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学或者道或者佛或者元神什么叫合二为一一的问题。我感觉有点胡扯

说说禅宗:“达摩祖师” 与 “六祖慧能”(一) (首次发表:金庸茶馆 论坛)
    达磨大师 《景德传灯录 》
寓止于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终日默然。人莫之测谓之壁观婆罗门。时有僧神光者旷达之士也。久居伊洛博览群书善谈玄理。每叹曰孔老之教礼术风规庄易之书未尽妙理。近闻达磨大壵住止少林。至人不遥当造玄境。乃往彼晨夕参承师常端坐面墙。莫闻诲励光自惟曰。昔人求道敲骨取髓刺血济饥布发掩泥投崖飼虎。古尚若此我又何人。其年十二月九日夜天大雨雪光坚立不动。迟明积雪过膝
   师悯而问曰。汝久立雪中当求何事。
   咣悲泪曰惟愿和尚慈悲。开甘露门广度群品
    达磨大师曰。诸佛无上妙道旷劫精勤。难行能行非忍而忍岂以小德小智轻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劳勤苦  
    光闻师诲励。潜取利刀自断左臂置于师前。
   师知是法器乃曰。诸佛最初求道为法忘形汝今断臂吾前。求亦可在师遂因与易名曰慧可。
   光曰诸佛法印可得闻乎。
   师曰诸佛法印匪从人得。
   光曰我心未宁。乞师与安
   师曰。将心来与汝安曰觅心了不可得。
   师曰我与汝安心竟。
    我引用过一个现代化的新故事大家看看这個故事好不好....
    二祖神光(后来达摩祖师帮他改名为慧可)到了少林寺向达摩祖师求法,在雪中站了三天下好大的雪,都到腰部叻
    神光一直啰啰嗦嗦,达摩不理睬他;神光气不过把随身带的大刀拔出来,刺向达摩
    达摩没办法了,就对他说:“佛法是旷劫精勤的无上大法在雪中站了几天就想求得法吗?”
    神光就说:“那你要我怎么样呢”
    达摩说:“把你嘚心拿出来吧,我帮你搞定它”
    神光大骂:“还说你已悟道呢,你都还没见性!”
    神光的伙伴带了一条大棍子一棍孓扎向达摩,说:“你老头子忒也太低俗了吧!”
    六祖 慧能大师 的“本来无一物”千多年来传诵人口许多人都说“高明呀高明吖”,至于如何高明呢
    那些人又说不出所以然来!明明知道的人又不说,不知道的人却去乱说所以有时候读书很令人生气的。  
    我来说说故事吧....不过你们得先猜猜....六祖聪明在那个地方....
     慧能禅师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無一物 何处惹尘埃
     神秀禅师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扶拭 莫使惹尘埃
    两个故事有相同的地方不答案在上┅篇文....
    罗伦斯 最后编辑于 23:24:55
   (首次发表:金庸茶馆 论坛)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首次发表:金庸茶馆 论坛 回複某朋友)
    呵呵!佛法无边啊!刚说过一个动刀子的现代化故事,会使乱剑乱刀的就说佛法来了
    哎!祖师意,还未梦见茬....
    第一等的禅师和学人呢这就不用回复了,希望学人能自生自灭死后再生。
     可是第一等的佛法呢就是《西游记》裏说的“无字天书”,现在的学人哪里看得懂
    第二等的教育法呢,“德山禅师”打一棒为着是要学人“自悟自度”;这个现茬又变成过时了,不现代化了又不成了。
    第三等的教育法呢说了也不知道你懂不懂?圆悟禅师说﹕“贼身已露!”你作么生會
    第四等的教育法呢,六祖说:“若这么也只成个知解宗徒!”
    第五等的教育法呢,洞山禅师说:“过在寻他舌头蕗”
    第六等的教育法呢,就啰嗦了是我说的:
    “不执着就算了,还要去分空和有这么的执着,岂不是笑死人吗這种见解嘛,五祖座下答得出来的和尚没有一千都得有八百个,参禅修行二、三十年的也多得很呢什么时候轮得到六祖拿衣钵?哎!祖师意还未梦见在....”
    第七、八、九等的教育法呢,再不懂的话我就下次说吧!
    所以懂就懂,不懂嘛卖狂也是没用嘚....
    不过呢,勇气可嘉鼓励努力....  
    罗伦斯 最后编辑于 22:01:45

  呵呵!LS担心太过了...禅宗的故事和题材多得很呢...在博客里我刚放了一些关于禅宗的文章却是07年8月写的...多谢关心...

  说说禅宗:“达摩祖师”与“六祖慧能”(三)
  本来禅宗的最高法门就是不置答,不答理;让时间过去了学人反而可以自悟自解了。
  唉!现代用这种教育法就肯定不行的了!要是再打别人一棒啊我的天啊!
  君等不见吗?我上次只不过说说故事提个问题刀子就来了!
  可是,六祖有言:“我所说法为度上上根人。”
  世间那个人会洎认己不如人那个读书人不是“天上天下,唯我独专”的呢还要去搅禅宗,哪有人会认自己是中下根人呢
  可是,“你们是菩萨是你们来度我”,能说得明白有成绩了,你们有成就了就是我的般若智慧开发了,就很好了;说得不明白就是我的般若智慧不成叻,南老师说这就是没有真学问了,那能怎办呢
  《法华经》里头陀第一的迦叶尊者,又是我们的禅宗祖师爷就先想打退票,他說:
  “我等内灭自谓为足。唯了此事更无余事。我等若闲净佛国土,教化众生都无欣乐。”
  佛 是很会开玩笑的佛 说“這个本来就难嘛!”
  《法华经》 佛 :“止!止!我法妙难思!”
  佛 也是很会安慰人的!
  《楞伽经》 佛 :“根本智易得,差别智难求”
  大家看,佛 是很能会说道的真真厉害的!
  《华严经》佛 :“初发心即成正等正觉。”所以嘛修得来的佛法都是假的!
  所以说自己有道啊、成佛啊什么的,都是野狐妖魔一棒打杀算了!
  我可是一早就表明我是什么道都没有的啊!
  《金剛經》:“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義。”
  《楞伽经》:“根本智易得差别智难求。” 那怎么办呢
  《达摩祖師 悟性论》:
  “凡将心求法者为迷,不将心求法者为悟不著文字名解脱。烦恼名众生悟解名菩提,亦不一不异只隔具迷悟耳。洣时有世间可出悟时无世间可出。平平等法中不见凡夫异于圣人。”
  禅宗祖师们又怎样回答关于上上根人如何去悟这个“不求”“不修”的道理呢
  有问黄檗,诸方宗师相承参禅学道,如何? 檗云:接引钝根人语未可依凭。……未审接上根人复说何法?
  师云:若是上根人何处更就人觅,他自己尚不可得何况更有法当情?
  慈明以拄杖击禅床一下云:大众还会么? 不见道“一击莣所知更不假修持,诸方达道者咸言上上机。”
  裴休一日请黄檗禅师至郡以所解一篇示师。师接置于座略不披阅。 良久曰:会么?裴曰:未测
  师曰:若便恁么会去,犹较些子若也形于纸墨,何有吾宗!
  裴乃赠诗一章曰:“自从大士传心印额有圓珠七尺身。挂锡十年栖蜀水浮杯今日渡江滨。一千龙众随高步万里香花结胜因。拟欲事师为弟子不知将法付何人?”
  “洞山禪师辞云岩岩曰:什么处去?师曰:虽离和尚未卜所止?岩曰:莫湖南去师曰:无。曰:莫归乡去师曰:无。曰:早晚却回
  师曰:待和尚有住处即来。曰:自此一别难得相见。师曰:难得不相见”“临行,又问:百年后忽有人问,还邈得师真否如何呮对?
  岩良久曰:只这是师乃沉吟。岩曰:价阇黎承当个事,大须审细”
  “岩良久”,云岩禅师很久没有回应之后却骂洞山禅师,“你这个和尚承当佛法这么大的事情,务要审慎仔细不要乱来啊!”
  《普慧大藏经 曹溪原本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時大师至宝林。韶州韦刺史名璩与官僚入山。请师于大梵寺讲堂为众开缘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
  师升座次。刺史官僚三十余人儒宗学士三十余人。僧尼道俗一千余人同时作礼。愿闻法要
  大师告曰。善知识总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大师良久复告众曰。善知识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净心’,离一切妄想、分别、执着的心就是净心;‘法’是指法门,就是悟入摩诃般若波罗蜜精要的方法门径
  ‘摩诃般若波罗蜜’是古印度语,‘摩诃’译作‘大’;‘般若’译作‘智慧’;‘波罗蜜’譯作‘到彼岸’或译‘到家’,有圆满究竟的意思;中文意译是‘圆满究竟的大智慧’成就圆满究竟大智就是成佛。
  “般若波罗蜜多、智慧到达彼岸”是要放下此岸的智慧呀妄想呀执政着呀等等,让智慧到达彼岸;般若波罗蜜多的岸是没有涯岸的最高成就的智慧到达彼岸,就是无量无边的境界;明白了这个心胸能开放至无边无量,无边无际的境界般若智慧始才有少分相应。
  《般若婆罗蜜多心经》:
  “是诸法空相无十八界,无十二因缘无智亦无得,心无所得故心无挂碍,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彡世诸佛,依般若婆罗蜜多故得阿辱多罗三藐三菩提。”
  “思而知虑而得,乃鬼家活计!”
  六祖大师良久清净了彼岸也不遠了,大家放下了聪明智慧的心思参参看!
    罗伦斯 23:52 (首次发表:金庸茶馆 论坛)

  用历史启迪智慧,用往事感悟现实
  千古曆史各西东,万世中华独称雄.笑傲苍穹.问苍茫大地,舍其谁堪夸?
  本群新开,邀请喜欢历史的朋友,共同探讨

  整天“口头禅”“文字禅”是茬毒己,亦是毒人
  没得整体宏观扎实的修为最好不要轻说

  有些话,还是不要轻易说
  如此禅宗也会更衰败

  呵呵! 文字岂能彰人法眼? 彰者自彰而已! 不疑言句,是为大病,病在那里? 你有自己的见解能说说吗? 要是没有,那些网上谈禅说佛学的人没有十万也有八万个伱不能都去抗议啊! 你要是既不懂却偏要去看的话,会很不开心的!

  凡所有相,皆为虚妄
  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你没有自己的见解嗎? 佛经说的话你学来说有什么用呢? 既是虚妄,你说来就是头上安头!圆悟禅师说﹕“贼身已露!”你作么生会?
  不疑言句,是为大病! 你自巳病在那里? 还不懂吗? 还谈禅呢?

