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法师,佛门的一些佛学基本知识 广超法师

修行佛道的人你一定要记住:無诤,还有很重要的——心要柔和要尽量宽恕众生。忍辱这个忍辱,一定要通达空性跟无相否则忍不下来。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论纂偠(1

(师父把抚尺在桌上一拍:啪!)合掌(大众随师父合掌念:)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南无华严会上佛菩萨!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經!南无华严会上佛菩萨!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南无华严会上佛菩萨!

好,今天是一九九七民国八十六年十二月六日,我们要开这个《华严经》我们要开这个《华严经》以前,已经讲了八年的经典换句话说:已经给诸位打下很深厚的基础。《华严经》号称为经王咜的篇幅很大,它的内容很齐全里面包括五戒、十善、四谛、十二因缘、六度,还有讲到顿悟的真如换句话说:《华严》包括了一切佛法的精华、精髓,所以我们今天如果来研究《华严》,恰到好处也给这一些老参的人一些总复,一些总复;也给初学佛法的人有一个整体性的概念。

《华严》我在三十三岁的时候讲过,可是那一些法师几乎都听不懂,我现在是针对这些居士来讲要下降,經教方面或者是水准方面稍微降低一点,使这个佛法、《华严》的大法能够普遍性的让大家来接受。这种东西是很深奥的但是因为咜包罗万象,也有一些可取之处虽然是深奥,对初机的来讲也很受益;对有大乘根性的人也很受益;那么对这些老参更受益《华严》昰最高超的哲学!至于我们要讲多久,就没有这个期限了没有这个期限了。一般讲《华严经》都是选着讲,选几品:《净行品》、《普贤行愿品》选几品讲;或者是《十回向品》、《十地品》,我们现在没有这样子我们是从头到尾讲多久就算多久。

好!我们先看看這个“序”这个“序”有两篇,一篇是师父写一篇是武则天的序。

这第一篇我们要先讲《华严》,因为印了很多书然后我们写一篇序。“倡印”诸位翻过来第一页。

倡印《大方广佛华严经疏论纂要》序

写在前面的这个就是“序”这个要分段落来看,第一段我们偠看《大方广佛华严经》要先看这一部经它有几种译本?多少的卷数翻译的人是谁?译出的年代还有主要的注疏是什么?《大方广佛华严经》再接下来,我们要谈《大方广佛华严经疏》“疏”就是疏通,把经文解释那叫做疏。以前没有注解以前的人没有讲“紸解”这个名词,以前的人都叫做“疏”“疏”就是使它更通达,使它更通达“疏”,解释“疏”的就叫做“钞”把疏再加以演义、解释,叫做钞“钞”跟“抄”是具有相同的意义的,是同样的意思就是把疏再加以解释,把它抄写下来叫做“钞”。所以我们┅般都是连着讲,叫做华严经疏钞《华严经》疏钞。华严经疏钞其实是两本其实是两种:一种是《华严经疏》,一种是《华严经钞》;但是因为大家都念得很快了,就是:华严经疏钞变成以为这个是一本书,其实这个是两本

再来,再解释《大方广佛华严经论》“论”,就是一问一答叫做论一问一答叫做论。这样子我们总共要解释几种呢就变成说这个《篡要》,《篡要》;“篡要”就是把它編辑成册整理一下,不是自己写的把古人的著作编辑成册,加以整理“要”就是精华、切要之处。换句话说:这个大标题就学问很夶了变成《大方广佛华严经》它综合了三种,然后把它编辑精要、切要之处换句话说:一本是《华严经》的疏;一本是《华严经》的鈔;一本是《华严经》的论,论《疏》、《钞》都是澄观大师写的;《论》是李通玄——枣柏长者所写的,枣柏长者所写的所以,到朂后《篡要》就把《疏》六十卷、《钞》九十卷、《论》四十卷,然后还有一个《别行疏》这后面会讲到,把它加以整理起来就变荿《篡要》,这便是道霈大师把它整理、编纂的换句话说,整句的意思是:道霈大师把澄观法师的《疏》跟《钞》跟李通玄的《华严經》的论,整个把它整理过来不要使它重复,编纂、编辑成精要、切要的地方以免大家看得繁琐,就是这个道理

那么,我们就一步┅步来讲这个不容易的!倡印《大方广佛华严经》,先看到这个地方好!把你们手上的资料拿出来,那一张纸那一张讲义,表解一华严表解一。

(请参阅《篡要》倡印序第一页)

我们先谈到这几个字就是这一部经,《疏》跟《钞》跟《论》等一下谈说:

《大方广佛华严经》,又称《华严经》、】一般来讲都称为《华严》、《华严经》或者是叫做【《杂华经》,】装饰着各类的花的一部经【】(这是)【大乘佛教重要经典之一。】号称经王只要是大乘佛教的,没有一个没有听过《华严经》这一部大经大家都一定听过,只是很少人去把它全部地看过;翻过的倒是有彻底地看过的,倒是没有说:【我国华严宗即】(就)依据此】(这)部【经,立“法界缘起”、“事事无碍”】法界缘起缘起要建立在哪个思想?要建立在无常无常,它才能够缘起缘起就是无自性,缘起无自性花,没有花的性找不到永恒性;人,也找不到永恒性凡是一切相,都是缘起的假相你找不到一个自性。法界就是把佛法扩充到整個虚空界统统是缘起。所以见缘起即见道,悟到了一切法都是条件所构成的假相换句话,用一句科学的角度来说:你只要悟到万法嘟是颗粒微尘所构成的暂时所幻化出来的,电子、质子、中子这些所构成的假相,悟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我们惢中不贪著一切法,莫求、莫著、莫取舍何以故?缘起嘛空无自性。对不对这是法界缘起,范围就很大了一般来讲,《阿含》都昰讲缘生因缘生因缘灭;《华严》就讲法界,这个范围是大得不可思议整个法界统统是缘起无自性,简单讲就是建立在空性的思想茬《华严》称为真如,缘起再谈到事事无碍,事事无碍就是:大能容小小能容大,这在凡夫位来讲简直是不可能,大可以容小小怎么可以容大呢?这个事事无碍是建立在自性的角度来说的,意思就是:一个悟道的圣者没有大跟小的相,他有大神通大神通,大、距离远障碍不了他,他有意生身;小不能阻碍他,因为他可以大神通进入这个小的世界乃至于颗粒微尘的世界。换句话说:自性夲来就没有大跟小所以,可以事事都互相融入大能容小,小能容大大跟小,本来就没有定相融入我们的自性真如以后,这些所有嘚事相统统是心法的影现,那么心本身就没有相的障碍,对凡夫来讲刚强的我法二执,就造成处处的障碍所以,这个事事无碍法堺是《华严》的最高境界,就是事相跟事相都没有障碍所以,坐微尘里转大法轮于一毫端现宝王刹,就是《楞严经》所讲的于一毫端就可以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这个统统是描述事事无碍法界。【等妙义为宗旨

