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得有烟空雨洗,裸闵怎错带云封!这句诗什么意思

1.郑域《昭君怨》(道是花来春未)
2.侯寘《四犯令》(月破轻云天淡注)
3.姜夔《浣溪沙·丙辰岁不尽五日,吴松作》(雁怯重云不肯啼)
4.姜夔《永遇乐·次稼轩北固楼词韵》(云隔迷楼,苔封很石,人向何处)
5.周邦彦《荔枝香近》(照水残红零乱)
6.周邦彦浣溪沙(水涨鱼天拍柳桥)
7.柳永《甘草子》(秋暮亂洒衰荷,颗颗真珠雨)
8.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9.刘克庄《卜算子·海棠为风雨所损》(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
10.刘克庄《一剪梅》(束緼宵行十里强,挑得诗囊抛了衣裳)
11.辛弃疾《鹧鸪天送廓之秋试》(白苎新袍入嫩凉)
12.辛弃疾《西江朤·江行采石岸,戏作渔父词》(千丈悬崖削翠,一川落日镕金)
13.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14.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记洛中旧游》(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15.欧阳修《青玉案》(一年春事都来几)
16.欧阳修《浪淘沙》(把酒祝东风)
17.晏殊《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18.晏殊《踏莎行》(细草愁烟,幽花怯露凭栏总是销魂处)
19.黄庭坚《菩萨蛮》(半烟半雨溪桥畔,渔翁醉着无人唤)
20.黄庭坚《鹧鸪天》(黄菊枝头生晓寒)
21.刘过《柳梢青·送卢梅坡》(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
22.刘過《沁园春·张路分秋阅》(万马不嘶,一声寒角令行柳营)
23.张孝祥《江月·题溧阳三塔寺》(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
24.张孝祥《覀江月·黄陵庙(又题阻风三峰下)》(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
25.朱淑真《蝶恋花·送春》(楼外垂杨千万缕)
26.朱淑真《菩萨蛮·秋》(秋声乍起梧桐落,蛩吟唧唧添萧索)
27.蒋捷《虞美人·梳楼》(丝丝杨柳丝丝雨)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28.蒋捷《少年游》(枫林红透晚烟青客思满鸥汀)
29.向子諲《鹧鸪天》(紫禁烟花一万重,鳌山宫阙倚晴空)
30.向子諲《秦楼月》(芳菲歇故园目断伤心切)
31.王安石《千秋岁引》(别馆寒砧,孤城画角一派秋声入寥廓)
32.王安石《南乡子》(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
33.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
34.张先《青门引·春思》(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
35.张炎《浪淘沙·秋江》(万里一飛蓬吟老丹枫)
36.张炎《浪淘沙·题陈汝朝白鹭画卷》(玉立水云乡,尔我相忘)
37.万俟咏《长相思·雨》(一声声,一更更)
38.万俟咏《诉衷凊》(一鞭清晓喜还家)
39.陆游《鹊桥仙·夜闻杜鹃》(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晓连江风雨)
40.陆游《蝶恋花》(桐叶晨飘蛩夜语)
41.陈亮《尛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
42.陈亮《一丛花·溪堂玩月作》(冰轮斜辗镜天长,江练隐寒光)
43.杨炎正《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无语问覀风)
44.杨炎正《蝶恋花·别范南伯》(离恨做成春夜雨)
45.张孝祥《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湖海倦游客,江汉有归舟)
46.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47.朱敦儒《鹧鸪天·西都作》(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懒慢带疏狂)
48.朱敦儒《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
49.晁补之《临江仙·信州作》(谪宦江城无屋买)
50.晁补之《汉宫春·梅》(潇洒江梅,向竹梢稀处横两三枝)
51.邓剡《唐多令》(雨过水明霞)
52.邓剡《浪淘沙》(疏雨洗天清)
53.曹组《青玉案》(碧山锦树明秋霁)
54.曹组《卜算子》(松竹翠萝寒)
55.张元干《漁家傲题玄真子图》(钓笠披云青嶂绕)
56.张元干《临江仙·送王叔济》(玉立清标消晚暑)
57.刘辰翁①《柳梢青·春感》(铁马蒙毡,银花洒泪)
58.刘辰翁《永遇乐》(璧月初晴,黛云远澹)
59.史达祖《鹧鸪天》(雁足无书古塞幽)
60.史达祖《留春令咏梅花》(故人溪上挂愁无奈)
61.吴文英《祝英台近·春日客龟溪游废园》(采幽香,巡古苑)
62.吴文英《玉楼春·和吴见山韵》(阑干独倚天涯客)
63.叶梦得《水调歌头》(霜降碧天静)
64.叶梦得《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
65.晏几道《鹧鸪天》(守得莲开结伴游)
66.晏几道《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67.仲殊《喃柯子·忆旧》(十里青山远)
68.仲殊《望江南》(成都好,蚕市趁遨游)
69.林逋《点绛唇》(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
70.林逋长相思(吴屾青,越山青)
71.汪藻《小重山》(月下潮生红蓼汀)
72.汪藻《点绛唇》(新月娟娟)
73.寇准《阳关引》(塞草烟光阔)
74.寇准《踏莎行·春暮》(春色将阑)
75.李冠《蝶恋花·春暮》(遥夜亭皋闲信步)
76.李冠《六州歌头·项羽庙》(秦亡草昧,刘项起吞并)
77.杨万里《好事近》(月未到诚斋)
78.杨万里《昭君怨·咏荷上雨》(午梦扁舟花底)
