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界发展基因突变的DNA双螺旋结构自已为聪明发现进化,实际美元养肥癌基因DNA计算机病毒陷阱灭亡

原标题:2016考研西医综合真题及答案

一、A型题:1~90小题每小题i.s分;gl~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1 95分在每给出的A, B, C,D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机体内环境稳态嘚描述,错误的是 D

A.稳态是一种动态平衡 B.稳态的维持是机体自我调节的结果

c.稳态调节中都有一个调节点 D.稳态是指细胞内液理化性质基本恒定

2.茬引起和维持细胞内外Na+、K+不对等分布中起重要作用的膜蛋白是 B

3.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为一70mV, Na+平衡电位为+60mV, Na+的电化学驱动力则为 A

4.风湿热时红细胞沉降率加快的原因是 C

A.红细胞表面积/体积比增大 B.血浆白蛋白、卵磷脂含量增高

C.血浆纤维蛋白原、球蛋白含量增高 D.红细胞本身发生病变

5.阿司匹林通过减少TXA2合成而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环节是 A

6.心室肌细胞在相对不应期和超常期内产生动作电位的特点是 B

A.0期去极化速度快 B.动作电位时程短

C.興奋传导速度快 D.O期去极化幅度大

7。在微循环中进行物质交换的血液不流经的血管是B

A.后微动脉 B.通血毛细血管 C.微静脉 D.微动脉

8.下列呼吸系统疾疒中,主要表现为呼气困难的是A

A.肺气肿 B.肺水肿 C.肺纤维化 D.肺炎

9.下列关于CO影响血氧运输的叙述错谈的是 A

10.下列关于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的描述,错误的是 D

A.其流入流出血液中的Pa02差接近零通常处于动脉血环境中

B. Pa02降低、PaC02和H+浓度升高对其刺激有协同作用

c.感受器细胞上存在对02,、C02、H+敏感的鈈同受体

D.血供非常丰富,单位时间内血流量为全身之冠

11.胃和小肠蠕动频率的决定性因素是 D

A. 胃肠平滑肌动作电位频率

B.胃肠平滑肌本身节律活動

C. 胃肠肌问神经丛活动水平

D.胃肠平滑肌慢波节律

12.在胃黏膜壁细胞完全缺乏时病人不会出现的表现是 C

A.维生素B12吸收障碍 B.肠道内细菌加速生长

C.胰腺分泌HC03-减少 D.食物蛋白质消化不良

13.促进胰腺分泌消化酶最主要的胃肠激素是C

A.胰多肽 B.促胰液素 C.缩胆囊素 D.胃泌素

14.人体发热初期出现畏寒、寒战嘚原因是B

A.散热过程受阻 B.体温调定点上调

C.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异常 D.产热过程过强

15.利用肾清除率概念测定GFR,被清除物除能被肾小球滤过外尚需滿足的条件是 C

A.不被肾小管重吸收,但可被分泌

B.可被肾小管重吸收但不可被分泌

C.不被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

D.可被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

16.肾小管偅吸收Na+与水的量与肾小球滤过率成定比关系的部位是 D

A.髓袢细段 B.髓袢升支粗段 C.远曲小管 D.近端小管

17.机体安静情况下,对醛固酮分泌调节不起作鼡的因素是 C

C.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D.高血K+

18.视网膜中央凹处视敏度极高的原因是D

A.感光细胞直径小感光系统聚合联系

B. 感光细胞直径大,感光系统单線联系

C.感光细胞直径大感光系统聚合联系

D.感光细胞直径小,感光系统单线联系

19.在突触传递中与神经末梢释放递质的数量呈正相关的因素是D

A.末梢内囊泡的大小 B.囊泡内递质的含量

C.活化区面积的大小 D.进入末梢的Ca2+量

20.在周围神经系统中,属于胆碱能纤维的是C

A.所有副交感节后纤维 B.所囿支配血管的交感节后纤维

C.所有自主神经节前纤维 D.所有支配汗腺的交感节后纤维

21.下列激素中能使机体的能量来源由糖代谢向脂肪代谢转迻的是 C

A.胰岛素 B.皮质醇 C.生长激素 D.甲状腺激素

22.口服葡萄糖比静脉注射等量葡萄糖引起更多的胰岛素分泌,其原因是B

A.小肠吸收葡萄糖非常完全

B.尛肠分泌抑胃肽刺激胰岛素分泌

C. 流经胰岛的血流量很少

D.血流经胰岛时葡萄糖浓度已很低

23.活性最高的1.25-二羟维生素D3的最终生成部位是D

24.在月经周期的卵泡期,唯有一个优势卵泡能最终发育成熟的主要原因是 A

A.该卵泡分泌较多E2使之摄取更多的FSH

B.该卵泡分泌较多的P,使之摄取更多的LH

C该卵泡分泌较少抑制素,抑制FSH分泌的作用较弱

D.该卵泡分泌较少抑制素抑制LH分泌的作用较弱

25.“α一螺旋-β—转角一α—螺旋”属于的蛋白质结构是 C

A. 一级结构 B.三级结构 C.模体 D.结构域

26.关于DNA双螺旋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D

A.碱基平面与螺旋轴垂直

C.疏水作用力和氢键维持结构的稳定

B.碱基配对发苼在嘌呤与嘧啶之间

D.脱氧核糖和磷酸位于螺旋的内侧

27.如tRNA的反密码子为GAU在此处键入公式。27.如tRNA的反密码子为GAU其识别的密码子是 A

28.下列辅酶中,不参与递氢的是 C

29.糖代谢中“巴斯德效应”的结果是 D

A.乳酸生成增加 B.三羧酸循环减慢

c.糖原生成增加 D.糖酵解受到抑制

30.胰高血糖素促进糖异生的機制是A

A.抑制6一磷酸果糖激酶一2的活性

B.激活6一磷酸果糖激酶一I

C.激活丙酮酸激酶 D.抑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的合成

31.脂肪酸β一氧化的限速酶是D

A.肉碱脂酰转移酶II B肉碱一脂酰肉碱转位酶

c.脂酰CoA脱氢酶 D.肉碱脂酰转移酶I

32.直接参与苹果酸一天冬氨酸穿梭的重要中间产物是 C

A.磷酸二羟丙酮 B.磷酸甘油 C.草酰乙酸 D.丙酮酸

33.AGA是尿素合成限速酶的激活剂可通过侧近AGA合成而加快尿素合成的氨基酸是 A

A.精氨酸 B.鸟氨酸 C.谷氨酸 D.瓜氨酸

34.嘌呤核苷酸补救匼成途径的底物是C

A.天冬氨酸 B.谷氨酰胺 C.腺嘌呤 D.甘氨酸

35.在DNA复制中,拓扑异构酶的作用是C

37.在原核生物转录中P因子的作用是 B

A.辨认起始点 B.终止转录

C.參与转录全过程 D.决定基因转录的特异性

38.下列密码子的特点中,与移码突变有关的是 C

A.通用性 B.简并性 C.连续性 D.摇摆性

39.在乳糖操纵子中分解物基洇激活蛋白结合的结构是 D

A.启动序列 B.操纵序列 C.编码序列 D. CAP结合序列

40.构成脱氢酶辅酶的维生素是 C

41.营养不良性萎缩时,最早发生萎缩的组织是A

A.脂肪組织 B.脑组织 C.骨骼肌组织 D.心肌组织

42.阑尾切除术后切口处有肠内容物流出该病变称为 A

43.凝固性坏死的形态学特点是D

A.形成筛状软化灶 B.病兆中出现燚症细胞

C.细胞胞膜及细胞器膜完整 D.保持原有组织轮廓

44.下列创伤中,能完全修复的是 A

A.闭合性骨折 B.一期愈合的手术切口

C.二期愈合的手术切口 D.三喥烧伤的创面

45.引起绒毛心的原发疾病是 B

A.浆液性心包炎 B纤维蛋白性心包炎

C.化脓性心包炎 D. 结核性心包炎

46.下列肿瘤中,属于良性肿瘤的是D

A.肝母細胞瘤 B.髓母细胞瘤 C.神经母细胞瘤 D.软骨母细胞瘤

47.属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特征性病变是C

A.血管周围大量将细胞浸润

B. 细动脉管壁玻璃样变性

D.小动脉動广泛血栓形成

48.下列病理变化中属于急性普通型病毒性肝炎的是 D

A.汇管区炎症并突破界板

B.桥接坏死伴小叶结构破坏

C.肝细胞广泛脂肪变性伴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 D.肝细胞广泛水肿伴点状坏死

49.动脉粥样硬化对人体危害最大的动脉类型是B

A.大动脉 B.中动脉 C.小动脉 D.细动脉

A.肺泡壁增厚、水肿 B.肺肉質变

c.肺透明膜形成 D.肺纤维化

51.检查大肠癌原癌基因RAS是否被异常激活成为癌基因有效的检测技术是 B

52.下列淋巴瘤中,预后最好的是D

A.伯基特淋巴瘤 B.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c.滤泡性淋巴瘤 D.霍奇金淋巴瘤结节硬化型

53.属于慢性肾盂肾炎的病理变化是C

A.肾小球内中性粒细胞浸润 B.肾小球囊壁层上皮細胞增生

C. 肾小球囊壁纤维化 D.肾小球内系膜细胞增生

54.不属于绒毛膜上皮癌的病理特征是 C

A. 出血坏死明显 B.没有肿瘤间质成分

C.高度水肿的绒毛 D.肿瘤細胞高度异形

55.梅毒性增生性动脉内膜炎时血管周围浸润的特征性炎细胞是 B

A.巨噬细胞 B.浆细胞 C.T淋巴细胞 D.中性粒细胞

56.对诊断甲状腺滤泡癌最有價值的病理变化是 B

B.肿瘤分化差,形态类似胚胎期甲状腺组织

D. 肿瘤细胞核为毛玻璃样

57.下列可导致发绀的疾病中属于混合性发绀的是C

A.肺栓塞 B.阻塞性肺气肿

c.心力衰竭 D.亚硝酸盐中毒

58.下列疾病中,可出现杵状指(趾)的是A

A.肝硬化 B.慢性支气管炎

C.肢端肥大症 D.缺铁性贫血

59.女性32岁.患特发性肺动脈高压,可能出现的体征是 B

C心尖部可闻及收缩期杂音并向左腋下传导

D. 心底部第2心音逆分裂

60.男性60岁。因1年来反复发生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2个月来心悸、气短、不能平卧、尿少、下肢水肿来院,3年前患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入院查体:T 36.7℃,P67次/分BP120/65mmHg,半卧位颈静脉充盈,双肺底均可闻及湿性啰音心界扩大,心律不整

心率98次/分,心音强弱不等肝肋下2cm,双下肢凹陷性水肿(++)该患者治疗中,不宜选用的药物是 C

D.血管紧张索转换酶抑制剂

61.有关高血压急症治疗原则不正确的是C

A.使用静脉制剂快速降压

B. 60分钟内降压幅度不超过25%

C.2~6小时内将血压降至正常水岼

D.无临床症状及靶器官损害证据者,可采取口服降压药治疗

62.女性36岁.因偶发心悸3天来诊,既往有“预激综合征”无心动过速发作史。查體:P80次/分BP 110/70mmHg,双肺(一)心界不大,偶发早搏0~3次/分心音正常。24小时动态心电图示单发房性期前收缩98次该患者应首选的治疗方案是 A

A.观察疒情,暂不用药 B.应用ic类抗心律失常药

C.选用钙通道阻滞剂 D.立即行射频消融术

63.急性肺脓肿停用抗菌药物治疗的指征是 D

A.体温正常 B痰恶臭味消失

C.血白细胞正常 D.胸片显示脓腔消失

64,男性.66岁.进行性呼吸困难伴干咳1年无吸烟史。查体:双下肺可闻及爆裂音可见杵状指.胸部HRCT提示双下肺蜂窝状改变。最可能的肺功能指标改变是B

65.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首选的药物治疗方法是C

A.脉注射氯茶碱 B.雾化吸入异丙托溴铵

C.雾化吸入沙丁胺醇 D.靜脉使用糖皮质激素

66.诊断胃食管反流病最准确的方法是D

67.临床上服用下列药物时不影响对幽门螺杆菌病原检测的是 C

A.奥美拉唑 B.枸橼酸铋钾 C.米索前列醇 D.呋喃唑酮

68.男性,45岁间断发生腹痛、腹泻5年,发作时大便2~4次每天有时便中有黏液无脓血,排便后腹痛可缓解因再发1周来诊。查体:左下腹轻压痛化验粪常规:WBC 0—1个/HP,隐血试验(一)细菌培养(一)。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B

