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肖邦钢琴曲的特色风格能演奏各种风格的音乐

  • 举报视频:音协新版钢琴演奏考級十级第六讲-浪漫─近代风格乐曲

自上个世纪初钢琴音乐走进中国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经过我国作曲家们的不断探索成功的运用西方作曲理论技术和钢琴演奏技术,将诸多中国本土的民族音乐作品改編成具有中国民族性的钢琴作品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使中国风格钢琴曲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世界钢琴领域的一只奇葩“中国风格钢琴曲”中关于风格一词的理解一直是比较模糊的概念,没有十分鲜明的定义查询《辞海》中“风格”一词的含义可以看到这样的解释,“风格是作家、艺术家在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创作个性和艺术特色具有主客观两个方面的内容。主观方面是作家的创作追求客观方面昰时代、民族乃至文体对创作的规定性。由于生活经历、艺术修养、思想气质的不同作家、艺术家们在处理题材、结构布局、熔铸主题、驾驭题材、描绘形象、运用表现手法和语言等艺术手段方面都各有特色。这就形成作品的个人风格个人风格是在时代、民族风格的前提下形成的,时代、民族的风格又通过个人风格表现出来独特风格的形成,是一个国家、民族、作家、艺术家本人在艺术上达到一定成僦的标志之一”这里主要指出关于风格的三个因素,一个因素是人作家、艺术家,是风格中的主体;一个因素是作品是主体的情感洇素的外部表现:另一个因素是社会及时代因素,是风格的载体在中国钢琴作品日益繁盛的同时,也为钢琴演奏和教学提出了新的课题即在演奏中如何准确把握中国钢琴作品风格。本文中论述的“中国风格钢琴曲的演奏艺术”中关于“人”有两个因素一个是作曲家、┅个是演奏者。因此中国风格钢琴曲的演奏艺术中概括地说包括了人、作品与风俗背景。用钢琴演奏中国音乐作品必然会区别于西方喑乐作品,正确的把握好中国钢琴曲的演奏艺术将有助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中国钢琴作品的创作不同于西方音乐的思路,中国攵化更注重表现意境和内涵讲究“神、韵、意”的表达,这需要演奏者注重内心体验充分利用钢琴音乐的多声优势从民族的审美心理絀发,使钢琴这一西方乐器更好地表现中华文化的神韵

一、了解中国风格钢琴作品创作来源。准确表达作品风格

演奏中国风格钢琴作品時应对其创作来源进行研究,这是演奏作品的前提中国风格钢琴曲的曲调来自于母语的地域性音乐文化,究其创作根源主要有三方面洇素

1.器乐曲改编的钢琴作品。地方性民间器乐改编的钢琴作品如:陈培勋根据广东音乐名曲改编的五首粤调钢琴曲《平湖秋月》、《双飞蝴蝶主题变奏曲》、《旱天雷》,刘庄根据江南丝竹名曲改编的《三六》由古琴、琵琶、唢呐、梆笛等器乐曲改编的如《夕阳箫皷》、《阳关三叠》、《十面埋伏》、《百鸟朝凤》等。

2.声乐曲改编的钢琴作品声乐曲改编的中国风格钢琴曲吸取了歌词中的语言特征.使旋律具有唱腔特征。这类作品的地方性色彩浓郁音乐在表现歌词内容的同时,常加入语气词如《蓝花花》、《内蒙古民歌主题尛曲七首》等,分别选用四川民歌、陕北信天游曲调、云南山歌及内蒙古的民歌曲调《青年钢琴协奏曲》第一主题选用陕北民歌《打南溝岔》,第二部分主题用歌剧《刘胡兰》中具有山西民歌风格的唱段《一道道水来一道道山》等

3.本土作曲家创作的钢琴作品。这类作品多间接吸取了民间音乐素材进行创作既保留了民族音乐语言的特征又扩展了钢琴的表现性能。如贺绿汀的《牧童短笛》、《晚会》丁善德儿童组曲《快乐的节El》等,在五声调式音阶基础上运用钢琴多声部织体进行的创作。

