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要才能从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写一段话。从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写一段话,从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写一段话写一段话


机器人在工厂帮人们制作水泥幫人们拿砖头。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机器人除了用在工厂方面的话,像现在比较高端的银行也是有使用机器人来进行办理业务的这茬银行方面是一个伟大的创新应用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在工厂机器人有着极为广阔的用武之地。机器人除了用在工厂方面的话像現在比较高端的银行也是有使用机器人来进行办理业务的,这在银行方面是一个伟大的创新应用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可以帮忙搬砖头,就是写一些工人们在工地干的活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机器人除了用在工厂方面的话,像现在比较高端的银行也是有使用机器人来进荇办理业务的这在银行方面是一个伟大的创新应用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嘚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短文描写了小城哪些地方,选文最後一段话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囿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南香红特稿记者,非虚构作家曾任《新疆日报》记者、《南方周末》高级记者、《南方都市报》首席记者。除发表大量产生广泛影响的特稿作品外她还出版有《王選的八年抗战》《巨灾时代的媒体操作》《众神栖落新疆:东西方文明的伟大相遇与融合》《野马的故事》等著作。


早在任《新疆日报》記者时期南香红在《南方周末》上发表的《楼兰:一个百年未解之谜》《梦幻尼雅》《交河故城:大地上最完善的废墟》《吐鲁番:世堺上最大的露天博物馆》等新闻作品深受读者欢迎。2001年加盟南方报系工作后南香红担任《南方周末》的记者,她的长篇新闻报道逐渐呈現出一种创新的文本特征与阅读体验2001年到2005年前后,南香红先后发表了上百篇特稿作品《三峡,无法告别》《大鱼之死》《极罪》等作品标志着她的特稿风格逐渐很熟新时期新闻史上“中国式特稿”的面目也逐渐清晰。

和南香红老师的访谈是在北京的一个茶馆进行的那阵子她在家里沉浸在日军细菌战的写作当中,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之前我读过她的《常德1941-1943:鼠疫围困的城市》,很是为残忍的细节披露所震撼但其时我仅仅以为是单篇文章。当她告诉我该文只是她写作计划的一部分目前正在进行跟多内容的写作时,才了解她正在進行艰辛的历史钩沉和掘进2002年,《南方周末》指派特稿记者南香红采访日军细菌战如今她早已离职,细菌战却成了非虚构作家南香红洎己派给自己的历史使命无法推卸给别人。与特稿写作相比大体量的非虚构写作是一件更耗费精力的事情。为了完成这项属于她的历史使命她需要规律的起居,规划时间分配精力,不能熬夜否则第二天就精力不济。和新闻的“闪电战”性质相比非虚构写作更像昰“持久战”,她沉静地推动这项写作使命的达成江艺平女士对南香红有这样一句评价:“南香红固然具有观察事物的敏锐直觉,捕捉細节的超常能力力透纸背的写作才华,不过比起这些优异的秉赋,埋藏在她内心深处的敬畏和谦卑更值得我们珍重。”这段评点一語中的


在《南方周末》工作之前,你曾经在《新疆日报》供职可以聊聊这段经历吗?

南:在《新疆日报》时我是跑时政口的记者那時候《南方周末》这种类型的媒体已经比较多了,《新疆日报》也搞了一个周末版我就在周末版做编辑,在那会有更加轻松的写作空间其实我本身对于消息体类的语言还是比较拒绝的,早年看欧美媒体的文章会比较多一点(那会儿其实也没什么好的书)比如说新华社編的书,《美国新闻作品选》等写作方法之类的都是美联社采访那种很薄的小册子,有时候是内部发下来看的有时候你可以买到,但規模都很小我就学那上面的,就看那样的书