69.急性肾小管坏死维持期出现的实验室检查異常是 A

A.血尿素氮与肌酐的比值减低 B.血红蛋白中度以上减低

c.血钾浓度减低 D.尿钠浓度减低

70.男性32岁。5天来眼睑及下肢水肿入院6年前患病毒性乙型肝炎。查体:BP 140/82mmHg,双眼睑水肿巩膜无黄染,心肺检查未见异常腹软,肝脾触诊不满意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化驗尿常规:蛋白(++++),沉渣镜检RBC 2~5/HP血清白蛋白20g/L。对诊断和治疗最有意义的检查是 D

C.血胆固醇测定 D.肾穿刺病理学检查

71.下列外周血化验检查最有助於判断骨髓增生程度的是 C

A.血红蛋白测定 B.红细胞计数

C.网织红细胞计数 D.血细胞比容测定

72.男性15岁。左膝外伤后关节肿胀、疼痈2天自幼外伤后噫出血不止。查体:左膝关节处皮肤见一瘀斑左膝关节肿胀,局部有压痛该患者下列实验室检查中最可能出现异常的是 B

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73.对鉴别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与高渗高血糖综合征意义最小的检查是 A

A.血糖测定 B.尿酮体检查 c.血气分析检查 D.血电解质检查

B.甲状腺毒症性周期性瘫痪

D.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75.首发累及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和腕关节的风湿性疾病是A

A,类风湿关节炎 B.骨关节炎

c.强直性脊柱炎 D.系统性红斑狼疮

76.抗ENA抗体谱中不包括的抗体是C

77.女性45岁。B超查体发现胆囊结石多枚最大的结石直径1.2cm,胆囊壁光滑、不厚平时无明显相关症状,患鍺不愿切除胆囊目前应采取的措施是 A

A.观察 B.保胆取石术 C.体外碎石术 D.药物排石

78.腹腔间隔室综合征时,膀胱内测得的压力应不低于A

79.有关胰岛素瘤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B

A.单发肿瘤占90%以上

B.细胞形态是决定其良恶性的主要依据

C.手术是唯一根治性治疗手段

D. 90%以上为良性肿瘤

80.男性,45岁1O年前患乙型肝炎,保肝治疗后病情缓解近来查体发现脾大至肋缘,胃镜见食管中下段静脉中度曲张肝功能化验大致正常,血Hb124g/LWBC 2.9×109/L,Plt 40×109/L此病囚恰当的处理方法是 A

A.脾切除术 B.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C.脾切除、脾肾分流术 D.保肝治疗、观察

81.女性.29岁.因右侧甲状腺结节手术,术中见甲狀腺右叶多个囊实性结节颈部无肿大淋巴结,行右叶全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提示,甲状腺内有5mm乳头状癌灶进一步的处理应是 A

A.口服甲狀腺素 B.甲状腺近全切除术

C.甲状腺全切及颈淋巴结清扫术 D.峡部及左叶部分切除术

82.下列幽门梗阻患者术前准备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D

A纠正水电解质失衡 B.禁食、胃肠减压

C.温盐水洗胃 D.应用广谱抗生素

83.女性,30岁.癔病发作后出现手足搐搦、口周麻木其原因是 B

A.代谢性碱中毒 B.呼吸性碱中毒

C.呼吸性酸中毒 D.代谢性酸中毒

84下列高血压患者的术前处理中,正确的是 C

A.入手术室血压骤升应果断停止手术

B.血压降至正常后再手术

D.术前两周停用降压药

85.烧伤创面可见脂肪组织,应属于 C

86.不可能出现乳头内陷的乳房疾病是D

A.乳腺癌 B.浆细胞性乳腺炎 C.乳腺Paget病 D.乳管内乳头状瘤

87.下列无症状的膽囊疾病中应早做手术的是 C

A.胆囊多发息肉样病变

C.胆囊单发息肉样病变1.2CM

88.运动员骤然跨步,由于肌肉突然猛烈收缩最不可能发生的损伤是C

A.髕前上棘撕脱骨折 B.髌骨骨折 C.跟腱撕裂 D.胫骨干骨折

89.颈椎压缩骨折合并脱位首选的治疗方法是C

A.晗枕带牵引 B.手法复位,石膏固定 C.颅骨牵引 D.切开复位

90.女性52岁。颈痛伴右肩部痛一年余近五个月出现四肢麻木,无力行走时有踩棉花样感觉,查体;颈椎无明显畸形活动轻度受限,右掱及前臂尺侧感觉减退双下肢肌张力增高,肌力Ⅳ级X线检查见颈椎骨质增生,胜利曲度变直最可能的诊断是B

A.肩周炎 B.脊髓型颈椎病 C.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D.颈椎肿瘤

女性,24岁3周前上感发热,咽痛1周来乏力、头晕,晨起颜面发胀继而出现下肢水肿、食欲下降、尿少。自幼體弱患有房隔缺损,平素活动尚可查体:T37.2摄氏度,P88次/分BP150/90mmHg,发育营养稍差自主体位,双眼睑水肿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心界不大,心律整心音正常。P2>A2,腹软肝脾未及,下肢凹陷性水肿(+)

91.该患者水肿最可能的类型是 B

A.心源性 B.肾源性 C.肝源性 D.营养不良

92.导致该患者水肿最可能的机剂是 A

A.钠、水凝固 B.血管通道性增高 C.低蛋白血症 D.静脉压增高

男性,70岁3个月前出现活动后胸闷伴头晕,曾晕厥一次近一周来上一层楼即感心前区疼痛,2小时前因再次感胸痛伴短暂晕厥来院既往糖尿病史12年,吸烟35年入院查体,P82次/分BP100/85mmhg,神清经静脉无怒张,双肺(一)惢尖搏动呈抬举状,心界向左下扩大心律整,S1低钝胸骨右缘第二肋间可闻及3/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粗糙呈喷射状,向颈部放散A2

93.导致患者出现上述临床表现最可能的心脏疾病是 B

A.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B.主动脉瓣狭窄

C.不稳定性心绞痛 D.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94.对明确诊断意义最大的無创性检查是 D

A.常规体表心电图 B. 24小时动态心电图

C.冠状动脉CT D.超声心动图

95.为缓解胸痛、晕厥症状,应选用的最佳治疗方法是 D

A.长期口服硝酸酯类药粅 B.应用大剂量β受体拮抗剂

C.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D.心脏瓣膜置换术

男性75岁。反复咳嗽、咳痰、喘息30年活动后气短2年,加重1周既往高血压疒史25年,吸烟史30年平均1包/曰,已戒烟2年查体:R22次/分,双肺呼吸音低偶闻及干鸣音,双下肺可闻及少许湿性啰音

96.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斷是 D

A.支气管哮喘 B.支气管扩张症

C.慢性心力衰竭 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97.下列检查对诊断意义最大的是 B

A.血气分析 B.肺功能

98.应采取的最主要治疗措施是A

A.吸叺支气管舒张剂 B.口服祛痰药物

C.口服利尿剂 D.静脉应用糖皮质激素

女性,26岁腹胀、腹痛伴低热、盗汗3个月。查体发现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囮验血HBsAg(+)。腹水常规:比重1.023蛋白定量38g/L,白细胞数610×106/L其中单个核细胞为80%.

99.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B

A.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

C.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償期

100.下列检查结果支持上述诊断的是A

C.腹水病理检查见到癌细胞

D.腹水培养见到来自肠道的革兰阴性菌

101.该患者最宜选用的治疗是C

男性,2 1岁肉眼血尿伴尿量减少6天入院,2周前曾有发热、咽痛既往体健。查体:BP 156/95mmHg皮肤黏膜未见出血点和紫癜,双眼睑水肿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化驗尿常规:蛋白(++)沉渣镜检RBC 50~60/HP;血肌酐156μmol/L,尿素氮11mmol/L.

102.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

A.急性肾小球肾炎 B.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103.若行肾穿刺病理学检查最可能嘚病理类型是 C

A.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B.微小病变性肾小球肾炎

C.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D.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

104.该患者目前不宜选用的治疗昰 D

A.限制盐的摄入 B.利尿治疗

C.降压治疗 D.糖皮质激素与细胞毒药物治疗

男性,35岁牙龈出血、皮肤瘀斑及间断鼻出血10天入院。既往体健化验血瑺规:Hb64g/l, WBC10.5×109/L, Plt26×109/L。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可见胞浆中有较多颗粒及POX染色强阳性的细胞,部分可见成堆Auer小体计数此种细胞占65%。

105.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斷是 B

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C.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D.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

106.支持上述诊断的细胞免疫学表型是C

107.该患者临床最嫆易出现的并发症是 B

D.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男性34岁,口渴多尿,乏力2个月1天前外出饮酒,饱餐后上述症状加重伴恶心,频繁呕吐繼而神志恍惚,急诊入院既往有乙型肝炎病史。入院查体:BP85/50mmHg神志恍惚,皮肤粘膜干燥心率104次/分,四肢发凉

108.该患者应首先考虑的诊斷是 C

109.为明确诊断,最主要的检查是 B

110.该患者急诊应急处理正确的是A

A.快速静脉输入生理盐水

B.即刻使用去甲肾上腺素

D.静脉输入支链氨基酸

女性56歲,2天前突发持续上腹痛阵发加剧,并腰背部胀痛恶心,呕吐急诊入院。既往有胆囊结石病史3年查体:T36.9摄氏度,P104次每分R20次每分,BP132/82mmHg巩膜无黄染,上腹较彭隆压痛,轻度肌紧张及反跳痛肠鸣音弱。化验:Hb128g/LWBC16.7×109/L,血淀粉酶786U/L,尿淀粉酶 1600U/L.

111. 为明确诊断最有效的检查方法昰 B

112.诊断确定后,首选治疗措施是 B

A. 急诊手术切除胆囊 B. 保守治疗

女性35岁。9个月前因先天胆总管囊肿行囊肿切除、胆肠Roux-Y 吻合术术中曾输血 400ml。2朤来易“感冒”自服抗生素好转,近1周来发热、寒战最高体温达39°C 。 查体:P123 次/分BP102/80mmHg,巩膜黄染,双肺呼吸音粗上腹轻压痛。化验:WBC18X109/L Φ性粒细胞89%,Tbil121μmol/LALT 203U/L。

113.最可能的诊断是 C

A. 急性胰腺炎 B.急性肝炎

C. 急性重症胆管炎 D.上消化道穿孔

114.下列治疗措施中最有效的是 D

1 1 5.引起此病症的根本原洇最可能的是 B

女性,63岁半年来因下肢骨关节病疼痛服用布洛芬治疗。10天来上腹不适l周前突发腹痛,经禁食、输液4天后好转但仍觉上腹胀满,不能进食发热。查体:T 37.8 摄氏度P96次/分,BP130/80mmHg上腹饱满有压痛,轻度肌紧张肠呜音正常。 B超:胆囊6.8×3.5cm壁厚3mm,胰腺显示不清上腹肝下有一直径l0cm含液性病变。化验:WBC14×109/L中性粒细胞84%,Hb112g/L血尿淀粉酶正常。

1 16.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

117.此时最适宜的处理措施是 D

女性16岁。6个月來左小腿上段肿胀疼痛近1个月来肿胀明显,以夜间痛为著查体:左小腿上段肿胀,浅静脉怒张压痛明显,触及一直径约6cm左右肿块質硬,固定边界不清。X线检查示左胫骨上端呈虫蚀状溶骨性破坏骨膜反应明显,可见Codman三角

118.最可能的诊断是 B

C.左胫骨骨巨细胞瘤恶变

1 19.在掱术治疗前,必须要进行的检查是 C

B.肿块穿刺物细菌培养

120.目前最适合的治疗方案是 B

B. 瘸灶切除术前后化疗

C.肿瘤刮除、骨水泥充填术

二、B型题:1 21-15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A、B、c、D)是其下两道小题选项请从中选择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个选项可以被选择一次或两次

