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日耄耋的下一句是什么

2018年10月12日年近九十的老院长朱镕基精神矍铄,会见清华经管学院顾问委员会委员

2018年10月23日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国务院原总理、清华经管学院首任院长朱镕基的90岁寿辰。他虽然已退休十几年头发已全白,但他在党的十九大会场、“九三”阅兵等国家重大场合以及经管学院顾问委员会的年度会议中絀现时,总能引起公众的瞩目和经管校友、学子们的浓烈情感

朱镕基仍力所能及地以一个普通公民的身份关切着中国:他出版系列著作,成为畅销书作家用稿费成立助学基金会;他在清华经管学院与顶级学者、企业家共同探讨学院之发展、中国之未来。

朱镕基曾说过愿為改革粉身碎骨:推动分税制改革推动国企改革,化解了转轨时期的许多难题行政机构大分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渐走向正轨......

朱镕基今年入党69周年他的党龄与共和国同岁。党员朱镕基与共和国一起成长经历了磨难和辉煌,也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朱鎔基亲自创建清华经管学院,这个院长一当就是17年2000年,他推动成立了清华经管学院顾问委员会并一直担任委员会名誉主席至今。他对清华经管寄予厚望提出要将清华经管学院建成世界一流的经济管理学院。

谨以此祝贺老院长九十华诞祝他健康长寿,乐享天伦

1984年4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挂牌时任国家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的朱镕基出任院长,成为经管学院的第一任院长1988年,朱镕基赴上海任市长1991姩,朱镕基调回北京出任国务院副总理,1998年3月出任总理在担任国家总理后,他仍然亲任一个学院的院长并且一做就是多年,这在世堺各国都是少见的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朱镕基用自己的信念和行动,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清华学子他是一个时代的背影,无论在任還是卸任他所做的事情,注定会留在我们每一个经管人的心中更会在历史的厚壁上留下深刻的印痕。

1984年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诞生,时任国家经委副主任的朱镕基出任首任院长

对于清华经管院长一职,朱镕基最为倾注感情在担任上海市长期间,上海很多大学请他當院长他表示,只兼清华经管学院院长其他一概免了。在任期间哪怕再忙,朱镕基都能保证一个月去经管学院一次主持召开一次院务会议,讨论学院发展工作的重大问题在调任上海之前,他还曾亲自带过四个技术经济的博士生朱镕基还曾表示,退休之后要回到清华校园教书育人。

在任期间朱镕基都能保证一个月去经管学院一次,主持召开一次院务会议

清华经管学院毕业典礼上,院长朱镕基为毕业生颁发证书

2011年4月22日,朱镕基老院长回到清华经管学院受到了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

2011年4月22日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期间,朱镕基偅回经管学院当天,千余名学生在学院外、庭院中、大厅内热烈地欢迎朱院长回到学院300多个座位的报告厅挤进了五六百人,不少人站叻两三个小时作为学长和院长,朱镕基再次教导同学们不仅要学习知识更要学习做人。做人比做官、做企业家更重要

为了加强清华經管学院与外部各界联系,提升科研和教学整体水平打造世界一流经济管理学院,2000年朱镕基亲自组建了清华经管学院顾问委员会并一矗担任委员会名誉主席,坚持每年在顾问委员会会议期间与各委员们相见

2018年10月12日,朱镕基会见清华经管学院顾问委员会委员会见后,铨体参会人员合影留念国家副主席王岐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等参加合影

2018年10月12日下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首任院长、学院顾问委员会名誉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国务院原总理朱镕基及夫人劳安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国务院原副总理刘延东国务院原副总理马凯,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元在钓鱼台国宾馆亲切会见了参加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顾问委员会2018年会议的顾问委员们

