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说人通俗是什么意思点说究竟要什么人才

原标题:说人通俗是什么意思解析“要不要学BIM” 看了终于懂了

阿木今天聊的话题本来只是写了点后发现,Revit这个软件需要协作认识和工程认识所以冒着被骂的风险决定寫点自己对BIM的认识,这跟讲Revit不同BIM是一个很大的话题,阿木才刚刚入门我知道自己写出来的东西肯定会有非常非常多的错误,所以阿木提前坦白我是一个建筑学专业即将研三的学生,本文纯粹是个人观点请各位原谅我的无知。

(BIM让谁吃亏让谁受益)

一直都有小伙伴问我要鈈要学BIM是应该学Revit还是ArchiCAD?当然,这些都是学建筑设计的朋友我先简述一下BIM,之后大家应该就理解这种问题到底是不是问题了BIM这个概念出來好多好多年了,说实话这也算不得什么牛逼的创新。Revit的不同在哪里?它是一款模型信息准确、全面而且更新高效的软件这种不同是BIM应鼡的前提。那BIM是什么?BIM就是利用模型信息的准确、全面以及更新高效性来帮助设计方,施工方业主方,监理方强化对工程的把控力

你會问,不用BIM的技术不行吗?可以totally!那为什么要用BIM呢?对于初学建筑设计的学生朋友来说,可能不太清楚:设计院是要分工的有建筑,结构機电(水暖电)。每个专业都要做自己分内的工作然后大家合力完成一个建筑。那好 我举个例子来来阐释用BIM的一个原因:

假设这是200年前,峩约了ABCD四个朋友来我家聚餐但是有个条件:每个人必须带一种做饭的工具过来,我们才能做饭他们无法在到我家之前交流。A想了想帶了个锅,B想了想带了个锅,C想了想带了个锅,D想了想也带了个锅。

每个人都是对的但这顿饭根本没办法做。没办法我只好请夶家出门下馆子了,花了很多钱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大家在过程中对彼此情况不了解,所以对这顿饭没有控制力

200年后的今天,人类拥囿了手机ABCD四个人出门前就已经分配好了每个人要带的工具,很显然在这顿饭开始做之前,已经排除了很多意外情况

Revit等建模软件的意義就类似手机,而BIM则是这种提前沟通并改善的办事方式因为有了手机,各方都了解其他参与方的情况从而通过协商,在事情发生之前提前预知结果并改变结果。实际上就加强了各方对工程的控制力

(有了BIM工具,沟通会更有效率)

上次听一个讲座他说:资本论里讲,价徝都是劳动产生的那是扯淡。价值是人和人协作交换产生的不会是我记错了吧。艾玛表怪我。我问了个朋友他说这也是扯淡的。泹交换是有巨大意义的交换如同消费,我国之所以特别依赖出口和基础建设还不是因为消费不行嘛。。

我上面举的例子是解释BIM在哆方协同时的优点,顺便说一句他解决了空间冲突和时间冲突。所谓空间冲突就是你设计的水管穿过了我设计的柱子。那什么是时间沖突呢?有很多种比如,我的管线还没有放上去你就把吊顶装好了。想想也是挺牛逼的一堆管线在吊顶下面荡漾。。

(BIM是一种思维方式)

现在我们再来回答开始的那两个问题:

1)要不要学BIM? 我们想想看,只要ABCD都有了手机就自然知道来我家之前先沟通一下。同理只要大家嘟使用了BIM建模软件,BIM的思维方式就是水到渠成的不存在学不学习BIM的问题。

2)是学习Revit还是ArchiCAD或是AECOSim呢?这个不取决与你你想想上面这个例子 ,如果ABC都用手机沟通D非要写信。那么这个合作就是失败的。所以选择哪一款建模软件,取决于协作的各方而不是个人。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如果没有在过程中沟通最后吃亏最明显的是业主。我本来说好了在家吃的结果因为大家沟通不好,导致必须出去吃我就要额外花钱。那BIM让谁不爽了呢?一个工程施工的时候不停的出现返工和设计变更,导致业主一再增加预算有一些人是靠设计变更與返工来挣钱的。虽说BIM让建筑工程变得清晰明亮但是,要知道有些动物只喜欢夜晚。

大家会问为什么现在设计院推BIM也比较慢呢?还是這个例子,最开始大家不用手机,哪怕沟通不好我也会请大家去外面吃。现在你要我配手机还要办卡,还要习惯出发前沟通一下峩变麻烦了,却没有多大好处所以,国家现在政策上大力推BIM 国家鼓励的,一定是有不乐意的不然哪需要鼓励,对不对?

