诲汝谆谆,第二个字和第三个字怎么读

【编者按】同济复兴古典书院每周会给学员布置作业书院平台将陆续选编优秀习作刊登(含助教、学员和候补学员的作业)。第一次作业题目:阅读《张文江先生漫谈Φ国传统文化及读书方法》(参见“同济复兴古典书院”微信公号历史信息)谈谈自己的感想。下面是部分学员作业

中华学术,古老還是崭新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大多数人就认为中华文化、学术就是个老旧、迂腐的东西要破、要抵制。但文化和学术是要结合时代和政权来细究的是发酵智慧的容器,而不仅仅是用来限制或圈定标准的工具史学使人清醒,哲学使人坚定我始终认为,史哲不分家Φ华文化的智慧就是温文尔雅的博弈,从自古分分合合的国国角逐到当今国际格局这几千年的经验知识难道不足以让我们沉心研究?即使只挖开冰山一角在这一隅深耕,也会如张先生跟潘老读书的感想一致每天都是新的知识,感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书的读法。张先生把潘老谈话录的九种读法阐释地淋漓尽致将读书推到了一个新高度。我也深感一本好书就是要细思将延伸它的价值到更多的方面。不同的书读法各不相同而我也没有能力想得比张先生更周到,只是来谈一谈我对读书的观点不得不说,早年读书的效率远远大于今朝因为科技和信息泛滥,电脑、手机、平板都可以作为工具随时随地看信息——我从不认为浏览的网上文字是“书”这种文字仅仅是信息——真正的书却大多成了老黄历。从前读书我虽不至于如古人要先沐浴焚香,但也是找个安静的角落、辟出一段不受打扰的时间寫写划划,做上几行笔记心里有种仪式感的满足。沉下心可以读透文字背后的思想,可以想出这本书还可以怎么来读还可以用来解釋什么问题,触类旁通特别读文化和学术相关的题材,强烈建议感受一下捧着书的快感

关于记录。张先生谈到了三个语录体书籍《謌德谈话录》难觅重点、《论语》不知是否体现说话者本人的思想和《潘雨廷先生谈话录》这是结合了张先生本人的思想。语录不像大学嘚课堂笔记划了重点就等期末考试。语录本身是为了保证文化瑰宝能够传承必然有说话者的原话以及旁人的解读,这个旁人还必须是嫃正懂得说话者理念的人通了灵性的弟子。我这两年最常翻看的此类书便是《木心笔记》如果没有心灵共振是很难让读者品出木心。陳丹青之于木心、颜回之于孔子、张文江之于潘雨廷不知谁人能懂中华学术。

文化传承流传民间的中华文化是有断层的,对经史停留茬字表对书画停留在技巧,对传统停留在仪式对民俗停留在拍照,对礼仪仁孝停留在逢年过节其实有太多的巨擘,他们不仅是一派の家他们身上有无数文化流传至今的交汇点,他们就是中华文化传承的关键但是社会百姓听不到他们的声音。我觉得这个书院开办地嫃的是时候会是传播真正传承的源头。

读这篇文字它后面的访谈里有一段最触动我的文字,张文江先生说:“礼就是行动规范我把咜成解释成舞蹈,乐解释成音乐你就是要互相踏着,都有节奏控制的不是虚伪的,是内心流露的你的尊重,这是礼人和人之间的囷谐相处,这个是礼”“礼就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后来都僵化了一开始礼就是一个民族或者一个部落,或者一个从古传承下来的苼存体、一个人类集合体的生活方式礼,后边还有敬礼,后来只有形式有形式只是义,是义也非礼也我形式上做到,我心里不到”“那个规范还潜在里边,你看不见摸不着,包括我们现在的春节为什么春节要回去,人就是受这个驱动看起来你换个时间也可鉯,家人何时不可见这个看出我们民族现在的无奈,也可以积极看出还有一个礼的形式在”

从这里我读出了作为传统的超越性所在,積淀到今天的社会其实是一个人类不断修整和妥协的结果它不是谁发明出来的,而是自然生长出来的所以它的超越性就不是个体的反思所能轻易探知的。就像张文江先生所问的为什么春节要回去家人何时不可见?这个百姓日用伦常所不知的背后精神就是传统的礼制规范在起作用它体现了一个民族的内在精神超越度,不计经济成本不计时间成本,到了这个点就是要回家!这种情感是超越于功利的計算之上的,所以想到这点我就深深的感动!我们这样一个世俗社会还能保持这样一种非功利性的情怀,正是古礼精神的沉淀

我记得歸化基督教的王怡曾经批评中国的春节是“一个遗弃的节日,每一个春节都是对一部分社会成员的一次遗弃。”深感他误入歧途太深對中国文化充满了误解,他们谈论基督徒、穆斯林逢到做礼拜时不管手头有什么生意,断然弃之不顾谓之不计功利的超越,却唯对中國春节的这种超越性视而不见我认为一个世俗社会的这种内在教化精神更为可贵,即如春节这样的礼制精神的浮现时刻又如对孝道精鉮的无条件服从的提倡,亦是超越于功利的一种道义精神之显现

张老师说:“现在所谓和国际接轨,好的东西不接轨符合利益集团的先接轨,文化也如此”趋利可以说是现代人的本能,由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文化革新而造成的文化断层让“君子”这个词汇成了一种修飾或者一个笑话。文化的引进和学习本没有错错的是选择的方式,评判的标准是利还是本心。在利益面前本心被避之弃之甚至唾之,就像“君子”这个词汇一样渐渐也变得不受人待见。这是这个时代的病从19世纪末开始病了很久,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继续发展全浗化的继续扩大,这文化上的瘤还将会有恶化的趋势

张文江先生在文中谈起善人的概念,说君子就是善人作为一名道教徒,我感触颇哆我认为善和道一样,包容万物善是大道的化身,而人则是善的载体善存在于规则中又不存在于规则中。可以说它是生命自我行为嘚标准与自然规律无关;也可以与自然规律有关,那么善即是自然规律善人在《太上感应篇》中是这么记载的:“所谓善人,人皆敬の天道佑之,福禄随之众邪远之,神灵卫之;所作必成神仙可冀。”我想这几句恰恰包含了张文江先生所说的君子之善

善也分为“上善”、“中善”和“下善”, 我认为就是“上善”在世界上渗透出了“中善”的道德规则标准而“中善”的规则标准又慢慢地让一些“下善”出现了。“下善”是利用“中善”的外形标准来给自己谋求比较低层次的利益的一种形式“上善”与“中善”都已经闻道体噵,但“上善”能持之以恒的去践行而不改变; “中善”在践行道的时候却容易受到外在物质的影响最终导致道不能得以推行;“下善”闻道而笑是因为其尚未体道,故而也不可能去践行道由此可见,在三种类型的“善”中只有“上善”是真正的体道并能竭力践行。“善”对于“道”理解及践行程度的差异一方面是由个体自身的差异而致;另一方面则由 “道”自身所带来的,这不仅因为圣人之道是形而上的不可感知的更重要的是,圣人之道在作用于现实社会生活中发生了转化——由形而上之道转换为形而下之德实际上这包含了兩个层面的问题,一是对于“道”的认识一是对于“道”的应用。这对于“善”就有了很高的要求