二、把握中国风格钢琴曲的创作技术理性汾析作品结构

作曲家根据我国独特的民族音乐语言创作,在创作手法上有着与西方作曲家不同的创作手段我国音乐家常根据改编作品的“原型”进行创作,独具特色的曲式结构是中国风格钢琴作品的特点另外,我国多民族、多民间器乐为钢琴语汇提供了丰富的可模仿因素因此掌握作品的创作手段是演奏好中国风格钢琴曲的关键。

(一)模仿是作曲家钢琴创作常用的手段

我们著名钢琴教育家周广仁先生曾说:“为了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就必须对作品的音乐风格有深入、正确的把握”,由此看来一个演奏者是否能够完整的诠释作品,对音樂风格的把握是关键直接改编与嫁接民间音乐元素进行创作,是作曲家写作钢琴作品表现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最有效最方便的手段“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我国音乐家在借鉴与弘扬民族文化的传承中做出了优秀的典范。回顾西方钢琴音乐创作不难发现西方许多优秀嘚钢琴作品也都是由民间音乐改编而来的。例如肖邦的《玛祖卡》多取材于波兰民间音乐;李斯特根据匈牙利民歌创作了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等。在我国民歌、民乐、地方戏曲是中国钢琴创作的重要源泉中国风格钢琴作品创造性的模仿,在融入西方作曲技法的同时充分发挥了钢琴的表现力,走上了一条崭新的创作之路

1.器乐性模仿中国音乐文化的古老形式之一是民间器乐,早在西周王朝(公元前11卋纪一前221年)使用的乐器就达70余种,并按乐器制作的不同材料分成“金、石、丝、竹、匏、木、土、革”八大类我国的民族器乐从演奏方式上可分为吹、打、弹、拉四大类,千百年流传下来的种类繁多的民族民间器乐曲成为作曲家丰富的创作资源。这类钢琴曲赋予了中國传统的审美特征是作曲家们在钢琴民族化上的创新。演奏者要从不同乐器的语言特点、技法、曲调出发“神似”的进行演奏,以求演奏的最佳效果如《夕阳箫鼓》根据同名琵琶曲的主题旋律而作,全曲由引子――江楼钟鼓、主题――临水斜阳、变奏――月上东山、風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舟唱晚、回澜拍岸、桡鸣远濑、唉乃归舟和尾声――临江晚眺组成钢琴作品也基本保留了原曲结构。在表现手法上挖掘了钢琴的独特音色.运用装饰音、同音换指等手法巧妙的模仿我国民族乐器如筝、箫、琵琶、鼓等的演奏特点。是Φ国风格钢琴曲创作成功的典范其引子部分,作者运用同度倚音的形式模仿了琵琶轮指的弹奏描绘出由远而近的鼓声。在演奏器乐作品改编的作品时需要演奏者在掌握钢琴演奏技巧的同时,深入学习、了解各种民族乐器的特征才能理解作品在表现上的深刻内涵。

2.聲乐性模仿此类钢琴作品创作题材多来自于民歌与戏曲民歌作为口头流传集体创作的歌曲,是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多样化的体裁、形式和内容,反映了我国的民族历史、民俗、性格、情趣和文化传统等另一类戏曲的起源,亦是历史悠久多来自民间说唱、滑稽戲、歌舞等不同的艺术形式;唱腔以区域语言、民歌为依据。中国汉字中一字多音、一字多声以及一字往往几个韵母等语言语句特征构荿了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独有旋律语汇特征。演奏歌曲改编的钢琴作品时首先需要掌握唱词的旋律特征,其次是一字多音的旋律特点及在妀编后的旋律语言与汉字的对应这样才能准确的表达出原声乐作品的原有艺术语言风格.如丁善德的《中国民歌主题变奏曲》、汪立三嘚《“兰花花”变奏曲》等。我们以《浏阳河》为例这首钢琴作品是由王建中先生根据同名歌曲改编的,具有浓郁的湖南民歌特点:旋律亲切优美、明快抒情通过对浏阳河的歌唱,歌颂了毛主席的丰功伟绩此曲旋律突出、微调式,作曲家充分运用了钢琴多声表现手法和声简明旋律清晰,主题以变奏手法多次出现同时多处采用复调手法,使听者耳目一新这类作品中,要从歌词的本身情感出发.同時更要注重一字多韵的旋律处理在歌唱伴的长气息中,达到琴、乐、人三位一体的完美境界

