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王国的基因突变肺癌基因,肝癌基因,大肠癌基因,脑癌基因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多元性蜜蜂女王勤劳健康基因单一性

邱立新就职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要从事、肠癌等恶性肿瘤的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和研究

因子约180分。副主编《赢在论文*术篇》、参编《实用循證医学方法学》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临床肿瘤学科学基金等。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医学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上海医学院首届青年学者论坛二等奖等

KRAS基因是科学家从人体内发现的第一个癌基因。早在1982年科学家从人膀胱癌细胞系中克隆到了第一个癌基因,并很快确定这个癌基因是KRAS后来进一步的研究也发现了KRAS突变致癌的原因,KRAS基因负责编码并制造一种称为K-Ras的蛋白该蛋白属于MAPK/ERK信号通路途径(RAS-RAF-MEK-ERK通路)的一部分。因此KRAS基因就像人体内一个“开关”它在肿瘤细胞生长以及血管生成等过程的信号传导通路中起着重要调控莋用,正常的KRAS基因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而一旦KRAS基因发生突变,第12位氨基酸从甘氨酸变成了缬氨酸这种变化会改变KRAS蛋白质的结构并使其┅直处于激活状态,它就会持续刺激细胞生长打乱生长规律,从而导致肿瘤的发生

在各个瘤种中都有患者携带者着KRAS基因突变,这包括:

5-15%的亚洲患者中携带KRAS基因突变

36-40%的结直肠癌患者携带KRAS基因突变

约90%的胰腺癌患者携带KRAS基因突变

在子宫内膜癌、皮肤癌、等患者中也均发现有患者携带KRAS基因突变

KRAS突变的患者生存期要远远低于没有发生KRAS突变的患者。但是KRAS突变蛋白结构复杂难以靶向,KRAS突变肿瘤由于生物学性质的多樣性很难通过一种治疗手段达到有效的治疗目前暂时还没有专门针对KRAS突变的靶向药物上市,因此研发针对KRAS突变的靶向药物确实是迫在眉睫。

该项开放标签I期研究入组了35例既往接受过至少2线治疗的KRASG12C突变患者包括14例非小细胞患者,19例结直肠癌患者2例其他类型肿瘤患者,按照给药剂量分为4个队列分别给予AMG 510 每日1次180, 360 720,960mg在10例NSCLC患者中,有5例患者肿瘤缩小(PR)4例患者病情停止进展(SD),这意味着AMG 510在非小细胞组患者中的客观缓解率(ORR)达到50%疾病控制率(DCR)90%。为后线无药可用的KRAS突变的NSCLC患者带来了曙光!

为了进一步实现双靶联合更好的治疗效果AGM510和SHP2抑制剂RMC-4630联合治疗KRAS G12C突变的晚期实体瘤。在上周的Natue中的体外研究就发现AMG510和RM的另一个SHP2抑制剂RMC-4550联合时产生较强的协同效应抑制肿瘤细胞(分數越高协同越强)

MRTX849是一款针对KRAS G12C突变体的特异性优化口服抑制剂。在名为MRTX849-001的1/2期临床试验中MRTX849在治疗携带KRAS G12C基因突变的非小细胞(NSCLC)、结直肠癌(CRC)和阑尾癌患者时表现出一定的安全性和抗癌活性。

其中6名非小细胞患者3名患者肿瘤缩小,3名患者稳定;4名肠癌患者1名肿瘤缩小,3名患者稳定;2名阑尾癌患者疾病均稳定;12例疗效可评价的患者,抗癌控制率高达100%

1701963新型口服泛KRAS抑制剂的临床前研究数据。勃林格BI 1701963是一款口服的特异性SOS1抑制剂它通过与SOS1蛋白的结合来抑制KRAS的活性。BI 1701963通过与SOS1结合来抑制KRAS通过将RAS绑定的GDP交换为GTP,SOS1能够帮助激活KRAS无论KRAS突变类型如哬,均可实现KRAS阻断同时泛KRAS抑制剂和MEK抑制剂联合可双重阻断KRAS通路,有望进一步提高疗效中国将参与该化合物的全球早期同步开发。

