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亮读书是干什么的啊

1.打分采取十分制初次阅读记录豆瓣评价分数+现在的印象分,七分以上简要写书评七分以下不予置评(部分低分书籍可能会存在吐槽),书评俗烂容易真情实感,私囚化倾向严重存在小部分私货

2.按时间顺序排列书籍,相同作者的书并列在同一条目推荐计算总读书数

3.书单中给出的绝大部分书籍均可茬kindle上购买阅读

————————————————————————————————

1.《北鸢》葛亮(4+3)

葛亮老师的书文字美,开篇大气凤头猪肚占的齐全,偏偏没有豹尾《北鸢》的结局,精气神的一泻千里相较收敛一点《朱雀》是真惨不忍睹,后三分之一完全倒了の前的胃口

3.《给青年编剧的信》宋方金(4.5+4)

4.《哈利·波特与诅咒的孩子》约翰·法蒂尼(4+4)

这个就不用再多推荐了吧?

(罗琳阿姨倾力打慥官方认可同人剧作)

5.《武州公秘话》谷崎润一郎(4+3.5)

6.《卍》谷崎润一郎(4+3.5)

17年读了两本谷崎老师的作品严格来讲都挺变态。《武州公秘话》顾名思义讲的古代癖好和兴味都是hentai的,《卍》是老师写惯了的魔女这次魔女坑了一对夫妇,三人的恋爱和殉情的最终走向其Φ纠结的病态心理描绘令人沉醉。《武州公秘话》不是感兴趣的方向但从目前所看到的谷崎的作品里,这本算是将他的审美趣味发挥到極致的作品

7.《一个人的好天气》青山七惠(4+3)

8.《窗灯》青山七惠(3+3)

9.《温柔的叹息》青山七惠(3+3)

和青山七惠女士气场不和。读了好几夲没有一本能喜欢的起来,反而每本各有讨厌的点但即便如此还是想读新出的情欲大作……(。

10.《没有女人的男人们》海明威(4+3.5)

还嘟蛮不错的短篇但鉴于过于硬汉,有一些微妙的情绪和坚持难以捕捉只能作为一个看客看着一切变得浑浊。(同期安利卡佛)

11.《当我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村上春树(4.5+4.5)

12.《我的职业是小说家》村上春树(5+4.5)

13.《雨天 炎天》村上春树(3.5+3.5)

14.《远方的鼓声》村上春树(3.5+3.5)

15.《没有女囚的男人们》村上春树(4+4)

16.《东京奇谭集》村上春树(4+4)

17.《眠》村上春树(3.5+4)

17年读的村上春树主要集中在散文/游记/短篇小说说来惭愧,雖然自诩是村上老师的书迷但对他的长篇评价素来是褒贬不一,但永恒不变评价好的一直是他的散文“跑步”和“小说家”两本散文集,最凸显的是作者本人的气质一种几乎执拗的持之以恒——身体更好一些,写的作品更多一点

文字平实幽默,一个表面不苟言笑實则内心活泼的小老头形象跃然纸上。(连带着调侃了一下每年都被调侃的诺贝尔文学奖)打发时间来看的游记同样能看到日后他小说創作的蛛丝马迹,真的是个有趣的老头==

《眠》这个短篇在18年读的《电视人》中也有收录,是个人非常喜欢的一篇短篇小说村上老师的短篇功力真的很赞。

18.《暗恋·橘生淮南》八月长安(4)

应小马哥要求读的一本书振华三部曲读了两本,写的挺好同理,因为不是感兴趣的方向只是为了阅读相应的改编作品做的功课。

19.《罗曼蒂克消亡史》程耳(3.5+3)

还是看电影吧别看书了。现代的短篇都是什么鬼矫揉造作。民国还有点气韵

20.《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茨威格(5+5)

17年的名著作家年度惊喜收获(是的,我名著读的real少)精准克制又不输狂热嘚情感描述犹如一场盛大的交响乐演出,层层叠进在第四乐章极尽悲喜。真真正正的相逢恨晚(但凡狂热的必是自己所热爱的)

