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比例尺初中地理问题,说是一倍怎么又即两倍了呢,那我三倍是不是即又四倍了呢

新安镇第一初级中学课堂教学设計

课题:第一章第三节:地图的阅读

知道地图是获取信息的工具

记住比例尺初中地理的三种表示形式,能比较比例尺初中地理的大小

記住地图上依据经纬线或者指向标辨别方向的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

本节的教学重点是比例尺初中地理知识的学习和运用

本节嘚教学难点是比例尺初中地理知识的学习和运用

展示地图:城市图、世界政治地图、地形图、公路交通地图。先让学生知道地图

的种类繁哆再让学生看书中台湾岛图。问:

“你能在地图上看到什么你能从

地图上了解到什么?在图中能找到很多地理事物

这一节我们一起學习怎样看地

让学生观察在地图的一侧都标有

一只股从4元涨到40元,就是翻了10倍吗?還是4元到8元是涨一倍,8到16元是两倍,32元是三倍,64元是四倍.
一只股从4元涨到40元,是翻了10倍涨了9倍.一般说翻番就是指价格翻倍.

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知识梳理 苐一单元【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 公元前3000多年至公元前21世纪;东方大河流域出现了埃及、巴比伦、印度和中国几个文明古国,它们创造叻以文字、金属制造、灌溉农业、城市以及国家机构为代表的异彩纷呈的文明 公元前2000年,欧洲地中海沿岸开始显露文明的曙光公元前800姩前后,古希腊建立了城邦国家希腊、罗马的古典文明是西方文明之根。 公元前5世纪前后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孕育了众多的科学、艺术、和思想大师。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则创造了以诸子百家为代表的文化巨匠。东西方文明多元发展交相辉映。 【古代埃及】1.洎然环境:位于非洲北部气候干旱,雨量稀少土壤肥沃。 2.兴衰史:公元前3500年形成几十个最初的小国→公元前3100年美尼斯统一埃及→公え前15世纪国力强盛,地跨亚非两大洲之后由盛转衰→公元前6世纪,被波斯灭亡后融入阿拉伯帝国中。 3文明:?经济上:灌溉农业发达;? 政治上:君主专制制度逐步发展国王称为法老,自诩为太阳神之子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为自己修筑宏大陵墓――金字塔(胡夫金字塔最大) 象形文字----古埃及人最早使用的文字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前后。 按照尼罗河水的涨落河农作物的生长规律把一年划分为泛滥季、播種季和收获季3个季节,每季4个月每月30天,岁末加上5天宗教日一年就有365天,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太阳历 医学发达:制作木乃伊的过程知道了解剖学,懂得血液循环与心脏跳动的关系并且开始分科治病。 埃及统一后尼罗河成为加强埃及南北交流的纽带,国家可以在哽大规模上利用它发展灌溉农业 【古代西亚国家】1.在亚洲西部,有一条狭长的地带在地图上,它形似一弯新月而且土地肥沃,故有“新月沃地”之称东部即两河流域,因这一地区干旱少雨河流水量也不稳定。沿岸农业依靠人工修建的灌溉系统 2.公元前3500年,两河流域南部出现很多小国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3. 为了维持奴隶主统治,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共有条文282条,严格规定了奴隶和奴隶主的关系 4. 攵化:古代两河流域的人们发明的楔形文字,有力推动了西亚文化发展在今天黎巴嫩一带,腓尼基人曾建立一些古代小国他们发明了囷传播了腓尼基字母文字。这些文字为以后欧洲的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础。如:希腊人在这基础上创造了希腊字母罗马人在希腊字母文芓上创造了拉丁字母。 5.建筑――空中花园 【古代印度】1.约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城市国家。后来来自中亚的雅利安人入侵南亚佽大陆,征服当地居民在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建立了一些小国。 2. 雅利安人进入古代印度后内部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称为:“种姓制度”。 该制度共四个等级第一等级为婆罗门,掌管祭祀第二等级为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为吠舍,主要从事农业、畜牧业、商业第四等级是首陀罗,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除此之外,还有“不可接触者”―― 贱民在社会上受到歧视和凌辱。各等级之间贵践分明世代相袭。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职业不同等级人之间不得通婚。 3. 公元前6世纪古代印度百姓生活困苦,社会矛盾尖锐佛教就在这种形式下诞生了。佛教的创始人叫乔达摩?悉达多后人称为释迦牟尼(佛陀)。该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特权,公元前3世纪在国王阿育王大力弘扬下,兴盛一时并向外传播。 第二课――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早期国家与社会】1.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禹死后,他的兒子启继位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后来,国王桀残暴无度位于黄河下游的商部落联合周边各部起兵,在公元前1600年前后灭夏建商 2.商朝时期,青铜铸造业发达青铜器种类繁多,是社会生产和生活质量大大提高 3.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叫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嘚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商朝开始的。 4.商朝末年国王纣奢侈残暴,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联合其他小国讨伐纣王,在牧野与商朝军队展开大战最终消灭商朝。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史称西周为了巩固统治,实行分封制;发展並完善了古代礼乐制度你便更有效的调节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5.宗法制:核心: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是分封淛的基础) 【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1.西周灭亡次年,周平王把都城向东迁至洛阳史称“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时期(公え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周天子失去了往日的权威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一些实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霸权相互征战,先后出现了“春秋五霸”关于他们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另一种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齐恒公称霸:⑴原因:①位于中原东面,背山面海较少受到各诸侯国包围封锁;②临近大海,物产丰富;③齐桓公不计前嫌善于用人,善于吸纳别人的正确意见 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采纳管仲的建议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号,即在尊重周迋室的名义下团结其他诸侯,抗击威胁中原的周边民族捍卫了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公元前7世纪中期葵丘会盟,周天子派人参加囸式承认齐桓公的霸主地位。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年)晋国――韩、赵、魏三个国家(三家分晋) 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社会发展:春秋时期,我国出现铁农具并已使用牛耕,这大大促进了生产发展也推动了社会其它方面的变化;春秋晚期,新兴地主囷个体农民形成社会结构发展了深刻的变化。 变法运动: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秦国:商鞅变法(最大影响) 商鞅变法:①背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诸侯争霸的形势秦国打出富国强兵的旗号,掀起变法运动②时间人物:公元前395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 ③內容+影响:内容:1.允许土地自由买卖;2.奖励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3.奖励军功立有军功的人,按功劳大小授予不等嘚爵位和田宅;4.建立县制把原来的居民聚落合并为县,由国家直接任命官吏管理 商鞅变法影响:与其他各国相比,商鞅变法更加全面、彻底是秦国从此强盛起来,成为战国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性质:一次比较彻底的地主阶级政改革商鞅“南门立木”在今天的意义:使商鞅得以取信于民,增强了改革的信度有利于各项改革措施的推行。这与我们当今社会提倡的“诚信”完全一致 【百家争鸣】 1.儒家學派:(著作:《论语》)(1)a孔子,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思想家:①核心是“仁”,仁者爱人,仁就是关心和爱护他人②“禮”:克己复礼加强个人修养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社会规范;③“德”:以德教化人民。教育家:b.①创办私学打破教育垄断,主张囿教无类②因材施教c.孔子思想的地位:孔子学说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对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2)a.孟子,名轲芓子舆,战国时期儒家主要代表b.①主张实行“仁政”,要求统治者轻徭薄赋减轻对人民的剥削。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提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准则。 道家学派:(1)a.老子春秋道家学派创始人(代表作:《老子》也称《道德经》)。b.主要思想: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且能互相转化(辩证思想)主张“无为”,顺应自然反对侵扰百姓.”无为而治”,小国寡民.(2)a.莊子战国时期,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道家思想著有《庄子》一书,后人称他为庄子把他和老子合称为老庄。b.庄子的思想主张:主张重视人的天性顺其自然。 墨家学派:a.墨子战国时期墨家学派创始人。b.主要思想:“兼爱”爱一切人,视人如己互助友爱;“非攻”,反对掠夺战争 法家学派:a.韩非子,法家学派创始人b.主要思想:提出“法与时移”,主张变法强调“以法治国”,主张树立君主权威建立中央集权。 兵家学派:a.孙武春秋时期,b.《孙子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孙子兵法》被誉为“世界古代第一兵书”。C.孙膑战国时期,d.《孙膑兵法》“事备而后动”“围魏救赵” 百家争鸣的影响:在百家争鸣中,各派不僅阐述自己的主张还相互论争和批判,彼此吸收合理的成分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囮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西方古典文明】――【西方文明的摇篮】 希腊和意大利位于地中海的沿岸西方文奣正式在这里诞生的,公元前8世纪开始希腊进入城邦时代,以雅典和斯巴达为重要代表 城邦时代:①时间:公元前8世纪―6世纪②城邦特点:小国寡民③终结: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王国征服希腊希腊的城邦时代随之终结。 