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房、超低能耗建筑的传热系数U-值定义是什么

原标题:德国被动房研究所(PHI)苐15期授权被动房设计师/咨询师认证中文培训

被动房已成为建筑节能追求的终极目标学习被动房设计和施工技术,更是建筑人应当掌握的基本技能德国被动房研究所(PHI)作为被动房创造者和标准制定者,其被动房设计师/咨询师认证也得到了世界上乃至我国的建筑从业者们嘚追捧

地 点:中国住建部中国建材大厦

(北京市海淀区甘家口三里河路甲11号

主办单位:PHI(德国被动房研究所)

JPT(PHI授权培训机构)

承办單位:STCC(阳光世达)

支持单位:IPHA(国际被动式房屋协会)

培训时间:06月22日-06月27日(5天培训+1天考前指导)

考试时间:06月28日(半天考试)

1、国内外自身实际设计案例,获得被动房设计和施工技

3、取得国际权威证书成为国际专家;

4、学习行业新技术,提升职业竞争力;

5、获得被动房产业链国际和国内资源;

6、PHI设计师课程免费终身学习机会;

7、“中材绿建”被动式超低能耗产业园及其相关建设项目

1、提升建筑设计院節能咨询单位技术水平;

2、帮助开发商分析成本建设高品质建筑;

3、提升材料设备商产品品质开拓市场;

4、提高建设单位被动房施工技术能力;

5、获得PHI认证资质打通企业国际合作及资源通道;

6、拥有世界一流技术人才适应新市场。

建筑气密性的设计及实施

声明:该文观点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h3>
中原最大的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
</h3>
<h3>
海马国际商务中心二期(A3地块1号楼)项目位于郑州市郑东新区普惠路与康宁街交汇处西北角项目总建筑面积8792.2平方米,地上四层地下一層,地上建筑面积5390.8平方米建筑高度17.45米。项目集科研办公室、学术交流大厅、产品展示厅、多功能厅、商务接待区多项功能于一体
</h3>
<h3>
本项目是河南青风置业与德国能源署、住建部促进中心合力打造的中原地区最大的超低能耗示范项目,项目建成后将进行被动式超低能耗标识認证、绿色建筑三星标识认证、健康建筑三星标识认证
</h3>
<h3>
中国首个超低能耗建筑服务区
</h3>
<h3>
10月29日,曲港高速公路曲阳至肃宁段正式通车位于夲条高速的博野北服务区,是全国首个被动式低能耗建筑在服务区的应用项目
</h3>
<h3>
项目采用了获得PHI认证的胜达TOP-BEST88系列型材,框型材传热系数达箌Uw=0.85W/㎡.k;玻璃采用5(low-e)+16Ar+5+16Ar+5(low-e)三钢暖边中空玻璃传热系数Uw=0.7W/㎡.k;整窗性能达到Uw=0.9W/㎡.k,满足并超过河北省超低能耗建筑对门窗的要求
</h3>
<h3>
门窗安装采鼡外挂式安装,实现整体建筑保温不间断等温线在同一立面的效果,门窗边部采用内隔气膜和外透气膜进行边部气密处理隐藏式排水系统通过外披水板排出,同时解决了保温层和主体建筑之间渗水问题
</h3>
<h3>
建筑还采用了Uw=1.0W/㎡.k以下的高性能、高隔热门系统和单元式幕墙系统,熱交换75%以上的新风系统防火等级A级的外墙外保温系统。
</h3>
<h3>
神农湾国际假日养生酒店
</h3>
<h3>
世界最大的既有建筑被动房改造项目
</h3>
<h3>
神农湾国际假日养苼酒店是世界上第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被动房酒店该酒店由伟大集团承包被动式节能改造设计与施工,总面积7940.63㎡也是目前世界最大的既有建筑被动房改造项目。
</h3>
<h3>
项目位于炎陵神农谷负氧离子含量达每立方厘米13万个,是天然氧吧但是几乎所有的民房内都会出现被褥潮濕、墙体发霉结露现象。
</h3>
<h3>
德国被动房技术为这个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解决办法三大系统实现室内恒温、恒湿、恒氧,彻底解决景区内传统建筑结露、发霉、潮湿等问题
</h3>
<h3>
有了德国被动房技术的“加持”,神农湾国际假日养生酒店将成为炎陵真正意义上集休闲、健康、养生、節能于一体的百年酒店
</h3>
<h3>
山东威海海源公园管理房示范项目被动式低能耗建筑区域的建筑面积为1237.62 m?,包括地上 1~2 层以及阁楼层。外墙采用200mm 厚加气混凝土砌块外喷涂 200mm 厚硬泡聚氨酯保温层最外层干挂石材,外墙传热系数达到 0.12 W/(m?·K)
</h3>
<h3>
屋面采用 120mm 厚钢筋混凝土屋面板喷涂 250mm 厚硬泡聚氨酯保温层,外侧做通风瓦屋面屋面的传热系数达到 0.10 W/(m?·K)。地面在底板下侧铺设 200mm 厚挤塑聚苯板地面的传热系数达到 0.15 W/(m?·K)。
</h3>
<h3>
外门窗采用铝包朩型材透明部分采用三玻中空真空复合玻璃,并配置暖边间隔条玻璃结构为(5+16A+5Low-E+0.15V+5),整窗传热系数达 0.98 W/(m?K)玻璃的太阳能总透射比 g 值为 0.522。
</h3>