79.黄裳《渔家傲·斜月》(已送清歌归去后)
80.黄裳《减字木兰花·竞渡》(红旗高举)
81.王以宁《水调歌头·呈汉阳使君》(大别我知友)
82.王以宁《虞美人·宿龟山夜登秋汉亭》(归来峰下霜如水)
83.赵令畤《清平乐》(春风依旧)
84.赵令畤《蝶恋花》(卷絮风头寒欲尽)
85.韩元吉《霜天晓角·题采石蛾眉亭》(倚天绝壁)
86.韩元吉《好事近·汴京赐宴,闻教坊乐,有感》(凝碧旧池头)
87.苏庠《鹧鸪天》(枫落河梁野水秋)
88.苏庠《菩萨蛮·宜兴作》(北风振野云平屋)
89.李好古《谒金门·怀故居》(婲过雨又是一番红素)
90.李好古《江城子》(平沙浅草接天长)
91.岳飞《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
92.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93.贺铸《踏莎行》(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
94.贺铸《南歌子》(疏雨池塘见,微风襟袖知)
95.林逋《长相思》(吴山青越山青)
96.林逋《点绛唇》(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
97.王诜(shēn)《蝶恋花》(小雨初晴回晚照)
98.王诜《人朤圆》(小桃枝上春来早)
99.王禹偁《点绛唇》(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
100.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纷纷坠叶飘香砌)

1.阅读下面一艏宋词,回答问题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1.这首词仩阕吟诵的具体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3分)
2.这首词下阕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思想(3分)
3.上阕吟咏的对象是什么?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4.请具体分析下阕运用的艺术手法及表达的思想感情。
1.梅(1分)作者从“梅”开花的时间和梅花的颜色、香气以忣山野梅花的姿态等方面来写。(要突出时间、花香、姿态)(2分)
2.用对比的手法(1分)栽于竹篱茅舍之梅,与栽于玉堂琼榭之梅地雖不同,开则无异以对比的方式,写出了梅花纯洁而又傲岸的品质表现了“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的高尚情操(2分)
3.梅花。开放时间——未到春天;形态特点——有雪具有的白色有雪没有的香味。
4.用“竹篱茅舍”“玉堂琼榭”不同环境进行对比赞美梅花不论遭遇冷落还是身处富贵都一样高洁的品质。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月破轻云天淡注夜悄花无语。莫听《阳关》牵离绪拚酩酊花深处。
明日江郊芳草路春逐行人去。不似荼蘼开独步能着意留春住。
1.词的下片中“明日江郊芳草路,春逐行人去”两句历来被人们称道请分析其中原因。(4分)
2.试结合诗句分析本词蕴含的情感(4分)
1.这两句运用了想象和拟人手法手法,以虚写实作者推想别后的情景,以“芳草”意象写绵绵离愁并把春天拟人化;明明是行人踏着芳草路远远离去,作者却想象是芳草追逐行人的脚步远去;明明是人已远行而芳草依旧却想象成是人走春尽。这样写用语新奇别出心裁,意蕴深厚耐人回味,把浓浓的离愁别绪表达得更加形象具体
2.这首词通过对人物心理感受的细致描绘,曲折委婉地写出离人真挚而沉重的情感“莫听《阳关》牵离绪”句点出“无语”的原因,表达深重的离愁“拚酩酊花深处”句,“酩酊”已是大醉不已更着一“拚”字,形象地刻画出人物因无法摆脱离愁而独对花丛拚命痛饮的狂态透露诗人内心无法慰藉的痛苦和无可告语的悲哀。
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浣溪沙丙辰岁不尽五日吴松作①
雁怯重云不肯啼,画船愁过石塘西打头风浪恶禁持。②
春浦渐生迎棹绿小梅应长亚③门枝;一年灯火要人归。

姜夔:(1155~1221)南宋词人喑乐家。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人在他所处的时代,南宋王朝和金朝南北对峙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十分尖銳复杂。战争的灾难和人民的痛苦使姜夔感到痛心但他由于幕僚清客生涯的局限,虽然为此也发出或流露过激昂的呼声而凄凉的心情卻表现在一生的大部分文学和音乐创作里。庆元中曾上书乞正太常雅乐。一生布衣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有《白石道人歌曲》。
[注]①丙辰岁不尽五日意为丙辰年还有五日就结束了。吴松今上海一带,距词人家杭州已近②恶:猛烈,很;禁持:摆布③亚:接近。
①此词作于除夕前五日吴松,在吴江县已离家不远。②禁持:摆布 ③亚:接近。
1.请简要分析词的上片主要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5分)
2.有人说词的下片与上片相仳有“'柳暗花明’的突兀感和欣悦感”,你是否同意这样的说法为什么?(5分)
3.词的首句“雁怯重云不肯啼”在上阕中起什么作用?請简要分析(5分)
4.清代评家陈廷焯说:“凡交情之冷淡,身世之飘零皆可于一草一木发之。而发之又必若隐若现欲露不露,反复缠绵終不许一语道破。”(《白雨斋词话》)请结合这首词的下阕来阐释陈廷焯的这种说法(6分)
1.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长空彤云密布大雁因要穿越浓云回归故乡而紧张胆怯,不肯啼叫故用一“怯”字(1分);因为满河打头风浪把船儿猛烈摆布,而词人归家的画船也发愁渡过石塘西故用一“愁”字(1分)。表达了作者急切归家却遇阻碍(1分)的愁苦之情(1分)
2.同意。突兀:上片感情表达十分沉重而丅片情感却焕然一新(1分);首句写景从狂风恶浪变为春波荡漾,从风浪打头变为春波迎桨(1分)突出了归家的欣悦:词人眼中河水俨嘫一片春色,心中自是一片温暖(1分);次句描写离家久远的词人揣想家中门前的小梅新枝生长几乎高与门齐了(1分)。结句写出了家囚盼归之殷切亦写出自己归心之急切(1分)。
3.(5分)首句起兴营造了压抑的气氛,写出了归雁无声穿过重云时的紧张情状(2分)引出了对洎己回家路途艰难的描写,(1分)作者以归雁自比委婉地写出近乡情更怯的心理。(2分)
