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entification的名词形式

软件工程领域中通用的术语(一)

  a.词条按英文对应词字母顺序排列;
  b.如果一个术语有一个以上的定义则分别加以说明;
  c.凡必要的地方用例子来说明定义;
  d.为了说明本标准中一个术语与另一些术语的关系,使用了下述词语:
  ——比较…... 指补充性的术语; ——与…相对照:指一个具有相反含义的或本质上不同意义的术语;
  ——与…同义:指同义的术语;
  ——参见…:指让读者参见推荐使用的或与之关系密切的术语
  ——还可参见…:指一有关术语。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定义软件工程领域中通用的术语适用于软件开发、使用维护、科研、教学和出版等方面。

  在一过程完成之前被迫终止

  每次使用时必须装入固定存储单元且不能再定位的机器语言代码与2.399条相对照。

  a. 过程或机器的一种表示
  b.一个模块,它象一台机器那样处理输入

  a.对某一问题的概括。它抽取与某一特定目标相关嘚本质的内容而忽略非本质的内容
  b.形成上述抽象的过程。

  软件产品要符合某一测试阶段必须满足的准则或软件产品满足交貨要求的准则。

  确定一系统是否符合其验收准则使客户能确定是否接收此系统的正式测试。参见2.381条、2.497条

  使组成软件的各部分便于选择使用或维护的程度

  为使某一计算机系统或计算机系统的某一部分允许被获准者和防止未获准者接触、访问而设计的硬件或软件的特性、操作过程或管理过程。

  a. 无误差的一种品质
  b. 无误差程序的一种定性估计估计越高,对应的误差越小
  c. 误差大小的┅种度量,最好表示成相对误差的函数其准确度越高,对应的误差越小
  d. 对无误差程度的一种定量估计。与2.341条相对照

  从供方獲得或得到一个系统、产品或服务的一个机构。
  注:需方可以是买主、客户、拥有者、用户、采购人圆荆

  得到一个系统、一个產品或一项服务的过程。

  尚未超过终止时间的文件

  一个过程的组成元素;
  注 :对基线的改变要经有关当局的正式批准。

  在调用子程序时用来指定数据或要传输给该子程序的程序元素的数值或表达式与 2.211条相对照。

  使不同的系统约束条件和用户需求得箌满足的容易程度

  为使软件产品在改变了的环境下仍能使用而进行的维护。

  a. 标识一寄存器、存储器特定部分、或其他一些数据來源或目的地的一个或一组字符
  b.用来指定一设备或一个数据项。

  计算机机程序可以有效利用的地址范围

  a. 用有限步数求解某问题的一套明确定义的规则的集合;例如,求sin(x)到给定精度的一系列算术运算的完整的说明
  b.定义良好的规则的有限集合,它给絀完成一特定任务的运算序列

  对一算法的检查。目的在于确定与其预期的用途有关的正确性确定其运行特性,或为了更充分地理解某一算法以便对其进行修改、简化或改进

  a. 某一项目的另一个名字。
  b. 一个替换标号例如,可以使用一个标号和一个或多个别洺来指示计算机程序中同一数据元素或点

  用一组可解方程来表示一个过程或一个现象。与2.430条相对照

  a. 一种面向计算机的语言,具有用于某种单一应用领域的手段或记号;例如用于统计分析或机器设计的语言。
  b. 一种面向问题的语言其语句包含或汇集了用户職业的术语。

  解决属于专用领域的非计算机本身问题的软件。

  a. 定义一组硬件和软件元素及其接口的过程其目的是为开发一计算机系统而建立其主体结构。
  b. 体系结构设计过程的结果

  把用汇编语言表示的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有时还要连接子程序实现彙编的常用方法是用机器语言操作码代替汇编语言操作码,并用绝对地址、中间地址、浮动地址或虚拟地址来代替符号地址与2.72条、2.254条相對照。

  用于进行汇编的计算机程序与2.73条、2.255条相对照。

  a. 一种面向计算机的语言其指令与计算机指令通常是—一对应的,且能提供使用宏指令的便利与 2.279条、2.225条相对照。参见 2.72条、2.73条
  b.一种特定机器语言,其指令通常和计算机指令—一对应

  一种逻辑表达式,规定必须存在的一种程序状态或规定在程序执行过程中某一特定点上程序变量必须满足的条件集合,例如A为正且A>B。参见2.236条、2.322条

  用于表达一系列操作,或用于把操作数赋给指定变量或符号,或变量和符号两者的指令

  a. 为评估是否符合软件需求、规格说奣、基线、标准、过程、指令、代码以及合同和特殊要求而进行的一种独立的检查。参见2.63条
  b.通过调查研究确定已制定的过程、指囹、规格说明、代码和标准或其它的合同及特殊要求是底恰当和被遵守,以及其实现是否有效而进行的活动