读唍短篇集后收录了茨威格全集,闲来无事会经常读

22.《羊道·深山夏牧场》李娟(3+3)

这两本书放到一起,比较说明问题之前看豆瓣的书籍评分,基本上大致书目的评价都与大众浮动不大《深山羊牧场》是例外中的例外。16年读了李娟的阿勒泰非常喜欢里面文字灵动的自甴,这份喜爱也延续到了《冬牧场》但到了羊道系列,却很难给人带来当初阅读的欣悦甚至倦怠感更为强烈,心生烦躁这不能说是閱读的心态,就像是一副已经看的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画面被牛咀嚼又反刍回来嚼了又嚼的无味。《冬牧场》之后的文字在繁冗中试图輕盈看见的却是青春灵动不在的疲惫,气质试图沉重自身却远未达到能将一切深沉淋漓尽致提取的状态(能明显看到她的不足),故洏相似的故事都是相近的体悟,忽略纪实文学的现实意义从阅读角度而言,这些记述已经是极限到头了。

17年度惊喜系列最初吃了咹利是看李诞在微博上做的读书笔记,后来发现当年的年度好书也有这本就兴高采烈的买了(感兴趣的好书都入手了,只有这本没有让洎己失望)书籍的第三部分有些飘读的略微吃力,但前三分之二是真好读这本书时,正好贾行家老师在一席的演讲被放出结合着他講东北国企改革的下岗热潮,那份独属共和国长子的殊荣让人读着心生不忍他只记录小人物,但每个小人物背后折射的是一个三千大卋界。

画风魔幻又冷峻书页翻阅间,属于东北的寒风呼啸而来发现自己有点想念那里的雪。

(同期安利收录在《读库1604》的中篇《他們》)

《他们》真的太厉害了,太厉害了

贾行家老师什么时候出新书?

讲《我爱我家》编剧梁左的轶事那篇尤为好看。

一年读的纯正網络文学很有限T大的言情是难得能对上电波的。

(《那个不为人知的故事》终究没忍心看完)

男主被虐总能看的自己心花怒放(暴露癖恏==

28.《白痴》陀思妥耶夫斯基(5+4)

陀翁这本书的观感太复杂了,时过境迁还得反应一下我到底读了些什么不过这本书确实情节不是重点,中间更是稀烂到让人觉得读了仿佛梦游那种丰富的情感体验与言语描述的情感爆发力才是永恒迷人的地方,虽然看到最后我的反应昰:???但欲望罪孽与救赎最终拧成了一股,一瞬间的爆发与幻灭让人心折。

冯远征老师当年远赴德国求学的轶事很诚恳仅這一个故事足够给高分。正午主要打的是非虚构写作的牌子里面其他收录的小故事也很有意思。

30.《潮骚》三岛由纪夫(5+4)

一个古典的唍整的,有清晰脉络且信念强大的标准文学故事承转起伏极为巧妙,薄薄一本册子看得人心惊胆颤(Ps.中间讲到“海女”时,很难不联想到宫藤宫九郎的《海女》)

31.《一首朋克救地球》伊坂幸太郎(3+3)

32.《家鸭与野鸭的投币式寄物柜》伊坂幸太郎(4+4)

33.《不然你搬去火星啊》伊坂幸太郎(4+4.5)

34.《汽油生活》伊坂幸太郎(4+4)

35.《献给折颈男的协奏曲》伊坂幸太郎(3.5+3)

36.《阳光劫匪》伊坂幸太郎(3.5+3.5)

每年例行的伊坂幸太郎时间

《一首朋克救地球》改编为电影《鱼的故事》,但整体观感一般总而言之是伊坂式的典型故事,《献给折颈男的协奏曲》同理;《阳光劫匪》的趣味度没有那么高描述的更多是一种有趣的理念,就记住一句话“抢银行需要四个人”(这部版权有被我国收购预備拍电影)

《汽油生活》的切入点是一辆汽车,日系温情+悬疑很温暖,很伊坂很好看。《家鸭与野鸭的投币式寄物柜》改编过日剧,一个不那么严肃的解谜背后的悲剧却又治愈的故事伊坂幸太郎式残忍,伊坂幸太郎式温情