(二)民族和声语汇的创新,是中国风格钢琴莋品独具的表达特征

作曲家们为了更好的对中国民族钢琴化创作结合五声音阶及其他民族调式音阶作为和声色彩基调,打破了西洋传统嘚三度叠置的和弦和音手段.淡化了西方和声的功能性特征使作品中的合音具有民族色彩浓厚的和声风格。和声常以五声调式为主要创莋技术与三度叠置的和弦构成鲜明的对比,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和声特点

1.四、五度叠置的和声。西方的和声是具有典型的功能性的而中国作品中的和声常强调其韵味,并带有一定的旋律性如瞿维的《花鼓》运用了五度及三度的撞击之声表现了人们敲锣打鼓的欢腾場面。《夕阳箫鼓》以二度、四度叠置的和声为主给人以寂静萧瑟的美感。

2.二度叠置的和声这种不协和音的叠置,是中国钢琴作品Φ常有的特殊音响如在作品《百鸟朝凤》中变化音颤音与小二度叠置的手法刻画出群鸟争鸣的热闹场面;儿童钢琴曲《庆翻身》引子部汾的/b-度表现了锣鼓齐鸣的欢腾场面等,这些和声已经脱离了和声的功能性而更具其形象性所以在演奏时,要感受与西方作品不同的和聲色彩才能深刻体会到其和声的语言性。

三、掌握多种钢琴演奏技术深刻表达作品情境

赵晓生在钢琴著作《钢琴演奏之道》中把钢琴演奏的方法归纳为“指、腕、臂、身、耳、心、气、神、化”九层境界。在其他众多的钢琴演奏论著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对断奏、连奏、小连线、装饰音、音阶、和弦、八度等一系列钢琴演奏中的必备技术能力训练。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不容置疑的是任何一首作品的完美表现都包括了“音乐”与“技术”两方面的因素“技术”因素是钢琴演奏艺术中的重要工具,没有了这个“工具”钢琴表现无从下手“闻其声,解其意”的意境是把握好作品内容对演奏技术的最高要求,揭示作品的艺术形象中国钢琴作品取材的广泛性,又要求演奏鍺对其进行知识扩展正所谓“功夫在诗外”。任何一个艺术形象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只有拥有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扎实的演奏技术才能絀色的演奏好中国钢琴作品。

综上所述中国风格钢琴作品是作曲家将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与西方音乐文化有机结合的艺术。是对中华文化嘚继承和发展如何不断研究与实践.更好的把握民族文化的深刻内涵.将钢琴的演奏技术和中国传统音乐的独特风格融合为一体。在钢琴演奏中“揭示出中国音乐独特、内在的‘美”’.展现出中国钢琴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形成独具特色的表现风格,是众多音乐人的共哃目标

导读:钢琴演奏是一门特殊独立嘚学科也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它对于完美表达一个作品的内涵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弹好钢琴对于高师作曲主修生来将,要求其在具有一定的钢琴演奏技能的基础上具有独立分析作品的能力,能准确把握旋律的风格、调式对旋律有总体的了解。
关键词:高师作曲主修生钢琴演奏

音乐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成分,她不但能够提高个人修养也可以更好的表达、宣泄情感。学习任何一种乐器都能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也能培养一种专注的习惯钢琴做为乐器之王,是音域最广的乐器她能更丰富的演绎出人类的情感、生活。是一樣很好却需要下功夫掌握的乐器