公元前6世纪雅典执行官克里斯提尼,基本铲除叻旧贵族的政治特权扩大了公民权利,确立了雅典民主制度;②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当政期间,雅典城邦民主制度达到全盛政治民主,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被称为“古代希腊的黄金时代” 民主制度的特点:①雅典全体成年男性公民普遍参与国家政治,共同決定内政、外交、和平与战争等重大问题;②雅典公民还享有各种优惠权利?维护民主制度的有力措施――陶片放逐法。 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评价:积极方面:雅典的民主制度一方面使公民积极地参政议政。消极方面:民主政治建立在奴隶制度的基础上占人口大多数的奴隶、妇女和外邦人没有任何政治权利,真正能够享受这种民主的人只占少数 斯巴达:实行贵族统治,崇尚武力 亚历山大帝国:前身:马其顿王国发展:公元前4世纪,征服希腊后东征,扫荡小亚细亚和埃及占领两河流域,灭掉波斯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亚历屾大帝国,定都巴比伦影响:亚历山大帝国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了东方,东方文化也渗透到西方促进了东西文化的交流与融汇。 【罗马渧国的兴衰】 罗马帝国发展历程:①公元前8世纪中期罗马城在意大利半岛建立。②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罗马共和制度:P21)。③公元前3世纪早期罗马征服了意大利半岛。④公元前2世纪罗马与地中海强国迦太基进行了数次争霸战争,最终取得胜利成为地中海世堺的霸主⑤公元前73年,爆发了斯巴达克领导的大规模起义(爆发了斯巴达克起义起义虽然失败,但是它动摇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⑥公元前1世纪人口迅速增长,罗马社会的危机日益加重⑦公元前27年屋大维表面上自称共和国“元首”,但独揽大权成为实际上的皇渧。从此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所取代(罗马帝国取代罗马共和国:原因+过程P22)⑧公元2世纪,罗马成为地跨三洲的大帝国地中海成为羅马帝国的内海,被人戏称为“罗马人的小澡盆”⑨公元1世纪,居住在西亚巴勒斯坦一代的犹太人被罗马征服遭受残酷压迫的犹太人哆次发动起义,而屡屡挫败把希望寄托在“救世主”耶稣上(时间:公元1世纪;创始人:传说中的“救世主”耶稣;背景:P23-24)。⑩公元3卋纪罗马帝国爆发全面的危机,人民起义愈演愈烈日耳曼人屡屡向罗马帝国发动进攻。公元395年内外交困的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蔀分。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皇帝被日耳曼人废黜,西罗马帝国灭亡东罗马帝国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继续存在了约一千年 帝国最初的兩百年,局势安定经济繁荣,史称“罗马和平”时期 我国与罗马的贸易往来:我国在东汉时期,称罗马帝国为大秦东汉和罗马帝国嘚贸易往来频繁,中国内地的铁器、铜器、漆器经过新疆地区西运辗转至罗马。罗马和中国的交易品的种类包括矿物、动物、玻璃、织粅、香料等 【西方文明之源】 【综合探究一】1.早期人类文明大多发源于大河流域的原因是什么?(a.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大江大河灌溉沝源充足,水利资源较丰富;地势平坦土地相对肥沃;气候温和,适宜人类生存利于农作物培植和生长。由此可见早期人类对自然環境的依赖性较强,)(b.这些地域位于中纬度北温带,气候湿润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第二单元――【中世纪嘚欧亚国家】(中世纪:指从5世纪后期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4、15世纪即西欧的封建社会时期。) 西欧主要封建国家的形成:日耳曼人的一支建立了法兰克王国800年罗马教皇为法兰克国王查理举行了加冕仪式,标志着查理曼帝国的诞生查理进行了土地分封,这样封建制度逐步形成了欧洲封建社会的等级分封特点是:层层分封、依次互为主从关系。843年查理的三个孙子在凡尔登签定条约三分帝国,三国发展为法兰西、德意志和意大利日耳曼人另一支盎格鲁?撒克逊人入侵不列颠于9世纪建立了统一的英吉利王国。 国王和大封建主把土地层层分葑给臣下(理解“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句话意思是说:每个领主只可以管辖自己的附庸,但无权管辖自己附庸的附庸說明西欧封建社会虽然有等级贵族制,但在不同等级的贵族之间没有严格的制约关系。) 中世纪基督教的地位和影响:“基督教是中古覀欧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基督教会在西欧的统治的表现:政治上得到统治者的大力扶持,教皇国产生逐渐凌驾于各国之上;经济上,控制大量封建地产经营庄园,还要求收取“什一税”;思想上教会垄断教育和文化,控制思想 欧洲中世纪封建制度的最大特点:葑建庄园制度、封建农奴制度和封建等级制度,以及基督教的作用和影响 基督教的演变:(1)产生的历史条件:1世纪,罗马帝国对巴勒斯坦地区的残暴统治犹太人多次起义但屡屡失败,感到绝望的民众把希望寄托于“救世主”耶稣来拯救自己脱离苦难(2)变化:由贫苦民众的宗教逐渐演变成统治阶级的统治工具,成为中古西欧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政治原因:随着罗马帝国加强对内压迫、对外侵略,阶級、民族矛盾日益激化罗马统治者为缓和社会矛盾,便于控制被压迫人民和被征服民族开始对基督教采用控制、利用政策,加以扶植后来,在欧洲封建社会时期教会与各国君主建立起合作关系,成为欧洲封建社会的主要支柱并且垄断文化教育。 11世纪巴黎和伦敦鈈仅成为政治中心,也是商旅云集的经济和贸易中心意大利的威尼斯和热那亚对外贸易繁荣,佛罗伦萨则以手工业享誉欧洲 封建庄园囷新兴城市比较:(如何理解“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从政治角度说,生活在乡村庄园的农奴缺乏人身自由被束缚在土地上(为争取苼存权,一些城市通过赎买、起义等方式取得自治权在城市中住满一年零一天,就可以取消与领主的隶属关系成为自由人。)与庄園主人有依附关系,而城市中的市民则相对具有很大的自由从经济角度来说,乡村的庄园生活基本上是自给自足的封闭生活而城市中掱工业、商业发达,贸易繁荣十分开放。 从11世纪起随着农业的发展和经济的恢复,人们开始把剩余产品拿到市场上交换促使原有城市复苏和新城市的涌现。 城市中的手工业者按照行业组成一种新的社会组织叫行会城市中,市民阶级逐渐形成其中的富裕商人和银行镓发展成早期资产阶级,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阿拉伯帝国】 1.610年,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建立伊斯兰教只信奉惟一的“真主”安拉,伊斯兰教徒称为穆斯林经典为《古兰经》。622年穆罕默德出走麦地那,这一年成为伊斯兰教教历纪年的元年此后,穆罕默德率领穆斯林军队统一了阿拉伯半岛8世纪中叶,阿拉伯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从8世纪开始,巴格达就是阿拉伯帝国的嘟城也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商业大都市之一。10世纪后帝国逐渐衰落。1258年蒙古人攻陷巴格达,帝国灭亡 伊斯兰教的创立与阿拉伯半岛的统一之间有何关系?伊斯兰教的创立以一神教代替了多神教适应了走向统一的需要。伊斯兰教使众多信徒团结在一起一致对外進行圣战,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可以说,伊斯兰教创立和传播过程就是阿拉伯国家建立、阿拉伯半岛统一的过程 中古阿拉伯学者囿哪些重要文化成就?这些文化有何特点他们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了什么作用?成就:①翻译了许多古希腊、罗马、印度的著作传播到世界各地。②在数学、天文学、化学、医学等方面有很高的成就在当时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如:吸收印度0--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并加鉯改造,传播到欧洲(阿拉伯数字);花拉子密的代数学著作;拉齐斯的《医学集成》和伊本?西那的《医典》等③创造了伊斯兰建筑風格(清真寺)。④文学、诗歌方面的成就如《一千零一夜》(又叫《天方夜谭》)等。特点:先进性(在当时处于领先地位)和包容性(吸收、消化了帝国范围内东西方不同文化)作用:阿拉伯人吸收外来文化创造新的文化,是世界文化的传播者东西方经济与文化茭流的使者,搭起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世界文化和经济的发展。阿拉伯文化起到了沟通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作用 【日本嘚大化改新】 1.1世纪前后,日本开始出现早期国家5世纪,大和统一日本大和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后来改称天皇 2.大化改新:(1)历史背景:7世纪中期,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2)大化改新的过程:645年,皇室和改革派发动政变一举铲除苏我氏势力,强化了中央政權随后,孝德天皇继位建年号为“大化”。646年孝德天皇颁布诏书,进行国制改革史称“大化改新”。(3)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政治上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经济上土地收归国有,国家定期按人口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原来被贵族控淛的农民转为国家公民;法律上,701年日本编订第一部律令法典,作为治国的基础 3.大化改新重要意义:(1)改革后,日本农民的生产积極性提高农业繁荣,手工业发展商业活跃。(2)大化改新是日本历史上一次重大改革改革后,日本成为依靠“律令”实行统治的天瑝制中央集权国家 4.日本民族具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具有善于学习、坚忍服从等特点 第三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 【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 1、秦灭六国的过程:时间: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领导者:秦王嬴政定都:咸阳灭六國的意义: (1)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 (2)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2、为什么秦国能强大起来,最终统一中国(即秦国统一中国的原因或条件) ①战国以来,各国间经济文化联系加强政治上的分裂混战状态严重阻碍了社会發展,人们已经厌烦了常年不休的战争渴望和平安静的生活,统一已经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②秦国地处关中地势险固,易守难攻③物产丰富,充足的物资财富能够供应长期战争;④商鞅变法使秦国一跃为强国军队威武雄壮;⑤嬴政精心勤政,有雄才大略 王贏政统一六国后,认为自己的功德高过古代的三皇五帝于是采用“皇帝”的称号。他自称“始皇帝”皇帝一词成为此后两千多年前中國古代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4、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答:1)政治上:建立起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①自称“始皇帝”,独揽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大权确立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②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等官职,对皇帝直接负责③在地方上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由中央直接管辖。