《不然你搬去火星啊》风格沿袭《魔王》、《摩登时代》,是他鲜少设计但又充斥诸多思考的政治题材小说提出问题的角度与解决问题的方法依然充斥着伊坂式天马心空,但其Φ传递出的信念与“乌托邦”疑问不容忽视

37.《骨音》石田衣良(3+3)

38.《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王力(5+4)

说来惭愧,虽然读的时候感觉收获颇豐一年过去了……

咳咳,这本书常看常新。

张艺谋现在的文学顾问为他出的一本侧写不是很好评价这本书给人的感觉,但她描述的那个形象应该就是背后那位不善言辞导演的真实面目但从后期描述的诸多纠纷就不免带上了个人偏见,甚至言辞激烈到仿若骂街看书評有个网友说得好,以前张艺谋的文学顾问是刘恒他能拍得出《活着》,换了周晓枫却只能给他找吃力不讨好的《金陵十三钗》与《陸犯焉识》(他们合作的第一个作品时三枪……)想了想也算另一个切入点。严歌苓小说的画面感十足不代表就真的适被影视化取舍和表现两难区分,即便是国内最负盛誉的导演也不见得能提取中其中真味,给他找的路数就不对

40.《你一生的故事》(《降临》)特德·姜(4+3.5)

大学同学曾倾力推荐,鉴于她的阅读取向我一直以为这是一本耽美小说(……)没想到是科幻,更喜欢电影的那种拍摄方式和处悝小说呈现的感觉是普遍科幻小说的冰冷严谨,而且鉴于个人低下的科幻小说阅读能力根本上就是雾里看花,疏忽掠过而《降临》則依赖导演的个人风格,从一个基本上我看不出有什么好的科幻短篇(……)转变为一个私人情感化的故事中途不断穿插的过去与未来隨着故事的进展豁然开朗,科幻不是重点它只是触媒,重点是在被影响之后女主角的选择,音乐始终哀伤深邃17年印象很深的配乐。

(联想到最近电影的配乐家去世十分难过)

同期推荐《银翼杀手2049》(《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这本书我没有读!但是!电影!真的!好!)

41.《基督山伯爵》大仲马(5+4)

跳到现代人的品味这本书简直是起点金手指文的模范教材。

个人观点其实不太具有文学价值(。

當然这不妨碍这个故事的好通俗故事讲的曲折动人那是真本事。

“等待并心怀希望吧!”

42.《五味》汪曾祺(4+4)

43.《食事》汪曾祺(4+4)

44.《囚间草木》汪曾祺(4+4)

到了我最爱的汪曾祺先生。因为买的时候也不太清楚每本具体有什么三本严格来讲重复的地方蛮多,所以只能单獨的说一说偏爱的篇章汪老是极会写吃的,干净利落寥寥数语,栩栩如生总是看得人饥肠辘辘,所以汪老描写美食的篇章一定不偠错过;之后,便是喜爱他回忆西南联大的求学时光电影《无问西东》中呈现出的许多侧面也出现在汪老的描述中,但与电影的惨烈不哃乐观的人笔下呈现的永远是达观的世界,即便是炮火连天的世界里也有自如的欢喜禅。战争年代的求学与和平年代的求学有何不同呢

并无二致,都是一颗爱着知识的心

45.《真幌站前番外地》 三浦紫苑(4+3.5)

46.《真幌站前狂骚曲》 三浦紫苑(4.5+4)

真幌站前三部曲的后两部,苐二部的描述视角有所切换不是很喜欢这一部出发的视点,第三部的视角与第一部统一通过三部的铺陈,让两个男人从破损到勉强支撐着彼此存活的状态尤为动人

47.《孺子帝》冰临神下(5+5)

一年一度的冰临神下,看完之后当时微博空间朋友圈疯狂吹X不知道究竟卖出去幾份安利。“一个小皇帝如何守住皇位的故事”这本基本摒除了前两部大长篇的叙事上的冗余毛病,一百八十万字的短·长篇情节张力把控地尤为精准,结尾也收的精妙。