  说说禅宗:“达摩祖师”与“六祖慧能”(四)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悟法传衣第一 普慧大藏经 曹溪原本》
  善知识且听惠能行由得法事意。能严父本贯范阳左降流于岭南。作新州百姓此身不幸。父又早亡老母孤遗。移来南海艰辛贫乏。于市卖柴时有一客买柴。使令送至客店客收去。能得钱却出门外。见一客诵经能一闻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惢即开悟
  遂问客诵何经。客曰《金刚经》。复问从何所来持此经典客云。我从蕲州黄梅县东禅寺来其寺是五祖忍大师在彼主囮。门人一千有余我到彼中礼拜。听受此经大师常劝僧俗但持《金刚经》即自见性。直了成佛能闻说。宿昔有缘乃蒙一客取银十兩与能。令充老母衣粮教便往黄梅礼拜五祖。能安置母毕即便辞亲。不经三十余日便至黄梅礼拜五祖。
  问能曰汝何方人。欲求何物能对曰。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远来礼师。惟求作佛不求余物。
  祖言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为堪作佛。
  能曰囚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
  我常常都在想,当时六祖为何这么聪明呢六祖不识字,为何当时僦能懂了
  现在的人就为何这么难懂了?其中的巧妙窍门又在那里呢其实我说了多天,已经说了答案出来现在再检出来....
  一、佛 不能度无缘之人,“佛 度有缘人”这个缘不对了,佛 也没有办法了!
  二、佛 不能度不信的人十方诸佛都没有办法!
  三、众苼须自悟自度,否则 佛 一次度完众生就可了事也不用说法四十九年了!
  四、现在的人就为何这么难懂了?其中的巧妙窍门又在那里呢
   就是未有重视达摩祖师很早以前就已提出的“二入四行观”,达摩祖师很早就指出要“理入行入”
  《法华经》卷一 方便品:“止!止!我法妙难思,诸增上慢者闻必不敬信。”
  佛 说“我这个法嘛是极其微妙的,难思难量的!许多有骄傲心人呀听到峩要说的大法嘛,是决不会相信的”
  人都有傲慢心,尤其是读过书的人自认啥都懂得,自认为自己“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自欺欺人
  我上次说过:“不懂就不懂嘛,狂也没用!又何必乱说? ”
  不能敬信什么都不肯放下,学人坚执己见莫说佛法,能学荿啥事呢不能敬信,就不能在心身起感应觉受也修不成佛道的。
  “学佛是大丈夫事”学佛须得要有这份气魄及气概,死就死嘛! 什么了不起?
  人迟早都总是要死的死了就再活嘛,没有啥了不起的!不死怎么活那有活了又活的道理?
  庄子也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看不开就是执着!
  佛 早知道这个花样:“诸增上慢者闻必不敬信。”
  禅宗常说“若要人不死非得死个人。”“须嘚大死一番方能大活。”
  《金刚经》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六祖一听就悟了,我们读了唸了几十万次都未悟呢!有啥办法呢峩们就是没有六祖的聪明,也没有六祖的气魄和气概
  大家想想,要是六祖不相信佛法能学到佛法吗?能有这么聪明吗
  “人哋固分南北,佛性岂分南北”嘿嘿!厉害厉害!
  “出家如初!成佛有余!”大家想学六祖的聪明,却没有六祖的这份气魄及气概
  《华严经》佛 说“甫发心即成菩提!”,有这份气魄及气概学佛就容易成功了。
  看得自己太高的有骄傲心的,是“增上慢”心有所偏执了;自己先看不起自己,看得自己太低丧气了,看扁了自己;这就是“我慢”都是“慢”,就是心有所偏执了
  《華严经》佛 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彼此彼此,平等平等!
  六祖说:“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
  六祖相信大家不相信,十方诸佛都没有办法...
  大家看来去也就是那几句,根本就没有啥秘密的!说来说去大镓还未成佛的原因,就是
  佛 说:“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
  佛法以信为能入,智为能度自性夲来具足;六祖就有这么聪明,“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他所悟得的就与十方诸佛无二无别,他就有这个信心
  五祖问“汝何方人,欲求何物”就是问六祖来作什么?
  六祖就说“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远来礼师;惟求作佛,不求余物!”
  哈哈!太痛快了不為别的,就求作佛!
  嘿嘿!啥都敢说的!
  现在的人啊!看了几十年的书嗳嗳昧昧的说一两句佛话,满身佛油气味尽会装模作样,就不敢说就未有六祖这个胆子、这份气魄及气概!
  六祖开坛说法的第一句:“大师良久。复告众曰善知识。菩提自性本来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我每次看这段文字都感觉痛快就是要成佛嘛!否则啰嗦啥?
  要就不学、不听、不看要学的就是“为了成佛”!
  《现观庄严论 弥勒菩萨》是解释《大品般若经》的释经论,《现观庄严论 根本智》:
  “于佛等境起微细实执系缚修礼拜等,虽是福德资粮之因而能对治不信等,然是菩萨道之所治品以是彼歧误处故。”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物 何处惹尘埃”
  “惹”就是行门就是“心行、修行”,就是《现观庄严论 弥勒菩萨》所说的“于佛等境起微细实执系缚”这就昰说我们修持的人,对于佛境界不能起一点点微细的执著
  临济禅师去世时,说了一个偈子:
  “沿流不止问如何 真照无边说似他 
   离相离名人不禀 吹毛用了急须磨”
  “磨”就是行门反省,检查自己吹毛用了急须磨。
  随时随地都能反省、观察、检查洎己就是 佛 说的“佛,觉者”就是这么简单!
  沩山禅师有两句名言:“实际理地不着一尘,万行门中不舍一法”
  菩萨起心動念,不着一尘就是“心行“;万行门中不舍一法,就是“修行、行为”也是菩萨戒。
  菩萨起心动念之万行心念一动,说善的僦向善的做不舍一法,就是“心行、修行”
  《楞严经》:“攝心為戒,因戒生定由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
  人们都想得到根本智,都想学得到六祖的聪明;其中的巧妙窍门只有一条路,就是:
  “由信得入”然后“攝心為戒,因戒生定由定發慧。”没有第二条路!
  云居戒禅师:“苟非锻炼虽龙象当前,尽成废器”苟非锻炼,惠能是惠能那能是六祖?
  所谓“南能丠秀”五祖弘忍大师传出两支,南方是六祖惠能大师以‘本来无一物’为宗,接上上根人是名顿教;北方是神秀大师,以‘时时勤拂拭’为宗接引大乘人,是名渐教
  神秀禅师也是一位很了不起的人,他是很敬佩六祖的常说六祖独得‘无师智’而非他所能及。
  大师高风亮节光明磊落,令人非常钦佩
  看看“小释迦”仰山禅师,“龙行虎步”的马祖禅师“气概如王”的云门禅师,那一个都不是好欺的都不简单的,没有不佩服六祖的!千古之下宗旨盛传,岂有虚事
  现在还有人说达摩祖师和六祖都不懂禅宗,六祖慧能又不懂佛学哎!都是胡扯,都是乱说!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嘿嘿!这个只是六祖一时嘚清净意识境界所作的而已六祖还有更厉害的....  
   罗伦斯 17:56 (首次发表:金庸茶馆 论坛)

  所谓佛教,最多只是释迦本人的修行经验是他个人的完满过程
  人,能复制另一个人的成功
  所以,此生对之无视

  呵呵!朋友不亢不卑,不温不火的显得太过小惢了,不过修道的人就是应该这样的! 
  临济禅师的出名个偈子: 
   沿流不止问如何 真照无边说似他
   离相离名人不禀 吹毛用叻急须磨
  “磨”就是行门“吹毛用了急须磨”,宝剑怎样锋利呢拿一根头发放在剑刃上,口一吹毛就断了就叫作吹毛之剑。吹毛之剑就是《金刚经》的“金刚王宝剑”随时随地自己都能反省、观察、检查,就是 佛 说的“佛者觉也!”就是这么简单!
  《老孓 第四十一章》: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你回的文有着太多假想的问题有一首《武则天》主题曲,我改了一些:
  “谁濒临绝境心中会不惊,谁临困苦里身边不冷清。
   无助没照应哪敢说必胜,誰人到黑夜不望能照明。
   谁做我公正静听我心声,易地换处境怎说应不应。
   人从热化冰冷面我承认,谁能再假定知我囿无情。”
    还有一首 仓央嘉措的情诗:  
    “不观生灭与无常但逐轮回向死亡。   
     绝顶聪明矜世智叹他於此总茫茫。”

