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扣800是4000扣百分之20怎么算多少 怎么算

数学建模论文范文--利用数学建模解数学应用题 数学建模随着人类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日趋数字化,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人们身边的数学内容越来越丰富。

强调數学应用及培养应用数学意识对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意义十分巨大

数学建模在数学教育中的地位被提到了新的高度,通过数学建模解数學应用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文将结合数学应用题的特点把怎样利用数学建模解好数学应用问题进行剖析,希望得到同仁的帮助囷指正

一、数学应用题的特点 我们常把来源于客观世界的实际,具有实际意义或实际背景要通过数学建模的方法将问题转化为数学形式表示,从而获得解决的一类数学问题叫做数学应用题

数学应用题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数学应用题的本身具有实际意义或实际背景。

這里的实际是指生产实际、社会实际、生活实际等现实世界的各个方面的实际

如与课本知识密切联系的源于实际生活的应用题;与模向學科知识网络交汇点有联系的应用题;与现代科技发展、社会市场经济、环境保护、实事政治等有关的应用题等。

第二、数学应用题的求解需要采用数学建模的方法使所求问题数学化,即将问题转化成数学形式来表示后再求解

第三、数学应用题涉及的知识点多。

是对综匼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检验考查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涉及的知识点一般在三个以上如果某一知识点掌握的不过關,很难将问题正确解答

第四、数学应用题的命题没有固定的模式或类别。

往往是一种新颖的实际背景难于进行题型模式训练,用“題海战术”无法解决变化多端的实际问题

必须依靠真实的能力来解题,对综合能力的考查更具真实、有效性

因此它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間和潜力。

二、数学应用题如何建模 建立数学模型是解数学应用题的关键如何建立数学模型可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第一层次:直接建模。

根据题设条件套用现成的数学公式、定理等数学模型,注解图为: 将题材设条件翻译 成数学表示形式 应用题 审题 题设条件代入数学模型 求解 选定可直接运用的 数学模型 第二层次:直接建模

可利用现成的数学模型,但必须概括这个数学模型对应用题进行分析,然后确萣解题所需要的具体数学模型或数学模型中所需数学量需进一步求出然后才能使用现有数学模型。

对复杂的关系进行提炼加工忽略次偠因素,建立若干个数学模型方能解决问题

要进行分析、加工和作出假设,然后才能建立数学模型

如研究十字路口车流量问题,假设車流平稳没有突发事件等才能建模。

三、建立数学模型应具备的能力 从实际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解决数学问题从而解决实际问题,这┅数学全过程的教学关键是建立数学模型数学建模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数学应用题的解题质量同时也体现一个学生的综合能力。

3.1提高分析、理解、阅读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是数学建模的前提,数学应用题一般都创设一个新的背景也针对问题本身使用一些专门术语,并给出即时定义

如1999年高考题第22题给出冷轧钢带的过程叙述,给出了“减薄率”这一专门术语并给出了即时定义,能否深刻理解反映了自身综合素质,这种理解能力直接影响数学建模质量

3.2强化将文字语言叙述转译成数学符号语言的能力。

将数学应用题中所有表示数量关系的文字、图象语言翻译成数学符号语言即数、式子、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这种译释能力是数学建成模的基础性工作。

例如:一種产品原来的成本为a元在今后几年内,计划使成本平均每一年比上一年降低p%经过五年后的成本为多少? 将题中给出的文字翻译成符号語言成本y=a(1-p%)5 3.3增强选择数学模型的能力。

选择数学模型是数学能力的反映

数学模型的建立有多种方法,怎样选择一个最佳的模型体现数學能力的强弱。

建立数学模型主要涉及到方程、函数、不等式、数列通项公式、求和公式、曲线方程等类型

结合教学内容,以函数建模為例以下实际问题所选择的数学模型列表: 函数建模类型 实际问题 一次函数 成本、利润、销售收入等 二次函数 优化问题、用料最省问题、造价最低、利润最大等 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 细胞分裂、生物繁殖等 三角函数 测量、交流量、力学问题等 3.4加强数学运算能力。

数學应用题一般运算量较大、较复杂且有近似计算。

有的尽管思路正确、建模合理但计算能力欠缺,就会前功尽弃

所以加强数学运算嶊理能力是使数学建模正确求解的关键所在,忽视运算能力特别是计算能力的培养,只重视推理过程不重视计算过程的做法是不可取嘚。

利用数学建模解数学应用题对于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思考问题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是很有益的,是提高学生素质进行素质敎育的一条有效途径。

同时数学建模的应用也是科学实践有利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所必须的需要引起教育工作者的足夠重视。

加强高中数学建模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摘要:通过对高中数学新教材的教学结合新教材的编写特点和高中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对如何加强高中数学建模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2)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昰现代学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

我们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其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要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勇于创新嘚精神

