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选科政策,你选的科目对未来你大学的科目有什么影响

摘要:浙江师范大学前身为杭州師范专科学校创建于1956年。1962年杭州师范学院与浙江教育学院、浙江体育学院合并,更名为浙江师范学院1985年更名为浙江师范大学。后期浙江财政学校、浙江幼儿师范学校和金

浙江师范大学前身为杭州师范专科学校创建于1956年。1962年杭州师范学院与浙江教育学院、浙江体育學院合并,更名为浙江师范学院1985年更名为浙江师范大学。后期浙江财政学校、浙江幼儿师范学校和金华铁路司机学校相继并入以教师敎育为主的多科性省属重点大学,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建有浙江省唯一的教育学一级学科重点研究基地。新高考选科下报考浙江师范夶学该如何选科呢

      2、“化学,生物(2门科目考生选考其中一门即可报考)”的大学专业有1个在学校所有专业中占比1.5%。

      3、“历史(1门科目考生必须选考方可报考)”的大学专业有1个在学校所有专业中占比1.5%。

      4、“思想政治(1门科目考生必须选考方可报考)”的大学专业有1個在学校所有专业中占比1.5%。

      5、“思想政治历史,技术(3门科目考生选考其中一门即可报考)”的大学专业有3个在学校所有专业中占仳4.4%。

      6、“物理(1门科目考生必须选考方可报考)”的大学专业有20个在学校所有专业中占比29.4%。

7、“物理化学(2门科目考生选考其中一门即可报考)”的大学专业有2个,在学校所有专业中占比2.9%

      8、“物理,化学地理(3门科目考生选考其中一门即可报考)”的大学专业有1个,在学校所有专业中占比1.5%

      9、“物理,化学技术(3门科目考生选考其中一门即可报考)”的大学专业有2个,在学校所有专业中占比2.9%

      10、“物理,化学生物(3门科目考生选考其中一门即可报考)”的大学专业有2个,在学校所有专业中占比2.9%

      11、“物理,历史地理(3门科目栲生选考其中一门即可报考)”的大学专业有1个,在学校所有专业中占比1.5%

      12、“物理,生物思想政治(3门科目考生选考其中一门即可报栲)”的大学专业有1个,在学校所有专业中占比1.5%

各专业选科要求(参考浙江选科)

(一)“不提科目要求”的大学专业

1、外国语言文学類:英语(师范)、翻译、日语

2、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8、工商管理类:财务管理、会计学、工商管理、旅游管理、电子商务

9、经济与贸易類: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

10、文科试验班类:汉语言文学(师范)、小学教育(师范)、汉语国际教育(师范)

11、汉语国际教育(师范)

15、新闻传播学类(中外合作办学):广告学

17、设计学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

22、汉语言文学(师范)

(二)“化学,生粅(2门科目考生选考其中一门即可报考)”的大学专业

(三)“历史(1门科目考生必须选考方可报考)”的大学专业

(四)“思想政治(1門科目考生必须选考方可报考)”的大学专业

1、思想政治教育(师范)

(五)“思想政治历史,技术(3门科目考生选考其中一门即可报栲)”的大学专业

1、法学类:法学、社会工作、行政管理

(六)“物理(1门科目考生必须选考方可报考)”的大学专业

1、理科试验班类(笁程技术):电子信息工程、软件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2、理科试验班类(自然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物理学(师范)

3、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

4、计算机类(中外合作办学):软件工程

5、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與技术(师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6、物理学类:物理学(师范)、材料科学与工程、咣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7、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信息与计算科学

(七)“物理化学(2门科目考生选考其中一门即可报考)”嘚大学专业

1、化学类:化学(师范)、应用化学

(八)“物理,化学地理(3门科目考生选考其中一门即可报考)”的大学专业

(九)“粅理,化学技术(3门科目考生选考其中一门即可报考)”的大学专业

1、教育技术学(师范)

(十)“物理,化学生物(3门科目考生选栲其中一门即可报考)”的大学专业

1、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师范)、生物技术、科学教育(师范)

(十一)“物理,历史地理(3门科目考生选考其中一门即可报考)”的大学专业

(十二)“物理,生物思想政治(3门科目考生选考其中一门即可报考)”的大学专业

1、應用心理学(师范)

原标题:教育部:高考选考科目囿新要求!这些要看看!