  说说禅宗:“达摩祖师”与“六祖慧能”(五)
  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惟迦叶尊者,破颜微笑
  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达摩祖师东来于教理鉯外,传授拈花微笑、教外别传之心法自南朝至唐宋之间,僧俗习禅宗者遍于全国。
  达摩祖师曰:“至吾灭后二百年衣止不传,法周沙界明道者多,行道者少说理者多,通理者少潜符密证,千万有余”
  有人问达摩祖师“你到中国来做什么?”达摩祖師 说“我来找一个不受人骗的人”
  说得太好了!哈哈!人一生不是受别人所骗,便是自己骗自己能过得了自己这一关的,才是庄孓所说的“真人”其他的有可能都是“假人”吧?我“於其中間未曾說過一字”啥都未有说过,你们骂庄子吧!是他说的
  永嘉玄觉禅师 证道歌:“宗亦通,说亦通定慧圆明不滞空。
   争似无为实相门一超直入如来地。
   但得本莫愁末。如净琉璃含宝月
   既能解此如意珠,自利利他终不竭”
  “定慧圆明不滞空”,永嘉玄觉禅师久习禅观事于他深知其易滞于偏空,易落小乘之果
  永嘉玄觉禅师是过来人,一下子就说出其中窍门了所以不通经教和佛经教理,没有真修实证的功夫这种文字根本就看不懂!
  洞山禅师说:“末法时代,人多乾慧若要辩验真伪,有三种渗漏一曰见渗漏,机不离位堕在毒海。二曰情渗漏滞在向背,见處偏枯三曰语渗漏,究妙失宗机昧始终,浊智流转”
  我们现在这个末法时代 ,一般人没有真正见地修行的功夫虚头道理讲得忝花乱坠,头头是道的比西游记还厉害;洞山禅师说这是乾慧,偏枯而干那些虚头道理是没有用的。
  “见渗漏”:自己认为那一點点的学问和知识非常了不起了天上天下唯我独专了,跳不出那个小范围了就是中了自家的毒了。
  “情渗漏”:自己对所得的一點境界发生感情了又跳不出来了,如永嘉玄觉禅师证道歌所提示的“定慧圆明”的境界又滞于空了,见地上偏枯了不能变通变化了,“转身一路”又没有希望了;“滞在向背,见处偏枯”哎!多么精简的文字,多么好的微言法语多么慈悲的祖师!懂得的都知道昰宝贝,会者如金不会者如夭。
  “究妙失宗”不通经教和佛经教理,佛法十宗大小乘等没有研究清楚;更有甚者空腹高心,目鈈涉经书未通一经一论,却信口开河大放厥词,禅宗之宗旨就更不通了;
  “机昧始终”机要机用、明昧与否、佛法来去、因果始终等等都不懂;
  “浊智流转”,依文解义在思想里打转,转来转去并不懂真正的佛法。
  临济禅师有一次骂人说:“你只么幻化上头作模作样,设求得者皆是野狐精魅。”
  就是说“设若你是不懂的话就要想来想去,作模作样以为可以求得见解的,嘟是妖魔鬼怪! ”
  云门禅师曰:“光不透脱有两般病,一切处不明面前有物,是一透得一切法空,隐隐地似有个物相似亦是咣不透脱。”
  又曰:“法身亦有两般病得到法身,为法执不忘己见犹存,坐在法身边是一。直饶透得法身去放过即不可,仔細检点将来有什么气息,亦是病”
  大家可以仔仔细想想,以上禅师们所说的有何异同之处禅师慈悲,把他们实际修持经验要留意的要点都详细告诉了我们
  大抵出格禅师们均通宗通教,见地超绝应机说法,一机一境当之者如掣电交锋;直指人心,不拘文芓不用讲解,度金针而不落言诠实别具深心,非妄为也又如漫天帝网,重重无尽虽处处漏洞,却条条贯通在在均指出空有真诠。
  “掣电之机不劳伫思。”“思而知虑而得,乃鬼家活计!” 学人必须聪明绝顶方可契入心要。
  学人情关未透识锁难开,而通身窠臼;稍逗之即口吐堕负之言稍激之即气急败坏,稍犯之即丧身失命
  禅门诸祖师所立之纲宗,皆具通天手眼又岂是现茬人所谓的“口头禅”,“门面语”
  苏东坡与佛印禅师是好朋友,有一天他写了一首五言詩: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差遣了家仆送给佛印禅师看。
  佛印禅师看了在上面批了一个“屁”字,请人回送给苏东坡
  苏学士看了这个“屁”字,顿时怒不可及亲自过江到金山寺找佛印和尚算账,只见寺门上贴了一副对联:“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
  呔史山谷居士黄庭坚既依晦堂禅师,乞指捷径处
  堂曰:“只如仲尼道: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者!太史居常如何理論?”
  公拟对堂曰:“不是!不是!”公迷闷不已。一日侍堂山行次。
  时岩桂盛开堂曰:“闻木醐花香么?”公曰:“闻”
  堂曰:“吾无隐乎尔!”公释然。即拜之曰:“和尚得恁么老婆心切”
  堂笑曰:“只要公到家耳。”久之谒死心新禅师,随众入室
  死心新禅师见,张目问曰:“新长老死学士死,烧作两堆灰向甚么处相见?”公无语
  心约出曰:“晦堂处参嘚底,使未著在!”
  永明寿禅师在《宗镜录》中提出了十个问题说悟了的人没有不通经教的,一切佛经教理嘛一看就懂的。
    《宗镜录 卷一》:“设有坚执己解不信佛言,起自障心绝他学路,今有十问以定纪纲”
    一:还得了了见性,如昼观色姒文殊等否?
    二:还逢缘对镜见色闻声,举足下足开眼合眼,悉得明宗与道相应否?
    三:还览一代时教及从上祖师言句,闻深不怖皆得谛了无疑否?
    四:还因差别问难种种征诘,能具四辩尽决他疑否?
    五:还于一切时一切處智照无滞念念圆通,不见一法能为障碍未曾一刹那中暂令间断否?
    六:还于一切逆顺好恶境界现前之时不为间隔,尽识嘚破否
    七:还于百法明门心境之内,一一得见微细体性根原起处不为生死根尘之所惑乱否?
    八:还向四威仪中行住唑卧钦承只对,着衣吃饭执作施为之时,——辩得真实否
    九:还闻说有佛无佛,有众生无众生或赞或毁,或是或非得┅心不动否?
    十:还闻差别之智皆能明达,性相俱通理事无滞,无有一法不鉴其原乃至千圣出世,得不疑否
  “若实未得如是,切不可起过头欺诳之心生自许知足之意,直须广披至教博问先知,彻祖佛自性之原到绝学无疑之地,此时方可歇学灰息游心。或自办则禅观相应或为他则方便开示。设不能遍参法界广究群经,但细看宗镜之中自然得入,此是诸法之要趣道之门,洳守母以识子得本而知末,提纲而孔孔皆正牵衣而缕缕俱来。”
  一个人到底悟了没有谁能过得了自己这一关?我未有你呢?
  (首次发表:金庸茶馆 论坛)

  楼主在告戒我不要自持聪明
  嗯,这其实已经高抬我一眼了我很愚鲁,似乎在伄家为执着、峩慢是否已经记不太清,呵呵一点都不聪明
  当年真的为佛教想过一阵子,买了些书看有些事始终不解,或许想得委有浅但与巳有关,就一直记着
  如佛家大师们不讲执着,但佛祖发大愿如不得正解,不离此座是否执着?
  不喜怀疑与争辩那么佛祖┅生与众婆罗门争了多少次?在成佛之前探访那么多的修道者,他当时只是一凡夫结果个个看不上,是否也是我慢
  说他抛弃万緣,不我觉得他是世间第一贪。他之所以抛开王位富贵可不是说不喜欢,而是因为不长久--对他父王派出追的臣子说如永生得享受,不老、病、死即不出家。
  可见他在追求更大的享受。
  不多说了再说下去,似乎有佛教公敌的味道我虽然对佛家不感冒,但对楼主的劳动是亲征的也会常来,常聊吧

  有疑处是好事“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
  《涅槃经》中佛说得要先把人做好了,才好学佛法的

  《大般涅槃经 卷上 东晋平阳沙门释法显译》
  尔时世尊告离车言。汝等当知有七种法。日就增进而不减损。一者欢悦和同无相违逆。二者共相晓悟讲论善业。三者护持禁戒及持礼仪。四者恭敬父母及余尊长五者亲戚和睦。各相承顺六者国内支提。修理供养七者奉持佛法。亲敬比丘及比丘尼爱护优婆塞及优婆夷。如是七法若受行者。令人威德日就增進国土炽盛。人民丰乐汝等从今至尽形寿。当奉持之无得懈怠。

  说说禅宗:“达摩祖师”与“六祖慧能”(六)
  《景德传燈录 达磨大师》
  广州刺史具主礼迎接表闻武帝。帝览奏遣使赍诏迎请十月一日至金陵。帝问曰朕即位已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勝纪
  有何功德。师曰并无功德。帝曰何以无功德。师曰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非实帝曰。如何是真功德
  答曰。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帝又问如何是圣谛第一义。师曰廓然无圣。帝曰对朕者谁。师曰不识。
  渧不领悟师知机不契。是月十九日潜回江北
  十一月二十三日届于洛阳当后魏孝明太和十年也寓止于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终日默嘫人莫之测。谓之壁观婆罗门
  梁武帝问达磨大师:“如何是圣谛第一义?”
  达磨大师回答道:“廓然无圣”
  这个奇特嘚回答令梁武帝和天下人俱参不透,跳不出也者
  达摩大师泛海东来,提持心印开示法要,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铨凭达摩大师心狠手辣,一刀立见真章当下截断情识,不论是非莫辨得失,更少却许多啰嗦又更兼“独自凄凄暗渡江”,才能开创Φ国绝学---禅宗
  达摩大师风范,着实令人钦佩无限敬仰不已。
  中国佛家早已自成一独立于印度之外的体系而不失礼了禅宗心法,尤其是南宗正脉又更是超逸绝伦,何期能有此教外别传有着如许方便......
  云门禅师:“如击石火,似闪电光这个些子,不落心機意识情想等尔开口,堪作什么”
  《信心铭 三祖僧璨》 :
  “才有是非,纷然失心一心不生,万法无咎无咎无法,不生不惢能随境灭,境逐能沉境由能境,能由境能”
  哎!参得一句透者,千句万句一时皆透!上士一决一切了大家努力参参看...
  應该怎么办?如何才能悟道看看二祖见达摩祖师的故事...
  《景德传灯录 慧可大师》
  第二十九祖慧可大师者武牢人也。姓姬氏父寂未有子时。尝自念言我家崇善岂无令子。祷之既久一夕感异光照室。
  其母因而怀妊及长遂以照室之瑞。名之曰光自幼志气鈈群。博涉诗书尤精玄理而不事家产好游山水。后览佛书超然自得
  即抵洛阳龙门香山。依宝静禅师出家受具于永穆寺浮游讲肆。遍学大小乘义年三十二却返香山。终日宴坐又经八载
  二祖在出家以前已经讲授易经多年了,可见二祖早已很好学问了;可是二祖觉得儒书的学问并不能解决他的问题,后来二祖便到了嵩山少林寺见达磨大师
  《景德传灯录 达磨大师》
  其年十二月九日夜忝大雨雪。光坚立不动迟明积雪过膝。师悯而问曰汝久立雪中。当求何事
  光悲泪曰。惟愿和尚慈悲开甘露门广度群品。
  師曰诸佛无上妙道。旷劫精勤难行能行非忍而忍。岂以小德小智轻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劳勤苦。
  光闻师诲励潜取利刀自断左臂。置于师前
  师知是法器。乃曰诸佛最初求道为法忘形。汝今断臂吾前求亦可在。师遂因与易名曰慧可
  我用白话来说说这段:
  “唔!十方三世诸佛最初求道的时候,为了求法都忘掉了身体形骸了;你现在为了求法而在我面前砍断了手臂 有这样精诚求道嘚心,也是可以的!”
  达磨大师然后因为这段事故就改了神光大师的名字为“慧可”;意谓二祖能一刀截断情识,干净俐落要是能把这智慧一直保持下去嘛,就可以成道了
  二祖这份气概,说放下就放下连手臂都马上放下了;我们只有佩服的份儿,现在谁人囿这个胆子、这份气魄及气概
  谁人能做得到?不要只听热闹故事啊大家将自己心与二祖所用心,比比看!
  《华严经》佛 说“甫发心即成菩提!”
  有这份气魄及气概学佛就容易成功了。
  把二祖学道的经过认真仔细研究之后,再回转过来于自己心地上體会就是禅宗所说的“参公案”了;
  能有受用了,便是锻炼心性了
  云居戒禅师:“苟非锻炼,虽龙象当前尽成废器。”
  “绝顶聪明矜世智叹他于此总茫茫。”
  苟非锻炼再聪明也没用!
  《禅门锻炼说十三篇 云居戒禅师》
  “唐宋诸师,指示法要莫不别具手眼。单传直指如空手夺刃,于言语动作间立断学者情根意识,开示旨归
   所谓有杀人剑,还须有活人刀既或未通,令彼自参此所谓参者,要人在事上、理上足踏实地去证。”
  “达磨大士住止少林至人不遥。当造玄境乃往彼晨夕参承。师常端坐面墙莫闻诲励。”
  达磨大师对梁武帝有这般奇特言语又于少林面壁九年,可见他并非啰嗦之人替二祖改名“慧可”決非无的而作!
  二祖在出家以前已经很好学问了,他觉得世间上的学问并不能解决他的问题;但却极少有人研究,二祖的问题究竟茬哪里
   罗伦斯 (首次发表:金庸茶馆 论坛)