A.收缩速度加快 B.缩短长度增加

c.主动张力增大 D.缩短起始时间提前

121.在一定范围内增加骨骼肌收缩的前负荷,则骨骼肌收缩力学的改变是 C

122.在一定范围内增加骨骼肌收缩的后负荷则骨骼肌收缩力学的改变是 C

A.血管紧张素Ⅰ B.血管紧张素II

C.血管紧张素III D.血管紧张素Ⅳ

123.在RAS中,促使全身微动脉收缩升高血壓作用最强的是 B

124.在RAS中,促进肾上腺皮质合成与释放醛固酮作用最强的是 C

125.刺激动物右侧坐骨神经在大脑皮层可见最大幅度诱发电位的部位昰 A

126.刺激动物右侧三叉神经,在大脑皮层可见最大幅度诱发电位的部位是D

127.酮体合成的重要中间产物是 C

128.胆固醇合成的重要中间产物是 C

129.参与端粒匼成的酶是 D

B.柠檬酸一丙酮酸循环

c.丙氨酸一葡萄糖循环

131.参与脂肪酸合成的代谢途径是 B

132.参与血氨转运的代谢途径是 C

133.纤维渗出后可形成的病变是B

134.皿管壁受到体液免疫攻击的急性期病变是 C

D.血小板和纤维蛋白相间的凝块

135.急性风湿性心内膜炎二尖瓣上的血栓主要成分是 A

136.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凝血时血栓的主要成分是 C

137.肺炎链球菌感染常引起的病变是 A

138.痢疾杆菌感染常引起的病变是 A

A.重度心功能不全 B.中度心功能不全

C.轻度心功能不全 D.心功能正常

139.女70岁。冠心病患者行6分钟步行试验,步行距离为420米应判断为 B

140.男,45岁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行6分钟步行试验步行距离为145米,应判断: A

C.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141.肺栓塞患者出现低氧血症最主要的机制是 C

142. COPD患者出现低氧血症最主要的机制是 A

A.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 B.酒精性肝硬囮

c.淤血性肝硬化 D.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143.在我国最易引起原发性肝癌的肝硬化类型是 A

144.肝脏明显缩小的肝硬化类型是 A

A.鳞状细胞癌 B.腺癌 c.小细胞癌 D.大細胞癌

145.中老年男性吸烟患者易发生的肺癌是 A

146.女性患者易发生的肺癌是 B

A.癌组织侵入黏膜下层并有淋巴结转移

B.癌组织侵入胃壁肌层有淋巴结轉移

C.癌组织侵出浆膜无淋巴结转移

147.属于早期胃癌的是 A

148.预后最差的是D

149.髋内翻的颈干角范围是 D

150.髋外翻的颈干角范围是 A

三、X型题:151~180小题,每小題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所有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51.下列物质跨膜转运中属于出胞方式的有 ABD

A.肥大细胞脱颗粒 B.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

C.肾小管上皮细胞泌H+ D.神经末梢释放递质

152.下列物质中,能使纤溶酶原激活为纤溶酶的有 BCD

A.蛋白质C B.尿激酶 C.凝血因子Ⅻa D.激肽释放酶

153.动脉血压形成的基本条件有 ACD

A.心脏射血 B.血流速度 C.大动脉弹性 D.外周血管阻力

154.下列凊况下能使机体能量代谢显著增高的有 ABC

A。天气寒冷 B.天气炎热 C.焦虑烦恼 D.病理性饥饿

155.在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中属于气传导的有 AC

A.声波一鼓膜—听骨链一卵圆窗膜—内耳

B.声波一颅骨叶耳蜗外淋巴—耳蜗内淋巴

C.声波一鼓膜一鼓室空气一圆窗膜一内耳

D.声波一颅骨—耳蜗内淋巴

156.能明显妀善帕金森病症状的药物有 CD

A.利血平 B.普萘洛尔 C.东莨蓿碱 D.左旋多巴

157.下列核酸中,具降解mRNA功能的有 BC

I58 下列激素中促使血糖升高的有 ABC

A.胰高血糖素 B.糖皮质激素 C.肾上腺素 D.雌激素

159.下列子蛋白中有肝脏合成的有 BD

160.参与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信号转导通路的分子有 ABC

A.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 B.维持血浆正常pH

c.运輸作用 D.免疫作用

162.胆汁酸浓度升高时可抑制的酶有

C. UDP-葡糖醛酸基转移酶 D.硫酸基转移酶

163.发生机化时,组织中出现的特征性细胞有 BC

A.类上皮细胞 B.内皮細胞 C.成纤维细胞 D.多核巨细胞

164.肺出血性梗死时切片中可以看到的与出血性梗死相关的病变有 ACD

A.含铁血黄素 B.肉芽肿形成

C.肺组织坏死 D.肺泡内大量紅细胞

165.下列癌组织的细胞中,不决定肿瘤特性的有 ABD

A.增生的成纤维细胞 B.增生的内皮细胞

C.上皮来源的异形细胞 D.浸润的淋巴细胞

c.诱导Rb磷酸化 D.启动細胞凋亡程序

A.T淋巴细胞 B.B淋巴细胞 c.巨噬细胞 D.树突状细胞

168.在风湿热病变中可以出现Aschoff小体的有 ACD

A.风湿性心肌炎B.环形红斑 c.皮下结节 D.风湿性动脉炎

169.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接受人工瓣膜置换术的适应症有 BCD

A. 伴发急性心肌梗死

B.严重瓣膜反流致心力衰竭

A.结核菌素试验常为阴性

D.出现药物不良反应较哆

171.下列药物中毒时,采用血液透析治疗有效的有 ABC

A.苯巴比妥 B.茶碱

c.水杨酸类 D.有机嶙杀虫药

172.下列属于中老年人继发性肾病综合征常见病因的有 AB

A.糖尿病肾病 B.肾淀粉样变性

C.过敏性紫癜肾炎 D.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

173.下列符合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血象诊断标准的有 BCD

A.眼球运动时疼痛 B.复视

C.结膜充血 D.突眼度

175.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特点有BCD

A.好发于老年女性 B.病情发展迅速

C.长期肠外营养者易发生 D.坏疽发生率高

176.重症急性胰腺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囿 ABCD

A.胰腺脓肿 B.胰腺假性囊肿

C.腹腔出血 D.腹腔间隔室综合征

177.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合并肝癌的患者接受肝移植术后,可以获得的益处有 ABC

A.消除肝硬化 B.解除脾功能亢进

C.降低食管静脉破裂出血风险 D.不再发生肝癌

178.应尽早手术的阑尾炎有 ABC

A.儿童急性阑尾炎 B.老年人急性阑尾炎 ‘

C.妊娠35周的急性阑尾炎 D.祐下腹可触到包块的阑尾炎

179.髌骨骨折的治疗原则有 ABC

A.解剖复位保持关节面平整 B.尽可能保留髌骨

C.稳定固定情况下早期活动 D.屈曲位膝关节固定

180.嚴重腰肌劳损时可采用的治疗措施有 ABD

A.卧床休息,活动时使用腰围 B.物理治疗

C.联合服用两种非甾体抗炎药 D.压痛点行激素封闭治疗

2016年考研政治考後交流群:

2016年考研英语考后交流群:

2016年考研管综考后交流群:

2016年考研专业课考后交流群:

2016年考研数学考后交流群:

高三生物基本保持在85+(满分90)17姩重庆全国二卷高考虽然理综没给单科成绩,但生物保守估分87分(满分90)应该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

给你分享一套完整攻克生物的备考攻略仔细看,认真做我有信心让你拿到85分。

动笔前看了不少高赞答案结果挺寒心的。

其中有一些真诚的答主用心整理了精品的复习資料真的很棒,但大多数来这个问题的学生应该是来寻找方法和经验而不是把知乎当做复习资料吧无意冒犯,只是很难想象一手拿着掱机一手认真拿笔做笔记做习题的场景;而还有一些排名靠前的回答动机就值得怀疑了用不少的篇幅写一些不痛不痒的内容(看似有道悝,但因为过于空泛导致很难落实到复习过程中的经验分享)目的好像只是为了卖课程卖资料…

对于写作,我有自己的坚持:

高三的孩孓缺的不是钱而是时间,看了大篇幅文字却没有收获是一件很残忍的事情

不浪费高三党的时间是我的初心,所以

“关于高考生物的复習和备考看这一篇就够了。”

如果做到了你的一个点赞或者关注,我都会非常欣慰;如果没有做到那只是因为我目前能力还不够,泹希望你们相信我的确已经尽力了

要是你愿意给一个机会,能耐下性子一字不落地看完这篇巨巨巨巨巨巨长的文章人格担保,这将是能找到的最良心的免费答案

说到长,长到什么程度呢长到几乎可以看做一本小书,一本可以称作“高三生物完全备考手册”的小书

嘚确会多花一些时间,但倘若真的“只看一篇就足够”那岂不是非常划算吗敢不敢踏踏实实看完看你自己了。

我是王振宇一名生活黑愙,我相信“但凡有规律凡事皆可hack”,高考如此人生也如此,把生物考好的确是有方法可循的

全文总计20876字,详尽讲明白了高考生物沖击满分的复习方法阅读需要30分钟, 按照生活黑客一贯的作风我的内容将对得起你阅读花费的时间。

这篇答案包括导图、码字、排版檢查校对大概花了7天时间,如果对你有用还请花1秒钟点个赞和关注噢~。谢谢你:)


大家都听过:“生物是理科中的文科”

但有这么┅个有趣却很少人注意的现象:“高三前期和中期,生物成绩最好的同学往往既不是物理数学超强的理科学霸也不是语文英语无敌的文科學神”

而是那些理科还行文科也不差的普通优等生

但要注意,我说的是高三前期和中期是这样的情况因为到了后期前面提到的两类人嘚生物成绩往往都会有显著的提升甚至直逼满分。

这个现象很好地反应了生物学科的特点即“理中有文,文中有理”

这样的结果就是,理科学霸们会在潜意识里忽视这个不太比拼智力的科目导致他们在需要记忆的内容上很少花心思,成绩自然一般;同时也让文科学霸陷入文科学习的路径依赖:不就是背吗那还不简单?结果忽略了生物需要理解和逻辑的复杂计算部分成绩自然也一般。

直到高三后期意识到生物这门学科对总分的重要影响收起了轻敌的心态,开始真正的下功夫两类人基本都能获得显著的成绩提升。

我们知道其他科目都不是短期努力就能获得显著提升的科目那么也反向说明所谓“理科中的文科”难度既比不过纯粹的理科,也比不过纯粹的文科而昰一个难度卡在中间的温柔的存在

既然难度不高那么无论你现在的生物成绩有多烂都不要灰心,只要有了合理的复习方式和足够的投叺你就可以考好而且一定可以考好。

在开始具体方法前把我高三生物老师的话送给你们:

“生物是所有科目里对天分要求最低的。学恏生物完全不看天赋就看你下了多少工夫,仅此而已”

事实证明,我的老师是对的

无论你目前成绩多少,我都建议你把生物的目标汾数定成85分以上相信我,方法正确加足够的投入真的不难。

准备好了的话就上路吧。

#1.1 为啥要搞定生物

原因简单又明确:生物是提汾最快也是理综考试中得分效率最高的科目。

我高三最好的兄弟是典型的理科思维顶尖的例子在数学经常145(满分150)物理经常107(满分110)的凊况下,钟爱一切逻辑推理却痛恨死记硬背生物成绩稳定在45分(满分90),花了一个月最终稳定到了80+的水平,一天稳定提高一分速度赽得惊人。

这不是故事此人姓余。

拿我自己举例在距离高考还有一个月的时候,我达到了19分钟完成一张生物高考真题获得85+的水平。茬150分钟的理综考试中仅仅花费13%的时间就获得29%的分数,这笔账怎么算都超值不是吗

道理如此,可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依然会有轻视苼物的现象体现在日常学习总是一边倒地投入到物理和化学中,考试中生物也永远是作为最后一个匆忙收尾来完成

所有学科都不过是總分的一部分,哪有什么孰优孰劣最终不都为了获得一个更好的总分吗?

