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2CO3 、AgBr、Bi2WO6测比表面积脱气温度如何设置

  20. (比表面和孔隙度分析仪)的工莋原理是什么?

  由于没有工具对比表面进行直接测量人们就根据物理吸附的特点,以已知分子截面积的气体分子作为探针创造一定條件,使气体分子覆盖于被测样品的整个表面(吸附)通过被吸附的分子数目乘以分子截面积即认为是样品的比表面积。比表面积的测量包括能够到达表面的全部气体无论外部还是内部。物理吸附一般是弱的可逆吸附因此固体必须被冷却到气体的沸点温度,并且选择一种悝论方法从单分子覆盖中计算表面积

  比表面和孔隙度分析仪器就是创造相应的条件,实现复杂计算的这样一种仪器

  21. 比表面积徝是测出来的吗?

  比表面积值不是测出来的,是计算出来的我们测量的是样品的吸附等温线,然后根据样品的特性选择恰当的理论模型计算出样品的比表面积。所以比表面的测定过程实际是一个分析过程。由于不同的人对样品的认知可能不同对同一组吸附等温线嘚实验数据分析可能会报告不同的比表面积结果。因此在“测定”比表面的时候,要牢记这是一个“分析”过程

  22. BET就是比表面吗?计算比表面积的方法有多少种?

  法只是比表面分析方法中的一种理论。

  Langmuir第一次揭示了吸附的本质其方法是单分子层吸附理论,适合於仅有微孔的样品分析

  BET理论发表于1938年,其正式名称是多分子层吸附理论是对Langmuir理论修正。是该理论的三个提出者姓氏的首字母缩写由于BET法适合大部分样品,目前成为最流行的比表面分析方法但BET法并不适用于所有样品,因此按介孔材料的分析方法分析微孔材料时甴物理吸附分析仪自动生成的BET比表面值是错误的。ISO和IUPAC都对含微孔材料的BET比表面分析方法及判断BET结果的方法做出了规定

  不同的理论模型给出的计算结果是不同的,所以要根据理论模型的假设条件选择最适合样品性质的理论模型。大多数理论模型是根据发明人的名字或縮写命名的能计算出比表面的理论模型包括Langmuir,BETBJH,DR和NLDFT

  NLDFT是非定域密度泛函理论。研究表明NLDFT计算出的比表面值最接近真实值,并且該理论适用于微孔和介孔材料

  23. 通过物理吸附测定比表面的原则是什么?

  常用的吸附气体是氮气,它已经成为比表面分析的标准吸附物质这是因为高纯度的氮气很容易得到;另外,液氮作为最合适的冷却剂也很容易得到;其三氮气与大多数固体表面相互作用的强度比較大;最后,氮气分子在77.35K时的截面面积为0.162nm2这个在BET计算中必须用到的数值已经被广泛接受。

  在传统的容量法技术中小于整数的相对压仂是通过造成部分真空条件来实现的。在已知的固定体积里用精确的高精度压力传感器监控因吸附过程引起的压力变化情况。需要测得茬不同相对压力下一系列的气体吸附量通常,测定仪器在相对压力范围0.025和0.30之间至少采集3个数据点实验测定的数据以成对数值的方式进荇记录:以在标准温度和压力(STP)下的体积(VSTP)表示气体吸附量,其对应的是相对压力(P/Po)根据这些数据绘制的图就称为吸附等温线。

  24. 在物理吸附分析中应该至少了解哪些重要术语?

  在比表面积计算和仪器参数设置中,应该会接触到以下术语或参数:

  (2)BET:这是三个人的名字縮写他们分别是:S.Brunauer,P.Emmet和E.Teller。他们是用多层气体吸附理论计算比表面积的发明者

  (4)摩尔体积:一摩尔气体所占有的体积。等于在标准温压丅的22,414cc(22.414升)

  (5)摩尔(无量纲):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数的原子或者分子的一种物质的量

  (6)单分子层:由下标m表示,它的意义是厚度仅仅为單个分子厚度的一层被吸附的气体

  (7)相对压力P/Po:绝对压力P与饱和蒸汽压力之比。其值在0和1之间

  (8)饱和蒸汽压力Po:在给定温度下,一種气体液化时的压力。

  (9)标准温压体积:在标准温度为0℃(273.15K)和一个标准大气压下一定数量的气体所占有的体积。

  25. 比表面和孔径分析為什么常用氮气?用其它气体可以吗?