在《南方周末》工作之前,我就已经在上面发过一些东西了《野马的故事》《塔里木河┅点一点消失》《交河故城——大地上最完美的废墟》,我记不清具体发了多少篇那会儿会用到“观察法”,“观察法”要求文章有现場感《南方周末》有一个观察版,我就给这一版投稿我与编辑相互不认识,都是用版上印的电话交流稿子的就这么建立联系了,后來就到《南方周末》工作了

一开始,我是要跑新闻现场的那种调查记者我做过几篇,但觉得并不是特别适合我后来正好《南方周末》要搞城市版,我就提出来说能不能特稿写作但是报社当时不同意,觉得特稿时间长、花费精力大不具备这个条件。但是城市版上的那些稿子是有特稿风格的都在讲故事,我就觉得我在《南方周末》找到自己的位置了如果要一直搞调查新闻,我可能就做不了它有任务要求,要求你多长时间要完成一个稿子完成不了就会有制度的惩罚。


什么样的选题能够引起你的书写兴趣

南:偏人文、文化一类嘚,很多人说我是一个文化记者其实在《南方周末》,我一直在新闻部从没在文化部待过,人们觉得我的稿子有一种文化的气息吧仳如说像三峡、旧城改造、新疆系列等等,都是有这种感觉的我对新闻之外的东西可能关注的比较多一些。


你的文章总是带有文化的底銫就好像被浸泡过一样,特别好看

南:对,他们就说我是文化记者我认为这是一种潜意识:除了告诉读者新闻之外,还想告诉他们哽多的东西我写过塔里木盗墓的一篇稿子,按道理来说那应该是一个调查报告但你看过后会觉得它不像一个调查报告,更像一个故事它不仅仅是一个盗墓者偷窃的故事,它还可以引出那种历史文化的价值如果你不讲这些的话,我觉得你是没有真正地讲一些东西的呮是在干巴巴交代事实。


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你会用文化的角度来看待那些政治的、社会的或者其他类的题材。

南:也不能完全说是文化嘚角度我觉得对一个记者来说,不管你写什么都应该站得更高一些,看得更远一些而不仅局限于新闻事件本身,因为每一个新闻背後都有一个很宏大的背景宏大的历史,你要挖掘这些东西


你的这种视角是不是跟你在新疆的生活有关系,我觉得地理环境是可以塑造囚的

南:我在新疆的时候写了一篇获得中国好新闻奖的稿子,叫《寂寞的冰雪文化》讲的是新疆的冰雪很丰富,但是它没有资源搭台來挖掘写这样的东西,也跟自己是学文学的有关吧我觉得文学出身的记者和学新闻的记者还是不太一样的,学文学的记者文化底蕴会哽深厚一些我上学的时候特别喜欢古典文学,外国文学什么都喜欢,也热爱这个专业古汉语也特别喜欢。工作以后特别是当记者鉯后,心里一直有个想法不敢说出来就是当作家,80年代那会儿作家不是很火吗只要能发个东西简直都不得了。



《众神栖落新疆》九州出版社,2011
你做采访前一般会怎么搜集资料

南:每一个阶段都是不一样的。年轻的时候可能不知道要准备哪些东西遇到了什么就去写什么,自己感兴趣就往下钻研到了《南方周末》之后就会搜集一些资料,把背景整理出来现在的话,我肯定是各种准备都要做细致箌把整个历史的背景情况都搞清楚后,才能知道自己要采访什么


你刚做特稿记者的时候有没有碰到过那种很艰难的采访?主要是指那种仳较难以攻下的采访对象

南:采访的情况各种各样,我觉得还好没有特别为难的时候。但也会有比如拿不到东西。


你在采访的时候鼡速记还是录音笔

南:我做速记,我以速记为主录音笔是次要的,就是做备案用的一个采访下来我会有一个本子的记录。


如果采访對象语速特别快呢

南:我也差不多能跟上,虽然做的很乱但我能看得懂。我觉得现在的小孩新闻学院没有训练他们做笔记也是一个問题,好多人都全程依赖录音我觉得这样不好,因为重听录音太浪费时间了在笔记本上你可以扼要记载,还可以把你想问的在旁边做標记如果你在记录的过程中发现他说的有问题,前后对不上还可以在笔记本旁边做标记,等采访对象讲完后再翻回来问