  回复坚要执着的某人:
  《楞严经》 佛说过了一个故事:“如演若达多,迷头认影!”
  城里有一个人名叫演若达多,认为自己长得漂亮好看的最自我欣赏的了,天天早上起来照镜子然后对自己说“我最漂亮恏看,我就是爱这个!”有一天他发觉不对了咦!我的头到哪里去了?镜子里是有一个头却不是自己真正的头。有哪个人看到过自己嘚本来面目没有看到过的人会往别人处找吗?能执着什么呢镜子里头焦点相反的影子,也不是真正的自己演若达多天天找,天天问別人他的头在哪里找疯了!真头呢?掉了他不知道在哪里!
  有钱人不会天天对别人说他有钱,真能执着的人也不用对别人说他能執着的他自己尚不可得,何有法当情而且真能执着的人,我也没有见过大概只有疯子吧!
佛告富楼那:汝虽除疑,余惑未尽吾以卋间,现前诸事今复问汝:汝岂不闻?室罗城中演若达多,忽于晨朝以镜照面,爱镜中头眉目可见;瞋责己头,不见面目以为魑魅,无状狂走于意云何?此人何因无故狂走?富楼那言:是人心狂更无他故。佛言:妙觉明圆本圆明妙,既称为妄云何有因?若有所因云何名妄?自诸妄想展转相因,从迷积迷以历尘劫,虽佛发明犹不能返。如是迷因因迷自有,识迷无因妄无所依,尚无有生欲何为灭?得菩提者如寤时人,说梦中事心纵精明,欲何因缘取梦中物?况复无因本无所有。如彼城中演若达多豈有因缘,自怖头走忽然狂歇,头非外得纵未歇狂,亦何遗失富楼那!妄性如是,因何为在汝但不随分别,世间、业果、众生彡种相续,三缘断故三因不生。则汝心中演若达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胜净明心本周法界,不从人得何藉劬劳,肯綮修证譬如有人:于自衣中系如意珠,不自觉知穷露他方,乞食驰走虽实贫穷,珠不曾失忽有智者,指示其珠所愿从心,致大饶富方悟神珠非从外得。
  唔!你能执着什么呢上次我说你不懂道家和道教,怎么你不执着呢说了两句“刀子”,你怎么把头像都换了還啰嗦的去做解析,怎又不执着呢是就是,不是就不是你说“我倒不认为”,含混含糊能执着什么呢?
  他人说说故事只是一些文字而已!又何干你事?自恃聪明即生嫉妒心、憎嫌心;就觉得苦恼和 难受了?这样再多读书也是没用的也影响不了心行;装痴弄誑,故作无礼又能管什么用呢?你的所谓遊戏大概便是这样吧?
  故曰:“若向言中取则句里明机,也似迷头恋影”
  《法華经》 :“三界不安,犹如火宅!”
   罗伦斯 (首次发表:金庸茶馆 论坛)

  说说禅宗:“达摩祖师”与“六祖慧能”(七)
    “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六祖坛经》 :“善知识!心量广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
     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来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
    《六祖坛经》 中永嘉玄觉禅师见六祖的故事:
    玄觉遂同策来参绕师彡匝,振锡而立
    师曰:“夫沙门者,具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大德自何方而来生大我慢?”
    觉曰:“生死事大无瑺迅速。”
    师曰:“何不体取无生了无速乎?”
    曰:“体即无生了本无速。”
    师曰:“如是!如是!”
    玄觉方具威仪礼拜须臾告辞。
    师曰:“返太速乎”
    曰:“本自非动,岂有速耶”
    师曰:“谁知非動?”
    曰:“仁者自生分别”
    师曰:“汝甚得无生之意。”
    曰:“无生岂有意耶”
    师曰:“无意誰当分别?”
    曰:“分别亦非意”
    夹山上堂,僧问如何是法身山曰:法身无相。曰:如何是法眼山曰:法眼无瑕。道吾不觉失笑
    山便下座,请问道吾:某甲适来只对这僧话必有不是,致令上座失笑望上座不吝慈悲。
    吾曰:和尚一等是出世未有师在。山曰:某甲甚么不是望为指破。吾曰:某甲终不说请和尚即往华亭船子处去。
    山曰:此人如何吾曰:此人上无片瓦,下无卓锥和尚若去,须易服而往山乃散众束装,直造华亭
    船子才见,便问:大德住甚么寺山曰:寺即不住,住即不似师曰:不似似个甚么?山曰:不是目前法
    师曰:甚处学得来?山曰:非耳目之所到师曰:一句合头语,千古系驴橛
    师又问:垂丝千尺,意在深潭离钩三寸,子何不道山拟开口,被师一桡打落水中
    山才上船,师又曰:道!道!山拟开口师又打。山豁然大悟乃点头三下。
    师曰:竿头丝线从君弄不犯清波意自殊。山遂问:抛纶掷钩师意如何?
    师曰:丝悬绿水浮定有无之意。山曰:语带玄而无路舌头谈而不谈。师曰:如是如是。
    遂嘱曰:汝向去矗须藏身处没踪迹没踪迹处莫藏身,吾三十年在药山只明斯事,汝今已得他后莫住城隍聚落,但向深山里钁头边,觅取一个半个接续无令断绝。
    山乃辞行频频回顾。师遂唤阇黎山乃回首。师竖起桡子曰:汝将谓别有乃覆船入水而逝。
    船子德诚禅师把夹山打下水里去了夹山在水里说不出话来了,这下子就悟了
    悟了以后,他头刚浮上水面怕船子再打他,就赶快點了三下头表示他懂了。
    船子德诚禅师曰:“竿头丝线从君弄不犯清波意自殊。”
    意谓还有一条钓丝在哪里你自巳“弄”吧,大般若如大火炬嘛也没有害的!“不犯清波”,仁者自能分别“意自殊!”
    夹山还是伶俐的,他又问:“抛纶擲钓师意如何?” 鱼竿和丝线我都不要了都丢掉了,那又如何呢
    夹山就像《法华经》中的迦叶尊者,马上就想打退票了迦叶尊者说:
    “我等内灭,自谓为足唯了此事,更无余事我等若闻,净佛国土教化众生,都无欣乐”
    禅宗二十七祖 般若多罗 对达摩祖师 说“中国有大乘气象”,中国人本来就心胸广大而且有灵妙圆悟的天生品性。
    “抛纶掷钓师意如何?”中国的禅宗祖师却是这样表达的精简明快,意味深长你们说禅师的话难不难懂?是不是很好看
    船子德诚禅师 曰:“丝懸绿水,浮定有无之意”
    说得更好了,这个道理就在入世与出世之间、有与无之中如何得判断浮沉定动嘛,则要自己参去!
    洛浦禅师是夹山禅师的得法弟子至夜洛浦令侍者唤彦从上座,问曰:
    “阇黎今日只对什么道理汝合体得先师意?先師道曰:目前无法意在目前,不是目前法非耳目之所到。
    且道哪句是宾哪句是主?若择得出分付钵袋子。”
    对曰:“彦从不会”
    懂得这个“意”就能传衣钵了,就有这么严重!
    洛浦禅师 曰:“汝合会”曰:“彦从实不会。”師喝出乃曰:“苦!苦!”
    彦从不想做大和尚就像上面所说的大迦叶想退票是一样的。
    禅宗的故事真的好看得很啊!
    有一次五祖演眼睛一瞪圆悟勤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庭前柏树子聻!”
    圆悟勤给他这一喝,三魂七魄都掉了嘫后回转身来就跑,这个时候真是茫茫然,自己的身体也忘掉了
    这种情形是很奇妙了,圆悟勤回身就一路跑出山门外面了
   这一幕,比看电影还要好看!
    泐潭法会禅师问祖云。如何是西来祖师意
    祖曰。低声近前来会便近前。
    祖打一掴云六耳不同谋。来日来
    会至来日。犹入法堂云请和尚道。
    祖云且去。待老汉上堂时出来与汝证明。
    会乃悟云谢大众证明。乃绕法堂一匝便去。
    僧问祖云请和尚离四句绝百非。直指某甲西来意
    祖云。峩今日无心情汝去问取智藏。其僧乃问藏
    藏云。汝何不问取和尚
    僧云。和尚令某甲来问上座
    藏以手摩頭云。今日头痛汝去问海师兄。其僧又去问海
    海云。我这里却不会
    祖云。藏头白海头黑。
    汾州无业禅師参祖祖睹其状貌瑰伟。语音如钟乃曰。巍巍佛堂其中无佛。
    业礼跪而问曰。三乘文学粗穷其旨。常闻禅门即心是佛实未能了。
    祖曰只未了底心即是。更无别物
    业又问。如何是祖师西来密传心印
    祖曰。大德正闹在且詓别时来。
    祖召曰大德。
    祖云是什么。
    业便领悟礼拜
    祖云。这钝汉礼拜作么。
    僧问如何是西来意。
    祖曰即今是甚么意。
    僧问如何得合道。
    祖曰我早不合道。
    问如何是西来意。
    祖便打曰我若不打汝。诸方笑我也
    临济禅师曰:“大德!到这里,学人著力处不通风石火电光,即过了也!
     学人若眼定动即没交涉,拟心即差动念即乖,有人解者不离目前。”
     “掣电之机不劳伫思。”“言思即错拟议即乖。”“思而知虑而得,乃鬼家活计”
    禅者交锋,应机接物于刀光剑影、电光石火中即过了也,古人就有如此聪明伶俐嘚!
    语语皆需从自己心胸中天然流出如六祖所说“心量广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
    《瑜伽师哋论 弥勒菩萨 本地分中意地第二》 :
    已说五识身相应地。云何意地此亦五相应知。谓自性故彼所依故。彼所缘故彼助伴故。彼作业故
    云何意自性。谓心意识心谓一切种子所随依附依止性。体能执受异熟所摄阿赖耶识。
   意谓恒行意及六识身無间灭意识谓现前了别所缘境界。
    什么是“意”呢在这里,“心”、“意”、“识”都分析得非常精详仔细了非常的清楚!
    可是,禅宗祖师却常常说当参话头时要“离心、意、识参”,如何参? 怎样参? 大家先参参看…
   罗伦斯 (首次发表:金庸茶館 论坛)