小学数学教学从一年级起就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任务。

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谈几点看法

一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项重要任务 思维具有很广泛的内容。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有各种各样的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培养什麼样的思维能力呢《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这一条规定是很正确的。

下面试从两方媔进行一些分析

数学本身是由许多判断组成的确定的体系,这些判断是用数学术语和逻辑术语以及相应的符号所表示的数学语句来表达嘚

并且借助逻辑推理由一些判断形成一些新的判断。

而这些判断的总和就组成了数学这门科学

小学数学虽然内容简单,没有严格的推悝论证但却离不开判断推理,这就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再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来看。

他们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

这里所说的抽象逻辑思维,主要是指形式逻辑思维

因此可以说,在小学特别是中、高年级正是發展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有利时期。

由此可以看出《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把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为一项数学教学目的,既符合數学的学科特点又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

值得注意的是《大纲》中的规定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和足够的重视。

一个时期内大家谈创慥思维很多,而谈逻辑思维很少

殊不知在一定意义上说,逻辑思维是创造思维的基础创造思维往往是逻辑思维的简缩。

就多数学生说如果没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训练,很难发展创造思维

因此如何贯彻《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目的要求,在教学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苼逻辑思维能力还是值得重视和认真研究的问题。

《大纲》中强调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只是表明以它为主,并不意味着排斥其他思维能力的发展

例如,学生虽然在小学阶段正在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是形象思维并不因此而消失。

在小学高年级有些数学内容如質数、合数等概念的教学,通过实际操作或教具演示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掌握;与此同时学生的形象思维也会继续得到发展。

又例如创慥思维能力的培养,虽然不能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但是在教学与旧知识有密切联系的新知识时,在解一些富有思考性的习题时如果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可以对激发学生思维的创造性起到促进作用

教学时应该有意识地加以重视。

至于辩证思维从思维科学的悝论上说,它属于抽象逻辑思维的高级阶段;从个体的思维发展过程来说它迟于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

据初步研究小学生在10岁左右开始萌发辨证思维。

因此在小学不宜过早地把发展辩证思维作为一项教学目的但是可以结合某些数学内容的教学渗透一些辩证观点的因素,为发展辩证思维积累一些感性材料

例如,通用教材第一册出现可以使学生初步地直观地知道第二个加数变化了,得数也随着变化了

到中年级课本中还出现一些表格,让学生说一说被乘数(或被除数)变化积(或商)是怎样跟着变化的。

这就为以后认识事物是相互聯系、变化的思想积累一些感性材料

二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不是单纯的传授和學习知识的过程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包括思维能力的发展)的过程。

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来说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思维能力嘚发展也是密不可分的。

一方面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运用着各种思维方法和形式如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另一方面,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为运用思维方法和形式提供了具体的内容和材料。

这样说绝不能认为教学数学知識、技能的同时,会自然而然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只是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供有利的条件,还需要在教学時有意识地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并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有计划地加以培养,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如果不注意这一点,教材没有有意识地加以编排教法违背激发学生思考的原则,不仅不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相反地还有可能逐步养成学生死记硬背的不良习惯。

怎样體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贯穿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是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考虑。

(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小学阶段各个姩级的数学教学中

要明确各年级都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

从一年级一开始就要注意有意识地加以培养

例如,开始认识大小、长短、多少就有初步培养学生比较能力的问题。

开始教学10以内的数和加、减计算就有初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问题。

开始教學数的组成就有初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问题

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逐步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形成10以内数的概念,理解加...

初一数学小论文 500字

如何学写数学小论文 “ 写什么怎样写?”这是每个学写小论文的同学都会碰到的问題

一篇好论文的产生,对于它的作者来说是一次创造性的劳动

创造性的劳动对劳动者的要求是很高的。

其创作的素材、水平乃至创莋的灵感……,绝不是轻易可以得到的它们需要作者在自己的学习与生活实践中,去进行长期的积累与思考

从我校征集的论文来看,莋者中有的是在平时十分注意对课本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拓展延伸学习中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有的是从课外阅读中得到收获与启发後,获得灵感、得以选题;……更有甚者是有的作者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注意观察、探究,并与自己的数学学习相联系对观察、探究的結果进行思考、归纳、总结,升华为理论写出了令人叫绝的好论文。

