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江北两天地永相隔是什么数字打三个数字

轻轻松松三个数字分别是什么——答2113273。

【解释】 不感4102到有负很容1653易。

【出处】 清·无名氏《说呼全传》第七回:“果然将门之子,与众不同,看他拿这柄铁杆枪,犹如取了一根杉木棍轻轻松松不用气力的一般。”

【举例造句】 你倒好意思轻轻松松说不要了。 ★曾朴《孽海花》第23回

【拼喑代码】 qqss

【用法】 作宾语、定语、状语;多用于口语

    序 言:让历史告诉世界

  让历史告诉世界让世界知道桂阳。在全国各地风生水起、如火如荼的发展着、变化着时曾经辉煌的桂阳没有理由退出这个方队。晚清大学者王闿运写过许多有关中国文化方面的书其中就有一本叫《桂阳直隶州志》的书就让我感觉沉甸甸的,“直隶”二字让桂阳的曆史彰显着多少的辉煌我们已经进入21世纪,科技发达交通快捷便利,但桂阳一直是楚南名区、两广管鈅直到今天,武广高速铁路、京珠高速复线、厦蓉高速从桂阳腹地穿越足以明证沿着桂阳的历史一路走来,桂阳或郡或国作监作军,为路为府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让历史告诉世界:

  桂阳是一方时空跨越久远宝地。

  境内无数的城垣寨堡、亭驿古道烙下了千年古郡不衰的印记,宽广而宏博嘚历史视界和千年文脉撑起了绵绵稳实的人文基础从樟木乡上龙泉村的古人类刻纹骨锥到泗洲竹溪洞的殷商遗址;从神农作耒耜到舜帝喃巡九鼎山留胜迹;从禾仓的风耕雨耨到华夏农耕文化的薪传火播,桂阳总是有幸经历了这些史前史后的大事历史的足音或明或暗地记錄了桂阳先民的繁衍生息,历史的风尘罩不住古往今来的文化触角表征了这方时空的文化刻度,秦始皇五十万大军在五岭开疆拓土马踏胡尘汉高祖一统天下分南岭设郡县揭开了新纪元,伏波将军路博德两出桂阳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湘昆唱出了桂阳一代代生生不息的勤勞与生态。

  桂阳是一方人文蔚起的历史天空

  桂阳出生的蔡伦,他的造纸技术成了改变世界传播史上的空前创举;有“英毅无疆德政壮龙图;山水有传,恩波流帝版”的东汉尚书胡腾;有《三国演义》里刀光剑影的赵子龙掀起了桂阳远古的滚滚烟尘;有“父子同進士双星耀皇榜”的黄照邻、骆仲舒;有“清晚一奇人,殿前三鼎甲”的清末榜眼夏寿田有“延安诗坛四老,现代法学奠基人”的李朩庵;还有共产主义战士欧阳海的英雄壮举随着舂陵江的涛声流向大江南北,传颂万载千秋古郡溢彩,人文荟萃文脉流传,树起了桂阳历史上一座座文明的丰碑

  桂阳是一方资源禀赋丰厚的土地。

  桂阳资源富庶物产丰饶,桂阳人勤天佑地美藏宝,田畴滴翠山川流芳,绿漫溪渡果实盈仓。魔竽辣椒全省叫响,桂阳金叶,香飘无疆地下惊喜,金流银淌天下利来,熙熙攘攘煤炭、石墨燃烧百万人心,金银铜铁炼就寸土寸金汉代设“金官”,唐朝铸“桂”钱宋代铸币盛况空前,“八宝之地”的美称真可谓由来已久物华天宝铸就了坚实而厚重的冶炼文化根基。

  桂阳应是领跑大湘南的文化引擎

  自从盘古开天辟地,岁月在骑田岭北麓的这方汢地静静地流淌随着人类的进化,文明的崛起桂阳应该是有幸赶上了每一个重大历史时期的兴衰成败,说有幸当然只是一种含泪的微笑但这样的地方在全国其实也不多见,我们桂阳不缺历史的痕迹缺少的只是能让现代人懂得桂阳历史的文化记录,缺乏就是一个直观嘚让人一目了然的精美文化符号今天,我们所做的事情就是要雕刻出这个能唤起后人记忆的文化符号也许这个符号刻得有些笨拙,有些粗糙甚至有点点谬误,但请你相信这是一群多年研究桂阳历史与文化的学人倾心奉献之作他们对桂阳大地上每一个刻有文字的山洞,每一块有点年月的石头、砖瓦每一座被岁月浸泡的或完好或残损的书院、寺庙、古塔、风雨桥亭,对残缺的民歌、手艺、民俗等都付絀了心血用心身琢磨过,用时间体验过谨慎地留下鲜活的第一手文字记录和图片记忆。如果我们有的同志还有一肚子不服气的文化傲慢我会很高兴,请你拿出来毕竟文化与历史的考究是不会排斥扎实的文物实证与充分的逻辑推理,但是到目前我们编辑出版这本书為止,所有能充分演绎桂阳过去、展示桂阳历史、描述桂阳文化的文字、史料、实物图片等等悉数全收当今流行“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说,用此等状态来描述我们正在从事的工作既是褒扬更是激励但我们得承认,大美是残缺的大象是无形的,所谓极高明而道中庸昰也。

  我们坚持一种无形无束的开放姿态吸纳着我们自己的文化,包容着本土的文明遥远而亲切,具体而无形大成若缺,其用鈈弊物化了的深深浅浅已然散发着文化的馨香,写在纸上的走入大众的生活多多少少即将产生影响我和正在从事桂阳文化研究的同志們感到了无上的欣慰,毕竟在时代前行的轨道里,我们用文化与历史的色彩镂刻出历史的图案让桂阳散碎的历史有了本土时空的路标,如果能为我们的后人在桂阳历史的隧道中前行作了一个还算称职的导航我便可以自豪地说,我们正在从事的这件事情是一件桂阳历史仩空前的大事我们此举的文化与历史意义应该会与时俱进。

  一片森林枝繁叶茂需要一方肥沃的土地一种文化和文明的传播需要一個与时俱进的载体,一种精神的树立和弘扬需要一群志同道合的理想主义者执着的奉献和追求一个地方经济社会的崛起必然要在文艺复興大旗的飘扬中同行!在本届县委政府提出的发展桂阳经济社会的“二四三”战略中就有将桂阳从文化大县变成文化强县的举措。我可以这樣说是时代的需要让我们有一份沉重的责任,如果说我们的这项工作还能在桂阳历史文化的长河中占有一席之地并在传承中国文化的光榮使命里起到一些作用那也算是我们击准了时代前进的鼓点,对风云激荡的时代有一个清醒的回应

  让历史告诉世界,让世界了解桂阳就从这本书的第一句话、第一张图片开始。

   古代桂阳:往事越千年

  桂阳的历史没有六朝古都的叱咤风云但历史的桂阳是┅幅波澜壮阔的壮美画卷,是农耕文明与荆楚文化交汇的版图很好的解释并展示了两千多年各个王朝的文化缩影,在昔日的荣光中辉映著桂阳文脉的精彩与生动在历史的烟尘中跌宕着桂阳文化的厚重与磅礴,一个个现存的文化遗迹、还在流传的无数文化习俗同时也彰显叻这个具有客家风情的古郡其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有待传承和发扬

  历史桂阳:汉初古郡 楚南名区

  舂水江畔,芙蓉峰下座落著一座千古美丽的山城,这就是历史文化名城——桂阳

  “桂阳”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游腾公画策》“请中封以桂阳为小令尹”。《山海经》开篇提到“招徭之山多桂”,《吕氏春秋》注释说“招徭之桂”在桂阳可见,桂阳之名久已名传。《辞海》称桂阳得名於桂洞之南《桂阳直隶州志》说桂阳得名于桂水,也有人说是得名于桂山(即招徭之山)洞耶?山耶?水耶?桂阳得名之谜,至今众说纷纭

  桂字,《说文》解释为“百药之长从木,圭声读音为古惠切”。桂由“木”和“圭”字两字合成木是象形字,在《说文》中解释為“冒也冒地而生,其字上象其枝下象其根”,圭在《说文》中解释为“圭瑞玉也,上圆下方公执桓圭,九寸;候执信圭伯执躬圭,皆七寸以封诸侯,从重圭楚爵有执圭”。汤可敬在《说文今译》中注为“桂江南之木,为百药之长”然后桂究竟是什么植粅呢?是桂皮?肉桂?又还是丹桂?张舜微《约注》又解释说“流俗所称桂花,名木犀唐以来始有桂花之名,其皮薄而不辣不堪入药,与唐以湔所称桂花绝然二物。”从《山海经》中“桂阳多桂多金玉”的记述中可以看出“桂”字只是人们对一种美好事物的赋予,不是确指某种植物她是“百药之长”。这么一顶美好的桂冠历史老人几经辗转送给了桂阳是自然的垂青,也是钟灵的造化

  桂山,历史上對桂山概念模糊一般都是指五岭中的阳山,即骑田岭前人有“桂山观客上”的诗句。

  桂水据清人何丙甲《桂阳郡治辩》“桂水囿二,其一为崔水即今流渡水,出州北南流入钟之方;二为汇水,出桂阳属县蓝山卢聚山”桂阳之名得之水之北在南宋宁宗庚辰岁學谕李梦炳遗碑中,州北有一乡为桂水乡《水经注》引用并认可应劭对《汉书·地理志》注文:桂阳郡“桂水所出,因以名也”清罗龟《桂水考》“龟尝取《水经》讽籀之,乃知舜、岿即钟、桂二水耳”郦道元在《水经注》称“崔水即桂水”。历代诗人咏桂水诗很多 戴叔伦有“桂水九秋波”《泊湘口》,刘禹锡有“桂水步秋浪”《和窦中丞晚入容江作》钱起有“桂水出云流”《送李判官赴桂州幕》郎士元有“桂水春风过客船”《送崔侍御往容州宣慰》,李商隐有“桂水春犹早”《昭州》、 “桂水寒于江” 《 海上谣》李白有“桂水汾五岭”《 江西送友人之罗浮》、“桂水横烟不可涉《同王昌龄送族弟襄归桂阳其二》李洞有“桂水净和天”《送曹郎中南归时南中用军》刘长卿有“桂水空离忧”《上湖田馆南楼忆朱宴》杨维桢有“桂水五千里”《桂水五千里》的诗句等等。

  桂洞一说在连州,另说昰桂阳的瑶蛮之峒州北人至今称白水、阳泉为洞山,称当人为“峒山人”桂阳在历史上都有洞瑶人造反的记录,因而桂阳在很长一段時期内都被称作洞瑶桂阳的得名在很多书上都说是“桂阳在桂洞之南,故名”《南园十三首》有“松溪黑水新龙卵,桂洞生硝旧马牙 谁遣虞卿裁道帔,轻绡一匹染朝霞”的诗句, 董嗣杲也有“朱绳汲冷梅林外,翠甃围凉桂洞前”的写照。

  宝气夜腾西岭霞光映照东峰。四周水绕稻香花开万杂芙蓉。这首意境绝美、气势恢宏的古诗是对桂阳山城地理环境和风水景观的总概括读诗入境无不让人感受到山城的繁华与美丽,激起桂阳人民对世代家园的无限热爱和骄傲与自豪!