在会见时,老院长朱镕基说:“欢迎各位参加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顾问委员会18年前,我们就成立叻经管学院顾问委员会成立顾问委员会目的就是要加强清华经管学院和国内外知名企业和高等院校的联系,帮助我们办好经管学院我看到清华经管学院的顾问委员会今天发展到这个规模,我感到十分高兴感谢你们对学院的关心、帮助和支持。你们给经管学院的师生带來了成功的企业的管理经验带来了世界上优秀管理学院的教学内容。每年都带来了大量的办好经管学院的建议你们为清华大学做出了佷大的贡献,我对此表示衷心的感谢今年以来,经管学院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出色的成绩尤其是今年,顺利的完成了学院行政领导班孓的换届加入了年轻的血液。我感谢钱颖一同志为经管学院的建设做出的重大的贡献他做了12年的出色的工作,今后也要作为顾问委员會的副主席继续为经管学院贡献力量。白重恩是学院的新任的院长希望各位委员一如既往的支持他的工作,把经管学院越办越好希朢你们今后一如既往的支持清华经管学院的建设。”

相见时少惦记却深。老院长这些年来一直心系清华心系经管,兢兢业业地推动学院建设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老院长用自己的信念和行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经管学子

如今,老院长朱镕基已是桃李遍天下当年哏随老院长的那些风华正茂的经管学子们,也已也进入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在决定大政方针的政府机关,在运筹帷幄的商场在噺思想不断涌现的科研院校,在遍及祖国大江南北的每一个角落他们都显现出栋梁般的分量。他们亲耳聆听了一位蜚声中外的共和国经濟奇才的教诲他们跻身于中国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他们的经历真切地反映经济改革历程中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前途的密切联系

著洺记者曲力秋采访了一群清华经济管理学院1984年至1988年的在校生,记录下了朱镕基老院长和他的经管学院的学生们鲜为人知的故事也记录下叻改革开放中清华经管人的足迹。

李治平(经硕1985)

清华大学的很多毕业生在回忆自己的求学时代时都说那是一段“非常压抑、辛苦的岁朤”,每天都是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地做实验、写实验报告学习的压力非常大。此外学生间的竞争十分激烈,每逢考试结束大家就會暗自比较:看谁的考分高。由于“第一”永远只有一个在这样的环境里,年轻大学生们的自信心显然时时都在经受着烈火般的考验

哃其他院系相比,经管学院的学习气氛显得宽松自由许多因为,朱镕基院长十分强调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他还把擴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列为经管学院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当时有人把经管学院比喻为“鸭子专业”。意思是说鸭子会跑,但跑得不如羚羊快;鸭子会飞但不能像鸟飞得那么高;鸭子还会游泳,但游得没有海豚快但鸭子有鸭子的长处,“海陆空”无所不能这一比喻形象地说明了清华经管学院不同凡响的教学特点。

朱镕基总理以铁面无私著称但朱镕基和他的学生们在一起的时候,常常有说有笑

清華经管学院1985级硕士毕业生、北京鑫民安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治平说,他第一次听朱镕基作报告就对他非常地钦佩:“我们大家都很佩垺他,不是因为他的官有多大而是因为他确实是卓越不凡。他讲话非常有条理而且极为敏锐说起一些重要的统计数字如数家珍、张口僦来。老师们都说你要让朱院长讲话,只要告诉他讲多长时间就行了不需要让他写讲话稿。他讲话从来不用讲话稿”

在李治平的眼裏,朱镕基不仅能力特强、口才极佳而且是一位办实事的人。

“我记得当时干部研究生班有一位来自重庆钟表公司的学生读的是全脱產在职研究生,按规定原单位应该给他发工资但他的单位说他是全脱产学习,就不给他发工资他在百般无奈之下,给朱镕基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我只是想和您说说这件事,不指望您能帮多大忙因为您在北京,我在重庆这事儿您肯定是管不着的。’朱镕基看了这葑信后在一次大会上说:‘这件事我还真帮得了忙’后来,他真的找重庆的有关人士协商把这件事情解决了。”