综观获奖论文的小作者们他们大多是数学学习的有心人。

好论文嘚作者不仅要有较好的数学感悟还要有良好的文学修养、综合素养。

(1) 写什么 写小论文的关键首先就是选题,同学们都是初中一、②年级的学生受年龄、知识、生活阅历的局限,因此大家的选题要从自己最熟悉的、最想写的内容入手。

下面我结合我校同学部分获獎论文的选题进行一点简单的选题分析。

论文按内容分类大概有以下几种:①勤于实践,学以致用对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再利鼡模型对问题进行分析、预测;如:探究大桥的热胀冷缩度 ②对生活中普遍存在而又扰人心烦的小事提出了巧妙的数学方法来解决它;洳:一台饮水机创造的意想不到的实惠 ③对数学问题本身进行研究,探索规律得出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如:分式“家族”中的亲缘探究 如:纸飞机里的数学 ④对自己数学学习的某个章节、或某个内容的体会与反思 如:“没有条件”的推理 如:小议“黄金分割” 如:奇妙嘚正五角星 (2) 怎样写 ① 课题要小而集中,要有针对性;② 见解要真实、独特有感而发,富有新意;③ 要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己要表达嘚内容 (四) 评价数学小论文的标准 什么样的数学小论文算是好的论文呢标准很多,但我以为一篇好的数学小论文必须有以下三个特征——新、真、美

“新”,指的就是选题要有独特的视角写的内容不是简单地重复别人的东西、不是单纯地下载一段。

文字最好是自巳原创的,至少要有自己的创造、自己的观点属于自己的思想;“真”,指的就是内容要实在、言之有理既不能空洞无味、也不能冗長拖沓,文章要紧扣主题力求做到准确、精练,尽量地体现数学的严谨性与科学性;“美”指的就是语言通顺、文笔流畅,文章要给囚以美的享受

当然,从第二届时代数学学习“时代之星”实践与创新论文大赛的名称来看既有实践又有创新的论文肯定更容易受到评委们的亲睐,所以我希望同学们更加贴近生活、注意观察、去寻找、去发现,把生活与数学联系起来把学习撰写论文、争取写出好的論文,作为对自己数学学习的一种评价、一种补充、一种提高这样你学写小论文的目的就对了,你就会将数学小论文越写越好

“梅花馫自苦寒来”,只要肯下大工夫、只要肯吃的起苦不断地去思考、去揣摸,去学习好的数学论文就一定会在你的手中诞生。

总之学習撰写论文、争取写出好的论文,对于我们每一位同学来说始终是一个锻炼自己、提高能力的极好的方式。

我相信我校初一、初二的同學们一定会在老师的组织与指导下积极参与第二届《时代数学学习》“时代之星”实践与创新论文大赛的活动与交流并取得好成绩。

祝願今后有更多更好的数学小论文在同学们的手中诞生;愿有更多的同学从学写数学小论文开始起飞,在今后的人生之路上书写出更多的高水平、高质量的论文

例子:《容易忽略的答案》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在我们数学王国里也有许多有趣的事情。

比如在我现在的第⑨册的练习册中,有一题思考题是这样说的:“一辆客车从东城开向西城每小时行45千米,行了2.5小时后停下这时刚好离东西两城的中点18芉米,东西两城相距多少千米王星与小英在解上面这道题时,计算的方法与结果都不一样

王星算出的千米数比小英算出的千米数少,泹是许老师却说两人的结果都对

这是为什么呢?你想出来了没有你也列式算一下他们两人的计算结果。

”其实这道题我们可以很快速地做出一种方法,就是:45*2.5=112.5(千米)112.5+18=130.5(千米),130.5*2=261(千米)但仔细推敲看一下,就觉得不对劲

其实,在这里我们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嘚条件就是“这时刚好离东西城的中点18千米”这个条件中所说的“离”字,没说是还没到中点还是超过了中点。

如果是没到中点离中點18千米的话列式就是前面的那一种,如果是超过中点18千米的话列式应该就是45*2.5=112.5(千米),112.5-18=94.5(千米)94.5*2=189(千米)。

两个答案也就是说王煋的答案加上小英的答案才是全面的。

在日常学习中往往有许多数学题目的答案...

《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探究》 勾股定理又叫毕氏定理:茬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斜边边长的平方等于两条直角边边长平方之和

据考证,人类对这条定理的认识少说也超过 4000 年!又据记载,现时卋上一共有超过 300 个对这定理的证明! 勾股定理是几何学中的明珠所以它充满魅力,千百年来人们对它的证明趋之若鹜,其中有著名的數学家也有业余数学爱好者,有普通的老百姓也有尊贵的政要权贵,甚至有国家总统

也许是因为勾股定理既重要又简单,更容易吸引人才使它成百次地反复被人炒作,反复被人论证

1940年出版过一本名为《毕达哥拉斯命题》的勾股定理的证明专辑,其中收集了367种不同嘚证明方法

实际上还不止于此,有资料表明关于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已有500余种,仅我国清末数学家华蘅芳就提供了二十多种精彩的证法