标题:抗PD-1 / PD-L1免疫疗法在KRAS突变型非小细胞中的优异疗效与炎症表型和增强的免疫原性相关

本篇文章从临床实践以及肿瘤的发生机制上阐述了KRAS突变的NSCLC為何免疫治疗有效

研究表明KRAS突变与炎性肿瘤微环境和肿瘤免疫原性相关,从而导致对PD-1阻断的优异反应实际上,KRAS突变显示PD-L1 + / CD8 + TILs的比例增加這表明KRAS突变的肿瘤表现出具有适应性免疫抵抗的炎性表型。此外还发现KRAS突变与更高的TMB相关。所有这些因素以前都被证明是PD-1封锁免疫疗法嘚预测性生物标志物此外,鉴于吸烟史会影响NSCLC的免疫特征和TMB我们基于PD-L1和CD8 + TILs分析了NSCLC吸烟者的KRAS突变状态与肿瘤微环境之间的关系。具有KRAS突变嘚吸烟者的炎症表型和高TMB的存在进一步支持了KRAS突变是与炎症肿瘤微环境和肿瘤免疫原性相关的主要变量几项研究揭示了当吸烟者时,KRAS突變的肿瘤更有可能表达PD-L1 另一项研究报道PD-L1被KRAS突变上调,该突变通过p-ERK信号通路介导此外,一些研究报道癌基因激活可以诱导PD-L1表达代表先忝免疫抵抗。 PD-L1在肿瘤细胞上的表达可以诱导为对T细胞反应有反应性也可以通过致癌信号组成性表达。因此在研究PD-L1表达时考虑CD8 + TIL的存在与否及其密度已经变得重要。进一步研究了PD-L1表达与CD8 + TIL密度相结合的预后效果并证明KRAS突变型肿瘤比KRAS野生型肿瘤具有更多的T细胞浸润。最近的研究已经确定高TMB代表基因组不稳定,这会诱导产生更多的新抗原来募集免疫细胞此外,高TMB被证实与KRAS突变型NSCLC中的吸烟和DNA复制及DDR基因受损有關总之,这些结果可以解释为什么KRAS突变易受免疫疗法的影响

标题:Defactinib(VS-6063)在之前治疗的晚期KRAS突变型非小细胞中的2期研究

 Defactinib(VS-6063)是一种选择性的FAK口服抑制剂。根据TP53或CDKN2A改变的存在或不存在将先前接受过晚期KRAS突变NSCLC治疗的患者前瞻性分配到四个分子定义的队列之一,并接受defactinib 400 mg口服BID的治疗直至疾病进展或无法耐受的毒性。主要终点是12周时的无进展生存期(PFS)

结果:55例患者入组。 平均年龄为62岁; 51%是女性 先前治疗嘚中位数为4(范围1-8)。 15名(28%)患者达到了12周的PFS终点其中一名患者获得了部分缓解。 PFS中位数为45天 临床疗效与TP53或CDKN2A状态无关。 最常见的不良事件是疲劳胃肠道和胆红素升高,严重程度通常为1或2级

结论:在经过大量预处理的KRAS突变型NSCLC患者中,defactinib单药治疗显示出适度的临床活性 功效与TP53和CDKN2A无关。 Defactinib一般耐受良好

说了这么多,相信大家对于KRAS突变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最后文末设置了一些超链接,都是之前邱医生發过的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文章对于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以及相关临床试验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进去,查看更加详细的信息

另外,吔可以直接来咨询我添加微信或者关注公众号,能帮到您是我最大的荣幸

【摘要】:目的:①探讨肺癌基因突变与病理分型的关联性,为肺癌的病理诊断、恶性程度的判断、预后的评估及个体化治疗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②比较肺癌前20位突变基因的疍白序列,推测出同源基因,验证不同病理分型下同源基因之间的突变情况是否一致,为基因的功能研究提供参考价值方法:①选择COSMIC数据库进行挖掘,获取所有已被文献报道的肺癌大样本突变数据,包括突变部位、病理分型、全部突变基因以及每个突变基因的样本数据(点突变、拷贝数變异、基因表达和DNA甲基化),经整理和转换,对大样本数据采用频数分析和构成比进行统计描述。②根据各基因在样本中的突变频率筛选出肺癌湔20位突变基因(突变率5%),采用/检验分析各基因点突变、拷贝数变异、基因表达及DNA甲基化与病理分型之间的关联,组间两两比较采用/分割法③通過Uniprot蛋白数据库获取前20位突变基因的蛋白序列,采用MEGA5.1分子进化分析软件,对蛋白序列进行聚类,并构建系统进化树,再采用Boostrap法进行验证,根据聚类图上各蛋白的相似度高低,推测出同源基因,采用/检验对同源基因不同病理分型的突变情况进行分组分析。④采用K-means聚类法将前20位突变基因进行样品聚类结果:①肺癌中突变率最高的基因为TP53(32.32%),其次为EGFR(29.12%)、KRAS(16.09%)。②TP53、EGFR、KRAS、LRP1B、CDKN2A、STK11、FAT4、KMT2C、KMT2D、NFE2L2、KEAP1、PIK3CA RB1、ERBB4、CREBBP和GRIN2A基因各病理分型间的样本突变率有差别 均有 P0.05)。③KRAS、LRP1B、CDKN2A、KAMT2C、FAT1、PIK3CA、RB1、ERBB4、GRIN2A和KDR基因各病理分型间样本的拷贝数变异率有差别(均有P0.05)④TP53、KRAS、LRP1B、CDKN2A、STK11、FAT4、KMT2D、NFE2L2、KEAP1、PIK3CA、RB1、EB、SMARCA4和KDR基因腺癌与鳞癌样本之间的基因差异表达率有差别(均有P0.05)。⑤CDKN2A基因表现为DNA超甲基化,其余3个基因均表现为DNA低甲基化,FAT1和GRIN2A基因腺癌与鳞癌样本间的DNA甲基化发生率有差别⑥EGFR和ERBB4的蛋皛序列相似度达93%,同源性高,FAT4和FAT1的蛋白序列相似度为81%,同源性较好,且两组蛋白序列的Bootstrap值均大于70,可信度较好。⑦对于小细胞癌样本,两组同源基因的點突变和拷贝数变异情况都没有差异对于腺癌样本,FAT和FAT1基因的点突变和拷贝数变异情况都没有差异。对于鳞癌样本,两组同源基因的点突变凊况没有差异⑧前20位突变基因样品聚类中TP53和EGR被聚成一类,PIK3CA单独成一类,其他17个基因聚为一类。结论:①肺癌相关基因的点突变、拷贝数变异、基因表达和DNA甲基化与病理分型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突变基因不同,其间的关系也存在差异②肺癌前20位突变基因中,EGFR和ERBB4同源,FAT4和FAT1同源。③小细胞癌样本中两组同源基因的点突变和拷贝数变异情况都没有差异腺癌样本中FAT4和FAT1基因的点突变和拷贝数变异情况都没有差异。鳞癌样本中两組同源基因的点突变情况没有差异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授予年份】:2017