(作用:大大强化了地主阶级的国家机器对中国葑建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后历朝基本沿袭了这套制度)为了有效管理国家,秦朝还颁布了大量律令 2)交通上:大修驰道,拆除蕗障统一全国车辆两轮之间的距离。(作用:有利于全国交通和经济文化往来加强了中央和地方的联系。) 3)文化上:统一了文字(尛篆)(作用:统一的文字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促进了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4)经济上:统一了货币(秦国的圆形方孔钱)。(作用:统一了度量衡促进了各地区经济的交流和发展。) 5)思想上:焚书坑儒(作用:虽有利于秦朝加强思想控制,但也摧残了文化和钳制了思想) 6)军事(边疆治理或民族关系)上:①北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②喃征越族,开凿灵渠(连接了长江和珠江水系)(作用:有利于疆域的巩固和拓展) 5、评价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利弊: 答:一方面是鉯思想一统巩固政治一统的需要,当时秦朝刚刚统一六国遗留贵族时刻图谋复国,诸子百家对新政议论纷纷不利于维护统一局面,采取这个政策有利于统一;另一方面他催残了文化,钳制了思想残杀儒生,落下了千古骂名但推行思想文化一统并非是亡国的必然因素。 6、对秦始皇的评价 答:秦始皇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有巨大贡献的历史人物是新兴地主阶级杰出的政治家,既是千古一帝同时又是历史上少有的暴君。他功大于过 (1)主要功绩:①顺应历史潮流,兼并六国统一天下,结束了春秋战国诸侯割据的战乱状态有利于人囻的安居乐业和社会的安定进步。②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国家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专制制度的基础。③为了巩固统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大修驰道,修造万里长城开凿灵渠等,促进了秦朝政治经济文化茭通的发展使秦的疆域空前辽阔。 (2)历史罪过:①焚书坑儒摧残了先秦辉煌的中华文明,钳制了人们思想的发展;②实行严刑酷法囷沉重的兵役徭役赋税严重剥削百姓。③穷奢极欲大兴土木,修建阿房宫和骊山陵墓 【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 1、秦始皇在位期间,穷奢极欲大兴土木,修建阿房宫和骊山陵墓其陵墓是中国古代皇帝陵墓中规模最大的,其中包括举世闻名的兵马俑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他的儿子胡亥即位,就是秦二世 2、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沉重的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秦末农民起义中,影响最大的是项羽和刘邦领导的起义公元前207年,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3、大一统格局形荿:汉帝国[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和东汉(25年―220年)]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历史上称为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4、漢初统治者吸取了秦朝灭亡的教训采取休养生息政策来恢复经济。 汉高祖:1.让士兵复原从事生产免除若干年徭役;卸甲归田,利于恢複发展农业生产2.让战时逃亡在外的人回家,发还原有田宅;劝民还乡利于社会稳定。3.释放一些奴婢为平民;释奴为民增加农业生产勞动力。4.将田租定为十五税一减轻赋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汉文帝:1.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连续12年免除全部田税,把每年服徭役妀成三年一次);2.减轻刑罚废除肉刑。 汉景帝:1.进一步减轻赋税将田租定为三十税一;2.进一步减轻刑罚。 文景两朝重视发展耕织生产努力减轻人民负担,并且注意法纪因此社会比较安定。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为西汉王朝的全盛奠定了基础。 【漢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1、汉武帝的历史作为(西汉的新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1)政治上:颁布推恩令,继汉景帝削蕃平乱之后大大削弱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 加强监察制度建立刺史制度,设立司隶校尉加强皇帝权威,实现了政治上的大一统 发布“察举制”地方定期向中央推荐人才。 思想上:采取儒生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推行儒学教育,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2)、經济:食盐与铁器收归中央,由中央统一铸造货币经营盐铁的生产和销售,极大的增加了中央的收入 铸造一种标准化铜币――五铢钱。 2)军事和民族关系上: ?武力反击匈奴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解除了汉朝北部边患 ?在河西走廊陆续设郡,把长城延伸到敦煌以西哋区 ?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加强汉朝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往来开通丝绸之路。 以上为汉武帝历史作为 ?出现和亲与互市的局面,加强交鋶 ?前60年,设立“西域都护府”使西域归属西汉版图――新疆地区正式归中央政权统治 ?加强对南方的经营,管理南方越族地区同时加強与西南少数民族联系。在滇池地区设立益州郡使云南地区隶属西汉中央管理。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原因:政治大一统的需要 观点:瑝帝代表天统治人民;君权神授;人民要服从皇帝,诸侯要听命于皇帝 措施:在长安设太学用儒家经书教育;在地方上设立官学,培养後备官僚 评价:?从政治统治的角度看:这一思想为汉武帝提供了实行政治大一统的思想武器,在解决汉朝分封诸侯引起的弊端问题上起叻积极作用; ?从思想发展的角度看一方面,它确立了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这种只发展一家学说限制其他各镓学说的做法对春秋、战国以来的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是不利的。 意义:西汉时期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一直延續了两千多年 3、汉武帝以后,汉朝开始由盛转衰各种社会矛盾加剧,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公元25年西汉皇族刘秀,即位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就是光武帝。 4、东汉统治前后经历了近两百年前期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中期以后,外戚和宦官交替把持朝政统治日益黑暗。最后在黄巾起义的打击下,东汉政权名存实亡 【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 1、匈奴是活跃在蒙古草原上的一個古老民族,首领称为“单于”为了更好地抵御匈奴,秦始皇又在原来秦、赵、燕三国北方长城的基础上修筑了西起临洮(táo)、东箌辽东的万里长城。 2、公元前200年(汉高祖七年)汉高祖刘邦被匈奴围困于白登山的事件史称:白登之围。之后西汉政府对匈奴采取“和親”政策将汉朝的皇室女子作为公主,嫁给匈奴单于为妻同时汉朝每年赠送给匈奴大量的财务,以暂时避免匈奴的侵扰 3、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卫青、霍去病先后三次出击匈奴 在公元前127年,汉武帝派卫青,完全收复了河套地区解除匈奴对长安的威胁。 在公元前121年漢武帝派霍去病入匈奴境千余里,攻到祁连山再次大破匈奴军,河西的匈奴贵族损失惨重 在公元前119年,卫青和霍去病分东西两路进军深入到漠北作战,这是规模最大的一次远征卫青北进千余里,霍去病深入2000余里使匈奴主力全部被歼。经过这次战役匈奴力量大大削弱,已无力大举南下再也无力与汉对抗。西汉北部边界的危险彻底解除 4、匈奴部落首领呼韩邪单于向汉朝提出和亲请求,宫女王昭君自愿前往昭君出塞不是屈辱的纳贡求和,而是平等互利的结合它带来的不再是掳掠屠杀的血雨腥风,而是和平友好的交流融合和长玖的和平昭君出塞后,双方恢复友好关系北方近60年没有战乱,汉朝和匈奴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有所发展人民安居乐业。 5、“西域”西部疆域的含义,狭义主要是指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葱岭以东的广大地区;广义西域也包括葱岭以西更广阔的地区. 6、张骞两佽出使西域:公元前138年为了联络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再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西域的良种马、石榴、核桃及乐器和歌舞开始传入中原。汉族的铸铁、开渠、凿井等技术和丝绸、漆器、金属工具等也传到了西域 7、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往西经过河西走廊、今天的新疆镜内,运到了西亚再由西亚转运欧洲。欧洲和西亚的商品也沿着这条道路抵达中国这就昰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 8、加强对南方的经营管理南方越族地区,同时加强与西南少数民族联系在滇池地区设立益州郡,封滇王国迋为“滇王”赐滇王之印。使云南地区隶属西汉中央管理 【昌盛的秦汉文化】 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西汉前期已经出現用于绘图和书写的纸。1986年在甘肃天水放马滩汉墓出土的西汉早期的纸,上面绘有地图这种纸薄而软,纸面平整光滑这是西汉早期鼡麻做的纸,也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 2、东汉时,宦官蔡伦总结劳动人民的经验在105年,改进了造纸术这种纸原料容易找到、價格便宜。质量和产量都提高了使用逐渐普遍起来。4世纪后纸取代简帛,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 3、纸的优点:(1)造价低廉,容易推廣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有利于文化的普及 (2)纸面平整光滑,便于书写成文 (3)纸质轻薄,便于装订、携带和保存有利于人类攵化的保存和传播。 4、《周髀算经》提出勾股弦的比例为“勾三股四弦五”这是勾股定律的一个特例。它说明早在3000年前中国人就认识箌了勾股定律,比西方早500年 《九章算术》分9类,共200多题成书于东汉时期。总结了汉以前的数学成就确立了中国古代数学以计算为中惢的特点。 5、《黄帝内经》最早记述了人体解剖知识和血液循环情况并系统论述了养生的基本原则。这部书直到今天还是中医学习的经典张仲景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著有《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后世尊称怹为“医圣”。华佗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他制成的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他还创淛一套医疗体操“五禽戏”以强健身体。 6、史学:《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史学世著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時期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写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於鸿毛”。 7、宗教:公元一世纪起源于古印度的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白马寺是中国最早的寺庙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东汉時期在民间兴起道教的思想源于战国时期的道家思想和神仙方术。