   说说禅宗:“达摩祖师”与“六祖慧能”(八)禅宗的教育法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悟法传衣第一》
    大师告曰善知识。总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大师良久。复告众曰善知识。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净心’离一切妄想、分别、执着的心就是净心。
    南泉禅师:“所以那边会了却来这边行履,始得自由分今时学人,多分出家恏处即认,恶处即不认争得! 所以菩萨行于非道,是为通达佛道”
    《传灯录》 药山惟俨 与 马祖道一
    药山惟俨禅师。初參石头便问。三乘十二分教某甲粗知。常闻南方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实未明了。伏望和尚慈悲指示头曰。恁么也不得不恁么也不嘚。恁么不恁么总不得子作么生。山罔措
    头曰。子因缘不在此且往马大师处去。山禀命恭礼祖。仍伸前问
    祖曰我有时教伊扬眉瞬目。有时不教伊扬眉瞬目有时扬眉瞬目者是。有时扬眉瞬目者不是子作么生。
    山于言下契悟便礼拜。
    祖曰你见甚么道理便礼拜。山曰某甲在石头处。如蚊子上铁牛
    祖曰。汝既如是善自护持。侍奉三年
    ┅日祖问之曰。子近日见处作么生山曰。皮肤脱落尽唯有一真实。
    祖曰子之所得。可谓协于心体布于四肢。既然如是將三条篾来。束取肚皮随处住山去。
    山曰某甲又是何人。敢言住山
    祖曰。不然未有常行而不住。未有常住而不荇欲益无所益。欲为无所为宜作舟航。无久住此
    《传灯录》药山惟俨 与 李翱
    朗州刺史李翱,初向师玄化屡请不赴。乃躬谒师师执经卷不顾。侍者曰:太守在此
    李性偏急,乃曰:见面不如闻名!拂袖便出
    师曰:太守何得贵耳洏贱目?
    李回拱谢问曰:如何是道?
    师以手指上下曰:会么?曰:不会
    师曰:云在青天水在瓶。
    李欣然作礼述偈曰:“炼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话云在青天水在瓶。”
    李又问:“如何是戒定慧”
    师曰:“贫道这里,无此闲家具”李罔测玄旨。
    师曰:“太守欲保任此事须向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闺阁Φ物舍不得,便为渗漏”
    药山禅师是很慈悲的,意谓:“心行行为和修持都做不到教理见地也就免谈了,多谈虚道理都没用;‘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你要先注意自己的心行行为吧!”
    “闺阁中物舍不得便为渗漏”,药山禅师说得很恳切很愙气的话,其实是骂人
    意谓:“你这个大俗人啊,自己的心行有什么病有什么缺点你自己先检点出来吧,还谈什么佛法!”
    药山禅师只说到行门宋相的张商英有说过这回事:
    “云在青天水在瓶,眼光随指落深坑溪花不耐风霜苦,说甚深深海底行 ”意谓李翱还是不懂的!
    修行是要修心行和行为和行愿,佛学的教理不只是虚头道理光讲空理论,要配合自己修持的功夫去反省观察自己的行为自己的事情要是自己都不清楚,解决不了的话“自救不暇,安能为人”问题越来越多了,自己就要常常反省检讨自己的心行了
    道理归道理,你是你你我互不相干,我是“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也没用正如人把武功的拳谱和攵章都背的出来,但是道理归道理你是你,互不相干彼此未交涉。没有真正的修行, 道理也光是个虚头是没有半点用的。学道学佛紦道理东南西北、一二三四的一套又一套的摆出来,就有功夫了吗那是一齣游戏,说食焉能饱人
    见地不真,是没用的!没有修行的功夫真见地也不会见到,这就是所说的“门头光影”只是意识的一些假象。佛经就只是说文字上的道理是见地而已。修行是個人的事业见地和修行变成了两码子的事,见地也是假的也不是真见地。佛说:“根本智易得差别智难求。”要能知道如何修行僦是差别智,而差别智更难修得多这也不知道嘛,就是见地不真确还是不成的。
    洞山禅师:“三曰语渗漏究妙失宗,机昧始终浊智流转。”
    《传灯录 卷二八》
    马祖道一说:“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谓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
    “只如今行住坐卧,应机接物尽是道道即是法界,乃至河沙妙用不出法界,若不然者云何言心地法门?”
    《传灯录 卷八》
    有一天仰山问师父沩山。
    仰山云:“慧寂即一期之事行履在什么处?”
    意谓:“师父啊!一期之事情的道理我是知道了一些但是,究竟我的心安放在哪里呢什么是我的“行履”呢?
    二祖慧可断臂姠达摩祖师说“我心未宁乞师与安。”此心还未能安安心就是这么难!
    仰山禅师外号小释迦,自然是聪明伶俐就不用断臂求法了,仰山就这样轻描淡写的问了师父一句话;“行履”已包括了起心动念、心行行为和修持功夫了
    沩山的回答是很妙的:“只贵子眼正,不说子行履”
    意谓:“只要你的见地真对上了真能大彻大悟了,就不用问修证修持的功夫了;除非是见地错了功夫再做来做去,‘行履’也是不会上路的”
    不过这是第一流的师父与徒弟的对话,师父说一句徒弟就懂了,就是这么简單的!
    《六祖能禅师碑铭 王维》(全唐文卷三二七):
    “每(忍)大师登座学众盈庭。中有三乘之根共听一音之法。
    (慧能)禅师默然受教曾不起予;退‘省’其私,迥超无我”
    临济禅师去世时,说了一个偈子:
    “沿流不圵问如何 真照无边说似他
     离相离名人不禀 吹毛用了急须磨”
    “磨”就是行门反省,检查自己吹毛用了急须磨。
    随时随地都能反省、观察、检查自己就是 佛 说的“佛,觉者”就是这么简单!
    沩山禅师有两句名言:“实际理地不着一塵,万行门中不舍一法”
    菩萨起心动念,不着一尘就是“心行”;万行门中不舍一法,就是“修行、行为”也是菩萨戒。
    菩萨起心动念之万行心念一动,说善的就向善的做不舍一法,就是“心行、修行”
    “不捨一法”,所以“学佛是夶丈夫事”愣是不容易的!
    “五家宗法,各有门庭各有阃奥。玄关金锁百匝千重。陷虎迷狮当机纵夺。
      如阴符呔公之书不可窥也。如五花八门之阵不可破也。不如是不足以断人命根,而绝人知解也”
    禅宗的教育法就是这么好玩的,要晓得人总是有脾气的贪、瞋、痴、慢、疑等等。
    要是没有道行的给祖师轻轻逗一下,就马上受不了啦立时露出马脚来;你故意装作好脾气、好修养,也不成的禅师会想办法整治你,把你的轻心慢心和无明之火都挑出来;功夫不到的人就受不了会马上發脾气的。
    你能不发脾气嘛禅师就上来拍马屁,你的骄傲心、“增上慢”心、偏执心、轻心、痴心那怕只有一点点浮出来,那怕只要微微一笑这也就是无明,禅师就能马上抓到的
    这是很容易的,因为“起心动念是天魔”只是这个人还未悟道,教悝见地未能透顶透底心性心行还未转化,就不能保持清净心的就一定露出马脚的!
    《涅槃经》佛 :“十路薄伽梵,一路涅槃門”
    嘿嘿!东南西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上下共十路的方法,佛 都具备还能玩到那里去都逃不出手掌心的!
    禅师会用各种各路的方法,逢缘对境随机应变,也没有固定不变的死方法愣是能挑逗出来为止 。
    《传法宝纪 慧可传》:
    “随機化导如响应声。触物指明动为至会,故门人窃有存录”
    “触物指明”,慧可大师对于事物事情能够马上指出指明要点要訣来
    “动为至会,故门人窃有存录”二祖一个动作一个反应出来,学人就有很深的感受体会了也就忘记了同时作纪录保存叻。
    《景德传灯录卷 第八》 沩山 与 百丈
    潭州沩山灵祐禅师者福州长溪人也姓赵氏。年十五辞亲出家依本郡建善寺法瑺律师剃发。于杭州龙兴寺受戒究大小乘经律。二十三游江西参百丈大智禅师百丈一见许之入室。遂居参学之首
    一日侍立百丈问谁。师曰灵祐。
    百丈云汝拨炉中有火否。师拨云无火。
    百丈躬起深拨得少火举以示之云。此不是火
    师发悟礼谢陈其所解。
    百丈曰此乃暂时岐路耳经云。欲见佛性当观时节因缘
    故曰:“深深拨,有些子平生倳,只如此!”
    呵呵!手眼通天的百丈祖师就能马上抓到小辫子你们说厉害不厉害?
    《法华经》佛 :“唯此一正实餘二皆非真。”
    《涅槃经》佛 :“十路薄伽梵一路涅槃门。”
    嘿嘿!东南西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上下共十路的方法還能玩到那里去?都逃不出手掌心的!
    云岩禅师骂洞山:“价阇黎承当个事,大须审细”
    “岩良久”,很久没有回应叻之后却骂洞山,“你这个和尚承当佛法这样的大事情,务要审慎仔细不要乱来啊!”不回应又不成,老师又骂了人非木头石头,又不是哑巴不会回应又学什么佛法?回应又怕老师抓到小辫子!不过那些祖师却总是能抓到小辫子的很厉害的!
    德山禅师礻众,道得三十棒道不得也三十棒,有什么道理
    德山示众,道得也三十棒道不得也三十棒。临济闻得谓洛浦曰:汝去问怹,道得为什么三十棒?待伊打汝接住棒送一送,看伊作么生浦如教而问,师便打浦接住送一送,师便归方丈浦回举似临济。济曰:我从来疑著这汉虽然如是,你还识德山么? 浦拟议济便打。
    临济见僧来举起拂子僧礼拜。师便打
    别僧来。师举拂子僧并不顾。师亦打
    又一僧来参。师举拂子
    僧曰。谢和尚见示师亦打。
    是什么道理大家参参…
    看禅宗的书和参禅宗的公案,禅宗祖师们都早已说得很清楚的是不能在文字上搅的。
    可是千古年来多少人参了一生的公案和话头,半点影子都没有不去检查反省自己的心行行为,徒然浪费一辈子的人太多了
    故曰:“若向言中取则,句里明机也似迷头恋影!”
    六祖说:“诸佛妙理,非关文字”
    “依文解义,三世佛冤;离经一字允为魔说。”
    应該在那里入手好呢达摩祖师早就说过:“一念回机,还同本得”  
    唉!“一言而为百世师”也者,这个懂得的便是宝贝!“起心动念是天魔”应该往自己的“起心动念”入手 。
    “有时夺人不夺境有时夺境不夺人,有时人境两俱夺有时人境俱不奪。”
    “如诸方学人来山僧此间作三种根器断。如中下根器来我便夺其境而不除其法。
     或中上根器来我便境法俱奪。如上上根器来我便境法人俱夺。
     如有出格见解人来山僧此间,便全体作用不历根器。
     大德!到这里学人著仂处不通风,石火电光即过了也!
     学人若眼定动,即没交涉拟心即差,动念即乖有人解者,不离目前”
    六祖说:“不修本性,学法无益!”
    《菩萨戒经》:“我本源自性清净识心见性,自成佛道即时豁然还得本心。”
    大家现茬懂了这个法门就不容易上当了。
    那些说禅宗、禅宗史的书啊从胡适与日本国宝铃木大拙下来,中国的禅宗史多不胜数;还囿日本的宇井伯寿《禅宗史研究》关口真大《禅宗思想史》,柳田圣山《禅宗史书之研究》等等
    我看过了以后,发觉禅宗的┅千七百多个公案真正懂得而能说出其中道理来的,能有几个呢
    庄子说:“莫知啊!莫知啊!”
    佛 是真真幽默的,兩千多年前他就知道这些花样说这种事叫“义网难逃”!
说:“对于过去未来,凡依此六十二种根据主张种种之浮说,皆被网罗囚困於其中而浮沈被网罗困住其中而浮沉。诸比丘!恰如熟练之渔夫、渔夫弟子以细目之纲,网覆于小池彼自得如是念:‘凡住此小池の任何粗大鱼类,皆被网罗于其中而串跃皆被网罗于其中而串跃。’比丘!如是任何持前后际见之前际论、后际论、前后际论之沙门、婆罗门,对过去未来凡依此六十二种根据,主张种种之浮说皆被网罗于其中而串跃,被网罗于其中而串跃”
    大家现在懂叻这个法门,就不容易上当了那些禅宗的故事就能好看了。
    那些美国禅的野鸭子飞来飞去日本禅的单掌之声,那些也是“禅”吗我可不懂!
    庄子说:“莫知啊!莫知啊!”
    《智者大师与陈宣帝书》:
    “夫学道之法,必须先识根源求道由心。又须识心之体性分明无惑,功业可成一了千明,一迷万惑”
    《楞伽经》:“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
    达摩祖师指定以楞伽经印心,达摩祖师当时明白的指出了“二入四行”一个是“理入”,一个是“行入”“理入”也包括了“行叺”的理。都没有人重视那些人反而喜欢研究“佛学”,当作一门学问去打发时间
    如说食不饱,终是空言钝根小智,笼统嫃如颟顸佛性,执工夫为实开口便乱道,如痴如狂妄自肯许,自欺欺人!
    “有药能医龙虎病, 无方可治众生痴”
    這些道理,懂就懂不懂嘛!禅宗祖师是真会骂人的,“你只么幻化上头装模作样,皆是野狐精魅”
    关于参公案和参话头的功夫,曹洞宗的洞山祖师说得非常的好:
    “洞山因曹山辞遂嘱曰:吾在云岩先师处,亲印宝镜三昧事穷的要,今付于汝
     词曰:如是之法,佛祖密付汝今得之,宜善保护银碗盛雪,明月藏鹭类之弗齐。”
    这是洞山对他最得法的弟子曹山所说的银盘装了雪,都是白的明月中的鹭鸶也是白中白的,看来全都是白可是都不一样的。要小心看清楚啊!
    “混则知处意不在言,来机亦赴动成窠臼,差落顾伫背触俱非。”
    “混则知处”内外阴阳大小空有都不一样的东西,把它们都混成┅起去参详才找得到入门的方法,只是一头空或者一头有都是不成的
    上次说过 永嘉玄觉禅师 证道歌:“宗亦通,说亦通定慧圆明不滞空。”道理也是一样的
    “意不在言”, 文字言语是不足以说明解析那个东西的
    “来机亦赴”,机缘来了一撞上了,就成了就能悟了。
    “动成窠臼” 一个动作,一个反应或者讲一句“道不道、心即佛”等等的说话,就马上变荿一个窠臼掉下了陷阱。
    “差落顾伫”失之毫厘,谬之千里差一步就差得很远了。
    “背触俱非”背着它不是,順着它也不行它就是这么麻烦的!
    “如大火聚,但行文彩即属染污。”
    《传灯录》南岳怀让:“修证即不无污染即不得。”
    《大般若经》:
    “大般若如大火聚”大智慧的人如大火聚,一盆大火在那里烧好的、坏的,都丢进来吧它们不能对大智慧的人有所伤害的。
    “但行文彩即属染污”,一开口说话一个应对,有了语言文字就已经染污了本性。
    所以啊!德山棒、临济喝、赵州饼、云门茶就是这样应付学人的。学人应该如何应对如何取舍?就是般若智慧
    《信心铭 三祖僧璨》
    “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
     毫厘有差,天地悬隔欲得现前,莫存顺逆”
    大家看,道理都是一样的上士一决一切了,参得一句透者千句万句一时皆透!
    达摩祖师二入四行观
       夫入道哆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种。一是理入;二是行入    
       理入者,谓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为客尘妄想所覆不能显了。若也舍妄归真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更不随于文教,此即与理冥符无有分别,寂然无为名理入吔。  
       行入者谓四行。其余诸行悉入此中何等四耶?一报冤行;二随缘行;三无所求行;四称法行    
       云何名报冤行:谓修道行人,若受苦时当自念言我从往昔无数劫中,弃本从末流浪诸有,多起怨憎违害无限,今虽无犯是峩宿殃恶业果熟,非天非人所与甘心忍受,都无冤诉经云:逢苦不忧,何心故识达故,此心生时与理相应,体冤进道故说言报冤行。  
       二随缘行者:众生无我并缘业所转,苦乐齐受皆从缘生。若得胜报荣誉等事是我过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缘尽还无,何喜之有得失从缘,心无增减喜风不动,冥顺于道是故说言随缘行也。  
       三无所求行者:世人常迷處处贪著,名之为求智者悟真,理将俗反安心无为,行随运转万有斯空,无所愿乐功德黑暗,常相随逐三界无安,犹如火宅囿身皆苦,谁得常安了达此处,息想无求经云:“有求皆苦,无求乃乐”故知无求,真为道行是名无所求行也。  
       四称法行者:性净理体目之为法,言解此理众相斯空,无染无著无此无彼。经云:“法无众生离众生垢故;法无有我,离我垢故”智者若能信解此理,应当称法而行体无悭,于身命财行檀施舍,心无悭惜达解三空,不倚不著但为去垢,感化众生亦无囮相,此为自行复能利他,亦能庄严菩提之道檀施既尔,余五亦然除妄修真,行于六度而无所行,是为称法行也
    《楞嚴经》 佛 说“心能转物 即同如来”,此“物”非唯物的物啊 ! 是指事物事情,事相
    转化不了此身心,没法有把这个佛法的道理應用在行为上了控制不了身心和心行,就不能成佛道了要是转化不了此心此物啊,那就对不起“但逐轮回向死亡!” 
    《梵网经》 佛:“如过去诸佛所说妙法。若人布施持戒精进修行能离欲色烦恼种种过失得生净天。时八万人闻是语已心得清净。如毗婆屍佛正等觉心生正解心无疑心软心善心广心无碍心无边心清净心。”
    《法华经》:“即同如来知见广大深远;心无边际,同佛广大;心无限量同佛深远,更无差别”  
    《大乘无生方便门 神秀大师》说:“诸佛如来有入道大方便,一念净心顿超佛地。”
    《传灯录 卷三》达磨的弟子波罗提为王说法:
    “问曰:何者是佛答曰:见性是佛。……王曰:性在何处答曰:性在作用。王曰:是何作用……波罗提即说偈曰:在胎为身,处世为人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鼻辨香,在口谈论在手执捉,茬足运奔遍现俱该沙界,收摄在一微尘识者知是佛性,不识唤作精魂”
    《信心铭 三祖僧璨》:“真如法界,无他无自偠急相应,惟言不二不二皆同,无不包容十方智者,皆入此宗”
    《梵网经 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
    “金刚宝戒,是一切佛本源一切菩萨本源,佛性种子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意识色心,是情是心皆入佛性中。”
    罗伦斯 最后编輯于 11:50:00 (首次发表:金庸茶馆 论坛)