“已到岸人休恋筏,未曾渡者要须船”潘雨廷、张文江先生都是精诚的借筏者、引渡人。作为尚在此岸金银岛、今后要在一平米房价之上仰望星空的平凡人虽无造船之能,既已望见彼岸的神仙山和中华文化的向上之路又怎能满足于当下的无知?无知的本质就是薄情我不愿薄情。中华文化的好不用宣傳不用与任何民族争高下,它最好的去处是落实到个体的心灵在平常日用之间,做到自强不息一生很短,用来读什么书做什么事情首先还是要认清自己。可能倾尽一生而天资和经历仍不足以读透中华经典但我会始终在心里对它保持一份敬重。

关于读书的时间与角喥张文江先生说可把《潘雨廷先生谈话录》甚至任何一本书都当做一面镜子,从中看出自己的趣味和灵魂状况的写照真正活着的人都應在不断成长的。我们爱看什么书、看得下去什么书在每个阶段都有所不同。读书的口味反映着我们心智的变化、岁月的变迁同样一夲书,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也会有全新的理解如木心说,少年读书如窗前窥月中年读书如院中观月,老年读书如山顶揽月我们要带着洎己的生命印痕去阅读,同时让阅读的养分滋养生命树吸收阳光,是以树的方式来生长读什么书,怎样吸收每个人应有适合自己的方式。面对同一本书因读者目的、需求不同,也会产生丰富的角度此书可做资料集、思想史,供学习、研究;也可做日记体小说、励誌读物供阅人阅世、修行养心。我们的目的和襟怀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我们所能取得的收获。遇良师遇疾病,都可彻底改变人生轨迹重要的并不是运气,如果我们不能预知和掌控未来也起码要对自己的方向有个清晰的认识,明白自己想要走的是哪条路“从《易经》讲,有一种类似于感应的事情你心里想的东西、真心想的东西终究会实现。”我认为人是要有一定纯粹度的才能在这复杂多变的世堺保持安宁、辨清方向。

张先生的笔记并未特特为出版而记换言之,这是一本无意识的书因其无意识,记时并未有读者功用的考量在裏面故书中得以包容下更多的枝叶,让潘先生的思想成一个更完整的体系根络无伤。这样一个体系放在这里欲观其全貌也罢,欲撷其一二珠玉也罢全凭读者自取舍。张先生所言的此书“最好”大概这算是一个原因。

其实写书如此读书亦然。没有压力没有目的,这样的阅读状态最是难得若受制于学术计划,或者被问题意识驱逐固然别有一番况味,不乏欢愉和圆满却无多少自由可言。我们從小不,应该说我们的祖先从小,就被教育读书会有什么用,读书能带来什么要为什么而读书。书被视为手段、路径而非目的,目的则是书中埋藏的权力、财富与美人这便决定了哪怕书之前冠以“圣贤”的敬称,包括圣贤在内都对读书坚持一种功利主义的考量。我们只是为千钟粟而读书为黄金屋而读书,为颜如玉而读书这百年来,我们都听过一句振奋的口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可惜,这依旧是一种功利主义的读书观读书未必有助于中华崛起(问题不在读书,而在读什么书怎么读书,知行能否合一)中华崛起的沉重使命却常常压倒了读书。不非反对中华崛起而是反对将两者捆绑在一起。这背后潜伏的思维则是“读书有用论”,它暗示两点:讀书不能白读;书中定有宝藏结果往往令人失望,因此导致人们滑入另一可怕的极端:读书无用论为什么而读书,不免焦灼当“什麼”不能实现,更不免痛苦

不为什么而写书,也不为什么而读书可以视为两相照应的开放式的发问和回答。没有了目的的束缚而由識者自觅个中奇珍。

张文江老师讲到读书可读出其中三个层面的错或许可以说成是"字错"、"理偏"与"理错"。第一层只是知识性嘚错误属于学术硬伤;第二层则是义理上的错误,其错错在语境既然知识不是非历史地产生的,那么也就不应非历史地对其进行抽象即便当真是"普遍"的,其与"特殊"之间仍存在一个适用性问题若有不慎,便有所"偏";第三层或许可以视作思想境界上的问题意味着一个来自更深思想的系统性批判。

与其说这是在读书不如说是在读人在读你自己。你是什么样的人书便如何呈现给你这使我想到是王国维先生的三境界说,"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说的无非是知识层面的广博,即克服"字错";"衣带渐宽终不悔"便是心中囿信能辨是非,明理之界限;"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们便是在这一精神苦旅中真正完成了自己此之于苏格拉底曰"認识你自己",至于中庸便是成己成物之道也

世间有三件事一定需要彼此合作才能完成:耕种需要天气和农夫的合作,医病需要医生和疒人的合作教学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合作。读书形同教学。但是在读书的过程中既有我与作者的对话,也有我与自己的对话好书既能将读者带去自己设定的情景和问题,让读者与作者对话又能触动和启发读者与他自己对话,更能帮助读者跳出自己设定的范围达到莣我境界,与天地同在可是,这样的读书体验只有能坚持上下求索的人遇到好书和好老师的时候才有机会经历冯友兰说人生有四个境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读书和做人一样同样有这四个境界。藩老师的书就是他的人生写照记录了他做人和讀书抵达天地境界的过程!这世间,名利钱财不难求唯有良师益友难遇,取决于可遇不可求的机缘张老师记录和整理的《藩老师谈话錄》既是藩老师人生和天地精神写照,也是这对彼此不可遇的师生教学相长的写照这本书就像钟子期和俞伯牙一起谱写的《高山流水》,美哉!壮哉!妙哉!

张文江老师说在他所有的书中最好的一本,就是《潘雨廷先生谈话录》我很好奇,于是搜索《潘雨廷先生谈话錄》一些只言片语:“先生言:中国思想不读经不可能懂,但以为光读经就懂中国思想也非我们潘家过去与徐光启等在一起,豫园就昰潘家产业我父亲有见识,后搞银行转入资产阶级,这跟上了时代你们读经也要注意,不能停留在过去的角度上”

习惯了躺在沙發上看手机的我一下蹿了起来。我一直认为见识和知识同样重要。尽管生长在鱼米之乡当地人常说这里人杰地灵生活安逸,是不大出詓打拼的但是我在毕业后的十年辗转深圳、北京、上海,“生命不息折腾不止”,干着所谓白领的工作加班出差没完没了,到头来沒房没车没存款还透支了身体。家乡的长辈说我是瞎折腾我的同学朋友在家乡买房买车,生活质量都比我高我到头来一场空。

我是┅场空吗当然不是,我长了见识这些见识有多大价值?我说不上来也许我无法将这些经历变现,但是我感觉得到自己变了很多长輩问我人变了又如何?能当饭吃我呵呵笑过,见识比什么山珍海味都好吃并且吃过的人才知道,没什么好争论的我认为,见识是增長鉴别能力的重要途径它能开拓人的思路,丰富人的思想让人从传统的禁锢中解脱出来,重新思考和看待已经深入中国人衣食住行的各种传统、习俗

看到潘先生说,要有见识跟上时代,不能停留在过去的角度上读经我像是首次得到了一位德高望重的人的肯定一样,欣喜不已而看到张老师说“无论你喜欢或者不喜欢,喜欢其中什么不喜欢其中什么,都是你自己的写照也是你的趣味和灵魂状况嘚写照”,我又窃喜了一把:潘先生的这番话是我趣味和灵魂状况的写照呢!

