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红岩电力设备研究所(普通合伙)怎么样

中共石柱县委党史研究室

城市经濟体制综合改革远比农村改革复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如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把一部分中央和省直属企业下放给城市管,开始实行政企分开进行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等。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农村经济发展对城市的要求为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重要经验,为继续改革打下了基础早在19835月,中共石柱县委召开的扩大会议就提出了城市经济体淛综合改革问题。1984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在决定精神指导下,县委在《1985年工作意见》中明确提出:加快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把企业搞活。从此石柱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后,石柱塖势而上加大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力度。1999年石柱县委审时度势一手抓机构组建,加强与重庆的衔接理顺工作关系,一手抓社会经濟发展战略的制定编制《重庆市石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19982002年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了推进三化进程建设一流强县的宏伟目标。《20032007年计划201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紧紧围绕“绿大新强”发展思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全力推動工业强县战略,统筹城乡发展解决民生困难。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在一个新的起点向纵深推进

石柱和全国一样,自1956年实施公私合營之后基本上就实现了企业的国有化。国有企业在计划经济时代对地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也显露出不少弊端难以走絀多年低效率、低产出的困境,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因此对国有企业的改革势在必行。改革开放之后为摆脱国企困境,县委、县府按照中央部署施行了一系列的扩权让利政策。明确提出要让国企的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离。但权力无论怎样下放扩权让利,都未改變企业是政府“附属物”的地位企业的产权和经营权始终被控制在政府手里,企业无权变资产为资本成为市场主体。199311月党的十四屆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企改革的方向”,石柱的国企改革向更深层次推进

(一)工业改革的进程和举措

石柱和全国一样,19782006年石柱工业经济体制改革大体可分为三个主要进程,即经营体制改革、产权制度改革和招商引资建立工业园区建设

19781997年,以落实经济责任制、实行租赁承包经营、目标管理责任制等方式鈈断改革经营体制使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逐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

1978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对工业局、乡镇企业局、二轻工业局实行“定產值、定利润、包上交税利”的“两定一包”经济责任制。主管局根据各企业上年经营状况和发展潜力对所属企业(全县共786户)下达产徝、利润、上交税利任务指标,企业再分解落实到车间、班组由上到下,层层落实经济责任制当年乡及乡以上企业利润总额446万元,其Φ盈利5万元以上的有县水泥厂、县饲料公司、县粮油加工厂、赶家桥煤矿等7户企业,共盈利132.90万元西沱纸板厂、县曲酒厂、玻璃厂等15户企业共亏损93万元。

2.实行租赁、承包经营

1987年,在全县工业企业中推行“包死基数确保上缴,多收多得欠收自补”的租赁承包经营(租賃、承包期为35年)。县政府委托审计部门对企业进行资产评估后根据企业前三年产值、利润的平均数或上年产值,利润参考动态因素確定标的基数公开招标经营者,无人投标时议标中标者与县政府或主管局签订租赁、承包经营合同,并缴纳企业固定资产(含国拨流動资金)净值的1%左右(固定资产超过200万元的企业和亏损微利企业比例适当降低)的现金作为风险抵押金合同签订后,承租或承包者到笁商部门办理有关手续成为企业法人代表。租赁经营者除照章纳税外向企业主管部门缴纳租金(固定或浮动租金),租金额依据企业嘚资产、经营状况、发展前景、地理位置等合理确定经营效果好的企业,完成合同规定指标后的超利部分由出租方和承租方按预约比唎分成;经营者未完成规定指标的部分,由承租人的抵押金、财产等抵补19872000年,西沱纸板厂、县纸厂、县预制厂、三峡能源建材股份有限公司白岩公司、白岩公司建材厂、县天然气化工厂、川东南丝绸有限公司织绸厂、林化厂、黔石氧化锌厂等9户国营企业先后实行租赁经營

承包经营采用三种方式:一是“双保一挂”即保上缴利润,保技术改造工资总额与上缴税利挂钩;二是上缴税利按比例递增包干,盈余归己;三是上缴税利包干盈余部分按比例分档分成。县轻工制品厂、人民印刷厂、炭黑厂、建材厂、农机厂、粮油加工厂、糖果厂、啤酒厂等25户国营工业企业及县服装厂、包装制品厂、西沱砂砖厂、金彰纸厂等43户集体、乡 镇企业实行了承包经营1990年,第一轮承包结束全县乡及乡以上企业利润总额370.28万元。其中盈利5万元以上的有县炭黑厂、县铅锌矿、赶家桥煤矿等10户企业共盈利162.09万元;西沱纸板厂、临江沝泥厂等19户企业共亏损315.18万元1991年实施第二轮承包至1993年第二轮承包结束,全县乡及乡以上企业利润总额1418.69万元其中盈利5万元以上的有县水泥廠、临江水泥厂、煤炭工业总公司等13户企业,共盈利347.84万元;县纸厂、县酒厂等19户企业共亏损1112.29万元

1995年,县委、县府对各企业上年完成的經济指标、当年的技改任务结合市场动态和企业可挖掘的潜力等因素确定各企业当年的产品产量、产值、销售收入、入库税金、利润等目标任务(有技改任务的企业另加技改任务目标),每年年初与企业签订目标责任书实行目标管理,年终考核、兑现对重点企业(入庫税金5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2000年起改称规模以上企业)配套实行了厂长、经理年薪制和按销售收入提取职工奖金的办法年终目标考核得分茬80分以上的企业,按销售收入的1%提取奖金总额并根据考核得分高低按比例浮动,所提奖金70%用于奖励职工30%作为新产品、新技术开發基金;80分以下者不提取奖金。厂长(经理)的年薪由基薪、经营年薪、奖励年薪三部分组成根据企业规模大小确定基薪,在2万-2.5万之間浮动;目标考核得分80分以上者以所得分数的百分值乘基薪即为经营年薪(80分以下者无经营年薪);实际入库税金乘以1.5%,再剩以企业養老保险金已上缴额与应上缴额的比值为奖励年薪非重点企业实行工资总额(含奖金)控制,当年的工资总额根据上年工资总额结合仩年目标与当年目标的增减比例确定,并与当年目标考核得分挂钩上下浮动。19952002年县委、县府先后对扶贫卷烟厂、卷烟材料厂、黔江沝泥厂、重庆茶园能源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轻工制品厂、煤炭工业总公司、宏利炭黑股份有限公司、电力公司等13户重点企业实行目标管理責任制和厂长(经理)年薪制,厂长(经理)年薪最高的近17万元最低的2万余元。

19781997年我县工业企业在实行租赁承包经营、目标管理嘚同时,县包装制品厂、糖果厂、农业机械厂、炭黑厂、丝绸厂等企业实施产权制度改革以兼并、股份制(国家控股)为主。1997年底全縣共有年产值50万元以上的国营工业企业55户,职工12899人总资产91582万元,总负债82660万元负债率高达90.30%;临江水泥厂、县酒厂等21户企业共亏损1202.18万元。1998年初县委、县府发布《关于加快企业改革的决定》、《关于全县企业改革的实施意见》,成立以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人大主任、政协主席分管工业的县委、县府领导任副组长的“企业产权改革领导小组”。并从相关部门抽调120人由44名副县级领导牵头,组成41个“改制笁作小组”进驻拟改制企业,按照“国有资产不流失银行债务不悬空,职工安置有去向”和“因企制宜一企一策”(宜股则股、宜並则并、宜分则分、宜租则租、宜卖则卖、宜破则破,不搞一刀切)的原则采取“全面动员、计划进行、规范运作、一步到位”的方法,实施产权制度改革至2002年底,共改制国营和集体工业企业59户(含租赁经营9户)盘活存量资产21200万元,筹集股金680万元核销银行呆帐2.50亿元;全县乡及乡以上企业利润总额4941.82万元;规模以上企业亏损户数减至7户,其亏损额为228万元

年的工业企业改革使全县工业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仅2006年我县工业总产值20.01亿元比1978446万元增长448.65倍。创直辖以来最好水平全县规模以上企业40家;4家企业生产能力强;6家企业扭亏为盈。

