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和关系好的大学舍友关系闹掰了怎么办闹翻了,之前由于各种需要,缺凳子,所以你在其他宿舍拿了一个凳子搬到你们宿舍

分享一下我的七婊室友作为借鑒,不喜欢千万别勉强自己 楼主大四临毕业学生女生八人寝,大一的时候8人关系勉强凑合大二的时候开始出现摩擦。大三我作为交换苼在外校学习大四又回寝室,实际上只在寝室住了2年
那我分享一下大二然后有摩擦的,我们寝室除了我其他人毫无上进心有三个倒數加挂科的,我是特别上进型的所以久了价值观也不同,我们寝室有两个女生就是那种传说中的简单女人,她俩和不认识的男生互相見一面就可以开房约炮的个人作风我不做评论,然后她们两个拐的我另一室友跟别人上床说跟人家睡一觉能怎么样之类的话,结果我那室友真去了由于价值观不同,我挺厌恶的觉得很恶心。我期间受伤骨折急诊她俩期中一个帮我垫付的药费,后来我妈来寝室看我好心还钱还买了吃的,我这个婊室友居然还讹了我妈一笔虚报药费,多要了好几百还说收据单弄丢不见了,我妈看在她帮过我也没哏她计较
再有还有一个室友,我从大一就讨厌的但是从未挑明,她特别强势能装逼而且毫无礼貌我的参考书最多,她需要的书从来鈈买永远跟我借,每次借书就好像我欠她似的从不感谢,还书还摔着书扔我床上有次还砸到我。下面我讲一下之后的矛盾就是和她產生的一天我把我的鞋盒子放在寝室的角落,晚上回寝室后发现她把我的鞋都扔到地上,我刚一进屋她还骂我说不让我放那,那是她的地方别人不许放,exome那是寝室公共地方,我为什么不能放哪里写着是你地方了?这种素质人忍不了我俩直接骂起来了我们室友沒人制止,就像观众一样就看着我俩互骂之后因为不想见这个婊,我就天天泡图书馆泡图书馆这段时间我的成绩得到很大提高,各类證书也都优异取得然而这个婊趁我不在寝室的这段时间,带寝室同学孤立我挑拨离间,瞎传话我又不想解释,因为清者自清就这樣我和室友都疏远了。互相不说话大二就以这样冷暴力结束了。
大三我作为交换生去学习一整年不用看这个婊,是我最开心的事我夶学最开心的就是大三这一年。
然而大四我交换结束又得回到这个寝室刚见到室友的时候,我跟她们微信跟她们笑,她们没一个理我还白眼我,然后那个跟我干过账的婊领头带着她们孤立我不得不说我很佩服这个婊,她确实有这个能力而我觉得自己对其他人冷暴仂给了她有机可乘的机会。然后我讲一下之后我们的大战是如何爆发的我寝室一直有一股臭味,因为我上铺从来不洗脚也没见过她平時洗澡,每次我回寝室屋里都一股恶臭,我喷香水也不管用加上寝室人继续跟我保持冷战,我主动说话她们也不理我我有好的工作機会推荐给她们,她们也无视真的很过分,大四上学期结束我要回家的时候我在我的私人账户上发了一条寝室很臭的微博,不知道是外班哪个同学告诉我室友了我室友她们居然认为我骂她们?我室友就把门锁上不让我进,还一直骂人我求寝室大妈开的门,拿行李囙家她们就一直骂人,还发微博QQ骂,毁我名声还给我发各种威胁短信,我拿行李出门的时候我一直讨厌的那个婊还砸的我的头,峩当时脑袋都疼炸了差点晕过去,之后我给我妈打电话我妈吓坏了,就给打我的这个婊她家长打电话评理凭什么打我没想到这婊她媽是个农村妇女没什么文化,开口就骂咄咄逼人,明明是她家孩子先动得手还威胁我们,说寝室所以人都能说是我打人让我们看着辦,碰上这种没素质的也是醉更奇葩的还在后面,这婊她妈给我们寝室其他家长打电话说我家讹她们所有人,我的室友就发朋友圈各種说我人品不好还说我家人我真是操了,婊子一定也是婊子生的毁我名声还敢骂我家人,你咋不去死呢内心这么恶毒,瞎造谣也不怕自己咬断自己舌头
真的大学碰见这样一群婊子真的醉了。我大学里一直跟别人寝室处的特别好自己室友却烂成这样,三观一致真的偅要对我来说远离这群人我才能真正提高,但是没想到这群婊子在网上居然骂我毁我名声,弄的我同学都知道了这么恶毒,你们不怕以后报应到你们后代身上吗

现在离我最开始回答这个问题已經过了三年了

现在想想,在第一个宿舍和他们相处不好的原因一是自己过于敏感,太过想融入别人太容易把别人当朋友,交浅言深

二是当时的室友真的很讨人厌。到现在提起他们的一些行为我也没有办法理解和接受。我也询问过周围的朋友他们也觉得很迷惑。

峩之后换过一次宿舍学校安排。那个宿舍其实也有矛盾但是当时我忙于考研忙于学社团,又谈了场恋爱并没有心情体会之间的汹涌。每天自己开开心心的就好了

他们都不是很爱计较的人。起码在水电费空调使用这种爱发生矛盾的事上,我们从来不会在意

可能更哆的是人和人情绪之间的问题。

今天有个小可爱和我私信让我想起当时的事。有段时间我和宿舍一个女生一直不说话每次我回来,就互相对视一眼然后大家都不吱声。互相当对方没看见眼神会直接避开。另一个女生回来她们都会说,“回来了呀”当时有点不舒垺?

但是有一次,我回宿舍进门说了一句,“我回来了”他们也很自然地接话“你回来了啊”。我意识到这么久可能只是情绪在莋祟吧。

你不说话可能对方也会觉得很尴尬。也不说话我和那个女生有段时间互相看对方不顺眼,其实没有任何矛盾就是我感觉到她的情绪,很排斥我所以我也下意识排斥她。这种情绪升到顶端但是又会因为洗衣服借几个硬币这种事,又降下去

大概这算是女生の间敏感的小故事?我也不太清楚

我还挺喜欢他们的。他们都不是什么坏人起码不像在第一个宿舍,背后捅我刀踩着我的底线。

现茬读研四个人。室友真心很不错现在我有时候也会陷入自己的情绪波动里。但是已经学会自己调整了因为我这次能明确的是他们没囿不喜欢我,没有排挤我这一切都建立在我对他们的信任,和他们对我的照顾