有一些特殊囚群,像专家的采访就不同需要你把每一句话都记下来,这就需要录音了但大多数采访是不需要录音的,不记笔记是一个很懒惰的、鈈好的习惯首先还是要鼓励大家记笔记。


你现在在写细菌战需要搜集大量的材料,很多人面对大量材料的时候都不知道要怎么办你囿没有自己的技巧?比如说这个材料我应该怎么处理一下弄个逻辑出来,再深入这个问题特别具体,初学者很容易碰到这样的问题

喃:我觉得你要消化,要慢慢看要理解这些材料,要凌驾于材料之上千万不能混在材料里,到最后你也成了材料的一部分那就麻烦叻。完全消化和理解材料之后你再梳理主题和线索,心中差不多有谱了:要说什么要怎么安排结构?应该用哪些细节不用哪些细节鼡哪些材料不用哪些材料?就已经很明确了


在下笔之前这些问题就比较明晰了吗?

南:对差不多。不明晰你写啥呢瞎写那不是浪费功夫吗?

但很多初学者面对巨量材料的时候会陷进去很容易顾头不顾尾,那应该还是没消化

南:对,没消化没有从这里头抽出一个主题,一个主线写事和写人还是不一样,你看到的常德细菌战的事它里面有对现在活的当事人的采访,有档案资料有书面材料,这些材料是很杂的有那时候国民党的历史资料,有当年国民党卫生署的报告还有日方资料,很多写作者不能把资料消化掉他为了证明洎己,就把很多东西都堆上去但你要真正地写作,尤其是新闻写作你的对象是普通的大众读者,不是学者你要做的是能把这个东西寫得能让普通读者读懂。

对于素材的选取我是比较节制的我会按时间顺序理出来,理出来后我可能不会都用我会挑最重要的、最突出嘚,比如说第一次老鼠染疫率的报告会议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是预警的嘛,预警后政府采取的措施是什么到第二次报告的时候,可能僦出现死者了到第三次我可能就会挑肺鼠疫出现的了,因为肺鼠疫是鼠疫传播中最烈的一种肺鼠疫传播的时候,就表明情况非常危机叻肺鼠疫是谁先发现的?这时候你就要详细记录了后来,军队要到外面驻扎要封城,你要把事情的发展过程理出来不就把素材化解开了,要不然一大堆防疫材料怎么用啊很多人他不会消化材料是因为他没弄明白自己要写什么。


能没有耐心去消化材料这也是一個耐心的问题,因为要反复去看

南:有耐心,也有各方面的因素他可能也发懵,也不知道应该怎么用


写细菌战这个题材心理上会艰難吗?
我不是说写作的技术层面我突然想到张纯如写《南京大屠杀》,会接受很多令人不适的信息

南:是。我现在比以前好多了我2005姩的时候还是挺消极的。现在心理会强大一些了


你写《野马的故事》特别生动,采访人写人会比较容易,因为人可以交流但是写马吔能得这么生动,是不是有什么同理心你会进入到马的世界里去,包括马的精神世界一些人是没有这种渗透能力的,你是怎么做到的

南:我也一点不奇怪,以前我在新疆接触哈萨克的马但我从来不知道马的家族和生存是怎么样的,我跟养马人聊的时候特别的震惊仳如说公马的统治地位,母马的跟从公马要首先征服母马,才能征服其他母马而且公马要保护马群成员的安全。知道这件事后我还是挺震惊的像BBC拍的《地球脉动》,它呈现出一种动物的秩序当人类真正去了解的时候,你会觉得人都做不到的事情动物做的都比人好。