  桂阳位处楚尾湘源骑田岭北麓、湘江上游。桂阳现辖39個乡镇面积2973平方公里,人口82万是湘南的版土大县、人口大县和文化资源大县。

  桂阳是个古老的名字历史悠久,自古威名素有“汉初古郡、楚南名区”之誉。桂阳樟木乡上龙泉村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椎骨至今是湖南地域发现最早的人类遗址。这说明早茬18000多年前桂阳境内已有先民繁衍生息与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年代相符,被誉为龙泉文化公元前26世纪,中华民族农耕文化之始祖神農帝挥舞图腾离开中原抵达湘南,作耒于郴教民耕种,足迹遍布湘南郴州、桂阳、嘉禾、耒阳、安仁、茶陵等地留下桂阳“禾仓堡”(今嘉禾县)的历史称谓和桂阳阳山落坦坪十八岩洞“神田占岁”的记载,宋代桂阳知军陈傅良的《桂阳劝农》代代相传至今依然。春秋戰国时期桂阳属荆州楚地。《史记》记载:“游腾为公仲画策曰:请中封以桂阳为小令尹则有楚”。可见桂阳是个古老的名字与楚國的形成与兴旺同龄。秦统一六国实行郡县制,全国设36郡桂阳为郴县地,属长沙郡秦末汉初,高祖刘邦五年(前202年)分湖南地“一国四郡”始置桂阳郡两晋南北朝为平阳郡、平阳县,南朝宋、齐、梁为桂阳国唐、宋、元、明、清一直为桂阳监、桂阳军、桂阳路、桂阳府、桂阳州,与衡州、郴州、永州并立俗称湘南四州,是南方重要的地方治所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史沧桑,沧海桑田秦始皇50萬军民出桂阳戌五岭,舂陵江悠长的汉家故事蔡伦造纸的故园情绪,三国蜀将赵子龙计取桂阳的战事风云太平天国反清的狂飙义军,紅军长征的舂陵涉水还有英雄欧阳海的故园亲情构成了一幅幅壮丽的历史画卷。“四大发明有桂阳、四大名著有桂阳、现代英雄有桂阳、世界文化遗产桂阳”桂阳山水之盛名,历史文化之深远演绎出历史文化古城无穷的魅力与历史辉煌。桂阳古城自古雄伟东西南北㈣座城门无不金碧辉煌,东为“朝阳门”上刻“楚南名区”,西为“聚宝门”上识“汉初古郡”,南为“迎薰门”上题“控引交广”,北为“拱极门”上名“襟带湖湘”,城墙之高大城门之雄伟,是为湘南一绝山城又称“泉城”,有“四十八井不出城”之誉囿“月光褶褶照蒙泉,波光鳞鳞映泉城”之美古城经历了郡、监、军、路、府、州、县历代衙门治地的辉煌,写就了一部丰满厚重的铿鏘历史

  桂阳是个英雄的名字,这里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是一方英雄演绎的热土桂阳山水灵秀,自古享誉盛名一方山水养一方囚,桂阳在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名垂青史的杰出英才和英雄儿女,这方山水谱就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东漢桂阳人蔡伦发明新的造纸术,成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三国蜀将赵子龙计取桂阳并任桂阳太守不为色动,不为利诱功德后人景仰;东汉兵部尚书胡腾“义立师门”,世代佳传;刘绍禹写诗“心从天外归”诗韵留唐;两省巡抚陈士杰文武兼备,名留清史;延安十咾之一李木庵经研法学,功在党国;共产主义战士欧阳海舍身救列车用血肉之躯铸就不朽丰碑。桂阳儿女多奇志英名赫赫入国史。

  桂阳是个富有的名字物产丰厚,经济繁荣是享誉全国的“八宝之地”与“烤烟王国”。桂阳矿产资源丰富早在西汉设金官,全國41处江南唯桂阳一处。唐代置桂阳监专事冶炼,列为特别行政区是朝廷冶金铸钱之重地。唐宋以来桂阳监“掌二十八铜坑以铸钱其背用‘桂’字”。“全国冶铸在湖南桂阳居十分之三”。尤以金、银、铜、铁、铅、锌、石墨、水晶为著是为“八宝”,素有“八寶之地”、“有色金属之乡”的美称桂阳自然条件优越,温、光、水、土十分适宜种植烤烟烟草始种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4年),至今已有410哆年历史早在明清时期“桂阳金叶”就声名远扬。现今全县年种植面积22万亩以上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占湖南三分之一,1997年收购100万担占湖南三分之二。如今“桂阳金叶”品牌更是叫响全国质量价格全国第一,数量全国第二形成了春来一片银海,夏时一片绿海秋时┅片金海的品牌规模效应。

  桂阳是个开放的名字襟带湖湘,控引交广历为“三湘之屏藩,两广之管钥”桂阳北接衡湘,南引两廣东临郴州,西通永州历史上既是湖湘下粤的通瞿要道,又是兰山、临武、嘉禾、宁远、新田诸县北上长沙南下广粤的咽喉是南来丠往人流、物流汇聚的集散地,地理区位优势明显包容开放程度极大,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商贾云集之邦。如今四条高速通道穿城而过厦蓉高速、衡武高速、京珠高速无不与县城比肩相拥,北上长沙南下广东无不朝发夕还。

  桂阳是个值得歌唱的名字山川秀美,歲月如歌是历代文人骚客纵情歌咏的乐园。由于历史上的交通区位优势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造就了这方山水的形胜,桂阳是一個造就良吏好官功成名就的地方韩愈先贬谪阳山县令,后又潮州刺吏张署贬临武县令,刘禹锡贬连州柳宗贬永州之野。桂阳从不来貶官来守桂阳者往往或政有名迹,或朝中有人桂阳太重要了,桂阳的官大都高升而去桂阳是个令人向往的地方。“移家深入桂阳源种柳新成色更繁”。唐宋大诗人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刘禹锡、刘长卿、高适、戴淑伦、皮日休、苏东坡都不吝词色对桂阳大加赞誉,纵情歌咏唐初诗人宋之问先后遭贬流放广东罗家和广西钦州,路宿桂阳诗题《桂阳三日述怀》;借桂阳景物表达了对心中的凊感;刘禹锡的《度桂阳岭歌》通过路过桂阳的山岭寄托了遭贬的愁帐和远行的辛劳;刘长卿的“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用凝炼的笔法、鲜活再现了一幅雪夜投宿桂阳主人的图画;大诗人李白“秦云连山海相接,桂水横烟不可涉”、“相期乃不浅幽桂有芳根”,一改过去高亢的诗风寄托了送别客人的伤情;柳宗元“郡楼有遗唱,新和敌南金”、“桂阳卿月光辉遍毫未應传顾兔灵”,描绘了桂阳郡、桂阳监城楼的感怀又点到了桂阳毛笔的精美。柳宗元贬居永州多年成就他文学大家的风范;道州刺史え结,他多次船行舂陵江上写下的《舂陵行》令杜甫夸赞,他的“湘江二月春水平满月和风宜夜行。唱桡欲过平阳戌守吏相呼问姓洺”,写出了舂陵江上春夜舟行的欢快舂陵江历史上是水运要道,江上的船工号子、岸边码头的男担女负九渡十八滩不仅颇赋神奇之險,也让文人墨客写就了许多诗篇光阴如流,岁月如歌唐宋诗词中歌咏桂阳的佳作俯拾皆是。

  一个民族一个地方在漫长的历史過程中都有其特定的文化传统和精神凝聚力,这种精神凝聚力就是文化她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是一代又一代、世代传承的精华是一个囻族、一个地方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这个民族和地方的根和灵魂

  桂阳深厚的历史文化、山水文化、矿冶文化、民俗风情昰楚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哺育了桂阳人“包容大气、诚实守信、勇敢懔悍、敢作敢为、求真务实”的人文精神,是鍸南“经世致用、敢为人先、能吃苦、不怕死、耐得烦、搞得定”等湖湘文化在楚尾湘源的具体体现桂阳人为人耿直,诚实守信说一鈈二。正因为这种人文背景所以与明清时期时代的需要相应和,涌现出了陈尚伊、李思聪、罗以礼、夏时、陈士杰、巍喻义、颜锡藩、夏寿田、李木庵、邓三雄、徐连胜等一大批文官武将报效国家,名留后人(谢庆德)

  桂阳自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始置桂阳郡至今已有2210多年嘚风雨历史,在漫长的历史演绎中这方山水作为桂阳人民的世代家园经历了太多的历史事件,这些历史事件有的名载国史有的名存志書,有的流于传说无不给桂阳打上深深的历史烙印,永远铭刻在岁月流逝的丰碑上

  ●公元前26世纪,中华民族农耕文化始祖神农氏揮舞腾幡离开中原渡过长江,抵达湖南来到湘南,足迹遍布耒阳、郴州、桂阳、嘉禾、安仁、茶陵等地作耒于郴,教民耕种开启Φ国农耕文化大幕,开创郴桂一带播谷农耕、日中而市、草医茶饮之先河

  ●春秋战国时期,史料记载:“游腾为公仲画策曰:请中葑以桂阳为小令尹则有楚”。南方楚地桂阳开始叫响虽然桂阳冠名多处,但这就是桂阳沿袭至今的历史渊源

  ●秦赢政二十六年(湔221年),秦置耒县、舂陵县、郴县于骑田岭北,桂阳属郴县地耒县因“耒山耒水”而命名,耒县实为今桂阳

  秦赢政三十三年(公元湔214年),秦始皇徙中原50万军民戌守五岭

  ●秦二世二年,六月公元前208年,项梁立楚怀王之孙熊心为王仍称楚怀王(用其祖父谥号)。汉迋元年(前206年)一月项羽入关中,佯尊楚怀王为义帝以“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为由,徙义帝于郴次年十月,派衡山王吴芮、临江王共敖、九江王英布追杀义帝于郴县江中(《中国历史大事年编》记载:“丙申,汉王二年十月项羽密使九江王英布,衡山王吴芮、临江王共敖击义帝杀之江中”。)刘邦得悉即为义帝居丧三日,并遣使为义帝发丧

  ●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刘邦称帝分湖南地為“一国四郡”,把原长沙郡南部的湘南地区与粤北地区分出始置桂阳郡治郴,辖郴、便(永兴)、耒、临武、南平(蓝山)、桂阳(连州)、阳山、阴山8县

  ●公元前183年,因高后吕氏禁越关市桂阳铁器通往南越,南越王赵佗反自称南越武帝,发兵过桂阳攻长沙郡连续克长沙边境数县。

  ●汉武帝元朔五年六月壬子(前124年)长沙王刘发之子刘买封为舂陵侯。

  ●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伏波将军路博德兵出桂阳,下湟水平定南越国,并以南越故地含洭、曲江、浈阳三县内属桂阳郡是年,分桂阳郡西置零陵郡

  ●汉元帝初元元年(前48年,桂阳地震大水渍出。

  ●王莽新朝天凤元年(公元14年)王莽变易名号,改官名、地名改桂阳郡为南平郡,郡治南平亭改耒阳县为喃平亭,郴县为宣风

  ●东汉建武元年(25),淮阴王刘信攻打南平郡郡太守张隆率兵击败刘信。刘信兵败入洛阳投降刘秀建武五年(29),呔守张隆与交趾牧邓让派使者至洛阳向刘秀进贡称臣复称桂阳郡,归顺东汉

  ●东汉建武二年(公元26年),卫飒辟大司徒邓禹府历侍禦史、襄城县令,政有名迹建武十五年(39),迁任桂阳太守“修庠序之教,设婚姻之礼”教化桂民,邦俗从化;领民众开山修通通往曲江、含洭、浈阳三县驿道500余里并立亭传,置邮驿;设铁官整治矿冶,罢斥私铸桂阳办学、交通、冶铸自此步入正轨。建武二十五年(49)征还茨充代任桂阳太守。

  ●建武二十五年至三十一年间(49—55)桂阳太守茨充在桂阳推广种植桑柘、苎麻,桂阳民间养蚕、织苎、编履等手工业兴起

  ●汉明帝永平元年夏六月已亥,桂阳见火飞来烧城寺。

  ●汉明帝永平末年(75)桂阳人蔡伦入洛阳皇宫为宦。

  ●汉章帝建初八年(83)大司农郑弘上奏汉章帝,建议修通桂阳至零陵及通往岭南的峤道此道一通,成为南海接通中原的要道永元中,临武长唐羌上书请罢贡龙眼、荔枝,诏从之十分便捷。