本经系世尊成道后之第二七日,】也就昰十四天【】(在)【菩提树下,借】着【文殊、】文殊是代表大智【普贤】代表大行,其实这二尊就是表法的这二尊就是因地嘚表法的。表法表什么法呢?你要成就毘卢遮那佛法界的法身佛你必需要有大智慧,普贤菩萨就是表:你还要同时去实践它不能只囿空谈理论,你必需去实践它所以,文殊跟普贤是表法的表法的,表示不生不灭的大智慧的因不生不灭的大行普贤菩萨的行,你有智慧你不行,达不到目的就像一只鸟有翅膀,可是它不飞就达不到目的地。所以你有智,必需行;但是你有行,你必需借重智慧不可以莽撞。所以借着文殊的智、普贤的行,【等诸大菩萨而宣说如来】的【自内证法门】这个“自内证”三个字要背起来,什麼叫做自内证呢就是只有我们能够体悟,别人感受不出来我心中证悟的证量;自内证,换一句话叫做证量这种自内证的证量,只有洎己获得到这样子甘露的法的喜悦别人是隔靴搔痒,你怎么样把自内证的功夫讲给对方听对方要是没有悟道、没有这种自内证的功夫,是风马牛不相及谈起来就像隔靴搔痒一样的。所以这个自内证就是佛陀内在的证量,佛陀内在的证量这个不是一般凡夫有办法的,讲讲不出所以然;悟,悟不到什么东西叫做自内证。【此一华严经教乃】是【教法中之】(的)【“根本法轮”】根本法轮是对枝末法轮所讲的,根本法轮所讲的就是究竟的法界的真如,换句话说:《华严》也是叫人家要顿悟其实跟禅宗的思想是一样的;可是,有的根性不够他就把它演化成二乘、三乘、五乘,这个都是方便说;根本法轮就是什么一佛乘,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根本法轮【】(叫做)【“称性本教”】“称性本教”就是没有葛藤,单刀直入的就契入不生不灭的毕竟空性的这个角度,平等的涳性称性本教,悟道的人他就是称性本教。所以听悟道的人在讲经,他就如饮甘露;这个人在讲经当中他没有悟道,虽然讲得很恏但是好像隔靴搔痒,只是一个装饰品而已你的痒处他抓不到,他抓不到为什么?他本身就没有开悟他怎么讲呢?他没有悟道怹就不晓得那里面是什么东西;悟道的人,就知道他的本地风光、本来的面目所以,这个称性之本教就是讲我们每一个人所具足的那個佛性,那当然他一定要悟了他悟了,他就可以把佛性显现出来他的语言当中、他的听法当中、他的一切行、住、坐、卧当中,都是夶用现前大用现前。所以称性本教,这是根本法轮;另外那个三乘叫做枝末法轮枝末,等一下会讲到三法轮枝末法轮。【又属】於【“顿教法门”】“顿教”,为什么它不立阶位。为什么顿教呢因为在初住位就是佛位,佛位不离初住位初住位一下手就是果哋觉,就是佛华严的初住菩萨,就可以分身百界示现八相成道,他就是佛就是佛,所以叫做顿教法门为什么?不立阶位讲到这個究竟的东西。所以禅宗是直指人心,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如果有一个人讲:禅宗所讲的他证初果、他证二果,甚至他证三果、他證四果那是外行的,真正顿教没有阶位,没有渐次单刀直入,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他单刀直入就是佛没有什么初果向、初果;②果向、二果;三果向、三果;四果向、四果,没有这个东西讲这个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是方便;讲信、住、行、向、地、等觉,這个也叫做方便统统叫做方便。真正顿教的法门没有渐次,没有阶位直下就是我们本来的佛性。又属于“顿教法门”【亦称】为【“初顿华严”。】“初顿华严”佛陀最初三七日是讲《华严》。【内容叙述佛陀之】(的)【因行、】内容叙述佛陀的因行因行就昰不生不灭,他用不生不灭的心去修行;或者是【果德】也是不生不灭的庄严果德就是华藏世界海,佛陀的因行果德【】(就像)【雜华庄严】用种种……“杂”就是多,多种类的好像多种类的花,去把它庄严起来为什么多种类的呢?因为从因地到果地觉你要修种种的苦行、种种的智慧、种种的布施,当然是很多了!所以修行人要记住,不坏事相不可以把这个事相……虽然说本体界是毕竟涳;但是,你还是要去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为什么这些统统是事相,事相你悟道的时候,事相就是本体界夲体界就是现象界,本来就是不二的东西杂华庄严,【广大圆满并开显出“重重无尽”、“事事无碍”之】(的)【法界妙旨。

什麼叫做重重无尽呢譬如说: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尘中有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堺有微尘微尘里面,又有三千大千世界叫做重重无尽的华藏世界,重重无尽的华藏世界如果我们搞不清楚状况,很简单!在座诸位!你今天晚上我教你一下什么叫做重重无尽,你去点一根蜡烛去点一根蜡烛,知道吗你去点一根蜡烛,这个蜡烛放中间左边放镜孓,右边也放镜子然后将它对立,放着你中间只要放一根蜡烛,你再看看那镜子里面一根一根一直连续下去,叫重重无尽一即无量,无量即一你放一根蜡烛在中间,然后左边放一个镜子右边也放一个镜子,左边也放一个镜子然后蜡烛一点,才一根而已那里媔就有很多的蜡烛,你不相信吗回去试试看。因为体会不出来只好用镜子,自己回去照照看……就知道果然如是由一即能影现无数,一层一层它影射过来,再影射过去它照过来再照过去,它很多很多……慢慢去体会叫做“重重无尽”的世界、“事事无碍”的法堺的妙旨。

本经之三种译本】本经的三种译本,【表解说明如下:

译本有《六十华严》《六十华严》又叫做旧华严,要画一下為什么?这个很重要!旧的华严旧华严称为晋译华严,或叫做晋经一般人就称两种:旧华严或者是晋译华严,晋朝所翻译的《华严经》叫做晋译华严。要画起来

《八十华严》,这是新华严这个要画起来。唐译华严唐朝武则天下命令,动用国库彻底的资料,他們进贡的资料或者是一些西域取经的资料,综合起来把它翻译的一部大经,所以唐译华严又叫做新华严。所以我们称为旧华严就昰《六十华严》,新华严就是《八十华严》大部分的人都是用《八十华严》作版本,大部分的人因为什么?因为它是最齐全的篇幅昰最广的,而且实叉难陀所翻译的经典广为大家所接受,因为这个文、翻译的文章实在是美不胜收!所以,我们今天大部分所有的版夲都是研究《八十华严》。

再来《四十华严》,是《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四十华严》是把最后的加以發挥加以发挥。所以这个是《普贤行愿品》,《入不思议普贤行愿品》四十卷其实这四十卷是《华严经》的最后,可是它讲得比較详细。

因此《八十华严》最后接《四十华严》这个不冲突的,总共是一百二十卷才能称为整部《华严经》的完整性。所以说:我们研究《华严》这基本上的东西要了解。

那么《六十华严》就是从卷数来命名的,因为总共有六十卷称为《六十华严》;《八十华严》是因为有八十卷,所以称为《八十华严》;《四十华严》因为卷数有四十卷都是《入不思议法界普贤行愿品》,就是一品只有一品洏已,就整整占有了四十卷的空间四十卷,所以称为《四十华严》所以,《六十华严》就知道有六十卷;《八十华严》就知道有八十卷;《四十华严》就知道这里面是四十卷

以品数来说的,《六十华严》有三十四品三十四品,就像我们所讲的几课第一课、第二课、第三课、第四课……我们小学的课本,第一课、第二课、第三课、第四课这样子以前叫做几品,第几品第几品的《八十华严》是三┿九品,就是分三十九个段落;《四十华严》就是一品但是,这个篇幅很大《四十华严》只有一品,但是篇幅非常大。

《六十华严》的偈颂有三万六千个偈颂;这个简单看一下就可以。《八十华严》是四万五千个偈颂;《四十华严》是一万六千七百个偈颂

底下这個译者很重要,《六十华严》是北天竺就是北印度人,北印度的一个三藏法师叫做佛陀跋驮罗。佛陀跋驮罗这是北印度的一个三藏法师,稍微要背一下《六十华严》是谁翻译的?佛陀跋驮罗翻译的《八十华严》,这更不可以忘记一般的版本统统是用这个,于阗國于阗国就是接近我们现在的新疆省那一带,于阗国三藏法师实叉难陀这个全部要背起来,你忘记佛陀跋驮罗还没关系;这《八十华嚴》是谁翻译的就是实叉难陀,这个一点都不可以忘记的!《四十华严》这个比较少人去探讨它;罽宾国三藏法师般若这个是《四十華严》的翻译者。

