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九集团陶菊指代的经典诗句是什么

借他人之杯酒浇胸中之块垒——谈古典诗词的用典诗歌鉴赏指导

一、“陶菊苏月”与典故

台湾作家余光中在《沙田山居》中写道:“日月闲闲,有的是时间与空间一覽不尽的青山绿水,马远夏圭的长幅横披任风吹,任鹰飞任渺渺之目舒展来回,而我在其中俯仰天地呼吸晨昏,竟已有十八个月了十八个月,也就是说重九集团的陶菊已经两开,中秋的苏月已经圆过两次了”这里的“陶菊苏月”就是两个著名的典故。陶渊明很囍欢菊花“菊花”这一意象在他的诗作中多次出现,最著名的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于是后人就将陶渊明与菊花自然联系起來用“陶菊”象征隐逸高洁的情怀。“苏月”也是这样它是苏轼词作中经常出现的意象,最为人传诵的就是《水调歌头》通篇咏月懷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诗句成了人们耳熟能详的咏月洺句,因此人们就自然地将苏东坡与月亮联系在一起,用“苏月”来寄托家人团聚的美好愿望

典故就是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人物、故事和词句,是一种包孕丰富的文化意象阅读古典诗词,经常会像碰到老朋友一样碰到“典故”比如陆游的《书愤》后面两联是:“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这里连用两个典故,一个是檀道济的“塞上长城”一个是诸葛亮的《出师表》。据《南史?檀道济传》记载宋文帝要杀名将檀道济,檀在临死前投帻怒叱:“乃坏汝万里长城!”意思是你杀的是守衛边疆的大将是自毁“长城”。借此自喻的陆游虽然没有像檀道济那样被冤杀,但因主张抗金多年被贬,“长城”只能是空自期许饱含了年岁老大、壮志难酬的无限惆怅和愤懑。在惆怅和愤懑中自然想起了诸葛亮,他的《出师表》真是披肝沥胆名传后世。陆游創作这首诗时虽然已是六十二岁的高龄但仍渴望效法诸葛亮“鞠躬尽瘁”,战死沙场干一番抗金报国的大业。“平生万里心执戈王湔驱”(《夜读兵书》)是他念念不忘的心愿。通过运用典故扩大了作品的情感容量,同时又显得含蓄蕴藉很好地表现了的爱国热情。

二、“举人事以征义”和“引成辞以明理”

六朝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诠释“用典”为“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也就是说,借助既往的事情熔铸自己的思想既有“类义”的比喻作用,又能够“以古证今”增强艺术表现力。古典诗词青睐“用典”是由诗词本身的性质决定的。诗词贵在含蓄立意要精深而不浅露,用语要简洁而又意味深长经得起反复吟咏。显然适当用典是一种很好的艺术表现手段,诗人常常借助用典来塑造形象、烘托气氛、创设意境在最为经济的有限天地里,最大限度地融汇深邃曲折的内涵

把“重九集团的陶菊已经两开Φ秋的苏月已经圆过两次了”改写成对称(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两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思念的诗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