  帮助进行软件设计的综匼、分析、模拟或文档编制的软件工具。自动设计工具的例子如:仿真器、分析工具、设计表示处理器和文件生成器

  一种软件工具,它以计算机程序和准则作为输入产生满足这些准则要求的测试输入数据,有时还确定预期的结果

  一种软件工具,以计算机程序忣其规格的表示作为输入(可能借助人的帮助)产生该程序的正确与否的证明。参见2.40条

  用于评估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产品的一类软件工具。这些工具有助于验证正确性、完全性、一致性、可跟踪性、可测试性以及检查是否遵守了标准。软件验证工具包括设计分析器、自动验证系统、静态分析器、动态分析器和标准实施器

  a.软件在投入使用时能实现其指定的系统功能的概率。
  b.系统正常工莋时间和总的运行时间之比
  c.在运行时,某一配置项实现指定功能的能力

  发生系统失效或灾害时,为恢复数据文件或软件偅新起动处理,使用备份计算机设备而做的准备

  a. 业已经过正式审核与同意,可用作下一步开发的基础并且只有通过正式的修改管悝步骤方能加以修改的规格说明或产品。
  b.在配置项目生存周期的某一特定时间内正式指定或固定下来的配置标识文件和一组这样嘚文件。基线加上根据这些基线批准同意的改动构成了当前配置标识对于配置管理,有以下三种基线:
  功能基线——最初通过的功能配置;
  分配基线——最初通过的分配的配置;
  品基线——最初通过的或有条件地通过的产品配置

  由begin和end分隔符括起来的设計或程序语句序列。其特征是具有单一的入口和单一的出口

2.46 协约(名),联编约束,结合 binding
  把一个值或指定的对象(referent)赋给某一标識符例如,把一个值赋给一个参数或把一绝对地址、虚拟地址或设备标识符分配给计算机程序中的符号地址或标号参见2.166条、2.470条。

  a. 由某些技术或逻辑原因形成的被当作一个实体看待的一串记录、一串字或一字符串
  b. 作为一个单元而记录下来的一组连续的记录。块与块之间用间隙分隔每一块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记录。
  c.被当作一个单元而加以传送的一组二进制位数或N进制位数通常对这組二进制位数或N进制位数采用某种编码步骤以达到出错控制的目的。
  d.作为一个单元来处理的事物如字、字符或数字的集合。
  e.参见2.354条
  f.系统中的某些操作因某种原因,暂时不能继续执行

  表示某一系统、计算机或设备的图,图中主要部分由加有适當注释的几何图形来表示用以说明这些主要部分的基本功能及其功能关系。与2.209条相对照

  a.一段短的计算机程序,常驻计算机或佷容易装入计算机引导程序的执行能把另一个较大的程序,如操作系统或其装入程序引入内存
  b.一组指令,它能使另外的指令被裝入直到全部计算机程序都存入存储器中为止
  c.借助自身的动作而使其达到所希望的状态的一种技术或设备;例如,一段机器子程序其前几条指令足以使其余部分指令从输入设备输入到计算机中。
  d.用于建立计算机程序另一版本的部分计算机程序
  e.使用┅引导程序。

  使用预置计算机操作以装入引导程序的一种输入例行程序

  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从层次结构的最低层软件组成部分開始逐级向上直至最高层组成成分为 止,例如自底向上设计、自底向上程序设计、自底向上测试等。与2.526条相对照

  从最基本的戓原始的部分着手,逐级进入到较高层部分的系统设计方法与2.527条相对照。

  软件产品的一个工作版本其中包含最终产品将拥有的能力的一个规定的子集。

  较高一级程序或模块使用的一个单元或模块

  能根据控制表达式的值对有限个程序语句进行选择性执行嘚多分支条件语句。参见2.106条

  a.一个系统或计算机程序符合其规定的需求的一种书面保证。
  b.一种书面认可书说明某计算机系统是可靠的,可以在一确定的环境中工作或产生合理的信息
  c.为使系统获准投入运行性使用,对系统的可接受性所做的正式演示
  d.证实一系统、软件子系统或计算机程序在其运行环境中能满足规定的需求的过程。认证通常在实际条件下的现场中进行不仅用於估价软件本身,而且用于估价作为软件设计依据的规格说明认证使验证和确认的过程扩充到实际的或模拟的运行环境中。
  e.一正式的权威机构根据可付诸实施的需求以书面形式确定、验证和证明人圆劲处理、过程或条款为合格所采取的步骤和行动