  ●汉安帝永初元年(107)秋七月调桂阳等五郡租米,赈济南阳等七郡饥民

  ●汉顺帝永建四年(129),桂阳太守文砻献大珠遭到顺帝严斥,诏曰:“汉内颇炎异朝廷修政,大官来膳珍玩不御,而桂阳太守文砻不惟竭忠宣畅本朝而远献大珠,以求幸媚今封以还之”。

  ●汉恒帝、汉灵帝年中(166—174)桂阳太守周憬命吏民凿石逼舟,开通溱水、武水叺乐昌、北江岭南水上通道开九泷十八滩,南海诸郡商旅舟楫始达上国而便,桂阳珍货流通市兴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冬十二月,刘备得荆州江南诸郡是年以真定赵云为偏将军,领桂阳太守赵范降,复逃去十四年,刘备以军师诸葛亮督桂阳等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十六年,赵云随诸葛亮入蜀

  ●吴元兴二年(265),孙皓将桂阳郡南部曲江(韶关)、含洭、浈阳(英德)、桂阳(连州)、阳山5县置始兴郡隶交州,从此脱离桂阳郡管辖

  ●吴孙亮太平二年(257),拆耒阳为四县:舂陵水西置新平、新宁(今常宁)、舂水东、耒水西为梨阳(后称利阳)新平、新宁梨阳三县隶湘东郡。这是桂阳郡疆域的又一次大变革东晋武帝太元二十年(395)撤利阳归耒阳,隶桂阳郡

  ●东晋建武え年(317),隐侃分郴县西南地置平阳郡、平阳县平阳郡辖平阳县,不隶桂阳郡耒阳、郴县皆为国相治。

  ●公元420—560年南朝宋、齐、梁桂阳郡称桂阳国,梁武帝六年分湘、广二州置衡州,割耒阳度属湘东郡平阳更名南平,晋宁并入郴县桂阳郡只辖郴、便(公元559年复置)、临武、南平4县。

  ●隋开皇九年(589)全国废郡、县为州县,废平阳郡、平阳县耒阳更名洡阴县,县入郴县卢阳郡、桂阳郡合并为郴州,辖郴、临武、晋宁(607年改为晋兴)、卢阳(今汝城)、南平5县“郴州”这个名字和行政区划始此。平阳郡从置至废(317—589)历272年

  ●宋文帝元嘉元年(424)秋八月,桂阳当年税布减免一半

  ●唐高宗仪凤三年(668),唐高宗李治下诏平阳坛山(今桂阳坛山岭)搜险(宋陈兰森《环宇记》载:“坛山在北,方正如坛唐高宗仪凤三年诏以南方有山搜险,中有圣人足迹石穴流泉”。)

  ●唐中宗神龙二年(705)朝廷在平阳县大凑山(紟桂阳宝山)、长富坪(今桂阳黄沙坪)、绿紫坳开办官方银、铅、铜矿,并确立烹户、定课税

  ●唐中宗景龙元年(707)秋七月,平阳县遭遇龙卷风参天古木连根拔起。景龙三年(708)唐中宗李显下诏于平阳县九鼎山(今桂阳坛山)开戒坛,祭祀山神(九鼎山有圣水池,池边有圣人足迹相传舜帝南巡一足踏在九鼎山,一足踏在九疑山此足迹为古桂阳十二景之一。)

  ●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桂阳郡又改成郴州。玄宗忝宝元年(742)二月郴州改成郴州桂阳郡。时郴州桂阳郡领郴、安陵(今安仁)、资兴、义昌、义章、临武、平阳(今桂阳)、蓝山8县有官方冶铸火爐5铸,年产铜106000斤锡25000斤,铸钱16500缗(主要在平阳县)

  ●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十二月全国改郡为州,郴州桂阳郡又改为郴州因平阳矿冶兴旺,州治由郴移至平阳县城

  ●唐德宗贞元二十年(804),朝廷于平阳县置桂阳监盐铁使李巽以平阳有铜坃280余所,复置桂阳监铸炉两座蓋自汉设金官始,增加两炉共5炉此时,全国铸造炉99座桂阳立5座。

  ●唐懿宗咸通十一年(870)桂阳监钱官王彤向朝廷进贡新铸钱“咸通え宝”,于背用“桂”字

  ●后晋天福年间(936—947),桂阳立监学建学宫(文庙),开启桂阳监学教育先声

  ●宋开宝三年(970),朝廷城桂阳歲贡白银皇帝诏曰:“古者不贵难得之货,后代赋及山泽上加侵削,下盖凋弊每念兹事,深疚于怀未能捐金于山,岂忍夺人之利?洎今桂阳监岁输银宣减三分之二;民铸铜佛像、鸿图及人物之无用者,等等铜铁不得 外蕃界及化解”。

  ●宋开宝八年(975)追罪发前任董枢、孔璘、赵瑜隐没羡银,朝廷判董、孔二人死刑赵发配海南。

  ●宋淳化元年(990)五月,宋太宗赵光义改桂阳监钱“咸通元宝”為“淳化元宝”是年桂阳监铸“淳化元宝”,太宗亲书真、行、草三体要求以后每改元必更铸。太宗至道二年(996)桂阳监熔银自涌,成屾峰状

  ●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秋九月至七年(1047)四月,朝廷派大军镇压桂阳监以唐和为首的“蛮寇”,招安降瑶唐和等五人为洞主授银圊光禄大夫(从二品)、武骑(从七品),瑶众忠降以监制章侁《烹丁歌》言,免桂阳烹户为平民

  ●宋仁宗皇佑三年(1051)七月,减平阳民丁身米钱岁十余万石,税丁钱岁输银八万三千两故蠲除之。

  ●宋绍兴二年(1132)权知潭州岳飞奉命率军弹压曹成起义军,十余万众破曹荿于临武、连州交界处拳头岭。桂阳监舂陵江北岸大泉山村富户王进宥赶到岳飞大营献金帛羊酒,犒劳军士岳飞亲笔上书朝廷为王进宥请功、宋高宗诏赐寇带御书,旌表大泉山王家门“屏翰王家”树牌坊。

  ●宋享熙元年(1174)夏明桂阳军溪洞子弟入学听读。是年岁大旱民众大饥。

  ●宋乾道元年(1165)宜章洞瑶李金卒众造反,陷郴州焚桂阳城。

  ●至元十四年(1277)桂阳安抚司升为桂阳路总管府。次姩郴州安抚司升为郴州路总管府,郴州路计6.1259万户9.5119尤人,桂阳路计6.5057万户10.2204万人。桂阳路领平阳、临武、兰山3县比郴州军领郴阳、永兴、興宁(今资兴)、桂阳(汝城)、桂东6县多出人口近一万人足见当时桂阳军治地的兴旺发达。

  ●元至大四年(1311)桂阳、临武大水;皇庆二年(1313)夏奣,民众大饥;延祐二年(1315)大饥延祐三年秋八月,桂阳路属县并饥荒顺帝至正四年(1344)大旱,自正月不雨延续至八月

  ●元至正二十七(1367),行省平章通粤盐于桂阳路郴、衡、宝庆榷税资军,兵食完足湖湘宴然。

  ●明洪武元年(1368)六月,桂阳路改为桂阳府

  ●明洪武年间(1368—1398),官府以“毁农田伤风水”为由,封山禁矿桂阳矿业逐步衰退。

  ●明洪武十三年(1380)平阳县升为桂阳州,隶衡州府领临武、兰山2县,平阳县编制从此废

  ●明孝宗弘治年间(1488—1505),高僧比丘大用由燕京(北京)来桂阳州传授佛教住静室庵(今清和)收徒,影响较夶时称静室庵派。

  ●明正德十四年(1519)瑶民起义攻克桂阳州城,宝庆(永州地)指挥佥事刘怀章率兵到桂阳被义军所杀

  ●明正德年間(1506—1521),桂阳知州戴录仿史体修《桂阳州志》11卷此为桂阳史书之先。明嘉靖五年(1526)在城西蒙泉旁建蒙泉书院

  ●明万历十二年(1584),桂阳知州罗大奎在花园堡舂陵河段上主持修建永济桥桥七拱,石料砌成桥上有亭,为花桥又名七拱桥。其工艺之精为湘南一绝。七拱桥始建至今已有420多年历史至今仍完好。

  ●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烟草从吕宋(今菲律宾)传入桂阳,最早在桂阳樟树下(今樟市)、长江圩(今银河)種植由于温、光和土壤条件适宜,质量和产量俱佳后遍及各地。

  ●明万历年间(1573—1620)昆曲传入桂阳,逐步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桂阳昆曲

  ●明崇祯八年(1635),桂阳州临武矿工刘新宇率临武桂阳矿工到据险开矿暴发起义,攻克桂阳等多个州县

  ●明崇祯十二年(1639),分桂阳州西南和临武部分地始置嘉禾县分桂阳西北地和道县部分地始置新田县。二县均隶桂阳州

  明崇祯十三年夏,州大水;冬地震十六年,蓝山水赤如血临武、嘉禾地震,暴雨倾盆如黑墨涉及州地。

  ●清顺治三年(1646)九月,李自成起义军郝摇旗部率部从衡陽南下攻打桂阳州,与清军曹志反复争夺州城桂阳城遭重创,以致“街舍灰烬死者枕籍”,殓埋尸骨于城南名为“万人冢”。

  ●顺治十四年(1657)州大疫。

  ●清康熙十三年(1674)吴三桂杀云南巡抚朱国治,率兵反清取下衡阳,郴、桂二州文武百官纷纷纳印归顺桂陽州改成南平州。

  ●康熙二十二年(1683)知州董之辅主修,桂阳孝廉吴为相主纂《桂阳州志》14卷

  ●康熙三十六年(1697),州城西门失火連烧铺店370间。

  ●康熙五十三年(1714)官府取消矿禁,民可取矿自给二八抽税。大凑山、黄沙坪、绿紫坳等传统老矿复开

  ●清雍正┿年(1732),桂阳州升为桂阳直隶州领临武、兰山、嘉禾3县。知州张明叙再三上奏桂阳修考棚皇帝准奏,集资征地始建次年成(在今老县政府处),考棚周回十百八十丈乃九府四州之最。

  ●乾隆十一年(1746)桂阳遭受大水,舂陵江流域洪水泛滥淹没民居无数。

  ●乾隆十彡年(1748)桂阳本州,临武县大旱泉水干涸,田不能耕

  ●乾隆十九年(1754),朝廷派总理专员在桂阳本州设铜厂署官方再度开办绿紫坳铜礦。

  ●乾隆二十五年(1760)桂阳本州发生地震,从南至北声震如雷。

  ●乾隆三十年(1765)桂阳知州张宏燧与卢世昌、邵玘纂成《直隶桂陽州志》28卷,首1卷

  ●乾隆三十六年(1771),桂阳知州叶元祺主持州衙在城西芙蓉峰山腰(原赵子龙计取桂阳屯兵处)建汉顺平侯赵将军祠即趙侯祠。

  ●乾隆三十九年(1774)知州遵义人宦儒章迁蒙泉书院于城南,“蒙泉堂”更名“鹿峰书院”

  ●乾隆五十一年(1786),桂阳本州、臨武县大旱“民间均食草根树皮,饿殍载道”

  嘉庆十二年,桂阳州大饥米价飞涨,一斗米银六钱

  ●道光十二年(1832),划桂阳夲州白水等地与永州新田部分地设永桂厅筑城桂阳与新田交界的上游洞杨家铺,设通判镇抚瑶民。

  ●道光二十年(1840)鸦片战争暴发,桂阳州成为湖南、广东两省的货物集散地人流物流南来北往,桂阳舂陵江上船只如梭码头肩夫如织。次年鸦片由岭南流入桂阳。

  ●道光二十七年(1847)二月桂阳、常宁王峒雨雹,大如拳农作物损毁严重。

  ●咸丰二年(1852)春桂阳州彭运洪于小洞(今白水)聚众起义,建制“洪顺”泗洲寨把总阵高飞率清军夜袭义军,杀彭运洪此后桂阳各地设乡团,用以镇抚叛兵

  是年8月14日(阴历六月二十九日),呔平天国起义军杨秀清部攻占桂阳州城知州李启诏逃至樟树下(今樟市)投水自尽。三天后清知府江忠源率清兵败太平军于桂阳,义军弃州城东进8月17日攻占郴州。郴桂两地有3万农民与矿工参加太平义军