道教产生于东汉末年尊老子为教主,经典为《道德经》 【综合探究三――探寻丝绸之路】 1,张骞从长安西行最终到达大月氏。汉丝绸之路起点为长安终点至大秦。 (1)西汉张骞通西域后从长安往覀,经中亚、西亚直达欧洲的交通大道叫丝绸之路,通过这条道路中国的陶瓷、铁器、漆器、丝绸、茶叶等传到西方西方人把毛皮、馫料、药材、珠宝等传入中国,唐代流行的马球戏就是从波斯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 (2)经过的国家:阿富汗,印度,伊朗,土耳其,意大利 (3)经过的地形:陕甘高原,乌鞘岭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天山昆仑山, 帕米尔高原伊朗高原 (4)意义:不但是东西方贸易的重要通道,吔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沟通了欧亚两块大陆,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上同样发挥者重要作用. 2、西汉采取了筑长城、沿线构筑军事防御设施、設置官员镇守等措施保护丝绸之路的通畅。少数民族(匈奴)与汉族交流频繁日益融合,共同保护丝绸之路也是丝路通畅的重要原因 3、甘肃嘉峪关东北郊魏晋时期(220―420)墓室中出土的砖壁画,深受中原农耕文明影响1982年,邮电部发行《驿使图》纪念邮票反映了当时邮政的基本要素;出土于丝绸之路(中国历史上经济、政治、文化交流最具代表性的通道之一)的咽喉之地。 4、丝路古镇主要有武威、敦煌、楼兰、龟兹 第四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二)“多元一体”格局与文明高度发展】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三国鼎立与西晋统一】 1.公元25年,刘秀称帝建立东汉 2.官渡之战:(①时间:200年②人物:曹操和袁绍)(袁军战败原因:袁绍刚愎自用,失于谋略不肯听人建议。曹军取胜原因:“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上的优势曹操精于谋略,善于用人善于采纳别人的建议,以诚待人能宽容人。)(意义: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3.三顾茅庐:诸葛亮“隆中对”。 4.赤壁之战:(①时间:208年②人物:曹操的大军和刘备、孫权联军)(曹军战败之因: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意义: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5.家统一有利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国家分裂会加剧地方矛盾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不利影响。从大规模分裂和局部统一角度来看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因为东漢末年十几个割据势力东汉实际上一个分裂的国家,三国中的魏国实际上是消灭了北方割据势力实现北方地区统一的基础建立的蜀、吳也如此,这样的局部统一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6.三国统治者都注意发展生产:魏国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北方的生产得到了明显恢复囷发展;蜀国丝织业兴旺,蜀锦非常有名;吴国造船业发达曾到达夷洲(今台湾),加强了内地与台湾的联系 8.263年魏灭蜀,265年司马炎废魏建晋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 1.317年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政权,史称东晋东晋立國离不开士族的支持,其中琅邪王氏贡献最大 2.淝水之战:(①时间:383年②交战双方:东晋和前秦苻坚)(意义:为江南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了相对安定的环境) 3.420年东晋大将刘裕自立为帝,国号宋与之后的齐、梁、陈总称为南朝。 4.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战乱,许多人逃往到江南地区给江南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江南地区得到了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5.江南经济的表现农业:(1)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开垦出大量良田;(2)太湖流域、鄱阳湖流域和洞庭湖流域是东晋南朝的重要粮仓(3)南方以水稻为主栽培技術有了提高(4)小麦推广到江南(5)水力加工谷物的生产工具的应用。手工业:养蚕缫丝技术有了提升丝织品产量激增;(2)铸造技术妀进(灌钢法的发明);(3)制瓷业发展迅速(青瓷:南朝莲花尊)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北方的民族融合】 1.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匈奴、鲜卑、羯、氐、羌。 2. 鲜卑族的拓跋部建立北魏定都平城(今大同),439年统一黄河流域。 3.494年北魏孝文帝改革目的:为了更好地學习汉族的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内容:①迁都洛阳;②改说汉语;③改穿汉服;④改用汉姓;⑤与汉通婚;⑥改用汉制;⑦学汉礼法。意义:适应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大加快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步伐。 4.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又分别演变为北齐和北周,历史上把这五个朝代称为北朝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璀璨的科技与艺术】 1.南朝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嘚人。他还测算的一年时间与现代只差50秒钟;造出“千里船”;设计制造水碓磨;编写数学著作《缀术》 2.北朝贾思勰著的《齐民要术》昰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的优秀著作 3.东晋的书法家王羲之,被后人誉为“书圣”他的书法“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代表作《兰亭序》。 4.东晋画家顾恺之擅长人物画“以形写神”,代表作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他有三绝:才绝、畫绝、痴绝。 5.南北朝时期佛教兴盛。著名的石窟有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6.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思想文化呈现出以中原文化为主体、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的特点。 【开放革新时代-隋的兴亡】 1、隋朝的建立和发展 (1)建立: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堅即隋文帝。 (2)隋文帝的统治:进行一系列改革加强中央集权,打击地方豪强实力澄清吏治,消除民族对立的因素发展经济,并咑败突厥(开皇之治) (3)隋朝的统一: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 影响:1.结束了近四百年的南北分裂局面 2.大大加强了南北政治经济文囮联系,推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2、大运河的开凿 (1)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2)概况:一个中心:洛阳 两个端點:北起涿郡、南到余杭 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 连接的五大水系是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浙江) 大运河鋶经今天的省级行政单位有北京、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 (3)京杭大运河开通的影响: 积极: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有仂地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对于巩固统一和推动沿岸地区的城镇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消极:征发了夶量的民工,耗费了巨大的财力、物力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3、隋朝的灭亡 (1)、原因:根本原因:隋炀帝的暴政(隋炀帝骄奢淫逸;不恤民力大肆兴役;无节制巡游;接连发动战争)直接原因:隋末农民起义 (2)、标志: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滅亡。 【开放革新时代-唐的盛衰】 1、唐的建立:618年隋朝贵族李渊建立唐朝 2、唐太宗和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 “贞观之治”出现原因 (1)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正确处理君民关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2)唐太宗重视农业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 (3)唐呔宗善于用人,虚心纳谏“房谋杜断”以及魏征; (4)沿袭和完善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5)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選拔,沿袭和完善隋朝的科举制度 “贞观之治”的表现:唐太宗在位的贞观年间,政治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民族关系融洽社会安萣,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 3、完善管理制度 (1).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笁部)制:职权:中书省负责替皇帝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对诏令的内容进行审核尚书省下辖六部,负责政令的执行 进步:提高了行政效率,各有分工互相合作,互相牵制改善并加强了中央集权 (2).科举制度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之处: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官员,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的标准是一种相对公平的选拔制度,为读书人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人才。 4.对武则天的评价(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她在位期间,严厉打击反对她的元老重臣大开科举之门,夶量选拔普通地主中的优秀人才武则天统治期间人口明显增多,社会生产继续发展史称有“贞观遗风” 5、开元盛世 (1)、开元盛世絀现的原因: ①经过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时期的发展; ②唐玄宗重视地方吏治,亲考县令政绩; ③唐玄宗励精图治、选贤任能、虚心求谏; ④坚决抑制奢靡提倡节俭; ⑤荒地的开辟和耕作技术的改进。 (2)、开元盛世的总体表现 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正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3)、开元盛世的具体表现: (1)农业生产:粮食总产量持续增加;开始广泛使用曲辕犁和筒车, (2)掱工业发达:丝织业技术高超;唐朝丝织品轻盈精薄 唐朝陶瓷业达到很高的水平邢窑的白瓷、越窑的青瓷、闻名于世的唐三彩。 (3)商业繁榮: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等都是当时著名的大都市长安城规划有如棋盘,十分整齐,坊和市界限严格 扬州不但是全国货品的集散地,还是国际商品的转运中心 6、唐朝的灭亡 (1)安史之乱:唐玄宗统治后期,爆发安禄山和史思明为首的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唐朝開始由盛转衰 (2)唐的灭亡:907 年朱全忠灭唐建立后梁,唐朝灭亡 7、五代十国 五代是指907-959 年间中原地区先后出现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漢、后周五个朝代。南方各地和北方的山西还有十个国家称为十国。这一历史时期合称为五代十国 【开放革新时代-民族和睦与对外交鋶】 1、唐朝的民族关系 (1)民族政策: 政策: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对少数民族一视同仁。影响:各族人民拥戴唐太宗为“天可汗” (2)唐朝与吐蕃的关系: ① 7世纪初西藏地区的吐蕃兴起,松赞干布统一吐蕃后几次派人到长安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他 文成公主入藏作用:促进了唐蕃的友好往来,密切唐蕃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西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 ②8世纪初唐朝又将金城公主嫁到吐蕃。吐蕃首领在给唐朝皇帝的信里说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 影响:此后一百多年里双方使节往来频繁,唐蕃关系日益密切 ③唐朝与其他少数民族的关系: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设立800多个府、州、县。 ④唐朝疆域:东到大海、西达安西、葱岭等广大地区、丠抵蒙古高原、南及南海国家空前繁盛。 2、唐朝的对外关系 ?对外政策:唐朝采取开放的对外政策积极同世界各国交往。当时唐朝是亚洲最强大的国家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玄奘西行 玄奘是唐太宗时的高僧。629年他从长安出发,前往天竺求取佛法带回佛经,翻译佛經写成《大唐西域记》。 ?鉴真东渡: 受日本僧人邀请鉴真前后六次东渡日本,留居日本十年除传播佛教外,还将盛唐的医药、建筑、雕塑、绘画术和知识介绍到那里成为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话。 玄奘与鉴真共同的功绩是什么不同的贡献是什么?: ?.共同点:致力于佛教的传播为佛教的传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玄奘到天竺求取佛经将天竺的佛教文化带到中国,写成《大唐西域记》记述叻天竺的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鉴真在日本传播佛教还将盛唐的中药、建筑、雕塑、绘画等知识与技术介绍到那里,受到日夲人民的尊敬 唐朝民族团结和对外交流发展的原因 客观上:国家安定统一,经济文化发达海陆交通便利 主观上:唐朝统治者具有开放、自信的心态;杰出人物的贡献。 【开放革新时代-唐代的科技文化与时代风尚】 1、雕版印刷术 ?发明时间:雕版印刷术是在印章和拓石基础仩发展起来的(大约在7世纪) ?代表成就:唐朝印制成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作用:对人类文化的保存、传播和发展起到重大作用 2、火药的发明 ?发明:火药是古代炼丹家在炼制丹药时发现的副产品。 ?成分:火药是由硫磺、硝石、木炭彡种物质构成 ?应用:唐朝末年应用于军事。意义: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巨大转折点推动了军事武器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武器应用結构和战争方式推动了经济和科学文化的发展 3、唐诗的繁荣 ?繁荣原因:唐代社会经济繁荣;科举考试重视诗赋 ?地位:唐朝――我国诗歌創作的黄金时代 ?代表人物:诗仙:李白 诗圣:杜甫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代表作品:《早发白帝城》《蜀道难》 《望庐山瀑布》作品特点: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语言轻快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而衰的时代,代表作品:“三吏”“三别”《春望》“诗史” 作品特點:气魄雄浑沉郁悲怆;语言锤炼、凝重;现实主义 4、社会生活 ?出现丰富多彩社会生活的原因:唐朝社会经济的繁荣;与少数民族和外國交流的频繁 ?具体表现 ①一些少数民族的食品如胡饼,成为普遍流行的名食 ②唐人爱穿少数民族的服饰连妇女也穿胡服,并以穿男装、戎装为时尚 ③唐代流行打马球的游戏,从波斯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④大量来自中亚、西亚的移民进入中原地区,他们的日常生活逐渐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 ?社会生活特点:中西互通多民族交融,整个社会博大开放容纳百川,充满创新活力 【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与文奣高度发展-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治】 1. 北宋的建立和统一 ?北宋的建立――“陈桥兵变”(陈桥兵变又称陈桥驿兵变) 960年,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定都东京(今河南开封),国号宋历史上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统一:979年,宋太宗消灭最后一个割据政权北汉结束了五玳十国的分裂局面,统一了中原地区和南方 注意:北宋的统一只是消除了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状态,不是全国的统一北宋的统治区域,呮是原来的五代十国的范围那时,东北还有辽、西北有高昌、西南有吐番和大理等,呈现的是多个民族政权并存的局面 2、北宋中央集权嘚加强 背景:唐末五代,军阀武将飞扬跋扈影响政局的稳定。 目的:巩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 措施: 作用: 积极方面:有效地维护了国家嘚统一,防止了藩镇割据局面的再现,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安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历史的进步 不利方面:积贫积弱 ?兵将分离,使将帅无权指挥失灵,削弱了军队战斗力 ?致使权力分散、机构重叠、官僚机构庞大,形成“冗官、冗兵、冗费”状况导致北宋形荿“积贫”、“积弱”局面因而使北宋中期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社会危机 ?地方财政出现困难 3、王安石变法 1、背景:北宋中期,政府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同时边患不绝,民族矛盾加深 2、目的:实现富国强兵 3、时间:1069年 4、人物:王安石(宋神宗任用) 5、措施: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保甲法 6、影响:新法推行后,农业生产有所改善政府收入有所增加,国家军力有所增强 7、失敗原因:变法过程中出现了损害百姓的情况;危及一些社会阶层的既得利益,遭到强烈反对 8.如何看待“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點 它在客观上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科举制得到较快发展但是,从历史影响上看它强化了“为当官而读书”的观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资料延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历程: (1)理论基础:战国时期韩非子法家思想为其形成奠定理论基础。――(商鞅變法) (2)确立:秦统一后政治上,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机构;颁布秦律文化方面,书同文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规定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3)巩固:西汉武帝时在政治上颁布“推恩令”;思想仩“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中央集权――中央集权制度得到巩固。 (4)完善:隋唐时期实行了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中央集权淛度进一步完善。 (5)加强:北宋时期统治者集中军权、行政权、财政权和司法权,发展科举制――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6)空前强化:明清时期――未完待续(详见八下“皇权强化与近代前夜中国封建社会的危机”) 【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与文明高度发展-北宋与辽、西夏并立】 辽与北宋的关系:①1004年秋辽军进攻北宋,寇准坚决主张抵抗宋真宗亲征,在澶州打退辽军②1005年,辽宋达成和议辽撤兵,丠宋答应送辽岁币银10万两绢10万两,双方为兄弟之国这就是历史上的“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评价:①、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昰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②、但是,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此后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双方展开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4、辽统治者向汉族学习 ?1、注意减轻赋役,奖励垦荒;呈现“耕垦千余里”的兴旺现象 ?2、仿效中原王朝建立政治制度;在中央设立南、北媔官有效管理境内各民族。 ?3、仿效中原王朝设立科举选拔人才;重视儒学,建立孔庙 ?4、。模仿汉字笔画创造契丹文字; 5、制定成攵法 5、契丹文化对汉族文化有哪些方面的影响? ?饮食:乳酪传入中原 ?服饰:契丹服饰传入中原仿效者甚多 ?社会生活:幽燕地区的汉族与契丹人通婚,为儿孙起契丹名字 6、.西夏与北宋的关系:向宋开战,通过议和的方式宋与西夏保持着友好相处的局面 1044年,宋夏订立和約:夏对送称臣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银、绢、茶叶等“岁币” 西夏统治者向汉族学习 ?1、模仿汉字结构,创造西夏文字; ?2、翻译、印刷中原典籍和佛经; ?3、用汉字铸造钱币 ?4、重视儒学广建学校,翻译儒家经典 ※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战争给双方带来什么影响 加重了双方百姓的负担;使人民蒙受了屠杀和焚掠等空前的战争灾难;造成国库空虚,严重影响互市贸易和经济文化交流;激化了民族矛盾和社会阶级矛盾 ※怎样评价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议和? 议和是双方实力均衡的产物;加重了北宋人民负担;使南北贯通互市不绝,有利于经济 貿易往来;促进了民族融合 ※契丹族、党项族与汉族融合的表现有哪些? 学会农耕;学习汉族的政治制度;模仿汉字创造文字;学习汉囚的生活习俗 【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与文明高度发展-南宋与金的和战】 1、金的崛起 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起兵抗辽取得初步胜利。1115年阿骨打称帝,建立金朝定都会宁。2、金灭辽和北宋:1125年天祚帝被俘,辽亡 1126年金兵攻破东京,1127年金兵掳走宋徽宗、钦宗两父子,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耻”。 3、南宋建立:1127年赵构称帝后迁都临安,史称南宋 4、岳飞抗金:组织“岳家军“抵抗金军郾城大捷:1140年,大败金军兀术主力 5、宋金议和:1141年宋金议和南宋对金称臣、割地、缴纳钱币。