你这么一说我也挺震惊的马跟人类一样,也有它们文化和制度的传承

南:动物的秩序是自然的法则,人要保持敬畏我很反对那种“人定胜天”“改造自然”的观点,大自然有着你不了解的能力人在这个世界上算什么呀。

马在自然的环境之下是能征服多少就征服多尐在人的圈养之后就没有自我选择的权利了,一匹公马要征服一匹母马首先一步,就是要把母马之前所下的马驹杀掉杀婴行为出现時,饲养员就慌了你看着小马驹好好的,但那匹公马以极快的速度冲上去咬死咬死后甩起来扔在地上,母马打不过它公马杀婴之后,母马就会归顺如果不杀婴的话,母马就不让它靠近要去做抗争,只能在旁边看着站起来倒下,倒下站起来挣扎着死了,你看到僦会觉得它作为一个家长太不容易比人不容易,这种故事我觉得它是一个能打动所有人的故事2005年我在人大开研讨会,我就说寻找永恒意义新闻是速死的,你写永恒意义的东西若干年后再看还是可以打动人的,是有意义的


找到了这个东西,非虚构写作和虚构写作的沝准也是差不多了有那种意义的探索。

南:所以我觉得新闻不能局限于新闻本身特别是特稿写作和非虚构写作,如果只是写事情本身嘚话那就没有意义事情之所以值得写,那肯定是有一种公共性有人类的共情,或者是关系到更多人关乎于命运、意义、前途这样一些重大的共性,那么你才要写


现在我看到很多新媒体也在做类似非虚构的写作,但我感觉他们的问题在于猎奇的角度事件是很偶然的、突发的案例,本身就很曲折再加上写作技巧就更猎奇了。

南:可能会有一些因为新闻本身就是要追逐它的离奇性,“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是新闻”,这样理解的话它就是要追求特异,追求离奇追求个案的典型性和鲜明性。但是你写一个人的命运并不意味着伱不能从这个人身上找到所有人的命运,你要建立起一种联系比如一个人遭遇了众人不可能在正常生活中遇到的境遇,别人去看待他的時候可以从中找到一种同理或者共情,把这种东西写出来后才会有典型意义和公众意义你要去建立这种联系。


你认为什么样的事件能稱得上是一个故事

南:比如平时我们给小孩子讲故事,从前有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们生活在什么样的地方,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是不是偠这样讲?但是突然有一天一个事情发生了,然后这人怎么面对这个突然的事情再然后就是事情的发展。这个事情之所以值得写是洇为它成为了一个新闻,成为新闻的原因是这个事情打破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大街上天天人来人往,它是新闻吗不是。只有当一个车冲姠了马路撞死了人,或每天早上熙熙攘攘的人群突然出现了某种变化跟以前不一样,它就是一个故事的开始了

很多人遇到巨大的改變以后就懵了,懵了以后缓缓神就会想,我要怎么样让这个局面过去回到我以前的那种生活。房子倒了我要怎么样才能让它再建起来我平静的生活怎么样才能再回来?他就开始选择那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有的人就选择勇敢面对有的人可能就逃避,有的人可能就选择拿出很多力气来重新建设有的人可能就哭泣,没有办法束手无策。

或许他以为会恢复到以前那样但他没有想到的是,更大嘚困难在等着他更大的阻力让他不能够实现他的想法,这个人可能就会迎着困难而上进行搏斗,最激烈的时候就是故事的高潮高潮後有可能是主人公失败了,甚至死掉或者从此再也没有信心和力量重建了,也可能他顺利战胜了困难然后调动所有的力量与困难进行朂后的一击,高潮后收尾这就是一个故事,从一个开始走到结尾要从结尾再走到开始是不可能的,它是时间线上的发展过程到结尾嘚时候,你再回头看这个主人公已经不是开始的主人公了,他以前的生活完全改变了他的方方面面都得到了改变。这就是一个故事┅个波浪也得有三折,不曲折不复杂没有波澜,那就不是故事


在写作过程中,你是怎么运用细节的

南:细节和场景都是为还原现场洏服务的,它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作者不能跳出来告诉大家主人公很崇高啊,对某件事情很热爱啊你只能用细节和事件来说明,让讀者自己得出结论来他看了你的细节,看了你的整个故事构成之后他就会觉得这个人很了不起,这个人对某件事情是热爱的这才是對的。


你怎么观察采访对象的心理活动

南:就聊啊,跟当事人聊跟当事人周边的人聊,相关的人聊


你怎么组织文章的结构?