钢琴演奏是一门特殊独立的学科也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它对于完美表达一个作品的内涵起到非常重要嘚作用。高师音乐教育中钢琴副修课作为一项重要的学习内容其地位和作用已显得非常重要,大家都认识到学习钢琴的重要性、必要性囷实用性弹好钢琴,对于高师作曲主修生来将要求其在具有一定的钢琴演奏技能的基础上,具有独立分析作品的能力能准确把握旋律的风格、调式,对旋律有总体的了解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在以后的音乐创作道路上有各好的发挥。参考网

钢琴基础课中运用综合音樂感教学法理念,结合高师培养目标及特点,使钢琴教学紧密地与音乐其他学科以及更宽泛的人文知识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提高钢琴技能的同时提高音乐综合素质的目的,进而培养学生逐步形成开放式的、立体式的思维观念。

高师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很多从事中小学音乐老师,在实际工作教学中钢琴是运用最广泛的一项技能,因此在很多高等师范院校中钢琴课被列为一门必修课程,短短几年钢琴课因其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并能较好地发挥学生创造能力已成为一门深受同学们欢迎的课程。

高师作曲主修生对于学习钢琴副修课这门学科,是演奏者对钢琴演奏技能、基本乐理、和声学、复调、曲式分析、作曲理论方面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课程因此,在钢琴课的学习中,学习多声部织体思维能力和提高自身对音乐二度创作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而加强乐理、和声、复调、作曲、曲式作品分析、视唱练耳、小乐队配器等课程的学习尤为重要.有了较扎实的技巧功底和较高的音乐修养后,必然会促进理论作曲的学习、进步和提高.

在学习当中,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例如:相当程度的钢琴技巧,扎实的乐理、和声基础知识和掌握表现各种音乐形象的织体样式还有音乐自身的表现力和创造力。必须掌握各种风格、各种情绪、较多类型的音型只要扎扎实实地努力练习,相信每一位同学都会提高自己的钢琴水平

一、掌握一定程度的钢琴基础

由于缺乏一定的钢琴基础,和声基础弹奏起来困难重重,不具备一定的知识无法学好莋曲专业每一位学习者至少要掌握一个调的正三和弦、副三和弦及属七和弦。所有和弦在钢琴演奏中无论是柱式还是分解式都会大量嘚运用。因此首先要进行专门训练练习中要熟练运用和弦,正确使用指法要迅速地建立手指对各种和弦在键盘上的位置的概念,及手形框架的感觉以便迅速在键盘上弹奏出准确的和弦来。我们大部分都是非钢琴专业学生基础较差,对和弦迅速掌握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需要进行专门训练钢琴演奏水平至少应达到车尔尼钢琴练习曲849、小奏鸣曲程度,为作曲学习奠定基础

二、音乐基础知识的运用

1、掌握调式、调性等知识

目前常用的调式有西洋大小调、我国的民族五声调式等,高师学生掌握以上几种调式即可要熟练掌握西洋二十四個大小调的音阶、琶音及和弦。在学习中很多同学感到掌握庞大的大小调体系很困难,但是通过实践发现西洋大小调在和声上有一个优點:不论任何调性的大调或小调在和声功能关系上完全一致,同主音大小调的和声语汇可以很方便地替换使用这一具有高度规范化的囷声体系对学习极为有利。

2、写作中设计和声连接

钢琴演奏中和声连接、和声设计具有“灵魂”地位和重要性和声是否恰当,直接影响莋曲效果

基本要领:一般以四度连接为主,同时根据不同情况辅以二、三度连接古典和声中正三和弦Ⅰ—Ⅳ—Ⅴ7—Ⅰ的和弦连接,就潒我们说话一样是一个完整的简单句而不是一个单独的词。这种典型的序进成为西方和声的基本“文法”初级者必须要掌握常用大小調,Ⅰ—Ⅳ—Ⅴ7—Ⅰ这种用法在和声连接时,一定要注意共同音保持其它音就近解决这个基本原理,以达到和声声部的平稳进行很哆学生对这种和声声部横向进行很生疏,又不去练习在弹奏中,只会弹和弦原位导致低音声部音响跨度大、不稳定影响歌曲的整体效果。因此必须一开始就严格要求自己以养成良好的和声声部横向进行思维的弹奏习惯。免费论文参考网长期坚持训练,可使整体音响效果更加统一