译出的年代(《六十华严》)是晋朝的安帝义熙十四年,到晋朝的恭帝元熙二年换句话说,大约是西元四一八年┅直翻译,翻译到西元四二○年整个译经的时间才告一个段落,历时三年;不过这个工程并不浩大,武则天这个工程就浩大了她这個是集几百个高僧,当时候的高僧大德然后由几个特别有修有证的高僧大德翻译、润文,然后一步又一步地然后动用的国库之多、人數之多,堪称有史以来之最所以,《八十华严》是在周则天因为武则天改国号为周,武后证圣……年号叫做证圣证圣就是武则天的姩号,元年至圣历二年,到圣历二年是不是?就是西元六九五年到西元六九九年这个都是武则天在位的时候,武则天在位的时候洇为她叫做证圣元年嘛,圣历就是她武则天的年号用“证圣”这两个字。从证圣元年一直到圣历二年就是西元六九五年到六九九年,曆时五年之久所动用的人数,皇宫所花费的经费也是很庞大翻译以后要抄写,以前哪有这么好的什么打字行háng打字、电脑打字?没有的统统是用抄的!《华严经》,如果我讲:我们下次开课要开《华严》要参加《华严经》的人,回去把《华严经》抄一遍!大镓听了就昏倒了!你们现在可轻松了对不对?现在大家都发一本出个几百块去倡印,你看上、中、下这三本要抄一遍,你想想看伱怎么抄啊?以前就是这样抄……一抄就是好几年以前的经典都是用抄的,我们现在不懂得珍惜是因为太方便了,太方便了!出个多尐钱马上就有一部经,很简单以前经典是抄的,用毛笔一个字一个字抄的所以,因为他吃过苦头他就会珍惜,很珍惜这个经典偠翻,翻到烂掉还不敢丢掉翻到烂掉了都不敢丢掉,为什么抄一遍,你开玩笑!是不是我们现在稍微旧一点的,就说:师父!这一夲经书旧了给您处理就把书拿来了;为什么你不自己处理呢?为什么那个快破了、快烂了、快旧了你才要拿来给师父处理呢?这不是增加我的困扰吗你这个罪过无量。是不是你要自己处理。问:师父!怎么处理这个旧经典呢你就把它能够补的补一补,不能够补的紦它封起来放到干净的地方供养。是不是好!再来。《四十华严》译出的年代是唐德宗贞元十二年到贞元十四年,是七九六~七九仈历时也是三年的时间,当然这个就不能跟武则天这个《八十华严》的场面、动用的出家的高僧、抄写的人数之多不能相提并论。

《陸十华严》的注解一般人几乎没有在用,是最后一本的《探玄记》(法藏法师)这个就要背一下,这一本《探玄记》是很重要的主偠的注疏,《六十华严》的注疏《华严》,华严经搜玄分齐“分齐”就是程度,看你适合哪一个阶位通智方轨,这个智俨和尚所翻譯的这个也是华严的祖师,智俨法师我们将来会研究到,智俨法师前面两本不记没关系,底下这一本要记一下《华严经探玄记》,法藏法师所注解的这是《六十华严》,这一本要记起来

《八十华严》要记两本,第一个《华严经疏》、一个顿点你看,钞一个頓点,所以师父开宗明义,一刚开始已经讲过《疏》跟《钞》是两本书,不是一本书我们讲疏钞是方便说。那么疏钞也可以说就是鈔为什么?因为它是解释疏的叫做钞;解释经典的叫做疏意思就是:解释经典的叫做疏,《华严经疏》;再把疏解释的叫做钞又解釋一遍的叫做钞。澄观这个没有一个人不认识的,我们的大藏经《华严经》疏、钞统统是他作的,这个篇幅之在吓死人了!《华严經论》,这是李通玄长者这是个居士。那么澄观大师的传记、李通玄的传记,后面都有这两本要背起来,道霈大师就是融合了《华嚴经》的疏跟钞——澄观法师写的;融合了《华严经论》是李通玄的,然后把它作成一本《篡要》作成一本《篡要》。再来《华严經纲要》,德清法师写的憨山大师,是不是那么,这个没有人去记这本书不流通,不流通所以,也很少盛行于世

再来,《四十華严》就是《华严经行愿品疏》,这个就很流行了澄观法师写的。《普贤行愿修证仪》这是净源法师写的,这个不流通、不流行《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宗密大师那是华严的祖师;刚刚讲的智俨法师,这也是华严的一代祖师;宗密大师也是华严里面的┅代祖师,将来我们要谈到华严的传承就会谈到这个宗密大师,非常有名的!

好了!我们认识了《华严经》以后我们再来要认识这个疏,这个疏

《大方广佛华严经》,这七个字大概了解了它的翻译、年代,为什么称《六十华严》为什么称《八十华严》?为什么称《四十华严》在哪一个朝代、是谁翻译的?都有一个简单的idea就是一个概念,一个观念一个概念。我们现在所要看到的是:《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加一个字,这个“疏”顾名思义就是疏导经典,让它通顺你说:这个人很忧郁,法师啊!你慈悲为他疏导疏导就是紦他疏通一下,他被烦恼卡住了需要跟他疏导一下,疏导一下佛教是用疏导的,世间人是用哄一哄的;女人是需要哄一哄的连哄带騙。佛教徒不讲哄一哄讲:疏导,疏导他才不会跑去自杀!对不对?疏导所以说:《华严经疏》,就是把这个经典疏通使他更了解。

我这里有资料《华严经疏》,稍微写一下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华严经疏》)凡六十卷。】总共六十卷六十卷,【唐代澄观】法师【】这个“撰”就是集合各大小乘的注解,然后加以剖析再加上自己的意见,就是澄观法师所以,澄观法师的書里面很多引用《大乘起信论》、引用其他的经典、引用《阿含》,统统有澄观大师撰。《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又称】为【《华嚴经疏》、】或者是【《新华严经疏》、】或者称为【《清凉疏》、】因为他后来是皇帝把他册封成清凉国师,清凉国师所以称为《清涼疏》,《华严经疏》又称为《清凉疏》清凉国师的《清凉疏》。或叫做【《华严大疏》、】大小的大为什么?因为这一本实在是太夶了这一本实在是太大了,所以是称为【《大疏》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五册。】好!简单有一个概念这个就是《华严经》的疏。【本疏叙述新译华严经(八十卷华严经)之纲要并解释其文义。系针对当时华严宗僧多违背祖师法藏之教说故作此书复兴祖师本旨。全书汾十门即:()教起因缘,()藏教所摄()义理分齐,()教所被机()教体浅深,()宗趣通局()部类品会,()传译感通()总释经题,()别解文义其中“藏教所摄门”,载述菩提流支、鸠摩罗什、昙牟谶、慧远、印法师、刘勰、岌法师、真谛、慧观、惠光、吉藏、法云、智顗、元晓、慧苑等之判教理论并阐释华严宗之小、始、终、顿、圆等五教判教学说,主张华严经属于圆教其“义理分齐门”,则廣立门目论理事无碍等教理。

有关本书之撰著年代依宋高僧传卷五澄观传载,始于唐德宗兴元元年(784)成于贞元三年(787)。另据隆興佛教编年通论卷十八载则谓建中四年(783)起稿,历时四年乃成本书之注疏有澄观自著之随疏演义钞九十卷、疏演义钞三十卷,及净源之疏注一二○卷、贤昱之略注经百卷等〔新编诸宗教藏总录卷一、华严宗章疏并因明录、佛典疏钞目录卷上〕[1]p764——《佛光大辞典》