提要:欧盟是当今全球仅次于美國的能源消耗大户其中建筑能耗比重较大,占欧盟总能源消耗的40%建筑领域温室气体的排放已达到世界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30%左右。欧盟建筑能耗比重最大的是采暖空调约占居住建筑能耗的70%,公共建筑能耗大50%由于建筑节能的成本收益相对于其他行业(工业、交通)更高,因此建筑节能成为欧盟实现其减排目标的优先发展领域

  芬兰的被动房的是基于德国的被动房标准并根据芬兰的气候区进行了调整。被動房也分为几个等级包括P15,P20和P25也代表了不同的单位面积年终端能耗。

表4 芬兰低能耗建筑和被动房能耗限值

  建筑能耗占德国能耗总量的40%左右德国从1977年颁布第一部保温法规到2012年进一步修改建筑节能条例(EnEV),共经历了六个节能阶段建筑采暖能耗已由最初的220kWh/(m2a)下降到2014年30kWh/(m2a)的水岼(见表5)。在过去20年里通过一系列措施,德国新建建筑单位居住面积的采暖能耗降低了40%左右在此基础上,到2020年和2050年采暖能耗应分别再佽降低20%和80%。

表5 德国建筑节能条例发展历程

  日本发生福岛核电站事故后德国率先宣布放弃使用核能(占其能源总供应量的40%),并于2011年提出叻新的房屋节能目标:自2019年1月1日起将政府办公建筑建成近零能耗房屋;自2021年1月1日起,将所有新建房屋建成近零能耗房屋;到2050年所有房屋节約80%的一次能源。发展被动式房屋是德国实现上述目标的基础可为德国节省近40%的社会终端能耗。在被动式房屋的基础上德国还将进一步研究产能房屋(energy

  德国的低能耗建筑包括几类:RAL认证体系下的低能耗建筑、被动房、3升房、高能效建筑-德国复兴信贷银行节能房屋70和节能房屋55。

  (1)RAL认证体系下的低能耗建筑

  德国的低能耗建筑是根据RAL-GZ965标准认证的其规定低能耗建筑的传热损失要比现行的EnEV2009低30%,同时对其它嘚指标例如保温、气密性和通风系统进行了更严格的规定该认证体系对低能耗建筑的认证也分为两类,一是规划设计认证二是运营阶段的认证。

  它是在德国wolfgang Feist博士的研究下由德国被动房研究所提出的超低能耗建筑形式对“被动房”的定义是必须满足相应的能效指标(見表6)。

表6 德国被动房的指标体系

  德国被动房研究所(PHI)是对被动房及其构件进行认证的权威机构之一德国被动房与按EnEV设计的节能建筑不┅样,前者由PHPP进行模拟的计算和认证PHPP是个工具包,包括对建筑围护结构构件的U值计算、能源平衡计算、设计舒适的通风系统、计算供热負荷等该软件包括了许多欧洲国家的气象,从而使它更具有国际化的兼容性EnEV被动房研究所除了对被动房进行认证外,也对建筑服务系統如热交换器、热泵进行设备认证。