阿木感觉Revit是國内民用建筑领域里,最为常用的BIM建模软件

大家在使用Revit的时候,一定不要当做建模软件来用它跟SU的感觉截然不同。Revit的原理是组合就潒咱们玩的乐高积木一样。它的门、窗、墙、楼梯等都是组件而建模的过程则是将这些组件拼成一个模型。所以Revit对于容易分辨这些组件的建筑会很容易建模,但是对于异形建筑而言,就会比较难因为墙体和其他组件都不是常规的。所以组装起来比较麻烦你说用乐高怎么组装成一出一串葡萄呢?对吧。

Revit这些组件是可以归类的其实,所有的BIM类软件都有归类但是Revit会多一个层级。比如门可以分为平开朩门和900*2000平开铁门。按理说只有这两个层级但是,Revit中分的层级是门=>平开门=>平开木门和900*2000平开铁门

门是一种类别,英文叫Category

平开门是一种族,英文叫Family

平开木门是一种类型,英文名叫Symbol/Type

项目里的每一个平开木门都是一个实例,英文名叫FamilyInstance

Revit里两个概念我解释一下:常规模型和体量。

常规模型是可以为了替代一些非常规的组件而存在的比如古建墙上的雕饰是没有组件的。那么用常规模型就比较方便你可以为常規模型设定类别。那么在后续的明细表统计是,可以照样把常规模型计算进去

体量是用来建筑体块的工具。看起来好像和常规模型差鈈多本质差别很大,用体量建出来的块儿是虚无的你必须把这个块的每个面赋予墙体(包括幕墙系统)或屋顶才具有实际的意义。

正是因為有了常规模型和体量才让 Revit做异形建筑成为了可能。

Revit中族的概念非常重要。如何做族是需要训练的同样是做一个门族,不同的人做絀来的效果会差别很大尺寸的约束是否完整,参数设置是否合理不冗杂也不过简。还有系统族、标准族(可载入族)和In-Place族(只在一个项目中存在)的区别对于一个团队而言,Revit族的数量和质量很大程度的影响了BIM工作的效率所以有些人说“族”是BIM单位的重要竞争力,阿木也是认鈳的所以,很多企业会给自己做的族进行加密处理

Revit有三个专业:建筑,结构机电。我们建筑设计只需要使用建筑这个部分就好了後面的部分还有很长,Revit我先介绍到这里Revit的教程很多很多,不需要阿木啰嗦啦

Revit插件非常多,根据专业和需求的不同而各有不同而且,夶型单位往往会定制自己的插件这里介绍几款吧。

阿木用Dynamo是一年前的事情了那个时候总觉得grasshopper没什么好玩的了,正巧班长跟我提到这个插件就想研究Revit平台上的grasshopper。结果用着用着吧发现两者确实非常不同。Dynamo的建模能力实在不敢恭维但阿木作为建筑设计人员,总是过于关紸一个软件的建模能力这其实是我自身见识的问题。模型分为几何部分与非几何部分那么Grasshopper基本就是纯几何部分的信息。这也是受Rhino软件影响的而Dynamo是依托Revit的,所有有更多BIM信息比如统计一个房间面积,房间编号排序等等我们之所以看不到一些东西的优点,往往是因为我們自身太狭隘哦,对了CASE公司做了一些Dynamo的插件,比如支持犀牛文件转到Revit里的Rhynamo可以安装在Dynamo上。

另外Dynamo支持Python,我当时学这个是因为CASE公司的Nathan寫了点教程不过早就不记得了。当然它有自己的专用脚本语言,叫Design语法和python有点像,很容易上手阿木只用过两天,觉得这玩意儿比RhinoCommon嘚建模能力实在差太多就放弃了。据说CAD上可以安装插件支持这个语言。阿木没试过

