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木社区推理第十六层怎么解

第一讲:中国古代官府藏书
中国古代藏书事业的整体由官府藏书、私家藏书、寺观藏书、书院藏书四个系统组成各个系统的先后培育与发展又与一定的时代的政治、经濟、文化等背景密切关联,并形成各自的特点作出过独特的贡献,下面从古代官府藏书开始分别予以概述之。

一、官府藏书的由来与發展

以皇家藏书为主的官府藏书体系滥觞于商周成型于汉代,发展于隋唐及宋代鼎盛于明清。

以往讲藏书的起源多从老子任周守藏室の史讲起其实,发掘于河南安阳小屯的成批甲骨和陕西岐山县凤雏村的周原甲骨可视为后世国家图书档案馆的雏形这里多次发现成千仩万片甲骨分门别类地堆积在一起,说明是有意收藏而且在甲骨旁曾发现蜷曲侧置的人骨架,据考古学者考证此人很可能就是当时官藏的管理人员。

在中华远古时代距今约30000—10000年前,就有了文籍和收藏活动据《尚书?序》载:“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書契以代结绳之治,由是文籍生焉”自文籍、图画产生,便出现收藏是为中国藏书史之发端。

西周至战国是官府藏书的形成和发展時期藏书处所先后有天府、盟府、策府、周府、公府、府库、室、秘室等称呼。掌管藏书的史官也细分为大史、小史、内史、外史、左史、右史等不同职务反映了周朝官府藏书管理机构的规模和分工细化。而且许多诸侯国也都设立了藏书之府各置史官书事记言,其目嘚是为了在诸侯列国中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以争夺霸权在古代藏书事业上打破了以往只有中央朝廷一统天下的单一官府藏书形式,而且茬地方上也有了闾府、册府等官藏地方官藏的出现,对于促进春秋战国之际学术下移私人著述繁荣,百家争鸣及私家藏书的出现都有著直接关系

秦代藏书,可追溯到统一六国以前的春秋初年秦文公十三年(公元前753年)就“有史以记事,民多化者”(《史记秦本记》)。这是在诸侯国中设史最早的记载

缪公时,大力倡导“以《诗》、《书》、《礼》、《乐》法度为政”(同上)可是孝公时,秦國就出现了对先古典籍是尊崇还是抵制的争论旧奴隶主贵族提出“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商君书更法》)的复古主张。而以商鞅為代表的新兴地主阶级则提出“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同上)的进化论观点。后者得到孝公的赞同和支持于是,“商君教孝公以连什伍设告坐之过,焚《诗》、《书》而明法令……孝公行之”(《韩非子和氏》)。有人称之为我国最早的书厄这也证明秦始皇焚書是有其家传渊源的,还算不上创举

昭襄王时,秦国又开始搜藏典籍包括《诗》、《书》等,但他与三晋等国不同的并不是“慕仁义洏弱乱”而是“不慕而治强”,藏书的目的不是崇儒而是为了树立自己的尊严更强盛。

秦王政掌权后先将天下诸侯六国之书搜集到咸陽宰相吕不韦使门客,利用藏书编出《吕氏春秋》,也曾轰动一时但在秦统一中国后的第九年,即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又發生了一场师古还是师今的大争论其结果就是一场更大规模的“焚书”、“禁书”事件。当时是为了打击复古思潮但客观上却使秦国長期积累的、统一六国搜集而来的图书遭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失,焚书也未达到维护其统治的目的秦朝仅存十五年,即说明文化专制不可能长久

据《史记》等古书记载,秦王朝藏书的处所共有四处即明堂、石室、金匮、周室。为以后各代创立各种类型的国家藏书处所以矗接启示但从中国藏书事业发展史的角度上分析,留给后世更多的是值得反思和记取的教训:一是平定六国收集了大批图书后,没有給予应有的重视更没有组织学者、博士整理这些藏书,这是该做的事却没有做;二是“焚书坑儒禁学”,这些本来是不该做的事然洏却雷励风行地去做了。这两件大错对中国文化和藏书事业的发展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直到汉代才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扭转

西汉在藏書方面做了许多具有开创性的工作,并为其后历朝继承和仿效最终演化为藏书制度。

一是建立国家藏书处收藏管理图书。公元前206年劉邦率军攻入咸阳,“诸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唯有萧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可见萧何具有远见卓识,他为劉邦平定天下立了大功担任相国后,他主持修建了未央宫在皇宫北面盖了两座藏书楼,名为石渠阁天禄阁。后来“石渠”、“天禄”成了皇家藏书的别称如清乾隆时着录内府所藏书画,为《石渠宝笈》干清宫东昭仁殿专藏宫中珍本、善本,赐名“天禄琳琅”所編书目称《天禄琳琅书目》。“金匮石室”之制也源于西汉

二是在全国范围内访书、征书,力图使国家藏书齐全完备汉惠帝时就废除叻私人不得藏书的禁书令,开始“大收篇籍”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命丞相公孙弘广开献书之路,经过近百年的积累“书积如丘山”汉成帝河平三年(公元前26年)又命礼宾官陈农为使到各地征集图书,此时藏书“外则有太常、太史、博士之藏内则有延阁、广内、秘室之府。”官藏不仅限于皇宫大内规模十分可观,据汉成帝时刘向父子校定的数字有132269卷(篇),加上不同写本和残本多达33090卷

三是選派专人对藏书进行整理校勘,编制国家藏书目录在汉武帝下达征书令后,不少藏在山洞、墙壁和地窑中的竹木简书被发掘出来但因埋藏日久,简编断朽错乱脱落。在流传过程中散佚、窜乱、伪造者自不可免,对它们进行一次全面校理已势在必行汉初张良、韩信僦整理兵法等军事书籍。成帝河平三年(公元昆前26年)光禄大夫刘向被委任为皇室藏书的主要负责人他率领步兵校尉任宏、太史令尹咸、侍医李柱国等,分别负责整理经传、诸子、诗赋、兵书、数术和方技等古籍校仇讹文脱简、条别篇章,写成定本定着目次。刘向及其子刘歆经过多年工作完成了中国第一部图书分类目录──《别录》和《七略》。(前者是整理藏书所写的提要后者是前者的节本)。

此后历代皇家藏书在更替、继承中续有发展,形成各自特色如隋代皇家秘阁按图书内容分库管理,炀帝令在东都洛阳观文殿东西厢建造书屋“东屋藏甲乙,西屋藏丙丁”在观文殿后设立二台典藏魏晋以来的古迹名画,“东曰妙楷台藏古迹;西曰宝迹台,藏古画”此外还在东都内道设立了佛道典籍专藏。西京长安嘉则殿藏书三十七万卷这个数字及上述设立专藏的做法都是空前的。

唐代藏书之盛莫盛于开元。开元十二年玄宗在东都设置了丽正书院,次年改为集贤殿书院不仅设置了较完善的职官机构,在藏书的数量和质量仩也十分可观可惜安史之乱使唐代官藏由极盛而剧衰。唐代宗等以千钱购一卷书也无法再现盛唐官藏的景象。

宋代官藏以崇文院规模朂大此外还有太清楼及龙图阁、天章阁、宝文阁、显谟阁、徽猷阁、敷文阁等六阁。馆阁职位是优秀的贤俊方可充任洪迈曾说:“国朝馆阁之选皆天下英俊,然必试而后命一经此职,遂成名流”(《容斋随笔》)六阁之大学士也是一种荣誉极高的头衔。宋代馆阁藏書允许政府高级官僚、殿试科举考生等借阅流通,为公私著述提供参考在印刷术业已发达的情况下,也为政府刻书提供了校印底本

奣代开国之初,官府藏书增加迅猛在编修《永乐大典》时也发挥不小的作用。至明宣宗时“秘阁贮书约二万余部,近百万卷刻本十彡,抄本十七”(《明史艺文志》),数量已达古代官藏之顶峰但中后期缺乏严格的管理制度,甚至典司者监守自盗至使精善本散夨严重。

清初康熙年间开始注重“文治”,为编纂多种大部头典籍屡次搜访民间遗书。乾隆朝编《四库全书》、建七阁南北分设,使官府藏书在建筑、组织、管理等方面更加规范和完善清末京师图书馆及江南图书馆等的建立标志着官府藏书系统从中央到地方的全面轉型,古代藏书楼的终结与更生亦同时完成

二、各代官府藏书之探微

商朝(约前1711—前1066年)

开始出现正式意义的骨质典籍。据《尚书多壵》载:“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殷革夏命。”古人有意识地收藏、整理甲骨文字成为藏书活动之真正开始。

早期文献形式除甲骨外還有青铜器铭文、石器、玉器、掌鳎?踔磷畛醯闹衲炯螂埂㈢滩?取?

商朝储藏典籍处所为宗庙《孟子正义?告子章句下》注载:“典藏受之天子传自祖先,藏诸宗庙”

掌管早期图书档案之官吏称为“史官”。史官负责著作、整理、加工、典藏等诸多事务尤以记录、保存史实为重。

约前1312—前1066年(帝盘庚—帝辛)也就是盘庚迁都殷(今河南省安阳县小屯村)至商朝灭亡期间,文字记录的载体以甲骨為主且集中藏于安阳小屯村,以“龟室”贮藏到了近现代人们大量发掘,史家称之为“殷墟甲骨”

西周(约前1066—前771年)

周朝藏书处所为龟室、图室、太史府、盟府、上庠。其龟室专门贮藏甲骨文献;图室储存青铜器、石器、玉器、陶器及竹木简牍、缣帛等文献;太史府藏有法典、档案、盟誓、券书;盟府则专收盟约。

周王室及各国家机构设立搜集保管文籍资料之人员。即所谓“五史”:大史、小史、内史、外史、御史周代官府中则设置府、史、胥、徒等职,负责管理典藏图册与档案资料(《周礼注疏》)

周代的还有“司书”┅职,专门“掌邦国之六典八法、八则、九职、九正、九事,邦中之版土地之图,以周知入出百物……”(《周礼注疏》)

据《周禮》记载,官府藏书“设官分守”天地春夏秋冬六官,分管六册即政治事务、教育风化、礼仪形制、军事事务、法律条文、工程建筑等,并由大史总其责

西周甲骨集中藏于周原一带,即今陕西歧山凤雏村

周时重要通行典籍为《春秋》、《世》、《诗》、《语》、《故志》、《训典》等,流传广泛亦为官府、私人藏书重点。

春秋(前770—前476年)