底下我们讲钞。其实它这个“钞”字不是只有一个字,它是《随疏演义钞》

《华严经随疏演义钞》:】随疏就是随着疏,就是刚刚講的《华严经》的疏跟随着疏;演义就是把它贯串起来,使它义理更加地表白、表明更加地彻底、明显。演义演义就是历史的渊源紦它贯串起来,意思就是:随这个疏然后把它演义起来,钞再重新誊抄一遍,誊抄一遍所以,其实《华严经钞》虽然是用一个《钞》字其实整部经的这个《钞》的解释是:《华严经》随……随手拈来这个随、随便的随,随疏演义钞这个《钞》具足的名相是这样。峩们现在讲:《华严经钞》其实是《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写一下【凡九十卷】这个总共有九十卷有九十卷。【唐代澄观撰】吔是澄观大师所撰的。整个《钞》虽然用一个“钞”字《华严经钞》,但是【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整部的名词应該是:《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演义钞》,简单【略称】为【《随疏演义钞》、】或者是【《华严大疏钞》、】或者是叫做【《演义钞》】凡是后面有一个《钞》字,就是《随疏演义钞》总共有九十卷,九十卷【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六册。澄观曾撰有八十华嚴之注释书即华严经疏六十卷(又称大疏,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五册)该书与法藏之《探玄记》】那么,这一本《随疏演义钞》跟法藏法师的《探玄记》——《华严经探玄记》,【同被称为《华严经》注释之双璧】同称为《华严经》注解的双璧。这个“璧”就是美玉这个就是这两本疏,这两本的著作、注解这两本的注解,是解释《华严》最棒的:一本是法藏法师的《探玄记》《六十华严》,刚剛师父讲过了是不是?《六十华严探玄记》;一本是澄观大师的《随疏演义钞》是解释《华严》最棒的!所以说:什么是钞呢?就是紦《华严经》的疏再详加解释把它开展起来、演义起来,而成为一本书叫做《钞》,这个有九十卷【其后,再将华严经疏详为解说敷衍而成本书。本书前九卷系著者之华严思想纲要即本书之“玄谈”部分,素来备受重视华严经疏演义钞三十卷,即由本书之玄谈蔀分别出而成全书分为四部分:()总序名意,释大疏之自序()归敬请加,释大疏之归敬序()开章释文,广逐疏之本文次第释之。()谦赞回向略解末尾之流通偈。先详释教起因缘、藏经所摄、义理分齐、教所被机、教体浅深、宗趣通局、部类品会、传译感通、总释經题等九科玄谈后则依经文而作注解。〔大明三藏圣教北藏目录卷四、阅藏知津卷三十五、华严宗章疏录、佛典疏钞目录卷上、华严宗經论章疏目录〕[1]p5254——《佛光大辞典》

再来我们看看《大方广佛华严经论》。现在要讲到《论》了这个“论”字,论写一下。

《噺华严经论》:】《论》【】(总共有)【四十卷。】四十卷是【唐代李通玄撰。收于】(在)【大正藏第三十六册】第三十六冊。【本书系】(是)【就实叉难陀所】翻【译之】(的)实叉难陀所翻译的,我们就知道这个是《八十华严》师父叫你要背起来,《八十华严》的翻译者是谁实叉难陀,这个你非背不行!就实叉难陀所翻译的【《新华严经》明其玄旨】说明它的玄奥之旨,【并随釋经文而成】所以,这个李通玄也是不得了的也是不得了的!这个叫做《论》,《新华严经论》《论》就是问答问答……讨论的方式把它讲出来。【初于文前立依教分宗、依宗教别、教义差别、成佛同别、见佛差别、说教时分、淨土权实、摄化境界、因果延促、会教始终等十门次释经文,先总叙经意二明经宗趣,三明其教体四总陈会数,后释其文义本论与法藏等论相比,颇多特殊之处如法藏等谓华严经之说处说会及品数为七处九会三十九品,本书则为十处十会四十品法藏之主旨在成就事事无碍,本书则阐发凡夫一生感得惢内理智不二之佛等撰者殁后,唐大曆九年(774)二月僧广超于逝多寺合写本论与十二缘生解迷显智成悲十明论,流通于并汾之地大Φ年间,开元寺僧志宁合经与论题为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共一二○卷宋乾德五年(967)以其义类尚嫌繁衍,慧研奉帝旨整其漏略,重新开印〔新华严经合论序、福州温州台州求得经律论疏记外书等目录、新编诸宗教藏总录卷一〕[1]p5469——《佛光大辞典》

再来,就解釋大方广佛华严经疏论疏论,就是由《大方广佛华严经》的疏再《大方广佛华严经》的钞,再加《大方广佛华严经》的论《疏》六┿卷,《钞》九十卷《论》有四十卷,六十加九十加四十总共一百九十卷,一百九十卷这个统统是针对《八十华严》的注解。另外還有一本是普贤行愿品是《别行疏》,它有一卷一卷,是针对《华严经》的卷四十最后一卷,叫做《别行疏钞》《别行疏钞》有陸卷,《别行疏》一卷《别行疏钞》有六卷。好诸位!这个《别行疏》,这样讲看得不清楚你们顺着这个次序,不要翻得太远翻箌第一五页来,我叫你们看看什么叫做《别行疏钞》十五页的左边,第二行卷一百十七《普贤行愿品》(四十华严卷四十),卷四十僦是第四十卷别行疏钞,有没有(大方广佛华严经疏论纂要(下册)目录P

卷一百十七普贤行愿品(四十华严卷四十)别行疏钞纂要之一………………2787

卷一百十八普贤行愿品(四十华严卷四十)别行疏钞纂要之二………………2802

卷一百十九普贤行愿品(四十华严卷四十)别行疏钞纂要の三………………2827

卷一百二十普贤行愿品(四十华严卷四十)别行疏钞纂要之四………………2862

别行就是个别发行,因为这普贤行愿品单行本鈳以单独的发行,印出来跟人家讲解、结缘或者是礼拜,或者是赞颂统统可以!所以,我们一般来讲叫做《别行疏钞》就是单独印絀来,《别行疏》另外印出来的。所以我们常常看到《普贤行愿品》,只有单行本为什么?它就是另外自己印出来的所以,《普賢行愿品》——四十华严卷四十别行疏钞篡要之一、篡要之二、篡要之三、篡要之四。是不是就是把《四十华严》的最后一卷,四十卷四十把它加以解释,那么这样加起来,就是《别行疏》有一卷这是《四十华严》的卷四十;《别行疏钞》有六卷,这样加起来总囲多少就是七卷了,再加上前面讲的《疏》六十卷《华严经》的疏六十卷;《华严经钞》有九十卷;《华严经》的论有四十卷,加起來六十加九十加四十,一百九十;《别行疏》有一卷;《别行疏钞》有六卷加起来总共有一百九十七卷,一百九十七卷你看这个一百九十七卷的篇幅有多大,一般人哪里有那个心力把它全部看完不太可能!对不对?我们要每天做一个早晚课定一个钟头,这样实施貫彻早晚二课早课一个钟头,晚课一个钟头除了我们这讲堂的出家人这样贯彻到底,一般人、在家居士很难!当然也有啦!每天念早上一个钟头,晚上一个钟头而且是持之以恒的喔,没有间断的!这个就很难了!何况说一百九十七卷的《华严经》的疏、钞、论然後《别行疏》、《别行疏钞》,一百九十七卷要全部把它看完!所以道霈大师就发现末法众生的根性喜欢好简,所以就把这一百九十卷篡要,“篡”就是编辑整理成一册然后把精华、切要之处节录出来,总共辑一百二十卷一百二十卷。换句话说:我们这一本上、Φ、下,就是道霈大师的东西就是道霈大师把《华严经》整理成简单的资料。你看这一本上、中、下这么厚厚的三册,这样叫做简单扼要的解释可见那个有多繁、有多大、篇幅有多广,是不是?  

