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筛板精馏塔的基本结构在操作一段时间后,分离效率降低,且全塔压降增加,其原因及应采取的措施是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可以通过开通VIP进行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员鼡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要攵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户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1.了解板式塔的结构及精馏流程

2.理论联系实际掌握精馏塔的基本结构的操作

3.掌握精馏塔的基本结构全塔效率的测定方法。

⑴采用乙醇~水系统测定精馏塔的基本结構全塔效率、液泛点、漏液点

⑵在规定时间内完成D=500ml、同时达到xD≥93v%、xW≤3v%分离任务

塔釜加热,液体沸腾在塔内产生上升蒸汽,上升蒸汽与沸腾液

体有着不同的组成这种不同组成来自轻重组份间有不同的挥发度,

由此塔顶冷凝只需要部分回流即可达到塔顶轻组份增浓和塔底重

组份提浓的目的。部分凝液作为轻组份较浓的塔顶产品部分凝液

作为回流,形成塔内下降液流下降液流的浓度自塔顶而下逐步下

降,至塔底浓度合格后连续或间歇地自塔釜排出部分釜液作为重

在塔中部适当位置加入待分离料液,加料液中轻组份浓度与塔截

面下降液流浓度最接近该处即为加料的适当位置。因此加料液

中轻组分浓度愈高,加料位置也愈高加料位置将塔分成上下二个

塔段,上段為精馏段下段为提馏段。

在精馏段中上升蒸汽与回流之间进行物质传递使上升蒸汽中轻

组份不断增浓,至塔顶达到要求浓度在提馏段中,下降液流与上

升蒸汽间的物质传递使下降液流中的轻组份转入汽相重组份则转

入液相,下降液流中重组份浓度不断增浓至塔底達到要求浓度。

6.3.1评价精馏的指标―全塔效率η

全回流下测全塔效率有二个目的一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在塔

内各塔板,至上而下建立浓喥分布从而使未达平衡的不合格产品

全部回入塔内直至塔顶塔底产品浓度合格,并维持若干时间后为部

分回流提供质量保证二是由于铨回流下的全塔效率和部分回流下

的全塔效率相差不大,在工程处理时可以用全回流下的全塔效率

代替部分回流下的全塔效率,全回流時精馏段和提馏段操作线重合

气液两相间的传质具有的推动力,操作变量只有1个即塔釜

加热量,所测定的全塔效率比较准确地反映了該精馏塔的基本结构的性

能对应的塔顶或塔底浓度即为该塔的极限浓度。全塔效率的定

NT:全回流下的理论板数;

6.3.2维持正常精馏的设备因素和操作因素

精馏塔的基本结构的结构应能提供所需的塔板数和塔板上足够的相间传递面积塔底加热(产生上升蒸汽)、塔顶冷凝(形荿回流)是精馏操作的主要能量消耗;回流比愈大,塔顶冷凝量愈大塔底加热量也必须愈大。回流比愈大相间物质传递的推动力也愈夶。

合理的塔板数和塔结构为正常精馏达到指定分离任务提供了质量保证塔板数和塔板结构为汽液接触提供传质面积。塔板数愈少塔高愈矮,设备投资愈省塔板数多少和被分离的物系性质有关,轻重组份间挥发度愈大塔板数愈少。反之塔板数愈多。塔结构合理操作弹性大,不易发生液沫夹带、漏液、溢流液泛反之,会使操作不易控制塔顶塔底质量难以保证。为有效地实现汽液两相之间的传質为了使传质具有的推动力,设计良好的塔结构能使操作时的板式精馏塔的基本结构(如图2所示)应同时具有以下两方面流动特征:

⑵汽液两相在板上错流

塔结构设计不合理和操作不当时会发生以下三种不正常现象:

(i)严重的液沫夹带现象

由于开孔率太小,而加热量过大导致汽速过大,塔板上的一

部分液体被上升汽流带至上层塔板这种现象称为液沫夹带。液

沫夹带是一种与液体主流方向相反的流动屬返混现象,使板效

率降低严重时还会发生夹带液泛,破坏塔的正常操作(见图3

所示)这种现象可通过P釜显示,由于:

P釜=P顶+∑板壓降 (2)

此时板压降急剧上升表现P釜读数超出正常范围的上限。

(ii)严重的漏液现象

由于开孔率太大加上加热量太小,导致汽速过小部汾液体从塔

板开孔处直接漏下,这种现象称为漏液漏液造成液体与气体在板上

无法错流接触,传质推动力降低严重的漏液,将使塔板仩不能积液

而无法正常操作上升的蒸汽直接从降液管里走,板压降几乎为0

见图4所示。此时P釜≈P顶

荷愈大,表现为操作压力P釜也愈大P釜

过大,液沫夹带将发生P釜过小,漏液将出现若液沫夹带量和漏液量各超过10%,被称为严重的不正常现象所以正常

的精馏塔的基本結构,操作压力P釜应有合适的范围即操作压力区间

由于降液管通过能力的限制,当气液负荷增大降液管通道截面积

太小,或塔内某塔板的降液管有堵塞现象时降液管内清液层高度

增加当降液管液面升至堰板上缘时(见图5所示)的液体流量为其极限通过能力,若液体流量超过此极限值常操作。

回流比是精馏的核心因素在设计时,存在着一个最小回流比低于该回流比即使塔板数再多,也达不到分离偠求

在精馏塔的基本结构的设计时存在一个经济上合理的回流比,使设备费用和能耗得到兼顾在精馏塔的基本结构操作时,存在一个囙流比的允许操作范围处理量恒定时,若汽液负荷(回流比)超出塔的通量极会发生一系列不正常的操作现象,同样会使塔顶产品不匼格加热量过大,会发生严重的雾沫夹带和液泛;加热量过小会发生漏液,液层过薄塔板效率降低。 ⑵物料平衡

若F>D+W塔釜液位将会仩升,从而发生淹塔;若F

在回流比R一定的条件下若Fxf>DxD+WxW,塔内轻组分大量累积即表现为每块塔板上液体中的轻组分增加,塔顶能达到指萣温度和浓度此时塔内各板的温度所对应塔板的温度分布曲线如图6所示,但塔釜质量不合格表明加料速度过大或塔釜加热量不够;若Fxf<DxD+WxW,塔内轻组分大量流失此时各板上液体中的重组分增加,塔内温度分布曲线如图7所示这时塔顶质量不合格,塔底质量合格表示塔頂采出率过大,应减小或停止出料增加进料和塔釜出料。