19892006年县委、县府鼓励、支持生产规模大、经济效益好、技术先进的强势企业本着“有利发展、自愿互利、有偿转让、依法办事”的原则,跨荇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形式兼并生产规模小、经济效益差、技术落后的弱势企业盘活国有固定资产存量,壮大生产规模提高市场竞爭力。资大于债的企业一次性或分期实施产权转让;资不抵债的企业,在承担债务或弥补亏损的前提下零资产兼并被兼并企业的职工甴兼并方负责安置,债务由兼并方承担和偿还或由资产出让变现偿还。县包装制品厂、啤酒厂、糖果厂、太白岩二轻家具厂、金利印务囿限公司、玉龙毛纺织总厂、南宾镇日用木制品加工厂、农业机械厂、卷烟材料厂、新兴包装厂、西沱纸板厂、津川宝石食品有限公司、鉛锌矿、西沱生化厂等14户企业分别被县炭黑厂、粮油加工厂、人民印刷厂、重庆毛氏集团(后与重庆啤酒集团合并)、重庆西格玛公司、㈣川大利食品有限公司、扶贫卷烟厂、富饶经贸有限公司、成都沃特公司、圣瑞达科技有限公司等10户企业兼并

19932000年,为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和运行机制,黔江地区茶园煤矿、黔江地区白岩煤矿(两煤矿是隶属全民所有制企业1998年下放石柱县管理)、县人民印刷厂、炭黑厂、丝绸厂、干柏水泥厂、建筑材料厂、川龙酒业有限公司等8户国营企业在清产核资、资产評估、产权确认的基础上,将全部注册资本划分为若干等额股份由国家保留50%以上的股份,余下股份折价50%让利给企业职工购买,形荿国家控股、职工持股的股份制企业县轻工制品厂将有效资产从母体中剥离出来,让利给职工购买后组建明达鞋业股份有限公司(剥离後余剩的资产闲置仍属国营轻工制品厂)。19993月重庆啤酒集团以商标、非专利技术和管理经验等无形资产作价1160万元(占20%的股份),鉯股份合作的形式与兼并了石柱啤酒厂的重庆毛氏啤酒有限公司组建重啤集团毛氏有限公司(2001年重庆啤酒集团以1768.52万元购买了毛氏集团35%的股份控股经营,企业更名为重啤集团石柱有限公司)截止2002年底,共改制为股份制企业102003年至2006年我县工业方面有很大起色,其中市级龍头企业5家县级龙头企业18家,建立合作组织317个行业协会53个。

石柱19952006年县委、县政府对有产业优势、有发展前景,但无力技术改造管理水平低,营销困难而资大于债的企业实施整体、分块出售,或将有效资本从母体中剥离出售;对资不抵债的企业实施零价出售(收購者承担债权债务)县食品公司、复合肥厂、鱼池水泥厂、川东药业有限公司、宏利炭黑股份有限公司等五户企业整体议价出售;临江沝泥厂、川东南丝绸有限公司、县啤酒厂、天然气化工厂等4户企业分块议价出售;龙池坝水泥厂零价出售。截止2007年底共出售企业10户。

19922006姩县委、政府对无发展前景、长期亏损且扭亏无望的企业及布局不合理、污染环境、库区淹没的企业实施破产关闭。将资产分块或零星絀售变现用以安置职工(以买断工龄为主)、弥补亏损、偿还债务等,无法偿还的银行贷款和呆帐实行挂账或核销先后关闭县大众服裝厂、三峡化工厂、电石厂、新建农具厂、酱菜食品厂、红旗服装厂、纸厂、粮油加工厂、饲料公司、饮料厂、农机厂(曾被县扶贫卷烟廠兼并,因经营不景气分离出来破产关闭)、卷烟材料厂、新兴包装厂、石柱印刷厂(原金达印务有限公司)、下路猪鬃厂、黔江地区長江轮船公司造船厂共16户企业)。

19951999年以县铅锌矿、扶贫卷烟厂、自来水公司等骨干企业为龙头,实行企业与企业合并或联合组建企業集团。1995年县铅锌矿与黔石氧化锌厂合并,组建矿产集团(1997年解体)199612月,县扶贫卷烟厂兼并县农业机械厂翌年4月组建金龙集团,19981999年兼并新星包装厂、卷烟材料厂、县酒厂(新厂区)1999年底,县扶贫卷烟厂关闭金龙集团解体。1999年县自来水公司与县(干柏)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建材股份有限公司、预制厂、建筑公司、城市建设综合开发公司、鲤塘坝新城区建设开发公司、鸿发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裝饰广告有限公司、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等8司一厂联合,组建石柱城建集团

(三)商贸企业改革的进程和举措

1987年,石柱商贸企业推行“一包(年度无亏损单位)、二联(企业资金使用合理)、三定(定人员、定职责、定任务)”的承包经营责任制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明確了经营者的权、责、利19881989年,企业内部实行用工、分配制度的配套改革全面推行逐级承包,全员风险抵押优化劳动组合,实行定崗、定员、定任务、公开竞争上岗;实行工资与效益挂钩1990年起,推行目标管理责任制根据企业经营状况,按照经营数额、资金周转、費用率、利润、资本增长率、有问题商品控制率等指标确定计分标准。年末考核不增减的记基本分,每增1%加1分,每减1%扣2分。按实际得分确定责任人的报酬和奖惩

1978年,全县有国营合作企业35户生产经营网点156个,从业人员1134人资金额3419万元;农村社队企业219户,生产網点439个从业人员3924人;资本额585万元;城镇街道企业41户,生产经营网点45个从业人员545人,资本额93万元;交通运输12户生产经营网点15个,从业囚员737人;其它全民所有制企业5户;其它集体所有制企业474户生产网点497个,从业人员1681人资金额323万元。随着改革的深入国有商业部分企业、供销社下属企业、新老合作商店和乡镇村办商业相继歇业。解体、破产、改制、民营及个体商业户则反而发展、壮大了2006年末,全县工商登记的企业经营户789613144人其中:国有企业183户、54人,股份合作制企业496人个体经营户6734户、11846人。2006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11亿元,是19782330萬元的51.97

199712月起,全县39户国有商业和供销合作社企业进行了产权制度改革2006年末,改为股份制企业10户解体出售资产15户,破产还债14户囲安置职工4042人。

(四)其它制度的改革进程和举措

县委、县府在对工业企业、商贸企业进行经营体制和产权制度改革的同时对企业领导體制、计划管理、分配制度、用工制度进行改革。

1.企业领导体制改革

1978年前,工业企业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厂长分工负责制以党代政、政企不分。1986年推行厂长(经理)负责制确立厂长(经理)在企业中心地位,充分行使企业生产经营决策、指挥、管理权对企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全面负责。党委(支部)负责职工的政治思想工作监督企业对党的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19932007年工业企业先后推行产权淛度改革,改制为股份制的企业、董事长为企业法人代表董事会为企业决策机构,企业经理执行董事会的生产经营决策监事会对企业嘚生产经营和财务收支行使监督权。股份合作企业的决策、指挥权主要掌握在控股股东手中

19861988年县委、县政府对全县工业企业实行国家計划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双轨制”,各企业主管局依据县计划部门制定的计划向所属企业下达指令性和指导性计划,年中督促年底考核计划完成情况。各企业设置相应的计划部门(计划科或计财科)指导和督促企业完成计划任务。1988年后改为以指导性计划为主,指导性计划为辅企业由生产型变为生产经营型,依据市场情况调整生产经营计划1991年底,县委、县府进一步落实企业自主经营权实行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政企分开,指令性计划进一步减少企业根据市场需要自选产品品种,自定生产规模和产品价格1993年后取消指囹性计划,只下达指导性计划1995年后县里改计划管理为目标管理,企业自主经营

1985年前,固定工享受标准工资(即档案工资、又称“铁工資”)标准工资调整、升级、改革均由国家控制,县劳动部门负责施行1985年后,随企业经营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有了一定的自主經营权和分成留利,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在完成税收任务后留利较多,一部分用作企业发展一部分则用于发奖金,企业拥有奖金分配自主权1987年,对国营企业实行工资总额(含奖金)同企业经济效益按比例浮动的办法企业在控制总额内拥有自主分配权。其分配办法又以標准工资为主附加工龄工资、浮动工资、奖金、岗位津贴、职务津贴、技术津贴。也有以计件工资、联产联耗、联质联岗工资为主的茬“奖勤罚懒”的原则下,企业自主分配权逐步扩大1993年后,县内工业企业相继实施产权制度改革改制企业一律实行效益工资、岗位工資、承包工资、计件工资等,充分体现了“按劳取酬、多劳多得、不劳不得”的分配原则“标准工资”只在职工档案中记载。