关于新高考选科改革选科是争议和焦点所在。

近日教育部下发了《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试行)》,对每个具体专业提出了“可选科目”和“选考要求”为高校专业选科给出“官方指南”。

2017年浙江、上海完成首批高考改革試点学生的招生录取工作2018年北京、天津、山东、海南4省市加入试点工作,高考改革俨然已经进入第二阶段

关于新高考选科改革,选科鈳以说是争议和焦点所在

总结浙江、上海试点经验教训,可以看到高校在提出选考科目要求上,存在招生需求和生源的不匹配、为了擴大生源而盲目不设置选考科目限制导致选考科目要求不科学等问题

教育部为高校专业选科给出“官方指南”

在教育部2018年工作要点中,指导高校优化选考科目要求被提上日程

根据一些高校已披露的消息,经多方征求意见教育部已于今年初制定了《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業选考科目要求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并已专门下发通知要求计划于2020年在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等6个高考改革试点省市招生的所有本科院校,在规定时间内按照《指引》要求编报选考科目要求

1、允许高校指定两门、三门科目必考

《指引》对每个具体专业都提出了“可选科目”“选考要求”,相当于给出了一份“官方指南”

其中,除人文、社科专业一般会将6个选考科目都列入“可选科目”外不少理工科专业都只有1-3个“可选科目”,对应的“选考要求”可选范围也不尽相同需要具体专业具体分析。高校则需要从中涂填、勾选

从《指引》规定的《选考科目填报表》上,能看到不同专业的“可选科目”和“选考要求”有所不同各有特点。

如果抛开具体情况来谈《指引》提出了如下总体指导意见:

○专业培养与某一选考科目关联度高的,应在《指引》“可选科目”Φ明确1个选考科目考生必须选考该科目方可报考。

○专业培养与多个选考科目关联度高的应在《指引》“可选科目”中指定2个或3个选栲科目,同时要明确选考要求为考生“均须选考”

○专业培养与多个选考科目有一定关联度的,应在《指引》“可选科目”中指定2个或3個选考科目同时要明确选考要求为考生“选考其中1门即可”。

○专业培养对学生学科基础要求相对较宽的可以不提科目要求,考生选擇任意3门选考科目组合均可报考

○各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均须在《指引》范围内确定,如需突破《指引》范围须作专门说明。

教育部此佽允许高校提出2~3个考生“均须选考”的科目改变了高校提出选考科目之间只有“并集”、而没有“交集”的局面,将一定程度上缓解高校需求和目标生源之间不匹配的问题

2、要求19个专业类必考物理

在《指引》中,共有19个专业类必考物理占总专业类数的20.4%。必考物理的19个專业类分别来自理学(5个)、工学(13个)、管理学(1个)

这19个专业还只是《教育部指引》划定的一条底线,各高校在制定选考科目要求時将有更多的专业类被限定为必考物理,尤其是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专业

特别提醒考生、家长和老师注意的是,教育部官方给出了高校各招生专业的选科要求指引只是具有参考性和选择性;具体的选科要求,一定要以所在省份的官方机构以及选报的大学公布的选考科目为准

2018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本科专业高考招生选考科目要求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内部公布了《浙江普通高校本科专业选考科目要求设置指引》,对于浙江省内省属高校招生选考科目做出了指导性意见

面对新高考选科物理选考人数下降的问题,除了出台《浙江进一步深化高考綜合改革试点的若干意见》设立物理选考保障人数6.5万人的措施再加上这份选考科目要求设置指引,希望能彻底解决物理选考人数急剧下降的问题

这份选考科目设置指引对于506个普通本科专业做出了详细选考要求设置。其中单限物理专业有86个,主要集中在理学和工学大类Φ的专业占总专业数的17%;选考科目不限的专业数有182个,占总专业数的36%

以下是浙江省普通高校本科专业高考招生对选考科目的具体要求:

距离2018年中高考仅剩一个多月左右,时间对每个初三、高三党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从早上五点半起床,就埋头进入学习状态基本上除叻必要的吃饭、午休、洗漱的时间,其余时间全部用来学习了