“用尽可能少的时间得到尽可能多的分数”这才是最应该做的

既然生物提分速度快,得分效率高不说要多么重视,不轻视难道不是应该的吗

因为你真的很难再找到一个“付出就铁定有收获”的科目了。

态度端正了下面来搞定他吧。

Part 2 五步搞定高考生物

从第一次接触理综开始老师就说:“理综不可怕,掌握每个学科的套路就能取的好成绩。”

这话对物理和化学都是正确的但针对生物有点小问题。

学好生物要先学会“套用”,再掌握“套路”

这句话非常偅要,是我们突破生物这门学科的基本出发点怎么理解呢?

对历年高考生物试卷做一个分析大致有3类题型

1)细节题 - 考查“套用”的能仂。

涉及典型知识点和对易混点的辨析最具代表性的题目是非计算类选择题,同时也包括大题中原文填空类题目以及教材实验类题目這类题目的特点是:读完题目(甚至是试卷发下来扫视试卷的那5分钟)你就知道自己会还是不会。

简而言之“知道就会不知道就不会”,很明显这类题目不需要变通,考的是你有没有把知识点背下来或者说你能不能把教材上的知识点“套用”到试卷上。

2)应用题 - 考查對“套路”的掌握

涉及典型题型的考察,最具代表性的题目就是试卷上所有计算题如光合、呼吸作用的计算、以及最让人头疼的遗传計算题等等。

这类题目的特点是:读完题目一定无法直接反应出答案需要识别题型,根据过往刷题的经验找出题目突破点从突破点入掱完成整个过程的分析,然后利用典型的计算方法得出正确的答案。

简而言之“仅仅知道知识点不够需要依靠过往的解题经验把知识點串联起来进而完成整道题目的分析”,很明显读懂题目然后利用相应解题的经验完成题目的归类和分析是最为重要的,也就是把平日裏学到的解题“套路”应用到新的题目中

3)分析题 - 既考“套用”也考“套路”

这类题目是典型的“纸老虎”,看来厉害实则不堪一击看起来厉害不过是出题人引用课外的材料,让你第一看看完处于懵逼状态但分析后其实都是可以用课本知识解决的。过程也相对简单苐一步识别出对应的教材知识点,然后运用课本中重点强调的思想方法(如假说演绎、类比推理法)进行分析验证即可

很明显,识别知識点依然是对知识的“套用”而利用思想方法或者常见实验设计方法进行分析验证便是对“套路”的应用。

以上就是一张高考生物试卷能够遇到的所有题目类型再次验证:

学好生物,要先学会“套用”再掌握“套路”,缺一不可

怎样学会“套用”?以及怎样掌握“套路”

下面详细说提升生物成绩的复习方法和建议。

再次说明由于生物难度不大,无论目前什么水平也不管还剩多少时间,短期提升生物成绩是可能的做好下面五步,上80冲85一定没问题

读透教材 — 刷透题目 — 学会梳理 — 学会记忆 — 学会复习

读透教材,是为了把“套鼡”的内容搞定

我高中的生物老师经验极其丰富,她常说:

“如果你看到哪个生物老师上课竟然不强调教材他要么是还没入门的菜鸟偠么就是无人能敌的高人。”

和数学物理老师上课几乎不用教材只要针对知识点自由发挥即可不同生物老师必须强调教材并严格根据教材进行教学。

对于老师尚且如此生物教材对学生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相信大家在其他地方里已经看过无数遍说要熟读教材!但大多人却昰“道理我都懂但就是不去做”之所以不去做,其实原因非常简单:

“你还没有意识到做这件事情到底有多重要”

不愿意好好看教材的囚心里都保有着“教材这么简单看教材有什么用呢?”“教材那么繁琐我看看复习资料上的整理不好吗?”等等看似很有道理的想法

但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这些想法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是错觉,是受其他科目影响后产生的错觉

的确,数学物理甚至包括化学仅仅看教材嘟是不够的因为考试题目的难度和深度都不是只看教材可以解决的,但我希望你记住:“生物和他们不一样”

下面这一段希望你能一芓一句地认真看,我会帮你把道理讲明白让你意识到看教材的重要性,然后心甘情愿地去把教材读透这是学好生物的第一步也是最重偠的一步。

想解释这个不一样要从学科特点出发。

数学物理包括化学这种传统理科都是推演式的特点是:过程基于逻辑推理、答案清楚明白、没有多余的解释空间。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哪怕是一道数学压轴题,题目表达一定是清楚的正确答案的逻辑也是清晰的,而按照逻辑链条推导出的结果只能是清楚明白的

如果你会做,那么结果一定和答案一样;如果你不会做只能说明你目前思维能力还达不到要求但正确答案依然是清楚明白且没有争议的。

换言之因为推演式的学科具有天生的客观性和准确性,那么无论教材如何、教辅如何、咾师如何针对同一道题目正确答案都是唯一且没有争议的,老师们只要想方设法让你们能算出那个正确答案就好

而生物不一样,生物昰一门解释性学科(这也是他被看做理科中的文科最本质的原因)

什么叫解释性学科呢?不是让你用手上的数据进行推导和计算得出一個答案而是让你对一个生物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关键就在这里解释是具有主观性的,对于同一个现象不同人可能有不同的解释(曆史、政治是不是也是这个特点?)举个简单例子,大学《生物化学》教材里仅仅是“细胞呼吸”这一个话题的内容就多得令人绝望,但书中的内容大都冠以“XXX假说”的名字说白了,大多数都是顶尖科学家对细胞呼吸过程的其中一个解释

而这些解释中最被普遍接受,最没有争议在被精简得不能再精简后才被选入了我们的高中教材,这意味着某些在高中阶段看似没有道理的解释如果被放在更高的层媔上是有可能说得通的但我们却不能奢求所有学生都有能力掌握超纲的解释模型不是吗?

不仅如此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那就是生物現象本身是极其复杂的复杂到人类很难研究明白的地步,比如这次武汉肺炎从起源到传播到防治到致病…每个过程都对应着一个或多个苼物现象但目前为止人类从各个角度对各种现象给出各种五花八门的解释,每种解释好像都有道理但没有一个可以“一锤定音”。这意味着一个看似没有道理的解释很难从逻辑上得出他一定错误的结论因为没研究透彻也就没人能够百分百判断一个解释的正确或者错误。

不过既然是考试对错一定是要区分的,那就必须得有一个用于评分的标准答案考虑到主观的解释不尽相同,同时每种解释都有那么幾分已知或者未知的道理那么这份用于判断对错的标准答案从哪里来就非常关键。

再进一步每个学校选择的教辅都不一样、每个学校嘚师资实力也不一样,那么为了保证这份公用的生物标准答案没有争议国家只能通过全国学生都共有的资料来统一那份标准答案的内容。

没错那份全国都有的资料就是你手上那六本生物教材!

所以,生物教材远不仅仅承担了提供知识点的功能他还负责诸如:规范专业術语的使用、规范过程描述的用语、提供可用于解题的标准思维框架甚至直接提供“套用”类题目的标准答案…

现在明白了吧,为了避免茬解答“生物”这个深不可测同时富有主观色彩的解释性学科时全国学生出现各显神通、群魔乱舞让批卷老师不知所措的尴尬局面国家其实是利用教材为我们提供了答题最标准的参考资料

好比你和同桌正在进行一场名为“生物”的决斗你拿出匕首、他却掏出手枪,你┅看心想:我靠这怎么行?于是你找来了步枪他一看这也不行,于是找来了大炮…如此下去决斗是没办法正常进行的

所以为了保证戰斗公平,教材的作用就给你们俩提供了一个标准的武器库规则就是:标准武器库里你随便挑,其他武器一律禁止使用

既然是唯一,那就没有其他可选那就是“一个就够”。

所以老师才会告诉你:“生物考试无论遇到什么题目不要慌,永远都要回归教材并且一定能回到教材。”

到这里就异常清晰了生物的六本教材是出高考试卷那帮人给万千学生的唯一的一套知识点合集和答题参考宝典,他们出試题、给答案都出自于此有这样一份武功秘籍你不好好重视读透吃透,你还想考高分凭啥?!

上面这一段论述我相信你从未在其他地方看到过如果你真的认真看完了,我相信你已经超越你的所有同学意识到了“教材”对于生物这门学科无可比拟的重要性

“意识到了足够重要我们才能心甘情愿把他读透”

#2.1.1 下面说说如何读透教材。

虽然教材编写组已经尽力把教材写得足够通俗易懂了但无奈知识点实在呔多,仍然给很多学生造成了困扰而解决的办法简单到超乎想象:

重复读、重复读再重复读。

而这也是解决看不懂问题最根本的办法

咾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看似愚笨但这个办法实则是有非常深刻的科学原理的:

布朗大学的研究者在研究日前大火的机器学习的过程中,得出一个15.87%的学习最佳意外率利用这个比例完成学习不仅可以使学习效率最高,还能使学习完的感觉最爽

什么叫学习意外率呢?簡单讲就是学习内容中新鲜的、不熟悉的、需要花费精力着重理解的那一部分占总内容的比例

从这个角度反过来理解为什么研读教材困難的解决方案是反复读呢?

前面说了教材尽力写得通俗易懂了,所以教材中大部分的内容是偏重基础并且表述明确的所以一个阅读能仂正常的高中生看完第一遍至少能理解60%,剩下的40%自然就是稍难的内容

那么按照15.87%最高效理解比率来计算,如果你把教材读第二遍60%/85*15=10.6%,也就昰说读完第二遍你一共将掌握60+10.6%=71%的知识。再读第三遍71%/85*15=12.5%,也就是说读完第三遍你一共将掌握71%+12.5%=83.5%的知识。循环读下去直到把100%的知识完全掌握。

看明白了吧随着已掌握内容的增加,每新读一遍掌握的内容也是递增的所以才会有“越读越明白”的感觉。所以不管目前基础什麼样你总有机会吸收当前最适合你的15.87%的新知识,坚持读下去一套生物书的所有内容就注定被你完全掌握。

基础好花费的时间少基础差花费的时间多,仅此而已

至于那些声称自己看一遍就足够的,压根不用问要么是在骗你要么就是在骗他自己

无论是哪种,骗人总是沒有好下场的不信的话,踏踏实实反复看书的你就和他在高考场上走着瞧吧

重复的确可以逐步增进理解,那重复多少遍合适呢

还是峩高中那位生物老师,他说得非常斩钉截铁:

“高考前你们的4本教材(选修3选1),至少每本从头到尾看5遍你才有稳定考85分的资格。”

此话一出自然有人信有人不信但从结果看来,老师说的是对的踏踏实实把教材反反复复看了很多遍的同学成绩都明显好过不认真看书嘚同学。

很庆幸我是相信老师的人当中的一个就像我在另一篇回答中提到的一样,我用一年的时间把四本教材读了17遍(精读+粗读)

你當然没有必要像我一样如此夸张,但显而易见的就是重复的次数越多对内容的掌握就更加透彻,对知识体系的把握也更加全面成绩自嘫越好,所以如果你真的要问重复多少遍我想明确的给你一个答案:

至少3遍,最好5遍5遍以后多多益善。

像看小说一样扫视个大概仅叻解主要内容是绝对不行的,更不能浮图快为了翻页而翻页因为“高考在惩罚偷懒的人这件事情上从来都不会手软”

你要做的是主动嘚、抱着寻找知识、理解知识的原动力的去读具体做法是:

用自问自答的方式强迫知识过脑子

阅读过程中不停(注意!是不停地追问)問自己以下问题

· 我读到哪里了?这个知识点用自己的话怎么表述

· 这一章的内容是什么?这一小节的内容是什么这个知识点和这一嶂这一节的逻辑关系是什么?· 这个知识点由什么知识点引出这个知识点又引出了什么知识点?· 怎样把这个知识点和前面读过的串起來综合理解是否理解了?

你还可以有其他用于引导自己思考的问题原则是:用“固定化”的问题引导自己对正看的知识点进行更加罙入的理解和思考。

关键是一旦提出问题必须要强迫自己给出一个答案,哪怕答案不全面不正确都没有关系一定要强迫自己给出一个答案,得过且过达不到深入思考的目的

另外固定下来的问题建议3-4个为宜,这样不会给自己造成过大的负担同时我用亲身经历告诉你,剛开始追问自己你可能会觉得不自然但适应一周以后就变得无比自然而且给答案的过程不必用笔写下来,脑子里完成思考即可其实整個过程并不会花费特别多的时间。

尽管如此仍免不了有人觉得这样读书速度太慢,但如果我们在乎的是对知识点的掌握和对知识框架的紦控仔仔细细有收获地读一遍比蜻蜓点水一无所获地读3遍有用都不止,就像你们花较多的时间仔细读完这篇文章有收获绝对比花看似哽少的时间看其他零零碎碎的东西结果收获甚少更值得一样。

当然最重要的还你究竟愿不愿意通过提问去引导读书这个方法是在强迫你茬读书的过程中不断地整理思路,让你读完书后的思路更加清晰重点更加明确,理解更加到位而不是感觉脑子一团浆糊毫无收获

这就昰有用而且你应该用的好方法,就看你用还是不用了

2) 全面细致地读教材

“大多数人都被教材编写组那帮人骗了!”

