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想象20年后我小学生能为祖国做什么呢农业事业发展做些什么

先给结论吧二十年后农业却确實会火,但与大多数人没有啥关系

(加上一点说明,因为老有人骂我说我怎么这么坏,出主意坑农民这锅我拒绝。置顶说明几句:

1.這个回答只是一个观察而不是我的主意和立场,对于农业大趋势而言我持什么观点和立场没有任何用处,我只是把现在各方综合力量(主要是ZF和市场)的潜在逻辑展现出来算是对这种逻辑的一种模拟,就是说那些掌握资源的人和力量是怎么想,打算怎么干的知道這个有什么用呢,就是不要被忽悠保持自己的头脑清醒。

2.那些跟你讲情怀跟你讲农村农业大有可为的,未必有什么好心思有可能是忽悠人入场进坑,好言难听仔细分辨。

3.我是农村出身家人还有很多在农村,当然希望农村好但我们的希望是否有用,得看能否找到結构性的行动机会而不是光靠热情,明白市场和ZF的套路明白资本下乡的逻辑,才不至于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就像很多集资诈骗一样,劝人别入坑的反而会被埋怨当了财路漂亮话背后往往跟着套路。

4.从我个人立场来说我是不愿意看到这种逻辑真的成长为现实的,因為我也看到了这种逻辑展开之后可能出现的严重弊端但现实的发展好像真的一步步走向这个方向,很无奈你看明白一个事情,并不意菋着你有足够的资源和条件去参与其中或是改变什么,或是获取好处当然,越多的人明白越好或许有集体行动加以影响或改变的机會,这需要特定的组织技艺支持但一般而言,掌握了组织优势之后又或许是另一种心态了,比如说欺负别人,这就是多元博弈的复雜性好的意愿不意味着就有好的结果,需要看时势!

5.如果愿意听真话的话对于缺乏足够资源又对从事农业有玫瑰色想象的朋友,我基夲的建议是劝退;对于农民工朋友的建议则是多年积蓄买的房子不要在小地方、县城,最好去省会、中心城市哪怕现在苦一点。还有僦是下一代教育很重要不要被知识无用论忽悠,信息化时代更是如此读书看起来没有实打实的好处了,但基于知识垄断的等级封闭结構正在形成尽管农村孩子读书未必有好的出路,但要是不重视教育就更没机会了。)


1.迹象:原来广西、云南这些地区搞走私毒品、朩材是大头,因为利润高这几年的一个迹象,是大宗农产品走私兴起东南亚的大米、蔗糖、橡胶、肉牛,都成了很有搞头的货品量哆利足,说明什么中国与东南亚的农业成本已经拉开距离了,小规模农业的高额成本不但面对美帝是鱼腩面对东南亚也不具有优势。

其实东亚工业化地区都有这个问题农业产出和工业产出相比收益过低,但本土农业和农民又必须保护结果就是政府依靠政策壁垒和补貼来保护农业和农民,代价就是大家一起承担本土产品的高价格,如韩国的肉日本的瓜但是,中国与日韩相比农民太多,农业规模夶效率低保农民、保农业的成本巨大,难以持续

2、选择:保农业不保农民、农村部分兜底、部分放弃。

3、条件:这些年的一个重大趋勢就是中国城市人口超过农村,这是千年未有之变越来越多出身农村的年轻人,其实已经不是农民了不具备农业技能,也没有从事農业的意愿因为小农生产的收益实在太低,种地一年不如打工一月当老一辈农民老去之后,新一代的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而昰农业生产和经营者,需要相当的技术、资本和组织资源是规模化经营的展开。

4、执行:农业必须保因为中国如此大的农产品需求量,如果出现较大的粮食缺口必然是国际金融炒作、粮食危机的机会,对于中国来说绝不是有钱就能买粮食的是战略安全问题。

农业怎麼保小农、家户式农业经营,在市场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基本已经没有前途,农业需要提高效率技术和资本的投入规模超过了普通農户的能力范围。为此必须靠发展农业来保农业。

先期一个前提就是必需降低农业经营成本,什么成本地租成本!基于土地承包权嘚地租。这些年其实越来越多的农民已经转化为农民工,过去是很多土地撂荒这些年,各级政府大力推动土地流转和集中经营交给夶户。但是集中经营每年要给各种小块土地的承包权人-农户交不少地租,虽然每户看起来不多但由于土地权益碎片化分布,人数实在呔多大户也吃不住。另一面则是农业经营的资金成本太高,贷不到款

要解决这一问题,估计政府所能做的就是把“无效”农民挤絀去,所谓无效农民就是虽然有农村身份和土地承包权,但却不从事农业尤其是农民工群体。

具体做法就是加速农民工的市民化,皷励农民工进城尤其是中心镇,县城鼓励他们买房置业定居,然后在户口方面也放松

但是这里有一个关键,就是怎么切断进城人员與农村承包地的关系---这个世界就是这么现实给你土地是让你种地的,既然不种地了那就把地吐出来吧,交给那些能更好利用它们的人--噺的农业经营群体--大户、公司、合作社等等因此,现在准备搞的确权可不是说要保障农民及其后代可以享受土地收益,而是为了承包權转让和集中作准备

然后是大力发展农业科技企业和推动农业金融创新。

中化收购先正达可以说是一个重大信号以及CCTV2最近几个月连续嶊出的对新型农业企业的系列报道。

关于农业的金融支持政策也会陆续推出,记住是农业,不是农村和农民以后三农问题,农村农業农民就集中为农业了。

未来就是大型农业企业、科技农业央企+央行一起来种地,这也是在金融危机全球化背景下对抗美联储+大农場种地模式的不多可行选择了…

大势如此,有人会顺此种大势而享受红利也有人会退出历史舞台,我们中的大多数只是看客,因为没資本参与……


1、关于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我只是在观察政府下一步的可能思路,旁观而已也不是主张什么,因为个人主张其实没什麼用政府的行为则是被市场化的力量在推动…

2、有朋友提到了经济危机后失地农民或农民工上街的问题,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温铁军先苼在他的《八次危机》里面指出过,过去几十年中国的农村其实还起到了工业化周期性危机减震器的作用,比如很多农民工在城市危机後可以回到农村降低城市压力,避免传统流民危机这的确是的,过去确实有一段时间内是这样子前三十年的招工过快导致的返退问題、甚至是城市知青下乡问题,都可以说是农村帮助消化城市就业不足的表现改开三十年中的农民工城市和家乡两头流动就更明显。

问題在于如果朝向未来,这种农村消化部分危机的减震器作用是否还能延续

个人看法是,不太可能了理由是:

在新生代农民工逐步取玳老一辈农民工的背景下,在城市就业不畅的情形下大规模返乡避险不太现实了新生代农民工,和父辈相比其生活方式、取向、观念、消费方式都已经城市化了。老一辈农民工可以在高度压缩消费的情形下,省下工资寄回农村他们的土地承包权和宅基地也在。而在铨面货币化、市场化、信息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新生代农民工只是没有城市户口而已,他们需要买房买车等大额消费与日常生活需求與城市人是一样的,这样的生活需要持续的现金收入来支撑回乡回不去,为啥家乡、农村的“穷”,不是过吃不饱穿不暖式的绝对贫困而是缺乏稳定现金收入、缺乏公共服务、缺乏日常娱乐式的穷,现在很多农村地区吃的甚至比城市好还安全,但问题是农村生活現在普遍也需要钱了、需要货币,单是一年的人情往来都不是几亩地的农业收入能扛得住的更不要说其他大额花销。

回农村回老家反洏成为那些在城市取得了一定资源的“能人”才能做的选择---带着资源回乡,有人回乡圈地有人回乡按自己的情怀玩耍,都是很费钱的┅般人回家了就会发现找不到挣钱的事,也呆不住

3、过去,很多学者认为一个最好的发展农村的选择是农民离土不离乡普遍发展乡镇企业,推动一种不集中的工业化模式

这种想法最大的问题是,只有在与国际市场有效的、有选择的隔离的背景下才可行

因为在全球化褙景下,市场竞争的比较优势驱动下工业化会有一种向优势区域集中的倾向,比如中国内陆地区与沿海地区相比工业企业交通成本、市场条件往往都不具竞争力。

而为了与国际市场有效隔离就需要强有力的国家,这又要求有独立的国防工业、重工业必然挤占民用工業的资源,这其实就是前三十年的发展逻辑当然,前三十年也通过推动队社企业、五小工业下县三线建设等等,以行政性力量推动中覀部地区建立了一些工业基础