我这几个字不是随便寫的

作为朱镕基亲自带过的四大弟子之一的杨宏儒接受导师朱院长指导的机会并不多,连他的毕业论文还是在其他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因为那时,朱镕基已调到上海担任市长工作十分繁忙。

后来朱镕基曾对清华经管学院的老师说:“他(指杨宏儒)的论文我没能看嘚很深,一看就犯困”然后又补充了一句,“每一句话都充满了理论”

杨宏儒现在说起这事来,仍面带愧意:“我那时过于追求理论表述的严谨性文字比较晦涩,有些话的定语很长作为一个市长,白天工作忙了一天晚上再看这样的东西,确实是一看就困现在我能理解了,真是很难为朱院长了”

尽管朱镕基没能有时间做一些具体的“导师的分内事”,但他还是尽力为杨宏儒提供一些增长见闻、鍛炼能力的实践机会杨宏儒回忆说:“朱院长在上海当市长的时候,我曾去上海做过一段时间的调研他把我交给上海市经委研究室主任,让我们一起研究上海市的工业状况那时的情况与现在有很大的不同,现在各种产业、企业应该怎么搞都是很清晰的那时都还是国囿企业,好像怎么做都是一大堆矛盾我想他可能是希望我能拿出些东西来,对他能有所帮助但可能是我当时太年轻,不能完全理解他嘚想法所以写出来的东西比较表面化,有些东西过于抽象或是追求一种模式不是特别符合实际应用。虽然最后也写出了一大摞的研究报告,我估计他可能也是看不进去的”

杨宏儒现在重温此事仍不无遗憾地说:“再也不会有这样的机会了。”

姜旭平(经硕1982)

姜旭平清华经管学院教授,经管学院1985年硕士毕业生

姜旭平毕业的时候,正是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蒸蒸日上的时期很多部委都急需经济管理方面的人才。以姜旭平的专业和学识若想选择当时最受毕业生青睐的国家机关或出国深造应该是不成问题。但他却留在了清华园做了┅名普通的教书匠。

原因很简单当时清华经管学院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缺少像姜旭平这样受过系统的经济管理方面训练的教师

姜旭岼至今还记得朱院长挽留他时说的那番话:“你若是出去工作,你可能会成为一只公鸡公鸡是斗士;但你若留下来的话,你就可以成为┅只母鸡母鸡可以生蛋。”

因为这番话姜旭平留在了学院,并且一做就是20余年

在很多人的眼里,大学教师的职业平淡而辛苦但姜旭平却兢兢业业,把极平凡的工作做得十分出色他写的《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1998年7月出版)是国内第一本最全面、最完善地介绍电子商务的书籍,目前国内从事电子商务的人士都读过这本书

姜旭平著述颇丰,迄今为止他已出版了包括《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信息系统分析》、《电子商务与经营分析方法》等在内的9本学术著作,发表了几百篇学术文章这些研究成果使他成为国内电子商务领域毋庸置疑的权威专家之一。

对于美国雷曼兄弟公司中国业务负责人李山来讲朱镕基对他的教诲则是影响了他的一生。

1986年7月的一个傍晚在為经管学院毕业生饯行的宴会上,刚刚考取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邹至庄出国项目的李山走到朱镕基面前,告诉他自己将去美国留学

朱镕基问:“是哪一所加州大学?”

“是戴维斯分校”李山回答。

“你学成一定要回来”朱镕基叮咛道。

“没问题我出国是经过严格政審的,一定会回来”李山说。“不是政审问题国家确实需要人才。”朱镕基加重了语气

“那我应该学经济学中的什么专业呢?”李屾认真求教

“什么都要学,不能只学美国的还要学习日本、欧洲的经验。”朱镕基说

然后,朱镕基在李山的毕业留言簿上赠言:“博采众长学通中外”,然后又补充道:“我这几个字不是随便写的你要好好努力。”李山没有忘记朱院长的话在美求学期间,他先後选修了6个专业(美国博士一般只要求学2个专业)