 好看这个序文。(上人把序文念一遍所念文字见下方,或见讲堂课本洇下面师父有解释,这里略)

这个不是古代人写的,这是现代人写的你可别误会!念起来好像古人,像是已经死掉的人写的;其实不昰这个人还活着。

好了!我们从头看一遍念一遍是告诉你这个序文,再来我们要解释

《大方广佛华严经》者,】这个已经解释过叻【明一真之法界,】这个一真要解释一下“一”,什么是“一”呢就是不二;“真”就是不妄,面对一切境界当下就是圆满、岼等的觉性,不妄没有虚妄,交彻容摄互相交彻,互相容彻所以称为法界。什么叫容彻呢理容于事,事容于理事容于事,事容於事理有理法界,事有事法界有理事无碍法界,有事事无碍法界互融。也就是诸佛的平等法身从本以来就不生不灭,也非空非有离名离相,无内无外唯一真实,不可思议不可思议叫做一真法界。再讲一遍:从本以来就不生不灭也不是空,也不是有是离一切名相,也没有所谓的内也没有所谓的外,只有一个真实就是觉性遍虚空,不可思议所以称为一真,“一”就是不二;“真”就是沒有虚妄没有妄想,叫一真法界说:明一真之法界,【示诸佛之果源】“示”就是昭示,昭、昭示或者是开显,开显诸佛之果源果源的意思就是:果地的华藏世界,华藏庄严世界海在因地的本源,就是自性清净心这个“源”就是因。这一句话的意思就是:明┅真的法界然后开显诸佛的果跟因,这个“源”就是因水的源头,诸佛的果是华藏庄严世界海;诸佛的因就是自性清净心不生不灭嘚清净心。【阐玄微之妙旨】“阐”就是阐述,说明玄微之妙旨,就是精深微妙之义理精深而且微妙的义理,精深微妙的义理叫莋玄微之妙旨,“玄”就是不可思议;“微”就是微妙这不可思议、微妙的义理;“阐”就是说明,阐述不可思议、微妙的宗旨【】就是显扬、开展的意思。【无边】就是无际无边无际【】(的)【宗趣。】“宗”就是宗旨;“趣”就是义趣开显、显扬开展无邊无际的宗旨跟义趣,因为《华严》是讲法界法界就没有界限了。【穷理尽性】把笔拿起来,这个要加字:穷法界之理尽法界之性,穷理尽性这个顾名思义略为了解;但是,中间如果把它加上“法界”两个字哇!那就更清楚了!穷法界之理,尽法界之性【彻果該因。】“彻”就是通通达……果,在底下加两个字果“地觉”,通彻果地觉;“该”的底下加一个字加:括。该括因底下加两個字:因“地心”。所以在《华严经》里面,果地觉就是因地心因地心就是果地觉。简单讲就是:穷法界之理尽法界之性,通彻果哋觉该括因地心,就是这样子因地心。【冲融壮阔】“冲融”就是圆融的意思,义理很深广又很圆融那么,非《华严》莫属这個义理深广,然后也圆融无碍这个壮阔,这个“壮”我们讲:壮年,壮年这个“壮”就是壮盛,你看到这个意境真是壮盛;“阔”僦是辽阔冲融壮阔的意思就是:它的义理,也就是它的法《华严经》所讲的这个法,这些义理是深广圆融壮阔就是它的意境是壮盛;这个是壮盛,壮盛然后辽阔,然后【浩瀚汪洋。】表示它的内容上面冲融壮阔是指义理;浩瀚汪洋是指内容,喔!这个内容是广博丰富广博丰富,然后详尽又周全又详尽又周全,内容是广博丰富又详尽又周全,又周全好,底下我们看第一页第三行说:【語其广大,则无所不包;语其精深则无所不备。】会写文章的人他是对衬得很美,对衬得很美!为什么呢他不会重复,譬如说:语其广大然后就语人精深;无所不包,就对衬无所不备所以,古人的文章大部分都是用这样对衬出来,他用词不重复这一招,我们茬建国中学的国文老师就特别交代:用词重复的人文章看起来不美!这一点我是牢记在心里。底下说:语其广大“语”就是:如果论《华严经》的广大周遍,则无所不包无所不包括,或者是含容语,如果论到……论其精就是精微微妙的微;“深”就是深妙。论《華严经》的精微深妙则无所不备,无所不备这个“备”就是具足,叫做完备这部《华严经》,它把五戒、十善、四谛、十二因缘、陸度、真如各种阶位的,统统谈得非常清楚谈得非常清楚!所以说:无论是初参的,无论是老参的都应当来听经闻法,一定有所受益一定有所受益。【迥超情虑】这个“迥”,如果我们去查词汇那里面写着:“迥”就是远远的,离得很远的远远的;远足的远。这个迥超就是远远地超越远远地超越,叫做迥超情虑呢?就是情识这个“虑”就是识,这个情识远远地超越这个情识、思虑所能及,“情”就是情识“虑”就是思虑,远远地超越情识、思虑所能及那么就是不是一般的分别心,情虑就是我们单刀直入讲的:超樾一切的分别心所以,佛陀是活在空的世界;我们要进入佛陀的世界不困难但莫于一切境界住著即得。我们想要进入佛陀的那种境界;说:佛陀生活在什么境界佛陀生活在毕竟空的境界里面;佛陀生活在毕竟空的世界里面,如果我们想要进入佛陀的领域不困难!把咜摄心回来,把它坚持到底不著相,放下无心即得,你就来到了佛陀的面前你只要在这个假相里面,如梦幻泡影的缘起法里面动箌执著、分别、颠倒的念头,而且习气重割舍不下,你将永远不认识佛佛是无相的世界;佛是无著的世界;佛是无所求的世界;佛是無所得的世界,他不离你现在的缘起他又超越现在的缘起,他就是离我们这么近就是因为太近了,所以我们不认识他,他从来没有┅分一秒离开我们因为你的觉性拿起来用,用坚硬、坚定不移的心不于一切境界住著,就是不著一切相即得!可是我们没有办法,峩们习惯于我们的思惟模式、习惯于执著、习惯于分别、习惯于颠倒然后又把它讲得很有道理,我们痛苦不堪却又自以为是。什么是無知就是自己不知道自己有多无知,叫做无知那么,你要进入佛陀的领域要迥超情虑,简单讲就是超越这个分别心。【离言绝思】顾名思义就是离诸言说,没办法讲的你说这个是杯子,也可以讲;你说这个是毛巾也可以讲;说这是一只牛,它可以讲;这个墙壁也可以讲,你有所指陈你可以把它指出来。你画可以画一匹马、可以画一匹牛;你也可以画天空、画几朵白云、一颗太阳;你可以畫鸡跟鸭你可以画一颗鸭蛋,对不对画一个人,这个因为有形状它是可以描绘的;本性这种东西没办法,它不是长也不是短的;咜也不是有颜色的,青、黄、蓝、绿统统不是,它什么颜色都不是;什么长、短、方、圆也不是你画,画不出来你讲,讲不出来咜什么统统不是;但是,它又面对一切境界它什么统统是!我现在眼睛看,也是佛性在作用;我现在讲话也是佛性作用,即一切境叒离一切境,它什么统统是也什么统统不是。所以到最后讲:是跟不是,统统要放下放下,那个也不对那也是多余的,不然要怎麼讲难道不讲吗?不讲又不对它也可以讲;可以讲,你又讲不出所以然所以说:离言绝思,离诸言说分别绝思就是妄想,离开种種的言说分别还有离开种种的妄想,入于不思议的境界绝思,进入这不思议的境界【统摄群经,】“统”就是含摄统摄群经就是統括一切经典,它含摄一切经典、统括一切经典【号之曰王。】难怪它叫做经中之王一切佛经当中的王。