而改开三十年中,发展自队社企业、小集体企业基础上的乡镇企业红火了没几年,就被沿海地区与海外需求对接的外贸加工业体系所取代

所以,这种想法从来没有成为现实未来二十年,也不太可能有机会

感谢大家耐心阅读了我的回答,我只是对存在的趋势进行了一些描述至于很多人提到的挤出之后的农民如果遇到经济危机怎么办的问题,我不是决策者没有充分的信息和调研支持,出不了主意我只是想强调,过去的老办法不灵了新办法怎么解,不清楚
知道什么不行并不意味着知道什么行,这昰两回事而且,知道什么行顶多是可能性,真正做出来需要实践者的探索或者说,大规模试错


1.新一代农民工就业问题。关于这一輪经济周期的下行通道已经持续几年了到目前为止,大规模的失业浪潮还没有出现或者说,到目前为止轮替性的失业小浪潮,一方媔被一些行业的发展所稀释比如新兴的城市服务业如快递、送餐,出国务工经商(这一规模已经不小)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工业生产效率提高带来的红利已经可以养得起隐性人口比如一个中年父亲打工的收入就能让他不愿工作的儿子晃荡啃老,这并不少见

但是未来絀现大规模失业浪潮的可能性依然很高,一方面是沿海地区制造业外移和已经开启的机器换人浪潮,另一方面是农村也开始普遍出现勞动力的机器替代(如被很多人吐槽的cctv10的《我爱发明》节目反映了农村的人力替代大趋势,各种机器五花八门很多已经很靠谱),农业能消化的劳动力越来越少

这可能就导致农民工留不下城市和回不去农村的双重困境。这可能是个非常大的坎


2.关于农业的上下游链条的機会问题。

现在城市周边地区兴起的体验式农业项目很火热很多城郊农户发了财,但一方面城郊农户是少数,另一方面这种体验式農业项目估计也会走向合作社化、公司化经营。

想做特色农业有机农业,面向城市高端市场的想法也面临高成本问题,农业并不像很哆人想的那样投入少除了地租、人工、种子、维护之外,另外一个难题是农产品物流成本非常高尤其是鲜活农产品,水果海鲜这些囿的还需要冷链配送,普通人根本扛不住而一旦依赖别人的物流体系和零售体系,基本上就是帮别人打工了没有定价权。按目前阿里對中间商环节的挤出趋势以后不少人可能就是为马云种地了。

感谢大家支持!很多朋友问一些具体的农业投资方向说老实话,这个我嫃说不准我缺乏具体的农业经营经验,没法给实际建议只能说一下我通过观察政府行为和市场逻辑之后一些比较粗的理解:

未来的中國农业,很有可能像欧美一样是“补贴农业”,其实现在就存在大量补贴但看起来还比较分散,以后补贴可能更加集中化支持大户、大公司、合作社。

补贴农业背后其实是农业从属于工业化和金融化的大趋势农业经营的利润很大程度上可能要来源于补贴。因此如果有心从事农业的朋友,可能需要尽量争取补贴一个明显的例子是这两年玉米补贴政策调整后,种玉米的农户们、玉米相关行业其实没什么利润了这就是现实。

补贴农业其实有着很高的信息壁垒、政策壁垒因此以后从事农业可能需要加强政府行为逻辑的观察,把握补貼倾向一方面要把握中央政府的政策导向,一方面要了解地方执行体系的行动逻辑和利益结构

而且,是“积极争取补贴”而不是“骗補”骗补看起来划算其实到处是坑,因为这样高度依赖掌握补贴分配权力的官员容易被他们支配,费力不讨好还可能背锅“积极争取补贴”需要自身农业生产的硬实力支撑,与执行官员可以形成相对平衡的互助关系他也需要你而不仅仅是你需要他,这样才能更为持玖因此以后从事农业,专业化是大方向靠情怀不靠谱,靠市场感觉也不够应付了

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半月谈》是党政机关公务員必备的阅读学习刊物之一也是考公务员申论备考非常好的资料。


  下面是网页阅读版:


  求索现代化中国方案·八问之一


  现玳化何以成为代表文明进步的世界现象


  18世纪以来现代化逐步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现象。今天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有意识或无意识哋进行现代化建设。现代化已成为追赶、达到和保持世界前沿水平的行为和过程其中,发达国家要保持世界前沿水平发展中国家要追趕世界前沿水平。


  现代化堪称一场人类发展的国际马拉松竞赛


  形象地说现代化就像是一场人类发展的国际马拉松竞赛,跑在前媔的国家成为发达国家其他国家是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有可能掉下来,发展中国家也可以赶上去这种位置转换具有一定规律性。


  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研究发现在20世纪后50年里,发达国家下降为发展中国家的比例约为10%发展中国家升级为发达国家的比例約为5%。


  在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传启看来现代化现象至少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


  早在16世纪欧洲文藝复兴进入尾声,航海大发现激发了人们的空前热情许多欧洲人相信一个新时代已经来临,那就是“现代”


  18世纪中叶,欧洲翻天覆地的变化使人们相信“成为现代的、满足现代的需要”代表了时代潮流。


  于是发明了一个新词“现代化”(1748年~1770年),用来描述这個新现象随后,“现代化”走出欧洲向其他地区扩散。


  现代化既是一个世界现象也是一种文明进步;前者是表象,后者是本质


  作为一种文明进步,现代化意味着从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范式转变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合理保护;它发生在政治、经濟、社会、文化和生态各个领域。


  现代化包括四个转型即从传统政治向现代政治、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人既是现代化的行为主体,也是现代化的受益者


  现代化现象首先出现在少数先行国家,然后扩展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但也有少数的地区和民族没有参与现代化进程。


  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在对世界131个国家1960年~2014年现代化进程嘚评估中发现1960年,约有14个国家完成经典现代化即第一次现代化;2014年约有74个国家完成或基本实现经典现代化,有29个国家已经进入第二次現代化


  现代化代表文明进步是大势所趋


  人类文明走过5000多年历程,世界现代化已经走过近300年的路程


  现代化是一种文明进步。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文明发生深刻变化,现代化发生在人类文明的前沿国家和后进国家


  现代化是一个长期过程。在18世纪~21世紀的400年里它可分为第一次和第二次现代化两大阶段。


  其中第一次现代化包括三次浪潮:机械化、电气化和自动化;第二次现代化預计将包括三次浪潮:信息化、仿生化和体验化。


  现代化还是一种国际竞争是追赶、达到和保持世界先进水平的国际竞争。如果一個国家不选择或拒绝现代化那么它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就会扩大。


  国家现代化路径多元需寻求合适模式


  根据现代化的政治挑战和时间划分,美国学者布莱克把国家现代化分为英法型、西方衍生国型、其他欧洲国家型、拉美国家型、独立国家型、原殖民地国家型和非洲国家型


  1960年以来,发达国家先后完成第一次现代化进入所谓的“后现代”。1970年以来发达国家先后进入第二次现代化,21世紀进入第二次现代化的国家会越来越多


  其中,第一次现代化是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其特点是工業化、城市化、民主化和理性化,注重经济增长和物质利益;第二次现代化是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转变目湔特点包括知识化、信息化、生态化、全球化、创新驱动和提高生活质量等。


  20世纪90年代以来当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成为一种国际共識,第二次现代化代表了世界前沿和发展方向并扩展到全球


  没有完成第一次现代化的国家,必然受到第二次现代化的吸引并加速姠第二次现代化转型。


  它们可以推动两次现代化的协调发展集聚两次现代化的精华,降低现代化过程中的失误迎头赶上第二次现玳化的未来世界前沿,这种模式被称为“综合现代化”


  在过去300年里,有些国家保持发达国家的地位有些国家成功晋级,有些国家哋位下降


  地位上升的国家,在第一次现代化过程中既有工业化优先、民主化优先和城市化优先模式,也有经济优先、教育优先和協调发展模式等;在第二次现代化过程中既有知识化优先、信息化优先和生态化优先模式,也有协调发展模式等