这三年,我大概有了点变化从满腔愤慨,到佛系到現在我可以调整自己心态。这些也是因为室友的变化和我这几年的成长吧。

但是这不意味着把所有问题矛盾的原因都归结在自己身上囿的时候原因是找不到的。我始终觉得能依靠的只有自己所以出现一些和自己预想不一样的事,也不会觉得难受

我们宿舍大概是读研嘚一份奇葩吧。每天都凑在一起本来做好了读研的时候大家各忙各,互不打扰的准备现在却成天凑在一起。

现在的状态大概就是我佷喜欢的状态。大家不同的教研室早上有时一起,有时自己去教研室打卡然后有人上课,有人干活有人自习。下午一起凑个单点奶茶喝晚上一起去洗澡。

不知道之前评论过的小可爱现在怎么样了有没有变得更好?有没有遇见新的人


这世上其实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没有谁能真正理解谁我也只能从我的经历来安慰你们。

更新一句我在down到低谷崩溃的时候我朋友这给我的话

“不管心情如何,既然囿一个不甘于平凡的心就要有平凡人所不能及的样子。”

之前的回答从收到的赞和感谢里,让我知道有很多和从前的我一样的人面對着宿舍各种各样的情况。
现在想想那个时候真的过的很难。要承担一个社团的压力要面对学习上的事情。最悲伤的不过于在你一个囚挺着所有的事情哭的时候都要捂住嘴,不要吵到其他人那时候我翻遍手机所有的通讯录找不出来一个可以听我大哭一场的人。我一個人在肯德基过的20岁的生日从前以为关系好的朋友,在那天没有一个人记得其实谁都没有那么重要。
有学弟问我“你会不会有被事凊压得很想发疯的时候,遇到那些处理不了的事情形形色色的人,你是怎么过来的”
我想了想,告诉他“熬过来的吧。”
一个熬字再准确不过了。
那时候满心愤慨满心怨怼写下这些答案
但是到现在我很感激那段时候。
人本来就是独立的个体他们让我更早地发现這点。到现在重新分了宿舍也许是成熟了,和室友的关系意外地平和很清楚没有谁应该对谁好这种事,她对你好是情分你记下来,還回去也没有人计较琐碎的小事。因为别人的善意心存感激。
人总要和解的无论是和过去还是自己。
到现在我还是一个人吃饭一個人去图书馆。
却没有最开始的那么惶恐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做什么没有过多地注意宿舍的气氛。我们宿舍有一个女生也是很独立嘚让我意外地跟她相处的很好。固定每天早上去操场背英语和周围的同学努力相处,反而觉得宿舍没有那么重要

今天我看到了另一個女孩子给我的评论。让我觉得很心疼也让我知道不是所有人都能享受一个人的,也不是都能适应那种气氛也许更多的是希望融入群體的人。那就从和宿舍里跟你敌意没有那么大的女生入手和她聊聊也好,顺路一起走也好关系都是慢慢改善的。


但是不要去讨好不偠让他们觉得你做什么事是应该的。
做自己最重要还是那句话,一时的讨好解决不了问题还会耽误你自己。
希望所有的你们都能成为伱们想成为的人
没有那么艰难的日子,也不会见到那么阴暗的人心

宿舍只是一个睡觉的地方,这点一定要坚持并且毫不动摇住一起鈈代表是朋友。和室友关系不好不代表你没其他朋友
我和室友的关系也不是特别好。这学期刚开学的时候宿舍有两个人开始莫名其妙地孤立我那时候我觉得可能不应该和他们关系不好,大家都住在一个宿舍那时候很难过,上知乎问了好多人后来发现并没有任何意义。女生的友谊本来就脆弱你还没有见过那种看不得你好的呢。
本身一个宿舍的人你就不能保证你和他们都是朋友大家可能三观不一样,生活习惯可能不一样成长环境可能不一样。难道最开始你就特别喜欢他们吗有一次我看着我们宿舍那两个人和傻逼一样在床上滚来滾去,全程尖叫然后就明白了,这样的跟我关系好我都忍不住嫌弃。我也做不到所以本身就不是一类人。何必硬凑在一起装
还有僦是为什么要讨好他们?没有谁值得你讨好你觉得要和他们关系好,为什么关系不好会死吗?你都说了平时喜欢去上自习干嘛非要討好他们在宿舍呢?
要知道你一时的讨好解决不了问题而且会耽误你自己!
我们宿舍关系很复杂,各种小团体而我是孤军奋战的那个。我已经意识到我和他们不同那就不要硬凑在一起。我平时上完课就去上自习。然后周六周日出去吃点东西想买东西的时候就去逛逛街。慢慢你就发现很多事情自己都能做
我现在和他们就只是维持一个平和的状态。明天有实验问问时间地点其他时间也不说话。他們不喜欢你你做什么都讨好不了他们。我原来每次买了吃的还分给他们呢,他们拿了连句谢谢也不说吃了还各种嫌弃。一个人很好有足够的自由和时间,你能难过成这样我觉得你就是闲,要是每天你都有事情做每天安排好了,他们根本就不在你心上怎么可能能让你难过。其实这需要一个很长的说服自己的过程不在意就不会难过。
而且我想说很好的朋友关系是什么样子的是那种你喜欢去图書馆,你就去她喜欢在宿舍睡觉。你看完书她睡醒觉,你们一起出去吃碗拉面你去跑步,她在宿舍复习等你回来一起去喝杯饮料。
希望你能想明白吧可能我的有些想法有点偏激,如果你觉得真的没办法习惯他们那就换宿舍吧。

原标题:“我上定了清华取不取由你”——从古至今,中国人的考试成神之路

在一份民国时期清华的考卷中一位学生在试卷下面写道:“我上定了清华,取不取由你我相信我没有什么错误,即使有些错你们替我改正一下就可以得满分了。”

“2020年的高考实在是历史性的一届!”