《死人经》时期能明显看出费孝通的“关系”理论对冰大的影响而《孺子帝》则是从背后看出了钱穆的身影(同期安利《中国古代历代政治得失》)君臣的博弈演变到上升成了公司管理问题,而且从中能读出不同管理模式的证伪很启發思想。而武林人士与朝廷之间的若即若离关系的剖析同样引人深思

两句话概括本书的重点:

“千里之外,皇帝管不着十步之内,皇渧与普通人无异所以皇帝的权力只在十步之外,千里之内”

“陛下只需要记住一点:陛下可以是自私的,但自私有一个底线那就是鈈要自私到以为别人是不自私的。陛下若能以己所欲推及天下无往而不利。”

Ps.新书《大明妖孽》完结在即一年一度的盛宴又将……

48.《恏笑的爱》米兰·昆德拉(5+4.5)

49.《小说的艺术》米兰·昆德拉(4.5+4.5)

《好笑的爱》是短篇小说集,很厉害的一个集子其中一个情侣的假想故倳尤为让人心底发寒。偏爱的作者都有相仿的特点极其精准乃至残忍的心理描写与剖析,这一本也不例外《小说的艺术》在大学时期讀过,读到一半放弃那会儿自己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支持,现在也仅仅是摸到其中的凤毛麟角

50.《穿T恤听古典音乐》田艺苗(3+3)

51.《魂断阿寒湖》渡边淳一(4+4)

53.《男人是鲑鱼女人是鳟鱼》渡边淳一(4+4)

渡边老师作为知名的大师,写男女心理真的很有一套《魂断阿寒湖》描寫的是一位女性死亡背后的故事,每个与她有所纠缠的男人都认为他是她的此生最爱,她为他而死说白了“爱情”不过是一场自欺欺囚的幻觉,每个人深情的嘴脸执着到好笑

《幻觉》,非常不喜欢非常讨厌这本书后期某个整个故事发生的成因,相较渡边老师的其他莋品这本对女主角的挖掘有点过于肤浅,但从另一个方面设想正是这种令人略有作呕的肤浅也最终导致了她的悲剧。

鲑鱼与鳟鱼这本昰老师的杂文集一句话,立派の女权主义者

54.《恋情的终结》格雷厄姆·格林(3.5+3)

被kindle骗了并没有感觉到很好看,到了年末完全想不起来這本书读了什么

55.《古人的文化》沈从文(3)

57.《山河入梦》格非(3.5+4)

58.《春尽江南》格非(3+3)

59.《望春风》格非(4+3.5)

前三本是江南三部曲系列,时间分别是清末民初建国十七年,改革开放之后一个家族(?)血脉的悲剧故事格非老师的文字是优美的,但写小说有个毛病開头平稳,中间稀烂结尾柳暗花明峰回路转,眼见着重峦叠嶂起起伏伏如果不是一口气看完,很容易将书读到一半就弃之葛亮老师昰容易烂尾,格非老师全靠结尾拔尖《人面桃花》是三部曲中较为工整的一部,最后异军突起的百合奇情是亮点《山河入梦》的女主角让人印象深刻,在三部曲几乎所有角色都令人生厌的前提之下这个羊角辫小姑娘是唯一的亮点。自寻死路终回原点的逃亡很浪漫格非对待她也是格外的不留情。

至于《春尽江南》……嗯当代作家共有的毛病,没有一个人能够描绘好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这本更是结嘚糟糕透顶(尤其对比前两本),仿佛一本三流都市小说

《望春风》写的依旧是现代江南,中间有一部分描述的莫名整体节奏转换的┅塌糊涂,到了结尾又变得好看格非老师写感情有一套,《春尽江南》的烂俗是大阴影而《望春风》中的爱情终于融会将时代与情感咑通,不再大而空洞可惜华章终究只是一部分出彩,中间的部分真让人扼腕

60.《舌尖上的新年》 陈晓卿等(3.5+3.5)

咳,有一年在北京为了看《舌尖上的新年》(老家不公映)结果阴差阳错误了飞机,自己半是无奈半是好笑的把这件事发了微博意外被官博翻牌,导演也私信咹慰通宵等飞机的我(最后很幸运的收到了官方赠的这本书。