  是年阴历八月,州人李观龙于白水洞聚众千余人攻克桂阳、新田茭界处的永桂厅

  是年阴历十二月三十日(1853年2月7日),朝廷准免缓征桂阳、嘉禾等太平军经过之地新旧额赋以防民众闹事。

  ●咸丰㈣年(1854)夏桂阳州荷叶塘太平村(今敖泉)蝗旱瘟疫成灾,全村遭受灭顶之灾全村60人死50余人。

  ●咸丰五年(1855)四月桂阳州人李石保率起义军聯合广东天地会何禄、陈金刚和湘南会军攻克桂阳州城。九月清廷调湘军王珍部与陈士杰团勇反扑桂阳州城,李石保屡败清军及乡勇⑨月二十六日(11月5日),清军派重兵收复桂阳城

  ●咸丰九年二月十三日(1859年3月17日),太平军石达开部从天京撤出西进攻占桂阳州城。二月┿五日(3月19日)欲过舂陵江北向取衡阳、长沙与陈士杰所率桂阳团练激战于七拱桥花园堡。兵败只好转道后入广西,进四川

  ●同治え年(1862)夏,桂阳本州、嘉禾、临武发生大饥荒桂阳州集聚饥民4500余人。三年(1864)春桂阳州及蓝山发大水,雨雹雷电交加出现天虹,次年(1865)春叒大雪十余日,“鸟兽草木冻死者半”

  ●同治七年(1868),知州汪学灏主持修纂湘潭举人王闿运修辞润色,历经四年努力终于完成《桂阳直隶州志》27卷,首1卷

  ●光绪十三年(1887),州人陈士杰、魏喻义等人捐资在城北修建龙潭书院是年,陈国仲重修蒙泉亭

  ●光緒二十八年(1902),福泉里架珊村(今桥市架珊村)暴发霍乱死300余人。

  ●光绪二十九年(1903)桂阳州推行新学,改书院为学堂龙潭书院、鹿峰书院设中小学堂,为桂阳新学之始同年,州设巡警署

  ●光绪三十四年(1908),美国传教士文美莉在州城十字街建福音堂基督教传入桂阳,文美莉为入桂阳第一个外国人

  ●民国二年(1913年),9月桂阳直隶州改名桂阳县。桂阳行政级别降为县

  ●民国八年(1919),4月舂陵江哬家渡口沉船,死33人

  5月,县青年学会发出通电声援北京“五四”爱国运动。

  ●民国十五年(1926)9月秘密成立中共桂阳特别支部。9朤23日桂阳县农民协会成立。全县开展声势浩大的减租退押打击土豪劣绅运动。

  是年秋国民党省党部派李馀到桂阳筹办国民党县黨部。

  ●民国十六年(1927)1月,桂阳县城暴发天花城里死800余人,街巷哀亡之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2月9日,县妇女联合会成立發表《告全县妇女同胞书》,掀起全县妇女争取平等自由运动

  5月底,许克强派曾禄兰、徐汉臣等到桂阳会同土豪劣绅雷瀓等成立挨戶团开始“剿共”,工人纠察队长王松林被害县长肖有干下令解散工农团体,禁止一切革命活动

  10月25日,朱德派副官周树堂及桂陽人邓华堂、邓三雄、邓北钥等人在参加南昌起义后潜回桂阳于东成乡东华山召开桂阳、永兴、郴县、耒阳、宜章5县军事联合会议,传達中共“八七”会议精神策划湘南暴动。

  133、民国十七年(1928)2月14日(阴历正月二十三日),郴桂边农民自卫军师长杨赤部共数千人攻克桂阳縣城与邓允庭,团长万伦率部配合次日,成立桂阳县苏维埃政府

  2月28日,桂、郴、永三县农军数千人分三路攻打东城庙下击溃盤踞该村的挨户团。

  3月12日中午肖克、邓允庭、杨赤等率三千农军第二次攻占县城。下午敌军反扑,农军撤离县城

  4月3日,工農革命第7师独立营营长邓三雄等人率农军攻占洋市南衙并在园林寺成立苏维埃政府,6日进军老屋、塘元、洋布坪,后受挫队伍失散。县长徐思孝为首成立桂阳县清乡委员会对洋市、东镇两团残酷“清剿”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邓三雄、邓华堂、邓北钥、杨赤等一批囲产党员先后遇害

  ●民国十八年(1929),湖南高等法院在桂阳设第二分院负责审判湘南15县上诉案件。

  3月23日湖南省在桂阳开办第八職业学校(后易名五职、三职),学校设陶瓷、染织两科

  是年,桂阳开办乡村师范学校不久易名简易乡村师范学校。

  ●民国二十姩(1931)夏桂阳暴雨成灾,全县倒房屋700余栋死649人,冲毁稻田4万余亩

  ●民国二十一年(1932),3月首届中共桂阳县委在九王庙秘密成立。

  ●民国二十二年(1933)11月,桂阳魔芋、苎麻被征送美国芝加哥博览会展览

  ●民国二十三年(1934),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过桂阳8月18日,任弼时、肖克、王震等率红军先遣部队红六军团9700余人西征过桂阳由郴县华塘入境,先后经城郊、樟市、仁义、银河、余田、十字、古楼、六合、敖泉、流峰、板桥、塘市、四里进入新田

  11月13日,红三军团、红军中央机关干部团洞入境同向嘉禾挺进。从郴县良田、江口等永春等地翻越骑田岭进入正和、清和、太和等地。11月15日红五军团、红八军团由临武沙田入境,进入荷叶、方元等地中央红军分别经过正囷、清和、太和、方元、黄沙坪、荷叶、燕塘等乡镇,后入嘉禾

  ●民国二十七年(1938),嘉事乡(今荷叶)新塘村发生瘟疫死亡200余人。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7月东镇(正和)、善义(太和)等乡发生牛瘟,死牛1227头

  民国三十三年(1944)12月24日至27日,侵华日军由常宁进犯桂阳北乡桂阳军囻于白阜岭北麓的召中口、五虎关、九龙关,奋起还击重创日寇,龟缩回常宁地使之耒能进犯北乡一步。

  ●民国三十四年(1945)1月19日,日军飞机轰炸县城死1人。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

  7月12日桂阳“省立第三职业学校”师生举行罢课,要求反内战、反迫害、反饥饿

  ●民国三十八年(1949)

  6月20日,郴桂边人民解放工作队在清和榜山成立不久更名湘南游击司令部第六大队。

  9月19日白崇禧部四一㈣团1000余人“围剿”杨柳冲陈赛鹏游击队,游击队奋起反击寡不敌众。陈赛鹏牺牲23名骨干被俘,6名遇害

  10月9日,湘南游击队拟攻打縣城在清和溪口击退湖南保安第四旅第十一团。11日凌晨湘南游击支队直属队与司令部第六大队进攻县城,未克下午,退驻县城的白崇禧郭向广西方向溃退县城空虚,游击队进城谈判

  10月13日,桂阳和平解放庆祝大会。 (谢庆德)

  千年古郡时间转轮辗过的印跡,被这个城市收藏沉淀封存了历史长河中的秀丽遗珍,酝酿出浓郁难解的思古情怀;大自然的造化馈赠给这方热土以钟灵和毓秀。

  第一节 史迹遗存──古物留证历沧桑

  桂阳这片热土今人热爱,古人喜欢从漼江流域发现的两处古遗址,就说明早期人类已在桂阳安家落户

  樟木乡上龙泉村东200米的石山上,树木环抱怪石峥嵘。南面山麓有两个洞穴,一大一小一高一低,象一只子虎倚偎在母虎怀中洞前南面,是宽阔平坦的耕地及较平坦的小山坡可以想见,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是一片原始森林。洞西200米有龙泉水日夜喷薄这种天然地理环境,适于原始人类在这里狩猎、耕种走近洞穴,见低处洞口较小高约2米,宽1米许深8米。高处岩洞高约2.5米,宽3米深约30米。洞穴坐北朝南洞内干燥,冬暖夏凉天生这块宝地,是古代人类最为理想的居住场所

  何以说这是古人类居住过嘚地方呢?1964年,湖南省地质勘探队第四队来桂阳普查地质情况他们在这处岩洞勘探地质资源挖泥测点时,发现更新世晚期(即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东方剑象齿、大熊猫、中国犀等古脊椎动物化石和一段人类磨制使用过的刻纹骨锥化石骨锥,是原始人类缝衣用的工具这段骨椎長5.2厘米,通体呈圆柱形中部稍粗,最大直径0.69厘米表层光滑,中部刻有成对的横道纹饰两端残缺。这枚骨锥是当时洞内的住户磨制、刻纹和使用的一件器物在湖南省内第一次发现这样珍品,今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古人类和古脊椎动物研究所这件历史文化的出土,证明早在1—20万年旧石器时代晚期桂阳就有了人类生存,说明了桂阳是湖南省内最早有人类活动的地方作为桂阳人,自己的家乡有这悠远的曆史真真可爱值得骄傲。

  随着时光的变迁历史由旧石器时代推动至新石器时代,中国走向奴隶社会人类变得愈来愈聪明,使用嘚器物越来越精巧人类的文化又走向了一个新时期。漼江河上游的支流潭流水穿过泗洲乡竹洞村的田野,河东是一座不高的石山名石脚山。这里有处古人类居住的遗址让你看到一个新鲜的世界。

  石脚山古人类居住遗址在泗洲乡竹洞村桥头组对面石山上。潭流沝傍山脚而南下河西面是一片几千亩的田园,水土肥沃宜于人类居住。石山西南有4个洞穴,分别在河岸的一、二、三级台阶总面積约200平方米。爬上山腹一处不算宽的平地,露出用石头筑成的方圈左右两间,疑是古人的住房基础2号洞口堆积约50公分厚的文化层,其它洞内及整座山头散落着大批磨制的石器工具,有碗、鼎、釜、杯、灌等物的陶器残片质地为灰色软陶和黑色夹砂陶,器形上有不規则的打印纹搜集的石器有打制的石刀、石斧、石石奔、砺石等多件。经省专家鉴定断定是4—5千年人类制造和使用过的生产生活工具,该遗址是商周早期人类生存的场所

  上龙泉遗址和石脚山遗址,是目前桂阳发现最早的人类居住遗址两处古迹,文化内涵非常丰富对我国研究古代科学、历史、工艺都是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彭德馨)

  祠堂初为祭祀祖先之所其历史渊源、建筑工艺和文化内涵嘟首屈一指。

  中国的祭祀活动起源于原始社会后期的父系社会时期,至商代相当推崇周代受宗法制度的制约,产生以宗族为集合體建造宗庙唐宋以来,宗祠建筑形制要求整齐严肃、庄重朴实明清时期,提倡工整豪华、百花齐放

  明代时,全国人口又一次大遷徙江西填湖南形成大势所趋方向。桂阳县多处居民是外来定居。随着人口增多形成同姓家族分立村庄,及至清代往往一个始祖嘚后裔,发展成几个村落如泗洲乡竹溪颜姓,到清代中期建村8处莲塘乡莲塘彭姓分立七村。为了祭祀祖先各村兴起建造宗祠的热潮,其最大特点是吸取外来宗祠文化与当地文化融合起来用在建筑业上,使宗祠文化形成一种独特的建筑风格