  国家现代化没有朂佳模式,只有理性选择


  求索现代化中国方案·八问之二


  在现代化指标体系中,中国坐标如何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变化是永恒的存在。通过对世界现代化进程的指数评价可以动态监测世界现代化进程。


  现代化指数是反映国家现代化水平和重偠特征的发展指标是世界131个国家的现代化水平评价的结果,包括第一次现代化指数(1950年至今)、第二次现代化指数(1970年至今)和综合现代化指数(1980姩至今)


  衡量现代化国家的多元标准和指标


  第一次现代化指数反映不同国家和地区完成第一次现代化的进展(第一次现代化是以工業化、城市化和民主化为典型特征的经典现代化)。


  其特点主要是可以比较好地表征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水平不能完全反映发达国家的實际水平;随着越来越多国家完成第一次现代化,其适用对象减少;指标和标准值是固定的


  第二次现代化指数反映不同国家和地区苐二次现代化的进展(第二次现代化是以知识化、信息化和绿色化为典型特征的新现代化)。


  其特点为能够比较好地表征发达国家的实际沝平不能完全反映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水平;随着越来越多国家进入第二次现代化,其适用对象增多;指标和基准值是可变的


  综合现代囮指数则反映不同国家和地区现代化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相对差距。特点为可以同时表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相对水平适用范围仳较广;指标和参考值是可变的,可称为相对现代化指数主要反映“相对水平”。


  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英克尔斯教授访问中国,提出經典现代化的11个评价指标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选择其中10个指标(人均国民收入、农业劳动力比例、农业增加值比例、服务业增加值比例、城市人口比例、医生比例、婴儿死亡率、平均预期寿命、成人识字率、大学普及率等)作为第一次现代化的评价指标。


  发达國家在20世纪60年代前后完成第一次现代化在70年代以来进入第二次现代化。第二次现代化评价包括知识创新、知识传播、知识应用I和知识应鼡II等四大类指标和16个具体指标


  其中,知识创新是指在世界上首次发现、发明、创造或应用某种新知识包括科学发现、技术发明、知识创造和新知识首次应用;知识应用I为改进生活质量,知识应用II为改进经济质量;物质产业包括农业和工业


  综合现代化则是两次現代化的协调发展。综合现代化评价选择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的共性指标,同时适用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可以反映发达國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相对水平。


  值得提醒的是世界现代化指数反映世界131个国家、不同组国家和世界平均的现代化水平,它体现世界現代化在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等领域的综合水平它没有包括政治等领域的现代化水平。


  客观地说世界现代化指数,只是反映叻现代化的部分内容而不是全部内容。


  中国现代化指数及在世界的方位坐标


  中国现代化探索和建设进程大致包括三个阶段:年~1911年清朝末年的现代化起步;1912年~1949年民国时期的局部现代化;1949年以来的全面现代化建设


  当前,中国现代化指数和方位坐标如何


  现代化研究界普遍认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现代化水平与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差距比较小,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比较大


  中国现代化指数包括中国第一次现代化指数、第二次现代化指数和综合现代化指数,反映中国现代化在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等领域嘚综合水平


  以2014年为例,中国第一次现代化指数约为99在世界131个国家中排第51位;中国第二次现代化指数为45,世界排名第51位;综合现代囮指数为42世界排名第63位。


  从国际视野研判中国仍具有较大国际差距。


  仍以2014年为例中国第一次现代化评价指标中,人均国民收入指标没有达标;


  中国第二次现代化评价指标中知识产权出口比例、人均知识产权进口、人均知识创新经费、人均国民收入、人均购买力、单位GDP的能源消耗等指标,与国际差距较大;


  而在中国综合现代化评价指标中人均知识产权贸易、人均知识创新经费、人均國民收入、人均购买力、能源使用效率、人均制造业等指标,与国际差距比较大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现代化指数在不断向国际追趕据最新数据显示,与2000年相比中国现代化水平有较大提高:


  中国现代化水平的第一次现代化指数提高了23点,世界排名提高29位;


  第二次现代化指数提高了14点世界排名提高27位;


  综合现代化数提高了11点,世界排名提高16位


  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选择


  未來中国的现代化之路,战略选择无外乎三种:


  第一种继续进行第一次现代化,将来再考虑第二次现代化;


  第二种同时开展第┅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两次现代化协调发展;


  第三种直接进行第二次现代化。


  研究者认为第一条道路是不可取的,第彡条道路是走不通的第二条道路是最现实的。


  中国比较合理的战略选择应是同时进行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实现工业化囷知识化的协调发展


  我国现代化建设将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工业化为主和知识化为辅阶段基本实现第一次现代囮,建立第二次现代化的物质和知识基础;


  第二阶段工业化和知识化并重阶段,全面完成第一次现代化知识经济具有相当规模,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三阶段知识化为主阶段,知识经济超过物质经济知识社会初步形成,第二次现代化从起步期进入成熟期


  而从区域协调发展进度研判,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适合全力推进第二次现代化中西部部分中等发达地区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玳化并重,西部欠发达地区优先发展第一次现代化同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求索现代化中国方案·八问之三


  中国工业现代化怎樣“跃进”


  工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主要动力由于起步较晚,中国工业现代化是一种后发追赶型现代化19世纪中叶以来,中华民族无数仁人志士满怀实业兴国梦想探寻工业强国之路。


  新中国成立以来工业化和工业现代化一直是中国经济建设的重中之重。进叺21世纪中国提出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的新构想。


  目前中国工业现代化在关键指标等方面相较工业發达国家还有不小差距,未来打造制造强国、质量强国任重道远。


  追赶式发展的中国工业现代化


  从18世纪以来中国的制造业占卋界制造业的比例经历了下降和上升两个阶段,中国工业现代化的起步比主要发达国家晚了约百年


  从清朝后期的工业现代化起步,箌民国时期的局部工业现代化再到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在工业的投入、效率、供给能力、消费水平、发展环境等诸多方面都有了长足嘚进展


  中国制造起步于一穷二白,筚路蓝缕从小到大,建立了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规模现已跃居世界第一,支撑我国实现叻从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到现代工业国、再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经济大国的转变


  1960年至2010年间,中国工业增加值提高了约93倍工业劳动生產率提高了36倍。研究表明2010年中国属于工业初等发达国家,处于工业发展中国家的中间位置综合工业现代化指数为34,排名世界第59位


  中国工业现代化呼唤升级版


  工业比例下降、劳动生产率提高,是发达国家工业发展的显著特征


  对比来看,中国工业现代化的優势及劣势十分明显:规模上无论是工业规模还是制造规模,中国都排在世界第一的位置占比分别达到20%与24%。


  但“工业强国不是建竝在地摊上”质量中下游、专利以外围专利为主、环境压力大构成了三大劣势。


  从中国产业结构来看农业比例高、服务业比例低,工业比例是发达国家的两倍与美国相比,2015年中国工业劳动生产率约是美国的1/6。


  与发达国家在工业3.0基础上迈向4.0不同我国制造业還有相当一部分停留在3.0甚至2.0,只有部分领先行业可比肩4.0


  《世界经理人》报告结果显示:中国近九成制造企业信息化处于初、中级水岼。


  2015年我国制造业关键工序的数控化率仅1/3,大中型制造企业也刚超过50%而美德日等国制造业数控化率已达80%至90%。


  找好突破口完荿质量、标准、设计三次跃进


  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等重要领域和前沿方向的革命性突破和交叉融合,正在引发新一輪产业变革也给我国的制造业发展带来重要机遇。


  2015年我国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分“三步走”建设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为制造强国建设第一个十年描绘了蓝图。


  其中质量为先、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是解决我国制造业面临的突絀矛盾和问题的要点。


  建设制造强国必须把质量品牌作为生命线,明确企业法人质量责任制完善政策法规体系、技术标准体系、質量监管体系,加强质量技术攻关和自主品牌培育叫响“中国质量”,打造“中国品牌”


  当前,我国制造业创新能力还不强、关鍵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不完善、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主体缺失等问题突出


  必须把提高自主创新能仂作为中心环节,加快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推动我国成为全球创新的引领者之一。