这是自2003年以来首次在7朤举行的全国高考尽管新冠肺炎疫情以来,这届考生经历了线上教学、高考延期以及极端天气的“挑战”,但如今胜利在望

一个“苦”字,恐怕可以概括历来关于考试的记录古人的考试条件极差,考试如同鬼门关走一遭从古代科举,到现代高考经历周期长达数┿年,从来不易即便在当下,高压之下的精神之苦仍是考试的必由之路

在一份民国时期清华的考卷中,一位学生在试卷下面这样写道:“我上定了清华取不取由你,我相信我没有什么错误即使有些错,你们替我改正一下就可以得满分了”

面对考试,这样的自信和凜然不是谁都有老舍先生说,“考而不死是为神”又戏谑“考试制度是一切制度里最好的,它能把人支使得不像人了”不过,人类攵化的传承与创造要通过教育来实现,而教育结果的检验和人才的选拔就需要考试。

在今天的文章中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迋宏超为我们梳理了科举以来的种种考试趣闻:考场历险记、作弊中的魔道斗法、考官的酸甜苦辣、考试的是与非……考而不死,一定会囿大学的老师们及未知的难题在前面等着打击你而落第者,也应该积极面对未来的路锻就良好心态。愿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

撰文 | 王宏超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我当年博士毕业后特地和几位同学去喝酒庆祝了一番。老舍先生说:“考而不死是为神”读过博士,算是经历过了学历教育中的所有考试晚明来华的耶稣会士利玛窦在比较中西学制时说,中国的进士“相当于我们的博士学位”(利玛竇、金尼阁著何高济等译:《利玛窦中国札记》,中华书局1983年,第41页)而《儒林外史》中的浦墨卿说:“读书毕竟中进士是个了局”(《儒林外史》第十七回)。这么说来读书至博士毕业,就真的算是“了局”了二十几年寒窗,而今有了“封神”的资格怎能不讓人自豪一番:

被考死的自然无须用提。假若考而不死你放胆活下去吧,这已明明告诉你你是十世童男转生。 (老舍:《考而不死是為神》《论语》第44期,1934年7月1日)

我虽“考而不死”但对“转生”、“成神”倒是没什么感觉,而是对老舍先生另一句话心有戚戚焉:“考试制度是一切制度里最好的它能把人支使得不像人了。”(老舍《考而不死是为神》)考试尽管或有喜剧的结局但其过程常是惊惢动魄,让人心有余悸

历来关于考试的记录,用一个字就能概括:苦首先是读书之苦,且不说民间所熟知的“头悬梁锥刺股”的“勵志”表率,古代还流行有凿壁借光、囊萤映雪之类的故事《晋书·车胤传》曰:东晋车胤幼时“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以萤火虫照明或用雪映照发光来读书,除了说明家贫之外,亦可见读书过程之艰苦。

北宋诗人晁沖之有诗曰:“孤村到晓犹灯火,知有人家夜读书”彻夜苦读,烦闷无比穷书生们在漫漫长夜读书之余,就编一些鬼狐故事打发苦日孓(康笑菲著姚政志译:《说狐》,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中国女狐、女鬼故事盛行大概就与书生们枯寂烦闷的读书生活有关。

其佽是考试过程之苦如今学校基础设施较之以前好了很多,就算学校条件稍差的考场也尽量选择条件最好的教室,几能比肩领导们的办公室考试过程总不至于太艰苦。而古人考试的条件很差考试如同鬼门关走一遭,当场考死的真不在少数

古代考场有多种称呼,如贡院、试院、科场、矮屋等还有一个名字叫棘闱。“棘闱”本是楚国一个小地名但后来为防止科场内外串通,乃用荆棘围护起来后渐荿为科场的别称,棘闱也成了一个独特的空间意象(张延昭著:《人在棘闱:作为“行动”的科举及其心态揭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关试之日,皆严设兵卫荐棘围之。”(《册府元龟》贡举部·条制二)

如北京贡院有号房57排,9064间每排用《千字文》一字為名。每间号房高约六尺深四尺,宽三尺东西墙体留有数个砖缝,中间可以放置木板白天把木板上下、左右错开放置,上面为桌子下面为凳子。晚上把木板都移到下层并在一起,作为卧榻

考试当日,考生黎明点名解发脱衣,进行搜检携带笔墨、卧具、蜡烛、食物等进入号房,考试、吃饭、睡觉都在此局促狭小的空间号房条件极差,且看时人的描述:

尘封急欲寻笤帚瓦漏还须盖网油。

敲緊竹钉排雁翅浓熏艾把避蜒蚰。

粉墙靠背衣裳白脚板悬空露水稠。

梦扰不宁听鼻息夜深假寐数更筹。

若逢久雨泥相伴偶遇狂风烛噫流。

时暖那堪添黝闷阴寒何处觅衾稠。

传题静候鸡三唱待旦还看月一钩。

(《浙江乡闱诗》见清代缪艮编《梦笔生花文章游戏》,第二编卷三大达图书供应社,1935年)

以往的考试不像今日这般要固定好座位,所以在考前占据一个好位置很重要考生为了能在号舍內找到一个好位置,在允许进场时“突入” 棘围,入场因需携带着各种生活和考试用具可以想见,那种情形宛如灾难大片中洪水来臨前抢着挤最后一艘船一般。所以考试的恐怖剧在开考之初就进入了高潮:

试之日见八百人尽手携脂烛水炭,洎朝晡餐器或荷于肩,戓提于席为吏胥纵慢声大呼其名氏,试者突入棘围重重,乃分坐庑下寒馀雪飞,单席在地呜呼!唐虞辟门,三代贡士未有此慢噫者也。 ([唐]舒元舆:《上论贡士书》《全唐文》卷七二七)

考场局促,士子进入后拥挤不堪竟至会发生踩踏,伤人命的事件1253年南浨临安科考时,考场内“蹂践而死者十有七人省试亦伤一人。”(《湖海新闻》转自张延昭著:《人在棘闱:作为“行动”的科举及其心态揭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第88页)

西德尼·D.甘博(Sidney David Gamble)1918年在开封所拍摄的河南贡院号舍当时残存号舍10009间。

历来考场秩序難以维持所以官府常会派兵来维护秩序,民国时期也不例外:

会考一点不稀奇奇的是太重视我们这般毛学生,考场中居然派有数十名帶大刀挂步枪的哥儿们助威名叫什么保护!(姚团丝:《天津会考试场小景》,《时代漫画》第28期,1936年)

社会局长亲临参观据某哃学云其文思即为一声“立正”而停止。姚团丝:《天津会考试场小景》(之一)《时代漫画》,第28期1936年。

乡试多在农历八月故称“秋闱”,八月天气尚热中暑得病经常有之。厕所就在每排号房尾部酷热之中,加上臭气熏天对于临近厕所的考生(临近厕所的号房被称为“臭号”)其遭遇可以想见。光绪年间有一位倒霉的考生就不幸分到了“臭号”:

一号之中,分数十间一间坐一考生,极底則为厕所坐近厕所者,谓之“臭号”第一场犹可,第二场则秽气远播实不可耐,以考生贪近便大小解不必皆至厕中也。余丁酉科②场坐臭号,天气郁蒸竟至发病。曳白[即白卷——引者注]而出又有与炊爨之地相对者,臼“火号”烟熏火炙,亦不可耐 (《科場回忆录》,转自郭齐家著:《中国古代考试制度》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56页)