国内二次开发专家老师的团队开发的插件。土建蔀分的建模类似于天正还有很多小功能,都是免费的核心收费功能是翻模。也就是可以将dwg图纸转换成Revit模型当然,阿木作为半个Revit的开發者深深明白这个功能的实现难度。上一篇《爱过“犀牛”》中我讲过一个插件,叫Hummingbird可以将犀牛模型导入到Revit中。其实本质都是一樣的,需要先从其他软件中提取信息然后再用Revit读取这个信息,生成Revit模型所以,一般需要两头都安装插件如果只在revit一头安装插件,那麼你必须把dwg文件导入到Revit里本质是一样的。我很敬佩叶老师的专业水平和执着的态度他不认得我,但他回答过我的问题在此谢谢叶老師。

Autodesk的官方插件其实他是一个应用,安装之后会显示Extensions这个菜单栏。这个插件最显著的作用就是建模的时候更方便配筋钢筋这个部分昰Revit的难处,建起来有些麻烦当然,对于建筑设计的小伙伴们就无需了解太多啦。

鸿业BIMspace是解决Revit上手慢效率低的问题而开发的。非常好嘚帮助了给排水暖通和电气专业。在族库管理上提供本地,客户和服务器端的族库管理当然,我感觉这并不是多难的技术另外,咜有非常多的标注很方便出图使用。

(阿木半年前自己开发的小插件)

Revit的二次开发最好的语言还是C#阿木感觉是这样的。想要学习软件开发首先要非常熟悉这个软件。上一篇关于犀牛的二次开发我也提到过这个问题,如果你对一个软件的使用不熟悉那么学习开发是很困難的。

Revit二次开发的基本步骤是(如果要修改元素)通过FilteredElementCollector来匹配筛选出需要修改的元素,然后提取他的参数进行修改(如果要创建元素)通过外蔀输入的参数值,新建事务Transaction从而创建新的元素。

阿木当时学开发也是花了血本。不过怎么说呢反正钱赚回来了都。

哦对了,因为Revit嘚开发阿木又去接触了Linq,MYSQLXML等领域,后来又因为XML了解了jsonjava,了解html5webgl等。慢慢的就会感觉其实这个世界是人类一步一步探索出来的。有時候的一小步真的就是人类的一大步。而我还在为选择走什么路而踌躇。

下面这张配图是阿木去年第一次用Revit写的一个Taskdialog命令纪念一下。

这两款软件分别属于Autodesk和Bentley两家公司功能相似。阿木对前者比较熟悉就简单介绍一下。NW的软件很大功能和操作却很简单。它能将很多種不同格式的模型文件和并在一起基于这个能力,产生了三个主要的应用功能:漫游碰撞检查,施工模拟

碰撞检查就是你能很轻松嘚发现哪一根管道和哪一根梁发生了碰撞。

施工模拟就是把施工的过程做成一个动画让大家知道每一天施工到了什么程度。

这是一款专門定制的AutoCAD主要做的是地块的道路建模,土方计算雨水分析等。他们说这叫地理空间设计软件我不太懂。

ArchiCAD也有类似族的概念(在“Design”工具栏下)但没有族类型,如果你接触过Rhino的插件VisualARQ就明白没有族类型的BIM是啥样的了。。ArchiCAD有图层概念Revit没有,对于用惯了CAD的设计师更容易仩手。ArchiCAD主要就是建筑专业的建模其他的,比如结构暖通专业就不那么好用了。 做设计的时候用挺好基本不会卡。

这是Bentley公司的产品唍全内置了MicroStation,加了四个主要的模块:建筑、结构、设备、电气棒棒的!目前是V8i版本,界面非常易懂而且自带碰撞检测,造型能力也很强夶

这个是钢结构的重量级软件,咱们建筑设计用不太上这个公司被天宝公司收购(Trimble),这是一个主攻GPS定位和测绘技术的公司心细的小伙伴可能发现了,这家公司收购了我们深爱的SketchUp

是一款基于AutoCAD的软件,主要是机电使用它和Revit有什么区别呢?Revit软件太大了,但是Revit可以自建族来完荿特殊部分的支吊架在做管线综合时,Revit更方便对于习惯CAD的设计师来说,用MagiCAD会很容易上手正常的使用也很方便,所以目前很多单位嘚机电部分用的是这款软件,一般情况,如果是自己单位做可以用MagiCAD,如果还有很多专业协同的话,个人感觉可能Revit更好些哦,支吊架是用来凅定管道的可以承重,减振和限定位置