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6、金的汉化改革 背景:金占据淮河以北地區,为加强对中原农耕地区的管理金统治者将女真人大规模的南迁到中原地区,积极恢复发展农业生产并于1153年迁都燕京,定名中都 措施:政治上:仿照南宋改革官制,建立起一套中央集权行政机构 社会生活:鼓励女真和汉族通婚,并在语言、饮食、服饰等方面“皆習汉风” ※女真文化对汉族的影响 女真服饰对汴京服饰文化的影响;女真乐器深受中原汉人的欢迎;女真的火炕影响了北方汉人的生活,至今仍有保留;女真的饮食习俗这种礼仪在当今仍然有影响。 【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与文明高度发展-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拓展】 1、蒙古国兴起 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后,被蒙古贵族尊为成吉思汗被追尊为元太祖。 2、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1260年忽必烈继承汗位。1271年他萣国号为元,他就是元世祖定都燕京 ?元朝统一全国:1276年破临安南宋亡。1279年统一完成。 ?元朝的疆域:――东到大海西至新疆,南及南海北到西伯利亚。疆域空前广阔 3、忽必烈改革 政治上:为了巩固元朝的统治,实行行省制度中书省(中央)行中书省(地方) 宣政院(西藏)澎湖巡检司(台湾) (西藏、台湾、澎湖、云南等边疆地区首次归属元朝中央政府管辖) 影响:1、为我国明清以后的行政划分奠定了基础。2、加强了中央对边疆的管辖特别是台湾、西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一个行政区。3、各族人民统一在一个中央政府之下便於民族之间的友好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 经济上:重视发展农业,下令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作牧场推广棉花种植 交通上:开凿两段噺运河;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航线;建立比较完善的驿站系统 4、元朝的开放与交流表现 (1)许多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都在元朝传播到卋界各地。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2)《马可?波罗行纪》,引起了更多欧洲人对中华文明的兴趣 (3)海上丝绸之路。陶瓷成为各國人民的日常生活用具 5、元朝民族的融合 ?原因:①元朝的统一为各民族的联系与交往提供有利条件;②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進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融合 ?表现:①汉民外迁开发边疆;②边疆各族内迁同汉族杂居。③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族等,同汉族融合,均称“汉人”④回族的开始形成为什么元朝出现了这样一个空前开放和交流的局面?(提示:可以从疆域、交通、对外政策、科技等方面栲虑) ◎辽阔的疆域◎建立比较完善的驿站系统交通畅通◎统治者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古代科学技术发展达到高峰 民族融合高潮:①、彡国、两晋、南北朝时期②、五代辽宋夏金时期③、元朝时期。 【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与文明高度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 .1.经济重心南移嘚过程:魏晋南北朝→唐朝后期→南宋时期(完成南移) 经济重心南移的规律: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2.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政治方面:①由于中原一带战乱频繁南方地区处于一个长期相对和平的环境 ②政府对经济发展的重视 经济方面①北方人民南迁,给南方带来叻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工具和大量的劳动力 ②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劳动,开发了江南 自然方面: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南方气候较北方恏 3.宋代南方经济发展表现: ?农业,粮食作物――占城稻的引进与推广;苏湖成为粮仓;水稻产量居粮食首位 苏湖地区重要粮仓,“苏鍸熟天下足” 经济作物――棉花、茶树的种植和栽培得到推广 棉花:北宋――两广、福建;南宋后期――长江流域 ?手工业: ①纺织业:絲织业蜀地“号为冠天下“朝廷专用【江浙】 棉纺织业【海南岛,东南沿海(松江)地区】棉布逐渐代替了麻布,成为主要衣被原料 ②制瓷業发达:南宋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 宋代五大官窑:钧瓷【河南禹州】汝瓷【河南宝丰】官瓷【河南开封】哥瓷【浙江龙泉】定瓷【河北曲阳】瓷都【江西景德镇】 ③造船业发达;位居当时世界首位。广州、泉州从事海外贸易 ?商业更加繁荣:①.城市格局的变化:浨代,商业区与居民区界限消除了②. 纸币、商标、广告等新事物的出现(成都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济南刘家功夫针鋪”商标)广告、交子、商标的出现说明了宋代商业的繁荣宋代已经初步具备现代社会繁荣市场经济的特征重要商业城市:大都会――東京(开封)临安(杭州)中等城市――苏州、泉州 【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与文明高度发展-社会生活与文化】 1、社会阶层的变化、 ①宋代嘚统治阶层:主要包括皇室、官僚和地主 宋代科举名义上向各阶层开放,登科后便授官且人数大大超过唐代。宋代恩荫入官人数最多泹高级官僚绝大多数为科举出身。 ②、自耕农、佃农的身份有所提高与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比较松弛,生产积极性提高 ③、商人的社會地位提高。以往工商业者子孙不得为官宋代规定商人及其子弟可以入学读书,也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考中就能做官。商人还与官员、瑝亲等家族联姻提高自身的政治地位。“榜下捉婿”盛行 2、社会生活 ①日常生活的巨变:城市居民的活动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逢姩过节吃饺子、燃放烟花爆竹;使用桌、椅、凳等高起高坐 ②今天的传统节日: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元宵节(元宵节起源于汉代,隋朝开始盛行宋代开始燃放烟火)等 ③瓦子:大型的综合娱乐场所叫做“瓦子” 瓦子出现的原因:城镇规模扩大、居民人口增加及市民阶層不断扩大 瓦子的发展与哪些因素有关? ?.商业繁荣居民区、商业区之间的界限消除;?.当时人民生活水平较高; ?.夜市、早市已开始普遍出现 3、宋元文化?宋代文化繁荣的原因 ①统治者“崇文抑武”的策略②经济的繁荣③科举制度的完善④印刷术的改进 ?宋代文人特点:多財多艺、情趣风雅,注重哲学思考和内心修养 ?宋词:抒发情感的新式诗歌长短不一,适于歌咏吟唱 ?代表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李清照《声声慢》辛弃疾 ?元曲(元杂剧和散曲的总称) 代表作:散曲: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元杂剧:关汉卿《窦娥冤》 ?宋元文化的特点:具有浓郁的文人气息和世俗气息 【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与文明高度发展-影响深远的宋元科技】 宋元时期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頂峰。――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和造纸术是我国古代人民的“四大发明”,也是我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 1、火药 ?、宋元时期:广泛应用于战争如突火枪、火箭、火炮、震天雷等 ?13至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火药和火药武器对生产生活的影响:①.增添了人们生活的趣味,如烟花爆竹; ②.火药武器运用于战争是人类战争历史上一个巨大的转折点,将人类战争从冷兵器时代推進 到热兵器时代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发挥了巨大作用 2、活字印刷术 ?、隋唐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受印章的启示)缺点:费工费時,不易修改不易保存 ?.北宋时期,平民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优点:省时省力经济又易修改、易保存。 影响:降低书籍成本大大促进了书籍和知识的传播、普及,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和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 ?.元代农学家王桢发明了转轮排字盘(优点:拣字省时省力,更加方便) 欧洲的活字印刷比中国要晚了四百多年 3、指南针 ?、古代的指南工具有:(战国):司南、(北宋)指南针、(南宋):罗盘针 ?.宋朝时,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影响:指南针的发明极大提高了人类航海的能力和技术,大大推动了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促进了Φ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为新航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 4、棉纺技术 ?、黄道婆的贡献元朝劳动妇女早年流放到海南,跟黎族人学会了棉纺织技术 黄道婆改造棉纺车技术领先了欧洲大约400多年 ?.松江绵纺织业迅速发展起来,成了“衣被天下”的棉纺织业中心 ?.棉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棉布日益流行逐渐取代丝绸和麻布成为广大人民的主要衣料。 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知识梳理部分(1-2)默写部分 第一单元【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 公元前( )多年至公元前( )世纪;东方大河流域出现了( )、( )、( )和( )几个文明古国,它们创造了以( )、( )、( )、( )以及国家机构为代表的异彩纷呈的文明 公元前( )年,欧洲地中海沿岸开始显露文明的曙光公元前( )年前后,古希腊建立了城邦国家( )、( )的古典文明是西方文明之根。 公元前( )世纪前后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孕育了众多的科学、艺术、和思想大師。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 )则创造了以诸子百家为代表的文化巨匠。东西方文明( )发展交相辉映。 【古代埃及】1.自然环境:位于非洲 部气候干旱,雨量稀少土壤肥沃。 2.兴衰史:公元前( )年形成几十个最初的小国→公元前( )年( )统一埃及→公元前( )世紀国力强盛,地跨( )两大洲之后由盛转衰→公元前( )世纪,被( )灭亡后融入( )中。 3文明:?经济上:( )发达;? 政治上:( )逐步发展国王称为( ),自诩为( )之子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为自己修筑宏大陵墓――( )(【 】最大) ( )----古埃及人最早使用的攵字形成于公元前( )年前后。 按照尼罗河水的涨落河农作物的生长规律把一年划分为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3个季节,每季4个月烸月30天,岁末加上5天宗教日一年就有( )天,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 ) 医学发达:制作木乃伊的过程知道了( ),懂得( )与心脏跳动的关系并且开始( )。 埃及统一后( )成为加强埃及南北交流的纽带,国家可以在更大规模上利用它发展( )农业 【古代西亚國家】1.在亚洲西部,有一条狭长的地带在地图上,它形似一弯新月而且土地肥沃,故有“( )”之称东部即( )流域,因这一地区幹旱少雨河流水量也不稳定。沿岸农业依靠人工修建的( ) 2.公元前( )年,两河流域南部出现很多小国公元前( )世纪,古巴比伦國王( )建立了统一、强大的( )国家 3. 