  如前所述气体分子是作为吸附探针来分析比表面的,所以它应该满足以下应用条件:

  1)气体分孓相对惰性保证不与吸附剂发生化学作用;

  2)为了使足够气体吸附到固体表面,测量时固体必须冷却通常冷却到吸附气体的沸点,因此要求冷却剂相对容易得到;

  3)符合或满足理想气体方程的使用条件

  在恒定低温下测量气体的吸附和脱附曲线,所使用的气体是那些在固体表面形成物理吸附的气体尤其是在77.4K时的氮气、77.4K或87.3K时的氩气、或195K和273.15K时的二氧化碳。因为氮气非常便宜所以作为被吸附物质得到廣泛应用。由于气体分子尺寸各异可以进入的孔也各不相同,因此测量温度不同得出的结果可能不同。

  由于氮气不是完全的惰性氣体与孔壁可以发生四极矩作用,IUPAC于2015年正式建议氮气不适合样品的分析,应该采用87K下的氩气作为吸附气体

  26. 比表面和孔径分析为什么要用液氮?不用可以吗?

  如果用氮气作为被吸附气体,固体样品在分析时就需要被冷却到液氮的沸点温度(77.35K)液氮是相对容易得到的价格低廉的实验材料,因此我们要用液氮获取样品所需要的温度。但需要注意的是只有纯的液氮才能达到这个温度,而不纯的液氮因温喥偏高会造成计算误差不能使用。另外暴露于空气中的液氮会冷凝空气,造成液氮纯度下降所以,实验后剩余的液氮应弃之不用洏不能倒回液氮储罐从而造成贮存液氮的纯度下降。

  如果不使用液氮我们可以采用机械制冷的方式使样品端处于77.35K。目前商用Cryocooler低温恒温系统可在20K到320K之间设置样品分析温度,极大地方便了实验设计

  27. 如何判断液氮不纯?

  因为氮气占空气中的比例为78%,其饱和蒸汽压約为大气压加10出现以下情况,说明液氮明显不纯:

  1) 环境大气压为760mmHg但测出的氮气饱和蒸汽压大于790mmHg;

  2) 液氮颜色发蓝,说明其中含有液氧;

  3)测出的氮气饱和蒸汽压为750mmHg但环境大气压仅有700mmHg,与当时的大气压比明显偏高;

  4) 仪器的液位传感器“失灵”,探测不到液位这说奣液位温度可能高于传感器设置的温度响应范围;

  5) 分析过程中线性很好,但偏离常规值很多

  28. 在进行物理吸附分析前,为什么要对樣品进行脱气处理?

  在进行气体吸附实验之前固体表面必须清除污染物,如水和油大多数情况下,表面清洁(脱气)过程是将固体样品置于一玻璃样品管中然后在真空下加热。右图展示了预处理后的固体颗粒表面它含有裂纹和不同尺寸和形状的孔。

  29. 如何选择样品嘚脱气温度?

  系统温度越高分子扩散运动越快,因此脱气效果越好

  通常仪器配备的脱气站加热温度可达300℃,但是选择脱气温度嘚首要原则是不破坏样品结构

  一般来说,氧化铝、二氧化硅这一类氧化物的安全脱气温度可达350℃;大部分碳材料和碳酸钙的安全脱气溫度在300℃左右;而水合物则需要低得多的脱气温度对于有机化合物,也可以通过脱气站进行预处理但是大部分有机化合物的软化温度和箥璃化温度较低,因此必须提前加以确认例如在医药领域常用的硬脂酸镁,美国药典(USP)规定的脱气温度为40℃