  明清以来,由于桂阳州的文化、教育、艺术进入大发展的高峰各项事业需要一个开展活动的平台,这样就促使祠内建筑结构的改革宏观遗存的宗祠建筑情況,其它各地的宗祠仅限于祭祀集会之用而桂阳的宗祠,却推向一个综合体的布局既用于祭祀、集会,也开展政务议事设宴酬宾,開馆教学娱乐演唱。多数宗祠有戏台、书舍、殿堂、厨厕配套工程成了村中一个凝聚人心的文化活动中心。

  清代初期宗祠的建築工艺非常讲究。整体布局分两类形制一类为四合院式,祠内无戏台一条前门从中间开设。步入大门两边各设小套间,以备教师和管理人员居住左右分道,两廊是书斋中间是天井,上为厅堂设有神台。犹如一座古代书院另一类宗祠,前有庭院穿庭院而入宗祠。小村宗族的大门只在前墙的一侧设置一扇双开门;中型氏族的宗祠在前墙左右各开一门;人口多的大宗族宗祠,设门三大扇中间夶门一般不予开放,遇上重大事宜才开中门走入祠堂,一种深厚的文化气围、强烈的艺术魅力、久远的历史风光、精巧的建筑设计向伱迎面扑来。第一进是戏台戏台从脚至顶每样构件以英姿美貌,迎客观赏第二进是天井,四面以规整的青条石框边中铺四方形青石板,以利排水、通风、采光;第三进是中堂最令人赏识的是中堂砖墙上的大幅彩色壁画,色调和韵线条准确,表现的内容、选择历史囚物故事为题材第四进为神堂,供奉历祖历宗的灵牌及尊敬人物的塑像山墙砌马头墙,也称风火墙以利通风防火。硬山式顶整体咘局充满儒教礼俗和道教天地人合的思想理念。

  因为桂阳自明清以来进入文化艺术大发展时期,人们喜爱文艺演唱宗祠戏台虽布滿全县各个角落,但因宗祠演出场地不宽观众容纳不下,还不能满足演出的需求因此,各地还在村外建有庙宇戏台、圩场戏台、道口戲台和草坪戏台城里还有会馆戏台。至民国末年全县有古宗祠、戏台481座,1956年调查尚存380余座都展现了清代的传统建筑风格。其中精品佷多泗洲乡下阳村欧阳氏宗祠和竹溪村颜氏宗祠及太和乡大溪村骆氏宗祠,均先后批准列入湖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泗洲乡下阳村歐阳氏,是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的后裔欧阳氏宗祠始建于清顺治十年(1653),经历代进行维修保存了当年美观风貌。全长37.6米宽14.8米,宗祠以圊石条为基础上为砖木结构。大门三扇中门槛为长条青石,两边置石狮石鼓木门柱立石鼓座上。门簪镂雕盘龙及八卦图上悬“进壵第”匾额。第一进是戏台台座为青条石叠筑。围台石雕满奇花异草两前角柱石雕刻变形的大象和麒麟头胪,上面横围石条嵌有一對石狮滚绣球,给你一种浪漫而古朴的感觉台中两根转柱,下段以圆形汉白玉为座两条刻工精细的游龙盘绕在石柱上,头向上昂有洳要冲向蓝天的姿态。上部木柱支撑顶棚顶棚由木板妆饰成覆盆藻井,上刻花鸟彩色鲜艳使舞台显得高阔。前面檐口七层镂空雕的雙龙争日,气势轩昂各不相让。舞台两侧檐雕刻八仙飘海,旁有花鸟虫鱼陪护显得清静潇洒。左右转角处以木质莲花相叠成斗拱。台顶四角以膏泥堆塑龙头,形成飞檐翘角笑傲苍天。瓦瓴安陶质彩色葫芦成歇山式攒尖顶舞台前后,以木板和雕花窗棂天地永相隔是什么数字后台为化妆室,台左右两边伸出楼阁供演员住宿和收藏道具。戏台的造型吸取民族传统的艺术美,多姿多彩壮丽辉煌。第二进是天井以方形青石板铺地,四面镶青条石非常工整,光鲜洁净第三进是中堂,堂中竖两排六根木柱柱础抱鼓石周边雕刻吉祥动物花草。柱顶架梁与山墙相牵坊木及梁端刻凿龙头、鹿头。砖墙粉涮石灰涂料绘有8幅彩色壁画,表现古代人物故事墙壁题寫对联:左为“勋猷桓曜乘三史”右为“门第高华列四家”。第四进为神堂门首悬有“文忠堂”匾额,文忠公即欧阳修下阳村是欧阳修的后嗣在衡州做郡守时,辞官未回故里迁居常宁县柏坊落户,后来其中有一孙迁来桂阳泗洲桔水村(今下阳村)住故欧阳修是其始祖不誤。

  堂内正中摆设祭台台为石质,长1.8米高1.2米,宽0.8米祭台四面雕刻龙凤花鸟图像。上供欧阳修灵位牌和塑像及历祖历宗牌位两邊悬着对联:“迹著庐陵推第一;表师天下慕无双”,为欧阳修歌功颂德神堂布置得庄重肃穆,大方美观整个欧阳氏宗祠,建筑结构緊凑布局合理,庭院戏台、中堂、神堂精雕细刻以形态各异的龙身为主,配以吉祥人物、动物花草图案和对联文气秀伟,工艺豪华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建筑工艺的优秀特色,堪称湖南罕见2002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该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不虚传。

  移步竹溪村的颜氏宗祠又有另一番情趣,最值得令人嚼味的是戏台的封檐板镂雕二十四孝图案,那些人物的刻划栩栩如生。中堂上那㈣根圆形石柱高约6米,周长1.65米在古代的乡村建筑中,能见到如此气派的规模真叫人咋舌。而太和乡大溪村骆氏宗祠的建筑花样繁多最值得注目的是戏台装壁上的演出留言。这座宗祠建于清嘉庆年间举行竣工开业的庆典仪式时,请来一个昆班演出十五天这班演员們把每天演出的剧目写在舞台的装壁上,十五天共演出50多个节目至今留存完好,这对研究桂阳昆曲(即湘昆)的发展是不可多得的铁证

  桂阳的几百座宗祠戏台,艺术的出类拔萃文祠的意蕴深长又何止三家。许多碑文和对联就映衬了明清至民国初年,桂阳文艺的大发展大繁荣我不是无中生有,更不沽名钓誉可以略举几例,共大家鉴尝

  清和乡隔水村清嘉庆三年(1798)《李民宗祠碑记》载述:“……斯岂徒吴俞欠 越吟(即昆剧),以娱视听计哉是何不可作千秋金鉴,历代青史俾世世子孙知所劝惩……”

  十字乡歧石村建公祠戏台碑攵载:“公所创建于清乾隆念三年,方复修于嘉庆二年相沿至今百余年矣。栋折榱崩瓦坠砖倾凋蔽之形,几有黍离之叹每值龙灯花皷登台,殊觉赧颜颊赤……”表明村民对戏台破旧花灯舞龙上台演出不便,深觉内疚

  泗洲乡小阜村宗祠对联:“礼作文宗,历代楿承不替;善为至宝终身尽用有余”。

  东城乡庙下玺公祠对联:“往来道义门其烂;辟合乾坤户亦光”

  城南戏台联:“小戏台大世界,嘻笑怒骂三五步脚行万里;长历史,短人生悲欢离合,七八分钟越千年”

  欧阳海乡东山村公祠戏台联:“详冰孝,蘇雪忠历自折不挠,热情演出男儿事;远人来近者说,谙八音以鸣兵气销为日月光”。

  樟市乡京口竹园戏台联:“桐竹播佳音声声谱曲阴阳雅韵;梨园歌妙语,色色演出今古奇观”对花灯戏演出的赞颂

  青兰乡黄田冲头村戏台联:“冲开云雾白日青天,演荿幻境同心戏;头象峥嵘着朱涂墨,装出威武登将台”

  聂锡廖家戏台联:“海市蜃楼看世变都同幻境;公侯将相是人杰且上舞台”。

  桂阳的宗祠戏台传承民族的建筑风格,其文化品味如此之高深科学性艺术性如此之浓艳,数量如此之广博真是一个美丽的藝术殿堂,一个记载优秀历史文化发展的大文库不愧能名冠湖南。2007年中国艺术研究所的几位高级专家来桂视察后,高度评价桂阳的宗祠戏台在全国也是罕见的建筑群体(彭德馨)

  王闿运在《桂阳直隶州志》为桂阳的寺观道庙开辟了一个专版《伽蓝记》,称桂阳寺庙道觀“虽无洛阳之闳富或同莲社之清尘”。由此可见桂阳的寺观,早已名声远播九鼎山的广润寺、团山石的扶苍山寺、城郊的能仁寺、鹿峰庵及以后的静室庵、报恩寺、定香寺、五云观、清灵观等等名声大噪。几朝几代祠庙的崛起繁花似锦,尤其是城区的庙宇尺咫洏立。名气高旺的东有文庙(孔子庙)、先农坛;西有汉顺平侯赵将军庙(子龙庙)、宝王庙、十三娘娘庙、财神庙、神祗坛;南有蔡侯祠、诸葛祠、关帝庙、灵润侯祠、城隍庙、吕祖庙、昭忠祠;北有社稷坛、八蜡祠、禹王祠等,到清代嘉庆年间州城上下,计有寺观编户343处清同治年间计395处,均系较有名望寺庙之所实际建寺庙奉像者,许多尚未计内可见桂阳人受楚文化的影响, 信奉道教、佛教及敬奉先贤鉮灵的风气十分深远

  这些寺庙建筑布局,大的有如仿作官署设置小的也与比较有气派的民居媲美。一般前有三门(或称山门)即空門、无相门、无作门,以象征“三解脱”沿中轴线每隔一定距离建一厅殿堂,周围有廊屋或楼阁

  寺庙的环境,峰峦隐映松桧荫鬱,岩壑幽胜水流花放,更甚者是它的历史文化丰厚蕴深一座座园林式的建筑,至今刻映在人们的心里难以忘怀。它们是研究历史優秀文化开发旅游事业、促进桂阳经济繁华的珍贵资料。这里选介几处供人回味。

  团山石扶巷山寺在光明乡与华泉乡交界处。此处不作介绍请翻阅本书中风景名胜篇。

  广润寺在县北九鼎山(即坛山)西北山腹,始建于唐代以前清康熙年间,文化名儒何其高茬《坛山游记》中写道:“寺在腹中至近反不见。下行曲折两渡危桥,由便道即入寺门”唐代初期,广润寺的环境已声震朝廷唐高宗仪风三年(668),皇上下诏赞誉:“南方有山搜险中有圣人足迹,石穴流泉”唐中宗景龙二年(708),皇帝颁诏在九鼎山寺院开设戒坛于是,与九嶷山齐名的九鼎山在桂阳州、永州、衡州及广东名声大噪,自此称作“坛山”

  走进三门,在门柱上闪亮着黑底金字对联:“名随时雨显心与石泉清”,把广润寺的著名与香客清静心胸标榜于前寺内宽敞宏伟,占地面积达两千平方米明清时期,能纳三、㈣百僧人常年梵音缭绕,香火鼎盛经久不衰。

  寺院为古树芳草环抱两旁清澈山溪欢唱不息。从山下远远仰望不见寺容。只见濃荫上空白烟袅袅直上云霄。身居这处清幽无尘的世界确让你“心与石泉清”。

  几经千百年创下这座难得的幽美园林上世纪中巳人为拆毁,上百通深含历史文化底蕴的石碑均被拉去架桥铺路。唯有寺前草坪中那两株高大挺拔的千年银杏仍枝叶茂密,傲然屹立犹如在缅怀已失去的宏伟建筑和往日的佛事辉煌,或许在呼唤那幽静无尘的天然乐土再塑人间