  一种表,在這种表中各个项目可以是分散的但每项都含有指出下一项位置的标识符。与2.269 条同义

  提议作一项更动并对其进行估计、同意或拒绝、调度和跟踪的过程。

  a.一组无歧义性的规则它规定了使数据得以用某种离散形式加以表示的方式。
  b.用处理机可以接受的符号形式表示数据或计算机程序
  c.书写例行程序。
  d.也可指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程序一部分。 已为了安全的目的对数据进行嘚加密表示

  由某人、某小组、或借助某种工具对源代码进行的独立的审查,以验证其是否符合软件设计文件和程序设计标准还可能对正确性和有效性进行估计。参见2.34条、2.468条、2.237条、2.545条

  一个程序或程序功能,常常属于编译程序的一部分它把计算机程序從某种中间级表示(通常为语法分析程序的输出)变换成较为低级的表示,如汇编代码或机器代码

  单个程序模块所执行的诸任务在功能上的互相关联的程度。与2·112条相对照

  一组过程性的操作符及与之有关的语法,用来指明交给操作系统执行的功能

  a.在计算機程序、命令语言或数据之间的说明信息,旨在给读者提供澄清性材料并不影响机器的解释工作。
  b.加到或散置在源语言语句当中的描述、附注或解释在目标语言中这些是无效的。

  用来比较两个计算机程序、文件或数据集合的一种软件工具目的是找出其共同点戓不同的地 方。比较的典型对象是源代码、目标(代)码、数据基文件的相似版本或测试结果

  a.两个或两个以上系统运行同一软件可嘚到同样结果的能力。
  b.两个或两个以上系统处理同样的数据文件可得到同样结果的能力 比较2.253条。

  将高级语言程序变换成与之等價的浮动的或绝对的机器代码与2.29条相对照。

  用于进行编译的一种计算机程序与2.30条、2.255条对照。

  用来构造编译程序的翻译程序或解释程序与 2.290条同义。

  系统或系统组成部分的复杂程度由下述因素确定,如:接口的数量和错综程度条件转移的数量和錯综程度,嵌套的深度数据结构的类型,以及其它一些系统特性

  系统或程序的基本部分。
  a. 能执行大量计算包括许多算术和邏辑运算,而在运行期间无需操作员干预的一种功能装置
  b.由一台或多台相联的处理机和外围设备组成的一种可编程序的功能装置,这种装置由内部存储的程序控制可执行大量的计算(许多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而无需人的干预。

  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设备之间戓计算机设备内部通信用的数据这种数据可以是外部的(计算机可读形式),也可以是驻留在计算机设备内的可以是模拟信号,也可鉯是数字信号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按一定的协议互连的计算机组成的复合体。

  按照具体要求产生的适合于计算机处理的指令序列 参见2.352条。

  对计算机程序的简短叙述给用户提供足够的信息,使他们能据此确定该计算机程序是否适合其需要及所拥有的资源

  由一台或多台计算机和相关软件组成的一种功能装置。

  可以同时地在多处理机上执行或异步地在单处理机上执行的若干进程各並发进程可以相互作用,一个进 程在接受另一进程的信息之前或一外部事件出现之前可以把执行挂起与2.426相对照。

  一种程序设计控制結构它允许程序中使用根据指定条件的满足情况而加以选择的控制流。例如按情况、如果…··呗小…··否则……。

  a.计算机系统戓网络按照其功能部件的特点、数量和主要特性而确定的排列。具体地讲配置一词可以指硬件配置或软件配置。
  b.为确定系统或系统組成部分的特定版本而提出的需求、设计和实现
  c.在技术文档中制定的并在产品中体现的硬件、软件的功能和(或)物理特性。

  證明所要求的全部配置项均已产生出来当前的配置与规定的需求相符。技术文件说明书完全而准确地描述了各个配置项目并且曾经提絀的所有更动请求均已得到解决的过程。

  a.在配置项的配置标识正式确定之后对配置项的更动情况所做的估价、协调、批准或不批准嘚过程。
  b.在配置项的配置标识正式确定之后对配置项所进行的有系统的估价、协调、所表示的批准或不批准。以及配置中被批准的哽动的具体实现过程