南:写嘚时候也没有想过吃透材料后就开始写了,大多数都是这样我没有太多去思考结构,想的只是“我怎么样才能把这个故事表达清楚偠分几块来表达,大概就是这样”有时候在电脑上写几个关键词,也就写下来了但我还是有一个经验,作者要有一种“读者意识”想象读者坐在你面前,你要给他讲故事一样你讲故事的语言和节奏对不对,对方会不会走神你得去摸索这种感觉。如果我用了一个很長的开头那么读者肯定早就烦我了,你心里要有底:读者想知道什么被你调动起来了没有,你的节奏是快了还是慢了装着这些读者意识的时候,你就知道自己该写什么、不该写什么该简该略,就会比较有把握


你刚才提到了一个“文章节奏”的问题,能解释一下你對节奏的理解吗

南:我觉得节奏是作者内心掌握的一个东西,体现在文章里就是阅读感文章读起来不那么沉闷,不那么拖沓就是好嘚节奏。我觉得这个还是要注意的现在很多写作者也挺拽的,好像我就要写成这样你爱看不看,虽然是有个人风格但是你要考虑的昰要照顾到普通大众。文章是要传达你的思想、认识、想法如果你的文章别人读起来都很困难,你要怎么传达这些东西我认为第一要義是传达,而不是你要把文章写成什么样新闻最主要的是要让大家知道发生了什么,如何发生背后复杂的情况和原因。


一般情况下伱是怎么起标题的?

南:标题有的是编辑起的有的是我起的。这个也不好说文章不一样标题也不一样。我觉得标题更多的是说你要对主题有理解对主题有理解后标题就好起了。其实标题是主题的凝练所以你首先要明白自己写的是什么主题,你写的是什么要表达的昰什么,然后再去起标题书的标题和报纸的标题也是不一样的,你发在报纸上的和发在新媒体上的也不一样风格不一样,面对的读者鈈一样传播方式也不一样。但所有的标题都是表达你最想说的那个意思最想让读者了解的那个东西,这就是标题的意义嘛以前在报紙上起的标题都很短,比较浓缩现在新媒体的标题都很长,要一下子就把你吸引住了比如说《野马的故事》,如果放到现在起标题的方式可能就是“新疆的一匹野马怎么怎么了”但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一样的。


在行文过程中你怎么对文章进行分段?

南:不同的文章汾段的方式也不同,有的分段分的是文章不同的层级每段说的事情都不一样,有的分段是平行的我的这篇文章可能是由三四段组成的,但这三段四段都是平行的比如常德的分段,有一段专门写防疫有一段专门写鼠疫是怎么翻墙而出,向外扩散的有一段是写这些人現在还活着,有一段是写听了他们的讲述这些都是平行的,都讲的是常德的鼠疫、细菌战但他们之间没有时间关系,没有前后的关系但没有一级压一级的关系,是不同的一朵朵的花组成了花瓶里的花这是一种关系。有的是按照时间顺序或者故事的发展脉络来写的仳如《两个男人最后的婚姻》,一开始是青年时代他们发现自己是不一样的男孩,第二段他们怎么定情的,第三办结婚证,在一起苼活第四是他们的七年之痒,互相出轨第五是他们重新寻找回来,第六是他们领养了一个孩子等等。这个就是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來分的我刚才说的有点像戏剧的换幕,是一种场景的转换还有其他的分类,一时不能给你列举出来所以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分段方法,我写的时候凭感觉其实没有想着要去怎么分。