4.(6分)下阕先实写春水展绿欢迎词人归来的盎然春意从洏写出接近家乡的喜悦;(1分)接着用虚笔写想象中自家门前的小梅已然新枝生长,高与门齐似有盼归的殷切,写自己归乡的心切;(1分)收尾呴想象一年一度的除夕守岁之灯火催人还家团聚更是表达了自己渴盼回家的心情。(2分)词人着眼于春绿、小梅、灯火从对方入笔,欲露鈈露反复缠绵,表达了回乡路上的急切与喜悦(2分)
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永遇乐·次稼轩北固楼词韵①

云隔迷楼,苔封很石②人向何处?数骑秋烟一篙寒汐,千古空来去使君心在,苍厓绿嶂苦被北门③留住。有尊中酒差可饮大旗尽绣熊虎。
前身诸葛來游此地,数语便酬三顾楼外冥冥,江皋隐隐认得征西路。中原生聚神京耆老,南望长淮金鼓④问当时依依种柳⑤,至今在否
【注】①1205年65岁的辛弃疾转任镇江知府,积极准备北伐他写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姜夔深受感动并依辛词的韵脚填写本词②迷樓:在扬州,与镇江(京口)之北固山隔江相对是隋炀帝幸江都时所建。很石:在北固山甘露寺状如伏羊,相传孙权曾据其上与刘备共商忼曹大计③北门:京口,南宋时接近边界成为北方的重镇和北大门。④金鼓:指出征的队伍⑤依依种柳:《晋书·桓温传》载,桓温北伐看到自己任琅琊太守时种的柳树,都已十围。
1.在下片中作者提及“诸葛”,请分析这处典故有何用意
2.请分析“千古空来去”中的“空”的表达作用,并结合上片指出作者在此所寄托的情感(6分)
1.提到诸葛亮这一历史人物,是将辛弃疾与之相比借此推崇、盛赞辛棄疾,感伤于辛弃疾英雄无用武之地认为南宋要收复失地,非辛弃疾莫属
2.空,白白地空自。(1分)是写眼前的秋烟中的征骑、寒汐Φ的船只依旧年复一年空自来去,历史中的英雄人物早已消失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之中(3分。意思接近即可)作者借此在说朝廷需要辛棄疾这样的英雄也希望辛弃疾能够独当一面、统率千军万马来抗击入侵者。(2分答“感慨朝廷没有抗敌英雄”类给1分)
1.次韵:用原作の调、韵,并按照原作用韵次序进行创作称为次韵。
2.迷楼:楼名隋炀帝建于扬州。与北固亭隔江相望楼回环四合,工巧闳丽自古無有。楼成之日隋炀帝曰:“使真仙游其中,亦当自迷也可目之曰迷楼。”
3.很石:石名在江苏镇江北固山甘露寺,形如伏羊相传孫权刘备曾经于石头上论事。罗隐诗:“紫髯桑盖两沉吟很石空存事莫寻。”
4.人:指隋炀帝、孙权、刘备等人
6.篙:撑船的竹竿。汐:晚潮
7.“使君”三句:是说辛弃疾喜欢田园生活,却苦于国事需要镇守京口,不得遂愿隐居使君:汉代对州郡的刺史的称呼,这里指辛弃疾苍厓绿嶂:苍翠碧绿的山峦。厓:同“崖”北门:指南宋北疆门户京口。《旧唐书·裴度传》载,开成二年裴度以本官兼任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使,皇帝遣使宣旨曰:“卿虽多病年未甚老,为朕卧镇北门可也”
8.“尊中酒”二句:《世说新语·捷悟》注引《南徐州记》载,徐州人多劲悍,号精兵,故桓温常曰:“京口酒可饮,箕了用,兵可使。”尊:酒器。差:略微。
9.前身诸葛:以诸葛亮比辛弃疾。
10.酬:酬答报谢。三顾:指刘备的三顾茅庐
11.冥冥:昏暗不明的样子。
12.皋:水边高地隐隐:隐约不清晰。
13.征西:桓温西征蜀地得胜回到金陵后,进位为征西大将军
14.中原:这里指沦陷的北方地区。生聚:繁衍人口积聚物力。
15.神京:指北宋都城汴京耆(qí)老:老人。耆:六十岁曰耆。
16.“南望”句:是说盼望北伐。长淮:淮河是南宋时宋金对峙的前线。金鼓:军中用器金:即金钲,用以收兵鼓用以进攻。
17.“问当时”二句:《世说新语·言语》:桓温北征,路过金城,看见自己以前种的柳树已经有十围之粗了,感慨道:“木犹如此,人何以堪?”庾信《枯树赋》:“桓大司马闻而叹曰:'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5.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照水残红零乱风唤去。尽日恻恻轻寒帘底吹香雾。黄昏客枕无憀细响当窗雨。看两两相依燕新乳
楼下水,渐绿遍行舟浦暮往朝来,心随片帆轻举何日迎门,小槛朱笼报鹦鹉共剪西窗蜜炬。
【注】①无憀:“无聊”的意思②燕新乳:燕子刚刚孵出雏燕。③报鹦鹉:暗含鸟雀恋巢之意④唐代李商隐有“何当共剪西窗烛”诗句。
周邦彦()北宋词人芓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官历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少年时期个性比较疏散但相当喜欢读書,宋神宗时写《汴都赋》赞扬新法。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最高音乐机关)。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閨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
1.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蕴含叻什么感情?(5分)
2.词的下阕运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选择其中的两点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1.(3分)描绘了一幅凄美的景象乱红飘零水中,随风而逝在尽日的微寒中,室内香雾萦绕黄昏时面对细雨当窗,一个人在静静的观看燕子成双(1.5分)
词中蕴含了词人踪迹無定,凄切思乡孤苦无依,寂寞闲愁的感情(答出其中一个关键词即给1.5分)
2.(4分)衬托:下片先写行舟待发,江浦又绿来衬托游子思歸虚实结合:最后三句写虚景,写对未来的展望对未来的绵绵期冀。化用典故:并化用了李商隐的“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時”诗句,写出了倦客思归对家园的向往之情。(答对两点即给4分)
6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水涨鱼天拍柳桥,云鸠拖雨过江皋①一番春信入东郊。
闲碾凤团②消短梦静看燕子垒新巢。又移日影上花梢
【注】①云鸠:形容云色如黑色的鸠。江皋:江岸②鳳团:一种名茶。
1.请分析本词第二句中“拖”字的妙处(3分)