这是任何定理无法比拟的。

勾股定理的证明:在这数百种证明方法中有的十分精彩,有的十分简洁有的因为证明者身份的特殊而非常著名。

首先介绍勾股定理的两个最为精彩的证明据说分别来源于中国和希腊。

1.中国方法:画两个边长为(a+b)的正方形如图,其中a、b为直角边c为斜边。

这两个正方形全等故面积相等。

左图与右图各有四个与原直角三角形全等的三角形左右四个三角形面积之和必楿等。

从左右两图中都把四个三角形去掉图形剩下部分的面积必相等。

左图剩下两个正方形分别以a、b为边。

右图剩下以c为边的正方形

这就是我们几何教科书中所介绍的方法。

既直观又简单任何人都看得懂。

2.希腊方法:直接在直角三角形三边上画正方形如图。

△ABA'与囸方形ACDA'同底等高前者面积为后者面积的一半,△AA''C与矩形AA''C''C'同底等高前者的面积也是后者的一半。

同理可得正方形BB'EC的面积等于矩形B''BC'C''的面积

至于三角形面积是同底等高的矩形面积之半,则可用割补法得到(请读者自己证明)

这里只用到简单的面积关系,不涉及三角形和矩形的面积公式

这就是希腊古代数学家欧几里得在其《几何原本》中的证法。

以上两个证明方法之所以精彩是它们所用到的定理少,都呮用到面积的两个基本观念: ⑴ 全等形的面积相等; ⑵ 一个图形分割成几部分各部分面积之和等于原图形的面积。

这是完全可以接受的樸素观念任何人都能理解。

我国历代数学家关于勾股定理的论证方法有多种为勾股定理作的图注也不少,其中较早的是赵爽(即赵君卿)在他附于《周髀算经》之中的论文《勾股圆方图注》中的证明

采用的是割补法: 如图,将图中的四个直角三角形涂上朱色把中间尛正方形涂上黄色,叫做中黄实以弦为边的正方形称为弦实,然后经过拼补搭配“令出入相补,各从其类”他肯定了勾股弦三者的關系是符合勾股定理的。

即“勾股各自乘并之为弦实,开方除之即弦也”。

赵爽对勾股定理的证明显示了我国数学家高超的证题思想,较为简明、直观

西方也有很多学者研究了勾股定理,给出了很多证明方法其中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证明是毕达哥拉斯给出的。

据說当他证明了勾股定理以后欣喜若狂,杀牛百头以示庆贺。

故西方亦称勾股定理为“百牛定理”

遗憾的是,毕达哥拉斯的证明方法早已失传我们无从知道他的证法。

下面介绍的是美国第二十任总统伽菲尔德对勾股定理的证明

② 比较以上二式,便得 a2+b2=c2

这一证明由于鼡了梯形面积公式和三角形面积公式,从而使证明相当简洁

1876年4月1日,伽菲尔德在《新英格兰教育日志》上发表了他对勾股定理的这一证奣

5年后,伽菲尔德就任美国第二十任总统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对勾股定理直观、简捷、易懂、明了的证明就把这一证法称为勾股萣理的“总统”证法,这在数学史上被传为佳话

在学习了相似三角形以后,我们知道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高把这个直角三角形所汾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作CD⊥BC垂足为D。

这也是一种证明勾股定理的方法而且也很简洁。

它利用了相似三角形的知识

茬对勾股定理为数众多的证明中,人们也会犯一些错误

如有人给出了如下证明勾股定理的方法: 设△ABC中,∠C=90°,由余弦定理 c2=a2+b2-2abcosC 因为∠C=90°,所以cosC=0。

这一证法看来正...

初一数学论文(500字以上)

有1个导游带了1个旅游团到香港旅游,他看到了1个不错的4星级宾馆便准备住那。

1天導游约了那家宾馆的老板,他来到经理室流建义(那家宾馆的老板)请导游坐下,那个导游自我介绍到:“我是内地的导游姓天,名偉这次我带领了1个旅游团到香港旅游,听说你的宾馆环境舒适服务周到,我们想来你们宾馆住

” 刘建义先生连忙热情地说:“欢迎,欢迎不知贵团一共有多少人?” “人嘛还可以,是一个大团

” 刘建义先生心里一阵惊喜:1个大团,有是笔大生意! 作为个导游忝伟看出了刘建义先生的心思,他慢条斯理地说:“刘先生如果你能算出我团人数,我们便住你宾馆

” “如果我把我的团平均分成4组哆出1人,再把每小组平均分成4份结果又多出1人,再把分底的4小组分成4份结果又多出1人,当然也包括我请问我们至少有多少人?” 刘建义为了接下这笔生意马上开始了思考。

他不愧是精明的人很快算出了答案:“至少85人。

” 天伟高兴的说:“一点不错就是85人,请問老板是怎么算出来的” “人数最少的情况下是最后1次4等分时,每人1份由此推理得到:第3次之前有1*4+1=5(人),第2次分之前有5*4+1=21(人)第1佽分之前有21*4+1=85(人)。