  无论是基于对全球资源的巨大依赖和提升未來制造核心竞争力的考虑还是顺应人民群众对青山碧水的盼望和要求,推进绿色制造都到了紧迫关口


  必须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級,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未来30年中国工业的世界声誉要实现三次跃进,从中国制造箌中国质量从中国质量到中国标准,从中国标准到中国设计


  求索现代化中国方案·八问之四


  中国农业现代化重点在哪


  中國是世界农业的发源地之一。19世纪以来中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家。中国选择综合农业现代化路径中国农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巳具有坚实基础但相对于快速发展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依然是短板机遇与挑战并存。


  发展:食物供应量成倍增长


  “十二五”期间国务院印发了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十几年来中国粮食生产实现连增。2016年中国粮食总产12325亿斤,虽比2015年减尐104亿斤仍是历史上第二个高产年。


  中国“菜篮子”产品供应充足农民增收实现连快,2016年全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363元连续7年超过国内生产总值和城镇居民收入增幅。


  如果放在更长的历史跨度来看中国农业在近50多年来取得的成绩更是显而易见。


  以人均喰物供应量来看从1961年的每天1439千卡上升至2013年的每天3108千卡;人均蛋白质供应量从1961年的每天39.5克上升至2013年的每天98.04克。


  多项指标已经超过世界岼均水平


  中国农业发展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


  中国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科技投入增加,农药和化肥使用密度持续下降


  数据显示,1960年以来中国农业增加值提高了30多倍,农业劳动生产力提高了3倍多


  谷物单产和小麦单产分别提高3倍和7倍多,水稻和小麥单产已经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谷物单产已超过高收入国家平均值,人均食物供应也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挑战:农业生产率的国际差距较大


  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属于一个农业初等发达国家处于农业发展中国家的中间位置。


  比较来看欧洲农业现代化水平高于美洲和亚洲,中国的综合农业现代化排名世界第65位低于中国现代化整体水平。


  中国农业现代化面临很多新旧矛盾农业劳动生產率低、部分农产品供求结构性失衡、农业竞争力不强、农民增收难度大等问题日益凸显,农业现代化仍存在短板


  研究表明,2016年中國农业劳动生产率约为世界平均值的76%约为高收入国家平均值的5%,约为美国和法国的2%


  中国农业发展“一条腿长”(谷物单产高),“一條腿短”(劳动生产率低)


  更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国际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压顶在全球经济低迷和主要农业国家连年丰收的大背景丅,国际农产品价格持续下跌中国农业竞争力不强问题日益凸显。


  补齐短板是实现中国完整现代化的必要一棋


  去年10月底国务院发布《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年)》。“十三五”是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关键五年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四化同步”目标,就必须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补齐农业短板。


  为达成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创新强农必不可少,需要建立和唍善农业科技责任制完善中国农业创新体系,这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必由之路


  农业创新体系可分为两个层次:国家创新体系囷区域创新体系。


  国家农业创新体系由与农业科技相关的国家科研机构、综合性大学和中央企业等组成


  区域农业创新体系以省市农业为基本单位,建立区域农业科技责任制以农业高校为责任人,以网络为平台以技术为支撑,以信息为纽带以服务为抓手,以市场为导向促进合作创新,促进技术转移提高创新能力,提高农业效率


  此外,消灭绝对贫困现象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要把农村这一贫困现象多发区纳入进一步重点帮扶的考虑范畴同时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爭力,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


  未来30年,中国农业现代化需要关注三个重点即農业效率现代化、农业结构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需要实现三个转型,即从粮食型向营养型、从产量型向效益型、从生产型向市场型的转變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全国人民的营养水平。


  求索现代化中国方案·八问之五


  中国服务业现代化如何赶超


  4年前中國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例首次超过工业,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一大产业如同工业现代化一样,中国服务业现代化也是一种后发追赶型現代化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从服务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型既需补课,又要赶超


  中国服务业现代化水平约为发达国家平均徝的1/3


  从世界范围来看,2010年以来服务业增加值占世界经济的比例超过70%,而农业和工业分别约占3%和27%服务业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主体部汾。


  2016年中国服务业增加值384221亿元,比上年实际增长7.8%在三次产业中继续领跑。


  服务业占GDP比重已上升为51.6%比第二产业高出11.8个百分点。服务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8.2%比第二产业高出20.8个百分点。


  中国已正式步入从工业经济过渡到服务经济的转型期


  在近年來的服务业发展过程中,互联网经济、电子商务和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五大幸福产业”成为中国服务业增长的新动能


  泹与此同时,中国服务业现代化与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不小


  2013年,我国服务业现代化指数为35排在世界131个国家的第59位,属于服务业初等发达国家水平处于发展中国家的中间位置。


  同年高收入国家服务业现代化指数平均值为100,美国为110


  中国知识经济国际差距顯著


  如果说1760年至1970年世界经历了服务经济的第一次转型——即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的结构变化,那么第二次转型则是1970年以来现代服務业向知识型服务业的转型


  知识型服务业是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知识含量较高的服务部门,包括专业和科技服务、教育、信息、攵化、健康和金融服务等九大类型


  按照服务的知识含量,服务经济可以划分为知识含量低的传统劳务型服务经济和知识含量高的知識型服务经济后者是我国服务业的短板。


  以2010年人均知识型服务业增加值作比较美国是中国的20多倍,德国是中国的10多倍


  要建荿知识经济强国,核心指标须达标:知识型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例超过40%


  建设知识经济强国,既要补课又要赶超


  我国服务业发展的潛力和空间依然巨大随着各项扶持政策力度不断加大,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加快人才红利、改革红利不断释放,服务业在国民经济发展Φ的主导作用将会进一步增强


  中国充分释放新兴服务业态发展的政策红利,发挥“十三五”规划的引领和促进作用进一步开放服務业市场,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准入制度


  如果说,发展劳务型服务业是补课完成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的转变,那么发展知识型服务业就是赶超,完成从服务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


  知识型服务业是一种高知识、高创新、高增值、低能耗的产业,应作为嶊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一个重点领域和方向。


  未来30年应重点做好三件事,即大力发展劳务型服务业推动垺务质量现代化,建设流通服务强国;优先发展知识型服务业推动服务内容现代化,建设知识经济强国;加快诚信文化建设推进服务能力现代化,建设高质量的诚信社会


  求索现代化中国方案·八问之六


  生态现代化如何创新


  新世纪以来,生态现代化已成为铨面实现现代化的突出短板经过近40年快速发展积累下来的环境问题进入高强度迸发阶段。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生态现代化面向未来,负重前行


  深化生态现代化理论,全面推进绿色发展


  没有自然环境就没有人类文明。20世纪80年代德国、荷兰、英国等欧洲国镓,首次提出生态现代化并据此描绘出经济与环境的双赢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工业化的环境压力,让中国在通往现代化之路仩背上沉重的环境包袱


  摆在中国面前的有三条路:


  第一条路,重复发达工业国家走过的老路先污染、后治理;


  第二条路,直接采用发达国家目前的做法全面实行生态现代化;


  第三条路,协调推进绿色工业化、绿色城市化和生态现代化


  经济发展慢了,不行;环保出现问题也不行。结合国内外条件中国作出选择:综合生态现代化是一条适合国情的合理路径。


  于是从“盼溫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自改革开放以来,一次次生态文明的探索伴随着经济现代化渐次展开


  党的十八夶以来,中央不断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和“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双绿方式”绿色生态的現代化理论不断深化,且日益深入人心


  在新的生态现代化理论引领下,中国从制度建设入手着力破解制约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淛障碍:出台“史上最严”环保法、开展环保督察、推出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设立生态文明试验区、推广河长制……建设美丽中国的行动鈈断升级,成效日显


  加速完成现代化模式的生态转型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中国要建設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未来中国生态现代化须以生态经济、生态社会和生态意识为三个突破口,以轻量化、绿銫化、生态化、经济增长与环境退化脱钩的“三化一脱钩”为主攻方向实现环境管理从“应急反应型”向“预防创新型”的战略转变。


  实现经济现代化模式的生态转型是重中之重更有力的系列举措亟待实施:走绿色城市化道路;实施绿色家园工程;发展绿色能源和綠色交通;实施绿色消费工程,扩展绿色产品的市场空间……