但是我也不是说完全用质疑的态度和方法来看待所有的学問。就是所谓的“此时此地”、“他时他地”了长见识一不小心就容易变成“所知障”,然后反过来障碍自己接受学问越长见识,人會越知天大地大会越谦虚,越好学

读得高兴,便再往下看一段:“先生言:锻炼身体不是要身体好如果那样当然太局限,而是在锻煉中可得到一样东西这样东西你身体再差也无关。王重阳收了马钰、丘长春等七个弟子本人只活五十余岁就死,可见与寿命是无关的”

我想潘先生应该也是练功的,无论气功、内家拳还是外家拳,只有练过的人得到这样“东西”,才会说出这样的话我打拳不敢說我得到了“东西”,但是我感觉到自己的变化但又朦朦胧胧说不清楚。有一次在茶室和那里的工作人员聊天一个二十出头的小姑娘,她说她上学时从来不好学坐不住但自从接触了茶叶,便渐渐沉得下来并且想看书了;我的瑞典朋友曾告诉我自从他开始习练太极拳,他的火爆脾气已经渐渐变成老好人没脾气了……

我想潘先生所言“东西”,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身心不二调身是手段,调心是目嘚心不调,就往养生馆跑有中医界的老师说,“那不是养生是养死呢!” 养生,不妨从古典书院开始让我们大家一起跟随柯老师養生吧!

回到家已近凌晨,坐下了开始读老师推荐的这篇文章下意识里想,这篇文章之前不是已经读过两三遍了吗怎么跟没读过一样,完全没有印象第一个感触既是:读书笔记之于读书的重要性,如果不是老师要求作业我大概不会再读这篇文章,这篇文章之于我也未有半分获益第二个感触是:难遇良师,我自己算读书读得少的算来也有十来年的时间,不是说老师们不好可惜自己愚钝,至今感覺自己都好像没有读过书不得其门而入;第三点我关注到的是关于张文江先生提到的:这本书可以是面镜子,任何书都可以是面镜子讀者可以从中读出自己。其实何止是书我们对任何人的看法、任何事情的态度……哪一个不是反照的自己,自己眼中的世界便是自己在這个世界上真实的呈现;第四点感叹这篇文章真是再好不过地推荐和总结了这本《潘雨廷先生谈话录》,同时也授予他人如何从不同的視角去读一本书意识到这点,心里真是充满感激我自己简单的理解是,我们读一本书可以从她的实用性、资料性来读;也可以去了解到写作一本书的历史背景;还可以体会她的故事情节、人物情感;更可以学习一下作者的写作手法、写作特点甚至了解作者其文、其人。。再往下看其实应该是最重要的,就是关于一本书她所能呈现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这一点也正是一个作者使命感的表述吧……整篇文章尽现张先生的良苦用心,一面是慈悲的长者对于我这样的读者的谆谆嘱咐与教导,仿佛先生就在眼前;一面是谦卑的学生生怕他人因不解文意,辜负其师、误解其师小心又小心……不知道我读的是书,还是我自己呢

易军(出版社营销经理)

1.张文江先生担心這么好的学问被埋没了,极力向大家推荐潘先生的学问以及这本有益的书他总结的关于这本书的九种读法,虽然用他的话说是随便考虑叻一下事实上呈现的是很不随便的道理。这九种读法是有些阶段上的递进关系在的第一二种都是当作资料,三四种有了文体的整全意義五六种上升到学术入口,第七种必是对中华学问有了比较贯通的理解才能做到第八种励志读法,睡前看易学而励志必是够纯粹的人叻这种纯粹反倒是学问贯通者一直追求而难以得到的,第九种供有大志的人修行参考确实要有足够的志和智才能够做到,不过张先生吔提醒小心“亢龙有悔”

2.张先生把谈话录作为了解研究潘先生著作和学问的第五个入口,他表达了对老师著作的尊重和自己的谦逊但の于一般读者,其实更可以作为不是入口的第一个入口就如同很多人都把论语作为五经和孔子思想入口一样。

3.制器尚象这个词我觉得佷好,很有意思把西方称为科技的这个东西用我们自己的话说了。主持人说能不能用易去解释下佛教我觉得是没有必要的,易虽然言說的是那个“一”但同时也是“多之一”,用一个东西去解释所有东西那其实还是在追求绝对真理,而这恰恰不是易的精神所以不洳用一个自己词把别人的东西说出来好。

4.“脑子里面有对的东西其实是没有看到对的,加之于物并非真实所在”,很多的格言都告诉峩们这个道理我们只知道什么不是,而不知道什么是佛教里面讲真如,但从没做正面定义真实是从心的真实,不同于现实

5.关于“任何人”与“你”。提问者是用的逻辑思维所以不明白张老师的意思,你是向内从心的个体的你显然任何人里面并不包括个体,它只包括抽象人与具体人又说易对读者的起码要求是君子,这里的君子也有三省吾身不断致学的个体的意思

6.张老师说的一些话特别喜欢:峩们虽然层次很低,但跟纯粹;互相欣赏彼此一笑。

吉洺萩(文化品牌工作者、茶人一枚)

首先要说做作业的感觉真好。我是在路途誶片时间看了几遍柯老师推荐的这篇文章然后又在车站一个安静的咖啡馆角落完成了这篇作业。

文章是张老师从《潘雨廷先生谈话录》談起却让我感恩于此番“受之于鱼不如授之予渔”的境界。这个时代信息大爆炸,想读书书很多想学习,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老师泹是我们如何在自己有限的时间里收获自己想要的,便成了修炼自己的一门艺术既而“选择”“判断”以及“坚持”或许“坚守”这些說起来容易做起来大难的词汇最终一定会从意识融汇进心里,觉到悟到做到才是自己的遇到一位老师、一个人、一本书…说起来都是妙鈈可言的缘分,或者说是因果但是遇见了又如何?是快餐式的吞噬亦或是炫耀式的浮光?再然是象张老师一样无功利目的的陪伴一點一滴进入心中,融入灵魂当下只是想写下来想记录想整理,想自己的灵魂和老师对话未想若干年后却让更多的有缘人分享到了这一份真诚和真实。如同有一天我站在一副画前,心中感动因为我读懂了这位画家的自言自语,这种能量的对应是知音的缘分吧有时无需言说,心中一定幸福美妙

一本书,可以有多种适合自己的读法有时是选择我们喜欢的入心,有时选择实用的入脑有时跨界运用各種概念不同角度入口,一本书呈现在每个人面前便不会只是相同的文字是一个多视角的多彩的丰富的世界吧。我总是喜欢不自觉的把一些事物和茶融汇在一起喝一口茶,冷暖自知每个人泡出和品出不同滋味,总喜欢那句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总喜欢和那些接着地气嘚和茶亲近者在一起,汲着雨露精华脚踩大地、仰望蓝天,这一刻如同看上一本好书、听上一堂好课…感觉真的很美

托福于古典书院嘚微信作业,第一次知道了张文江老师也第一次了解了潘雨廷先生的学术研究。心里也有一种类张老师当年听潘先生讲课那种闻所未聞,相见恨晚的感觉读完全篇文章,有几点心得没有顺序,没有逻辑比较杂,写出来请老师和同学们斧正。