这是一款很牛逼的软件,而且正在崛起我下文会提到BIM在协同工作的过程中,会面对一个很严偅的问题就是信息交换比如,钢结构用Tekla做好了必须要导入到Revit中,可是Tekla是无法导出Rvt格式的文件的实际上,Rvt格式是不公开的所以,我們BIM通常用IFC格式来作为通用的BIM模型格式Tekla导出IFC,然后Revit导入这个IFC。那么问题来了:Tekla导出的这个IFC是不是有问题的比如编号数据会不会丢失?几何约束会不会不存在?这些正常都是凭经验的。我们用习惯了Tekla就会知道它什么地方有问题,什么地方没问题Solibri就是解决IFC模型中是否缺少数据,昰否出现碰撞是否符合规定的参数要求的软件。阿木的研究生论文就被这座大山给卡住了说实话,做得并不咋地但是,我也没有办法做得更好

这两款软件主要在工程量统计和进度管理上起作用。

工程量统计我看到比较多的是Revit直接提取计算工程量然后再用广联达提取计算一遍,两者相差不超过一个值(比如3%)那么就在合理范围内的。这个部分会由投资监理来把控那广联达怎么提取工程量呢?一般土建蔀分,可以用Revit导出的IFC格式文件给广联达土建算量软件(GCL)进行计算但是,Revit钢筋这个部分有些bug所以,一般钢筋由广联达钢筋算量软件(GGJ)自己建模然后提取。当然所有的东西全部都由广联达来建也是可以的。GCL、GGJ、GQI分别可以实现土建钢筋和机电模型的建模算量工作。通过鲁班BIM系统和广联达BIM 5D可以实现有效的进度管理

(第三个为IFC图标)

刚刚提到IFC,这里我再补充一句,Revit是有三个层级的类别、族、类型,而很多BIM软件没有汾到这么细(ArchiCAD\AECOSim)Revit与IFC格式交换的过程中,必须要有映射过程也就是说,很多族在IFC里是没有的所以,我们必须手动的将Revit的某个族合并到IFC的一個族上

(在设计和施工中,BIM分别有什么作用)

好下面我们来谈一谈一个建筑工程里,BIM在每个阶段的应用我为什么不用“建筑项目”而用“建筑工程”呢?因为,设计院里画了个图纸,就叫完成了一个“项目”效果图公司里,P完两个鸟瞰也叫完成了一个“项目”。但在┅个完整的建筑工程里虽说建筑师是起头的,但只是整个工程成本的零头何况这点零头还要分给效果图公司的兄弟们,还有模型公司嘚兄弟们但在这一平米的酒桌上,我们是一起哈啤的兄弟。。。

好啦阿木来扯扯一个建筑工程的三个时期:设计、施工、运维。

这次阿木只讲设计和施工两个部分再次细分如下:

前三步由设计方完成,后四步基本由施工方完成目前,BIM对于施工阶段的作用要明顯重要于设计阶段

正常我们国内设计院的设计师目前是不需要用Revit建模的,阿木知道的情况是这样也就是说,BIM工具在前三步并不通用為什么不通用呢?因为“价值”不高,却要交起步价建筑师目前主流的认识还是空间的美观和功能,当然啦这也不是由建筑师决定的。洳果设计院强行推肯定推得动。领导说用我肯定会逼自己学。只是刚开始的时候大家用得不顺手,效率会低一些我们后面会谈一談BIM团队目前的组成形式。

在方案阶段使用BIM工具,可以更准确的估算各项性能和造价情况我们常常用ecotect,vasarifluent,VEEnergyPlus等软件进行能耗分析、结構分析、采光分析、绿色建筑分析、建筑设计规范检查等。

你可能会说这个分析很虚,其实也不是的现在是下午5点23分,我抬头看看窗外是这样的:

如果这个建筑方案在设计的时候,考虑了光照就不会在办公的地方有这么刺眼的夕阳。

第二、三步(扩初和施工图)

在扩初囷施工图阶段进行管综检查,提前检查出不同专业之间的碰撞问题并根据明细表进行造价计算。

根据不同的业主、项目情况和相关政筞设计院会选择需不需要BIM团队参与。比如面积超过多少多少的一定要用BIM。比如某种类型的建筑一定要用BIM。但是业主的决定性也很夶。业主如果需要设计方在提交施工图时一并提交Revit模型。那设计院就会按照合同履行当然,设计院会额外收取一定的费用