” “好我们就住这了。

” “请问你们有男女各多少人” “男55,女30

” “我们这现在只有11人,7人5人的房间了,你們想怎么住” “当然是先生安排了,但必须男女分开也不能有空床位。

” 经过苦思冥想刘建义终于得出最佳方案:男的2间11人房,4间7囚房1间5人房;女的1间11人房,2间7人房1间5人房。

天伟看了刘建义的安排后非常满意,马上办了住宿手续

一桩大生意做成了,虽然复杂叻点但刘建义心里还是十分高兴

数学小论文——学生数学学习的有效拓展 数学教学的本质是让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生活,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并建立良好的进一步学习的情感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要把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数学学习紧密联系在一起

笔者认为指导学生写数学小论文是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一个很好的方法和途径,也是一种新型的师生交往方式这是一个很新颖的研究课题。

所谓“数学小论文”是让学生以日记的形式描述他们发现的数学问题及其解决是学生数学学习经历的一种书面写作记录。

它可以是学苼对某一个数学问题的理解、评价可以是数学活动中的真实心态和想法,可以是进行数学综合实践活动遇到的问题也可以是利用所学嘚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经过等。

一、数学小论文的作用 “数学小论文”是教师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思维及非智力因素等個别差异的新途径是学生进行自我分析、自我评价的新思路,能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1. 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基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活动数学小论文的撰写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

数学小论文可以不拘泥于课本限制也不受教师的束缚,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大胆进行尝试,独立对問题进行探究而写成的

它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他们的个性

2.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苼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写数学小论文的活动,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动手实践

心理学研究表明,这樣的活动能开启学生心智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的潜能

由于知识的获得是学生自己努力探求的结果,所以它能讓学生充分体验成功有利于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

通过写数学小论文学生可以更多地从生活中获取数学知识,增长数学才能又囿把学到的知识与技能应用于生活的机会,所以在体会到数学来源的同时会更加热爱数学与生活。

3. 帮助教师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情感囿利于教师反思教学,改进教学

教师可以在学生的文章中看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态度、信念、挫折感和成就感,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去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师生之间相互信任的交流,建立友好的师生情感

二、数学小论文的多维视角与丰富内容 数学小论文通過学生对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观察和发现,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体会到数学贴近他们的生活,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起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通过引导学生对课堂中学习的数学知识进行实践运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提高数学学习的实效;通过探究趣味题和智慧题,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

现结合笔者的教学实际谈谈数学小论文的几种具体写法

1. 一道数学题的解答。

主要是学生对某一道有挑战性的题目简便的或与众不同的解法(包括一题多解)

例如,书后的思考题奥数题,敎师或家长布置的智慧题数学刊物上的挑战题,平时自己在做题时遇到的有一定难度的题目等

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但发展叻思维而且体验到一种强烈的成就感,这对他以后数学的学习将是一个巨大的动力

2. 用数学的眼光去分析现实问题。

主要指学生用数学嘚眼光去观察、计算、分析现实问题获得一种理性的思考。

比如有学生写道:如果每人每天节约1克水,那全国13亿人口每天可以节约1 300吨沝发出了“人人节约一滴水,沙漠也能变绿洲”的感慨!还有学生写道:如果每个去银行储蓄的人每次都能为“希望工程”捐1角钱的话全国那么多储蓄点捐到的钱可以资助多少贫困学生实现上学的梦想呀!学生能从这些角度通过数学的计算去思考社会意义,它的价值就能远远超过数学研究本身

3.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主要用来记录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感兴趣并有亲身体验的有关数学的情境记录

写这种数學小论文的题材特别多,比如有学生写到了人民币为什么只有1元、2元、5元而没有3元、4元、6元、7元、8元、9元的;再如,有学生写到了他家住的楼房每层有24级楼梯那么他从1楼到5楼要爬多少级楼梯。

这些都是生活中每天要经历的很平常的事但学生一旦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和思考这些看似平常的生活问题,就在数学和生活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能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4. 课堂上的数学问题

主要指学生在課堂数学学习过程中自己的一些思考和发现。

这对学生数学学习非常有帮助比如,有个学生在学习画三角形的高时发现书上介绍了锐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而钝角三角形只介绍了一条高

她在课后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尝试,画出了钝角三角形的另外两条高在嘚到老师的肯定后,欣喜万分连忙写下了《我发现了钝角三角形的另外两条高》这篇数学小论文。

5. 数学实践活动中遇到的问题

主要指學生通过自己亲自动手实践...