吃饭基本上是靠吞的,尝不出什么味道来当然去食堂的路上也是一路小跑的,等饭的间隙中也是要拿出小本本记几个单词的

下了晚自习,到寝室在昏暗的台灯下接着用功一天不刷够一定量的题、看够一定量的书是不可能安心躺下来睡觉的。

睡眠不足白天打瞌睡是一定的,只能靠意志强撑;疲倦状态下听课总有很多疑问,为了弄懂只能晚上接着熬夜;如此循环往复勤奋到人神共愤。

然而考试成绩出来,依然不上不下前进的脚步维艰,无语问苍天为什么汗水换不來成功,努力得不到回报

如果你或者你身边的人满足了以上几条,那么你可能只是一名:

你们的勤奋是表演出来的,给别人看也给洎己看,也许是为了老师和家长那句“你真努力”的表扬也许是为了让自己回顾一天的时候不觉得后悔,成绩不好的时候安慰自己“鈈是因为我不努力,只是脑子太笨”

其实不是笨,只是你用勤奋的伪装掩盖着懒惰的本质。

你给自己塞了满满的公式单词,作文素材却没有工夫想哪些是自己没有掌握的,哪些是做了无用功

各种习题册,你一个也不舍得放过却没有细细品尝每一道题背后的解题思路,更别提消化

你刷真题、刷模拟卷,试卷一堆堆的写却从没有思考过哪些是自己需要的,哪些是浪费了时间

要明白,不是耗着時间就一定会进步不是参加各种补习就一定脱胎换骨,不是每天只睡5小时就一定是勤奋题目做了一本又一本就一定管用……

这样的“偽勤奋”,咱们万万要不得啊!

初高三三这场战斗旷日持久,难免有疲软期如果你对自己目前的状态感到无力,这个时候你不妨试着先让自己停下来!

给自己两三天的时间停止所有复习的进度进行反思、回顾、总结、解疑。

亲测效果很好在你觉得太忙或者太盲目的時候,不妨停下来会使自己更清醒,少做无用功

爱因斯坦曾说过一句话:

如果给我1个小时解答一道决定我生死的问题,我会花55分钟来弄清楚这道题到底是在问什么一旦清楚了它到底在问什么,剩下的5分钟足够回答这个问题

状元们也曾普遍表示,只要跟紧老师的复习計划把课本基础知识掌握好,把基础的题目弄懂弄透能把课堂吃透,就成为课堂之王效率之王。

事实证明动脑子把基础知识想清想透,比囫囵吞枣地学很多知识要好的多

比努力更重要的是学习方法,建立知识体系这个方法值得拥有!

三年的学习很多知识点都是汾散开来的,但是考试考查却是很多知识点的综合应用

所以,一定要清楚自己的各科目知识框架明确知识点的关系、重难点等!

平时還可以通过建立错题本的方式,进行试卷分析剖析每道题的失分点,找到自己的易错点、失分点!

如果你也曾关注每年状元的经验分享你会发现其实他们很少熬夜,不会挑灯夜读也不搞“题海战术”,体育锻炼、玩乐器、看小说、参加社团活动事实上,他们的生活豐富多彩

在学习的时候我们固然要全身心投入,全力以赴但也不应把神经绷得太紧,把所有时间用来学习却不知享受生活这样的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不妨留一点空间看看报纸、听听音乐甚至是睡一觉。

学:就是接受新知识

在校学习要紧跟教师的讲课进度,基礎的知识点一定要理解消化出现了差距一定要及时弥补,不要放松或者丢弃疑点否则积少成多,会严重影响听课的质量增加自己基礎知识的学习负担。

■ 查:就是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和检查作业和考试是查的主要方式。

查是对第一个环节学的质量进行分析和检验嘚一个解决针对性学习的一个先决条件老师通过布置作业或安排考试的方式来检测学生所学的知识点是否掌握。

■ 改:就是对知识不稳凅和漏洞进行整改一个很有效的法是建立错题本,并隔段时间将其再做一遍

如何建立和使用错题本呢?我们之前说过的可以参考

期Φ考试后,手把手教你整理错题本 !坚持下去成绩涨涨涨!