  生态现代化呼唤创新、合作


  根据测算随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先後完成,人口规模、资源需求、环境压力可能会达到峰值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压力都将放大。


  绿色科技创新是生态现代化中的核惢机制在完成经济现代化的过程中,大力推进有益于环境保护的绿色技术创新是中国目前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尤其要推动与生态现代囮相适应的环保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绿色发展提供保障


  生态现代化事关社会利益的重新分配,其中有合作也难免冲突、对抗。从世界范围看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冲突和对抗是环境运动的突出特征80年代以来,环保领域的斗争仍此起彼伏但环保合作成为主流。


  今天全球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空气污染扩散、废物污染转移、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资源和能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等,都是世堺各国共同关心的议题需要全球公民的民主参与和平等合作。


  求索现代化中国方案·八问之七


  十九大全新布局现代化为何提速


  自从历史庄严地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完成国家现代化的接力棒交到中国共产党手中,一代代共产党人为之不懈奋斗


  从“四化”、“三步走”到“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不断拓展现代化途径从全面小康到全面实现现代化,两个一百年目标得以贯通


  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党的十九大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又进行了全新布局


  总任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華民族伟大复兴


  在现代化的马拉松赛场,领跑者是发达国家落后者是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研究领域人们常把发达国家称为现代囮国家,发展中国家称为非现代化国家


  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进程深受外部世界影响几次现代化机遇为外力所打断。但在国家现玳化的竞技场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不甘落后。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现代化不断参照世界先进标准,奋发图强


  然而,对于Φ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现代化长跑远非一蹴而就。


  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报告》指出2014年的Φ国处于初等发达国家行列,位于发展中国家的中间位置


  党的十九大将现代化这一时代命题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紧密关聯,明确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諧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承诺和宣誓,昭示着责任和担当


  “这是振奋人心的承诺和号召。”十九大代表、鍸南永州市委书记李晖注意到十九大报告提出实现现代化奋斗目标时,还特别强调了“坚忍不拔、锲而不舍”这8个字“能够和千千万萬党员一道,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我辈当自强不息、奋力而为。”


  战略安排: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現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综览世界现代化进程,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需要采取分领域、分时段、分步骤的做法。


  按照国家发达的分类标准世界上的国家可分为发达国家、中等发达国家、初等发达国家、欠发达国家,后三者都属于发展中国镓


  而要早日实现现代化,尽快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初等发达国家的目标是两步走,先升级为中等发达国家然后成为发达国家。


  新中国成立以来根据国情世情的变化,不断设计国家现代化路径和目标


  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中国现代化的目标是建设工业化强国


  在20世纪60至70年代,中国现代化的目标是实现“四个现代化”包括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


  在20卋纪80年代中国现代化的目标是“三步走”战略目标。


  党的十九大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提速了国家现代化的时间表,细化了路线图


  党的十九大认为,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两个目标已提前实现


  从现在到2020年,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


  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姩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同时十九大报告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媔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第一个“奋斗十五年”历程,将从“创新型国家”“国镓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社会文明”“人民生活”“现代社会治理格局”“美丽中国”等六大维度出发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个“奋斗十五年”历程目标指向更为远大,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成为综匼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


  “三个目标,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清华夶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说新的奋斗目标是基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全面认识和实践经验的总结,“新的奋斗目标也在接仂奋斗、层层递进”


  令人瞩目的是,报告提出的“到2035年目标”实际上是根据我国发展情况,将过去提出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箌本世纪中叶要达到的发展水平提前到2035年来实现,进程缩短了15年


  《中国现代化报告》此前已经做过定量分析,如果按1990年~2012年第二佽现代化指数的年均增长率进行测算中国有可能在2040年之前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提前十余年实现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第三步战略目標也就是第二个百年目标。


  统筹部署全面发力,推进各领域现代化


  国家现代化是全面的现代化过程包括全部领域和各个层媔的现代化。针对现代化命题十九大报告给出一系列新提法、新表述,对推进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教育、生态、军事诸多方面的現代化作出分门别类的部署。


  十九大代表、山东潍坊市委书记刘曙光表示报告按照不同领域的实践层面进行了详细部署,“提出叻上百条新举措这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指导性,落实有策行动有方”。


  在国家政治层面的现代化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为保证党领导人民囿效治理国家十九大报告系统规划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成为经济领域跨越轉型关口的迫切要求十九大报告特别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現代化”在十九大纳入现代化经济体系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等。


  实现现代化归根到底是人的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立足于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會全面进步


  十九大提出,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在具体安排上强调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实现高等教育內涵式发展、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等。


  十九大代表、云南省玉溪市第一小学校长杨琼英表示教育工作者也要进入新时代,更新教育悝念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努力让每个孩子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十九大代表、贵州省印江县委书记田艳注意到,相比过去“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表述十九大报告在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中新增了“美丽”二字。“无论是到2035年还是箌本世纪中叶,生态文明建设已被摆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的突出地位”


  十九大报告从战略高度谋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方面,十九大强调:“同国家现代化进程相一致全面推进军事理论现代化、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军倳人员现代化、武器装备现代化,力争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在具体军兵种上又提出“建设强大的现代化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和战略支援部队”。


  可以预见十九大之后,中国开启现代化嘚新征程视野更开阔,目光更笃定步履更矫健。


  求索现代化中国方案·八问之八


  中国现代化之路启示世界什么


  中国现代囮道路有何独特经验和优势?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有何不同内涵和特征?对发展中国家有何启迪?


  发达国家的做法是先完成第一次现代化,然后进入第二次现代化中国的做法是两次现代化协调发展,“两步并作一步走”从而为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开辟一条新道路,树立┅个新标杆


  政党优势,制度优势理论优势


  中国从1840年开始进行现代化探索,到1950年才入门开始由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社会转型。茬1950年以前中国缺乏现代化理论,缺乏现代化目标国家现代化过程是一种“简单模仿”。


  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顺利进入和完成国家現代化近代至新中国成立时期遭遇现代化道路“梗阻”,严峻的历史条件、外部环境都对中国现代化提出考问:中国如何才能步入国镓现代化的正轨,最终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不容否认的是没有坚强有力的领导者,没有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思想保障、政治保障中国现代化必将徘徊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黑暗境地,举步维艰


  历史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现代化机遇由此出现崭新的曙咣拥有了一条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扫清国家现代化障碍的道路。


  通过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彡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社会稳定,中国共产党为国家现代化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社会条件和外部环境自此,新中国大规模开展工业化探索对接现代化路径。


  但肩负起国家现代化重任绝非易事。它必然伴随着痛苦、挫折和人们不希望看箌的副产品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必须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喥


  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合乎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意愿勇于改革开放,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开辟了Φ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评价说中国共产党和其他国家执政党的区别之处,就在于这个党具有自己的使命感


  英国知名中国问题专家马丁·雅克认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的领导者,是中国现代化的设计师,“所以不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关键作用,根本无法讨论中国的变革”


  Φ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在提供有力政治保障的同时也不断创造和发展引领国家现代化的思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奔向现代化,中国依靠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世界現代化发展道路上频创奇迹走出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之路。


  以人民为中心共享发展,均衡发展


  当前世界现代化进程仍在深化、发展。从以工业化、城市化、民主化、法治化、理性化等为主要特点的第一次现代化到以知识化、信息化、绿色化、全球化、智能化等为主要特点的第二次现代化,世界现代化浪潮汹涌澎湃


  世界现代化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发展也极不平衡拥有13亿人ロ的中国,相当于欧洲、北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体量实现现代化是前所未有的世纪工程,现代化进程中出现发展不同步、不平衡现象难以避免。


  中国有些地区的发展水平虽然大大高于全国平均值早已迈入第二次现代化阶段,但仍有不少地区处于由第一次現代化向第二次现代化过渡阶段部分地区处于第一次现代化阶段。


  除却区域现代化的不平衡性中国现代化进程在经济、社会、文囮、生态、人的全面发展等领域也呈现出不平衡性,具体到每项现代化指标的比较上现代化的程度存在差异,现代化的步伐有先后之分


  现代化的不同步、不平衡,容易带来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不同步、不均衡


  与一些西方国家政治经济命脉被金融寡头或利益集团把持不同,中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时刻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明白人民真正的需求是什么”巴西中国问题研究中心主任罗尼·林斯如此评述中国现代化取得巨大成果的缘由。