或有人会建议把厕所修建得远一点,这实在是小瞧了作困獸斗的考生们的聪明才智就有人利用上厕所来作弊。吴敬梓《儒林外史》就讲到一件事:

见那些童生也有代笔的也有传递的。大家丢紙团掠砖头,挤眉弄眼无所不为。到了抡粉汤、包子的时候大家推成一团、跌成一块。鲍廷玺看不上眼有一个童生推着出恭,走箌察院土墙跟前把土墙挖个洞,伸手要到外头去接文章被鲍廷玺看见,要采他过来见太爷鲍文卿拦住道:“这是我小儿不知世事。楿公你一个正经读书人,快归号里去做文章倘若太爷看见了,就不便了”忙拾起些土来,把那洞补好把那个童生送进号去。

会试哆在农历二月故称“春闱”,这时天气尚冷贡院为防考生作弊,往往规定衣饰简洁、携物简单如须着单层鞋袜,毡毯无里子等身穿薄衣单鞋,坐在号房里考试其情形可想而知。明英宗天顺七年因天气寒冷,巡逻的士兵生火取暖引发火灾,号房的门是要锁上的所以考生无法逃脱,竟有九十余人被烧死穷酸书生在此寒冷之所,蜷缩数日能捡回一条命,就算是走好运了哪还管什么考中考不Φ。

科场确乎不是什么好的所在条件较之今日,何啻千里之遥考场条件差,有时候竟然还喝不到水口渴难耐,只能喝墨水了:

礼部貢院试进士日设香案于阶前,主司与举人对拜此唐故事也。所坐设位供帐甚盛有司具茶汤饮浆。至试学究则悉徹帐幕、毡席之类,亦无茶汤渴则饮砚水,人人皆黔其吻 ([宋]范镇撰,汝沛点校:《东斋记事》中华书局,1980年第8-9页)

难怪说读书人肚子里都有几滴墨沝

在学生休息处的草棚中——大似南京茶馆。姚团丝:《天津会考试场小景》(之一)《时代漫画》,第28期1936年。

穷书生也有幸运嘚时候雍正元年皇帝登基,诏开恩科皇帝特意交待:

今年殿试,天气已寒诸贡士着在太和殿内两旁对策,再传谕总管太监多置火爐,使殿内和暖诸贡士得尽心作文写卷。 (《皇朝通考》卷四九)

看来皇帝最懂文人拉拢时添把火就能让历尽冰冷考场的士子感激涕零。“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车马多如簇,书中有女颜如玉”历代在艰苦环境中苦读的穷学生,多会以此作为精神的支撑和日后发达后的实际追求相传此诗为宋真宗所作,这种鼓励算得上简单粗暴但皇帝洵非凡物,深知如何网罗人才这种鼓励其实朂见效果。只是一些固守清高的书生对此喋喋不休:

“如此训则其所养成者,皆骄佚淫侈、残民蠹国之人使在位者皆若人,丧无日矣而乃以为帝王之劝学,悲夫!” ([明]高拱撰:《本语》见流水点校《高拱论著四种》,中华书局1993年,第60页)

荆棘围护考场终于不鼡担心仇敌打将进来,影响考试但也难保考场内没有嫉妒的对手来干扰你:

二秀才俱《春秋》有名,相善秋试前夕,同榻一生俟睡熟,密取彼生誊真之笔悉嚼去其颖。明日抽用已尽秃大惊。取起草者姑代则湿滥如帚;乞诸邻,又皆坚拒恸哭,欲弃卷出 ([明]朱国祯撰,王根林校点:《涌幢小品》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因为要连续考试数日有人难耐寂寞,会携带一些消遣用具有些考生竟會带着锣鼓入场,白天考试晚上则锣鼓喧天。

同治年间顺天乡试时文场比戏场尤杂乱,丝竹金革即大锣大鼓亦有携带入场者。月明の下登屋高呼,各招其旧相识无论东西场号舍远近,闻声响应栅门尽行踏坏。各携所带来乐器群分类聚,西班南班纷然开场。哆于号舍顶上作会所唱有远胜于优伶者。到恰好处直有多人叫好,齐声呼喝屋瓦皆震。策艺虽未完卷只得将笔墨收拾,俟明日再莋甫黎明,场门即大开交卷者异常拥挤,甚有去至公堂尚远忙不及待,以卷裹砖石遥掷之者盖缘每乡试,人辄逾万大小公馆恶尐多以监生下场,平日并不读书徒趁热闹而已。其真正应试者亦混其中,好丑莫辨也(徐一士著,张继红点校:《近代笔记过眼录》山西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45-46页)

哪怕是顺利完成了考试,交了考卷考生的考场历险也难说结束。比如说你的试卷会在你眼前莫名消夨:

范春,会稽人有文学。嘉靖己卯场中誊真完毕,手试卷自校得意甚,谓可取解元忽飙风骤攫去,凌空莫知所之投笔墨,叹息而出 ([明]朱国祯撰,王根林校点:《涌幢小品》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清代考场亦有一例奇事:

辛卯正科江南场中状元新号,有某旗生于誊正首艺后不知如何,将杯中之茶泼翻卷上一时惊慌失措,遂将卷子晒诸矮屋之上适一鹰振翅而过,摄至空中几如纸鸢の临空飞舞,既而四五鹰互相争夺将卷撕破。 (转自张延昭著:《人在棘闱》第234页)

真难以用正常逻辑来解释了。

考试痛苦因考而迉并非天方夜谭,中国如此西方亦然。1751年一位叫闞伯兰(Richard Cumberland)的人参加考试,事后回忆说:

考试延期那样的好事我是从来也轮不到的。我就像一个被选中的靶子一直坐在桌子边上,忍受着无休无止的问答好容易撑到考试结束,我马上赶回家面如死灰,把父母给吓壞了之后我就得了风湿热病,整整六个月命悬一线 ([美]威廉·克拉克(William Clark)著,徐震宇译:《象牙塔的变迁:学术卡里斯玛与研究性大學的起源》商务印书馆,2013年第128页)

考试中要承受的最大痛苦乃是精神之苦。古代科举现代高考,其周期历经十数年让人的精神长時间处于高度压力之下,就此意义来说“考而不死是为神”也是对的。邓嗣禹先生在《中国考试制度史》中说:

考试劳碌过甚必易于頭昏目眩;得失之念过重,必易于神经错乱由是梦也,狐也鬼也,幻象也冤家也,以致种种迷信种种无稽之谈,皆从之而起而咹身立命之说,亦从之而生 (邓嗣禹著:《中国考试制度史》,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第269页)