  对提出的工程上的更动负责进行估价、审批,对核准进行的更动确保其实现的权力机构

  a.标出系统中的配置项并对其特性进行记录的过程。
  b.经批准同意的确定一配置项的文件说明书
  c.当前已批准的或有条件地批准的针对一配置项的技術文档说明,如载于规格说明中的图和相关的表及文档说明

  a.为了配置管理目的而作为一个单位来看待的硬件和/或软件成分。
  b.滿足最终应用功能并被指名用于配置管理的硬件/软件或它们的集合体。 配置项在复杂性、规模和型号上差异甚大可从航空、电子或船舶系统到测试仪表甚至一发子弹 在开发和初始生产阶段,配置项就是合同中(或与之相当的内部协定中)直接引用的说明项在亚三 一荇和维护期间,被指明要分别获得的任何可维护的项也是配置项

  a.标识和确定系统中配置项的过程,在系统整个生存周期内控制这些項的投放和吏动记录并报告配置的状态和更动要求,验证配置项的完整性和正确性参见2.61条、2.96条、2.94条、2.99条、2.3条。
  b.对下列工作进行技術和行政指导与监督的一套规范:
  ——对一配置项的功能和物理特性进行标识和文件编制工作;
  ——控制这些特性的更动情况;
  ——记录并报告对这些更动进行的处理和实现的状态

  记录和报告为有效地管理某一配置所需的信息。包括列出经批准的配置标識表、列出对配置提出更动的状态表和经批准的更动的实现状态

  a.在被核准访问期间,防止对数据做未经核准的改变、使用、破坏和拋弃参见 2.247条。
  b.对程序和进程施加的限制目的是使它们不能访问或影响未经核准的数据、程序或进程。

  为了估计程序中的固有故障数有意地在计算机程序已有的故障上添加已知数目的故障的过程。与2.55条同义

  在出现有限数目的硬件或软件故障的情况下,系統仍可连续正确运行的内在能力

  验证一个配置项的实际工作性能是否符合它的需求规格说明的一项审查,以便为软件的设计和编码建立一个基线

  作为一个单位来看待的一组相关的记录。参见2.276条

  由有限个状态及这些状态之间变迁构成的计算模型。

  a.装于某类存储器中的在处理期间不能由计算机动态地修改的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参见 2.292 条、2.293条。

  b.含有在用户环境下不能修改、不会丢失的计算机程序和数据的器件包含在固件中的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归类为软件;含有计算机程序和数据的电路归类为硬件。

  c.存储在只读存储器Φ的程序指令

  d.由硬件装置和计算机程序集成形成一个功能实体的组件,在正常运行期间该实体配置不能改变计算机程序存储在集荿电路形式的硬件装置中,逻辑配置是固定的以满足具体应用或工作需求。

  a.通知出现了某种错误、状态或其它条件的指示符

  b.鼡于表示各种指示符中的任何一种。例如字标。

  c.通知出现了一定条件如字的结束的字符。

  d.指示程序中的错误、状态或其它規定条件。

  在执行某一算法时所完成的操作序列

  问题定义、分析或求解的二种图形表示。在这种表示中用符号表示操作、数據、流程和设备。与 2.48相对照

  一种语言,其规则在使用前就已明显地确立与 2.2 8条同义。例如 FORTRAN和Ada等程序设计语言以及诸如谓词演算之類的数学或逻辑语言。与2.307条对照

  子程序中使用的变量。用来表示调用例行程序时要传送给子程序的数据或程序元素与2.161 条同义。与2.14條相对照

  a.根据已建立的标准书写并获准的规格说明。

  b.在正确性证明中对一系统或系统组成部分外部可见行为用形式语言进行嘚描述。

  根据已批准的测试计划进行测试活动并报告结果

  a.一实体或其特征动作能实现特定目的能力。

  b.由自变量的值可得到確定结果的特定于程序函数通常用函数名来调用,计算函数值的变量以参数的形式提供

  设计系统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把系统分荿若干部分使其直接与系统功能和子功能对应。参见 2.222条

  制定数据处理系统各部分的功能及相互之间接口的规格说明。参见2.343条

  规定系统或系统组成部分必须能够执行的功能的需求。

  确定系统或系统组成部分必须执行的功能的规格说明参见2.336条。

  能实现某一特定目标的硬件、软件或两者兼而有之的实体

  数据处理中使用的物理设备,相对计算机程序、过程、规则和相关的文件而言與2.433条相对照。

  整个系统体系结构中的硬件的一个配置项

  设计系统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通过一系列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办法把系统分成若干部分参见 2.215条、2.298条、2.472条。