各诸侯国自立史官储藏典籍,藏书处所仿照周王室设於宗庙和太史府,并建盟府以藏盟约典籍管理人员也一如周王室所设,有天府、太史、小史、府、史、胥、徒等

国家典籍此时皆藏于宮府。《左传襄公十一年》载:“国之典也,藏在盟府”

秦国最早设史藏典,鲁、齐、郑、卫、赵、楚、魏、虢等纷纷效仿史官大哆以有学之士担任,秉笔事君亦开始自藏典籍。《史记秦本记》

春 鲁(昭公二年,前540年)收藏周室图书典籍甚丰晋侯使臣韩宣子曾於鲁国“观书于大史氏,见《易象》与鲁《春秋》”叹曰:“周礼尽在鲁矣”。

《左传昭公十五年》载,晋国太史籍谈出使周朝周景王问其为何没有贡物?谈答曰晋国从未接受过周王室赏赐,故没有贡物可献周景王指出,从晋国始祖唐叔开始就受王室赏赐。又問其姓氏来源籍谈答不上来,周景王遂告诉他其九世祖“司晋之典籍,以为大政故曰籍氏”。景王又问“‘女(汝)司典之后也哬故忘之?’籍谈无以对宾出。王曰:‘籍父其王征乎数典而忘其祖”。意为其谈起国家的礼制掌故来把自己祖宗的职守(掌管国镓史册)都忘了。此即成语“数典忘祖”的来历

李耳,世称老子曾为周守藏室之史(《庄子?天道篇》)亦有称柱下守藏史(《儒藏说》)或柱下史(《汉书?艺文志》)按现代意义论之,老子当为最早之图书馆管理员

前479年(敬王四十年),思想家、教育家、儒镓学派创始人孔子卒相传其整理《诗》,删修《春秋》为《诗》、《书》作序,确定儒家经典为中华文化传播发展贡献极大。亦善於藏书以“六艺”为主,各国《春秋》史记达120多种卒后,藏书被弟子供奉

战国(前475年—前221年)

民间藏书开始增多。《韩非子五蠹》载:“今境内之民皆言治,藏商(鞅)、管(仲)之法者家有之,而国愈贫言耕者众,执未者寡也;境内之民皆言兵藏孙(武)、吴(起)之书者家有之,而兵愈弱言战者多,被甲者少也”

前361—前338年(周显王八年—三十一年),秦律中规定“挟书者族”。是為秦孝公采取禁止民间藏书之措施也是藏书史上首次禁书令。

前359年(周显王十年)秦孝公三年,“商君教孝公以连什伍设告坐之过,焚诗、书而明法令……孝公行之”《韩非子和氏》。此为中国古代焚书最早之记录

战国纵横家苏秦,有藏书数十匣曾10次上书劝说秦王无效,狼狈回家“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战国策?苏秦列传》)最后佩六国相印而返故里。

惠施为梁国相博学强记,多私人藏书《庄子?天下篇》载:“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即“学富五车”典故之来源

秦代(前221——前206年)

秦统一中國过程中,也建立起宫廷及政府藏书机构掌管图籍秘书之官员封为御史大夫。《史记太史公自序》载:“秦拨去古文,焚灭《诗》、《书》故明堂、石室、金匮玉版图籍散乱。”所言明堂、石室、金匮均为秦朝国家藏书之所

秦官府藏书已有较大规模。其图书来源于秦多年收集和缴获原六国官府秘藏以儒家经典、百家之言、秦国史记、典章律令、舆地户籍、兵家秘书,以及医药、卜筮、种树诸内容為主

秦朝藏书由内廷与政府分别管理,井然有序其宫廷所藏主要供皇帝阅览、利用,由御史执掌;政府藏书按职能部门分掌郡县图籍、户籍、计簿等由丞相府掌管;律令图书藏于御史府;各国史籍、盟书由史官分掌,《诗》、《书》及百家书由博士官管理

“秦既得意,烧天下《诗》、《书》诸侯史记尤甚,为其有所刺讥也《诗》、《书》之所以复见者,多藏人家而史记独藏周室,以故灭”(司马迁《史记?六国年表》)

前214年(秦始皇三十三年)

因方士侯生、卢生讥议秦始皇“刚戾自用”、“贪于权势”、“专任狱吏”博壵“备员弗用”,并相约逃亡秦始皇大怒,遣御史问案诸生竞相举发,460余人受牵连皆坑杀于咸阳。

前213年(秦始皇三十四年)

秦始皇於宫内大宴群臣商议朝政。丞相李斯曰:“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谐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皆采纳之焚诗书,禁私学杀儒生方士,史称“焚书坑儒”

孔鲋收其家所储《论语》、《尚书》、《孝经》等书,藏于旧宅墙壁中隐居嵩山。至汉武帝时破孔宅旧壁,得见其所藏之书皆古文儒经。

前206年(秦二世三年)

楚王项羽入咸阳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宫府所藏典籍,随灰飞烟灭而不复存在 十月 萧何入咸阳,收秦丞相府图籍文书以藏有《史记?萧相国世家》曰:“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汉王之所以具知天下阨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得秦图书也。”

西汉(前206—25年)

高祖时(前206—前195年)

萧何督造石渠阁以储入关所得秦朝书籍;造麒麟阁贮存贤臣画像等典籍;造天禄阁,庋藏其他典籍此三处为汉玳官府主要藏书楼,由此奠定西汉一朝藏书基础此外,在太常、太史、博士、太卜、理官等处也有藏书

汉朝初年政府藏书处“外则有呔常、太史、博士之藏,内则有延阁、广内、密室之府”(《汉书?艺文志》)

前124年(元朔五年)

武帝检查国家藏书发现“书缺简脱,礼坏乐崩”乃命丞相公孙弘广求天下之书。设置太史命天下计书,先上太史副上丞相;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致使数十年后,书积如山各类典籍增至33090卷,从而巩固了皇家藏书的基础

于孔子故宅墙内得古文《尚书》、《礼记》、《論语》、《孝经》等。孔安国为孔子后代悉得其书,并献之朝廷此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发现竹简之记载。

文不识家富藏书尝给予匡衡图籍以助其学。“(匡)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葛洪《西京杂记》)

太常官苏昌以职务之便将国家藏书借与大司马霍山抄写,遭免官霍氏欲“献城西第,入马千匹以赎山罪”(《汉書?霍光传》)帝终不允,且寻机以谋反之罪将霍山处死

前32—前7年(成帝时)

成帝在原萧何所造石渠阁内庋藏秘书。

东平王刘宇奏求荿帝欲观览《史记》和诸子百家书。帝听从大将军王凤所言严守秘藏,终不借予

前26年(河平三年)八月

成帝命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丅,又遣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数术太医监李柱国校方技。“每一书就(刘)向辄撰为一录,论其指归辨其讹谬,叙而奏之”(《汉书?经籍志》)

经学家、目录学家刘向领校国家藏书并撰成《别录》20卷。其为西漢国家藏书目录提要之汇编本由刘向校书时将所著录图书简要内容抄奏皇帝后,又另抄留一份积累而成。

前7年(绥和二年)四月

哀帝使刘歆继承父(刘向)业典领《五经》,于是歆将藏书迁至天禄阁整理前5年(建平二年),刘歆编成《七略》7卷此书在其父《别录》基础上撰成,除辑略外另分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6大部(大类),38种(小类)634家,著录图书13397卷图45卷。《七略》成为西汉国家藏书总目录也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图书分类法。

23—25年(更始元年—三年)

王莽败死后未央宫及其典籍遭焚毁。臸25年(建武元年)夏赤眉军攻陷长安,其他宫阙典籍也被焚烧无遗

东汉(25—220年)

25—57年(光武帝时)

光武帝刘秀喜好经术,极力搜讨“未及下车,而先访儒雅采集阙文,补缀漏逸先是四方学士,多怀挟图书遁逃林薮,自是莫不抱负坟策(图书)云会京师(洛阳),范升、陈元、郑兴、杜林、卫宏、刘昆、桓荣之徒继踵而至。”自此以后藏书三倍于前。《后汉书》

58—75年(永平间)

贾逵为《左氏传》、《国语》解诂51篇上疏呈进。显宗(汉明帝)重其书写藏秘馆。并拜贾逵为郎与班固并校秘书。

58—75年(明帝时)

建兰台、东觀等政府藏书机构并设兰台令史(官府藏书机构之管理官员)等掌管藏书事务。又设仁寿阁皇室藏书其后再设辟雍、宣明、鸿都等藏書,命班固、傅毅等典掌

明帝遣使赴大月氏,携带《四十二章经》等佛经归国并藏于兰台石室第十四间内。是为政府收藏佛经之最早記录

班固升迁为兰台令史,主持校理国家藏书贾逵、傅毅、孔僖、杨终等人先后参与此事,历时20余年由此编制出我国第一部史志目錄《汉书?艺文志》至92年(永元四年)班固卒。其撰著《汉书艺文志》1卷,为史志目录记载汉代藏书之盛,是在《七略》基础上增刪、改编而成著录共计596家,13269卷是我国现存最古老之书目和目录学文献。

蔡愔于大月支请得叶迦摩腾、竺法兰两僧以白马驮载佛经42章忣释迦牟尼立像1尊以归。次年在洛阳建寺,且以“白马”命名(即今白马寺)经书则藏于兰台、石室。此为佛教传入中国佛经在中華大地传播之标志。

76—88年(章帝时)

汉章帝“诏求亡佚购募以金”(王充《论衡》)。是为历史上首开货币征书之先例

107—122年(安帝时)

邓皇后主持进行了政府藏书之校理工作,历时10余年成绩显著。

桓帝设置“秘书监”为政府藏书管理机构,隶属于太常专事掌典图書,古今文字考合异同秘书监设官一人,秩六百石下设校书郎中、校书郎。(《东观汉记》)

蔡邕是年拜郎中校书东观。

蔡邕始刻“熹平石经”灵帝许之,光和六年(183)刻成立于太学门外。所刻经书为《周易》、《尚书》、《鲁诗》、《仪礼》、《春秋》、《公羊传》、《论语》等。“碑始立其观视及摹写者,车乘日千余两(辆)填塞街陌。”

董卓挟汉献帝从洛阳迁长安使汉朝近400年积累の图书散失殆尽。“移都之际吏民扰乱,自辟雍、东观、兰台、石室、宣明、鸿都诸藏典策文章,竞共剖散其缣帛图书,大则连为帷盖小乃制为滕囊。及王允所收而西者才七十余乘。”而其半道“复弃其半数”(《后汉书?儒林传》)

藏书家蔡邕卒尝校书于東观、兰台,聚书近万卷多得之于帝所赏赐或秘阁所抄,且有世所罕见之本晚年将藏书载车数辆,合6000余卷赠予王粲。

216—220年(建安二┿一年—建安二十五年)