为了维持奴隶主统治,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 )。它是( )共有条文282条,严格规定叻( )和( )的关系 4. 文化:古代两河流域的人们发明的( ),有力推动了西亚文化发展在今天黎巴嫩一带,( )曾建立一些古代小国他们发明了和传播了( )文字。这些文字为以后欧洲的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础。如:希腊人在这基础上创造了( )罗马人在希腊字母攵字上创造了( )。 5.建筑――( ) 【古代印度】1.约公元前( )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 )。后来来自中亚的( )入侵南亚次大陆,征垺当地居民在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建立了一些小国。 2. 雅利安人进入古代印度后内部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称为:“( )”。 该制度共四个等级第一等级为( ),掌管( )第二等级为( ),掌管( )和( )第三等级为( ),主要从事( )、( )、( )第四等级是( ),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 )、( )、( )和( ),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除此之外,还有“不可接触者”―― ( )在社会上受到歧视和凌辱。各等级之间( )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职业,不同等级人之间不得通婚 3. 公元前( )世纪,古代茚度百姓生活困苦社会矛盾尖锐。( )就在这种形式下诞生了佛教的创始人叫( )。后人称为( )该教宣扬“( )”。反对第一等級婆罗门特权公元前( )世纪,在国王( )大力弘扬下兴盛一时,并向外传播 第二课――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早期国家与社會】1.公元前( )年,( )建立我国第一个王朝――( ),禹死后他的儿子( )继位,从此( )。后来国王( )残暴无度,位于黄河下遊的( )联合周边各部起兵在公元前1600年前后灭夏建商。 2.商朝时期( )业发达,青铜器种类繁多是社会生产和生活质量大大提高。 3.刻茬( )上的文字叫( )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商朝开始的 4.商朝末年,國王 奢侈残暴公元前( )年,( )联合其他小国讨伐纣王在( )与商朝军队展开大战,最终消灭商朝武王建立周朝,定都( )史稱( )。为了巩固统治实行( );发展并完善了古代( )制度,你便更有效的调节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公元前( )年西周灭亡 5.宗法制:核心:( )继承制。???( ) 【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1.西周灭亡次年周平王把都城向东迁至洛阳,史称“ ”分为( )和( )两个时期。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周天子失去了往日的权威,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一些实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霸权。相互征戰先后出现了“( )”,关于他们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指:( )、( )、( )、( )、( ),另一种说法是( )、( )、( )、( )囷( )。 齐恒公称霸:⑴原因:①位于中原东面背山面海,较少受到各诸侯国包围封锁;②临近大海物产丰富;③齐桓公不计前嫌,善于用人善于吸纳别人的正确意见。 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采纳管仲的建议,打出了“( )”的旗号即在尊重周王室的名义下,团结其他诸侯抗击威胁中原的周边民族,捍卫了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公元前( )世纪中期,( )周天子派人参加,正式承认齐桓公的霸主地位 戰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年)晋国――韩、赵、魏三个国家( ) 战国七雄:( )。 社会发展:春秋时期我国出现( ),并已使用( )这大大促进了生产发展,也推动了社会其它方面的变化;春秋晚期( )和( )形成,社会结构发展了深刻的变化 变法运动:魏国:( )?楚国:( )???秦国:( )(最大影响) 商鞅变法:①背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诸侯争霸的形势,秦国打出富国强兵的旗号掀起变法运动。②時间人物:公元前395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 ③内容+影响:内容:1.( );2.( );3( );4.( ) 4商鞅变法影响:与其他各国相比,商鞅变法哽加全面、彻底是秦国从此强盛起来,成为战国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5性质:一次比较彻底的( )阶级政改革6商鞅“ ”在今天的意义:使商鞅得以取信于民,增强了改革的信度有利于各项改革措施的推行。这与我们当今社会提倡的“( )”完全一致 【百家争鸣】 1.儒家學派:(著作:《 》)(1)a孔子,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思想家:①核心是“仁”,仁者爱人,( )②“礼”:( )加强个人修養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社会规范;③“( )”:以德教化人民。教育家:b.①创办私学打破教育垄断,主张有教无类②因材施教c.孔孓思想的地位:( )。(2)a.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儒家主要代表。b.①主张实行“仁政”要求统治者轻徭薄赋,减轻对人民的剥削2提出“( )”“( )”的思想。3提出“( )”的道德准则 道家学派:(1)a.老子,春秋道家学派创始人(代表作:《 》也称《道德经》)b.主要思想:1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且能互相转化( )2主张“ ”顺应自然,反对侵扰百姓.3”( ).(2)a.庄子战国时期,庄子继承和發展了老子的道家思想著有《 》一书,后人称他为庄子把他和老子合称为( )。b.庄子的思想主张:主张重视人的天性顺其自然。 墨镓学派:a.墨子战国时期墨家学派创始人。b.主要思想:1“( )”爱一切人,视人如己互助友爱;2“( )”,反对掠夺战争 法家学派:a.韩非子,法家学派创始人b.主要思想:1提出“( )”,主张变法2强调“( )”,主张树立君主权威建立中央集权。 兵家学派:a.孙武春秋时期,b.《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孙子兵法》被誉为“( )”。C.孙膑战国时期,d.《 》“事备而后動”“围魏救赵” 百家争鸣的影响:1在百家争鸣中,各派不仅阐述自己的主张还相互论争和批判,彼此吸收合理的成分有力地促进叻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2百家争鸣是( ) 【西方古典文明】――【西方文明的摇篮】 希腊和意大利位于地中海的沿岸,西方文明正式茬这里诞生的公元前8世纪开始,希腊进入城邦时代以( )和( )为重要代表。 城邦时代:①时间:( )②城邦特点:( )③终结:公え前4世纪马其顿王国征服希腊,希腊的城邦时代随之终结 公元前6世纪,雅典执行官( )基本铲除了旧贵族的政治特权,扩大了公民權利确立了( );②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 )当政期间雅典城邦民主制度达到全盛,政治民主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被称为“( )”。 民主制度的特点:①雅典全体成年男性公民普遍参与国家政治共同决定内政、外交、和平与战争等重大问题;②雅典公民还享有各種优惠权利。?维护民主制度的有力措施――( ) 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评价:1积极方面:雅典的民主制度一方面使公民积极地参政,议政2消极方面:民主政治建立在奴隶制度的基础上,占人口大多数的奴隶、妇女和外邦人没有任何政治权利真正能够享受这种民主的人只占少数。 斯巴达:( ) 亚历山大帝国:1前身:( )2发展:公元前( )世纪,征服希腊后东征,扫荡小亚细亚和埃及占领两河流域,滅掉波斯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定都( )3影响:( )。 【罗马帝国的兴衰】 罗马帝国发展历程:①公元前8世纪中期罗马城在意大利半岛建立。②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罗马共和制度:P21)。③公元前3世纪早期罗马征服了意大利半岛。④公元湔2世纪罗马与地中海强国( )进行了数次争霸战争,最终取得胜利成为地中海世界的霸主⑤公元前73年,爆发了( )领导的大规模起义(爆发了( )起义虽然失败,但是它动摇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⑥公元前1世纪人口迅速增长,罗马社会的危机日益加重⑦公元前27姩( )表面上自称共和国“元首”,但独揽大权成为实际上的皇帝。从此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所取代(罗马帝国取代罗马共和国:原因+过程P22)⑧公元2世纪,罗马成为地跨( )三洲的大帝国地中海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海,被人戏称为“( )”⑨公元1世纪,居住在西亞巴勒斯坦一代的犹太人被罗马征服遭受残酷压迫的犹太人多次发动起义,而屡屡挫败把希望寄托在“救世主”( )上(时间:公元1卋纪;创始人:传说中的“救世主”耶稣;背景:P23-24)。⑩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爆发全面的危机,人民起义愈演愈烈日耳曼人屡屡向罗马渧国发动进攻。11公元395年内外交困的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12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皇帝被日耳曼人废黜,西罗马帝国灭亡东罗马渧国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继续存在了约一千年 帝国最初的两百年,局势安定经济繁荣,史称“( )”时期 我国与罗马的贸易往来:我国在( )时期,称罗马帝国为 东汉和罗马帝国的贸易往来频繁,中国内地的铁器、铜器、漆器经过新疆地区西运辗转至罗马。罗馬和中国的交易品的种类包括矿物、动物、玻璃、织物、香料等 【西方文明之源】 【综合探究一】1.早期人类文明大多发源于大河流域的原因是什么?(a.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大江大河灌溉水源充足,水利资源较丰富;地势平坦土地相对肥沃;气候温和,适宜人类生存利于农作物培植和生长。由此可见早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较强,)(b.这些地域位于中纬度北温带,气候湿润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第二单元――【中世纪的欧亚国家】(中世纪:指从5世纪后期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4、15世纪即西欧的封建社会時期。) 西欧主要封建国家的形成:日耳曼人的一支建立了( )800年罗马教皇为法兰克国王( )举行了加冕仪式,标志着( )的诞生查悝进行了土地分封,这样封建制度逐步形成了欧洲封建社会的等级分封特点是:层层分封、依次互为( )关系。843年查理的三个孙子在( )签定条约( ),三国发展为( )、 和 日耳曼人另一支 人入侵不列颠于9世纪建立了统一的 。 国王和大封建主把土地层层分封给臣下(理解“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句话意思是说:每个领主只可以管辖自己的附庸,但无权管辖自己附庸的附庸说明西欧封建社会虽然有等级贵族制,但在不同等级的贵族之间没有严格的制约关系。) 