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小篆这首诗如何体现李白旷达豪迈的人生态度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庭醉后三首(其三)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小篆三首》是李白的一组纪游诗由三首五言绝句组成。三首均可独立成章其中第三首,更是具有独特构思的抒情绝唱

  此诗作于乾元二年(759)秋。这年春李白在流放夜郎途中,行至巫山遇大赦放还。九死一生喜出望外,赶忙返至江夏希望朝廷还能用他。但是他在江夏滞留了一个时期毫无结果,幻想又落空了只好离开江夏,出游湘中在岳州遇到族叔李晔,时由刑部侍郎贬官岭南两人同游洞庭,其心情是可以想见的李白才华横溢,素有远大抱负而朝政昏暗,使他一生蹭蹬不遇到了晚年,⑨死一生之余又遭幻想破灭,数十年愤懑一齐涌上心头。因此当两人碧波泛舟开怀畅饮之际,举眼望去兀立在洞庭湖中的君山,阻挡湘水不能泻千里直奔长江大海就仿佛人生道路上的坎坷障碍。于是发出了“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的奇想他要铲去君山,實际上是抒发他心中的愤懑不平之情希望铲除世间的不平,让能有一条平坦的大道可走啊!然而君山是铲不平的,世路仍然是崎岖难荇“何以解忧,惟有杜康”还是尽情地喝酒吧!诗人醉了,从醉眼里看洞庭湖中的碧波似乎洞庭湖水都变成了酒,而那君山上的红葉不就是洞庭之秋的绯红的醉颜吗于是又生出了浪漫主义的奇想:“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这两句诗,既是实写自然景色又是詩人思想感情的曲折的流露,表达他实写象洞庭湖的秋天一样用洞庭湖水似的无穷尽的酒来尽情一醉,借以解忧的愿望这首诗,前后兩种奇想表面上似乎各自独立,实际上却有着内在联系联系它们的纽带就是诗人壮志未酬的悲愤。酒和诗都是诗人借以抒愤懑、豁胸襟的手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这里 或 撥打24小时举报电话: 与我们联系。


古诗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小篆翻译赏析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小篆》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古诗全文如

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

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小篆三首》是诗人李白的七言古诗,由三首五

言绝句组成被选入《全唐诗》的第

白陪族叔李晔畅游洞庭湖排遣愁绪的情景:

第一首诗借用阮咸与叔父

阮籍的典故,同为仕途不通的同怜人欲借酒消愁排遣愁绪;第二首

诗描绘出一幅酒船管弦齐奏、

上美景图,以情景交融的方式让诗意意境开阔;最后一首诗运用独

特的奇想,铲去人生坎坷障碍用无穷尽的酒醉刷掉心头的愁闷。

阮咸叔侄同饮于竹林事

咸任达不拘,与叔父籍为竹林之游

”此以阮咸自喻,以阮籍比李晔

小阮:即阮咸与阮籍相对,故称小阮

桡樂:谓舟子行船之歌挠:舟揖也

刬却:削去。君山:—名洞庭山、湘山位于洞庭湖中

湘水:洞庭湖主要由湘江潴成,此处即是指洞庭鍸水

巴陵:岳州唐时曾改为巴陵郡治所即今湖南岳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小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