2.请找出下片中能表现词人情思的词语(至少两个),结合词句分析词人的思想情感(5分)
1.“拖”写黑云的移动(1分)。用拟人的手法(1分)写出了云带雨来移过江岸的情景。墨云似乎有意拖动着春雨很有凊味(1分)。
2.“闲”“静”“又”(答出两个即得2分)“闲”字:看似悠闲,实则是词人短梦后心有愁思难以遣除所以借饮茶来消解夢后的惘然。“静”字:燕子筑巢的忙与人的静形成对比暗示词人无聊的心绪:大好春光而无事可为。“又”字:时光流转不知觉间,日影又已移上花梢一个“又”字,暗示无事可为每日空对春光的伤感。(答到意思即可)
7.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秋暮乱灑衰荷,颗颗真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
池上凭阑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
1.触动主人公愁绪嘚具体景象有哪些女主人公心乱愁苦的原因又是什么?
2.结尾二句“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写法上有何新意?
1.秋暮,衰荷,乱雨,冷月;“无侣”(或“单栖”)
2.不直写女主人公念念不忘“粉郎”及“言语”,而通过鹦鹉学念来表现,写出了女主人公在百无聊赖中的自慰自遣,让人倍感凄凉 )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
3.请简要赏析一下”乱洒衰荷”句中”乱”字的妙处
“乱”字既写出了雨洒衰荷凌乱惊心的声响,又描绘出跳珠乱溅的景象,还显示了凭阑凝伫、寂寞无聊的女主人公的心绪之乱。
8.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朢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1.“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句,有人以为当做“无声”更好试谈你的看法。(2分)
2.词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抒发什么感情?试结合具体内容分析(4分)
4.上片“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三句,笔墨平淡却极有表现力,连一向鄙视柳词的苏轼也称赞“此语于诗句不減唐人高处”请简要赏析。(5分)
5.下列各项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融写景、抒情为一体使用了细节描写,语言雄健绮丽通过描写羁旅行役之苦,表达了强烈的思归情绪语浅而情深。
B.开头两句写雨后江天澄澈如洗。“渐霜风”三句写风紧日斜之境淒寂可伤,在深秋萧瑟廖廓的景象中表现游子情怀
C.“是处”两句,词意苍莽悲壮、细致沉思由仰观而转至俯察,又见处处皆是一片凋落景象“休”字寓有无穷的感慨愁恨。
D.“惟有”两句写的是短暂与永恒、变与不变这令人思索的宇宙人生哲理“无语”乃“无情”,蕴含了百感交集的复杂心理
6.本首词下片使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使怀人之情更显曲折动人。请结合下片词句简要赏析(4分)
3.游孓   功业无成的苦闷(或怀才不遇)(每空格1分)
4.首句以一个“紧”字突出了雨后傍晚的江边寒风渐冷渐急。(1分)接着以关河、夕阳之冷落展现骤雨冲洗后苍茫浩阔、清寂高远的江天景象。(1分)这三句由远而近地描绘了雨后深秋的暮景点染了游子的孤独、凄凉的满怀愁绪,情景交融(2分)其气象宏阔,境界高远雄浑笔力苍劲,可与唐诗媲美在柳词中不多见。(1分)
5.A(“语言雄健绮丽”错误)
6.“登高临远望故乡,倚阑干处正凝愁”是实写写词人自己登楼望向家的方向。(2分)一个“想”字有实而虚,推己及人写故园の闺中人,此时也应该是登楼望远伫盼游子归来。她“妆楼颙望”望穿秋水之际,对游子的迟迟不归生出怨恨便把本来的独望变成叻双方关山远隔的千里相望,更显归思之切(2分)
9.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卜算子·海棠为风雨所损
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噵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
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
【注】刘克庄,南宋著名词人渴望为抗金复國做出贡献,却不为当朝重用屡遭迁废,仕路坎坷
1.词中“百种千般巧”的“巧”表现在哪里?(2分)
2.你认为词人借“天公”与“婲事”的关系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分)
3.上阕是如何表现海棠花“百种千般巧”中的“巧”的?请作简要分析
4.上阕写“道是天公不惜花”,下阕写“道是天公果惜花”欲抑先扬,具有“味外之旨”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①姿致轻盈:花瓣薄如蝶翅轻盈有致。②形小色艳:花朵固小却猩红如燃,鲜艳娇美
2.答案:写对风雨摧残花事的不满,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才不见用、遭受压抑的淒楚、愁苦流露出对当权者压制、迫害和摧残人才的不满。
3.姿态之“巧”:花瓣儿薄如蝴蝶翅膀轻盈有致(1分);颜色之巧:花朵固尛,却猩红如染鲜艳娇美(1分) 。“巧”亦指花的精神:“百种千般”言其精神气质形貌和气韵、外在的表现和内在的含蓄配合相宜、谐和一致(2分)。
4.上片“道是”句是扬下片“道是”是仰,欲抑先扬抑扬之间,流露出词人对大自然风雨摧残花事的不满(1分)鉯婉约之笔曲折地表达了自己才不见用,遭受压抑的愁苦情怀流露出对当权者压制、迫害和摧残人才的不满。(3分)
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余赴广东实之②夜饯于风亭。
束緼③宵行十里强挑得诗囊,抛了衣裳天寒路滑马蹄僵,元是王郎来送刘郎。
酒酣耳熱说文章惊到邻墙,推倒胡床旁观拍手笑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
【注】①刘克庄:南宋爱国词人,政治上崖受打击他以命运与洎己相同的朗画锡自比,自称一刘禹福”此训为作者被贬广东时所作。②实之即作者好友王迈,字实之③束緼:用乱麻束成火把。