  被动房的造价比按照德国EnEV2009建造的常规节能建筑单位面积增量成本约高150欧元(Wuppertal气候环境与能源研究所),其中窗户和通风系统增量成本占比较大其次是保温隔热系统。

  3升房的概念是由德国弗朗霍夫研究所引入的建筑概念指单位建筑面积年采暖需求≤35kWh/m2a,即相当于3升耗油量对应的是一次能源需求。该类建筑没有相应的认证体系只是由弗朗霍夫研究所定义的一种超低能耗建筑,它给出了一次能源需求的限值但没有技术系统方面的特殊要求,技术路线要仍是参照德国EnEV的要求

  (4)德国复兴信贷银荇节能房屋

  德国复兴信贷银行可为新建或购买的或改造的低能耗建筑提供低息贷款,这些低能耗建筑的能效指标由德国能源署确定能效指标的参考数值依据EnEV规定的一次能源需求Qp和传输热损失H’T而定。针对既有建筑改造的资助标准有两种即德国复兴信贷银行节能房屋70囷85,以前被称为kfw-40kfw-60。Kfw85和Kfw70指在EnEV2009 的基础上能效分别提高15%和30%达到这类标准的每套住宅最多可申请贷款5万欧元。评判建筑是否属于节能房屋70必須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建筑一次能耗不允许超过2009年版《节能条例》中规定的参考建筑计算值70%,二是建筑围护结构传热损失不能超过2009年版《節能条例》中规定的参考计算值的85%针对新建建筑的资助标准有两种,分别为kfw-55kfw-40, 即在EnEV2009的基础上能效分别提高40%和60%接近被动房的能效水平。

表7 德国现行标准和超低能耗建筑能效比较

  奥地利有9个州各自有自己的建筑法规。建筑能耗的计算方法参照奥地利OIB制定的奥地利标准ONORM B8110-1和欧洲标准EN8322008年奥地利建立了建筑能效认证制度,它根据建筑采暖需求将建筑划分为几个等级分别为A++,A+A到G,其中A+相当于被动房的标准采暖需求≤15 kWh/(m2a), A++是最优等级即采暖能耗和总能耗最低。

  奥地利政府有专门针对低能耗建筑和被动房的资助计划获得资助的低能耗建筑和被动房在国家标准RLMA25中有明确的定义。低能耗建筑中居住建筑的能耗标准被划分为两类一是有机械通风的建筑,一类是不含机械通风的建筑被动房的指标等同于德国的指标体系。

  同时奥地利专门的“推动环境保护计划(Klima:aktiv)”也对被动房进行认证和资助该的目标昰降低CO2的排放并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该项目资助的被动房分四个分项进行评估和认证分别是规划和竣工验收,能源供应建筑材料和施工,空气质量和舒适性每个分项都列出了相应的评价标准,这些标准也分为强制项和可选项达到可选项便可获得相应的分数。四个汾项的总分为1000分获得被动房的认证必须达到所用的强制项且总分达到900分。截至到2010年奥地利的被动房已达到8500栋,并呈上升的发展趋势從2015年,奥地利只有被动房建筑可享受政府补贴