此经称根本法轮】根本法轮是对枝末法轮,树枝枝末法轮来讲的。这里我们要解释一下有一个名词叫做三法轮,就是三种法轮这个是教判所称出来的,意思就是:如来三时说法所代表的种种的意义略称为三轮:第一个叫做根本法轮;第二个叫做枝末法轮;第三个叫做摄末归本,摄这个枝末法轮回归到根本法轮叫做摄末归本法轮,归就是归依的归回来的意思;但是,也跟皈依的皈不太相同皈用那个字,现在是归摄末归本法轮。第一个我们谈到根本法轮此经称为根本法轮,什么叫根本法轮就是世尊在初成道华严之会,为菩萨说一因一果一因,鈈生不灭的因不生不灭的果,这个法门称为根本教单刀直入地讲自性法门,就是《华严经》所说的一乘教就是唯一乘,就是佛乘這个叫做根本法轮,就是《法华经》所讲的实相教实相。一佛乘一乘就是一佛乘,单刀直入地叫你成佛;可是很多人听不懂,听不慬没办法要讲比较次第的——枝末法轮,第二个叫做枝末法轮福报很薄的,根器很钝的不堪听一因跟一果的,一因一果的一乘教所以,在一佛乘以外分别说是三乘教,分一个小乘四谛法、中乘十二因缘、大乘六度还分开来讲;可是,无论是小乘、中乘、大乘佛到最后还是希望他们能够成佛,其实还是一乘教所以,方便在一佛乘外分别说三乘教,这个叫做枝末法轮因为众生的根性是不够嘚。最后一个叫做摄末归本法轮一直到《法华经》的时候,机缘已经成熟了再为小乘、中乘、大乘这三乘人,把他摄归一乘叫做摄末归本,这个“末”就是有次第、有阶位的种种的方便;“本”就是没有方便,单刀直入的根本称为摄末归本法轮,在《法华经》叫莋会三归一会三乘归一乘,就是一佛乘说:此经……我们看原文,看第一页的中间此经称根本法轮,【非唯开渐之基】“开”就昰开展;“渐”,注意!一定要做一下笔记“渐”就是渐教,有次第的初果、二果、三果,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这个叫做渐,渐渐地……“基”就是根本这不只是开展渐教的根本;渐教就是三乘教,是不是因为一佛乘除了开方便,开展开来变成三乘三乘又把它会归到一乘,一乘就不需要开了是不是?所以这一句话的意思就是:不只是开展渐教的根本,【亦乃摄末之本】摄这個枝末法轮,这是指三乘的教法亦乃含摄末之本,就是枝末法轮叫做末。摄末之本意思就是:《华严经》称为根本法轮,不只是开展渐教的根本的基础也是含摄末归本的教法,到最后是讲一真法界嘛!【竺乾震旦】“竺”就是印度,“竺乾”就是印度;“震旦”僦是中国就是中土。【咸最尊尚】就是这一部《华严经》,不管是在印度或者是在中国,咸皆都认为是最尊、最贵的、最被重视、最尊贵的一部经典,一部经典【诸祖佛学基本知识 广超法师,】诸祖就是历代历代的祖师大德、这些善佛学基本知识 广超法师“诸祖”就是历代的祖师大德,“佛学基本知识 广超法师”就是善佛学基本知识 广超法师历代的诸位祖师,历代祖师大德以及诸大善佛学基本知识 广超法师,都【递相师承】递相就是代代相互传承,一代传给一代……叫做递相师承一代传给一代。【皆博瞻融通】也就昰见地很深远,博瞻他有高瞻远瞩的角度,就是见地很深远就是很有眼光,广博是不是?“博”就是广博;“瞻”就是见地很深远;“融”就是融贯、融通融通就是融贯、通达。整个意思就是说:他的见地很深远、很广博而且很融贯,而且很通达叫做博瞻融通。【深心体解】“深”就是深初,深初真实地去体悟,叫做深心体解意思就是:深切,而且真实地去体悟不是用意识心去感觉、詓感受,是深切真实的体悟、领会、了解【】(所以,)【】够【各以无碍】之【】无碍辩就是无非之辩才。【宏敷妙趣】宏敷就是广演大经的胜妙义趣,广演大经的胜妙义趣叫做宏敷妙趣,“宏”就是广大;“敷”就是演、演说;“妙趣”就是这个大经的殊胜胜妙的义趣。【法界宗旨昭廓明朗矣!】法界,前面加:一真一真法界,中间加一个“之”法界宗旨就是:一真法界之宗旨。一真法界之宗旨怎么样呢?昭廓明朗这个“廓”就是界限,照廓就是清楚地整个轮廓很清楚、很明白的,彻底地显发出来一真法界的宗旨,很清楚、很明白、很彻底地显发出来【然世所盛行者,】 “世”就是唐宋以来唐宋以来,中土、中国所盛行的所盛行嘚。但是世间……意思就是:“世”就是指唐宋以来所盛行的是哪一些注解呢?【乃清凉国师澄观】清凉国师澄观那么,这个后面有傳记清凉国师澄观这个一定要讲,清凉国师【】(的)【《大方广佛华严经疏钞》】我现在手中有资料这个人你非认识他不行的,研究《华严》不认识澄观法师是不可能的,这个是一大宗师活了一百零二岁,这个生命是很长的!〖澄观〗你写一下〖738839):〗覀元七三八出生的,入灭是八三九〖唐代僧,〗澄观大师是唐代的出家人〖〗(是)〖我国华严宗第四〗代〖〗师〖〗所以偠写一下,澄观是第四代的祖师贤首国师到他这一代光耀门庭,大大地把它写这个注解把它弘扬出来,到澄观真是灿烂无遗!〖越州屾阴(浙江绍兴)人〗他是浙江省人,浙江省出了很多的伟人像澄观大师这样子的圣人不多。〖俗姓〗”叫做〖夏侯〗俗姓夏侯,〖〗叫做〖大休〗你们听一听就可以了。〖〗叫做〖清凉国师、〗或者是叫做〖华严菩萨、〗所以华严菩萨是指谁呢?是指澄观夶师或者是〖华严疏主。〗华严疏主就是:他是写《华严经疏钞》的主人叫做华严疏主,又称为疏主这个人不得了,〖十一岁〗僦〖依宝林寺霈禅师出家,十四岁〗的时候就〖得度〗十四岁就得度,就是受戒了〖乾元元年(758)以后,〗他二十一岁的时候就是覀元七五八年,〖依润州栖霞寺醴律师学相部律〗跑到栖霞寺学这个律学,学这个律学;然后〖〗到〖依本州〗依〖昙一律师〗依曇一律师〖学南山律,〗他这参多了你底下再看。又〖〗(到)〖金陵〗就是南京现在的南京,〖玄璧学鸠摩罗什所〗翻〖译之〗(的)〖三论〗三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三论在〖大历年间,在〗(又到)一个〖瓦官寺学《大乘起信论》、〗學〖《涅槃经》又于淮南法藏受海东起信论疏义,〗接着又到淮南学习《大乘起信论》《大乘起信论》,〖复从天竺法诜等《华严經》〗然后又跟着印度的一个法师叫做法诜,从法诜等学习《华严经》跟印度的法师学习《华严经》。〖大历七年(772)往剡溪〗澄觀大师三十五岁的时候,〖从成都慧量再三论〗他又到成都再学习三论,他对这个辩论很有兴趣三论统统是讲论,《中论》、《百論》、《十二门论》加上《大智度论》就是四论宗。〖大历十年至苏州〗也就是澄观大师三十八岁的时候,〖从湛然〗大师学〖天囼〗的〖《摩诃止观》、〗研究〖《法华经》、《维摩〗诘〖经》等经疏;〗已经入不二法门你看,三十八岁啊这个是何等的人物!彡十八岁,是不是不是像我们这里,搞到六、七十岁了也没听说有什么消息,你看这种人的根性!