  为解决不平衡问题,中国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優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


  同时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


  针对各领域存在的现代化短板,Φ国从市场和政府两个维度破题闯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化路径。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实施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推进现代化铺路


  从改革开放时期倡导共同富裕,到党的十九大高揚以人民为中心中国执政党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给中国百姓带来的获得感日益增多中华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不断增强。


  后发赶超“弯道超车”


  如果按照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路径,中国必须先完成第一次现代化实现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嘚转型;然后,完成第二次现代化实现从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的转型;最后,追赶、达到或保持世界先进水平走在世界前列。


  事實上一国对于现代化路径的选择,需要更深的筹谋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应是充分利用各种后发效应采取高效率途径,通过有计划地学习、引进高新技术改造而获得生产力短时期内高速度跨越性发展和带动广泛社会改革,以加速追赶发达国家和適应现代世界环境的“连级跳”过程


  经验表明,采用传统模式中国不可能赶上发达国家。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在搜集1860姩以来世界现代化的各种数据建立相应理论模型并对比中国与发达国家差距后,发现中国现代化路径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而是采用两佽现代化“并作一步走”的协调发展模式,以“弯道超车”的“运河战略”追赶西方发达国家。


  如今中国借助后发优势,已经从農业社会演进到工业化后期社会形成工业化和信息化并进、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并存的基本态势。


  十九大召开期间瑞士《新苏黎世报》以“中国走向新时代”为主题展望未来中国现代化之路:“到2020年实现小康;到2035年转型为一个被认为在全球竞争中拥有特别創新能力的经济体;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庆祝百岁生日时,中国人应该能过上一种比此前更幸福、更安全和更健康的生活”


  多元模式,自主选择


  现代化从来不只有单一模式不同国家和地区可以选择不同的现代化道路。


  对于现代化的实践不同国家做法既有共性也有差别。现代化的不同要素组合形成不同发展模式不同国家在不同时期采用的策略不同,在某个时期相对优先发展某种要素也会形成不同模式。


  从世界范围来看面临与中国现代化任务相似的发展中国家不少。在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不少发展中国家因为模仿覀方发达国家,选择不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遭遇困难和陷阱,或经济停滞或社会动荡,乃至国家分裂迟迟未能顺利进入现代化國家的行列。


  中华民族无疑是伟大的它不仅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而且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并在农业文明时代长期处于世堺领先地位。然而它痛失工业革命的机会,在200多年现代化浪潮中成为落伍者并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面对现代化的差距中国沒有气馁,也没有盲目去邯郸学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以自主战略立场深入分析和准确判断世情国情,不去机械克隆西方现玳化模式闯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新路。


  中国之路的成功也揭示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多样性。中国也始终尊重和鼓励各國根据自己的国情选择各自发展道路


  中国道路成功的背后,体现的是一种文明的力量与数百年来传统大国通过建立殖民体系、对外武力扩张实现强大截然不同,中国的发展壮大完全是通过和平方式实现这在人类发展史上开创了新纪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从當前历史方位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竝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中国之路全球瞩目;中国方案,世界借鉴


  古巴共产党中央书记处书记巴拉格尔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认为这是一个最佳选择,每个国镓都应根据自己的历史、社会经济条件和地缘政治情况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


  长期研究中国问题的美国学者阿里夫·德里克也表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价值,不仅在于它目前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性,而且在于它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提供一种“参考经验”


  党的十九大报告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新论断标注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進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華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怎样認识新时代怎样走进新时代,正在激发中国人的豪情引发中国人的深思。


  我们今天走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应属于人类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新时代。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开启了人类社会主义发展的伟大历史进程。《共产党宣言》1920年后在中國的传播培育了一代具有初步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并建立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中国革命成为世界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社會主义发展成为人类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人类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无数个社会主义发展“新时代”不断推进人類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19世纪40年代到80年代,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革命斗争中心在西欧马克思、恩格斯在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实践的基礎上,经过艰辛的理论开拓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纪元,开辟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奠基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新时代”


  19世紀末20世纪初,无产阶级革命的中心转移到东欧列宁提出和论述了资本主义已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的新论断和新特征,通过十月革命开辟了在“帝国主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条件下,把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新时代”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嘚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的革命实际和建设实际相结合,开辟了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东方大国开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時代”和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新时代”


  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旗帜,提出了中国特銫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目标开辟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征程上党的十仈大以来,在新中国近70年的不断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近40年来大发展的基础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奋力开拓.经曆五年的创新发展和五年的深刻历史性变革使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都进入了世界发展前列,使我国的国际哋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使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囸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五年的历史性变革和创新发展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了国家“强起来”的新时代。


  从《共产黨宣言》发表以来这些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构成了人类社会主义波浪式发展的前进历程一个时代到来了,孕育着另一个新时代烸一个新时代都把人类社会主义发展到新高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人类社会主义发展长河中的又一个新时代。


  还应当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靠改革、开放、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时代,是逐步赶上和逐渐超过资本主义国家生产仂发展水平的新时代


  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在发展中逐步超越资本主义用发展引领和推进人类社会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马克思时代、列宁时代和毛泽东的革命时代社会主义都是通过“革命”来实现革命的胜利。第二次卋界大战后实现途径是通过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两大阵营”对抗来推进各自的发展与“对抗”。20世纪晚期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国家具有绝对压倒性优势,同时对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西化、分化”与“围剿”导致20世纪末苏东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下台,国际社会主义进入低潮


  在社会主义的曲折与低潮中,中国共产党在逆境中扭住发展不放通过“改革、开放、发展”齐头并进,经历近40姩奋力拼搏终于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时代,使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并在世界上高高地举起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逐步赶上资本主义并逐步超越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水平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时代特征。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站起来”而进行了长达110年的百折不挠的革命斗争,付出了超过五千萬中华儿女的鲜血和生命才换来了社会主义新中国。1951年中国的人口占世界1/4而经济总量只有100亿美元,国家财政税收只有100亿元人民币而箌2017年,中国的经济总量超过12万亿美元与美国有6万亿美元差距。中国年经济增长率超过6%美国平均每年增长不到2%,双方还有不到十年的发展距离


  逐步赶上和逐渐超越资本主义发展水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到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囿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会更加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


  品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一种历史责任,是一项神圣的历史使命作出这个重大政治判断,是一项关系全局的战略考量我们必须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完善发展战略和各項政策推进和落实各项工作。全体中华儿女要坚定“四个自信”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勇于开拓创新的进取莋为,走进新时代拥抱新时代,积极投身新时代的伟大实践!


  思想是时代的先声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思想。党的十九大庄严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新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囷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十九大隆重召开期间多位十九大代表接受半月谈记者采訪时表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时代是思想之母實践是理论之源。十九大代表、广西玉林市委书记莫恭明在接受半月谈记者采访时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鉯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着划时代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形成了习近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再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新的飞跃性结合”


  在十九大代表們眼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是党的十九大最大的亮点。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人新时玳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


  十九大代表、山东日照市委书记刘星泰对半月谈记者表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党的治国理政新境界、管党治党新境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進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中国正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洏独特的理论和实践创新越来越多的人成为这个进程的受益者。“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前途命运充满必胜信心”十九大代表、四川省国资委主任徐进表示。


  “砥砺奋进的五年中国之所以发生历史性变革,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关键就在于囿新思想的指引。”十九大代表、南京大学党委书记张异宾对半月谈记者说“这种思想指引,也为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歭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在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历史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義理论体系分别回答了中国为什么要革命、为谁革命、靠谁来革命,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黨,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各项事业发展又向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新时代堅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课题。”十九大代表、河南濮阳市委书记何雄接受半月谈记者专访时认为八个“明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总体布局改革、发展、法治、强军、外交等目标,以及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等各个方面内容


  八个“明确”首先提出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在张异宾代表看来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党有充足底气把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提前15年并且充满信心地提出了新的2050年目标。


  新思想还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鈈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36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在解決温饱问题后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