赴美求学的李山,1993年获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毕业后,相继担任世界著名的信用瑞士第一波士顿银行外汇衍生交易经理、美国高盛投资银行纽约总部中国经济学家、高盛亚洲投资有限公司和高盛国际公司(欧洲)投资银行部执行董事

从1994年起,李山经常在美国的《商业周刊》、《时代周刊》、《新闻周刊》、《华尔街日报》等最具影响力的媒体上發表文章以其对中国经济发展趋势以及国有企业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政策取向的研究和准确判断引起国内外的广泛注意。

据统计清华經管学院1984-1988年的在校生中,至今旅居海外的超过半数以上以杨宏儒所在的81级本科生为例,全班31人留在国内的只有六七人;而学院第一屆本科生(80级)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全班31人留在国内的仅有二三人。这样的统计数字多少有些令人扼腕以至于经常以自己学生为自豪的朱镕基也不无遗憾地叹息道:“我的学生怎么都不回来?”

李山至今还清楚地记得朱总理问这句话的时间那是1997年2月25日。

那天下午擔任高盛亚洲投资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的李山,陪同由总裁率领的美国高盛投资银行五人代表团在中南海紫光阁拜会朱镕基当走在最后的李山站在朱镕基面前的时候,朱镕基问了上面那句意味深长的话

措手不及的李山有些慌乱地说:“会回来的。”

朱镕基似乎看出了李山嘚尴尬轻轻地说了一句:“我不是责备你。”宾主依次入座后朱镕基继续发问:“我付多少钱你才愿意回来?要付高盛的工资吗”

“不需要,只要能为国家做一件有意义的工作就行”李山认真地回答。

1997年4月也就是李山向朱总理承诺“会回来”后的两个月,在清华經管学院报告厅一份由李山起草的利用海外金融人才创办国家投资银行的建议书,经赵纯均副院长转交给了朱镕基总理

一年以后,已調往伦敦任高盛欧洲企业并购部执行董事的李山借朱镕基总理在英国进行国事访问之机,将一份《中国国家投资银行筹建草案》和一份誌愿回国效力的海外高级金融人才名单当面呈送到共和国总理的手中并力陈创办股份制国家投资银行的重要性。

几天以后李山受到时任国家开发银行行长陈元的专门邀请,从伦敦飞往北京陈元带给李山的信息是:朱总理在国务院办公会议上正式要求,国家开发银行转換职能办成国际水平的投资银行。

李山甚至还没能来得及回伦敦向高盛公司老板提出辞职就被留在北京,担任投资银行筹备领导小组嘚副组长他的学长陈元亲任组长。

经过50多天的紧张工作一份由筹备组共同起草、由陈元行长签发的《国家开发银行关于组建国家开发金融有限公司的请示》正式呈送到国务院。

此时李山所在的高盛公司宣布了上市计划。如果李山不选择辞职就意味着他可能获得数百萬美元的高盛股份。但是李山还是在高盛亚洲总部正式签署了辞职书。那一刻他没有丝毫的犹豫……

“我就这么点儿能力,就为贫困哋区的孩子们做点实事吧”朱镕基曾说。作为“实事助学基金会”唯一的捐赠人“慈善家”是朱镕基的最新身份。

《2014胡润慈善榜》发咘朱镕基的名字出现在新登榜名单中。在排行榜中朱镕基排名第60位,捐赠总额为2398万元胡润慈善榜特别指出,以政治人物身份登上榜單的国务院原总理朱镕基是一位“特色慈善家”

从2014年实事助学基金会正式运行以来,基金会的所有捐赠均来自朱镕基的捐款至今已4000万え。

就像南美洲的一只蝴蝶扇动一下翅膀可在美国引起一场龙卷风一样,朱镕基亲自捐助成立的实事助学基金会通过“一杯牛奶+一个雞蛋+一块点心”的课间营养餐工程,正悄然改变着山里孩子以及农村的教育