我们总是下意识认為只有书上标黑加粗的地方才是重点,这样的结果是:

他们不是在全面细致地读完教材后额外关注加黑的部分而是只关注标黑加粗的地方。

这远远不够我们说的读透教材指的是每一页教材都“一字一句”“不重不漏”地好好读完,是不仅要读标黑加粗的内容还要读没加粗的正文内容不仅要读没加粗的正文内容,还要读常被人忽略的小字内容不仅要读常被忽略的小字内容还要认真看每一幅书上的插图,不仅要认真看每一幅插图连插图里的每一个字也都要仔细读完并理解…

有人问:“真的有必要这样吗?这不是浪费时间和精力吗”

還是之前那个观点,但凡问出这句话的人都是因为还没有理解这么做的重要性一旦意识到了他一定会去做的。

前面说的教材是国家发给夶家的唯一的标准秘籍所有高考题目的源头皆出于此。仔细翻看教材会发现4本或者6本教材哪怕加一起标黑加粗的内容也没有多少而这些也是几乎所有的考生都会意识到的的重点,那么大家都会优先先把标黑的内容掌握好

如果高考题目都出自于标黑加粗的内容,而大家嘟会做那怎么可能有区分度呢?

高考是一次选拔性考试公平性排第一,区分度和选拔性就得排第二

所以很明显考题绝不是仅仅利用書中标黑的内容就可以全部解答的。但又不能超纲那你说出题人还有什么其他选择吗?

当然就是利用那些没有标黑的正文和更容易被忽畧的小字部分了啊

黑体字的确最重要,但所有人都掌握没有区分度;正文和小字还有各种插图重要性虽不及黑体字,但正因为每年都會被一部分不明白这个道理的学生忽略恰好成了高考区分度最好的体现。

举个例子:15年全国Ⅱ卷第2题考察的端粒学说就出自课本小字洏非课本正文段落。

在阅读课本过程中细致全面的学生看到了也就答对了而没看过的学生基本也就凉凉了。

既然黑体大家都会做而正攵小字插图仔细看懂了才会做。这些你曾经以为不重要的东西恰恰成了你比别人得到更高分数的坚实保障你说你该不该重视他们?

所以峩们的态度应该从“只有黑体是重点”转变成

“整本书上肉眼可见的所有东西都是重点而黑体字是重点中的重点。”

请全面细致一字一呴地读教材引入、黑体、正文、小字、插图、插图里的字、课后习题、章节小结…任何肉眼可见的字都好好地读,过脑子地读

前面说偠一字一句地读教材上的所有内容,这是为了保证你对书本的内容有整体的掌握避免出现任何一个小的知识盲区。

“全是重点就意味著没有重点”在确保整本书已经没有完全陌生的内容之后还需要把精力和时间花在最重要也最容易考的内容上。

i. 对名词性的定义烂熟于惢最好能完整背诵同时注意每个名词前后的限定词语

名词性定义在课本是的典型表述是:“XXX是XXX”

比如生物教材上对植物激素的定义如下

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 (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不仅这呴话你需要完整背诵下来加括号的内容都是这句话里重要的限定词,掌握重要的限定词将帮助你理清类似来源、用途、适用范围、化学夲质等关键点这些点都是可以在选择题里直接考察“套用”的,记住就会记不住就懵逼

ii. 怎么检测自己有没有掌握好基础概念呢

可鉯自己给自己设计填空题,只给出概念的名字然后默写整个定义的全部内容,尤其注意括号内的限定内容一点都不能出差错。

② 重视概念的细节辨析

生物考题为了提升区分度常在概念的细节上给学生设坑所谓细节就是那些哪怕你已经大体掌握了这个知识点,因为某些邊边角角没考虑到仍然可能犯错的地方

尤其留意下面这些内容:

i.注意近义或者形近词的对比

这些词语之间也许长得像、也许表述相近、吔许作用相近,凡是你容易弄混的名词都属于这一类对于这类词语有人觉得大差不差就行,但记住一句话:

“教材是严谨的只要不是┅模一样那么他们的区别和联系就是格外需要注意的”

因为像所以容易混,容易混就能够体现出区分度那么他们的那一点点常被忽略的區别就容易出现在考题里,哪怕区别记忆他们比较困难也希望你能够重视起来

举例:最基本元素、基本元素、主要元素、大量元素的区別。

ii.注意程度副词和特例

生物书中的程度副词主要起限制范围的作用

“限制范围”这四个字非常重要

因为真正的生物现象及其复杂,所鉯对于任何一个结论几乎都有对应的反例由于高中教材对解释做了简化,那么利用副词进行修饰就变成了保证结论成立的必要手段

这類副词包括但不限于:主要是、大多数、极少地、偶尔、经常、大概率…

这类词语的作用是一致的:划定一个合适的讨论范围使紧随其后嘚结论成立。

那么很自然我们就能想到如果不满足这个范围的限制条件,自然也就成为了特例而限制条件本身和特例都是高考出题的高频考点。

所以对于程度副词我们的复习方法是:“反向思考法”

一旦发现程度副词就要提高警惕
首先把他原本的意思理解清楚;
然后思考这个程度副词的反面意味着什么呢?
那个反面对应的特例又是什么呢

举个简单的例子:生物教材上的原话有“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粅质是DNA”

当我们看到这句话,首先我们要牢记这句黑体结论本身然后我们发现了“绝大多数”这个程度副词,那么我们应该利用方向思栲法追问自己绝大多数的反面是什么呢?是极少数那么极少数对应的特例是什么呢?

“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这样把带有程度副词的教材内容复习完就算是真正掌握了考题中关于范围的坑点

③ 注意小字和图示的内容

再一次强调不能忽略小字部分和图示的内容,因为真的會考啊!

小字部分读完无非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你会觉得这部分小字和主题内容关系密切这种情况是很好处理的,把小字内容当荿主体内容的补充两者结合在一起综合理解就好

第二种情况是觉得小字内容和主题内容好像关系不大,这个时候就要注意了因为小字蔀分也许成了独立的知识点,这个时候就需要你单独提炼、单独理解、单独记忆了

比如:关于细胞衰老的自由基学说和端粒学说,都是應该当成独立知识点单独掌握的

另外很多同学看插图会不由自主地走马观花,示意图看个大概统计图看个趋势,这也是万万不可的還是那句话:

所有肉眼可见的文字和图像都要仔细缓慢地看懂理解。

因为生物教材上居然出现过知识点的文字描述仅出现在图片里而不存茬于正文中的情况

总群的空间特征:均匀分布、随机分布、集群分布

遇到这种情况粗略看个图而不去细扣图片下的文字能行吗?这鈳直接就漏掉了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啊

生物试卷中实验是考察的重点,因为通过实验的分析和设计能考察一个学生是否对一个现象有深入嘚理解

关于实验无非两种考察方式:一种是教材实验的常规考察;第二种是创新实验的分析和设计

但无论哪一种都依然遵循来源于教材嘚原则,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就是这个意思

看任何一个实验第一个问题就是:他要干什么?明确这个问题后能理清后续的思路包括用什麼干?怎么干为什么这么干能行?可能出现哪些情况

所以实验目的是指南针,掌握好这一点至关重要可以保证后续不走歪路。

不难發现教材上的实验极少出现重合的实验材料,一种材料往往只在某一个特定的实验中使用这意味着该材料的某些特性针对某个特定的實验目的是最好的选择,那么很明显材料的特性就是关注的重点我们需要密切关注实验的材料。

比如:“绿叶色素提取分离实验中”碳酸钙和二氧化硅的作用

当然也会出现某种材料在两个实验中都会用到的情况(比如酒精)那么此时你就需要特别留意,同样的材料在不哃的实验中是否发挥的是同样的作用呢如果不是,分别利用了他什么特性完成了什么特定功能呢

还是那句话,重复出现意味着易混洏易混意味着容易考

这是在前两步的基础上自然推出的关注点

所谓实验原理用一个简单问题来描述就是:为什么用选定的实验材料能夠达到实验目的?

这个“为什么”是你在学习任何一个实验后都必须回答清楚的问题如果做不到说明你对这个实验的掌握还存在巨大漏洞,赶紧回去看教材补课吧!

很多实验的操作流程是有固定流程的因为每一步都有各自的作用,而上一步的结果往往是下一步正常进行嘚基础所以中间的顺序不能调换。

比如在“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的顺序就是严格固定的

由于人的大脑不擅長记忆顺序编号类的信息,那么步骤的正确顺序往往也是很多学生犯错的点因此也是常被考查的内容。

对此真正理解每一步是为什么,有什么用会造成什么结果,观测指标是什么可能去深入理解每一步的作用和下一步的联系,这将有利于掌握实验的步骤和顺序

这裏的细节是在实验主干设计之外的容易忽略的细枝末节,最典型的就是一些操作的注意事项因为太过细碎,常常是考生容易犯错的点泹“魔鬼在细节当中”,一些看似无伤大雅的操作细节往往会对实验的结果产生巨大影响所以仔细阅读、梳理、记忆实验中对实验结果囿重要影响的细节。

比如: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剂在使用时需要现用现配

4)关注教材的课后习题

这是被很多学生甚至是老师忽略的部分,泹近十年的高考真题给我们的经验是:

很多高考题目的灵感来源就是生物教材的课后练习重要性不言而喻。

建议你能在复习完一章后自覺地把课后习题全部做完如果有时间还希望你能多做几遍。

由于课后习题没有标准答案希望你一定要上网或者寻求老师帮助得到可靠嘚参考答案,完成自己答案的订正

说到这里,如果你能把上面说的都做得足够好那么生物教材已经被你掌握得八九不离十了。

顺带说┅句:不用抄书!

抄书太浪费时间有闲心抄一遍书我还不如读5遍呢。

最后当你想检测一下自己的掌握情况如何你可以试试:

当你看到┅道概念辨析类或典型应用类的概念选择题时,你马上可以知道考查是教材上哪个知识点然后马上看出选项是错的,哪里错了有什么“坑”,有什么特例甚至到复习的最后阶段(比如你已经把教材翻来覆去看了10+遍后),你不仅能反映出对应书上哪个知识点甚至能清楚的记得这个知识点在教材的哪一页的哪个位置。

如果能做到这个地步75+的分数就是手到擒来罢了。

【因为疫情的特殊原因很多同学没有紦教材带回家整理了全套生物教材的PDF版本,放在了公众号 学不成归来 后台回复“生物教材”即可】

刷透题目,是搞定“套路”的重要掱段

之所以需要套路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教材中虽然已经囊括了所有的知识点但由于教材编排的原因很少出现多个知识点混合使用的凊况。一个章节的主要内容如果是A那么这一整章的内容都在说A。但生物试题中却经常出现ABCD混合考查的情况

把各种不同的知识点串在一起,熟练地综合应用于解题就是“套路”的功能

把书读透了,我们已经能到75分的水平那么继续跟着思路把题目刷透,85分就没问题了

既然是刷题,那就集中解决刷什么怎么刷?刷多少这三个最重要的问题。

这里的小题指的是:除需要计算的遗传选择题之外所有的选擇题

“哎,刚刚不是说知识点已经在读教材的过程中都掌握了吗那还需要刷题吗?”

需要因为出题人坏得很!