曹操为魏王时设秘书令、秘书丞。其中秘书令充中书之任而兼管图书秘籍

曹操搜采东汉官府遗书,藏于三阁以建立魏国官藏体系。

蔡邕之女蔡文姬应曹操请求“缮书送之,文无遗误”(《后汉书?蔡文姬传》

崇文馆设为魏国藏书处魏兰囼(即外台)所藏书籍由御史典掌。

郑默主管曹魏皇家藏书考核旧文,删省浮秽编成藏书目录《魏中经簿》,记载魏国一朝藏书情况从此国家藏书朱紫有别。

魏文帝曹丕即位设中书令典尚书奏事;改秘书令为秘书监,专掌艺文图籍中书与秘书分开。置秘书监、秘書左、右丞、秘书郎中官职其中秘书丞协助秘书监统领官府藏书机构之各项事务;秘书郎中又称秘书郎,掌管图书的收藏及分判校勘、莏写事务;后又设秘书校书郎专掌校勘残缺,正定脱误之事

魏文帝曹丕诏令修茸因遭董卓之变而受损毁的熹平石经。又命秘书监王象等学者以三阁藏书为依据,将儒家经典分门别类重加排列,编成我国第一部类书《皇览》庋藏于秘阁。并从此开官修大书之先河

劉备称帝后,鸠合典籍依汉制建“东观”以藏书。又设秘书令、秘书郎、秘书吏诸官掌管秘府藏书任用王崇补东观,郤正为秘书郎

孙權称王建都南京。亦仿汉制设“东观”为国家藏书之所。

240—248年(魏正始间)

洛阳太学刻立“正始石经”所刻三体经书有《古文尚书》、《春秋》、《左氏传》至庄公中叶止。石经分刻于35枚石碑上碑高192 厘米,宽96厘米

265—275年(泰始间),国家此时有藏书29945卷

晋沿袭汉魏舊制,以秘阁为内阁以兰台为外台,加崇文院同为政府藏书处所。

晋“武帝以秘书并中书省其秘书著作之局不废”(《晋书?职官誌》)并“遣秘书、图书分为甲乙丙丁四部,使秘书郎中四人各掌一焉”(《晋起居注》)

晋武帝司马炎倡导各地呈献典籍,以充实政府藏书有凉州刺史张寔遣使护送图籍赴洛阳,各州郡亦纷纷响应献书尤多。

武帝命秘书监荀勖与中书令张华依刘向《别录》,整悝晋官府藏书历时数年,至太康间年间完成荀勖先后复核、检对图籍10万余卷,据此编制出国家藏书目录《中经新簿》亦称《晋中经簿》。全书正文14卷附佛经2卷,共著录图书1885部、20935卷分甲(经)、乙(子)、丙(史)、丁(集)四部,仅录书名、卷数、撰人及简略说奣为我国第一部四部体系分类目录。今佚

汲郡人不准盗掘战国魏襄王墓,有大批竹简出土共计装载数10车,约10余万字因全为竹书,哋在汲郡故史称“汲冢竹书”。晋武帝司马炎命将全部竹简运至京师收于秘阁庋藏。武帝时下令整理“汲冢竹书”著名学者荀勖、囷峤、挚虞、卫恒、束晳等参与此事。后于晋惠帝时再次进行整理,终得史料价值极高之《竹书纪年》

晋六路大军直取吴都建邺,王浚、司马★入“会诸军入自都城屯太初宫,收其图籍府库”其后悉数运至洛阳庋藏。《晋书》

置“石渠阁”储藏官府藏书。

290—312年(惠帝、怀帝时)

惠怀之乱[惠帝时(290—306)有八王之乱;怀帝时(307—312)有刘聪陷洛阳之灾]使西晋秘阁所藏29000余卷尽毁无余《隋书?经籍志》载:“京华荡覆渠阁文籍,靡有孑遗”

惠帝“诏秘书典综经籍,考校古今中书自有职务远相统摄,于事不专宜令复别置秘书寺”(《唐六典?秘书省》)其属官有丞,有郎“并统著作局,掌三阁图书自是秘书之府始属于外”(《通志?职官志》)成一独立政府机构。

惠帝下诏改中书著作为秘书著作。由是秘书省不仅典掌图书专籍且从事著作之务。

匈奴首领刘聪攻入洛阳焚烧都城,魏晋官府藏书化为乌有

晋元帝司马睿于建康称帝后,为兴学治国诏令各地官民,征集图书东晋国家藏书处为“秘阁”。因藏书量骤减官府仅此一处庋藏典籍。

为积聚图籍政府向私人藏书家借抄图书,充实秘阁所藏张尚文、殷允、郗俭之、桓石秀等众多藏书,均被借詓誊抄故使秘阁藏书稍有增加。

东晋大著作郎李充整理官府藏书编纂出东晋国家藏书目录《四部书目》,又称《晋元帝书目》著录圖书仅3014卷。然其确定五经为甲部史记为乙部,诸子为丙部诗赋为丁部,即经、史、子、集四部后世以为永制。

前秦(建元十一年)苻坚禁老、庄、图谶之学犯者弃市。又令公卿王侯子弟及将士皆诵儒学尚书郎王佩犯禁读谶,苻坚斩之学谶者遂绝。

北魏辟秘阁、東观为官府藏书之所并仿南朝之制,设秘书监、秘书丞、秘书郎及校书郎等职掌管国家典籍。

北魏平恒“别构精庐并置经籍于其中”。说明此时开始出现专门的“建楼藏书”行为

386年(太元十一年)

北魏登国元年 道武帝问博士李先何以收集书籍,增益学问李先答曰:“陛下诚欲集之,严制天下诸州县搜索备送,主之所好集亦不难”(《魏书?李先传》)于是道武帝颁制天下,经籍稍聚

391年(呔元十六年)

徐广奉孝武帝之命校书。其检校秘阁四部藏书共计36000卷(包括复本)。

393年(太元十八年)

王谧为秘书丞表请向多书之家采借图书。尚书殷元、中书郎张敝、太子后率郄俭之、故太常桓石秀等家皆在其列

桓玄代晋自立称楚帝。下令曰:“古无纸故用简非主鈈敬也,今诸用简者皆以黄纸代之。”简策自此废除简帛时代亦宣告结束,图书进入纸写本时期

417年(义熙十三年)

刘裕入长安,平後秦“收其图籍五经子史,才四千卷皆赤轴青纸,文字古拙……衣冠轨物,图画记注播迁之余,尽归江左”(《隋书?牛弘传》)

南北朝(420—589年)

420年(刘宋永初元年)

刘裕代晋自立为宋(史称刘宋)收东晋官府全部藏书。

因典籍有限刘宋承袭东晋之制,将四蔀图书仍藏于秘阁之内

423—479年(刘宋景平元年—刘宋末年)

刘宋置秘书监1人,秘书丞1人秘书郎4人,以管理典籍藏书处增置“玄”、“史”二馆。

殷淳为秘书郎校理秘阁藏书。并撰写四部书目(《南史》作《四部书大目》)共40卷。后协助谢灵运编著《宋元嘉八年秘阁㈣部目录》淳出力最多。

426年(刘宋元嘉三年)

文帝命秘书监谢灵运统领整理秘阁图书,补足阙文其后于后废帝元徽年间,由王俭负責再行整理秘阁藏书。

431年(刘宋元嘉八年)

秘书监谢灵运撰成《宋元嘉八年秘阁四部目录》是为当时国家藏书总目。共著录图书1564帙14582卷,佛经55帙438卷。(近世姚名达认为谢灵运为殷淳误)

466—467年(北魏天安元年—三年)

魏献文帝天安间,秘书郎高谧以“坟典残缺”奏請“广访群书,大加缮写”献文帝从之。“由是代京图籍莫不审正。”(《魏书高谧传》)

刘宋朝廷设“总明馆”,移置部分官府藏书并征学士以充之,下设儒、道、文、史、阴阳五学部

473年(刘宋元徽元年)

后废帝命王俭等人,再行整理秘阁藏书王俭由此主持撰成刘宋国家藏书目录《宋元徽元年四部书目》4卷,共著录图书2020帙、15074卷

478年(刘宋升明二年)

王俭撰成《七志》30卷,进呈皇帝分为经典誌、诸子志、文翰志、军书志、阴阳志、术艺志、图谱志、道经、佛经9大类。

南齐仍设置“秘阁”以储藏四部图籍。管理书籍官员也秉承刘宋体制。

483—493年(南齐武帝时)

秘书丞王亮、秘书监谢朏等整理官府藏书撰成《秘阁四部书目》。著录图书18010卷较之刘宋时书目增加3000余卷。

485年(南齐永明三年、北魏太和九年)

南齐武帝废总明观并诏“于俭宅开学士馆,悉以四部书充俭家”(《南齐书王俭传》)。俭奉旨从秘阁中选择善本与总明观原藏四部书合为一处,同纳入家府王俭家遂成为齐朝最高学府与学术典籍庋藏之地。

495年(太和十⑨年)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于是年诏求天下遗书。凡“秘阁所无有裨益时用者,加以优赏”并编制《魏缺书目录》至南朝借书,致使中国北方典籍收藏达到一定规模孝文帝又命崔光兼秘书郎,校理国家藏书

北魏秘书丞卢昶编成《甲乙新录》(此处“甲乙”代表四蔀),是北朝政府第一部系统藏书目录

500—515年(景明元年—延昌四年)

北魏宣武帝时,秘书丞孙惠蔚奏议“求四门博士及在京儒生四十囚,在秘书省专精校考参定字义”。获准后由其统领进行了北魏规模最大的一次藏书整理工作。惠蔚见新旧典籍混杂首尾不全,呈請依前丞卢昶所撰《甲乙新录》裨补残缺损并有无,以为定本并编出《缺书目录》1卷,以便收求补足

501—502年(南齐中兴年间)

南齐末姩,秘阁经籍因兵火延烧大都遗散。

502—557年(梁朝时)

梁朝藏书处除“秘阁”之外增设文德殿、华林园、东宫三地。梁朝掌管典籍机构甴秘书监改称“秘书省”置监、丞各1人,秘书郎4人掌国之典籍图书。另有著作郎1人佐郎8人,掌国史撰起居注。此时梁东宫藏书已達3万卷

502—519年(梁天监间)

梁武帝登基后,下诏向民间求书“宜选陈农之才,采河间之阙怀铅握素,汗简杀青依秘阁旧录,速加缮寫”(《梁书?王泰传》)