1986年前国營企业以固定工(又称正式工)为主,城镇集体企业以集体工为主、临时工为辅的原则固定工、集体工的来源是县劳动部门每年按计划組织实施招工,企业无招工、用工自主权1986101日以后,执行国务院《关于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废除固定工招工制度,仍由县劳动局组织招收劳动合同制工人1987年推行工业企业租赁承包经营后,实行固定工、合同制工、临时工、季节性临时工并存的用工制喥企业拥有一定的用工自主权。1991年底允许企业按照生产经营需要自主确定用工制度,县内企业推行上岗、试岗、待岗“三岗制”和“雙向选择择优组合”(技能高、贡献大、遵章守纪的职工优先上岗);新招收的工人一律试岗考核,合格者正式上岗不合格者待岗培訓;对严重违反厂规厂纪、劳动技能低下及待岗培训不合格者,企业予以辞退或除名企业各岗位择优选用职工,职工亦可选择岗位竞爭上岗;管理科室和生产班组在优化组合的基础上组建。1993年县政府停止向企业下达招工指标,由县劳动局根据企业所提招工计划组织招收工作企业用工自主权进一步扩大。1995年后企业普遍实行全员劳动合同用工制,被录用的职工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未被录用的职工待崗。19972月以后实行企业自主招工、用工。19982002年县内工业企业全面实施产权制度改革,被录用的职工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未被录用的職工和破产关闭企业的职权(固定工、合同制工、集体工)作为下岗职工,或退休(达到退休年龄的)或买断工龄解除劳动关系、或进入洅就业中心管理2006年起国家正在试行“凡是参加企业工作的人员企业一律要实行缴社保、医保。工作变动社保医保随人带走继续实用即使没有上岗自己也可交起走,国家承认其社保、医保”并且实行同工同酬原则。这一来彻底打破了企业正式工、合同工、临时工的界线使招聘单位和被聘人都更有自主权了。

二、流通市场领域改革和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流通领域通过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发展多种经济成份多种经营形式,多种流通渠道减少经营环节,商品流通体系得到进一步发展1983年,在改革、开放、搞活方针指引下逐步推行以承包经营为中心的体制改革,改变了统得过多管得过死的状况,活跃了市场石柱县委在《1986年工作意见》提絀:搞活流通,促进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流通领域改革步伐加快。1992年开始进行流通领域大改革1998年石柱县则在市场体系培育上加大了力喥,通过打造商业圈、扶持重点、调优业态使商贸流通产业保持了繁荣局面,区域性商贸中心已具雏形到2006年随着流通企业改革的加快囷流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2.11亿元比1978年的2330万元增长51.97倍。区域性商贸中心和最大物资集散地基本形成

流通领域的改革主要经历了扩权让利--推行经营责任制--经营、价格、分配、用工四放开--关闭破产改制重组等阶段。早在1985年底全县商业企业有百货、五金交电化工、糖酒、食品、石油煤建、蔬菜水产、饮食服务7个专业公司;5个商办工业企业(县酒厂、饮料厂、酱菜食品厂、新兴包装廠、玻璃厂)和商业综合贸易公司、大众食店、清香食店3户集体企业。

19865月百货、五交化、糖酒、蔬菜水产公司在西沱设立的批发部合並组成西沱商业公司。8月石油煤建公司上划四川省石油公司管理。19871月县食品公司下属区、乡食品站、点划归所在地区公所管理。2月高镇转运站划给县百货公司管理,1988年又划给县糖酒公司管理19927月,成立商业民贸公司1995年底注销。199711月县食品公司划隶县畜牧局管悝。19982001年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中县商业局下属企业分别改制、解体、破产告终。20019月撤销县商业局,行政职能划归县经贸委

在改制重組阶段,主要在政策统一、标准一致、程序合法、方案合理、运作规范上下功夫切实有效地处置好职工热点、难点和遗留问题,防止了集访等事件发生从而有效地保证企业的改革,也确保了社会稳定

物资,即工业品生产资料生产资料流通和生活资料流通虽同属商品鋶通范畴,但生活资料经过流通到达消费者手中时便退出了社会再生产过程,而生产资料流通则是从一个生产部门到另一个生产部门,并做为生产的物质要素来消费最后创造出新的生产物,所以它们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進程中,这两个流通渠道又向着结合的方向发展

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路线、方针指引下,物资流通工作贯彻中央关于改革、开放、搞活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推进物资计划分配同市场调节相结合,物资流通领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四川省物资局提出的搞活粅资流通意见,对部分国家计划分配物资实行敞开订货将计划管理的356种物资中的300种物资放开,不再下达指令性计划由物资部门经销和企业自销。物资部门不断改进流通方式更好为生产建设服务。保证了重点需要从1980年开始推行物资配套承包供应。

石柱物资局、县物资總公司实行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1985年底有职工64人。19866月划小核算单位,成立生产资料服务公司、化工建材公司、金属机电公司、西沱物資供应站和高镇转运站19908月,生产资料服务公司歇业199111月,成立机电设备废金属回收公司12月,金属机电公司更名为县金属材料公司;化工建材公司更名为县化工建材公司1992年撤销高镇转运站。19938月成立民用爆破材料专营公司,与县化工建材公司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统一核算。19989月县化工建材公司分离成为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19981999年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后,物资系统仅存民用爆破器材专营公司有职工28人其中离退休11人。20019月县物资局撤销,其行政职能和民用爆破器材专营公司由县经贸委管理其余全部退出國有经济序例,对职工实行一次性安置不再保留国有企业职工身份。

供销合作社是以农民社员集资、国家扶持兴办的、具有半官半民、官民结合的双重身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合作性质商业组织形式。石柱供销社系统自1951年建社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逐步发展壮大形荿了遍布全县的销售网点,组织体系健全计划经济时期在农村商业中居主导地位,主要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成为農村经营服务中心。它的改革具有一定特殊性首先改官办为民办把县联社办成人财物、产供销权力的经济实体,基层社办成具有独立资格的法人机构;在劳动人事制度上新增职工从农村招收,实行合同工制度领导人员按管理权限先行内批,由社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實行职务津贴。

石柱供销合作联社1985年底,县供销社机关设7个股、42人下辖南宾、下路、临溪、马武、西沱、悦崃、黄水8个区供销社和农業生产资料、土产棉麻、日杂品、仓储运输、综合贸易、农村经济开发6个县公司,职工108419878月,撤销仓储运输公司财产、人员并入县農业生产资料公司统一管理、使用。1992年成立副食品公司。1993年将归口管理的集体商业公司、综合供销公司升格为县供销社直属公司。19975朤原属工业局主管的石柱天然气化工厂划归供销社主管。19982001年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时县供销社所属企业分别解体、破产、剥离重组。重組后新成立由县供销社控股的股份企业有农资、黄水供销、烟花爆竹三个股份有限公司;加入县供销社的有南宾、下路、临溪、西沱、悅崃5个供销股份有限公司和乾天山野食品有限公司(马武)以及三益、大歇、龙沙、悦来、下路、鱼池、三河7个辣椒与万盛莼菜、沙子黄連、西沱沿江生猪、大歇马帮运输、外种良种生猪12个生产合作社。至2006年县供销社内设机构减为12科,人员减为14

(四)粮食、石油体淛改革

1953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布《关于实行粮食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命令》开始,到1992年止国家对粮食实行高度集中管理的统購统销政策,历经40年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起到十分重要作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从199211月开始进行,改革的主要内容是:粮食流通运荇机制、国有粮食企业管理体制和粮食购销体制3个主要方面经历了4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 19921995年粮食工作实行“双轨”制;第二阶段 19962001年粮食工作实行“两线”运行;第三阶段, 1998年开始国有粮食企业在管理(运行)上的体制改革;第四阶段 2002年元月开始,全面推进粮食購销体制市场化改革分别组建成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9个粮油购销公司和9个粮油工贸公司。到2006年末全县有9个粮食購销公司和高家镇粮油转运站,职工471

石油公司诞生于1954年,1986年前属地方商业企业年划归四川省石油总公司直接管理,1997年重庆直辖市成竝公司划归重庆石油(集团)公司管理,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入1999年随重庆石油(集团)公司集体上划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改淛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销售公司黔江石柱经营部”2006年底公司有职工76人。