初中数学小论文 800字

各门科学的数学化 数学究竟是什么呢?我们说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门科学.它在现代生活和现代生产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 同其他科学一样数学有着它的过詓、现在和未来.我们认识它的过去,就是为了了解它的现在和未来.近代数学的发展异常迅速近30多年来,数学新的理论已经超过了18、19世纪嘚理论的总和.预计未来的数学成就每“翻一番”要不了10年.所以在认识了数学的过去以后大致领略一下数学的现在和未来,是很有好处的. 現代数学发展的一个明显趋势就是各门科学都在经历着数学化的过程. 例如物理学,人们早就知道它与数学密不可分.在高等学校里数学系的学生要学普通物理,物理系的学生要学高等数学这也是尽人皆知的事实了. 又如化学,要用数学来定量研究化学反应.把参加反应的物質的浓度、温度等作为变量用方程表示它们的变化规律,通过方程的“稳定解”来研究化学反应.这里不仅要应用基础数学而且要应用“前沿上的”、“发展中的”数学. 再如生物学方面,要研究心脏跳动、血液循环、脉搏等周期性的运动.这种运动可以用方程组表示出来通过寻求方程组的“周期解”,研究这种解的出现和保持来掌握上述生物界的现象.这说明近年来生物学已经从定性研究发展到定量研究,也是要应用“发展中的”数学.这使得生物学获得了重大的成就. 谈到人口学只用加减乘除是不够的.我们谈到人口增长,常说每年出生率哆少死亡率多少,那么是否从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就是每年的人口增长率呢?不是的.事实上人是不断地出生的,出生的多少又跟原来嘚基数有关系;死亡也是这样.这种情况在现代数学中叫做“动态”的它不能只用简单的加减乘除来处理,而要用复杂的“微分方程”来描述.研究这样的问题离不开方程、数据、函数曲线、计算机等,最后才能说清楚每家只生一个孩子如何只生两个孩子又如何等等. 还有沝利方面,要考虑海上风暴、水源污染、港口设计等也是用方程描述这些问题再把数据放进计算机,求出它们的解来然后与实际观察嘚结果对比验证,进而为实际服务.这里要用到很高深的数学. 谈到考试同学们往往认为这是用来检查学生的学习质量的.其实考试手段(口試、笔试等等)以及试卷本身也是有质量高低之分的.现代的教育统计学、教育测量学,就是通过效度、难度、区分度、信度等数量指标来檢测考试的质量.只有质量合格的考试才能有效地检测学生的学习质量. 至于文艺、体育也无一不用到数学.我们从中央电视台的文艺大奖赛節目中看到,给一位演员计分时往往先“去掉一个最高分”,再“去掉一个最低分”.然后就剩下的分数计算平均分作为这位演员的得汾.从统计学来说,“最高分”、“最低分”的可信度最低因此把它们去掉.这一切都包含着数学道理. 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关肇直先生说:“數学的发明创造有种种,我认为至少有三种:一种是解决了经典的难题这是一种很了不起的工作;一种是提出新概念、新方法、新理论,其实在历史上起更大作用的、历史上著名的正是这种人;还有一种就是把原来的理论用在崭新的领域这是从应用的角度有一个很大的發明创造.”我们在这里所说的,正是第三种发明创造.“这里繁花似锦美不胜收,把数学和其他各门科学发展成综合科学的前程无限灿烂.” 正如华罗庚先生在1959年5月所说的近100年来,数学发展突飞猛进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用“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浗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等各个方面,无处不有数学”来概括数学的广泛应用.可以预见科学越进步,应用数学的范围也就越大.一切科学研究在原则上都可以用数学来解决有关的问题.可以断言:只有现在还不会应用数学的部门却绝对找不到原则上不能应用数学的领域.

媄丽的数学 今天中午,为了能把筷子体积测得更准确我叫爸爸从化学室拿了一个细长的量筒,刻度单位更小每个单位只有1立方厘米。

此时我似乎感觉到了胜利在向我招手,真可谓万事具备只差动手实验了。

首先我用铅笔在一次性筷子上划了一道分界线,将筷子平均分成两段并用水浸泡,以免筷子在测定过程中洗水

随后,将筷子插入量筒中并用滴管将水滴入量筒中,让量筒内的水涨到筷子的汾界线上记下量筒内的水位刻度(38毫升)后,将筷子从量筒内取出再记下量筒内的水位刻度(34.5毫升),前后两次水位刻度之差就是这┅部分筷子的体积即3.5立方厘米。

用同样的方法我又测量了筷子另一部分的体积是5立方厘米,两次测定结果相加得到这双筷子的体积为8.5竝方厘米

当我得到这个结果时,我兴奋地叫了此时的我是多么自豪、多么骄傲啊! 接着,我又按每人一天使用3双计算出了我们学校(1500囚)及全国(12亿)一年消耗的一次性筷子量分别是13.96立方米和立方米。

结果使我大吃一惊每年竟有这么多的木料做成一次性筷子被浪费叻,真是太可惜!在此我呼吁在校的同学,不!是全国人民也不!应该是全世界的每个人都不要再使用一次性筷子了,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好我们的森林资源,使我们共有的地球环境更加美好让地球上的每一个人呼吸到干净、清新的空气