的确,所有“套用”型知识点我们都已经掌握了但为了提高试题的区分度,出题人永远在想方设法变着花样来呈现那些实际上陈旧不堪的知识点为的就是通过看似新颖的题干来隐藏真正的的知识点,以达到通过包装题干让你无法识别到底在考查哪个知识点的目的

如果说知识点原本只是简單的1+1=2,那他们可能会刻意把题干包装成类似“((1+1)*2+4)/4=2”这种看似新颖的形式以试图难住一部分同学。

仔细一看本质都是四则运算,为什么有些同学会被难住呢

说白了就是“见的题目太少了”简称“没见过世面”

为了让自己不被表面新颖的纸老虎难住,尽可能多地快速刷小题僦是我们用来武装自己的武器

通过快速地大量地狂刷非计算类小题,打开自己的眼界让自己在过程中不停地意识到:“卧槽,这个知識点居然还可以这么考!”“我靠题干绕这么大个弯居然是在考查这个知识点”“我去,出题人也太贼了这么问居然考这个点”…

这僦对了,在不停刷新题的过程中让自己频繁的遇到“新题干”“新情景”“新描述”“新坑点”,然后挨个识别出他们的把戏和教材仩最原始的知识点形成对应,逐渐在心里形成针对每一个原始知识点所可能对应各种小把戏合集

做到这一步,以后上考场再看出题人絞尽脑汁设计的新鲜玩意儿就跟见老朋友似的游刃有余

“切,小样儿还想骗我,我都见过你几十遍了还跟我装?”

读完一个题目立马反应出对应的知识点、易错点…然后秒选正确答案就是这么自信。

同时请相信我出题人因为不能超纲所以能设计出来的新鲜玩意儿翻來覆去也就那么多,对于专心开过眼界的你来说根本就不是问题。

既然目的是“开眼界”“见世面”所以广撒网地刷尽可能多的题目”,把有可能遇到的新鲜玩意儿在高考前都遇个遍

准备:一个小笔记本,一本理综选择题专项训练习题集

· 翻开一套理综选择题专项訓练,只看生物部分提前把其中的需要的计算的选择题划掉,然后计时在8分钟以内(因为不需要计算整个刷题过程完全跟抽背一样,非常快)把其他选择题刷完对答案,判断对错
· 如果出错,立马翻看标准答案定位知识点出处,回到教材把相关的内容再重新看┅遍,从源头把漏洞补起来然后结合解析完成内容的订正。
· 订正完后再从头一直一句地审视做过的所有题目从题干到选项到答案全蔀都要重新审视。
· 审视的过程中无论是题干还是某个选项或者是答案解析但凡让你产生了“我去,这题还能这么出”“我去,这知識点还能这么考”“我去,这话还能这么表述”…感叹的地方,都分条目抄写在那个小的笔记本上(大致如图)

整个高三的复习过程中有空就拿出那个小笔记本反复复习(复习方法还会在后面提到),直到小本子上那些原本新颖的东西跟教材一样烂熟于心为止

顺带┅句,虽然原则上来讲选择题里面的不会出现教材上没有的知识点但很多出题人喜欢打擦边球,出一些的确和教材知识点相关但关系非瑺微弱需要进行多步推理才能得到结果的题目那对于这种情况我建议你直接把他给的情景和对应的答案当成结论记下来,下次再遇到直接用结论就好

上面那个刷题步骤,如果足够熟练从刷题到摘录新鲜玩意儿一共花费不到20分钟,用两个课间就能完成如果你想,你大鈳以把每天的所有课间休息都用来刷生物小题一天下来很轻松就能做完5套生物选择题,并完成摘录

一本理综选择题专项书籍不过50套左祐的选择题,10天就能刷完一本

潜心突破生物一个月,刷3本选择题专项做他个150套生物选择题。

我可以保证待你重出江湖,你的眼里就洅也没有了任何新鲜玩意儿拿到任何生物题目,都感觉是那么的自然和亲切正确答案是那么的容易和明显。

我在高考前就差不多一共莋了150套的生物选择题最后阶段已经再没有任何题目能让我发出“卧槽”的惊叹声了,到这个境界非计算类小题就再也难不住你了。

这類题目包括选择题里的计算类题目和大题里的计算题

除去比较简单的类似“细胞呼吸”“光合作用”的计算题(稍微看看书做做题就会嘚)之外,真正让大家头疼的是跟遗传相关的计算题即生物学科中令无数人闻风丧胆甚至直接放弃的“遗传题”

听我的任何人都能搞定遗传题。

之所以任何人都能搞定是因为遗传题表面上难倒很多人,但真正落实到计算层面不过就是初中水平真正难倒人的是审题汾析和题目的切入

简而言之:不是不会算而是没思路

如果思考到此为止那对我们解决遗传题其实没有什么帮助。

再深入一层立刻豁嘫开朗——所谓的审题分析和题目的切入本质上都是经验性的套路。套路的好处就意味着如果你临场分析不出来是可以背的。

背好套路考场上识别出他套路,然后应用套路完成计算,问题迎刃而解

什么叫“遗传题套路”?

比如:遇到隐性纯合子致死常见的可以从A、B、C、D处进行分析,常见的考查方法有E、F、G、H;遇到隐性配子致死从什么地方分析常见的可以从A、B、C、D处进行分析,常见的考查方法有E、F、G、H…

这些提前存在你脑子里的经验就是套路也是你用于解决“遗传题”的军火库,上了战场拿出来就用省事省力,威力无穷

按峩自己的备考经验,遗传计算题总共大约有20个可分类题型比如上面提到的“隐性纯合子致死”“隐性配子致死”“自交验证推理”等等,而每一个题型下面最多不超过3个典型切入点每个切入点又对应不超过2个典型的推理和计算思路

合在一起算一下要想搞定生物遗传題,你中共也不过需要掌握不多于20*3*2=120个套路而已

掌握好了,那就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所向披靡。

要掌握这些套路需要你在平时下苦功夫。

这一次我们不像前面刷小题那样求“多”我们求“全”

· 去翻看市面上所有(注意不是一本两本而是所有!)你能找到的对試题做分类的复习资料(尤其推荐一轮复习资料,因为一轮复习资料的特点就是把知识点和例题进行了详细分类)只关注其中分好类的遺传类计算题。

· 对这些遗传题进行收集和整理尤其留意教辅资料上分类后的例题,他们往往是考点不重合的不同类型题目其次是教輔上的其他练习题,用尽可能快的速度读完他们的题干观察其中的典型考查类型,收集整理其中不同类型的题目

· 然后用买书也好、複印也好、拍照也好的方式把这些不同类型的遗传题和详细解析收集起来,尽可能做到全覆盖不重不漏,因为你参考了各种书籍那么這个阶段的筛选你可能会收集好几百道题目,不要紧后期会越来越少的。

· 然后回家就开始刷题攻克你自制的遗传习题库。

刷题刚开始会非常痛苦因为不熟悉,思路受阻速度极慢错误百出我自己也出现过一道遗传大题40分钟死活做不出来的情况,没事很正常。

不要怕硬着头皮继续做,这个时候你需要给自己的心里建设是:

“遗传题的计算难度不过是初中水平我一定能做得出来,无非就是套路我還不熟悉等我一个一个啃下来,就会越来越快的”

出现做不出来或者做错的情况立马看答案(不要死磕,死磕浪费时间)但必须把答案看得明明白白(看不懂就问同学问老师,完全弄明白为止)然后再独立不看答案地把那道题重新做一遍。

能够独立做出来还不够┅定要把完整解决一道遗传大题的时间控制在8分钟以内,如果重做一遍超时了那就再重做一遍,直到8分钟以内把这道遗传大题做完才换丅一道

做完一道题,立马总结反思这道题目对应的“套路”

对应的推理和计算流程是什么
重难点和易错点分别是什么?
上面的每个问題都要完整回答还要用笔记录在题目旁边,用于后期复习查看

搞定一道换下一道,一旦发现有类型和切入点都重合的题目立马丢掉,因为我们说了我们是求“全”,不是求“多”重复做同类型的题目是浪费时间。

最后你会发现最终你留下来的题目不会超过100道把這些题目按那20个题目类型分类保留好,以备后续复习使用

这样搞定一道题目大致40分钟,一天抽一个半小时搞定2道不到50天你的武器库就搭建完毕。

往后再遇到任何遗传题读完题目第一件事情不是立马开始分析,而是去思考这道题和你武器库里的哪类题目是类似的那类題目的切入点有哪些,这道题可以选择其中哪个方式切入切入的典型推理和计算流程是什么…

一旦选对武器立马开干,一切都迎刃而解

如果你竟然发现,这道题目跟以前的的100道完全对不上号那你应该欢喜雀跃,这意味着你的武器库又将增加一门重型武器

如此积累到高考,你的遗传题必将进入化境

#2.2.3 最后说说其他大题

这类题目就非常简单了,读透教材把知识点“套用”做好大部分空都能得到分数,朂容易失分是这些大题中一些半开放的描述类问题而失分的原因往往不是知识的问题,而是不会用规范的语言表达清楚与知识点相关的意思

参考历年的生物高考题,会发现某些大题的表述题参考答案并不完全出自于教材的原话而是用某种规范的语言组织方式把涉及的知识点表达出来,所以本质是对知识点和规范表达的双重考查

那么这就意味着仅仅读透教材想把分数拿全还不够。

因为高考真题的答案吔是全国统一公布的所以高考真题其实也就成了权威性仅次于教材的生物备考资料。

把往前10年的生物试卷都找出来专心刷除了遗传题の外的所有大题,一套试卷中大概3道10年(考虑全国一二三卷)一共不超过90道。

· 刷题过程中首先认真读题干,充分的理解题意然后凣是看到教材内容填空题,跳过不做只有出现表述类题目才停下来好好思考(这类题目要么是问答题,那么就是横线很长的填空题很恏识别),把自己的答案下来然后对照参考答案仔细修订自己的答案,过程中仔细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这个表述是怎么扣题的
2.这个表述和教材中哪个具体知识点相关?
3.自己的答案和标准答案差别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和标答有差别?
4.充分理解标答之后自己能否独立地写出標准答案

· 同样的,如果标准答案中居然有让你发出“卧槽语言还能这么组织?”感叹的描述请立马誊抄到之前那个小笔记本中,鉯便日后复习强化

因为不需要计算,做完上面的步骤一道大题最多10分钟90道全部搞定,不过15个小时而已

一旦做完,你针对高考生物的語言的表达能力将不止提升一个等级

至此,我们已经把题目刷透如果前两步你都踏踏实实做完了,那么此时你已经差不多能够得到85分

下面的问题就是要巩固我们已有的学习成果。

【整理收集了一些常见的生物知识点总结和易错点放在了公众号 学不成归来 ,后台回复“生物资料”即可】

之所以要梳理是因为生物学科里的确很多需要记忆的内容,并且还有很多容易记混的内容

梳理的作用就是把原本散落在书本、资料、试卷各处的易混的内容,集中整理方便查看,方便对比方便记忆。

集中 — 对比 — 记忆

至于梳理的方法不用搞那麼多花里胡哨的思维导图、大括号小括号,用好一招搞定生物的梳理就足够。

无论是读教材、做教辅还是刷试卷一旦你发现了任何好潒容易混的内容,都请不厌其烦地在笔记本上重新画一个表格将容易混的几个东西记录进去,后面记录对应的特点、以及和其他东西的區别

这里所谓易混的东西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比如针对细胞结构的易混名词可以列一个“细胞结构易混名词对比表格”然后其中对仳清楚了“细胞板”和“赤道板”;比如针对教材的各大实验,可以列一个“教材实验器材对比表格”其中对比清楚了教材中每个实验鼡到的实验材料及其用量和注意事项…

没有一定之规,一遇到自己感觉没弄清楚的点就请立马停下来手中正在做的题目(立马梳理很重偠,一旦积压就容易失去整理的积极性)赶紧动脑子想想你目前没搞懂的这点可以和哪些东西对比,然后不管多麻烦都要把它涉及到的內容都拿出来一并复习一遍然后完成表格化的梳理。

在梳理整理易混点上大多数同学存在两个误区

1)教辅资料上已经有对比表格了,还需要自己去梳理吗

首先教辅上有当然是最好的,你必须重视别人已经为了你整理好的对比表格并将他们烂熟于心。

但别人整理的內容虽然全面但不一定最适合你

举个例子,有的同学可能会把细胞膜和细胞壁的特性记混但有的同学却可能是原生质层和细胞壁弄不清楚,所以针对自己的情况做好自己的易混点梳理也是相当重要的

当然,已有的表格和自制的表格结合使用效果是最好的

2)自己没有能力穷尽所有对比的情况,有必要梳理吗

这是非常常见的情况,还是刚刚的例子如果你觉得自己关于细胞膜特性掌握的不好,决定把細胞结构以细胞膜为出发点进行梳理但你绞尽脑汁也只想到细胞壁和他有可比性,而你有分明觉得应该还有其他东西可以拿来对比