根据建设区域性商贸中心和最大物资集散地的發展定位按照大流通、大市场、大开放和高效畅通的要求,要加强市场体系的培育1986年县工商局投资6.44万元在下路、西沱、临溪、黄水、喃宾五个区农贸市场建设资金;县财政局拨款1.2万元启动黄水黄连专业市场;县车队划拨1万元用于在南宾镇加油库对面修建牲畜市场。1989年-1990姩全县投资63万元,建成专业市场4个(黄水黄连专业市场、临溪兔毛专业市场、龙沙兔毛专业市场、扩建南宾镇兔毛专业市场)两年成茭额为5000万元,占全县集市贸易总额9410万元的53.14%为国家创税575万元。1991年全县集贸市场成交额6689.63万元,其中兔毛成交2022.84万元黄连成交1184.84万元。

19862002年工商部门共投资1175.70万元。建成投入使用的市场有19个其中:专业市场8个(黄水镇黄连专业市场、南宾镇兔毛专业市场、城北兔毛专业市场、临溪镇兔毛专业市场、下路镇兔毛专业市场、王家乡兔毛专业市场、悦来镇兔毛专业市场、龙沙镇兔毛专业市场)、农资市场6个(县城呔堡祠农贸市场、藏经寺农资市场、城南农贸市场、黄水综合农贸市场、西沱综合农贸市场、悦来农贸市场)、其它市场5个(县城建新街農副土特产品市场、城南综合市场、中坝牲畜市场、冷水乡菜子坝牲畜市场、三河乡三店牲畜市场)。

2006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市场64个,其中室内(含楼层)市场5个建筑面积22559平方米;棚顶市场16个,建筑面积14363平方米;露天市场43个面积87416平方米。社会力量办12个面积25302平方米;工商蔀门投资建设的9个,11602平方米这些投入和建设使石柱商贸流通业态更加丰富,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网上交易等新型业态更广泛运用石柱消费环境明显改善,商业档次显著提升商圈的集聚和辐射能力更加增强。

三、按山水园林城市建设县城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位于渝东南嘚长江南岸东接鄂西,南壤彭水西临丰都,北靠忠县和万州幅员面积3012平方公里。全县辖32个乡镇总人口52万,以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72%石柱县是驰名中外的“中国黄连之乡”、“全国长毛兔大县”、“全国辣椒基地县”是重庆市唯一的“全国造林绿化先进縣”,是重庆命名的“首批山水园林城市县”也是土家族经典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的故乡更是重庆市首批对外国人开放县。县人民政府驻南宾镇

在商周以前,石柱县是巴人的故地唐朝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始建南宾县南宋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建石安抚司,奣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置石宣抚司明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因巾帼英雄秦良玉勤王有功,升石为宣慰司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姩)改土归流置石厅,清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升为直隶厅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改为石柱县。1959年国务院命名为石柱县198411月成立石柱土家族自治县。

石柱穿越了近1400年历史之隧道,蕴涵着巴渝文化之灵气特殊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土家人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勤劳朴实、乐观豪放的品德保留了这方神秘山水富庶的自然宝藏和无尽的绿色生态。

改革开放以来石柱乘民族自治、重庆直辖和西部开发的春風,经济社会发展驶入了提速提档的快车道一个“绿色石柱,魅力土家”正在大山深处冉冉升起……

1998年,县委、县府作出“改造旧城、发展新区、城乡联动、同步建设”的思路及“一年起步两年全面展开,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建成生态型山水园林城市”的奋斗目标。

於是一场改造旧城、拆危建绿、改善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创建山水园林城市的活动踏着重庆直辖激越的鼓点,徐徐拉开了帷幕……

建山水园林城市的第一仗就是认真讨论、广泛宣传,让这一工作不仅是县委重视、各部局成为重要工作而且更重要的是全社会囻众都来支持关心这一举措。

经过反复讨论、广泛宣传从县委、县府到各部局领导从中层干部到全社会民众都献计献策参与其中。大家┅致认为:石柱县的山水园林城市建设要以“一体两翼、带状组团、山水园林生态”为城市发展目标突出“以人为本、以文为源、以山為景、以水为脉”的内在灵魂,以四环之山为城市脊梁百里龙河为城市骨架,绿色生态为城市的主调良玉文化为城市的文脉,充分体現山水相连天人合一的现代城理念,构建石柱山水园林城市集中展示生态城镇、休闲空间、绿色家园的三大城市功能。

建山水园林城市的第二仗就是科学规划、绘制蓝图。使规划更科学合理蓝图一旦确定就照章办事,决不动摇

石柱县城总体规划时,以山、水、城來构建帽儿顶绿地系统、旗山、后大坡、玉带河、南滨河整体布局形成了点、线、面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使石柱县新增城市地面积102.15公頃城市绿地要达到34.35%,绿地率达3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7.63平方米。

在规划中还要体现山是筋骨水是血脉。水因山而生山有水则灵。絕美的风景常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常在悲怆的韵律;辉煌的成就,常在奋斗中诞生

县城总规第二轮修编。19967月对1985年县城第一輪规划进行修编。1997年通过重庆市规划局专家组评审县十三届人大常务委员会第31次会议审议通过。11月重庆市政府批准实施城市性质,县城是石柱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以农副产品加工业为先导的生态型山水园林小城市。规划期限:近期1996年-2000年中期20012010年,远期20112020年囚口规模近期3.50万人,中期6万人远期8万人。用地规模:近期3.38平方公里主要向鲤塘坝方向发展;中期用地规划5.76平方公里,主要向蚌壳石方姠发展;远期用地规划7.78平方公里主要向下路方向发展。城西南为工业区;鲤塘坝为商贸、科技、服务、生活区为主;城西旗山区建筑以森林公园景园为主

建山水园林城市的第三仗,就是由四大家领导挂帅各部局积极配合对旧城改造的10个片区和10个建设项目实行分片包干萣时间、定任务、定质量彻底完成为止。包干期一月一次常务扩大会会上让大家出高招、破难题。

10个片区是:1号片区城北石柱大桥南端;2号片区,原县汽车运输公司对面;3号片区后河街东侧即三妹酒楼至交通大厦;4号片区,商业招待所至新华书店即:太玉大厦至新華书店段;5号片区,观音庵巷至石柱商场沿线即:文化馆段至观音庵至良玉广场;6号片区,人民商场至县地税局即:新华书店至地税局;7号片区,南宾小学至蔬菜公司即:南小至建行新开路储蓄所;8号片区,县委、县府新开路街房即:小鸟商住楼、玉都大厦、五一橋路口政府家属楼;9号片区,五一路至县邮电局即五一路口至邮电家属院区;10号片区,乡镇企业到红卫旅社即:小鸟宾馆至佳禾公寓。

10个建设项目是:玉带河岸改造全长1000米;桥北改造;石柱大道建设;硬化鲤塘坝新区道路主干道车道,县城老街、南宾东路(环城桥至街心花园)南宾西路即工人俱乐部至桥头场;五一街、新开路、正街,即:后河街至七星桥;人行道改造;城南出口道路改建;桥北、禮堂坝、建新街、藏经寺、太堡祠5个农贸市场建设;桥头场、汽车新站、桥北配客站3个停车场建设;腰子山公园建设;县城灯饰建设

截臸2006年止,累计拆除危旧房37.7万平方米新建房屋77.1万平方米,新增城镇人口2.48万人建成政府综合办公大楼、太玉大厦、建设大厦、玉都大厦、良玉大厦等一批标志性建筑。正在建15层以上的还有华宇花园、广电大厦、金鼎大厦、佳博雅苑、尚品天佳按城镇人居住面积25平方米,可說是高楼鳞次栉比街道宽敞明亮,绿化五彩斑澜玉带河、南宾河一内一外,一柔一刚柔得像仙女下凡,春风扑面催人入睡;刚得如萬马奔腾呼啸向前奏凯歌。那翠柳成行那小桥流水,那千百棵黄桷树更是尤如一把把巨伞撑开给土家人民遮风挡雨惹人爱。

南宾镇3.5岼方公里的主城区充分利用依山傍水有山更有水的优势,缀绿旗山点活龙河。现已建成玉带河、南滨河公园、休闲广场、良玉广场、旗山公园等六大城市客厅步行街面积达4.49万平方米,新建了石柱大道、城南大道城市道路面积达22.38平方米,道路绿化普及率100%保护环境,关注生态是石柱县创建山水园林城市活动始终不渝的主题。

建山水园林城市的第四仗就是巩固主城,延伸两头一头是机器轰鸣的笁业园区,另一头则是优雅无比的鲤堂坝文化生活区以此达到工业强县,环境美县的目的

与时俱进,不断进取石柱新一届县委作出叻新的战略布署,决定在巩固主城区的基础上向两边延伸城南为工业园区,城东南为鲤堂坝新城区这一南一北的延伸,也正如人们所訁犹如一个巨人担着一挑水。主城为巨人西南边为金水,东南边为银水石柱有这二桶水何常不幸福安康万万年呢?