(1) 灵敏板温度是指一个正常操作的精馏塔的基本结构当受到某一外界因素的幹扰(如Rxf,采

出率等发生波动时)全塔各板的组成将发生变动,全塔的温度分布也将发生相应

的变化其中有一些板的温度对外界干擾因素的反映最灵敏,故称它们为灵敏板

(2) 按塔顶和塔釜温度进行操作控制的不可靠性

不可靠性来源于二个原因:一是温度与组成虽嘫有一一对应关系,但温度变化较

小仪表难以准确显示,特别是高纯度分离时;另一是过程的迟后性当温度达

到指定温度后由于过程嘚惯性,温度在一定时间内还会继续变化造成出料不合

(3) 塔内温度剧变的区域

塔内沿塔高温度的变化如图7所示。显然在塔的顶部和底部附近的塔段内温度

变化较小,中部温度变化较大因此,在精馏段和提馏段适当的位置各设置一个

测温点在操作变动时,该点的温喥会呈现较灵敏的反应因而称为灵敏点温度。

(4) 按灵敏点温度进行操作控制

操作一段时间后能得知当灵敏点温度处于何值时塔顶产品囷塔底产品能确保合

格以后即按该灵敏点温度进行调节。例如当精馏段灵敏点温度上升达到规定

值后即减小出料量,反之则加大出料量。

因此能用测量温度的方法预示塔内组成尤其

是塔顶馏出液组成的变化图6和图7是物料不

平衡时,全塔温度分布的变化情况;图8是分離

能力不够时全塔温度分布的变化情况,此时塔

顶和塔底的产品质量均不合格从比较图7和图8

可以看出,采出率增加和回流比减小时靈敏板

的温度均上升,但前者温度上升是突跃式的而

后者则是缓慢式的,据此可判断产品不合格的原

6.4.1实验方案设计

⑴采用乙醇~水物系全回流操作测全塔效率 根据??NT?1,在一定加热量下全回流操作 N

稳定后塔顶塔底同时取样分析,得xD、xW用作图法求理论板数。

⑵部分回流时囙流比的估算

操作回流比的估算有二种方法:

(i) 通过如图所示作一切线交纵坐标,截距为

(ii) 根据现有塔设备操作摸索回流比方法如下:

(1) 选择加料速度为4~6l/h,根据物料衡算塔顶

出料流量及调至适当值塔釜暂时不出料。 (2) 将加热电压关小观察塔节视镜内的气液

接触状況,当开始出现漏液时记录P釜读数,此时P釜作为操作压力下限对应的加热电压即为最小加热量,读取的回流比即为操作回流比下限

(3) 将加热电压开大,观察塔节视镜内的气液接触状况当开始出现液泛时,记录P釜读数此时P釜作为操作压力上限,对应的加热电压即為加热量读取的回流比即为操作回流比上限。

(4) 在漏液点和液泛点之间选择一合适的塔釜加热量

⑶部分回流时,塔顶塔底质量同时匼格D的估算

根据轻组份物料衡算得D的大小,应考虑全回流时塔底轻组分的含量

6.4.2实验流程设计

⑴需要1个带再沸器和冷凝器的筛板精馏塔嘚基本结构。

⑵需要3个温度计以测定T顶、T灵、T釜。


⑶需要1个塔釜压力表以确定操作压力P釜。

⑷需要1个加料泵供连续精馏之用。

⑸需偠3个流量计以计量回流量、塔顶出料量、加料量。

将以上仪表和主要塔设备配上贮槽、阀门、管件等组建如下实验装置图


6.6实验塔性能評定时的操作要点

(1) 分离能力――全回流操作

在塔釜内置入10~30v%的乙醇水溶液,釜位近液位计2处开启加热电源使电压为220 3

V,打开塔顶冷凝器进水阀塔釜加热,塔顶冷凝不加料,不出产品待塔内建立起稳定的浓度分布后,(回流流量计浮子浮起来达10min之久后)同时取样汾析塔顶xD与塔釜xW。由该二组成可作图得到该塔的理论板数并与实际板数相除得到全塔效率

(2) 的处理能力――液泛点

全回流条件下,加夶塔釜的加热量塔内上升蒸汽量和下降液体量将随之增大,塔板上液层厚度和塔釜压力也相应增大当塔釜压力急剧上升时即出现液泛現象,读取该时刻的回流量和加热电流量即为该塔操作的上限――液泛点。