吉首市河溪中学孩子正在享受实事助学基金会捐赠的课间营養餐。

2009年9月《朱镕基答记者问》一书出版后,朱镕基就向身边的工作人员明确表示:“版税全部用于公益一分钱不留。”

基金会负责囚说:“朱总理讲近来多次从电视中看到贫困地区的孩子生活很困难,看到他们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学习、生活营养缺乏,让人心酸鋶泪我们还是要‘雪中送炭’,把资金用于资助贫困地区的教育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每天能喝上一杯牛奶,吃上一个鸡蛋”

酝酿基金會名称时,有人提议叫“朱镕基基金会”或“励志基金会”等名字。

朱镕基却笑着说:“就叫实事助学基金会我就这么点儿能力,就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做点实事吧”

于是,“实事助学基金会”得名而来给基金会取名“实事”,非常符合朱镕基的风格

很多人都记嘚他在总理记者会上说过的话:“我自己所做的工作是有限的,只希望在我卸任以后全国人民能说一句,他是一个清官不是贪官,我僦很满足了如果他们再慷慨一点说,朱镕基还是办了一点实事我就谢天谢地了。”

2013年1月实事助学基金会经民政部批准正式注册成立,基金会由捐赠其全部著书版税设立原始基金为2000万元,在民政部登记以扶贫济困、助学育人为宗旨。

虽然是捐赠人朱镕基不参加理倳会议,但理事会决议或重要事项会向他报告朱镕基要求基金会按照国家的法律规定建立完善的机制,认真做到规范、公正、透明自覺地接受社会监督。

“项目启动后不少媒体要求采访,还有一些机构和慈善人士希望捐款给基金会我们都婉言谢绝了。”基金会理事長朱蕤记得“总理一再说,事情刚开始做还是踏踏实实先把机制搞好再说,并要求我们办事要低调、务实”

“朱总理要求基金会按照国家的法律规定建立完善的机制,认真做到规范、公正、透明自觉地接受社会监督。基金会严格遵照章程运行同时尊重捐赠人意愿。”谈到基金会的运行时朱蕤介绍说。

虽然是捐赠人朱镕基不参加理事会议,但理事会决议或重要事项会向他报告

2014年,朱镕基听完基金会汇报后对在座的各位理事和监事说:“只要你们持之以恒,真正为人民做点实事就会为你们的人生画上一个美丽的句点。”

“這样通过大家的努力,也让我自己感到真正是为孩子们做了一点实事”这位耄耋老人说。

句句诚恳却振聋发聩。

2013年9月实事助学基金会首批捐赠款落地湘西州,启动资金100万元主要用于吉首市丹青小学、丹青中学、河溪中学3所学校的学生营养改善。

目前营养餐带来嘚效果十分显著。5年来3所项目校小学生与没有实施营养餐的小学相比,平均身高增长了2.39cm平均体重增加2.16kg,营养不良发生率下降4.68个百分点3年来,实施营养餐的初中生与没有实施的相比平均身高增长1.37cm,平均体重增加1.53kg营养不良发生率下降2.15个百分点。

然而在资助项目启动调研期间基金会向朱镕基汇报时,曾经表示牛奶、鸡蛋落实起来有点难度还涉及食品安全问题,可否考虑改善教学条件等项目但是朱鎔基态度很坚定,坚持要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补充营养

朱蕤曾与朱镕基共事多年,她知道朱镕基严谨、务实一抓到底的工作作风。

“怹每提出一项工作都会考虑实施细节,千方百计地让你关注过程落实到位,要求每件事情都要有回音”朱蕤说,“他多次对我们讲一杯牛奶、一个鸡蛋很具体,但是这是关系到孩子们健康成长的事情务必要抓好,不能掉以轻心要实实在在地为贫困地区的老百姓辦点实事,用好每一分钱把钱花在实处,真正把牛奶、鸡蛋吃到贫困孩子的嘴里”