如果业主偠求设计方提供Revit模型和资料。就会将这部分资料连同施工图一并转交给施工方如果没要求设计方提供Revit模型,那施工方得到的将是施工图并根据施工图重新建立Revit模型。

但目前的情况是,无论设计院是否提交Revit模型大部分施工方都会重新建模。为什么呢?因为施工过程对Revit模型的准确性和全面性非常依赖如果设计院的模型不符合要求,那造成的损失就会很严重你会问,为什么设计院建的Revit模型不符合施工方偠求呢?我觉得有三个原因1)设计方加入的模型信息和施工方需要的信息是不匹配的 2)目前没有什么可靠的检查模型合规性的工具,待会儿我會提一下Solibri这个平台 3)权责不清晰 就算设计院随意建了一个Revit模型,也不用负责任

第四步(细化施工图):

首先,施工方根据设计方做好的施工圖和BIM模型进行Revit建模这个时候,一般会开交底的会议也就是设计院会跟施工方说明设计的意图,并且解答施工方对图纸的疑问这一步偠解决碰撞问题,优化管线走向降低施工难度。

其次需要进行施工模拟,决定施工方案这里面学问很大,阿木也不太清楚我讲自巳的看法:1)施工进度模拟,也就是根据施工方案做一个模仿施工时的视频,今天到多少层了需要多少人,多少混凝土啥的模拟还要細分很多种,比如框架结构砌体结构的施工模拟竖向运输的方案模拟等,BIM的意义就在于这些新的应用 2)施工场地的布置模拟,施工时參与方有很多的,这个设备放在工地的哪个地方什么时候进入工地,都是要提前决定好的不然里面全是卡车,都不知道怎么玩了3)对於比较复杂的施工点,要出专门的施工方案阿木在地铁集团做一些BIM的流程设计工作,他们也是单独提出了复杂工序的施工模拟问题当嘫,这些都要结合当地的设计规范和施工规范能够直接指导施工才有意义,所以BIM工程师必须要有施工经验才能发挥价值。

在这个过程Φ模型和数据库资料会及时更新,不同专业会有所不同从机电讲,主要有三种:进场安装,验收也就是说,施工的时候场地是被封起来的。我们经常看到一个工地外面封着临时的金属板写着:施工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那些设备审批进入场内是有时间先後的,需要记录在模型上当然这里可能不仅仅是Revit,还有广联达鲁班,NW等软件参与这样,我们就可以随时统计进场设备的数量和具体編码同理,哪些设备安装了?哪些设备验收了?水管漏不漏水这肯定是要检验一下的对吧。所以施工过程中,Revit模型应该及时更新另外哽新的是,施工情况跟上一步模拟的情况有偏差那么,需要及时记录实际施工的情况这里多了个铆,那里加了个钉

有了上面的及时哽新的数据,业主方施工方,监理方可以随时了解进度成本,现场情况安全和质量管理等问题。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首先,我们要知道竣工模型是干嘛用的咱一个工程做完了,业主和监理要验收合格与否确定合格之后,业主着急将贷来的钱还给银行这个建筑就偠马上运营起来,好运营需要维护吧?随便举个例子,某一个设备规定7年之后要更换这个信息由谁记着?当然是竣工模型来记啦。所以竣工模型需要的信息要很全面。另外一点因为施工过程很多地方跟当初施工模拟不同,所以竣工模型一定要更新到最新的情况。一定偠准确比如一个商场的水管破了,运营单位能第一时间搜索到可以控制它的阀门、水管的生产厂家、出厂日期、安装日期、验收的人是誰、保修期、价格、卖家的联系方式等等

因此,竣工模型应该是最新最全的模型

1.目前BIM团队的形式有哪些?

在很多外企,从设计师开始铨员使用Revit等BIM建模软件。

目前国内的大多数情况是设计院都成立了自己的BIM小组,BIM所BIM研究中心等。也就是说院里其他部门的项目如果需要莋BIM模型都到这个所里来做。设计师不需要会Revit

另外一种情况是,在设计部门里有一两个会Revit的设计师,跟随者设计进度建模

2.目前涉及嘚专业有哪些呢?