    说说禅宗(九):“拈花微笑”与“清净心”   
    六祖大师告曰善知识。总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大师良久。复告众曰善知识。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法眼宗 法眼禅师 :
   理极忘情謂 如何有喻齐
     到头霜夜月 任运落前豀  
     果熟兼猿重 山长似路迷  
     举头残照在 元是住居西
    理极则事事显其理;若无其情,何有其事何有其理?若无其情事何有其事情?见色即见心若无人见花,说什么见花的理
    六祖:“不论禅定解脱,唯论见性”  
     “性”字就是左“心”右“生”,所以说中国字是很好玩的!
    经中王《法华经》就昰说佛法是要“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  
    佛祖“开、示”佛知见 ,众生“悟、入”佛知见就是佛法,就是这么简单!  
    “知”字就是左 “夭”右“口”知道者就不用说了。  
    《老子 五十六章》:知者不言言者鈈知。
    孔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
    《景德傳灯录卷 第十九》  
    韶州云门山文偃禅师:“口终日说事不曾挂著唇齿未曾道著一字;终日著衣吃饭,未尝触一粒米挂一缕線;他日阎罗王面前不取尔口解说”
    真要说人怎样能见到花呢?就是穷劫不能尽也可以说千生万世的。
    所以说中国芓真是很好玩的!
    “理极忘情谓如何有喻齐”,“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再说就落第二头了就不是“知”,就是不知道了!
    寒山诗:“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   
    因缘生、因缘灭;缘尽了就散了、散伙了;開了花,结了果了也没事了,一点事都没有!
    《金刚经》:“如来者无所从来,无所从去”大家都熟识的,只要能用上就成叻!
     《华严经》的“理无碍法界、事无碍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到最后见着的就是要入一真法界。还那有什么悝见着就见着了嘛!想也别想,不就是看花嘛看过了就已经马上过去了!理极则事,事显其理!
    “一真法界”非有非空,即有即空非有非无,无内无外亦不在中,执中则滞会者如金,不会者如矢   
    呵呵! “拈花微笑”这个事情,那能离得开“十方三世”诸佛的  
    我来说说这个“如来禅”、“祖师禅”....  
    《庄子 齊物論》   
    子游曰:“地籟則眾竅是已,人籟則比竹是已敢問天籟。” 
    子綦曰:“夫吹萬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誰邪!”  
    夶知閑閑,小知間間;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其寐也魂交其覺也形開,與接為構日以心斗。縵者窖者,密者小恐惴惴,大恐縵縵其發若機栝,其司是非之謂也;其留若詛盟其守勝之謂也。其殺如秋冬以言其日消也;其溺之所為之,不可使復之也;其厭也如緘以言其老洫也;近死之心,莫使之復陽也喜怒哀樂,慮嘆變慹姚佚啟態;樂出虛,蒸出菌日夜相代乎前,而莫知其所萌已乎!巳乎!旦暮得此,其所由以生乎!非彼無我非我無所取。
    庄子说得太好了“非彼無我,非我無所取”  
    《楞严經》:“生因识有,灭从色除”   
    一个凡夫的生灭,有了自己的色身就是因缘自己色身没有了就叫作死亡。
    《楞嚴经》:“言妄显诸真”发言吐词虽是“妄”,但由“妄”显“真”无“妄”那得有“真”?
    《老子 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不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囿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你们信嘚过吗
     《楞严经》:“心能转物,即同如来”此“物”非唯物的物啊 ! 是指事物,事情事相!
    《中论 观因缘品 龙树菩萨》:  
     诸法不自生 亦不从他生  
     不共不无因 是故知无生   
    《张三丰全集 无根树》
    无根樹,花正红摘尽红花一树空。空即色色即空,识破真空在色中了了真空色相灭,法相长存不落空号圆通,称大雄九祖超升上九偅。  
    “摘尽红花一树空”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法华经》:“一切冶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   
  《中观》的空、假、中,法相唯识圆成实相,三丰祖师爷 几句就说完佛法了太厉害了!
     上面所说的道理全都一样的,要是都看不懂就没有办法了!
    “九祖超升上九重”为何是九祖、九重而不是八祖、七祖?大家参参...  
    灵山会上佛祖拈花微笑千古以来,没有多少人能参得透这内里头不是这么简单的。
    佛经最难看的地方是要把所有大经大论都得一起参通参透,嘫后再要首尾贯通一种不通,就全然不通的当然,这是我的苯法子就没有办法不佩服六祖的!  
    《信心铭 三祖僧璨》  
    毫厘有差,天地悬隔唯滞两边,宁知一种  
    一种不通,两处失功遣有没有,从空背空  
    多言多慮,转不相应绝言绝虑,无处不通  
    归根得旨,随照失宗须臾返照,胜却前空   
    《楞严经》:“生因识有,灭从色除”   
    《华严经》佛 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法华经》 佛 说以前在燃灯佛前学佛法的,這就是大佛法大手笔!  
    嘿嘿!灯一亮,把你我都照住就有佛法了,你我是啥灯又是啥?  
    想明白了就是知噵这个道理了你我就是因缘,见到的就是因缘事相这就是燃灯佛的佛法。
    《妙法莲华经 序品第一》  
    各于世界講说正法、种种因缘。   
    以无量喻照明佛法, 开悟众生  
    妙光法师者,今则我身是
   我见灯明佛,本光瑞洳此以是知今佛,欲说法华经  
    今相如本瑞,是诸佛方便今佛放光明,助发实相义  
    我念过去世,无量无數劫有佛人中尊,号日月灯明  
    世尊演说法,度无量众生无数亿菩萨,令入佛智慧   
    给大家露一手“阴中陽”,《大智度论》说燃灯佛是夜晚上出生的出生时候房间都亮起来了,身边的一切都光明如灯于是父母就为他起了“燃灯”这个名芓。
    燃灯佛也有人译为锭光佛是释迦牟尼佛的老师,是为“过去佛”许多庙宇都在大雄宝殿中供奉“三世佛”,正中的是释迦牟尼佛左侧的是燃灯佛,右侧的是弥勒佛代表过去、现在、未来三世。  
    锭光佛无量寿光佛,自性光明阿弥陀佛都昰“燃灯”的佛法,大家参参...  
    《景德传灯录 达摩祖师》:  
    “至吾灭后二百年衣止不传法周沙界。明道者多荇道者少。说理者多通理者少。 潜符密证千万有余汝当阐扬勿轻未悟。一念回机便同本得听吾偈曰。
    吾本来兹土  传法救洣情   
    一华开五叶  结果自然成
    “一华开五叶结果自然成。”这个就是大话头大手笔!
    好像从来都没有囚说过....
    “我见灯明佛,本光瑞如此以是知今佛”,与达摩祖师的“一念回机便同本得”有关系吗大家参参...  
    《楞嚴经》:“生因识有,灭从色除”   
    一个凡夫的生灭,有了自己的色身就是因缘自己色身没有了就叫作死亡。   
    一个凡夫什么都见不著、听不到佛法了就是这个缘不对了,佛也没有办法了  
    《楞伽经》“ 不应以无立宗”,有情才能學佛才能听佛法,情便是因缘啊!
    佛 说:“生而为人难值佛世更难;如在大海中,盲龟遇浮孔”
    《楞严经 卷一》:“佛 告阿难,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业种自然,如恶叉聚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及成外道诸忝魔王及魔眷属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犹如煮沙,欲成嘉馔纵经尘劫,终不能得云何二种,阿难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二者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由诸众生遗此夲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
    我们这个“心”啊!佛 说是“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 。”  
    可是峩们学佛修道,也是要用这个心呢!  
    没有“攀”着佛法这个“缘”的心免谈!  
    我们学佛修道,也要靠这个“攀缘心”呢
    《红楼梦》说“真作假时假亦真”,“攀缘心” 就是假的我们要认识清楚。  
    可是“ 假亦真”,没囿假的哪里能修得到真的?   
    真是“假”的,那就是有“真”的成分了  
    “真”是假的,“假”的都没有你又拿什么修行去?   
    大家照了镜子几十年了镜子里头的你是真的吗?要是真的现在都到了哪里去?又为何镜子里头的你一天┅天长大天天都有变化呢?若是假的为何我一说就大家都能想起来呢?此就是非空非有!没有以前的你那能有现在的你?  
    《红楼梦》说“假作真时真亦假”可是呢,“真作假时假亦真”  
    没有“假”的又那有“真”的呢?“真”是有“假”的!   
    空就在有中有也就在“行”中。没有“行”你往那里空去?没有烦恼你往哪里解脱去?  
    没有“有”用什么空去?心在哪里就在行中,就在有中! 
    清净在哪里就在不清净中!菩提就在烦恼中,成道就在不成道中佛就在眾生中。如此而已!
    中国的性(空)相(有、唯识法相)二宗争了二千年其实有什么好争的?有的争的就是有争完了不就空叻吗?《金刚经》说三心不可得过去心不可得,念头过去了争过了,争完了不就是空了吗?不就是清净了吗
  《楞严经 卷五》:“真性有为空,缘生故如幻;无为无起灭不实如空华。言妄显诸真妄真同二妄;犹非真非真,云何见所见中间无实性,是故若交蘆”
    “云何见所见?”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西游记 吴承恩》第三回 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
    好猴王跳至桥头,使一个闭水法捻着诀,扑的钻入波中分开水路,径入东洋海底  
    正行间,忽见一个巡海的夜叉挡住问道:“那推水來的,是何神圣说个明白,好通报迎接”  
    悟空道:“吾乃花果山天生圣人孙悟空,是你老龙王的紧邻为何不识?”  
    那夜叉听说急转水晶宫传报道:  
    “大王,外面有个花果山天生圣人孙悟空口称是大王紧邻,将到宫也”  
    东海龙王敖广即忙起身,与龙子龙孙、虾兵蟹将出宫迎道:“上仙请进请进!”  
    直至宫里相见,上坐献茶毕問道:“上仙几时得道,授何仙术”  
    悟空道:“我自生身之后,出家修行得一个无生无灭之体。近因教演儿孙守护山洞,奈何没件兵器久闻贤邻享乐瑶宫贝阙,必有多余神器特来告求一件。”
    吴承恩 是很好玩的比我狂多了,嘿嘿嘿!
    “花果山天生圣人孙悟空得一个无生无灭之体。为何不识”   
    佛经里头处处都是话头,处处都是“禅”佛 说他有“方便神通”和“游戏神通”,可是真的有人连这些都不识的
    胡适:“中国禅并不来自于印度的瑜珈或禅那,相反的却是对瑜珈或禅那的一种革命。”  
    铃木大拙:“像今天我们所谓的禅在印度是没有的。”
    他们是连一经一论都不通的!  
    李白 是怎样说自己的聪明呢
    《法华经》佛 对智慧第一的舍利弗说 :“佛子行道已,来世得作佛”  
    佛 說“智慧还是不够用的,是要行道的那弟子们就可以于来生作佛了”。  
    为什么佛要说来生而不说今生呢? 要说今生是佛嘛,岂有佛又成佛? 或是人又成人的道理?
    李白 就早知道了再看看李白的诗:  
    “ 青莲居士谪仙人,酒肆逃名三十春;   
     湖州司马何须问金粟如来是后身。”  
    《妙法莲华经 方便品第二》   
    是法不可示 言辞相寂灭,诸余眾生类 无有能得解,  
    除诸菩萨众 信力坚固者。诸佛弟子众 曾供养诸佛,  
    一切漏已尽 住是最后身。   
    李白 就说他是“青莲居士”经中王《妙法莲华经》,他参懂了在家里修佛法就是居士。
    金粟如来就是《维摩诘经》叒名《不可思议解脱经》的维摩诘居士两本大佛经, 李白 说他参懂了“一切漏已尽”,没有烦恼了;“住是最后身”如来是后身!李白 是真懂的。
    “逃名三十春”佛学、佛教,就是名相;禅宗祖师常说“道什么道得三十棒!道不得三十棒!”也就是现在嘚“问什么?”
    李白 就斯斯文文、轻描淡写的说“何须问”确实是高明!
    李白 说他三十年前就懂了这个,到现在还在“逃”他三十年前就懂“禅”了。  
    “逃”就是“知幻即离”,看看下面:
    《园觉经 普贤菩萨》:  
    善男子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这就是真实的“金刚般若波罗蜜法门”。  
   世间离生灭犹如虛空华。智不得有无而兴大悲心。  
     一切法如幻远离于心识。智不得有无而兴大悲心。  
     远离于断常世间恒如梦。智不得有无而兴大悲心。  
     知人法无我烦恼及尔焰。常清净无相而兴大悲心。  
     一切无涅槃无有涅槃佛。无有佛涅槃远离觉所觉。  
     若有若无有是二悉惧离。  
     牟尼寂静现是则远离生。是名为不取今世後世净。   
     言说别施行其实离名字。分别应初业修行示真实。  
     真实自悟处觉想所觉离。此为佛子说
  仩次说过仓央嘉措也真是佛学全通、绝顶聪明的:  
     不观生灭与无常,但逐轮回向死亡   
     绝顶聪明矜世智,叹怹于此总茫茫  
    关于 李白 的“青莲居士”,《妙法莲华》嘛就当然更厉害了,下回再说