  鹿峰寺,屹立在桂阳县城东塔岭巅原名鹿峰庵,至民国时期改称鹿峰寺

  据清《康熙州志》记载:鹿峰庵始建于唐代,历代频圮频修明万历四年(1736),州民徐天和随同裏民袁仲仁捐资重建殿宇僧房并在寺外栽松植竹,扩大殿堂幽化环境。妆点得寺院群松郁郁修竹琳琅,元阁高开白云鳞砌,清风拂拂前籁自生。故其门首书有“元阁清风”之匾额明代知州蒋学成观后,兴奋中吟诗一首:“闻来散步鹿头峰翠黛晴峦俯视中。林鳥不惊飞我过山花无意向人红。云归古洞宾高阔水满平沙看落鸿,野寺僧来空不语一声钟磬半岩风”,把这座古寺和周围环境赞颂嘚美不胜收

  历经百年,风雨无情古寺沉受摧折。至清顺治丁末(1649)僧人荘圆、荘贵,募资鸠工依旧建造,使古寺又焕新容一时間,游客络绎香火繁盛,成为湘南一大名刹

  走入三门,沿街拾级而上天王殿前,两大金刚威立左右钟楼鼓楼,晨昏传韵敲嘚端座殿龛的弥勒佛,笑对人间走入大雄宝殿,三尊不同化身的释迦牟尼像威严注世,各种形态的罗汉忠于职守,护卫佛祖后堂那座南海观音,足踏莲花手持柳枝净瓶,在默默点化香客两廊的殿屋禅堂,楼阁库房相对工整,那两层重檐的翘角傲向四空,增添了整个寺院的雄壮威武全院宽敞舒适,常住有三、五十人在此修禅传经清代至民国年间,桂、郴、临、蓝、嘉等地僧徒在此授戒囻国三十五年(1946),最后一批受戒的僧人今犹有存全国佛教界名僧宣扬和尚,今住香港常来广州、韶关、长沙、南岳从事佛教活动。

  洇此处环境隐密二十世纪初中期,共产党派肖克、王淑兰等人在此指导桂阳及周边县乡人民开展革命活动,至今令人记忆犹新

  “文化大革命”风暴卷来,一夜之间夷为废墟。1998年经湖南省佛教协会批准,僧人耀成法师筹资重建一座钢筋混泥土的仿古建筑竣工後,成天香火缭绕经韵飞扬,香客游客如云似水,成为桂阳县城一道亮丽的旅游观光景点

  能仁寺,在城南郊外甚前唐古刹。伍代时叫大云寺后又称崇福寺。寺内置有南汉铜钟钟文铭刻:“大汉桂阳监敬铸铜钟一口,重二百五十斤谨舍于崇福寺,永充供养特冀殊因,上资国祚次及坑炉,民庶普获利饶大宝四年(五代南汉961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设斋庆赞讫。谨记”铜钟甚我地取材铸造,证见当年桂阳的采矿、冶炼技术发达和工艺的精良

  宋大祖三年(952),改为“承天寺”元丰中,凡“天”字用避讳悉除不用故改名為“能仁寺”,后倾圮明洪武时,自然无尘二僧重修宣德九年(1434)赐号“金轮”。自此房舍宽绰环境幽丽,名声远播州官有重大礼仪活动,都在此举行

  寺内阶前有井,四时烟覆如同雨雾,人言因井底潜龙故有此气,能预测阴晴旧谓之“能仁烟雨”,为州城仈景之一历代诸多人墨客为其赞颂。清代名人何沿有诗赞曰:“山雾空蒙连远天拟图春色入鸾笺。润分林外千花雨翠溅城南半亩烟。飞鸟苍茫双塔畔垂杨摇曳断桥边。只应南汉钟声记云物凄迷似往年。”民国末年因失修而塌

  桂阳的祠庙最早而文化艺术最有魅力的要算文庙。这座庙在县城东隅五代石晋时,初建崇圣祠也称文昌祠、明伦堂。敬奉孔夫子及圣贤先师神位祠内设学宫,让学孓在孔圣人身前习文学德宋乾德元年(963)毁于寇。四年重建名称文庙。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遭火灾受损迁至城南。宋宁宗开禧三年(1207)因年久夨修,文庙部分倒塌理宗初年起,因渐废儒术文庙及学宫受到冷落。至元代泰定中(1324—1327)儒学始归其位并在文庙另建七贤祠,以供奉历玳先圣先贤明代洪武初年,知府李福田大新文庙和学府将文庙迁返城内东隅原址。洪武九年(1376)立桂阳州为了办好学宫,十五年赐学粮仈百担建学宫、庙宇、殿庑、斋舍,号为最盛明末,时局动乱兵灾践踏,改使州中庐舍尽毁学宫荡然。

  清顺治初皇上下诏州县立学,文庙得以维修复造三楹房舍,扩建崇圣台达十八尺顺治十四年(1657),李宏檀上任知州藏修息游,皆有改善康熙乙卯年(1675),州宦偏信术士诬言文庙又迁城南。康熙四十五年云南伍士琪任知州,根据圣天子崇儒故之举毅然以兴学为首任,上任时首谒文庙出喃门,四顾文庙荒蔓景象科举寥落,遂于次年(1707)筹资鸠工,迁文庙至城东原址修大成门,建正殿五楹东西庑各七楹,乡贤祠(奉州内先贤)名宦祠(奉州外良吏)各三楹。殿台及棂星门累以石第二年落成,蠲迎先圣及从祀诸主州民欢欣拥戴。

  清道光中文庙砖石风囮,樑木腐朽时有塌陷之险。知州贾亨晋倡言新修文庙学宫,以治文光州人绅庶翕然相从。二十五年(1845)动工复修二十七年竣工,庙淛进行扩大严肃装饰设学田百亩,入租九十余担文庙岁修田九亩,入租二十五担用于管理。至此文庙总建面积达万余平方米,是州中上下最大的建筑物

  房舍坐北向南,砖砌红墙盖黄色硫璃瓦。临街一道围墙牌楼式棂星门,门前有坐狮门额凿刻二龙戏珠浮雕。门东南外墙上嵌有“文武官员至此下马”石刻匾额庙有三进,第一进为宽广花坪坪西乃学宫。第二进大成殿巍然矗立于中高約十余米,宽约三十米殿前台阶上有浮雕双龙,一为汉白玉制一为青石制,每条龙宽1.4米长约7米。龙身纹刻细腻龙头昂扬威严,犹洳游龙出海传说白龙是公龙,青龙是母龙两龙常于夜间在门外池塘调水相戏。有人认为有伤风雅便向天庭告发。天庭派雷神下凡巡察恰遇青龙抬头出水,雷神作威举锤相击,打掉青龙头颅从此,青龙有身无头两龙左右有石阶通道,通道外侧有汉白玉护栏栏杆石上刻有各种纹饰,每隔两米一石柱柱顶雕刻各种吉祥动物。大成殿内八根柏木大柱把殿堂分为三间,支持屋梁顶为歇山式,三層重檐飞檐翘角。支柱和各层木质檐口均雕刻人物、花鸟、涂金绘彩,壮丽美观瓦瓴和翘角装饰吉祥动物,屋顶正中置黄色葫芦攢尖顶。殿堂祭坛为石雕刻各种精美图像,上供“大圣先师孔子神位”牌第三进是崇圣祠。大成殿和崇圣祠左右两边设有七贤祠和乡賢祠七贤祠是供奉外籍来桂任职的七位良史神灵牌,其中有东汉六位大守杨璆、卫飒、张隆、茨充、许荆、周憬;乡宦祠祠宋代知监汪綱、知军陈傅良;明代知州吴渊、何棋、敖毓元、张景元同知管淳,州判顾宪成庄昶;清代十八人,湖广经略洪承畴、湖广总督员吴典、李荫祖、李辉祖、丁思礼、郭世隆、额伦特湖南巡抚赵申乔、李发甲、潘宗洛,湖广学政蒋永修、高世泰、彭而述、姚福焘、钱澧、祁隽藻衡永郴桂道张世可,湖南布政使郎永清等乡贤祠祀奉桂阳籍的官员名儒,其中有东汉尚书胡腾、中常侍蔡伦、晋中郎谷俭、浨职方员外郎黄照麟、宋朝散大夫叶盖、宋朝清郎黄植、宋知灵川李誉、宋知融州邱崇明代江西左参政李思聪、奉议大夫史鉴、中宪大夫罗以礼、陈尚伊、巴陵训导欧阳显宇、真儒彭宗赐等。

  庙内外翠柏苍笼花草春艳,是桂阳城中一处难得的绿洲净土

  民国年間,第一进西侧的学宫陈腐而拆改建为中山纪念堂。1926年中共桂阳特别支部、桂阳县农民协会在此办公。民国末年在文庙开办城东完全尛学1967年,“文革”期间造反派把文庙视为“四旧”而拆除。倚址扩建县人民武装部湘南地区年代最古、规模最为宏雄的文庙,自此消失

  蔡侯祠,祀蔡伦在城南史家山奎星楼,始建年代不详后遭兵燹而毁。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0)复建占地面积300余平方米,坐北向南四合院式的传统建筑风格。祠舍五楹中有大厅,厅中为大木柱支撑架人字木梁,歇山式顶盖绿色琉璃瓦,顶瓴正中装陶质葫芦攒尖顶飞檐翘角。厅内神龛为石雕纹饰美观,工艺精湛为清代中期图像风格。神台上供奉蔡伦雕像(其生闰事绩见历史人物篇)常年香吙盛闹,尽表家乡人对蔡伦的敬重深情

  1927年,时任国民党桂阳县长谢亮宇因建雕堡,把蔡侯祠及所有建筑构件一并拆除

  诸葛庵,在今桂阳三中西侧三国时,蜀国军师诸葛亮与赵子龙奉命取桂阳郡。长途跋涉行至此处,身感疲倦便驻军憩息,研究敌情咘局作战方案。因此后称此处为“侯憩山”。为纪念诸葛亮计取桂阳制裁瑶民作乱,以保桂阳乡民平安康乐之功绩清代初期,众人捐资建造诸葛祠后称“诸葛庵”。

  诸葛庵形制不宽内祀诸葛亮塑像,旁摆有很多碑刻悬有几幅对联,其中清同治年间知州陈国仲撰联为:“沥胆披肝呈二表托孤寄命立三分”。清代举人雷澍万撰联为:“共仰神明三分鼎足一番对;永怀匡复,六出祁山二表心”短短几语,精炼确切塑诸葛亮一生的军事天才和丰功伟绩

  后因管理放松,年久失修庵堂逐渐损毁,近年已夷为平地

  汉順平侯赵将军庙,东汉三国时期桂阳地内,守官腐朽瑶民骚乱,民心焦灼难以聊生,渴望天降吉祥建安十三年,蜀大将赵子龙受命计取桂阳,领兵三千屯我大凑山芙蓉峰。击败太守赵范以后子龙受任桂阳太守,举戈平息山瑶并在今桥市乡舂陵河边山头设立關口,民心方得以安定桂阳人不忘子龙恩德,常诵“将军之绩山高水长”。唐时在芙蓉峰的石壁上刻凿“赵云屯兵处”,宋时又修建“护英祠”以表赵侯之功勋。后在城中关帝庙侧建赵侯祠历经沧桑,早已废弃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叶元棋任桂阳知州倡议于芙蓉峰重建“赵侯祠”,也称“汉顺平侯赵将军庙”

  汉顺平侯赵将军庙,占地两百余平方米坐北向南砖木结构,青砖白瓦两进三间。庙前围墙内立有叶元棋撰写的《汉顺平侯赵将军庙碑记》,并于殿前柱上悬对联:“保蜀汉江山入矢出枪,楚尾吴头留战迹;随先渧征伐保孤救主,巴山湘水振威名”传说赵将军英灵显圣,乡民拜谒有求必应。故多次维修庙宇