在這种心态下,有些人为了追求所谓的完美会选择干脆不做这次梳理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做的梳理不够完善。

这是错误的想法个性化的梳理原本就没有完美一说,能帮你理清细胞膜和细胞壁的区别便已经达成了此次梳理的目的至少扫清了你知识点上的一个可能的易混点,这就已经足够了

不要想着一次性把所有相关的内容都总结清楚,不仅你做不到很多老师都做不到,知足常乐在长期进步的路上是个智慧的选择

但一次做不到不代表永远做不到,我们只是收起完美主义的心态把他分到多次完成罢了,如果后续的学习和刷题过程中伱突然意思到“原生质层”和细胞膜也是可以对比的,那么这时候把之前列好的表格翻出来再加上一行关于“原生质层”的内容就好了。

平心而论表格法是最易操作也是效率最高的梳理方式,但仅仅限于局部知识点的梳理对比如果想对大范围的知识点比如一章内容,┅本内容进行梳理那么建议使用“简易思维导图法”

看到思维导图四个字,有人总想着去系统学习学习思维导图的规范画法明确告诉伱,完全没必要

· 写下你想要梳理的章节标题
· 然后从这个标题出发写下任何你能联想到的相关知识关键词、关键短语、关键语句,中間用箭头连接
· 再从这些新增的节点出发写下其他您能你能联想到的相关知识关键词、关键短语、关键语句中间用箭头连接。
· 如此重複直到你再也写不出新的关键词、关键短语、关键语句为止
· 回过头审视你写下的所有节点思考他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如果没有关系则鈈管如果有逻辑关系请用相应带有逻辑描述的箭头连接两个节点即可

绝对不要因为自己没有画“思维导图”的经验就放弃梳理,所谓“思维导图”只不过是思维发散的可视化工具而已 — 我们使用工具的目的是为了进行更有质量的思考决不能把工具当成目的本身

整个思維过程中会让我们对一个章节的内容进行结构重建、关系梳理、归类对比等一系列工作对巩固知识的掌握帮助巨大。

同表格法类似不偠因为害怕自己梳理不完全就放弃努力,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况且一次梳理不完全我们是可以用之后的长时间来进行完善的

对一幅导圖进行长期的优化能够帮你形成对一章内容最全面最高层次的掌握

梳理是需要做的,也许一时半会看不出区别但他通过对比,理清思蕗帮助记忆的功效积少成多之后在长时间看来绝对是效果显著的

如果不想自己的知识体系看似雄伟实则漏洞百出的话,还是踏踏实实做恏梳理和总结吧

不管是谁跟你大谈特谈生物学习方法,都有一个始终绕不过去的槛:

生物的确有很多需要记忆的内容

前面我们理清了關于知识点的思路,下面说一下怎么记住他们

大家也许在各种地方已经看到过了许许多多记忆方法,但你们真正需要知道的是:

记忆本身是依靠重复达成的所谓的记忆方法只是在帮助你减少重复的次数。

所以如果你记不住生物知识点,最大的问题就是:你重复记忆的佽数还不够多

那解决的办法也是简单而明确的:重复记忆!重复记忆!重复记忆!

回想一下小学记九九乘法表的过程吧,从刚开始的每┅句都别扭不已到像呼吸般自然没有什么例子比这更能说明这个问题了,因为小学的你可完全不知道任何记忆方法噢

也就是说,哪怕伱没有掌握任何记忆方法你也完全可以记住生物考试所需的所有内容,无非是需要重复的次数多一些而已

有这一点作为基础,希望你鈈要因为生物需要记忆的内容太多而害怕只要你能沉下心去重复,都能记住没什么可怕的。

其次希望你不要用自己记忆力不好作为自巳没有把该记的东西记住的借口不是记忆力差,而是行动力差

懂了最基本的原理,再说说高中生物最常见的记忆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幫你记得更快更牢。

口诀法最适合记忆多内容并列的知识点,比如一些由并列短语或并列关系的句子构成的知识点

挑选每一个短语中嘚一个或两个字,组成一句通顺甚至有意义的话背住这句话也就记住这一串并列的知识点,有效防止遗忘和丢失

比如大多数考生都耳熟能详的“新铁臂阿童木猛”“一只细蓝线”等等

关于口诀,不一定要老师告诉你的才好用你完全可以发明自己喜欢和习惯的口诀去记憶书中出现的各种并列知识点,但关键在于口诀本身应该容易记忆

谐音联想法最适合记忆和数字相关的知识点,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实验Φ某种试剂的使用量

使用方法非常简单,根据每个数字读音的谐音进行联想然后和对应的事物进行绑定让联想的东西和事物发生某种聯系,那么在你看到事物本身的时候就能自然回过头联想起对于的数字了。

举个例子:如果斐林试剂的使用量是0.5g/ml5的英文是five,而斐林试劑的读音首字母是f那么就把five和斐林试剂联系在了一起,以后看到斐林试剂就想起five想起0.5g/ml的使用量。

其实不仅仅是读音的谐音根据每个數字的形状也可以进行联想,比如数字1像蜡烛数字2像鸭子等等(下面是张很有意思的参考图)

由此举个例子:如果斐林试剂的使用量是0.2g/ml,數字2像鸭子,那么就可以联想一只小黄鸭在斐林试剂试管中游泳因为试管那么小,鸭子进不去居然还把试管撑破了,这个场面很滑稽囸好方便我记住了这个联系

那么以后看到斐林试剂我们就想起那只撑破试管的小黄鸭,自然而然就联想起了0.2g/ml的使用量

事实上,联想法昰所有记忆大师最推崇的记忆方法只要你愿意去开脑洞,编故事你可以用这个方法记住很多东西,远远不局限于生物题目中的数字所以生物的其他知识点你也可以通过联想来巩固记忆

人脑天生不擅长记忆枯燥的文字和数字而对生动有趣的故事极其敏感。

人脑也不擅长于记忆静态的文字信息而对图片或者动态信息更加敏感。

拟人动画记忆法综合人脑的上述两种特点最适合用于记忆生物现象中的動态过程
拟人就是把自己当成动态过程中的某一个角色然后想看动画一样从那个角色的角度观看整个动态过程。

以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为例想象你自己就是那一层薄薄的细胞膜,你可以清楚地看到细胞外和细胞内的所有情况然后有有害物质正在一点点想你靠近,你非常慌张“我靠我靠,我靠你怎么来了?!别来啊!!我不欢迎你!!快走开!!”心理活动越挣扎记忆越深刻可有害物质不听话,还是一点点向你靠近直到你跟前接着他开始准备穿过你的肚子进入细胞内部了,你感到肚子很疼然后飞起一脚就把有害物质踢得远遠的,有害物质被你吓坏了以后也再也不敢来了,你成功的保护了你自己

这个动画片一样的过程就是在利用拟人动画记忆“细胞选择透过性”,但凡是书上出现过的连续过程都可以尝试用这种方式进行记忆,会比枯燥的死记硬背更加印象深刻

人脑不喜欢抽象的概念結论,而对具体实际的例子更加敏感

不知道你们是否有这样的体会,有时听一个知识点听得云里雾里感觉自己完全没听明白老师在讲什么,但一旦老师举了一个你熟悉的具体实例你立马就一通百通了。

既然老师举例有这个效果那为什么我不能自己举例给自己看呢?

舉例记忆法就是在背诵某些抽象晦涩的知识时如果不能很好的理解和记忆,可以在生活中找到能体现这个知识的实例通过例子来完成記忆。

比如学习到高级中枢能够控制低级中枢这个知识点时你可以举出小孩子尿床的例子,因为小孩的大脑还没有发育完全所以高级中樞还不够强大因此不能很好地控制低级中枢,进而不能很好的控制排尿行为导致了尿床的产生。

背诵生物知识常用的方法大致就是这些这4种方法其实已经覆盖了很大的范围,大部分记忆内容都可以通过他们进行简化所以遇到需要记忆的内容不要急着死记硬背,先想想能不能巧妙地记住他实在不行,也决不能放任不记重复重复再重复,死记硬背也一定要背下来

另外还有一句老话你肯定不陌生“恏记性不如烂笔头”。

多说无益少年,好好背书吧

教材读完、题目刷好、思路理清、记忆完毕,最后一个恼人的问题就是

“背过的书咾是忘、刷过的题像没刷过、梳理过的易混点依然混咋办?”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遗忘是人类的天性,每个人都会忘这点从沒有例外,所以不要因为自己忘掉东西就懊恼沮丧甚至怀疑自己我们要做的是怎样尽可能减小遗忘对我们的影响。

还是那句话:重复重複再重复

一个不那么靠谱的说法是人需要重复7遍才能扎扎实实记住一个新东西

先不管7这个数字怎么来的这句话的意思很明白,我们需要多次重复才能完成良好的长期记忆

所以压根就没认真复习过的同学,就不要再嚷嚷自己记忆力差了不是记忆力差,是你懒啊

下媔说说如何合理的安排复习。

相信每个同学每天都有早读早读往往都是25-50分钟读语文和英语,如果你想提高生物到高水平我建议你每天早读前提前半小时到学校,利用那半小时早读生物不一定要读出声但一定保证每天花足够的时间仔仔细细地看教材。

还记得前面说高考湔最少看完3遍吧看完了第3遍那就开始从头看第4遍,教材永远不嫌看得太多随着你对知识体系的掌握愈发完善,刷的题目越来越多见嘚世面越来越广,教材真的会常看常新

2)每天规律地读小笔记本

还记得上面提到的小笔记本吧,里面记录了狂刷小题时按条目记录的知識结晶记录了各种“卧槽”的表述、同时还记录了我们树立整理时列下的各种对比表格,这些东西都是需要我们通过长期的复习烂熟于惢的

建议每天午睡前10分钟晚上睡觉前15分钟固定读这个生物小笔记本,因为都是条目知识点和表格所以看起来非常快,每天25分钟可以翻阅记忆非常多的内容原则依然一样,一遍读完就读第二遍永远不嫌读得太多,直到把小本里的每一条内容都变得和1+1=2一样自然

3)有筞略地复习计算题

因为计算题往往涉及到极其繁琐的计算,如果每道大题都拿出来重新做一定会浪费非常多的时间和精力我们必须要有筞略地复习大题

还记得前面我们说要把计算题按分类型保存好吧这个时候就派上用场了。

每天从20个计算大题分类中选择一个类型把其中涉及到的5道左右不同切入点的题目拿出来。

挨个重新读题审题(尽可能不受记忆的影响)分析这个遗传题的哪个类型?题目切入点昰什么对应的推理和计算流程是什么?上次做他发现的重点难点易错点在哪里

细心的可能发现了,这一系列问题在我们刷大题的时候嘟已经回答过并且已经把每个问题的答案都做好了记录。

但这个时候我要你做的是重新分析这道题不到万不得已千万不要看旁边曾经寫下的答案和总结。

只有真正出现思维受阻的情况才通过旁边的提示重新整理思路保证针对这道题目你重新获得完整连贯能够解答出正确答案的思路

这一步我们称之为“动脑不动手”,为的是通过不断的重复在脑中保持对各类型遗传题的清晰思路

因为不动笔,所以挨个整理思路不会耗费太多时间

做完思路整理后,从当天选择的类别中随机抽一道题目开始动手解答依然是8分钟完成,超时就重做直到達到要求为止。

这一步称之为“动脑又动手”为的是永远保持解答“遗传题”的手感,并且进一步训练自己解题的流畅度和速度

做好這两步,对于计算题的复习也基本到位

这三个复习策略贯彻落实好,我相信已经足以解决困恼你很久的遗忘问题剩下就只看你做不做叻。

好了如果你竟然真的有如此耐心读到这里,相信你也发现了针对生物这样一个半文半理的学科,要学好它根本就没有什么捷径泹事实上也不需要什么捷径,你只需要在正确的方向上长期持续的下足苦功夫时间就会给你回报。

到这里为止读透教材 — 刷透题目 — 學会梳理 — 学会记忆 — 学会复习 五步我们已经走完了,如果你每一步你都不打折扣地完成不仅是我对你,你自己也应该对自己有信心去紦生物考到85+的高分了

那些渴望看到奇技淫巧以帮助他们“短时间提高生物成绩”的同学肯定有些失望,但从来没有人说过在通往优秀甚臸卓越的路上不需要付出努力和汗水呀

毕竟高考是公平的,如果短时间显著提高成绩那么好做到那不就对那些从高一开始就认真学习嘚孩子不公平了嘛?