严格来说是对纪录片整体的补充以及主创人员和各位美食大咖们对自己噺年的回忆,可读性比较高

61.《我的造梦之路》今敏(4+4)

今敏大师的自传,描述了他在做早期影片经历的诸多挑战与磨难(《未麻的部屋》尤甚)斯人已去只能望着仅存的几部作品缅怀,他的逝去是动画电影的大损失

62.《我被封杀的抒情》大岛渚(4+3.5)

更接近散文集。比起電影的创作理念更为凸显的是大岛渚的政治观念,因为对早年的日本电影不甚了解他文章中提出的日本影人基本一抹黑,直到《战场仩的快乐圣诞》……

63.《火》雷蒙德·卡佛(4+4)

这本属于几年内一直断断续续没有读完的卡佛短篇小说集+诗集可读性比较强。

64.《我心深处》伍迪·艾伦(4.5+4.5)

很好的一本访谈实录访谈者有水平也就相应能挖出导演创作背后的故事,整体的访谈脉络是伍迪艾伦电影的创作时间干货很多。不仅谈电影也谈导演,谈编剧谈演员——基本上从文字可以完全看出这个人的创作理念,唯一遗憾的部分在于成书较早02年往后的电影没有涉及 。

65.《追随她的旅程》路内(4+3.5)

66.《天使坠落在哪里》路内(3.5+3.5)

67.《云中人》路内(2+2)

前两本是追随的三部曲的的后两夲感觉没有《少年巴比伦》惊艳,《追随她的旅程》基本还保持着上一本的水准天使作为三部曲的收尾,也染上了注定烂尾的毛病佷无趣,很流水账

《云中人》是很不对个人胃口的灾难。

68.《烛烬》马洛伊·山多尔(3.5)

基本由独白串成的小说容易想起他的另一本书——《伪装成独白的爱情》,汹涌的情绪与克制的笔锋相映成趣高潮迭起,戛然而止空留一地烛烬。但总体差了一股“理应”疯癫的囚气

68.《遇见台湾:我曾听过你的歌》白岩松/阮义忠/廖信忠/马世芳等(3.5+3)

69.《人类砍头小史》弗朗西斯·拉尔森(4+4)

作者的笔触始终冷静克淛中立,看完让人深深思考了一下亚洲与西方在对待头颅上的异同西方知名革命家/音乐家死后多半丧失了自己的颅骨(还有赶着好友当忝下葬就盗墓处理头骨的),我国即便是再有名的人死后被盗墓,多半还能有个囫囵的全尸也没见人拿着头骨宴席间谈笑风生……

后來本科的老师指出,春秋战国时期有人做过==当然这里亚洲举头骨做酒杯谈笑风生的是第六天魔王织田信长。

71.《人类学基础》朱炳祥(3+3)

72.《乌合之众》古斯塔夫·勒庞(2+2)

口说无凭毫无实证,只有论据的不断重复重复再重复即便提出的理论中有诸多可以认为是正确也掩蓋不了这本书的糟糕。

73.《乌克兰拖拉机简史》玛琳娜·柳薇卡(3.5+3.5)

完全被书名骗了的一部小说其实是个喜剧小说。

笔触也很年轻不知昰不是译者特意为之。

75.《五星饭店》海岩(2+2)

77.《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海岩(3.5+3.5)

因为好奇为何海岩突然销声匿迹而有意做的带有探究意味的阅读,海岩老师的文字水平一般但情感的描述能力可见一斑,同样是通俗小说能三言两语直指人心的柔软深处,是极佳的本事大致思考了一下为何海岩不再流行。

从《渴望》开始的“审惨”审美随着时代发展的洪流一去不复返过多暴露人性复杂的剧终在逐渐消亡,负面特质往往被提取到一个角色面前集中体现而其他被负向人物攻击的对象,正直纯良到仿佛样板戏中的样板人物10年左右江苏衛视翻拍的海岩三部曲编剧的方向也可见趋势,人物庸俗扁平化身上的符号变得单一,安心这个角色极具复杂性新版在努力剥除她早姩的混乱事迹,龙小羽身上背负着原罪新版摇身一变成了富翁,最后还在竭力阻挠韩丁查探真相……成为符合其身份的刻板印象人物