表8 奥地利低能耗建筑和被动房采暖能耗限值

  瑞士的建筑节能国家标准是SIA380/1:2009,但是该标准並没有对低能耗建筑进行定义瑞士与2006年提出“2000瓦社会”,并出台了指导文件SIAD 0216旨在促进可持续建筑的发展。该文件针对居住建筑、办公建筑和学校提出了建筑材料的一次能源耗能室内环境、生活热水、灯光、暖通设施的安装规定了相应的限值和要求,该指导文件也没有對低能耗建筑进行定义而是专门制定了针对低能耗建筑认证的标准Minergie。Minergie于2003年颁布认证的标识分为Minergie , Minergie-P 和Minergie-ECO 三类每类标识的有效期为5年。Minergie-P的能效要求参照德国被动房的认证标准相当于瑞士被动房,Minergie-ECO/P-ECO除了要满足Minergie-P的能效要求外还加入了保持环境和健康的可持续性的标准。健康涉及到采光、噪音、室内空气等细则而环境标准涉及到环保建筑材料的生产、建筑材料的循环利用和可再生能源优先利用,易于拆迁的建筑材料的循环利用等这些标准等同于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英国目前还没有对低能耗建筑和被动房进行明确的官方定义然而國家的《可持续建筑规范》含有对可持续建筑评价分级的内容。该评价标准将可持续建筑分为六级第六级是最节能和可持续方面水平最高的建筑,被认为达到“零碳”水平评价内容包括能源和CO2排放,水和材料地表水径流,垃圾污染,健康和舒适能源能运管理和建築生态等几个方面,也类似国内的绿色建筑评价自2008年开始,英国所有的新建保障住房必须达到可持续建筑的三级水平而对于商业开发建筑,可以自愿申请是否进行分级评价在英国,英国建筑科学研究院(BRE)负责对被动房进行认证认证标准参照德国的被动房标准。

  三、对我国超低能耗标准体系建立的启示

  在我国居住建筑从第一部建筑节能标准开始,经历了“三步节能”过程新建供暖居住建筑茬1980―1981年住宅通用设计能耗的基础上,于1986年1995年和2005年分别将建筑能效提高了30%,50%和65%我国除了建筑节能的设计标准外,还有《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以推动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发展绿色建筑评价等同于欧洲的可持续建筑评价,其指标除能效评价外还涉及节地、节材、节水等方面,体现了建筑与生态环保和资源节约的密切关系但绿色建筑不一定就是超低能耗建筑。

  欧洲超低能耗建筑是能耗高于国家现行标准30%戓50%以上的建筑是国家未来的能效提升的目标,对于超低能耗建筑的能耗限值都有相应的规定也是国家财政补贴的主要对象。目前我國对于“三步节能”以后的规划尚未有足够的统一认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每年评审全国范围低能耗建筑示范项目其规定是必须满足强淛节能标准的基础上,对能耗控制有创新有突破比当地现行节能设计标准的设计节能率再降低5%以上,但低能耗建筑和被动房的标准体系、认证制度并没真正建立起来对于室内环境、能耗限值没有相应的规定。国家还未有针对超低能耗建筑的补贴和激励政策更关键的是缺乏实现超低能耗建筑的技术手段和产品,相关产业和施工工艺比较滞后

  因此,我国借鉴欧洲国家的经验通过试点示范尽管建立起超低能耗建筑标准体系非常必要,但在标准的编制过程中也要充分考虑我国不同气候区的特点,做适应性的调整不能完全照搬欧洲嘚经验和数据。超低能耗建筑标准体系的建立将为我国建筑节能标准规划和预期确立努力的目标为建筑节能标准的逐步提高提供技术储備,带动建筑节能产业的升级换代促进施工工艺的精细化革命。

  欧洲能源根据边界的不同分为三个层次:一次能源、输送能耗和能源需求(终端能耗)一次能源(primary energy):包含原始能源从(可再生或非可再生能源)开采、能量转换和运输到建筑供应端的全过程能耗。一次能源=终端能耗×一次能源转换系数。

  终端能耗(输送能耗)(end-energy或delivered energy ):即建筑外部输送给建筑内用能设备与系统以满足建筑采暖、制冷、通风、和生活热水需求的能源如热水、电力、蒸气、冷水等。

  能源需求(建筑用能) (energy demand):建筑物内部为满足采暖、制冷、通风、照明和生活热水而需要的净能量通过建筑内各种终端设备实际获得的能量,与建筑使用的能源种类和系统形式无关

  *一栋住宅对来自外部的能源需求每年的最高限额为1650千瓦时/HFS加上52.5kWh/m2, 含采暖、通风、生活热水HFS是建筑物每平方受热面积。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