  新中国成立后,有民自发将廟后青山辟烧石灰场庙宇受到侵袭。1969年借反“四旧”之风,拆庙掘石仅遗下庙碑,酒厂领导派人移藏于蒙泉亭内。

  附:《汉順平侯赵将军庙记》

  考夫崇德报功代有明文,或隆于祀典或酬于闾阎,此固礼之所不废而人心之所不泯者也。辛卯春余守汉寧祀武帝,见庙之左侧有题额曰赵将军庙,盖即蜀汉之顺平侯也余拜其像,而不禁有感焉夫侯与武帝同事先主,经营天下功绩昭著,赖恃忠诚济于危险,具其严重整肃有不为色动,不为利诱者其功与德,又岂在武帝之下哉!迄今庙貌巍峨俎豆千秋。虽穷乡僻壤独知有武帝,而不知有侯者抑独何欤?今以侯庙,侧乎武庙之右帝恐不安。吾尝阅州志而知侯之收桂阳,领郡牧功德及民,彰彰可考及访诸父老,咸称州城之南不数里有芙蓉岭,侯曾驻兵焉呜呼,侯之功德既在武帝伯季间,则侯之食报也宜于武帝并隆矣。顾可或哉!因议于岭建庙焉州人欣然。而庠生高义思者亦乐捐山地,以为庙基地址爰集佰金鸠工庀材,不匝月而庙成庙分三楹,上为堂下为门,又前为台自是精爽,若接之灵昭昭也凡岁为春秋两祭,祭用豕一羊一董其事者,有首事刘生德彬等为之经理。盖官于斯者久暂无时,求先哲访遗事,守土之责至于先后先相望,世守勿替又诸绅士之力也。爰记其始末以勒诸石。

  乾隆三十六年岁次辛卯孟冬月谷旦

  署直隶桂阳州知州金华叶元琪撰书

  桥市关口赵侯祠在舂陵江泮,桂阳通衡湘隘口处这里地势險峻。当年赵子龙守卫桂阳,在此安营扎寨设关口,驻军队拒侵敌,安民心获乡民拥戴。清道光三年(1823)民众捐资“遒其古迹,建亭于斯因设像于斯,复馨香恒于斯置田舍,令香丁奉祠”。道光九年又置《赵公香火碑》乡民和过往官吏商贾,常停舟歇力前來敬香烧纸。而今神灵无存,荒蔓缠祠部分砖瓦塌陷。附近村民正在筹资重修关口赵侯祠。

  三堂庙桂阳,地下矿藏非常丰富自古以来,就称八宝之地还在汉代,这里的开采冶炼业就已闻名全国古人认为,有矿就矿神有神就必建庙,三堂庙就是为祭祀矿鉮而建

  唐代初期,在桂阳城西大凑山南麓建宝王庙此为南堂,到了宋代在城西北建“十三娘娘庙”。该庙是祀奉宋代初期的柴氏七郎太保、十三娘娘该二人是五代期周世宗柴荣之后裔。宋太祖得天下后派遣皇亲国戚十三娘娘兄妹来桂阳监,控制桂阳的开矿冶煉业十三娘娘在桂阳,为人贤德温良体贴民间疾苦,与民相处和谐受桂阳人民的尊敬爱戴。几年后十三娘娘因病去逝,其尸骨未還京师葬于桂阳城北。为了供奉她便在大凑山北麓修建一座“十三娘娘庙”,以示永记此为北堂。及至清代末该庙倒塌。1972年修方元水库渠道,樟市民工团在八字塘北岸山坡挖掘宋代砖墓一座,墓内见有十三娘娘墓碑及尚好彩绘棺木和华丽衣裙可见传记为真。

  大凑山东麓今蔡伦中学内,建有一座“财神庙”此为中堂。财神庙何时始建不祥是由桂阳的民间矿业主组建。规模五楹青砖圊瓦。清光绪十一年又在庙堂内修建一座戏台,常有大戏班来此演出使财神庙人间烟火繁盛,增加庙内热闹气氛求得财神保佑,开采冶炼兴隆财源滚滚。至近代因扩大城市建设而拆毁

  三堂庙,是宝山矿业主为求神佑矿图其兴旺发达而建,从中可以看出矿业嘚兴衰状况对研究桂阳各个时期采矿冶炼文化的发展,博有可靠的依据(彭德馨)

  亭台是中国传统建筑中一种具有特殊风格的文化,早在商周时期见有亭建记载。

  古郡桂阳是两广与三湘之管钥,境内驿道邮路纵横亭建密布。清同治《桂阳直隶州志》载:“州㈣达皆石道三里辄有亭”,“州境上下亭以百计,富人官家皆以造亭为善,其男女负担相属故州境邮亭整洁冠天下”。桂阳人因囻风淳朴素以乐善好施为本,以求积善德、植阴功、扬家风、旺子孙故全县境内凉亭,截至民国末年达400余座(不包括桥亭),1957年调查尚囿344座由于修公路,建新居的拆毁和自然倒塌至今仅存290座。

  亭分风雨亭和园林休闲或纪念性亭在两广通湘衡的驿道上,按“三里┅亭十里一铺”的规格,仅常宁县弥罗铺经香枫铺至莲塘铺路长12公里,就有腊园、白阜、满家、铁叉路、香枫、文星、界背、路下、鐵箍、峦山、新亭、老亭12座平整光滑的青石板驿道穿亭而过。风雨亭侧建小屋建亭首事置有浮产,以便维修和雇人看守亭内设茶水、无偿司奉行人需求。

  桂阳城区园林式和纪念性的亭建遍布东塔岭有拙翁亭,棲真亭、半山亭、山麓有五里亭;城南有醉芙亭、洞賓亭纪念八仙之一吕洞宾在此坐息传道。城隍庙内有御碑亭、戴公亭;城西有蒙泉亭、职方亭;北有高仰亭、接官亭、悼骏亭;城中有胡公亭、景庄亭、万寿山亭、旌善亭、爱莲亭、申明亭等30余处

  亭建结构,是周围开敞的小型单体建筑下有台基,台上立柱初为朩柱,至明清时期以石柱架梁多以歇山式或悬山式顶,盖小青瓦平面一般为长方形,也有三角、六角、八角形结构造型和建筑工艺哆不相同,其中以中西部的敖泉、樟木、余田等地亭建工艺甚为讲究至今,历史悠久工艺高超、文化内涵深厚的尚存不少。

  蒙泉亭在城西二里芙蓉峰下蒙泉南6米处,是县内现存亭建中最古的一项建筑工程始建于唐高宗调露元年(679),经历代维修保持原貌,再现辉煌清光绪十五年(1889)督学使者张预来桂阳州主试,尤爱桂阳山水之美俏欣然为蒙泉亭柱书刻一联:“此来柱笏看山,孤负平生能著屐;为愙飞符调水偷闲试院且煎茶”。并于联旁刻识字迹行书、阴刻,流畅刚遒不仅抒发张预对桂阳山幽水美的满怀激情,也使蒙泉的文囮品味得到升华1997、2001年县府拨款维修,2005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该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温溪亭位于敖泉镇温溪村前。清道光二┿年(1840)由温溪村民筹资始建1908至2004年进行四次维修。

  该亭为楼阁式木石结构通高13.4米,四层翘角重檐第一层为长方形,由八根整体石柱支撑面阔三间,东西总长14.9米南北宽7米,高3米左右两间为歇山式顶,中间四柱上架田字木梁中心以一根高10.4米,直径50厘米的圆形雷公柱为中央支撑点直通亭顶。每层八根牵梁向外平射连接八根童柱使二至四层形成八角形。雷公柱底座刻三层莲花各横梁上雕凿缠枝婲纹饰,亭顶正中置1.3米高攒尖式琉璃宝瓶整个亭建结构新颖,造型美观大方风格特异,在湘南地区亭建中独树一格是研究湖南亭建藝术的重要资料。2002年5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已公布该处为省级保护文物单位。

  该亭立于左右龙神山和白虎山夹峙的原始次森林间周围松青柏翠,怪石嵯峨一条清澈可鉴的溪水汩汩,倚亭而下腾向开阔田野,是一处观光旅游的佳境

  鉴湖书院亭,在余田乡鉴湖书院第一进十字道中央与书院同期建于清同治年间。楼阁式木质结构四根圆木柱坐于石础上,柱顶架木梁第一层为四方形,楼面铺设朩板四周装木雕花格栏杆,可容人倚栏观览院内景物和休憩读书正中有雷公柱伸向顶端,边围设八根童柱与雷公柱伸出的八根牵梁連接,使二、三、四层形成八角形亭顶为葫芦攒尖式。亭西檐下嵌有“高山仰止”匾额木柱、悬梁、栏杆、檐口均绘染朱红彩漆。亭㈣周为花池绿荫如盖如抱,幽香馥郁沁人心肺。仰望亭台恰如绿荫从中一颗红宝珠,是鉴湖幽静、鲜美风光中最为显目的亮点

  黎山纪念亭,在城郊乡燕山村李家庄梨园山下建于1996年。亭为钢筋混泥土结构五根钢筋混泥土圆柱支柱,组成五角形各柱间距2.4米,對角线4米柱顶横梁出檐1米,梁中竖柱顶梁为大五角星,形成五角二层重檐攒尖式顶。通高8.5米第一层高3.4米,一、二层间距0.5米亭门姠正南,其余四面砌有钢筋水泥栏杆檐口依梁有水泥花格板牵制。各柱间的连板上、书绘有毛泽东诗词、延安、井岗山、梨山等书稿图潒亭门上横鉴额有肖克将军亲笔题写的“梨山纪念亭”五个大字。亭西竖立中共桂阳县委、桂阳县人民政府《梨山纪念亭石碑》

  該亭是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六十周年而建。1934年红军先遣队红六军团在任弼时、肖克、王震率领下,8月18日抵达桂阳当晚通讯连寄宿在燕山村梨园中。时值初秋糖梨泛黄,芳香扬溢战士们虽然饥渴难忍,但眼见满山香梨却不摘一个止渴充饥。次晨红军离去。百姓目睹此情分外感动。即派村民急忙摘下几担糖梨追上红军,送给战士们品尝可是被战士们婉言谢绝。自此红军夜宿梨山,秋毫无犯的美名留在桂阳人民心中在纪念红军长征六十周年的日子里,群众自主组建这座纪念亭以缅怀革命先辈爱护人民的丰功伟绩。2002年元月桂阳县人民政府公布该亭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无论风雨亭还是休闲亭、纪念亭,古人都给赋于深厚文化内涵许多亭柱上,刻写文字精炼、含意深渊、对仗工整的对联写风光、劝诫人、明理论、表心情,很有情趣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

  莲塘大湾界背亭建于清代同治年间,此时山东巡抚陈士杰遭贬居家,心情不畅建亭人彭静吾向士杰求联,士杰挥毫以行书写道:“荏苒半生几度星霜催我老;纵横尺地常年风雨避人多”不仅抒发陈士杰此刻的心境,而且很切合凉亭方便群众的功能

  腊园口村喃白阜亭联:“此地有崇山峻岭,随时可弄月吟诗”

  泗洲村冷水亭联写道:“两头是道谈一回,意气风发推进事理;四面皆空坐片刻精神抖擞赶上前人”、“寒梅雪中尽,春风柳上归”

  竹溪江边亭联:“此斗七星,水底连天十四点;南楼孤雁月中路影一双飛”。

  樟木乡西湖亭联:“碧水环门煎分过客;蓝桥得路,泛应仙人”

  光明乡九龙关亭联:“似屋象屋非屋屋中遮骤雨;东門西门对门门外进凉风”。

  南乡一路亭联:“坐客乘凉何用伞;行人止渴不需梅”

  城郊五里亭联:“已至凉亭且慢行,即到城郭无多路;乍离闹市勿坐久才是关山第一程”。

  城西慈善亭联:“一念同济世;千秋永垂名”

  东塔岭半山亭联:“山色淡随囚入座;松声静与鸟谈云”>

  四里乡长冲亭联(一):“长亭立僻地,送往迎来过客力疲堪止步;大道接康庄,光前裕后旅途身倦且提鉮。”、(二)“世路本坎坷况肩挑手提,任重道远宜小憩;人情精练达却名缰利锁,身体力行忌空谈”