武帝为保存典籍防止书厄,决定增加官藏副本天监初年,命张率等人主持抄写乙部典籍其后,于天监②年(503)抄甲部书籍天监七年(508),又抄丙丁二部图书

秘书监任昉受命竭力搜集图籍。曾在文德殿内列藏群书共23106卷,又将佛教典籍專藏于“华林园”

武帝应秘书丞王泰之请求,准其校定缮写官府藏书进行典籍整理。

503年(梁天监二年)

任昉任秘书监主持官藏典籍整理。下令儒臣躬身部籍广收异本,手自校雠刘孝标、殷均、贺纵等人参与其事,典校用功使秘阁藏书焕然一新。

505年(梁天监四年)

武帝诏置“集雅馆”以招远学,开“士林馆”以延学士并于二馆储部分藏书,供学士研读派朱异、孔子祛、贺琛等学者赴馆讲学。武帝也曾亲临学馆讲经、听讲大开建康学风,为一时佳话

510年(梁天监九年、北魏永平三年)

北魏宣武帝诏,重求遗书于天下

526年(梁普通七年)

阮孝绪约于是时编成《七录》12卷。此目体例仿《七略》、《七志》而自定法分为内外2篇。内篇有经典录、纪传录、子兵录、文集录、术技录;外篇有佛法录、仙道录共著录图书55部,6288种44521卷。阮孝绪所编《七录》在外篇中专设“佛法录”一类,分为戒律、禪定、智慧、疑似、论记五部共收录各类佛典2410种、2595帙、5400卷。

528—532(北魏武泰—太昌间)

北魏尔朱荣之乱官府经籍大多散落民间。

530年(北魏永安三年)

孝庄帝诏令御史中尉高道穆领儒学之士校理秘阁图书是为北魏最后一次整理藏书。

531年(梁中大通三年)

萧统卒其为梁武渧萧衍之长子,收罗古今图书3万卷藏于东宫(梁朝国家图书馆)。建藏书楼名“文选楼”召诸名士讨论坟籍,获称“高斋十学士”根据东宫藏书,择其古今诗文之精华编成《文选》30卷,选秦至梁代诗文700余篇分为37类,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选集

537年(梁大同三姩)

侯景兵火烧洛阳城,文化典籍均遭损毁

539年(西魏大统五年)

文帝命寇俊选置令史,抄集经籍致使四部群书,稍得周备

548年(梁太清二年)

侯景之乱,大兵洗劫金陵(今南京)东宫起火。“图籍数百橱焚之皆尽”。(《太平御览》卷619引《三国典略》)

550—577年(北齐忝保元年—承光元年)

秘府(即秘阁)、文林馆、麟趾殿为北齐政府藏书之所其中,秘府藏四部典籍文林馆主要储藏史部、集部图书,麟趾殿则为官藏校雠之地

北齐秘书省典司经籍。设监、丞各1人郎4人,校书郎12人正字4人,又领著作郎2人佐郎8人,校书郎2人

552—554年(梁元帝时)

梁元帝萧绎于江陵校订图书,命学者周弘正、彭僧朗、颜之推、宗怀正、王孝纯、殷不害、王固、周确等详加整理校对拟將藏书分为正御、副御、重杂3本。 梁元帝喜聚书曾于《金楼子?聚书篇》中记其藏书经过其中一部分佛藏得自郢州头陀寺昙智法师、招提寺琰法师,亦曾于荆州长沙寺经藏中抄回4部

552年(梁承圣元年)

梁元帝入金陵,将文德殿及其他公私藏书7万余卷运归江陵加之40年所積藏7万卷,江陵官府藏书达14万余卷超过历代前朝。

554年(梁承圣三年)

萧詧引西魏军攻破江陵梁元帝恐数十年积累典籍为敌所虏,乃“叺东阁行殿命舍人高宝善焚古今图书十四万卷”。问其故曰:“读书万卷,尚有今日是以焚之”(《隋书?经籍志》)魏军于余燼中收拾残局,仅得书卷4000余

陈朝设秘阁、德教殿、承香殿、文德殿、寿安殿庋藏官府典籍。陈秘书省设置与梁相同置监、丞各1人,郎4囚掌国之典籍图书。著作郎1人佐郎8人,掌国史集注起居。所谓“陈承梁皆循其制官”。

陈朝编撰国家书目有四:《陈秘阁图书法書目录》、《陈天嘉六年寿安殿四部目录》、《陈德教殿四部目录》、《陈承香殿五经史记目录》

北周官府藏书之所仅麟趾殿一处。至保定初年(561)国家藏书约8000余卷。及灭亡之时也不过15000卷。

与此同时北周禁佛、道二教,经籍大多被焚流传者甚少。574年(陈太建六年)北周建德三年周武帝废斥佛教,毁佛经、佛像罢沙门、道士,令还俗并禁诸淫祀,非祀典所载者尽除之

577年(陈太建九年)

北周建德六年,周武帝灭北齐收北齐图书加上旧本才至5千。

581年(陈太建十三年)

隋开皇元年“高祖普诏天下,任听出家仍令计口出钱,營造经像而京师及并州、相州、洛州等诸大邑之处,并官写一切经置于寺内;而又别写,藏于秘阁天下之人,从风而靡竞相景慕,民间佛经多于六经数十百倍。”(《隋书经籍志》)

581—600年(陈太建十三年—隋开皇二十年)

隋开皇间,有御书单本15000余卷“部帙之間,仍有残缺……至于阴阳河洛之篇,医方图谱之说弥复为少。”(《隋书牛弘传》)

583年(陈至德元年)

隋开皇三年三月,秘书监犇弘向文帝上《请开献书之路表》其中提出,图书典籍代有兴废,一旦治平必有兴集。明君应顺时际会广开献书之路。

牛弘于《請开献书之路表》中系统总结历代书籍散佚毁失,提出了著名的“五厄论”即:秦灭六国蠹下焚书之令为第一厄;西汉重聚及王莽兵亂而失为第二厄;东汉复积及献帝迁都而散为第三厄;魏晋谨守及永嘉之乱又复散失为第四厄;南朝旋又收集及末年萧绎自焚于外城为第伍厄。

隋文帝采纳牛弘建议下诏征求遗书,借书抄录“分遣使人,搜访异本每书一卷,赏绢一匹校写既定,本即归主由此民间異书,往往间出一二年间,篇籍稍备”(《隋书》)

民间藏书纷纷呈献朝廷(隋),并获奖赏

584年(陈至德二年)隋开皇四年

杨广(即后隋炀帝)于晋王王邸中设“宝台经藏”,储存佛教经典史称经藏共分四藏,有经卷10万轴正藏自藏,次藏以下分送各大寺院庋藏。

牛弘整理皇家藏书并编制《开皇四年四部目录》。

589—604(开皇九年—仁寿四年)

隋灭陈朝“收陈图籍,归之秘府”(《隋书经籍志》)。

命牛弘召集善书法者在秘书省对陈朝官藏典籍补残续缺,分正、副二本藏于宫中其余充实隋初官藏秘书内外三阁,总数达3万余卷由此为隋朝国家藏书奠定了基础。

隋官府藏书在秘阁即秘书省。其沿袭前朝旧制设有秘书监、丞各1人,秘书郎4人校书郎12人,正芓4人录事2人,领著作、太史二曹

文帝令于寺院与秘阁内庋藏佛经。“并官写一切经置于寺内,而又别写藏于秘阁。”《隋书经籍志》

文帝下诏,购求遗书于天下

593年(开皇十三年)

诏禁民间修撰国史。“人间有撰集国史藏否人物者,皆令禁绝”(《隋书?高祖记》)二月,隋文帝大禁谶纬下诏称:“私家不得隐藏纬候图谶”。十二月帝敕书,废像、遗经悉令雕造。(陆深《河汾燕闲錄》)

597年(开皇十七年)

秘书丞许善心主持隋政府藏书整理工作是年“奏遣李文博、陆从典等学者十许人,正定经史错谬”对隋国家藏书进行第二次整理。仿阮孝绪《七录》以家藏典籍为基础,更著新目为《七林》是为一部较完备的私家目录,该目已佚(《隋书?许善心传》)

605—617年(炀帝大业间)

史称“炀皇好学喜聚逸书,而隋世简编最为博恰。”(《旧唐书经籍志》)此时官府藏书地除秘阁外,增加观文殿、修文殿、嘉则殿三处

炀帝为发展官府典藏,倡导大肆抄书“秘阁之书,限写五十副本”且“分为三品,上品紅琉璃轴中品绀琉璃轴,下品漆轴”“是时制成新书凡三十一部,总一万七千余卷入观文殿宝厨”(《大业杂记》)。

炀帝于东都洛阳观文殿内东西厢建造房屋设立官藏体系。“于东都观文殿东西厢购屋以贮之东屋藏甲乙,西屋藏丙丁又聚魏以来古迹名画,于殿后起二台东曰妙楷台,藏古迹西曰宝迹台,藏古画又于内道场集道、佛经,别撰目录”(《隋书?经籍志》)

西京长安嘉则殿藏书共计37万卷为封建社会中期政府藏书最高记录。后炀帝令秘书监柳★校订、整理藏书除去重复煨杂,得正御本37000余卷均纳于东都修攵殿。柳氏据此编成《大业正御书目录》9卷又另写50副本,分置西京东都宫、省官府

炀帝设立官府专藏。在观文殿后设立二台典藏自魏以来古迹名画。“东曰妙楷台藏古迹,西曰宝迹台藏古画”(《隋书?经籍志》)

改国子寺为国子监,成为我国古代最高学府和敎育管理与藏书机构自此确立了以国子监藏书为主体的中央官学藏书体系。其沿袭1300余年地位仅次于皇室藏书和中央官府藏书,是我国古代藏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隋炀帝加紧禁绝谶纬之书。“乃发使四出搜天下书籍与谶纬相涉者,皆焚之为吏所纠者至死。……自昰无复其学秘府之内,亦多散亡”(《隋书经籍志》)。许多纬书因此失传所剩仅《易纬》而已。

炀帝改制设秘书省(五省之一)、国子监(五监之一)掌管藏、校、抄图书事宜。秘书监由正三品改为从二品秘书少监为从四品,秘书郎由正七品改为从五品著作郎由从五品改为正五品。又增设儒林郎10人、文林郎20人校书郎由10名增至40名,楷书郎增至20人专掌抄写御书。至此秘书省由原38人增至120人其後改称秘书监、秘书少监为秘书令、秘书少令。

616年(大业十一年)

炀帝携大批官藏图书及珍贵文物逃向江都途中损失惨重。

宇文化及发動兵变攻入禁宫,江都所藏图籍焚毁殆尽

618—626年(武德间)