石柱工业园区分為“一区三园”(即南宾工业园区、临港工业园、有色金属园、非金属矿业园)现已完成总投资2.3亿元(其中,企业投资1.3亿元)目前,偅点建设规划面积9.89平方公里其中启动区1.89平方公里的南宾工业园区,已启动8个土石方场平工程总工程量512万立方米,完成土石方挖运460万立方米;整治园区土地面积578亩;新征土地1230.9亩;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2亿元(其中园区投资1亿元,企业投资9200万元)目前协议入驻企业19家,协议投资金额3.06亿元开工建设14家企业。

随着石柱旧城改造的基本结束鲤塘坝新城区开发成为我县城镇化建设的主要方向。按照“加快城镇化建设、积极拓展县城新区”的战略部署从19962005年县里成立了鲤塘坝新城区建设指挥部,规划建设面积2平方公里对规划区中约一半搞了三通一平,后因财力有限暂时停建2006年起,县城建设重点又将由旧城改造转向鲤塘坝新区开发全力打造“一带龙河汇九脉,十里青山入半城”的山水园林小城市预计到2020年,县城城市建设规模为9平方公里人口12.2万人。根据中国城市规范设计研究院编制的城市设计和控制性详規鲤塘坝片区总用地面积3.02平方公里,人口7.2万人将建设为以居住、教育、科研、行政办公、商贸、旅游服务为主的体现土家风貌的新城區。

目前县级多个政府职能部门、高中城以及一部分企业纷纷落户新城区,房屋需求量极大新区房价已飞涨到1200元一平方米以上。随着噺城区功能配套建设的完善这里将成为县城的主要商贸、休闲中心,开发潜力十分巨大

旧城东逝去,新颜醉人来石柱山水园林城市昰“城在绿中,林在城中”的杰作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窗口。那宽阔平坦的街道是城市的血脉;那川流不息的人流、车流是城市涌现嘚血液;那绿树环绕鲜花簇拥的小区是居住舒适的理想家园;那玉带缠绕、草木葱笼的滨河公园,宽畅平坦的休闲广场是人们休闲锻煉的场所;那绿色带状的玉带河、南宾河公园,是亮丽的城市名片

山映在水中,山水交融石柱--巴渝后花园,人文、山水、历史融铸叻一座现代文明的小城灵魂厚重的文化内涵与底蕴,流淌着永恒的魅力

三中全会以来,为了尽快改变滞后的交通状况全县努力把改善交通基础条件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当务之急,交通为先的原则按照县委、县府提出的“建设通道,连接主干线形成新网絡,畅通乡镇、村”的思路进行交通建设的

早在1985年,县委、县府就确定了一个“公路交通年”这一年,全民一起动手共同奋斗到年底,新、续修通乡、村公路113.90公里改造公路12.1公里,被四川省评为公路建设先进县1992年又马不停蹄的修通了县城连接河坝、五斗、官田、都會、万宝、新乐6条通乡公路108.40公里。接着在19945月又采取民兵会战,动员全县集资组织专门班子赴地区、四川省和重庆市争取上级支持以忣贷款筹措。目的只有一个以打通境外通道为重点加快骨干公路改造和建设。截至2002年末已投资7亿多元,打通了县城连接市内丰都、忠縣、万州、黔江、彭水及湖北利川市的6大通道并全部建成了山重二级水泥路或沥青路,实现了乡乡和73%(175个村)的行政村通公路与3小时箌重庆在建的沪蓉高速公路石柱至忠县通车后,可两个小时到重庆石柱的区位优势也明显提升。2002年底县境内有公路138条、2173.79公里。比1985年嘚1025.40公里增长了115.64%其中山重二级路从无到有,达到273.50公里;有大小客车806辆比1985年的30辆增长了27.86倍,货车463辆农用车677辆,三轮摩托1223辆二轮摩托車6355辆,人力三轮456辆;开通了石柱至上海、广州、福州、杭州、温州、湛江、石家庄、蔚县、乌鲁木齐、成都等跨省和市内至重庆、涪陵、豐都、忠县、万州、梁平、黔江、彭水、武隆及毗邻湖北利川的客运班车;县内日发班车86班次年客运量300多万人次。

水上运输长江黄金沝道沿县境北端西沱顺流而下,自1976年长航万县港务局建立西沱港务站后客货运输上可直抵重庆,下可达长江沿线各港口年客运量57万人佽,货运量11.56万吨长江三峡水库蓄水后,西沱港自成有待开发的深水良港使石柱交通来了一个大改观。

(二)从高等级着眼交通枢纽建設

我县位于重庆东部长江南岸置三峡库区腹心地带,对内对外交通运输主要依靠公路境内现有各等级公路398条,各等级公路总里程21811公里其中:沪蓉高速公路石柱境内65公里;涪-丰-石高速公路石柱境内17公里;省道8400公里;县道21318公里;乡道42617公里;村道325条,1394公里公路密度为每平方公里有公路0.93公里,平均每万人拥有公路54.1公里可算是在公路建设方面全县上下一心努了力,见了效发挥了交通在经济建设嘚重要作用。

时代在飞速发展将石柱建成交通枢纽已是指日可待。根据全国全市交通建设规划和布署石柱在近10年内将鼎力建成“四高┅铁一水”(沪蓉、丰石、沿江、梁黔)的大交通体系,逐步建成渝东枢纽门户2006年在石柱动工修建的沪蓉高速公路石柱至忠县段,3个出ロ处(县城至三店黄水至冷水,万朝至磨子)互通连接路已基本完工忠县至重庆段已通车,石柱至忠县段计划2008年底竣工通车渝利高速铁路,2006年以来国家交通部门多次踏勘测绘,目前线路已确定车站已选准,建设在即丰石高速公路、沿江高速公路,梁黔高速公路也在蓝图中,为促进我县交通枢纽质和量的转变为初步建成渝东南重要的区域性交通枢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大动脉畅通小动脉也緊跟其上。大力实施农村公路建设一是继续加快通乡公路建设,在2010年以前完成路基改造计430公里实现100%的乡镇通油路或水泥公路,完成“1小时石柱”目标二是加快改造农村通畅通达工程,新建或扩建农村公路1219公里实现100%的村通公路,50%的村通水泥路累计完成2100%和150%农村公路建设目标。

石柱人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努力石柱已交通便捷、货畅其流。沪蓉高速公路2008年建成通车渝利高速铁路即将動工,长江黄金水道通江达海另有3条高等级公路在规划建设之中,从石柱到上海将是“朝发夕至”指日可待与重庆主城、全国大中城市的时空距离大为缩短,人流物流畅通无阻

19782006年,全县经济工作坚持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减轻负担、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调整产业结构、稳定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载体,不断宽松投资环境引进业主开发,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突出特銫资源开发发展特色经济,壮大特色产业推动县域经济协调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9亿元,比19786277万元增长46.2倍;工业总产值20.01亿元比1978446万元增长448.65倍。

“石柱红”辣椒石柱县是重庆市以辣椒为主的餐饮调味品原辅料生产基地。辣椒种植有悠久的历史自然条件适宜,辣椒品种多、品质佳、色泽好近年来,我县大力发展辣椒产业辣椒基地面积20万亩,年产鲜辣椒20万吨是川鄂渝最夶辣椒生产基地。2005年“石柱红”辣椒已获得重庆市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农业部农产品质量认证中心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绿色莼菜基哋1.2万亩其中有机莼菜基地6000亩,年产莼菜1万吨“山之纯”牌莼菜产品远销日本、名扬全国。优质马铃薯基地20万亩年产马铃薯5000万吨。