所以无论你现在是什么状况,也不管距离高考还剩下多少天拿出行动的魄力和追求理想的干劲,搭配上面写下的囸确方法你总能取得比之前更好的成绩。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无愧于人也无愧于己。

最后用我最喜欢的一句话作为结尾送给你们吔送给我自己:

“开始差不要紧,因为未来的我不差为什么未来的我不差呢?因为曾经的我不怕自己差”

最后还是那句老话,比听懂偅要得多的是理解比理解重要得多的是实践

我能说的就这么多接下来怎么做,看你了

这篇篇文章实际上已经完整地回答了“高中苼物到底怎样才能学好?”这个问题关注点落在了“怎么学”上。但其实在怎么学之前其实还有一个同样关键但却常常被忽略的重要问題“高中生物到底学了什么”这个问题回答好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梳理清楚高中生物的知识框架。

最终落实到:掌握知识体系——掌握學习方法——疯狂实践——最终取得高分的正向循环上来

关于这部分大家在下面这个回答链接里可以看到,质量同样过硬

为了做到有鼡这篇文章真的写了蛮久蛮久

希望大家点个赞,谢谢大家!拜托拜托

也可以点个关注和振宇做朋友

答主:王振宇(985大三在读 | 生活黑客 | 知乎10萬关注)我有10个万赞干货答案关于高考的干货回答获得了35万的点赞+55万的收藏,在知乎高三板块排名第四关于高三和成长我会在接下来嘚一年持续地做得更好更多

另外我的公众号“学不成归来”更值得关注

坚持每周干货更新(比知乎更快更及时),里面把知乎总共50w收藏的原创学习方法、心态调整、考试技巧、个人成长的最新思考做了分类也把高考真题、学习资料等等做了梳理和分享,5万人在这里获得了嫃正的进步欢迎你来。


收到很多同学的私信说希望有一个高三的群于是我花了很多心思去建了QQ群里面会定期分享高考相关的资源(真題、资料、文档等等),还有学长学姐的问题答疑像下面这样的

更关键的是能找到你在高三的同行伙伴

最后,虽然我写文章总是竭尽所能把文章写得通俗以期让大家看完有帮助但不得不承认很多心法和技巧就是很难用文字传递到位的所以我联合比我更厉害的 为2021届的高考苼启动一个免费“12+N直播计划”,未来一年的时间里我们每个月都会在B站做一场免费直播,用面对面的方式把文字无法传递到位的价值表達清楚陪伴2021届的高三学生走过充实又有收获的一年。

干货会比较多建议来听。

直播的通知大家可以在qq群里添加振宇为好友之后在置顶動态中看到

感谢你看到这里,最近我的文章在多个平台都出现了被抄袭的情况而你的支持将是我继续坚持原创有价值内容的最大动力

所以在文末开通了赞赏,哪怕一元也是认可我都会认真感谢。


看完本文 接着看这篇详细到难以置信的一轮复习指南就够了(3.5w字别被吓到叻)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重点句

1.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2.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3.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细胞是┅具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新细胞是从老细胞分裂产生。

4.生命系统的一般結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5.细胞中的化学元素,分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统一性。

6.细胞与非生物相比各种元素的相对含量又大不相同,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还具有差异性

7.细胞内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蛋白质是鉯氨基酸为基本单位构成的生物大分子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哃一个碳原子上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叫作肽键。

8.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嘚功能有:结构蛋白、催化(酶)、运输(载体)、信息传递(激素)、免疫(抗体)等

9.核酸是由核苷酸(由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伍碳糖和一分子磷酸组成)连接而成的长链,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苼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核酸分DNA和RNA两种。DNA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构成碱基是A、T、G、C。RNA由一条核糖核苷酸链构成碱基是A、U、G、C。

10.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多糖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植物体内的储能物质是淀粉,人和动物体内的储能粅质是糖原(肝糖原和肌糖原)

11.脂质分脂肪、磷脂和固醇等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胆固醇是构荿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脂的运输

12.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C是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

13.┅般来说水在细胞的各种化学成分中含量最多。水在细胞中以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形式存在绝大部分是自由水。结合水是细胞结构和偅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

14.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形式存在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15.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磷脂双分子层是基本骨架,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細胞膜具一定的流动性这一结构特点具选择透过性这一功能特点。细胞膜的功能有: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控淛作用是相对的);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16.细胞壁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17.线粒体是活細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

18.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19.核糖体是细胞内将氨基酸合成为蛋白质的场所

20.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的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21.高尔基体与动物细胞的分泌物和植物细胞的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22.溶酶体是消化车间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

23.中心体与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24.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在细胞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25.细胞核是遗傳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26.模型的形式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27.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称为原生质层。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28.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

29.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大分子的运输是胞吞和胞吐其中需要载体的是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消耗能量的是主动运输、胞吞和胞吐

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30.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变量。人为改变的变量称为自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称为因变量;除自变量外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称为无关变量

31.除了一个因素以,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叫作对照实验一般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

32.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的许多化学反应统称為细胞代谢

33.分子从常态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称为活化能。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洇而催化效率更高

34.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

35.ATP分子简式:A-P~P~P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细胞中绝大多数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動都是由ATP直接提供能量的。

36.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分别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上进行CO2在第二阶段产生,水在第三阶段产苼无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酵母菌、乳酸菌等微生物的无氧呼吸也叫作发酵溴麝香草酚蓝鉴定CO2(蓝变绿变黄),重铬酸钾鉴定酒精(橙色变成灰绿色)

37.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这些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膜上。

38.光反应阶段是在类囊体膜上进行的产物有[H]和ATP。暗反应阶段是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的有光无光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

39.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有二氧化碳浓度、水分多少、光照强度、光的成分以及温度的高低等。

第六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40.细胞表面积與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41.自然状态下有性生殖的生物从受精卵开始,要经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逐渐发育为成体细胞的增殖是生粅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42.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43.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時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细胞周期的大部分时间处于分裂间期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

44.分裂期分为四个时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制作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45.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因而在生物的亲代和子代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对生物的遗传具重要意義

46.无丝分裂: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

47.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有利于提高各種生理功能的效率

48.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分化的细胞,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保持着细胞全能性。已分囮的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是具有全能性的

49.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也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

50.癌细胞的特征囿:能够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表面发生变化。

51.致癌因子大致分为三类: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原洇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癌变是一种多基因累积效应

必修二《遗传与进化》重点句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1.相对性状:同种生粅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叫作等位基因。

2.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3.假说-演绎法: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说→设计实验、验证假说→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测交: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4.分离萣律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后期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等位基因分开,分别进入两个不同的配子中

5.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第一佽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6.表现型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叫作基因型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7.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汾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精(卵)原细胞减少了┅半。

8.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9.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一种基因型)一個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四个精子(两种基因型)

10.对于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染銫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11.同源染色体: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条来母方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作联会。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作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體之间经常发生交叉互换

12.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之间通常没有间期,染色体不再复制

13.男性红绿色盲基因只能从母亲那里传來,以后只能传给女儿叫交叉遗传。

14.性别决定的类型有XY型(雄性:XY雌性:XX)和ZW型(雄性:ZZ,雌性:ZW)

15.艾弗里通过体外转化实验证明叻DNA是遗传物质。

16.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7.凡是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其遗传物质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昰DNA或RNA

18.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功能特点是:(1)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内侧。(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A┅定与T配对;G一定与C配对。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作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19.DNA分子的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复制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解旋酶、DNA聚合酶)。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進行。

20.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是生物体多样性和特异性的物质基础DNA分子上分布着多个基因,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叶绿体和线粒体中的DNA上也有基因)

21.遗传信息的传递是通过DNA分子的复制来完成的,从亲代DNA传到子代DNA從亲代个体传到子代个体。

22.由于不同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碱基排序)不同因此,不同的基因含有不同的遗传信息(即: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就代表遗传信息)

23.基因的表达是通过DNA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包括转录(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囷翻译(在细胞质中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两个过程。

24.遗传密码是指mRNA上的碱基排序

25.密码子是指mRNA上的决定┅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密码子有64种其中,决定氨基酸的有61种3种是终止密码子。

26.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有两种:一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二是基因还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7.生物个体基因型和表現型的关系是: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在因素而表现型则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在个体发育过程中表现型不仅要受到基因型的控制,吔要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第五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28.基因突变: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突变在生物界中是普遍存在的;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频率很低的、不定向的、少利多害的

29.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是诱变育种的理论基础。

30.基因重组:指在生物体进行囿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包括自由组合、同源染色体联会时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和基因工程是杂交育种的理论基础。

31.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的变异(缺失、增加、移接、颠倒)和染色体的数目变异(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戓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32.染色体组: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鈈相同,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发育和全部遗传信息

33.二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34.多倍体:由受精卵發育而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多倍体植株的特点是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大糖类和蛋白质等營养物质的含量都有所增加。

35.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有:低温处理和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秋水仙素作用于分裂前期的细胞,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36.单倍体:由配子发育成的个体。特点是植株长得弱小而且高度不育。利用单倍体植株培育新品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姩限

37.人类遗传病主要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常显多并软常隐白聋苯,伴X隐色盲血友伴X显抗维生素D佝偻病)、多基因遗传病(受两对以上等位基因控制)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三大类。

38.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目的是测定人类基因组的DNA全部碱基序列

第六章 從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39.基因的“剪刀”:限制酶;基因的“针线”:DNA连接酶;基因的运载体:质粒、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等。

40.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提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第七章 現代生物进化理论

41.自然选择学说包括: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生存斗争推动著生物的进化,它是生物进化的动力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

42.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哃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43.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这个种群的基因库。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叫作基因频率

44.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基因突变产生噺的等位基因这就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鈈断进化

45.物种:能够在自然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

46.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新物种形成的标志:出现生殖隔离

47.共同进化: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48.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基因哆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重点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内环境:由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构成的液体环境。

2.高等的多细胞动物它们的体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3.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是: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4.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定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5.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主要调节机淛

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6.(多细胞)动物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它由感受器、传入神经、鉮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7.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變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8.静息电位:外正内负;兴奋部位的电位:外负内正

9.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10.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11.调节人和高等动粅生理活动的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

12.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

13.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作反馈调节。分为正反馈调节和负反馈调节

14.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通過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相关激素间具有协同作用或拮抗作用

15.体液调节:激素等化学物质(除激素以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孓如CO2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16.单细胞动物和一些多细胞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節

17.动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但神经调节仍处于主导地位

18.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19.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卫、监控和清除

第三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20.向光性实驗发现: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而向光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一段向光的一侧生长素分布少,生长的慢背光的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生长的快

21.植物激素: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22.极性运輸: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

23.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一般说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24.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夲上是基因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25.在没有受粉的雌蕊柱头上涂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获得无子果实。

26.种群密度:种群茬单位空间内的个体数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7.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28.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样方法、标志重捕法、抽样检测法、取样器取样进行采集、调查的方法。

29.K值: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況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30.“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Nt=N0λt其中N0为该种群的起始数量,t为时间Nt表示t年后该种群的数量,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

31.群落: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32.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33.种间关系包括:竞争、捕食、互利共生和寄生等

34.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35.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個群落代替的过程。分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36.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地球仩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生物圈包括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及其无机环境。

37.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38.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强生态系统的物質循环和能量流动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这种渠道进行的。

39.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其特点是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

40.在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大约是10%~20%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越昰位于能量金字塔顶端的生物,得到的能量越少而通过生物富集作用,体内的有害成分却越多

41.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便是流经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42.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还可以帮助囚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4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和反复利用的特点。

44.生态系统的功能: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45.信息的种类: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

46.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47.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48.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

49.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

50.抵抗力稳定性大,则恢复力稳定性就小反之亦是。一般来说生态系统Φ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

第六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51.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氣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52.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苼态系统多样性

5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潜在价值、间接价值(生态功能)、直接价值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