(3) 最小的处理能力――漏液点

全回流条件下逐次减小塔釜加热量,测定塔效率塔效率剧降时,读取该时刻的回流量和加热电流量即为该塔操作的下限――漏液点。

(4) 部分回流时将加料鋶量计开至4 L/h,按照上述提及的回流比确定方法操作

(5)若发生T灵急剧上升,应采取D=0F?,W?的措施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乙醇-水溶液分离的常压筛板精馏塔的基本结构 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班级:化工0802 学号: 指导老师: 姓名: 目 录 绪论 概述 1.1精馏操作对塔设备的要求 1.2板式塔类型 设计方案简介 2.1 操作条件的确定 2.1.1操作压力 2.1.2进料状态 2.1.3加热方式 2.1.4 冷却剂与出口温度 2.1.5热能利用 2.2 确定设计方案的原则 苐三节 板式精馏塔的基本结构的设计计算 精馏塔的基本结构全塔物料衡算 常压下乙醇—水平衡组成(摩尔)与温度的关系 塔板的计算 精馏塔的基本结构主要尺寸的计算 塔板主要工艺尺寸的计算 筛板的流体力学验算 塔板负荷性能计算以及负荷性能图 筛板塔全塔数据汇总 第四节 附属设备设计 4.1 冷凝器的选择 4.2 再沸器的选择 第五节 塔附件设计 5.1 接管 5.2 筒体与封头 5.3 液体分布器 5.4 除沫器 5.5 裙座 5.6 吊柱 5.7 人孔 5.8 塔总体高度的设计 第六节 课程設计心得体会 附件:工艺流程图 精馏塔的基本结构设备图 绪 论 一、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课程设计是《化工原理》课程的一个总結性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本门课程及有关选修课程的基本知识去解决某一设计任务的一次训练。在整个教学计划中它也起着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作用。 课程设计不同于平时的作业在设计中需要学生自己做出决策,即自己确定方案选择流程,查取资料进行过程和设备计算,并要对自己的选择做出论证和核算经过反复的分析比较,择优选定最理想的方案和合理的设计所以,课程設计是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有益实践 通过课程设计,学生应该注重以下几个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1. 查阅资料,选用公式和搜集数据(包括從已发表的文献中和从生产现场中搜集)的能力; 2. 树立既考虑技术上的先进性与可行性又考虑经济上的合理性,并注意到操作时的劳动条件和环境保护的正确设计思想在这种设计思想的指导下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迅速准确的进行工程计算的能力; 4. 用简洁的文字,清晰的图表来表达自己设计思想的能力 二.对于本次课题的初步认识 在化学工业和石油工业中广泛应用的诸如吸收、解吸、精馏、萃取等单元操作中,气液传质设备必不可少塔设备就是使气液成两相通过精密接触达到相际传质和传热目的的气液传质设备之一。 塔设备┅般分为级间接触式和连续接触式两大类前者的代表是板式塔,后者的代表则为填料塔在各种塔型中,当前应用最广泛的是筛板塔与浮阀塔 筛板塔在十九世纪初已应用与工业装置上,但由于对筛板的流体力学研究很少被认为操作不易掌握,没有被广泛采用五十年玳来,由于工业生产实践对筛板塔作了较充分的研究并且经过了大量的工业生产实践,形成了较完善的设计方法筛板塔和泡罩塔相比較具有下列特点:生产能力大于10.5%,板效率提高产量15%左右;而压降可降低30%左右;另外筛板塔结构简单消耗金属少,塔板的造价可减少40%左右;安装容易也便于清理检修。本次设计就是针对水—乙醇体系而进行的常压二元筛板精馏塔的基本结构的设计及其辅助设备的选型。 甴于学生水平有限难免有遗漏谬误之处,恳切希望各位老师指出以便订正。 第一节 概 述 1.1精馏操作对塔设备的要求 精馏所进行的是气(汽)、液两相之间的传质而作为气(汽)、液两相传质所用的塔设备,首先必须要能使气(汽)、液两相得到充分的接触以达到较高的传质效率。泹是为了满足工业生产和需要,塔设备还得具备下列各种基本要求: (1) 气(汽)、液处理量大即生产能力大时,仍不致发生大量的雾沫夹帶、拦液或液泛等破坏操作的现象 (2) 操作稳定,弹性大即当塔设备的气(汽)、液负荷有较大范围的变动时,仍能在较高的传质效率下进荇稳定的操作并应保证长期连续操作所必须具有的可靠性 (3) 流体流动的阻力小,即流体流经塔设备的压力降小这将大大节省动力消耗,从而降低操作费用对于减压精馏操作,过大的压力降还将使整个系统无法维持必要的真空度最终破坏物系的操作。 (4) 结构简单材料耗用量小,制造和安装容易 (5) 耐腐蚀和不易堵塞,方便操作、调节和检修 (6) 塔内的滞留量要小。 实际上任何塔设备都难以满足上述所有要求,况且上述要求中有些也是互相矛盾的不同的塔型各有某些独特的优点,设计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精馏塔的基本结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