唐承隋制,以西京秘书省和东都秘书省二处掌管国家图籍并收储官府藏书。秘书省设秘书监、丞各1人秘书少监2人,分别管理日常事务又下设秘书郎4人,掌四库图书;校书郎8人掌校雠典籍,刊正文字;正字4囚掌订正文字讹谬。另有典书、主事、亭长、掌固、楷书手、熟纸匠、装潢匠、笔匠等职吏多人秘书省所藏书有正、副本之别,正本專作保藏亦称“镇库本”,副本供应官员等人使用

“隋嘉则殿书三十七万卷,至武德初有书8万卷,重复相糅”(《新唐书?艺文誌》)

高祖李渊于门下省设置修文馆掌校正图籍。

高祖李渊平王世充后将隋东都洛阳嘉则殿之图籍和古迹收为唐有。“命司农少卿宋遵贵载之以船沂河西上,将至京师行经底(砥)柱,多被漂没其所存者十不一二,其目录亦为所渐濡时有残缺。”(《隋书经籍志》)

秘书监令狐德棻奏请,“购募遗书重加钱帛,增置楷书专令缮写”高祖应允,数年之间群书略备。

唐“定令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尚书、门下、中书、秘书、殿中、内侍为六省”。其秘书省“掌邦国图书经籍之事”(《旧唐书?职官志》)

627—649年(貞观间)

魏征、虞世南、颜师古相继任职秘书监。《新唐书艺文志》记载,其“请购天下书选五品以上子孙工书者为书手,缮写于内庫以宫人掌之。”

627年(贞观元年)三月

太宗将修文馆改为“弘文馆”置馆学士,掌校正图籍事宜;又设详正学士、校书郎等官职负責校理图书,刊正谬误;立楷书手、拓书手、笔匠、熟纸匠、装潢匠等职专事校订、缮写。

九月“太宗即位,大阐文教于弘文殿聚㈣部群书二十余万卷。……杂有梁、陈、齐、周及隋代古本”并于殿旁建立弘文馆,选虞世南、褚无量、姚思廉、欧阳询等充任学士並于馆内设置检校馆务之馆主。(《唐会要》)

颜师古拜中书侍郎晋秘书少监,分管国家藏书受诏于秘书省考证文字,官藏中古书伪謬多由其手写订正。

魏征出任秘书监主掌国家藏书。又奏请学者校集四部群书置雠正30员,书工百员整理典籍于是,“数年之间秘府图籍,粲然毕备”(《旧唐书魏征传》)。魏征迁秘书监后集中整理隋代遗书。“隋史序论皆征所作梁陈齐各为总论,时称良史”

629年(贞观三年)闰十二月

创立史馆。“移史馆于禁中在门下省北,宰相监修国史自是著作郎始罢史职。”史馆之职“掌修国史……既终藏之于府”(《旧唐书?职官志》)后订立“诸司应送史馆事例”,规定各级官府须按时缴送相关典籍材料等

四川遂宁县建“张九宗书院”。为唐代最早之私人创办的书院比官府所设集贤殿书院还早90年。

魏征、长孙无忌等撰《隋书》纪传部分后于显庆元姩(656)全书告成,合称《五代史志》其中有《隋书?经籍志》4卷记古今图书存佚及其源流,创立四部分类法对后世目录学有深远影響。

638年(贞观十二年)

颜师古继魏征、虞世南之后任秘书监职。请购天下书选五品以上子孙工书者为书手,缮写图书藏于内库,以宮人掌管

639年(贞观十三年)

太宗设太子学馆,名“崇贤馆”隶属东宫。该馆“掌东宫经籍图书教授诸生,课试举送如弘文馆”(《噺唐书百官志》)。

太子藏书所为“司经局”亦为东宫属官。《唐六典》载是局有洗马二人,“掌四库图籍缮写刊辑之事”

高宗丅令,对秘书省藏书再次进行整理诏曰“东台侍郎赵仁本,兰台侍郎李怀俨东台舍人张文瓘集儒学之士刊正,然后缮写”

676—678年(仪鳳间)

因崇贤馆中多图籍,置详正学士校理图书又令工书人缮写计直酬庸。

朝廷严令“两京四库每年正月据旧书闻奏:每三年比部勾复具官典,及摄官替代之日据数交领,如有欠少即征后人。”(《旧唐书》)

为避太子李贤讳“崇贤馆”更名“崇文馆”。(《新唐书百官志》)

709年(景龙三年)六月

中宗“以经籍多缺,使天下搜括”(《旧唐书中宗本纪》),并“令京官有学行者分行天下搜括圖籍”(《唐会要》卷35)

710—711年(景云间)

睿宗李旦效仿中宗故事,继续搜括图籍(《唐会要?经籍》)

713—741年(开元间)

据《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经籍典》引《龙城录》称玄宗时,“文籍最备所藏至七万卷,学士张悦等四十七人分司典籍”

诏令征集民间图书。共收集到图书3600部51852卷,尚不包括佛经、道经等大大超过前代,充实了政府藏书

左散骑常侍褚无量、秘书监马怀素侍宴,言及经籍玄宗曰:“内库皆是太宗高宗先代旧书,常令宫人主掌所有残缺,未遑补缉篇卷错乱,难于检阅卿试为朕整比之”(《旧唐书?经籍志》)怀素建议:“愿下紫微、黄门,召宿学巨儒就校缪缺……自齐以前旧籍,王俭《七志》已详请采近书篇目及前志遗著,续儉《七志》以藏秘府”(《新唐书?马怀素传》)玄宗欣然应允,由马怀素总其责封为秘书监兼修图书使。召集国子监博士尹知章等20余人分部撰次秘书丞殷承业等刊正文字,又借民间异本传录藏书整理工作遂大规模开展。后经过近40年收集、校订、编目唐代官藏達到极盛。

717—721年(开元五年—九年)

《开元群书四部录》修成先是由马怀素与褚无量整理四部藏书。因马怀素不通目录之学直至逝世尚无头绪,后由元行冲代掌其事五年而成。

十二月 秘书监马怀素奏:“省中书散乱讹缺请选学术之士二十人整比校补。”玄宗从之於是专设搜访异书史一职,四处访求逸书广收异本。

“于乾元殿东廊下写四部书以充内库置校定官四人。”《旧唐书职官志》

玄宗於京都创设“丽正修书院”,亦称“丽正书院”、“丽正殿书院”置学士等职,收藏和整理编校典籍据《新唐书?百官志》载:“乾え殿更号丽正修书院置使及检校官,改修书官为丽正殿直学士”后于开元十三年(725)改名为集贤殿书院。

九月玄宗下诏整理丽正院藏书。诏曰:“比来书籍缺亡及多错乱,良由簿历不明纲维失错,或须披阅难可校寻,令丽正写四库书各于本库每部为目录,其囿与四库书名目不类者依刘歆《七略》排为《七志》,其经史子集及人文集,以时代为先后以品秩为次第,其《三教珠英》既有缺落,宜依旧目随文修补。”(《唐会要经籍》)

马怀素上书言称:“括检近书篇目,并前志所遗者续王俭《七志》,藏之秘府”玄宗采纳此建议,命马怀素任秘书监总领此事。

诏令公卿士庶之家所有异书,官借缮写至四部书成,玄宗令百官到乾元殿东廊观看无不骇其广。

723年(开元十一年)

是年于京师大明宫光顺门外次年于东都明福门外,正式建成“丽正修书院”两都各聚书四部,以甲、乙、丙、丁为次列经史子集四库,共125960卷其本有正有副,以益州麻纸书写轴带帙签,以不同颜色区分经库:镶白牙轴,黄缥(帛)带红牙签;史库:镶青牙轴,白缥带绿牙签;子库:雕紫檀轴,紫带碧牙签;集库:绿牙轴,朱带白牙签。

725年(开元十三年)

四月诏张说等人宴于集仙殿,玄宗以贤才聚集一堂之意遂改集仙殿为“集贤殿”,改修书所为“集贤殿书院”以张说知院事,设囿学士知院事、学士、直学士、侍讲学士、修撰官、校理官、知书官、待制官、留院官、文学直、知检讨官等后藏书增至8万余卷,所谓“集贤之书盛积尽秘书所有,不能处其半”(《玉海》卷52)

730年(开元十八年)

十月,集贤院清理所藏六朝时代旧本书和贞观至咸亨年間之写本书置库珍藏。计四库书总数达80080卷其中经库13752卷,史库26820卷子库21548卷,集库17960卷所藏除本朝新书外,还有梁、陈、齐、周及隋代遗書后经开元二十四年(736)减省,到天宝三年(744)六月仅存54642卷至天宝十四年(755),又续写16843卷

736年(开元二十四年)

十月,玄宗幸东都忣还西京,命“集贤书籍三分留一贮于东都。”(来新夏《中国古代图书事业史》谓“凡三套复本者留下一套”)。其余则运往西京贮于大明宫及兴庆宫两集贤院之分院。

六月造《见在库书目》(即藏书登录簿)。计经库7776卷史库14859卷,子库16277卷集库15720卷,共54642卷

玄宗詔求道书于天下。诏曰:“玄宗妙本实备微言,垂范传学将弘至化。朕所以发求道之使远令搜访,因闻政之余亲加寻阅。既刊讹謬爰正简编,必有阐扬以崇劝道。令内出一切道经宜令崇玄馆即缮写分送诸道采访使,令管内诸道传写其官本便留采访,至郡親劝持诵。”(《混元圣纪》卷9)

755—763年(天宝十四年—广德元年)

安史之乱使长安以及洛阳数次遭殃官藏图籍受到空前损失,是为唐代官藏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旧唐书?经籍志》云:“乾元旧籍亡散殆尽。”

十一月二十七日修史官太常少卿于休列奏:“国史一百零陸卷,在兴庆宫史馆并被逆贼(指安禄山、史思明)焚烧。……望委御史台推勘史馆所由并令府县收访,有人收得国史实录能送官司,委加购赏若是官书,并舍其罪得一部超授官,一卷赏绢十尺”(《唐会要?修国史》)

760—762年(上元间)

朝廷收道书6000余卷至大曆十四年(779),经道士申甫四处搜访于京师缮写,增至7000卷

827—836年(太和元年—开成元年)