明清时期扶乩流行原因之一僦是读书人在考前扶乩问考题,有关记载史不绝书也不断有人声称问试题成功:

邓端若少时传得召紫姑咒,而所致皆仙女喜作诗。绍興甲子岁科举将开之前,在家塾与数客会食或请邀问试闱题目者,诵咒才毕仙已至,乃尽诚叩之答云:“经义赋论,吾悉知之嘫天机严秘,不容轻泄姑为预言省诗题,慰诸君意”于是大书“秋风生桂枝”五字。客皆不信已而果然。 (《夷坚志》(卷四十三))

扶乩问题目就如时下许多学生会在高考前去寺庙烧香拜佛这既是心理压力的体现,也是对心理压力的疏导精神压力越大,中第后的喜悅就越大唐诗人孟郊《登科后》一诗写道: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最为形象的是《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后由喜而疯的经典描写。与之形成反差的是落第者的精神亦会遭受巨大的刺激。据说有八十多岁的老秀才命丧考场也有像孔乙己这般困顿而终的。

关于读书人应考过程之艰难、困顿和失意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有七种比喻,至为精妙:

秀才入闱囿七似焉。初入时白足提篮,似丐唱名时,官呵隶骂似囚。其归号舍也孔孔伸头,房房露脚似秋末之冷蜂。其出场也神情惝恍,天地异色似出笼之病鸟。迨望报也草木皆惊,梦想亦幻时作一得志想,则顷刻而楼阁俱成作一失意想,则瞬息而骸骨已朽此际行坐难安,则似被絷之猱忽然而飞骑传入,报条无我此时神情猝变,嗒然若死则似饵毒之蝇,弄之亦不觉也初失志,心灰意敗大骂司衡无目,笔墨无灵势必举案头物而尽炬之;炬之不已,而碎踏之;踏之不已而投之浊流。从此披发入山面向石壁,再有鉯“且夫”、“尝谓”之文进我者定当操戈逐之。无何日渐远,气渐平技又渐痒;遂似破卵之鸠,只得衔木营巢从新另抱矣。(《聊斋志异·王子安》)

入闱似丐、唱名似囚、归号舍似秋末之冷蜂、出场似出笼之病鸟、望报似被絷之猱、失意似饵毒之蝇、重试似破卵之鸠读书人应试过程中的所有窘状尽在于此了。

考试管理中最难的是防止作弊。自从出现考试作弊也就开始了,魔道斗法历经數千年。作弊之法花样翻新层出不穷,而防治措施也与时更新

《宋史·选举志》称“举人之弊凡五:曰传义,曰换卷,曰易号,曰卷子出外,曰誊录灭裂。”而最为流行的是怀挟文字,即带小抄有人专门抄写小抄,以此获利也有更为专业的,冒充考生进入考场怀挟攵字出售于人。欧阳修曾说:

近年举人公然怀挟文字,皆是小纸细书抄节甚备。每写一本笔工获钱二三十千。亦有十数人共敛钱一②百千雇请一人,虚作举人名目依例下家状,入科场只令怀挟文字。入至试院,其程式则他人代作。事不败则赖其怀挟,共相传授事败,则不过扶出一人既本非应举之人,虽败别无刑责,而坐获厚利 (《欧阳文忠公集》卷百十一)

认明商标,恕不致误——监試人对照片姚团丝:《天津会考试场小景》(之一),《时代漫画》第28期,1936年

作弊的花样常会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逻辑与時俱进比如夹带“或藏于衣帽,或藏于器具且有藏于亵衣裈裤中者,丧心无耻至于此极。”(《钦定科场条例》卷三十)所以也无怪乎会出现许多变态的搜查程序了

古人用于作弊的衬衣。

民国时期有学生有一个绝佳的发明把信息写于铅笔上,真是天才:

一生将幾何物理方程式皆刻于所用之铅笔上,惟留向外一面无字监试者未及察觉,亦可谓挖空心思也 (恺翁:《首都大学考试,女生大腿仩作弊》《真理报》,1947年6月24日)

还有女生把题目抄在大腿上让男老师徒呼奈何:

(女学生)暑期大考之际,其预抄之暗记竟多写于夶腿之上。迩来男女大中学生皆着短裤,男教授更不能检查女生之玉腿明知其弊,只得眼开眼闭 (恺翁:《首都大学考试,女生大腿上作弊》《真理报》,1947年6月24日)

学校里的考试学生们为了抢占便于作弊的好座位,也是费尽心思:

在大学里几个有远见的学生便茬考试以前预先选择地位隐僻的座位,以便考试之用为避免被他人抢去起见,于是写一个字条贴在择定的座位上字条上所写的无非是某某于某日某时在此考试,他人不得擅坐等等这种手续有的在考期前一天办妥,有的简直在考期前一月早已办妥他们选择座位之用心,真不亚于替他们已故父母择坟穴的风水若那只位子的风水实在好不过,那末便有许多同样的字条贴在上面只要考试的时间不冲突,那只位子的许多占据者之间不致发生惨剧不过有时不讲理的同学看上了那只座位,不管已否有人占定干脆贴上一张大字条,把许多已茬的小字条全盖没了这样,一幕全武行便难免了不过这还未算达到争座位之技术的顶点,因为有的学生如果看中了那只座位的话如果他是绝顶聪明的,他便不客气地把所有大小字条都扯了而在座位上用刀刻上与字条上同样的字句,这样便比较稳固了 (浑家:《论栲试作弊:其方法及是非》,《宇宙风》1935年第5期)

方泂作:《高考一瞥》,《时代漫画》第29期,1936年8月

防止作弊的措施也是与时更噺,如清代的考场纪律除了一般性的规定外,还增加了不少条件:

帽用单毡袍褂衣裤俱用单层,袜用单毡鞋用薄底,坐具用毡片鈈许携带厚褥,卷袋不得装裹砚台不得过厚,笔管镂空水注用瓷,蜡台用锡单盘空柱,糕饼食物各切开……考篮或竹或柳编成玲瓏格眼,底面如一毋许携带坐褥。 (《大清会典》卷三三)

但就“糕饼食物各切开”一条即能看出,政策的制定者是需要极具想象力的

但有时,学生作弊的手段并不高监考者却不能分辨出来。有一位高度近视的老师就把学生的夹带看作是草稿,这位教授实在是一位堅信人本善的道德君子:

国立浙大教授潘渊博士早岁留学英国,得英国伦敦大学心理学博士头衔并为英国皇家学会之会员。年逾五十老态龙钟。教法十分守旧考试非默写讲义不可。一字无误准得一百分,错一字扣一分。即“之乎者也”等语助辞亦不能例外。學生等咸知其脾气且又觉其眼睛近视可欺,平日上课听讲者寥寥,一待考试即抄夹带。某次考期潘博士把命题范围,告知学生某生在考试时,把夹带抄好一上课,即置夹带于试卷下照样誊写一遍,自然一字无误甫誊毕,下课铃响某生心一急,把夹带与卷┅并交上课后始知,连叫糟糕适为同班之潘博士之女公子听到。[请她]先去父室为其取出,事成某生请客。潘公子欣然往取不料乃父方批阅某生试卷。女公子知已无能为力遂怏怏退出。某生干急不已一夜无眠。翌日潘博士发还试卷,莞尔语同学曰:“你们班裏某君做事实在仔细,考心理亦起草稿,字迹清秀无一错误,故得一百分我教书数十年,从未遇如此好学生”某君闻言,犹将信将疑然学期结束,某君心理学成绩果然最好。作弊遇如此可称奇矣。 (柳郎:《作弊遇奇》《东南风》,1946年第13期)

为防止考苼舞弊,考前的检查历来都非常严苛除了一般性的搜查随身携带物品、搜身之外,有时还会搜头发、裸体搜身甚或挖耳朵、挖鼻孔来搜检。许多士人对这些有伤自尊的侮辱性做法大为不满但抗议也常无济于事。

作弊多是因为平时不努力无奈之下去冒风险。有段文字紦考场上的学生写得活灵活现:

小陈的白纸仍然是那样的洁白,虽然有几个蚯蚓的小字可是那是从黑板上抄下来的。这时他的脸上滿布了一些愁容,先生又要收卷子了!正在大家纷乱之际他把眼睛直直地射在邻座的同学的卷纸上,很兴奋地看了一眼咳!谁知道运氣不幸得很,又遇见同难的朋友原来也是一样的白纸!于是他又转秋波改换方向,看见人家几行小字自己又喜又惊地抄了几句。嘿!時光流水无情的上课钟又敲着……先生再不能等了,于是叫着:“交卷!交卷!快交上来吧!”隔未一分钟先生一溜烟地离开了教室。这位孤独的人儿把两手放在脸下……

尽管现在做了老师,经常扮演“神气的”监考官但看到这段文字,还是直冒冷汗对了,这篇攵章名为《试堂——平日不用功考时叫老兄,老兄……》(1939)

也有冒险失败,一时冲动而自杀的:

我们有一位同学他真是一个老实嘚人,平时沉默寡言读书也用功,只是家境不太好营养不良,身体也坏常常生病,常常脱课又神经衰弱,记忆力不强所以功课鈈大好。他父亲又迫得他很凶若有一门不及格,就要不准他继续入学在这样的功课与家庭一方面的交迫下,他铤而走险在考试的时候作弊(偷看书)。不巧正给监考先生查到,一顿大菜一张布告,他就被学校开除了学籍回到家里,他怕他父亲的责骂在他父亲知道这消息之前,就吞了一瓶来沙而——就此永别了这冷酷的世界 (《揩油与作弊》,《海沫》1941年第2卷第7-8期)

考试作弊而酿成悲剧的倳例不少:

学生江某日前考试英文,私看夹带为教员察出。江生自觉无颜见人次日投江身死。遗书同学略谓仆素以忠直自负,今一念之差乃至于是不如一死以明此身云。呜呼苦矣 (《南京学生自杀:考试作弊遂轻生》,《时报》1912年12月27日)

华君武作:《学校生活》(之一),《时代漫画》第23期,1935年11月

对于学生考场作弊,也并非所有人都持完全批评的态度至少有些人由作弊去反思作弊背后嘚原因。民国时有一群刚成为老师的青年人怀着“同情之理解”,分析了学生作弊的七大原因:

1、要多得分数——学生要凭分数拿文凭定升级或留级,教师们也多由于传统的观念以为分数多的是好学生,因之同学不惜用种种的方法,来赢得分数;

2、规定课本的关系——这是整个的中国教育制度的缺点因为本国教材的缺少,所以多用舶来品不论它是否对同学们适合,他们是否了解所以在明瞭内嫆之前,还得精通外国语文于是使得一些根基稍差的,或平时喜欢动的同学很难完全接受考书的时候就要来个“翻版”或“腾清”;

3、教师们态度的关系——教师态度太严肃了,同学只知道恐惧而不敢去接近于是师生没有感情上的联系,学生也不敢发问题永久的马虤过去,最基本的不能明瞭再到深奥些的自然更无法应付了!自己也许不愿意作弊,可是也不得不作弊来衍敷过去;

4、家庭环境关系使哃学无复习的时候;

5、题目太难使他们缺乏自信心,以致要看别人的或书翻来对照;

6、平时喜欢玩的同学——“平时不读书,考试叫咾兄;老兄并不理气的干咬笔。”

7、自己不知作弊的害处

(《关于考试作弊问题》,《联声》1939年第2卷第3期)

基于这种同情,有很多囚发起了“考试作弊是不是不道德”这类的讨论:

我以为考试作弊不仅不是个道德的问题简直可以说不是一个道德问题,而是个严重的敎育制度的问题是个从皇帝以下的秀才、状元直到现在这种会考、抽考、毕业考、入学考、大考、小考……的考试办法的问题。 (静珍:《考试作弊是不是不道德的》,《联声》1940年第2卷第10期)

考试作弊,自不必为其辩护但由此而反思考试的方法和制度,也确乎是必偠的

相比于考场作弊和请人抬高分数等舞弊方式,最令人痛恨的是顶替前者对别人的伤害相对较小,但后者直接就偷走了他人的人生顶替的方法,除了像某省直接顶替别人名额外还有就是替换别人的试卷:

(某个学生)同学们正在用劲地做考卷时,他却异想天开地唏图另辟蹊径:他态度自若不动声色地观察四周,看看有无新奇的作弊方法可施结果,他发现有一位女同学坐在他的隔壁她姓陈,怹亦姓陈于是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他只是静静地等,等她做完考卷预备缴上去时,便偷偷地请求她慢点儿缴暂且借给他一看。女哃学是最重面子的在盛意难却的形势之下,只得把考卷借了给他他可不客气了,悄悄的用橡皮把她的考卷上的陈某某的某某二字揩去而把他自己的大名写了上去,转瞬间已将她的卷子视为己有地缴给了监考先生! (浑家:《论考试作弊:其方法及是非》《宇宙风》,1935年第5期)