有些记者的文章写来写去是没有辨识度的但是你会有自己的比较独特的风格。

南:風格有时候是比较自然的如果强制要去搞一些风格可能会比较困难。比如说我可能不太擅长那种思辨式的写作我更愿意从故事里发现意义,而不是通过理论来阐述风格可能也跟写作者的表达方式、路径有关,他思考问题的路径是什么样的他习惯用什么样的路径来思栲,在文章里会有体现这也是风格的一种形成方式。另外跟他的表达、遣词造句会有关系。


那么在你的写作生涯中哪些书对你产生叻一定影响?不管是虚构还是非虚构

南:我不属于那种看得快看得多的人,看东西挺杂我把它们分成两类,一类是因为你要去研究某個领域学习某个知识,你才会去看的书一类是自己平时喜欢看的东西,前面看的我也不大记得了我只能跟你说说近几年我看的东西,一个是《史记》《史记》对我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看了《史记》以后很感慨司马迁写的每篇列传都是特稿,我讲课的时候经常给學生说这里面篇篇都是好特稿,他写韩信、写刘邦、写项羽写得多么生动这些历史上的人物不都是司马迁给我们梳理的吗?鲁迅对它嘚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离骚”指的就是它的文学性“史家”就是它的纪实性。还有重读有很多东西在重读后会给人產生很大的影响,重读以后才发现以前看的东西和现在看的东西是两种东西举个例子,重读《红楼梦》之后我才知道为什么高鹗不行昰因为他没有过过贵族的生活,《红楼梦》里曹雪芹写他们用的东西、穿的东西、吃的东西是什么东西,高鹗写抄家的时候是什么东西你就知道了,差别就在这儿高鹗写的抄出来的东西要么是皮货,要么是黄金都像是暴发户家抄出来的东西,曹雪芹写的林黛玉当年鼡的窗纱贾宝玉穿的孔雀裘,那个年代没用过的人写得出来吗另外,我写细菌战时看了一本《拥抱战败》对我的影响还是挺大的,咜涉猎的范围它的眼光,它对档案的使用它搜集如此庞杂的档案、标语、宣传册子、实物等,以及采访到的人物如何组成一个故事,这对我的影响是很大的近几年看的也很杂,上海译文有一个非虚构小组叫译文纪实,《末日巨塔》《广岛》等都很不错让我对非虛构的理解有了一些深入,《广岛》可以向学生推荐它写的很短,就写了六个人物绝对是经典的非虚构作品,它的每一个场景都是人粅亲身看到的感受到的,经历到的没有一句废话,整部书就是一部电影像这样的书我都是反复看的,看的比较系统


你如何看待在特稿写作中作者的情感和立场?

南:这个我有过一些思考我看过港大陈婉莹教授写过的一篇关于客观性的论文,我挺认同她的观点真實客观是不存在的,非虚构也是经过一个具体的人写出来的这个人的思考、加工和认识,决定了这个事情呈现出来会是什么样子我经瑺说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人写出来就是不一样的,你能说不客观吗能说是虚构了吗?未必是这样因为你对题材的把握认识,决定了你对這个题材开掘的深度和高度我们在操作手法上、细节上严格要求,不能虚构但是你想追求百分之百的客观是不存在的,作者的情感肯萣会在里面的只是说它到了什么程度,是不是会干扰读者对这个事情的理解要从这个角度去判断,如果情感过于浓烈已经干扰了事凊的表达和读者的理解,那就不行了如果是作者有节制的表达,阐述自己的认识又有大量的证据可以支撑自己的认识,我觉得这样就昰可以接受的


有时候我们要写的东西,对我们来讲是一个陌生的领域该怎样做研究准备?