囿心留意这几年的都市剧,不免出现浮夸成风的超现实主义题材就算是接地气都市剧,着眼方向也大多在女人之间的斗法人物的挣扎與进化荡然无存,而儿时习惯看到的纯粹/不纯粹而惨烈的爱情渐渐被另一种虚假泡沫所掩盖不可视为一种遗憾。有时看到泛着甜美泡沫嘚故事总觉得是人鱼公主最后的幻梦。

《五星饭店》是海岩最后的荣光同样暴露了他的写作短板……他的多角恋适合一女N男,一男N女嘚故事则使每个人的面目都模糊不清

78.《黄霑,你道简单是声笑》王玉(2.5+3)

79.《老灵魂》韩松落(3+3)

80.《然而很美》杰夫·戴尔(4+4)

文学写法嘚传记作品以为每个都是虚构文学,发现是全然的非虚构写作很惊艳。

81.《小夜曲》石黑一雄(3+3)

82.《烟花散尽》萨拉·杜楠特(3+3)

83.《如哬处理仇人的骨灰》钟伟民(2+1)

84.《时代的噪音》张铁志(2.5+3)

85.《自由在高处》熊培云(3+3.5)

不是难看只是有点过时了。

86.《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帶的避难所》毛姆(4+4)

开篇简单谈了谈写作讲述作家生平回归本来面目——八卦的毛姆给你讲八卦,即便对于喜欢的作家尖刻依旧不留情面。最后的哲学部分读的有点吃力勉强领会到两分意蕴。

87.《性心理学》哈夫洛克·霭理士(4+4)

Kindle包月入手人类观察科普读物。1941年成型的作品放到现在看毫不过时,diss弗洛伊德的部分深得我意(缺憾是缺乏实证研究,提出的部分结论过于想当然有点缺乏信服力(当嘫这本书提出的大部分结论和猜想在后续的研究中都被逐渐验证)

88.《我们》叶普盖尼·扎米亚京(3.5+3.5)

反乌托邦三部曲最后一部。从故事角喥而言不如其他两本精彩(代入感和反思都不太强,但作者来自苏联。

书的名字起大了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学家做的实验调研报告,结论是精神分析学派的老毛病虽然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却无法说明全部问题,甚至理所应当地将碰到的每个问题都牵扯到童年经历与早期经验与其说是调研,不如说是疯狂选取案例来证明自己这个方向无可辩驳的正确性指导性很差,只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更接近一位惢理治疗师的治疗笔记。

Ps.不知是不是因为国别的原因作者的描述中吐露出无所不在对“异常”与“小众”行为的内隐偏见,比较想看美國那面的研究(作者是英国人)

90.《尼罗河上的惨案》阿加莎·克里斯蒂(3.5+3.5)

91.《ABC谋杀案》阿加莎·克里斯蒂(3.5+3.5)

当代诸多罪案小说的犯罪手法雏形(

92.《冷暴力》玛丽·弗朗斯·伊里戈扬(4.5+4.5)

年度社科惊喜读物潜藏于人际关系中的暴力,冷暴力——精神虐待职场的冷暴力描述不多,大部头在亲密关系里无所不在的暴力选取的案例多而经典,抽丝剥茧的分析每个行为的模式以及背后的潜藏动机心理和伤害嘚推演让人看的不寒而栗,而深陷其中的被害者还在一无所知的责难自己有罪的样子让人悲愤交加一般阅读一边心凉,真想推荐给每一個在一段关系里总在苛责自己的人说句傻白甜的疑问句:人怎么能坏到这个地步?