  一种结构其组成部分根据一组特定的规则排列成若干层次。

  一种程序设计语言它通常包括如下一些特点:嵌套表达式、用户定义的数据类型和通常在低级语言中没有的参数传递;它不反映任何一台计算机或一类计算机的结构,从而可以用它书写与机器无关的源程序一个单一的高级语言语句可以表示多个机器操作。与2·279条、2·31条相对照

  a.程序或文件所装叺的计算机。

  b.用以开发供另一台计算机用的软件的计算机与 2· 502条相对照。

  c.用以模仿另一台计算机的计算机与2·502条相对照。

  d.在计算机网络中为该网络的用户提供处理能力的计算机。

  a.用以命名、指示或定位的符号标识符可以和数据结构、数据项或程序位置相关联。

  b.用以标识数据项或给。数据项命名也可能指出该数据某些特性的一个或一组字符。

  在可靠性模拟中纠正或清除已经发现故障的意图并非总是成功的一种假定。

  a.以较为具体的项来体现抽象的概念;特别是用硬件、软件或两者一起来体现一抽象嘚概念。

  b.程序的一种机器可执行形式或者能被自动地翻译成机器可执行的形式的某种形式的程序。

  c.把设计翻译成代码然后对此代码排除隐错的过程。

  软件生存周期中的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根据设计文件制造软件产品并排除其中的隐错参 见 2.238条、2.513条。

  对软件设计的实现产生影响或限制的任何需求例如,设计描述沁软件开发标准丸程序设计语言 需求、软件质量保证标准等

  a.由某机构对软件产品进行的验证和确认,该机构在技术上和行政管理上都与负责开发该软件产品的机构是分开的

  b.由个人或小组对软件產品进行的验证和确认。这些个人或小组不是软件产品的原始设计人但可以和后者同属一个机构。独立的程度取决于该软件的重要性

  计算机程序中存在的一种故障。这种故障不是作为故障撒播过程的一部分而插入的

  一种正确性证明技术。采用这种技术时要写絀描述程序输入、输出和中间条件的断言推导出当 输入条件满足时,使输出条件得到满足的一一组定理并且这些定理被证明是成立的。

  将模块中的软件设计决策封装起来的技术使模块内部工作情况尽可能少在模块的接口处暴露。这样系统中每个模块对其它模块洏言是个“黑盒子”。信息隐蔽的原则禁止使用在模块接口中没有说明的信息参见2·175条。

  逻辑表达式它规定了程序的输入必须满足的一个或多个条件。

  a.一种正式的评定技术由除作者之外的某人或某一小组仔细检查软件需求、设计或代码,以找出故障、违反开發标准之处和其它一些问题与 2.545条相对照。参见 2.63条

  b.质量管理的一个阶段。在此阶段借助检查观察或测量来确定材料、必须品、零蔀件、附属 品、系统、过程或结构是否符合预定的质量要求。

  软件生存周期中的一段时间在此时间内,软件产品被结合到工作环境Φ并在该环境中加以测 试,以保证它能按照要求进行工作

  a.使计算机 执行一个特定操作或执行一组特定操作的程序语句。

  b.在程序设计语言中规定某种操作,且如果有操作数则对操作数进行标识的一个有含义的表述

  计算机的指令集合,程序设计语言指令集匼或程序设计系统中程序设计语言的指令集合。

  用指令集合表征的抽象机

  一种软件工具。它在被测程序中的适当位置上产生並插入起计数器或其它探头作用的语句以提供有关程序执行情况的统计数字,如程序中的代码被执行到的覆盖程度

  把软件、硬件え素或两者合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的过程。

  有序进行的一种测试这种测试中,把软件元素、硬件元素或两者一并进行测试直到整個系统 成为一体。参见2.497条

  在计算机系统中,对软件或数据所受到的未经获准的存取或修改可加以控制的程度参见2.420 条。

  指这样┅个系统在这种系统中,每一个用户的输入均能得到该系统的响应

  a .一个共有的边界。接口可能是连接两个设备的硬件组成部分吔可能是由两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所访问的一部分存储器或寄存器。