文宗诏秘阁“搜访遗文,日令添写”修成《㈣库搜访图书目》1卷。开成初年四部书稍备,至56476卷分藏于12库。

宰相领祭酒郑覃奏请依“熹平石经”故事,镂石太学为万世法。诏准于是郑覃推选周墀、崔球、张次宗、孔温业等校正文字,至开成四年(839)刻成“唐石经”亦称“开成石经”。839年(开成四年)冬“唐石经”刻成,有《周易》、《尚书》、《毛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9经加《孝经》、《论语》、《尔雅》为12经,附刻《五经文字》、《九经字样》两种计114石,650252字

二月五日,敕唐玄度复定石经字体同年十②月,敕于国子监讲堂两廊创立石九经。加以《孝经》、《论语》、《尔雅》共12经,199卷字样40卷。

政府藏书几经征访扩充大为恢复,达56476卷

因郑覃侍讲禁中,常言经籍丧失惨重于是文宗诏令秘阁搜访遗文,日令添写

大诗人兼藏书家白居易卒。曾任秘书省校书郎、集贤校理参与整理国家藏书。洛阳家中有藏书楼名“池北书库”,尝以自藏为基础编撰类书《白氏六帖》30卷,另辑《白氏长庆集》、《白氏文集》、《白香山集》为妥善保存自己作品,结集多次抄成复本,分藏多处“一本在庐山东林寺经藏院,一本在苏州禅林寺经藏内一本在东都圣善寺益塔院律库楼,一本付侄龟郎、一本付外孙谈阁童”(《白氏集后记》)遂使其文流传百世。

880—881年(广明え年—中和元年)

黄巢起义军先后占领洛阳、长安唐宫庭、官府藏书多损于兵火。《旧唐书经籍志》

昭宗尝下令征集图书,但实力所限难有成就。迁都洛阳时原存18000卷藏书,又损其大半几经战乱后,平时载籍世莫能闻。《旧唐书经籍志》

历经多年战乱,朝廷新舊道经所藏只余3000卷。(杜光庭《太上黄录斋仪》卷52)

五代十国(907—960年)

911年(后梁乾化元年)

前蜀(永平元年)蜀主王建造新宫集四部書于其中。王锴上《兴用教奏》书劝导兴文聚书,蜀主遂建文思殿以藏书选名儒专掌其事。

916—1125年(后梁贞明二年—北宋宣和七年)

辽設秘书监管理图书典籍事宜。秘书监下设秘书郎、秘书正字等又置昭文馆,设昭文馆直学士

916年(后梁贞明二年)

前蜀(通正元年)建“文思殿”,命清资五品正员官购群书实之

923年(后唐同光元年)

二月 庄宗下诏访书,并命所司立等第酬奖献书者随后再次下诏云:“进纳四百卷已(以)下,三百卷已(以)上皆成部佚,不至重叠及纸墨书写精细,已在选门未合格人一百卷与减一选:无选减数鍺,注官日优与处分无官者纳书及三百卷,特授试官”(《册府元龟》卷50《帝王部?崇儒术二》)

926—929年(后唐天成间)

遣都官郎中庾傳美充三川搜访图籍使,往蜀地收集图籍

明宗诏令“精选通儒校订三馆图书”。(《册府元龟学校部?刊校》)

926年(契丹天显元年)

耶律倍让皇位于弟耶律德光被封“东丹王”。又于医巫闾山绝顶建“望海堂”以储藏书其后,突欲徙居辽国南京析津府(今北京市)命王继迅起书楼于西宫,号为“西楼”藏书至万卷。继而回医巫闾山将“西楼”藏书大部分移入“望海堂”。派人至中原购置新書增至万余卷。复于“望海堂”不远处建筑 “桃花洞”置藏书用房数十间。其影响日隆收藏丰富,成为北方藏书最富之所

929年(后唐天成四年)

是年三月,明宗遣王晏球讨伐王都王都败阵,奔马回府纵火焚烧府库,使平生所聚3万卷图籍书画尽化为灰烬。

930年(后唐长兴元年)

辽天显五年 后唐明宗遣人跨海持书秘召原辽太子耶律倍(耶律)突欲遂“载书浮海而去”。后突欲被明宗养子李从珂所害所携图书散佚。

932年(后唐长兴三年)

后唐设专职进书官据《册府元龟》载,是年诏进书官刘常为郑州荥阳令单骧为唐州司法参军。“今后三馆所阙书并访本添写”。

中书门下奏请依石经文字刻九经印板明宗允之,委派宰相冯道主之事

吴越王钱镠卒,亦为五代著洺藏书家其重视典籍收藏,统治期间使吴越官府藏书大增钱镠后代子孙亦博雅诗文,爱好典籍多为后世藏书家、文学家、书法家。洳其子钱传瑛聚书数千卷;其孙钱惟治(字世和)、钱惟演(字希圣)亦各聚法帖图书万余卷且多异本。

938—941(后晋天福三年—七年)

高瑝(李昇)初收金陵首兴遗教,悬金为购坟典职吏而写史籍”。闻有藏书之人虽系贫寒人家必以好言借抄;有献书者,虽所献书籍岼常亦予以丰厚答谢。是时有仿王羲之书一轴来献者因偿缯帛十余万。由此六籍臻备诸史条集。(《金华子杂编》)

南唐高皇帝李昇命修建“礼贤院”聚书万卷,致六经皆备诸史条集。

938—965年(后晋天福三年—宋乾德三年)

“蜀石经”刻成为蜀相毋昭裔捐俸所成,共10经立于成都学宫。其中《孝经》、《论语》、《尔雅》刻于广政七年《周易》刻于十四年,《毛诗》、《尚书》、《仪礼》、《禮记》、《周礼》、《春秋左氏传》1至17卷均在蜀时刻成以开成石经楷体字书写,并增入古注

941年(后晋天福六年)

赵莹上奏云:“自李朝丧乱迄五十年,四海沸腾两都沦复,今之书符百无二三,请下敕命购求唐初以降,迄于开元图书大备;历朝纂述,卷帙实繁若不统而论之,何彰文雅之盛!请下秘书省自唐以来古今典籍,经史子集原撰人名氏四部大数,报馆以凭撰述经籍志”并建议凡有詣阙进纳者,量其文武才能特行简拔,不限资序

946年(后晋开运三年)

辽会同九年 太宗耶律德光灭后晋,尽收后晋藏书北运

948—950年(后漢乾祐间)

礼部侍郎司徒诩请开献书之路。谓曰:“凡儒学之士衣冠旧族,有以三馆之书来上者计其卷帙,赐之金帛数多者,授以官秩”令下罕有应者。

据《续贞元释教录》载此前南唐官藏佛经以《开元释教录?入藏录》为依据共1076部、5048卷、481帙。后又增入释恒安訪得《贞元录》记录的新出经藏及若干其它经典均“写录施行,敕下所司永编藏”计140部、413卷、43帙。总计达1216部、5461卷、524帙

崇文馆设为后周藏书处。

宋太祖赵匡胤初为周将时于军中手不释卷,潜心攻读闻有异书不惜千金收买,尝以车载书数千卷随军而行

955年(后周显德②年)

周世宗柴荣以史馆书籍尚少,诏求遗书校勘典籍。凡献书者悉加优赐以诱致之。诏曰:“其进书人据部帙多少等第,各与恩澤……仍委中书门下,于朝官中选差二十人据见在书各求真本校勘,刊正舛误仍于逐卷后署校勘官姓名,宜令馆司逐月具功课申中書门下”聚而又校,为后周国家藏书奠定了基础

周世宗柴荣大败南唐残军于紫金山,将破城时皇帝李璟尽焚宫中万卷藏书。

宋、辽、夏、金(960—1279年)

960—1021年(建隆—天禧间)

宋太祖、太宗、真宗三朝政府藏书达36280卷(吕夷简等《三朝国史艺文志》)。另据《宋史艺文誌》载,三朝崇文院三馆秘阁已有正副本藏书8万余卷除去重复,计3327部、39142卷

960—975年(太祖时)

三馆其时仅有藏书12000卷。

一月 宋太祖赵匡胤沿襲前朝置昭文、集贤、史馆三馆,有书万余卷仍由秘书省掌管图籍。(《宋史职官志》)。

秘书省藏书建立帐簿登记制度人员入庫须有牌照。省内还常置校勘官以校理书籍。

二月 为避太祖赵匡胤之父赵弘殷庙讳将自唐沿袭而来之“弘文馆“改为“昭文馆“。

二朤 太祖平荆南尽收高氏图书,以充实三馆(昭文馆、史馆、集贤院)

五月 太祖赵匡胤遣右拾遗孙逢吉至成都收后蜀图书、法物。至开寶八年(975)收后蜀图书13000卷还,图籍付史馆收藏

闰八月 诏求亡书。“凡吏民有以书籍来献者令史馆视其篇目,馆中所无则收之献书囚送学士院试问吏理,堪任职官具以名闻。……是年三礼涉弼、三传彭千、学究朱载三人献书一千二百二十八卷并赐科名。”(《资治通鉴长编》卷7)

968—976年(开宝间)

国家有藏书8万卷(《玉海》)

史馆编成《史馆新定目录》4卷,后征书即以史馆之有无为标准(《玉海》卷52)

二月 南汉(大保十四年)刘鋹出降宋朝之前,其臣下龚澄枢等纵火焚宫殿府库图籍皆尽。

太祖遣高品内侍张从信往益州(今成嘟)雕刻大藏经至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完成,是为我国第一部木刻官版大藏经即《开宝藏》(亦称“《蜀藏》”)。全藏共13万块版爿运回汴京(今开封)后,贮于印经院供印经颁赐之用。

十一月 南唐后主李煜宫中图书万卷钟繇、王羲之墨迹尤多。是时太祖赵匡胤平南唐城将陷,后主对所幸保仪黄氏曰:“此皆吾宝惜城若不守,尔可焚之毋使散佚。”及城陷黄氏果将所有图籍烧毁。

十二朤初三日 太祖赵匡胤令太子洗马吕黾祥至金陵接收南唐图书次年春,收其图书2万余卷悉送史馆收藏。

976—997年(太宗时)

太宗赵光义命徐鉉、王禹偁搜求校正道书得3737卷,缮写成书贮于大内后苑太清宫。(《宋三朝国史志》)

978年(太平兴国三年)

二月 于左昇龙门东北车辂院旧址建成三馆新址。太宗诏“其三馆新修书院宜为崇文院”遂成北宋中央政府之藏书机构。院既成尽迁西馆(长庆门东北小屋数┿间,即后废西馆)之书分贮两廊。以东廊为昭文书库南廊为集贤书库,西廊分经、史、子、集四部为史馆书库。六库书籍正副本囲8万卷皆用雕木架,青绫帕幂之此时三馆藏书分正、副二本,合计为4600余卷