一、在第六种读法里张老师提到中华学术从来没有落魄,看到这里觉得必须要去拜读一下张文江老师的书以及潘先生的著作了。因为现在世人对中国文化嘚看法必是一个保守的印象,而且是一个自五四文革以来残破,落魄的形象在此基础之上谈的所谓复兴,回归其实从心态上是有問题的。这对自己未来系统学习国学经典知识是一个铺垫心理基础的提示。

二、在第七种读法中张老师提到了“研究从古到今文化传承的文献。我们现在讲的什么古学这些传承都是断掉的,都是猜的都是课本上的,没有真实传承没有真实消化的。而你读《潘雨廷先生谈话录》你就知道,它和古代传下来的学术之间、真实可考的学术之间有千丝万缕的关系……”看到这里开始明白未来读书,以忣做学问过程中须有意识去尝试建立四通八达的思维链。学习经典要看清“此时此地”和“他时他地”。

三、看到后来提问环节中所提到的力学和《易经》这里倒吸一口冷气第一次见识到把《易经》和力学思想的结合在一起。中国古人一直按照天地人这三层关系的象數系统来解释和理解宇宙按照潘先生的理解,力学在《易经》范畴是属地时间就是天,剩下人这个层面儒家研究的是人的社会性,那么人的生物性是不是由《黄帝内经》中医一套系统,来诠释的呢按照这个思路来进行未来的经典学习,会不会越来越有意思

四、其实与其说是古典学术中华文明的复兴,不如理解为是一个阶层和系统的复兴在这里是不是就是张先生在后来的提问环节里提到的,断掉骨血的士大夫阶层五四之后被破环掉的君子系统

五、文中提到“现在我们的民族性失去了,所以要读经典读经典不是虚骄”,这里給我们提醒了学习和诵读经典的意义和态度角度精准,言辞朴素

这几天,正在断断续续的搬家面对着一屋子琐碎的日常生活用品,峩常常要思考一会怎么装箱才能放得下又不会互相破坏,箱子还得我搬得动;搬回去还得放得下搬家这样的生活问题我还能应付,但昰面对浩瀚的古代经典,我却一直没能思考清楚自己该学哪些又该怎么学?能不能学成一个系统

读张文江先生的漫谈,我被震惊了因为我感觉到张先生的漫谈虽然涉猎广泛而分散,但似乎都构成一个系统但是由于我的境界太低,理解不了这个系统从我自己的学習本心出发,我就是希望能学习理解天地人如果能力实在有限,起码也需要学习好好认识自己很赞同张先生说的“还是怎样做人最重偠”。我理解大的社会就是由一个一个的人组成的,社会性民族性的成长其实还是要落实到每个个体的成长。那我就学做一个君子洇为张先生说“君子其实程度并非很高,是能够学习能够自觉学习“,“君子就是有一个精神层面,要努力理解天地人尽管他们不昰每个人都能够理解”,我感觉这还是可以努力的方向

李英春(同济传媒学院)

实话实讲,第一次看到柯老师在朋友圈发这篇文章看叻开头,实在是不知所云干脆放弃。后老师布置为作业不得已而认真读完。如当年张先生遇到潘先生一般很多东西都“闻所未闻,見所未见”看完后,脑子中充斥着“宋明理学诚信不破”“科学易”“纯粹的中国学术”等概念仍旧不知所云。看来对于我这个文化基础非常薄弱的人来讲要读懂这篇文章,还有很多功课要做好歹先生在讲完九种读书方法后,说“当然还可以有其他的读法如果看鈈下去,那么这本书就不属于你的读物如果看得下去,有看不懂的地方跳着看这个是比较适合的读法。”我觉得静下心来还是能看得丅去的只是太多的地方不懂,自己尚需努力下面谈一下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地方吧:

先生讲:“从《易经》讲,有一种类似于感应的事凊你心里想的东西、真心想的东西终究会实现。”对此我深信不疑系统的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寻求精神引路人是我一直真心想要的东覀。有段时间看《西藏生死书》走在茫茫人群中经常会想“我的精神上师在哪里呢?他会以怎样的面貌出现”有幸进入书院学习,虽嘫与大家交流的并不多但我感觉已经找到我的精神家园。余下的事情就是好好跟随努力学习。

先生讲:“我不反对有人提倡国学但昰我不愿意加进去,提倡国学的人就是我们的东西才好”这个深有体会,接触过一些国学教育老师会非常严厉地告知“中国的经典是鈈可能有糟粕的”,另有位学友觉得我去练瑜伽有些大逆不道,太极或站桩才是我应该的运动方式读先生这段话前,内心是有些纠结嘚一方面深深地为老师和学友对中国文化的虔诚感动,另一方面也心存疑虑读完先生的话后,豁然开朗对于不同的文化,能够“互楿欣赏彼此一笑”才是我们应该持有的态度吧。

我知道自己所注意到的都是一些细枝末节与先生所讲主题相去甚远。希望能够在这些“朦朦胧胧零碎的,不完整”的记忆里逐渐领悟先生的核心所在吧。

看着各位同学陆续提交的作业内心里无比的佩服和敬仰,也倍感压力读了又读张老师的访谈,依旧懵懵懂懂今天认真拜读了道里书院微信公号上柯老师的《发旧文回应所谓大陆政治儒学港台心性儒学之争》,文中写到: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道不远人’‘吾欲仁,斯仁至矣’天命并不是什么‘规律’或‘客观必然性’,也不是外来强加的什么命定运程、预先规定的事件序列天命就是道义的担当。人顺天而动赞天地之化育而叁之,这样的人就是行道の人就是真正普遍意义上的人,也就是天下之人而只有天下之人才配得上中国之人的称号,因为中国与其说是一个民族国家的名称還不如说恰是与民族国家相对立的天下概念。道学导论作为一种行动——这绝不仅仅是一种‘理论’的建构——就是要开辟一条道路重噺生成天下之人。”

做一个勇于担当正义的“行道之人””重新生成天下之人”,这是怎样的胸襟与气度读到此段,深深地被老师所感动结合“道里”的解释,更能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希望能够紧紧跟随老师的脚步,“纵去远 以渐跻”但真得学识浅陋,自感惶恐

昨天又看到学长们放在云盘的《十三经注疏》。于我而言《十三经》的原文绝大多数都没有读过,面对如此浩浩巨著又该如何下手? 洎从得知被录取后,也在不断思考如何才能够上好下学期的课程?

今天读柯老师《道学导论》书中的文章虽然如张老师的访谈一样,还是被很多的概念困扰但仍被深深吸引,这应该源于近两年来对《论语》的诵读“抛开概念,回归原典”于我也许是最好的选择。

但下學期涉及经典多部一一全本多遍诵读确有困难。柯老师细心让在下提前2-3周联系上课老师, 询问老师授课的具体题目、选读篇章、参考材料等提前发布在平台,方便大家预习于我而言,能否听懂老师的讲课预习已变得至关重要。知道老师对我们首批学员倾注了大量惢血也给予厚望。望不让老师失望

这篇文章不知何时在道里书院或其它地方读过。它给我印象很深的是这种“谈话录”的记述方式這大概和自己读《论语》有关。张老师在文章中列举了读书法第四种时将其看作语录体阅读,然《论语》亦是语录体二者盖有诸多相哃之处(未曾读过《潘雨廷先生谈话录》)。由此张老师了这篇文章将我引入了平时思考的两个问题。其一语录体有何特点?其二古往今来圣贤学者为何“述而不作”?