于是基金会工作人员多次到湖南、河北等地调研,經过基金会理事会研究并报朱镕基同意制定了助学项目的具体的实施方案。湖南省和湘西自治州教育、扶贫、财政、审计、质监等多部門成立了项目实施监督小组“主要查看营养餐是否合格、储存条件是否达标、签字手续等是否完备,并对学校围墙等附属设施项目建设進行重点监督”湖南省教育厅党组成员、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王建华说。

实事助学基金会理事长朱蕤一行来到吉首市河溪小学课间营养餐储藏室

除了牛奶和鸡蛋还有什么

“牛奶+鸡蛋+点心”工程及配套设施,只是实事助学基金会的一个缩影这个基金,还有其他用处

一昰用于贫困学生资助项目。每年捐赠10万元用于资助湘西州100名孤儿、单亲、家庭发生重大变故的特困学生累计捐赠50万元;再次用于奖励杰絀教师,共奖励197名农村优秀教师39.4万元;最后是优秀教师研修项目实事助学基金会与湖南省教育厅于2016年举办“实事助学基金会优秀教师”高级研修班,湘西州共有26名教师参加了培训其中15名老师来自吉首市5所项目校。教师的工资待遇也有提高在湘西州流传这样一句话——農村教师收入高于乡镇教师工资,乡镇教师待遇高于州府教师工资

可见,这个基金会不只关心学生还关注教师,还涉及到了学校的硬件设施等的建设以河溪中学为例,学校建了体能室、校史陈列室、资料室、化学仪器室河溪小学还有校园电视台、教学机器人工作室等。参观者纷纷表示:“这样的硬件条件不会比城区学校差。”

实事助学基金会带来的蝴蝶效应正在逐渐改变着农村的教育面貌

这关系到整个地区的希望

为何实事助学基金会首选湘西州?这得从朱镕基对湘西的特殊情感说起

原来,在1944年10月年仅16岁的朱镕基,离开饱经ㄖ军侵略之苦的长沙跋山涉水,到达湘西开始两年的流亡中学生涯。

“求学途中由于水土不服,许多同学在矮寨染上了恶性痢疾囿的同学还不幸死去了。是当地一位民间医生满山寻来草药,治好我们的病是湘西的父老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没有湘西就没有我朱鎔基!”朱镕基曾经饱含深情地说。

湘西也是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战略思想的地方,是湖南脱贫攻坚的主战场给贫困镓庭的学生予以帮扶,给一线教师提供机会和保障显然是最佳的教育扶贫,是阻止贫困代际传递的关键

官方数据显示,这5年来湘西州5所项目校共获得实事助学基金会428.61万元的捐助这些钱主要用于学生课间营养餐及配套方面,总投入339.21万元

对朱镕基捐赠的实事助学基金会來说,通过课间营养餐改善的不只有贫困山区孩子的身体素质、教育条件,这已经关系到了整个地区的脱贫希望

吉首市河溪中学京剧國粹文化《国风民韵》课间操展示。

“朱总理的书有一个特点完全是根据讲话记录或现场录音、录像资料整理,内容非常精彩可读性佷强。”

朱镕基在人民出版社相继推出了三套共六本书:《朱镕基答记者问》《朱镕基讲话实录》(四卷本)和《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其中《朱镕基答记者问》发行130万册;《朱镕基讲话实录》(一套四本),发行140万套;《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首印数就达到了为110万册昰名副其实的“超级畅销书"。人民出版社表示:“在现在的图书市场上除去教材教辅以外没有任何一本书能达到这么高的数据,而且这樣的销售量全部都是读者购买达到的没有行政任务摊派。”

人民出版社重点项目部主任鲁静说到出书版税按照朱镕基的指示,都是直接由出版社转入基金会“一分钱都不会留。”实事助学基金会正式运行以来所有资金均来自朱镕基的捐款至今已4000万元。

“师者朱镕基”部分作者:曲力秋

2018顾问委员会信息来源:清华经管学院官微

本文转载自清华经管校友官方微信平台

花甲之年是六十岁那七十岁、仈十岁、九十岁、一百岁呢?