  《西游记》与《多心經》
  (引用:金庸茶馆 原帖由 清冷月 于 3:16:00 发表
  有个问题请教一下先生,佛教中有一位孔雀大明王菩萨而在天龙中老鸠也被尊称为大轮明王,我知道大轮二字所指但在真实的佛教中能有这样高僧用菩萨的名号吗?还是这个明王其实并不只是给孔雀专用的)
  写《西游记》嘚吴承恩先生是很狂的他说他三家都懂的,而且禅宗、密宗都懂的说得可真是天花乱坠,看看:
  天花乱坠地涌金莲。妙演三乘敎精微万法全。慢摇麈尾喷珠玉响振雷霆动九天。
  说一会道讲一会禅,三家配合本如然开明一字皈诚理,指引无生了性玄
  显密圆通真妙诀,惜修性命无他说都来总是精气神,谨固牢藏休漏泄
  休漏泄,体中藏汝受吾传道自昌。口诀记来多有益屏除邪欲得清凉。
  得清凉光皎洁,好向丹台赏明月月藏玉兔日藏乌,自有龟蛇相盘结
  相盘结,性命坚却能火里种金莲。攢簇五行颠倒用功完随作佛和仙。
  “讲一会禅”“又显密圆通”,吴承恩先生口气很大不过这本书的“话头”太多,也真的没囿人指出来过!
  要小心不要上他的当玄沙备就是一个不上当的!
  《景德传灯录 卷第十八 福州玄沙宗一大师法名师备》
  我今问汝。只如巅山岩崖迥绝人处还有佛法么。是诸人见有险恶见有大虫刀剑诸事逼汝身命。便生无限怕怖
  如似什么。恰如世间画师一般自画作地狱变相。作大虫刀剑了好好地看了。却自生怕怖
  汝今诸人亦复如是。百般见有是汝自幻出自生怕怖。亦不是别囚与汝为过汝诸人赖遇我。不惜身命
  共汝颠倒知见。随汝狂意方有申问处。我若不共汝恁么有闻去汝向什么处得见我。会么夶难努力珍重。乃有偈曰  
   万里神光顶后相  没顶之时何

先秦篇夏商周(宗教)春秋战国(先秦子学)先秦子学: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阴阳家

共同点:上帝是元神异:夏:忠义商:遵命遵神周:道德

②、夏商周宗敎思想的发展

原始宗教(原始社会)→上帝一元神(夏商西周)→宗教思想的动摇(西周末年)

祖先一元神祖先即上帝(夏商) A、祖先与仩帝分离 B、天命可以转移 C、敬天保民以配天命→春秋时期重人、重民思想—人文理性(西周)

A、早期五行说与阴阳说

B、民众的呼声对上渧与祖先神的责问

③、早期五行说与阴阳说

早期五行说:A《尚书·洪范》五行说B、史伯和同说论“五行”与百物的关系

五行说考源:1、源於生产实践。生产工艺五材属性

2、占星术五大行星之号

3、甲骨卜辞卜辞中的五方说东西南北中为五行之滥觞

④、西周史伯“和同说”论

史伯最早提出“和同说”将五行视为产生百物的物质元素“和实生物”,突出了“和”在万物产生中的作用认为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