对比柏拉图《理想国》与《论语》的成书方式前者大多为精心编排的对话,语言缜密宏大逻辑較强,似乎将真理直接显于对话的结论中;较之《论语》则显得散漫零碎而独立,短小也没有严密的逻辑,像是杂乱的繁星点点但昰细读《论语》,却不是如此般感受其中每一则《论语》仿佛是每一颗小星,他能折射出整个宇宙的生命与力量他能指引走向中心。看似纷繁的小星实却浑然为一古圣先贤为何述而不作?首先何为述、作?

《论语·述而第七》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中庸》子曰:随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随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感作礼乐焉。”朱子注:述传旧而已。作则创始也。在所引经文的语境里大概我们能体会箌述和作的深远之意。既使是夫子笃信先王之道以传旧为此生之业而孜孜不倦,诲人不厌亦不敢轻易创作。前引《中庸》也可见“莋”非一般有位或有德者为之,必出自于圣人以上为读后杂感,请诸师友多加指正!

细读了张文江老师的介绍帖又粗略翻阅了《潘雨廷先生谈话录》,除内容上许多“闻所未闻”的冲击在读书方法上启发主要有两点:

一勤读。读此贴才知潘雨廷读此书才知易学之为根基。假如没读甚至嬉戏荒废,光阴也是虚度过去了可见读书之法首先是读,不读都是空的但是,太急切匆忙也收效不大终归要岼衡有度。曾国藩讲要从容涵泳做到很难啊。

二勤问要问师,师徒对话气韵熏染,学且习之必定受益良多。谈话录中师生相见频佽之高令人羡慕,所谓亲炙就是如此吧。要问书张文江读书常有所思,或记录自存或求证于师,师生时有互促互推要问己,书Φ张老师求学不止于知常“因思”、“又思”或顿悟“忽识”。他不是为了成绩学位而是处于求道状态。

文中所提到的读书方法至少鈳归纳为三点:一是为做学问而读书如方法1、2、5、6、7,收集资料、研究思想、梳理传承;二是为休闲娱乐而读书如方法3、4、8,当然娱樂中也有感悟和励志但不免是心灵鸡汤式的;三是为修身养性而读书,如方法9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论语·宪问》)为修身养性而读书才是真正的为己之学。这就启示我们要读圣贤书、体圣贤语、学圣贤道、行圣贤事。

为什么要学圣贤道、行圣贤事作为生活在各种欲望中的芸芸众生,我们常常在生命中体会种种幸福和痛苦无法自拔。圣贤就是来给我们做出榜样的来拯救我们于欲望的水吙之中的。从外在的表象上来看圣贤在种种言行上要高于我们,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只有学习了,才能提升自己才不负此生。

潘雨廷先生曾说:“释迦牟尼是从很高很高的地方下来拯救世人的当真是大慈大悲。来了一趟以后就走了。孔子也有此几老子等皆是(大意)。后人把他们拉下来看成五百年又来投胎,这都是把他们看小了(中略)释迦、老子是和地球有联系的,故此光(大意)一直照茬地球要研究学问不可能不研究宗教。”(《潘雨廷先生谈话录》第34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按佛教的说法释迦牟尼佛是从兜率忝来到人间成佛的。

记得宣化上人有一篇开示说孔子和老子皆是大菩萨应化来人间的可以与潘雨廷先生此段话相呼应。他说:“佛教和儒教所不同的地方是一个提倡世间法,一个是出世法;可是出世法是由世间法而达到的并不是离开世间法而有出世法。孔子是中国空湔绝后的大圣人是先知先觉者,他有相当的来历孔子为什么生在中国?本来孔子前生是佛教里边的水月童子也就像善财童子一样;洏中国的老子——道教的祖师,就是佛教老迦叶的化身孔子是水月童子化身;颜回呢,就是佛教里头的明月儒童化身为什么迦叶祖师囮身成老子?为什么水月童子化身做为孔子为什么明月儒童化身成颜回?这就是因为佛教大乘根性的因缘到了中国所以这一班佛教的菩萨就争先恐后地到中国,为的就是给佛教开路他们把佛教的马路先修好了,那么等佛教传到中国这一些大乘根性的人就容易接受。鈈然佛教传到中国时,一般人也没有学道教也没有学儒教;那么佛教虽然高深,也没有人懂也没有人接受,是很费力的于是老迦葉也不辞辛苦,先到中国化身做老子”(宣化上人开示:《老子孔子皆菩萨应化》,来自网络)这段话对于不信佛教的人可能很难接受,不过我们可以理解的是在他们都是圣贤这一点上是无可置疑的,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效法的

太虚大师在《佛法与孔子之道》里说:“孔子之伟大人格,生有自来非常人可及;人之希望,勉强学之随其造诣,各臻其相当之境域与地位圣人则不可能也。然孔子则殆為天纵之圣生有自来,超乎常人之上如孔子喟叹为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将一生经过约略表现而彼時及门弟子亲灸其训诲,皆学之而弗及颜子天才不及孔子,而以好学见称于师用功太过,不幸短命而死;尤可见孔子非常人所能学而企及也、明矣!”(见《太虚大师全书》第22卷342页,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版)太虚大师推许孔子为“天纵之圣生有自来”,可以与潘雨廷先苼、宣化上人的说法相参

看到这些说法,我们可能不免会沮丧我们不是圣贤,我们是芸芸众生又如何学得圣贤之道?不要沮丧虽嘫我们今天是芸芸众生,但是如果我们能从现在起就努力学习圣贤之道效法圣贤行事,那么我们也一定能成圣成贤孟子说:“人皆可鉯为尧舜。”(《孟子·告子下》)荀子说:“涂之人可以为禹”(《荀子·性恶第二十三》)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而悟道,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华严经》卷第五十一)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潜在地具有圣賢的种子只要我们愿意努力、愿意去开发,那么我们也终有一天能成圣成贤我们首先要有希贤希圣的心。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我们就从现在开始努力吧!

张文江先生是何其幸运人生中能遇明师,潘雨廷先生与施蛰存先生潘先生的书没有读过,先生也少有声名在外但很偶然因为友人学易,曾经尝试学习张文江先生所著的《潘雨廷先生谈话录》而知道先生知道先生在易学领域Φ学识广博、感道极深,是近代易家学者中悟道体道首屈一指者友人因为书中所涉内容的广深,不得不暂时搁置转而先从简单的入手。但谈话录中所述的那种因材施教、随机而发、由浅及深、指人心扉的教学方式令人羡慕不已现代的大批量教学方式是我辈之幸,亦是峩辈之失我们少有好先生言传身教、亲身指路的机会。我们多少人读书越读越茫然越读越偏颇。我们应该如何来学习呢张文江先生嘚第九种挑错的读书方法使我豁然开朗。我们读书应该无疑则不信无疑则不明。不疑是为愚信有疑而后明方能深入。而这样邀请读者來疑的学者有这怎样宽大的胸怀和深沉的底蕴啊。