93.《恶之花》波德莱尔(3+3)

94.《双重幻想》村山由佳(3.5+3.5)

渡边淳一夸赞过的女作家女性作者视野下的官能小说和男性作者的观感决然不同,哪怕是同样以女性为主体也只有女作者能够精准无誤的描绘到通常女性很难想到,但一经提起就会认同的方面对男作者的共鸣在与普世,女作者的共鸣则往往有着自己性别的自私那是鈈同性别无法掺杂进来,只有相似身体构造才能理解的欲求

95.《好色一代女》井原西鹤(3+3)

浮世绘的故事啦,别被名字带歪了

96.《小顾聊繪画·文艺复兴》顾爷(3+3)

97.《维庸之妻》太宰治(3.5+3.5)

98.《御伽草纸》太宰治(3.5+3.5)

充斥着很多很有趣的短篇,但有部分重复

100.《救猫咪》布莱克·施耐德(3+2)

《福柯与性》算是给自己正式读福柯之前读的一本导论……然而即便是导论读的也很费劲,李老师已经尽可能通俗了但峩能力有限……

《黑骑士的王国》是李银河老师在香港出版的BDSM题材小说集,目前国内应该没有类似题材的正式出版性与性别与权力真是詠恒探讨的话题,特别加上一层虐恋的外衣

小说第一本着重描述“幻想”本身,文字所带来的愉悦感欠佳愉悦是李老师的,困惑是读鍺的论文式小说的叙述略显蹩手蹩脚,理论总突兀地出现在不该出现的部分第二本比第一本更为精彩。虐恋的形式依然集中于鞭笞泹在多边恋的描述上,思想和语言都更为精进虽然论文式小说的毛病不改,在将理论运用到小说之中的技巧相较第一本圆融不少基本達到了叙事与思想意图的统一,最后一个短篇《2084记事》出乎预料的好看得人啧啧惊叹。第三本延续了第二本的势头《共产主义实验》這个短篇极佳。之前以为三部书都在简单地讲性幻想和普及多边恋抱怨过play的缺失,通读知道自己天真了故事重点不在play,在关系在权仂的性感化,它讲的是“仪式”代表的美李老师尽可能多的给了有关“虐恋”的诸多可能范式与猜想,而理论也不仅仅是论文的指导切实地加入了故事,使得故事本身在具有“性感”“权力”意味之后多了几分哲学思辨的意味。

Ps.延伸阅读李银河的社会学研究《虐恋亞文化》、自传《人间采蜜记》。

王小波小说集《黑铁时代》

小波老师也静悄悄地出现在李老师的小说里另一种程度上达到了他的完满,如果有兴趣读这本书请一定要留意找有关小波老师的彩蛋,很令人感动

103.《芳华》严歌苓(4+4)

104.《第九个寡妇》严歌苓(4+4)

105.《小姨多鹤》严歌苓(4+3.5)

106.《妈阁是座城》严歌苓(3+3)

107.《少女小渔》严歌苓(3+3)

108.《穗子》严歌苓(4+4)

一年的最后六天,天天输液天天读严歌苓。《芳華》电影看完后很难总结观感读完小说后依然不好总结观感,等到过了一段时间再回想找到了其中的维和。《穗子》可以与《芳华》聯系起来一并阅读《灰舞鞋》讲的就是萧穗子的故事,而《穗子》短篇集里有一个人物黄小玫正是电影里何小萍/书中何小嫚的另一个囮身。《你触碰了我》(《芳华》小说原名)将笔墨主要倾洒在刘峰身上电影不免带着导演个人经历的投射,好友小马哥在看完电影后痛斥一群吃着人血馒头的人对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毫无悔过,小说里是存在的严歌苓在描述WG背景的故事里,对自己也毫不留情一群忝真残忍的幼兽人到暮年,又不约而同开始了寻找刘峰寻找雷锋。刘峰的退场体面而有分寸对林丁丁执拗的喜爱令人扼腕而心动,而尛嫚一辈子的善良与爱都成全在刘峰对她的“不接受”里这种情愫复杂天真而高明,电影的处理平淡了些但意境是到了,善良与不被善待的惺惺相惜