  b.与另一系统组成部分的交互作用或通信

  规定一个系统或系統组成部分必须与之接口的硬件、软件或数据库元素的需求。或由这样一个接口而引起的对格式、时间关系或其它因素提出的条件

  規定系统或系统组成部分的接口需求的规格说明。

  为确保程序或系统组成部分彼此正确地传递信息或控制而进行的测试

  a .两个或哆个系统交换信息并相互使用已交换的信息的能力。与2.71条相比较

  b.两个或两个以上系统可互相操作的能力。

  逐条翻译并立即执行計算机程序的每一源语言语句与2.29条、2.72条相对照。

  a.用来解释计算机程序的软件、硬件或固件与2.30条、2.73条相对照。

  b.用于进行解释的計算机程序

  把一进程(如计算机程序)的执行暂停。这一暂停是由该进程之外的事件引起的中断处理后,被暂停的进程应能恢复

  a.重复执行给定的程序设计语言语句序列,直到满足给定条件或当给定条件为真时为止的过程

  b.对循环的一次执行。

  a.操作系统的基础操作系统的最小的不可缺少的部分。

  b.基本功能的封装部分

  c.在计算机选择研究中用以评价计算机性能的模型。

  数据集匼中的一个或多个字符它含有有关该集合的信息,包括其标识

  a.数据集合内或附加于数据集合上的一个或多个字符。其中含有有关該集合的信息包括其标识。

  b.在计算机程序设计中指令的标识符。

  c.一个带或盘文件的标识记录

  a.一种计算机程序。它执行這样一些功能诸如处理指定程序设计语言所需的翻译、解释功能和其它任务。例如FORTRAN处理程序、COBOL处理程序

  b.一种软件工具。它完成这樣一些功能诸如处理指定的语言(如需求规格说明语言、设计语言或程序设计语言)所需的翻译、解释或其它任务。

  a.一个项在某一层次排列中下属的级数

  b.层次结构中的等级。若一项目没有从属项则属最低级若没有比它高的项则为最高级。

  指明文档的范围、内嫆、格式以及质量文档等级可根据项目成本、预期用途、作用范围、及其它 因素进行选择。

  参见2.448条

  一个框架,它含有从需求萣义到使用终止跨越整个生存期的系统开发、操作和维护中所需实施 的过程、活动和任务。

  一个计算机程序它利用一个或多个独竝地编译而得到的目标模块或装入模块而建立一个装入模块。为此要在目标模块当中解决交叉引用也可能需要把一些元素重新定位。注意并不是所有的目标模块在执行之前都需要连接

  b.将满足规定准则的数据项进行打印或显示。

  一种用表的形式来处理数据的方法通常使用链接表,这样就能改变项的逻辑顺序而无需改变它们的物理位置

  a.以人们易读的列表形式给出的计算机输出。

  b.人们易讀的、正文形式的计算机输出

  计算机生成的表,它标识驻留在内存中的计算机程序或驻留在内存中的数据的全部或指定部分的位置戓大小

  适合于装入到主存中去等待执行的程序单位。它通常是连接编辑程序的输出

  a.一种例行程序。它在目标程序执行之前把目标程序读入到主存中去

  b.一种例行程序。通常是计算机程序它把数据读入到主存中去。

  与物理环境无关的文件同一逻辑文件的各部分可以放在不同的物理文件中;几个逻辑文件或几个逻辑文件的各部分可以放在一个物理文件中。

  与物理环境无关的记录同┅逻辑记录的各部分可以放在不同的物理记录中;几个逻辑记录或几个逻辑记录的各部分可以放在一个物理记录中。

  当某个条件成立时鈳以反复执行一组指令的程序结构参见2.257条。

  指令和数据的表示此表示能直接由计算机执行。与2.31条、2.225条相对照

  a.一个预先定义恏的指令序列。在汇编或编译期间要把该指令序列插入到程序中每一处出现相应宏指令的地方

  源语言中的一条指令。它将用同一源語言书写的预先定义的指令序列所代替

  某些汇编程序和编辑程序的部分。它允许程序员定义和使用宏

  a.对软件进行维护的容易程度。

  b.按照预定的需要对某一功能部件进行维护的容易程度

  c、按照规定的使用条件,在给定时间间隔内一个项保持在某一指定狀态或恢复到某一指定状态的能力在此状态下,若在规定的条件下实现维护并使用所指定的过程和资源时它能实现要求的功能。

  執行维护活动的一个机构

  维护软件产品时使用的说明管理方法和技术途径的文档。典型的维护计划内容包括:工具、资源、设施、忣日程

  编译程序或汇编程序中具有生成装入映象性能的部分。

  存放软件和文件的正式公布版本的软件库与2.351条相对照。

  参見 2.75条

  用来说明一个语言或多个语言的基本语言。

  a.微程序的符号表示

  b.微程序在其存储媒体中的内部表示。参见2.206条

  计算机操作相对的微指令序列。它被保存在专用存储器中并且是由计算机指令寄存器中的计算机指令来启动执行,微程序常常用于代替硬接线逻辑参见2.206条。

  项目有关人员或管理人员负责的在预定时间将发生的事件用来标志工作进度。例如正式的复审、规格说明的頒布、产品的交付。

  为便于人们记忆而选用的一种符号例:“multiPly”的缩写是“mul”。

  现实世界中进程、设备或概念的一种表示参見2.23条、2.42条、2.129条、2.180条、2.398条、

  a.对软件进行的更改。

  b.更改软件的过程

  借助于把系统分成若干模块来设计系统的方法。参见2.222条

  把系统或程序作为一组模块集合来开发的一种技术。

  软件由若干离散部分组成的离散程度即软件模块化的程度(表明改变一个组成蔀分时对另外的组成部分有多大的影响)。

发布时间: 阅读次数: 来源:西區生态环境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加强对固体废物的管理,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制定本标准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土壤环境管理司、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2017年5月27日批准。 本标准自2017年10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固体废物鉴别标准 通则

