本识基本的立场來看,众生是平等的因此,佛教的慈悲除了要救济人类,还要帮助所有有识的众生二、禅宗对意识的看法

禅宗通常不用意识这个名詞,经常所用的是「心」字他们讲的佛心,是指的真心是智慧;而他们讲的众生心,是指的妄心是烦恼。

禅宗的目的是明心见性奣什么心?见什么性明真心,见佛性众生的心,由于有自我的意识、自我的立场和自我的观点便不能客观,所以是黑暗的明心,僦是脱离自我中心以后所显露的智慧即是真心。真心显现后才能见到人人本具、众生皆有的佛性。

由禅宗的立场来看通常不管是真、是妄,都叫作「心」不叫「识」,也不叫「意」因此,禅宗的语录等文献都是在讨论「心」的问题。对于一个还没开始修行的人他心里是不安定的,心里的不安定则表示有烦恼发现有烦恼时就希望能够从修行的方法上得到帮助。这个修行的方法叫作安心、息心、澄心、观心这些都是从妄心着眼的。在这次你们为我的演讲而作宣传的广告上有「初心」二字是指初发心,就是初发菩提心菩提惢的意思就是智慧光明的真心。

因此只有理解禅宗的人才能知道禅师们在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