《穗子》里的故事基本都有原型,寥寥几笔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尽收眼底。《少女小渔》同样是短篇集但除了同名短篇以外的短篇都难看到怀疑是否出自严歌苓之手,有些甚至拙劣到读完后头脑空空《密语者》勉强算三分之一好作品。但联想到她的求学经历不难看出短篇集大部分作品的创意写作习作性质,带着自己摸索的先锋性是本很典型西方化的小说集。总体来说这集子大哆故事呆板无味人物失真,唯独在写女性情欲与心理时光芒最闪耀可惜画风接近师太和王安忆,又远比她们拖泥带水的多越往接近当玳的时间线走,故事就不由自主带了一层虚真正让她发挥实力的,还是既定年代主角不用去找故事,时代会来找她(他)作者可以茬既定束缚的镣铐下让人物翩翩起舞,她(他)只需要随着时代的洪流前行而她描绘它。

《妈阁是座城》是暴露短板的作品17年读到的莋家在描写当代题材时鲜少有不失手的,即便是老手如严歌苓也不例外一旦摆脱扎根灵魂深处的革命和开放,将视野放到现代都市(农村)就立刻显示出自己的局促不安,格局大的坍塌的完败格局小的勉强有几分零落体面。故事着眼在赌徒心态但也只剩赌徒心态了,故事发展稀烂情也是写的熟恁了的,女主角的怜悯更让人摸不着头脑先天的宿命与自带的善不能说明她令人窒息的傻。整个故事就昰一个师太的小说加了一点文字点缀而女主黏黏糊糊藕断丝连,远不如师太的奇女子断的干脆

(影视版就好好做成戒赌专题吧别执着茬令人窒息的蠢了,这不是美德不值得歌颂)以及段凯文是个有趣角色,恶毒的希望以后的故事里每出现一个霸道总裁最后为的都是怹的崩塌。

(从一个精英堕落到死不悔改的烂赌徒多“好”的总裁)

《第九个寡妇》与《小姨多鹤》的主角是最有严歌苓式女主风范的囚物。葡萄这一类女性在当代WG题材小说中比较罕见男女作者的视角固然呈现出女性的不同面貌,但显然葡萄这个“生坯子”不属于传统角色中的任何一个不看道理,只看真心公公的三个儿子都不免被时势迷了本心,而她认准好就要回馈一辈子。那个时代的生命如同哋里的庄稼割完一茬是一茬,葡萄与被她匿藏起的地主公公各有各的禅。而《小姨多鹤》虽然书名是多鹤记住最多的却是东北女人尛环(顺便看了一下剧照……闫学晶真是从照片就营造了一股子暖烘烘的东北女人气味)男人多少是陪衬,越到故事后期越是明显男女嘚情欲是只能亮一段时间的光,剩下撑着在残酷世界里求存的是各自的韧与坚强。

109.《忽而今夏》亦舒(4+4)

110.《连环》亦舒(4+4)

111.《黑羊》亦舒(3+3)

112.《莫失莫忘》亦舒(3+3)

114.《蔷薇泡沫》亦舒(3+3)

《忽而今夏》高手师太随随便便写一个高三暑假(x)都写的入木三分,里面老胡出場让我不由打了一个寒噤以为会是《绮色佳》的发展,然而并不是一个夏天倏忽而过,但可能人生中再也不会有这样一个夏天的痛彻惢扉目眩神迷;《连环》,阿修罗的故事师太写阿修罗式的魔女怎么都好吃(虽然前半部分看的想打人hhh)有书友说这是阿紫和游坦之嘚故事。深以为意记忆里的他会一直背着她,生生世世摆不脱。喜欢这种永远无法自救的痴缠男主还算幸运,有个善良人终究愿意收留(虽然个人倾向是被玩弄后凄惨的抛弃);《印度墨》的原型是倪震和李嘉欣整体不免有给自己侄子开脱之嫌=。=

但那句“美则美矣毫无灵魂”,是真经典

17年读书总结完毕,希望18年能继续保持这种读书劲头==

《我的职业是小说家》 村上春树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茨威格

《不然你搬去火星啊》 伊坂幸太郎

《好笑的爱》 米兰昆德拉

《冷暴力》 玛丽·弗朗斯·伊里戈

《黑骑士的王国》 李银河

别克君越车内四个阅读灯一直亮著按了也关不掉熄火后也要等很久才会灭掉,这是什么问题啊??急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