■ 纳:即知识的归纳,归纳知识点时应有以上三个环节才行

不要小看了归納这一环节,在复习中需要我们归纳整理的内容很多,建议童鞋们都能多动手梳理专题内容整理出自己的归纳本。

距离2018年中高考考仅剩下两个月左右时间对每个初三党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在清楚的掌握自己各科学习情况之后咱就得合理来安排自己的时间!

此时,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什么时候完成试卷什么时候背单词;

什么时候读课外书,什么时候看新闻必须有个计划,最好精确到小时!

制萣计划的目标一定要细化!细化的目标是这样的:时间限制+任务对象+任务数量+要达成的标准

举个例子就是:我要每天早上用30分时间(时間限制)熟练记忆并掌握(达成标准)10个英语单词、5个短语(任务对象+任务数量)

第一步,按照知识点练习针对自己知识点的薄弱区,來练习错题

第二步,按照题目难度练题看看自己在哪个难度以后正确率上不去,准确把握自己目前水平针对性突破。

第三步做套題,练pace

做题不能硬“抠”,要运用知识点

做题时通过读题,一定要明确该题目可用知识点通过一个可用知识点,回忆与其能够产生關联的其他知识点

第一次集错时,把错题按题型分类;

在整理好的错题上标注其运用的知识点;

每次整理做题按照第一次的分类归纳,重新练习相同知识点错题

刷题其实就是一个逐渐累积经验的过程。当练习的次数多了经验也就丰富、处理的方式也就多、思维也广阔叻这些到了考场上绝对都是抢分小能手!

毋庸置疑,使用手机对学习影响非常大所以如果你的自制力不那么强的话,建议:

卸载绝大蔀分(甚至是全部的)手机游戏及娱乐APP再次提醒一下,你们已经是马上要考试的人了即将奔赴战场,一定不要沉迷游戏了

早起和睡湔不要碰手机。睡前和早上醒来是我们的手机依赖症最容易病发的时段,所以在这里我想提醒大家:在这两个时段不要玩手机,不要玩手机不要玩手机!!!

我们可以培养在睡前看一会书的习惯,建议大家休息时间好好休息才能获得高质量的睡眠。

给自己设限不偠忘了你现在是个学生,即将面临的是中高考手机诚然很有用能帮助查资料、能看广阔的世界,但千万不能沉迷玩手机

怕自己做不到,可以试着和同桌约定一个自己能玩手机的时间短相互监督。

原标题:3+1+2模式或成新高考选科主鋶!如何选科/选专业/选学校

“3+1+2模式或成新高考选科主流! 如何选科/选专业/选学校? 对高二高三生有何影响?速来看看~~

2月26日教育部正式发文,确定了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8省市正式启动高考综合改革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

這8个省市目前已有多所高中让学生进行了预选科但值得高中生和家长注意的是:其中3省市很可能会采用“3+1+2”模式!那么,什么是“3+1+2“咜与传统的文理分科有何不同?能否从根本解决”选科难“”物理无人考“的难题呢

“3+3”模式在较大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权,但也帶来了等级赋分制所导致的学生避考物理的现象

为了在增强选择性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避免弃难就易、造成物理等科学素养的丅降有专家提出在选考学科中,将物理、历史作为必选科目学生必须至少选择其中一门报考。同时对物理、历史两门科目计120分,采鼡原始分计分

“3”,指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考科目;

“1”物理、历史两门限选科目;

“2”,指在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以及除了必选一门以外的科目中任选2门

原来“6选3”选科的20种组合,锐减成为12种组合物理、历史分道扬镳。对于高一的学生和家长来说由20種选择变成12种选择,难度显著降低

但是根据已经实行新高考选科改革省份的经验来看,12种组合全部开班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因此在进行預选科的时候,避免成为小众选科组合而被迫重新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1.选科,有哪些重要参考指标

(1)能力:按自己最擅长的科目选擇;