  本标准规定了依据产生來源的固体废物鉴别准则、在利用和处置过程中的固体废物鉴别准则、不作为固体废物管理的物质、不作为液态废物管理的物质以及监督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物质(或材料)和物品(包括产品、商品)(以下简称物质)的固体废物鉴别。

  液态废物的鉴别适用於本标准。

  本标准不适用于放射性废物的鉴别

  本标准不适用于固体废物的分类。

  对于有专用固体废物鉴别标准的物质的固體废物鉴别不适用于本标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标准

  GB 18599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Φ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是指判断物质是否属于固体废物的活动。

  是指从固体废物中提取物质作为原材料或者燃料的活动

  是指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使固体废物转化为适合于运输、贮存、利用和处置的活动

  是指将固体废物焚烧囷用其他改变固体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特性的方法,达到减少已产生的固体废物数量、缩小固体废物体积、减少或者消除其危险成份嘚活动或者将固体废物最终置于符合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填埋场的活动。

  是指在工艺设计、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希望获得的一种或哆种产品,包括副产品

  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伴随目标产物产生的物质。

  4 依据产生来源的固体废物鉴别

  下列物质属于固体废物(章节 6 包括的物质除外)

  4.1 丧失原有使用价值的物质,包括以下种类:

  a)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因为不符合国家、地方制定或行业通行的产品标准(规范)或者因为质量原因,而不能在市场出售、流通或者不能按照原用途使用的物质如不合格品、残次品、废品等。但符合国家、地方制定或行业通行的产品标准中等外品级的物质以及在生产企业内进行返工(返修)的物质除外;

  b)因为超过质量保证期而不能在市场出售、流通或者不能按照原用途使用的物质;

  c)因为沾染、掺入、混杂无用或有害物质使其质量无法满足使用偠求,而不能在市场出售、流通或者不能按照原用途使用的物质;

  d)在消费或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因为使用寿命到期而不能继续按照原用途使用的物质;

  e)执法机关查处没收的需报废、销毁等无害化处理的物质,包括(但不限于)假冒伪劣产品、侵犯知识产权产品、毒品等禁用品;

  f)以处置废物为目的生产的不存在市场需求或不能在市场上出售、流通的物质;

  g)因为自然灾害、不可抗力洇素和人为灾难因素造成损坏而无法继续按照原用途使用的物质;

  h)因丧失原有功能而无法继续使用的物质;

  i)由于其他原因而鈈能在市场出售、流通或者不能按照原用途使用的物质。

  4.2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包括以下种类:

  a)产品加工和制造过程中产苼的下脚料、边角料、残余物质等;

  b)在物质提取、提纯、电解、电积、净化、改性、表面处理以及其他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残余物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物质:

  1)在黑色金属冶炼或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高炉渣、钢渣、轧钢氧化皮、铁合金渣、锰渣;

  2)在有色金属冶炼或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铜渣、铅渣、锡渣、锌渣、铝灰(渣)等火法冶炼渣以及赤泥、电解阳极泥、电解铝阳极炭块残极、电积槽渣、酸(碱)浸出渣、净化渣等湿法冶炼渣;

  3)在金属表面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电镀槽渣、打磨粉尘。

  c)在物质合成、裂解、分餾、蒸馏、溶解、沉淀以及其他过程中产生的残余物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物质:

  1)在石油炼制过程中产生的废酸液、废碱液、皛土渣、油页岩渣;

  2)在有机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酸渣、废母液、蒸馏釜底残渣、电石渣;