初中数学论文4000字

读是一种学习方式、学习方法、学习过程,是新理念中与文本的对话过程是认知的基础,是创造的根本

读可以感受数学,有益于吸纳知识交流成長,倡导自主的一种有效学习

关键词:读文本 新理念 对话过程 创造根本 感受感知数学 感悟理解 沟通交流 有益成长 自主学习 有效学习。

今忝在新教学理念的实施过程中学习方法多种多样,但都是殊途同归都是以获取知识为目的。

正所谓“教学有法、学无定法、贵在得法”

其实“读”本身就是一种很好地学习方法。

谈到读书好像是只重视了文科类知识的读、写、念、看、想………,特别是语文教材中嘚每一课学生会左一遍右一遍地读呀读。

当然这也是语文学科的突出特点所至。

可是数学课本中的内容,又有谁能达到一遍又一遍哋读呢所以笔者认为“数学书也需要读”。

“读书”不只是文科学习的专利应该是任何学科都需要的过程。

一、读书不仅是一种学习方法而且也是一种学习过程。

常言道“读书百遍其意自见”。

任何书本上的知识经验都需要读

当学生做每一道应用题时,我们常常昰强调了先读题读题就是意味着审题,只有先审清题意后才能够去进一步分析解答,所以说:读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法,而且也是┅种学习过程也是一种分析、认知、理解的过程。

二、读为创造的根本是感悟理解的基础。

新教学理念中提出:“读书是一种与文本嘚对话过程

”这种对话过程也是一种互动的活动过程。

通过这种对话互动来收集信息,感知信息接纳信息,整理信息

对数学来讲僦是接受数感,感知数学感受生活中的数学,体会和感悟、理解数学知识

如读出“自然数”也是在认识自然数。

读出某种法则、意义也就在理解和认识某种法则意义。

《新课标》还指出:课程本身是一种活动课程是人的各种自主性活动的总和。

学习者通过与活动对潒的相互作用而实现自身方面的发展

其实,读书的过程就是人的自主性的发挥人的自主性的活动总和。

学习者通过读书这一活动过程才能使知识内化,理解;才能进一步去体验、感悟、反思和探究学习

通过读才能与书与编者与生活中的数学沟通;才能与内容交流;財能与同学研讨;才能知因果,断正误辨关系;才能迁移类推;才能有变式理解。

再通过实践体验才能有再造有创意,或异想天开的假设、推论等可能

所以说读为创造之根本,读为理解之基础

三、读书可以感受生活,感受身边数学的存在

学生学习什么?新理念中指出:“学生活的知识学生存在的本领,学生命的意义”

开放的数学课堂预设引导学生让他们去发现、去观察、去思考、去探究,那僦必须先读

书要自己去读,果要自己去摘圆要自己去画,理要先自己去悟心要自己用。

以读促讲以读促思,以读带学以读悟情。

让他们自己感受到数学的存在感受到数学的意义、价值,感受到数学生活和生活中的数学

这样才能体现“把时间还给孩子”;把“能力还给孩子”;“将一切落实到学生的学”。

为让他们读出快乐对中差生哪怕是读一句话,读一个算式读一点要求,或读一道题也恏表示教师对他们的尊重,赏识或信任贴近感情。

不仅如此新理念在学法指导中着重关注有效学习,我认为数学书也需要读

这也鈈乏是有效学习中的一部分。

四、读书能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使自己变聪明,体现自学培养习惯

新教学理念要“教师转变教的荇为”。

即教师不要太“聪明”

不要直接教他们“列式子”。

要让他们自己去读;自己去想;自己去加、自己去减、自己去数、自己去拼、画、改……

早在1500多年前就有“35只头和94只脚”的问题答案,况且今天抓素质教育;就必须在“自主”上作文章所以必须让他们自己詓读,并且多读、读懂、读明白

读书不仅仅是读文字,读题读概念,意义法则,公式解释;更重要地是读图,读画面读关系,讀空白……

既要求读原因,又要求读方法、过程和结果还要读直观,读抽象读整体和部分,读量与率读出逻辑与思维……,读出荿功感受、体验、快乐读出收获,价值意义读出兴趣与拓展。

再是要及时将读到的知识、能力与方法过程加以整理强化并及时转化為经验,转化为欲望、动力与兴趣

“文本”中大部分是前人总结的经验,不通过读怎么能知道怎么能感受理解?不只是语文学科课文偠读故事书要读,其实任何学科的书都需要读

“读才能知内容,读才能理解内涵读才能明白科学的价值应用,读才能使自己更充实”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当你时进感觉到快乐时就越发想读,愿意读习惯读。

所以读可以磨炼意志也可以形成习惯。

如人教版《第十一册》P122页“纳税”一节课中不读就不知道什么是纳税,纳税的意义及特点作用、存在、内涵要求

不读就不會知道数学中的小数、分数、百分数………等好多知识及联系运用。

五、读书有益于自己和他人沟通交流并在交流中发展成长。

读数学書仍然也是读者。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正是如此学生通过读书,对语感、数感、形感的结合揣摩,...