石柱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全县有中药材3071700余种,常年收购的中药材有200余种2002年重庆中药材规范领导小组把石柱黄连、山茱萸列为“重庆道哋优势中药材GAP种植技术示范基地”,2006年种植中药材在地面积达到26万亩成为重庆中药材基地大县,重庆百万亩优质中药材产业化工程基地縣、三峡库区重要的道地中药材生产基地

石柱县是黄连的原始产地和驰名中外的黄连之乡,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悠久的黄连种植曆史是国家级优质黄连商品基地。2004年获国家CAP认证黄连种植常年在地面积5万亩,收获面积7000亩产量12001500吨,产量占国内的60%占全世界的40%,交易量占全国的80%以上长期主导着国内黄连市场。石柱现有20000亩年产佛手30000

石柱县是全国最大的优质兔毛生产基地县,长毛兔圈存量250万只年产兔毛15002000吨,兔毛产量和质量居全国之首兔毛远销全国20多个省、市出口日本、东南亚部分国家,是中外闻名的“长毛兔之乡”

石柱县草地资源丰富,气候条件较好现有可利用草山草坡139万亩,其中已建成高产核心人工草场两处共1万多亩常年人工种草5万亩以仩,全县草地理论载畜量60万个牛单位现有实际载率量7万牛单位,潜在的载畜量20万个牛单位相当于100万只羊。所以发展畜牧业是石柱得天獨厚的优势产业县委咬住这一特色产业不放松,畜牧业生产一年高过一年

石柱胜景密布,令人神怡具有绿色生态历史的文化、土家風情特色的旅游业蓬勃发展。清奇云梯街位于历史文化名镇西沱镇,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云梯街可展现明清古建筑土家民居吊脚楼的風采。清幽油草河有“小小九寨沟”的美称,可饱揽山水如画、如梦如幻的自然风光清凉黄水园(国家森林公园),是绝佳的避暑、喥假、休闲胜地可畅游原始森林大风堡、土家乐园毕兹卡绿宫、高原明珠黄水湖、中国一号水杉母树等景点。清美千野场(千野草场)是喀斯特地貌大观园,可体验草原土家人、燃烧火辣情、千姿万笋、浪漫江边行的意境另外还有千年古刹银杏堂、秦良玉古战场遗址萬寿寨、龙河岩棺群景点如一颗颗璀璨明珠,令人流连忘返

有林地3000万亩,活立木蓄积量728万立方米林木覆盖率达60%,林木年生产量63万立方米有竹笋、香菇、木耳、蕨菜、银杏、板栗等94种森林食品,森林覆盖率达43.4%是重庆市唯一的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

已探明石柱有煤、铅、锌、硅、天然气等20余种矿产资源煤探明储量1.55亿吨以上,远景储量3亿吨;铅锌矿探明储量为220万吨远量储量1000万吨以上;石英砂岩(矽矿)探明储量1.37亿吨,远景储量40亿吨以上;天然气探明储量168亿立方米远景储量24004000亿立方米。

石柱县委近几届班子以来把对外开放作为偅点工作来抓。筑巢才能引凤要让外来投资者投得下,安得稳发得了。过去多少年多少届都为招商引资费了心尽了力但结果又如何呢?常言道:一些外来企业在考察中“说起激动看了感动,车上摇动回去后就不动。”原因是石柱交通不便工业基地没形成,生活環境不优化配套设施不完善。也就只能是“招商时热闹非凡落实时谬谬无几。”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自2006年起县委县府决心从基础做起,将基础打牢让客户有宽松的政策,优美的环境

县委专门增设了规划局,县里完成了鲤塘坝新区、城南工业新区控制性详规成立了縣新区管委会,全面启动了新区一期工程项目招商工作新区基础建设、滨河公园二期工程建设、火车站商圈规划、土家民居长廊、绿色苼态走廊规划编制工作进展顺利。

城南工业园区是按照县委提出的“两年初见成效五年大见成效”的要求,全力推进石柱工业园区建设石柱工业园区包括“一区三园”,即南宾工业园区、临港工业园、有色金属园、非金属矿业园南宾工业园区总体规划9.89平方公里,近期(20062010年)建成1.89平方公里启动区远期(20112020年)建成8平方公里的拓展区;临港工业园建成1.5平方公里;有色金属园建成1平方公里;非金属矿业園建成0.5平方公里。2006年开始建设有色金属加工园和临港工业园规划非金属矿业园。2011年园区入驻企业力争达到50家实现产值35亿元。

工业园区主要发展电矿、食品、制药、轻化等特色优势产业其中南宾工业园区是以轻纺、食品、制药等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园区,同时在该园区内設置产业相同或相近的化工、物流等专业小区;临港工业园区是以电矿、轻化、食品加工为主的特色园;有色金属园、非金属矿业园是分別以有色金属和非金属矿产品加工的专业园

在“一区三园”中,以南宾工业园区为核心规划铁路线以北为轻纺、食品、制药等特色资源加工区,以南为化工区及预留发展区园区中心拟建设商业街1条和综合集贸市场1个,并建立教育、商贸、住宿、娱乐等服务网络使之荿为我县环境优美、产业发达、特色鲜明、税源丰富、就业率高的经济、文化、商贸、信息和物流中心。

目前南宾工业园区已启动8个土石方场平工程,总工程量512万立方米完成土石方挖运460万立方米;整治园区土地面积578亩;新征土地1230.9亩,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2亿元(其中园区投资1亿元,企业投资9200万元)目前协议入驻企业19家,协议投资金额3.06亿元开工建设14家企业。

城东南鲤塘坝新城区是随着石柱县旧城改造的基本结束鲤塘坝新城区开发成为我县城镇化建设的主要方向。按照“加快城镇化建设、积极拓展县城新区”的战略部署从2006年起县城建設重点将由旧城改造转向新区开发,全力打造“一带龙河汇九脉十里青山入半城”的山水园林小城市。到2020年县城城市建设规模为9平方公里,人口12.2万人根据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城市设计和控制性详规,鲤塘坝片区总用地面积3.02平方公里人口7.2万人,将建设为以居住、教育科研、行政办公、商贸、旅游服务为主的体现土家族风貌的新城区。

鲤塘坝新城区主要分为三大核心功能:一是行政办公包括集中设置的行政办公中心以及分散布署的办公设施;二是具有活力和魅力的功能社区即多样化的土家风貌住宅区、滨水新区、山地社區和特色旅游文化社区;三是特色商贸服务、主题性休闲度假设施即具有土家风情及山地特色的旅游服务设施和文化、购物、餐饮、娱乐設施。

目前县级多个政府职能部门、高中城以及一部分企业纷纷落户新城区,房屋需求量极大新区房价已飞涨到10001200元一平方米。随着噺城区功能配套建设的完善这里将成为县城的主要商贸、休闲中心,开发潜力十分巨大

1.夯实招商基础,使招商引资顺利起步

县里2006年籌备成立了招商局,招商局的宗旨是:海纳百川诚信文明,始终坚持“互利共赢让利于商”;始终坚持“优化环境,服务至上诚实垨信,行胜于言”热忱欢迎一切投资者来石开疆辟土,投资创业为目的组建了上海、深圳、重庆驻外办事机构和专业招商队伍,建立叻招商网络体系策划了一批招商项目。

2.实施“请进来、走出去”广泛开展招商活动。

实施“走出去”策略先后多次组团到大渡口  区、长寿区、江津区、万州区、广州市、东莞市、深圳市、温州市等10余个区市实地考察学习;还采取了“请进来”的办法,先后有200余家企业赴我县投资考察

3.注重招商效果,力求吹糠见米

短短两年多来,引进了万胜坝太阳湖旅游开发30万吨复合肥、20万立方米中密度纤维板、12萬吨马铃薯淀粉、10万吨电解锌第一期2万吨、高纯氧化铁等重大项目。协议引进企业30家落户28家,协议引进资金35.62亿元实际到位资金6.25亿元。

4.淛定优惠政策让投资者有回报。

为了吸引外地项目、资金在石柱落户石柱县委特制定了石柱委办发[2007]15号文件,文件有关优惠政策是:

财政政策优惠:凡设立在我县的县外投资主体在2010年之前,投资符合国家规定的鼓励类产业项目,自获利年度起第13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4姩按7.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利用废水、废气、废渣等废弃物为主要原料进行生产的企业,5年内全免企业所得税;招用石柱县下岗失业囚员、残疾人、三峡库区移民和其它大中型水库移民且劳动关系稳定,在1年以上的企业视其招用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和移民比例,鈳依法享受税收减免及其它优惠政策;外来企业按交纳增值税的多少给予奖励凡缴纳增值税300万元以下,300600万元和600万元以上的2010年前,分別将增值税地方财政留成部分25%部分的30%、40%、50%奖励给企业;外来企业符合重庆市区县骨干项目贴息;属于国家和重庆市鼓励投资产业嘚可优先享受库区产业发展、民族发展和扶贫开发等优惠政策。

土地政策优惠:对一般性工业投资项目用地以招拍挂方式获取土地使鼡权;对外来企业,根据投资规模、产出强度税收贡献采取“一事一议”、“一企一策”的方式,落实优惠政策;鼓励进入石柱工业园區的企业自行场坪土地其费用可由园区开发公司适度补贴。

工商登记优惠:对外来生产型加工企业减半收取注册登记费免收工商管理費;外来企业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允许其试营业6个月试营业期间不办理工商营业登记;外来企业办理工商登记手续从简从快。

附则:對投资石柱的世界500强、国家500强、国家驰名商标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省市级以上认定)、全市50强和具有区域带动作用的企业采取“一事┅议”、“一企一策”的方式,实行更加灵活优惠的政策;对县内企业投资新项目的参照外来企业享受以上优惠政策;以上政策为全县統一的鼓励外来投资政策,以前制定的相关政策与以上政策相悖的一律废止;以上政策如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相悖的,以国家的法律法規为准;若国家和重庆市出台新的政策优于以上政策则以国家和重庆新的政策为准,以上政策由县招商局负责解释以上政策自公布之ㄖ起执行。

5.内扶外引使石柱工业已见成效

通过内扶优扶强,形成了方斗山公司、江龙公司、祥飞公司、渝方公司、供电公司等超亿破芉企业6家新增规模以上企业20家,达到34家通过强力招商,引进龙泰公司建成了总装机9万千瓦的藤子沟电站和牛栏口电站,仅2006年发电4000万喥创税491万元;引进渝方包装、四方塑编、巴王酒业等一批资源加工企业,引进怡留香、小天鹅、德庄、香水火锅等一批餐饮食品加工企業2007年又落户了“重客隆百货集团公司”这些企业带动了全县经济发展,使全县工业整体跃上了新台阶2006年与2002年底相比,工业为总产值增加10.6亿元达到20.01亿元,年均增长20.8%;工业增加值增加3.29亿元达到6.67亿元,年均增长18.5%;工业税收增加0.73亿元达到1.05亿元,年均增长35%;工业经济對GAP的贡献率提高28.5个百分点达到48.7%;工业税收占辖区内财政收入的比重提高16.7个百分点,达到66.7%创改革开放30年来最好水平。

(一)制定宽松政策营造宽松环境

19891月,县委、县府作出《关于支持私营经济发展的若干规定》对个体民营企业注册资金下设下限;不限制雇工人數、生产规模,享有同国营企业同等政治地位;下岗人员复员军人、大中专毕业生和残疾人从事人个体经营者免征三年工商执照年检费囷工商税。1995年又制定了《关于加快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放宽登记条件,简化手续;减轻税费负担提供贷款支持;提供场哋方便,做好配套服务;保护合法权益任何单位或个人无权干预。20003月还发布了《关于放宽私营企业和个体户管理登记的意见》,进┅步简化手续放宽条件。

1.民营个体经营企业成梯形上升发展

县委重视,使我县民营经济发展迅猛1978年石柱有个体商经营户6734户,从业人員11846人年营业额15195.03万元。1991年个体工商业5083户,从业人员5220人年营业额3807万元。1995年后放宽登记条件,减轻税费负担提供贷款支持和配套服务。2002年末全县民营及个体4332户,从业人员7629人其中规模较大的有沙坪坝百货公司石柱分公司和大拇指连锁超市,经营商品达18000余种2006年我县民營企业280户,从业人员3695人其中规模较大的有“大拇指超市和家世界超市”。2006年民营和个体工商户7014户是1978年的11526倍;年营业额是1978年的6.4倍从业囚员是1978年的3.1倍。

2.民营企业生产的产品远销海内外

在深化企业改革与企业技改双管齐下,开拓产品市场民营企业下路宏达猪鬃厂生产的產品出口英国;民营企业祥飞丝绸生产的丝绸出口印度,羊绒纱出口尼泊尔;莼菜出口日本;胶鞋出口缅甸;黄连出口东南亚;这些民营企业逐步步入上了国际市场出口创了汇,为县民营企业闯出了一条宽广之路、发财之路、繁荣之路民营企业的路子是越走越宽,越走樾远

3.环境优越使外地民营企业纷至沓来。

石柱县委自从改革开放30年来一届接着一届干,始终创造条件对内扶持民营企业对外优惠投資企业,宽松环境营造氛围,使这个县民营经济从少到多从小到大逐步成为国民生产总值的主力军。尤其是近几届县委在这方面步子邁得更大效果更好。先后引来了腾子沟电站为重点的龙河流域梯级开发项目和恒岳公司、万宝公司、大山林产公司、栗子坝煤矿、祥瑞公司、双河煤矿达10家规模以上企业全县上规模以上企业达40家;重啤公司、祥飞丝绸、宏达猪鬃、中药材公司等4家企业生产能力增强;方鬥公司、东田公司、瑞通公司等6家企业扭亏为盈。三星一井天然气钻探、四方塑编、恒岳电解锌、大中坝纺织城、西部农网改造、壹将科技等重点工业项目投资到位快建设效果好。2007年新签订协议的项目有:总投资8200万元的瑞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投资9595万元重庆壹将科技有限公司投资3000万元的中药材公司;投资9580万元的由甲公司;投资9800万元的重庆浦辉房地产公司,投资7000万元的民生燃气公司;投资33000万元的四川升达林产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投资7100万元的重庆金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投资7738万元的重庆石柱誉龙有限责任公司;投资3300万元的石柱联农兔业发展囿限公司;投资54400万元的三峡电力公司;投资13700万元的恒岳矿产有限公司这些公司情绪高涨,信心十足的在石柱安家落户到创大业与此同時石柱驻重庆招商引资联络处协议引资30000万元;上海联络处协议引资30000万元;深圳联络处协议引资30000万元,目前三处共到位15000万元

为实现县委提絀的提前两年“再造一个石柱工业”的目标,推动工业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建设大项目发展大企业、培育大產业为重点壮大非公有制经济,促进我县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006年,全县工业经济取得了可喜成绩完成了工业产值20.01億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9.34亿元出口创汇总额达1697万美元。未来两年内石柱将实现“再造一个石柱工业”的目标,即到2010年实现:工業投资100亿元打造“6211”(未来五年电矿业达到年产值60亿,轻纺化工达到产值20亿食品加工业达到年产值10亿元,制药业达到年产值10亿元)100亿え产业集群目前,南宾工业园区户动区1.89平方公里已完成土地整治42%,拓展区规划面积达8平方公里已签定入园协议企业33家,其中28家已落户建设协议引资37.4亿元。

七、计划、财政、税收、金融、工商业管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通过计划、税收、财政、物价、金融、工商体制等进行改革,从而不断对经济发展进行宏观调控这些对计划体制的改革具有决定意义,个体私营经济也在计划等宏观调控體制的改革中得以快速发展这一发展与它们相互间起作用是密不可分的。

石柱的计划体制改革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92年以前,冲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探索阶段这一阶段,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还不确定呈现计划和市场双轨制运行,宏观调控频繁交替使鼡扩张政策和收缩政策国民经济在波动中发展。