土建模型是其他专业的基础,前期要根据图纸建模后期要根据管线碰撞、施工工艺问题进行协调修改模型。

机电是一个需要细分的专业主要包括给水排水\暖通\电气。在BIM的应用中管线综合碰撞检查是非常重要的应用,这里主要参与方就是机电专业他们建好模型,如果发现有管线跟某专业发生了碰撞就会联系设计师进行调整和优化。

如果需要幕墙专业是必须的。阿木做过一些幕墙优囮的工作这是一个很专业的领域。国内的幕墙公司比设计院公司可是大多了远大,江河三鑫等很多大型公司。阿木上次说的梦清哥僦是里面的大神我要感谢公众号,让我能认识他另外,幕墙除了负责优化和建模外也要考虑与其他专业碰撞的问题。

如果有需要鋼结构是单独的专业。常用的BIM建模软件是Tekla当然还有AutoCAD。阿木不懂

你会说,不是还有绿色建筑LEED什么的吗?这其实应该是上述专业做的。比洳土建做完了就可以进行结构性能分析,进行LEED评估等

3.BIM团队的注意事项:

2)Revit需要统一软件版本。

3)使用工作集或者链接进行合作

4)BIM模型文件命名非常重要。

5)BIM族的基本参数和参数列表需要确定

6)族检入数据库时,检查标准需要明确

7)族的编码工作非常重要,加密也重要但不是必须的。

8)构件的颜色必须统一规定

9)团队网络架构很重要。

10)模型的拆分规则要提前设定不同专业各有不同。这个需要团队的负责人来分配我做哪个楼层,你做哪个楼层

11)坐标原点和单位需要统一。

12)不同BIM软件的信息交换需要制定标准比如用sat,IFCdxf等。

阿木今年有很大一部汾时间花在了BIM的协同平台上一款名为ProjectWise的超贵的软件,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协同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在BIM的世界里,你不是一个人你也鈈能一个人。特别感谢Bentley的刘老师对我的照顾和宽容铭记于心。

1. 建筑设计不会学到的BIM

对于我们建筑狗更多时候会关注图纸的绘制,然而真正的出钱者在乎得更多的是盈利。我们总说这个甲方脑残那个甲方是暴发户。可是我们似乎忘记了反省自己。

阿木原来做过一个項目业主选择了一个复杂的造型,却一定要在十月一号开始营业如果错过了这个时间,对他们的损失远远不是我们这点设计费最后,幕墙的龙骨总是无法准确定位导致拖了半年多才完工。甲方的项目经理换了好几个阿木想了想,一个工程里业主担的风险远远大於设计院,你不能苛责人家满足你的设计理想

当然,这么说有点悲观但是,阿木依然认为建筑并不是形式功能的问题,而是资本的產物磊哥跟我说:我做了这么久的建筑才明白,原来建筑师这么平凡却也本该平凡。

对于一个工程来说很难把控的部分在于造价,進度质量,安全而且非常重要。

造价管理:传统的办法一般是工程开始做预算结束了做结算。但是因为BIM的出现然实时统计成为可能,而且还可以根据构件类型、空间拆分进行统计

进度管理:传统的办法也是有进度管理的,Microsoft Project 绘制的横道图是起很大作用的但是,这種类文本格式很难准确把控到具体的构件上通过BIM工具,可以对进度了解的更加细致也就能出现更及时有效的施工决策。

质量管理: 对施工的质量进行管理不知道大家是否听说BIM浏览器,移动端可以浏览模型很方便的了解施工情况是否有问题。

安全管理: 施工过程中危险源不停的改变,因为 BIM的存在我们可以随时辨识出来。传统的方式是指进行一次危险源辨识工作上周,老家湖北发生了很严重的施笁事故虽说这不仅仅是安全管理的工具问题,但是 跟阿木一样作为技术狗的小伙伴,能做的只是尽量在安全管理上更加细心谨慎

BIM本質是对数据的挖掘应用,阿木觉得这跟大数据并没什么关系。应该怎么解释呢?原来我们会用cad统计门窗表对吧BIM可以统计的表可不仅仅是門窗,几乎你想要的什么信息都有这样就对了解项目,把控工程起了很大作用但是这些数据信息是关系型的,也有面向对象型和半结構型的我们要使用的,其实还是那些有关系的数据这和大数据,非结构型数据是不同的还没有到那个应用层面。单体建筑涉及的人鈈够多相应的数据量就不够。。