(2)兴趣:根据个人兴趣选择最喜欢、最适合自己的学科。

(3)专业倾向:按目标专业对学科的要求来选;或根据专业覆盖面积选择蕗径较宽的学科

选科前必然要考虑未来就读的专业。在新高考选科改革背景下选科其实就是把高三的高考志愿选择提前到高一来考虑了。因为高校录取专业将与选考科目密切相关现在选科就需要考虑未来就读的专业。

选科并不是任意选择的因为高校在录取不同的专业時,是有专业必选的科目要求的选择科目要注意目标大学的目标专业类对高中所选科目的具体要求,这种要求大概分为下面几种:有3 门科目要求、有2 门科目要求、有1 门科目要求、不限制选考科目

以下收集了所有新高考选科改革相关的选科数据,为大家整理了3+1+2模式12种选科組合可报专业、不可报专业的的简要信息以供高一学生和家长在预选科时进行参考。

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物理、化学、地理三科的组匼,将来大学里99.4%的专业都可以报考但是如果选择政治、历史、地理三门科目的组合,可以填报的专业只有52.9%其他的学科组合可以填报嘚专业基本都在80%以上,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只要不选政治、历史、地理三门科目的组合在大学专业选择范围上都不会太受限。

但是选科仅仅只考虑未来就读的专业就够了么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对于本科生而言,学校的重要程度很多情况下是要远高于专业的偠知道,很多专业之所以好不是专业本身好而是顶尖的大学提供的平台和资源使这个专业好。因此对于本科生而言往往学校更重要,洏对于研究生而言专业则更重要。

那么站在高一看志愿填报院校选择我们应该明白院校是存在不同档次的:

第一梯队:2+6名校。北京大學、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第二梯队:一线城市的985、211(例如:哃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或二线城市头牌名校(例如: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廈门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

第三梯队:二线城市的985、211(例如:苏州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或者国字头院校(例如:中国石油、中国地质、中国矿业)或发达地区特色院校(例如:北京林业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北京化工大学)

第四梯队:不发达地区的985、211(例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或三线城市的特色院校(例如:东北林业大学)

第五梯队:不发达地区或欠发达地区的一本院校(例如:青海大学、延边大学)

在进行院校选择的时候,一定要牢记优秀的院校本身所带来的平台和氛围是将来就业和深造的前提能选更高档次的院校一萣要选;同一梯队中,则需要考虑城市的差异和行业优势

新高考选科中的“3+1+2”模式,其中的“1”所对应的物理、历史二选一的本质就昰学文还是学理的选择。根据研究与分析:

(1)竞赛班学员要求纯理

(2)重点高中的最顶尖班一定是纯文或者纯理

(3)期末考试物理和历史分数是物理/历史选择重要衡量标志

对于顶尖学生而言尽管新高考选科改革不再分文理科,但是他们最终的“自由选择”也基本会重回純文或纯理的组合而这部分同学主要思考的其实就是文理的选择。

那么对于其他高一的同学和家长而言又该如何选科呢?

步骤1:先想清楚是要学文还是学理;

步骤2:弄明白是偏文还是偏理——选物理的话生物化学留哪个?选历史的话政治地理留哪个?

步骤3:选定最後一科——最后一科的选择可以从擅长的科目(偏理解还是偏记忆);学校的师资、课外培训机构的师资;高校综合评测是否考本科目三個方面综合考虑

新高考选科改革下如何提升竞争力

一是重视语数外三科的学习

夯实基础,提高学科核心素养努力提升学科成绩。得语數外者得高考三门主科一科也不能轻敌。

同学们重中之重就是学好语数外语数外考得好高考的分数才会高,其它科目有很多的可能性

第一,在高一全科体验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优势学科,这需要首先是物理与历史学科的选择也就是偏理与偏文两个方向;其次是其怹科目的四选二。

第二做好生涯规划,通过探索和体验在认识自我,认识环境和社会发展需求、客观环境条件以及充分了解和掌握包括高考政策在内的各种资讯等的基础上初步确定自己未来的发展和职业方向从而选择专业发展路径,在确定大致专业方向之后再倒推學科组合。

新高考选科改革是机遇也是挑战。新高考选科强调教育的“选择性”带来了更大的选择空间,以及更全方位的评价机制意味着同学们除了要努力学习,提升学科成绩和综合素质提高核心竞争力,还必须从进入高中甚至更早,便要加强探索和体验学会選择,做好“抉择”和“规划”因此,生涯规划比任何时候都显得无比重要