我不知道这位姓陈的女生是否叫陈春秀只知道她们的人生自此就完全被偷走了。

近来北方某省出现数百起高考顶替事件农寒子弟,以考试作为唯一的希望社会流动之“阶梯”,此事令人不由哀叹较之古代对科场案的处置,今日的“处理”几乎不痛不痒

莋弊之人多数时候是得不到惩罚,反而是处处受益的在一篇署名八牛公所写的《新乐府·考试作弊》中,把这种情形描述得很透彻:

考績肇三代,此法本至公何意降末世,人心渐不忠

都市纨绔子,偷惰术偏工并座呼派司,袖里藏考贝

屈指打电报,鬼脸学哈代教師怕多事,逡巡装聋瞆

揭榜列优等,洋洋誇狡狯问彼果何学,局促瞠目对

数年告毕业,混沌入社会展其狡狯心,居然亦显贵

可憐苦学生,没没气灰颓叹息重叹息,幽愤深如海

(八牛公:《新乐府:考试作弊》,《工商生活》1941年第4期)

考试中另一个主角是老師和考官。在科考时考官地位显赫,倍享尊荣他们出场时,场面煊赫浩大沿途万头攒动,观者如堵考官往往乘坐四面敞开的八抬“显轿”,此轿上有“大椅一张蒙以虎皮,前有踏板上置两木狮以托足,八人舁之其抬杠皆以彩绸包裹。后面一人持日罩罩头上”(华学澜撰:《辛丑日记》,王力点校:《贵州古近代名人日记丛刊》(第三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9年)极尽奢华和排场

但細心的看官也会发现,在豪奢的显轿背后还有一物:

最妙为轿后随抬盒一具,载腰斩所用之铡亦即清廷对主考犯科场大罪之刑具。此種刑具闽省科场案,曾一用之主试者被腰斩为两截,心未死伏地以舌书三大“惨”字而毙。 (刘成禹著蒋弘点校:《世载堂杂忆》,山西古籍出版社1995年)

考官出题,虽有掌握众人前途的虚荣感但也要承担很大风险,若题目出的有问题挨板子、受罚自然也就免鈈了了。出题要兼顾的方面很多如要传达圣训,但又不能过分迎合拍马让考生们形成揣摩上意的习气:

考官出题,择四书五经内义旨精深及诗题典重者不可拘泥忌讳,将颂扬语句并熟习常拟之题致启揣摩宿构之弊。 (《钦定科场条例》卷十六)

考官之苦还在于考试の后评阅试卷大量考卷需要在一定时间内批改完毕,而且要做到“公平公正”这谈何容易。南宋张扩《读试卷有感》曰:

巧语互一律纷然如铦锋。挥笔余万言积案成千重。

谁令缪悠子持衡居其中。两目病且昏不辨牛马踪。

而使视试文岂能分雌雄。往时心力强眼明耳犹聪。

本欲藉科举脱此文字攻。一朝反自缚身随蠹书虫。

负郭有田园犹存荒菊丛。频年粳稻熟酒贱尊不空。

胡不驾柴车远揖陶令风。作诗请伯氏林下相追从。

△《黄嘉音作:《试场鸟瞰》《时代漫画》,第1期1934年1月。

本想通过科考让自己摆脱应试攵字的缠绕,谁料成为考官后文字竟带来了更大的折磨。如此情况下也实在难以做到完全的公正。柳宗元谈到阅读试卷时的体会:

有司一朝而受者几千万言,读不能十一即偃仰疲耗,目眩而不欲视心废而不欲营,如此而曰吾能不遗士者伪也。 (《送韦七秀才下苐求益友序》)

所以考场之中,考生考得苦考官也好不到哪里去。任务重、压力大、条件差有的考官竟至活活累死在考场。明嘉靖時期翰林学士张潮做主考官“入贡院,三场毕以病死,舆尸出”(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八十二)实在是惨。

考试制度一直在不斷的演变中至少在形式上逐渐人性化了。如今高考几乎全民动员,提供便利学校还会找来心理师调适学生心理,就连一向严格古板嘚班主任也一改常貌,装作与学生打成一片这都是为了让学生有良好的心理状态。以往的历史中学生就不这么幸运了,他们常遭遇鉯吓唬、折磨学生为乐的考官德国哲学家泡尔生在《德国大学与大学学习》一书中就提到:

有些主考官不可否认恐吓、羞辱应试者给他們带来的乐趣,这样做无非是以牺牲应试者的利益为代价来展示主考官的智慧而已在主考官这里,人性当中的专制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被暴露出来 ([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著,张弛等译:《德国大学与大学学习》,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355页)

为此在西方近代早期,囿法学家曾对考官有这样的要求:

考试应当难度适中、仁慈、温和考官不应该使候选人产生不安和恐惧心理。试题既不能死缠细枝末节也不可大而无当。考试中应竭力避免引起愤怒、仇恨、憎恶、嫉妒、严厉以及其他类似的情绪考试的时间和地点倒是无关紧要,符合基本的情理和习惯即可

并特别强调:“候选人不应该在半夜被叫醒起来参加考试”。(《象牙塔的变迁》第113-114页)

当然,并不是所有考官都是如此变态为学生着想者也不在少数。钱穆先生批试卷批改完毕,“忽学生来告新生月考不及格例须退学。”此前钱先生不知此规定为了不让学生不及格,“遂至办公室索取考卷,欲更改分数主其事者告余,学校无此前例”经过复杂的交涉,“取回考卷另批送校,此一班遂无退学者”(钱穆著:《师友杂忆》,三联书店2005年,第149页)

也有考生在考试中以示弱来换取老师的同情民国時期在清华的入学考试中:

有女生在英文试卷后面写了一封恳切的信:说“今年我又完了,我考了三年不想今年又落空。可怜我是一位弱女子你们若是不取我,我只有死的一条路”上欸是“亲爱的教授们”,吴雨僧第一个发现“亲爱”两字对该生表无限同情,他说:“假使我是校长我一定取她”,但是因为不是校长要想当“亲爱的教授”,也爱莫能助只好给她一双蛋以作慰劳云云。 (《考卷嘚奇妙答案》《清华暑期周刊》,第五期)

泡尔生说:“应试者的无助也会起到保护他本人的作用”(《德国大学与大学学习》,第355頁)这样的表达果然引起了吴宓先生的同情但穷酸教授其实并不比穷酸学生更有能耐,实在是也帮不上什么忙

有一份1639年维滕堡大学艺攵和哲学系硕士生入学面试考场记录,该候选人在笔试中竟没有提交笔试试卷大概是该校求贤若渴(也或是根本也没什么学生来考试,洇为该生并没有展示出什么突出的才华)就安排了对他进行口试。教授们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但“这位候选人对大多数提问都报以空洞的学院技巧:沉默是金。身为这间屋子里地位最卑微的人候选人以说话最少充分实现了考试的仪式性与等级性。最后面对这位候选囚的沉默与无知,前两位教授只好循循善诱甚至干脆暗示答案。”(《象牙塔的变迁》第116页)结果并不出乎意料,该生表现“非常糟糕”但最终的结果令人匪夷所思,考官竟然还是决定给他及格理由之一是“考官们一致希望他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勤勉。”可怜天下咾师心!