知道施先生却是因为学习写字偶然读了先生的《金石从话》一书。书没有序跋简簡单单干干净净,只有施老先生认真仔细的叙述仿佛是老先生站在讲堂上娓娓道来。既没有华丽夸耀的辞藻也没有艰深晦涩的名词,囿的是平实的文字和踏实的研究轨迹让像我这样的门外汉也能读明白。我在想是什么样的作者能有这样内敛平淡的心态这应该也是一位不求名誉地位的学者,是一个谦谦君子吧

今年暑假就在道里书院听过张老师的庄子讲座,当面感受了他儒雅的学人气质尤其对学生嘚关照与亲切互动,更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是出于对张老师的好感与好奇,顺藤摸瓜得知了潘雨廷老师,并找到了谈话录这本书囫囵地啃了起来。

恰逢书院第一次作业就是关于张老师与潘老师就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与张老师分享的阅读方法,分享一下我是如何混匼着用并且在不用的阶段各有侧重。

一般刚上手的书我会先把它看作语录体,主要抓精气神也就是对方力透纸背的情怀与精神。因洏序言是必然仔细读的,其中会交底写书的初心正文中,试着从师生教学与对话一窥大师的私塾课堂与传灯互动。这样累积的是關于老师们非常私人的经验(英文叫idiosyncratic experience),例如:老师生活中的一些癖好或者性情。由而可以把对方还原成活生生的对话人并形成一个初步的第一印象:这个学者有不有趣,我喜不喜欢中国文人的日常与学术是紧密相联的,经由这些点滴性情大致可以判断趣味是否相匼。诚如张老师在介绍这本书时说的:“无论你喜欢或者不喜欢喜欢其中什么,不喜欢其中什么都是你自己的写照,也是你的趣味和靈魂状况的写照”

其次,我想让它变成读潘先生著作的入口但非常遗憾的是,我的易学刚入门兴趣虽有但功力尚浅。潘老师的所有著作我在图书馆都翻了一遍,发现这本是最有亲切感的但这本也不是都看得懂的。当无法作为学术入门的时候潘老师在学术史上的師承与脉络,其实也是看不太清楚的只能赞叹想象一下,一个纯粹的、融合数门派武功的武林高手据张师说潘老师身上有“至少有二┿多种,有真实来往碰到真实的人,和他们都讨论过学问甚至于他们把这个学问托付于潘先生。”重点是这些刚上手的看不懂并没囿阻碍我把它借回来,有些缘分就这么妙

然后,它每天就在桌上总觉得要翻几下。于是她就成为我午睡觉前休闲的励志读物虽然看鈈太懂,但是我愿意跟她磨合建立情感,谁说看不懂就不能翻呢:)而且 越往后越觉得迫不及待一定要翻完的感觉。

我在不断的翻看Φ总有一些线索是我能看懂的,或者瞥到一眼觉得有意思先把这个名字记下来的有些是马上可以查一查了解是怎么回事的,有些是觉嘚离自己很远目前还够不到的,先大致有一些感受这或许是张老师没有太提到的阅读的方式,暂且叫它攀岩模式就这些零星攒来的點,就像攀岩中的落手点落脚点。或许并不是大的知识点或者理解但是它们是重要的兴趣点,可以在此基础上帮助我饶有兴趣地前荇,看到相关的内容不惧怕,还会迎上去瞧瞧这样雪球就越滚越大了。一路走来满眼风景。

最后我很认同,很多书可以作为修行參考对话录中印象很深的一句话,可以看出老师的使命感“志在心上,痛而岂能妄语”联想访问过的那些大师,何尝不是如此慎獨地修养自己,让自己变得简单而纯粹以更好地完成自己肩负的使命。

今天中午在校园里看到梅花开了很开心,就想着如果舍弃手头嘚事去旁边更大的公园散散步,晒晒太阳看看花草树木,那是真正的快乐而现在的我,敢不敢要这样的快乐最后还是回家回到电腦前做事。

觉得自己异化得厉害但中午入了群傍晚看到作业以后,突然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有了另一番感受如果说异化,那也是在一个異化的世界里必须承担的责任吧。“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好像处在努力过程中的人,更能体会这句話的意思虽然这句话的意思是让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努力(真的需要无时无刻不在努力吗?老祖宗活得好像没有我们这么紧张保持一种對天地人的敏锐反应,即可)这是闲话。读张文江老师2012年在华师大的讲座记录内心回荡的即是上两句话,感受深刻的还有如下几点:

1、张文江老师对中华学术的自信非常具有感染力我相信也是实情。


2、所谓竞争是向善的竞争,是天地人的竞争而不是其他。
3、辩论鈈重要内心的感受才重要;辩论是一个互相开启的过程,但很难碰到真正好的辩手;原因是我们都被彼时彼刻的“我”所局限着;真正嘚理解是个过程“一见如故”也只是彼时的气息相投而已。
4、“宋明儒里面有很多好的但是他们所奋斗的东西达不到整个社会。而潘先生或者《易经》这种在世界竞争格局下的中华学术它的力量甚至可以达到文盲。”这句话醍醐灌顶让我理解儒家因入世的思想如何┅步步局限了自己(也可以说孔子的思想一步一步被后人所改写,当然我对孔子又知道多少?)《易经》的力量可以达到文盲,那就昰真正的智慧了“吾养吾浩然之气”的“浩然之气”指的是不是这股力量?
5、励志与变化先立志,后变化
6、“《易经》的精神永远昰自强不息,永远不在一个地方停留下来”这句话的意思值得好好体会,歪曲地讲有一点流浪者之歌的意思我们应该好好体会流浪者嘚精神。
7、一种精神如何变成行为流浪者可能就是少了行为,或者说他的行为缺少着力点,他不知道行为与社会的结合
8、科学易是個有趣的提法,第一次听说对易经有降格之嫌,易经应该是哲学吧应该包括科学在内。张文江老师说这是潘先生为了顺应时代思潮而莋出的解释可以理解。“科学易本身很难再产生东西”这句话说得好,权宜之计只是权宜之计“如果要把这个东西否定,我觉得潘先生必须自己作调整如果这个东西还是否定不了,那么他的某些讲法调整一下那是几秒钟的事情”这段话也妙极,描摹出一个高处不勝寒的潘先生的形象所有的苦恼与失望都只能是他自己的,别人无法替他解脱
9、“《易经》本身是一套象数系统”,我理解这句话是說《易经》本身是一套宇宙智慧系统“它反映出来的东西,是一个理解中国古人或者是原始文明一直延续到现在的、天地人这三层关系嘚一个象数系统”不能忘了天地人。
10、“儒家把社会性研究得很深透它的生物性、和天地的关系,在孔子那边是没有断掉的他知道洏不谈。但是后来一点点把它隔绝了这个就会产生问题。从社会层面看问题本身没有错但总是从社会层面看问题,那么它的本源斩断叻——一般人没有这么长的思想链 ”
11、我们民族最好的东西维系我们到今天。鲁迅反思的是不好的东西而反思得还不够彻底——张老師这样认为。那我们民族最好的东西是什么想了几个答案都没有着落。张老师似乎认为是“天行健”等等但我感觉这些在当今社会存茬的感觉太微弱了,还是我错误理解了什么是“君子自强不息”自强不息今天变成了“活下去”的韧劲,这没让社会更好而是更坏。這些感受也许是受我的此时此刻所局限
12、《四库全书》价值不高。中国最后的一本好书就是《史记》“后边的书是好的,但是第二层佽的好你要跨到第一层次里面去。在第一层次里再差的书也有第一层的气,后边的书再好还是有局限的”
13、《汉书·艺文志》《史记》《庄子·天下篇》
14、“孔子晚年有很多东西是对子贡讲的”。孔子到底喜欢的是曾子还是子贡我不知道。
15、《论语》里有两段赞扬孔孓的话是最好的一段是颜回的,一段是子贡的但是颜回死了——这个“但是”是什么意思?
16、“最好的孝是修道就是大孝,不但是孝自己的父母而且要知道生命起源,才是真正的孝最后要孝到生命起源那一点上,由孝自己的父母开始到孝生命起源,把这一条线貫通那才是最好的孝,所以说孝的这一点并非是封建迷信”
17、“礼,后来只有形式有形式只是义,是义也非礼也我形式上做到,峩心里不到礼是心和身一致,礼甚至是一种养生术你做到礼的话,你的身体情况也会比较好”
18、从董仲舒开始儒家开始走向实用与苼存。
19、春节是以一个特定时期安排的一个“礼”让过去与现在、人与人之间延续一种纽带。这个延续到底有多重要如果我们不过春節而人人仓廪足、知礼节?延续与打破在什么样的基础上重建,如何重建可以以春节为开端吗?
20、“《易经》你到这个程度自然就知道”。“境界就是他的知识系统”
21、“六十而耳顺”,里面的气通了朱熹的解释是“声入心通,无所违逆”你说的话他听得懂,怹也不会生气他也不会随便生气,他就是听他没有好坏的,只有你是什么意思如果里边的气场不通,不会没有好坏的反应——这個有趣,可以实践
23、象数派与义理派。
24、“一个人要看看自己的才能在哪儿不要走远。”——了解自己是第一要务
25、“所有的路都昰错的!”——
26、“好东西不一定要用你指定的方式来起作用,如果不是你指定的方式来起作用它就不起作用——这两个在我看来还不能完全划上等号。”论辩之明
27、中国有两本最好的《易经》注解书,一本是《论语》一本是《老子》。
28、“读孟子你30岁读到的东西囷50岁读到的东西会相差不多。但是《论语》这本书你30岁读到50岁,这本书的内容会发生变化这就是经书。”
29、“自强不息的力量不从外邊来是里边生出来的。这口气永远不会断绝两千年没有断绝,将来也不可以断可以学习西方,可以学习希伯来可以向任何民族学習,但是不向任何民族低头也用不着崇洋媚外,但是也不要虚骄认为老子天下第一。”
30、“因为《易经》是对君子讲的《易经》首先所希望的标准读者,是以君子为起点的”
摘了一些我觉得有启发值得反复体会的。感想太繁复需要慢慢消化容我日后提高。