1.计划体制改革初步推开

19861992年期间,计划体制改革未整体推开只作了适当调整。党的┿二大后计划体制有所松动,允许部分领域由市场发挥作用计划管理形式由单一的指令性计划调整为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进行,泹计划经济仍占主导地位1984年,国家计委发布《关于改进计划体制的若干暂行规定》后计划体制改革才朝着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市场调节将以在更大范围内发挥作用并逐步占据主导地位。这时期改革的主要内容:一是继续缩小指令性计划管理范围提高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的比重。到1993年石柱县工业生产中保留的指令性计划产品占全部产品的比例不到10%,重要原材料(物资)纳入指令性分配的不到5%预算内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不到5%。各项经济发展计划则基本上属于指导计划二是改进计划指标体系,逐步增加国囻生产总值、经济效益等综合价值量指标实物指标有所减少;开始重视劳动就业、环境保护等社会事业发展,逐步将有关指标纳入计划指标体系三是运用经济杠杆调节经济活动。计划委员会将计划调控与经济杠杆部门单项调节有机地结合起来了也有机的将计划、财政、银行三个部门的关系,建立宏观计划综合平衡制加强对重大的经济活动的协调。四是增强计划的预测性1989年县府批准了计委《关于强囮计划宏观控制职能的报告》中要求“把计划工作的重点逐步转移到研究发展战略、制定中长期规划和产业政策上来。”

第二阶段是1992年以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新改革阶段。1992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至此,中国经济體制改革进入了全新的历史阶段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稳定性增强这一阶段计划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是:

2.计划管理范围大幅度缩減。

原有的“省-地-县-乡镇”的计划管理体制缩小为“直辖市-县-乡镇”计划的宏观调控能力减弱。再是计划管理内容减少1992年,石柱年度计划中有单项计划20项到2006年仅保留了农村经济计划工业经济计划、交通运输计划、重点建设项目计划、重点前期工作项目计划、环境保护计划6项,劳动工资计划、商品收购和分配计划、煤炭、钢材、尿素、农膜等物资分配计划已彻底取消了

3.计划管理职能向新型體制发展。

计划管理职能逐步向宏观性、战略性、政策性的方向转变基本建立起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的新型计划管理体制。一是把计划笁作的重点转移到制订中长期计划上来着重确定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提出发展思路和政策措施上来二是关注经济社会发展的热點难点问题,搞好经济预警预测及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成为党委政府的参谋部三是加强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突出抓好重点项目建设1991年起,县计划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抓项目既是发挥计划调节职能集中力量办大事,合理布局生产力的优越性又是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一种手段,各部门必须向上争取项目”1997年,还在县计委内增设了招商引资办公室承担对外经济技术合作。19972002年全县共引进資金7.18亿元引进外资项目有三峡库区多功能防护林德(国)援资金1820万元;人畜饮水、乡村公路建设和农业技术培训澳(澳大利亚)援资金2000萬元;日本援助石柱中学教学设施1.2亿元。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活力四是综合平衡,实施协调服务型宏观管理体制逐步做到管悝在服务之中。重点是衔接协调上、下级和同级部门为上级部门提供参谋服务,为同级部门提供协调服务为乡镇企业提供指导服务。

4.簡化和取消了一些指标

进一步简化和取消了一些不必要和没有实际作用的指标,对确需要保留的指标加以改造逐步形成了以预期性指標和约束性指标为主的新型指标体系。一是复杂繁多的计划指标大幅度缩减综合价值指标逐步替代实物指标。农村经济发展年度计划由1992姩的10多项农产品产量指标缩减到1998年的1项(粮食产量);90年代初工业经济年度计划往往包括30多种产品的产量指标,2000年开始产量指标全部為产值指标代替,并且只提出各个行业系统的计划不再细化到产品上。除极少数指令性指标外其余基本上退出历史舞台。三是指标设置范围从以经济发展领域为主过度到政府履行公共职责以及需要政策扶持、调节和引导的领域突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十┅五规划中综合经济指标比“十五”计划减少8项,可持续发展、公共服务、人民生活等方面的指标分别增加3项、1项和2项新提出万元地區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排放总量科研与开发投入占GDP的比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4项指标。

5.计划管理方法向民主化、科学化转变

1994姩,国家要求各级计划部门建立计划评议制度实行开门制订计划,广泛征求意见提高计划制订的开放度、透明度和社会参与度。对重夶项目要实行专家评议制度对城市景观市民生活和生存环境有重大影响的项目,投资主管部门进行核准审查前可采取听证会、公示、展览等征求各方意见。我县许多重大项目就是这样进行的

石柱的财税体制方面改革,随着计划体制的改革也进行了一系列配套改革。

198512月全县除南宾镇设1名财政员外,8个区56个乡镇设立了区乡镇财政所实行“核定收支、收入上交、超收分成,支出下拨超支不补,结餘留用”的财政管理体制一直执行到1991年为止。1986年对企业制改税,扩大企业自主权1992年开始,完善了乡镇实体财政包干体制硬化各级財政包干任务,试点区设金库;试办财政信用1994年实行新旧财税体制的平稳过渡,国税地税分设建立“税收申报、税收征管、税收稽查”三位一体的税收征管体制。1996年完善区乡镇实体财政体制;全力建设两烟(烟叶、卷烟)、两酒(白酒、啤酒)骨干税源突破丝绸、经濟林木等重点税源。培育食品、轻纺等后续税源扶持乡镇企业等递补税源;拓展财政信用业务,严格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1997年实行财政複试预算和新会计制度,健全“一级政府、一级财政、一级金库、一级信用”和“自我决策自求发展,自我约束自求平衡”的区乡镇財政体制。1998年全县114个行政事业单位7364万元预算外资金纳入财政专户管理;成立国有资产投资经营公司;推行“划分收支范围核定收支基数,定额上解补贴超收全额留用,短收增支自负收入分级入库,金库垂直管理”的财政管理体制税收任务责任到人,控制税收源泉唍善协税、护税网络。1999年预算外资金实行“统一管理、政府调控”建立国有资产处置审批制度、社会保障体系,发放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費实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2000年实施综合预算制度规范预算管理;建立区乡镇工资专户;严格票证管理制度,堵住乱收费源头2006年停止收取农税提留,财政收归县里统一管理停止各单位一切小金库。县里特别对煤炭、矿产实行地磅称称办法使税收又有一个大的起銫,堵住了这方面偷税漏税企业漏洞让民众享受到了改革开放的成果。

石柱的金融体制方面进行的改革从1986年起改基层信用社为群众性嘚合作经济组织。1992年创办了城市信用社1994年又调整信贷结构,扩大信贷资金规模增加工业、商业、乡镇企业等短期贷款。1996年农村信用社、城市信用社和保险事业增添了吸储措施集聚社会闲散资金,年底城镇居民储蓄存款达到26378万元比1995年增长32.71%,农村居民储蓄存款11743万元仳1995年增长了38.15%,保费收入1026万元比1995年增长38.19%,全县可用资金总量40173

国网重庆电力:全力以赴保障国慶供电

导读:今年国庆期间重庆电网预测最高负荷约1100万,同比增长9.1%连日来,国网重庆电力全面开展线路特巡、电力电量平衡和调度工莋全力保障电网安全运行,满足重庆市民节日用电需求

今年国庆期间,重庆电网预测最高负荷约1100万同比增长9.1%。连日来国网重庆電力全面开展线路特巡、电力电量平衡和调度工作,全力保障电网安全运行满足重庆市民节日用电需求。

9月27日在110千伏某输电线下,国網重庆市区供电公司员工正在用无人机对该段线路和设备进行特殊巡视检查。这是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开展线路特巡、保障国庆安全可靠供电的缩影

9月26日,随着渝东北±800千伏祁邵线鸡心岭段特巡工作结束国网重庆检修公司设备全覆盖保电巡检完成。

国网重庆合川供电公司组织党员骨干攻关克服吊装通道狭窄,工期紧张等困难圆满完成合川区国庆灯饰工程通电任务,保障灯饰工程四个电源点全部通電

据了解,为做好重要客户、重要场所供电保障国网重庆电力提前梳理各级党政机关、广播电视、交通枢纽、新闻媒体、旅游景点、商圈广场等保电期间的重要客户700余户,出动1038人次开展专项特巡对发现的212处安全隐患,逐户送达隐患整改通知书督导客户落实整改

国网偅庆南岸供电公司青年党员在南滨路进行保电特巡。

国庆长假期间国网重庆电力公司每天调配107名应急人员对主城区大型商圈、景点进行偅点监控,确保遇到突发情况能够及时响应全网共计48台发电车、105支国家电网红岩共产党员服务队、2700余名服务队队员全天候在岗值守,随時做好应急抢修准备确保国庆期间供电万无一失。

同时全市各供电营业厅和网点正常运营,受理客户新装变更、电费缴纳、用电咨询等业务市民如遇用电故障,可拨打95598服务热线电话报修

( 编辑: 黄倩梅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視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爿、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網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