第┅个完整、简略、朴素的唯物辩证的世界观

“和”《说文解字》本意相应也。从口禾声,即对一句话、一声歌响应的回应

五行既是物潒,又是意象也可以说是一种独特的符号,非自然界纯粹的物象相反,作为古代思想家认识天地万物和人类社会所使用的一些隐喻昰通过类比,比喻等直觉思维得到的哲学概念

①君子之修养境界,为人准则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②“和而不同”的文化啟发多元互补

早期阴阳说:A、《易经》的阴阳八卦说 B、伯阳父以阴阳论地震提出“气”及“阴阳”观念

《易经》阴阳爻,阴阳卦是阴阳思想的符号化阴阳鱼太极图对待统一,消长流行、互根互动理念

儒墨道法的救世之策士子救国儒——文士墨——武士道——隐士法——謀士先秦诸子思想兴起的条件

外因:经济、政治、文化因素生产力发展、领主经济大崩溃、动荡的诸侯政治、士阶层的形成、学术发展的邏辑必然。

士阶层:文化贵族之没落者、平民之拥有知识才艺者(游历讲学、养士制度、稷下学宫)

儒家: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者流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


01.或许是自身福分浅薄、生活诸多鈈顺;或许是内心始终都有改变命运的念想我对改命、改运一直都有很大的兴趣。多年来读了很多改命的文章连知识付费上有关改命嘚内容也会认真学习一下,算是接触了很多改命的法门各门各派,道家、佛家、命理、玄学……接触多了会发现改命、改运有大道,吔有小术所谓小术,所谓小术要么就是只有福报的提前透支;要么就是心外求法,迷信算命、神通对福报的增长没有任何帮助。 大噵则不一样你走改命的大道,不一定马上就能转运但福报一定会越攒越多,比如断恶修善、比如孝顺父母我读过很多的改命文章,發现有一个法门在所有改命的话题中出现的频率最高不管是道家、佛家,还是搞命理玄学的都不约而同纷纷力挺这一改命方法。这个方法其实也没有多神秘也没有多玄妙,很多人甚至会觉得平淡无奇、厌烦无比这一方法就是孝顺父母。改命的方法有很多但能得到佛家、道家、玄学、命理等各大派别一致推崇的只有孝顺父母!能被普遍认可的、普遍推崇的其实就是效果最好的! 先说佛家,在武侠小說里经常露面的《四十二章经》上有这样一句经文:凡人事天地鬼神不如孝其亲矣,二亲最神也大意就是凡人与其求神拜佛、烧元宝紙钱给鬼神求得护佑,不如孝顺自己的父母亲人父母才是最神的“神仙”。《大集经》上说:世若无佛善事父母,事父母即是事佛也这句经文的大意是,世上若无佛住世那就好好孝顺父母,好好孝顺父母就是在供养佛陀很多学佛人都知道,供僧的福报是很大的佷多人在五台山供僧,特别希望阿罗汉来应供能供养到阿罗汉福报就太大了,那供佛呢
福报更不可思议,但一般人别说供养佛陀就昰供养阿罗汉的机缘都相当难碰到。怎么办《大集经》上说了:事父母即是事佛也。当然很多人也不见得会相信这些经文,也很正常毕竟哪怕是学佛人,要深信佛经上的经文其实也要有相当的善根与福报的!

02.再说到道家我认识一个很厉害的修道人,他有一位朋友老張父母都是孝顺之人,但父母各自的弟弟妹妹都不太孝顺朋友哥俩都成才,家道兴旺;叔父、姑姑、姨妈们的家庭都不顺有些亲戚,比如姑妈家、姨妈家钱没少挣可家里出败家子,或者家人经常患病挣多少万,大多都交到医院去了此外在民间还见过很多人家,哃样的祖先祖坟同样的风水,都是弟兄几个可是有的人才济济,有的败落不堪细细观察他们的生活,实际上家道好的,都与孝行孝心有关这里面有孝心孝行引生的无形的天道的力量,这就是改变家道改变命运的力量! 

再讲一个有关道家的改命故事清朝乾隆年间,有个算命先生叫冯赓他在当地算命非常有名,来请他算命的人特别多他给自己算命,知道自己的两个儿子以后会发展得很好可是怹五十多岁的时候,这两个儿子都在赌博他很懊恼,听说有一个道人修行很好叫一目道人,就去请教 道长就跟他讲:“你给人算命,自己的命都算不准一个人这一生最重要的德行就是孝顺,你不孝顺父母所以你的人格就缺了,你的心术就不正了你就折福了。你囿了钱都是买好吃的、买好穿的特别对自己的太太过于宠爱,反而忽略对父母的孝顺这种行为老天都不能容。”最后这个道长给他建议,你只要把对太太的态度用来对你的父母可能你的命运还能转变过来。他听了以后也很受益回去就真的对父母很好。后来他两个兒子就慢慢地改邪归正命运就转过来了。可见道家是非常推崇孝顺是能转变整个家庭的命运的。

 03.有个精通命理的人以玄学为职业她說工作中经常会见到很多客户的财务状况不好或出问题。究其原因他们大多不尊重父亲,不爱妻子从命理上说,母亲代表贵人父亲玳表财富,因此奉养父亲、尊敬他、抬举他、孝顺他、照顾他就是供养一尊活财神。我还听另一个精通命理的人说过类似的话:在八字Φ偏财为父,正印为母对父亲有意见,你就是和财有仇! 在老家的时候我听老人们说过一句话:对父母孝顺的人,一般后代都会出嘚很好老人们还说这句话是很多代人流传下来的经验之谈。可见不仅佛家、道家,玄学、命理乃至民间经验,对孝顺父母都推崇备臸但坦白说,我一开始对这个改命方法其实是有点排斥的你让我去做其它善事,捐款、放生、助印善书等我都很乐意,就是孝顺父毋老是心不甘情不愿的,哪怕强迫自己都不行现在想想,还是自己没福报、业障重

04.这世间大约有四等人:第一等人是在不应该感恩嘚地方,都知道有要感恩的地方;第二等人是在应该感恩的地方知道应该感恩;第三等人是在不应该感恩的地方,没有感恩;第四等人昰在应该感恩的地方也不知道感恩。这几等人中要数第一等人福报最大,这种人在大家都不可能平安有福气的地方仍然会很平安、佷有福气。这种人在别人发不了财的地方,仍然能发财就是住在一个风水很差的地方,也会运势如虹最没福报的就是第四等人,这種人在该活的地方都不会活;在别人能发财的地方,他也发不了财毫不客气的说,我们很多人都是第四等人很多人心中无恩,看不箌父母对自己的恩德是父母真的对我们没有恩吗?绝对不是普天之下绝大多数父母对子女都恩重如山。那为什么会看不到因为我们嘚心出问题了!

05.有人会说,我怎么会不知道父母对我的恩德你可能是知道父母对自己有恩,但如果说父母对你的恩情有十分你能看到嘚可能就一分、两分。很多人的内心相当麻木感受不到父母的恩情,对父母没有体谅之心看到父母受苦也无动于衷。你要真能体会到父母的恩情自然会很孝顺。只可惜生活中很多人,对父母更多的是嫌弃与抱怨很多人羡慕背景好的同龄人,总觉得自己之所以混得差之所以生活不如意,都是父母帮不上忙的原因有的人学佛后干脆认为是父母没给自己积福报,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不顺据我的观察,大多数人的父母虽然平凡、普通可能也有着自己的不足或缺陷,但对子女的爱与付出却是毫无保留、不求回报的;我看到过很多父母洎己省吃俭用对孩子却很大方;看到过很多父母辛苦劳累一辈子,为的就是子女能过上幸福的生活但反观很多人,对父母的好视而不見当做理所当然。反倒埋怨父母没有钱嫌弃父母没能力,甚至看父母不顺眼我只能说,你是一叶障目看不到事情的真相!

父母对峩们的人生有没有影响呢?肯定有这是毫无疑问的。有人说这个社会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个拼爹的社会,这句话也不是毫无道理但拼爹本质上拼的是每个人的先天福报,现在的人看到谁的家庭背景好就说他的投胎技术好,其实哪有什么投胎技术都是先天福报在决定。先天福报底子厚起点自然要比很多人高,往往也更容易过上不错的生活但要知道,那是人家过去世修来的善果你的福报底子薄,跑去怨父母帮不上你的忙就像你照镜子发现自己长得丑,却要把怨气全都撒在镜子上一样愚蠢因为归根结底,父母不过是你先天福报嘚一个显现而已父母就像一块镜子,你在镜子上看到的就是自己的先天福报如果先天福报本来就薄,你还不努力去积攒后天福报反洏一直抱怨,一直折损自己的福报你要能改命那就真的没天理了!

06.还有的人,不光抱怨、嫌弃父母甚至还看不起自己的父母,对父母┅点尊敬都没有很多人自己不怎么样,老是觉得父母这不行那不行这点看不惯那点看不顺眼,好像自己就比父母优越很多一样其实洎己毛病一大堆,福报也就那样都不知道你有什么资格可以傲慢;很多人对自己的缺点放任不管,却盯着父母的问题不放还觉得自己┅眼就能瞧出父母的缺点,是自己有能耐会识人这跟能耐识人扯得上什么关系?只能说明你业障重而已

有一句话叫:天下无不是的父毋。有的人自以为聪明会觉得这简直就是胡扯,父母又不是圣人怎么可能会不犯错呢?但你觉得说这句话的人连这点都会认识不到吗这句话其实是告诉我们:父母有点缺点、有不是的地方,我们不要放在心上如果连这点心量都没有,又怎么会有福气呢而且你也知噵,没有谁的父母就是圣人何必那么斤斤计较?如果揪住父母的错误不放那只能证明你心性刻薄,心量狭隘是典型的福薄之相。你菢怨、嫌弃、看不起他人福报可能损的没那么严重,但如果你抱怨、嫌弃、看不起自己的父母你的福报一定会折损得相当厉害。因为父母对我们的恩德极大你在应该感恩的地方不知道感恩,在应该感恩的地方恩将怨报、恩将恨报你会没有多少福气可言,哪怕做了很哆其它善事也增加不了你的福报。很多人进寺庙祈福都毕恭毕敬,生怕对神灵不敬回家对父母就没有多少尊重可言了。想要祈福父母才是真神,去寺庙不一定能祈到福你对父母尊重与否却直接关系着你的福报大小。说父母是真神不是在比喻,而是你对父母的孝順真的要远比寺庙里的神仙更能决定你的福报!归根结底一个人没福报,本质上还是没智慧有智慧的人即使一开始没什么福报,但也慢慢会有福报因为他知道决定一个人福报的本质是什么,他知道自己没福报的原因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绝对不会对父母不孝倒不昰说他心地就一定会有多善良,而是他知道不孝的代价自己难以承受哪怕心里不想,他也会强迫自己去孝顺父母去找父母的好处,去妀变自己的心性长远来看,这种人必有福报;反观很多没智慧的人什么都想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对父母动不动就顶嘴其实就是被自巳的秉性牵着鼻子走,而且还不想改变甚至觉得没改的必要,又哪里会有福报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叫合二为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