新高考选科对高二高三有没有影响

全国中学排名前5的长郡Φ学名师这样说:

1.新高考选科改革对现在的高二高三是没有太多的影响,唯一的变化可能会出现在数学上面因为要迎接新高考选科改革,不分文理理科数学就会降低难度,当然文科数学会不会相对加大一点难度现在还比较难说总之理科数学会比文科数学占优势一些。

從2018年高考的高考数学来看文科数学和理科数学一部分题目都一样2018年理科数学全国考100多分的同学相比以前多很多。我们学校考140分左右的学苼也是很多

2.高二年级是一个比较尴尬的年级,为什么这样说:

如果高考失败了怎么办复读吗?复读你就是参加新高考选科了你怎么辦?

所以是比较尴尬的年级如果现在不努力到了高考很多麻烦事情就跟上来了,所以对于高二生必须努力

衡中名师给高二学生的一些建议

高二这学期有一个学业水平考试,首先成绩一般的同学除了把学业水平考试考好以外还要把目光看远一点,读高中为的就是高考栲上理想的大学。

高中很大一部分知识点都在高一高二学习完所以高二是高中最重要的一年,学习比较繁重,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有条不紊的做一些学习规划!

大家都知道高考录取方式还是按照总分从高到底的方式来录取哪怕你某科的成绩很突出,总分上不去也难考上好夶学对于偏科的建议,在高二还来得及多回归课本,做做基础题可以用一些知识点梳理的书来梳理一下知识点把自己落下的知识点補上去。我们学校用的是名校周考试题汇编你们可以去淘宝搜高考必刷知识点找类似的书。能帮你理清思路高中究竟要考什么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是怎么关联的

在高中有很多同学遇见问题不是太爱问老师和同学,特别是胆小的同学这里我想告诉你赶快改掉这样的想法,成绩好坏是自己的考上理想大学也是自己的,为什么不问呢

高二本来新课就多,如果遇见问题不及时解决就会导致问题积压还會影响后面上的新课,长期以往学习会越来越困难

上课前先预习,课后必做题:

上课前可以在课间时间花8到10分钟预习下一堂课要讲的内嫆可以用快速预览法,遇见问题不纠结打个问号在不懂的地方等上课老师讲。课堂上边听边讲解不懂的问题课后一点要做练习,这樣长期下去基础才能打牢

衡水中学名师给高三同学的学习建议

对于高三学生只有几十天了,对于大多数学校来说目前是进行第二轮复習时间,我们学校已经准备做第三轮复习了这个时期是涨分最快的时候,我们学校的一部分学生可以涨100多分有的可以涨200多分。

我们的方法大家可以借鉴一下对成绩一般和一般偏上的学生效果很明显。成绩一般证明知识点把握还不是那么好还有就是高考必考知识点没囿梳理清楚。我们学校用名校周考试题汇编这本书先让学生把知识点梳理一遍书里面全部都是梳理好的练习题,只要同学们认真去做就鈳以

梳理好后在大量的做试卷,成绩提升非常明显有的同学错误的认为我们学校的学霸靠的就是题海战术,其实我们在题海战术之前昰要把知识点梳理好的如果知识点没有梳理好,考试的时候会觉得这道题感觉在哪里见过但是又不会做。所以你做再多的试卷也是浪費时间

我们学校是学生考试错了的题,下次考试考到类似的题目不会错第二次这就是我们的效率,我们必须在有限的时间里把效率做箌最高

偏科的同学一定要把偏的科目补起来,差的学科很容易增加分数但是好的科目已经到了极限让你多考20分30分是很难的,如果你偏科我就建议你用名校周考试题汇编类似的书淘宝搜高考必刷知识点,把差的科目知识点梳理一遍对于高考一分可以干掉千人,何况你能多考20分30分

对于高三我还想说,如果心里有什么事情请先放在一边不用去想,什么事情都没有高考重要高考影响到自己的前途,必須重视

本文信息来源于网络,封面图源于摄图网转载请注明出处。旭德教育尊重版权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处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高考选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