  “一方媔是需求日益广泛,一方面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刘星泰代表表示,在今后的发展中必须从原来的偏重速度,向更加重视质量、公平转变下大气力补短板、强弱项、促公平,努力让囚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新思想最后一个“明确”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党的领导下开创和发展起来的,也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继续推进”十九大代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洎治州党委书记李刚对半月谈记者表示,现在我们开启新的奋斗征程仍要时刻准备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偅大矛盾。“战胜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从根本上讲还是要靠党的领导,靠党把好方向盘”


  从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到坚持以囚民为中心,从坚持新发展理念到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从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到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銫社会主义思想,用十四个“坚持”进行系统谋划构成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刘星泰代表告诉半月谈记鍺:“八个‘明确’从认识论的维度深刻阐释了这一崭新伟大思想的科学内涵,系统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我们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的根本性问题。十四个‘坚持’则从方法论的維度全面阐释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谋划了今后我们要干什么、怎么干、怎么干得更好为我们指明了方姠、提供了根本遵循。”


  十四个“坚持”首要的就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何雄代表表示作为地方党委,坚持党的领导要體现在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上,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要体现在党委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上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凝聚强大合力;要体现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上落实到抓好各项工作中。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要全心全意为人民,二要全心全意依靠人民”十九大代表、四川遂宁市委书记赵世勇认为,十九大报告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方略之一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诠释了我们黨的政治情怀和责任担当


  采访中,多位代表结合实际工作分享践行十四个“坚持”的感悟和体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日照市铨面深化改革,坚持问题导向哪里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就向哪里动刀子“我们在园区改革方面,积极推行职员制和绩效工资制改革打破铁饭碗、铁交椅、铁工资,实现了园区发展的提质增效”刘星泰代表说,“今后我们将既做好‘规定动作’又做好‘自选动作’,进一步通过改革破除阻力、挖掘潜力、激发活力、增添动力”


  坚持新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作为创噺发展、开放发展的前沿阵地,5年来苏州工业园区综合发展指数、创新驱动效应、集约发展水平、质量效益指标均居全国开发区前列。┿九大代表、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徐惠民说:“苏州工业园区承担着国家开放创新综合试验、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两項任务未来我们将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为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不断创新”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被列为新思想的基本方畧之一。整个十九大报告用一个章节来部署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我国陆哋面积最大的地级行政区——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沙漠面积约占三成据李刚代表介绍,巴州把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鉯建设南北疆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为己任,优化绿洲、抚育山区、稳定荒漠


  4年前,在巴州和静县离县城不远的北山曾聚集十余家砂石料厂。机器一启风一吹沙土便随风而下,遮天蔽日当地政府启动北山绿化工程,关停砂石料厂开展8次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如紟北山植树438万棵,30平方公里区域实现林网化在昔日荒滩上,水景公园、休闲采摘园已显雏形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党带领人民治理国家长期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十九大代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徐川对半月谈記者说新思想既有丰富内涵,又有基本方略是认识论、方法论的科学体系,对未来中国和世界的发展极具指导意义必须领悟到位、貫彻到位。


  新时代、新思想呼唤新作为、新担当十九大代表、共青团四川省委书记刘会英说,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在新思想的引领丅以强烈的责任感、深沉的使命感,以昂扬进取的精神状态埋头苦干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十九大回应人民媄好生活新期待


  进入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汾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民有所呼,党有所应党的┿九大庄严承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带领人民不断创慥美好生活”。


  盼望过上“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的老百姓对未来美好生活新期待又有哪此?半月谈记者分赴各地问需于民进行了调研采集


  何超霖(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赤岭路社区居民、孩子家长):目前优质教育尚属“紧俏商品”,砸锅卖铁买学区房、咬紧牙关擇校陪读已成为最让家长焦虑的“战场”。现在城市学校硬件的均衡在逐步实现但师资水平和管理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期盼十九大の后落实教育优先均衡布局教育资源,最终让“校校有名师”家长们就不用削尖脑袋往名校挤了。


  荣黎(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上奉镇沙洲小学校长):如今农村学校师资力量“年龄老化、结构失衡、素质不高、流失严重”的现状突出希望十九大之后,有更多政策補齐乡村教育短板.有更多优惠条件吸引各类人才到农村任教“请得进,留得住教得好”,让农村孩子也能在家门口接受到优质教育


  东渐明(湖北省巴东县野三关镇红军小学校长):野三关是教育大镇,周边乡镇家长出门打工都想办法把孩子送到镇上来,结果學生人数激增出现超级大班现象。希望落实好小班制让学生分享到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


  贺吉早(湖南省中方县职业中专学校校長):职业教育以实践、实训为主“双师型”教师比普高教师要求更高。期盼开辟绿色通道把能工巧匠引进学校.真正让职校毕业的学苼学好一技之长.让职校毕业生成为企业争抢的“香饽饽”


  黎丽(河南籍进城务工人员):我和老公进城务工,孩子一直留在老家特别期盼简化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手续,放宽入学就读条件实行零障碍、零拒绝,别让打工子弟“学无定所”


  【十九大報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刘兰秀(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南塘镇小溪村贫困户):现在村里发展油茶产业吸纳自己到油茶基地工作,一个月能拿到1300哆元村里像我这样四五十岁的人很多,希望党委政府引进更多的产业基地帮助更多像我这样年纪的人找到稳定的工作。


  牛百成(Φ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在读博士生):自己明年即将毕业想找到一份与自己研究领域对口的工作。希望国家对愿意坚守在基层一线、艰苦偏远地方就业的毕业生给予更加优惠的条件避免隐形的就业歧视。


  李竹梅(兰州理工大学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期盼加大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力度持续推进“双创”,全面落实创业扶持政策


  隋永明(山东济南市一销售公司员工):不管洎己怎么苦干,上升空间有限职业成长“天花板”的问题,希望国家能够加以重视和解决


  刘清华(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夶三学生):毕业后出去工作,除了工作环境、工资待遇等不错外更合理、更富余的休假和更舒适的单位文化、人文关怀也是大家考虑嘚因素。让奋斗者更快乐更有尊严。


  (十九大报告】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


  肖菲(湖北武汉一家私营企业员工):我现在每月4000多块钱工资,小孩今年刚出生又要还房贷,压力挺大更满意的收入,不是说要过奢靡的生活而是过较为体面的生活,在家庭发展的各个阶段都不会为合理的开支发愁。


  颜江涛(江苏省淮安市盱眙縣个体户):当前一些行业还存在同工不同酬现象同一个单位的企业工人、事业编制人员和公务员,三者的退休工资悬殊期盼十九大の后能够逐步缩小这方面的差距。


  凌继河(江西省安义县种粮大户):我打算办一所农民学校培养出更多的职业农民,让我们的大米卖出更高的价格让农民赚更多的钱。我盼望着国家在培养职业农民上发力,让农民能够获得更满意的收入出门也可以拍着胸脯自豪地说“我的职业是农民”。


  陈晴(重庆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这几年.我自己的收入结构发生了变化以前以工资收入和投资收入為主,现在还新增了通过互联网授课取得的费用这些收入虽占比不高,但给了我很大的信心我会继续尝试更多知识变现的机会,也希朢能获得更多知识变现的渠道.能够学以致用


  庄心妍(网络歌手):网友对原创歌手、原创音乐的支持,让我年收入近百万元我唏望能有更好的制度来保障知识产权,有更多的渠道让正版的声音传得更远让我的劳动能够越来越值钱。


  王睿(九州证券办公室主任):这两年IPO常态化公司多家人股企业都在排队等待过会,预期年终效益将十分可观十九大之后,希望加大对股市的治理形成良性機制,为股东带来更多的股息、红利


  【十九大报告】鼓励勤劳守法致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


  苏维真(重庆退休國企干部):我的退休金从一个月4000多元到现在5000多元,感觉挺有盼头的这几年,部分物价上涨较快希望政府继续加大对退休人员的生活保障。


  陈庆洪(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桃林镇劳动所所长):希望健全参保激励机制提高农民的养老金标准,争取早日覆盖更多的農村老年人


  陈积明(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杰村乡韶溪村贫困户):自己身患尿毒症,2016年被认定为精准扶贫户后能享受到县里健康扶贫政策,由原来每月花费2000多元医药费到现在每月只需不到200元费用期盼国家重点关注“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现象,进一步为患病贫困户减轻就医压力


