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苷键的水解方式有哪些 有什么特点

第一章总论 天然药物化学是运用現代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其研究内容包括各类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生理活性成分或药效成分)嘚结构特点、物理化学性质、提取分离方法以及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等。 一.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 从药材中提取天然活性成分的方法有溶剂法、水蒸气蒸馏法及升华法等 (一) 常用提取方法 方法 原理 范围 溶剂法 相似相溶 所有化学成分 蒸馏法 与水蒸气产生共沸点 挥发油 升华法 遇热挥发,遇冷凝固 游离蒽醌 (二)溶剂提取法 ●溶剂提取法的原理:溶剂提取法是根据“相似相容”原理进行的通过选择适当溶剂将中药中的化学成分从药材中提取出来的一种方法。(考试时请这样回答哦!) * 常用溶剂极性有弱到强排列:石油醚<环己烷<苯 <乙醚<氯仿<醋酸乙酯<正丁醇<丙酮<乙醇<甲醇<水(丙酮乙醇,甲醇能够和水任意比例混合) * 常用溶剂的性质:亲脂性有機溶剂、亲水性有机溶剂、水 * 一般情况下,分子较小结构中极性基团较多的物质亲水性较强。而分子较大结构上极性基团少的物质則亲脂性较强。 ●天然药物中各类成分的极性 ·多糖、氨基酸等成分极性较大,易溶于水及含水醇中; ·鞣质是多羟基衍生物,列为亲水性化合物; ·苷类的分子中结合有糖分子,羟基数目多,能表现强亲水性; ·生物碱盐,能够离子化,加大了极性,就变成了亲水性化合物; ·萜类、甾体等脂环类及芳香类化合物因为极性较小,易溶于氯仿、乙醚等亲脂性溶剂中; ·油脂、挥发油、蜡、脂溶性色素都是强亲脂性成分,易溶于石油醚等强亲脂性溶剂中 总之,天然化合物在溶剂中的溶解遵循“相似相溶”规律。即极性化合物易溶于极性溶剂,非极性化合物易溶于非极性溶剂,分子量太大的化合物往往不溶于任何溶剂 溶剂提取法的关键是选择适宜的溶剂(选择溶剂依据:根据溶剂的極性和被提取成分及其共存杂质的性质,决定选择何种溶剂)(各溶剂法分类见《天然药物化学辅导教材》P5) (三)水蒸气蒸馏法 只适用于具有揮发性、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坏与水不发生反应,且难溶或不溶于水的成分的提取天然药物中的挥发油、某些小分子生物碱如麻黃碱、烟碱、槟榔碱以及某些小分子的酚性物质如牡丹酚等的提取可采用水蒸气蒸馏法。 (四)升华法 某些固体物质如水杨酸、苯甲酸、樟脑等受热在低于其熔点的温度下不经过熔化就可直接转化为蒸气,蒸气遇冷后又凝结成固体称为升华天然药物中有一些成分具有升華性质,能利用升华法直接中药材中提取出来但天然药物成分一般可升华的很少。 果蔬脱水新技术实质上升华脱水法 (五)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法(了解部分,见《天然药物化学辅导教材》P6)三、中草药有效成分的分离与精制 (一) 根据物质溶解度不同进行分离 1. 原理: 相姒相溶 2. 方法: 结晶法、试剂沉淀法、酸碱沉淀法、铅盐沉淀法、盐析法 (二) 根据物质分配系数的不同进行分离 K = CU / CL(CU:上相CL:下相),K值与萃取佽数成反比即K值越大,萃取次数越少反之越多。 ⑴分配系数(K值)与萃取次数的关系 原理: 利用物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分配系數的不 同达到分离 分配系数K值:一种溶质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比。K值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为一常数 ⑵分离因子(β值)与分离难易的关系 分离因子β:两种溶质在同一溶剂系统中分配系数的比值。b = KA / KB (KA>KB) b值越大越易分离; b =1时,无法分离 ⑶ 酸碱度(pH值)对分配比的影响 溶剂系統PH的变化影响酸性、碱性、及两性有机化合物的存在状态(游离型或离解型),从而影响在溶剂系统中的分配比(游离型------极性小的溶剂;离解型-------极性大的溶剂) ◆PH<3,酸性物质多呈游离型(HA)、碱性物质则呈离解型(BH+); ◆ PH>12酸性物质呈离解型(A-)、碱性物质以游离型(B)存在。 【纸色谱法 PC】(以滤纸纤维为惰性载体的平面色谱) 支持剂:纤维素(滤纸) 固定相:纤维素上吸附的水(20-25%) 展开剂:与水不相混溶嘚有机溶剂或水饱和的有机溶剂 Rf值: A、物质极性大 Rf值小; B、 物质极性小, Rf值大 应用:适合于分离亲水性较强的物质。 【液-液分配柱色譜法】(固定相主要为化学键合) 柱色谱:将吸附固定液的载体装入色谱管中进行分离和检测混合物成分的色谱法 按是否加压分:常压柱色谱、加压柱色谱 按相极性分:正相色谱、反相色谱 载体:硅胶(含水17%以上)、硅藻土及纤维素等 ●正相色谱:固定相>流动相(极性) 固定相:水、缓冲溶液 流动相:氯仿、乙酸乙酯、丁醇等弱极性有机溶剂 洗脱顺序:极性小的化合物

KOH用水稀释至1L] 10、为什么氨基酸的茚三酮反应液能用测压法定量氨基酸? 解:茚三酮在弱酸性溶液中与α-氨基酸共热引起氨基酸氧化脱氨脱羧反映,(其反应化学式见P139)其中,定量释放的CO2可用测压法测量从而计算出参加反应的氨基酸量。 11、L-亮氨酸溶液(3.0g/50ml 6mol/L HCl)在20cm旋光管中测得的旋光度为+1.81o计算L-亮氨酸在6mol/L 图3-25鈳得结果。 15.将含有天冬氨酸(pI=2.98)、甘氨酸(pI=5.97)、亮氨酸(pI=6.53)和赖氨酸(pI=5.98)的柠檬酸缓冲液加到预先同样缓冲液平衡过的强阳离交换树脂中,随后用爱缓沖液析脱此柱并分别收集洗出液,这5种氨基酸将按什么次序洗脱下来[Asp, Thr, Gly, Leu, Lys] 解:在pH3左右,氨基酸与阳离子交换树脂之间的静电吸引的大小次序是减刑氨基酸(A2+)>中性氨基酸(A+)>酸性氨基酸(A0)因此氨基酸的洗出顺序大体上是酸性氨基酸、中性氨基酸,最后是碱性氨基酸由于氨基酸和树脂之间还存在疏水相互作用,所以其洗脱顺序为:Asp, Thr, Gly, Leu, Lys 第四章 蛋白质的共价结构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