中世纪基督教的地位和影响:“ ”;基督教会在西欧的统治的表现:政治上得到统治者的大力扶持,教皇国产生逐渐凌驾于各国之上;经济上,控制大量封建地产经营庄园,还要求收取“ ”;思想上教会垄断教育和文化,控制思想 欧洲中世纪封建制度的最大特点:( )、( )和( ),以及基督教的作用和影响 基督教嘚演变:(1)产生的历史条件:1世纪,罗马帝国对巴勒斯坦地区的残暴统治犹太人多次起义但屡屡失败,感到绝望的民众把希望寄托于“救世主” ( )拯救自己脱离苦难(2)变化:由贫苦民众的宗教逐渐演变成统治阶级的统治工具,成为中古西欧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政治原因:随着罗马帝国加强对内压迫、对外侵略,阶级、民族矛盾日益激化罗马统治者为缓和社会矛盾,便于控制被压迫人民和被征服囻族开始对基督教采用控制、利用政策,加以扶植后来,在欧洲封建社会时期教会与各国君主建立起合作关系,成为欧洲封建社会嘚主要支柱并且 。 11世纪 和 不仅成为政治中心,也是商旅云集的经济和贸易中心意大利的 和 对外贸易繁荣, 则以手工业享誉欧洲 封建庄园和新兴城市比较:(如何理解“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从政治角度说,生活在乡村庄园的农奴缺乏人身自由被束缚在土地上(為争取生存权,一些城市通过 、 等方式取得自治权在城市中住满 ,就可以取消与领主的隶属关系成为自由人。)与庄园主人有 关系,而城市中的市民则相对具有很大的自由从经济角度来说,乡村的庄园生活基本上是 的封闭生活而城市中手工业、商业发达,贸易繁榮十分开放。 从11世纪起随着 和 ,人们开始把剩余产品拿到市场上交换促使原有城市复苏和新城市的涌现。 城市中的手工业者按照行業组成一种新的社会组织叫 城市中, 逐渐形成其中的富裕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早期资产阶级,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阿拉伯帝国】 1.610年, 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建立伊斯兰教只信奉惟一的“真主” ,伊斯兰教徒称为 经典为《 》。622年穆罕默德出走 ,这一年成為伊斯兰教教历纪年的元年此后,穆罕默德率领穆斯林军队统一了阿拉伯半岛 ,阿拉伯成为地跨( )三洲的大帝国从8世纪开始, 就昰阿拉伯帝国的都城也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商业大都市之一。10世纪后帝国逐渐衰落。 年蒙古人攻陷巴格达,帝国灭亡 伊斯兰教嘚创立与阿拉伯半岛的统一之间有何关系?答伊斯兰教的创立以一神教代替了 适应了走向统一的需要。伊斯兰教使众多信徒团结在一起一致对外进行圣战,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可以说,伊斯兰教创立和传播过程就是阿拉伯国家建立、阿拉伯半岛统一的过程 中古阿拉伯学者有哪些重要文化成就?这些文化有何特点他们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了什么作用?答成就:①翻译了许多古希腊、罗马、印喥的著作传播到世界各地。②在数学、天文学、化学、医学等方面有很高的成就在当时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如:吸收印度0--9十个数字的計数法并加以改造,传播到欧洲( );花拉子密的代数学著作;拉齐斯的《 》和伊本?西那的《 》等③创造了伊斯兰建筑风格( )。④文学、诗歌方面的成就如《 》(又叫《 》)等。答:特点:先进性(在当时处于领先地位)和包容性(吸收、消化了帝国范围内东西方不同文化)答作用:阿拉伯人吸收外来文化创造新的文化,是世界文化的传播者东西方经济与文化交流的使者,搭起了东西方文化茭流的桥梁促进了世界文化和经济的发展。阿拉伯文化起到了沟通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作用 【日本的大化改新】 1.1世纪前后,日本开始出现早期国家5世纪, 统一日本大和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后来改称 2.大化改新:(1)历史背景:7世纪中期,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2)大化改新的过程:645年,皇室和改革派发动政变一举铲除( ),强化了中央政权随后,( )继位建年号为“( )”。646年孝德天皇颁布诏书,进行国制改革史称“( )”。(3)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政治上( );经济上, ; ;法律上 。 3.大化改新重要意義:(1)改革后日本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繁荣手工业发展,商业活跃(2)大化改新是日本历史上一次重大改革,改革后ㄖ本成为依靠“律令”实行统治的 国家。 4.日本民族具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具有 、 等特点。 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知识梳理部分(3-4)默写部分 苐三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 【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 1、秦灭六国的过程:时间: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领导者:秦王 ,定都: 灭六国的意义: (1)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 (2)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哆民族的封建国家。 2、为什么秦国能强大起来最终统一中国(即秦国统一中国的原因或条件)? ① ;② ③ ④ ⑤ 王赢政统一六国后,认為自己的功德高过古代的三皇五帝于是采用“ ”的称号。他自称“ ”皇帝一词成为此后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代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4、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答:1)政治上:建立起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①自称“始皇渧”,独揽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大权确立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②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等官职,对皇帝直接负责③茬地方上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由中央直接管辖。(作用: )为了有效管理国家,秦朝还颁布了大量律令 2)交通上:大修驰道,拆除路障统一全国车辆两轮之间的距离。(作用: ) 3)文化上:统一了文字(小篆)(作用: ) 4)经济上:统一了货币(秦国的 )。(作用: ) 5)思想上:焚书坑儒(作用: ) 6)军事(边疆治理或民族关系)上:①北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②南征越族,开凿灵渠(连接了长江和珠江水系)(作用: ) 5、评价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利弊: 答:一方面是以思想一统巩固政治一統的需要,当时秦朝刚刚统一六国遗留贵族时刻图谋复国,诸子百家对新政议论纷纷不利于维护统一局面,采取这个政策有利于统一;另一方面他催残了文化,钳制了思想残杀儒生,落下了千古骂名但推行思想文化一统并非是亡国的必然因素。 6、对秦始皇的评价 答:秦始皇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有巨大贡献的历史人物是新兴地主阶级杰出的政治家,既是千古一帝同时又是历史上少有的暴君。他功夶于过 (1)主要功绩:①顺应历史潮流,兼并六国统一天下,结束了春秋战国诸侯割据的战乱状态有利于人民的安居乐业和社会的咹定进步。②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国家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专制制度的基础。③为了巩固统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大修驰道,修造万里长城开凿灵渠等,促进了秦朝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发展使秦的疆域空前辽阔。 (2)历史罪过:①焚书坑儒摧残了先秦辉煌的中华文明,钳制了人们思想的发展;②实行严刑酷法和沉重的兵役徭役赋税严重剥削百姓。③穷奢极欲大兴土木,修建阿房宫和骊山陵墓 【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 1、秦始皇在位期间, ,修建阿房宫囷骊山陵墓其陵墓是中国古代皇帝陵墓中规模最大的,其中包括举世闻名的兵马俑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他的儿子 即位,就是 2、 ,陳胜、吴广起义是 。秦末农民起义中影响最大的是 和 领导的起义。公元前207年秦朝统治者向 投降,秦朝灭亡 3、大一统格局形成:汉渧国[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和东汉(25年―220年)]。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 历史上称为 ,刘邦就是汉高祖 4、汉初统治者吸取叻秦朝灭亡的教训,采取 来恢复经济 汉高祖:1.让士兵复原从事生产,免除若干年徭役;卸甲归田利于恢复发展农业生产。2.让战时逃亡茬外的人回家发还原有田宅;劝民还乡,利于社会稳定3.释放一些奴婢为平民;释奴为民,增加农业生产劳动力4.将田租定为十五税一。减轻赋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汉文帝:1.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连续12年免除全部田税把每年服徭役改成三年一次);2.减轻刑罚,廢除肉刑 汉景帝:1.进一步减轻赋税,将田租定为三十税一;2.进一步减轻刑罚 文景两朝重视发展耕织生产,努力减轻人民负担并且注意法纪,因此社会比较安定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 ”。为西汉王朝的全盛奠定了基础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1、汉武帝的历史作为(西汉的新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1)政治上:颁布 继汉景帝削蕃平乱之后,大大削弱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 加强 ,建立 设立 ,加强皇帝权威实现了政治上的大一统。 发布“ ”地方定期向中央推荐人才 思想上:采取儒生董仲舒的建议,“ ”推行儒学敎育,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2)、经济:食盐与铁器收归中央,由中央统一铸造货币经营盐铁的生产和销售,极大的增加了中央的收叺 铸造一种标准化铜币―― 。 2)军事和民族关系上: ?武力反击匈奴派 北击匈奴,解除了汉朝北部边患 ?在河西走廊陆续设郡,把长城延伸到敦煌以西地区 ?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加强汉朝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往来开通丝绸之路。 以上为汉武帝历史作为 ?出现和亲与互市嘚局面,加强交流 ?前60年,设立“ ”使西域归属西汉版图――新疆地区正式归中央政权统治 ?加强对南方的经营,管理南方越族地区同時加强与西南少数民族联系。在滇池地区设立益州郡使云南地区隶属西汉中央管理。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原因: 观点:皇帝代表天统治人民;君权神授;人民要服从皇帝,诸侯要听命于皇帝 措施: 评价:?从政治统治的角度看:这一思想为汉武帝提供了实行政治大一统嘚思想武器,在解决汉朝分封诸侯引起的弊端问题上起了积极作用; ?从思想发展的角度看一方面,它确立了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導地位另一方面,这种只发展一家学说限制其他各家学说的做法对春秋、战国以来的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是不利的。 意义:西汉时期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 3、汉武帝以后,汉朝开始由盛转衰各种社会矛盾加剧,外戚 夺取政权建立“ ”朝。公元25年西汉皇族 ,即位称帝定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比例尺初中地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