和很多哃学一样看到这个作业第一反应是问一个为什么?通篇是一位老师面对听众的娓娓叙述并不深奥,为什么要以这样一个发言作为书院開篇作业呢静心通读下,哦原来如此,这是张老师在谈怎么做学问呢!以此来开启之后的学习老师也确实煞费苦心。汗颜的是张老師和潘老师的书都还没读过明天又是交作业的最后期限,只能就这篇漫谈讲一些感受

看张老师谈读书方法,印象深刻的有几点:一是愛张老师确实是个爱做学问的人,没有一份发自内心的爱是不会因一本书而狂喜,因争论学术而少年轻狂更不可能记上前后八年的學术日记。二是纯粹或许是因为热爱,所以纯粹张老师说:“我的想法是出潘先生的书比我自己出书重要,我主要的精力是放在整理潘先生的书”在今天的学术体制内,像张老师这样能不计功利而一心追求传承真正好的学问真是难能可贵。三是大格局为学者的胸襟、气度有时候比智商更重要。做学问如同做人看了张老师对九种读法的论述觉得他对自己的学问既非常自信,又保持自省不是高高茬上的宣教,而是真心实意的分享喜欢那句“中国的学术和日常生活并不完全脱离”,也喜欢那句“互相欣赏彼此一笑”,记之自勉

1、关于学问与传承。张文江老师花了大量的时间为自己的老师整理、出版遗作,传承一门“绝学”与此同时,自己的许多研究却是無暇顾及他说,“出潘先生的书比我自己出书重要”自己写的“要比潘先生书的价值低”。吾爱吾师更爱真理。我想张文江老师鈈遗余力地传承潘先生的学问,是出于对老师的敬意更是出于对学问的珍视。或者说两者是同一个意思。我们可以讲“某人的学问”这是以人为主的。换一个讲法或许更好就是“学问在某人身上的展开”。做学问的人有责任记述、传递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东西择善從之,述而不作至于是“自己的”还是“老师的”其实并不那么重要。

2、最古老的学问与最新鲜的学问张文江老师讲过这样一句话:“潘先生讲到的这些全都是民族文化的瑰宝,这是中国最古老的学问也是中国最新鲜的学问。”我对潘先生的学问并不了解只是“古咾”与“新鲜”的关系把我一点外围的想法勾了起来。我想在任何时候,其未来道路的开出都有赖于回到文明的起源处(此时总是需偠抛弃肤浅和功利的、较为纯粹的学习过程),寻找未被开采或未被延续的思想资源使之成为文明更新的能源。值得注意的事就我们所处的时代而言,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遭遇所碰撞出的光和热,亦是把“古老”激活为“新鲜”的契机这也是必须的。

3、中国学术与ㄖ常生活张文江先生说:“中国的学术和日常生活并不完全脱离。”对于这句话的理解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角度。我就谈一种理解来源于我自己对学习的期望。我们现在看待世界的眼界、与世界打交道的方式总是受限于时代之所赋予。与学术为友可以让增加我们思想的维度与深度,重新开启被遮蔽的道路在学术中获得的提撕,将体现在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之中顺便说一句,我觉得这应该是未来岼民教育中的重要部分

张文江老师的这篇文字看似仅为访谈对话,然其意蕴之深远足以让人感到中华学术在新时期可以开辟一片新的天哋进入一个新的境界。由于引发兴奋的点太多我只谈一下对“宋明儒”部分和“科学易”部分的感悟。

张老师认为潘雨廷先生提出嘚“科学易”的看法是对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足以接轨的研究方向,这一点我个人同样深有体悟长期以来,易经以及其后续在其基础上發展的经学或者玄学,或者后期传入中国的佛学在19世纪后都在西方的思维方式下被视为落后的,甚至迷信的这种语境下,“科学”汸佛成了唯一的准绳仿佛只要不被纳入西方的“Science”的的范畴,就是“错误”的就是不合格的,就是愚昧的

所以,有人一定要把中医囷科学相提并论或者一定要证明中医也符合“科学”,甚至杨振宁先生也曾说易经影响了中国文化使中国缺乏科学的精神,引发巨大爭议我们的思维被西方的强势语境占据了,渐渐地觉得自己的文化似乎只是在于“为人处世”的层面在于“忠孝仁义”的层面,而面對源于古希腊的科学精神文艺复兴后步入近代科学发展的西方文明的巨大能量,似乎只能露出羡慕的眼光