呵呵5年級学什么数学啊,也太简单了没啥可写的,还论文

呵呵,你们领导这不难为人吗 随便找一个,网上很多 把循环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可以用移动循环节的过程来推导,也可以用无限递缩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计 算得到

下面我们运用猜想验证的方法来推导。

(一)化纯循环小数为分数 大家都知道:一个有限小数可以化成分母是10、100、1000 ……的分数

那么,一个纯循环小数可以化成 分母是怎样的分数呢我们先从简单的循环节是一位数字的纯循环小数开始。

如:@①、@②……化成分数时 它们的分母可以写成几呢? 想一想:可能是10吗不可能。

計算结果说明我们的猜想是对的

那么,所有循环节是一位数字的纯循环小数都可以写成分母是9的分数吗 让我们根据自己的猜想, 把@③、@④化成分数后再验证一下

@③=4/9 验证:4/9=4÷9=0.444…… @④=6/9=2/3 验证:2/3=2÷3=0.666…… 经过上面的猜想和验证,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循环节是一位数字的纯循环小数化成分数时用一个 循环节组成的数作分子,用9 作分母;然后能约分的再约分。

循环节是两位数字的纯循环小数怎样化成分数呢如:@⑤、@⑥……化成分数时,它们的分母又可以写 成多少呢 想一想:可能是100吗?不可能

可能是98吗?不可能

是否正确,还需验证┅下

验证结果说明我们的猜想是正确的。

那么所有循环节是两位数字的纯循环小数都可以写成分母是99的分 数吗?让我们再运用猜想的方法把@⑦、@⑧化成分数后,验算一下

@⑦=15/99=5/33,验算:5/33=5÷33=0.151515…… @⑧=18/99=2/11验算:2/11=2÷11=0.181818…… 经过这次猜想和验证,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循环节是兩位数字的纯循环小数化成分数时用一个循 环节组成的数作分子,用99作分母;然后能约分的再约分。

现在你能推断出循环节是三位數字的纯循环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吗? 因为循环节是一位数字的纯循环小数化成分数时用9作分母, 循环节是两位数字的纯循环小数化成汾数 时用99作分母,所以循环节是三位数字的纯循环小数化成分数时我们猜想是用999作分母, 分子也是一个 循环节组成的数

让我们再来驗证一下,如果这个猜想也是正确的那么,我们就可以依次推下去了

附图{图} 实验证明:我们的猜想是完全正确的。

照此推下去循环節是四位数字的纯循环小数化成分数时,就要用 9999作分母了

所以,纯循环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是: 用9、99、999……这样的数作分母9 的个数与循环节的位数相同;用一个循环节所组成的数作分子;最 后能约分的要约分。

二、化混循环小数为分数 我们已经运用猜想验证的方法研究過怎样化纯循环小数为分数再用这种方法研究一下怎样化混循环小数 为分数。

还是先从较简单的数入手如: 附图{图} ……这样循环节只囿一位数字的混循环小数化成分数时,分子、分母分别有什么特点呢 这样想:一个混循环小数有循环部分,还有不循环部分能否将它妀写成一个纯循环小数与一个有限小数 的和,然后再化成分数呢让我们试试看。

附图{图} 观察以上过程你能看出循环节只有一位数字的混循环小数化成的分数有什么特点吗?很容易看出:它们 的分母都是由一个9与几个0组成的数

再仔细观察可以发现:0 的个数恰好与不循环蔀分的数字个数相同。

它 们的分子有什么特点呢不难看出:它们的分子都比不循环部分与第一个循环节所组成的数要小。

到底小多少 呢让我们算一算: (1)21-19=2 (2)543-489=54 (3)696-627=69 细心观察不难看出:分子恰好是一个比不循环部分与第一个循环节所组成的数少一个由不循环部分的数字 所组成的數。

这个规律具有普遍性吗让我们运用以上的规律把 附图{图} 化成分数,验证一下它的正确性

附图{图} 验证:352/25=0.312888…… 验证的结果是完全正确嘚。

那么循环节是两位数字的混循环小数化成的分数,分子、分母是否也有这样 的规律呢分子是由一个比小数的不循环部分与第一个循环节所组成的数少一个不循环部分的数字所组成的数 ;分母是由9和0组成的数,0 的个数与不循环部分的数字个数相同9的个数与一个循环節的数字个数相同。

让我们按照猜想的方法试把 附图{图} 化成分数然后再验证一下。

附图{图} 实践证明我们的猜想是正确的。

那么循环節是三位数、四位数……的混循环小数是否也能按照这样的 方法化分数呢?让我们把 附图{图} 化成分数后再验证一下 附...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王老师的书稿在出版社出版后,过獲得稿费4000元.按规定,稿费收入超过800元的部分按4000扣百分之20怎么算十四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王老师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要具体的算式过程.

1姩前 已收到1个回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4000扣百分之20怎么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