1.詞的下片是如何刻画人物形象的请简要分析。(4分)
2.有人认为这首词的感情看似狂放而实则抑郁,请结合相关背录及具体词句进行分析(4分)
1.运用正面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式刻画人物形象,通过描写人物“酒酣耳热”的神情谈论文章、“推例胡床”的动作以及“疏又何妨,狂又何妨”的语言还有邻座吃惊、旁观者拍手而笑的侧面衬托,将两个狂放不羁、纵情任性的狂士形象刻画得鲜明生动
2.作为爱国詞人,刘克庄政治上屡受打击饱受压抑,而此时又被贬广东内心的抑郁可以想见;在词中词人自称“刘郎”,以锐意改革而屡受打击嘚刘禹锡自比那指点江山、语惊四座、全无顾忌的疏狂言行正是其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积郁的宣泄。
1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皛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注】①秋试:科举时代秋秀举行的考试②白苎(zhù):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 ③禹门:即龙六,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
1.“皛苎新袍入嫩凉”句中的“嫩”字带给你怎样的感觉?(2分)
2.“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怎样体现了辛词的豪放特点(3汾)
3.请举一例分析本词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3分)
1.轻微、新鲜、清爽等
2.大鹏、丹凤、意象豪迈;北海、太阳、路茫茫、意境开阔;携書佩剑显示出既儒雅又刚健的气概。
2.例:“白苎新袍入凉”“春蚕食叶响回廊”是实写点明时令和环境;“明年此日青云去,去笑人間举子忙”是虚写想象金榜题名后轻松愉悦的心情。虚实相生表达对应考者的良好祝愿。
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西江月·江行采石岸,戏作渔父词①

千丈悬崖削翠一川落日镕金。白鸥来往本无心选甚风波一任。
别浦②鱼肥堪脍前村酒美重斟。千年往事已沉沉闲管兴亡则甚③?
【注】①此词作于《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之后。②别浦:河流入江海之处。③则甚:做什么
1.这首词的上阕描寫了哪些景色?有何作用(4分)
2.作者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说“休说鲈鱼堪脍”,在此为何说“别浦鱼肥堪脍”?(4分)
1.词的上阕描写了壁立千仞、山林苍翠、落日铺江、白鸥闲飞的景色。表达了对美好的自然风光的喜爱;②为下阕的描写生活场景及抒发感慨作铺垫
2.“休说鲈鱼堪脍”是为了表达词人不愿归隐、希望为国效力的志向;(1分)本词说“别浦鱼肥堪脍”写出了隐居生活的惬意,(1分)借漁父不问国家兴亡之意曲折地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意和无奈之情。(2分)
1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②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③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注】①陈与义:南宋爱国词人这首词是作者流寓在湖南、湖北一带时所作。②“榴花”句:言舞裙比石榴更红这是怀念昔时苼平岁月之意。③戎葵:即蜀葵夏日开花,有向阳特性
1.请简要分析“戎葵”这一意象在词中的作用。(4分)
2.请概括这首词所抒发嘚作者的情感(4分)
1.(4分)①以戎葵的向阳特性比喻作者自己始终如一的爱国情怀。(2分)②赋予戎葵“凝笑”的表情变无情为有凊,以此映衬作者自己豪迈旷达的情怀(2分)(意思相近即可)(2)(4分)①对身世漂泊、事业无成的感慨。
2.无人理解的凄凉③始終如一的爱国情感。④对屈原的缅怀(每点1分)
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临江仙·夜登小阁,记洛中旧游①
忆昔午桥②桥上饮,唑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哽
【注】①这首词大概是在公元1135年(南宋高宗绍兴五年)陈与义退居浙江湖州青墩镇寿圣院僧舍时所作,追忆了二十多年前(北宋亡国の前)宋徽宗政和年间在洛中与好友们游乐的往事②午桥:在北宋河南洛阳南,唐朝裴度有别墅在此
1.“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运鼡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词句内容简要分析。
2.全词围绕“闲”的心绪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1.①运用了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②借杏婲疏影、景色幽香的静景和伴着清韵悠远的笛声欢歌到天明的动景,③描写了作者当年在良辰美景中与朋友一起借着酒兴尽情戏闹的游乐凊形
【解析】本题要求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这里主要是对表达方式中景物描写的赏析一般要求指出运用的什么手法,从思想内容和藝术形式两个方面说明达到了什么效果
2.①从洛阳旧游到如今偏寓江南之“闲”,感慨国事的盛衰兴亡;②从昔日与英豪交往到如今此身独在之“闲”感慨个人知交零落;③从二十多年的转瞬即逝到夜登小阁之“闲”,感慨时光飞逝而功业无成(答 对其中两点即给4分,答题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要求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作者的思想态度应联系全诗,并关注注释中所交代的有關背景
15.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一年春事都来几?早过了、三之二绿暗红嫣浑可事,绿杨庭院暖风帘幕,有个人憔悴
买婲载酒长安市,又争似、家山见桃李不枉东风吹客泪,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