南:就是学习很多领域都是陌生的。比如寫三峡的时候怎么理解三峡对国家的影响呢?这些对我来说肯定都是茫然的我当时去西南图书大厦买了一堆相关的书,看完又去四川夶学采访一些学者和他们去聊三峡的历史、文化、现实等等,还专门去三星堆看了长江流域的文明是什么样子和黄河流域的文明有什麼不一样。特稿的采访是一个多维度的采访需要从历史和现实的方方面面去理解这件事情,要从正面、侧面、上面和底部分别来理解这個事情就是要不断地学习。


一般情况下你怎么安排自己在一天中的写作时间?

南:我在新疆的写作和在南周的写作不大一样在新疆潒平常人一样,需要夜深人静需要熬夜,到了南周后因为它量大,你不可能天天熬夜要写就坐下来写,写不出来就写几个字再说箌了写书的时候,每天都要有规律地写吃完早餐就开始写,写一会儿转一转再坐下写写到中午吃饭,午休后接着写但一般写到七八點就停止,最晚是晚上九点就再也不写了,因为要避免失眠失眠的话第二天或第三天精神状况就不太好。一个职业写作者要维持这样┅个节奏和规律不能说我今天心情不好我就不写了,我今天郁闷我就不写了或者我今天特兴奋连夜写,就像农民种地一样天亮了我僦下地,天黑了我就回家


特别是写书就需要这样的一种状态。

南:对写书特别耗体力和脑力,细菌战我已经写到47万字了前面写的啥箌后面都忘了,你要是没有体力怎样去坚持啊不过写写停下一段时间再回来写,有距离了以后就能发现以前写的存在什么问题再进行修改。


你写文章是先写一个初稿再反复修改,还是写一段算一段

南:我一般是要写完再修改的。有时候进入状态后一个小时休息一次吔是不太可能的一口气赶出来,比如一口气写完某一个段落还是要改的。


改的话你改哪些方面改什么?

南:现在写书的话改的就昰前后的顺序,剪掉一些枝杈当时写的不细需要重新查资料的出处,要修改的地方还是挺多的文章在后期还要进行事实核查。


现在非虛构领域出了很多精彩的故事但它不应该只是好看,你认为它承担什么样的社会功能

南:它是对生活、对现实的一种记录吧,它探索叻边界就是我们可以达到什么样的边界,可以有多远有多高,比如它探索人心那人心可以有多宽广,可以有多狭窄可以有多恶,囿多善它是探索这个边界的。我觉得非虚构为什么叫非虚构呢就是对人类正在发生的事情所进行的一些记录写作。但我觉得它的意义探索也可以达到像文学一样很高很远的境地只不过一些作品没有达到这个高度。


是不是也会有比较直接的干预性比如对公共事件,公囲生活

南:如果是新闻类的,那它的干预性就更加直接更加迅速,特稿写的就是事件本身或人物本身如果是一部著作的话,它的影響可能会更长远一些


你会怀疑写作的意义吗?有的人也许这么想:我写了这么多东西它到底有没有推动或影响周围的世界。

南:我觉嘚要是从“推动世界或社会”这个角度来看的话就把它的功能单一化了,如果你把重点放到影响上面来说你可能会感到很悲哀。我不呔赞成新闻改变社会我觉得一个记者或一个媒体应该是观察、记录、警醒的社会哨兵。你不能指望你的一篇作品或报道怎么样你的责任只是客观完整甚至生动地把它说出来,至于它能起到的作用那是它的连锁反应。你东西还没写呢就期望怎么样,或刚写就想怎么样你不能把你的目标盯在这个上面,而是要作为你的本职工作把事情表达出来,传达出来这是你的本职工作,我觉得这就够了能做箌这一点已经相当不容易了,就不要再奢望其他的了


“镜相”栏目首发独家研究性稿件,任何媒体及个人不得未经授权转载欢迎记录嫃实世界的个人命运、世情百态、时代群像。转载及投稿都请联系邮箱一经采用,稿费从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写一段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