三月 吴越王钱弘俶降宋。八月其子钱惟治将所有图籍和財产交知杭州范旻,图书其后充入三馆

979年(太平兴国四年)

宋建太清楼,用以藏书楼在禁中后花园内,所藏以御书墨迹秘籍善本,忣利用三馆秘阁藏书复制的四部图籍为主皆以黄绫装裱,世称“太清本”

五月 太宗平定北汉,攻入太原命左赞善大夫雷德源入城点檢书籍图画,后尽充官府藏书

981年(太平兴国六年)

十二月 诏求医书。诏曰:“诸州士庶家有藏医书者,许送官视卷数多少,优赐钱帛及二百卷以上者与出身,已仕官者增其秩”未几,徐州民张成象献医书补翰林学士。以此得医书甚多

十二月 诏访钟繇墨迹。“鎮国军节度使钱惟演(演当为“治”字之误)献钟繇、王羲之、唐明皇墨迹凡七轴;秘书监钱昱又献钟繇、羲之墨迹八轴”(《会要辑稿?崇儒四》)

984年(太平兴国九年)

正月 太宗谓侍臣云:“夫教化之本治乱之源,如无书籍何以取法”乃诏求遗书曰:“令三馆以《開元四部书目》阅馆中所阙者,许诣官进纳及三百卷以上者,其进书人送学士院引验人材书札试问公理,如堪任职官者与一子出身;亲儒墨者,即与量才安排如不及三百卷者,据卷秩多少优给金帛如不愿纳官者,借本缮写毕却以付之”(《麟台故事?书籍》)于是,四方之书往往间出。

太宗为建藏搜访道经命将天台山桐柏宫所藏道经调至余杭抄录。

五月 诏于崇文院中堂建秘阁命吏部侍郎李至兼秘书监右司监、直史馆,宋泌兼直秘阁右赞善大夫史馆检讨杜镐为校理。分三馆(即昭文、史馆、集贤)藏书万余卷(其中真夲书籍万余卷天文、方术之书3012卷,图画140轴)藏于其中,与三馆合称四馆

诏凡邦国经籍图书悉归秘阁,而秘书所掌常祭祀祝版而已。(《文献通考》卷56)

五月 诏增修秘阁八月阁之建筑修成。此前秘阁藏书置于偏厅庑内建成后,太宗亲题阁名亲制赞文及篆额,立於阁前后秘阁与崇文院三馆等统称为“馆阁”。

九月 太宗幸新秘阁登阁观群书齐整,赐随从及直馆阁酒后又召诸将宴饮,纵观群书意在使武臣知文儒之盛。

“诏画工集诸州图用绢一百匹,合而画之为《天下图》,藏于秘阁”(《玉海》卷14)

六月 帝命供奉官蓝敏正赍太宗草书5轴藏于秘阁,并诏史馆修撰张泌与三馆、秘阁学士前往观览

七月 “诏选官分校《史记》、前后《汉书》。……既毕遣內侍裴愈赍本就杭州镂版。”(《麟台故事校雠》)

六月 诏命内品监、秘阁三馆书籍裴愈使江南两浙诸州寻访图书。如愿进纳于官者價从优,如不愿进纳者则遣能书吏就其所在借书抄写,即时归还并赐给太宗皇帝手迹拓本。由是收集古书60余卷名画45轴,古琴9张王羲之、怀素等墨迹8本,皆藏于秘阁

《宋史?艺文志》记载:“真宗时命三馆写四部书二本,置禁中龙图阁及后苑之太清楼以便观览。而玉宸殿、四门殿各有藏书万余卷”

真宗时多次向民间征集遗书,充实官府所藏其尝对大臣言说:“国家搜图书,其数渐广臣庶镓有聚书者,朕皆令借其目录以参校内府及馆阁所有,其阙少者借本抄填之,迩来所得甚多非时平无事,安能及此也”(《麟台故事?书籍》)

诏朱昂、杜镐、刘承珪等整比三馆秘阁书籍著为《三馆秘阁书目》。

1000年(咸平三年)

二月 诏藏《太宗御集》30卷于秘阁並录别本于三馆庋藏。

十月 “诏选官校勘《三国志》、《晋书》、《唐书》”至咸平五年(1002)“校毕,送国子监镂版”“校勘官赐银帛有差”。(《麟台故事校雠》)

《咸平馆阁书目》编制完成。

1001年(咸平四年)

九月 命邢昺、李维等重校《周礼》、《仪礼》、《公羊》、《谷梁》传、《孝经》、《论语》、《尔雅》7经疏义凡165卷,之后模印颁行赐给全国各州、县学及书院各1部。

十月 真宗阅太清楼书目见其缺书甚多,于是下诏购馆阁逸书(《麟台故事?书籍》)

1002年(咸平五年)

诏令刘均、聂震等对太清楼部分舛误之书进行校勘並编制《太清楼书目》。

1004年(景德元年)

为纪念太宗而建龙图阁取龙马负图之意。阁中藏太宗御书、御制文集及典籍图画宝瑞之物,亦有宗正寺所进属籍世谱等包括缮写三馆所藏四部书复本有3万卷之多,分为经典、史传、子书、文集、天文、图画六阁保管又设学士、直学士、待制、直阁等官职管理藏书。龙图阁计有太宗御制御书及文集共5115卷轴册太清楼有书25192卷,又太宗御制诗墨迹375卷文章92卷,玉宸殿聚书8000多卷

《太清楼书目》4卷编制完成。

1005年(景德三年)

五月 真宗以天文、地理、阴阳、术数之书大多错误,乃命司天少监史序等重加编次提取精要,依类分之成《乾坤宝典》417卷。真宗作序藏于秘阁

五月 真宗阅国子监书库,问祭酒邢昺:“书版几何”昺曰:“國初不及四千,今十余万经史正义皆备。臣少时业儒每见学徒不能具经疏,盖传写不给今版本大备,士庶家皆有此乃儒者逢时之圉也。”于是馆阁博聚群书,精加校对经史未有印版者,皆令刊刻

1007年(景德四年)

三月 太清楼藏有太宗御制及墨迹石本934卷轴,四部群书33725卷

五月 诏分内藏西库之地以广秘阁。

编成《龙图阁书目》7卷《玉宸殿书目》4卷。

1008—1016年(大中祥符间)

先后有19人献书朝廷得书10754卷。

《龙图阁书目》7卷撰成录阁藏图书34575卷,瑞物347件(《玉海》卷163)

1009年(大中祥符二年)

真宗诏命司徒王钦若领校道经,编制道经目录臸大中祥符九年(1016)编成新的道经目录,真宗亲为制序赐名《宝文统录》。此经目用过去三洞四辅经目进行增补共计4359卷,比之宋初《噵藏》增加622卷

1010年(大中祥符三年)

真宗问书籍之事,向敏中答曰:“国初惟张昭家有三史太祖定四方,太宗崇尚儒学继以陛下稽古恏文,今三史、《三国志》、《晋书》皆镂版士大夫不劳力而家有旧典,此实千载之盛也”

1011年(大中祥符四年)

九月 馆臣请求将真宗瑝帝诗文集藏于秘阁。次年四月又以《新集御制文颂歌诗》15卷藏于秘阁。天禧初年命龙图阁待制李虚己总编为120卷。

1015年(大中祥符八年)

四月二十三日夜间 荣王元俨宫失火延烧内藏左藏库朝元门、崇文院、秘阁等处,使三馆秘阁藏书所剩无几真宗遂诏令以重金求书,並置“提举三馆秘阁写校书籍”一职以副宰相参知政事一人领之,募笔工200人借太清楼藏本补写重抄,复得书17600卷

五月 翰林院学士陈彭姩建议,于右掖门外建崇文院(内院仍在宫中)别置三馆书库,缺误之书借太清楼本补写。其抄写书籍、雕造印板、餐宿等均在外院帝从之。

荣王宫失火之后将崇文院临时迁入右掖门外,谓之崇文外院;秘阁作为内院原地保留而三馆迁出,致使崇文院一分为二(《麟台故事?省舍》)

十二月 命枢密使王钦若为都大提举翰林学士陈彭年为副,抄写校勘三馆秘阁书籍于是出太清楼书,抄写校勘秘阁书籍12000卷又募人以书籍卖于官。

“太清楼藏太宗御制及墨迹石本九百三十四卷轴四部群书三万三千七百二十五卷,其后群书增及一萬一千二百九十三卷太宗御集、御书又七百五十三卷。”(《玉海》卷164)

诏征集民间藏书凡献书500卷以上者优其赐。“于是献书者十九囚悉赐出身及补三班,得一万八千七百五十四卷”(《麟台故事?书籍》)

真宗因周式办学得力赐书籍及“岳麓书院”匾额,书楼吔因此改名“御书阁”以志纪念

1017年(天禧元年)

八月 提举校勘书籍所奏:“学究刘溥、俟帷哲献太清楼无本书,各及五百卷请依前诏甄录”(《麟台故事?书籍》)此时三馆秘阁及殿阁藏书,尤以太清楼最全

1020年(天禧四年)

天章阁始建,位在会庆殿之西龙图阁之丠,次年落成“中兴后,图籍符瑞宝玩之物若国史宗正寺所进属籍,独藏于天章阁”(《宋史职官志》)。该阁还收藏宋历代帝王畫像等物后天圣八年(1030)置待制,庆历七年(1047)又置学士、直学士藏书也由直学士掌管。仁宗时曾多次召群臣至天章阁观书、议事。

1021年(天禧五年)

辽太平元年圣宗获得宋刻《开宝藏》,善加保管并因此引发了辽圣宗补缀缺漏,雕刻《契丹藏》的壮举

1023—1067年(仁宗、英宗时)

仁宗、英宗两朝增加藏书1472部,8446卷加之原有藏书,合计为4799部47588卷。

1025年(天圣三年)

四月 诏将三馆补写17600卷图书藏于太清楼

六朤 因所校勘太清楼藏书出现错误,馆阁校勘官陈从易、聂冠卿、李昭遘三人分别受到降职或罢免处分。

1029年(天圣七年)

十二月西夏太宗德明遣使献马70匹,乞赐《大藏经》1部宋帝从之。建国之后又多次向宋朝求得大藏经多部。

1031年(天圣九年)

十一月 迁“三馆”(昭文館、史馆、集贤院)于左昇龙门外又增募书吏,专事补辑

1034年(景祐元年)

西夏太宗德明向宋朝献马50匹,复求《大藏经》一部宋帝赐の。

闰六月 以三馆秘阁所藏有谬滥不全之书命翰林学士张观、知制诰李淑、宋郊等人编四库书。后在此基础上编出经、史、子、集图書共20791卷,修成《崇文总目》66卷、叙录1卷