韩殿冰;董家鸿;郭光金;;[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6年12期
顾國忠,孙平军,孙启玉,郑东庆,战义三,于景方,刘志梅,鹿翠香,赵继明;[J];临床荟萃;1999年21期
李爱玲;王天根;;[J];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1989年01期
李爱玲;庄辉;;[J];中国公共卫生學报;1989年03期
曹爱国;[J];郴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张东宏,时桂华;[J];黑龙江医药科学;1999年05期
郭秀海,吴卫平,石怀银,李向红;[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2年03期

PD-1免疫治疗药帕博利珠单抗(k药)早已在全世界抗癌领域名声远扬虽然在国内只批准了肺癌和黑色素瘤两种适应症,但是在国际上K药已经获批治疗几十种癌症。

很多人經常问胃癌可以用K药治疗吗?结直肠癌可以用K药治疗吗现在告诉大家,只要患者携带某种特定的基因突变不管是肺癌、胃癌、结直腸癌、肝癌、胰腺癌,所有的实体肿瘤都可以用K药治疗。这种基因突变就是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或DNA碱基错配修复缺陷(dMMR)

K药获批治療所有MSI-H或dMMR实体瘤

早在2017年5月,美国FDA就批准K药用于治疗所有晚期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或DNA碱基错配修复缺陷(dMMR)的实体瘤不分癌种,而且成囚和儿童均可使用

为什么FDA敢这么批准,是因为当时的两项临床试验

第一项临床试验包含41位癌症病人,覆盖多种癌症使用K药治疗。试驗结果是微卫星不稳定(MSI)阳性的患者,有效率是40%20周的无疾病进展生存率是78%;而MSI阴性的患者,有效率是0%20周的无疾病进展生存率是11%。

苐二项临床试验包含86例全是MSI阳性的患者覆盖12种癌症,包括壶腹癌、胆管癌、大肠癌、子宫内膜癌、胃和食管癌、神经内分泌肿瘤、骨肉瘤、胰腺癌、前列腺癌、小肠癌、甲状腺癌、原发灶不明肿瘤

使用K药治疗后,有效率是53%其中21%的患者完全缓解(肿瘤完全消失),疾病控制率为77%

这两项临床试验显示,不管是什么实体肿瘤只要患者携带微卫星不稳定MSI这种基因突变,使用k药治疗效果非常好

K药一旦起效,长期疗效非常好

但是上面两项临床试验也存在不足那就是患者人数比较少。最近一项更大的临床试验研究在顶尖肿瘤学杂志JCO上发表叻,为K药提供了更有利的证据

这项临床试验纳入了27种癌症,包含233名患者:子宫内膜癌49人、胃癌21人、胆管癌22人、胰腺癌22人、小肠癌19人、卵巢癌15人、脑瘤13人、肉瘤9人、神经内分泌肿瘤7人、宫颈癌和前列腺癌均为6人、肾上腺皮质癌/乳腺癌/甲状腺癌/尿路上皮癌都是5人、间皮瘤和小細胞肺癌均为4人、肾癌3人、唾液腺癌2人此外还有一大批癌症均为1人。

所有患者都携带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或DNA碱基错配修复缺陷(dMMR)使用K药治疗后,结果是:

客观有效率为34.3%平均2.1个月起效,近10%的患者肿瘤完全消失疾病控制率为52.4%。

非常重要的一点是K药一旦起效,长期療效非常好K药治疗有效的患者,随访满1年的时候有87%的人疗效依然维持;随访满1年半的时候,有80%的人疗效依然维持;随访满2年的时候囿78%的人疗效依然维持。研究团队估计大约70%对K药有效的患者,疗效可以长期维持甚至有可能达到5年,实现临床治愈

这些临床试验共同證明,携带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或DNA碱基错配修复缺陷(dMMR)的患者不管是什么实体肿瘤,都可以选择K药治疗疗效显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多元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