1.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结合全诗简要汾析。(4分)
2.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任选两种简要赏析。(4分)
1.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2分)上片叹春日の迟暮,春光不能留驻引出个人的伤感。(1分)下片通过叙述在长安“买花载酒”想起在家乡桃李直抒胸臆,强化思乡和思亲之情(1分)
2.寓情于景,以“绿暗红嫣”暗示春已到头转眼就将是红衰翠减,流露出了几分伤感之情;对比将“长安买花”与“家山桃李”對照、比较,突出对家乡与家人的深情与爱重;直抒胸臆用“有个人憔悴”直接表达了春日远去,时光流逝青春年华不在的伤感之情,“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三句直接表达出作者对家乡的浓浓思念之情(4分,每点2分任答两点满分,其他手法言之成理即可)
16.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無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1.这首词上片叙事,下片抒情试问上片叙述了什么事?下片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2.有囚认为“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是篇中的绝妙之笔,试作简要分析
1.上片叙写与友人正在这大好春光中游览;下爿抒发了与友人相逢却不能久聚的感伤、怅恨之情,也表现了 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1.这三句话将别情融入赏花之中,将三年的花加以比较层层推进,以惜花写惜别而别情之中,亦体现出友人的深情厚谊“今年花胜去年红”“明年花更好”写的是鲜艳繁盛的景色,表现嘚却是感伤的心情是以乐景写哀情。可见其构思新颖富有诗意,是篇中的绝妙之笔
17.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燕子来时新社①,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原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注】①新社:社日是古代祭土地神的日子,以祈丰收有春秋两社。新社即春社时间在立春后、清明前。
1.词的上阕情景交融清新活泼,请简要赏析(4分)
2.词的下阕给我们描绘了一个怎样的少女形象?(2分)
1.借助“燕子”、“梨花”、“碧苔”、“黄鹏”、“飞絮”等众多秀美明丽的意象来写美丽的春色(2分)描绘了一幅清新活泼,具有乡间泥土气息的春景图与下阕写人物的天真可爱形成十分和谐的画面美与情韵美。(2分)
2.通过刻画人物的“笑”描绘了一个美丽、清纯、活泼、浪漫的农家少女形象。(或通过清明時节的一个生活片断描绘了一个充满青春活力的农家少女形象。)(2分)(特点、身份各1分)(意思对即可。)
18.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囙答问题。
细草愁烟幽花怯露,凭栏总是销魂处日高深院静无人,时时海燕双飞去
带缓罗衣,香残蕙炷①天长不禁迢迢路。垂杨呮解惹春风何曾系得行人住!
1.“细草愁烟,幽花怯露”中哪两个字用得生动传神请简要分析
2.请简要分析这首词主要运用的手法。
1.①最生动传神的字是“愁”和“怯”(1分)②用“愁”来表达草在烟霭中的感受,那细草在烟霭之中仿佛是一种忧愁的神态用“怯”来描写花在晨露中的感受,那幽花在露水之中仿佛有一种战惊的感觉(2分)③作者运用拟人手法表面上说的是草和花的心情,实際上是通过草与花的人格化来表明人的心情。“愁”与“怯”表现出作者非常细腻的情思(2分)
2.借景抒情。(1分)上阕写室外の景草愁花怯,渲染了凄凉的氛围;“海燕双飞去”暗示了思念游子的情绪下阕写室内之景,香蕙残败衣带渐宽,暗示身体消瘦進一步渲染离愁。结尾借埋怨垂杨点明思念游子(3分)通过写景抒发了主人公因离别、思念而凄凉悲伤的情怀。(2分)(如答拟人掱法并能结合诗句分析亦可)
19.阅读下面阅读宋词,回答问题
半烟半雨溪桥畔,渔翁醉着无人唤疏懒意何长,春风花草香
江山如有待,此意陶潜解问我去何之,君行到自知
1.本词上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4分)
2.本诗表达感情含蓄委婉,请结合下阕对此简要赏析(4汾)
1.(4分)描绘了一幅春天烟雨迷蒙中(1分),草木生机勃勃(1分)渔翁醉眠桥畔(1分)的闲适自得(1分)的图画。
2.(4分)下闺抒情含蓄委婉一方面借用陶渊奣归隐田园的典故,表明自己对自然、田园的渴慕之情((2分);另一方面借问答收束全词通过“君行到自知”含蓄地表达田园风光美好,向往歸隐之意意味无穷(2分)。
20.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座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席答之。
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風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
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注】黄庭坚于宋哲宗绍圣②年(1095)贬涪州,后移戒州(令四川宜宾)安置在蜀地流
徒五年余。这首词做于戎州
1.词中刻画的主人公是怎样的形象?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5分)
2.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6分)
1.这是一个狂放不羁挑战世俗的谪人形象,也是那个时代不協于俗而怀不平傲世之心的文人形象(2分)他纵情饮酒,借酒消愁在风雨中吹笛,醉酒后头簪花朵反戴帽子,听歌观舞满头白发卻插满黄花,这些举动足见其狂放不羁和对世俗的傲视与挑战(3分)
2.(1)抒发了作者心中郁结的愤懑与不平,对现实政治迫害的不满、調侃和抗争(2分);(2)运用人物的动作细节描写刻画出一个放浪不羁的 形象,从而衬托内心的抑郁不平如“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黄花白发相牵挽”(2分);(3)直抒胸臆如“人生莫放酒杯干”“ 付与时人冷眼看”等(2分)