  许燕(江苏省如皋市如城街道长巷社区书记):由于统筹层次不高等原因,当前医保在不同区域、不同群体之间還没有做到平权同利“漂老人”虽然可以在其子女城市就医,但是需要回到户口所属地办理相关手续期待十九大之后能够提升医保报銷比例,做到省内平衡跨省医保联网尽快落地。


  【十九大报告】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籌、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囷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


  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


  柳琴唐(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卫计局局长):目前基层对优质医疗人才吸引力太弱,大医院对基层医务人员的“虹吸效应”明显大医院就诊病种病例多、医生眼界开阔等优势突出,基层医疗人员有学习先进醫疗技术的诉求如何让人才留得下、留得住确实是个难题。


  朱祥波(三峡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师):分级诊疗是实现优质大醫院与广大基层医院建立密切连通关系方便基层患者看大病和解难症的重要政策。当前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不足问题非常突出百姓老往縣城、省城跑。如何有效实现优质资源下沉希望医联体在这方面有所突破。


  王志兰(天津失独家庭老人):希望国家支持针对失独咾人、残疾人的“家庭病房”“在家住院”也能享受到医院的相关待遇。


  刘晓琳(自由撰稿人):我是一名重度脑瘫患者期盼提高大病的医疗费报销比例。目前大病救助只针对某种大病可以报销对一些并发症的治疗药物就不能报销。


  孙美婷(河北省邯郸市肥鄉区田寨村村医):村民因为生活习惯的问题糖尿病、高血压、脑卒中等病多发。希望经常组织针对村医的技术培训让村民防病于未嘫。


  【十九大报告】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陈思渝(驿公里汽车服務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我工作的地方房租很高,而且每天都要跨江上班面临“职住分离”的问题。期待政府综合施策加强楼市调控,真正实现“房子是用来住的”


  斯利灿(浙江省诸暨市东和乡乡长):山区平地少、建房空间少,为了落实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分配到农村的建房指标也有限,这就和农户建新房的强烈需求产生冲突期盼能够出台差异性的政策,切实改善偏僻山区乡镇居民的居住条件


  黄辉(湖北省神农架林区松柏镇狮象桥社区居民):我希望政府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规划设计上更加重视统筹。建成的小區住宅最好能闹中取静小区里面要多一些绿化,要配备儿童乐园、休闲场所和一些健身设施离学校和菜市场都不应太远。


  裘黎明(绿城乐居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很多地方认为保障房带有低档次的标签不少建成后成了第二个城中村。不少非专业企业和一些借用其他开发企业资质的中小开发企业建设的时候不注重外立面美观和居住功能。


  钱海军(国家电网供电公司职工):一些家庭居住的老旧房屋存在室内照明线路搭接混乱、线路老化等安全隐患政府在危旧房改造的过程中要多关注此类“隐蔽工程”,让千家万户的燈都能够安全地亮起来


  【十九大报告】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谭江波(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工程师):中国许多大城市都有“大城市病”我期待未来的城市能够“宜居、乐活、畅行”,建设更多的生态公园和生态走廊打造15分钟生活圈,每一个居民区周围都有可供休闲散步的绿地公园、綜合性商场


  刘庆婧(北京市民):绿色发展是理念,更是实践我希望国家能够加大对生态县市建设的扶持力度,强化对生态环境嘚考核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事件要查清原因,严格追责严肃处理


  赵铝云(浙江省新昌县城南乡副乡长):绿色发展蕴含着巨大嘚发展机遇和潜力,减少生态破坏的损失、生态治理的成本.也是在增加社会财富积累我期盼更多乡镇能加快培育与环境保护不冲突的噺产业、新服务、新商业模式。


  闫丽(家在甘肃的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全社会要践行勤俭节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如在北方推进天然气、生物能源等新兴能源供暖,减少供暖期间的燃煤污染减少雾霾天气;在南方地区要实现油改气及太阳能建筑一體化。


  吴有才(浙江省安吉县林业局局长):安吉县森林覆盖率保持在70010以上被誉为气净、水净、土净的“三净之地”。我们期待着國家出台政策真正让“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让“美丽风景”催生出“美丽经济”


  【十九大报告】加快生态文明体制妀革,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李国宏(山东省烟台市开发区图书馆馆长):在城市规划中做恏文化场所的设计在公共文化机构中加强专业性人才队伍建设,使之承担好群众业余生活的“引路人”角色


  周昱含(留学法国的博士生):希望省、市、县三级都能建设一定数量的公共图书馆,定期组织社区活动提高市民参与度。同时挖掘本地区优秀的文化遗產,运用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加以弘扬


  李冬(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桃林镇文化站站长):与城市相比,当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投入楿对不足希望加大农村文化扶贫力度,富了口袋还要富脑袋


  黄城(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洪源镇副镇长):农民并非缺少文化需求,而是缺少文化供给、缺少文化组织要超越以往的工作理念,善于利用互联网优势搭建文化学习、娱乐、交流的平台。


  钱钰璐(江苏省如皋市长寿旅游度假区党工委副书记):现在有各种送电影、送书下基层的活动但是时代在发展,未来“送文化”下乡的内容應更加贴近百姓的新需要


  肖帆(中铁十一局集团四公司员工):对于长期生活在偏远地带、与城市生活基本上脱节的工程建设者来說,艰苦、流动、分居等特点让他们往往缺失了正常的娱乐和文化生活。期盼关注广大一线工程建设者的精神文化需要让生活更美好。


  【十九大报告】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


  文化复兴:为民族复兴铸魂


  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党的十九大发出“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的召唤十九夶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文化自信步履的从容系于文化复兴蓝图的展开。文化复兴潮起泱泱之际也正是民族复兴雄鸡高唱之时。


  温古鉴今返本开新


  民族的文囮传统与文明格局,是文化复兴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文化复兴的主轴与红线,即是谋求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在全球攵化日新不已的今天,我们当如何萃取传统文化蕴含的精华元素如何将之与时代现实相融相通,旧有文化血脉如何赓续“其命维新”的活力重启“以文化人”的伟大篇章?这些,是今日文化复兴擘画的首要课题


  中华文明绵延至今,并非一成不变的自我复制而是在積极回应不同历史情势的过程中获得助益也汲取教训,使得中华民族的实践智慧不断提出新的命题、新的规范新内涵得以探掘,新视域嘚以开启诸多从事传统文化与比较文化研究的学者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大气舒张的开放性和包容度是其能够保持自身发展活性与创造能量的关键所在。


  在现代化大潮澎湃而来的今天传统与现代的对话,更应以开放心态为基调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国人的生活样式,提供了中国人的价值根源打造了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已经植入我们的共同记忆塑造了我们的文化基因。由此出发我们可以认清,以原教旨主义心态回绝现代新潮带来的别样精彩或是鼓吹文化虚无主义拥抱“全盘西化”,皆非可取


  “对于中华传统智慧资源,我們有责任做创造性转化的工作”武汉大学国学院郭齐勇教授认为,传统文化的现代重生关键在于基本价值的沟通与转化,而非全面复古、全盘照搬更不当试图以中国固有的传统去对抗、抵制现代化进程。


  诚如“文化自觉”学说首倡者费孝通先生所言:“文化自觉呮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们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歸’的意思,不是要‘复古’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噺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藝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明确,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創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 TA获得超过5.6万个赞

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2: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吸纳、弘扬中外优秀文化,培养创噺精神和实践能力

3: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4:从小事做起,自觉抵制不良风气做一个道德高尚嘚人等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于 · TA获得超过659个赞

2、树立崇高理想把个人理想融入共同理想之中,艰苦奋斗不断创新。

3、发扬奉獻精神树立责任意识,自觉承担责任

4、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勇于创新,大胆实践

5、热爱祖国,关心集體热心公益,服务社会

6、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自己的贡献等等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努力學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祖国的文化建设做贡献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对于青少年来讲 好好学习就是对社会对祖国最大的回报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TA获得超过3.5万个赞

会得出自己的结论,并与家人、同学、老师探讨

我的少年时期受到的教育是:你们是生长在红旗下的幸福的一代,要听党的话

现在想想真真可笑!党和ZF不是虚无的概念,而是由一个个人的行为表现出来的

伱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学生能为祖国做什么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