  3)在无机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磷石膏、氨碱白泥、铬渣、硫铁矿渣、盐泥。

  d)金属矿、非金属矿和煤炭开采、选矿过程中产生的废石、尾矿、煤矸石等;

  e)石油、天然气、地热开采过程中产生的钻井泥浆、废压裂液、油泥或油泥砂、油脚和油田溅溢物等;

  f)火力发电厂锅炉、其他工业和民用鍋炉、工业窑炉等热能或燃烧设施中燃料燃烧产生的燃煤炉渣等残余物质;

  g)在设施设备维护和检修过程中,从炉窑、反应釜、反應槽、管道、容器以及其他设施设备中清理出的残余物质和损毁物质;

  h)在物质破碎、粉碎、筛分、碾磨、切割、包装等加工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不能直接作为产品或原材料或作为现场返料的回收粉尘、粉末;

  i)在建筑、工程等施工和作业过程中产生的报废料、残余粅质等建筑废物;

  j)畜禽和水产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动物粪便、病害动物尸体等;

  k)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作物秸秆、植物枝叶等農业废物;

  l)教学、科研、生产、医疗等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动物尸体等实验室废弃物质;

  m)其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

  4.3 环境治理和污染控制过程中产生的物质包括以下种类:

  a)烟气和废气净化、除尘处理过程中收集的烟尘、粉尘,包括粉煤灰;

  b)烟气脱硫产生的脱硫石膏和烟气脱硝产生的废脱硝催化剂;

  c)煤气净化产生的煤焦油;

  d)烟气净化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硫酸或鹽酸;

  e)水净化和废水处理产生的污泥及其他废弃物质;

  f)废水或废液(包括固体废物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处理产生的浓缩液;

  g)化粪池污泥、厕所粪便;

  h)固体废物焚烧炉产生的飞灰、底渣等灰渣;

  i)堆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残余物质;

  j)绿化囷园林管理中清理产生的植物枝叶;

  k)河道、沟渠、湖泊、航道、浴场等水体环境中清理出的漂浮物和疏浚污泥;

  l)烟气、臭气囷废水净化过程中产生的废活性炭、过滤器滤膜等过滤介质;

  m)在污染地块修复、处理过程中采用下列任何一种方式处置或利用的汙染土壤:

  3)水泥窑协同处置;

  4)生产砖、瓦、筑路材料等其他建筑材料。

  n)在其他环境治理和污染修复过程中产生的各类粅质

  a)法律禁止使用的物质;

  b)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认定为固体废物的物质。

  5 利用和处置过程中的固体废物鉴别

  5.1 在任何条件下固体废物按照以下任何一种方式利用或处置时,仍然作为固体废物管理(但包含在6.2条中的除外):

  a)以土壤改良、地块改造、地块修复和其他土地利用方式直接施用于土地或生产施用于土地的物质(包括堆肥)以及生产筑路材料;

  b)焚烧处置(包括获取热能的焚烧和垃圾衍生燃料的焚烧),或用于生产燃料或包含于燃料中;

  e)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其他处置方式。

  5.2 利用固体废物生产的产物同时满足下述条件的不作为固体废物管理,按照相应的产品管理(按照5.1条进行利用或处置的除外):

  a)符合国家、地方制定或行业通行的被替代原料生产的产品质量标准;

  b)符合相关国家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或技术规范偠求包括该产物生产过程中排放到环境中的有害物质限值和该产物中有害物质的含量限值;当没有国家污染控制标准或技术规范时,该產物中所含有害成分含量不高于利用被替代原料生产的产品中的有害成分含量并且在该产物生产过程中,排放到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浓度鈈高于利用所替代原料生产产品过程中排放到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浓度当没有被替代原料时,不考虑该条件;

  c)有稳定、合理的市场需求

  6 不作为固体废物管理的物质

  6.1 以下物质不作为固体废物管理:

  a)任何不需要修复和加工即可用于其原始用途的物质,或鍺在产生点经过修复和加工后满足国家、地方制定或行业通行的产品质量标准并且用于其原始用途的物质;

  b)不经过贮存或堆积过程而在现场直接返回到原生产过程或返回其产生过程的物质;

  c)修复后作为土壤用途使用的污染土壤;

  d)供实验室化验分析用或科学研究用固体废物样品。

  6.2 按照以下方式进行处置后的物质不作为固体废物管理:

  a)金属矿、非金属矿和煤炭采选过程中直接留在或返回到采空区的符合GB 18599中第I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要求的采矿废石、尾矿和煤矸石。但是带入除采矿废石、尾矿和煤矸石以外的其他污染物质的除外;

  b)工程施工中产生的按照法规要求或国家标准要求就地处置的物质

  6.3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认定不作为固體废物管理的物质。

  7 不作为液态废物管理的物质

  7.1 满足相关法规和排放标准要求可排入环境水体或者市政污水管网和处理设施的废沝、污水

  7.2 经过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物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废水处理工艺处理后,可以满足向环境水体或市政污水管网和处理設施排放的相关法规和排放标准要求的废水、污水

  7.3 废酸、废碱中和处理后产生的满足7.1或7.2条要求的废水。

  本标准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实施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