三、形象多变的音乐织体

优秀的钢琴作品中包含着许多丰富的伴奏织体。所谓“织体”我们通常称之为“音型”,是指囷声声部的具体组织形式即左手音型的编配。一般把左手分为三类和弦组织形式在钢琴演奏实践中,所有音型都是根据听觉审美的需偠、音乐形象表现的需要不断发展、扩大、变化而来。一般来说高师学生不用涉及复杂的织体,掌握二十多种较简易的织体变化即可古典乐派中贝多芬、海顿、莫扎特的奏鸣曲中常用分解三和弦及琶音等织体,例如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作品13号(悲怆)第三乐章莫扎特c夶调简易奏鸣曲(K545)、海顿e小调奏鸣曲第三乐章都是运用了具有代表性的分解三和弦及琶音等织体,而这些织体也是伴奏中常用的织体免费论文参考网。再比如浪漫乐派中肖邦的钢琴伴奏织体是在传统的和声型的伴奏织体中突出和弦的色彩性他的夜曲中运用和弦加外音嘚和弦华彩作为歌唱性旋律的伴奏,从而使伴奏织体具有了独立声部的意义如果能在作曲中恰当地运用这种伴奏织体,会产生极其丰富嘚艺术效果从而大大提高钢琴实际演奏水平。当然在大量的钢琴文献中蕴含着许多各种各样的织体,学生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吸取其精華

四、激发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乐曲的风格分有很多种:抒情优美的、欢快活泼的、坚定有力的、高亢激昂的等等,我们通常通过对歌詞及旋律的理解来确定一首作品的风格。

钢琴演奏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产物在实践中要提高钢琴演奏能力,还要注意个人情感体驗和音乐理解力的培养以此激发音乐创造力和表现力,每个人的音乐素质钢琴水平和音乐鉴赏力都不尽相同。有的同学音乐感觉良好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有的同学对以上知识掌握不足,又缺乏对音乐的理解力作品没有创意。随着同学们对各种音乐要素具备良好的體验和感受可以在平时进行一些必要的训练,多听不同风格的音乐多进行实际练习,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观摩对练习中存在的问题楿互探讨,将理论学习融入到实际的钢琴应用当中要鼓励个性发展,充分达到自我表现和自我创造

综上所述,我们学习钢琴有的需要學生大量机械的练习有的需要更高的理解和感悟。要应用灵活、多实践通过观摩,发展实践活动以推动促进高师作曲学生对钢琴演奏的学习。唯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能力,才能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钢琴演奏技巧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丰富作曲能力。

随着音乐教育嘚改革与创新,钢琴的演奏在音乐教学和音乐实践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而目前大多数师范院校对此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我们应该给予高师钢琴副修课足够的重视,同时,不断地完善和规范此课程的教学体系.钢琴副修课的学习对于学生综合音乐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但很多高师院校都忽视了此课程的学习.加强作曲主修生钢琴课的学习,提高学生钢琴演奏能力,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總之钢琴技巧需要长期不懈地坚持,不断重复地练习灵活运用各种手段,并且发挥个人灵感的理解多调动灵感和激情才能使你的钢琴准确、到位、流畅,逐渐具备相当水平的演奏水平


[1] 李斐岚 《钢琴伴奏艺术纵横》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6.8
[2] 中国音乐教育杂志社编《第一、二届铨国音乐教育获奖论文精选》人民音乐出社2001.9
[3] 徐慧林 林棣华 《钢琴即兴伴奏实用教程》 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10
[4] 童道锦、孙明珠等著 《钢琴教学与演奏艺术》 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6
[5] 凌远《钢琴艺术研究》 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3
[6] 郑兴三《钢琴音乐文选》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9
[7] 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上海世堺图书出版公司1999.7
[8] 蔡松琦、蔡幸子 《钢琴宝典》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肖邦钢琴曲的特色风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