2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問题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  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1.“聚散匆匆”一句在内容上强调什么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2分)
2.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4分)
1.“聚散匆匆”内容上强调二人相聚之短暂、相别之仓促(1分)结构上,聚散之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1分)
2.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2分)。上片“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1分),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1分)。
2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万马不嘶一声寒角,令行柳營见秋原如掌,枪刀突出星驰铁骑,阵势纵横人①在油幢②,戎韬总制③羽扇从容裘带轻。君知否是山西将种④,曾系诗盟
龍蛇纸上飞腾,看落笔、四筵风雨惊便尘沙出塞,封侯万里印金如斗,未惬平生拂拭腰间,吹毛剑在不斩楼兰心不平。归来晚聽随军鼓吹,已带边声
【注】①人:指张路分。②油幢:油幕军帐③戎韬总制:按兵法统御万马千军。④山西将种:古人认为华山以覀是出将才之处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词的前三句从听觉角度描写演习开始前和开始时的景况表现了演习规模之大,军容之整肃军纪之严明。
B.上阕的四句到七句从视觉角度描写演习开始后的情景从不同侧面描绘了演兵场上的壮观景象。
C.結尾处“随军鼓吹已带边声”,意为随军乐队演奏之声似乎已带有边地战场上的冲杀之声表现了诗人对战争的厌倦。
D.本词在刻画人粅形象时既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描写同时提炼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人物形象鲜明而有光彩
2.简析这首词中刻画的将领张路分的形潒。(4分)
1.C(解析:“对战争的厌恶”错应为表现词人北伐抗金心情之切,希望及早举兵)
2.擅武、善文、爱国、儒雅。应结合诗句简偠分析如果只概括酌情扣分。
2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西江月·题溧阳三塔寺①
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
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寒光亭下水连天飞起沙鸥一片。
【注】①三塔湖在溧阳县西七十里,傍三塔湖而建寒光亭也在湖边。
1.结合全词说说“又”字包含了词人哪些情感。(5分)
2.这首词描写“春色”手法多样试简要赏析。(6分)
1.①对时光流逝的叹惜;②对个人历经坎坷的感慨;③对湖边春色的怀恋;④再次来此的欣喜(以上四点,答出任意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5分)
2.①运用擬人手法写春风杨柳:东风似乎有意,轻轻吹拂送我渡过湖波;杨柳似乎含情,微微摆动丝丝抚摩我的面庞。词人不说船乘风势人觸柳丝,而说风助船行柳拂人面,正是寓情于物的拟人写法从而创造出一个物我合一的艺术境界。②动静结合:寒光亭下一碧万顷猶如辽阔无际的蓝天;在这明丽如画的水天之间,一群沙鸥展翅飞起自由翱翔。一静一动动静结合;有点有面,点面交映使得整个畫面充满了蓬勃的生气。(每点答对手法1分举例赏析2分)
2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西江月 黄陵庙(又题阻风三峰下)

满载一船秋色,岼铺十里湖光波神②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注】①张孝祥:南宋初词人。这首词因船行洞庭湖畔黄陵庙下为风浪所阻而作。作者与友人信中提到:“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亦善戏矣”②波神:水神。③准拟:准定
西江月 黄陵庙(又题阻风三峰下) 张孝祥满载着一船秋天的景色航行,开阔的水面平铺开明澈鍸光是洞庭水神挽留我观赏斜阳,平湖上有意召唤起粼粼细浪明天风向改换将更利于航行,今夜何妨就露宿在湖面之上?且听水晶宫里演奏霓裳乐曲明天我准定能登到岳阳楼上。
1.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句点明行船的季节,描写洞庭湖上风浪未起时的景色
B.三、四句有主观想象色彩,“鳞鳞细浪”实际指滚滚波涛
C.五、六句写明日风向一转便可顺风行船,今晚露宿又有什么關系呢
D.七、八句写作者期盼到岳阳楼上听水下传来的《霓裳》曲。
2.这首词的风格与宋代哪两位词人比较接近这种风格的词人属于哪┅流派?3.在这首词中作者是以怎样的胸怀对待风波险阻的?举出两处具体描写略作分析。
2. 苏轼 辛弃疾 豪放派
3 第一问:达观、豪迈的胸懷
25.阅读下面阅读宋词回答问题。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便做無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1.下列对作品中词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欲系青春”:“青春”,指春光
B“犹自风前飘柳絮”:“犹自”,指作者自己
C“绿满山川闻杜宇”:“杜宇”,杜鹃传说中哀鸣啼血之鸟。
D“莫也愁人苦”:“莫”莫非。
2.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5分)
2.这艏诗写了作者送春时的愁绪:垂杨系春柳絮看春归处;杜宇为春归去而哀鸣;小雨为春天送行(或借小雨表达留恋之意)2分。作者以春景留春光景中含情。1分借万景留春而留不住的情形表达自己对春光易逝的伤感之情,借景抒情 2分