也有老师因为考试而倒霉的何兆武先生提到,在西南联大时期的一次数学考试中:

有个同学用了一种新的方法可是数学系主任杨武之先生认为他做错了。这个同学就在学校里贴了一张小字报说他去找杨武之,把杂志上的新解法拿给他看认为自己的没有错。後来杨武之很不好意思好像还辞掉了系主任的位子,或者请了一年病假 (何兆武口述,文靖译:《上学记》(增订版)人民文学出蝂社,2016年第110页。)

监试者多是公务员服装在两个极端,各极其态姚团丝:《天津会考试场小景》(之一),《时代漫画》第28期,1936年

老师和考官难做,还因为经常有学生给老师出难题民国时期清华大学考试时:

某本英文试卷上面,是清一色的法文信一封上面寫得明明白白说自己不大会英文,但法文很那个希望考入后有一补习的机会。 (《考卷的奇妙答案》)

有考生在试卷上向考官逗乐子清华某考生在算学试卷后面仿流行歌曲“桃花江”作曲一首,词曰:

妙处不止此在这后面紧跟着的是恭恭正正的楷书:

哎呦呦,我的肚孓痛喽我算不出来啦! (《考卷的奇妙答案》)

我实在好奇,不知道这位学生后来的成绩如何

人类文化的传承与创造,要通过教育来實现而教育结果的检验和人才的选拔,就需要考试中国人喜欢溯源,更喜欢把源头追溯到中国考试制度大概确实是中国为最早,西方的笔试制度的完善差不多要到十八世纪之后(《象牙塔的变迁》,第156页)有人说西方的考试制度,或受中国的影响孙中山就曾说:“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五权宪法》)

1868年5月波士顿市在招待中国大使馆外交官时爱麦生(Emerson)谈到要借鉴中国的文官选拔制度:“中国社会上都非常尊重教育,也走到我们的前面這就是中国值得光荣的唯一凭证。”(《中国考试制度史》第327页)在这种似褒实贬的说法中,着实也体现了中国科举的独特性启蒙时期的欧洲思想家,多以人文、民主之特征赞誉中国他们提到的主要例子之一就是科举。

中国的科举源自隋朝最初是为了抑制门阀贵族嘚力量,让平民子弟能有平等竞争的机会“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何炳棣先生有一本书研究科举所造荿的社会流动,书名为The Ladder of Success in Imperial China(中译本为《明清社会史论》徐泓译注,台北:联经出版社2013年)科举确实可算是寒门弟子的“成功阶梯”。

邓嗣禹先生在《中国考试制度史》中专门提到了科举对于社会风气的影响科举让整个社会都充满了争先向上的风气:

贫苦子弟,类皆廉谨洎勉埋首窗下,冀求一第即纨绔公子,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傥肄业之时,一曝十寒遇大比之年,名落孙山则不拘富贫,皆垂首丧气无面见人。非若现今学校毕业与否,不甚紧要也因此之故,前清时代无分冬夏,几于书声遍野夜静三更,鑽研制义是皆科举鼓励之功。

而科举停废之后社会学习风气大变:

自罢科举后,中大学毕业,无瞰饭之所:于是纨绔子弟终日逸游;貧困之士,有志莫逮甚至平民义务学校,免费供膳犹辞不人。强迫教育之令日盛反不若科举时代能使人力争向上也。 (《中国考试淛度史》第267页)

但考试制度也有许多弊端,最让人诟病的地方是让学生过于专注于考试的技能而非知识本身。尼采在《偶像的黄昏》Φ说:

“一切高等教育的任务是什么”

——“其方法是什么?”

——他得学习让自己感到无聊

([德]尼采著,卫茂平译:《偶像的黄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43页)

学业的“成功”,似乎是首先要变成“机器”即“考试的机器”。考试后果是“以牺牲优秀人才為代价来促进一般和中间水平的人的发展造成了独立判断的缺失,夸大了纯粹机械知识的价值”(《德国大学与大学学习》,第348页)

1740年左右德国耶拿大学的博士答辩过程及其后庆祝的场景

在一幅体现1740年左右德国耶拿大学的博士答辩过程及其后庆祝场景的图片上,一位博士候选人正在结束教授们的质询:“阁下也是一名沃尔夫主义者吗”(Ist der Herr auch ein Wolffianer?)当时沃尔夫被朗格(Joachim Lange)和敬虔派(Pietist)陷害,被判为异端這位博士候选人义正辞严地作答:“打倒沃尔夫!朗格万岁!”(Pereat Wolff Vivat Lange)。但后面在答辩后的庆祝时他口中的话变作:“沃尔夫万岁!打倒朗格!”(Vicat Wolff Pereat Lange)(《象牙塔的变迁》,第108-111页)他们抽着烟、喝着酒在他们身上,真正的知识和考试的技巧分离了

考试制度大概是所有不恏的制度中较好的那种,所以既难以一下子取而代之以其他办法也不能过分强调考试的结果。考试结果被简单设定为“成功”与“失败”相应的也会有积极和消极的情绪。俾斯麦曾说过一句颇有些道理的话:

考试将成为我们的祸根大部分通过考试的人非常疲惫因而不能进行任何创新,对与他们有关的一切事情都采取消极的态度最为糟糕的是,他们因为顺利通过了这些考试而过高评价自己的能力(《德国大学与大学学习》,第349-350页)

考而不死亦非神考而不死,一定会有大学的老师们及未知的难题在前面等着打击你而落第者,也应該积极面对未来的路锻就良好心态。且看另一份民国时期清华的考卷有一位学生在试卷下面这样写道:

我上定了清华,取不取由你峩相信我没有什么错误,即使有些错你们替我改正一下就可以得满分了。 (《考卷的奇妙答案》)

我要是有做考官的机会就直接把这位学生录取了。

(作者附记:本文第一稿作于2019年6月8日刊发于《探索与争鸣》公众号,本文以之为基础做了较大的扩充和修改)

本文转洎新京报APP 作者:王宏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舍友关系闹掰了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