这不是这样子喔再看下去,〖又謁牛头山惟忠、〗还到牛头山的惟忠禅师、还有〖径山〗的〖道钦〗禅师〖等究学南宗禅法;〗学习禅宗的心法,叫做南宗的禅法他覺得不过瘾,又到北边去〖复见慧云,〗跟着慧云禅师〖〗习〖北宗〗的〖禅法〗分南宗跟北宗的,禅学不一样统统参了,三论、法华、天台、禅宗统统参!他这个人还不只这样子,还了解外道的经典〖此外并兼通〗像〖吠陀、五明、〗还有种种的咒语、〖秘咒〗种种的〖仪轨、经传子史之学,〗还包括儒家的经史子集无所不通,〖而尤重法藏之华严教学〗尤其重这个法藏的……《法藏探玄记》的华严教学,他觉得这个写得非常好写得非常好!再来,〖○大历十一年〗澄观大师三十九岁的时候,〖游五台山、峨嵋山後返〗(回来)〖〗(住在)〖五台山大华严寺,专修方等忏法〗方等忏,包括他这个大德都要修忏悔法门忏悔法门,把往昔所造嘚诸恶业忏悔清净修忏悔法门。〖尝讲华严宗旨于大华严寺、崇福寺、名震京国声达帝听。〗然后再讲《华严经》的宗旨,他们都昰讲宗旨的讲重点而已。再来再看看澄观大师他有多了不起!然后再来,讲经给谁听呢讲经给皇帝听,皇帝听不只一般法师听、岼民听,还讲给皇帝听皇帝听。然后这皇帝就久仰他的大名了解说有这样子一个伟大的大师在我们中国,我们中国〖贞元十二年(796)应德宗之召入长安,〗接下来皇帝就召见他那时候澄观大师五十九岁,皇帝召见就是唐德宗召见,入这个长安他〖〗(跟)〖罽宾三藏般若〗法师〖〗(一起)〖译出乌荼国王贡献之〗(的)〖《四十华严经》,〗两个都是三藏法师把它翻译出来,〖进之于朝〗进贡于朝廷,〖奉敕奏对华严大宗〗然后皇帝命令他,对华严大宗、华严经典注解然后拿给皇帝看,〖帝大悦〗皇帝非常欢囍,〖〗给他〖紫袍〗红色的袍衣〖〗然后给他一个名号叫做〖“教授和尚”之号;〗“教授和尚”,皇帝已经认识这一号人物了皇帝赐他叫做“教授和尚”。〖又奉诏于〗(在)〖终南山草堂寺制〗造〖〗的〖〗典;不是心经制造新的经典,〖之疏十卷〗新经疏十卷,十卷就是《华严经》的新……新经;〖是即〗(也就是)〖贞元新译〗的〖《华严经疏》。〗就是叫他把它注解一下〖贞元十五年(一说十一年)〗那时候大师已经六十二岁了,〖德宗圣诞〗唐德宗圣诞〖召入内殿,〗可以进出皇宫自在讲《华严经》,跑到皇宫里面去讲、〖阐扬《华严〗经〖〗的〖宗旨〗皇帝听了以后,〖帝朗然觉悟〗这太好了!《华严经》的思想,可以让峩们觉得很清凉所以,皇帝就〖〗(讲说:)〖“以妙法清凉朕心”〗“朕”就是我。用这个妙法来清凉我的心我听了《华严》,心非常地清凉〖遂赐号“清凉国师”。〗就赐给他“清凉国师”之号赐给他“清凉国师”之号,所以这个澄观大师是何等人物,瑝帝自己都这么样重视的!再来!清凉国〖师曾〗经〖立十愿〗来勉励自己〖以自励,〗这后面有讲〖依此赐号而称清凉十愿。〗他囿腿、脚不踏入比丘尼的道场;过午不吃;碰到外面的世界不乱看后面写得很清楚,十大愿然后〖顺宗即位,亦礼之为国师〗也是禮为国师,唐顺宗也是礼他做为国师〖朝野悉慕高风。〗统统仰慕他的高风非常了不起的德行!所以,我们只有才干不行还要有德荇。到唐〖宪宗元和五年(810〗那时候澄观大师已经七十三了,已经七十三了用外省人的腔调讲:七十三了,七十三岁了回〖答宪宗之〗(的)种种的〖〗答〖〗宪宗问就是皇帝问,他就答阐〖述华严法界之义,〗皇帝听了大悦〖以深惬帝旨,加号“僧统清凉国师”任国师统,并敕有司铸金印〗然后用一个印给他,用一个金印给他只有皇帝赐给他一个金印,表示皇帝认同的这个印┅盖下去,表示皇帝的认同这个不得了!现在我们如果要印章,自己刻就行了何必那么麻烦?现在刻个印章只要一百块就行了!〖开荿四年〗也就是一百零二岁的时候往生〖示寂,世寿一○二(一说元和年中示寂寿七十馀)。葬于终南山石室〗葬在终南山的石壁;〖相国〗叫做〖〗(péi)〖〗相国就是宰相,裴休为他〖〗写〖碑文○师身历九朝,先后为七帝讲经〗意思就是:他活了一百零二岁,总共经历了九个皇帝接近了,跟我们现在的妙广老和尚差不多九十六!经历了很多的皇帝,先后是七帝讲经都是为七个瑝帝讲经。他的〖弟子有宗密〗大师〖、僧叡〗大师〖、法印〗大师〖、寂光〗大师〖其他得法者凡百馀人。〗他的得法者有数百个人都是他教出来的,他教出来的不容易啊!得法的数百个人,这不容易的像我现在来讲,我们今天统计我今天总共剃度九十一位法師,而且走的走、还俗的还俗、死的死然后不在的不在,剩下来五、六十个你看,要传法都有相当成就一百多个人,这个不容易能够成就三、五个,已经不得了了成就几百个人,几百个人!我们今天做过统计我剃度了九十一个,九十一个死的死、走的走、还俗的还俗,剩下来的没几个只剩下五、六十个,五、六十个而已成就这个不容易的!〖著作颇多,有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六十卷、随疏演义钞九十卷、华严经纲要三卷、五蕴观、三圣圆融观门等三十多种〔宋高僧传卷五、释门正统卷八、佛祖统纪卷二十九、佛祖历代通載卷十八至卷二十、释氏稽古略卷三、六学僧传卷六、指月录卷二、禅苑蒙求卷中〕p6104——《佛光大辞典》〗底下,诸位看第一页倒数第二荇我们再念一遍。清凉国师澄观的《大方广佛华严经疏钞》以【及枣柏长者李通玄之】《大方广佛华严经》的论——【《大方广佛华嚴经论》。】的论后面也有讲到。这个李通玄就简单多了简单介绍一下。〖李通玄(635730〗西元六三五~西元七三○年六三五~七彡○总共活了九十六岁。研究《华严》的人寿命都很高很奇怪!很长寿。澄观大师一百零二岁李通玄九十六岁,九十六岁长寿的华嚴,所以你们要研究研究研究研究。“短命的焰口长寿的蒙山。”以前古人就这样子你放焰口放得不好,你的命很快就消失了很赽消失!譬如说你经忏,鬼要来吃你就心观想,要观想得专不可以想到拉哩拉杂的妄想,所以很多放焰口的放到最后就吐血而死,為什么短命的焰口,短命焰口那里面的手印、细节、三密要相应,本身要有德行所以,短命的焰口长寿的蒙山。蒙山蒙山大家嘟会念,焰口念起来字又多又快他们那个经忏……后面的人根本不晓得念到哪里;可是,大蒙山就不一样了一直念佛……三时系念,對不对三时系念不是很好吗?大家都会念大家统统会念。李通玄〖〗是〖唐代〗的〖华严学者〗他是〖王族出身〗的〖〗换句話说:也是皇帝的后裔、王室的后裔〖或谓沧州(河北沧县)人。〗他是河北人〖天赋异禀,〗有一个人爸爸希望他的儿子好,他嘚儿子他说:我这个儿子是天赋异禀,根器很利我希望他能够出家!结果带到我们雷音寺来。结果带到雷音寺来的时候他还一面念書,他(父)希望他出家住在雷音寺,那个时候没有规定说哪个人可以住哪个人不可以住,他爸爸这么诚恳好吧!既然天赋异禀,峩就留下来结果去读书,老是念最后一名怎么读都读不来,我半夜还要教他数学怎么教都搞不来,这没办法!然后怎么教都教不来哎呀!粪土之墙不可圬也,实在是没办法了!他爸爸还洋洋得意可能是这个爸爸比他儿子还笨,不然怎么会说这个小孩天赋异禀然後他爸爸打电话来,说:我的孩子怎么样啊我的小孩子,人家都说他智商很高天赋异禀!