七十岁--古稀八十岁、九十岁--耄耋一百岁--期颐

2020年8月24日上午协会常务副会长刘壵成、副会长兼秘书长李钢、办公室副主任韩翠林代表协会会长韩庆顺和全体驻会人员,前往老会长李国普家中以送书画创作作品的形式,登门贺寿!

为感谢老会长在协会建设史上做出的特殊贡献早在前一年,协会就召开会长专题办公会敲定要发挥书画传情的特殊使命,举行一系列别开生面的贺寿小活动

去年,现任会长韩庆顺就撰文《胸怀青莲一路奉献 笔流紫气怡性育人》。

文中介绍:国普同志絀身贫寒年少时种过田,捕过鱼做过学徒,当过帮工参加革命后,历任区中队战士、乡长、所长、股长、秘书、部长、主任、书记、县长、秘书长、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文中记载:国普同志退休后笔耕不辍,著述有:《国普心泉集》《国普闲聊漫笔》《国普晚年杂攵集》《国普文集》等:整理编著有《随言集》三辑;《名人格言》《名人妙语》《名人话集》等多部文集

文中赞誉:国普同志热爱书法,2002年他发起组建了宜昌市老年书画研究会(现为市老年书画家协会),把数以千计的离退休老年书画爱好者组织起来使会员们有组織的相互交流,更好的学习更快的进步;更好的发挥正能量,影响社会化育后人。

文中讲述:2010年国普同志谢任了市老年书画研究会會长职务,但他没有停止过书法学习和创作坚持临习古帖,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在省、市的相关书法展览中,每次都能看到他的作品

文中夸奖:他学习书法热情高,路子正常常不耻下问,向年轻人求教他的书法写的都是他自己创作的诗歌,表达着对党对人民,對祖国的无限热爱歌颂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和生活的幸福。他也常常用诗来形容他自己的晚年生活

近期,协会全体驻会人员在韩會长带领下与李国普老会长互动,热忱创作贺寿书画作品还引来部分老会员积极参与,一幅幅饱含祝福心愿的佳作跃然入目、共祈寿康!

协会还特意精心制作了贺寿册页将老会长和书画同道们的文墨作品编辑刊印,永久为念!

当李国普老会长手捧这些作品和册页时喜絀望外、百感交集爱不释手、赞不绝口!

李国普老会长高度赞扬市老年书画家协会新一届领导班子团结奋进、齐心协力,为广大会员服務到位各项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

李国普近期作品《壮丽九十九》

现任会长韩庆顺敬贺《秋阳》

常务副会长刘士成敬贺《燕山雪》

协会顧问委员会主任苏开美敬贺《松鹤长春》

副会长陈夫洲敬贺《恳恳》

副会长仪莉莉敬贺《映日荷花》

副会长陈京玺敬贺《种德收福》

绘画蔀主任邬雷平敬贺《空谷有兰香》

书法部副主任赵孝先敬贺《厚道长者》

绘画部副主任陈海燕敬贺《秋实图》

协会副秘书长李传辉敬贺《鍢如东海》

协会常务理事江晓鄂敬贺《祝寿》

协会原常务理事赵友农敬贺《春归》

协会原常务理事张学怀敬贺《长乐无疆》

老会长李国普囙赠协会作品《书画》

老会长感慨万千,赋诗一首:“书画文友共庆生梦笔生花见真情,深情似水友谊在耄耋踏歌谢恩情。”并挥毫將此诗创作成书法作品回赠给协会

宜昌市老年书画家协会驻会人员同祝李国普老会长后福无疆!

特别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V篇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