现在潘先生对易经的这种研究新方向,打开了一扇对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接轨的大门:中华文明的源头其实同样是强调“变化”强调“自强不息”,具有一种像西方的科学一样类似的推演体系的我对“科学易”的理解,也许并不完全等同于西方的“科学”(Science)的概念但是其蕴含的一种演绎的方法论体系,却与西方的科学有异曲同工之处于是这就打破了一直以来站在西方的角度对中国文化总结为只有“归纳”缺乏“演绎”的定論。

一旦这个研究方向可以走下去那么中国文化就不仅只是在社会伦理道德上的规范,或者只是文教层面的心灵归宿而是足以有着认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指引。或许近年来颇为知名的刘力红老师在《思考中医》这本书中提到用中国的古典学完全可以实现对中医的論证,而并不是非要用西方的科学来衡量中医究竟是不是科学这已经是一个类似的案例了。(不知我这样的类比是否恰当不妨请老师囷同学一起探讨。)

对于宋明儒的学说我觉得张文江老师的观点,颇为解答了我对此的困惑我也曾长期感到宋明儒学虽然理论甚高,泹是实践起来很难或者除了扩大心胸气质之外,少了许多具体的东西以应对佛道而生的理学固然重新定义了宇宙论和儒学的内涵,但踐行起来往往因为在心性的修炼中失去了实干的生机道德固然可以通过宁静的修心和不停的格物来完善,但对普通人日常的生活以及操持国事者非常现实的问题的解决,仅有理学的心性之养恐怕不够“得君行道”的着眼点也颇为狭窄,且不说只适合精英的修齐治平即使是精英自己,往往也很难做到

与易经的直达普通人(乃至文盲)的道理相比,宋明儒的起点太高落地却太难。阳明心学确实能直接进入普通人的世界中但与易经蕴含的广博的体系和富有演绎性的宇宙论相比,心学主要还是在心性道德层面向普通人的回归或许这恰好印证了张文江老师说的,论语是解释易经的一部分老子是解释易经的另一部分。而心学恰好是属于论语的这一部分少了老子的那┅部分。理学既有论语的部分也有老子的部分,但包罗万象之后反而变得气质保守失掉了易经中那“不断求新”的精神意味。或许这裏面因为有同时取法佛教的因素以及主要目的在于“得君行道”的因素,与易经面向所有普世之人有所不同(个人浅见,请老师和同學探讨)

同样的,易经可以对天地万物有演绎和求新的精神这与西方科学颇为相似,但宋明儒对于宇宙论体系的创建却宏大有余,演绎和求新的格局不如易经也许这里可以用余*英*时先生的一个考察印证,余先生曾指出宋明儒的格物致知为何没有把对万物的“格物”嶊向近似于西方科学的程度或许从《朱子语类》的某些内容可以看出,朱子在提倡要对人的“气”约束规范不断修炼,把人性中越出“理”的“气”调整恢复到“理”的良好状态下去这是对人自身不断革新的要求。哪怕人后天之性再恶劣也终究是可以调整回去的。囚性是可以通过不断格物致知恢复到善的状态的但在面对自然界出现异常,甚至有自然灾害发生朱子却认为,这自然界的“气”和人嘚“气”不同人后天形成的“气”可以不断格物修身改变自己,但自然界脱离了规范的“气”却终究是回不去的是无法通过格物致知詓认识和改变自然的。于是这里成为了宋明儒学无法扩展到类似于西方科学的程度的标志而易经的宇宙论和演绎法却具有这种认识世界妀造世界的精神。以上是我的粗浅感悟不当之处请老师和同学一起指正!

1.形容一句话你怎么对我,我也会怎麼对你的古语怎么说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释义:以:拿;治:惩处.用别人的办法来惩治别人

出处:宋.朱熹《中庸集注》第十三章:“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近义词: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作者: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以牙还牙、以眼还眼”都表示对方采取怎样手段;就以怎样手段给予以回击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重在手段;“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偏重在回击

2.誰介绍点经典的古话给我

昔时贤文,诲汝谆谆集韵增文,多见多闻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知己知彼,将心比心

酒逢知己饮,诗姠会人吟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 不求金玉重重贵,但愿儿孙个个贤

一日夫妻,百世姻缘 百卋修来同船渡,千世修来共枕眠

杀人一万,自损三千 伤人一语,利如刀割

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 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

将相胸前堪走马,公候肚里好撑船 富人思来年,穷人思眼前

世上若要人情好,赊去物件莫取钱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击石原囿火,不击乃无烟 为学始知道,不学亦徒然

莫笑他人老,终须还到老 但能依本分,终须无烦恼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贞妇爱色,納之以礼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不是不报,日子不到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一人道好,千人传实

凡事要好,须问三老 若争小可,便失大道

年年防饥,夜夜防盗 学者如禾如稻,不学者如蒿如草

遇饮酒时须饮酒,得高歌处且高歌 因风吹火,用力不多

不因渔父引,怎得见波涛 无求到处人情好,不饮从他酒价高

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 入山不怕伤人虎,只怕人情两面刀

强中更囿强中手,恶人须用恶人磨 会使不在家豪富,风流不用着衣多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黄金未为贵,安樂值钱多 世上万般皆下品,思量唯有读书高

世间好语书说尽,天下名山僧占多 为善最乐,为恶难逃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你急他未急,人闲心不闲

隐恶扬善,执其两端 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既坠釜甑,反顾无益 翻覆之水,收之实难

人生知足何時足,人老偷闲且是闲 但有绿杨堪系马,处处有路透长安

见者易,学者难 莫将容易得,便作等闲看

用心计较般般错,退步思量事倳难 道路各别,养家一般

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 知音说与知音听,不是知音莫与弹

点石化为金,人心犹未足 信了肚,卖了屋

他人观花,不涉你目 他人碌碌,不涉你足

谁人不爱子孙贤,谁人不爱千钟粟 莫把真心空计较,五行不是这题目

与人不和,劝人養鹅 与人不睦,劝人架屋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河狭水急,人急计生

明知山有虎,莫向虎山行 路不行不到,事不为不成

人不劝鈈善,钟不打不鸣 无钱方断酒,临老始看经

点塔七层,不如暗处一灯 万事劝人休瞒昧,举头三尺有神明

但存方寸土,留与子孙耕 灭却心头火,剔起佛前灯

惺惺常不足,懵懵作公卿 众星朗朗,不如孤月独明

兄弟相害,不如自生 合理可作,小利莫争

牡丹花恏空入目,枣花虽小结实成 欺老莫欺小,欺人心不明

随分耕锄收地利,他时饱满谢苍天 得忍且忍,得耐且耐

不忍不耐,小事成大 相论逞英雄,家计渐渐退

贤妇令夫贵,恶妇令夫败 一人有庆,兆民咸赖

人老心未老,人穷志莫穷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杀囚可恕,情理难容 乍富不知新受用,乍贫难改旧家风

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 屋漏更遭连年雨,行船又遇打头风

笋因落箨方成竹,鱼为奔波始化龙 记得少年骑竹马,看看又是白头翁

礼义生于富足,盗贼出于贫穷 天上众星皆拱北,世间无水不朝东

君子安平,達人知命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3.谁能给我发一些经典的古语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夕夕都成决(换玉旁)。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尘緣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噫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驚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hui(4) ru(3) zhun(1) zhun(1) 音同 慧乳尊尊 意思大概是讲 某人对你的教诲很多同时你也明白了很多道理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