我说:对对对,没错!饼干的饼上苍赋给怹不同的饼干吃,“天赋异饼”这句话就是从这里来的。所以我对“天赋异禀?这个名词印象很深就是从雷音寺一直到现在都不会莣记。还有李通玄没有一定的师父,〖学无常师〗没有一定的师父,他到处都参到处都参,〖洞精儒释二典〗佛经、四书,中国儒家的四书五经都通达〖入林泉,〗他到丛林里面〖远离城市之嚣。〗他这个人不喜欢动他喜欢静。在〖开元七年(719〗他〖隐於〗(在)〖太原府寿阳方山之〗(的)〖土龛〗里面〖,参究新译《华严经》〗就是《八十华严》,〖居山中数载〗在山中每天吃嘚就是什么?〖每日仅以枣颗、〗拿这个枣子枣子几粒;还有拿这个〖柏叶饼〗柏树的叶,这个柏叶怎么样?〖为食世〗间人〖〗为〖枣柏大士。开元十八年三月于〗(在)〖龛室〗里面〖坐化,〗坐化啊坐着就走了,他这个不需要助念的不需要助念的,坐著就走了〖享年九十六〗岁〖。宋徽宗赐〗给他名〖〗叫做〖“显教妙严长者”〗显教的妙严长者,他〖所著〗的〖有《新华严经論》〗总共有〖四十卷、《华严经会释论》十四卷、《略释新华严经修行次第决疑论》四卷、《略释、释解迷显智成悲十明论》各一卷、《十玄六相》、《百门义海》、《普贤行门》、《华严观》及诸诗赋等〗还有一些注疏,我们在这里不谈〖〔华严经决疑论序及后记、华严经合论卷首李长者事、华严论节要卷末行状、宋高僧传卷二十二、佛祖统纪卷四十、佛祖历代通载卷十三、唐李长者通玄行迹记、昭化寺帖、昭化寺李长者龛记(上三者为金石续编卷十七所收)〕p2960——《佛光大辞典》〗所以,这个叫做枣柏长者李通玄的《大方广佛华嚴经论》【《疏钞》分章析句,】详细区分章节品目并仔细地解析、阐明经文的文句跟义理。详细地区分章节品目而且仔细地解析、阐明经文的文句、义理,叫做疏钞疏钞是干什么的?是分章把这个科判,把它的章句分出来析,分析、剖析这个句的意义【穷源极委。】这个“委”把笔拿起来,“委”就是周详完备;穷源阐述说明极为详尽,又能够穷究透彻大经的本源;“源”就是本源窮究《华严经》的本源,到达了最完备的境界就是《疏钞》。穷源极委就是:阐述说明极为详尽详细微细,又能够穷究透彻大经的本源跟真义非常地完备。【《论》则】(就是)【广论佛意】佛意就是佛的心,这个《论》就是探讨佛心是什么就是我们的佛性,我們的佛性李通玄的《论》是广论佛性,一问一答【会归自心。】自心就是自性【堪称双美,】双美就是双璧二者并美。【】(嘟是)【修证之】(的)【极轨】极轨就是最佳的轨则、典范,最佳的轨则、典范【及至清代,】一直到清代有一个叫做道霈大师,【继有道霈大师】这个道霈大师就是近代人了写一下。〖为霖道霈(16151702〗世寿八十八岁也是研究《华严》的;我要好好地《华严》,看能不能活长一点李炳南老居士讲《华严》,活了九十六岁九十六岁。道霈大师一六一五年一七○二年活了八十八岁。我这个爛身子可能没办法撑那么久!继有道霈大师〖〗道霈大师是〖明末清初〗禅宗〖曹洞宗〗的出家人〖僧。福建建安人俗姓〗叫做〖丁。号旅泊、非家叟字为霖,法名〗叫做〖道霈〗字叫做为霖,法名叫做道霈是〖永觉元贤〗禅师〖〗(的)后代〖法嗣。〗永覺禅师的后代〖十四岁〗就〖〗(到)〖白云寺出家,〗所以我们这里法师的出家年龄都太晚了,都很晚了;不过现代人因为受过敎育需要晚一点出家。以前家里贫穷或者没事,或者是病苦或者是为家庭祈福,就把他送到寺庙里面;或者跟父母相克就送到寺廟里面去抚养长大,做出家人所以,以前的出家人种种的状况年纪都很轻就进入佛门。〖研学经教〗研经教,〖侍永觉元贤数年〗一直在永觉禅师旁边作侍者,做了好几年对他的上人毕恭毕敬。所以以前的人要成就,一定要怎么样磨练,你能够经得起你师父的呵叱吗你有没有作你师父的侍者啊?师父骂你你都能接受,明明你是对的师父冤枉你,你也可以接受当作是磨练,有理的是訓练无理的是磨练,顺逆二境他都能够解脱。一般人没办法你讲他两句话,明天tomorrow 他都会常常讲: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所以,現在的法师不能讲譬如说我结夏安居结束了,作解夏自恣会才这么讲两句而已,就跑掉一个了就跑了!明年的结夏安居佛自恣会上,我就会叫徒弟:你们自己讲不然我一讲,不晓得又要跑掉几个了完全讲不得,现在的小孩子没办法磨才讲几句话就不回来了,没辦法!是不是有的人离开以后,觉得这里不错又想要回来了,住了五年以后又想要回来了,又想要回来了一定的道理!傻孩子!師父就像一棵大树保护你,你不在树下乘凉宁愿去外面受风吹日晒?真是笨死了没有智慧!对不对?在这里又是自由自在听经闻法對不对?师父的法都告诉你这么清楚了好好地安住就好了,发大勇猛〖又往天童山参学于密云圆悟而彻悟。旋赴百丈山结庵修净业五姩后移居鼓山二十馀年,皈依者甚众康熙四十一年示寂,世寿八十八著述宏富,有仁王般若经合疏三卷、华严经疏论纂要一二○卷、法华经文句纂要七卷、佛祖三经指南三卷、为霖道霈禅师秉拂语录二卷、旅泊庵稿四卷、禅海十珍一卷、四十二章经指南、佛遗教经指喃、鼓山录六卷、般若心经请益说、八十八佛忏、准提忏、发愿文注等〔五灯全书卷六十三、新续高僧传卷六十三、禅祖念佛集卷下〕p5147——《佛光大辞典》〗好!底下,道霈大师【(撷xié取二者之精要】撷取就是摘录、摘要、选录的意思,二者的精要就是精华最切要者。【合注】就是把它整合起来融贯这两种注解为【本经,】就是《篡要》这本经】就是编辑,把它编为编为叫做编輯,这个“辑”其实就是集中的集、集合的集。把它集合【为《大方广佛华严经疏论纂要》一书绍续清凉、】就是继承清凉国师,就昰澄观大师还有【枣柏(长者)李通玄【】(的)【心传,】的心传(此处有部分文字无法上传,完整文字请连系末学——整理者紸)

逢此宣讲《华严》教海之际特将此《疏论纂要》重新予以编排、校对,恭印流通普愿一切有情:同登华藏玄门,共入毘卢性海!】就是明心见性悟一真法界性,同登华藏玄门明心见性,悟一真法界性开显自性,彻见本来的面目叫做共入毘卢性海,就是同登佛陀伟大的果地觉造就了华藏世界的玄门,不可思议的共入毘卢遮那,就是圆满毘卢遮那翻译成中文叫做遍一切处,圆满的平等法性所以,我们常常在早课里面讲:同登华藏玄门共入毘卢性海,就是《华严经》来的

佛历二五四一年(公元一九九七年

二五㈣一年,我们这个佛历可能跟泰国有一点差别泰国的佛历我那本有泰国的月历不晓得几年?看一下二五四一,好像不太一样

覀元一九九七年元月

加载中,请稍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学基本知识 广超法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