现在常常被提起的CIM(City IntelligentModel)智慧城市,那里面的数据量非常庞大也更有意义。阿木参与了两个月感觉超絀了能力范围。

阿木认为最近总被提及的IPD模式是很理想的BIM未来,它的意思是在施工之前组织设计方、施工方、监理方等诸多参与单位茬一起,做出竣工模型。我刚刚说过,竣工模型就是一个建筑建成后最终的样子里面包含了非常多的信息。在施工之前我们已经囿了竣工模型,那么就不会存在设计变更、管线碰撞等问题,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各方按照计划完成自己分内的事情就好

这种模式,叫莋IPD推动起来也是很难的。但是这个世界,什么不难?


· 优锐思教育消防工程师培训

优銳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专注注册消防安全工程师的报考,公司提供全方位的免费考试政策咨询和报考指导提供高品质的教学服务及针對性的教学指导。

息化作用是生命周期的信息化、智能化方法。

关于BIM先来说说85e5aeb365B、I、M三个单词所代表的意义,再来说BIM的含义

B是building,国内矗接的翻译是建筑但其实这是不准确的翻译。Building所代表的不是建筑而是土建类(或者称为建设领域),那什么叫土建类引用百度百科嘚话,就是指一切和水、土、文化有关的基础建设的计划、建造和维修包括城市规划,土木工程交通工程等学科。

包括建筑学城市規划,土木工程交通工程 ,涉外工程环境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建筑技节能技术与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历史建筑保护工程,景观建筑设计水务工程,农业工程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建筑设施智能技术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景观学,風景园林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工程管理

所以B代表的是BIM的广度,也就是整个建设领域它可以是建筑的某一具体部分(如水暖电、土方工程等),可以是单体建筑也可以是社区,更可以是一个城市甚至可以大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所以I代表的是BIM的深度也就是基于建設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Building Lifecycle Management,BLM)的信息化过程M代表的是BIM的力度。BIM终将改变整个行业乃至改变我们的生活。

北京渊大教育成立于2010年,主要为各行业人士提供一级消防工程师,二级建造师,执业药师,BIM工程师,健康管理师,在教育行业,为社会持续输送高质量人才

bim是什么很多人都不知道到底什么是BIM技术。BIM的全称

一个老师对bim的定义

BIM是什么、不说英文了中文叫建筑信息模型(应用)。在工作过程当中基本就分了两部分;第一部分叫信息模型的建立、第二部分叫模型信息的提取提取信息做什么,第一叫生产第二叫管理!总结起来一句话就是:先有信息模型,然後应用模型进行生产和管理的方法叫BIM!

老师对学生解释什么是bim

说BIM是信息数字化集成的三维模型其中涵盖了建筑物大量的数据信息,供我們提取使用他说不好理解,信息数字化太抽象了!有说人通俗是什么意思的说法吗yd119.cn/article/917

说BIM是虚拟建造,把实际的建筑物放到PC上虚拟建造一遍通过建造的过程发现项目实际实施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设计问题施工协同问题,项目管理问题等在项目实施前预知、预判、预溝通、预协调、预解决的能力和方法。他说好像明白点了但不能够完全理解!我说你以后会慢慢理解的,BIM技术不是一句话能说的清楚的需要软件工具+项目经验相结合,才能更好的理解BIM价值的

接着又说BIM分为模型和信息两部分组成,模型有6大特性可视性、模拟行、优化性、协调性、可出图性、可统计工程性。信息有3大特性完整性、一致性、关联性,通过应用这些特性到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过程叫BIM

說BIM是虚拟建造,把实际的建筑物放到PC上虚拟建造一遍通过建造的过程发现项目实际实施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设计问题施工协同问题,项目管理问题等在项目实施前预知、预判、预沟通、预协调、预解决的能力和方法。他说好像明白点了但不能够完全理解!我说你鉯后会慢慢理解的,BIM技术不是一句话能说的清楚的需要软件工具+项目经验相结合,才能更好的理解BIM价值的

接着又说BIM分为模型和信息两蔀分组成,模型有6大特性可视性、模拟行、优化性、协调性、可出图性、可统计工程性。信息有3大特性完整性、一致性、关联性,通過应用这些特性到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过程叫BIM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说人通俗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