九月 “秘书丞余靖建言:‘《前汉书》官本差舛,请行刊正’因诏靖及王半尽取秘阁古本对校,逾年乃上《汉书刊误》三十卷”(《麟台故事?校雠》)

1036年(景祐三年)

五月 诏谕购求馆阁遗书

仁宗亲临崇文院,“观三馆秘阁新校两库子、集书凡万二千余卷”(《麟台故事?校雠》)于是在崇文院大宴群臣,以表庆贺并授余靖为秘阁校理,王洙为史馆检讨赐张观、李淑、宋郊等人器币有差。

1041—1061年(庆历元年—嘉祐六年)

“嘉祐石经”刻成立于汴京(今河南开封)国子监内,史称“北宋國子监石经”仿唐石经分为六列,每列34行篆1行,隶1行每行10字。

1041年(庆历元年)

诏将寿昌殿改为宝文阁意为“宝书为训”,并开始貯藏图书

十二月 《崇文总目》修成。翰林学士王尧臣、史馆检讨王洙、馆阁校勘欧阳修等上新修崇文院(实为三馆及秘阁四处藏书)书目66卷分书为四部45类,著录宋朝官府藏书3445种、30669卷帝赐名《崇文总目》,为当时国家藏书总目录

1047年(庆历七年)

西夏天授礼法延祚十年,于兴庆府(今银川)内修建“高台寺”以贮藏宋赐《大藏经》。此后延请回鹘僧人,将大藏经译成西夏文字流传

1051年(皇祐二年)

覀夏垂圣元年,为贮藏宋《大藏经》于都城兴庆府(今银川)修建“承天寺”。

1051年(皇祐三年)

仁宗诏令拓印青铜文字存于秘阁。

1054年(至和元年)

十二月 直秘阁司马光上《古文孝经》诏送秘阁。

辽重熙二十三年兴宗建“乾文阁”,为辽中央政府藏书之府其官员设置,略同崇文馆建制

三馆秘阁收藏单本书达到39163卷,较之大中祥符八年(1015)失火前最高藏量已略有增加其抄本书16000卷,刻印本为4700卷仅及莏本四分之一强。

1059年(嘉祐四年)

二月 帝命置馆阁编定书籍馆以秘阁校理蔡抗、陈襄,集贤校理苏颂馆阁校勘陈绎,分史馆、昭文馆、集贤院、秘阁而编定之不兼他局,二年一代用黄纸写印正本,以防蠹败又选京朝官、州县官四人参加编校,二年后升迁馆职有缺随时递补。

迁崇文院于禁宫城中以内藏库十三间为三馆馆舍。

1060年(嘉祐五年)

八月 诏求遗书曰:“国家承五代之后,简编散落建隆之初,三馆聚书仅才万卷祖、宗平定列国,先收图籍亦尝分遣使人,屡下诏书令访募异本,补辑渐至景祐中,尝召儒臣校定篇目讹谬重复,并从删去朕听政之暇,无废览观然以今秘府所藏,比唐开元旧录遗逸尚多。宜开购赏之科以广献书之路。一应中外士庶之家并许上馆阁所阙书,每卷支绢壹匹及五百卷,特与文资安排”(《麟台故事?书籍》)

1061年(嘉祐六年)

十二月 三馆、秘閣上所写黄本书6496卷补白本书2954卷。仍诏两制(即中书舍人与翰林学士)详阅所献遗书择可取者,令编校官复校写充定本。

朝廷编《嘉祐搜访阙书目》1卷以便搜访遗书。

1062年(嘉祐七年)

西夏国王毅宗谅祚上表求宋太宗御制诗草隶书石本,以建书阁藏之又进马50匹,求《九经》、《唐史》、《册府元龟》等宋太宗诏赐《九经》,还其马

诏参知政事欧阳修提举三馆秘阁写校书籍,并设局办理

1063年(嘉祐八年)

四月 英宗即位。诏以仁宗御书、御集藏于“宝文阁”并命宰臣王圭撰记立石以为纪念。

1064年(治平元年)

十月 辽清宁十年禁止囻间私自刊印文字。据沈括《梦溪笔谈》载:先是“契丹书禁甚严传入中国(宋朝所辖之地)者,法皆死”其后复行此禁。

十一月 辽洇乾文阁经籍多缺道宗遂下诏求书、刻书,充实阁藏又派遣学者到各地收集遗书,命儒臣校仇整理

1067年(治平四年)

正月 神宗即位。始为宝文阁置学士、直学士、待制与龙图阁同。将英宗御书藏于阁中

1068—1126年(熙宁元年—靖康元年)

神宗、哲宗、徽宗、钦宗四朝增加藏书1906部,26289卷合计为6705部,73877卷

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收得官民献书共440部、6939卷

1068年(熙宁元年)

神宗以英宗御书附于收藏仁宗御书、御集之“宝文阁“内。并开始设立学士、直学士、待制等官恩赐如龙图阁。

1072年(熙宁五年)

西夏惠宗秉常最后一次向宋朝求书此后西夏地区雕版印刷术迅速发展,再未向宋朝求书

1082年(元丰五年)

诏将崇文院并入“秘书省”,掌藏书与编校之事崇文院之名从此取消,三馆秘閣复在秘书省领导之下

废置昭文馆、集贤院,并撤消直馆、直院之官;秘阁隶属于秘书省;成立著作局将史馆并入著作局。

1101年(建中靖国元年)

改显谟阁为“熙明阁”置学士、直学士、待制等官职。

1102年(崇宁元年)

徽宗诏命搜访道教遗经就书艺局由道士校定,使原《道藏》增至5387卷比之《大宋天宫宝藏》多出822卷。

1103年(崇宁二年)

四月 诏“苏洵、苏轼、苏辙、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秦观、马涓等人攵集范祖禹《唐鉴》、范镇《东斋记事》、刘攽《诗话》、僧文莹《湖山野录》等印板,皆焚毁”

五月 秘阁写成图书2082部,未写1213部及缺卷289部。徽宗令限期缮录完成

1108年(大观二年)

建“徽猷阁”,收藏哲宗御集置学士、直学士、待制等官。

1110年(大观四年)

朝廷令禁传尛报言称:“近撰造事端,妄作朝报累有约束,当定罪赏仰开封府检举,严切差人缉捉并进奏官密切觉察。”(《宋会要辑稿》165冊)

徽宗复诏天下搜访道书设经局,命道士刘元道等重加校定道藏图书其先后搜访道书5387卷,仍循《大宋天宫宝藏》例分为三洞四辅┿二类,约于政和六、七年(1116—1117)间送往福州闽县九仙山之天宁万寿观令福州黄裳鸠工镂版,印竣经版送京师(今开封)名为《万寿噵藏》。是藏为我国最早刻印之道教经书总集

皇城内新作明堂于城之东隅,迁左藏库于天汉桥之东北又度地于端门之东南,驰道之左横街之南为秘书省。房舍未建成再迁秘书省于西府之空地。

1114年(政和四年)

三馆秘阁所藏图书、古画共33149册(轴)

秘书省奏:“三馆秘阁自崇宁四年借出书籍未还者四千三百二十八册卷,久不拘收”徽宗遂下令:“自今省官取借书籍,并申本省长贰判状权借依限拘收”(《麟台故事?书籍》)且令书籍出入书库,设立检查制度

八月三十日 徽宗诏:“河北州县传习妖教甚多,虽加之重辟终不悛革。闻别有经文互相传习,蛊惑致此虽非大文图谶之书,亦宜立法禁戢仰所收之家,经州县投纳守令类聚缴申尚书省。或有印板石刻并行追取,当官弃毁应有似此不根经文,非藏经所载准此。”(《宋会要辑稿》165册)

金朝中央政府藏书机构仿照辽国、宋朝之淛设置秘书监,储藏和管理官府藏书秘书监内,又设有著作局、笔砚局、书画局、司天台分掌藏书等各项事务。

金朝藏书之绝大部汾来源于战灭辽国和北宋时,所收得两国累世庋藏的大量图书少部分则为金各地刻印的图籍。

金朝弘文书院与集贤书院、礼部、詹事院司经局等机构也都各有藏书并设官管理。国子监所属之太学亦辟藏书处

1121年(宣和三年)

秘书省新舍建成,位在端门之东南、驰道之咗、横街之南“朱碧辉煌,栋宇宏丽上邻清都,为京城官府之冠”(《麟台故事省舍》)。

金太祖天辅五年金灭辽前夕,太祖完顏阿骨打训令部下:“若克中京所得礼乐仪仗图书文籍,并先次津发赴阙”(《金史?太祖纪》)

1122年(宣和四年)

馆阁藏书已达6705部73877卷。是为北宋国家藏书最高记录

置“补辑校正文籍所”,对馆阁藏书进行整理募工缮写。所抄之书一式三本,一置宣和殿一置太清楼,一置秘阁

徽宗从密州赵子昼奏,令开封府及诸路州军毁板禁止王安石著作并许诸色人告,赏钱一百贯(《宋会要辑稿》166册)

诏囹郡县搜访遗书诏曰:“令郡县谕旨访求,许士民以家藏书所在自陈不以卷帙多寡,先具篇目申提举秘书省以闻听旨递进,可备收錄当优与支赐。或有所秘未见之书有足观采,即命以官议加崇奖,其书录竟给还若率先奉行,访书最多州县亦具名闻。”(《攵献通考经籍考》)

1123年(宣和五年)

响应上年征访遗书诏令,三馆参校荣州助教张颐进书221卷李东进书162卷。张颐赐进士出身李东则补迪功郎。

1125年(宣和七年)

金天会三年金兵全灭辽国(辽保大五年),尽收辽国家藏书

官府收王阐、张宿等家藏书,用三馆秘阁书目核對所无者共658部,2417卷王阐补承务郎,张宿补迪功郎

1126年(靖康元年)

金兵攻陷北宋首都汴京,尽掳北宋全部藏书及印版后宋朝援军云集京师,金兵仓皇北还“秘阁图书,狼籍泥中书史以来……未有如今日之甚!”

建秘书省于国史院之右,搜访遗书致国家藏书达44486卷。

1127年(建炎元年)

金掳宋徽宗、钦宗及皇室大批图书文物北去之后与南宋议和,又提出索取三馆秘阁图书以赎徽、钦二帝南宋朝廷遣鴻胪卿康执权、少卿元当可、寺丞邓素押运佛经道经书版;校书郎刘才、邵博宿,国子监主薄叶将博士熊彦诗、上官悟等人押监书印版忣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木社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