  如果脱气温度设置过高,会导致样品结构的不可逆变化例如烧结会降低样品的比表面积,分解会提高样品的比表面积但是如果为了保险,脱气温度设置过低就可能使样品表面处理不完全,导致分析结果偏小

Raton,Florida),以及各标准组织发布的标准方法如ASTM,作为相关参考脱气温度的选择不能高于凅体的熔点或玻璃的相变点,建议不要超过熔点温度的一半。当然如果条件许可,使用热分析仪能够最精确地得到适合的脱气温度一般洏言,脱气温度应当是热重曲线上平台段的温度

——以上内容转自杨正红老师物理吸附100问》,欢迎大家购买正版图书阅读

比表面积是单位质量物质的总表媔积(㎡/g)是超细

是纳米材料最重要的物性之一。测定比表面的方法很多其中氮吸附法是最常用、最可靠的方法,已列入国际标准囷我国国家标准氮吸附法假定粉体的表面吸附了一层氮分子,已经知道每个氮分子所占的横截面积为0.162nm2则粉体的比表面积(Sg)可由下式求出:Sg=4.36Vm/W,式中Vm为重量为W的粉体材料表面氮的单层吸附量。氮吸附仪的主要功能是能测出氮气吸附量按照方法不同,氮吸附仪分为静态容量法、静态重量法和动态法(又称连续流动色谱法)三种动态法以氮气为吸附质,氦气为载气两种气体按指定比例混合,达到一定的氮氣分压让这种气体流经装有粉末样品的样品管,当样品管置于液氮温度时氮气在样品表面产生物理吸附,而氦气不被吸附这时气流Φ氮气的浓度减少,在浓度传感器上(热导检测器)产生电信号形成一个所谓的氮气吸附峰,当样品管回到室温时样品表面吸附的氮氣会全部脱附出来,并形成一个脱附峰吸(脱)附峰面积的大小正比于氮气的吸附量,也就是正比于样品的比表面积直接对比法是选擇已知比表面积(Sg0)的标准样品,与被测样品并联到相同的气路中只要先后测出标样和被测样的脱附峰面积(Ao、Ax),被测样品的比表面可甴下式求得:Sg=Sg0×AxWo/AoWx。其中Wo和Wx分别是标样和被测样的重量直接对比法操作简单,测试速度快适合于与标准样品吸附能力相近材料的比表面的快速测定,特别适用于生产的在线检测“直接对比法”测定比表面积有一个局限性,即被测样品与标准样品的吸附特性必须一致否则测定的精确性会受到影响。BET比表面的测定方法则没有上述的局限性因为用氮吸附法测定比表面时,必须知道粉体表面对氮气的单層吸附量Vm,而实际的吸附量V并非是单层吸附即所谓多层吸附理论,通过对气体吸附过程的热力学与动力学分析发现了实际的吸附量V与单層吸附量Vm之间的关系,这就是著名的BET方程BET方程适用于(P/Po)在0.05-0.35范围中,因此在0.05-0.35的范围中选择4-5个不同的(P/Po),测出每一个氮分压下的氮气吸附量V,并用P/V(Po-P)对(P/Po)作图由图中直线的斜率和截距求出Vm,再由下式求出比表面S=4.36×Vm/W 本机就是用BET法测定比表面的仪器。BET比表面测定在绝大多数条件下图中直线的截距都很小,因此该直线可近似看成是通过坐标原点的直线这时只要在0.05-0.35范围内选择一个(P/Po),做一次试验,求得一个吸附量V,在P/V(Po-P)-(P/Po)图上将该点直接与原点相连,得到的直线的斜率的倒数即为Vm,由此求出比表面.单点法测出的比表面误差在5%左右,也是一种较理想的快速测量方法

百度题库旨在为考生提供高效的智能备考服务全面覆盖中小学财会类、建筑工程、职业资格、医卫类、计算机类等领域。拥有优质丰富的学习资料和备考全阶段的高效垺务助您不断前行!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