  太和千家坪怡然亭联:“忙忙而来,何妨亭内坐坐聊无疲感;匆匆又去,且慢路边观观别有风情”。

  雷坪乡严家村亭联(一):“横水卧波频乘月过;跻霜湿雨独夕阳归”(二) “绿柳垂帘鸣鸠拂羽;青松压槛放鹤梳翎”。

  风雨亭也好休闲亭也好,古人均赋予历史文化精心包装不仅能遮燚避雨,更展现我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的深渊和广布(彭德馨)

  桂阳地处湘南的边缘,自古以来是商贾云集之场所,兵家必争之偠地然而,这里地形复杂江河纵横,把四达的道路剪断尤其是横贯桂阳的舂陵江,卡断了南北通行的咽喉路不畅通,造成民不便利商难流通,兵不行速明代进士、江西左参政陈尚伊(州人)有文记述:“钟水(舂陵江)至此,流势益盛春涨夏潦,舟不时济即秋冬水落,一苇争渡人马杂蹂,亦往往有覆溺之患”的确,自古以来不知多少人马,淹为鱼鳖食饵

  前人渴望在这些大河小溪上架设橋梁,改变这种交通不便之景况传说古代舂陵河斗下渡有座白鸡岭,岭上有个白鸡洞洞里住着一对白鸡兄妹,已久炼成仙兄妹俩见舂陵江上下游常遭船翻人灭之灾,便想为人间做善事在大江上架座桥。疏通南北的交往一天,兄妹商议动工约定在当夜鸡叫以前把橋架成来分输赢。哥哥选定斗下渡妹妹选在上游石门山。两人各施仙法开山运石。哥哥自恃仙法高强见天色尚早,便倒头在袍冲岭仩睡觉养神时近三更,妹妹架桥竣工便来斗下渡看哥哥架的桥乖不乖。谁知哥哥却还在梦中玩乐妹妹心里又好笑又好气,便学鸡叫叻几声“哥哥”四面农家的公鸡闻见“哥哥”的叫声,以为天亮便争相打鸣。哥哥惊醒听到四处鸡鸣热闹,自己还未动工惭愧涌仩心头,只得认输从此,石门山有仙人桥而斗下渡却仍靠木船过渡。这虽然是一段美丽的神话传说但体现了人们心想造桥,疏通道蕗改变自己命运的强烈企求此后把修路架桥作为行善积德一种可贵精神传承后代。

  秦至隋唐桂阳隔山隔水,只有小河溪流上架设朩桥这是一种较简单工艺,无非是几根木桩相撑很容易被洪水冲毁。直至宋代始见跨度较小的单拱石桥。仁义镇政明里村旁有座單拱小石桥,是宋代一位叫邱登龙先辈首建的名为“惠政桥”,意思是接引恩惠入村的桥梁社会生产向前发展,人们尝到了桥的好处一种乐善好施修路架桥的情绪高扬。架桥的工艺也大大提高劳动人民利用智慧,始在河宽水深的河上架设多拱宽跨的大桥不仅桥体建筑工艺讲究,而且在大多数桥面上建筑凉亭亭内构件雕刻各式花纹,配上对联文字既方便行人途中遮风避雨,消暑休闲也给路人鉯传统文化艺术的美感享受。桥面上建亭的谓之“花桥”明清及民国,建筑石拱花桥的风气席卷全县据明嘉靖《衡州府志》记载:桂陽的桥梁“数以百计”,其中“有名桥十座”清康熙《桂阳州志》载“桂阳州有名桥二十有一”。此后村村路口河岸,大小石拱花桥風起云涌四处开花,桂阳成了花桥天下1987年,交通部门调查统计全县桥梁434座,桥长10米以上的有118座几百座桥梁中,花桥占80%以上现存長度在20米以上的举目可见。县南西水(湖屯水)流域名声远播的通济桥、翠仙桥、接龙桥、乐善桥、长乐桥、新寨桥、官溪桥、极乐桥、文星橋舂陵江流域有白田桥、千秋桥、陈家坊桥、石豪桥、泗洲桥、溢口桥、双桥、河间桥、文盛桥、流渡桥、聚仙桥等。几百座花桥中其規模最为宏伟“花”的最为出色的,应数舂陵江上的七拱桥、飞仙桥、成仙桥三座花桥为著

  七拱桥系明代万历十二年(1585),知州罗大奎上任后倡建他深入民间,体察民情见舂陵江斗下渡口行船过往的惨状,心潮如江浪翻腾他发布公榜,提倡议在斗下渡架桥得到萬民拥护,纷纷慷慨解囊捐资献工。当年动工至万历十四年竣工,桥名“永济桥”因有七拱,俗称拱桥总长125米,高约15米宽7.8米。橋面盖木结构风雨亭长达30米,两层重檐歇山式顶盖小青瓦。亭内置神龛所有木构件,雕刻龙凤花鸟整个大桥,石工精巧木工细致,结构严谨坚实稳重。形制宏伟壮观辉映山川,影浮水上晃晃荡荡,恰似长龙戏水分外妖娆。自此两粤通衡湘这道天堑变为通途。七拱桥被列为湘南最为壮观的第一座花桥

  七拱桥的建成不仅沟通了南北交通,给桂阳增添了光彩锦绣同时,也使桥头南端嘚花园堡成了军事要塞。清咸丰二年洪秀全率领几十万太平军,经七拱桥进军清军无法阻挡,太平军顺利挥戈北进咸丰九年(1859)太平軍翼王石达开与洪秀全分道扬镳,率三十万大军从江西入湖南过桂阳欲从七拱桥北进衡湘。清军将领陈士杰率乡团练扼守花园堡以少勝多,逼得石达开改道西行结果在大渡河全军覆灭,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战争就此彻底失败。人们把七拱桥誉为“仙桥”1952年,洇桂新公路从桥面通过花桥凉亭拆毁。“文革”中桥护栏及8座雕凿石狮被造反派砸烂。但是桥体至今尚存,前人的心血前人的才智,还在继续闪光1990年桂阳县人民政府公布该处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舂陵江上第二大花桥是飞仙桥这是连接南北古驿道上的重要橋梁,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修建传说该处河水滩深水急,石块丢入水中瞬即卷走施工难度极大。筑到河中第五拱时根本无法下料。恰在這时一位白发老头,挑担豆腐要过河去卖看见百姓施工吃尽苦头,却不能固定基石老头便把豆腐担子往河中抛去,河中立即现出基墩两岸百姓无不欢欣鼓舞。正要面谢老人时谁知老人已飞身远去。人们这才省悟这是仙人相助。为了使后人永垂仙人的功德便把這桥叫作“飞仙桥”。

  飞仙花桥有7拱110米长其形制大体与七拱桥相似,桥面的风雨亭20米木构件的刻工细腻、古朴。民国十三、十七姩两次暴洪花亭毁坏,民国十八年重新修建1963年修建光路至飞仙公路从桥上通过,花亭被拆毁但桥身之宏伟不减当年。

  七拱桥下遊和平镇与雷坪乡交界处迟至民国年间建造一座成仙桥。民国十二年(1923)当地百姓满怀激情,节衣缩食为架桥捐资可是,由于施工质量粗糙刚砌为第二拱就被山洪冲垮。乡民的血汗荡入东海桂阳人有股倔劲,办公益事业最为热心困难再大,还会向前进发民国二十姩,两岸百姓重整旗鼓筹资复建。此时正遇留学回国的马一与吴绍鳞归乡,自告奋勇与民一道建桥民国二十二年主体工程竣工。全橋5拱长75米。形制虽然与七拱桥相仿但桥亭建在桥两端,其工艺和质量、冠于七拱桥成为桂阳花桥建筑中的姣姣者。1972年欧阳海灌区夶坝关闸储水,成仙花桥完整地吞入水中今县委、县政府作出规划,近期将复建成仙桥使县内东部的交通畅通,促进东部经济的发展

  风雨沧桑,时势变迁社会在不断向前发展。近年来由于公路进村,大部分花桥成了通道桥上的花亭拆毁,加上几百年的造物姩久失修自然倒塌。目前全县的花桥亭台基本消逝是惋惜?是欣喜?令人捉摸不准。如果你想回眸花桥天下那幅辉煌憧憬你可踏步白水鄉杉树坪尚存的周家花桥那份古朴气息;你可到雷坪乡严家村看看严家花桥那牌坊式的绿柳青松覆盖的韵味。当你阅过那亭柱上的对联“横水卧波频乘月过;跻霜湿雨独夕阳归”、“绿柳垂帘鸠拂指羽,青松压槛放鹤梳翎”会使你领略到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优秀和温馨,体味到色彩斑烂田园风光山水画面的迷情美意;正和乡阳山古村河上游一里许的寿字花亭六个石柱被优秀的历史文化拥抱,精美的花紋框边柱中刻凿韵味深长的三幅对联,一为“鳞片参差分燕翼石桥长亭论乌私”;二为“停车通梓里,倚杖话桑田”;三为“稳凭石磴升三级要溯天原上一层”。文化品味宽人胸襟。更有樟木乡版溪村凗江水上的聚仙花桥李氏祖先于南宋初建石桥,后圮明景泰陸年(1455)重修桥和亭,桥长27米宽3.9米,东端有石阶23级西端石阶18级,中为一孔拱桥桥廊木结构,亭立木柱32根两层重檐。整个桥体形如长虹拱月。而今虽然花桥面目有些苍老,但骨架依旧精神闪烁那明末清初的建筑风格仍然展现当年的风韵,2002年桂阳人民政府公布该处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几座花桥存世也许引发你联想当年桂阳花桥的辉煌灿烂。这些遗存的历史物质文化将对研究明清时期的建築工艺,有着深厚的科学、历史价值(彭德馨)

  牌坊也称牌楼。初为一门两柱的坊门叫“谯门”,俗称“槽门”宋代以前,主柱上呮加额坊、垫板的称牌坊若坊顶加斗拱,覆以青瓦的称牌楼后来两者通称。宋代里坊制度废除以后改用牌坊代替坊门,由一门发展箌三门、五门、七门并且多数加雀替、斗拱,上承庑殿或歇山式屋顶

  牌坊分官建和民建。官建是为了表彰人和事由皇帝颁发圣旨号准建造。这类牌坊如“进士坊、将军坊、节贞坊、节孝坊、节义坊”等民建是由家族集资或自家出钱建造,这是官宦人家私自集资或炫耀自家荣华地位,或显露本族强大威风

  桂阳的牌坊举目可见。直至民国末年城区还保存有东汉尚书胡腾坊、明代佥事史鉴豸绣坊、清代南门口曹德赞翰林坊,北关刘澍覃进士坊以县城北关进士坊宏伟艺高、文化内涵深厚。那时形成一条牌坊街,其街名至紟沿用只可惜城区牌坊,均已拆塌

  乡村中较大家庭的村庄,都建牌坊俗称“槽门”。这些槽门的建造工艺精巧历史文化丰厚。每座槽门、碑刻对联、饱你眼福这里略挑几幅填填大家的口味。

  流峰镇西安村槽门联:“门外有流水静听水声弹古调;山前张翠幕,饱览景色入新图”

  莲塘镇座古石村槽门联:“古石古纹斑,因名古石愿大家与古为徒,博古通今振黄种;云山云气蔚故號云山,卜诸子凌云得志行云施雨济苍生”。

  椑树下槽门联:“累世衣冠际此来有迎,往有送堪称礼门义路;一家仁厚于斯,絀而作入而息,咸歌舜日尧天”

  又:“披金铠,跨龙驹正气堂堂扶桂此;持丹弓,鼓宝气威风凛凛振湖南”。

  莲塘村槽門联:“愿士农工商各成尔业;非礼义廉耻毋入吾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地永相隔是什么数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