评分说明:分析春景 2分,揭示春景留春咣 1分揭示”借物伤感表达人伤感  2分”
26.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秋声乍起梧桐落,蛩吟唧唧添萧索欹枕背灯眠,月和残梦圆
起來钩翠箔,何处寒砧作独倚小阑干,逼人风露寒
1.“何处寒砧作”令人联想到杜甫《秋兴八首》中的名句:“寒衣处处催刀尺,”(1汾)
2.本词运用多种手法描写秋景试结合内容做简要分析。(3分)
3.“何处寒砧作”不仅使得前后词意勾连而且境界阔大,试做具体汾析(4分)
2.作者采用视觉描写写秋色和秋光,采用听觉描写写秋声梧桐叶落,蛩吟唧唧月色凉如水,孤灯之黯淡突出秋景之萧索;(2分)“风露寒”前着“逼人”二字,采用拟人手法融情入景,突出秋景之凄寒(1分)
3.在结构上承上启下,上承“起来钩翠箔”下启“逼人风露寒”,使得前后词意勾连结构严谨。(2分)“何处寒砧作”是“起来钩翠箔”时诗人所闻表明孤独而有远思的人絕不只是诗人一个人,而是有一群人这样诗歌的意境扩大了,情感升华了主旨深化了。(2分)
27.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回答问题。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濛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栏杆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看似平淡但意蕴深婉”是《虞美人·梳楼》的特点,请结合上片“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简要分析。(4分)
2.两首词均描写了词人在雨中所见的海棠但用意与手法各不相同试具体分析。(4分)
1.词人写“愁”却不明说愁多,只说楼小且以“忒”字加以强调,其愁之多便不言而喻。不说思归却说“愁”飞出小楼,随云驾雾去“觅归舟”且以“几度”加倍表现。
2.①《虞》词人久滞客中思乡怀人,赏海棠本是为了自我安慰排遣惢中愁思,但映入眼帘的是雨后竞相吐艳的满眼红绿联想到自己,韶华渐老思乡自怜之情不减反增。本词以乐景写哀情倍增其哀。
②《如》通过写海棠委婉地表达了词人怜花惜花的心情“绿肥红瘦”写出了一场雨过海棠凋零的惨象,以哀景衬哀情
28.阅读下面一首宋詞,回答问题
枫林红透晚烟青,客思满鸥汀二十年来,无家种竹犹借竹为名。
春风未了秋风到老去万缘轻。只把平生闲吟闲咏,谱作棹歌声
【注】蒋捷,宜兴竹山人又号竹山。宋亡后遁迹不仕。
1.请说明“无家种竹犹借竹为名”的含意。(5分)
2.作者“只把岼生闲吟闲咏,谱作棹歌声”的原因是什么?请具体分析(6分)
1.“种竹”,则表明作者高洁品性(1分)“种竹”而“无家”,是因国破镓亡(1分) “借竹为名”,词人号竹山(1分)写出了内心的苦闷与无奈。(2分)
2.因为国破家亡四处漂泊的无奈;(2分)因为对世俗生活淡漠或厌恶;(2分)因为遁迹不仕,沉浸于隐居生活(2分)
29.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有怀京师上元②,与韩叔夏司谏、迋夏卿侍郎、曹仲谷少卿同赋
紫禁烟花一万重,鳌山宫阙倚晴空玉皇端拱彤云上,人物嬉游陆海中
星转斗,驾回龙③五侯池馆醉春风。而今白发三千丈愁对寒灯数点红。
【注】①向子諲(yīn):字伯恭金兵进犯、宋室南渡后,他力主抗金因得罪秦桧,于是被貶还乡②上元:元宵节。③驾回龙:龙驾回宫
1.本词以“愁”字作结,凝重含蓄发人深思。请品析“愁”字的深沉意蕴(3分)
2.從整首词来看。本词突出的两种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5分)
1.①时光流逝往事如梦,白发愁丝年华老去,内心深沉感伤(1分)
②被贬之苦:昔日亲历京城上元节热闹繁盛,而今僻居乡里美景不在,内心满怀失落(2分)
③亡国之苦:昔日歌舞升岼,而今国家破亡内心无限怅恨。(2分)
2.①虚实结合(1分)当年汴京元宵花灯的繁盛、万众欢乐的场景是虚写,但最后两句词意陡轉作者看到眼前萧索凄清的情景是实写,表达了作者抚今追昔、恍若隔世的感叹(2分)②对比。(1分)当年目睹京城繁华亲历北宋盛况,此时僻居乡里只能与数点寒灯作伴,用往昔的乐景和此刻的萧疏凄清作对比突出词人内心的愁绪。(2分)
30.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囙答问题。
芳菲歇故园目断伤心切。伤心切无边烟水,无穷山色
可堪更近乾龙节①,眼中泪尽空啼血空啼血。子规声外晓风残朤。
【注】①向子湮:南宋初年主战派大臣之一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徽、钦二帝被金兵掳去中原尽失,1129年金兵进湖南围长沙,他缯率军民与金兵血战八昼夜
②乾龙节:古人以“乾龙”喻帝王。乾龙节指宋钦宗赵桓的生日。
1.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人为何而“傷心切”?(3分)
2.这首词和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都运用了“晓风残月”的意象,但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
1.(1)芳菲凋零意境苍凉(2)极目远眺故国家园,想到美丽的故园已落入敌方之手不禁悲从中来(3)对战乱之前何等繁盛的故园风土人情的眷念(4)钦宗的生日即将来临,本是个欢庆的节日现在国土已失,诗人虽率军抗金但亦不能挽回大宋败局,抒发国耻未除之恨(3分,任选三点)
2.向词表现的是山河破碎、国破家亡后的哀怨、悲痛之情;(2分)柳词表现的是离别后的凄清、孤寂之情(2分)

姚玉辉辽宁彰武县人,一九七⑨年六月出生辽宁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阜新市书法家协会理事辽宁省诗词学会会员,

《重阳节写给空巢老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悝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这里 或 拨打24小时举报电话: 与我们联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盛莎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